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管理小知识范文

健康管理小知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健康管理小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管理小知识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教师;职业压力

最近十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献计献策;但对同为象牙塔里面另外一群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却略显不足。仅今年2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江西师范大学哲学教授郑晓江在自己的住宅小区内坠楼自杀身亡;4月,中山大学法学院37岁的副教授谷德近在家里跳楼自杀。近几年来,高校教师自杀事件不断出现报刊杂志之上,让人们不禁诧然:高校教师都怎么了?

作为中国高校培养高端人才和自主创新的精英主体,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简单的个人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职能能否更好发挥的问题。目前,高校教师面临着自身专业发展、教学、科研、自主创新等普遍繁重的工作任务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心理健康的“高危群体”。有专家指出,“当前部分高校教师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就会降低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甚至是处于职业倦怠状况。”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意味着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达到了严重的地步,必须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近些年来,针对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提出了不少,但是,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到底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是教师个人的因素还是社会的因素?有无解决的途径?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校教师总体压力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中感受到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的共占70.34%,而31~40岁年龄段压力感受高于其他年龄段,是因为这一年龄段在高校教师骨干队伍中占据较大比例,他们要承担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甚至管理工作任务,面临个人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的竞争及家庭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长期压力下的各种生理疾病、职业不适应、职业角色冲突、神经症等方面,而长期承受过强的职业压力是导致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作为中国精英群体的高校教师普遍对自己寄予过高的期望,具有强烈的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愿望,希望自己的社会影响最大化,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受到诸多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这一发展性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改革普遍提倡“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是却忽视了对教师地位的肯定和改善,因此高校教师的成就认可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就更难充分满足。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社会转型使得原先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现实的生活观念在建立。而这些给教师心理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使高校教师产生了诸多的心理困扰和迷惑;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冲突的加剧、文化思想的急剧变迁也使教师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震动。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劳动的复杂性,教师的工资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还有一定差异。教师的生活一向被冠以“清贫”,特别是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教师的利益回报率并不高。低微的工资、飞涨的物价、清贫的生活、较高的学历、过高的期望值、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高消费的诱惑、观念改变带来的困惑都会使教师心情浮躁,更会对生活产生焦虑、失去希望等不良心理。

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过高期望,也加重教师的心理负担——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和教学科研压力是教师强大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来源。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大众传媒的高度发展,教育行业的“弱势化”也使教师权威优势日渐失落。再加上教师群体在人格上具有理想主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和社会尊重的需求都较强,有过分追求完美的倾向。当所有这些主、客观因素汇集到一起,势必会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过大,“职业倦怠”、“职业枯竭”、主观幸福感低、心理健康状况差。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改善,势必使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这不仅损害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也会对学生的高等教育和成长造成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全发展。因此,教师心理健康已经到了非改善不可的地步了。

二、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有效应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除在社会宏观层面上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外,关键是在社会、高校和高校教师个人层面上,综合各种策略,切实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

(一)社会宏观层面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社会各职能部门通过各种改革措施,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尊重高校教师的劳动、树立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满足其作为普通人基本需要,实现同工同酬的人事制度,合理体现其劳动价值;同时社会各界要关心、配合教师工作,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并杜绝教师消极情感和行为的产生。

(二)学校微观层面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软条件,在管理上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在交流上,学校领导应加强与广大教师的沟通与联系,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建立良好的领导和教师的关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工作上,尊重教师渴望了解新知识的愿望,使教师都有学术交流和专业学习的机会;在制度上,引进合理、公平的竞争机制,实现同工同酬,积极激发教师的进取心。二是硬条件,尽可能地为教师创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高校教师个人层面提高自身应对压力的技能

(1)提高教师的压力应对技巧是以个人层面为切入点,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实用的方法有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技巧、认知重建策略、反思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放松训练是降低教师心理压力的最常用的方法,它既指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包括通过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自我管理等缓解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 而时间管理技巧可使生活、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认知重建策略包括对自己对压力源的认识和态度做出心理调整;反思也是一个应对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学行为,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过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作息有规律、健康的休闲方式、运动、锻炼、培育其它兴趣爱好、宣泄、倾诉。

(2)将自己融于到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径,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对上,可以理解领导工作;对同事,可以经常沟通。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要怀有一颗感恩和欣赏的心。

作为学生的指引者,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我们通过对经济社会、教育系统等的分析,寻求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隐患的源头,但如何从这些方面着手,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方针、方案来保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我们要继续思考的问题。本文也仅仅以较为肤浅的角度去呼吁注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希望能引发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桂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篇2

这个系统中的基本信息,测试项目等的都是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开发的,这个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们查询成绩。还有一个可以和学生们互动的留言板,这个系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跟管理员交流沟通。

2数据导入

我们用SQLServer2005作为系统的数据库,来做一些测试管理中的一些需求,还可以用表格来做一些学生的基本信息项目等。有需要的一些项目就可以直接录入。

3客户端总体设计

客户端主要是控制操作的,它主要是负责系统的管理、和一些数据的设置、还有查询等功能。如果测试员要进入到这个系统中去,他只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了,他就乐意进入到这个测试的系统中组完成他想要了解的内容,对于你想要的信息你就可以向服务器提出请求。

3.1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一共包含有三个部分,有新学年管理、用户管理和密码修改。这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控制和管理部分所有的一些初始设置如进行数据添加、修改或者删除等都要在新学年初设置。修改用户界面进入管理系统的密码要在密码修改功能中修改。

3.2基础数据设置

项目设置、标准设置、免测人员设置是基础数据设置的三个子目录。包括项目类型设置和测试项目设置,项目类型设置是指《标准》里规定的六种测试类型及其各类型编号的设置。测试项目设置是指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无论什么都要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范围内进行修改。

3.3查询统计系统

查询统计系统包括学生成绩查询、学生成绩统计、毕业成绩统计三个子目录。它主要的功能就是测试管理员在不同的需要下查询不同的内容,当中学生成绩的查询又可以分为两种方法来查询,可以按学生信息查询、也乐意按测试项目查询。根据所要查询数据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关键词。按测试项目查询对话框除了有上一个查询对话框的检索内容外,增加了项目类型、项目名称、该项成绩范围与该项是否测试检索词,便于查询某一单项的具体测试情况。

3.4程序管理

现在我们的这个程序管理比起以前的真的是简单方便了很多,比如,我们以前都是用手写的然后录入到电脑中去,而现在我们可以直接输入到电脑中去就可以了,这样是不是很简便了,而且还能避免了很多输入上的问题,学生测试完了之后,剩下的一系列步骤就由测试管理员去把数据输入系统当中。

3.5与国家软件对比

与国家的软件相比,我们这个软件的优点就是可以设置年级,可以看到同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体质健康的信息,而且这个软件是很人性化的,它可以让不适合参加体检的学生免去体检,而且该软件对于查询也是特别的方便,给体育老师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根据了解,学生可以登陆学院的相关网页,看到自己的体质信息,而且他们的家长也可以看到他们孩子们的体质健康水平。每年要上报一些数据,我们要把这些数据用表格的形式完成然后交给上级领导,而且我们这个软件的输入也是特别的方便,只需要用纸写一些数据然后腾入到表格中就可以了,效率也提高了好多。如今,我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现在的人口扩大,招生也是在逐渐的扩大,特别是在如今校园的学生人数成千上万的高校,大量的测试数据的记录管理让《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行受到阻碍。我们现在要开发出更实用的高校学生健康测试管理系统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也是我国高校体质测试管理网络实现的首要任务。我国现在必须更新观念,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试仅仅是个开始,我们要根据测试结果做一些改变,根据那些检测数据发现学生们所存在的问题,这个数据是一个很好地表现孩子们的健康的证明,也可以让家长们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加以重视,不再只对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看得很重要,而是把他们的健康也列入到重要的内容之中了。

4结语

篇3

关键词: 体质健康 健康管理 医学生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在国外已日趋成熟,在国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01年之后,各式各样的健康管理公司成立,但高校关于健康管理的研究较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元化的体质健康教育和相关体质健康服务在整个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教育可以学到更多体质健康知识,改变自身行为,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健康,从而影响身边同学和家人。

一、医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现状

1.体质健康缺乏管理体系。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万人医学院校的数量与日俱增,某些医学生人数已达数万人,但每年数以万计的学生体育课成绩、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原有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当前学校开展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活动只停留在掌握有关体质数据的层次上,对学生出现的体质健康问题在指导、干预等措施上尚不到位,许多工作停留在应付和机械执行的阶段。多数医学院校仅成立了体质健康测试中心,简单地上传数据,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超重与肥胖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一。

2.体质健康缺乏档案管理。目前医学院校体育管理部门尚缺乏懂档案业务的人才,且缺少这一人员编制,无专职人员负责致使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的材料不能及时、完整、系统地得到收集,对每期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不够重视,忽视体质测试材料的收集,造成归纳与整理归档工作相脱节及材料的流失,对相关体育部门档案工作的督促不利,从而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材料的管理。高等医科院校档案综合管理部门档案员和体育部门兼职档案员未能相互配合,根据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和体育档案特点及实际情况,尚未建立健全体质健康测试档案管理的业务规章制度,使医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档案的归档范围、分类大纲、分类纲目和保管期限、编号和编目的具体操作方法等付诸流水,致使体育教学管理者、体质健康测试人员和体育教学管理部门的兼职档案员无所适从。

3.医学生体质健康资料缺乏现代化管理。资料管理单一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书写形式记载档案。据不完全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当前体育工作中运用计算机、声像、多媒体等手段十分广泛,积累的资料十分丰富,但由于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发展缓慢等原因,尤其是档案科学管理意识薄弱,收集归档的体育文件材料不完整,管理人员认识存在滞后性,因而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的利用率不高或基本没有,测试档案管理方法与手段较单一。大多数高校在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和测试数据的上报,而忽视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服务。过于重视测试的证明功能,只是给出各项体质评价分数,很少给予恰当的反馈信息和必要的健身指导意见,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停留在应付和机械执行阶段。

二、医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1.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除了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学生健康的良好氛围外,还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认识健康管理的先进理念,让学生参加健康管理成为自觉行动。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关键在于要有长期循环的健康监控,并根据学生自身体质状况不断调整健康计划。

2.新时期体育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高层次、高素质、有责任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才能实现体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改革医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档案管理中的不足,高效率地处理和利用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档案,让学校体育档案在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提高高校体育工作质量,促进医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3.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网络服务平台。目前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众多,而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建立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网络服务平台,可以满足众多学生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效率,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信息与预约管理、学生体质健康成绩查询、体质健康教育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将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中的体质健康测试、体质健康评估、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四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学校与管理部门的网络软件系统应当互连共享,这样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将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有效监控。全程管理大学生体质健康在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过程中要转变“重测试、评价,轻针对性指导、干预”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通过健康管理“测试――评价――指导――接受干预――再测试――再评价――再指导――再接受干预……”的循环往复的全过程,有效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体质较弱的大学生重点进行全程体质健康管理是提高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全程管理必须以体质较弱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为关注焦点,学校应调查、识别和理解体质较弱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密切跟踪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把他们的需求与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相结合,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篇4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出院前发放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本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情况,总结其应用体会。结果 本次健康宣教使患者受益匪浅,患者满意度达到98.5%。结论 通过健康宣教,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了了解,更好地保障了他们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宣教;支气管哮喘;应用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就达3000万,哮喘的急性发作影响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为了帮助更多的哮喘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更好地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需要加强哮喘的健康宣教[1]。本组以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健康宣教,出院前发放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本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情况,总结其应用体会,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包括男41例,女27例,年龄31岁-69岁,平均年龄为42.2±13.5岁,其中感染所致为25例(占36.8%),过敏所致为43例(63.2%)。主诉胸闷、气促、喘息等症状。

1.2 方法

对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本组体检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情况,总结其应用体会。进行哮喘健康知识讲座及一对一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家属有关哮喘防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和指导,其宣教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明确支气管哮喘的诱因:通过很多因素可以诱发哮喘,比如过敏食物、动物毛、香烟雾、烟雾、被褥和枕头的灰尘、扫地飞扬的尘土、强烈的气味和气雾剂、树和花的花粉、以及天气变化、感冒、情绪变化、跑步、运动和劳累等等。哮喘病人应避开过敏原,能引起哮喘发作的东西不要留在家里,不养宠物、不吸烟,家里不能有强烈、刺激的气味、不能有带香水味的肥皂、洗发液或润肤液,不能点香。床铺用简单的褥子,经常用很烫的水洗床单和毯子,放在太阳下晒干。开窗户以保持空气新鲜和干净。保持情绪稳定。2)介绍治疗方法:要根据症状体征、肺功能等情况把病情分级,按哮喘轻重分级正规治疗,自己不可乱用药,更不能相信巫医神汉以及私制的“秘方药”,否则延误病情遗恨终生。常用药物有两类,解痉平喘药和抗炎治喘药。解痉平喘药能缓解症状,常用的有沙丁胺醇、喘康速、奥克斯都保、沙美特罗、氨茶碱、抗胆碱药爱全乐等,尤其是奥克斯都保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可迅速缓解症状并可作维持用药预防复发。抗炎治喘药也就是所说的治本的药,有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强的松等和色甘酸钠、抗白三烯药物如扎鲁斯特、孟鲁斯特等,长期应用可以控制病情。吸入激素为首选抗炎药。普米克令舒是目前唯一一个雾化吸入液,住院病人经常雾化吸入。联合吸入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优于应用加倍剂量吸入激素时的疗效,常用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3)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如果呼吸峰流速值明显下降、支气管哮喘症状加重、行走和说话困难、鼻翼扇动、唇甲紫绀等应立即到医院或与你的哮喘专业医师联系。一定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吸入装置,这与治疗效果有明显关系。4)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只要坚持长期规范治疗支气管哮喘大部分可以控制,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每个病人要与医生经常保持联系以便及时、正确调整药物,及时指导。

2. 结果

入院时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胸闷、气促、喘息为主的症状,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经治疗及护理显著缓解。通过本次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增强了与疾病斗争、战胜疾病的信心,受益匪浅,患者满意度达到98.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通俗地讲即是一种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性)性疾病。哮喘有关的活动性症状可能导致失业和生产能力下降,从而可以巨大影响整个劳动力,并易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哮喘发作可以产生肺气肿、肺心病、心律失常、休克、呼吸骤停或窒息而危及生命。哮喘可以造成巨大的社会花费,包括直接医疗花费和生产力丧失导致的间接花费,因此,其有效防治措施已成为广大医生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健康宣教的分量不容忽视,其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健康教育,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让患者树立自觉遵医、合理用药、规范治疗的正确理念,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健康宣教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的服务手段,是控制医疗费用,拉动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

本组以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健康宣教,出院前发放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本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发现,入院时患者的胸闷、气促、喘息症状及相应体征经治疗及护理显著缓解,而且患者对疾病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增强了与疾病斗争、战胜疾病的信心,受益匪浅,患者满意度较高达到98.5%。由此可见,通过参加此次健康宣教,患者对自己的基本健康状况有了了解,同时,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好地保障了他们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职业倦怠 焦虑 生活满意度 社会支持度

1974年,美国基础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职业倦怠主要用来概括描述在教育、助人行业中,当个体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负面压力时,存在的身心耗竭状态。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包括三个方面:去个性化、降低的自我成就感以及情绪衰竭,这种三分类法在不同群体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共识。美国教师协会的调查结果表明,有1/3以上的教师存在严重紧张、焦虑等精神健康状况。而教师职业在香港被视为各行业中的高压力职业,仅次于警察。究其原因,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不确定的情境,其重复的工作内容、科研压力等,经常会给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出现心理上、生理上或行为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并进一步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试图在对高校教师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分析职业倦怠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缓解职业倦怠的应对措施。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东地区高校教师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有效率为88.57%。被试样本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兼顾工龄、职务、性别和岗位等。

(二)调查方法

1.测量问卷。本次调查,我们采用自编职业倦怠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进行数据采集。自编职业倦怠调查问卷项目的选取是依照一维模型,共筛选出19个项目,以5点量表进行评估(1=从未如此,5=一直如此)。得数越高表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分数越低,职业倦怠水平越低。经检验,该问卷的alpha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27,信度较好。同时,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同时效度,可以用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测试。

2.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

二、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倦怠、心理健康人口统计学差异

1.性别在职业倦怠、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焦虑水平、生活满意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三个方面的指标作为衡量标准。数据分析表明,不同性别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度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不显著,职业倦怠方面男教师要稍高于女教师。男、女教师在焦虑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教师的焦虑水平和生活满意度都显著高于男性教师。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更善于察觉自身的焦虑,并且不忌讳表达自身的焦虑。

2.工龄在职业倦怠、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在职业倦怠方面,工作时间在0~1年以及2~5年两个工作阶段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远远低于工作时间在6~10年、11~15年、16~20年以及20年以上四个工作阶段的教师,P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倦怠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工龄11~15年、16~20年、6~10年、20年以上、0~1年和1~5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由工作5年之后到15年有一个递升的过程,并在10~15年区间段达到顶峰至,之后又出现递减现象。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职业倦怠的三个重要维度(成就感、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随时间发展的趋势并不一致。成就感的发展趋势是先下降再缓慢上升,而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的发展却一直呈上升趋势。

在焦虑水平方面,工龄在6~10年的教师其焦虑水平达到顶峰,其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工龄在2~5年和20年以上的教师,P值均小于0.05。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工龄6~10年的教师正处于中年阶段,较之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面临着更大的父母赡养、子女教育等生活压力和教学科研、职称评审等工作压力。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工龄在16~20年的教师其生活满意度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工龄的教师。生活满意度最高的为20年工龄以上的教师,其次是刚工作的教师,这一结果与焦虑水平随年龄变化的结果相一致。在社会支持度方面,工龄在0~1年的教师所获取的社会支持最少,均显著低于其他工龄段的教师。获取社会支持度最高的为11~15年工龄的教师,其次是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师。这可能是由于教龄较短的教师尚未来得及建立和巩固其人际关系网,而教龄11~15年的教师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高峰阶段,人际网络亦最为完善。

3.岗位在职业倦怠、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岗位的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要显著高于辅导员队伍和机关人员。职业倦怠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学人员、辅导员、机关人员。焦虑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辅导员、教学人员和机关人员。其中机关人员的焦虑水平要显著高于教学人员和机关人员,P值均小于0.05。生活满意度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机关人员、教学人员和辅导员。其中,机关人员生活满意度水平要显著低于教学人员和辅导员,P值均小于0.05。社会支持水平方面,不同岗位教师获取社会支持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辅导员、教学人员、机关人员,但彼此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包括焦虑、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度)相关研究

职业倦怠与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职业倦怠与生活满意度成显著负相关。焦虑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水平越低,其职业倦怠水平越高,反之亦然。焦虑和生活满意度水平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密切联系,焦虑和职业倦怠水平成为影响高校教职员工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中重要衡量因素焦虑、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三者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焦虑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而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度成显著正相关。即焦虑水平越高,生活满意度水平越低;生活满意度水平越低,社会支持度就越低。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性别在焦虑和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教师明显高于男性教师;工龄方面,1~5年工龄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要远远低于5年以上工龄的教师,其中最高的是10~15年工龄的教师;岗位方面,教师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要显著高于辅导员队伍和机关人员。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上,焦虑水平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二)建议

1.构建和谐教育环境,提高教师角色认同感。教师职业倦怠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长时间的重复工作,要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对学生的热爱,高校首先应努力构建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氛围,切实提高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学校各项政策、制度的制定都应体现全体教师的利益,建立健全的考核奖励机制,在教学和科研中充分肯定教师劳动的价值,从而提高教师对自身角色有认同感,提升工作积极性。

2.健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保障机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保障机制,设置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针对教师的工作、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另外,高校工会组织应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活动,丰富教师的生活,增进教师之间的人际交流。

3.完善自我,提高职业素养。高校教师本身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性质,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提高工作热情。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不断提高适应能力,避免超负荷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