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1测度指标体系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是把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等不同属性特征的单项指标按属性相同或相关原则、分级与分层原则组成的一个有序集合,这一指标的集合与集成应同时具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的描述功能、结果评价功能和未来发展预警导向功能等多项功能,并且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为了科学地测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正确地确定选择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非常重要。在选择指标时,一般要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层次性、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原则。庄亚明等(2008)提出了从增长、依附与和谐三个维度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然而,其忽略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要素。因此,本文从增长(G)、依附(A)、竞争(C)与和谐(H)四个评价要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由于增长主要体现为产出的增加,但也不能忽视现有对增长的研究,对“收入”等问题的关注,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如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以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维度的总体特征。选择指标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简化,力求使得入选的指标尽量精确地反映所需测量的经济事实,尽量保持指标间的独立性。依附维度主要反映区域与外界间的关系,主流方法是选取进出贸易额、FDI及其溢出效应等作为测度指标,但它们显然不能完全地反映区域主体在竞争中的整体情况,因为依附既包含资金技术的国际层面引进问题,也包含区域内扩散效应的问题。所以应加入资源、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指标。竞争维度反映资源、制度、总量、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主要包括经济财政实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人力及资本配套等构成要素。和谐维度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涉及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可持续性等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等诸方面的问题。
1.2基于ANP-ER的测度方法
在上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指标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测度方法就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本文选择基于ANP-ER的测度方法,其中利用网络层次方法(ANP)确定测度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证据理论(ER)构建测度方法。因为,网络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充分考虑指标间相互关系,ER方法的优点之一是能有效集成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证据推理方法本质上是非线性集成方法,包括递归算法和解析算法两种。如果有L个指标,采用递归法需要迭代L-1次才能得到总的信度;如果采用解析法,只需要一步就可以完成证据融合过程,能大大简化模型及运算的复杂程度,提高证据融合的效率。但是,递归算法的思路和条理性等都优于解析算法。由于本文的计算量相对较大,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本文采用证据推理的解析算法进行证据融合。以评价对象al的证据合成过程为例,给出证据推理的解析算法过程。首先,将指标权重与初始信度融合,将初始信度转换为基本概率分配。具体过程如下:mn,i=mi(Hn)=wiβn,i(al)(i=1,2,...,L;n=1,2,...,N)(1)mH,i=mi(H)=1-∑n=1Nmn,i=1-wi∑n=1Nβn,i(al)(i=1,2,...,L)(2)mˉH,i=mˉi(H)=1-wi(i=1,...,L)(3)mH,i=mi(H)=wi(1-∑n=1Nβn,i(al))(i=1,...,L)(4)其中,mH,i=mˉH,i+mH,i,并且,∑i=1Lwi=1其次,通过以下的算法将L个指标的基本概率分配进行融合,得到集成后的基本概率分配:{Hn}:mn=kéêùú∏i=1L(mn,i+mˉH,i+mH,i)-∏i=1L(mˉH,i+mH,i)(n=1,...,N)(5){H}:mH=kéêùú∏i=1L(mˉH,i+mH,i)-∏i=1LmˉH,i(6){H}:mˉH=kéêùú∏i=1LmˉH,i(7)其中k=éêùú∑n=1N∏i=1L(mn,i+mˉH,i+mH,i)-(N-1)∏i=1L(mˉH,i+mH,i)-1(8)最后,将集成后的基本概率分配标准化,得到综合信度:{Hn}:βn=mn1-mˉH(n=1,...,N)(9){H}:βH=mH1-mˉH(10)其中,βn和βH分别表示证据合成后的分配给等级Hn和识别框架H的综合信度。显然,集成后的综合信度仍然是分布式评估向量,可以记为S(y(al))={(Hn,βn(al)),n=1,...,N}(11)式(1)~(11)构成了完整的ER解析算法。与DS证据合成规则相比,ER算法至少有以下优点:考虑了指标的权重;将未知的信度分解为2部分,并且根据区别对待;能较好地融合冲突证据。假设0=u(H1)<u(H2)<u(H3)<u(H4)<u(H5)=1。经ER合成后,al的期望效用为u(S(y(al)))=∑n=1Nu(Hn)βn(al),l=1,...,M(12)如果βH(al)≠0,将βH(al)全部分配给H1(最低的等级),此时al的期望效用最小,为umin(S(y(al)))=(β1(al)+βH(al))u(H1)+∑n=2Nu(Hn)βn(al)(l=1,...,M)(13)如果βH(al)全部分配给HN(最高的等级),此时,al的期望效用最大,为umax(S(y(al)))=∑n=1N-1u(Hn)βn(al)+(βN(al)+βH(al))u(HN)l=1,...,M(14)uaver(S(y(al)))=(umin(S(y(al)))+umax(S(y(al))))/2(15)平均期望效用uaver(S(y(al)))即为al的综合发展水平。根据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汤玲等,2010),m个维度间的协调度为:ct=è÷÷1C2m∑i≠juitujtè÷÷∑i=1muitm2k(16)其中,ct为协调度,ct越大,则维度间越协调;k为调节系数(k2);uit为t时期维度i的综合发展水平(期望效用),即为ER计算的结果,i=1,2,3,4。将度量维度间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称之为协调发展度或协调发展系数,用Dt表示。则t时期维度间的协调发展度为:Dt=ctTt,Tt=∑i=1mαiuit,(17)其中,αi为各维度的权重,本文中取αi=1/m,i=1,2,...,m。
2实证分析
2.1样本与数据
本文实证分析的对象是宁波市五县市,即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宁海县与象山县。实证的数据中定量指标来源于2003~2010年《宁波统计年鉴》,而定性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对宁波市的五个县市的问卷调查。
2.2实证分析结果
以2002~2009年间宁波市五县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依附、竞争以及和谐维度间的平均协调度为数据支撑,对这五县市进行横向对比,找出差距。首先,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方法,利用super-decision软件计算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测度指标的权重,计算出的权重见表1。然后,利用上述测度方法的算法可以计算出2002~2009年间,宁市五个县市的G-A、G-C、G-H、A-C、A-H、C-H、G-A-C、G-A-H、G-C-H、A-C-H以及G-A-C-H的平均协调度及其变化趋势,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2002~2009年,慈溪、余姚两个县级市G、A、C、H,无论是任意两个维度、三个维度还是四个维度间的平均协调发展度均高于奉化市、宁海县和象山县。平均而言,慈溪在宁波五个县市中经济发展结构间的协调度最高,协调性相对最好,为“中级协调发展”;余姚的经济发展结构间的协调性次之,基本上均为“中级协调发展”;宁海县经济发展结构间的协调性排第三,其G-C、A-C、C-H间的协调度要低于其他维度间的协调度,表现为“勉强协调发展”,其余维度间为“中级协调发展”;奉化市、象山县区域经济发展结构间的协调度普遍较低,大部分维度间为“勉强协调发展”。总体来讲,宁波五县市经济发展的G、A、C、H间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即便是经济发展平较高的余姚市和慈溪市,经济发展的G、A、C、H维度间也仅仅是“中等协调发展”。奉化市和象山县经济发展的G、A、C、H维度间基本上属于“勉强协调发展”。
关键词:制度效率 行政效率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差距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优惠政策的倾斜,东南沿海地区集聚了大部分优质生产要素,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区域一跃成为无可非议的“增加极”。但是,随着优惠政策的逐渐取消以及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态势并没有得到缓解。近几年,虽然很多欠发达省份的人均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就绝对数量来说仍然与发达省份存在巨大落差,各种优质生产要素仍然趋向或活跃在经济发达区域。很明显,目前吸引要素集中的因子已经从优惠政策等外生变量转化为制度效率等内生变量。这种制度效率因子在发达区域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内化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习惯”,它能够有效减少各种行为之间的摩擦和内耗,成为吸引优质要素和决定经济发展态势的关键。
本文将利用2011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来比较各地区在制度效率方面的差异,并据此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制度效率各因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影响方向和相关系数,总结分析欠发达地区制度效率低下的表现和根源,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文献综述
(一)制度与制度效率
Williamson(1975)等人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该理论的核心是探讨“为什么正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在构建经济模型时必须将制度视为内生变量”。继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理论之后,诺思提出制度安排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且还有助于降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转型费用(North and Wallis,1994)。至于制度经济学如何应用于中国实践,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很多学者就给予了极大关注。如探讨我国改革开放制度变迁的方式和弊端以及向市场化过渡的三个阶段(杨瑞龙,1993);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关系(杨友才,2010)等。
关于制度效率的分析,诺思最早建立了实证模型,依据交易成本不同来判断制度效率高低。并且,他认为,交易成本是不断增加的,但是交易费用和制度效率并不一定就存在着非常严格的负相关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特殊性。其后,韦森(2001)把制度看作是“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结合,并据此将制度效率定义为“制度安排本身产生的激励所引致的经济增长”。
国内一些学者往往借用经济学中常见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将制度的运作看作是一种产品,通过衡量其成本和收益的高低来判断制度效率。如林毅夫(1994)认为,在交易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能提供较多服务的制度更有效率。袁庆明(2002)也提到,制度成本包括制度变革过程中的界定、设计、组织等成本和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维持、实施等费用;制度收益则指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的程度。
(二)制度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持续加深、交通成本急速下降、要素流动性不断加大、技术低成本快速扩散、政策普惠化明显、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源已经从资源禀赋、区位要素、优惠政策、技术差异等外生变量中陆续抽离并趋于收敛,而应归结于某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凝结于内部化的因子,其核心就是制度效率的高低。完善的、低运行成本的制度可以提高整个社会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绩效。如果制度缺失、不完善或者自身运行效率太低,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过于繁琐,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人们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之中,整个区域陷入低效率运行状态,势必会阻碍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区域制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提供制度的效率。首先,政府的行政效率。规范的、有效率的政府是推动社会降低运行成本,进入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对于这一点,新加坡等国的政府调控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和验证。其次,政府所供给的制度效率。如果政府所制定的规则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为人们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有效保护产权,为经济主体提供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那么制度就是有效率的。两者的关系在于,只要前者是有效率的,并且有着不断改善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就会通过政府不断地试错、纠错,以及积极调整,最终会保证供给制度的高效性。如果前者就是低效的,那么也意味着自身并不具备改善供给效率的能力。同时政府所供给的制度效率反过来会影响到其行政效率。
欠发达区域低制度效率的表现
制度效率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决定性因素。制度的低效率导致对生产要素使用的低效率,使得优质要素流出,区域竞争力降低。制度效率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发展成本低,社会风险低。很多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面临多种约束,如知识存量约束、技术约束、意识形态约束、权利约束等,这些约束共同影响了其制度竞争力和制度效率的提高。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社会运行模式会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低效率的制度会得到保留而有效率的制度得不到实施,即传统的社会制度运行模式还存在着较大惯性,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界限模糊甚至错位,既得利益群体所主导的格局导致制度运行的路径依赖严重,具体表现为:
(一)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及暗箱操作
目前仍然存在众多的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项目审批、能源、运输和重要物资的分配与人事任命对企业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这些都会造成企业过多的寻租活动,带来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企业运行效率的低下。除此之外,暗箱操作现象大量存在,各种行为不能公开透明,绩效无法量化。无论是在微观的企事业单位内部还是在宏观的城市管理层面,各项事务都较难规范化、制度化、量化处理,信息闭塞,缺乏民主和监督,不能对经济行为形成良好的激励。
(二)各部门行政效率极低
和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区域相比,欠发达省份非常明显的差别在于行政办事效率极其低下。国际上将政府从业人员人数占地区总人数的比重在1%~3%作为判断政府机构是否精干和高效的重要标准。但是这一指标在我国很多地区达到5%,甚至10%。很多落后地区多次表面上试图努力,但始终摆脱不了政府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除此之外,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过高,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公车、接待、考察等个人消费,以及向下的设租和向上的寻租上。同时,行政手续复杂、程序繁琐也严重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效率和日常生活。
(三)民众的改革意识缺乏
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民众长期陷于这种低效制度,并已经习以为常、思维僵化,甚至没意识到自身的某些行为会继续助长这种情况恶化。比如说,大部分东北地区的民众一旦涉及到办理与政府公共服务相关的业务时,第一个想法就是寻求相关政府部门熟人的帮助,这种“人情思维”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在这种氛围下,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人员都严重缺乏服务意识和市场化意识,普遍的人为设置关卡和障碍,造成全社会成员彼此成本和精力的内耗。
假说和验证
制度效率体现在制度安排对于区域人均财富的影响上,本文仅试图以几个简单的指标对该问题进行验证。
本文假设:第一,各省区的制度效率与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二,政府消费水平与制度效率水平正相关。因为政府消费指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和政府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的消费货物和服务所承担的净支出。第三,政府工作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与制度效率负相关。第四,地方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之比与制度效率负相关。第五,行政管理费用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与制度效率负相关。
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其数据全部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其次,以各省份的人均GDP(RG)表示该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其次,从数据的可考核性、可操作性、易得性角度出发,本文选用了四个指标表示该地区制度效率的高低,分别是:各省政府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ZX)、政府行政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ZR)、地方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ZC)、行政管理费用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ZG)。
由于以上五个指标测度单位不同,根据需要,对原始值采用阀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如下:
Ii=(Xi-Xmin)/(Xmax-Xmin)
其中,Ii 为每列第i个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Xi为每列指标的原始值,Xmax、Xmin分别为参加比较的同列指标中的最大原始值和最小原始值。处理后得到的数据见表1。
根据已经选定的指标体系,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RG为因变量,ZG、ZX、 ZC、ZR为自变量,根据系数表中的回归系数,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RG=0.797+0.602ZX-0.365ZR
-0.717ZC-0.540ZG
首先,ZX的系数为正,说明ZX和RG正相关;ZR、ZC、ZG的符号为负,这说明这三者和RG负相关。其次,回归方程检验:F=39.432,在F值分布表中,F0.05(4,26)=2.74,小于F值39.432,这说明了a=0.05的水平下,回归方程是有显著意义的。复相关系数R=0.932,表明方程的总体相关性很高。根据F=t2计算出的各指标的F值见表2。
F0.05(1,26)=4.22,上表中只有ZR的F值小于4.22,说明变量ZR对RG没有显著影响,其他变量都有显著影响。
该总体方程以及ZX、ZC、ZG等变量都可以通过检验,说明ZX、ZC、ZG都对RG存在显著影响。ZX的系数为正,说明ZX和RG正相关,且影响系数为0.602,即ZX增加1%,RG会相应增加0.602%;ZC的系数为负,说明ZC和RG负相关,且影响系数为0.717,即ZC下降1%,RG会相应增加0.717%;ZG的系数为负, ZG和RG负相关,且影响系数为0.540,ZG下降1%,RG会相应增加0.540%。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各省政府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政府行政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地方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都是决定制度效率的因子,进而都会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其中,除了政府行政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比例之外,各指标与制度效率都有严格的正或负相关关系,政府行政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比例与制度效率并不是严格的负相关关系。因为政府行政人员的比例并不是越低越好,因为比例过低即人员严重缺乏的话反而不能为民众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应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范围。
高效率的制度是有效减少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以及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但是,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低效率的制度并不必然被高效率的制度所取代。欠发达地区的低效率运行仍然顽固根植于其体制内部,说明对低效率制度的改革异常艰难。提高制度效率的途径主要有:
(一)地方政府权力限定
政府的根本职能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的有序运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政府宏观发展目标与企业微观决策行为的有机藕合。政府行为的选择应谨慎,明确权力界限,权力过大或过小都不能确保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首先,必须对地方政府的权力予以适当约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才能保证制度安排不偏离效率的轨道。其次,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逐渐清晰两者的边界,同时也要适当为民间的制度创新提供空间。政府应通过各种制度改革致力于提高民众的利益,而不是利用权力在现有的资源分配内与民争利,从而导致出现制度悖论。
(二)克服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
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性,一种制度是否高效都会长期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安排。发达地区往往是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资本流动性增强,交易成本降低,社会风险分散,制度效率较高。而欠发达区域则往往沿着效率低下的路径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状态下难以自拔。当落后区域固执于一个制度框架时,则无法摆脱其所限定的政府职能、意识形态、市场化程度、产权结构等制度因子的影响,改革与创新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和范式下进行。只有打破这种制度惯性,勇于承担转变所需要的成本和阵痛,实质性的制度效率提高才有可能。
(三)社会提供可置信的承诺
诺斯(1994)写道:“一个社会可得的技术潜力之所以不能实现,在于其游戏规则所暗含的激励结构未能有效地促进生产性努力”。在所有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就是界定良好的产权制度、强有力的法治制度、高度的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这些都能保证社会可以提供可置信的承诺,帮助经济主体建立合理明确的交易预期,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把阻碍市场各经济主体之间安全交易的摩擦系数降至最低,建立起与高效率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信用结构和体系。
(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政府的制度效率改革包括两部分,作为制度的重要供给者所提供的制度产品的效率提高,以及政府自身的行政效率提高。欠发达区域政府行政效率极低是导致较高社会摩擦和内耗的重要原因。首先,应推进行政方式改革,提高政府效能,加强服务意识,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和繁琐的行政干预,降低民众的社会活动成本。三是改善行政执法,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大量干预。最后需要改变对外排斥的区域内部保护方式,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五)制度系统优化
单独在某一领域或行业内的制度改革并不足以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需要的是各领域范围的制度改革相互协调配套及结构合理,提升制度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功能,力争发挥制度的最佳绩效。避免出现彼此之间的“不适应”,甚至是冲突,否则制度系统的改革还会成为阻碍。除此之外,还要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匹配。非正式制度,如行为习惯、文化信仰、社会结构和组织都影响着价值观念和实施机制的发展,从而压制了制度改革的灵活性。因此,欲破解经济发展的制度效率瓶颈,制度整体领域内的种种完善和合理架构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Oliver E. 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7.NO.3.Nov.1981.
2.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著姜建强,罗长远译.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8)
4.杨友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经济增长:一个数理模型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2)
5.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
6.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袁庆明.论制度的效率及其决定[J].江苏社会科学,2002(4)
作者简介: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镇化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显得愈加重要。坚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河南省连续多年国民生产总值稳居全国前五,仅2015年上半年全省GDP为16736.55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7.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然而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却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以2014年为例,河南省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以增速8.9%领先全国排名第五,但2014年城镇化率仅为45.2%,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54.77%水平的9.57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排名中仅高于甘肃云南贵州四省份排名,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河南省持续健康发展的羁绊,也是未来河南省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对城镇化水平究竟有何具体的影响,到底该如何推进区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本文探讨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检验,对河南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关系。
一、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1、内涵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和谐互动的关系。协调的本意为和谐融洽、友好互补,强调整体性、一致性、多系统或要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协调发展是系统内或系统间各要素通过长期磨合形成的各种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使得系统整体功能最优或效应最大化。区域经济协调归根到底是区域内各系统要素之间利益关系的相互和谐、融洽。城镇和区域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因此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也存在有协调发展的问题。区域内部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协调以及各要素与城镇化体系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城市经济繁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
2、关系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含了互促共进、互为因果关系的复杂动态过程。
(1)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区域内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转变,收入、消费结构的变动引起了需求的变动和技术的革新,从而导致农业产值比重逐步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使投入与产出开始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三产业大规模的转移,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工业化发展为城市的形成演变和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充足的物资需求,资本和人口向城市的高度集聚、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又促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往往决定着城镇的规模大小和发展潜力,区域经济内部的各项分工也决定着城镇的基本经济活动和功能的形成与发挥,区域内的各项经济活动最终都要以城镇空间作为现实载体来得以运行。只有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城镇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从而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2)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使人口和资本由原来的分散无序状态转变为集聚有序的状态,并能够通过内部结构调整优化,使原来粗放的资源密集型产业部门逐步向城市边缘地带转移,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管理和控制职能开始向城市集中。一方面,城镇化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以及产业区位的置换,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资本、技术及劳动力资源,使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粗放型产业向城市边缘地带的转移又通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的经济活动中心的出现,使城市文化及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区传播,为农村城镇化创造了发展空间,从而对整个区域经济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总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区域经济内部各要素从各方面影响着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用和数据来源
明确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关系,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来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具体影响。本文采用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数据作为整个区域发展的例证。根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的理解,在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自身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大量已有的相关研究,从多个角度选取了反映河南省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7项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以展现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解释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具体影响。下面分析中所采用的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分别为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3人均工业增加值、X4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X6乡村非农产业人员就业比重、X7工业废气烟尘排放量。本研究会将上述7项反映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和“Y城镇化率”这一显著体现城镇化水平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城镇化率与各主要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模型。
依据以上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7个地级市2014年底的各项相应指标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数据资料来源于:2014―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年河南省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整理如表1所示。
2、模型构建和参数计算
假定区域经济的各个影响因素与城镇化率Y的关系是线性的,则建立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茁0+?茁1x1+?茁2x2+?茁3x3+?茁4x4+?茁5x5+?茁6x6+?茁7x7+?着
其中?茁0……?茁7为待定参数,?着为常数。
使用SPSS18.0进行线性多元回归分析,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分别检查X1……X7这七个反映县域经济水平的指标与Y城镇化率的相关关系,检验结果见表2。样本的统计结果显示城镇化率Y与X1、X2、X3、X6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与X4和X7呈正相关,但相关关系并不显著。Y与X5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检验见表3,判定系数R2=0.917,调整后的R2=0.853,复相关系数R=0.958,这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模型中的相关变量能够解释城镇化率。回归模型表示如下:
Y=0.005X2+0.011X4-2.298X5+
0.312X6+(3.569E-5)X7+17.375
3、实证结果分析
(1)人均地区国民生产总值X1与工业增加值X3均与城镇化率Y呈显著正相关,但X1和X3并没有被写入回归方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河南省经济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并未实现有效结合、协调同步。河南省经济总量大,但人均水平低,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有限,使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缺乏规模以上的大城市使得中心城市的增长极及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受限,降低了对周边县域及农村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现阶段河南省18座中心城市中规模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有5个,且从《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5》公布的结果来看,河南省仅4县入围全国百强县榜单,而人口相似的山东有16县市入围。区域经济尤其是工业化的实力不足,减缓了河南省城镇化进程。
(2)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加速推进城镇化,是一条大多数农村走向城镇化所必经的道路。相关性分析显示,河南省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成正相关,但相关关系并不显著,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单位,会引起0.011个单位的城镇化率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河南省区域经济中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力度并没有发挥出来,影响较弱。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第三产业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上升态势,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较为缓慢,对经济增长尤其是对区域内城镇化水平提升的贡献率仍显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也阻碍了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3)从回归方程可知,当其他变量都受到控制后,城乡收入差距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就会降低2.29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起着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由于河南省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效率低、现代工业基础薄弱且起步较晚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整体不高,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然在全国平均线以下。虽然近年来经济的增长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改善和提升,但在人均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民收入基数低、城乡差异的经济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间人口、资源的流动,抑制了城镇化速度的提升。
三、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区域内各项经济指标与城镇化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区域内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工业增加值以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三项指标,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推动城镇化水平提升的潜力,而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进程中的重大阻力。推动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应成为未来河南省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迫切任务。
对此,本文建议从河南省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实现区域经济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一是通过发展关联性主导产业,强化产业对省内各地级市经济的支撑,着力引导特色产业集聚,在各地级市原有工业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并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注意工农业协调并举发展。二是要加快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市场发育,发挥其吸纳劳动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调适产业结构和拓展城镇化发展空间的积极稳健作用,通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综合实力。三是在强化经济功能的同时,要致力于消除政策壁垒并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和人力资源的培育力度,提升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多予少取,从根本上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有效转移创造条件,使农村劳动力真正融入城镇。
参考文献
[1] 徐春祥、韩召龙: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5(8).
[2]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9).
[3] 张英、周伟:黑龙江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3).
[4] 黄庶冰: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4(20).
[5] 李妍、薛俭:中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分析[J].城市问题,2015(1).
[6] 林挺进、宣超等: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第三产业 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
一、第三产业的内涵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广义的工业)以外的其它各行业,它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轴心。在我国,第三产业具体包括如下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二、河南内部区域的划分
在本文的研究中,根据河南省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特征,考虑到地理上的连片、经济社会发展的类似、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分工的要求, 主要基于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四个经济区第三产业发展差异的研究。
(一)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 14个县级市, 33个县。区域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的35. 1%;2011年末总人口4235万人,占河南省的40.4%。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各城市之间距离较近,距离中心城市郑州大都在100公里以内;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钼矿等储量居河南省前列,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公路、铁路交通便利,河南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区位优势显著。
(二)豫北经济区
豫北经济区由安阳、鹤壁、濮阳3市组成,土地面积1. 39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8. 3%; 2011年末总人口为1114万人,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0.6%。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北部,与山西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相邻,油气、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三)豫西豫西南经济区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包括三门峡和南阳2市, 土地面积为3. 71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22. 3%; 2011年末总人口为1390万人,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3.3%。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南部,与山西省、陕西省和湖北省相邻,工业有一定基础,煤炭、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
(四)黄淮经济区
黄淮经济区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4市,土地面积为5. 6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34.1%; 2011年末总人口为3749万人,占河南省总人口的35.7%。该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与湖北省、安徽省和山东省相邻,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但矿产资源比较匮乏。
三、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由于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为了便于进行横向对比,以其第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作为参考指标,如图1所示。
图1 2007-2011年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第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
我们从图1中可以看到,中原城市群的第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基本上是黄淮经济区的3倍。说明黄淮经济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要明显落后于中原城市群;相对黄淮经济区,豫北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第三产业发展趋于平稳,两者相差不大。
形成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众多,与河南省各个区域的具体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总的来说,形成河南省不同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各个区域所具备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动力的差异性,其中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互为因果关系。由于人均 GDP 综合反映了社会生产率、生产总量、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比例、人口、收入水平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总体状况,所以,人均 GDP 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Fuchs (1980)研究结论得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人均GDP 之间存在着显著并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随着人均GDP 的增加逐渐提高。我国的李江帆(2004)也曾对92个国家的进行了两者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与人均 GDP 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正相关关系。笔者在对河南省各区域的第三产业进行对比分析后,也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的比重也将随之上升的这一规律。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需求的提高,服务需求增大了,将拉动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变化。而人均 GDP 是影响服务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当人均 GDP 迅速提高时,人们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会逐渐大于对实物产品的需求。服务需求提高了,自然会刺激第三产业快速地发展。
(一)数据采集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整理和计算得表1,
表1 :1992年—2011年河南省人均第三产业
增加值与人均GDP指标
(二)对人均GDP和人均第三产业增值进行相关分析
用SPSS软件对我省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人均和GDP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关系如下表2、表3所示:
表2:
表3:
表3显示了人均第三产业增值和人均GDP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1%的显著水平的双尾检验概率值,叉积离差阵和协方差阵。从表中可以看出,社会零售总额与居民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8,双尾检验的概率值为0,小于1%,即相关程度是显著的,叉积离差值为3.541E8,协方差为1.863E7;因此可以说,河南省从1992年到2011年人均GDP、人均第三产为增值之间有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笔者对2011年河南省四大经济区的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分析,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中,中原城市群人均GDP是38140元,豫北经济区人均GDP是27950元,豫西豫西南经济区人均GDP是25987元,黄淮经济区人均GDP是17653元。四个经济区域中,人均GDP最高的中原城市群比人均GDP最低的黄淮经济区高二倍多,两者差距较大。同期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的第三产业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1488元、6411元、6186元和4030元,明显体现出河南省人均GDP 高的区域是第三产业较发达的区域,反之,则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充分说明了河南省这四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忽略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河南省第三产业区域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通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使我们更加明确河南省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第三产业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2.
[2]何薇.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区域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5.
本文采用《丽水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测度丽水市各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研究表明,丽水市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莲都区发展潜力最强;缙云县、青田县、龙泉市、松阳县、云和县、遂昌县为处于中间水平;松阳县、云和县、遂昌县庆元县、景宁县发展潜力较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潜力
丽水市是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该省西南部、南邻福建,古称处州,始名于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72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1.70万,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下辖莲都区及景宁畲族自治县、缙云、青田、遂昌、云和、庆元、松阳七县,代管县级龙泉市。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能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也是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丽水市各地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差异,对各地区经济综合实力进行客观评价,可以为丽水市今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本文首先以丽水市为基本空间单元收集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并分析各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处理主因子得分综合,得到区域空间发展潜力。
一、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多元统计方法,由皮尔逊首先提出并使用,之后经众多统计学家不懈努力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主成分分析是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
在建立县城单元评价指标选择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提取影响县域乡镇地域空间差异的主因子。对各县城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本文选取2011年丽水市13项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统计指标,分别为镇域户籍人口、县域暂住人口、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旅游收入、镇域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a对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公共因子,得到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特征值大于1的前三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超过80%,可见提取三个因子后,它们反映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二、主因子得分及空间分布
根据因子荷载矩阵分析主因子含义,并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各乡镇主因子得分,分析各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表1可知:第一主因子主要解释镇域户籍人口、镇域暂住人口、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旅游收入、建成区绿化面积及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等指标,可命名为社会经济发展因子。空间分布值排名为莲都区、缙云县、青田县、松阳县、龙泉市、云和县、遂昌县、庆元县、景宁县。
第二主因子主要解释镇域面积、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可命名为传统产业因子。其值排名为遂昌县、龙泉市、青田县、莲都区、景宁县、缙云县、庆元县、松阳县、云和县。
第三主因子主要解释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可以名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因子。其值排名为莲都区、缙云县、云和县、松阳县、龙泉市、庆元县、青田县、景宁县、遂昌县。
三、发展潜力评估
依据主因子得分乘以贡献率权重得到的发展潜力是基于现状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格局。其结果如下表:
从表2的得分和排名可以看出:丽水市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莲都区是丽水市综合发展潜力最强,以绝对的优势名列第一;缙云县、青田县、龙泉市、松阳县、云和县、遂昌县为处于中间水平,松阳县、云和县、遂昌县庆元县、景宁县发展条件较差。
参考文献:
[1]张吉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河南省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J].河南科学,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