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近年经济发展范文

近年经济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近年经济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年经济发展

篇1

关键词:日本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节能环保;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 F1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2-0061-05

一、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进展

日本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有半个世纪的历程。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的。面对资源枯竭的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尖锐的摆在日本面前。从政府到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1973年、1978年第一、二次石油冲击,给日本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对于石油进口比率占99.7%的日本来说,石油冲击打乱了能源资源的供应渠道和价格体系,使国民经济陷入负增长和恶性通货膨胀。为吸取教训,日本以企业为中心,开展节省资源能源的合理化运动和技术革新。产品向小型化、轻量化、省资源能源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日本因震灾及各种风险的上升迫使企业加速海外转移,更使企业将过去进口原材料到日本生产成品再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为到原材料产地国或产品消费国就地生产和销售的

发展方式。

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一些新进展:(1)产业结构明显变化。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10年产业结构构想》显示,近年日本的产业结构已从单独依靠汽车业,向着5个战略领域转换。这5个战略领域为:基础设施领域;环境能源领域;医疗、介护、健康、育儿等服务领域;文化领域;尖端科技领域。据统计,2000年—2007年年日本全产业的产值约增48万亿日元。其中,汽车及相关产业的产值约为18万亿日元,约占生产业的4成。2007年—2020年日本预计全产业的产值约增至310万亿日元。其中,5个战略领域的产值约增83.2万亿日元,再加上向其他部门的波及效果65.8万亿日元,共计5个战略领域的产值可达149万亿日元,约占全产业产值的5成[1](2)可持续发展状况大为改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日本经济社会活动的天然资源投入总量,在1990年—2008年从22亿吨减至15亿吨。能源效率也不断提高。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在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效率比较中,按每创造1000美元的GDP所耗费的石油吨数计算,全世界为0.32、亚洲为0.71、拉丁美洲为0.32、美国为0.22、中国为0.85、日本为0.11。日本的能源效率是最高的[2]84。近年日本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1年—2006年NO2的环境达标率从99.2%提高到100%。其中,汽车排气达标率也从80.0%增至90.7%[3]157-158。水污染状况也大为改观。日本公共水域的水质环境基准,分为人身健康项目和生活环境项目。1999年~2009年人身健康项目达标率,由99.2%增至99.3%。生活环境项目达标率,由78.7%增至87.0%。特别是河川水质的环境基准达标率,已由81.5%增至92.0%[3]19-24。

二、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特点

(一)转变发展观念

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为目标的。在构筑可持续发展社会过程中,日本首先抓住了转变发展观念的课题。1. 颁布低碳社会基本理念。

2007年9月,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颁布了低碳社会的3项基本理念:①实现低碳化。在产业、行政、民间等社会各领域,要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方式,推进低碳能源的利用,确立低碳社会经济体制。②实现观念转变。改变以往奢侈型人均碳排放水平。通过社会体制变革实现观念转变。为构筑低碳社会创造条件。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通过对森林、海洋等自然环境的保护,促进地区生物能源的利用,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据调查,日本已有90.1%的民众认同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2.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近年日本企业为地方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意识逐步增强。环境省2004年的调查,约有50%的企业在经营中肩负起社会责任。到2006年3月,日本企业的CSR投资余额达到2600亿日元。3. 重视农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2003年日本从事农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企业2982家,销售总额1772亿日元。据农林水产省调查显示:2004年日本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农产品产生的CO2为14090吨,如改为进口等量农产品产生的CO2则达到141990吨。与从国外进口相比,农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CO2排放量仅为1/10[3]27。

(二)依靠科技创新

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1)政府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日本在第3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6年—2010年)中,将“飞跃的知识发现和发明”作为国家基本政策目标之一。5年内在环境领域研发的主要内容就有6个主要方面:①气候变暖研究;②无垃圾型、资源循环技术研究;③环境友好型流域、城市再生技术研究;④危险化学物质综合管理技术研究;⑤全球水循环变动研究;⑥先导研究,创新理论框架等等。2007年环境省等8府省所属26个研究机构,确立了64项国家级技术开发课题。环境省的2009年版《环境白书》也明确提出:技术开发将成为实现环境与经济两立,大量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3]27。(2)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日本经济产业省2007年经济产业政策预算额为7531亿日元。其中,用于推进节能减排环境对策的经费达到5672亿日元,占预算总额的75.3%。从发展来看,日本在推进能源环境对策费中,用于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的费用,2002年为45亿日元,2007年达到502亿日元,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62%①。

(三)健全市场机制

新世纪伊始,日本以经济结构改革为首,财政、金融、税制、规制等一系列改革,无一不是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的。一是通过确立市场规则的,如扩大市场准入及退出完善市场环境自由度等。二是通过信息开放、完善保险、减少企业风险,维护投资者与消费者权益。三是通过确立市场竞争,健全市场机能等等。正如日本学者青木昌彦指出的那样,从日本现状看,政府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改革”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以构建日本新的经济社会体系为目标的。其基本考虑是要比原来更加重视市场的作用[4]93。市场机制的健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和保证。

三、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一)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近期日本新一届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就提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对策,就是“创出新产业、新市场”。其中包括:新能源产业、健康管理产业、独创性产业及尖端产业等[5]。事实上早在1995年日本就开始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10多年来已初见成效。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尤其是大力发展能耗低、无污染的现代服务业。1995年~2007年日本信息通信服务业的实质GDP,已从76810亿日元增至187170亿日元,增长近一倍半。当前,“担负服务功能的第三产业同制造业一起,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双引擎”[6]。2. 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能耗低,对国民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的信息产业。

2007年日本信息产业的实质GDP已达70万亿日元,所容纳的就业岗位为396万人。占全产业的比率,分别为12.5%、6.9%。已成为首屈一指的主导产业。3. 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995年—2007年电器机械(除信息通信机械外)的实质GDP,已从90380亿日元增至195990亿日元,增长116.9%。同期,运输机械的实质GDP,也从94260亿日元增至138620亿日元,增长47.0%。4. 限制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提高行业准入标准等等。

1995年—2007年钢铁业实质GDP,已从51870亿日元减至34030亿日元,下降34.4%[7]。

(二)加强节能环保

加强节能环保是近年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又一重要举措。1. 节能减排新进展。

日本长期以来十分重视节能减排。政府和企事业在推进节能减排上采取了诸多举措:①完善法规和标准。2006年修订了《节能法》,明确规定21个特定产品的节能要求。还实施了“领跑者(Top Runnet)的标准”:要求汽车、家电等各种机械设备的节能减排要超过现已商品化的同类产品。②抓好重点行业。如加强交通、家庭生活的节能工作,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③健全政策体系。深化节能减排市场化改革,灵活运用财税、信贷等多种政策手段等等。这些措施致使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2005年文部科学省在《科学技术基本法》颁布10周年之际,总结节能减排成就时指出:1971年—2001年的30年间,日本单位GDP的能耗(石油换算吨/GDP百万美元),在发达国家比较中是最少的。即每制造1百万美元的GDP,耗费100 吨左右的一次性能源[5]。另据统计,2009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亿900万吨,比京都议定书基准年1990年总排放量12亿6100万吨减少4.1%,比2008年减少5.6%[3]。2. 环境保护新进展。

随着“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的实施,日本近年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也取得新进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实施“企业自主行动计划”和“政府率先实行计划”等等。企业自主行动计划,是企业自我约束的行动计划。如在2002年日本全国共使用305亿个塑料袋,用于制作塑料袋的原油约为5.6亿升,相当于日本一天的原油进口量。而在日本家庭生活垃圾中,塑料袋体积占6%。一些没有得到回收的塑料袋散落街头和海边,形成白色污染。2007年4月,日本超市龙头企业永旺公司主动与环境省签署协议,到2011年将公司所属店铺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削减一半。在公司内实行积分卡,顾客结账时如不需要塑料袋可积1分,积满20分,可换取一个布质购物袋或享受折扣100日元的优惠。目前永旺公司顾客自备购物袋的比率已达80%以上。又如日本东京都的日野市在2000年制定了《创建无垃圾型城市计划》。向近3万市民讲清“垃圾改革”的意义,实行以户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其结果,一年后实现垃圾减量50%的效果[3]35-36。日本各级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政府率先实行计划”,也取得明显效果。计划规定2006年政府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01年削减7%。其结果是,2006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70.6万吨,比2001年减少14.5%[3]。

(三)发挥区域优势

近年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充分发挥各区域的特色和优势。1. 构筑形式多样各俱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日本按照《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1998年—2010年)的要求,从长远观点、全球化角度、在亚太地区的定位等,全面推进区域经济。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0年产业结构构想》中,还归纳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五种模式:①提高国际竞争力模式。在这类区域中着重发展在国际上有高竞争力的成长产业。对这类产业进行选择和集中,区域内加以重点扶植。②发展特色产业模式。尤其重视区域的新兴产业。③发展基干产业模式。④发展观光旅游产业模式。⑤解决区域生活课题为主的模式等等。对于各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以各区域为主体加以选择确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3]21。2. 推进规制改革,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2002年12月日本国会通过《结构改革特别区域法》,开始实施以建立“特区”为特征,以规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从2003年4月第1次特区认定以来,到2004年6月第五次认定,共认定386项特区计划。据调查,以各区域为中心的特区改革计划,约占92.8%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如,通过参入规制的缓和及运用的弹性比,为各区域企业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通过提供公共设施利用、行政服务向民间开放等,扩大民间企业商机;以及实施行政服务多样化、效率化等等。

(四)推进城镇化

近年日本推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1. 发展城市群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近年日本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口和财富向大城市聚集之后,进一步向城郊扩散。从而形成众多地域相连的城市群。仅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城市群,就集中了全日本65%的人口和70%的国民生产总值。2. 大城市带动小城镇协调发展。

纳入大城市圈整备计划,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在日本《首都圈整备计划》中,纳入“近郊整备地带”有53个镇。纳入“都市开发区域”的有55个镇。总共108个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在首都圈内由于得到政策优惠和大市场,城镇经济得以长足发展。3. 创建特色城镇。

从2003年开始进行“生态循环型城市”建设。已选定7个市镇进行试点。其中,北九州市生态循环型城市建设就很典型。该市已聚集九州地区190多家企业、18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形成环境研发、教育培训、科技示范、静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生态循环型城市建设,既推进了城镇化的发展,也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00年日本经济社会活动的资源投入总量,为21.3亿吨。在投入的资源中,约有一半被废弃掉。在废弃物中得到回收再利用的仅有2.2亿吨,只不过是资源投入总量的1/10左右。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使日本的环境与资源不堪重负。为使日本经济尽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早在2000年12月日本就制定了《新环境基本计划》,明确提出:“以环境负荷小的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制”。2008年制定和实施的《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提出现实要求,也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据国际经营开发研究所(IMD)年度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序列》调查显示:1990年日本的产业竞争力居世界首位。此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急剧下降。1999年为16位,2000年为17位,2001年为26位,2002年降至30位。虽然从2004年有所回升,直到2007年仍为24位[6]。这主要是日本制造业生产率下降的缘故。日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1985年—1990年年均为2.3%,1990年—1995年降至年均-0.2%。两个5年间的降幅达到2.5个百分点。为此,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诸多举措,如构筑低碳社会,加快产品开发,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等等,不仅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源泉。

(三)人口减少的挑战

人口减少是当前乃至今后日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挑战。据日本《国势调查》推算,到2005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2776亿人。比2004年10月1日人口总计1.2778亿人减少两万人。日本内阁府也预计,到2050年日本总人口将减少到1.0059亿人,仅为1967年的人口水准。对此,日本官方也承认:“在发达国家今后人口减少与人口增长率下降中,日本是最早转入人口减少,减少的趋势也是最显著的”[8]196。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从事专门技术职业的人员中,中高年龄层的比率上升,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技能型人员人才不足,并对技术、技能的传承有很大影响。对此,文部科学省也曾试算,到2030年日本研究人员有可能缺少16万人,技术人员有可能缺少109万人。劳动人口的减少,特别是科技人员的减少,使日本的潜在增长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4%降至21世纪初的1%左右。如果人口结构进一步恶化,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因此,人口减少也构成日本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因。

(四)提升国际地位的指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签署“经济货币联盟条约”,美、加、墨签署并实施“自由贸易协定”等,使日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日本经济实力虽然仅次于美国、中国,GDP位于世界第3位。但近10多年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尤其是当前东日本震灾等的冲击,更是损失惨重。日本为摆脱窘境,壮大本国经济实力,实现与美欧的鼎足竞争,急需组建以日本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而谋求政治大国的国际地位。日本政府在《经济危机对策》中,就已提出:力争到2020年成为以低碳革命领导世界的安心、健康长寿社会及充满魅力的国家[9]。日本正是在这种国际政治经济战略的推动下,近年不断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关系,扩大对亚洲的投资和援助的。这也构成日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原因。

[参 考 文 献]

[1] 日本经济产业省. 产业构造ビシヨン[EB/OL]. [2010-10-05]第302-304页、 第294-301页. http://meti.go.jp/.

[2] 日本内阁府. 世界经济の潮流[M]. 东京:中新社. 2006:84.

[3]日本环境省. 环境·循环型社会白书[EB/OL]. [2008-05-29] http://env.go.jp/.

[4]青木昌彦. 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5]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新产业、新市场の创出に向けて[R]. [2012-3-2] http://meti.go.jp/.

[6]日本文部科学省. 科学技术白书[EB/OL]. [2008-06-02] http://mext.go.jp/.

[7]日本总务省. 信息通信白书[EB/OL]. [2009-07-15] http://soumu.go.jp/.

篇2

关键词: 老城区;经济发展;改造

一、老城区近年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渐贯彻,合肥市年生产总值逐年提高,城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化率突破68.2个百分点。合肥市的交通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地铁正在稳步建设之中,这将大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新桥机场的建立给人民群众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提供了便捷的服务;高铁南站的建成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合肥市的创新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已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实验室。合肥处于江淮之间,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中部崛起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经济圈的推进,这将显示出合肥市蓬勃的发展力。然而在合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很多挑战。老城区改造成功与否决定我市经济能否稳健、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老城区近年的变化

(一)老城区交通变化

在老城区拆迁改造之前,老城区的日常交通状况,尤其是节假日内的交通状况,十分不容乐观。老城区道路拥挤的情况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合肥在对老城区进行拆迁改造过程中,建设不少立交桥和高架桥来缓解交通的压力,多处修建大型停车场,避免造成大量车辆停在人行道,从而对交通造成影响。并且对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整修,避免暴雨天对交通的影响。

改造后的交通对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使得交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这会加快合肥市运输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便利的交通也会让本市与外地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促进本市与外地的经济往来增多,此外还能促进合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快速、方便、准时的优势将给商务、旅游、购物等出行带来质的飞跃,区域之间的协调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提高了经济质量,节约了成本。

(二)老城区住房变化

在一些老城区普遍存在着人口拥挤,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脏乱差等不好的现象,这就迫切需要政府予以改造来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因此政府对城区的拆迁和改造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改造后,截止到目前,合肥市已基本完成了城中村和危旧房的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基础设施的能力同时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真正实现了建设成果与民同享,提高了人民的整体的生活水平。诸如一些房屋建筑密集,人口众多的老城区经过了科学的规划,实现了城区环境的巨大改善。合肥老城区在拆迁改造过程中,政府出台限购令,增加了保障性住房以及公租房的数量,这也将缓解广大毕业生毕业之后对住房的迫切需求和许多普通居民住房的需求。

在改造中要注意保留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建筑和历史遗产。在改造之前需要对老城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调整好老城区的布局,要以人为本,要为居民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老城区商业变化

作为核心老城区的庐阳区承载着繁华与名气的同时,却也存在着交通拥堵、硬件老化、配套设施落后、规划布局不尽合理、文化特色不够鲜明等诸多局限与不足。合肥淮河路步行街承载着繁华与名气,集餐饮与娱乐于一体。明教寺和李府也成了有名的人文景点。但其在建筑上难显整体,显得杂乱无章,各种建筑参差不齐,从视觉上看色彩也难以统一,显得错落无章。此外在一些巷口中,也存在着小商小贩等乱象。

三孝口承载着老合肥人的美好回忆,也是合肥市繁华的商业区。对于三孝口天桥的拆迁改造许多老合肥人表示不舍,但是事物总是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只有新事物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三孝口要发展,天桥被拆是必然的。

对于淮河路步行街的改造,就是要修建一条新的商业街与之对应。可预想的是,在不远的将来,拥有着大型商业设施的“安徽第一路”的商业圈随之产生。发挥其历史优势,调整商业布局,实现突破和创新,符合人民的需求,才能实现合肥商业的繁荣。

(四)老城区生活变化

民以食为天,就要对菜市场的整洁和规范化进行整治,以前的老城区的菜市场脏乱差现象普遍,所以针对老城区菜市场的整改就需要进行提升型的改造。提升型改造主要是对道路和环境的改造,使之成为规范型的整洁的菜市场。除了对环境和摊位的整治,更要对流进菜市的食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环境的整洁、菜品的质量,才能确保居民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增强民众的幸福感。

居住环境的好坏,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着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的心情,很多是三无小区,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只有集中整治才能消除存在的各类隐患。譬如:有些小区垃圾成堆、垃圾乱扔,却无人管理,小区绿化率低,绿化面积不达标,一些基础的小区设施不完善。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就是要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同时也要提升小区管理水平,针对小区的流动人口也要强化管理。

篇3

关键词:社会转型;金融互联网技术;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

一、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现状

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两面性,我国经济形式的发展也存在着成绩和问题。从召开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有了超过了十倍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些都是人民可以共享到的经济发展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威胁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市场经济多元化。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实施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趋势,多元化的经济必然会导致竞争的加剧,市场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无形杠杆,它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仍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合理进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势必会带来机遇和挑战,我国国有企业和各种大中型企业要及时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让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更为健康规范。

2.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走势。社会转型,就意味着一场社会变革。在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经济结构向复杂的经济结构转变。如今,我们已进入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代表的第三个阶段,虽然市场经济还处于规范和调整阶段,但总体趋势还是在向前发展。社会转型对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在这个特殊时期,贫富差距问题成为了经济发展中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经济越发展,贫富差距的距离拉的越大,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3.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存在着问题和阻碍。

(1)经济结构不合理。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包括地域结构,城乡结构,以及分 配结构等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并长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2)地域结构重复。近年来,我国不同地域的企业在生产内容,生产样式等方面都存在相似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有些企业投机倒把,进行不良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

(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也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和保护,超出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

(4)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于受到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众多资源的浪费。

二 、未来10年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的精心部署,鉴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式来看,我国要重点促进金融互联网的一体化发展,同时在生态文明建和粮食安全等领域还要继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综合国力的整体跃升。

1.金融互联网技术一体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金融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金融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金融系统逐步具有了市场化的特征,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仅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金融机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金融系统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加速了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2.提高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如今,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已令人堪忧,环境污染仍在加重,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不能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老路。可以说,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因此,我国必须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加大对粮食生态产业的投入。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是确保我国粮食生态安全的根本,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重视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保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要确保我国的粮食生态安全,就必须坚持“科技兴农”的战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推动重要农业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工作。

三、 结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的阶段性特征,这就需要我们要审时度势,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争取做到稳中求进,又快又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速铁路;高铁经济;问题探讨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的进步带动了高铁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卓有成效的促使我国各省各市的优秀人才、各类资源能源的进行均衡配置,这对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一、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所谓高铁,即高速铁路的简称,相较于普通铁路而言,高速铁路也就是胜在时速比普通铁路多很多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时间成本。而高铁经济,则是有高铁衍生出来的,依托高铁速度的优势,使得资本、技术、人力物力、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能够在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之间完成优化配置以得到充分利用这也就逐渐形成了高铁经济这一种的新兴产业经济形式。高速铁路能够带动该行程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进程,这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强大的战略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同时,我国还是人口大国。因为地域的差异性,我国的资源能源分布不均,为了迎合我国的整体发展,因此,就需要进行物资运输。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则有效的缓解的我国人口流动、物资运输、资源配置的难题,减少了时间的耗费,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高速铁路是一种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适合我国地理经济发展的运输方式。

我国高铁的发展有效的占据了我国未来新能源利用的制高点、政治的制高点,高铁经济的发展也打破了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的瓶颈。研究了一些开通高速铁路的城市,对它们的前后几年的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后,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吸引了海内外商家投资的热潮,旅游行业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我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高铁建设带来的高铁经济发展还表现在当地交通行业、房地产经济、旅游行业、物流行业等附属行业的兴起与强化,有效的整合了社会经济结构,促进了多种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高铁的发展带动高铁经济效应提升了区域经济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其实,综合近几年的高铁与高铁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高铁建设是一把双刃剑,这其中还是会存在少许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进行理性的思考以寻求对策加以解决。

1.高铁主要是因为自身的安全快速而被人们所接受,是目前航空运输最强的竞争对手,更何况是传统运输行业呢?一定也会受到高铁行业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落差对比。

2.高铁的发展刺激了人才、技术、资金、资源能源的流动,因为高铁的建设“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城市之间人员的流动性,使得人才、技术、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都往经济水平高的城市流动。从另一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综合能力强的城市吸收了综合能力弱的城市的资源能源,那么,这个过程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弊端出现。

3.高铁的发展拉大了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异,同时也加剧了经济产业链上的发展不均衡,在原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随着高铁建设的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越来越大的。而且高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通道,使得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而传统的工业化行业则面临着转型的境地。

三、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合理对策

1.高铁建设吸引了人才往发展水平好的城市行进,吸收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那么,受到高铁建设弊端的城市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机制来留住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以此来提升中小城市的发展水平。再加上大城市的人才竞争激烈,属于供过于求的状况,那么,优秀的人才引进机制会很好的吸引人才驻留,构建适合人才发展得平台。

2.高铁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各地间特色商品的流通,因此,中小城市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合理的加强自身的专业化产业分工,彻底的激发产业链带来的聚集效应以及规模效应,充分高效地利用当地资源以实现资本的供给输入。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再加上快速的高铁这一交通运输工具,能有效的提升城市间的整体经济水平,尤其是高铁沿线中小城市的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发展当地的旅游行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通过输入大量当地劳动力的情况下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另一方面,高铁沿线中小城市还可以建立健全的招商引资计划,通过吸引外资的注入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现今的城镇发展规划极不协调,自高铁体系建设后,加剧了城镇之间的差异化,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城镇体系,通过促进城镇发展来缩小双方之间的差距。我国的城市因为地域的局限性,各地的经济发展优势均各有特色,因此,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城市合作关系,主要是涵盖了产业链、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市场的开拓、人力资源的开发、技术的更新等等,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起人文素质高的城市。

四、总结

随着高铁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以高铁运输为主的方式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着高铁衍生出的高铁经济效益也日渐显现出来,但是与此同时,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只有有针对性的合理去处理高铁建设与高铁经济之间的关系,才能利用高铁建设将我国的高铁经济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总体而言,高铁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作者单位:嘉善县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 杜纯布.推进中国“高铁经济”健康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11(03).

篇5

 

要完善科学发展与经济法理念,就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全面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要将科学发展和经济法理念要不断进行适应和完善,贯彻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因此,文章中笔者针对科学发展与经济法的相关理念,对其如何完善进行详细论述。

 

一、现阶段我国经济法现状

 

(一)在计划立法方面缺少一定的筹划

 

现阶段,在经济法立法方面还缺乏相关的整体筹划,因此会造成经济法立法的总体架构失去平衡。在经济法立法的过程中,立法过程中要遵循的相关法律、具体制定哪些法律以及法律之间的种种关系,都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划,在立法的长期过程中,会欠缺对经济法立法的食粮,给经济法立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在经济法立法方面缺乏一定的完整性

 

现阶段,尤其是经济方面在法律方面仍然存在法律缺失的现象,导致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关行为缺少一定的约束,由此可见,在经济法方面还存在需要完善之处,例如相关的票据法等等。即便有些经济行为存在相关法律约束,但是在法律操作方面还存在需要完善之处,有些法律对其对应的经济行为还不是完全适应,在真正运用的过程中欠缺灵活性,因此,在相关的经济立法方面,还欠缺一定的完整性。

 

(三)在经济立法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经验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呈现的状态是开放型的经济,在整体状态中存在一定的国际性质。但是在经济法立法的过程中,既要结合我国基本经济状态与国情,同时还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从这两方面中进行有机结合。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法中,这种现象比较少见。因此,在经济立法过程中,仍然缺乏相关的立法经验。

 

二、促进科学发展与经济法理念共同发展

 

(一)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促进科学发展与经济法理念的持续发展,其重点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共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全面促进人们经济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今后的发展谋求利益。

 

(二)持续推进“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到“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其主要是指促进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全面发展,将经济、政治、精神文明进行全面推进,全面体现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促进科学发展与经济法理念的共同发展,除了持续推进“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之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其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采取相关法律对其进行认证解决,从中发现“五个统筹”之中包含的种种关系,从而实现科学发展与经济法理念的共同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全面促进经济的发展

 

促进我国科学发展与经济法理念的全面发展,必然要大力推行“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然而从其内容来看,仍然与经济发展相关联。所以,在推进“五个统筹”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要全面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也就是国家在行使相关权利的同时,能够与客观规律相符,以免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执法人员出现主观意识,以客观角度进行执法。

 

三、以科学发展为基础,全面改善经济法理念

 

(一)在经济立法的基础上与国际进行结合

 

我国要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法理念的改善,其发展的重点是要在立法的相关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国际性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水平,在国际中仍然需要对其进行加强,尤其是在经济立法的思想以及公开透明程度上。进行经济立法理念的改善,采纳国外经验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要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国外优秀经验进行结合,从而整理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法理念。

 

(二)在经济立法的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方法

 

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将能够发生的状况进行全面考虑,避免今后在执法的过程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状况。但是在立法的同时,不要对此进行固执的突出强调,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因此,在经济立法的相关制定政策上还是应该敢于创新。尤其是一些涉外立法方面的法律,通常是在总结自己的经验进行建立的。所以,在经济立法的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方法,制定法律的同时滞后并不等同于落后,在立法时善于为今后总结经验,才是立法的基础所在。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发展经济法的基础上,必然要与科学发展相结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立法的基本目标,是制定经济法的起始点。在制定经济法的同时,与科学发展相结合,能够实现更加长远、更加全面以及科学的经济法理念,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产融结合;经济发展;结合方式

近几年中国经济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为扩大国内需求,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为后期内需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的企稳回升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背景下,作为内陆最有的潜力区域“武汉城市圈”,也在研究如何及时拉动需求以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本文就是从近几年武汉城市圈目前消费现状出发,分析当前经济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探讨消费增长的模式并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近几年武汉城市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笔者认为作为内陆最有潜力区域的“武汉城市圈”,在近几年我国经济环境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后逐渐复苏的情况下,消费市场必将不断的扩大和深化,而增长的的推动作用和效果还需要我们城市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消费弹性分析

分析消费弹性的目的就是揭示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作用大小。根据武汉城市圈近几年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武汉城市圈社会消费弹性系数,见表1

根据表上数据结果,我们可以近几年,武汉城市圈社会消费弹性系数与GDP增长呈现正向相关,同时城市圈社会消费弹性系数与城市圈的经济增长周期密切相关,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候,宏观经济处于收缩时期,消费弹性相对较小,2009年后,宏观经济处于扩张时期,社会消费弹性较大。

(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率分析

从社会再生产来看,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见表2)。

1.城市圈消费需求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

从表中我们看出,城市圈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同步,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武汉城市圈社会消费的增长一般均高于GDP增长,这也符合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一般态势即消费同步或略高于 GDP增长。

2.社会消费率保持稳定

消费率保持稳定,起到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表看,城市圈2007-2010年上半年的社会消费率均在44%-48% 之间,与全国最终消费率的波动幅度相比,城市圈的社会消费率保持较为稳定。

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力总体上呈反转态势

2008 -2009年,城市圈GDP 平均增长14.3%,社会消费贡献率平均为46.7%,社会消费拉动平均为6.65%,其中2009年消费拉动和贡献率分别为53.6%和7.4%,进入2010年后城市圈社会消费贡献和拉动率较2009年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如果社会消费贡献率和拉动率过低并持续下降,势必将影响武汉城市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在总量上面临消费瓶颈的制约。

二、转变武汉城市圈消费模式的建议

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发展宏观经济的共识,本文提出转变武汉城市圈消费模式的以下建议,以便进一步开拓城市圈市场,扩大消费。

(一)在扩内需中注重刺激公共消费

目前,城市圈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总体来说应提高消费水平。随着城市圈内1+8城市的城镇化、社会化和公共化程度不断提升,类似于孝感、咸宁、仙桃等快速发展的城市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公共消费需求,政府和社会各方有必要进一步刺激公共消费需求,提供更多的公共消费,提升公共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份额比例。

可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公共消费支出:1.可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地下轨道交通,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提供硬件设施。2.加大城市圈农村市场公共投入。挖掘1+8城市农业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一批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3.增加改善民生项目的财力支出。压减行政事业开支,增加城市圈农业、科学、教育、文体、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增加居民收入;积极推进廉租房建设。4.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

(二)适度推动消费者行为转型

1.由实物型消费转向服务型消费。城市圈内2009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到37%和45%左右,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可以说总体上已经达到从小康到宽裕的居民消费阶段。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的吃穿住用等物质需要外,应该转向对服务的消费,使旅游 、保险 、金融 、通信、 健身 、娱乐等都成为消费的主要内容。政府除应增加相应的公共文化艺术、体育设施外,更重要是要大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的改革,培育文化、体育市场,引导文化艺术、旅游、保健和休闲市场的健康发展。

2.由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在原有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双百工程”“放心菜”“放心肉”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细节,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消费质量。

3.由物质消费领域扩大到精神消费领域。武汉城市圈拥有其它城市群所没有的教育、医疗资源优势,可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引导消费者注重精神领域消费。

4.由传统消费转向绿色消费。积极宣传绿色家电,鼓励家电消费升级;积极倡导“低碳、环保、节能”的绿色汽车消费理念,配套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城市圈电子商务。

(三)合理借用消费信贷手段

1.转变居民消费信贷观念。在城市圈内宣传和倡导适度负债消费的新观念,引导城市圈居民增强利用银行金融产品的意识。

2.转变金融机构的信贷观念。增强武汉城市和农村银行消费信贷服务意识,鼓励城市银行积极开拓武汉城市圈消费信贷市场。

篇7

中小企业年金是完善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小企业年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人社部2014年公布的企业年金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6月底,全国已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达7.5万家,累计资金规模6 700余亿元,虽然是2005年企业年金基金的10倍,但参与率目前也仅有2.67%,与基本实现年金全覆盖的智利、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企业年金覆盖率极低,只有少数企业尤其是垄断型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建立了年金制度,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年金计划。所以,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要从中小企业年金发展入手。

1 发展中小企业年金的意义

1.1 有利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

我国社会体制转轨时期遗留了巨大的社保基金隐性债务。国家政府背负了沉重负担,老账未清又添新账,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养老压力空前巨大。目前我国政府财政保障的基本政策是确保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以财政为主的筹资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养老金需求。要想获得更高的养老保障水平,需要政府、雇主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而发展企业年金则是有效的解决办法。我国中小企业员吸纳了80%城镇就业人口,这部分人目前没有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障,即使全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也只能解决基本保障,要想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还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年金。发达国家如美国,其职业年金计划覆盖率接近50%,只有尽快发展企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养老保障,才能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

1.2 促进劳动者的收入增长

企业年金的积累靠员工工资和企业效益共同分担,相当于对劳动成果的延期分配,它实际上是一种多元化的员工福利计划。对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建立年金能够完善其薪酬福利体系,其中的工资确定协商机制能够有效减少雇主对工资的压制性优势。对政府来说,中小企业发展年金计划也是促使收入向劳动者倾斜。我国基层员工的收入水平较低,增长速度不够,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其中政府和企业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绝大多数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最大、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发展企业年金是调节收入分配的良好手段。年金的建立要求企业经济效益近三年无亏损;要求企业为员工完善劳动合同,对员工权益和收入的进行法律保护,年金缴费比例是根据实际经济效益情况确定,能够有效抑制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通过纳税优惠政策,以少量的税负减轻换取更多的员工福利。对员工而言,企业年金计划可以保障稳定的工作和现期收入保障以及退休收入预期,有效提高了其养老保障的风险意识,提前预防退休后可能面临的贫困。

1.3 促进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遭受了高素质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的制约,急需转型发展。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机制上存在沾亲带故、薪资涨幅过慢、解雇员工随意性等问题,导致人才流失率极高。企业年金计划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改善这些缺陷。

企业年金计划通过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和薪酬激励制度,来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能。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相应的分配方案和企业年金缴费比例,以此形成长效激励作用,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留住人才,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年金计划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连,使员工参与到企业成果分配与经营管理当中,能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凝聚力。

1.4 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企业年金基金采取积累模式,集合年金计划积累的大规模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给我国目前并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带来发展力量,能够扩大资本市场现有规模。企业年金所强调的保值增值会使得机构投资者的决策更加稳定,减少投机,最终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国际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企业年金是资本市场最稳定、规模化的资金力量,大规模的年金基金可以起到市场决定性作用,并能够减少资本市场波动、对资本创新产品的发展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对国家稳定、资本市场完善、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员工生活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如何在中小企业中发展企业年金计划进行了以下研究。

2 发展中小企业年金的路径研究

2.1 适当降低基本养老金的缴费率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公开表示,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偏高,“五险一金”占到职工工资总额的40%~50%,中小企业负担过重。不仅增加了参保企业负担,影响到就业范围扩大,也导致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空间不足,最终影响到养老保障多层次体系的实现,政府应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以避免养老风险向财政倾斜。中小企业是扩大企业年金规模的关键一环,为了尽快发展中小企业年金,降低政府养老财政支出风险,应逐步调整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养老保险的比例,进一步弱化第一支柱,降低企业年金的缴费标准到多数中小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内。在具体操作环节,若降低基本养老金费率存在阻碍,可以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后与积累型企业年金账户相衔接,采取养老保险新人新办法,老人则由政府承担起养老责任,减轻中小企业压力,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养老保险的多层次发展。

2.2 完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财政部在2009年颁布的27号文件将参与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比例提高到5%,相对于欧美国家15~20%的比例来说激励效果明显不足,应逐步调高税优比例;其次,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在进行投资和企业年金待遇支付时并没有得到实际的税收优惠,仅在缴费阶段得到了实际优惠,建议采取ETT模式,在缴费和投资阶段免税,而在待遇支付时征税;再次,税收优惠政策只针对企业缴费给予规定,但对个人没有作出规定,应该在政策中针对不同的缴费主体明确指出相应地税收优惠措施。

2.3 降低企业年金的建立标准和管理成本

目前我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标准比较高,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单一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门槛是企业资金达到1 000万元。同时,中小企业年金单独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成本较高,导致内在动力不足。

因此,借鉴国外经验,首先,可以对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年金计划产品,在降低中小企业管理成本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集合年金计划。集合年金特点包括低门槛、少费用、简流程等特点,中小企业委托人只需选择相应集合年金产品,不需要另外招标年金管理人,从而能够降低开设和管理年金账户的成本,同时资金规模增多有利于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风险。截止目前,我国不少金融机构已经推出一些集合计划,例如招商银行“金色人生”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工商银行的“如意养老2号”标准化年金等,满足了部分中小客户的需求。

其次,根据中小企业存在资金规模小、行业集合性等特点,鼓励年金产品服务机构为其量身打造适合的企业年金产品,取消加入集合年金计划的规模限制。

再次,国家需完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管理办法,使集合年金在开户备案、分配收益和基金投资等环节有法可依,以立法形式规范集合年金计划的发展。

最后,完善年金管理机构数据接口。目前在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托管人、投资账户管理人、监管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数据格式不统一,限制了集合年金的运营效率提高,对此监管部门需要公开年金数据信息接口标准,推动电子化、标准化业务处理。

2.4 强化企业年金基金监管责任

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危机甚至面临破产风险时,经常选择退出年金计划,导致员工个人交费部分利益受损,也无法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强化企业年金基金的监管。①国家应该强制建立年金担保公司,保证享有收益权的个人在企业退出年金计划时不会损失这部分退休金;②加强控制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风险。必须设置独立的年金基金监管机构,企业年金相关领域如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必须首先对自己行业内部进行严格监管,不能只强调市场利益还要考虑行业整体发展,同时需要强化各领域互相监督功能;③国家企业年金主管部门在政策执行阶段要加强执法力度,尽力降低年金基金的安全风险。

2.5 提高企业年金账户的可转移性

中小企业员工由于流动性较高,对企业年金账户里的积累资金能否转移比较关注。目前中小企业年金中企业与职工的缴费合并累计到个人账户,员工退休前,不得提前支取企业年金资金,员工更换工作时,个人帐户可以转移,若新单位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则由原委托机构继续管理。员工在更换工作后,如果年金个人账户衔接不畅甚至遗失,不仅使员工应得利益受损,也严重打击到个人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要按照参与年限控制年金支取的比例,参与集合年金计划的中小企业根据基金运营情况提供相应比例的支取,提高中小企业员工参与企业年金的积极性。

②针对企业年金转移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应采取宜细不宜粗的原则,健全年金转移流程,简化相关程序。

篇8

我国经济的未来10年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笔者预测是年增9%以上。这包括4个因素。

城市化我们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目前官方公布的我国城市化率是46.6%,这个数据远远低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大致要低11个百分点,这是一个有潜力的数字。只要到处走走,肯定会发现城市化在加速,由此带来新一轮的消费和建设。

内地快速发展有人讲中国会进入一个低速发展阶段,韩国、日本他们那个时候出现了停顿。笔者认为中国有一大批的内地和落后城市,大规模的内地市场还有待开发。

产能更新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更是发展的机遇。低碳发展绕不过去,怎么搞?根本上讲就是我们的生产能力更新,淘汰一些落后产能。如果5大耗能行业能把产能基本更新到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水平,每年可以省10%的能源,二氧化碳减排至少在10%以上。这将刺激新一轮的投资,如果每年产能更新5%,至少可以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5%。

篇9

关键词:新观念;资源环境;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6-007-03

1 引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需要综合措施、政策配套、体制创新来保证,更需要新的观念来支撑。如何用观念更新的力量来推动科学发展,这不仅是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各级干部特别是地方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要彻底破除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旧观念和思维定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十种”资源环境新观念。

2 资源环境新观念

(1)树立系统观念,由征服和改造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人类与自然是一个大系统,人和自然界一样都是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人类活动无论如何扩展,永远也超不出自然界的范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把自己活动的空间扩大到地球之外,涉足月球和其他星系,遨游太空,“占领”其他星球,但永远不可能把自己的脚伸到自然系统之外。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大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树立资源环境系统观念,一要确立新的自然观。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不考虑环境承受力的增长,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自身;二要确立新的价值观。充分认识到人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人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尊重自然规律,是人类在追求发展和幸福的时候必须遵循的最高价值准则;三要确立新的主体观。在客观大系统中,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人依赖于自然而存在,自然制约着人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这两个主体只有协调发展,整个客观大系统才能良性循环运转,只有天人合一,人才能有效利用自然,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树立稀缺观念,由掠夺性利用资源向节能减排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我国的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约占9%、铜矿低于5%、铝土矿不足2%。我国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资源不足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树立资源稀缺观念,就是要克服那种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彻底摒弃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关闭“三高一低”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要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回收体系,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细水长流地节约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最大限度减少原料和能源消耗;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能型增长方式;要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利用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珍惜资源、节约光荣的社会风尚。

篇10

论文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管理创新,经济效益管理

 目前,国内共有煤炭企业11000家,年均产量30万吨,比较分散;资源回收率35%左右,小煤矿回收率只有15%左右,实际上数字更低;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较严重,安全事故较多;勘探开发秩序比较混乱,矿区缺少统筹规划,越界开采情况时有发生。

 “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兼并重组将煤炭企业由当前的11000家减少到4000家,煤炭企业平均产量达到80万吨以上,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到40%,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加强。

 国家鼓励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兼并重组,鼓励在被兼并企业所在地注册子公司。到2015年,国内年产亿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达到6~8个,年产5000万吨~1亿吨企业达10个以上,特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二、知识管理趋势

 1、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作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就一个企业而言,知识有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种形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公司外部知识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以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并通过设立知识仓库、建立专家系统、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建立知识联盟,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提高其竞争力。

 2、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知识经济将使企业的管理战略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三、企业管理网络化

   1、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制性管理转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要素效率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惟一目标。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来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界面关系,充分关注企业的顾客资本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这些课题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已从物转向人,再转向知识,知识管理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由于其收益递增的使用特征,知识资本比实物资本具有更强的收益性和灵活性。设计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形成基于创新和共享的知识型文化,是提高现代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前网络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个性化和高效率的特征。

 四、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意识、需要、动机、行为是相互关联,彼此密不可分的。其中意识是先导,只有意识提高,需要才能明确,动机才能坚定,行动才能快速,这是现代心理学揭示的基本规律。因此,提高企业群体成本意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对降低成本极为重要。

 2、积极推行'成本控制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要变单位核算型管理为综合控制型管理的成本管理办法,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即按照'制造成本法'的核算原则,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工资等直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成本费用,实行定额控制。对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实行指标或比例控制,完善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决策和成本分析等管理办法。做到事前成本有预测、事中成本有控制、事后成本有考核和分析。  3、完善成本管理手段。首先,要建立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统一核算体系。成本总控制在成本控制中心,他对上以落实企业目标总成本为目标,向企业领导层提供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和管理决策建议,对下以企业分解的定额成本为管理控制目标,对企业所属的部门、车间、班组实施定期考核、分析和监督,形成企业内部纵横连锁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其次,实施成本全面预算管理。根据企业生产任务和销售计划,制定企业总的目标成本,把总目标成本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班组,实施定额或指标成本预算管理,同时,狠抓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成本预算定额管理。再次,严格成本控制。在制定和完善企业各项成本费用和消耗定额的基础上,严格各种原材料的计量验收和出入库手续,做到原材料领用按定额、费用开支按标准、批准手续按规定、审核考察按程序,加大全方面考核制度。

 4、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不少企业在采购环节中,出现收受回扣和贿赂,舍贱求贵,损公肥私等现象,造成企业大量资产流失,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甚至亏损,因此,要加强采购管理,规范采购行为。

 五、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篇11

关键词:石油生产;钻井技术;石油资源;石油产业;石油开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E95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2-015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2.075

1 现代石油钻井技术50年进展分析

1.1 井下测量与评价技术

第一次在钻定向井中使用MWD是在20世纪80年代,将MWD与近钻头测斜器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得出钻井的方位角与井的斜度,并求出井眼的实时偏差矢量,实现几何向导的功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钻测井仪(LWD)的问世,又进一步促进了石油钻井工艺的发展。随钻测井仪除了能够将井下的信息实时传输到地面并进行详细记录以外,还能够实时检测异常高温层,及时调整钻井液的性能,形成保护油气层和衡钻井,另外,随钻测井仪还具有不占用钻机时间的特点,因此该项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油气层浸泡的时间以及完井的时间,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油气层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随着MWD与LWD发展的逐渐成熟,在20世纪90年代,这两项技术便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形成了新的随钻地层评价测试技术(FEMWD)。同时产生的还有集成钻井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实时测试的功能,同时还能够对钻井液密度、应力状况、扭矩波动以及流动压力与井斜等数据进行传输,另外该系统还能对钻底层的电阻率以及岩石的密度等进行详细的测量,因此该系统能够分别所钻岩石的层位边界,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误入其他层位现象的发生。

1.2 井下钻井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应用技术

在进行旋转钻井时,钻柱在钻井时会存在扭转、转向以及横向的振动,在振动式钻头便很可能出现短暂离开井底,出现钻头空转的现象,这便会加大钻头的磨损程度,甚至会造成扭转振动、钻具脱落以及滑扣等事故的发生。传统的检测方法都是在地面对钻柱的振动进行监测,没有根据钻柱的特性以及钻具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监测模型,因此传统的监测方法不能准确地将钻柱的真实状况进行准确的反应,也不能进一步减少钻柱相应事故的发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与传感技术的发展,开发出了动态的传感元件以及高效的监测与应用系统,实现了钻井动态数据的采集与应映,并且该项技术能够将应用结果及时地反馈到地面,因此地面的工作人员便能够实现对地下钻井钻柱情况实时监测与控制。

1.3 大位移井与水平井

大位移井主要是指的是水平井,当井的水平位移与垂直深度的比值大于2时,则称该井为水平井或者是定向井,当比值大于3时,则称该井为特大位移井。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全球水平位移超过7000m的井约有20口,而水平位移在10000m以上的全球仅有三口。大位移井的斜井段较长,一般来说大位移井的井段几乎在3000m以上,因此在大位移井中进行钻井应该特别注意井眼的清洁以及井下钻柱的摩擦阻力。水平钻井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代的水平钻井技术与传统的水平钻井技术相比较,不仅钻井成本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同时钻井的效率也得到了成倍的提高。

1.4 多分支井与重入井钻井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方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多分支的钻井技术,并且当时该项技术被认定为21世纪石油工业的重要技术。多分支井技术是在一口主井眼的底部钻出两口或者是多口进入油气藏的分支井眼,主井眼既可以是直井,也可以是水平井,甚至可以是斜井,而分支井则多为水平井、波浪式水平井以及定向斜井。多分支井可以在同一个主井中实现多个油气层的开采,同时多分支井还可以从老井中钻分新的分支井,老井中钻分支井就是人们所说的重入钻井。重入钻井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油田管道以及井场和设施,同时还能将老井作为新的主井,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简化了石油的开采步奏,同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石油开采的经济效益。

1.5 欠平衡井钻井技术

虽然欠平衡井钻井技术在20世纪初期便提出来了,但是该项技术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到解决。欠平衡压力钻井又称为有控制的负压钻井,其具有以下的优良特征:(1)能够避免井内液体渗入地层,减少油气层渗漏对环境的污染程度;(2)能够及时发现新的油气层;(3)能够有效消除钻井时井内液柱压力对岩屑的“压持效应”,大幅度提高机械的钻速,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总而言之,欠平衡井的钻井技术能够及早发现油气层,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与油井的产能,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该项技术便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2 现代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近50年石油钻井发展进程的分析并结合国际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我国现代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方面:

2.1 向有利于新油气藏与高油田的采收率方向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油田的发展开始步入产业的中后期,寻找新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困难,并且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石油的产量开始迅速下降,寻找新油气层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必然是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的必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现有的水平井钻井技术、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以及多分支与重入钻井技术也为其在这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石油钻井技术向有

利于新油气藏与高油田的采收率方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2.2 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目前很多产业已经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进行转变,石油钻井技术未来也必将向信息化、智能化靠拢。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可以将钻井的参数以及导向工具的状态以及液体参数等进行实时的测量,然后以全数字的方式进行实时的反馈,这种全数字化的信息化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人们经验主义对石油开采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全数字的信息化产业模式还能有效地提高石油生产的效率。当前的很多测试工具、导向钻头都开始向智能化进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钻地层评价测试系统与自动控制的导向钻井工具的成功研发与应用,更进一步地体现了现代石油钻井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 杨春旭,韩来聚,步玉环,等.现代垂直钻井技术的新进展及发展方向[J].石油钻探技术,2007,35(1).

篇12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四大领域内容之一,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如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立足并用好学生经验,处理好直观和抽象的关系,有效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一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师关注的热点。带着这些思考,笔者尝试着执教四年级下册《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一课。

片段一

师: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三角形,请大家回顾一下,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成几类?

生: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师:是的。下面请大家观察这三个三角形,它们各属于哪一类?

出示三个三角形:

生(齐答):第一个是锐角三角形,第二个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是钝角三角形。

师:判断得又准又快!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三角形里还有一些没有学过的相同点,看看谁能快速、准确地找出来!

生:它们有两条边是相等的。

师:找得真快!是这样吗?请大家动动手,用尺子量一量。

学生用尺子量好后认为三个三角形都是有两条边相等的。

师:像这样的三角形,我们把它叫作等腰三角形。

思考:本课时是三角形单元的第五课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经历了将现实物体抽象为几何图形,进行了大量抽象图形的研究。课堂直接从对抽象图形的引入,呈现直观素材,引导学生观察,激起学生对已有抽象图形知识的经验,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察“没有学过的共同点”,聚焦观察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探究,通过操作进行验证,在经历观察和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片段二

师:这三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吗?

生(齐答):是等腰三角形!

师:它们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等腰三角形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所以都是等腰三角形。

师:看来你们对等腰三角形理解得挺深的!

教师再出示三个三角形:

师:这三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生(齐答):是等腰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因为它们也都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

师:一下子就抓住了等腰三角形的本质,真棒!

思考:教师运用变式原理,分层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通过两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等腰三角形、位置变化为什么还是等腰三角形,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和思考中抓住等腰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在深化对概念理解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片段三

师:三角形不用量,你能判断它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吗?

生:可以用折的方法。

师:你能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只要将三角形对折,看看两条边是不是重合的,如果有两条边对折之后能够重合,就说明着两条边长度相等,就是等腰三角形。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将三角形纸对折演示。

师:这样的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是的!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还能自己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大家打开书本,看着书上的步骤,自己剪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大家一边剪,一边想:这样剪,为什么它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学生操作,等学生操作完成后交流。

师:你们剪下的是等腰三角形吗?

生:是!

师:为什么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呢?

生1:因为它是对折后剪下的。

生2:因为剪的时候两条边叠在一起,用一刀剪下的,长度肯定相等,所以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师:两位同学说的意思都对!两边重合,长度相等,当然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

思考: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剪等腰三角形,并引导学生在行为操作的过程中开展思维操作活动――这样剪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积累操作经验和探究经验,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片段四

……

学生学习等边三角形,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教材上的图示,通过对折方法剪下一个等边三角形,教师展示一生作品。

(注:虚线表示其中的折痕)

师:我们在三条边上编上序号1、2、3,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不用量三条边的长度,剪下的就一定是等边三角形呢?

生沉思。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剪下的三角形,里面有――

生:有两条折痕。

师:能否从这两条折痕中想到什么呢?

生:1、2两条边是相等的,因为它们在剪的时候是重合的;1、3两条边也是相等的,因为对折时它们也重合,所以它们三条边的长度相等。

师:大家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能再来说一遍?

生:我听懂了,他是说从第一次对折的折痕可以看出1、2两条边相等,因为剪的时候1、2两条边重合;第二次对折的折痕说明1、3两条边相等,因为剪的时候1、3是重合的。1、2相等,1、3也相等,所以2、3也相等,所以三条边都相等。

师:解释得真详细啊!除了通过折痕能看出三条边相等,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还有三个角也是相等的,因为在对折的时候角也重合了。

师:大家能听懂他的意思吗?

生(齐答):能!

师:那么这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呢?

生:这三个角都是60度,因为只要将180度除以3。

师:是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只要将内角和180度除以3,每个内角都是60度。

教师板书。

思考:教师继续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剪出等边三角形,并在操作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结合操作中形成的折痕证明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引导学生在行为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表象操作,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片段五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子中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学生闭眼想象。

师:找到它的腰和底。

师:再找到它的底角、顶角。

师:再画一个不同的等腰三角形。

师:再画出几个不同的等腰三角形。

师:再画一个等边三角形。

师:找到它相等的三个角。

师:再画一个大点的等边三角形。

师:再画一个更大的等边三角形。

师:好!睁开你们的眼睛。

……

思考:认识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各自的相关概念、特征后,组织学生开展表象操作活动――闭上眼睛在脑子里画一画,并引导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不断将图形进行变换,促进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把握,同时促进学生对这两种图形表象的深刻建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后续更复杂的表象操作、符号操作,以及几何直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笔者结合案例认为:经验是基础,活动是关键,主要有以下策略。

一、学生经验的有效利用是空间观念发展的首要前提

小学生的几何知识来源于丰富的现实原型,除了在生活中,在学习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几何知识经验。这些是学生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是教师教学的资源。因此,几何图形的起始学习经常从现实原型引入,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渐对原型进行抽象。如果在前阶段已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并进行过抽象图形的活动,已有抽象图形操作的经验,也可以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后续的学习、探究。

片段一中,教师以学生前段时间学习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问题予以激活,并展开新的探究活动,着眼于“都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已有经验的激活为学生展开新的探究做好了准备,有针对性的引导又为学生认知体系的拓展奠定了基础,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以发展。

二、行为操作活动的有效开展是空间观念发展的必要环节

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空间观念及空间思维的发展也是如此。

片段一、二、四中,教师呈现了大量的直观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视觉活动认识几何图形。同时在片段三、四中,还分别组织了两次动手剪纸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触觉活动认识几何图形。通过观察,让学生建立图形表象,获得对图形性质的理解,把握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发现,建构正确的空间形式和关系。这样在多感官参与的活动中,形成相应的空间表象,获得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

不管是视觉活动还是触觉活动,教师都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的参与,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地探究几何图形的特征,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三、表象操作活动的有效开展是空间观念发展的重要桥梁

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获得了几何图形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接有效地将获得的表象稳定地形成,为后续的符号操作提供表象基础,表象操作在行为操作和符号操作间的桥梁作用不可忽视。

片段五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画”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助于学生在表象操作中稳定、丰富表象雏形,形成正确的概念表征,为后续深入学习积累稳定而丰富的表象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推理活动的有效开展是空间观念提升的主要渠道

篇13

一、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经济规模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工业强则县域经济强。湖北县(市)要在“黄金十年”的战略机遇中实现“黄金作为”,就必须坚持把“工业强县(市)”作为核心战略,以新型工业化支撑引领县域发展,不断做大做强经济规模。发挥产业基础、资源条件、交通区位等比较优势,把主抓经济发展的精力向工业集中,保障经济发展的资源向工业汇集,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向工业倾斜,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大力优化工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扶持支柱产业、壮大联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孵化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形成产业梯度发展、园区空间集聚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遵循“绿色工业”发展理念,走“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集约式工业发展道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二、实施开放富县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开放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经济全球化和要素流动国际化的背景下,湖北县(市)要坚定实施“开放富县(市)”先导战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在经济发展中实施全方位开放,以开放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实行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积极承接县域外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努力实现湖北为县域用、县域为湖北用,开拓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更大空间。全面深化对内对外的开放与合作,努力打造投资环境“绝对优势”,不断增强对内外资的吸引力。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切实抓好项目引进,增强和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吸纳能力。实施“引资工程”和“引智工程”,努力吸引外界项目、资本、智力、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向县域集聚,着力引进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经验,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提高县域经济开放度。

三、实施创新立县战略,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在建设创新湖北背景下,要大力实施“创新立县(市)”战略,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道路。推进发展思想文化创新,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以发挥市场作用为核心,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源产权和产品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高端要素汇聚县域经济发展领域。大力推进“创新型增长”,打造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重要“增长点”或“发展极”。充分借助“两圈一带”的辐射带动效应,利用高层次人才的智慧和知识创新能力,全方位推进创新能力开发。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研发向成果转化,努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

四、实施特色活县战略,大力推动错位发展

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各县(市)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也形态各异。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力实施“特色活县”战略,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特色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基地,走差异化竞争、错位化发展的经济发展之路。相对发达的地区要统筹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放大工业支柱产业集群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增长点,形成支柱产业引领、特色产业支撑的“众星捧月”型经济发展态势。欠发达地区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差异化竞争思路,大力发展产业化、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经济,突破性发展文化体育旅游服务经济,适度发展环保型特色工业经济,形成多点突破、特色突出的“满天星”式经济发展格局。

五、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人才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县域要大力实施“人才兴县(市)”战略,全面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把人才培养做为促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造就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训练有素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服务环境。加强人才资源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充分开发民智,调动县域人才的积极性和活力,把劳动力资源转变成人力资本,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篇14

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称,6.9%是一个不低的速度,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约束,以及有关战略目标调整的客观需求。

在6.9%的经济增速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经济怎样的运行状况?2015年中国经济还有哪些亮点?确保增长目标并逐步实现经济再平衡,未来还有哪些政策空间?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位经济学者。

经济增长符合预期

经济增量2012年以来最高

潘建成:应该说,2015年的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同时亮点纷呈。

第一,GDP比上年增长6.9%,基本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但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年度GDP增长的增量是2012年以来最高的。事实上,2010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和增量呈双降趋势。然而,从2013年开始,经济增量出现了回升。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率的换挡是温和的。

第二,2015年经济结构优化的速度在加快,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地明显地增强。在中国经济遇到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的人均GDP也接近8000美元。这正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恰恰是这个时候,消费的动能自发地起来了。二是2012年后,第三产业的总量超过了第一、二产业总和,达到了50.5%,占了GDP的半壁江山。这意味着未来我们的增长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服务业说了算。这也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典型标志。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呈现区域发展的新格局。这个格局的状态是,最发达的一些地区,如广东、上海、浙江、江苏,这些地方由于技术推动的力量在增强,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增长有后劲,增长比较平稳。同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比较快的地区,例如重庆、贵州以及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由于抓住了东部产业转移的良好时机,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集群与之配套,因此增长比较快。但是,东北三省、山西等过去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密集型产业推动的地区,受产业增长放缓的压力比较大。这也体现出整个中国经济动能的巨大变化,即从资源推动向创新驱动的变化。这个变化实际上带来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更重要的是,经济温和换挡的背后,民生依然在持续改善。整个社会的就业情况稳定,城镇新增就业远远超过预期目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再加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这样的形势,也是为未来的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支持增长走稳的因素不断增强

张立群:首先,“成绩单”反映出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是降中趋稳,虽然整个的增长态势在下降,但其中表现出稳的趋势来。2015年GDP增速从年初的7%,到第四季度的6.8%,累计下降0.2个百分点,态势是比较平缓的。从数据来看,支持经济增长走稳的需求因素在不断增强:消费的增长一直比较平稳,房地产销售形势在明显好转,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始终保持在17%到18%之间。

其次,经济结构在调整优化。无论是生产结构还是需求结构都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可以看到,服务业在GDP占比明显提高,消费对整个经济的增长贡献提高。这从税收上也可以看出来, 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税收占比达54.8%,比第二产业高9.7个百分点,增速为7.6%,比第二产业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增量占全部税收增量的80%,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再次,尽管增速下行,但是在就业、城乡居民收入等民生的改善方面仍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沈建光:事实上,2015年国际上的动荡特别严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海外形势非常严峻。巴西和俄罗斯都是负增长,衰退达5%。与此同时,美元大幅升值,对人民币压力很大。因此,6.9%的经济增速的实现来之不易。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转型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传统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都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不过,消费比较稳健,提供了65%的增长贡献。服务业也在飞速崛起。虽然钢铁生产量、发电量是负增长,但是我们同时看到许多新的指标,例如航空客运量实现了15%的增长,网络购物、电影票房都实现了超过50%的增长。这些指标都非常可靠地反映了中国服务业和消费的增长。

朱海斌:有观点称,中国经济增速自1991年来首次低于7%。但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经济体量大小与此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今天中国经济约占美国经济60%,这一数据在1991年才约为7%。在全球经济疲软的现状下,6.9%的经济增速依然是亮点。

2015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了66.4%,是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服务业2015年对GDP增长的贡献为50.5%,比制造业高10个百分点。消费、服务无论是对经济增速的贡献,还是在总体GDP的占比,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调整

宏观政策要稳定,改革政策要跟上

张立群:目前,稳需求的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道理就在于,面对这样一个增速已经有所下降的需求,如何调整供给端的结构和水平,转变发展模式,使其更加符合需求。

因此,未来应当发挥供给侧结构调整政策的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通过机制和制度的完善,从制度上来推动这些工作。重要的是通过市场优胜劣汰,实现要素的优化重组。这就包括了通过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并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等等,这都是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在一起的。

总的来说,我对2016年的经济形势非常乐观,增速应该不低于2015年。

潘建成:从政策角度看,宏观政策要稳定,改革政策要跟上,就是要配套。第一,宏观政策继续保持稳定,2015年以来的宏观政策方向要保持。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二,在改革上要配套。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是非常正确的。目前,首要问题是去产能,治理僵尸企业。去产能对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都有积极意义。所以去产能是重中之重,也是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的。打个比方就像下围棋弃子一样,主动去弃子,可以让别的地方活起来,整个局面显得更加灵动。

改革的精神就是改善供给环境,使得企业愿意生产的量增加,即所谓的供给曲线右移。这其中,包括全面降低企业成本,这是去产能之外非常重要的任务。事实上,企业面临着工业品价格的“跌跌不休”,但人工成本依然在增加,税费和社会保障负担依然是刚性的。

如果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成本降下来。则企业的信心可以得到提振,从而缓解工业品下跌的趋势,形成经济的良性互动。

沈建光:我认为,2016年调结构存在几个难点。首先,是如何把控人民币稳定预期,防止金融风险。如果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出现资金外流,对于推进改革和稳定经济局势都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