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家庭情况自述范文

大学生家庭情况自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家庭情况自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家庭情况自述

篇1

【关键词】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人格

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人格有着一定的影响。王月云等人研究?譹?訛表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非健康型人格发生率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姚齐和研究?譺?訛表明,非独生子女在恃强性、敏感性、幻想性、紧张性因素的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只有敢为性因素的得分低于独生子女。孙泽军研究?譻?訛表明,独生子在聪慧性、敏感性和兴奋性上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差异显著,而在其它人格维度上,两者无差异。

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的人格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黄悦勤等人研究?譼?訛发现,父母关系不和睦,单亲家庭是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刘金花调查?譽?訛表明,与自述父母关系说不清的子女相比,自述父母关系好的子女在人格特征上有更多的优越性,心理健康水平和专业有成就的人格特征得分也更高。凌四宝等人研究?譾?訛表明,父母婚姻完整和谐的大学生乐群性(A)、稳定性(C)、敢为性(H)均显著高于在离散型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持强性(E)、怀疑性(L)、忧虑性(Q1)、紧张性(Q4)则显著低于在离散型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

如果按照上述研究结果推论,不良的父母婚姻状况(例如离异,父或母去世)加上非独生子女(有兄弟姐妹),人格应该更不良;但从家庭系统角度来看,兄弟姐妹的存在未尝不是一种社会支持资源,也许会对父母婚姻状况不良的消极影响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为了获得实证的结果,本研究将尝试对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

被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北京市某大学大学生中进行取样。共回收问卷6518份,实得有效问卷6062份,问卷有效率为93.00%。其中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是:男生2707人,女生3354人,缺失性别数据1人;独生子4527人,非独生子1535人。被试年龄在19至22岁之间。

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量表(16PF)以及自编的家庭调查项目作为调查工具。自编的家庭调查项目主要包括父母婚姻状况(分为正常、离异和父或母去世)和是否独生子女等内容。16PF共有187题,归为16种人格因素,分值越高,表明某种人格因素越突出,对正常人的16种基本人格因素有良好的区分能力。16PF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重测信度在0.43~0.89;结构效度较好,量表项目的因素负荷在0.73~0.96。

程序。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2×3两因素设计模式,以父母婚姻状况、是否独生子女作为自变量,分别以人格的16个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父母婚姻状况在人格因素上的主效应。

从表1可以看出,父母婚姻状况在大学生人格的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幻想性和自律性因素上主效应显著,而在其它的人格因素上则不显著。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恃强性和幻想性上,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家庭(p<0.05);在兴奋性上,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得分则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家庭(p<0.01)和父或母去世家庭(p<0.01);在有恒性上,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得分非常显著低于正常家庭(p<0.01);在自律性上,父或母去世家庭大学生十分显著高于正常家庭(p<0.01)和离异家庭(p<0.01)。

是否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人格因素上的主效应。从表2可以看出,是否独生子女在兴奋性上主效应显著,在其它人格因素上则不显著。

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在大学生人格因素上的交互作用分析。交互作用检验表明,在聪慧性、恃强性和兴奋性上,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交互作用显著(p<0.05);在激进性上,两者交互作用则十分显著(p<0.01)。交互作用见图1~图4。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聪慧性上,父或母去世家庭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0.05),而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均不显著;在恃强性和兴奋性上,正常家庭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显著低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0.01),而离异家庭和父或母去世家庭均不显著;在激进性上,离异家庭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显著低于独生子女大学生(p<0.01),而正常家庭和父或母去世家庭均不显著。

研究结果讨论

关于主效应的讨论。在研究结果中,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的主效应显著,说明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确实存在显著影响。这与刘金花的研究结果“与自述父母关系说不清的子女相比,自述父母关系好的子女在人格特征上有更多的优越性”是一致的;但在具体人格因素上的差异显著状况和凌四宝等的研究结果是有出入的,究其原因,应该是两研究对大学生的父母婚姻状况分类不同所致。凌四宝等的研究将家庭分为完整和谐型和离散型两种,父母离异和父或母去世都被归于离散型家庭,但这两类家庭其实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因而将父母婚姻状况细化为正常、离异和父或母去世三种情况,我们也因此获得有关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更为细致的结果。

具体人格维度上,恃强性、幻想性和兴奋性,离异家庭大学生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大学生,在有恒性上,离异家庭大学生则显著低于正常家庭大学生。恃强性高者好强、固执独立、积极,低者谦逊、顺从、通融、恭顺;幻想性高者幻想、狂放任性,低者现实、遵守成规、力求完善合理;兴奋性高者轻松兴奋、随遇而安,低者严肃、审慎、冷静、寡言;有恒性高者做事尽职,低者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精神。所以和正常家庭大学生相比,离异家庭大学生更好强、固执,更狂放任性,更随遇而安,也更缺乏奉公守法精神。

在自律性上,父或母去世家庭大学生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大学生。自律性高者知己知彼、自律严谨;自律性低者矛盾冲突、不顾大体。由于父或母去世,很多孩子被迫过早接触社会,过早承担部分家庭的责任,过早体验生活的苦乐艰辛,因而,相比其他家庭的孩子,人格上也就更加自律严谨。

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兴奋性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其它人格因素上两者无差异。本研究没有在更多的人格维度上检验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这一结果和姚齐和、孙泽军等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采用的是两因素方差分析,不仅考察是否独生子女对人格发展影响的主效应,也考察父母婚姻状况与其对人格影响的交互作用。而其它研究则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形式,没有考虑到这种交互作用。

关于交互作用的讨论。关于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的交互影响是本研究比较独特和有价值的结果。从图1~图4,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的差异受父母婚姻状况不同的影响。

对于正常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恃强性和兴奋性上,非独生子女要低于独生子女,离异家庭和父或母去世家庭则均没有这种差别。说明正常家庭的大学生,兄弟姐妹的存在使其更谦逊、顺从、冷静、寡言。这可能与正常家庭孩子的注意力主要关注家庭内部,彼此要争夺和共享父母的爱有关。而离异家庭和父或母去世家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恃强性和兴奋性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离异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激进性上,非独生子女显著低于独生子女,正常家庭和父或母去世家庭则均没有差别。激进性高者自由、激进,不拘泥于现实;激进性低者保守、尊重传统观念与道德准则。兄弟姐妹的存在使离异家庭的大学生更接近现实、尊重传统、重视道德准则。父母离异,通常孩子会对主动提出离婚的父母一方有一种误解,认为其对家庭不负责任,而兄弟姐妹的团结互助,则必然会增加其对家庭伦理重要性的认识。尊重传统,重视道德准则,正是体现了离异家庭孩子的这种复杂心理。

对于父或母去世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聪慧性上,非独生子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则均没有差别。聪慧性高者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维;低者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维能力弱。兄弟姐妹的存在影响到了父或母去世家庭大学生的思维智力,使其更聪慧。在这样的家庭,家长由于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没有太多时间去照顾孩子,孩子被迫彼此照顾,相互依赖。这种过早的社会化经历,可能是其聪慧性高的原因。

结论

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存在显著影响。离异家庭大学生在恃强性、幻想性和兴奋性上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大学生,在有恒性上,显著低于正常家庭大学生。父或母去世家庭大学生在自律性上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大学生。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人格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兴奋性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兄弟姐妹的存在使正常家庭的大学生更谦逊、顺从、冷静;使离异家庭的大学生更接近现实,更尊重传统。此外,兄弟姐妹的存在影响到了父或母去世家庭大学生的思维智力水平更高,使其更聪慧

注释

①王月云等:“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医学与社会》,2007年第9期,第38~40页。

②姚齐和:“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比较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1期,第54~55页。

③孙泽军:“大学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16项人格因素比较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3期,第284~286页。

④黄悦勤,李立明,刘秀芬:“理工科一年级大学生人格障碍及其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年第33期,第44~46页。

篇2

[关键词]男男者;同性恋;异性恋;性取向;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R167 [文献标志码]A

男男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指与同性发生的男性,是行为学上的定义:由于MSM易发生无保护的并有多个多,因此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从性取向上,MSM包括男同性恋、男双性恋和曾与男性发生过的男异性恋者,其中以男同性恋和男双性恋者为多。男性同性恋成因十分复杂,主要涉及遗传、表观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发育及内分泌因素、社会及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青年学生MSM作为这一群体中年龄偏小、文化水平偏高这一特殊群体,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青年学生MSM的同性性取向(包含同性恋和双性恋)的家庭及成长环境成因及影响因素,以利于对这一人群有更好的了解,从而预防青年学生MSM感染艾滋病。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5年5月至7月,以天津市各区级疾控中心和社会组织为依托,通过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组织同伴教育员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全市12个区的25所大中专院校青年学生MSM 51人,并从5高校招募异性恋学生35人,1名MSM学生因年龄过大(33岁)而被排除研究。全部研究对象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写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基本信息问卷和性取向成因问卷(参考张艳辉等的研究)对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基本信息问卷包括出生日期、民族、户籍所在地、在本地居住时间、所学专业类别、性取向(自我认同的)等问题;性取向成因问卷包含可能与性取向有关的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问题,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式提问,有效确保问卷的质量。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调查对象共85人,全部为男性、未婚,年龄范围为18~27岁,平均年龄(21.18±2.01)岁。MSM组50人,平均年龄(21.60±1.92)岁;普通男大学生组35人,平均年龄(20.57±2.02)岁,两组年龄差异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民族、户籍所在地、在本地居住时间、所学专业类别及性取向等基本情况见表1。

2.2 性取向相关影响因素

经卡方检验,MSM组童年时与父母亲关系融洽的比例低于普通男大学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MSM自述性取向成因

50人中,26人(52.0%)自述同性性取向为先天性,均不自觉有任何事件或人诱导,属自然而然、不自觉便喜欢同性,但发觉的时间早晚各异,从小学至初中不等;24人(48.0%)自述为后天性,其中10人是由于后天家庭因素影响(包括父母离异、父亲强势、和父亲关系紧张、父母工作繁忙由祖母或外祖母照看等),网络及影视作品影响的有5人,另有因好奇、被人诱导、与异往受挫等原因而产生同性性取向。

2.4 调查对象对我市大中专院校男生中MSM人群所占比例的估计

MSM组估计我市大中专院校男生中MSM人群所占比例的均值(中位数)为15.7(10.0)%,普通男大学生组估计该比例为11.7(2.0)%。合计为14.0(7.8)%。

3 讨论

本研究选择的人群为在校学生,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依从性高,而且年龄小回忆偏倚小,有利于质量控制并能减少回忆偏倚,可使收集的信息更真实、准确。本研究的青年学生MSM依托于各区级疾控和社会组织招募,虽为匿名调查,但信息相对可靠,有很高的可信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样本量偏小的不足。

同性性取向的成因有先天说和后天说,先天说包括基因、激素和大脑结构,后天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心理、生理等因素。国外还有研究成长环境和基因对性取向的影响,提出同性人群有更大的精神压力。本研究中,MSM组童年时与父母亲关系融洽的比例低于普通男大学生组,说明了童年时与父母亲的关系会对同性性取向的产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杨泰等的研究中,不和谐的家庭关系、未与亲生父母生活的家庭结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幼年时喜欢扮做女孩易造成男性儿童性别角色混乱,这与钱玉燕、张北川等的研究结果一致。除此之外,小时候不爱活动、不喜冒险、不喜欢玩刀枪玩具的青年学生更有可能成为同性恋,这可能是在孩童时期同性性取向的表现倾向。18岁之前接触过有关同性恋的书籍或电影并从中获得性可能是产生同性性取向的诱因。

在自述的同性性取向成因上,认为自己的同性性取向是先天形成的和后天形成的比例相当;而自述为后天因素导致的同性性取向中,家庭因素为主要原因,这也说明了家庭环境因素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排在第二位的后天因素为网络及影视作品,说明了信息便捷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根据“空白占据理论”,首次性经历对于性取向的形成至关重要。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首次性经验对其性别角色的识别认同具有较强的影响,并因随后一段时期内的空白而不断强化进而固化,逐渐形成终身的性取向。由此可以看出,同性恋的形成并非是单一原因的,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

本研究还设计了对大中专院校男生中MSM人群所占比例进行估计这一题目,估计的比例可能有一定偏差,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同性恋人群正由以往的隐蔽化向公开、显现化过渡。这也体现了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篇3

【关键词】青年学生;;安全套使用

大学生作为艾滋病防治关注的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1],然而近年来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下简称“中职”)学生的HIV检测及特征的报道不多。为了解中职学生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特征,评估感染HIV的风险,探索这一群体防治艾滋病的有效措施,我们收集2011~2014年本市某中职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对该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2014年哨点监测调查的天津市某中等职业学校1641名在校学生。

1.2方法

收集2011~2014年我市某中等职业学校青年学生哨点调查问卷结果,哨点抽样方法按照哨点方案[2]执行,收集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如性别、户籍地、民族等。(2)艾滋病知识:艾滋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安全套使用知识等。(3)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4)HIV抗体检测结果。建立数据库。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参考文献和研究假设,将学生的性别、年龄、户籍地、年级等作为变量与是否有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P值、比值比(odds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同时了解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知识与安全套使用之间的关系。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资料

调查的1641名中职学生中,2011~2014年各年调查人数依次为405、350、466、420人,其中一年级新生1219人(74.28%),二年级295人(17.98%),三年级127人(7.74%);男1349人(82.21%),女292人(17.79%);平均年龄(18.78±1.78)岁;本市户籍624人(38.03%),外省户籍1017人(61.97%);汉族1586(96.65%),少数民族55人(3.53%)。

2.2HIV检测结果

1641名学生中,HIV抗体确诊阳性1例,感染途径为男男同性性接触感染,确诊时为18岁。其自述最早发生男男的年龄为16岁,并有多名性伴。

2.3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从表1中可见中职学生对于部分艾滋病知识了解不正确,其中对“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看出来吗?”这一问题,回答正确的比例仅为10.5%;其次回答一起吃饭会否感染正确比例为37.6%,而对于一个性伴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正确比例为59.0%,“蚊虫叮咬传播艾滋病吗?”正确比例为60.3%。而本调查显示,最近1年仅有19.1%(314/1641)的学生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7.3%(120/1641)的学生参与过艾滋病宣传服务。

2.4特征

1641名被调查者中,8.5%(140/1641)的学生自述发生过,10.82%(146/1349)的男生和6.16%(18/292)的女生自述发生过。第一次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7.71±1.97)岁,最小12岁。有过性经历的164人中,第一次发生的对象,主要为男/女朋友150人(91.5%),临时性伴7人(4.3%),商业性伴3人(1.8%)。4名男生自述发生过同性。

2.5的影响因素

男生自述发生过比例高于女生(P<0.05),男生发生的风险是女生的3倍以上(1/0.309);同时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每增长1岁发生的风险提高1.401倍;少数民族中职生发生的比例高于汉族学生;不同户籍和年级间的学生间发生比例无差异。见表2。

2.6安全套使用

自述有过的140名调查者中,第一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49.3%(69/140),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32.1%(45/140),最近1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16.4%(23/140),有时使用32.9%(46/140),从未使用6.4%(9/140)。140名自述发生的学生中79人回答了“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这一问题,其中96.2%(76/79)的人回答正确,3.8%(3/79)的人回答错误。比较这79名中职生是否正确了解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最近一次是否使用安全套(χ2=2.127,P>0.05)及最近一年使用安全套频率(χ2=0.985,P>0.05)间并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3讨论

3.1艾滋病防治工作应向低龄化发展

在中职学生群体中检出HIV感染者,说明艾滋病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同时威胁到低龄的中职学生群体。因此有关部门除了重视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之外,对低龄的中职生和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

3.2艾滋病防治工作应更有针对性

中职学生自述发生比例达到10.0%,与深圳中职学校调查结果9.9%相近[3],高于文献报道的普通高中学生[4-6]。可能相对于高中生,中职学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相对宽松,具有较高的发生比例,而高中生由于过重的学业压力和更加严格的家庭教育,比例较低,但是今后大学宽松的管理可能有更加放纵的行为[7]。此次调查发现中职学生中男生有着更高的比例,特别是存在传播艾滋病风险极高的男男[8-10],而确诊的学生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感染,因此应重点加强男生特别是男男同艾滋病宣传教育。同时本次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高于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艾滋病防治也不应该忽视。

3.3中职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认知度较低

中职学生对于部分艾滋病知识认识错误。从表1中可见对“感染艾滋病的感染者能否从外表看出来”这一问题,回答正确比例仅为10.5%,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都有明显的症状特征,对无症状的携带者缺乏正确认识;很多学生认为蚊虫叮咬和一起吃饭会感染HIV,说明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还有很多误解。而最近一年仅有19.1%(314/1641)的学生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低于文献报道的30.0%[11-13],因此相关卫生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中职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3.4需加强中职生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意识

篇4

关键词 贫困生 资助 甄别 认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子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让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来到了大学,通过知识来改变他们的命运。然而,接踵而来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学费的压力,从而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为了能够使农村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念,国家和学校也相应的增加了助学的力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以及学校的助学岗位,如何能够将这些钱利用的有理有据,用到实处,在这一点上就和我们如何能够准确的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是息息相关的。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类别

首先,孤儿家庭。尤其是那些没有兄弟姐妹的孤儿,由于没有家庭主要劳动力,经济困难程度偏重,因此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下这类学生一般在小学初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受到资助。其次,单亲家庭。处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劳动力的缺失因此会造成经济困难。通过调查,单亲家庭中父亲缺失比母亲缺失的家庭一般来说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会偏重。但是其中也有个别情况,有的家庭当中可能是经商或者是在世父母有正规职业的这些家庭,家庭经济情况有可能受影响不大;同时还有一类单亲家庭属于离异单亲家庭,家庭的破碎可能并没有对家庭的经济情况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这些情况需要仔细甄别。再次,因病致贫。有的学生家里虽然父母双全但是由于家里有重病患者,常年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因此给家庭的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这一类学生经济困难情况也很严重。又次,突发事件致贫。有的学生家中本来的经济是相当好的,但是因为一些突发事件比如重大疾病、车祸等等的因素而造成家庭经济苦难的学生。最后,多子女家庭。有的学生家里兄弟姐妹较多,而且都在读书,高额的学费给家庭带来相当大的经济负担。

2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甄别的方法

首先,可以在新生报到时通过留意学生的穿戴情况来初步的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一般来讲,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穿戴与家庭环境优越的学生的穿戴会有明显的不同。其次,可以通过翻看学生以往档案的情况来甄别。以前已经受过资助的这部分学生应该格外关注,这说明这部分学生之前就比较困难。再次,通过学生的自述来酌情的了解学生个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在这一点上要特别慎重,难免其中存在很大的一部分学生为了得到高额的助学金而弄虚作假。最后,通过与同宿舍同学和同班同学的交谈中,来侧面的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也是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代的大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想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庭比较困难,因此处处的掩饰自己家庭困难的现状,这也给老师认定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其次,有的屡次受到经济困难资助的学生,不好好的珍惜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金,经常的挥霍,而学习成绩却屡屡下降,丧失了资助金原来的意义。同时,由于资助金的额度和资助学生名额的限制,曾经受过资助的学生,把接受资助金当做了自己的特权和理所当然,而失去了分享的爱心。再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界限比较难把握。现在学校的很多大学生都有手机和电脑,但是有手机和电脑的学生并不都是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苦难情况受到很多同学的质疑,把资助金发给这些学生会引起很多其他同学的不满和怨言。最后,学校对经济困难认定的方式单一也是认定不准确的一个原因。现在高校中认定基本上是采取辅导员宣讲,困难学生提出申请,班级认定小组根据困难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认定的程序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需要学生所在地的村和镇上的民政部门开具相应的证明,据了解,这些证明有的也是弄虚作假,这给学校老师和班级认定小组的认定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由于认定小组的成员可能存在个人的主观臆断等因素也会使着认定工作不能够准确到位。

4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对策

首先,提高高校大学生资助观念。国家向贫困大学生分发的贫困资助金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有书读,同时读好书,所以受到国家资助的大学生一定要利用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同时,也应该有分享意识,毕竟困难学生的数量还是占相当大的比重的,困难中应该学会自强,在允许的范围内,将这份资助能够让给其他更加需要的同学,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在这份资助中完成学业,同时,加强大学生的资助诚信教育,在资助认定的过程中,提供有利依据,不弄虚作假。使自己从原来的“物质资助”转向“精神资助”,从“资金式”向“能力式”拓展,做个自强自立的大学生。其次,学校建立动态学生档案,制定合理的认定机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时(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下流行的网络资源建立贫困生档案库,对贫困生进行实时监控和更新,同时,还可以利用对校园一卡通的消费情况来分析学生在校园中的消费情况和一些消费习惯,来辅助学校对贫困生的经济状况进行认定。对于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学校在一定时间内将名单在学校里进行公示,请全校师生进行监督和纠正,设立专门的信箱和网站,接纳师生对贫困生评选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已经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的不文明和隐瞒虚报行为的举报。

5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意义

对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的甄别和认定能够更有利的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发放给需要的学生,能够更大意义的发挥资助金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贫困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正确的认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片诚信友善和分享的天地,净化学生的纯洁心灵,让学生时刻有一颗友爱的心。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887);黄山学院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13JXYJ32)。

作者简介:柳丽平(1983-),黄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5

中学生家教家庭教师利弊手机应用APP在我国,家教是指教师或大学在校学生利用课外业余时间,通过帮助学生补习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并获得一定经济回报的有偿教学,因而也被称为“赢利性教学”。家教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它即是一种有社会需求的客观存在,也是一些从事家教群体人员分享知识和教学获取一些收入的新途径,因而,家教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简称或别名。

一、请家教存在的问题

1.好的家教不好找

在家教市场,家教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珠。有的是在一线从事教学的中学老师,也有的是正在上学的大学生。但实际上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家庭在付出高额成本后,发现实际的家教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由此可见,找到一个好的家教,在现实中仍然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2.适合自己的家教不好找

通过与其他同学沟通,发现很多同学存在一种共同的情况,就是请到的家教老师本身很优秀,但是就是跟自己的学习思路不对脾气,弄得自己教头烂额,疲于应付,时间一长,渐渐对家教失去了兴趣,对应学科学习的动力慢慢消失。因此,如何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家教老师,是摆在我们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

3.受制于距离和投入的制约

通过调查,很多家庭在找到合适的家教老师后,又由于双方距离较远或交通问题,造成家教时间往往不能按时开始或家教成本的上升,也影响了学生甚至家庭其他事情的安排,为学生学习带来不小压力,也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额外负担。所以,如何就近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难题。

4.不清楚需要家教的学生在哪里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信息的不及时或不对称,一些好的家教老师,往往也不清楚附近有没有需要家教的学生,造成家长、老师彼此都不知道谁在哪里,有什么样的需求,彼此在寻找和等待中错过机会,或者舍近求远,耽误大量的学习或教学时间,潜在的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找到良好家教的途径与办法

1.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事情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来解决或实现。对于家教市场而言,可以建立一个公平、可信的家教信息平台,学生、家长、老师(在校学生)可以分别各自的需求和服务信息、服务评价及价格信息等,让供需双方能够借助互联网及时、快速找到相关信息,这样可以帮家长减少很多找家教的时间,在线了解和寻找可帮助学生的老师;而对于老师而言,也可以快速找到附近有需求的学生,快速建立沟通渠道;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够通过提供自述信息,帮助老师及早制定针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可以一举三得。

2.学生和家教老师能够远程互动

通过供求信息平台,选定一些老师后,可以通过及时通讯或视频方式,与老师进行初步的沟通,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辅导老师。老师也可以针对选定自己的学生群体,远程开通一些试讲试听课程,让学生能够更深入一些地了解老师的讲课风格和思路。

双方达成一致后,即可在线达成家教合作,便于学生和老师及时沟通,为家教后续学习进度安排做出更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达到家长和学生的家教目标。

3.建立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群落

可以借鉴滴滴打车或者滴答打车的模式,基于学生自己的家庭住址,由学生主动获取附近满足自己需求的家教老师,这样能够大量减少学生和老师的在途时间,集中精力更好的安排和进行学习,不再舍近求远。

4.利用手机APP拓展家教新模式

(1)实名注册,严把师资关。对于运营方而言,需要有严格的后台管理和审核功能。每一个注册的家教老师,都要实名注册。对于在校的老师而言,需要填写包括姓名、身份证信息、教师证认证、学历认证、专业资质认证、擅长领域、空闲时间等信息,便于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类老师的情况。对于在校的大学生而言,需要填写包括姓名、身份证信息、所在学校、当前所学专业等信息。对于学生和家长,也需要实名注册,包括姓名、家庭所在地(便于进行地理位置服务)、学校名称、年纪信息、希望请家教的学科、其他需要补充的自述信息。

(2)信息及审核,师生公平互选。完成实名注册后,学生、家长、家教老师就可以家教供求信息,系统后台能够根据地理位置、学科、年纪、教学进度等信息,进行自动匹配,为老师或学生自动推荐家教对象信息。

需要开发强大的检索和查询功能,支持按照学科、老师评价、距离、家教费用(每小时课时费)等信息进行检索和排序,完成双方的在线双向选择,选择完成后,进入在线远程互动阶段,以便学生、老师之间能够进行远程互动。

(3)远程互动,在线试听。老师和学生完成初选后,可以在线进行远程互动,通过视频或者在线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虚拟的沟通,以便进一步加深了解。同时,为了减少老师的互动和选择时间,家教老师可以开设试听教师功能,满足同时针对多个学生的在线试听需求。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个人需要,最终确定是否选择该老师。一旦选定后,老师和学生就可以进行线上签约,学生要支付一定的订金到运营方第三方账户。如果没有选中,学生有权退订该试听,并进行新的老师的选择。

(4)线上签约,线下履约。学生选定老师并支付费用到第三账户后,学生和老师之间便建立了家教的契约关系,由运营方监督教师的家教履约工作,并将一定比例的费用打入教师账户,以便鼓励老师按照学生要求开展辅导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由第三方负责监管教学计划的执行、课时费用的惩罚和奖励等,及时督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履约,这些工作需要教师、学生分别填写相关进度的完成情况,只有共同确认完成才可生效。

(5)家教成果,在线评价。家教契约关系确定后,教师仍需要线下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一对一的辅导。对于每次家教的执行情况,学生和老师需要通过客户端应用填写或选择。整个家教计划完成后,由家长、学生对家教老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获得好评的老师将能够获得运营平台的综合奖励,并作为整个家教履约费用支付的依据。

(6)公平交易,第三方支付。整个家教工作计划完成后,运营平台方根据双方契约完成情况,支付学生预交的费用到老师账户中,完成整个交易。

三、结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手机应用已经不再陌生,通过创新性的使用手机家教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找到我们心仪的家教老师,为我们的学习增添助力,省去家长很多的时间,也能为家庭降低一定的家教投入,为好老师提供新的服务信息,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参考文献:

[1]张君凤,樊文静,徐美红.家教中介现状调查及法律思考――以宁波市为例.西江月,2012.

篇6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64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随着大学生体量的总体增大,大学贫困生的数量也逐步增加,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让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特别是2007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对构建我国高校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作了全面的部署和规定。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对贫困大W生的认定、资助方式、资助范围、资助力度的界定都存在很多困难,使得很多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其中尤以贫困生的认定这个资助工作的重要步骤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

1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贫困生资助的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进行贫困认定,贫困认定工作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学生是否贫困的问题,另一个是学生的贫困程度的问题,例如一般贫困、贫困、特别贫困等,可以说这一步工作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具体资助工作,是重中之重,但是就目前的工作现状来看,这方面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具体来看有三个方面。

1.1认定方式缺乏科学性

目前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贫困认定的时候,大体是以一个“三关三级”的模式进行的,“三关”就是证明关、评议关、消费关。“三级”指的是班级、院级(或系级)、校级。不可否认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其实每一个环节都有漏洞。例如证明关,这里的证明指的是学生生源地基层民政部门所开具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该表有学生家庭基本收入情况、人口情况、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信息等内容,但是现在类似这样的证明表格是很容易盖到章的,签章部门也没有实际履行调查核实的程序。评议关指的是申请人所在班级的学生及班主任老师的民主评议,这种评议表面上公平、公正、公开,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的甚至出现泛民主化的倾向,还有的学生出于自尊心的考虑,不愿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所以干脆不提出申请。消费关指的是对学生的消费情况的摸底,有的高校是看学生的校园卡消费情况,有的是看学生饭卡的消费情况,但是这些数据会受到诸如消费偏好、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也不能非常真实、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经济情况,更何况这种数据的收集工作量是巨大的。

1.2认定材料缺乏真实性

在进行贫困认定的过程中,学生一般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有,《高等学校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个人自述的家庭情况说明、村居委会开具的贫困证明等,这些材料是老师在认定过程仅有的可以用来判定学生贫困状况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的真实性究竟如何确实很难判定。首先是《高等学校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如前所述,由于其实际调查工作的困难性,使得很多地方的民政部门没有严格把关,造成材料的虚假性。其次是学生自述的家庭情况说明,现实中很多学生为了能够获得助学金,有意将自己的家庭情况恶化。第三是村居委会开具的贫困证明,有的村居委会负责人没有正确认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政治性意义,故意夸大事实甚至伪造情况开具证明,破坏了该项工作的公平性。

1.3认定程序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

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认定程序基本上是依照“班级――院级(或系级)――校级”的三级认定程序,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公示,接受举报。这种认定程序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但是仅仅依靠公示这一项监督机制其实是不够的。班级是认定的最基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有的班级本身认定工作就不规范,例如有轮流坐庄、平均分配等情况,但是只要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大多数成员达成共识,就不可能在公示中被上一级监督部门发现,所以表面上看,公示时风平浪静,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2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的措施

综上所述,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无论是认定方式、认定材料还是认定程序上都存在着缺陷,最后的认定结果也必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实际情况,这将对下一步的助学金发放带来巨大隐患,对良好校风的形成也会有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对国家的资助政策产生质疑。因此,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势在必行。

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需要从贫困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入手,加强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必要的评价调整机制,以及时纠偏促进公平,当然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上,这是完善机制的基础。

2.1完善评价体系

目前,对贫困生的认定体系基本还是以定性评价为主,具体方法是以“自我诉说+学生意见+老师意见+名额限定”的方式。定性的评价是必须的,但是它存在欠缺主观性和科学性的弊病。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些定量的评价的方法。形成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基于定量的方法来评价贫困生,需要确定一个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基本情况,通常使用的指标有:学生月消费金额、家庭人口健康状况、生源地地域因素、家庭收入、家庭遭受突发灾害等情况,这些指标的具体权重,需要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测算得出,通过这种指标、权重的办法可以为学生打一个具体的分数,老师可以根据分数来辅助分析学生的贫困情况,据此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在打分的过程中,不仅老师可以给申请学生打,其他学生也可以打,这样就可以提高打分的准确性,当然如此一来数据量就会非常巨大,这就需要计算机系统的介入,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贫困生认定和管理的数字平台,通过专门的数据库来管理和利用这些信息。

2.2建立贫困生认定的监督、调整机制

过去的监督机制看起来层层把关,更多的是把材料的关,公示的关,其实际效果十分有限。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需要形成以师生为主体,以贫困生实际生活情况为内容,以日常观察法、深入生活法、家庭走访法等为主要方法的工作体系。以师生为监督主体,具体就是以与贫困生密切相关的老师和学生为主要监督者,通过建立师生联系的有效机制,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流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日常观察法就是通过平时贫困生的吃、穿、用、行的观察来判断其实际经济能力。深入生活法就是通过直接到学生宿舍观察、对比一下他的实际生活情况来分析其经济状况。而家庭走访法是其中最为有效但施起来又最困难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所需成本较高,建议在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上可以使用,以确定其真实情况。

调整机制就是对整个认定程序的评估和纠错。再完美的体系,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漏洞,因此调整机制就显得必不可少。对于贫困生的认定来说,就是通过对认定前、认定中、认定后的监督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在认定后,甚至拿到助学金后被发现有与其申报情况不符的行为出现,那么就要及时停止发放助学金,对于已经发放要严格追回。只有有了调整机制,才能使体系运行得更顺畅。

2.3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学生的教育引导是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的基础,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国家资助政策的意义,没有感恩意识和诚信精神,再完美的程序都会出现漏洞。对学生的教育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诚信教育。在“免费教育午餐”的资助模式下,很多学生出现了“有便宜不占是傻瓜”的错误思想,因而为了获得资助出现了伪造假证明、刻意恶化家庭经济情况等很多不诚信的行为。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完善学生征信体系,严肃处理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其次是感恩教育,现在很多学生对于国家的资助政策不以为然,总认为什么都是应该的,丝毫没有意识到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所做的巨大投入。加强感恩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正面宣传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形成心怀感恩、回馈祖国的高尚情怀。

3结语

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体系,是提高学生资助工作实效性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困难最大的工作之一,不断完善这一工作体系,需要高校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当然更加成熟的政策制度、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伍亚华,许晖,王永斌.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大学生贫困等级认定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11):143144.

篇7

〔关键词〕自残;中学生;辅导个案;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8-0048-02

一、背景描述

近一年,我接诊了一些初中学生自残的咨询,他们来访时带来的问题虽不一样,但是细细分析起来,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案例一

丹丹,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课堂上不爱发言,但是听课很认真。初一下学期的一天,在上课时,同班另一个同学向我报告说,丹丹用小刀划伤了自己的手腕。课后,我将丹丹带到心理咨询室,向她了解情况,问她这么做的原因。丹丹自述说,因为心情不好,用小刀划自己觉得特别爽。她还解释说,小刀很钝,划得一点都不疼。

案例二

小徐,是一个性格内向但很爱帮助别人、长相不突出的男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人际关系还不错。初二年级上学期,他的同学来找我,说小徐用小刀划伤了自己的手腕,还发到朋友圈里了。我找到了小徐询问了他的想法。他说,看到其他同学用小刀割伤自己,觉得特别好玩,很酷,很刺激,所以也想试试。而且,觉得割的时候并不觉得疼,也没什么感觉。自述家庭美满,人际关系较好,对学习没有太多的要求。从班主任老师那了解到,小徐的父亲长期不在家里,他学习不上进,也不会主动学。他和同班的一个女同学关系较亲密。在班级活动中对自己的否定情绪较多。在咨询过程中,小徐的阻抗较大,不愿意过多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在第二次的咨询中,我帮他做了沙盘治疗。小徐没有用任何沙具,刚开始只想要把沙盘里的沙整理得平平整整。经过尝试后发现未果,就开始在沙盘中画出规则图形。完成了第一幅半圆形作品后,心情从焦虑转为平缓。小徐非常接纳自己的强迫和追求完美的倾向。

案例三

小漫,是一个长相比较俊俏的男生,身材偏瘦,酷爱漫画。这学期刚开学时,班主任老师反映,小漫划伤了自己的胳膊,而且最近情绪比较低落。在咨询中,小漫能非常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行为过程、情绪反应,以及此刻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自述两周前在胳膊上刻了一个字,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个女孩的名字。最近一些天,这个女孩疏远了小漫,所以他很惊慌。从电视上看到了演员在自己身上烙下了爱人的名字以表纪念,所以自己就模仿着在手腕上刻了字。

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

(一)特点分析

从接触到的三个自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他们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1.自残的学生通常不会主动向心理教师求助。

2.他们都报告说自残过程中(比如划伤自己)不会感到疼痛。

(二)问题解决过程

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5~19岁的青少年是最易发生自残行为的人群[1]。在自残的原因中,有感情问题,学习压力,有父母离异或家庭生活不幸,还有受别人影响觉得好奇等等。其实这些都可以归于不适当的应对压力方式。对这些学生的辅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澄清概念。首先要澄清学生陈述的事件中混淆的概念。比如,小漫自述自己本身对疼痛不敏感,所以划伤自己的手腕也不觉得疼。应引导小漫认识到自己本身对疼痛不敏感不能构成他可以划伤自己的原因,这是两个不同的而且无关的事情。小徐则是需要区分,自己哪怕不愿意也一味讨好别人帮助别人的这种行为究竟是不忍心让别人伤心,还是想满足自己获得友情的需要。通过澄清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以便于下一步咨询的进行。

2.寻找自残背后的原因。经过详细的了解,丹丹自述心情低落的原因,主要是学习压力大,加上好友不理解,自己本身也是内向性格,所以导致心情低落,不愿意向好友发火,就通过自残的方式让自己的心情得以缓解。小漫则是由于自己喜欢的女孩学习成绩好,担心自己配不上她,也不敢耽误她学习,因此这个女孩没时间联系他时,他通常用包容的方式应对,但是内心依然很纠结。

3.建立联结,让学生明白自残与他的情绪压力、释放之间存在的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自残的方式来缓解和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其实,小漫内心的不自信和害怕是他心情低落的主要原因。他包容的行为掩盖了他的不自信。明白这层关系以后,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地面对导致自己情绪压力的事件,正确地面对压力事件。

4.提出要求,改变应对方式。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让他认识到自残行为只是他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并不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行为方式。请他保证今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境时,自己再次感受到心情压抑时,一定不再采用自残的方式来缓解。鼓励学生寻找符合自己心理特点的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方式。必要时,采用运动、转移注意或呼吸放松的方式来让自己的情绪得到改善。

三、经验和反思

自残是指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自残个体大多伴有攻击行为,严重沮丧,心情恶劣,以及孤独、绝望、愤怒等不良情绪[2]。一些研究发现,青少年认为自残行为能够给心理带来某种满足,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很大的压力。一般讲,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格比较内向或孤僻。他们把自己割破,往往能够感到舒服一些,然而这种极乐的感觉非常短暂,因此过不了过久,他们就又要重复一次。

此外,自残行为具有模仿性和传播性,一旦发现,需要立即主痈稍ぁP睦斫淌或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对青少年自虐、自残与自杀等行为的前兆应有高度的警惕,发现情况立刻要上报学校,并对学生展开疏导和教育。

从学校层面来看,生命教育,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头脑中是极度缺乏的。仅仅靠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偶尔强调一下,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3]。因此,加强校园内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加强父母跟孩子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多鼓励和引导,是预防自残行为的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雪燕,李艳芳,罗丞钞,秋玲.男孩危机?―大学生自残行为的性别差异及性别角色冲突的影响[J].青年研究,2015, 3: 39-47.

[2]李涛,郑晓边.青少年自残行为及其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 732-734.

篇8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应该具备主动性,能够主动地学习基础和专业知识,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地参与各项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加大了师资力量和教育投资,并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还存在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薄弱、教学课程设计陈旧、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关注度不够等问题。

学生创新意识不强 根据10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评的数据显示,具有强烈的自信心的学生仅占19.3%,具有想象力的学生占15.7%,敢于质疑老师的学生占31%,具备信息采集和分析的学生占40.4%。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普遍不强,习惯于听从教师的指令完成学习任务,很少主动参与和挑战新的实践活动。创新意识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能够激发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意识的缺乏则使得学生安于现状,尽管满腹牢骚却懒得主动改变现状。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他们仅仅关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读死书、死读书”导致他们的思维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时比较狭隘,很难迸发出灵感。尽管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想象力,但很少采用辨证的、全局的观点来思考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缺乏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和主动质疑、探索的意识。思维定式局限了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创造力的继续开发,当遇到难题时更容易受到挫折。

二是创新热情不高,缺乏进行创新的毅力。有31.2%的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一张毕业文凭,对于未来的工作没有目标,有着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因此对于主动学习课本外的知识也没有很大兴趣。另外,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容易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外界新生事物的刺激将对他们的创新实践的持续性产生冲击,而享乐情绪、畏难情绪也使他们的创新活动难以持续。

三是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实践动手能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尽管很多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忽视了实践动手能力,做实验时手忙脚乱。有35.8%的学生自述创新实践能力一般,没有到企业或教学基地进行过生产实习,也很少参加学校组织各类实践活动。67.2%的学生没有参加过职业能力培训和科技创新活动。

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强调教育内容的统一性。但是这种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有27.3%的学生反映一次性接受的新知识点太多,对教师课堂教授的知识无法完全理解,有48.7%的学生由于害羞、不重视等个人原因不愿意向学习校好的同学请教,有64.8%的学生感觉接触本专业和其他学科的前沿知识的机会较少。再者,各院校基本采用材,个别教材内容已经严重落后。经调查,专业教材书采用5年前出版的占44.8%,因此从另一层面导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陈旧。另外,教师不注重自身知识更新、封闭式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各学科知识交叉不足等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负面因素。

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不浓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合力支持。但是,当今各单位人才招聘往往注重学生在校时的成绩单或各种证书,对于学生参与的各项实践活动不够重视。学生在生产实习时也仅仅是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简单和重复性工作,显示不出实习和实践的意义。而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庭的教育观念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创新的启蒙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没有为孩子营造平等、自信的家庭环境,动辄打骂训斥,习惯于拿孩子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相比,追求成绩至上。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信心较弱,胆小怕事,遇事不敢质疑,创新性也较差,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与此相反,有些家庭溺爱、娇惯孩子,从而造成学生依赖性强,不会主动进行思考,同时缺乏毅力和耐心。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应对措施

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的理念,形成有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鼓励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自动自发的形成创新和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未来职业的定位,促使他们根据职业需求主动地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和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了解职业的发展前景,从而坚定学习和实践创新的信心。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应该树立自信心,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不断进行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建立创新观念。学生应该认识到,创新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知识面和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创新与学习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学习是进行创新的前提,而创新成果可以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的不足。在创新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探索精神。

设计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 有些高职院校仍侧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应该将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另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锻炼的机会,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需要不断追踪当前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注重多学科交叉和渗透,帮助学生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和开阔视野,掌握高、精、尖技术。另外,学校可以尝试开设一些帮助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系列课程,以及做与创新相关的学术报告,从而使学生系统的接受创新思维、创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训练。通过理论教学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实践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在就业时更顺利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建立创造性、启发性的教学环境 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通过了解、分析和归纳最新的教育成果,将有益的经验应用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和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站在辅助者的立场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助学助研活动,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职业的关注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若干富有探索性的教学情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索的精神,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

篇9

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助学奖学金,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使绝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学可上、有学能上。改进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工作是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制定的各项高等学校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定问题;应对措施

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助学奖学金,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使绝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学可上、有学能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中明确指出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概念、认定材料、认定程序和认定方法。

高校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格认定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改进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工作是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制定的各项高等学校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的重要保障。现从以下几点谈一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一、认定材料不真实

近年来,新资助政策颁布后,资助范围扩大,资助额度进一步增加。国家奖学金每人8000元, 省政府奖学金每人6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5000元,国家助学金分别为4000元、3000元和2000元,另外各高校还有院助学金、奖学金不等。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学生为了说明家庭经济情况到户口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开具学生家庭情况证明,而这些调查表和证明材料却很难体现其真实性准确性。地方政府在没有详细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情况下,随意出具困难证明;或者有的学生找关系、托熟人等手段拿到困难证明,而高校也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政策,给认定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从而影响了真正贫困学生的正当权益。同时,一些性格内向、自卑的家庭困难学生不愿主动说明家庭经济情况,往往会失去受资助的机会。

二、认定程序需要进一步改进

有些高校在接到贫困生认定通知后,先是由本班学生个人提出申请,后在本班组成评议小组对申请学生进行评定,辅导员根据认定小组的意见进行审核,交学校审批。认定程序一般是出具困难证明,学生申请自述,参照日常消费情况,通过谈心、班会等形式给予确定。在认定过程中,要求评议小组的学生本着公平、公正的心参与评议,但在实际操作中,同学、老师的主观印象作为评判标准,同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参与评议的学生影响较大,更有甚者,一些同学利用各种关系来使自己当上“贫困生”,混入受资助的范围之中。

有些高校采取按各院系在校生的人数多少分配指标,而不是根据各院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人数来分配名额,从而使一些家庭经济困难人数较多院系由于名额的不足,一部分贫困生享受不了资助。而一些名额偏多的院系,只能降低认定标准,致使一些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也得到了资助,不能真正地达到认定工作的目的。

三、加强诚信及感恩教育

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有些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办的假调查表和假证明材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高校各层面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诚信及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品质。要形成一个观念,需要一个环境,需要良好的舆论导向。学生们的课程有《论语》的内容,让同学们分享读后感,对孔子的“人无信,不知其可也”互相讨论,激发学生们的诚信意识。还从课堂内容出发,展开讨论延伸,征集诚信感恩格言集锦、诚信小故事,并在班内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有把机会留给最需要的人的思想。

在班级中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使学生学会“感恩”,对于现代的大学生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懂得尊重别人的,让他们知道爱他人、帮助他人。学会感恩,就是要知道知恩,要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老师及长辈的教诲之恩,亲朋好友的帮助之恩。所以,以“家庭教育投入调查”为起点,使学生充分了解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社会的付出,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对前途、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通过参与者感悟向父母亲人传递爱的信息,反思父母养育之情,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与父母交流生活情感,汇报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回顾家庭教育成长经历,做好职业与人生发展之路设计规划,向父母汇报好思想、学习规划、生活安排,让远在家乡的父母不再担心,勇敢地表达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唱响感恩歌曲,吟诵感恩诗歌。结合年轻人的心态和欣赏习惯,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演唱《感恩的心》,配乐诗朗诵《天使・翅膀・诚信》等,教会他们用感恩的心歌唱生活,传递感恩诚信的思想,让他们记住感恩你我他。

在班会上还组织同学们集中读书,向同学推荐优秀的书籍作品,如《黑暗中的舞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弟子规》、《暖春》、《我的兄弟姐妹》、《一个都不能少》等,激发学生共鸣,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感言。

四、通过其他措施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实情况,鼓励知恩图报的贫困学生,使受资助的学生毕业后回馈社会和母校

一方面让所有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贫困生评定与监督的行列,客观地反映周围同学生活实际情况,提高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让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和自己的父母在家照个合影,通过合影分析家庭真实情况。认定材料收齐后,全院可通过分区派学校工作人员到家走访调查或电话质询村、乡、镇,发现有弄虚作假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阶段,取消其他评优选先资格和一切资助。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应优先注意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来至国家规定的边远地区农村等家庭经济贫困学生。

在我工作中遇到过多次这样的事:在大学一年级有的学生申请了助学金,听说学院让他适当的参加一些劳动,就撤销了申请。在大学二年级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中一名学生哭闹着找到我说:“老师,在大一的贫困生补助中你还给了我4000的助学金,今年你为什么才给了我个3000的”。这些学生认为国家的这些助学金是他应得的,是白拿的,不知道感谢国家和学校的帮助。因此,对待这一部分学生必须要进行知恩和感恩教育。鼓励那些知恩图报的贫困学生,有些学生在得到奖助学金后,怀着感恩的心,拿出一部分作为班费及帮助其他需要的同学。

国家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感恩诚信教育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内化”教育,从人性本善出发,以真换真,以善扬善,重树成功信念与报效责任。老师抓住了资助育人这一关键点,能很好地发挥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学生明白了“感恩为动力之源,诚信乃立身之本”,使得广大贫困大学生有意识地通过自身努力、刻苦学习、综合素质提升来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2]教育部.国家资助政策简介.2009年6月.

[3]李少阳,王志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的构建,高校辅导员,2013.4.

[4]杨得利、熊志忠.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7.9.

[5]丁志强.构建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高教高职研究,2007.9.

篇10

【关键词】 自杀未遂;意念;心理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0997-05

自杀是指有自我意识,自行采取的导致自己死亡的行为[1]。自杀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很多国家,自杀已成为居民前10位死因之一。一项来自安徽合肥地区的监测资料表明,中学生近1年的自杀意念报告率由1998年的15.3%增加到2003年的27.7%[2]。比照国际标准,我国已成为继日本、韩国等之后的又一高自杀率亚洲国家。据报道自杀已经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之后的第五大死因,15~34岁死亡人群中,自杀成为首位死因[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情况的调查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以便为青少年自杀风险评估和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预防自杀行为继续发展、降低青少年自杀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蚌埠地区抽取2所大学,4所城市中学(其中教学质量较好的中学1所,中等的2所,较差的1所),3所农村中学(按教学质量好、中、差各抽取1所),所抽取的7所中学中6所为完全中学,1所为职业中学。中学按每年级抽取2~4个班,大学按不同专业每年级抽取2个班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抽取学生7 315名,回收有效问卷7 104份。其中初中生1 919名,高中生1 865名,大学生3 320名;男生3 533名,女生3 571名。年龄12~22岁。

1.2 调查内容

1.2.1 自杀意念的评定 自杀意念指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对1年内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发生自杀意念频率、自杀计划情况、自杀准备情况和自杀意念强烈时的想死程度进行分析。

1.2.2 自杀未遂的评定 自杀未遂是指各种有意威胁和/或残害自己的生命,但未导致死亡的行为。

1.2.3 人口统计学变量 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学习阶段、家庭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等。

1.2.4 亚健康状况的评定 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评定青少年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4]。躯体亚健康有32条评价项目,只要有1条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即为符合躯体亚健康状态者;心理亚健康有39条评价项目。以某项目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即界定为具有该亚健康相关症状。计算研究对象亚健康症状数。

1.2.5 抑郁与焦虑状况的评定[5] 采用Zung编制的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按1~4分的4级评分方法评价青少年的抑郁状况,抑郁量表总评分≥41分为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对青少年焦虑状况进行评价,焦虑量表总分≥40界定为焦虑症状。

1.2.6 述情障碍的评定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5],根据述情障碍分值,按四分位数法分4个等级对各级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状况进行比较。

1.3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首先对课题组成员和各调查中学分管领导、所调查班级班主任、校医和/或体育老师以及大学所抽班级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再由班主任协助调查组成员到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在自愿的情况下填写问卷。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内统一发放、集中填写、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13.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SPSS13.0)录入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 在参加调查的7 104名学生中,报告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共有2 017名,报告率为28.4%(2 017/7 104);报告 自杀未遂的学生有198名,报告率为2.8%(198/7 104)。

2.1.1 自杀意念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在2 017名报告有自杀意念的学生中,其中在调查时1年(12个月)内产生过自杀意念的学生有732名(36.3%),调查时1年前就有的有1 285名(63.7%)。对调查时1年内产生过自杀意念的732名学生根据产生自杀念头最强烈的那一次的意念频率、当时自杀计划的设置情况、自杀准备情况和想死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意念频率63.0%为一闪而过,39.3%有自杀计划,8.5%有自杀准备,24.3%的学生想死程度大于50%。

2.1.2 自杀未遂 对198名自杀未遂者的自杀次数、最近一次发生的时间、自杀结局和自杀实施时的想死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2.8%的自杀未遂的学生报告≥2次,最近一次发生在1年内的占50%,自杀结局中达40.1%的不是本人放弃,30.3%的在当时自杀时的想死程度超过50%。

2.2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分别对学习阶段、性别、户籍、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否为单亲家庭、是否为独生子女7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进行χ2检验。见表1。

2.2.2 躯体亚健康状况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有躯体亚健康症状的2 694名学生中,自杀意念报告率为37.8%(1017/2 694),高于无躯体亚健康状态的自杀意念报告率22.7%(1 000/4 410),(χ2=186.929,P=0.000)。按躯体健康条目多少为自变量X,自杀意念报告率为应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31.527+2.235 X,说明随着躯体亚健康条目的增加,自杀意念报告率逐渐升高(F=53.092, P=0.000)。

根据有无躯体亚健康将7 104名青少年学生分为2组,比较2组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结果发现躯体亚健康组自杀未遂报告率4.5%(121/2 694)高于无亚健康组的1.7% (77/4 410)(χ2=46.523,P=0.000)。

2.2.3 心理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心理亚健康量表有50条心理、社会、活力等不适的症状,根据个人近3个月来对每条症状的实际感受划分6种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一种情况,只要有1条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就定义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结果发现有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1 297名,自杀意念报告率为39.9%(1 297/3 233),高于无心理亚健康状态(3 881名)的自杀意念报告率18.8%(730/3 881)(χ2=393.035, P=0.000)。按心理亚健康条目多少为自变量X,自杀意念报告率为应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28.651+1.757 X,说明随着心理亚健康条目的增加自杀意念报告率逐渐升高(F=128.618, P=0.000)。

根据有无心理亚健康将7 104名青少年学生分为2组,比较2组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结果显示心理亚健康组自杀未遂报告率为4.5%,高于无亚健康组的1.3%(χ2=66.133, P=0.000)。

2.2.4 抑郁状态对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抑郁评定量表采用1~4分4等级评分方法,对个人20条的得分进行累加,凡总分≥41分,即认定为处于抑郁状态。 对有、无抑郁状态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抑郁状态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无抑郁状态学生(χ2=105.234,P=0.000;χ2=129.905,P=0.000)。见表2。

2.2.5 焦虑状态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影响 焦虑评定方法同抑郁。对有、无焦虑状态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焦虑状态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无焦虑状态学生(χ2=121.51,P=0.000;χ2=122.05, P=0.000)。见表3。

2.2.6 述情障碍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述情障碍的评价方法还没有统一标准,本研究根据述情障碍得分,计算四分位数,将得分在第0~25百分位数计为1级,将得分在第26~50百分位数计为2级,将得分在第51~75分百分位数计为3级,将得分在第76百分位数以上计为4级,对不同级别述情障碍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报告率随着述情障碍级别的增加而升高(χ2=394.335,P=0.000;χ2=69.929,P=0.000)。见表4。

2.3 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3.1 自杀意念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5。

以自杀意念为应变量(0=无, 1=有),将性别(男=1,女=2)、学习阶段(初中=1,高中=2,大学=3)、父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初中=2,高中及以上=3),母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初中=2,高中及以上=3)、躯体亚健康条数(0条阳性项=1, 1~3条阳性项目=2,4~6条阳性项目=3,7~9条阳性项目=4,≥10条阳性项目=5)、心理亚健康条数(赋值方法与躯体亚健康同)、抑郁分数(<40分=1,≥40=2)、焦虑分数(赋值方法与抑郁同)和述情障碍分数(赋值与等级相同)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习阶段、心理亚健康、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和自述障碍6个变量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素。与单因素相比,剔除了母亲文化程度和躯体亚健康2个变量。见表5。

2.3.2 自杀未遂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自杀未遂为应变量(0=无, 1=有),将性别、学习阶段、躯体亚健康分数、心理亚健康分数、抑郁分数、焦虑分数和自述障碍分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的赋值方法与自杀意念相同。结果显示,性别、心理亚健康状态、抑郁和焦虑状态、自述障碍均是自杀未遂产生的影响因素。见表6。

3 讨论

3.1 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报告率偏高 本调查结果显示,蚌埠地区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8.4%,高于国内一些地区的报道[6-7],与冯珊珊[8]报道的广州市结果(33.2%)接近。结果高于国内某些地区的原因可能为:一是调查时间不同的结果。本调查时间为2007年12月份,而文献[6-7]调查时间为2003年和2004年,时间相差较长,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竞争日益增强有关;而冯珊珊报道的广州市的调查时间为2007年4月,与本调查时间接近,因而结果也较为接近。二是调查对象虽然都是青少年学生,但不同学习阶段的人群比例不同可能对结果也有影响。本调查样本中初中生占27.0%、高中生占26.3%、 大学生占46.7%,而文献[6-8]调查对象中主要是中小学生,而大学生占的比例较小,由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不同,所以会对最后的结果造成影响。

自杀意念的严重程度可从其计划、准备和意念等级来反映,严重自杀意念者只占小部分,且自杀意念越严重,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越大。Turvey[9]报道,有过1次或2次自杀意念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危险性是没有自杀意念者的2.4倍;有过多次自杀意念者,发生自杀未遂危险性是没有自杀意念者的13.7倍。本次调查自杀未遂报告率为2.8%, 其中32.8%的人自杀次数≥2次。重复自杀未遂也是自杀死亡重要的预测因素。有学者报道,曾有过非致死性自杀未遂的人,10%~15%最终自杀死亡[10]。WHO多中心青少年研究显示:重复自杀未遂后一年是成功自杀最强的预示因素[11]。Cedereke等[12]于2005年提出:在1年的随访中,早期(即前一次自杀未遂后0~1个月)重复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关注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已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3.2 女性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男性 在自杀行为的性别差异上,国内其他城市的调查结果提示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而自杀未遂的发生则大多为男生高于女生[13-14]。国外的研究则显示女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均高于男生,而自杀死亡的发生率低于男生[15]。本次调查女生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男生,而自杀未遂报告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女性对压力的感知强,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想法有关。

3.3 学习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本调查显示高中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而自杀未遂报告率初、高中生均高于大学生。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学生心理日趋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另外,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其学习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学习成绩越差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越高[1]。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面临中考和高考的考验,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在我国,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因此高考不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学生家长和老师都高度重视,从而给高中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一旦遭遇意外的学习和生活事件,很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导致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的发生。而大学生经历过了高考,初中生距离高考的时间较长,学习压力相对于高中生来说却小得多,因而高中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

3.4 亚健康状态对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国内外研究显示,有自杀相关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国外研究表明,5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是抑郁症患者,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死亡[16]。对自己通常有较多否定评价的人,相对会产生较多的抑郁情绪。此次调查证实,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其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抑郁与焦虑程度都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者。可能与这些青少年受身体健康状况影响,学习及其他活动的能力较差,常有更多失败的体验,内心脆弱、敏感、情绪不稳定、自信心不足,当遭遇意外事件时,更易选择消极的方式来应对,如自杀。

3.5 述情障碍是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的重要因子述情障碍(alexitymia) 又译作“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 即自身情绪调节障碍,其特征包括情绪体验受限或减退、情绪表达能力障碍、想象力下降、不能主动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困难[17]。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心身疾病等一些躯体疾病中伴有述情障碍症状较多[18],在正常人群中也发现约有10%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不善于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情绪感受[19]。述情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20],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清楚。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或为其继发症状。述情障碍患者不能区分焦虑与抑郁,不能区分兴奋与疲劳,不能区分生气与饥饿[21]。不能准确地描述感受妨碍了患者情绪压力的释放[22]。相反,这些压力存在于体内,最终表现为躯体的疾病。内部的痛苦通过躯体的疼痛或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述情障碍患者由于缺乏识别、表述情绪的能力,所以在应激情境和人际关系中常出现情绪失调,及情绪的困感。这样的失调进一步改变通过认知来处理情绪的能力[23]。本调查结果显示述情障碍是学生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可能与有述情障碍对学生产生上述身心影响有关,也可能是述情障碍本身可以加重学生躯体和心理亚健康有关。

(致谢:本课题得到了蚌埠市教育局、怀远县教育局以及调查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7.

[2] TAO FB, GAO M, SU PY, et al. Trends of Health-risk Behaviors and Their Risk or Protective Factors on Adolescent Students in Hefei, Anhui Province, China, 1998-2003:Study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Rinton Press, 2005:180-189.

[3] 王卫红.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 陶芳标,胡传来,孙业桓,等.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09-314.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8,378-381.

[6] 高鸿云,吴增强,邓伟.等. 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2(1):32-37.

[7] 张敏,王礼桂,邢艳菲. 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29-431.

[8] 冯珊珊,张雪琴.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14-416.

[9] TURVEY C, STROMQUISTA,KELLY K. Financial los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 rural community sample.Acta PsychiatrScand, 2002, 106(5): 373-380.

[10]PHILLIPS MR, YANG GH, ZHANG YP, et al.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 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 Lancet, 2002, 360∶1 728-1 736.

[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1999. Geneva: WHO,1999:104-109.

[12]CEDEREK M,OJEHAGEN A. Prediction of repeated parasuicied after 1-12 months. European Psychiatry, 2005,20: 101-109.

[13]高茗,徐放,沈庆凤,等.合肥市中学生情绪障碍及伤害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243-244.

[14]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等.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9,15(3):247-248.

[15]GOULD MS, GREENBERG T, VELTING DM, et al.Youth suicide risk an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3, 42(4): 386-405.

[16]CHARLES Lr, JOANNE Er, RICHARD C,et al.Some differences betweenmen and women who commit suicide.Am J Psych,1988,145(6):718-722.

[17]SALMINEN JK,SAARIJARVI S ,AARELA E ,et al .Two decades of alexithymia.J Psychosom Res,1995,39(7):803-807.

[18]BLILEY PE,HENRY JD .Alexithyria,somatization and negative affect In acommunitys ample. Psychiatry Res,2007,150(1):13-20.

[19]JOUKAMAA M ,TAANILA A ,MIETTUNEN J ,et al .Epidemiology of alexithymia among adolescents. J Psychosom Res, 2007,63 ( 4 ) :373- 376 .

[20]WOUTA M ,ALEMANC A ,BENNOND B ,et al .No words for feelings: Alexithymia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first-degere relatives. Compr Psychiatry,2007,48(l):27-33.

[21]MCDOUGALL J. Thertres of the body: A psychoanalytical approach to psychosomatic illness. London: Free Association Books,1989.

[22]MARTIN JB, PIHL RO. The stress-alexithymia hypothesis: Theortic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 tions. Psychother Psychosom,1985,43:169-176.

篇11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大学生亚健康心理 调节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历来重视音乐与人生、人与社会关系。与西方音乐追求对比和矛盾冲突、斗争相比,中国传统音乐千百年来始终崇尚的是“和”,这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有着直接关系。在中国古代,“乐”从一开始就是与“礼”捆绑在一起,作为反映为“礼”的封建等级制度的调和剂而存在。“礼”强调的是“异”,而“乐”强调“和”,“乐”之“和”就是为了消除由“礼”之“异”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使人们在“乐”的熏陶中心甘情愿的接受“礼”的制约,从而达到“音和―心和―人和―政和”的境界 。要达到上述目的,不论是在音乐创作、表现还是接受活动中,中国传统音乐向来以“中和之美”为最核心的标准,作品意蕴大多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崇尚和谐、自然,不追求强烈。即便在当今社会,以“和”为美的中国传统音乐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当前在高校中,大学生由于遭遇失恋、学业和就业压力以及家庭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容易引发压抑、焦虑、孤僻、自卑、嫉妒、过度愤怒等不良情绪,直接导致亚健康心理状态的出现。①关于亚健康心理状态,究其本质也是一种“失和”的心理状态。本文要探讨的是通过以“和”为内涵的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施以心理干预治疗,使得他们的内心由“不和”转为“和”,即通过中国传统音乐来改善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五音疗疾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阐述了五行音乐治疗的原理,把五音和五行、五脏相配对,并指出了其间的对应关系,以此作为防治疾病的依据之一。《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又载“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羽为水音通于肾。”阐明五音与五行相应,与五脏、五志相连。在此理论基础上,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角调音乐具有木气的属性,能防治气的内郁;徵调音乐具有火气的特征,有利防治气机的下陷;宫调音乐具有土气的特性,以利防治气的升降紊乱;商调音乐具备金气的特点,以防治气的耗散;羽调音乐为水气的体现,利于防治气的上逆或过分上炎。《皇帝内经》中还记载:“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这说明不同调式的音乐不但对人体的脏腑有相应的影响, 还可以调节人的情志。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五行、五音、五脏及五志的对应关系如下:

实际上,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是因为人体是由许多有规律的、 协调振动的系统所组成,诸如:大脑的电波运动、心脏的搏动、肺部的收缩、肠胃的蠕动和自律的神经活动等,都是有着一定节奏和频率的。当有着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内部器官的振动节奏相吻合时, 就能够产生同步共振作用, 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根据以上理论,对于大学生的各种亚健康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音乐干预治疗。如“过度愤怒”在五行中属“木”,这类人性格耿直,但是遇事不冷静,容易发怒。对于这类学生,应多听角调式音乐,如《月儿高》,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能让人心境趋向宁静平和,缓和暴怒的情绪。 自卑的人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可以多听徵调音乐,如《紫竹调》,《百鸟朝凤》等乐曲。 徵调音乐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能使人奋发向上。“压抑”、“孤僻”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又不愿与人交流,因此不良情绪长期累积于心形成抑郁,多造成食欲不振。这类人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良宵》,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能使人的思绪得以排解,恢复旺盛的食欲。“焦虑”属于五行中的“水”,这类人总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应多听羽调式的音乐,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柔美,如大自然中的行云流水,能够平和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推荐乐曲《阳关三叠》。“忧伤”、“悲哀”在五行中属“金”, 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可以先通过商调式引导排遣。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如《春江花月夜》等,能使人及时发泄心头悲痛,防止悲伤的情绪压抑于内心而产生抑郁。当患者能够畅快淋漓地哭出来之后,则可转听徵调式音乐,如《百鸟朝凤》,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使患者摆脱悲伤与痛苦。 要说明的是,以上推荐乐曲中有部分乐曲并不只有单一调式,而是多种调式交替,所以在选择乐曲的时候可以根据接受者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耿元卿博士以该校22名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予以五行音乐进行干预。试验音乐选用台湾风潮唱片公司出版的《易经五行疗效音乐》,根据实验对象的心理亚健康的表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并开出音乐处方。试验结果说明,五行音乐能有效地控制不良情绪,显著改善焦虑、抑郁等心理亚健康状态,甚至对消化不良、睡眠障碍、疼痛等躯体亚健康症状的改善也有良好的康复作用。其中,发生显著改善的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的心理亚健康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

二、情绪引导

针对不同的亚健康心理,对大学生采用传统音乐治疗,是单纯通过听音乐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它与一般欣赏娱乐性音乐有原则区别。它是根据患者所患心理疾病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音乐对患者进行情绪引导,使人体机能和心理得到相应的治疗,可治疗情绪不安、精神抑郁、神经衰弱、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症。选曲原则,既可以用“正治――情绪疏导法”也可以用“反治――情绪中和法”。

“反治――情绪中和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即采用与听者情绪相反的音乐使其过分的某种情绪得以中和。在中国古代,人们都认为古琴音乐平和悠远,能调畅人的情志,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欧阳修在《送杨序》中写道:“余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在文中欧阳修自述曾经患有“幽忧之疾”,多方求医无效。后来欧阳修向好友孙道滋学琴,只要抚弄琴弦,投入到琴声中去,他便万事离心,烦恼尽除,不觉间抑郁症竟痊愈。宫音属古代五声之一, 归脾, 脾主思, 思可解忧, 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故以宫音醒脾而解忧为最佳。因此,在治疗大学生亚健康心理时,我们可以采用与听者情绪相反的乐曲来中和其过分的情绪。如让情绪过于兴奋者(如易怒、失眠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使其过于兴奋的情绪得以中和,恢复平静。或是让情绪萎靡不振者(如抑郁症患者)听欢快活泼、情绪明朗、令人振奋的乐曲,使其低糜的情绪得以中和,恢复积极的心态。

此外,“正治――情绪疏导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传统医学在使用音乐进行情志治疗时,认同“物极必反”,即某种情绪在音乐的支配下,达到顶峰时,会出现一个向相反情绪转化的时刻,而这一时刻,正是患者感到畅快的时刻。如辽代契丹族医生耶鲁敌律, 对宰相夫人( 枢密使妻) 的顽疾怪病( 沉疴) , 认为是“ 心有蓄热,非药石能及, 当以‘意疗’ , 因其聩, 聒之使狂, 用泄其毒则可。于是令大击钲鼓于前, 翌日果狂, 叫呼怒骂, 力极而止, 遂愈”( 《辽史・耶鲁敌律传》)。 对于这种蓄热, 要使它发泄出来才能愈, 就布置行军的钲鼓, 大击大擂 , 造成令人难耐的噪声, 激怒患者发狂, 将患者推向极端, 从而通过声音发泄震荡, 吐出怒气。 从心理动力学观点来说, 使气得以发泄而治病。 泄出心中蓄热, 病就好了。因此,在面对亚健康心理的大学生时,我们可以采用与其情绪相同的乐曲,帮助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让悲伤抑郁者听大悲的乐曲,激起他强烈的情感共鸣,能够促其大哭更好,使听者将积郁于心的忧伤情绪全部释放出来,从而带走悲伤。或对过度兴奋者(失眠、易怒、暴躁者)给予以振奋的音乐,使他更加兴奋,稍许,待他情绪宣泄殆尽感到疲劳时,再抓住时机给以有镇静效果的乐曲,最终使其亢阳兴奋的状态得到化解,气血回复平衡,心中平和自然显现。

结语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也给予了严格的定义:“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正常的现象存在,进而还指每个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社会行为方面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态。”从这个定义可见,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了三个部分:没有疾病的身体、以愉快为主的心理状态和能够承担自己的角色责任的行为能力。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危害性多年来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很多情况下心理亚健康状态对他们的影响比躯体疾病要大得多。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个象霍金、张海迪这样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但却能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做出卓越成绩的事例,但对一个心理亚健康状态者而言,却很难指望其能够有所作为,甚至无法正常学习和工作。有研究显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辍学、失业、失恋、家庭矛盾、离婚和人际关系纠纷等生活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心理亚健康状态。但是大多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改善的。据统计,30%多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者经过一般的心理咨询就获得有益的改善,70%多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者经过系统心理治疗走出了心理痛苦的阴影。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 : “七情之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明确指出了音乐对于人的心理疾病的疗效有时候甚至强于药物治疗。中国传统音乐本身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和”的特质,对于“失和”的亚健康心理恢复“平和”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我国传统音乐和医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广大音乐教育者和医学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注释:

①亚健康状态是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低水平的功能状态。心理亚健康是亚健康状态的一个亚型,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引起重视可能发展为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

参考文献:

[1]边江红.古琴音乐疗法概况及其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浅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44-145 .

篇12

【关键词】 性别感; 性别角色; 影响因素

1 性别感的变化

性别感包括性别认同和对性别角色的接受。“性别认同”或“性别自认”是指一个人将自己视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生物学上的性别认为是相反的,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人在“性别认同”方面出现混乱[1]。个体的性别认同一般在18个月到3岁间完成,而性别角色的认同则是有先天因素与后天习得等因素构成。在成年期,个体的性别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性别角色的接受,或对自己性别的喜恶。

1.1 文献综述

西蒙•波娃(1986)认为,许多孩子不愿做女孩而想做男孩的情况,几乎是人类私有制社会以来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差不多所有的男孩(像古代的柏拉图)都宣称决不愿作女孩;而几乎所有的女孩都悔恨没有成为男孩。根据哈佛洛•艾里的统计,100个男孩中,有一个想做女孩,但有75%以上的女孩愿改性做男孩。根据卡尔•皮巴尔的研究,在20个12岁到14岁的男孩子中,有18个人说他们宁可遭受一切厄运,却最不愿做女孩,在22个女孩中,19个想当男孩,理由是:“男孩比较好,他们不必像女孩那样受苦、我妈妈会更爱我、男孩做的事较有趣、男孩较有学习的倾向、男孩可以吓唬女孩子、我不必再怕男孩、男孩比较自由、男孩的游戏好玩、男孩不需为衣服烦恼……。”[2]

香港中文大学的张雷教授曾经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近1000名家长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大陆孩子在从儿童期向青春期成长的一系列过程里,社会生活的状态,给孩子性别认同的影响不是积极的,相反,是越来越多的混淆现象。九成以上的父母对女孩的教育方式趋于男性化,而基于根深蒂固的“男孩是家庭传宗接代的人种观”影响,百般溺爱下的男孩却由于过分的保护而女性化。当男孩教育女性化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忧虑时,女孩教育男性化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3]。

胡珍(2003)将“新世纪大学生性文明调查”与刘达临(1990)“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中两次全国大学生性别认同的对比研究发现:在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现有性别的喜恶与10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从性别来看,不喜欢自己目前性别的女大学生的比率比10年前降低了13.7%;男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现有性别的比率比10年前却有所上升;女大学生愿意选择相反的性别是男大学生的5倍强,与10年前差不多。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大学生越来越感受到在教育、就业和经济地位等方面与男性的平等,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更加接受自己的现实性别[4]。

上述关于青少年性别感的研究,要么侧重于描述性的研究、要么仅在于现象的推论,没有从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来进行相关性的分析,也没有转型期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感变化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正力图通过该视角,弥补此研究的不足。

1.2 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性心理是由性生理发育的内部冲动和社会意识的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在产生性心理的两个因素中,对性心理的内容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影响。性别感的错位使儿童性别认同错位,使成年人不接受自己的性别角色。莫银火(2007)认为,家庭教育的失误是造成性别感错位的最重要原因。其一,来自广泛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现实和古老传统观念之间的冲突。由于重男轻女意识的影响,在社会心理领域逐渐混淆性别的若干特征。把女孩当男孩来养,从社会期望上把性别的文化特征带入模糊地带。其二、在家庭教育领域里,严重的父性因素缺失。家庭中过多的女性榜样,过于娇宠保护,弱化了男孩子的性别区分。这种性别教育中性化以及家庭教育中普遍的父爱的缺失,将带给未来社会的性别问题。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通过四个观测点,对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别感的如下因素进行研究:对现实性别的喜恶;内心的性别期望;家庭对其性别喜恶及性别期望的影响。主要考察家庭的文化水平(以父母中最高文化程度为准)、父母性别、家庭及社会成员的亲密关系等影响因素。

我们假设:(1)随社会转型的男女平等文化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将更加接受自己的现实性别,但男女接受性别角色的差异仍然存在;(2)家庭对孩子性别感的影响很大。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越亲密,对孩子的性别感影响也越大;(3)家庭文化水平高的西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性别感更符合真实性别。

1.3 数据与论证

1.3.1 定量对比

1.3.1.1 对现实性别的喜恶

社会转型10年间的四次调查数据显示,西南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对自己现实性别持“喜欢”的比率基本呈逐次上升的趋势。见表1。

性别比较发现,虽然女大学生喜欢自己现实性别的比率仍增加了一成,但是,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喜欢自己的现实性别。也就是说,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上更加接受自己的现实性别,但男女接受性别角色的差异仍然存在。分析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外的开放,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被少数民族所接受。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权利实现,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因为接受了高等教育而享有了与男性同样的社会参与机会,在性别感上,越来越接受自己的真实性别。但是,现实中男性比女性在家庭和社会获得的偏爱和发展机会更多,致使男女接受性别角色的差异仍然存在。

卡方检验表明,家庭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喜恶影响的因素主要由与父母的亲密程度、父母的文化水平最为显著。表2数据显示,家庭文化水平对西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现实性别的喜恶也呈显著相关(Pr = 0.005):家庭的文化水平越高,“喜欢”以及对自己现实性别的喜恶“无所谓”的比率越高。

由第一章的数据可知,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父母高层次文化水平的比率随高校的扩大招生逐次降低。据此,我们预测:受父母文化水平的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现实性别的比率将出现增高的趋势。

表3的数据显示,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对其现实性别喜恶的影响具有统计的显著性(Pr = 0.000):在女生初潮的主要倾诉者中,尤以初潮的倾诉者为父母时,对其现实性别喜恶的影响为甚:初潮时向父亲倾诉的女生有8成喜欢自己的性别;向母亲倾诉的女生有7成喜欢自己的性别。

初遗/初潮作为青春期青少年的重大性生理变化的事件,还是国人传统文化中一个难以启齿的“性问题”。尤其对于男孩子而言,大部分的初遗均是在性梦中,性梦中的情景往往是“十分隐秘的、见不得人的”性事。因此,绝大部分青少年的初遗/初潮只会给自己十分信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人倾诉。因此,初遗/初潮的倾诉者往往就是青春期孩子最信任的、最亲密的人。上述数据反映了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密切,因而父母对其现实性别的喜恶影响极大。

为了进一步比较,我们引入家庭的“亲亲关系”概念。过去的许多研究常常把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归于“亲子关系”建立不善,这是把父母作为主体,孩子作为客体来考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对家庭教育效果的影响。所谓“亲亲关系”,是把孩子作为主体,父母作为客体来考察孩子与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第一个“亲”是亲近、亲密的意思;第二个“亲”是“父亲、母亲或其他教育中的监护亲人”的意思。在“亲亲关系”中,我们把“孩子亲近父亲的关系”简称为“亲父关系”,把“孩子亲近母亲的关系”简称为“亲母关系”。

分析表3可见,初潮向父亲倾诉的西南少数民族女生对现实性别的喜欢比率高于向母亲倾诉的比率。一个青春期女孩子要将自己人生的重大事件――初潮向父亲倾诉,或者“亲父关系”非常融洽,或者与父亲相依为命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或者父亲在教育女儿的方式上民主、尊重,甚至在性生理的发育问题上也常常与之坦诚交流和科学的回答。总之,无论哪一种原因构建起的“亲父关系”,一定让女儿从一个自己信任、爱戴、崇拜的成熟男人那里得到了呵护、喜爱、欣赏、尊重和肯定,在这样的“亲父关系”下,任何女孩子都会为自己身为女孩感到骄傲和自豪,当然会喜欢自己的现实性别。尤其是来自异性的呵护、喜爱、欣赏、尊重和肯定,对其现实性别喜恶的影响,胜于同性间――与母亲的这种亲密关系。

同样,表4的数据显示,上表关于女生的结论在男生中亦成立。且“亲父关系”非常融洽的男生,喜欢自己现实性别的比率仍然高于“亲母关系”的比率。

分析认为,在与男孩子的亲密关系上,父亲与母亲对男孩子的性别喜恶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性。儿子的“亲父关系”越密切,父亲灌输给儿子作为一个男人应具有的骄傲特质就越深入到儿子的内心,儿子就越以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男人为荣耀。相反,儿子的“亲母关系”越密切,越不能接受到关于男人值得骄傲的特质。因为,中国的母亲,受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生了儿子是荣耀,惯养孩子是本能”,往往在不自觉中,对男孩子“过度关爱”。于是,“亲母关系”越密切,儿子的“娘娘腔”和“女性化”的影响越大。

1.3.1.2 内心的性别期望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性别认同的真实情况,我们设问“如果可以再次选择,你宁愿为:A.男性;B.女性”,试图从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心的性别选择愿望来研究其性别认同的问题。

在10年间四次横截面调查中,在回答“如果可以再次选择性别”的愿望时,西南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愿意选择自己现实性别”的比率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大学生“愿意选择为女性”的比率上升了17.3%,“愿意为男性”及“无所谓”心理的比率均呈下降趋势。见表4~5。

我们仍通过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初遗/初潮倾诉者,来解释“亲亲关系”对其选择性别意愿的影响。

经卡方检验(见表6),对女生而言,初潮时不同倾诉对象对性别意愿的选择之间呈现高度统计相关性(Pr = 0.001)。尤其明显的是:初潮时向父亲倾诉心里话的女生选择与自己现实性别一致――“女生”的比率远高于想成为男生的比例明显低于跟母亲倾诉心里话的,而想成为女生的比例又远远高于跟母亲倾诉心里话的。

对男生而言(见表7),“亲父关系”对其选择男性性别的内心意愿影响的比率仍高于“亲母关系”。

综上所述,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越亲密,对孩子的性别感影响越大,且家庭文化水平高的西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性别感更符合真实性别。但是,几千年“男尊女卑”大文化背景的影响残余犹存,性别感上的男女差异仍然存在。到此,我们的研究假设基本成立。

1.3.2 对性别感变化的文化解读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性别感方面的心理变化,我们对10年前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现在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结构性访谈调查。

从具体访谈资料的分析可见,10年间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感有如下因素:

1.3.2.1 文化影响的差异

一位从小在西双版纳长大10年前在校的傣族大学生、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来说明在傣族的文化中男性占有比女性更高的地位。他说:一般的,我母亲穿着的衣物在家里摆放的位置不能高出男人的头。我作为一个男人,就是坐着,生我养我的母亲的衣物放着的位置也不能超过我的头,只能低于我的头,否则就被认为对男人不吉利。再例如,我们傣族的寺庙是非常神圣的地方,但是,从我5、6岁记事起,就一直好奇地问大人:为什么一个男人才能到庙里去,几乎不让女人一个人去庙里?现在看来,这是男尊女卑观念的典型吧?!所以,我们都以自己是男人为光荣。如果可以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做男人(DBM02)。

经历了10年社会变迁,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述性别感的差异不大:作为男性,我也没有觉得男性比女性好在哪里,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自己男性的性别。只是觉得男性就是男性。我家里曾经还有个弟弟,因为那时家里穷后来夭折了。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我们这个民族虽然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生儿生女都一样。但要我选择,我还是选择做男人(YNM02)。一位大四的彝族学生也自豪地说:我喜欢自己作为一个男孩子的性别,我认为当男人比较自豪。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性别,我还是会选择当男性(YNM09)。一位在校的傣族男大学生也鲜明地回答:我很喜欢自己的性别。如果可以再选择,我仍选择男性(DNM01)。

1.3.2.2 社会性别角色的影响

两位10年前的彝族男生既从生育文化表达了喜欢男性性别,又从彝族男性被赋予的沉重的社会责任表达了不喜欢男性性别的客观心态:我既喜欢又不喜欢自己的男性性别。喜欢的是男性在本民族中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不喜欢的是象我们在这个传统民族家庭里面长大的男性,知道自己应该承担更大的家庭与社会责任,所以,经常感到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因为,在我们的传统家庭教育,男子汉要挑起家里的重任。家里的比较大的建设主要还是男性在操作,大事情还是男性做主。尽管如此,如果让我选择性别的话,我还是选择做男性。虽然我也说不清楚其中的理由,我还是觉得这样选择好(YBM01)。我从来没有不喜欢过自己的性别,我对自己比较自信,对自己作为男性还是很自豪的感觉。因为男人在社会上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性别的话,我还是会选择男性(YBM05)。

无独有偶,有两位10年前的女生也因男性将担负更大的责任、女性自身的性别角色优势而喜欢自己作为女性的性别:如果可以再选择,还是选择女性。因为,我觉得如果选择男性的话,要承担的生活责任更大,要做的事会更多,所以,我还是选择女性(YBF05)。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喜欢自己目前的性别,因为我觉得作为女性很幸福,有很多自己可以表现的东西。所以,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性别,我还是会选择女性(YBF06)。

1.3.2.3 “延续香火,传宗接代”观的影响

10年前的一位在校藏族男生从藏族生育观的角度解释了重男轻女的文化背景: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的性别。尽管我们藏族没有汉族那么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但是比较而言,哪怕儿子生得再多,都还是愿意养男孩。我爸妈就生了10个儿子,没有一个女孩,还是觉得生儿子是很正常的。我的隔房哥哥,第一个生了个女子,后来第二个又生了个女子。他就给他妈妈说:“妈妈我们把她丢了嘛。”虽然好像不经意说的这话,也没有把第二个女儿丢掉,但是却反映了都想生儿子的主观愿望。所以,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愿意选择自己作为男人(ZBM02)。

一位生活在汉彝杂居区、目前在校的大二彝族女生则从虽不“重男轻女,但仍重视香火”的潜意识回答道:在我们那里肯定大多数都是喜欢儿子一些。虽然我父母生了三个女孩一个儿子,我们家对男孩和女孩还是比较公平的,父母对所有儿女都一样。是否重男轻女,主要与家庭里父母的观念有关。在我们那里还是好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的。有的家庭觉得生男生女都一样,有的家庭就不行,认为如果没有男孩子家里没有传种接代的后人了,就断了香火了。但是,我本人还是比较喜欢自己女性的性别,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是选择做女性(YNF04)。

但是,许多目前在校西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却表露出自己矛盾的心态:我喜欢自己的性别,如果可以重新选,仍会选择自己女性性别。从感情方面来说,还是做一个女孩子比较好。在以前,像我们老百姓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事实上并不是那样的。如果你一个女的嫁了一个老公,其实父母并不是丢了一个女儿,而是多了一个儿子。但从生理上说,我会选做男性。因为女性各方面比起男性来说有一定的欠缺。特别是我们上过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许多的疾病都是女性容易得,而男性很少得,有的时候心里觉得不平衡(DNF02)。

由此可见,在中国大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养儿防老、延续香火”、“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等观念在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许多西南少数民族男大学生仍然“以身为男性为荣”。

1.3.2.4 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10年前在校的西南少数民族大学女生,多从社会的认可、母亲在家里得到父亲的尊重以及没有男性的社会压力大等方面,谈及对自己女性性别的悦纳:我母亲是文工团的,只会唱唱跳跳,没有多少文化。我父亲是一个小学的老师,毕业于一所师范学校,当时在我们那儿算是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他们结婚后,父亲就教我母亲识字,他们俩的感情非常好,的时候我的父亲被揪斗,后来被害致死。父母只有我一个女儿,我在上学的时候,因为家里比较穷困,每次妈妈都把我打扮成假小子。但是,父母非常爱我,从来没有表露出没有生儿子的遗憾。所以,和男孩子比较起来,我从来没有下辈子不做女人的想法。如果可以选择,我觉得我下辈子还要做女人。因为,我觉得做女人还是很好的(YBF03)。

分析认为,大部分10年前的女大学生面对既成的性别事实时,能坦然接受,并努力去尽好妇道。而当今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一些家庭中的女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像母辈的传统女性那样既在事业上不让须眉,又在家庭里尽好妇道,以加倍地付出相夫教子,她们在骨子里有了更多的反叛,加之一些家庭将女孩男性化,因此,目前在校女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真实性别,并希望“来世不为女儿身”的比率有所上升。

2 结语与讨论

本章关于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心理变化的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检验并证明了我们关于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感、性幻想与性梦以及心理变化的研究假设。因而,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变化特征,主要是性别感越来越符合现实性别,但性别差异犹存。

其一,10年前,西南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现实性别的比率较高。10年后,随着社会的转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与教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是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现实性别的比率均下降;男女大学生愿意选择与自己现实相反性别的比率也逐次下降。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有力地推进了少数民族女青年参与到经济、政治与文化建设的各项社会活动中,她们喜欢比率越来越高。但是,女生喜欢自己现实性别的比率每次调查均低于男生,且“愿意选择为男性”的比率每次均远远高于男生“愿意选择为女性”的比率。西南少数民族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加接受自己现实性别的结论,与许多全国大学生性别感调查的结论基本相同。该成果的意义说明:西南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对现实性别的接受虽然较10年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男女生之间对现实性别喜欢的比率差仍然显著。中国几千年“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在21世纪的大学生(不仅仅是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头脑中仍然存在,现实中,父母生育男孩后在“恭喜恭喜”声中获得的狂喜,生育女孩后对声声“将就将就”的叹息;社会上男女两性无论在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生活中仍然不能得到同样的发展机会;而在西南少数民族家庭中“男尊女卑”的习俗比比皆是……这一切预示着:真正男女平等的时代在中国并未到来。要在中国让所有的男人与女人都真正接纳、喜欢自己的现实性别,为性别平等的努力还任重道远。

其二,在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感的相关因素中,“亲父关系”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感的影响非常显著。“亲父关系”对子女现实性别的喜恶影响最大的结论,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该成果表明,与孩子的关系越亲密的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性别感影响也大。而“亲父关系”无论对于西南少数民族男生还是女生对自己现实性别的喜恶的影响都远高于“亲母关系”。该研究结论既反证了莫银火关于家庭中过多的母性教育,弱化了男孩子的性别区分,也反证了普遍父爱的缺失将带给未来社会带来的性别问题。在此,我们强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与孩子的亲密关系、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深远和重大。其意义不仅在于孩子的事业有成、良好品德的养成,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性别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三,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越高,“喜欢”自己现实性别以及对自己现实性别的喜恶“无所谓”的比率越高。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父母高层次文化水平的比率将越来越低。因此,受父母文化水平的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现实性别的比率将出现增高的趋势。

上述结论让我们从多视角看到了由于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变化,对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男轻女”的主流意识的冲击,从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认同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等.性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4.

2 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29-42、53.

3 九成女孩教育趋于男性化?:news.省略/edu/2005-11/02/content_3717021.htm.

篇13

【关键词】 性;认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定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25-02

Qualitative Study on Sexual Conception and Demands of HIV/AIDS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Nanjing/PAN Yi,HUANG Ming-hao,WANG Xiang-su,et al.Jiangsu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jing(21000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value orientation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exploring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al strategy on HIV/AIDS for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With group discussion and individual depth interview,149 freshmen,sophomore and juniors in different major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re was difference of traditional concept on sex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majors or genders.For male students who had traditional sexual conception,15% majored in literature arts,about 35% majored in engineering and near 50% majored in science,medicine and art.For female students,about 40%of them majored in arts and near 70% of them had other majors.Some of the students were not resistant to the premarital sexual behavior or they had the sexual behavior.The college students had the common wishes and demands on obtaining the knowledge about HIV/AIDS.Mos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hope that releva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by college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less awareness about HIV/AIDS.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and available to conduct health education on HIV/AIDS as well as to put the education into routine curriculum in college.

【Key words】 Sex;Cognition;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ealth education;Qualitative research

艾滋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1],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艾滋病主要感染年龄为15~49 岁的社会劳动人口,在任何艾滋病流行的地区, 青年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亚人群[2]。大学生在我国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扮演着双重角色[3]: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性生理已成熟,处于性活跃状态下,有着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而政策、环境的巨大变化,也给传统的预防艾滋病策略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大学生受过良好教育,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也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有生力量。为促进高校艾滋病防治活动的有效性,笔者于2006年4月对南京市大学生的状况、对艾滋病危险性的认识及态度,以及影响他们态度、观念和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了解其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南京理工大学(理科专业)、南京艺术学院(艺术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文科专业)、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专业)、东南大学(工科专业)的在校一~三年级大学生,年龄18~22岁。每所大学专题小组讨论男、女各一小组,每组7~8人,平均持续1.5 h,共76人;每所大学个人深入访谈男、女各7~8人,平均每人0.5 h,共73人。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研究前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编制提纲,内容为:(1)性观念和;(2)性观念与行为的影响因素;(3)艾滋病知识与需求;(4)学校提供的有关艾滋病预防服务。

原始资料的收集采用录音实录和人员笔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参照现场记录了解访谈对象的倾向性,找出主要和次要观点,并对出现的频数进行分析;个人深入访谈中发现的关键信息融入专题小组讨论的信息中。

2 结果

2.1 大学生的性观念和

2.1.1 对待传统观念的态度 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对待传统性观念、重视传统观念的比例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文科约为15%,工科约为35%,理科、医科、艺术专业接近50%;女生文科约为40%,其余专业女生接近70%。

2.1.2 对的态度 在对待他人发生的态度方面,90%以上的大学生都表现得比较宽容,文科、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更加宽容;在对待自己的态度方面,均表示坚决抵制、,但并不拒绝与恋人发生婚前。

2.1.3 发生婚前的原因 调查对象多认为“好奇、冲动、感情胜过理智”是发生的主要原因。生理冲动被认为是男生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感情则在女生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多数学生认为是爱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存在“只求曾经拥有”的浪漫心理;在校园内外有“合适地点”也是大学生发生婚前的条件之一。

2.1.4 发生主要场所 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大学生发生的场所集中在校外的钟点房、日租房、旅馆。

2.1.5 安全套的使用情况 近100%的大学生知晓安全套对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保护作用;自述发生时有超过50%的使用安全套;获得安全套途径比较方便,校园内普遍设有安全套自动售货机,校园外超市也有售。

2.1.6 对的后果认识 回答最多的是精神压力(约75%),尤以女性为多,这些精神压力来自与传统的道德观相悖、会怀孕、同学师长家庭等方面的反对、担心影响以后对象以及婚后生活的幸福。对于如产生 “怀孕” 后果,100%的大学生选择人工流产。在问题答案的选择上区别仅在于,80%的男生选择带自己的女友去医院,并会选择求助于自己的同学、朋友,只有10%左右的选择向自己的父母求助;女生虽会求助于自己的同学、朋友,但更多地向父母寻求帮助,约占80%。不求助于学校的原因,80%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可靠,担心学校会公开,造成不良影响;40%担心学校给予处分,被迫中断学业。

2.2 大学生性观念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2.2.1 社会环境因素 法律虽允许大学生结婚,但几乎所有大学生都不会考虑在大学期间结婚。主要理由是:以学业为重,不应过早踏入婚姻的殿堂;无独立经济来源,认为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是不稳固的;自己的未来前途未卜。

2.2.2 周围人对大学生发生婚前的看法 家长很少与之谈论“性”方面的问题;男生家长较宽容,只是认为发生不妥,会影响学业,担心“会使女方怀孕,影响不好”;女生家长则多担忧,持有“婚前对女生不利”的传统观念,允许交男朋友,反对发生婚前。绝大多数教师反对大学生发生,少数对高年级的学生发生持默许的态度;极个别年轻的教师赞成大学生发生。周围同学、朋友及其他人的观点比较复杂,“反对”与“赞成”约各占50%。

2.2.3 外界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40%~50%的男生注重同学对此事的看法,30%~40%的男生重视自己的观点,只有10%的男生会想到家长或者是教师的想法;绝大多数女生认为父母的观点最为重要,只有一小部分才会认为同学、朋友的看法对自己的影响较大。

2.3 高校现行的艾滋病相关教育与大学生健康需求

2.3.1 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包括在世界艾滋病日开展活动,如发传单、广场活动、出展板、放电影、开展艾滋病的征文活动等;平时开设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课程和专题讲座;大学生社团组织“红丝带”的宣传活动。对上述活动,受调查者总体认为学校组织的效果比较好。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反映有所差异,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反映效果比较好,而医科学生多认为效果一般。

2.3.2 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需求 了解艾滋病预防措施、治疗方法、艾滋病的疫情、的使用,医科学生较关注艾滋病防治最新进展、发病机理。大学生希望这些信息主要从网络、书籍、宣传册等途径获得,其次为社团组织的活动。

2.3.3 艾滋病健康教育在校园持续开展的主要措施 学校应重视,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作为一项工作考评,把艾滋病的防治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艾滋病教育的形式多样,如开展不定期的讲座、张贴宣传海报、放映科教电影,以及长期坚持同伴教育等。

3 讨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知识,思想敏锐,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同时心理并不成熟,容易感情冲动[4]。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已是常见现象,发生婚前也较普遍[5]。发生婚前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后果,如增加心理负担、影响学习和工作,甚至导致妊娠和感染性病,受到社会舆论压力或受到学校处分而退学[6]。为减少婚前带来的后果,防止非意愿妊娠和性病、艾滋病感染,应该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安全教育。

调查表明,艾滋病、性病、安全教育既要与性观念和性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更要帮助大学生正确掌握有关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和避孕及防病知识与技能,劝导大学生避免过早发生或减少。要充分发挥父母、同伴在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调查表明,同伴、父母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同伴、父母的教育,可以影响大学生性观念的形成。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等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书籍、宣传册等,大学生对此也普遍乐于接受,同时感到医疗卫生部门的教育干预措施较为滞后,说明大学医务部门目前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远远不够。

调查还表明,大学生通过学校性健康教育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排序相对靠后,说明学校性健康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并不理想,应加强学校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可通过校园广播、宿舍闭路电视播放有关教育短片;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选修课或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较系统地介绍艾滋病防治等知识,提高大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能使他们成为传播艾滋病知识和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主力军。

4 参考文献

[1] 李爱兰,刘肇瑞,张桂芝,等.北京市五所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防治干预需求的定性研究.中国艾滋病性病,2000,8(2):137-139.

[2] 张思明,晏渠如,施少平,等.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04,12(23):54-57.

[3] 李玲,高健平,汪永平.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9(1):13-15.

[4] 彭爱青,申玉丽,张彩平.青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长治医学院学报,2005,19(3):31-33.

[5] 王左卿,王树山,王秀岩.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5(3):33-35.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 情绪困扰 案例报告 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冯XX,女,20岁,大专二年级学生。2005年5月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求助。自述父母均为农民,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基本和睦,有一年迈的奶奶同住。在家中排行老大,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均在上学。身高大约1.5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器质性疾病。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从小在农村生活,性格温顺,比较内向、胆小,由于在家中排行老大,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一直非常听父母和奶奶的话,做事谨小慎微,要求完美,生怕做错事让家长操心。平时除了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外,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学习也非常努力刻苦,成绩优良。对人有礼貌,是家长、邻居和教师公认的好孩子。高考发挥不甚理想,只上了专科线,本想复读一年再考,但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不愿给父母再增加负担,只想早点读书早点毕业替父母减轻压力。自述上大学的学费是父母想尽各种办法才凑齐的,入学后向学院申请了贫困生助学金,获得批准,认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自己非常好,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辜负教师和父母的期望。平时遵守校纪班规,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名列前茅。但性格仍然内向、胆小,不爱说话,也不爱主动与人交流,几乎不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时常感到自己压力很大,觉得任何时候只要不学习就是浪费时间。

二、主诉

一个多月前得知父亲患了肝硬化,已住进医院接受治疗,由于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很大一笔治疗费用。想到父亲是自家的顶梁柱,如今患病住院,不但少了家庭经济来源,还需大笔医疗费用,弟弟妹妹年龄还小,也都在上学,自家的经济实力太有限,实在难以承担。而自己是家里的老大,在家庭遇到困难时理应主动替父母分担。于是想到自己是否该退学出去打工挣钱,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也减轻父亲的压力,以使其病情尽快好转。但同时又觉得自己的学习机会难得,况且现在社会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如果没有文凭,出去也找不到好工作,并且以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读书了。于是处于到底要不要退学的严重心理冲突中,心情紧张,脑子里的那根弦随时紧绷着,每天都感到压力、紧张、矛盾、烦恼;情绪低落;经常失眠,头痛,心情烦躁;没有食欲,从来没感到饿,不想吃东西,身体虚弱无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走神,记忆力下降,学习效果变差;有自卑感和无助感,觉得自己“命不好”,“没用”,要是学习再下降的话,就对不起家人。

求助者意识到自己的变化,觉得这样的状况非常不好,感到自责,于是努力控制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时候眼睛盯着书,心里却在想别的问题,但是又不愿意让自己放松或休息,觉得只要自己有一刻空闲时间没用在看书学习上就是浪费,就对不起父母和老师的期望。越是希望控制越不能控制,越不能控制就越是感到压力、紧张和自责。症状已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得已前来求助。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同学反映求助者最近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不爱跟同学打招呼,同学主动招呼她时显得无动于衷。有时听见她叹气,问及原因,又不愿说。每天吃很少的东西,有时该吃饭时根本不吃。有时一整天都难得说上几句话,甚至同学讲笑话时她也没啥反应。

任课教师反映求助者最近上课一反常态,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常常盯着黑板一动不动,不知在想啥。教师有时提问她,不知道教师提的什么问题。曾向班主任反映过该生最近的状况,结果班主任还没来得及找其谈话,就外出学习,一直没有与其交谈。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来访者症状选用SCL-90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显示:躯体化:1.3强迫:1.1人际关系:1.8抑郁:1.4焦虑:2.2敌对:0.6惊恐:0.5偏执:0.6精神病性:0.4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及心理测验结果,该求助者学习成绩一直优良,可推断其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自我期望值较高、有轻度焦虑和人际关系问题、较难适应外部环境;情绪比较低落;有较强的自知力和求治欲望。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品行障碍。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由现实问题引起的较大心理压力及由此产生的情绪困扰;

2.学习和生活适应性不良。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求助者的压力和紧张;消除其情绪困扰,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提高上课时注意力水平,改善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能运用所学到的、建设性的应对方法和认知模式调适心理状态,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自信心,提高有效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现实问题引起的较大压力和紧张,自身又无法调适,于是处于情绪困扰之中。无论是情绪低落还是学习成绩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其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而这种不良的认知是在其成长过程中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因此咨询的重点在于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和行为,因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的中介,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可以从认知中找原因。只有当认知中的不合理成分被揭示出来,进行正确合理的再认识,不良情绪和行为才会随之改善。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加之其有较强的自知力和求助动机,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2.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见《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左右

咨询收费:免费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1次2005年5月24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法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确定咨询目标;

(3)与求助者会谈,收集临床资料,深入了解求助者的内在心理矛盾及求助意向;

(4)根据临床资料作出初步分析,让求助者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5)布置咨询作业:

a.主动与平时跟自己关系较好的朋友或者班主任老师交谈,倾诉自己的困难和烦恼,寻求心理上的安慰;

b.时常与家人保持联系,关心父亲的病情,让家人对自己放心;

c.找出自己的优点。

第2次2005年5月31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深入了解求助者的认知方式;

(3)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与求助者讨论其遇到的困难,对其倾诉的现实问题及情绪和行为问题予以真诚的关注和充分的理解,表示其现在的各种反应都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减轻求助者的心理压力。

(2)通过讨论,让求助者明白影响情绪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但更重要的是存在不合理认知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自信,并结合上次咨询作业中求助者总结自己的优点,鼓励求助者主动与人交往,多参与集体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转移注意力,增强自信心。

(3)改变不合理认知,比如“命不好”,“没用”,“只有看书做作业才是学习”,“上大学的唯一任务就是看书学习”,“只要有一刻空闲时间没用在看书学习上就是浪费”,“学习不好就对不起家人”,以及自责等。

(4)帮助确立新的合理信念,如“人人都会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事情只有通过自己才能最终解决”,“我一直都很听话,父母会理解我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是多方面的,与人交流、看电视等也是学习的方式”,“我学习很努力,即使偶尔出现下滑,也是正常的”,“只有自己勇敢一些,一定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等。

(5)布置咨询作业:

a.每天坚持记日记,帮助自己进行思考,回顾每天的所作所为;

b.每天进行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可以是散步、打球或跑步等;

c.加强预习和复习,以减轻由于上课分心而带来的焦虑;

d.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第3次2005年6月7日

目的:

(1)缓解由于心理压力导致的紧张、焦虑,变压力为动力;

(2)逐渐改善睡眠、食欲、注意力等方面的障碍。

方法:会谈法;放松训练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感到记日记和运动有助于减轻压力;鼓励其坚持日记和运动,合理安排时间。

(2)向求助者介绍放松疗法,并对其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示范。

(3)对求助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直到掌握为止。在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求助者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重复示范。

(4)布置咨询作业:

a.要求求助者每天做放松练习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

b.记下自己的感受。

第4次2005年6月14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学习有效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技巧;

(3)增强自信心;

(4)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法、合理的生活指导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完成顺利,表扬其认真完成的态度,鼓励今后继续运用这些方法自我调适。

(2)肯定其学习和生活能力,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3)给求助者提供一些生活指导,比如“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适当降低个人期望值”,建议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与集体活动,力图全面发展,主动与人交流,消除不良情绪等。

(4)继续努力的方面:合理的自我评价与正确的面对生活压力的态度。

(5)基本结束咨询:制定认知行为目标,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加强自信、乐观的品质。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评价:一个月后,期末考试刚结束,求助者主动来咨询室表示“现在感到压力减轻了许多”,“坚持锻炼,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失眠、头痛、没有食欲等症状已基本消失,再也没有无精打采了”,“跟家人保持联系,父亲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为此感到安慰和愉快”,“期末考试感觉还行,至少能顺利过关”。

2.咨询师的评估:新学期开学,咨询师通过回访和追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情绪明显好转,能大胆主动地与同学和朋友交流思想,接受别人良好的建议;个性变得开朗了,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再也没有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学习也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上期期末成绩处于中上水平。该咨询增加了求助者的情绪稳定性,消除了紧张、压力、焦虑以及自卑和无助感,使求助者个性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了,咨询效果较为明显。

3.心理测验结果:SCL-90:躯体化1.0,强迫0.8,人际关系1.2,抑郁1.1,焦虑1.6,敌对0.2,惊恐0.4,偏执0.3,精神病性0.3。测验结果提示求助者情绪及人际关系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

九、咨询后的反思

此次的咨询结构比较严谨,咨询关系的建立比较好,咨询方法基本恰当,咨询过程相对完整,条理比较清楚。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出版社,1994.

[2]王玲,刘学兰.心理咨询(第二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民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