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项目风险管理的分类范文

项目风险管理的分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项目风险管理的分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项目风险管理的分类

篇1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现代工程项目一般具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参与单位多、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技术、市场、经济、管理、环境等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即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问题。因此,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对不确定性或风险性问题的分析和管理。因此如何构建完整的通用性强的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体系,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1.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念

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的报告,风险管理有三个定义:第一风险管理是系统识别和评估风险因素的形式化过程;第二风险管理是识别和控制能够引起不希望变化的潜在领域和事件的系统的方法;第三风险管理是在项目期间识别、分析风险因素,采取必要对策的决策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项目管理组织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监控的过程,是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实践活动的总称。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项目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减轻或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以最低成本取得对项目安全保障的满意结果,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1.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和内容

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四个相关阶段: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与决策、实施与后评价。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系统工程管理的角度看,它包括两项活动:一是系统分析活动,二是决策活动,两种活动交替进行的过程组成了管理活动。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分析基础是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而且只有认真地去研究项目本身和环境及其两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才能识别项目面临的风险,为风险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风险控制部分相当于决策活动,它是在科学、可靠的风险分析基础上实行的有效控制。

1.3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与责任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项目损失的发生,进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经济性原则;2)“二战”原则;3)满意原则;4)社会性原则。

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项目主动控制的手段,最重要的目标是使项目的三大目标——投资/成本、质量、工期得到控制。这种主动控制与传统的偏差——纠偏——再偏差——再纠偏的被动控制方式不同。风险管理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体现在通过主动辨识干扰因素(风险)并予以分析,事先采取风险处理措施进行项目的主动控制。

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概述

2.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概念和特征及风险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可能遭受到的风险,可将其定义为:在建设工程项目目标规定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客观性和必然性;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相对性;3)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可变性;4)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无形性。

建设工程项目所遭遇到的风险因素具有各自的特征,通常根据其特征将风险因素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风险因素的分类会有较大的差别。风险因素类别的归纳总结有如下几种风险分类方法:1)根据风险产生的根源分类;2)根据风险可控的程度分类;3)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分类;4)根据风险存在的形态分类;5)根据技术因素对项目风险的影响分类;6)根据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分类;7)根据项目风险的承担主体分类;

2.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对与风险项目相关的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全面的识别,是风险评价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风险识别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项目,并将这些风险的特性整理成文档。风险识别是项目管理者识别风险来源、确定风险发生条件、描述风险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它包括对所有可能的风险事件来源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使风险评价更具效果和效率。

2.3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及其分析

风险的识别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判断来进行,风险的识别过程中,要依靠对客观的统计、资料的积累和风险的记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根据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主要方法为:1)核查表法;2)专家调查法;3)工作分解结构;4)情景分析法;5)财务报表法;

3、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3.1风险评价的含义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就是指项目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权衡,并依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风险分级排序,综合评估项目风险的整体水平。由于各种风险的可接受或危害程度互不相同,因此就产生了哪些风险应该首先或者是否需要采取措施的问题。

3.2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目的与作用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目的主要是对项目各风险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大小的先后顺序。确定风险事件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各种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化威胁为机会,明确项目风险的客观基础。.进一步量化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估计中的不确定性。

3.4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所有项目风险中找出最严重者,将其和风险标准相比价,若高于评价标准则拒绝该风险,即放弃该项目或者项目的方案;若低于其评价标准,则接受该风险,即实施该项目或者项目的方案。这种方法虽是最简单,但也是最保守的,其假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最严重的风险,忽视了时间的因素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否定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在充分利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以及管理人员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风险管理者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价提出了很多方法,每种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有各自的实用性。风险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类,有效的项目风险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模糊风险综合评价、故障树分析法、外推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等,

4、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实用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合理的控制及规避项目风险,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上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是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纳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为了使我国国家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能够规避风险,在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的基础上充分降低成本,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建设工程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投资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完善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宏观调控。从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角度考虑,能够为项目降低成本,同时提高项目营运的效益。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对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篇2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 风险管理 审计

开展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既是落实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精神的需要,也是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运行的内在要求,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大的。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一个全新的审计课题,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在广泛意义上,风险无处不在,但如果把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搞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工作,或者演变成其它的专项审计,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在目前状况下,开展该项审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理顺审计头绪,明确审计的内容和程序,因为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难免会荒腔走板,或者主次颠倒。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与对象

(一)关于审计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包括了从规划、立项、设计、招投标、合同、施工、物资采购,以及竣工验收等一系列重要过程,是否每一个过程的风险问题都纳入审计的内容,或者说都作为重点审计内容,这要对项目本身情况、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风险特征,以及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在要求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首先,就广泛意义而言,工程项目的规划、立项这二个阶段的风险无疑是工程项目最大的风险之一,但是,这些风险不但受更高层次的发展规划和投资战略决策的约束,而且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项目规划和立项的风险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风险,它不由项目本身的建设或施工过程来决定,因此规划和立项本身不构成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内容,而是构成审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影响因子。其次,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产生的主要风险是项目的设计标准问题,它影到项目的防灾抗灾能力和投资收益能力,而设计标准又主要受项目规划(地方经济发展有联系)和立项的约束,因此,项目设计标准也不构成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但是否按标准进行设计是审计关心的主要问题。另外,项目设计在整个建设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动态特征,所以涉及到项目设计变更和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审计的重要内容。

根据前面的分析,这里可以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作如下定义:它是指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招投标、合同、物资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这一系列过程中,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项目的质量、工期、事故责任体系和防灾体系的安全目标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这个定义包含了下列几个要点:第一,有限时期;风险发生在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验收整个建设施工期间,它不包括项目规划、立项和交付使用这三个阶段。第二,包括了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在大部份的文献中,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排除了机会风险,这与国资委的关于风险的定义有很大出入。第三,强调的是不确定性;对于确定性的损失或收益,就不能再当成风险问题。第四,约束目标的有限性;一方面,每个工程项目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有不同的目标,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上述定义将风险约束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事故责任和防灾四个基本目标,尽管这四个目标之间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和交叉关系,但这样定义仍然是有意义的,它不仅反映了建设工程项目自身的特征,也使风险管理审计目标更趋明确。第五,重视法律责任所产生的风险问题;法律责任贯穿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

(二)关于审计对象

首先,要分清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的区别,也就是说审计的对象是风险还是风险的管理。由于审计本身就具有管理职能,如果不能准确区分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难免会使工作重复低效乃至于d俎代疱。按照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第十条要求,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即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由此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部门自身承担的工作之一。内部审计部门从事风险管理,区别在于内部审计是对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所从事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或者说内部审计更强调的是,对这些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管理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因此,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是同一管理过程在不同层次上的反映。

其次,要注意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与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区别。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它强调的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问题,关注的对象是项目建设过程的中各项经济活动。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强调的是管理活动的充分性、存在性和有效性问题,关注对象是各项经济活动不确定性的管理,以及管理的不确定性问题,它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对项目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否进行了管理、管理是否充分;二是该项管理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导致管理无效。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作出如下定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对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中,以保障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安全、事故责任安全和防灾能力安全为目标,对各种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问题管理的存在性、充分性,以及由于该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管理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

二、建设工程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专业性强、风险影响面广等特点,涉及土建、安装、信息化与通讯、调试等子项目,对这类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内部审计而言,要想通过审计及时并准确地发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而在审计过程中又要避免将风险管理审计脱变为一般意义上的审计,这将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十分严峻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要明确二个问题:第一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审计目标;第二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审计框架。

安全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中心目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安全目标约束于下列三个子目标:一是由质量和工期引起的建设项目投资安全风险;二是由施工过程中引起的事故责任安全风险;三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防灾安全风险。这里,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导致的风险、立项和设计导致的风险并没有被包括在安全目标的约束条件中,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必然会通过质量和工期等途径的传导,从而引起投资安全风险;又如前面所述,立项与设计风险它本身不由项目建设施工过程来决定,因此这些风险因素如果被纳入到风险管理的安全目约束条件中,有可能使风险管理审计演变成包罗一切的审计,进而造成了什么都审,但什么都没有审好的情形。

受投资安全风险、事故责任安全风险和防灾安全风险约束的工程项目安全风险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这也是风险管理审计区别于建设工程项目其它审计的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因而,围绕安全这个中心目标,紧紧抓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和风险管理不确定性这两个基本内容,建设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目标必然是:内部审计人员要围绕工程项目的投资安全、事故责任安全和防灾安全这个中心,通过对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风险管理活动的存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管理当局报告有关信息,适时地对从设计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控制缺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种风险,并帮助企业相关部门和单位有效地担当起责任。

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框架

目前,对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什么,如何审计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与项目的常规审计和风险管理职能交织在一起,如果不能很好的设计其审计框架,难免将使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失去其本来的价值。因此,在设计其审计框架时要遵循下面的指导思想:

第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要体现综合性管理审计的性质,既要反映L险管理的本质要求,还要突出建设工程项目的内在特征,同时还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二,要以便于审计人员实际操作为基本设计目标。

第三,要为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导向服务。

从前面的定义分析中可以看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包括二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对职能部门和各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活动的存在性、充分性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它主要考察这些部门和单位对待风险的态度;二是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的管理活动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一个构建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失效,必须对风险管理活动自身的风险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它主要考察这些部门和单位管理风险的能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前面提出的三个指导思想,本文将审计框架设计成由目标、项目流程和风险管理构成的一个三维结构模型,每一个维度由若干个审计元素构成:

目标维(Z轴)是一组由四个审计元素构成的集合:

{质量安全,工期安全,事故责任安全,防灾安全};

项目维(Y轴)是由建设施工流程的六个审计元素构成的集合:

{设计,招投标,合同,施工,物资采购,竣工验收};

风险管理维(X轴)是由风险管理的七个审计元素构成的集合:

{环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信息沟通,内部控制,监督改进};

从上面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各个审计元素在空间坐标系中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审计网络,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都构成了一个审计对象,为了便于实际运用,将三维结构模型划分为审计模块、审计单元和审计点三个层次:

审计模块。目标维中的四个审计元素(安全子目标)构成了四个审计模块:质量安全模块,工期安全模块,事故责任安全模块,防灾安全模块。

审计单元。审计单元是审计模块的基本构成单位,它是项目维和风险管理维中两两元素构成的一个集合。这样,每一审计模块下面都有6×7=42个审计单元,全部四个审计模块共包括了4×42=168个审计单元。如{招投标,风险评估}、{物资采购,风险评估}就是各个审计模块其中的二个审计单元。

审计点。项目维和风险管理维中的各个审计元素,都可以再分解为若干个作业点和控制点,它们的两两组合就是审计点,如在{招投标,风险评估}这个单元中,招投标又是由标底、开标、评标、定标等一系列作业点组成;而风险评估也是可能是由形成多个控制点,如专家评估、业务部门评估及审计评估等,作业点与控制点两两对应就构成了一系列审计点。审计点是审计框架的最小单位和审计模块(单元)的基本单位。

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价值在于,首先,它从项目安全的角度明晰了审计目标;其次,它通过对建设周期和风险约束状态的分析,为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界定了明确的审计范围;第三,它从建设项目的三个维度出发,把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划分为三个清晰的层次,为审计人员厘清审计思路、找准审计要点提供了可供依据的审计路径;最后,这一框架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绘制了一张全面的风险控制图,使风险管理人员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大疏忽和遗漏。

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思路与路径

前面构建的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由4大审计模块、168个审计单元、以及成千上万个审计点构成,要对每个审计单元和每个审计点都进行审计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特别是像大型基础设施如电网建设这种类型的工程项目通常集成了多个不同专业的子项目,通常会包括土建工程、安装工程、信息工程、调试等子项目,使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工作更趋复杂。同时必须看到,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具有综合性审计的性质,但它不是全能审计,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应当遵循它内在的要求和逻辑关系。因此,如何运用审计框架,提高审计效率是个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这需要在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审计的思路和路径:

首先,根据审计的时间点来决定项目风险审计框架的运用,并编制审计方案。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在不同时间段上的风险形式与特c具有较大的差异。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风险状况,对框架中的审计模块、单元及审计点进行筛选,抓做主要矛盾并在审计方案上要区别开来。

其次,要对项目风险进行预估。风险预估考验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风险管理审计的专业判断需要根据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性问题,依照风险管理原则、方法,按风险管理目标的要求,运用专业方法对机构风险的范围、识别、评析、管理和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查证与鉴别,对风险管理及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捕捉风险征兆。缺乏风险预估的情况下筛选审计框架中的内容可能会导致重大审计风险的出现。在风险预估之前,审计人员要做好知识和信息二个准备,知识准备包括审计专业知识和工程专业知识,信息准备包括各种历史档案和前期审计调查内容等。

第三,要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在风险预估后紧接着要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类,风险分级可用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主要指标,将风险分为若干个等级;风险分类比较复杂一些,选取的指标不同,分类的差异很大,一般可按风险处置方式分类,如分为自留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等;也可以项目的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把风险分为土建工程风险、安装工程风险、信息工程风险等。风险分类指标的选取无一定之规,但要紧扣目标。

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在控制审计风险的同时,能够将审计框架中的审计数目最大程度地缩减下来。

第四,在运用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时,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审计路径进行,所谓“自上而下”的审计路径,是指根据风险预估和分级分类后,先确定主要的审计模块,然后向下进一步确定审计单元和审计点;反之就是“自下而上”的审计路径。两种不同的审计路径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审计思想,前者重视不同风险的相互作用,审计思想重在“面”上的控制,后者则关注重大的和关键的风险点,审计思想重在“点”上的控制。

最后,撰写审计报告要围绕项目安全这个中心,从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对待风险的态度和管理风险的能力这两个方面开展监督和评价,实际上,风险管理的存在性和充分性反映的是一个态度问题,而有效性反映了能力问题。

五、风险处置的审计

风险处置是风险管理流程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开展风险管理的时间不长,企业在开展风险管理时更多的注意内部控制问题,或者把风险管理等同于内部控制,因此内部审计的重心往往也在内部控制方面,虽然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追溯到相当多的合理成份,但如果不重视风险处置环节的审计,则风险管理审计与其它的常规审计就会出现趋同现象,浪费了审计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处置的审计是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二十六条,具体提出了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七个措施。这里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处置措施归为风险规避、风险自留和工程保险三个类型,内部审计人员要对这三种类型要作出如下评价:

第一,对采取某类风险处置措施的依据作出评价;

第二,对采用某类风险处置措施的具体方式作出评价;

第三、对采用某类风险处置措施的影响作出评价。

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在承保工程项目风险的意愿受到很大的制约,可能会造成保险合同不公平现象,在可能的情况下,由保险经纪公司承揽工程保险中介服务的情况会成为常态,因此,将保险经纪服务也要纳入审计的范围。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报告能很好地起到信息沟通作用,也为保险人和被保险对象之间搭建相对公平的平台。

上面关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从它的一般属性上展开论述的,具体到不同的项目,其风险点的重要性排列会有差别,风险管理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上要有所区别,但其基本的审计框架是可以相互套用的,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对某些工程项目,如电力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等,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发生,则有可能就是社会风险事件,理所当然地要提高风险管理目标的约束条件,在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中的目标模块就要有相应的调整。

在审计实践中,往往遇到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在一个项目的风险管理审计前,对各种可能的情况事先作出估计,同时制订周密完整的审计方案和计划是审计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发

[2]美国coso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卓继民.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4]谭丽丽.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蔡春,赵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管理;软件项目管理

1.针对SEI的CRM模型提出的改进

1.1 CRM模型简介

20世纪80年代,Boehm比较详细地对软件开发中的风险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软件风险管理的方法。Boehm认为,软件风险管理指的是“试图以一种可行的原则和实践,规范化地控制影响项目成功的风险”,其目的是“辨识、描述和消除风险因素,以免它们威胁软件的成功运作”。在此基础上,业界对软件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慢慢丰富起来,理论上对风险进行了一些分类,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思路。实践上也出现了一些定量管理风险的方法和风险管理的软件工具。

目前已有的风险管理模型中,SEI的CRM模型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模型之一。

SEI提出的持续风险管理管理模型CRM(Continuous Risk Management)的风险管理原则是:不断地评估可能造成恶劣后果的因素;决定最迫切需要处理的风险;实施控制风险的策略;评测并确保风险策略实施的有效性。

CRM模型要求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都关注风险识别和管理,它将风险管理划分为5个步骤:风险识别、分析、计划、跟踪、控制。每个风险因素一般都需要按顺序经过这些活动,但是对不同风险因素开展的不同活动可以是并发的或者交替出现的。

图1-1中的箭头标识了信息的逻辑流,而沟通则是信息流的核心和手段。

CRM模型在风险的五个步骤中有很多具体的措施,使得我们可以较好的把握风险并且拿出可行的措施。但根据多年的实际的软件管理工作经验发现,CRM模型运用在软件项目运作过程中是很好的工具,但在软件项目开始的时候,有一个步骤是不能缺失的,因此本文对CRM模型做出了一些改进。

1.2 增加的步骤——风险管理规划

风险管理规划是SEI持续风险管理管理模型中没有的工作过程,对于软件项目而言,本文认为是需要增加这个过程的。软件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更换的人员是相对来讲比较频繁的,所有项目成员从头到尾在一个项目中工作的情况不是很多,人员的变化会让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方法不能得到传承,不利于整个项目的管理,而风险管理规划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图1-2给出了本文所采用的项目风险管理的整个体系,项目开始后项目管理人员必须首先进行风险管理规划工作,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要依据制定的风险管理规划来循环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应对措施制定和风险应对计划实施与跟踪,对任何一个风险都需要一直跟踪知道它消亡。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信息又会作用于风险管理规划,引起它的修改更新。当项目终止时,整个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也就结束了。

2.风险管理规划思路分析

风险管理规划是规划和设计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工作,这是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项工作,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很多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中,往往在风险管理规划中会包含风险的识别工作成果,将项目的风险也列在风险管理规划中,并完成风险的应对措施的制定等等。但根据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效果看,项目风险管理可以形成一系列的文档,而各个文档各司其职更加符合软件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因此将风险管理规划的工作定义为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产生出的文档为《项目风险管理实施说明书》,并不列出识别出的项目风险,这个文档只作为整个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书,不涉及具体风险的信息,识别出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评估、风险应对计划都可以在另外一个文档即《项目风险列表》中体现,《项目风险列表》通过表格的方式可以更清楚的展示项目风险的状况,更利于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开展工作。

2.1 工作目标

风险管理规划工作的目标是为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方式、方法、工作标准和要求,因此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相关的各级风险负责人及其责任,项目中具体的风险管理人员及其工作职责,项目团队中其他人员的风险管理职责。

(2)本项目在进行项目风险识别、评估时要使用的工作方法,包括使用这些方法需要的各类基准数据。

(3)项目风险管理的沟通约定,包括风险管理的各个过程中应汇报或提交的内容、范围、渠道及方式。这种沟通不仅仅是对项目内部和企业内部的,还要包括对项目外部的其他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4)风险管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文档以及使用说明。

当这些信息被完整的记录在《项目风险管理实施说明书》中后,所有的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就有了工作的依据和需要达到的工作要求,可以按部就班的工作,项目经理在检查风险工作运行效果时,也可以根据《项目风险管理实施说明书》中的工作要求来逐一验证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以及管理工作的状况。

2.2 工作过程

风险管理规划工作合理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要收集编制《项目风险管理实施说明书》所需的各类材料,然后项目组在结合收集的材料和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对《项目风险管理实施说明书》中所需要完成的内容进行详细论证分析,最后将得到的结果记入《项目风险管理实施说明书》。

2.3 风险管理规划工作成果

篇4

由于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的需求,开展一定的会展项目已经成为非常必要的活动,其中会展活动也就成为最为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但是,会展项目的开展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作为会展项目的组织者必须要有很强的洞察能力和防范意识,能够在会展早期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来进行会展风险的预防和管理。

一、会展项目的风险相关内容

(一)会展项目的风险来源

会展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在项目活动的实际开展中对会展项目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会展活动的预期目标,甚至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害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是会展项目风险的总体方面的来源。从小层次来讲,会展项目活动中会有很大的人流量,所以,会展人员的行为也是会展项目风险的重要来源,他们的行为能够直接影响到会展项目的风险的受控程度。另外。会展的设备等设施也会成为风险的来源,例如设备安置不当,设备牢固性不强等造成一系列人员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等。这些会展项目的风险来源是风险管理策略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会展项目的风险类型

会展项目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会存在多种多样的风U,这些风险由于归纳的原则不同,所以就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风险。例如,通常我们把影响会展项目目标进度的风险称为进度风险,对会展项目实施阶段产生影响的风险称为实施风险;如果按会展项目风险的来源归纳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向,外部风险主要是由于会展外部环境等原因造成的,内部风险主要是由于会展项目开展中会展的内部因素引起的风险;如果按风险的属性特征分类,会展项目的风险类型可分为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除此之外,会展项目风险也可分为质量类风险、预算类风险、时间类风险等。总体来讲,会展项目风险的类型不同会导致风险管理不同从而影响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

(三)会展项目风险的主要特性

针对会展项目风险来讲,其自身的一些特性是我们研究风险管理策略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会展项目风险主要有四大特性。一是风险事件的随机性,在会展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有时会不可预料的出现一些风险事件,这类风险事件不再预期的计划或者意料之中,是随着某些突变因素而发生的偶然性事件,因此,在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对这种随机性事件的处理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需要提前做出相应的应对突变策略;其次是风险的渐进性,会展项目风险的出现往往不会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项目活动的阶段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可能是越来越复杂化,也可能是随着阶段的不同其风险程度不断减弱的趋势,针对这种风险的渐变特性,在会展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风险的变化特点来采取相关策略进行风险处理;再者就是风险的相对可预测性,这一特性在实际上是有利于风险的管理的。在会展项目开展之前通过预测相关风险可以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及时应对项目风险,减少风险的损害;最后是风险的潜在损失特性,既然是风险就会对实际的活动造成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损失,会展项目风险的这一特性也是进行风险管理最为重要的因素,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化的减轻风险带来的损失,保证会展项目顺利的进行。因此,会展项目风险的这些特性能够对风险管理的规划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在进行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中必须依据这些特性来制定相关方案。

二、会展项目风险管理

(一)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会展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实际的会展项目开展活动中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对可能影响会展开展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评估,然后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者最大化降低风险,保证会展项目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特性

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特性影响着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 会展项目风险管理具有时效性、有偿性、动态性以及信息依赖性等特性。时效性,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时效性主要是指在会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同的。对于组织者来讲,根据这一特性只需要分析好每个阶段的风险然后采取措施承担这些风险即可;有偿性,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有偿性主要是指在实际的会展项目开展过程中用来防治或者最大化降低风险时所要付出的必要性的财力和人力等成本;动态性,会展项目风险管理是随着会展项目活动的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的动态管理过程,当会展项目的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原有的相关风险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对风险的管理也就需要重新计划实施;信息依赖性,会展项目的风险管理首先需要获得关于风险本身的大量信息,并且分析相关信息来进行管理,因此,会展项目风险管理具有很强的信息依赖性。

(三)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会展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管理规划、项目风险的识别、项目风险的度量、制定风险的应对措施、项目风险的监测与控制。项目风险管理规划主要就是确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管理活动,也包括制定相关风险管理计划等;项目风险的识别指的是确定项目的风险类型有哪些,基本特性是什么以及产生的主要影响,最后制定出相应的会展项目风险事件识别报告;项目风险的度量主要包括项目风险的定性度量以及定量度量等相关工作,这些相关度量工作又包括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度量、后果严重程度的度量、风险影响范围的度量以及风险发生时间的度量等;项目风险应对规划简单来讲就是制定项目风险应对计划,通过对项目风险严重性的考虑来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对严重性较高的项目风险来制定风险应对计划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对相对严重性不高的风险可以适当放松计划的制定;项目风险的监测与控制就是在整个会展项目活动过程中依据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来监测风险发生及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项目风险。

三、会展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依据会展项目风险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关风险管理

会展项目的风险相关内容主要有风险的来源、类型以及特性等,不同的内容对风险管理的影响不同。在实际的会展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提前分析相关风险的来源以及类型,在依据风险的相关特性制定管理方案。例如,针对由不确定因素引起的项目风险可以提前预测好这些不确定因素,制定多种应对策略来处理这类风险。对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可以在实际的会展活动中控制约束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采取多样化的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策略需要多样化。首先需要风险的预防策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估计,然后事先改变 会展项目的相关计划来预防项目风险 ,避免风险的发生 。例如,在实际的会展项目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选择放弃某部分项目来避免风险的发生,也可以提前做好计划以及处理应对的方案 。其次做好预防和较少损失的工作,对已发生的风险及时采取应对策略把风险带来的损失较少到最低。具体来讲,可以对相关会展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或者培训;加强现场监控,保证会场能够在监控之下进行 ;加强治安工作等。再者是接受或共担风险,接受风险主要是对于会展项目影响较小的一类风险而言的,此类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安排相关人员疏散,进行医疗救治等。共担风险主要是通过与其他组织合作来降低会展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后是做好保险工作,这一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是通过借助保险机构或者公司来分担风险。多样化的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策略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及时的应对处理。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铁路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决策 风险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K286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风险存在问题及主要内容

(一)项目风险概念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千变万化以及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决策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所导致项目中止、撤消、失败或达不到预期技术经济指标的可能性。

(二)项目风险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在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相对于发达国家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甚至可以说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国的风险管理研究与分析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在进行项目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管理者都缺乏项目风险意识,在风险管理方面不肯投入,往往造成在发生风险问题的过程中,造成更大的损失。这种宁可风险自留解决也不选择风险管理的意识对于风险管理的发展十分不利。

2.针对项目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由于缺乏专业性针对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方面的法律文件,在进行实践过程中,就无法进行充分的风险管理行为活动。我国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保险费用的来源情况不明晰,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投保情况并不好。

3.在进行具体的风险识别与处理方式方面,我国国内仍然比较落后,针对风险分析以及评估内容存在明显的误差情况。因此,也就造成了相关的企业管理决策人员对项目的风险管理识别能力下降,形成潜在性的工程风险。严重阻碍了我国的项目工程发展建设和风险管理事业发展。

(三)研究内容

本文针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陈述:

1.针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内容及相关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中包括对项目建设周期阶段的划分情况以及项目分类。

2.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能力提升;

3.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的风险估计能力提升。

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风险管理分析

(一)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管理程序

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这个过程就是风险管理程序。我国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划分为几个方面,其中包括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估计、项目风险评价、项目风险应对、项目风险监控。而应当注意的一点是,本文在对决策阶段项目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并未涉及到风险监控方面。

1.项目风险识别

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首要考虑的内容就应当是风险识别,主要是在一定的形式基础上对相关项目进行系统而全面的风险识别。且其风险识别应当被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全程。

2.项目风险估计

针对项目的风险估计是充分建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的一种针对掌握了一定资料的基础上的风险预测,是对可能形成的风险以及造成的损失情况的一种估计。

3.项目风险评价

项目风险评价是一种针对铁路工程建设可能形成的风险事件以及损失的可衡量的定量评价分析,对整个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合理决策起到重要的桥梁性的连接性作用。

4.项目风险应对

项目风险应对是一种针对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能有效的缓解风险造成的压力与损失。

5.项目风险监控

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情况不断地进行监

控,并评价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情况,也是进入新一轮的风险识别,实现新一轮风

险管理的过程。

(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风险管理中的分析与评价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是指项目投资者按照投资目的,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资大小、方向、结构、分配以及投资项目选择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决断项目是否必要和可行的一种选择。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目的是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依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工程投资中的机会与需求情况分析。该研究是拟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前的准备性调查研究,是把项目的设想变为实际的投资建议,重点是投资环境分析与鉴别投资方向。在分析了机遇和需求以后,还应分析项目的实施在解决问题上的力度,例如,开发铁路调度施工计划统一管理系统项目时,要分析这一系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调度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如果项目能够满足基本需要,并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就可着手提出项目

2.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指通过项目风险识别、风险界定和风险度量等工作去认识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和管理方法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以及妥善地处理项目风险事件所造成的不利结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等的管理工作。

(1)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管理活动,只有目标明确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否则,风险管理只会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也无法评价其效果。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一般应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a.风险管理目标与风险管理主体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b.目标的现实性,即确定目标要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客观可能性;

c.目标的明确性,以便于正确选择和实施各种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d.目标的层次性,从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重要程度,区分风险管理的主次,以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综合效果。

(2)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风险管理目标

在工程建设项目出现风险事件后,其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在发生风险损失时保证其损失最小化。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达到这一点,应当对其风险对策方面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而这种方案的制定应当建立在风险对应的计划内容以及措施的基础之上。

而根据风险管理目标以及风险管理的主体情况进行分析,其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基于此,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目标内容应当被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表述:

a.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实际发生费用应当尽可能的被控制在预计费用范畴之内。工期也应当不能超过计划工期。

b.在进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其风险管理应当对其被动面对风险的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形成主动性的应对风险管理问题,形成针对风险、利用风险、将风险转变为有力条件因素,促进风险管理发展。

c.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管理实际质量应当对工程预期进行满足。

d.工程建设项目决策中出现风险管理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快速及时的解决以及处理,保障其建设工程的安全性,而风险评价本身作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风险事件评价定量化的过程,其对项目建设与风险决策都有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连接点。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对其决策阶段中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研究,综合全面的分析总结有关风险以及概念内涵,并针对其风险进行分类研究。从建设周期中的策划、决策、准备、实施以及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风险管理研究采用多种估计模式进行,并根据相关的设计方式进行具体进行介绍。希望进一步促进铁路项目建设中的风险管理评估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建设项目 风险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40-02

一、引言

风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始终存在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建设项目的实施常常被风险所困扰,其主要原因是其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充满着不确定性。而认识能力的有限以及信息本身的滞后性,使得人们对建设项目开展中潜在的各种威胁辨识不清,往往造成项目的实施偏离预期的目标,最终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失败,对建设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已成为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建设项目风险是所有影响建设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就是项目管理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合理的使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尽量扩大风险事件的有利结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项目的总目标(甘华鸣,2002)。我国对于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1987年郭仲伟教授撰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标志着我国新时期风险研究的开端,20世纪后期相关的教学和应用研究才开始。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尚未成熟。本文将对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从宏观上提出可操作性对策与建议。

二、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落后。我国的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时间短,基础不牢,项目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没有把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在建设项目中资金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决策者更难以“挤出”风险管理费用,从而忽略项目风险。另外,一些承包商因急需找到任务,承揽了自己技术能力不及的项目,不能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问题,项目落实后,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处理项目风险的手段单一而落后,对项目潜在的风险缺乏前瞻性的推断,大多以凭直觉、经验的态度来对待风险,仅通过定性的分析,避免定量的分析。以致于那些科学定量分析难度大、专业化程度高、费用高的项目被以简单的风险处理手段而敷衍,最后被风险吞噬,导致项目以失败而告终,严重影响到了建设项目风险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

2.风险管理责任机制不健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类型的管理都需要健全的体制来规范,必要的责任人员来执行,合理的规章制度来遵守。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各个项目运作主体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积极参与,且在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协调与合作,才能发挥最大的风险管理效应,从而构建规范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与操作规范。然而国内多数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组织,“项目上马建班子,项目完工散摊子”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在项目的组织结构上未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和与相应的职能,缺乏专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加之建设项目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特殊性,如参与主体多、利益牵涉广、责权利定义模糊等等,出了事故相互推托,使得化解、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求更高,增加了项目的运行风险。

3.风险管理信息监测体系不完善。建设项目风险主要是由于不确定性事件造成的,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存在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加之信息的不完备使得人们无法充分认识到一个项目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从信息学角度来看,信息的不完备性是绝对的,而信息的完备性是相对的,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滞后性是造成这一客观规律的根本原因。风险存在于建设项目运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部门,要想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在项目生命期内将风险防范与控制的观念、措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环节中去,建立起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预警系统。然而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对经验的积累与数据的分析,未能建立一个全面有效、通畅的信息监测体系。当风险到来时,由于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数据支持,各部门信息传递的脱节,以致于不能及时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经常凭经验临时决策来处理风险,管理成效低。

4.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制意识淡薄。在我国,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采取担保和保险两种方式,缺乏针对工程建设的具体规定。尽管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章,如《担保法》、《保险法》、《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等等,但仍没有一个如美国的C/SCSC在项目管理行业范围内的指导性实施准则,在实践中是难以操作的。保证担保和保险虽能转移或分散部分风险,但在国内的投保率依就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担保市场尚未形成,工程保险知识不普及,缺乏相应的中介(专业的工程保险经纪人、人),扼杀了业主、承包商的投保积极性。法律、法规不健全,人们法制意识亦淡薄。体现在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对相关规定执行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处可见,有些工程没有实行招投标制,有些采用议标或是假招标,大搞“人情工程”、“形象工程”,使得建设项目风险加剧,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既定目标的轨道,必然导致项目的失败。

三、完善建设项目风险体系的有效途径

1.强化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手段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强化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素质,加强实践,尽快适应国际化风险管理模式要求,是做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多数风险都是可以预防和化解的。这就要求企业对建设项目的开展投入必要的风险管理资金,对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深入到每个管理人员的心中。针对对不同的项目选派不同的项目管理人员。对过于复杂的项目,应选派知识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并充分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将有关风险因素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找出影响较大、出现概率较高、产生损失较大的风险因素,对每一类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制定风险产生时减少损失的应急措施等。加大各职能部门对项目的管理和支持,以尽量减少由于人员自身的原因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工程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一种重要手段,一种补偿机制,即通过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数额的保费,而将工程进行中发生的大部分风险,作为投保对象,转嫁给保险公司。但国内工程项目工程保险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需要强化投保意识,有效利用这一简单而有力的手段分散风险。

2.建设以人为主体的责任机制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项目管理也是人的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参与人员来自各方面(业主、承包商、政府等),每一方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工作,为谋私利而作出的有损项目建设的行为也不可避免,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建设项目中潜在的不可确定的风险因素剧增。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应当是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完整体系,它牵扯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要想提供一条逻辑清晰的项目风险管理发展主线,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在各个运作主体之间明确责任,合理分担责任,坚定关键人物的责任心。加强各运作主体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减少由于职责不清造成的风险,从而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在处理好企业内部职责划分的同时要适时地掌握国家的政策动向,既可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也赢得了政府的支持。在推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中,处理好科技知识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这两项工作,建立起各项目运作主体之间相互信任机制的桥梁,为解决冲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平台。当各运作主体就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取得一致认可并清晰定位后,各个参与主体的工作才会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效应。

3.完善的信息监测体系是对建设项目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决策的技术依据。降低建设项目风险需要在构思、设计、施工、运作等各个环节中遵循预防性的管理原则,成体系的预防性方法既可以取得预期管理成效,还能够降低管理工作本身所引发的风险。可靠的信息系统是预防项目风险和制定应对策略的依据。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外界信息,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选择地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经营活动。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需要准确及时的信息报告以及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在关键时刻要能迅速对建设项目风险作出反应,并预测风险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建立预报系统,将信息迅速反馈给相应部门,集整体力量来应对和处理风险。在信息分配和反馈过程中,要在不破坏原始数据结构的条件下,对信息样本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识别与量化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对样本进行量化、分类外,还需要对其进行扩张,以便使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在经过处理后,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项目的风险特征。从预防的角度出发考虑项目风险问题,风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RACCP)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性方法。RACCP强调工作的提前量以及对关键点的控制,能解决好各环节与部门之间的信息演化和分配问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运作的各个阶段。

4.强化法制意识及健全的法律体制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成功实施的保障。对于建设项目中的风险,以科学态度来对待,以法律手段来规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其产生和消除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任何风险只要预防得力,一般都能化解或规避,即使出现损失也能将其减小到最低程度,甚至利用它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应对某些风险时,应以法律手段为后盾实施防范措施,以保护自身利益,减少损失,切实做到有法必依。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工程合同既是最基本的法律文件,也是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利用合同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法律手段。建设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对工程合同的每一条款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合同潜在的风险,才能更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我国关于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应加快完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的进程,加强与国际接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特别是要针对建设领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参照国际惯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保险和担保制度,培育担保市场,发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介机构。研究合理的工程担保、保险的收费标准及费用收取办法,为我国建设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为风险管理的开展提供依据。

四、结语

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建设项目集经济、技术、管理、组织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于一体,各个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对建设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加强风险防范,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所需信息,有助于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质量;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等。而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各个项目运作主体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相互协调与合作,在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才能发挥最大的风险管理效应,从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东.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J].金融发展研究,2011(2)

2.孙世鸿,邱明,赵德生.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

3.王义春.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10(5)

4.谢喜丽.项目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7(下)

篇7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的、完整的过程,是一种运用多方面知识综合管理的活动。工程项目的风险成因、风险发生、风险波及范围、风险破坏力等等交错复杂,因此运用单一的工程管理知识和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对工程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研究,从而将风险事件加以控制,将风险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1)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必然存在。工程项目风险无论是来自项目内部还是来自项目外部,都是客观存在,不会被人们的主观意识所掌控。然而这些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具有必然性,因为任何项目的实施都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这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我们能做的只有控制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却不可能做到完全排避风险。

(2)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表现为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在某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个不同的阶段都会出现许多不同种类的风险,每种类型的风险又是许多不同风险因素所构成的,并且每个风险因素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复杂而客观的联系。

(3)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出现通常是不确定的。风险具体会发生在何时何地,会在项目进程中的哪个过程中发生,都是无法确定的,我们唯一能预测的是风险发生的可能。同时风险所导致的后果和产生的损失在事先也无法确定,我们所能做的仅仅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事件后果产生前进行合理的推测等。

(4)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产生的同时会给整个项目带来连锁反应。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某个步骤发生了局部风险很可能影响到项目全局。例如,由于气候的突变造成工程的停滞,那么整个项目计划的进行就要往后推迟,然后会影响到后期所有工作人员的活动安排。这样就会给整个项目的建设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甚至还会产生新的风险因素。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复杂多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成为工程项目进程中的一个既重要又必然的环节,它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主要作用表现在:

现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都普遍使用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来积极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风险,将风险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后果降到最低,同时也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够维持项目运行的稳定。通过项目风险管理可以加强项目方案的执行,还可以协调好项目组织内外关系,进而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得以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合理进行可以帮助整个项目避免物资和人力的浪费,从而为项目建设节省开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1)把握整体原则

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每个风险因素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项目管理者应从项目全局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综合系统的处理,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2)事前防范原则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及时地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而不是等待风险的来临再进行风险补救。防患于未然就是我们项目风险管理者最基本、最重要的风险管理理念。

(3)经济效益原则

项目管理者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同时要对风险管理产生的成效进行合理估计,如果风险管理的投入超过了风险事件发生产生的损失,那么这样的风险管理显然是没有任何效益的,所以管理者应该尽可能用最小的投入来取得最经济而有效的风险管理结果。

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

目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本文基于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的认识,归纳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主要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督四个阶段。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人们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识别过程包含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感知风险,即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只有通过感知风险,才能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寻找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因素,为拟定风险处理方案,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服务。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它是风险识别的关键。

(2)风险评价

在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因素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

(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主体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

(4)风险监督

风险监督主要包括对风险发生的监督和对风险管理的监督。前者是指对已经识别的风险源进行监视和控制,以便及早地发现风险事件发生的苗头,从而将风险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或采取应急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后者是指在项目实施中监督人们认真执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措施与技术措施,以消除风险发生的人为诱因。

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1)风险识别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即通过某种途径辨别出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存在的可能性,并予以分类。一般来说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生产流程分析法、风险专家调查法、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WBS分解法等等。本文主要采用WBS分解法进行风险识别,因此主要介绍一下WBS分解法的具体步骤:1)组建风险管理小组,收集相关资料,为风险识别准备资料;2)召集项目经理、相关技术人员以及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项目分解讨论会;3)进行分解项目工作,同时风险管理小组成员提出风险因素集并在WBS向下分解过程中添加风险因素;4)绘出WBS层次结构图,建立初步风险因素集;5)确定WBS结构中的监控点,明确每个工作单元分配的资源、交付成果、责任人,同时完善风险因素集;6)检查分解过程,验证分解的正确性,更新完善的分解报告,提交项目风险识别报告。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量化的过程。它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决策的基础。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后果主要在于确定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有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网络计划技术、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等。经过对这些方法的优劣势分析,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层次分析法显得更系统、灵活、简便。

(3)风险应对的方法

1)风险回避:是指完全避开风险,那就意味着如果预测到项目事件的发生存在风险,就要主动放弃或拒绝项目事件的实施方案。可见风险回避的实施相对简单,而且全面彻底,能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为零,但是风险多大机会就有多大,那么风险为零,机会也就不存在了。2)风险降低:一方面是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尽量降低其损失。比如项目管理者在采购物资时,可以先支付供应商一部分项目物资经费,如果材料出现问题则可以扣除一部分资金,这样就降低了己方所承担的风险。3)风险分散:是指为了减轻总体风险给承受方带来的压力,通过增加承受风险的单位,这样即使风险事件发生,项目管理者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也能有所分担。当然风险损失的分担也就意味着既得利润的分散。比如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使用商品混凝土,混装混凝土就可以由材料供应商分散风险。4)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比如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为事件投保,一旦风险事件发生风险直接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5)风险自留:是项目组织者主动或被动的承担风险损失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于承担风险所需资金,可以通过事先建立内部意外损失基金的方法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耿海.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3).

篇8

关键词:风险管理;项目管理;电力工程;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为缓解电力紧张局面而投资建设的电力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且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功能也日趋复杂,电力工程项目在费用、工期、功能和运行效益等诸多方面承受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同时,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存在实施过程的渐进性、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风险形式的多样性等因素,掌握和实施多种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预防处理办法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从国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多种应用于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办法。

1 国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风险管理理论自中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以来,我国有关风险分析、风险决策的论著已经有一些,但是讨论工程项目风险的著作并不多,讨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则更少,且这些研究着重于工程项目进度、费用的控制。钱学森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倡导科学管理,并把计划协调技术应用于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中,取得了冷人满意的结果。从开发的软件和应用方面来看,各大高校的管理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以及各类程序开发公司如北京梦龙科技开发公司、大连同洲电脑有限公司等都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进度开发过一些软件,但主要是采用计划协调技术而没有针对工程项目风险。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在我国也曾经应用于实践,如二滩电力工程、三峡工程、上海地铁建筑工程项目、大亚湾核电站工程项目等。在大型电力项目管理中也显示了广阔的前景。从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目前处于实务应用阶段,我国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国的工程项目经理针对工程项目风险问题进行对策研究,针对现实工程项目风险问题,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并不断的拓宽应用范围。

2 应用于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特点,笔者认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对风险进行计划、识别、评价、量化、处理、监控的过程,而其中主要的过程是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风险识别和评价阶段的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2.1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识别阶段实施办法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目前,国内对工程项目的识别方法主要有两种流派,一种是基于一般风险管理理论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集体思考法、专家调查法、情景分析法、风险调查法、风险列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现场检查法等;另一种是在一般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工程项目相关理论的风险识别办法,他们将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分为两类:一类是从顶到底的方法;另一类是从底到顶的方法。在从底到顶的方法中,主要有财务报表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问卷和调查表法、情景构造法、影响图法五种。从顶到底的方法中,主要有案例法和底线法两种。

笔者考虑到上述第二种方法是结合了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风险识别办法,因此笔者更侧重于在实际项目的风险管理上采用第二种方法。但要注意到,所有的风险识别方法都依赖于历史信息和所涉及人员的任何类似的预先经验。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不管选择何种方法它都应该是一个团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但因为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如果风险识别人员的经验不足,则他所得的风险识别结论可能会变得极端化。同时,在两种办法的选择上,需要识别者即管理者在一开始就能够详尽周密的考虑各种风险,进而进行全面的风险提前评估与识别。从风险识别的时间周期来看,因为整个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各种风险在施工的前期、中期、后期乃至验收使用阶段都可能发生,因而电力工程项目是一项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这就需要风险管理者从电力工程项目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识别工作,并制定风险管理相应的制度和要求细则,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规范化管理。

2.2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评价阶段实施办法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将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纳入项目管理的范畴,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已成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大多的工程项目统计资料不充分,大量原始数据无法全部得到,且由于影响工程项目风险的因素繁多且各因素具有模糊性和难以完全定量性,因此国际上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体系,本文主要对该阶段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风险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有学者通过了解风险管理在国内外发展情况,并借鉴以往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归纳实践应用案例,总结了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AHP),概率分析方法(随机型风险估计方法),Monte Carlo模拟法,计划评审技术(PERT),风险评审技术(VERT),主观概率法,效用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故障树分析法(FTA),概率树法、外推法,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模糊分析方法,影响图分析法等。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和风险识别一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多方位的混合使用,因此笔者更赞成使用另外一种的更加简单但也不失准确的风险评价分类方法,即:自我评价法和标杆评价法。

工程项目风险自我评价法是将工程项目实际风险与项目目标风险进行比较后,再对工程项目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该方法计算出工程项目风险的水平值越高说明工程项目风险性越高,具体分为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工程项目风险标杆评价法是将工程项目实际风险与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比较来评价工程项目的相对风险水平。由于工程项目风险自我评价的主观随意性较大,而与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比较得到相对的风险评价,能客观地反映工程项目风险水平和工程项目在市场中所处的竞争地位。

3 结束语

一方面,电力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风险要素模糊多变,对其风险管理的各个实施阶段所涉方法多样,同时风险管理理论的各个管理阶段互相交叉变化。另一方面,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的缺失等因素都为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由于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管理过程,随着在理论、实践等多方面的努力,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一定有着很广阔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兴华.二滩业主项目风险管理实践与保险在二滩工程中的应用[EB/OL].

篇9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内部复杂、外部联系广泛的生产过程。在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风险造成的工程失控现象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工程项目风险有它的普遍性,是客观存在的,并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因此,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同加强项目的目标管理一样,都被视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大,风险所致损失也随之增大,甚至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因此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加强了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减少项目风险。

第一,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质量。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依据风险的规律性,针对不同的开发方案分析项目存在的可能风险,根据开发者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选择适应自身条件的风险方案,提高决策质量。

第二,风险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准确地估计评价可能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对策,当项目实施时若风险来临则能够准确应对,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风险管理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企业想要生存就要参与竞争。竞争的条件是什么?是企业对所开发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即风险预测准确与否,措施如何,即风险管理是否科学。许多开发商因忽视了风险管理,错误地判断了风险,使项目失败,从而导致企业倒闭。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于项目组织具有必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利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处置各种工程项目风险,有利于减少因项目组织决策失误所引起的风险,这对项目科学决策、正常经营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它将有关处置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合理地分摊到产品、过程之中,减少了费用支出;同时,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种监督措施也要求各职能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风险损失,这也促进了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

第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为项目组织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确保项目组织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为处置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供了各种措施,从而消除了项目组织的后顾之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项目活动中去,保证了项目组织目标的实现。

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不同

风险管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一直推广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一部分,项目管理中许多好的习惯做法都可以看作风险管理,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目的相同但着眼点不同:

1.两者都是要保证项目的成本、时间、质量、安全和环境等目标的完整实现;

2.项目管理着眼于现实效果,风险管理着眼于不确定性;

3.二者所依赖的分析技术有所不同。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加强了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减少项目决策的盲目性,使决策更加科学,保证项目实施阶段目标控制的顺利进行。

项目风险控制的措施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最首要的步骤,也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的目的在于确认风险的存在及其性质,即在何时可能以何种方式出现,会造成何种后果,以供进行分析和提出风险管理的科学决策。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常常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资料积累)或通过风险调查、信息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手段进行。没有一个健全、合理和稳定的组织结构,项目风险管理活动就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要求团队的智慧和经营与建设专家的经验,并且不能由一个人来独立决策。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预测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在投标决策过程中,每个承包商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应进行风险调查和预测,主要包括分析和研究相关文件,调查和了解当地水文、气候、地形、当地的原材料、当地的民俗乡规,有关政策文件资料等,然后将有关风险因素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找出影响较大、出现概率较高、产生损失较大的风险因素,对每一类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制定风险产生时减少损失的应急措施等。

第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使风险降低到最低。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多数风险都可以预防和化解,这就要求每个承包商对不同的项目应选派不同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对工程复杂、风险较大的项目,应选派经验丰富、知识水平较高的项目管理人员,并充分论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加强各职能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支持。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尽量减少由于承包者自身的原因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第三,以科学态度对待风险,以法律手段规避风险。

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其产生和消除也是有规律的。任何风险只要预防得力,一般都能化解或规避。即使出现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在消除和规避某些风险时,应以法律手段实施防范措施,以保护自身利益,减少损失。

第四,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散和转移风险。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是大量存在的,但有些风险在发生之前是可以分散、转移甚至消除的,关键是要方法正确、策略对路、技巧得当。精明的承包商在工程实施之前,就已经在利用技巧转移风险,如联合承包、将某些单项工程分包、工程保险等。

第五,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

篇10

关键词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7-0140-01

1 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项目管理人员

如今,IT企业内部的项目管理人员是比较紧缺的,企业缺少具有全面的项目管理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项目经理来对整体进行管理。大部分软件项目经理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具体的技术开发工作中,忽视了各种项目管理任务,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项目控制问题的出现。此外,在国内除了几家国际知名的IT企业外,大多数的IT组织根本就没有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和其他组织的服务功能、组织结构、人员结构方面均不能满足项目开发的需要,所以不能符合EPC信息或大型项目开发的要求,自然也无法跟上风险管理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了许多项目以失败告终。

1.2 项目风险意识薄弱

鉴于目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加上企业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很容易导致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出现相应的风险。企业往往为追求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忽视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更有可能导致签订的合同无法完成。这些风险的存在与企业的项目风险意识薄弱密切相关。此外,对于信息系统项目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企业并未做好明确的分析和整理,导致很多的内部信息流入市场,给企业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主要原因,也是企业领导缺乏项目风险意识。这样一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下,风险意识缺乏就会给其他的竞争企业带来更多的关于己方企业的有效的内部信息,在竞争过程中,竞争企业就会更容易取得优势。所以说,项目风险意识在企业竞争中还是非常重要的。

1.3 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后期引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晚,很多信息系统项目经理对项目面临的真假风险难以识别,缺乏潜在风险的预测和判断能力,而且当风险出现后应对的手段也比较单一。总的来说,一方面,我国的风险管理较其他国家落后很多,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对风险的评估能力不足。但是,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风险即将出现时,提前做出预测,并及时做好防范措施,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项目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由于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导致对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识别和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2 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2.1 风险管理规划

风险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相应的风险编制管理计划。在编制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过程中,通常选用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来进行分析。头脑风暴法适合于项目开始时,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仪式的会议。会议由项目的相关者参加,通过对项目章程、设计范围、投资额度、施工进度、项目风险以及应急措施等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倡导者鼓励参与者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做出讲解,从而制定出覆盖范围广的“风险网络”。最后,根据开会讨论的结果和提出的意见,同时结合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对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行编制。计划的制订是为了参照执行,所以实际的工作应严格的按照这个计划对风险进行管理。

2.2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和跟踪是风险识别的主要目的,风险识别也是风险管理的先决条件,主要是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性方面的风险和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识别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3种方式:1)从历史或其他类似的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吸收经验;2)根据风险分类的情况,找出与信息系统管理相关的风险;3)在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上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估计和分析,从而对风险进行确定。风险识别的最终表现就是编制一份风险列表,而且在其中记录项目风险的情况。将风险识别做好,就能够提前做好准备,采取最优的应对措施能够减少项目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失。

2.3 风险分析

对风险进行识别后,需要对风险进行相应的分析,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所造成的损害程度。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各种风险进行排序,使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人员可以按照风险的严重等级对项目进行控制。这样不仅加快了项目的进程,而且也有效规避了风险。风险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式。风险的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对风险的评估,从而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并根据它们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风险的定量分析,就是对每一个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信息系统的后果进行量化。不同项目的项目风险也是不同的,所以只有做好分析,才能根据分析的结果研究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对症下药,不仅减少成本,还能提高效率。

2.4 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种:1)避免风险。通过改变项目计划从而消除风险或风险产生的条件,进而避免对项目造成伤害的风险;2)转移风险。风险出现时,可以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来将风险转让给第三方,但是这种方法是很难消除风险的,只是将风险由一方转嫁给了另一方;3)接受风险。对于项目团队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同时该风险在承受范围之内的,可以采取接受的方式。

2.5 风险跟踪和监控

风险跟踪的目的就是依据项目的最新情况来对风险列表中的数据进行修订。风险跟踪和控制不仅是对已被认定的风险进行跟踪,同时也包括对风险发生标志的监控。通过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和识别新风险,对风险的应对策略的实施性和有效性进行复查。对于风险跟踪的过程,包括重新评估风险的具体工作、过程审计和分析以及监控会议。

参考文献

[1]徐阳.对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的一般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11(4).

篇11

风险管理是指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1930年,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风险管理自产生以来,在短短的时间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各国中,以美国风险管理研究最为活跃,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美国不断加大对风险管理研究。如:1931年,美国成立风险管理协会保险部,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究风险管理和保险问题的部门;1932年,美国成立纽约经纪人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风险管理的正式兴起;1950年,以Mowbray为首的多名学者率先在Insurance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概念做出详细阐述;1960年,美国风险管理协会保险部纽约分社和亚普沙那大学正式开始为期12周的风险管理课程;1961年,印第安纳大学成立ASIM的“风险及保险课程概念”特别委员会,表明:美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进一步深入;1963年,美国学者Mehr和Hedges共同编制了《Risk Management in Business Enterprise》,该书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关于风险管理文献,对日后其他各国开展风险管理研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975年,美国将ASIM更名为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标志着美国风险管理由用保险方式处置风险逐渐向用风险管理方式处置风险转变;1983年,美国确定将“101风险管理准则”作为风险管理准则,并对明确其内容:风险管理一般准则、分析控制准则、风险财务处理准则、风险识别与衡量准则、退休年金准则、索赔管理准则、行政事务处理准则、国际风险管理准则以及管理哲学准则等。

对于英国来说,其在风险管理研究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首先,英国C.B.Chapman教授在《Risk Analysis for Large Projects:Models,Methods and Cases》中明确了“风险管理”的概念,之后,英国其他相关学者在C.B.Chapman教授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并构建起健全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同时,还将风险管理研究相关成果正式引入项目中,不仅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而且还提高了项目的安全系数,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国际工程建设市场密切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稳定阶段,各国纷纷致力于兴建大型宇航、水电、能源以及交通项目以求刺激自身经济的尽快复苏,大量的投资使得项目势必将带来一系列风险,以此,使得项目投资者越来越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诸多项目投资者相继组织高端人才,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资源加大对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各国学术界逐渐对项目风险管理形成统一的看法,即风险管理的概念:如何在一个肯定的有风险的环境中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的管理过程,该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目的:降低风险、规避风险,将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在最低限度。风险管理方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2 国内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近几年对高速公路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研究主要有:

朱珊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13]中针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进行的全面论述,之后,朱珊提出高速公路项目企业需采取失败模式影响分析法度量工程风险,以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为依据计算风险概率数,以此得出高的风险概率数。

卢有杰在《项目风险管理》[14]中,以国民经济各部门项目活动中的风险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风险后果、风险来源、风险影响范围、风险是否可管理以及风险后果承担者的基础之上对工程风险进行分类,并对项目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估和控制的原则、方法、技术和程度做出全面概述。最后结合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形势,把握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陈立文在《项目投资风险理论分析与方法》[15]中,以系统和过程为出发点,对项目投资风险的收益分析、概率分析、变权分析、模糊分析、回归分析、决策分析、区间分析、可靠分析、系统分析、模拟分析等理论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赵振宇在《故障树引入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研究》[16]中,将可靠性工程研究中的故障树分析法引入工程风险管理。之后,赵振宇采用图形演绎法构建起高速公路项目风险故障树,并对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识别模式和风险因素量化进行全面论述,最后依据二态系统和概率理论对项目成功度和判定项目风险成本最小化的风险源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3 国内高速公路工程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仇一颗,李伯勋,欧莉,张胜军(2006)针对影响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投资的风险进行分析,在模糊数学原理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证明了综合评价法在风险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田艳(2008)通过实证分析结合公路招投标的特点,运用风险矩阵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风险因素的计算方法。

吴竹青(2009)合理的选择20个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然后把握支持向量机的运行原理,运用以向支持量机开展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的方法,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模型;最后以所构建模型为依据,运用LibSVM软件开展数据计算和风险估算活动,之后得出估算结果,以此,进一步验证SVM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篇12

【关键词】 建筑设计 项目 风险管理

1.研究目的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城市基建项目投资不断增加,在此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不断增多,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一个项目从最初的投资决策到建成并投产都伴随着各种风险,而项目的建筑设计在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期的设计决定了整个项目能否顺利的完成,对建筑的经济性、安全性、适用性和美观性等都有很大影响.建筑设计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影响也很大。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设计原因造成的的质量事故高达40.1%,位于各个事故原因之首。

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日本在鲁布革工程中成功运用项目管理的冲击,我国开始引进项目管理理论,但当时只引进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引进风险管理,一直到80年代末,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慢慢开始接触到国外各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书籍,风险也被应用到项目管理之中。尽管工程项目开始应用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但是也主要是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应用,一般我们都看到项目在施工阶段的投资是最大的,投资方对施工阶段的管理投入也会比较大,而对项目的设计阶段运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很匮乏,有待于我们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

再者,我国以前的设计单位长期以来都是设计院性质的事业单位,风险意识淡薄,虽然正在向企业单位过渡,但是仍然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许多设计单位并没有与所属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完全脱钩,在项目的设计阶段根本不注重风险管理。但是,随着我国建设项目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以及外国设计事务所的竞争和设计单位改革的步伐加快,设计单位要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所以,必须要在建筑设计的项目管理中重视风险,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准确的分析评价和有效的控制及其重要。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推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中对风险管理的界定:项目风险管理包括规划风险管理、识别风险、实施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和控制风险等各个过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降低项目中消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提高项目中积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随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关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评价的理论,开始不断的被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评价己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风险管理的研究,促进了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控制应对也是大家共识的风险管理基本步骤。

2.项目风险识别

国外的风险识别研究中,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列举法;调查的识别法;系统分析方法;风险因素预先分析法;层次分析方法(AHP);表格与问卷;影响图法和其他图形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

对风险识别的分类在工程项目领域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而在其他领域也有不用的分类方法。例如,Belev把科技风险分为六类:技术风险、设计风险、资金风险、成本与进度风险支撑体系风险、和外部因素风险;Kosnik和Moriarty认为风险分为两大类: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 Bethay和Soude则把风险分为市场风险、商业风险和技术风险三类。

国内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分类有:王心发对项目的决策,计划与设计,施工,项目试生产及竣工各个阶段进行风险分类。蔡依平总结主要的几种风险识别方法:事件树分析法、试验数据或结果、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或访谈、工作分解结构法。识别出检查表中风险的基本形式。将工程项目的风险分为类,即政治法律风险,经济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组织风险和管理风险。李金海等提出了大型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五种:社会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唐坤等结合大型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将风险分为三类:社会控制,自然力的作用,人的作用。官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大量与大型公用建筑设计有关的各方风险因素的有效样本,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最终确定影响大型公用建筑设计项目的十个关键风险因素:缺乏对安全、能源、环境、市场等的周全考虑,可行性分析流于形式,设计单位选择,设计方案评选,选址错误,业主的设计目标不明确,业主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不准确、不及时,设计招标文件不规范、不准确,方案的艺术、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等诸多因素的不协调,设计方对业主要求的理解程度不够,业主不遵循设计的客观规律。单宝艳等分析了结构中最容易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总结了建筑结构设计风险因素主要有:结构设计方案不合理、结构荷载及作用问题、结构耐久性不当等十方面。张相勇总结了了建筑设计的前十大风险因素:未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现场不明确或情况不了解设计方案评选,业主提供的资料不完善或要求不够明确,设计招投标文件不准确或不规范,选择不当的设计单位,不按正常设计阶段设计,边设计边施工,设计方对业主要求的理解程度不够,单纯的强调建筑外观效果和功能。

3.项目风险分析评价

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己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运用了风险管理技术。他们主要运用的方法有:模糊数学法、统计和概率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CIM模型和影响图法、调查和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Tahetal提出的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的风险评价的模糊逻辑技术;Lametal提出的用于大型复杂项目的风险决策的模糊推理决策技术。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并在水利、土木、建筑等各种项目中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的研究有:王学军等从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费用三大指标中抽象出共性的两个随机变量:相对量和绝对量,进而用Bayes推断模型进行相对量与绝对量的概率分布分析,为项目决策分析提供依据。吴立寰则采用了蒙特卡洛模拟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分析。贾俊峰等结合施工安全风险的特点,提出了WBS-RBS与AHP相结合的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邢莉莉通过建立一个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建筑设计项目风险因子分析的模型,结合案例分析了造成设计单位经济损失的各个主要风险因素,对这些风险进行排序分析,找到最具重要的风险因子。按照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的类别、发生时间、分担主体角度,构建了建筑工程设计风险评价的三维结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网络分析评价方法对建筑设计风险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评价,包括风险引起损失、发生概率、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王春建采用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风险评价。采用专家意见、统计问卷数据和文献综述,建立评判矩阵的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风险的权重;通过的构造模糊评判矩阵,将建筑设计的风险从定性深入到定量分析,得到了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的隶属程度。

4.项目风险应对

通过对风险进行全面分析、识别建筑设计项目风险因素,根据具不同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管应对策略,把项目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实现风险收益比率的最大化。结合建筑设计项目特点,可把风险应对策略总结为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接受等对策。

风险规避是指拒绝或放弃某项风险损失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活动的方案。风险规避是各种风险管理对策中最为消极又最简单的一种。其主要优点是将损失出现的概率保持在零的水平,经济安全,简单易行。在建筑项目设计中,通过拒绝从事有责任风险的活动来规避高风险的设计技术,设计项目和设计方案。或者制定方案降低风险的损失。风险转移是指企业有意识地将自己不能承担或不愿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体来承担所采取的措施。风险转移是建筑项目中最常用的一种风险应对措施。设计单位通过保险的方式,将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意外风险等转移给保险公司。但是风险转移是以有利于履行合同为前提的;风险的承担方应该更能有效的控制和防止风险,这种转移有助于调动承担方的积极性,是增强风险管理的效果。风险减轻是设法把不利的风险事件的概率或后果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临界值。提前采取行动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减少其对项目所造成的影响,比在风险发生后亡羊补牢进行的补救要有效得多。在项目设计时候就考虑到增加冗余的构件可能减少某项原有构件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影响。风险接受是指企业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即指一个企业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由自身来承担风险事件。企业可以在不妨碍自身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接受一些难以转移、难以控制、无法避免、收益较大的风险。

5.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地防范工程项目设计风险,为了保证设计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各个建筑工程企业都要加强企业设计风险分析,对于工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与系统分析,加强对设计风险的有效管理,从而对设计风险给予有效地防范,进而将风险尽可能地降为最低。与此同时,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找到企业合理定位,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程设计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PMI.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BOK Guide)-Fifth Ediition[M]・Pennsylvania: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2013.

[2] 唐坤,卢玲玲.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建筑经济,2004 (4): 12~15.

[3] 吴立寰.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中的蒙特卡洛模拟[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 (2 ): 18~21.

篇13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决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是指所有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而且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是全局的、很大的,其变化是很复杂的。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如果出现风险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 风险管理的涵义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从认识、分析乃至采取防范和处理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风险管理的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并以此为基础,采取主动行动,合理地使用回避、减少、分散或转移等方法和技术对活动或事件所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地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合理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预定的目标。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过程,履行的是一种管理的功能。风险管理不是项目管理的附加内容,而是健全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对基本项目计划过程的完善。

二、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建设项目的当事人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求减少风险的负面影响,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决策及行动过程。良好的风险管理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果,同时它有助于企业竞争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建设项目的当事人。

2、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由建设项目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控制和效果评价等环节构成,其核心是优化组合各种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技术。

3、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为此,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决策时要处理好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搞好经济决策。

4、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风险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工程风险管理的方案,以获得好的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效果。

三、建设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风险

1、决策风险。项目决策者在投资决策、总体方案确定、设计施工队伍选择等方面由于指导方针、战略思想错误则会造成项目目标设计错误,将会对工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给自身造成损失。例如,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承包商选择不当,造成工程质量出现严重问题,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预测风险。在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建设单位都会对项目进行经济效益预测,选定不同的指标体系将会有不同的指标结果,如动态指标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静态指标的投资收益率等等,而指标的确定又是通过预测的财务报表确定的。应该说指标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财务报表内各项数据如投资成本、销售能力、经营成本、销售周期等的准确预测,所以预测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3、技术风险。项目设计前期,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过于简单使得工程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阶段出现技术标准的选择,计算模型的选择,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方面的偏差而形成风险。也可能由于设计时间紧迫,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就设计任务未进行细致反复沟通,设计人员业务不熟练,致使施工图的设计深度不够,造成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不但会影响到工程进度同时也将影响工程成本,造成经济损失。

4、责任风险。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有项目参与者的行为都是基于合同当事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任何一方都需要向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建设项目涉及到社会大众的利益,因此,项目的参与方还对社会负有责任。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参与人员的过失、疏忽、侥幸等不当行为也会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风险。

四、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以及风险控制对某个风险进行管理,尽可能减少风险对目标造成损失。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则是指项目管理人员运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方法以及结合专业管理、技术方法与手段对建设工程各个阶段涉及的风险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最大可能地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促使风险往好的方向转化,以最小的成本实现项目的目标。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图1)。

图1项目风险管理图

1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是指确定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并分析这些风险将会对项目目标造成哪些影响,这一过程可以从项目实施阶段逐步进行,可以采取类比法、专家调查法等方法确定影响项目风险,确定之后必须按风险特征进行记录并归档。在项目管理中,风险识别一般包括收集相关资料、分析不确定性、编制风险识别报告。

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衡量风险对项目实现既定目标的影响及其程度。风险评估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是对项目风险的评估,运用数理统计和概率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主要是对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的评估,是制定管理决策和实施的基础; 然后是在此基础上的风险评价,按照项目既定的目标衡量风险的程度以确认风险是否需要处理以及处理的程度,分析某一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并与项目目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系统风险等级的过程。因此,风险评估过程是一个先评价( 定性) 、后估值( 定量) 的两个过程。

3、项目风险分析

项目风险分析是通过分析风险量作为评价风险大小的特征量,而项目风险量则是通过风险事件可能发生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值来确定。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故障树分析法、外推法。通过项目风险分析可以系统地了解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并能进一步量化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减少风险估计的不确定性。

五、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对策

风险对策决策是确定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事件最佳对策组合的过程。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对策有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四种,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各种策略结合起来运用。

1、风险回避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失。例如面对一项技术不太成熟的投资项目,如果通过风险评价发现项目的实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项目管理组织又没有其他可用的措施控制风险,这时就应当考虑放弃项目的实施,避免更大的风险事故和财产损失。

2、损失控制可以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方面工作。例如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应当综合分析、慎重决策,不能签订不利的、多风险的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风险,必须搞清楚由谁来承担。减少或避免风险是谈判合同的重点。通过合同谈判,对合同条款拾遗补缺、尽量完善,防止或减少合同条款缺陷带来的风险; 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和公平,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应有相应的策划和对策。通过使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从而签订合同是使施工合同趋于完善的有效途径。

3、风险自留就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是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风险。风险自留可分为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类型。例如采取设立风险基金的办法,在损失发生后用基金弥补; 在建筑工程固定价格合同中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金,以前通常称为不可预见费,就是对合同中明确的潜在风险的处理基金。风险基金的比例取决于合同风险范围和对风险分析的结果,一旦出现风险,发生经济损失,由风险基金支付。

4、风险转移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非保险转移又称为合同转移。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建设工程风险应由有关各方分担,而风险分配的原则是: 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例如推行索赔制度。由于不可预测的某些风险总是存在,风险事件的发生是造成经济损失或时间损失的根源,合同双方都期望转嫁风险。所以在合同履行中,推行索赔制度是向对方转移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索赔制度,学会索赔方法,认识并发挥其作用,使转移项目风险合法、合理。又如向第三方转移风险,包括推行担保制度和进行工程保险等。

总之,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很重要,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定量分析和评价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对建设工程的计划和预期目标造成的影响,从而结合实际制定出更合理的计划。只有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积极开展工程担保与工程保险工作,才能提高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李峰. 建筑工程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2) .

[2] 贺瑞,庄卫天. 建筑工程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J]. 陕西建筑, 2010,(07) .

[3] 温佳,王娟,贾澎波,李文涛. 关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0,(04) .

篇14

关键词: 工程承包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1、多样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客体随工程总承包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如交钥匙总承包必须面对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服务全过程的风险;而设计-施工总承包面对的只是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风险。

2、复杂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所要处理的风险问题比设计或施工等单项承包复杂得多,风险量大得多。因此,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难度必然更大。相应的,其所取得的效益也更显著。

3、社会性。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所涉及的社会成员(利益相关者)多,相关关系十分复杂。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尤甚。

4、全局性。从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是承包者从全过程(全局)的观点出发进行全局性的综合管理,而不是把各阶段或各个过程分割开来进行的项目风险管理。

5、发展性。我国目前进行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条件和环境尚不理想,经验相当贫乏,与国际承包商差距很大,容易因此而引发大的风险。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须进行扎扎实实的研究和创新。

二、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1、总承包项目风险的识别难度大。原因是要识别众多阶段的风险,涉及范围广,预测时限长,可能产生的变化大。因此,风险识别便成了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最具特点、也是重点和难点之过程。

2、总承包项目风险评估时,风险量的估计和发生概率的估计都比单项承包难,即可预测风险和不可预测风险多。因此要特别注意收集风险评估的依据和定性方法的应用。

3、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特殊性在于对风险应对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决策上。该决策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既对风险控制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又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意义。

4、总承包项目风险监控中需要编制大量附加的风险应对计划。这是因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大量未曾预料到的风险因素,或风险因素的后果比已预料的更严重,使事先编制的计划不能奏效,必须重新研究应对措施,即编制附加的风险应对计划。

三、总承包项目的经济风险

从一般规律分析,总承包项目的风险来源广,风险因素多。识别总承包风险必须抓住重点。总承包项目风险识别的重点是经济风险,且所有风险均可导致经济结果。

1、经济观念滞后带来的风险。习惯了计划经济下的固定价格、政府定价、政府提供价格信息、政府保护国有企业的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对市场经济下的价格机制、价格运行规律、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合同风险等的认识,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滞后于国外的承包企业,这会带来很大的经济风险。

2、业主行为的不规范造成的经济风险。业主的管理无序、压价无度、索要回扣、强要承包商带资承包和拖欠工程款等,久杜不绝,愈演愈烈,给总承包企业造成了无限的风险。

3、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单一进行施工专业承包或施工总承包,使施工承包企业对设计项目管理陌生,设计企业对施工项目管理陌生,总承包企业发育缓慢,企业缺乏实行总承包的机制等,这些问题有可能造成总承包项目的大量潜在经济风险。

4、建设市场中的大量违法操作屡禁不止,激烈的竞争对承包企业的巨大压力,使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自身经济利益,是产生经济风险的巨大黑洞。

5、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企业缺乏利用社会中介组织为自己服务的意识,使总承包企业缺乏识别和控制经济风险的社会支持,导致经济风险。

6、我国的总承包企业对国际工程承包规律不熟悉,经验不足,对加入WTO后的经济环境不熟悉、不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是产生我国总承包企业经济风险的新源泉。

7、我国的总承包企业对签订高质量的合同,利用合同进行经营,利用合同进行风险预防和风险转移的能力不足,进行工程索赔的意识不强、知识不足、能力不够、条件欠缺等,是导致经济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8、我国的总承包企业对风险管理知识、风险管理方法不熟悉,风险管理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体制迟迟没有发育,既是产生经济风险的原因,也是对风险管理乏力的表现。

四、总承包项目经济风险管理措施和对策

1、建立总承包企业不但要在组织结构上达到要求,更主要的是要在软件建设上满足要求。包括:具有满足工程总承包要求的人力资源,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合格的设计能力,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力,在国内外市场中采购机械设备、成套设备和建设物资的能力,足够的工程总承包协调能力,善于利用社会中介组织的能力,应对风险能力,先进的企业文化等。

2、提高风险意识。要深刻认识风险对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危害性,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源的大量性,大部分风险的可预测性和可管理性,超前分析,认真识别,可靠评估,科学、慎重地进行风险管理规划、决策、控制和监督。

3、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竞争,依法签约和索赔,依法维权,依法经营,依法抵御风险,依法进行融资和结算等。

4、实施人才战略,进行大学习,向员工灌输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建造师知识、风险管理知识、合同管理知识、经济知识、金融知识、保险与担保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使企业具备大量有技术、懂法律、懂战略、会经营、通外语、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5、及早颁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法规,颁布工程保险与担保的法规,制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编制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手册,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

6、积极采取技术性对策,回避、减轻、预防、分散和自留总承包项目风险:

1)总承包项目回避风险对策。如果项目威胁太大,风险量和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大,企业难以承担和控制风险,便应当在承包之前放弃承包或在实施之前毅然放弃项目实施,以免造成更大的风险损失。制定并执行企业制度禁止实施某些活动、依法规避某些可能造成风险的行为,也是风险回避的有效对策。

2)总承包项目减低风险对策。这种对策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发生后的损失量。对于已知风险,可动员项目资源予以减少;对于可预测和不可预测风险,应尽量通过假定和限制条件,使之变为已知风险,再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风险可以被接受的水平。

3)总承包项目预防风险对策。采取技术组织措施预防风险对策的作用有三个:防止风险因素出现;减少已存在风险因素;减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