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级审计知识点范文

初级审计知识点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4: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初级审计知识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级审计知识点

篇1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施工

一、工程概况

西文经济合作社商业综合用房工程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沈家路水印康庭小区南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基坑长77.85米,基坑宽度为38.74米,整个基坑落地面积为2700㎡左右,基坑形状基本规则,基坑开挖深度-6.250~-10.65米(坑中坑)。因此,如何加强该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并为今后我国深基坑工程提供借鉴与指导,是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2.1 基坑围护结构做法(SMW工法)

1)三轴水泥搅拌帷幕的止水性能是本基坑成败的关键,必须切实做好。本工程要求施工机具采用日本进口的搅拌头。

2)本工程止水帷幕采用Φ850@600三轴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采用全断面套打法施工。

3)水泥搅拌桩采用P42.5级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为20%,水灰比1.5-1.8,水泥应干燥,无结块,水泥内掺1.5%生石膏和0.15%SN201-A型固化剂;拌制后的水泥浆液因故搁置2h以上的,应做废浆处理。

4)水泥搅拌桩28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0.8MPa,成桩过程中应控制钻具下沉及提升速度,并保持匀速下沉与匀速提升,避免形成 孔内负压。一般下沉速度不大于1m/min,提升速度不大于1.5m/min;桩体施工应保持连续性,相邻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h,如因特殊原因不能避免,应标记在案,并采取补强措施。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基坑周边沉降及水平位移进行监测,根据监测资料合理控制搅拌头的压入阻力、注浆速度及注浆压力。

5)搅拌桩成桩应均匀、持续、无颈缩和断层,严禁在提升喷浆过程中断浆,特殊情况造成断浆应重新成桩施工。水泥搅拌桩和内插型钢垂直偏差不大于1/200,插入前须在型钢表面涂抹减摩剂,搅拌桩制作后应立即插入型钢,一般间隔不应超过1h,型钢定位误差不大于30㎜,底部标高误差不大于20㎝,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6)内插型钢采用Q235B,采用整材,接头采用坡口焊接等强度焊接,焊缝的形式和要求应遵照《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焊缝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单根型钢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错开间距不应小于1M,且型钢接头距离基坑底面不宜小于2M。

7)水泥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宜采用浆液试块强度试验确定,浆液试块强度试验应取刚搅拌完成尚未凝固的水把土搅拌桩浆液制作试块,每台班应抽检1根桩,每根桩不应少于2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应制作3件试块,取样点应设置在基坑坑底以上1M以上范围内。

2.2 内支撑体系做法

1)压顶梁及支撑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H型钢穿过压顶梁,并高出压顶梁面0.5M。

2)支撑梁的垫层采用80厚C15素混凝土再加铺隔离油毛毡一层,土方开挖后应及时、彻底凿除垫层。

3)竖向立柱上部采用井字型钢构柱,下部尽可能利用工程桩(钻孔灌注桩),其余采用新增?8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技术要求同工程桩),钢构架角钢为Q235钢,焊条E43,缀板与角钢的焊接采用围焊,焊缝高度大于8mm。钢构架上部伸入支撑 500mm,下部插入钻孔灌注桩内2500mm。竖向立柱施工时先钻孔至设计标高,放入钢筋笼和预制的钢构架(钢构架与钢筋笼焊接),然后浇注混凝土。

4)钢构柱穿地下室底板处应设置止水片,止水片需在土方开挖结束后,地下室底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止水片设置在地下室底板厚度 的1/2处,止水片与角钢、止水片之间均采用焊接。

5)钢构柱的四根角钢需接长时,接头可采用剖口熔透焊,角钢之间的接头应相互错开,间距不小于500mm。

6)若地梁或支撑钢筋较多难以穿越钢构柱时,可在角钢上开孔,同一根角钢开孔的面积应小于角钢截面的30%。

三、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3.1 施工顺序

1、场地普查、清障、清淤、回填及修整至设计地表标高,施工围护桩;

2、相对标高-3.03m以上土挖除(自然地坪标高为-0.700)到第一道支撑梁顶标高。

3、在压顶梁和第一道支撑达到80%设计强度后,分块、放坡开挖土方至-6.580m,第二道支撑梁、冠梁;

4、在第二道支撑达到80%设计强度后,开挖土方至基坑底,施工承台、底板及传力带;

5、在地下室底板和传力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

6、施工地下夹层和传力带;

7、在地下室底板和传力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支撑;

8、在地下室外墙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素土分层夯实。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回填土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生活垃圾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回填土压实系数要求:地面以下1.0m深度范围内不小于0.90,地面1.0m以下不小于0.85。

9、最后跳拔拔出SMW工法中的型钢,加强监测并及时采用灌浆填实搅拌桩内的空隙。

3.2 施工要求

1、严格控制基坑边超载,除出土通道外,基坑四周10m范围内施工超载不得超过15kPa。土方开挖前,应对基坑四周的场地进行平整,并确保平整后的场地标高不高于设计标高。基坑坡顶四周至围墙范围内应采用30mm厚素砼进行硬化。基坑四周围墙基坑开挖前改为轻质围墙,基坑施工前须进一步探明四周管线位置及埋深。施工车辆应在基坑边指定的路线和位置行驶、停放,土方应及时外运。

2、土方开挖应结合后浇带位置分块分层进行,以充分发挥基坑的空间效应,缩短基坑全面暴露时间。但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土坡的(不宜大于2.0m)和坡度(不宜小于1:2.0),防止坑内土体滑坡。

3、基坑挖土施工应做到斘灞邤即:边挖、边凿、边铺、边浇、边砌,坑底无垫层时间不应超过48小时,不长期暴露,并尽早施工地下室底板。

4、压顶梁、支撑及围囹严禁堆载,挖土机械不得直接碾压在支撑上。挖土机械需通过时,应在支撑两侧填土(填土面应高出支撑顶面0.5m),并铺设路基箱后方可通行。挖土过程中严禁挖斗撞击支撑及立柱,严禁超挖。

5、基坑先开挖至底板底标高后,再分批开挖出承台、地梁及电梯井位置。距基坑底30cm土方以及承台和电梯井宜采用人工开挖。

6、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土方作业计划,并根据建质[2009]87号文件经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7、混凝土泵车、出土口及塔吊位置的基坑围护结构应进行进一步加强;出土口应铺设路基板等措施加强对道路管线保护。

8、在每次土方挖土之前就要作好基坑降水工作,土方开挖面必须在地下水位1.0m以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深基坑工程是一个有很强的区域性、空间性和时间性的问题,主要包含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和基坑开挖,基坑降水等。这是一个很古老复杂的问题,但同时又是一个尚未得到很好解答的问题。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深基坑支护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而作为一个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务必做到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必须予以全程重视,既不能弄虚作假,也要杜绝瑕疵和错误。只要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能够踏实完成上述工作,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是可以得到确保的。

参考文献

[1] 顾翔.深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及支护施工的常见问题[J].科技风,2011(02)

[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篇2

1、会计初级职称考试涉及两部分《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2、关于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间调整为2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间调整为1.5小时,机考地区两个科目考试时间共计3.5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分别计算考试成绩。

3、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不定项选择题,并有部分地区试点机考,笔试和机考只是考试的形式不一样,考试题型都是一样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厨厕地面;渗漏;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6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每个工程的设计各不相同,在施工前都要做好对施工图的分析,并根据各自厨房厕所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措施。在选择的每项措施实施后,还要及时验证其效果,在确保上道工序达到预期目标之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直到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在使用中出现渗漏的情况。

一、厨厕出现渗漏的部位

有些厨厕间会使用采暖的立管以及太阳能立管,或者是热水直管,这些根部很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还有些坐便器以及妇女卫生盆的排水管道的根部周围很容易出现渗漏,一些上层的墙内有的暗埋装配的有管道的吊顶面角部位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

二、出现厨房厕所渗漏的主要原因

1、厨房厕所现浇梁板面高差的结构设计方面的缺陷

现今的一些框架或者是剪力墙的居住楼房,一般都把厨房厕所间的现浇板的面确定为相同的标准高度,有的也仅仅差2厘米高左右。因为对于结构实际的设计板面的高差,已经不能满足厨房以及厕所地面需要防水构造厚度方面的需求[1]。依照实际建筑设计的底面实际的防水层面的标准高度已经远远的高于了外面楼板的面,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厨房出现底面的积水,就会出现外流的现象,导致出现渗漏的情况。

2、厨房厕所的墙根部没有浇筑20厘米的高混凝土防渗墙

实际的调查发现,有的厨房和厕所之所以出现向外渗漏的原因是由于,在厨房的厕所间的墙下面没有混凝土浇筑的防渗墙,直接把砖砌在现浇梁板上面,这样出现的渗漏是墙根外侧部分。

3、穿过现浇梁板的管道和风道处的渗漏

一些厨房和厕所间实际的现浇梁板在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把握方面不够i,导致顺着现浇板进行振捣不够严实的情况,实际上翻的高度不够等方面的原因,就会导致管壁周围出现渗漏的情况。

4、墙地交接地方的水层渗漏

在厨房和厕所内部的墙面与地面的阴角地方很容易出现向外墙渗水,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防水层的这个部位进行涂刷操作不够严密,从而导致地面出现的积水直接渗漏到外墙。

5、顺着地面构造层内的各种出入厨房厕所管道出现渗漏

这些年来,随着地幅热采暖方面的应用,对于建筑内实行了管道的暗敷。这样就导致大量的管道在埋设时,直接防止在地面的面砖下面的干硬性砂浆层里面,通过穿墙进入厨房或者是进行厕所卫生间[2]。这样的处理不够恰当,也是厨房和厕所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

6、客厅和过道与厨房厕所内的地砖下干硬性砂浆层相连

一般在铺贴面砖下面的是3到4厘米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层,砂浆在孔隙率方面一般在百分之二是以上,这是一种很好是透水体,但是因为厨房和厕所里面的结构面的高差方面大不相同,就出现了在门下面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层相互通过,一旦厨房或者卫生间的底面面砖出现了积水,可以通顺的流到外间,这样就可以达到更远的位置。

7、地漏杯口偏高

为了实现地漏盖和地面的面砖之间是相平的,会错误的把地漏的杯口的高度和地砖底面进行攒平,这样的情况下,防水层到地漏杯口大概3厘米厚度的砂浆层里面的积水,就不能通顺的从地漏排除,一般往往在地漏口的标准高度高出了门口的砂浆层,这样,积水就会渗向客厅或者是出现走道的情况。

三、实际防治措施

依据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出现渗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厨房和厕所里面出现的洗浴以及冲洗底面和池盆出现漫水现象,导致下水管堵塞导致。这里厨房厕所的墙面和底面的面砖的砖缝,是在实际运转之中不能避免的向地下进行灌水的渠道。整个铺设的底面的面砖下面的干硬性的砂浆铺垫层,本身是很好的透水体[3]。在地漏的杯口高出整个防水层的高度,也就是厨房厕所间的四面砖下面蓄水的深度。还有些地域蓄水高度在厨房厕所间往外的孔、洞以及缝隙和门槛的下方,这些都是进行向外渗漏的地方,需要在实际的处理之中做好“抗、疏、堵”这三方面的工作,让这几方面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结合,我们采取下面的措施,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和消除厨房卫生间出现的各种渗漏的情况。

1、做好“抗”方面的工作

也就是加强整个结构以及防水层实际的抗渗方面的能力。在厨房和卫生间要留下足够的现浇版面的高差,确保门下面的堵水高度符合实际的需要。还需要做好加强结构本身的抗渗透方面的能力,还要严格的要求现浇板的实际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质量方面的控制,保证现浇板方面质量的密实以及没有裂缝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厨房厕所间周边砖墙下都设置有混凝土抗渗墙,实际施工处理中,对于混凝土抗渗墙与楼面现浇板的浇接面,保证这里面不出现渗漏。各种穿过现浇板面的管道,在运行中有可能产生震动和胀缩的管道,还需要增设套管,套管最好高出地砖面5厘米,严密堵筑穿过现浇板的各种管道以及风道等预留洞。

对于防水层用料方面,为便于施工保证防水质量最好选用防水涂料。施工时特别注重阴阳角、地漏口、管道周围、风道背面的不易操作的地方。要保证周边墙面的防水层翻起高度和门口下方的铺出宽度达到设计要求。在蓄水试验防水层施工后,要蓄水试验48小时无渗漏。

2、做好“疏”方面的工作

(1)阴角设R孤。在厨房厕所间内的墙面和地面间立管、套管与地面间在防水涂料施工前必须做出R孤,要实现所在根部不积水。对于R孤的大小控制,最好以能被墙地面砖实际覆盖为准。如果墙在、地面砖间能够设R孤阴角条,施工的效果会更好。

(2)坡度坡。厨房厕所间涂刷防水层的水泥砂浆的找平层,施工中必须要按照设计要求找坡,满足不小于1%,如果地砖铺成后0.5%为宜。实际情况要求坡度以及坡向准确,整个坡面平整,还要确保能一次性进行排空放净。

(3)降低地漏杯口。降低地漏杯口,这样处理是为了确保地面积水,可以及时外排。在实际施工时,要确保地漏的杯口是厨厕间地面的最低点,还要做到防水层和地漏间的严密性[4]。只有满足这样要求,实际运行时及时排净通过地砖缝下渗的积水,才能有效减轻厨房厕所间周围的渗漏压力。

3、做好“堵”相关的工作

(1)堵严埋地管道周围缝隙。把埋设在地面砂浆层里面,能够出入厨房厕所间各种管道进行固定,让其不能松动,在穿过门坎的或穿墙的地方,还要用防水油膏封堵严密,还要和地面墙面防水层连成整体,经过蓄水试验没有渗漏情况。

(2)堵严门坎下方。堵严门坎下方,主要是为了阻断厨房厕所间内的积水向外渗漏,依照不同的现场条件,采用不同的措施。

四、结语

厨房厕所间向外渗漏的质量缺陷,会直接影响到住户的正常生活。如果是商品房,甚至会引起经济索赔,出现经济纠纷和投诉,同时也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因此,我们对这类质量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保证在施工之中注意做好这些方面的防渗漏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汤小平.屋面及厨厕地面防止渗漏的几点具体措施[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3)

[2]严永泽.厨厕地漏周边渗漏问题的防治[J].施工技术.2008(3)

篇4

[关键词]数学教学 维数 几何图形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该是课程研究、课程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具有多重角色的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知识、活动经验,灵活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合适的教学素材,以使数学新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维数是几何图形的一个性质。凡学过数学的人,对某些几何图形的维数总以为是了解的,如“直线是一维的”、“抛物线、圆是二维的”、“长方体、四面体是三维的”。但细究一下,许多问题又模糊起来。例如:“直线是一维的”,为什么?几何图形的维数是怎样规定的?几何图形的维数只是整数吗?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有点难度的,需要现代数学的知识来解释。几何图形的维数具有既简单又复杂的双重身份,是教师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值得开发的资源,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一、人们认识维数的历程

简单地说,维数就是刻画几何图形性质的数,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以往,人们从图形中的点的位置的确定需要几个独立参数的观点,认为直线、线段和曲线是一维的,因为其上的点依赖一个参数s=s(t);平面和平面区域是二维的,决定其上一点需要两个参数(二度坐标);现实空间和立体是三维的,需要三个参数(三度坐标)才能决定其上一个点的位置。

在康托尔揭示了线段上的点集与空间的点集的等势性以后,皮亚诺建立了线段到正方形的连续映射,数学家们于是开始明白,图形维数这个直观明显的概念需要精确的叙述,应用边界的概念,这个概念可用下列方法来形成:空集有维数-1;如果集合X的任一点具有这样的任意小邻域,其边界的维数为n-1,则集X的维数为n。例如,孤立点的维数是0,因为它的邻域是空集且维数为-1,由n-1=-1得到n=o,所以得到孤立点的维数是0;而直线的维数为1,因为直线上任一点有任意的领域,其边界由两点组成且是零维的,由n-1=0得到n=1,所以直线是一维的;类似地可以得到圆域是二维的,球体是三维的。拓扑空间的维数是拓扑性质,即在同胚映射下是保持不变的。可以证明,在中学数学中研究的任意曲线(圆、双曲线、抛物线、函数图象等)的维数等于1,任意曲面的维数等于2,球以及其他空间立体的维数等于3。

二、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渗透维数知识的意义

1.扩大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数学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数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整体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维数在几何教学中偶尔被提到,但目前初中数学教材几乎没有维数的一席之地,目前没有哪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涉及到维数的内容,所以对这个在几何教学中偶尔遇到的概念,在提倡数学文化教育的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在教学中是有必要渗透的。维数概念经历了由初等数学的明显直观性到现代数学的精确叙述性,是“人类对数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的一个体现,是“数学是系统的、严密的”一个体现,是“数学崇尚理性”的一个体现。

2.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维数观。为了了解学生对几何图形维数的认识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对本校初一的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三个维度:判断一些常见几何图形的维数;获得几何图形的维数的途径;倾向学习维数知识的主观意愿程度。在第一维度调查中,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些常见图形的维数的准确率如表1所示。

表1 判断常见图形的维数

由表1得出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区分一些常见几何图形的维数,只有35%的学生明确曲线是一维的,仅40%的学生能指出域是二维的,不到30%的学生认为曲面是二维的。学生可能认为曲线和域都是平面图形,在解析几何上都是在二维的直角坐标系上表示出来的,所以它们都同是二维;相类似地也认为球和球面是同维数的。既然在生活中、教学中偶尔会有维数的说法,而且学生具有某些不正确的维数观,那么在教学中是有必要比较系统地向学生渗透维数的知识,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各种常见几何图形的维数,适当了解与维数相关的知识。

三、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渗透维数知识的可行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主观愿望基础之上。

1.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结构里有维数。维数是几何图形的性质之一,目前初中数学教材并没有关于维数知识的学习内容。在第二维度的调查中发现,70%学生都接触过维数(见表2),所以他们对“维数”并不陌生,在学习上能够像对其他学习内容一样,心理上不会产生很大的障碍。学生总是用原来的知识来过滤、解释新信息,但是他们不能完全同化不熟悉的新信息。因此,学生的认知结构里有维数为学习提供了同化的基础学习材料,这对于渗透维数知识的教学无疑是一大幸事。

表2 获取维数几何图形的维数知识的途径

2.绝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维数知识的意愿。在第三维度的调查中发现有 57.5%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维数知识,有 17.5%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维数知识,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具有倾向学习维数知识的主观意愿(见表3)。学习的主观意愿是对学生学习维数知识起激励和推动作用的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生努力地、有意义地了解维数知识。所以,学生具有的这个学习意愿在渗透维数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表3 数学课学习维数知识必要性

四、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渗透维数知识的教学建议

1.不宜喧宾夺主。维数知识是作为几何教学中的一种数学文化的补充形式穿插在授课内容中的,不能喧宾夺主,应以完成教学计划为主。在几何的授课过程中自然引出,不应过分渲染,忽视了正常的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好维数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的主次,但也不能因为不能过分渲染,而在教学中草率地一笔带过。课前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根据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既要交代清楚一般常见图形的维数、简单介绍维数概念的相关知识,还要充分挖掘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文化意义,努力把维数有形的数学知识和无形的数学文化价值在教学中融合在一起。

2.语言宜通俗化。维数的概念要用到边界和任意小邻域的概念来叙述,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里还没有极限的概念,任意小邻域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一种比较通俗的、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描述方式。20世纪初,Poincare用通俗的语言指出了维数的概念,这在教学中是适宜引用的。Poincare 认为:若在一条曲线上标定一点,就把曲线“切断”成两部分。一个蚂蚁从一端爬进其中一部分,如不通过这个点,它就无法进入另一部分。也就是说一个点就能阻止蚂蚁继续前进。若在一个曲面上,就不能用点将它“切断”,必须用曲线才能划开曲面为两部分。划分空间一个立体为两部分,则必须用曲面。这就是说一种图形被另一种图形划分,两者是不同维的。图形的边界(也是图形)比该图形的维数低一维。若视点是零维的,曲线即应是一维的,曲面是二维的,立体是三维的。根据这种想法,Menger和Uryon用归纳的方法给出了图形M维数的严格定义。

3.简单介绍分形图形的维数。在讲完了上述的维数内容之后,或许学生就觉得几何图形的维数是整数的,这时还可以给学生来个认知冲击,并不是所有的图形的维数都是整数的,像噪音图、材料的裂缝图等分形图形的维数并不是一维的,而是分数维的。如果学生很感兴趣,那么,分形又是另一个值得开发的数学素材。

数学教学不等于教学数学,而是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几何图形的维数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意义,数学教师可以挖掘出许多蕴涵其中的教育价值,在渗透教学中做到全面育人。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V55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建筑业的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屹立在城市中。但是,基础埋深的增加给施工带来很多困难,尤其在城市之中,建筑密集、道路和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很多情况下不允许采用比较经济的放坡开挖,而需要采用人工的边坡支护,才能进行挖土施工。

南京某科技园工程位于南京市迈皋桥地区,建筑面积64834m2,其中地下室面积为31553m2,单层地下室面积15274 m2。基坑开挖深度在11.7m ---12.5m之间。该工程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二层钢筋砼支撑作,支护桩外侧设置三轴深搅桩形式封闭式止水帷幕。坑内采用管井疏干地下水,坑外布设一定数量观测井(兼做回灌井)。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要点

1、设计管理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由于设计参数众多,地质情况复杂,地质勘查无法探明地下实际情况等因素,使设计工作的难度加大。在基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中,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43%。

出现设计问题的原因是:设计人员无相应设计资质,无证挂单设计,造成设计主题有问题。设计师设计经验不足,设计时随意取值,地质情况不熟悉的情况下盲目设计、地下水处理方法失误、支护方案选择不合理等。

要杜绝这个问题,首先在设计招标时要对投标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师资质、业绩认真审核,选择有基坑支护设计资质的且有类似项目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及设计师,防止无资质的挂靠人员入围。图纸设计完成后按照国家及地方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图审查。

2、施工专项方案审定

施工方案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具体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应该按照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评审。但在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往往是照搬他人的方案;有的虽说是按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但控制要点不具体,措施针对性不强,基本上无指导意义。因此,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要求报审,并组织专家会审。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土方开挖过程控制要点

深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时应严格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1、基坑监测

在建筑基坑施工中,由于场地地质和水文条件、荷载条件、结构的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完全从理论上准确预测基坑工程在施工中发生的各种情况是困难的。唯有通过在基坑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严密基坑监测,才能获得基坑支护结构、周围环境变形等相关数据,以正确地指导基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对可能发生影响基坑和周围环境安全的不利因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土质工程性质较差。基坑开挖易产生侧向变形和土体滑动,从而对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产生的不利影响。故该工程监测重点为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周边环境变形监测等。

2、基坑支护施工

该工程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二层钢筋砼支撑,支护桩外侧设置三轴深搅桩形式封闭式止水帷幕。

(1)钻孔灌注桩控制要点:

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是:钻机全断面正循环泥浆钻进成孔,正循环二次清孔,成桩工艺采用导管水下灌注砼法。

成孔控制:成孔过程中,要保证成孔的连续性,不要因其它因素,停顿时间过长,形成孔壁不稳定,对成桩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泥浆控制:钻进过程中的泥浆比重控制,以及钻速调整,钻进过程中应及时调整泥浆比重、胶体率等技术指标,由于本工程地表下10米范围内的土质条件较差,本身造浆能力不足,可采用膨润土造浆或外购优质泥浆。待穿过松散土层后可利用粉质粘土层自身造浆满足桩孔护壁要求。

充盈系数控制:要求单桩充盈系数不小于1.10。为满足该项要求,现场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控制好钻头外径的大小。

(2)立柱桩控制要点:

本工程立柱桩采用灌注桩内插钢格构柱的形式,立柱桩成孔同普通钻孔灌注桩,由于格构柱较重,孔内砼浇注前安放格构柱用吊机配合,并有效保证垂直度,同钢筋笼焊接过程中,桩机机架上采用型钢定位器,确保安放后的格构柱两边与支撑梁平行,进行砼浇注后,采用吊扶筋孔口固定,不得松动。钢立柱应与灌注桩主筋进行可靠焊接,并进行整体吊放;为便于支撑钢筋穿越钢立柱,立柱方向应与支撑方向一致。

(3)支撑、圈梁及围檩控制要点:

本项目支撑、圈梁及围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注意钢筋砼支撑和围檩应同时浇筑,砼支撑与圈梁(围檩)施工缝应设在支撑跨度1/3位置,并加强措施。施工圈梁时,桩顶应凿至新鲜砼面,出露钢筋应平直,并保证设计要求的出露长度,浇注桩顶圈梁时必须清理干净残渣、浮土、积水,应保证圈梁与支护桩连接牢固,不得造成连接处产生薄弱面。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少留施工缝,重新浇灌砼时,应将该施工缝凿毛并清洗干净,在界面用高标号砂浆湿润后,继续砼浇灌。

3、地下水位控制

为保证基坑开挖安全,在支护设计及施工时,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确定地下水控制设施和施工。

本项目地下水位控制采用支护桩外侧设置三轴深搅桩形式封闭式止水帷幕。坑内采用管井疏干地下水,坑外视止水帷幕施工质量基坑开挖后渗漏情况及监测情况布设一定数量观测井(兼做回灌井)。

土方开挖前7天开始降水,将地下水位降至开挖深度以下3.0m左右。对于降水工程质量的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完成降水井施工且在正式进行抽水之前,首先要对静止水位予以测量;其次,在抽水之后,需要每天对水位以及水量进行观测和记录的次数不少于3次;再次,当水位降低深度基本保持稳定时,还需每天对水位以及水量进行至少1次的观测和记录,并且结合水位以及水量的多次记录,快速查找造成降水不正常的原因,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直到满足降水深度要求为止。同时认真观测降水当中砂的含量。若发现砂含量超标,必须立即采取有效对策予以降低。

4、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必须与专项施工方案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要点:

(1)严禁机械碰撞工程桩、支护桩、支撑立柱、支撑及降水管井,遇有支撑立柱、降水管井、桩顶较高的工程桩,应先将四周挖空,以防止土的侧压力挤偏、挤断立柱、井管、工程桩、自卸汽车严禁随意在支撑上行驶,挖机在支撑区翻(挖)土时,支撑上必须覆土不少于50cm,且挖机下垫路基箱(箱底垫草袋等软质材料)并停放平稳。

(2)应按照分层、对称、均匀开挖、先撑后挖的原则开挖,严禁一挖到底,严禁野蛮施工,尤其是沿支护桩内侧应分层分段开挖,挖一块土方,支撑与围檩施工立即跟上并及时将该段挖土支撑施工完毕,使土的侧压力逐步释放,减少应力突然释放对支撑体系的影响,同时避免整个基坑(支护)向一个方向位移。

(3)所有分层、台阶式开挖的断面(放坡),都应保留一定的坡度,不陡于1:1防止土体坍方或侧压力过大(土层流塑)挤偏工程桩、立柱、降水管井、支撑,尤其是水平支撑两侧的土方应同时开挖(支撑不宜承受水平方向的侧压力),防止支撑变形、断裂。

(4)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基坑明排水工作,降水管井的周围应略低于其它地方,及时将表面积水引到降水管井中抽除。

(5)土方开挖过程中,在下翻土的挖机应视土质情况确定是否铺设路基箱或钢板垫板,尽量减少机械行走时对支护体系、工程桩的影响。

(6)坑底应予留30cm土方人工清理,坑中坑边坡(边线)严禁超挖。

(7)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将支护桩间土方清理干净,防止坍落伤人。

(8)保护好埋设的各测点设施(圈梁顶水平位移点,深层位移点,应力检测点、回灌井等)。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不在高层建筑主体施工范畴之内,因而,为进一步减少成本投入、加快施工进度等,建设单位通常会忽视深基支护施工管理。面对此种局面,我们应该在实践当中,结合具体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要求,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树荣.深基坑支护施工注意事项的要点分析[J].建筑安全,2012

[2]邓汉强.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J].才智,2011

[3]田鸿昊,李亮.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分析[J].华章,201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