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范文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篇1

一、社区教育模式理论研究

社区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概念、模式及其构成要素等基本问题的探讨。

1、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

研究者对“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多有界定。苏民(2001)、郑淮、周洁(2006)认为它是“旨在巩固基层政权的地位,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和文化娱乐能力,塑造社区整合力、向心力、自治力的社区内教育资源的统合、运作机制和工作方略”。张灵霞(2010)将其界定为能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功能的有组织的结构模型及其活动方式。邵海英、邵成智(2015)则特别解析了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认为是一种能够整合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功能的有组织的结构系统及其活动方式。从上述界定可见,研究者们对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已达成基本共识,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社区教育的运作机制和活动方略。

2、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构建原则

目前很少有研究者讨论这一议题,仅见刘洋(2003)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应包括定位系统、组织系统、运作系统、资源系统”,黄丽(2011)的“社区教育的发展层次定位、主体、条件、内容、方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凌云、戚兴朋(2007)从组织管理系统、内容及师资来源、教育和培训原则、监督和评价、教育创新五个方面构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以此明确了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关于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所见文献中,只有刘洋(2003)提出了“大教育观”、终身教育、社会适应性、地域性、多样性这四个原则,却可谓全面、恰切,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二、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实证研究

针对国内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虽不多,但有研究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及其构成要素、教育模式的特点,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

1、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模式

较早总结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是魏超雄(1997),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广大农村中逐步形成了“三种类型”和“三种层次”的社区教育模式。其中“三种类型”分别是以普教为基础的延伸型、农科教结合型和全民教育型。“三种层次”指县(市)职教中心教育层次、乡镇社区教育层次以及村级社区教育层次。魏超雄(2003)也认同魏超雄“三种类型”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了“三种类型”的特点。徐玉斌(2003)总结出十种模式,即政府统筹型、学校辖射型、双向参与型、家教扩大型、全程教育、厂矿企业合作型、军民共建型、老年教育扩大型、农科教结合型和农业高科技园区型。周光?_(2004)归纳出五种,即以街道、镇、乡、办事处为中心的联动型、以中小学校为主体的活动型、以社区学院为载体的综合型、以社区传媒为平台的媒介型、以地域为边界的自治型。杭州市某课题组(2005)从力量整合的角度提出“五力合一”模式,“五力”指政府推动力、市场运作力、部门协作力、社区自治力以及群众参与力。后来的研究者如尹小敏(2009)则着眼于教育模式运作主体,概括出政府主导模式、学校-社区互动模式、以中小学校为中心的模式、以成人培训机构为载体的综合模式、网络模式这五种。邵海英、邵成智(2015)总结的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现有模式主要有统筹组织型、自治活动型、学校辐射型。在上述分类中,显然有些分类没有采用同一标准,以致有些类型之间没有充分互斥,在逻辑上不够严谨,但是对于学术研究和实践还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2、关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秦磊(2013)总结分析了作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的“温江模式”的构成要素:社区教育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社区教育活动。关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特点,李磊(2003)概括为“本土化”再现性及地域性,周俊(2004)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后发性、可塑性、多元性和时效性。刘洋总结了多省的实践模式及其突出特点:浙江省象山县石铺镇的“农村小城镇教育模式”,主要特点是政府统筹,学校为主体。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种村所构建的“全员、全程村级终身教育系统”,主要特点是政府统筹。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的学校与社会结合的“农村社区教育基本格局”,特点是以党政为主要领导,以学校为依托。甘肃省陇南地区社会与学校“双向参与”社区教育模式,主要特点是以学校为社区的教育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科普中心。

三、海外研究与实践引介

叶南客(2002)比较了中外社区教育近百年来的发生发展,概括了国外社区教育模式:一是欧美的社区教育模式,即社区组织――教育模式;社区发展――教育模式;社区行动――教育模式;社会行动――教育模式。二是亚洲的社区教育基本模式,包括韩国、印尼的促进静态社会向动态社会转型,日本、新加坡以社区为载体的国民伦理和精神建设。刘洋(2003)、元焕芳(2010)介绍了国外社区教育模式的典型,包括美国的社区学院和生计教育计划,英国具有社区教育性质的“大学推广运动”、继续教育和社区休闲教育,日本以非职业性继续教育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等国外农村社区教育的成功模式。黄衔鸣(2010)认为俄罗斯基加什社区的教育模式以人为本,侧重于个体,形式更加多样,更利于社区人的发展。王丽(2011)认为澳大利亚的成人社区教育不仅悠久历史而且已达繁盛时期,是一种立足于社区、针对成人的非正规教育。她从成人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入手,分析了澳大利亚成人社区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乔兴媚(2012)则总结了英国社区教育模式的突出特色,即具有比较完整的社区教育体系。

四、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改进方案

篇2

【关键词】社区建设;公共服务

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第一步是满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而当前我国许多地方解决公共服务需求问题的做法主要就是依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①新乡市作为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试验田,在推进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该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地区张大夫寨村,深入了解了当地社区规划和建设、资金投入、农民就业以及土地置换、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并据此对农村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的若干问题进行再认识。

一、农村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现状

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开展将为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奠定基础。张大夫寨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政策、移民政策和城乡统筹政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对其社区建设情况作如下概括:

1.社区建设重点选在中心城区、县城和乡镇周边等地区。该村进行社区建设在主、客观方面均具备比较成熟的条件。从主观上看,该村旧房比较多,群众翻新旧房的愿望比较强烈。从客观上看,该村占地面积近4600亩,人口约1080人,乡村规模比较大,同时该村位于豫北平原,南邻省会郑州50公里,北接新乡市20公里,离原阳县城10公里,距107国道9公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因此在该地推行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发挥当地经济的集聚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2.将农村社区建设政策和搬迁政策相结合,以集中居住为前提,逐步实施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张大夫寨村从2011年开始启动农村社区建设,采取先建后拆、稳步推进的方式,坚持入住一户、拆除一户、复耕整理一户,对村民住宅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施工”,其中以独门独院型别墅为主,现已建成52户,在建38户。建造成本平均在每平米700元左右,每户总成本将近20万,同时为了照顾经济比较困难的群众,建造了一批造价较低的住宅。而当地村民在房屋拆迁时,每亩地可得补偿金八九万元。

3.积极寻求产业化支撑,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该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养殖业。其中当地村民自己出资建设了一些股份制企业,以塑料、板材、扣板等的生产加工为主,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也有部分工人来自外村,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4.在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当地公共服务设施因资金匮乏等问题发展滞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能够提供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幼儿园、学校、图书馆、文化广场、养老院、卫生室、法律咨询等,让群众不出村也能享受到较全面的公共服务。而实际上,很多地区由于资金不到位而使得社区建设流于形式。张大夫寨村正是由于资金短缺,其社区服务中心(囊括了图书馆、卫生室、社会治安室等)至今尚未建成。

二、农村社区建设及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经济水平差异等因素,其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张大夫寨村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具代表性,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资金短缺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客观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节省土地产生的补偿金、群众交纳的资金、村集体积累资金及政策扶持资金四部分。但实际上大多数村的集体积累资金为空白,且土地置换补助金要等到土地复垦验收合格后才能到位,时间滞后。因此,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

第二,土地产权不明晰。虽然张大夫寨村对入驻新社区的村民颁发了“房产证”,但目前“农版”房产证的作用还大多限于证明财产的归属,其相应的抵押、流转权仍难以实现。原来的土地管理法本身就隐含着对农民法律上的歧视,存在一定的剪刀差。而是否真正把农民纳入一个平等的法律体系和土地是否能够进行流通是完善土地管理法的关键。

第三,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对农民而言,部分公共配套设施还没有到位,群众尚未强烈体会到住社区带来的好处;对当地政府来讲,社区建设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而政府又很难从中得到经济回报,故积极性不高;对外部工商企业而言,由于社区化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投资环境尚不足以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第四,公共服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可能会出现断裂。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的实施与完善。从硬件上看,建新房和铺道路等并不困难。问题的关键在于社区的运行成本应当由谁承担,并且随着农村人口“38·61·99”问题的凸显,空壳村不断出现。②因此农村社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将在运行中经受严峻考验。

三、农村社区建设与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路径选择

首先,社区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应重点选在中心城区、县城、乡镇周边等地。对于远离中心城区、县城、乡镇的区域应以中心大村或集镇为原址进行建设。而在偏远乡村、风俗文化气息浓厚和缺乏产业支撑的地方不宜建设社区。

其次,社区建设需要发展社区自组织。所谓社区自组织,就是社区成员在内在作用力的驱动下,通过面对面协商来取得共识,解决冲突,增进互信,共同治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逐步进入“自我维系”状态的过程。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治理成本。自组织程度低的社区往往容易陷入“集体行动困境”;而在自组织程度高的社区,居民具有较高的参与合作意识,从而有效避免“搭便车”行为。张大夫寨村的村委会根据“政府指导,群众自建”思路,提出6户一组合,对住房建设的原材料等进行自己选择,自己出钱,令群众买的放心、住的安心,也减少了群众对政府社区建设的疑心。

再次,要拓展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地方政府可设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基金,资金来源以节约出的建设用地指标所得收入为主,并按4:3:3的比例分配给所属县、乡和试点村。纳入县财政收入部分可作为其它乡镇社区建设的启动资金;乡镇所得部分可用于本乡镇其它新社区的建设;而试点村所得款项一部分可作为该社区公共服务建设资金,另一部分可作为社区的运行管理专项基金。

最后,要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只有积极设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在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优化社区环境,便利居民生活,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吸引农民搬迁至新社区。否则,即便农民“进区上楼”,也为以后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四、结语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解决河南省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突破口,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切不可盲目推进。

注释:

①王霄.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②“38”指留守妇女,“61”指留守儿童,“99”指留守老人.

参考文献:

[1]李霞,陈伟东.社区自组织与社区治理成本——以院落自治和门栋管理为个案[J].改革与发展,2006(6).

篇3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文体教育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 养老幼托服务 环境治理 信息共享服务

农村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社会服务,是以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物品。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特征不同,生产及生活方式也不同,村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偏好自然也不同。所以,各农村地区应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前提下,按照“贴近需求、相对集中、便民利民”的基本原则,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层次、更多种类的公共服务,以更好地适应农民群众的需求与偏好,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体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养老幼托服务、环境治理以及信息服务等,针对广大农民群众对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应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而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设施,包括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园林绿化、交通邮电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农村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一)科学规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做好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其次要重点做好各涉农部门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同时根据本地区的实情,做好村镇的发展规划。

(二)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责任

强化干部及群众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明确市、乡镇(街道)、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权利与责任,保障建设及管护工作的贯彻实施。

(三)建立多元主体的资金投入机制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吸引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四)进一步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加快对老化农田设施和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提高农田利用效率;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城乡水利工程体系,大力改善城乡水环境;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运行高效、管理科学的农田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设施管理服务体系。

农村公共文体教育服务

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文体教育服务功能,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包括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农民活动中心、广播电视台、老年学校、体育健身活动场地等在内的各种文化、教育、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公共文体教育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及日趋多样化的文体教育服务。

(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并优化农村文体教育服务基层工作人员的文化结构

一方面,强化培训,提高现有文体教育服务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强化竞争和业务考核机制,保障农村文体教育服务队伍建设。

(三)构建农村公共教育体系

农村公共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教育公平进而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完善健全的农村公共教育体系,需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基础教育经费的增长;建立多元化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以保障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效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资金管理,将基础教育经费全部实行预算统编,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益。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当前,我国农村乡镇卫生院经费不足,机构性质不一,人员编制管理不规范,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尚未建立良好的指导、培训和考核工作机制,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因素,直接导致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以药养医、以医养防”,严重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公共卫生职能的落实。

(一)建立疾病预防体系

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改革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预防为主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

(二)注重人才培养

通过强化继续教育制度、定向培养适用人才以及鼓励城市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等措施,培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同时,以人事制度和投入体制的改革为突破口,以开展技术扶贫、技术教育等手段,吸引和留住公共卫生服务人才。

(三)开展健康教育

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意识;通过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卡,让广大农民群众自主选择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措施,促使服务机构改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以建立运转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四)建立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

将农民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之一,建立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促使服务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改变服务态度。

农村养老幼托服务

由于农村城市化拉动以及农民生存压力的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农村出现大量空巢家庭,老人和孩子成为留守者,生活得不到照料,情感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影响了老人安享晚年以及儿童的健康成长。

农村社区应积极探索养老幼托服务功能,尽力为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提供日常照料,满足其情感需求,保障留守老人照样安享晚年,留守儿童照样健康成长。一方面,以农村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等多方面的力量,高效整合社区中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资源,针对不同经济状况的留守老人,分别或配合实施经济救助、集中供养、社区居家照料等多种救助和服务方式,使留守老人能够在熟悉的环境里得到必要的救助和照料,切实满足其日常以及情感需求,基本保障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另一方面,满足留守儿童的日常以及情感需求,切实保障其能够健康成长。农村社区可以在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与扶持下,以社区学校为平台,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学资源,组建专业服务队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关怀以及日常照顾,满足其日常以及情感需求,切实保障其健康成长。

农村环境治理服务

农村环境的质量,不仅关系着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城市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所提的“农村环境”主要指农村卫生环境和治安环境。当前,我国农村卫生环境的主要特点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环境保护工作基础薄弱等。农村恶劣的卫生环境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以及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人口的健康。此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逐渐触及到社会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致使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加,农村治安环境不容乐观。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的环境保护质量和农民的健康水平,可借助农村社区这一载体,开展环境治理服务。

第一,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其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积极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

第三,统一标准,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定期对各地农村环境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全面落实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以奖促治”政策,调动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四,推进农村警务战略,开展农村社区治安服务,完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高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农村信息共享服务

适应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信息共享的迫切需求,农村社区须发展信息共享服务项目,逐步建设覆盖城乡的社区信息综合服务网络,推进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社会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进而强化农村社区的信息化建设。如:对政务信息、公共服务资讯,包括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失业救助、社会保障等政府服务信息的整合和利用;对家政物业、商品配送、法律服务、休闲娱乐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等,以实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的共享。但重点要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信息服务,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及时调整更新服务信息,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它特色服务

各农村社区除积极发展上述服务项目,切实保障相应公共品投入之外,还应在努力争取政府大力支持,调动市场、社会、农民参与供给积极性,保障供给资金来源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地域类型、生产生活方式等积极挖掘、创新具有社区特色的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社区的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趋多元化与多层次化的公共品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如剩余劳动力较多的农村社区,可依据市场需求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特征,对其开展从业道德以及各种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帮助其实现就业;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农村社区应成立灾害应急服务中心,对社区内居民开展经常性的防灾抗灾、自救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同时,建立预警救灾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农村防灾救灾能力;以养殖业或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社区,可成立养殖或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支持、销售渠道等,以提高养殖户或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增收创收。

综上所述,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而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仅需要政府主导,还需要市场优化、社会协同以及农民自身的参与,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雅群.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证研究—以L市Y县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

2.王健,徐睿,陈艺.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中的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探索[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3.柳艳丽.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0(3)

篇4

[论文摘要]:公共物品领域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使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成为可能。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依赖于农村的非营利组织形式,其主要包括农村行业协会、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村社区自治组织。但是,要保证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性,政府必须在政策上、经济上和道德上予以支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

我国农民对公共物品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对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大多是由政府承担,而乡镇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在总体上并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供给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的现象时常发生,农民迫切需要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农民不需要的公共物品却供给过剩。鉴于单一的政府供给体制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试图寻找政府外的公共物品供给,探讨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必要性、实现形式以及政府的行为选择,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一、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必要性:回应双重失灵

在经济学理论中,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这已成为学科的基本理念而被广泛接受;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则是政府存在的最基本理由。农村公共物品之所以由政府供给,而不能像私人物品那样通过市场供给,这是由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两大特征决定的:一是非竞争性。一个人对某一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妨碍或影响他人对该物品的同时消费,即并不减少其他人从该物品上所获取的利益,因为向一人或向多人提供该物品的成本是相同的。二是非竞争性。一旦某公共物品被生产出来,就无法阻止他人对其消费,即排斥任何潜在消费者从这些物品上获益通常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它存在,你可以消费,我也可以消费,这与私人物品根本不同。公共物品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在公共物品领域常常出现“搭便车”行为,即一部分人支付公共物品的费用,而大多数人免费享用。同样,农村公共物品消费也存在着不花钱而搭便车的可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理性经济人”从自己的成本一收益角度考虑,以最低的成本甚至没有成本去享受公共物品的最大利益。长此下去,任由搭便车现象存在,那么最终结果必然出现农村公共物品的短缺。由此可见,公共物品领域靠市场机制是难以奏效的。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提供农村公共物品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能够大大节约交易费用,克服外部性;二是能够较好地解决农村公共物品消费中的公正性问题。

但是,政府在克服公共物品领域的市场失灵中,却难以避免自身存在的失败。公共物品供给实际上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由于政府“理性经济人”的缘故,必然出现公共物品领域的双边垄断、信息不对称和预算最大化等问题,从而导致公共选择过程中的政府失败。具体地说,由于政府提供农村公共物品存在垄断权,即没有竞争对手提供同样的服务,加之公共物品是一种数量和质量都难以直接界定的物品,因此公众很难对政府的产出进行有效的监督,而政府又可以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取额外的利益,从而导致政府部门总是有一种预算扩张的趋势,而预算规模扩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政府行政部门的膨胀。虽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无效率不是行政部门膨胀的必然结果,但政府行政部门的膨胀和低效却是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和供给低效甚至无效率的直接原因。

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农村公共物品方面具有的优势表现在,它能够把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把公平与效率原则加以结合。所谓非营利组织,是指具备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的机构或组织。它具有非营利性、组织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征。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它既具有政府部门的公共性或公益性特征,又能以更类似于企业的方式运行,既能够做到以公平为宗旨,又能够突出效率目标,实现效率优势。非营利组织独立于政府官僚体系,是公民志愿参与的自治性组织,它不同于政府机构的权力等级制的运作原则,而是多样的、灵活的、平等的、参与式的组织结构,因而在提供某些农村公共物品时比政府更具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可见,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已成为必要,它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是回应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需要。

二、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实现形式

市场机制是以自愿求私益,通过平等的市场活动主体之间的合同与契约、自由交易、公平竞争、个人经济权力的满足等活动追求私人利益,经济领域是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运作形式;政府机制是以强制求公益,通过公共权力的运作和政府组织之间纵向的“命令—服从”关系追求公共利益,政治领域是以政府强制机制为主要运作形式;社会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其机制是以自愿求公益,通过具有平等地位的社会活动主体的个人选择、理解,形成共同的道德和信念等活动追求公共利益。而这种机制的运作必须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才能得以展开。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需要依赖于农村的非营利组织形式,其主要包括农村行业协会、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村社区自治组织。

1、农村行业协会供给

行业协会的主要作用是能为广大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而当前农民居住分散和生产活动不集中,是导致他们在同非农产业进行交易和谈判中地位低下的重要原因。因为单个的企业是获取信息的弱者,较高的信息搜索成本使得企业在市场运营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解决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行业协会组织来提供单独企业共同需要的服务。因此,现实的选择是优先支持农民发展各种专业协会,通过专业协会的发展来推动综合性农民协会组织的形成。优先发展农村专业协会,将目前政府直接调控农户变为政府通过专业协会间接调控农户。这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减少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波动,也有利于切实有效地精简基层政府机构,减轻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还有利于农户更好地联合起来,保护自身经济利益,提供多种多样的公共物品。

2、农村合作组织供给

农村合作组织,是指处于市场竞争不利地位的弱小生产者,按照平等原则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通过个体经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或改善经济地位的组织。实践证明,农村合作组织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农村合作组织处在发展阶段,还很不完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政府要增加对农村合作组织建设项目的投入,从税收、资金、政策三方面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就可以成为农民发展生产的“领头羊”。近几年,我国由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而逐渐形成的农业规模效应正日益凸显,农村合作组织在不同的领域和环节,向农村社会成员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社会服务,为农业经济的增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为农村合作组织成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形式创造了条件。

3、农村社区的自我供给

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是关系密切、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富于同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利用社区的力量来进行公共物品的供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善治。农村社区提供公共物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社区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领域、形式也在不断扩展。

1)农村社区通过产前契约的形式供给公共物品。产前契约是布鲁贝克尔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在社区没有某种公共物品而该物品又为社区中的人们所需要的时候,在生产前社区成员进行谈判,如果社区成员正确表达了自己的偏好而愿意付相应费用,就可形成契约,如果成员表达各自的需要程度不足以生产出公共物品,则资金归还社区成员,契约无效。产前契约的难度在于社区成员能否真实地表达自己偏好并愿意付相应的费用。通过产前契约的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在我国农村社区也较常见。例如,一个村民组由于天气的干旱需要筑坝蓄水灌溉农田,通常的做法是村民组长邀集本村民组每户人员开会商讨出工或出资的问题,村民根据自己的偏好一家里是否有或有多少农田在该坝灌溉范围之内——选择是否出工或出多少工,最后达成契约去筑坝。

(2)农村社区组建社区管理组织供给公共物品。社区管理组织即社区履行社区公共服务的组织。但它们通常是由社区团体而不是政府机关来管理。有时,这些组织也成为公共资产的所有者。社区管理组织是社区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社区管理组织的组建是建立在社区成员自愿加入和退出的基础上;社区管理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仅仅提供给参加本组织的成员;社区管理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小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

(3)农村社区与政府合作供给公共物品。社区与政府的合作供给是指由地方政府与公民组织在提供特定公共物品项目上达成书面约定或合同。从本质上讲,它是政府采用的一种合同外包形式,即政府将原来由政府公共部门直接承担的服务项目,通过协议的形式,授权委托给社区的非营利组织或其他公民社会团体组织,民间组织运用一定的生产形式和机制,直接向社区相关公民提供服务产品。它一般以社区—政府合伙公司的外壳运营,在这种公司即社区和公共机构的合作企业,社区和政府有共同的目的和任务——提供满足农民共同需要的公共物品。

(4)农村社区的个人自愿供给公共物品。自愿提供公共物品与社区成员长期形成的社区文化有关,社区文化如果有利他主义倾向的,自愿供给就可形成。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自助成了社区管理的特色。美国社区特别强调政治参与和社区文化,美国的教育,从小就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理念,因此,美国有着良好的公共物品社区成员自愿供给的传统。在我国农村,社区成员对农村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还比较少见,但也在逐渐增长。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地区还需大量涌现像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的社区成员自愿提供的公共物品。

三、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政府行为选择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源于政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源于市场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导致的失灵。但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具体而言,在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过程中,政府应从政策、经济、道德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

1、制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虽然发展较迅速,但还是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现行政策法规导向作用不明确。1998年10月公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实行严格的登记注册和业务管理制度,这种“入口”管理和“过程”监督并重的制度使得非营利组织难以发展。所以,其直接的后果是堵住了非营利组织进行登记注册的合法通道,并将政府的有限资源和精力耗费在如何限制非营利组织的成立上。实际上,政府的政策应更多关注“过程”监督,给予非营利组织一定的激励,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激励,主要表现在税负、鼓励捐赠、税收征管等方面对非营利组织的优惠政策,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来确定这些法律法规的普适性、针对性和有用性,同时,应建立相关的诉讼救济机制,对于不予登记或者不予审批等现象,应当提供司法救济渠道,使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司法审查来对政府行为进行合理限制和监督。

2、经济支持

由于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是非营利性的,所以其经济来源很难靠自身解决。然而,任何一个组织的有效运行都必须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作为后盾,非营利组织经济来源一般有自己赚来的收益、政府的合同与补助、私人支付与捐赠。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仅来自社会的捐赠,政府的财政支持也是一项主要来源,在美国,政府是非营利组织的最大收入来源,占其预算的比例从2/5到一半以上。虽然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发展有其特殊性,但政府财政的支持是各国鼓励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普遍做法。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正处于逐步发展阶段,更需要政府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所以,政府可从财政中划拨一定比例的款项,专门用于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经济支持的主要目的是维持非营利组织的顺利运营,另外还能带动私人捐赠的积极性。

3、道德宣传

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特别是社区层面上提供的公共物品,很多都是靠志愿者自愿、主动提供的,因此,政府的道德支持必须相伴而生。登哈特夫妇断言:政府在道德上还有责任确保任何通过这种过程产生的解决方案都完全符合正义和公平的标准,并且确保得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完全符合民主政体的规则和道德。他们还坚持,政府应该鼓励公民关注更大的社区,鼓励公民致力于超越短期利益的事情,并且愿意为自己邻里和社区中所发生的事情承担个人的责任。其意思是政府在道德上要保证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首先要符合民众的利益选择,其次要考虑到正义性,并且通过道德宣传鼓励个人与社区利益保持一致。在我国,“以德治国”是一项重要的方针政策,如果政府能在非营利组织和农村社区层面加以具体落实道德的力量,则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将会加速发展,民众的道德水平也将会迅速提高。

4、加强监督

政府除了鼓励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公共物品,还应对其监督管理。非营利组织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属于准公共物品,是对该社区的村民提供,虽然其针对性强,但外部很难监督供给的有效性。因此,在非营利组织内部监督的基础上,政府应加强外部的监督,同时乡镇人大监督也不可忽视,形成社会力量监督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格局。在公共资源的筹集、使用过程中,实行财务公开制,定期向辖区群众公布收支情况,增加资金使用透明度;发挥乡镇人大、审计部门及新闻媒体的监察、监督作用,保证公共资源不被滥用。

篇5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未老先富”的状态。以当代的国情来说每个家庭需要承担对双方父母的责任与义务而我们这代人多数位独生子女,因此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比于城镇老说更为突出,而且广大农民的收入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2009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议明确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2011年7月1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的颁布也为我国社会保险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其中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细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小额人寿保险是相对于城镇高收入群体由国家倡导的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的保险保障手段,补充了农村地区人寿保险的空白,满足了农民在低收入的情况下获得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小额农村人寿保险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小额农村人寿保险

从有关学者研究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得到的结论可以指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路径都是从城市到农村,而且是先覆盖农业工人而后扩展到纯农民的,因为外出打工的农民相对于纯农民而言对于自己的养老问题意识更强但是我国的新农保所覆盖的农村人口并非是这个顺序而是同时覆盖包括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内的全体农村人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机选择一般是在农业的人口相对于人口总数而言已经不占绝对多数例如德国的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法国是4%,日本为4.75%而相比于他们而言我国的农业人口至今仍占大部分。因此我国的农村保障制度即使建立起来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也是低水平的,因而我国新农保保障的程度也只是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与商业养老保险不同,各国的农村的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属于农民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其实施的目的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这也就决定了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是由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正如我国刚刚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第二十条所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二十一条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新农保相对于旧农保而言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也是现阶段广大农民主要的养老方式。立法先行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有力支柱,通过法律的规定来促进引导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从有关学者研究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得到的结论可以指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路径都是从城市到农村,而且是先覆盖农业工人而后扩展到纯农民的,因为外出打工的农民相对于纯农民而言对于自己的养老问题意识更强但是我国的新农保所覆盖的农村人口并非是这个顺序而是同时覆盖包括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内的全体农村人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机选择一般是在农业的人口相对于人口总数而言已经不占绝对多数例如德国的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法国是4%,日本为4.75%而相比于他们而言我国的农业人口至今仍占大部分。因此我国的农村保障制度即使建立起来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也是低水平的,因而我国新农保保障的程度也只是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与商业养老保险不同,各国的农村的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属于农民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其实施的目的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这也就决定了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是由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正如我国刚刚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第二十条所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二十一条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新农保相对于旧农保而言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也是现阶段广大农民主要的养老方式。立法先行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有力支柱,通过法律的规定来促进引导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对应于国家强制的新农保而言,商业性的寿险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受到限制,尤其是农村低收入人群的保险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我国农村人身保险业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保险公司受政府委托,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的业务;另一类是保险公司开展各类商业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业务。而目前,我国的农村的人寿保险业务种类少,农村对于各大保险公司来说是一片有待于开发的我市场。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是我国保险业服务“三农”的一个重要试点项目,要使小额人寿保险像柴米油盐一样买得起而且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又能得到相应数量的补偿,它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基数庞大的县域、农村人口。农村小额人寿保险是一种依据保险经营原理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保障的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小额保险金额较少,保费较低这是它的突出特点,这个特点使得它可以深入到的低收入群体;小额保险针对的是特定的风险保险期限较短,而且更偏向于保障型的业务;其保险条款简单易懂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目标人群偏向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保险流程及投保和理赔手段比较简便,这是由它的产品对象以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决定的;最大限度的覆盖,因为小额保险日益作为国家扶贫的手段之一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小贫富差距,减小低收入群体的负担;小额保险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实早期的小额保险都是非盈利性的但是随着它的发展日渐引起保险公司的注意,有些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农村小额保险业务。国际上农村小额保险的销售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合作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保险公司通过商将小额保险提供给需求者而且商通常是农村的小额金融机构这些金融通常与低收入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的好处是保险公司可以利用金融机构的信誉等优势销售保险产品从而以最简单方便的方式进入农村保险市场但是金融机构作为人的专业知识不够充足他们的营销能力比较弱,而且如果转入另外一家保险公司的话或者不再关心保险则可能失去大量保险业务;第二种是保险公司自营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国际保险集团与印度塔塔集团合资公司,塔塔友邦是在公司内部设立一个小额保险部门主要研究农村小额保险的业务,并且与一些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该模式的优点是避免竞争激烈的小额金融机构渠道,可以利用非政府资源进而降低保险公司的成本它的不不足之处是公司的财务投入和人力投入都相对较高;第三种模式是基于社区模式,它的保险产品提供者并非保险公司而是为了开展小额保险二专门成立的互助组织,他就是为了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而出现的正如我们国家的阳光相互保险公司的成立时为了提供农业方面相关的保险。这是国际上主要采用的三种模式其中印度的国情和我国的较为相似,我们可以借鉴创新来发展我们的小额保险。

对应于国家强制的新农保而言,商业性的寿险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受到限制,尤其是农村低收入人群的保险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我国农村人身保险业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保险公司受政府委托,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的业务;另一类是保险公司开展各类商业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业务。而目前,我国的农村的人寿保险业务种类少,农村对于各大保险公司来说是一片有待于开发的我市场。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是我国保险业服务“三农”的一个重要试点项目,要使小额人寿保险像柴米油盐一样买得起而且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又能得到相应数量的补偿,它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基数庞大的县域、农村人口。农村小额人寿保险是一种依据保险经营原理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保障的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小额保险金额较少,保费较低这是它的突出特点,这个特点使得它可以深入到的低收入群体;小额保险针对的是特定的风险保险期限较短,而且更偏向于保障型的业务;其保险条款简单易懂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目标人群偏向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保险流程及投保和理赔手段比较简便,这是由它的产品对象以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决定的;最大限度的覆盖,因为小额保险日益作为国家扶贫的手段之一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小贫富差距,减小低收入群体的负担;小额保险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实早期的小额保险都是非盈利性的但是随着它的发展日渐引起保险公司的注意,有些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农村小额保险业务。国际上农村小额保险的销售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合作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保险公司通过商将小额保险提供给需求者而且商通常是农村的小额金融机构这些金融通常与低收入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的好处是保险公司可以利用金融机构的信誉等优势销售保险产品从而以最简单方便的方式进入农村保险市场但是金融机构作为人的专业知识不够充足他们的营销能力比较弱,而且如果转入另外一家保险公司的话或者不再关心保险则可能失去大量保险业务;第二种是保险公司自营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国际保险集团与印度塔塔集团合资公司,塔塔友邦是在公司内部设立一个小额保险部门主要研究农村小额保险的业务,并且与一些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该模式的优点是避免竞争激烈的小额金融机构渠道,可以利用非政府资源进而降低保险公司的成本它的不不足之处是公司的财务投入和人力投入都相对较高;第三种模式是基于社区模式,它的保险产品提供者并非保险公司而是为了开展小额保险二专门成立的互助组织,他就是为了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而出现的正如我们国家的阳光相互保险公司的成立时为了提供农业方面相关的保险。这是国际上主要采用的三种模式其中印度的国情和我国的较为相似,我们可以借鉴创新来发展我们的小额保险。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对于社会稳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推广普及新农保和农村小额保险,使保险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对于社会稳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推广普及新农保和农村小额保险,使保险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梁 涛 方 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

[1]梁 涛 方 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

[2]张源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篇6

新型城镇化是苏北地区破解经济发展难点、实现经济起飞的唯一选择

苏北经济:中心城区与苏南趋近,县域发展落后

1.地级市中心城区经济趋近苏南,人均产出和单位面积产出较低

第一,中心城区经济与苏南、苏中差距缩小。近年来,苏北五市重点抓位于中心城区的园区经济,因此,虽然苏北中心城区园区经济还很难与苏南园区经济相比,但其支撑了苏北五市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苏北五市还涌现了一批具有500亿元以上销售规模的产业和在全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目前,苏北五市的中心城区经济与苏南、苏中的中心城区经济相比,发展差距呈缩小趋势。

第二,地级市经济体量小,人均产出和单位面积产出低。苏北地区经济相对苏南落后,主要表现为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低。

在地区生a总值指标上,2015年只有徐州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5000亿元、盐城突破4000亿元,淮安、连云港、宿迁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均在3000亿元以内,仅相当于苏州、无锡一些所辖县市经济总量;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指标上,苏北地区不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均低于苏南、苏中,是江苏经济真正的“洼地”(见上图)。

2.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最大难点是县域经济落后

第一,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偏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主要反映在县域经济。2015年,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的县市只有东台、邳州、新沂、沛县四县市。

从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划分的县市分档情况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5万元的县均在苏北五市,苏北五市人均GDP高于5万元的县市,要么处于容易接受上海、苏南等地经济辐射的苏北地区南部(如民营经济起步较早的东台、建湖、金湖),要么位于交通便捷地区,要么属于资源丰富地区。

第二,县域经济普遍缺乏真正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主要原因仍然是在县域经济层面。苏北21个县市,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初期。从工业增加值情况看,江苏2015年工业增加值低于200亿元的县市,除了分布在苏中的扬州外,大部分在苏北地区。苏北地区许多县市基本处于工业化早期,即使有工业,也是以环境污染型产业、产能过剩型产业为主,除了一些农副食品产业(如酿酒业等)外,缺乏真正具有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第三,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较低。尽管苏北地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落后于苏南、苏中,但是考虑到物价尤其是房价等因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收入相对差距并不显著。2015年苏南、苏中两地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只是苏北地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的139.58%、118.98%,最高者南京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只是最低者宿迁的152.42%。

对照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苏南、苏中分别是苏北的164.44%、121.83%,最高者苏州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者宿迁的200.28%。从分项比较看,导致苏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下的主要项目在于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三项。

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难点

1.城镇化与产业化脱节,城镇化集中表现为房地产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商品住房成为城乡居民最大市场需求后,苏北地区开始了以房地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土地城镇化。一些县市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无限扩大开发区,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甚至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这就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失地农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后续社会保障跟不上,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另外,不少县市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一些县市建超高层写字楼、大搞“城市综合体”,一些城市以建设工业园区为名,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为目的,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盲目造城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和公共服务缺失,城镇化有变成“炒地皮”、“房地产化”的风险。

苏北一些县市的建成区与苏南、苏中一些县市的建成区面积相差无几,但是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差距极大,通常有2-3倍差距。例如,2015年睢宁、滨海与丹阳建成区面积均为33平方公里,但是丹阳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睢宁、滨海的2.37倍和2.96倍;灌云与溧阳、启东建成区面积均为28平方公里,但是溧阳、启东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灌云的2.46倍和2.68倍;射阳与如东、海门建成区面积均为25平方公里,但是如东、海门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射阳的1.65倍和2.245倍。另外,从行政区域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看,苏北县市的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苏南一些经济发达县市(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的1/10,甚至与中西部地区一些国家级贫困县市差不多。

2.城(镇)乡二元结构凸显。苏北地区普遍存在半城镇化现象,其实质就是苏北地区超过500万的异地进城农民既不能平等地享有所在城市市民权利,又不能割断与户籍地土地、宅基地以及与原农村集体的联系。“半城镇化”虽然减少了城镇化、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即期成本,但是增加了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解决的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城镇化(也就是非农就业化),而非人的城镇化。因此,化解城(镇)乡二元结构问题是苏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3.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苏北地区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许多县市开发区和新城新区数量过多、面积过大,产城结合和人口集聚能力不足。

本来城镇化集约了人口,可耕作的土地因此可以增加,但现实情况是苏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占用国土空间过多,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减少过快。苏北地区以平原为主,城市主要为农田包围,城市边界任意扩张,不利于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分工格局,也影响城市运行效率提高,一些县市“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问题突出。

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方向与策略

1.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方向

第一,苏北全域:网络型城镇化。随着高速铁路网络化建设推进,苏北地区网络型城镇化阶段即将到来,各个区域中心城市只有精准定位,找准差异化发展方向,才能找到终极产业和过程产业。在不久的将来,苏北地区五个地级城市都是国家高铁网上的节点城市,其中,徐州凭借“陆上交通区位优势+科研教育优势+经济总量优势”,可发展成为淮海城市群核心城市;连云港凭借“海陆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可发展成为淮海城市群对外门户城市和临港工业城市;淮安凭借江苏中北部(苏北+苏中)几何中心和陆上交通枢纽,可发展成为江苏中北部中心城市;盐城凭借苏北沿海经济带地理中心区位优势、沿海高速铁路(上海―青岛)和徐淮盐(徐州―淮安―盐城)高速铁路枢纽交通优势,可发展成为江苏沿海经济带工业基地城市;宿迁凭借合青(合肥―青岛)高速铁路和徐淮盐(徐州―淮安―盐城)高速铁路枢纽交通优势、农产品食品优势,可发展成为苏皖边界中心城市和苏北地区制造基地。

第二,中心城市:离散型城镇化。离散型城镇化也就是以某一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多个方向辐射发展,其城镇化主要特点:一是除了继续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区)的竞争力外,向多个方向的县域中心(城)、特色小镇(城)发展构成了城镇化核心内容;二是以非农产业为基础,发达的非农产业足以支撑整个重点镇(城)发展,并逐渐成为城市副中心;三是整个镇域经济以本土民营经济为基础,但不排斥吸收其他外来经济成份,如外来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和国有资本等。

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等,要以市区乃至整个市域为范围,充分利用离散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以所辖县市城区为依托,构建“1+N”城镇群体系。

第三,县级市:极化型城镇化。苏北21个县级市应以县城(县市城区)为中心,集聚资源发展极化型城镇化,加速城镇化与产业化同步发展。

极化型城镇化以资源和人口向城区集中为主要特点:一是城镇化以县市为单位,由于许多县市的镇村主要以农业为主,只有县市城区存在少量工业,城镇化重点是完善县域城区中心功能,尤其是完善县域城区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卫生医疗中心、交通中心等;二是在发展经济中心方面,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寻找能够带动整个县域发展的非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同时,规划、引导三次产业合理有序健康发展;三是整个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但不排斥吸收其他外来经济成份,如外来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和国有资本等;四是城镇化主要以县市城区为主体,重点推进县市城区经济发展,把县市城区经济做大、做强,走公私合作型(PPP模式)城镇化、内外资本联合型工业化同步发展道路。

苏北地区经济落后根源在于县域经济不发达,而县域经济不发达在于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滞后;县域范围内极化型城镇化重点是突出城区发展。在县域范围内的县城、中心镇和特色镇、一般乡镇、农村社区(村)四个人口聚落层次中,县市城区居于核心位置,中心镇和特色镇、一般乡镇、农村社区(村)大多没有工业,以分布满足本地需要的农村服务业为主。因此,在极化型城镇化推动下,苏北地区每个县市必须以县市城区开发区为载体,做大、做强县市城区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民营资本助推城镇化”两种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中心镇、特色镇的特色产业发展,一般乡镇、农村社区(村)农业现代化。

2.苏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策略

第一,优化行政区划和交通规划,培育新兴中小城市。首先,改洪泽县为洪泽区,推动淮安市由运河时代进入大湖时代;其次,合并丰县、沛县为副地级市丰沛市,由徐州管辖,统一整合汉源文化资源,重点建设丰沛新城,使之成为徐州北部副中心和苏皖鲁豫边界中心城市,丰县、沛县改为副地级市丰沛市两区,管辖范围与原来两县相同;再次,合并邳州、新沂两市为副地级市新邳市(名称暂定),由徐州管辖,使之成为东陇海经济带中心城市、苏鲁边界中心城市和徐州东部副中心,邳州、新沂两市改为副地级市新邳市(名称暂定)两区,管辖范围与原来两市相同;最后,一些县可改为县级市,如沭阳、盱眙、东海等县改市,扩大人口就地城镇化比重。

第二,加大省级财政转移力度,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苏北地区可以从交通区位、人力资源、产业基础、自然资源等多个维度选择发展产业。从存量产业发展情况看,苏北地区主要存量产业可概括为农业产业化型产业(板材家具、食品饮料等)、矿产资源加工型产业(煤电、煤化工、盐化工等)、外来转移型产业(化工、造船、纺织服装、电子装配、医药、石油化工、钢铁等)、新生发展型产业(汽车、工程机械、风电装备、光伏等),但这些产业有的属于资源枯竭型产业、水土不服产业、产能过剩产业,必须找到与苏北地区交通区位、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匹配的能够持续发展的产业,对存量产业进行筛选和排序。

苏北地区应当逐步通过产业发展(定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政策制定,吸引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政府通过一切办法解决小微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市场准入问题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于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的真正苏北地区,要加大省级财政扶贫转移力度,提高国家级贫困线以下人口补助标准,对于留守妇女、儿童、老人问题,要引起各级政府高度关注;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对于主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型小微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低税或免税政策;对于承接苏南以及其他地区适宜苏北发展产业,给予一定财税减免和土地建设指标,尽一切可能降低企业因产业转移造成的成本上升;对于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既要降低税负,同时,政府要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并成立创业引导基金,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加强企业与银行对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第三,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有序参与城镇化建设。民营企业参与小城镇和新农村社区建设,解决了城镇化过程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什么”等瓶颈问题。民营企业将自身的优势与城镇的特点相结合,发展适合城镇的工业、商业、旅游业等产业,为城镇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民营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农民由一家一户的传统农耕方式转为现代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搬进现代化社区,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享受市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农民成为企业员工有了工资性收入,加入了农业合作社有了分红收入,土地出租有了固定的财产性收入。倡导采用PPP模式,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城镇的供电、供水、道路、通信、燃气、热力、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的投资建设。

第四,全面系统规划,有效对接新兴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城镇化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苏北地区要将新能源、智慧城市、循环经济解决方案和连锁商业、连锁医疗和养老、连锁技术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引入城镇规划,高质量、高起点地推进城镇建设。鼓励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组团式参与苏北地区城镇综合规划和建设,使苏北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创造性,探索更加丰富多彩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如创新中心城市老城区、中心城市新城区、中心镇(城)、特色小镇(城)建设模式,避免千城一面、千镇一业。

篇7

(一)集群园区化

1.发挥大企业龙头作用,带动园区发展。在发展产业园区时,运城市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培育和引进一批带动力强、规模实力大、关联度高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培育产业龙头,壮大骨干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形成“大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园区”的发展格局。运城市高度重视龙头企业的培育,尤其是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围绕产业主攻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抢占主攻产业自主创新的“制高点”,同时政府注重本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发挥园区聚集优势,培育重点产业发展。园区化发展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众多同行业企业在同一个空间集聚,实现资源、信息、公共服务的共享,集聚起规模效应,放大比较优势。运城市将工业现代化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工业重点行业发展时注重园区对产业的培育作用。如,河津市新耿区以老城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产业;龙门区以铝工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铝深加工产业;万春区以樊村镇和王家岭循环经济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

3.强化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运城市把园区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如,夏县水头工业园区充分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围绕打造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以现有的企业为主体,按照“加工制造区、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三大产业区域,加强园区建设,建成夏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工业聚集的核心、项目对接的基地、产业升级的高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区。

(二)园区社区化

1.园区社区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产城融合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同步推进、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和一体化发展,以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人口集中,为城市化提供基础支持;以城市的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园区把产业集聚起来,而产业的入驻和发展必然要增加就业岗位,一方面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需要引进外地的高级人才,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园区,这就需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社区化的生活条件,尤其要做好社会公共服务,如解决进城农民的户籍、住房、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身份和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充分融入城市,真正转化为市民。在生产和生活配套上,一方面,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加快园区内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商场、超市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2.以市场化运作促进园区社区化。园区社区化的本质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化运作促进园区社区化。一是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康复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为先导,打造城市综合体;二是以中小学为依托,打造教育园区;三是加快建设商品房住宅小区,引进现代化医疗机构,培育新型商业形态,完善服务设施,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的承载能力。

3.用工业园区化带动农村社区化。农村社区化是“就地城镇化”的战略基础,通过城市周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城市未来发展留下空间。农村社区化可以通过工业园区化的带动快速形成。如,运城市稷山县用工业园区化带动农村社区化,投资近2亿元完成“县城低碳产业聚集区”、“西社新型煤焦化循环经济示范区”、“翟店纸包装文化产业园区”三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园区周边农村的社区化发展。

(三)社区城镇化

1.社区城镇化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社区的发展推动城市交通、排水、污染处理、水电供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产业区、生活区、商业区、娱乐区等空间布局的优化,从而使社区发展为新兴城镇,进而引导更多的资源要素向城镇集聚。在这种条件下,城市建设的推进必将创造更多的生活和生产需求,推动商贸、餐饮、旅游、金融、保险、物流、医疗、文化和服装等生活业和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吸引力,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进程。

2.城市社区的城镇化。城市社区的城镇化包括老城区社区的城镇化和新城区社区的城镇化。运城市通过对老城区进行改造促进社区城镇化。老城区改造,通过机关、企业外迁,形成商业区和服务区,保留城市文化特质。如,平陆县筹资8.2亿元,重点实施打通新老城区的“两街一路”(春元街东西扩及中段改造、向阳街改扩建、傅岩路南扩)、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的“两馆一园”(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幼儿园)、“两个市场”(春元街蔬菜市场、太阳文体广场)、“六大工程”(天然气进企入户、垃圾填埋场、星级公厕达标、天眼工程、汽车客运站、三线入地)等14个项目。特别是在“两街一路”拓宽改造中,坚持最大程度规范程序、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加快了新老城区的渗透与融合。运城市通过拓展建设新城区促进新城区社区的城镇化。新城区通过工业新区建设,发展实体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依托。对新城区通盘考虑、整体规划,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围绕新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发展配套服务,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新城区的增长内核,推进社区城镇化发展。

3.农村社区的城镇化。有序推进农村连片示范区建设。新农村集中连片示范区,即围绕“抓典型、出精品、成规模、做示范”的工作思路,按照“一县一区、一区10村”的要求,使集中连片示范区达到道路循环、产业相连、林网方田、设施齐全、环境美观的标准。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如,垣曲县在新农村建设上,按照“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和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协调推进”方式,分类编制全县行政村发展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人口相对集中、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资金和项目,加大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主导产业培育和人居环境改善力度,引导和吸引山庄窝铺、空心村等居住分散区域的群众向中心村聚集,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四)土地规模化

1.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土地流转。运城市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引导土地流转,推动农业发展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道路,使土地向职业农民、产业带头人、种植大户手中集中,让有进城意愿的农业剩余人口逐步向城镇集中。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最大限度释放土地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淡化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让农民不必再邻地而居,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增加经济收入,为农民搬入城镇排除思想、地理、经济上的障碍。运城市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流转方式多样。呈现出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委托、代耕代种等方式。二是流转模式多元。有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农场独立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三是经营主体多种。有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四是土地用途广泛。不仅用于粮棉等作物生产,还用于果蔬、花卉等农业生产和观光农业开发。

2.调整村庄结构促进土地规模化。近年来,随着运城市“八区联动”的全面推进,城市框架不断拉大,许多城郊村已变为城中村;同时,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城市安家就业,造成一些村庄形成空壳村。面对目前的村庄情况,运城市对村庄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促进土地经营的规模化。

3.建设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土地流转。为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运城市通过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金融提供服务。同时,运城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一个有效的对接平台,让农村资产、资源流动起来,激活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通过交易中心对土地流转过程真实性、公正性、合法性的认证,维护土地流转双方权益,农民不怕租赁费拿不回来,企业不担心农民反悔收回土地,这有利于促进土地顺利流转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五)城乡生态化

1.坚持生态优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运城市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坚持生态优先,走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突出资源集约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加快生态经济发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运城市在产业发展上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走低碳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第一,鼓励发展节能性环保产业,降低产业发展对能源、水资源、空气等生态资源的消耗或破坏。第二,支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以更少资源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第三,要求工业入区、入园,促进产业集群,既可以集中处理污染,又可以使各产业分享外部经济。第四,加强节能环保宣传,鼓励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能环保。第五,加强城市绿地资源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第六,倡导绿色消费,减少消费污染。第七,重视调解资源占用与分配、环境污染方面的矛盾、冲突,促进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2.用城乡生态化增强城镇吸引力。运城市的城镇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加大生态建设,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提高宜居指数,增强城镇的吸引力,让农民向往进城,愿意进城。保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步伐,深入推进。

3.城乡生态化注重传承和弘扬本地传统文化。文化是城市生存的魅力和灵魂,文脉是城市发展的远景导引,文化产业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关键。运城市在促进城乡生态化、一体化发展时,既遵循历史文化的传承,又衔接现代气息的植入。如,盐湖区通过建设国家5A级盐湖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首先打造出20平方公里的板块,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感知运城根祖文化、盐文化、关公文化的博大精深,未来把盐湖风景区打造成山水相连、林湖辉映、历史厚重、文化发达的历史文化风景区。

二、结语

篇8

一、引言

社区银行主要是指根据市场化原则下,以社区为范围展开运营的银行,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范围内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其主要特点为定位于零售业务,向广大中低端客户展开个性化与类型丰富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对于资金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层性以及差异化的趋势,这主要可以在地区、群体以及产品等的差异中体现出来。面对当今农村经济的多样化需求,农村金融体系显得束手无策,以致于出现了“真空地带”这一现象。通过进行社区银行模式的改造,能够极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群体以及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更加合适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信用社实行社区银行模式改造中存在的困难

1.政策性经营性质和商业化运作方向不符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主要存在意义便在于为农村经济服务,立足三农,挑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担。国家有关政策对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放比例做了严格规定。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农村信用社无法选择客户,也不开展自主经营,在服务三农产业时,其利润的实现根本没有保障。但是,农村信用社的运营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风险补偿措施,使得农信社政策性经营风险大大提升,激化了其政策性经营与商业性运作之间的矛盾。农信社的运营过程中,不对两者作出明确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也提升了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操作成本。

2.员工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农村信用社中,在职员工人数中学历为专科以及下的比例占到了十分之九,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者仅为十分之一。在当前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农村信用社的这种知识结构显然不合理。在职员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仅占到了 0.14%的比例,而且无职称人员高达 61.24%的比例,人员职称结构过于低。

3.产品设计单一,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虽然农村金融的需求在整体数量上低于城市,但是,其层次性却更加复杂,这就要求在农村金融供给方面也应该体现多样化的特征。然而,我国当前的农信社的金融产品无法反映出金融需求的个性化需求,仍然是以贷款为主,没有承担起农村金融供给主力军的重担。此外,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在设计中也是以规模为基础,并没有从产品出发。

4.保险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地区之中,存在着明显的交通落后、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这就使得农信社工作人员在面对农民的贷款申请时,无法把握其资信程度,同时其在催贷、收贷工作中的成本也大幅上升。加之,多数农村地区的人员学历较低,他们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没有形成主动还贷的意识,这些都使得信用社在放贷过程中的风险大大提升。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农民的土地与房屋不能作为抵押,农信社在放贷保险机制不完善这一前提下,也只有停止放贷,才能够降低自身的运营风险,这同时也限制了农民对于正规银行放贷资金的需求。

三、对于农村信用社实行社区银行模式的建议

历经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服务理念、管理能力、经营业绩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拥有了实行社区银行模式改造的实力,但是想要真正以农村社区银行的标准来运行,还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政府方面应该加强政策扶持

和一些发达国家类似,我国设立社区银行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为社区居民融资提供服务。为此,国家层面应该从政策上对其予以支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对社区银行实行优惠策略。其次,向社会银行发放的贷款实行利率补贴。再次,完善立法,以法律的形式对社区银行作出规范与管理。

2.建立规范的社区银行准入与退出制度

在社区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如果在经营中频频出错,那么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为此,监管当局可以对其展开更加严格的监管方式,控制好市场准入条件,明确风险救助、市场退出以及相关的处理步骤。加强对单户贷款额度及关联企业贷款的控制,保持银行市场理性竞争的秩序。

3.强化员工素质,形成人力资源长效机制

一方面,农信社应该完善内部激励制度,将员工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制定科学化的人才战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可以参考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激励机制,建立股票与股票期权制度。具体到社区银行的激励机制建立中,应该注意增加灵活性与可执行性,注重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多种方式并举,确保员工与经营者各自发挥自身的职能,努力为银行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与完善内部员工培训机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展开定期业务培训,形成多层次的学习机制,养成良好的培训与学习习惯。

4.成立与之配套的政府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对于中国的社区银行模式而言,可以充分借鉴美国小企业局的经营方式,从我国现状出发,成立以地方财政出资为主的不同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发挥出该机构的杠杆作用,全面提升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比例。对于担保行为而言,应该具备多个方面的风险防范过程,例如担保决策、担保跟踪及追踪等。具体来讲,也就是在前期,要对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作出审查,在中期,做好经营跟踪工作,一旦有问题产生,可以由中小企业、社区银行和担保机构三方面共同达成有关还本付息方面的意见,并签订合同。如果中小企业项目破产,担保机构有责任帮助其走出财务困境,制定重振计划,从而尽可能降低社区银行的经营风险。

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对策分析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其实质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同时转移。所以要想实现城镇化首先是二三产业在城镇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要素资源的集聚。在城镇化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城镇的规模;二是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针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有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目前对地域发展模式的研究较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地域城镇化发展的模式。

一、“苏南模式”

教授在1984年《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苏南模式”是教授提出的第一个经济模式。所谓“苏南模式”,通行的理解是指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其是由江苏省南部的农民率先实践的一一以集体经济为主、以乡办和村办工业为主、以市场调节为主、以依托中心城市为主、以县乡干部为主要决策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该模式是总体上是以政府推动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乡镇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乡镇、村集体经济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以乡镇企业为主要的工业化主体,以小城镇为主要的空间载体,以“离土不离乡”为主要的劳动力转移方式,实现农村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其发展路径主要特点有:一是走社区政府推动的内发型发展路子,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发展乡镇企业,采取乡镇政府为主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二是发展有特色的商品市场,由此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如苏州著名的纺织品市场、常州的棉纺织品市场。

二、“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分散的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对温州地区独特经济发展路径的理论概括。该模式是以民间资本为主要来源,以手工业的家庭生产和经营为主要形式,以小商品专业市场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温州模式的特点是自下而上,由农民推动、以小商品起步,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靠家庭经济和商品市场推动小城镇的发展。温州的城镇起源于集镇,随着集镇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资金以及各种优势资源要素不断向其集中,这些集镇逐步成为一个地域的发展中心,并具备了一定的辐射带动功能,自发形成为当地的城镇。经过数年,这些城镇的民营经济和专业商品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城镇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成为了温州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

三、“珠江三角洲模式”

珠三角是指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模式和城镇化模式,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最快的地区。珠江三角洲模式是一种引进外资型的工业化、城镇化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是国际劳动分工和产业转移的结果。海外投资和制造业向珠三角地区的转移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来自香港的投资对珠三角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一方面几乎完全吸收了当地的农村劳动力,使珠三角地区在全国最早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直接推动了该地区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出现本地劳动力供不应求,又使其成为全国吸收外来人口集聚最多的地区。

四、“成都模式”

成都模式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另外再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该模式是一种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土地与农民集中为主线,以城乡整体规划为指导的发展模式。其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一是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城乡一体化的载体;二是以科学规划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资源、节约利用;三是以产业发展作为支撑城乡一体化所需要的经济,社会基础;四是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五是明确城乡一体化需要系统化的制度建设和保障;六是指出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农民转为市民的问题。

五、山东德州“两区同建”模式

山东德州“两区同建”模式以农村城镇化为重点,以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就地就近市民化为路径,同步推进农村产业园区和新社区建设,并纳入全市城镇化体系来规划和管理,追求全域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社区城镇化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目标,真正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其主要做法是:以社区带园区、以园区促社区,全力推进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德州“两区同建”模式被视为“居村农民就近城镇化”的典范,受到国内广泛关注,为中国城镇化转型提供了范例,并因此荣获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典范案例奖。总理在一年内对此作出两次批示并前往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朱通华.论“苏南模式”[J].当代思潮,1994(l):1621

篇10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多元协调 研究 探索

一、中国社会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等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问题。

1、社会保障覆盖面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还是比较低的,比如说在社会保险的五个项目里,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最多,但截止到2005年3月底,劳动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参保人数是1,6554万人,而同期我国城乡就业人员7,3740万人,从这个数字看出享受社会保障的人员的数字较低。目前,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以及许多灵活就业人员大多没有参加社会保险,而这部分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逐年增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水平还比较低,与国际比较,只相当于低收入国家水平。

2、农村社会保障亟待发展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面临新的任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等客观现实情况,以及过去搞的社区型社会保障的夭折,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对我们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劳动者无固定收入,老龄化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做法和国际社会保障经验、都不能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按通用的社会保障方式,即按严格的收入比例、严格的时间和地点、严格的投保年龄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管理办法,在我国农村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

3、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不建全、立法滞后

社会保障体制存在很多问题,管理分散,政出多门,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按照中央政府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实行全额征缴,但是目前部分地区仍实行差额缴拨的办法,造成企业挤占、减发或拖欠基本养老金的现象。此外,省级地区间基金调剂受到了很大限制。在企业和政府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对于社会保障的责任划分也不够明确。比如养老保险方面,国企职工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公务员、事业人员归人事部门负责,贫困人口救济的保障归民政部门负责,这就容易形成多头管理,而且造成管理成本的加大和各自为政局面的出现。立法滞后,在我国除1953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可视为社会保障立法外,还没有第二部社会保障法律。虽制定了规定和条例,但不能代替法律的作用。规定和条例不具备法律的权威性,执行起来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有的规定或条例规定得较早,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有的规定和办法具有明确的临时性,即权宜之计。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康发展。

二、建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多元协调模式

多元协调模式是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和具体国情来选择的,要在吸收国外经验,改革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它的实现。

1、建立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是指从事和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系列机构和具体的制度。在合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各种机构与组织之间相互影响,能够产生出激励、约束和监督相结合的机制,从而推动着社会保障模式的运转。从多元协调模式的建立来看,应建立集中协调与分工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具体对策如下。

首先,建立统一机构,实施集中协调管理。一方面通过统一的管理机构,提高社会保障机构的办事效率,促进社会保障功能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的管理机构,建立统一的方针、政策,使社会保障工作在政令、规划、制度、标准、程序、部门权限方面做到协调统一。

其次,明确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强调集中协调管理并不是不要分工,而是要在统一机构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分工原则,建立由行政管理机构、经办机构、监督机构三个层次组成的分级管理体制,形成制衡机构。

最后,社会化管理、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三者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管理体系。社会保障是一项综合性社会事业,因而必须实施社会化的管理。但是我国地域宽广,经济差异大,仅靠社会化管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在建立社会化管理的基础上,还要使社会化管理与社区管理、单位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主要是依靠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农村中的乡政府和村委会来管理。单位管理主要是依靠生产和工作单位来进行管理。在上述三者的结合中,要以社会化管理为主,单位与社区管理为补充。通过三者结合建立多层次管理体系。

2、在城市和农村建立不同的保障模式

建国以来,农村的社会保障主要是家庭保障与政府救济为主要内容的模式,这种模式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愈来愈不适应。因此在多元协调模式建立中,应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模式。

首先,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建立以“补救模式”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新的保障体制不可能将一切都包干来,需要保障对象采取一定的自我保障和家庭保障措施。建立以救残补缺、济贫扶困,以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为出发点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

其次,根据不同水平,选择不同,不同标准的模式。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迥异,不可能用一种模式,而应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去建立。有人主张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为贫困型、温饱型、富裕型三种,据不同情况建立不同模式,在贫因型农村建立救济型保障,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基本需要型保障,在富裕型农村建立保险型保障。这种主张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救济型、基本需要型要向保险型转变,并逐步与城市模式相趋同。

最后,在资金运行方式上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制与国家出资相结合的方式。关于农村保障资金的运行方式理论界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建立个人储蓄积累制,一种是现收现付制,一种是半积累半现付,笔者以为在具体实施中,还应根据农村经济实际而具体对待。在贫困型农村中应以国家和集体出大头,个人出零头。在温饱型农村应以集体出大头,国家扶持为补充,并与个人出资相结合,采取半积累半现付制。在富裕型农村应采用基金制,以个人积累而形成基金,建立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城市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已经确定,当前面临的主要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其完善的具体思路与对策是:第一,以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主体内容建立“机制模式”,其主要功能在于解决城市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特定问题,维护社会公平,使社会保障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内在机制。第二,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具体模式。从现阶段改革实际需要来看,在经济不发达的城市应以阶段型重点保障模式为主,根据特定需要、特定问题而建立不同保障重点和保障项目。在此基础上,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中可适当发展经济效益优先模式,以效益状况作为评价标准,使社会保障向商业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重视社区模式,在社区经济发达的地区,重视并推广各种类型的社区保障模式。第三,资金筹措和运作上可以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在目前资金运作上可将现收现付制与半资金积累制相结合,逐步向积累制过度。

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模式

多元协调模式建立和运作中最难的问题是资金的筹措和筹资模式的选择。保障模式再好,没有资金也难以进行有效运转。目前资金严重短缺是社会保障建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实际,应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并针对不同的保障项目建立不同的筹资模式。

(1)建立多元筹资渠道

传统保障模式的筹资渠道是单一的,随着十多年的改革,建立了政府、企业、个人三方负担的筹资渠道。但是仍然还存着一些问题,一是多元化筹资渠道还未完全建立,国家仍然负担了绝大部分,公民个人自保意识和能力还比较弱。二是现有筹资方式大多还是现收现付制,缺乏事先储备积累。因此,目前必须进一步改革,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首先,应开辟一些社会保障税。根据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对个人开征所得税,实行累进制税率,从而使经济发展中的受益者补偿受损者。同时还可以从部分资产存量转化一部分,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增量,这种办法在目前的改革中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筹资思路。其次,从企业方面来看,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更进一步完善企业缴费制,实行强制积累。最后,从个人方面来看,主要是要提高个人的自保意识,改革单纯靠国家的依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实行个人积累制,把个人积累与国家、企业单位负担结合在一起。

(2)建立多元筹资模式

从世界各国来看,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主要有三种模式:现收现付制、半积累制、积累制,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积累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很难一下子建立积累制。因此,必须根据不同保障项目采取不同的多元筹资模式。

首先,在失业救济金的筹措上,先由国家、企业、个人分摊完善现收现付制,然后建立半积累制,最后向积累制转变。从目前改革来看,先可以实行国家、企业、个人分摊的办法。费用来源由政策拨款、企业交费、个人交费三个方面。这种思路是国际一致经验,尽管它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在目前企业失业人员过多,国家财力不足的状况下,还是有可行之处的。当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国家经济状况有些好转之后,建立半积累制。最后,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多元协调模式建立以后,可由半积累制向积累制过渡。

其次,在养老保险基金方面采取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并把养老范围扩大到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个体劳动者、农民。这种筹资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靠劳动者自己积累,在职时可以得到较高工资收入,退休以后可以得到良好保障待遇。这种制度在实施中必须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注意妥善解决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比例。

再次,医疗保险筹资模式的方向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目前应逐步建立医疗保险基金,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中,由国家筹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具体使用由个人与保险基金会共同负担。对城市企业,由企业筹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由个人与保险基金共同负担。对于农民、个体劳动者和乡镇企业职工中可以建立合作医疗,按个人缴费与社会统筹的办法来解决。在区别对待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迈进。

最后,在社会救济方面,由于救济金的提供者与受益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它强调了国家政府和责任与救助对象应有的法定权利,因此,资金筹集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和社会各界的捐助。社会福利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项目,在资金筹集上,与社会救济有同样的特点,其资金来源应该是三方面:政府财政拨款、部门和单位自筹。

4、建立社会保障计划,推动多元协调模式的建立和运作

从世界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模式的建立和运作来看,大都通过严密而精细的社会保障计划来进行,通过社会保障计划,既保证了多元协调模式建立过程中的阶段性和步骤性,又可以强化社会保障管理。因此,在多元协调模式的建立和运作中,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保障计划。将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纳入国家预算范围。建立社会保障预算计划以后,通过复式预算制度将社会保障收支在国家财政中单列,一方面可以加强资金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公众对社会保障收支有全面的认识。社会保障预算计划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将各项收支及投资运营活动全部纳入社会保障预算计划,使资金管理和投资运营活动规范化。根据经济近期发展状况,社会保障预算计划主要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基金纳入国家预算,由财政部门设立专用账户,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5、坚持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多元协调模式的建立

多元协调的建立是在原有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综合配套工作,从总体上来看,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增值保值机制

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上,我们总体上运用积累制作为改革方向,这种筹资模式往往以支定收,略有节余,这样在基金的收缴与发放之间往往存在一个时滞过程,并且保障对象使用时间不一致,必须使一部分资金停留在社会保障机构中,因此必须建立保障基金的增值保值机制。结合现实实际,应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建立社会保障银行。按专业银行的形式或基金组织的形式建立社会保障银行,一方面通过银行承办保障资金的收缴与发放。另一方面通过银行资金的信贷过程来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与增值。二是建立保障储备资金的投资机制。通过加强对部分资金的投资效益,以保证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确保保障对象的生活水平下降,至于具体做法有待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社会保障是政府主办的一项综合性社会事业,举办社会保障是一种政府行为,因此,必须将社会保障的建立、管理与运作纳入法制轨道。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实践迫切要求我们来健全社会保障法,从而调节社会保障实施中的各项社会关系,保证社会保障的实施与贯彻。从目前来看,立法还很落后,应必须重点加强立法,与改革相适应,重点要进行社会保险和保险资金管理方面的立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方面的立法。同时进行队伍与执法队伍建设,从而使立法、司法和监督相结合。

(3)建立社会保障的国家机构

篇11

关键词:理论基础课;教学模式;农村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07-03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这就意味着,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能够脱颖而出或竞争中处于优势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 这不仅要求他们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 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尤其是立足于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应用能力对于其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从事某一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关注时势的意识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这必然意味着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上要作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确实也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复合性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甚至背离的情况。比如,受一些现有的监督、考核机制、体制及政策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授课地点等方面还无法做到相对自由度的自主安排,像社会学专业中的社会调查、公共管理中的实践环节等课程无法到现场情境进行。再比如,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对上课内容,上课方式、方法上也有了新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能从教学中学到实用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还希望在课堂中能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尤其喜欢符合他们审美观念的教学方式,比如娱乐性、非正规性等。这也意味着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做出适应性调整。在教学系统中,毕竟学生是中心地位,一切应围绕着学生的成长和需求为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方法还存在诸多滞后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象。由此也衍生出诸多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不良现象。前者如学生因对教学内容没兴趣而出现玩手机、聊天、逃课普遍等。后者表现为学生对专业知识吸收和转化能力差、只为考试而学的被动学习局面,也使得学生因专业基础不扎实而导致专业实践能力不突出等“混文凭”的现象。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系统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场所、外部社会环境等要素都存在推进适应性教学改革的要求。学生方面主要体现在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不同于以往几代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偏好和价值追求,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喜欢中规中矩。所以,他们在课堂中也希望接触新鲜、有趣的教学内容,也喜欢带有娱乐性、艺术性的教学模式。从教师主体来说,专业课教师由于受各种量化考核机制的影响在日常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习惯于已有的教学方案与方法,除非有外部压力,一般情况下,他们很少主动去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路径依赖”的习惯,能不改变尽量不改变。因此,对于专业课的教学模式改革来说,教师的创新观念与“意识自觉性”很重要。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指对书本知识的转化及演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主要与前面第一点相关。教学场所的改变主要指适合情境模式的设施条件不具备,如情境模拟的活动场地与相应的条件等。教学的外部环境是指社会大环境发生的变化对现有教学模式提出的挑战,如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现代即时传媒对学生的影响、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状况、职业评价体系、社会舆论等对高校教育体系及其学生产生的影响等。由此可见,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以及由社会快速转型产生的社会变迁需要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做出适应性调整与改革。本文试图以“农村社会学”课程为例,探讨人文社科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问题。

例如,社会学专业中的“农村社会学”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旨在传授农村社会学的基础知识,而针对农村社会发展所需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很弱。教学仅仅告诉了学生农村社会是什么和怎么样,却没能教会学生如何走入农村,了解、分析和发现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问题以及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农村的能力。从教学方式看,目前该课程主要是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自上而下”的传统式教学为主。虽然课堂中也在努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但是由于学生对农村社会了解甚少或者不深刻而使讨论仅能处在一个浅表性的、就事论事式的、碎片式的“三言两语”的层次上,既无法达到互动的效果,也无法培养学生农村社会实践的能力。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仅仅掌握了为了考试而做的笔记或教材上的死知识,不但未能学会运用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调查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未能提高学生服务于农村的社会实践能力。从教学评价来看,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社会等评价主体都认为,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是较弱的。

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的教学,除了要教授课程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该类课程的教学既能传授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能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这一方面意味着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该课程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即把学生向着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方向培养。目前,我国有的高校在这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他们在教学内容上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及问题进行调查,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互动启发式教学和以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及内容

根据已有的研究,社科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尤其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能力,如社会调查、方案策划、数据处理和管理服务等能力。这就要求增加带领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和服务等实践环节教学。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也要变“教师主讲、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讲解、启发、讨论与实际操作”等多维互动模式,以培养适应现代农村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用性人才。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在教学方法上,讲授与研讨、启发式相结合,叙述间以评析,理论间以实例,讲练结合;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其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仍坚持讲练结合、学用结合、案例模拟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的路子。再次,本课程通过学生预习、准备、阅读课外资料等形式,大大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课题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了社会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统计分析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主讲基本知识和相关背景后,引导学生思考与互动讨论、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教师点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课堂上除了增加互动研讨的环节,整个课程内容也适当增加了实践和实验环节,如农村社会调查、农村社区服务与模拟管理等,从而将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入农村实践的能力。

课堂教学依以下若干环节进行:第一环节,由教师主讲基本概念、理论及其相关的背景介绍;第二环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及指定文献,相互介绍自己所获心得体会并提出1―2个问题;第三环节,由负责小组成员记录、整理所有发言人的观点、问题,把重合率最高的问题挑出来,以供大家讨论、辩论;第四环节,主题讨论(辩论)或情境模拟;第五环节,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辩论的情况进行回应、点评、讲解重点难点并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农村社区治理与村民自治”内容时[1],我们提前一周把要阅读的教材内容和课外补充材料――关于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实践研究的相关文献材料布置下去[2-5];同时,按计划分组情况,由一个小组负责本章内容的安排;其间召开负责小组所有成员的会议,就如何准备讨论主题和现场模拟环节进行讨论,并安排分工任务,2人一组,承担上述任务,另外安排一个找相关视频资料的学生,收集关于村民自治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课堂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教师介绍本章主要内容、主要概念解释。其次,安排所有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接下来是由负责小组呈现他们收集的相关资料和相关情况介绍。第四环节是启发式互动环节,由负责小组呈现一个案例“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拆迁问题”(源于凤凰卫视:“今日观察”),由负责小组动员学生参与讨论,指出这个案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和教材上哪个内容相对应,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其他学生怎么看,然后交互讨论、辩论。此环节由负责小组的学生记录并统计同学关注到的问题有哪些,其中,被多次关注的问题有哪几个,并记录下来,写在黑板上。第五环节是由负责小组主导对高度关注的问题“村民自治过程中参与力量有哪些,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各自的行动逻辑是什么”进行解释,教师也给予解释。第六环节是教师进行总结和评论。通过这样一种启发互动式教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现场应付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实施效果

作为一门专业应用性课程,其教学的理想效果在于,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如何将专业基础知识在农村这样一个特定的区域性社会中应用,另一方面则在于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改革也主要是以注重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为导向的。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学本科专业是一个理论层次较高的一个专业,它是在理论视野较高的层次上观察、解释和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运行中存在问题的一门学科,但是,对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它又面临就业与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挑战。因此,该课程的改革也正是基于对这一现实困境的思考而展开。作为该专业中的应用性课程,我们力图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贯彻落实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我们力图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去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意识、专业视角和专业思维,另一方面也试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将会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能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第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堂中增加了互动环节,整个课程内容也适当增加了实践和实验环节,如农村社会调查、农村社区服务与模拟管理等,从而将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入农村社会实践的能力。第四,增加了许多课外知识的资料,包括文献和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些资料是学生参与收集的,所以,很适合他们的审美趣味。第五,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强化过程考核。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所以,课程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的现场表现大家都能看得到,教师也更清楚哪些学生更优秀,并能发现某些学生的不足,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引导,有助于他们的成长。这样的强化过程考核也会使得每一位学生的课程成绩更加符合实际,也相对公平,避免出现平时不重视、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试行几年来,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每一组都有任务,所以他们在准备的过程别认真。而且,各组之间有一定的竞争,各组都不甘落后,表现特别积极,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第二,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专业视角观察和分析农村社会现实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第三,课程改革过程中由学生收集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和视频资料,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更加厚实的基础。第四,扭转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习惯,以前专业课教学因为理论较为抽象,所以课堂上教师讲起来比较费劲。现在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学生首先有了提前预习和阅读的习惯,在课前有了准备的情况下再去听课和课堂互动就有了基础,思考也变得积极了,专业的素养也逐渐培养起来,所以,上课的效果也比过去好了很多。第五,课堂教学中,由于是互动教学,所以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更多地了解了学生,也慢慢地悟出如何找到适合他们愿望的教学方法。在此之前很少注意到的,比如,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比如,学生对专业知识转化能力方面存在的欠缺等也是在互动教学中也慢慢发现。第六,教学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主要表现在压缩教材上阅读材料和通俗基础知识的讲解,增加趣味性阅读资料和联系实际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堂互动和情境模拟环节,重在趣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在社会学专业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中推行。尤其是应用性专业课程更适合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因为这类课程一般都是在学生已经接受过社会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专业视野的基础上针对社会某一具体领域进行应用性建构而成的知识体系,即它们都是在学生已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而开设的专业知识转化、应用的课程,因此,有两个条件决定了同类课程可以推广使用这种互动启发式教学模式:一是学生有了专业基础课的训练;二是所涉领域的应用性决定了它需要进入或营造“情境”,才能切身体会到在教材中抽象出来的文字语言与现实所指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实践环节。由此可见,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新时期高效人文社科类课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转变的重要体现,也是高等教育转向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1.

[4]袁亚愚.新编乡村社会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篇12

关键词:低碳经济 新农村 建设的必要性

一、概述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出现深深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进入飞快发展时期。为了协调社会的发展,国家也正在加快脚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扩增,新农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协调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为了适应发展潮流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在农村建设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还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到最低化。此外,倡导低碳经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

二、文献综述

1.低碳经济的理论含义。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基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全新经济理念它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是低污染和低排放,它通过发展低碳能源系统,实现低碳化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化降低环境污染和气体的排放,实现社会经济的循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经之路。

2.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英国最早提出“低碳经济”一词,随后低碳经济开始慢慢发展。欧盟从20世纪80年代起深受失业问题的困扰。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欧盟各国领导决定全力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更多的绿色就业岗位,以此来缓解就业压力。2007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随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2009年11月23日,欧盟委员会公开发表《2009年度欧洲就业报告》,并指出低碳经济有助于改善就业局面。这大大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美国是较早的低碳经济支持者,它于2007年7月提出低碳经济法案,明确了低碳经济将成为美国未来重要的战略选择。日本也于2008年7月制定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并把低碳经济作为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

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国外比中国更早发展低碳经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的经济效益多数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中国大多消耗初级能源,其主要能源是以煤炭为主,这大大增加了碳排放量。随着气候变化,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极端天气的出现,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遭遇损失等。面对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国开始实施低碳经济。自2006年起,我国相继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这些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奠定了立法基础。2007年,我国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这些表明,中国开始逐渐发展低碳经济,以缓解气候和环境危机。虽然国内外都已经积极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低碳经济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本文主要以佳木斯新农村建设为例,研究低碳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其发展途径。

三、低碳经济在佳木斯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

工业化的发展有效的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多。佳木斯位于我国的黑龙江省,属于资源大省,其工业发达,且能源消耗高的产业密集分布,佳木斯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经过长期的“三高”发展,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引起了该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农村环境备受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为了有效缓解佳木斯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在佳木斯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并且有着特殊意义。本文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在佳木斯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希望对其他新农村建设起借鉴意义, 它们分别是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降低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应对气候变化对佳木斯农业的威胁。纵观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多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农业生产蒙受巨大损失。佳木斯地区地处东北平原,适宜耕种,因此农业比较发达。但面对持续升高的气温,害虫也随之不断增多,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能够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对佳木斯农业的威胁。

2.减少农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据权威数据统计,耕地所释放的温室气体远超过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农业正在走高能耗、高污染的道路,这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但低碳经济若运用在新农村农业发展上,就可以有效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3.实现佳木斯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耕地数量和质量呈下滑趋势,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农业和工业的碳排放量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但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实施农业技术措施就降低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佳木斯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四、佳木斯新农村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佳木斯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有其必要性。下面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佳木斯新农村发展低碳经济,并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其发展途径,希望对其他农村建设地区起引导性作用。

1.加大农村地区的低碳宣传力度。低碳经济虽已提出很多年,但对于农村地区而言,他们缺乏对低碳农业的了解,其理解层面尚浅。为了让佳木斯农村地区的人们尽快融入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相关政府必须起引领带头作用,加大农村地区的低碳宣传力度,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低碳经济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政府应当建立起一支宣传低碳经济队伍,利用各种方法,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农村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低碳经济,让低碳经济渗入人心。只有这样,低碳经济才能进入农村地区,并使其促进佳木斯新农村的建设。

2.发展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在建设佳木斯新农村的时候,发展低碳经济还必须考虑提高农民收入的策略。农业的地位特殊,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是,低碳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其倡导理念和发展方向是无污染和高产出,并努力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清洁能源的产出。为了配合佳木斯新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应该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积极引进先进农业设备,形成农业产业链,发展循环农业,并平衡农业碳排放量,有效缓解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压力。其次,深入开发新能源,提高原有能源的利用率。第三,合理利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废弃物。因此,必须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合理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使农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3.倡导低碳农村社区。在佳木斯新农村建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体现在农业发展,而且在农村建设新房子时也应该提倡低碳化,鼓励农民使用可以节约能源和技术的建筑材料,充分利用资源。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农村社区的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沼气池的位置。同时,也应当关注整体的房屋结构,鼓励村民使用太阳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真正实现农村社区低碳化。

4.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低碳经济倡导的是低碳排放量。因此,在建设新农村时可以加大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力度。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并且含量极其丰富,它主要依托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能源,其燃烧时对环境污染小。此外,该生物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在佳木斯农村地区的排放量,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在我国的开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促进了新农村农业往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促进了社会、环境和农村经济的 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但由于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改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新农村发展低碳经济项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有收获。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低碳农业,这也是未来农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胜,陈小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41_44.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79-87.

[3]李志国,李宗植.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66-71.

[4]郑志勇,王林,王德芳.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首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438-441.

篇13

摘 要 乡土文化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现代科学知识拥有同样被重视的地位。在全球化、现代化尤其是在近几年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正在加速失传。本文阐述了乡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及其利用价值,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失传的原因,指出了保护乡土文化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经济人类学 新农村 乡土文化

一、乡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陈庆德在其《经济人类学》中提出,“文化”这一概念实际上蕴含了三层含义:首先是物质文化,它表现为人类特定的、具有历史差异性的生存技能,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以及人们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和组织。它构成了整体文化的基础。其次是精神文化,它包容了人类一切具有主观意义的行为,而造就出千差万别的个体自我实现的成果。而其最重要的意义,是在社会层面上产生了一个价值共意,从而为人类社会活动发挥着一种基本的历史导向。最后是制度文化,它把社会价值共意的道德秩序转化为一种权利秩序,为人类社会行为的合理性价值判断,提供了一套强制执行的机制。

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日常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外在表现形式。正因如此,文化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本文所提到的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乡土文化因其一系列特质而与现代科学知识相区别,成为人类知识体系中难以被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有:

乡土性。曾在《乡土本色》一文中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文化正是在广大的乡土社会中存续的知识,它与土地相联,主要是“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创造和传承的“土里土气”的知识。

地方性。乡土文化并不必然具有全国、世界的意义,因为它很少阐释一些普遍性的规律,它所指向的只是地方性的自然知识、物质生产、交换方式、思维模式、生活状态等。

合理性。正是由于乡土文化是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而形成的,因而具有合理性。它是乡土社会存续的策略、内在逻辑和实践理性,因而才会一代一代得以实践与传承。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的失传

乡土文化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现代科学知识拥有同样被重视的地位。在全球化、现代化尤其是在近几年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正在加速失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乡土知识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其传承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大多缺乏文本记录,因而乡土知识在社区成员间失传难以避免,也是常见的历史现象;其次,乡土知识与现代知识一样具有合理性,但由于其与宗教、信仰甚至迷信的互渗,又表现出一种非合理性;再次,乡土文化在应对社区问题时显示了较高的价值,但乡土社会在全球化、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冲击与影响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乡土社区不再是传统社区,社区问题也不全是传统问题。乡土知识在应对新问题时日益力不从心,而现代科学知识却能应付自如。因而,社区年轻一代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慢慢疏远了乡土文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在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方面,地方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地方领导由于看不到文化建设为他们带来的政绩和利益,而积极性不高,缺乏热情。还有一些地方领导,没有深刻领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义,曲解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本意,没有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本地区独特而又有价值的乡土文化进行保护,而是一味盲目跟风,将其摒弃。

三、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乡土知识根源于实践而又被合理地利用到实践中,这使得它具有多种显在或潜在的利用价值:

1.生态保护

中国不同的乡土社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根据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创造了丰富的生态保护知识。这些知识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国的少数民族,由于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与认识,在生态制衡上有着很多有效的乡土措施。例如,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爱护草原犹如爱护自己的孩子,时刻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牧民们放养的牛马羊数目从来不会超过草原的承载能力,在合适的季节,他们也会捕猎狼,但也不会过度捕猎,因为他们明白没有了狼,草原上的羊和马就会越来越多,从而超过草原的承载能力,最终导致草原退化,使得他们没有了栖身之地。与中原汉人不同,在牧民们眼中,人与动物之间没有敌我的矛盾,因为草原上的每一物都是草原生态链上的一个环节,没有哪一个环节是可以缺失的。这种带有信仰色彩的乡土文化,虽然在生态保护方面不是万能的,但它至少可以弥补在生态保护过程中现有技术、经济、法律或行政手段的不足。

2.医疗保健

乡土知识在医药学方面也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乡土社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关于生命病理、生物药用的知识与经验,形成了大量独特的关于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土方、秘方和民间疗法等。这些基于特殊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乡土医药知识,千百年来一直在乡土社区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积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西方医学知识的传统医药知识。例如,蒙古族的传统蒙医药。蒙古族牧民常年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狩猎的生活。因而与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植物、温泉、矿泉、矿物等广泛接触,逐步发现了能够医治疾病的药用动、植、矿物,并将之反复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不断总结、提高,形成蒙药学的基础。在诊治疾病中,蒙药用量少,疗效好,经济简便,适应广大牧民生活和劳动特点,为草原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到今天为止,炙疗、外伤治疗与正骨、正脑术及饮食疗法、民间用药等蒙医药仍然受到大众推崇。

3.特色农产品开发

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禀赋不同而具有了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要发展特色农业,就需要在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农业知识和技能。这些技能不仅要包括现代农业科技,更要涵盖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能的精髓。以我国云南省为例,云南省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29度和东经97~106度,北回归线横贯云南南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云南多样性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具有发展特色农业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周期长的甘蔗,喜云雾及酸性沙壤土的茶叶,喜高温多雨的橡胶、药材、花卉等,都是云南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

4.旅游业发展

我国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乡土文化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最具竞争力的资源。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近年来“农家乐”这种新兴旅游休闲形式正逐渐走进更多城市人的视野。“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了。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紧崩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的热烈欢迎。

综上所述,乡土文化因其特殊的利用价值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该受到保护。然而乡土文化又是一种观念性的文化,对它的保护要比对物质文化的保护困难得多。一种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保护方法莫过于社区内的传承性保护。传承性保护意在动员社区参与,使社区成员保持对乡土文化的记忆、认同和保护的热情。这种“内源式”的保护方式无疑比任何“干预式”保护更为理想,也更为科学。因为任何干预都是外在的,对农村社区只能起到辅作用,而要想真正实现乡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动力只能是来自社区内部,即来自社区的人口――农民。如果把新农民定位在拥有特定乡土知识和现代技能,有着自我发展能力的群体,那么农民自然就成为了乡村的再造者。而这样的内源式发展也最终会使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

篇14

【关键词】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统筹城乡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3-0108-03

统筹城乡发展同步推进了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随之而来的是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来源问题、就业问题,尤其是“4050”人员(年龄在40岁、50岁以上的农民),由于受年龄、观念、综合素质等影响,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居住区居民生活来源的不稳定甚至缺失、就业难等成为很多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因素,依托于农民集中居住区及其周围的产业园区,发展生态产业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对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产业生态化

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发展所建立起来的产业体系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为基点的,这种产业体系以其巨大的生产能力满足了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欲望,但随之而来的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1962年,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犹如一声惊雷,惊醒了被物质欲望蒙蔽眼睛的人类。卡逊在书中尖锐地指出了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拉开了轰轰烈烈的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序幕。从此,人类开始探寻合理的产业发展之路。

关于产业生态化发展思想,国内学者一般把肯尼斯・博尔丁1966年所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为代表的生态经济思想,以及尤金・奥德姆和霍华德・奥德姆兄弟所创立的系统生态学理论及其生态系统演化的思想作为根源。博尔丁指出,未来社会将开发出一个循环的或者说‘闭环’的物质经济”;尤金・奥德姆则认为成熟或健康正常的生态系统具有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为协同共生、系统内物质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没有营养物质流失出去系统等特征。目前,关于产业生态化,概念尚未统一。有学者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它将产业活动过程纳入自然生态大系统的运行过程,是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创新过程,产业系统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本身就是产业生态化实现的一种方式(李慧明、左晓利、王磊,2009)。产业生态化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产业间的聚集性、关联性与功能互补性(李强,2010)。

总之,产业生态化发展就是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产业生态链,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增长模式,从而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反生态特性削弱,生态特性加强。

二、生态化发展是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方向

农民集中居住区大量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是为实现农村村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农村社会建设管理体制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而新建的农民住宅小区。新津县位于成都市南面,县城距成都市区28公里,是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标准县”之一,截至2010年底,全县已建、在建和拟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共计40个。通过对全县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研发现,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集中居住区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龙雨,2010)。但不可否认,农民集中居住后,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一)农民集中居住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集中居住后的农民产生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农民集中居住区既不同于传统农村,但与城镇相比,其在各项配套建设和服务方面又远远落后,是介于城镇和农村之间的中间形态。居住区的居民虽然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但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又不同于城镇居民,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新型居民。多数农民集中居住区,尤其是大型居住区往往是一区多村组合起来的,重新居住后,在农村时原有的融洽的人际关系纽带发生了断裂,而新的融洽的人际关系纽带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很多居民出现了精神上的空虚感。又加上土地综合整治使农民和土地直接分离,农民改变了祖祖辈辈习惯的农作地临近庭园的生产生活空间形态,原有的对土地的心理依赖缺失,不能很好地适应居住区生活,产生了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想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2.农民的隐性失业问题变得显性化。“隐性失业”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于1937年首次提出,原指城市工人在经济危机期间为避免失业被迫接受一些知识、技能和经验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工作,使一些熟练工人不得不从事他们自己非熟练的工作,从而使生产率远低于潜在生产率,导致出现了一个隐蔽的劳动潜力(张木亮、赛晓序,2007)。长期以来,农业一直被视为可无限吸纳劳动力的经济部门,城市的过量劳动力往往被下放到农村,又加上农民意识较为落后、素质不高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农业技术推广难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形成了大量隐性失业劳动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综合整治,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发展,使得大批隐性失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重新集中后,由于受年龄、素质、思想意识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隐性失业的劳动力大批显现出来,就业难成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年龄在四十岁、五十岁以上的农民,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3.居住区产业支撑空心化。2009年,新津县启动了城乡统筹“整县推进”工作,力争在全市中远郊区(市)县率先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贯彻《成都市严格限制工业园区外新上工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外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着手对园区外的产业进行布局规划,将园区外企业“提档升级一批、淘汰关闭一批、调迁一批”,强化农民集中聚居点的产业支撑,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大批符合进园条件的原本分散在农村的企业开始撤离,使得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出现空心化。加之多年以来,农民集中居住区的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较短,农产品工业增加值低;工业基础薄弱,能够满足农村社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要求具有主导作用的重大项目缺乏;第i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不能支撑居住区经济的发展。致使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方向迷失。

(二)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方向

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不仅是形式上的组合,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提升,

要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才能够使他们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顺利过渡,才能够真正达到统筹城乡的目标。因此,在居住区及其周围大力发展产业才能够带动其经济的发展,实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调查中发现,多数“4050”人员不习惯不适应上班地点远离居住地点、按时上下班的工作方式,更多地追求在工作之余能够照顾家庭。而且居住区内部及周围限制发展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原有的规模以上的企业要迁移至产业园区。因此,居住区产业发展应该突破原有的思路,基于居住区的资源禀赋,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通过村企对接,车间进社区、加工进农户的就业模式,在保证环境友好的情况下,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

新津全县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包括生猪及家禽、水产养殖、绿色无公害粮油作物、蔬菜及食用菌、经济林木种植等。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逐渐增强。总结新津县的经验,遵循产业互动的原则,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可以通过以下路径。

(一)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打破以往“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的发展模式,从源头开始,注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协调性。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实施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力求避免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以实现快速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双重目标。生态农业实质是一种立体农业,它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如立体种养模式,通过种植业、养殖业之间相互利用彼此的废弃物,达到节约资源和保证食品安全的目标);强调在不违背经济与生态的原则下,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循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强调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如观光农业的发展就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使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实现,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李慧明、左晓利、王磊,2009;孟祥林,2009;王峰,2010)。

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该在集约化的土地上,将农业纳入企业化经营轨道,发展规模经营,通过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向无公害、生态、有机、特色化方向发展,开发出特色名牌农产品,并将基地建设与生态观光项目结合起来,发展苗圃种植园与体验式农业,形成集农业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立体农业发展方式。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广循环经济和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的方式进行。如图-1所示。

第一,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通过扶持或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或者通过采用“企业+大户+基地”或“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形成公司与农户结合的现代农业运行模式,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初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多次增利增值,推进乡村社区农业产业化。

第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农业基地,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技术,科学使用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同时将种植、养殖和加工配套结合起来,实现农林结合、农牧结合,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引进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坚持不断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建设高品质农业种植基地,走精品农业道路;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打造集花卉苗木生产、观光旅游为―体的花木种植业,实现一三产业的互动。

(二)发展手工加工业及园区配套工业

生态工业是遵循“资源一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在不破坏基本生态进程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给社会和经济利益做出贡献,以实现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同时最高化(严安,2008)。生态工业特征表现在:工业生产链条形成理论上的闭合回路;工业废弃物实现综合利用;工业生产技术较为先进;工业生产企业问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工业链条(徐承红,陈航,2010)。发展生态工业的方式有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推行工业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等。而农民集中居住区发展生态工业,应该作为园区工业的补充,可发展手工加工业及园区配套产业。以“企业+家庭”的模式,发展手工加工业,鼓励企业与当地农户联合,采用上门收取产品的方式,发展手工编织品、旅游产品、雕刻、食品包装等手工业;依托产业功能区,采用车间进社区的方式,发展为功能区配套的产业,如包装、原料粗加工等,特别是可以为园区工业企业进行配套的中间件生产。如图一2所示。

(三)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业

休闲文化旅游业是生态服务业的代表,通过发展生态服务业,可以开拓乡村社区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居住区居民的收入,实现农业和居住区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