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资金状况分析范文

资金状况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资金状况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资金状况分析

篇1

摘 要 本文对国美电器的营运资金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营运资金各指标与苏宁电器进行比较,总结出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希望对整个家电零售行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美电器 营运资金 周转率

一、前言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国美电器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为了系统、全面、科学的对国美电器的营运资金进行分析,本文所选的比较对象为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分析的依据为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2004、2005、2006、2007、2008连续五年的年末数据。

二、营运资金的结构分析

零售业是个竞争激烈且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由上表(数据由表1计算所得)可知,国美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基本上保持在70%左右,04、05年都高达90%以上。在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虽说呈下降趋势,但除08年以外都在40%以上;其次是存货,每年所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都在20%左右,其中05年最高为29.1%。对于家电零售企业,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较低是合理的。所以,对于家电连锁销售企业应把管理重点放在货币资金和存货上面。

三、营运资金的周转分析

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周转速度。一般说来,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则资产营运能力越强,反之,营运能力就越差。周转速度的快慢通常由周转次数的多少与周转期长短来体现。与营运资金有关的周转数据如表2。

(一)存货周转速度分析

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资金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企业的经营效率就越高,反之则越差。从以上图表和数据可以看出,苏宁的存货周转率高于国美的,说明苏宁在存货管理方面优于国美,国美应加强存货管理。因此,建立相应的经济订货批量和再订货点,尽量缩短存货储存时间,加速存货周转,是节约资金占用,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获利水平的重要保证。

(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应收账款天数越低,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变现能力越强,因而正常经营也越顺畅,企业盈利能力也越强。从以上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苏宁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低于国美,周转天数也高于国美,尤其05年,与国美的差距更大,说明苏宁的应收账款变现能力不如国美。国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维持在500左右,远远高于苏宁,平均为苏宁的二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维持在0.6天左右,远远短于苏宁,这方面可以说是国美的核心竞争力。

(三)货币资金周转分析

为了反应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能力或者说货币资金产生现金的能力,本文从货币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去分析:

货币资金占销售收入比重=货币资金/销售收入

数据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从上面的平均数据可看,国美取得一元钱的销售收入需要0.27元的货币资金,而苏宁取得一元钱的销售收入仅要0.09元的货币资金,其货币资金的利用效率比国美电器高出三倍。从各年数据可以看出苏宁的货币利用率远远高于国美。但是过低的货币资金存储会发生现金短缺现象,给公司带来危机。

四、小结

营运资金被称为企业的血液,它对企业运作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如何确定营运资金战略,如何对货币资金、存货和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熊燕芳.国美电器二级市场营销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6.

篇2

【关键词】 利润含金量; 货币再生产能力; 非付现支出

本文所论述的货币资金再生产源于企业内部。这种企业货币资金一方面来自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方面来自经营过程的内部融资,即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经营活动的负债规模。前者是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后者是占用其他企业货币资金状况,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状况可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而向金融机构的借款或发行债券不属于源于企业内部的货币资金再生产。

一、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状况

(一)利润含金量(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利润总额

这一指标通常是分析利润可信度的,对此指标的论述也仅是局限于对分子、分母包括的内容和计算原理的分析。

笔者认为,这个指标还可以反映货币资金的再生产能力,当含金量指数大于或等于1时,企业才具备货币资金的再生产能力。对该指标的这种应用论述很少,特别是当分子分母异号时如何分析,二者的差异量多少才合适等问题,缺乏深入的论述,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努力。

利润总额代表当期经营成果,“含金量”则决定当期利润总额中有多大比例是现金。利润总额中现金越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越强。如果伴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则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高,销售渠道通畅。

对此指标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异号时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于0,利润总额小于0。此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大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如果伴随着主营业务利润的出现,企业货币资金生产能力较强;利润总额是亏损,是营业外和投资损失太多,及时调整即可,企业前景尚好。

佛山照明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的情况就是这样,由于企业投资损失使得利润总额出现亏损,但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大于零,说明现金的主要来源渠道通畅,于是很快就扭亏为盈。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小于0,利润总额大于0。这种情况在上市公司中较为多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小于零,这意味着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而来的现金流入量不足以支付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支出。那么,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支付则需要通过以下途径去解决: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使投资活动推迟;在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不能被挤占的情况下,进行额外融资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在融资渠道匮乏的情况下只能用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经营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从企业的成长过程来分析,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初期,由于其生产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磨合”状态,生产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材料物资的消耗量相对较高,进而导致企业成本消耗较高;与此同时,为了积极开拓市场,企业有可能投入较大的资金,采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从而有可能使得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现为“入不敷出”的状态。

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上述状态,利润的质量应给予较差的评价。此时的利润多来自盈余管理的“成绩”或是非经常性业务的贡献。

康佳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份和9月份的报表就呈现这种状况,2008年12月底这种状况得以扭转。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同号时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利润总额都小于0。此时说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不足以抵补经营过程现金流出,如果企业货币资金尚可以正常周转,靠的是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差的情况要结合利润进行分析。当利润总额为负时,如果主营业务有利润,亏损的原因是营业外损失和投资损失太大,企业的营业利润不够弥补。而投资损失和营业外损失具有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其损失不会太持久,如果加强对应收账款收现工作的管理,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的情况就会得到改善;如果主营业务是亏损,意味着企业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经营的主要业务亏损,仅仅加强对应收账款收现工作的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对企业资产整体运作进行调整,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同时考虑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因为此时企业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很差的原因已经不再单一了。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此时利润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一致的,报表虽然难看,但较为真实。真实的程度取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差异越小,利润的真实程度越高。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利润总额均大于0。此时,说明企业运营正常,经营活动创造了正的现金流量,企业销售活动能及时收到现金,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是一种正常的情况。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

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时,货币再生产能力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但从总体上看,这种维持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的货币支持力度非常有限。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非付现成本=0。在此种状态下,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的差额,正好有余力补偿当期的“非付现成本”。这种情况比2)的情况好,可以给予谨慎好评。

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润总额>1,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非付现成本>0。这时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和利润总额的差额可以补偿当期全部的“非付现成本”,而且还有余力为企业的投资等活动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如果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则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将对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发展、投资规模的扩大与提升,以及减轻融资压力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此种情况,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强。那么,强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以下进一步从企业外部货币资金占用状况和内部货币生产比两个方面分析货。

二、外部资金占用状况

外部资金占用状况比率=(应付款-应收款)/收入

应付款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相对越多,或者表明企业货币资金紧张,或者是过分精明甚至霸道;越小,表明企业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相对少,可能是企业货币资金宽裕,也可能应收账款管理不力。

该指标合适最好,什么是合适?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以购销渠道畅通,商业形象良好为主要标志。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商业形象是其价值体现的一个方面;购销渠道畅通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前提;当利润目标与社会形象目标冲突时,以考虑社会形象目标为先,这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础。

对该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用以下两个指标。

一是应付款比率=平均应付款余额/收入

该比率可以作横向或纵向对比分析,看企业占用上游企业资金状况。同理可以计算预收款比率分析占用下游企业资金的情况。

二是预收款比率=平均预收款余额/收入

该指标分析对下游企业资金的占用状况。

三、内部货币节约比率=非付现成本/收入

造成企业现金与利润差异的原因是非付现成本的存在,非付现成本越多,企业利润质量越高,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越强。同时非付现成本越多,表明企业有意愿减少本期利润。

根据最近公布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就几个公司的货币资金在生产能力分析如下。

四、应用举例(见表1)

广宇发展集GD系列自动售货机的生产、销售、租赁、维修、改造、测试及技术咨询于一身,厂址在深圳。该企业2008年12月份利润总额是正数,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其不足部分主要靠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弥补;企业主营业务是盈利的,但由于营业外支出和投资部分吞噬了大量的利润,使得企业利润总额小于主营业务利润;评价是货币资金再生产能力差。

2009年3月该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了亏损,但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由于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还偿还了大量的借款。经营过程现金流充足的原因是什么?看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发现,2009年3月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较2008年都大幅萎缩,货币收入也萎缩,但相应的货币支出减少幅度大大高于收入的减少幅度,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4亿元,正因为这样,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但有趣的是,企业在经济形式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了180万元。

对于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的原因分析如下:

以2008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为根据,比较广宇发展和同类企业粤富华的外部资金占用状况比、内部货币节约比、内外结合货币资金生产状况比(见表2)。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广宇发展2008年对外部货币资金占用较多,销售收入每1元中扣除债权部分后有0.59元是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远远高于同类企业粤富华,这种占用状况在上市公司中也是较高的水平。每1元的收入占用上游企业资金0.3元,是同类粤富华的100倍;每1元的收入占用下游企业的资金0.35元,是同类粤富华的350倍。这种情况到了2009年3月怎样?看表3的分析。

对外部的资金占用比达到了收入的1 134倍,如此巨大的数据,能否说明一些资金充裕能够还银行贷款的原因呢?

综上,该企业货币资金生产能力差,对上下游企业资金占用状况严重,2009年3月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现金流量表上显现出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主要来自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

【参考文献】

[1] 汪一凡.含金量指数:判断净利润可信度的新指标[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8(1).

[2] 孙旭东.年报掘金[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

篇3

一、方城县粮食生产现状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县域东西长72km2,南北宽61km2,总面积2542km2。全县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557个行政村。总人口106万人,总耕地面积10.9万hm2。方城是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常年粮食产量占南阳市的1/10,占河南省的1%。2010—2013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2年、201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方城县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模式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小麦主要种植品种有衡观35、新麦21、西农979、豫农202、许科316、周麦23、郑麦9023等。玉米主要种植品种有郑单958、登海605、伟科702、吉祥1号、中科11、金赛211、先玉335、北青210等。方城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7.3万hm2,玉米种植面积6万hm2,加上其他杂粮,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13.3万hm2以上,且程逐年上升趋势。全年粮食产量8亿kg以上。2014年小麦良种补贴落实面积7.933万hm2,玉米良种补贴落实面积6.761万hm2。2014年夏粮单产442kg,秋季遭遇严重旱灾,秋粮减产,每667m2产量335kg,全年粮食产量8.65亿kg。2015年夏粮单产451kg,总产5.36亿kg。

二、粮食生产资金管理情况

(一)2012—2014年粮食生产支农资金投入情况

2012年,方城县共投入粮食生产支农资金11866万元,其中:农综开发项目资金3614万元,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类项目资金600万元,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2832万元,农业高产创建项目资金176万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40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经费11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432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10万元,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资金475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资金2572万元。2013年,方城县共投入粮食生产支农资金12261万元,其中:农综开发项目资金3499万元,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类项目资金875万元,早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2708万元,农业高产创建项目资金176万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40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经费11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666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19万元,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资金475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资金2688万元。2014年,方城县共投入粮食生产支农资金9561万元,其中:农综开发项目资金2820万元,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类项目资金1025万元,抗旱救灾项目资金285万元,农业高产创建项目资金160万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38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经费11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840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3万元,小麦“一喷三防”项目资金482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64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资金2729万元。

(二)倍增计划项目

1.种植类项目。2012年,方城县倍增计划种植类项目资金1107万元。该项目经省财政厅批复项目区建设面积0.24万hm2,其中:建设3个万亩高产示范区,5个千亩高产示范方,10个百亩高产攻关田。通过“良种推广,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高产开发示范带动”等内容实施,在2015年全县旱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项目区花生单产由前3年平均单产310kg提高到361kg,增幅达16.5%。2013年,方城县倍增计划种植类项目资金1310万元。该项目经省财政厅批复项目区百、千、万花生示范田,面积共计0.24万hm2;十个百亩高产攻关田66.7万hm2;五个千亩示范方333.3hm2。2014年,方城县倍增计划种植类项目资金1374万元,项目正在实施中。2.加工类项目。方城县加工类项目2012年、2013年、2014年度分别为78万元、124万元、200万元。企业已作为利息补贴列入补贴收入,冲减了该公司的2013年度财务利息成本,为该企业轻装上阵助推方城县油料深加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全国新增千亿斤田间工程规划项目实施情况

自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工程以来,方城县作为主要规划县,围绕打造粮食增产样板示范工程的目标,5年累计建成高产稳产田1.12万hm2,总投资1.1亿元,惠及券桥、博望、赵河3个乡镇的48个行政村。

(四)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情况

2012年、2013年、2014年全县核定补贴面积9.44万hm2,涉及全县25.4万农户。2012年、2013年补贴金额均为15356.61万元,2014年补贴金额为15538.88万元。2012年、2013年每667m2补贴标准为108.42元,其中粮食直补11.68元,综合补贴96.74元。2014年每667m2补贴标准为109.74元,其中粮食直补13元,综合补贴96.74元。通过据实核定补贴面积和张榜公示环节,由邮政储蓄银行“一折通”系统并按照省直补办要求全部兑现到户。自2012年以来,方城县每年承担小麦良种补贴面积7.6万hm2,补贴资金1140万元;玉米良种补贴面积6.06万hm2,补贴资金909万元;花生良种补贴面积2.98万hm2,补贴资金448万元,并按要求落实到位。2015年的补贴资金1.35亿元已补助到县,待上级的实施方案下达后,按要求及时补贴到农户。

(五)农业保险情况

为确保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在方城县政府重视引导下,县农业局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工作,保障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2014年全县小麦保险面积719.7万hm2。现行保险金额及费率:玉米每667m2保额329元,费率6%,每667m2保费20元;小麦每667m2保额447元,费率6%,每667m2保费27元;烟叶每667m2保额900元,费率5%,每667m2保费45元。其中中央40%,省级25%,市级5%,县级10%。

三、补充耕地管理情况

篇4

关键词:煤矿企业;资金管理;解决办法;措施

一、资金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资金是维持企业持续良好运转的重要保障。企业的资金就如同企业这个有机体的血液一样,只有不停的转动,制造出新鲜的血液,才能让企业健康的成长并发展壮大。它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涉及到企业的整体管理和经济效益。因此,煤矿企业更要强化其企业的资金管理,从管理理念、资金结构、监督体制、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当前的新形势对煤矿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核定资金系统。煤矿企业要采取合理先进的计算方法对企业资金的需求作出核定,强化预算能力,挖掘内部潜力,节约支出,实现收支、供需的平衡。二是筹集资金系统。内部加强账款的收现,外部积极筹措资金,合理调度企业资金,节约支出,使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提高。三是运用资金系统。优化资产配置,财会人员直接参与资金运用的审定,合理配置资金,调整资金结构,达到增加流动资产,提高资金净流量的目的。四是分配资金系统。企业分配从单一向多层次转变,形成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优化企业结构。五是监督资金系统。企业内部建立严密的监督制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定期对资金管理状态进行检查考核,杜绝一切不合理的支出,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

二、煤矿企业的资金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粗放式的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有些企业长期受行业生产特点的影响形成了“重业务,轻财务”的观念,在财务管理上过多依赖政府的政策扶持,缺乏自身发展的长远计划,致使投资混乱,支出浪费,现金量枯竭,资金链出现漏洞,财务风险日渐提高,使企业负债的风险大大增加,不利于企业长足健康的发展。

(二)轻视资金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资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财务管理中很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一些煤矿企业的内部缺乏良好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无法对资金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做一个全面的预测和分析,预算范围单一,同时预算编制不明确,使得实际的收支与计划差异较大,从而影响整个企业资金的运转。

(三)资金运用管理和分配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一些企业在资金的运用上往往与煤矿企业需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的要求相矛盾,内部资金散乱,投资决策随意性大,失误多,损失较大,使得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流动资金大大增加,造成资金周转缓慢,使用紧张,企业信誉和盈利的能力也随之下降。

(四)缺少统一的资金信息平台。对企业的资金管理缺乏统一的调度,同时对相关的资金信息不能及时掌握,造成资金闲置与短缺。信息传递渠道的不畅通、不透明、不对称、不集成,会导致资金的失真、滞后,使得资金管理的成本升高,同时影响煤矿企业的科学决策,给强化资金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五)对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存在一定的漏洞。资金的监控本身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事后管理的同时更要进行事前与事中的监督与控制。监管机制的不健全,约束机制的不到位使得企业不能及时掌握财务资金的变动情况,甚至造成内部人为控制的现象,擅自挪动企业资金等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煤矿企业的资金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管理理念,积极规避财务风险。要把管理思想建立在“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上,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理念,把财务管理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项目来抓。将粗放式的管理逐步转变为集中式管理以积极规避财务风险,实现资金管理的统一,保证企业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控制资金的流动,使资金的保存和运用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即建立健全结算中心制度,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资金预算体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资金的事前、事中的支出和事后的回馈进行严格的控制。扩大预算范围,将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投入资金等等都纳入到资金预算中来,同时及预算下发到各单位,层层分解,落实到工作组和个人,责任到人。企业在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对财务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制定相应的预算方针和管理制度,提供预算的编制、预算的追踪和预算的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在预算制定后还要按月或者按季度对企业各单位的资金进行核对分析,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修正。实行逐级上报,逐级审批的办法,预算确定之后成为内部生产经营的依据并要严格执行。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优势,建立迅捷、互动的企业数字管理系统,将企业资金管理的各项内容收纳在内,向企业管理者全面的展示企业资金的动向,详细的体现出每一笔资金的运用,为决策层进行规划管理提供客观的全面的信息。信息化可覆盖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信息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作出统计整理,迅速产生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尽快作出反应,抓住商机。

(四)加大职能部门控制监督力度,探索多种监督方式。在企业内部实行一级对一级的监督机制,上级部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运用和管理进行监督,对资金进行信息核实,财会人员既行使本职的职能,还要对企业负责,对资金运用的事中、时候进行及时监控,确保财务政策的安全有效运行。

积极开展内部审计与监督,强调审计和监督不仅是对企业财务信息和经营结果的监督,更是对事前预防和执行过程的监督。这样能够全面的保证企业的各项资金活动都在有效的监督下进行,杜绝资金的滥用。

参考文献:

[1]荣晓燕,如何加强煤炭企业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1).

[2]朱昊,煤炭企业资金管理重要性的研究与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12).

篇5

日本图书“走出去”

资助基金概况

日本设立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出版基金,由政府部门、大公司等设立,在图书出版翻译、图书海外参展等方面给予资助。主要有以下出版资助基金:(见表一)

从出版资助基金的资助用途来看,上述图书出版资助基金不仅资助图书出版的直接成本,还资助图书对外传播的翻译费、推广费用。讲谈社野间基金甚至对高质量图书的优秀翻译者进行奖励。

各类型的图书出版资助基金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日本文学出版计划主要资助将日本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讲谈社野间基金则主要关注日本主题的系列图书。日本研究国际中心基金,更多关注海外学者对日本的学术研究,并资助他们的学术专著出版。

从资金来源看,日本出版基金体系分为政府资助、公司资助、非政府组织资助。如:日本外务省设立了国际交流基金会,日本文化厅设立了日本文学出版计划。在政府主导之外,公司、非政府组织也成为了重要的资金来源。由于日本对资助出版产业走出去的捐赠人或捐赠单位给予税收减免优惠,许多日本公司纷纷捐赠。日本三得利财团设立了三得利基金,为日本图书翻译提供资助,或者资助日本知名作家撰写介绍日本文化的书,向海外介绍日本学术成就与日本文化。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每年主要收入来源于政府拨款,除此之外还包括投资收益、捐赠收益、委托项目收益以及其他收益。

从资助出版范围来看,日本把图书“走出去”的重点放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其次才是亚洲和南北美洲等区域,主要扶持能够反映日本文化的社科类作品、关注日本主题的系列图书及推动知名日本作家的作品翻译成外文。

我国图书“走出去”

资助基金概况

2004年,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中法文化年”的法国图书沙龙,参照法国在中国实施的“傅雷计划”,国务院新闻办资助法国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70种法文版中国图书。经过一年的筹备,2006年,国新办与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推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自此之后,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出版基金规模、资助范围不断扩大(见表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三局负责人把中国图书“走出去”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物出口,即把中国图书原封不动地卖出去。第二阶段是版权贸易。第三阶段是合作出版,由国内国外的出版社合作策划选题,推出图书。第四阶段,是把图书选题在境外直接出版。

从出版资助基金的资助用途来看,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主要资助图书翻译费用。由于中国汉字的特殊性,翻译问题成为阻碍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障碍。随着世界图书出版交流的日趋紧密,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认识到,“走出去”不仅需要有好的作品,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书展进行宣传推广。目前,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已经把图书对外出版的制作费用、推广费用纳入资助范围。

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类型单一,主要都是由政府财政拨款进行资助。资助重点从早期的美食、功夫、风水等转变为介绍中国国情、中国文化、中国科学技术等类型图书。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深化,侧重在支持重点及系列图书。截止到2009年年底,该工程已经与6个国家的9家出版机构签署了10个系列171册图书、总金额为1700万元的资助协议。其中最大的是36卷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研究报告》。

从资金来源看,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主要依靠政府资助,缺乏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资助基金的运作采取计划统筹体制,资金的利用、增值受到了严格控制,缺乏自我造血能力。

从资助出版范围来看,过去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主要面向东南亚,欧美等西方国家相对较少。随着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等出版基金的出现,目前,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重心正在向欧美国家进行倾斜。英国、美国、法国等知名出版机构纷纷加大引进我国图书版权力度。比如:英国麦克米伦公司以10万英镑买下中华书局《于丹心得》全球英文版权。

中日发展路径对比分析

相对日本,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的未来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借鉴日本比较成熟的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体系,我国可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进一步加大基金扶持力度及广度。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要在资助图书翻译费的基础上,加大对图书对外宣传推广费用的支持。由于我国图书出版单位缺乏对图书“走出去”的渠道、合作方式的掌握,需要出版资助基金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降低出版单位拓展海外市场的风险。参加法兰克福等国际书展,与企鹅出版社等国际知名出版社进行交流,图书在国外的发行推广等都应该纳入资助范围。

第二、要培养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的自我造血能力。目前,我国图书出版“走出去”资助基金规模不大,年资助总额在4000万左右。但仍然应该借鉴日本的相关做法,试点开展基金的投资运作,提升基金自身的造血能力,推动基金的快速发展。

篇6

论文摘要: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首先必须面对的是存量不良资产的消化问题。黑龙江的金融体系需要借助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解决好化解金融不良资产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全面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控制经营风险;政府、企业需要金融部门更多地减债卸负,为经济振兴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应该说各方面的目标是矛盾统一的。借助老工业基地改造这一契机,与经济、金融一脉相连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应该而且能够获得圆满的解决。为此,必须对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一、存量及分布特点

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余额大、比例高、历史包袱重。其分布特点如下:

(一)在企业性质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绝大比重

黑龙江国有经济比重高达8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在东北三省中分别较吉林、辽宁两省高出10和2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资产、销售收入、增加值的4/5左右,利税的9/10左右。国有企业发展滞后,经营困难,大量占用银行贷款,超负债经营等问题在黑龙江表现得尤为集中和突出。

(二)广泛分布在全省各地、各行业

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相对应,这些不良资产遍及全省13个市地和六十多个县镇。广泛分布在机械、冶金、轻工、森工、医药、物资贸易、商业商贸等几乎所有行业的数万户企业中。从资产形态看,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股权和抵债的实物资产,更多的是企业债权;从资产规模看,大到十多亿元,小到数百万、几十万,乃至几万元;从资产质量上看,既有资不抵债的企业,也有良好预期的企业;从产业上看,有些分布于传统产业,也有些分布在高科技和朝阳产业;从各家银行看,不同特色的商业银行所形成的不良资产分布上有很大不同,建行拥有的基础设施、基础材料工业资产量较多,工行资产主要分布在工商企业,农行资产中乡镇企业不良资产占比较大,中行拥有的外贸及外汇不良资产多一些。

总的来说,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国有企业占比高、资产量大、分布广,这既预示出处置过程的艰难复杂性,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金融不良资产资源的丰富性和影响的深远性,需要多方配合,多种手段并举,研究解决金融不良资产问题。

二、成因分析

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的“双高”现象,表面上看是银行和企业的问题,从深层次看,更有体制、政策、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是内外因素交织的结果。

(一)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制度安排结果

黑龙江是全国较早进入计划经济的省份之一,同时由资源型、工业型省份发展模式所决定,计划经济在黑龙江发展最为完备,影响也最为根深蒂固。国家在计划经济下的种种制度安排,是黑龙江大量金融不良资产沉积的根本缘由。突出表现:一是“拨改贷”政策。1983年和1985年国家先后将原来由国家拨款的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改为由企业还本付息的贷款制,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替代国家财政投资。而国有企业因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缺口、资源型城市发展持续产业的资金缺口和环境保护的资金缺口等“历史包袱”问题,几乎没有自我积累,银行贷款很大一部分被企业当成资本金使用,由此形成大量银行贷款在国有企业中沉没。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时间不一致。国企市场化改革比国有商业银行早了十几年(1978-1995)。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自身不具备自生能力,将商业银行贷款当成股本金使用,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致使相当部分银行贷款在国家政策中沉没。有关数据显示,黑龙江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中,政策性贷款多达13大类90多种450亿元,不良率为96.2%,已经占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量的51%。

(二)经济运行中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突出体现

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方面原因,黑龙江的国有企业更习惯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经营运作,始终难以适应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要求。加之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难以到位,造成大批项目下马,大量产品积压滞销,应收账款增加,货款回笼缓慢,资金周转不畅。另一方面,因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被迫追加借入资金,负债成本高,效益下降。相应占用的银行贷款大批形成不良。从不良资资产风险化解角度,国企贷款在80年代前,基本上都是信用方式发放,缺乏还款保证。以后为了防范信贷风险,银行增加了物质保证要求。但企业多数以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抵押,由于缺乏经验,实际操作中,以物抵贷困难重重。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问题突出,抵押权利执行难;抵押物权属不清,过户环节费用高,管理难度大,实际运作难。致使大量银行贷款只能以不良形式挂账,无法处理。

(三)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加大了金融资产损失

经济转轨以来,由于财政的分权化改革和金融集权化改革,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一种典型的公地,地方政府存在“搭便车”和过度利用的激励,这种激励由于商业银行行政化的机制设置和司法地方化倾向等制度安排得以顺利实现。由此也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累计的必然结果。以前,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掠夺表现在扩张本地金融规模和掌控地方金融机构。90年代后期,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金融资源控制措施后,迫使地方政府改变为协助、纵容或默许辖内国有企业或其他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非国有企业逃废债,“赢了官司输了钱”现象可视为逃废债的有效替代形式。

(四)国有商业银行粗放式经营加剧了不良资产的产生

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环境,银行贷款“管放不管收”,不需要承担贷款责任,因此片面追求规模扩张,搞粗放式经营,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发放贷款时,对风险认识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准备不足,发生风险时,保全工作不到位。如抵押担保手续不完备、超出诉讼时效的得不到法律支持等;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有些贷款没有按照“三查”的原则进行管理,内部缺乏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业务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未能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人员管理上,缺乏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陋习不同程度存在,很多员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的思想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质量,也使得金融机构在资产发生风险时,往往不能有效维护合法权益。

三、风险性分析

巨额不良资产成为黑龙江金融、经济运行的严重隐患,对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乃至中国经济的稳定都构成一定程度的潜在威胁。

(一)对黑龙江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影响

大量的金融不良资产不仅成为金融机构健康经营的严重阻碍,也是负债企业乃至当地经济的沉重负担。不良贷款的存在导致金融机构亏损严重,信贷资金长期沉淀和无效占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近年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实行了集中的资金和信贷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主要依据各分支行的资产质量和效益情况决定信贷资金在全国的配置,这些行在黑龙江的分支行不能满足效率和效益的要求,贷款投放规模受到严格限制。与此同时,贷款企业也因为大量陈欠贷款,恶化了财务指标,造成信用等级低下,很难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往往因为贷不到款而失去发展的机遇。不良贷款问题同时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与融资压力,沉重的债务包袱,延缓了国有企业重组改制步伐,加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影响了老工业基地改造目标的实现。

(二)对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改制的影响

为化解不良贷款,减轻加入世贸组织的压力与冲击,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核销、剥离及债转股等一系列宏观政策,国有商业银行业也通过各种手段化解不良贷款,借助这些,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上升的趋势得到明显遏制,新增贷款质量有所改观。但由于经济深层次矛盾制约和银行体制、机制、管理上的问题影响,信贷风险仍然严重。随着贷款风险管理的逐步加强,各种隐含的风险逐步暴露,不良资产余额甚至出现反弹,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改制目标的实现。

(三)对中国经济金融安全的影响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巨大的不良资产包袱严重削弱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对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构成了很大威胁。在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绝大多数世界排名前100家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内,这是商业银行所有人和银行监管者都可以接受的部分,可以被视为目前银行风险控制技术和能力的极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大致在22%和31%之间,已经比发达国家至少高出20%,比其他转轨国家至少高出10%。而同期黑龙江的不良贷款率较全国平均水平还要高出十几个百分点,预计产生的损失相当部分要靠各家银行自身的经营利润去承担,这对于已经十分脆弱的中国金融业无疑是个不小的背负,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定使银行陷入困境,金融调控力度受挫,金融风险随之提高。

四、处置问题分析

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的形成,既有复杂的客观历史原因,也是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到位使然,加之黑龙江落后经济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处置缓慢,步履维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不良资产历史包袱沉重,银行自主消化吸收难

前面的分析已经显示,黑龙江的金融不良资产问题较之全国其他地区更为严重,且有相当比率是政策性因素形成,预计损失比率极大,这些巨额损失单靠黑龙江分支机构现有的经营利润和呆坏账提取额度去消化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国家在2000年进行政策性不良资产剥离时,虽然解决了黑龙江一定数量的不良资产包袱,但并没有考虑黑龙江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倾斜,致使黑龙江不良资产比率在剥离之后出现反弹,现有的不良资产额度已接近2000年剥离前的水平。没有政府必要的救助措施,根本无法扭转黑龙江金融不良资产的严重局面。

(二)涉及国有企业问题多,处置协调难

金融不良资产对应的债务人主要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受国企资产流失、职工安置、政府干预等诸多因素影响,资产处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纷繁复杂,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一是国有企业长期经营危困,普遍存在资不抵债问题,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贷款,大都是以信用形式发放,虽然有的企业以其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抵押,但抵押物价值与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处置难度大,损失率高。二是历史形成的政策性贷款都有文件、政策等原因,且投到无还款能力的企业,一些政策性划转的贷款企业,等待享受国家政策,拒绝配合银行清收工作。三是国企改革启动后,破产、兼并成为国企减负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改制不规范,有些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债。企业破产的随意性很大,同时,与改革配套的法律出台滞后,法律对金融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软弱无力,纵容了企业大量挤占、挪用、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在涉及金融部门与企业的债务纠纷中,司法部门往往出于地方保护思想,对金融部门的诉讼请求进行拖延,尤其在胜诉执行中,对金融机构的利益不能进行正当保护,执行难是多年来阻碍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最大难题。更有甚者,部分企业职工因不能获得满意安置而频繁上访闹事,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资产处置秩序。

(三)地域经济发展落后,处置商机少

从各家金融机构历年的资产处置实践看,黑龙江的不良资产交易始终处于买方市场的不利形势下,尤其从一些抵贷资产的变现情况看更为明显。同样位于黄金地段的房地产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采取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方式处置,但在黑龙江,往往只能选择协议转让方式处置,处置周期长,处置价格很难得到提升。从全社会角度,与不良资产处置密切相关的金融支持体系尚未建立,包括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入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金融服务创新、民间投资机构对国企改制的参与激励以及多元化、多样性金融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欠缺。

(四)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处置方式单一,处置效益低下

从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构设置、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看,行政色彩仍然浓厚,没能建立起按照市场机制灵活运作的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市场反应滞后。重要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奖励机制仍不没到位,限制了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各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哈尔滨办事处几年来的处置方式看,主要以折扣变现、协议转让、拍卖、诉讼追偿等传统方式为主,业务创新能力不足,处置渠道过于狭窄。尤其在借助中介力量开展委托处置、面向国际资本市场招标处置资产方面难以获得明显突破。

篇7

(1.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 300221;

2.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山东 青岛266033)

摘要:2013年5月、8月对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区生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监测,利用侧扫声纳系统扫描分析,天然活体牡蛎礁已遭到严重破坏,保存良好的仅为60 hm2。调查结果与近三年比较,浮游植物、大型底栖生物、鱼卵仔稚鱼、游泳动物平均密度有所增加,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及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等游泳动物平均资源量降低较为明显。笔者提出,建立天然牡蛎礁核心保护区,在加强监管,开展集鱼型海洋生物资源养护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改善浅海生态环境状况,达到部分修复当地已经消失的活牡蛎礁,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遏制生态系统的退化的目的。

关键词 :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区;现状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

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位于天津汉沽大神堂以南大、小沙岗及其边缘海域,在该海域形成了以活牡蛎礁为依托的独特生态系统。据调查,牡蛎礁附近海域生活着牡蛎、青蛤、扁玉螺、缢蛏、栉孔扇贝、甲虫螺和毛蚶等种类非常丰富的海洋贝类,是渤海非常宝贵的贝类种质资源库。随着渤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近岸滩涂区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高强度的海岸带开发、海洋捕捞及大量排污使近岸海域海洋生物生存栖息环境受到破坏,生物资源不断减少。为进一步了解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区生物资源现状,2013年5月、8月,笔者在该区域开展了调查监测,对现存牡蛎礁状况、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栖息密度及生态分布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独特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调查区域

调查区域位于国家海洋局2012年12月21日批复的“天津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区域及周边海域,调查面积约为63 km2。具体监测站位见图1。

1.2调查方法

1.2.1牡蛎礁区海底地形地貌调查采用HD-27单波束水深仪进行水深地形测量。采用英国GeoAcoustics公司双频数字侧扫声纳进行侧扫声纳测量,采用Chesapeake 公司出品的SonarWizMap软件进行侧扫声纳数据处理,绘制地貌图。导航定位系统采用美国 Trimble 公司生产的DSM 212H型信标接收机进行水深地形定位;采用美国 Trimble 公司生产的 SPS361 Dgps 信标接收机进行侧扫声纳定位导航。

1.2.2活体牡蛎礁成活比例调查采用贝类拖网(网口面积150 cm×15 cm,网长270 cm;网目尺寸4 cm)在每站位拖网10 min,平均拖网速度2.5 kn。对天然牡蛎礁样本进行分析。

1.2.3浮游植物调查采用37 cm口径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自海底至表层垂直拖网,样品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保存,采样结束后在实验室内进行镜检分析。

1.2.4浮游动物调查采用50 cm口径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自海底至表层垂直拖网,样品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保存,采样结束后在实验室内进行镜检分析。

1.2.5底栖生物调查采用0.05 m2箱式采泥器采集海底泥样,每站采泥4次,将泥样倒入孔径为0.5 mm套筛中用海水冲洗,挑拣每个调查站位内全部生物个体作为1个定量样品,以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计数、称重。

1.2.6鱼卵、仔稚鱼调查采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网口面积0.2 m2,网长145 cm),由海底至海面垂直拖网取样,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计数、称重和分析。

1.2.7游泳动物调查采用单拖网(网口水平宽度8 m)拖取渔获物,每站拖网时间1 h,平均拖网速度2.5 kn。在实验室对样品的种类组成、生物量、资源密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公式为:

D=Cqaa=1.8521000L·V·T

式中D为渔业资源密度(kg/km2),C为平均每小时拖网渔获量(kg/网·h),a为每小时网具取样面积(km2/网·h),q为网具捕获率,取值范围按表1执行。L为调查船网口水平宽度(8 m),V为调查船平均拖曳速度(2.5 kn),T为调查船拖曳时数(1 h)。

1.3评价方法

根据各站所获样品的生物密度,分别对样品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度、优势度等进行统计学评价分析,计算公式为:

1.3.1香农─韦弗(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

式H′=-∑ni=1PiLog2Pi中:H—种类多样性指数;

n—样品中的种类总数;

Pi—第i种的个体数(ni)与总个体数(N)的比值(n1N或wiW)。

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指标见表2。

1.3.2均匀度(Pielou指数)

J=H′Hmax

式中:J—表示均匀度;

H′—种类多样性指数值;

Hmax—为log2S,表示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S为样品中总种类数。

1.3.3丰度(Margalef计算公式)

d=S-1log2N

式中:d—表示丰度;

S—样品中的种类总数;

N—样品中的生物个体数。

1.3.4优势度

Y=fi×Pi ;Y>0.02时,定为优势种

式中:Pi---第i种个体数量在总个体数量中的比例(ni/N)

ni—i物种的密度(cells/L)

N—总密度(cells/L)

fi—第i种的出现频率。

2调查结果

2.1天然牡蛎礁现状调查结果

2013年10月与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协作,利用侧扫声纳系统、单波束水深测量系统和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对调查区域进行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本次调查侧扫声纳高频与低频扫宽量程均为200 m;航速保持在 4~5 kn左右, 测量过程中海底声学图像资料清晰,调查可以清楚地探测到古牡蛎礁体裸露情况,清楚地探测出海底地貌、海底障碍物(定制网)以及海底拖网刮痕情况等。

天津大神堂浅海牡蛎礁区位于北纬39°07′17.00″~39°10′15.00″;东经117°55′42.00″~118°00′00.00″。该区域水深较浅,介于0.5~4.5 m之间,海底地形总体上呈北高南低的趋势,等深线呈东西向展布,总体地形较为平缓。

本次调查测区总面积为5 918 hm2,调查发现牡蛎礁体保存比较好区域(即人类活动相对较少的区域)约79 hm2,位于1号牡蛎礁群北侧,占测区范围的1.3%;发现牡蛎礁体被破坏严重区域面积约1 177 hm2,位于2号牡蛎礁群西北侧和东南侧,占测区范围的20%。天然牡蛎礁分布见图2。

本次对活体牡蛎礁存活情况进行了取样调查,根据取样分析,活牡蛎礁所占比例平均为31?9%。活牡蛎礁所占比例最高值38.5%,出现在M02站位,最低为24.9%,出现在M05。活牡蛎礁分布不均匀,密度最大值为25.5 kg/网·10 min,出现在M03站位,最小值为1.8 kg/网·10 min,出现在M06站位。活牡蛎礁密度分布见图3。

2.2浮游植物现状调查结果

在调查海域监测到浮游植物共34种,分属硅藻门、甲藻门,其中硅藻门30种,占总数的88?24%;甲藻门4种,占总数的11.76%。主要优势种为虹彩圆筛藻、格式圆筛藻、具槽直链藻、浮动弯角藻、丹麦细柱藻、劳氏角毛藻等。

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0.871~2 377.1)×104 cells/m3,平均密度为405.178 ×104 cells/m3。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3~2?63,平均为1.69;丰度变化范围为0.18~0.57,平均值为0.36;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28~0.84,平均值为0.60。

2.3浮游动物现状调查结果

在调查海域监测到浮游动物共16种,其中毛颚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6.25%;桡足类4种,占种类组成的25.00%;幼虫类8种,占种类组成的50.00%;水母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12.50%,糠虾类1种,占种类组成的6.25%。主要优势种为无节幼虫、强壮箭虫、长尾类幼虫、双壳类幼虫等。

浮游动物密度变化范围1.52~19.60 ind/m3,密度平均值6.3 ind/m3;生物量变化范围0?01~51.25 mg/m3,生物量平均值7.2 mg/m3。

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0~2?322,平均为1.54;丰度变化范围为0.00~1?916,平均值为1.10;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685~1.00,平均值为0.93。

2.4底栖生物现状调查结果

在调查海域监测到大型底栖生物共32种,其中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和瓣鳃纲12种,占种类组成的37.50%;节肢动物门甲壳纲10种,占种类组成的31.25%;环节动物门多毛纲4种,占种类组成的12.50%;棘皮动物门蛇尾纲2种,占种类组成的6.25%;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各4种,分别占种类组成的12.50%。主要优势种为凸壳肌蛤。

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99.69 ind/m2和91.23 g/m2。

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271~2?322,平均为1.28;丰度变化范围为0.221~0?861,平均值为0.68;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23~0.87,平均值为0.48。

2.5鱼卵、仔稚鱼现状调查结果

在调查海域捕获鱼卵、仔稚鱼9种,其中仔稚鱼4种,鱼卵5种。5种鱼卵隶属3科5属,其中鲱科2种,鳀科2种,鱼衔科1种;4种仔稚鱼隶属于2科4属;其中鰕虎鱼科3种,鲻科1种。

鱼卵密度范围为0~10.7粒/m3,平均值为1.79粒/m3,仔稚鱼密度范围为0~7尾/m3,平均值为4.7尾/m3。

2.6游泳动物现状调查结果

在调查海域监测到游泳动物27种,其中鱼类15种,占55.6%;甲壳类10种,占37.0%;头足类2种,占7.4%。主要优势种为口虾蛄;重要种和常见种主要为焦氏舌鳎、日本蟳、六丝钝尾鰕虎鱼、斑鰶、火枪乌贼等。

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动范围为0.784~2?065,平均值为1.65;丰富度变动范围为0.692~1.350,平均值为1.13;均匀度变动范围为0?206~0.558,平均值为0.45。调查海区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均变化不大,总体呈现较低水平。

游泳动物平均生物密度为2 136.2 ind/h·网(19 678.11 g/h·网);现存平均资源量为1 617.59 kg/km2。

3讨论和建议

3.1小结

调查结果与近三年(2010-2012年)渤海湾天津海区鱼虾贝产卵场监测结果比较,浮游植物平均密度略有增加,增加了9.697 9×104 cells/m3;浮游动物平均密度降低68.22 ind/m3,平均生物量降低120.86 mg/m3,降低幅度较大;大型底栖生物平均密度增加68.098 ind/m2,平均生物量增加38.494 g/m3;鱼卵平均密度增加0.823粒/m3,仔稚鱼平均密度增加0.428尾/m3;游泳动物平均生物密度增加385.046 ind/h·网,平均资源量降低187.972 kg/km2。比较结果显示:鱼卵、仔稚鱼、游泳动物生物密度有所增加,可能与近年来不断加大的增殖放流力度有关。游泳动物生物密度增加,生物量下降,说明了鱼类、虾类、蟹类及头足类等重要的游泳生物平均个体减小了,这与海洋环境的破坏及基础性生物饵料的匮乏有关。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系丰富程度的重要标志。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生物、游泳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69、1.54、1.28、1.65,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标准,调查海域生境质量等级为“差”,说明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已严重制约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水平的提高。

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现代纯天然泥质活体牡蛎礁。据报导,礁体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礁群面积约为35 km2,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在该区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牡蛎礁共有两个分散的礁体群组成(礁体群编号为1和2),两个礁群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礁群区总面积约为4.75 km2(475 hm2)。与此比较,本次测量结果表明,1号和2号礁群破坏严重,已被渔民利用拖网刮平和布设了大量的定制网具。仅在1号礁群北侧发现两个小礁体,保存良好,面积约60 hm2。在其他区域,2号礁群及其西北、东南侧破坏严重。根据本次现场取样分析,现存的天然牡蛎礁中存在大量的死亡牡蛎贝壳,活体牡蛎礁平均仅占31.9%。可见,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生态系统退化程度是非常严重的。

3.2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几点建议

在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分布最为集中区域设立呈东北-西南方向(与当地海底沙岗方向一致)的核心保护区,在核心区周围设立航标灯塔,建设监控平台,安装监控系统,禁止船舶进入和一切捕捞活动。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开展公众宣传,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建立环境与资源监测常态机制。

在核心区的外围设定一定规模的生态修复区,在修复区投放构型合理的箱型人工鱼礁礁体,构建生物功能群,发挥功能群组成及其主要种类在食物关系、营养层次转化中的重要功能作用,提升生态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根据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生态系统特征,投放牡蛎礁礁体,合理确定牡蛎礁礁体的捆扎工艺、规格和数量,建设牡蛎礁群,提高牡蛎幼体的附着成活率,养护活牡蛎礁生态区的密鳞牡蛎、长牡蛎、脉红螺、青蛤等贝类资源。

综合考虑大神堂浅海牡蛎礁区海流、潮汐的水动力学特点和海洋生物功能群的时空分布格局,优化牡蛎礁和人工鱼礁的单体组合方式,确定生态鱼礁区的布局方式,构建生态复合型鱼礁群,实现生物附着和栖息环境功能改善的最大化。

篇8

关键词:中职生;国家资助金;支配状况;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6-02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据统计,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均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其中有不少学生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经济资助,从而未能顺利入学或完成学业。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规定: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第三年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职生的深切关爱,它促进了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又一重大举措。该项政策施行已五年,但学生对国家资助金支配情况如何,目前尚未见详细报道。笔者就学生对国家发放资助金意义的了解状况、学生对国家资助金的支配状况以及学生如此支配国家资助金的原因三方面抽取了我校2010和2011级共168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

一、调查内容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国家发放资助金的意义理解呈多样化。

1.41.7%和37.5%的学生认为国家发放资助金是用来供学习之用和帮助贫困学生减轻负担,16.1%的学生则直接说明这笔资助金是给父母补贴家用,另有18.5%的学生认为这是国家对职高的特别赞助,是为了鼓励职高的发展,11.9%的学生认为它是自己的一笔生活费,用来购买所需之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善日常的生活。

2.从数据比例上看学生对国家这笔资助金的认识是基本正确或比较正确的,但也影射出了一些不良倾向,比如用来买所需品就是MP4、漂亮的衣服、吃大餐等,虽然数量不大,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现象不容忽视。

1.从表2、表3可以看出将国家资助金做自己的生活费和由父母替自己保管是目前最主要的支配方式。生活费的具体开支则包括:买名牌衣服和鞋子;做头发;买手机、电脑、MP4、玩具;吃肯德基、零食、大餐;上网,充手机费;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由此可见资助金多被用于自我享受和娱乐,所以尽管26%的学生是想要供学习生活之需,用在该用的地方,却只有11.9%的学生用来买学习用品,交学费,看来学生言行不一,事实远非我们所期望。而将钱交由父母保管的则是因为父母要求上交(占总人数4.2%),老师要求交给父母(占4.8%),杜绝自己乱花钱(占25%),事实上父母在这里不过充当了一个临时保管员而已。

2.21.4%的学生选择储存起来,他们或想留着以后用(占13.9%),或因为平时有钱不需动用国家资助金(占3.6%)。只有3%的学生会将这笔钱贴补家用,但令人惊奇的是竟有29.8%的学生认为如此支配这笔钱的原因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补贴家用,真是不可思议的结果!

3.4.8%学生不知道自己支配的理由,可见其盲目和随性。11.9%的学生则明确指出是为了满足自己,如为增加同学间的友谊而大撮一顿;觉得全给父母心不甘所以自己先花掉一些;买平时向父母要却不肯给买或数目较大买不起的东西等。有一位学生因自己有打工的经历知道钱来之不易,所以认为钱就该用在刀刃上;3位学生(占1.7%)则说国家资助金让他们可以不必向父母要钱,可以学习如何合理花钱。

二、结果分析

1.学校宣传组织未完全到位。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并不真正理解国家这笔资助金发放的目的和意义。家长或因部分学生的蓄意隐瞒或只乐于天上掉了一块馅饼给自己的孩子又或家境良好不屑于这笔钱以及学校疏于沟通等原因对国家的资助政策也不甚了解。

2.学校德育工作未完全到位。毋庸质疑,职业学校的生源决定了从一开始学生的德育教育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这样的一批学生是极需要学校老师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多种形式来加强思想和品德教育的,而且这些工作不但要做到平时,更要在面临重大事件时有的放矢,重点出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本文调查中所发现的学生各种错误思想和做法无疑再次显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到位。

3.学生自身素质修养不到位。虽然我们强调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职中生是由于多种原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就已经成了不良品质和习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生活和学习有着一套自己的认知方式,并且常常我行我素,不愿或难以接受优秀的品质,这就造成他们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普遍低下,所以调查中显示出的学生不良言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4.学校检查监督不到位。作为学校领导和老师,他们似乎更多的关注资金发放到位、落实的问题,而忽略了对资助金支配的检查和监督;钱发到每个符合条件的学生手里工作就结束了,至于继续监管,发现不良倾向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工作就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这钱是国家给他们的,要怎么使用是他们的自由”的态度而漠然视之,这无形中也助长了学生中的一些不良风气。

三、结论和建议

就我们的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在对国家发放资助金的认识和具体使用支配上与国家制定政策的初衷还是有一定或比较大的差距。那怎样缩小这种差距从而让这笔资助金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呢?笔者认为应抓住“一中心”即国家资助金,“两基本点”即思想和行动,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接受一次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真正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又可大力宣传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更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更优秀的建设者。

1.思想上,让学生和家长深刻认识资助金发放的意义。笔者认为发放国家资助金应举办一个发放的仪式,让学生感到学校的重视。学校要在发放的仪式上讲明国家相关政策,让学生明确资助金发放是国家落实《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对中职生的深切关爱;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制定的《国家资助金管理办法》,对广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另外如有条件可请家长一起参加发放仪式,或以书面形式告知,让所有家长对此事也一清二楚,并协同学校一起帮助他们的孩子用好这笔钱,把孩子培养好。

2.行动上,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合理支配资助金。这里的行动就是学校通过多种丰富生动而有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怎样合理支配资助金和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如:黑板报、主题班会、文学社团的征文、小品话剧的排演等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让学生真正广泛参与进来,并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教育,从而指导自己合理支配。

篇9

关键词:企业战略;差异;会计信息;价值

企业战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整体性规划过程,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等。企业战略虽然有多种,但基本属性是相同的,都是对企业的谋略,都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企业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战略差异主要由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外部环境、内部因素等影响因素造成。会计信息相关性主要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中,涵盖投资者财务报告的分析,其价值性取决于其信息是否与使用者决策相关,根据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可以准确反映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最基本特点。

一、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对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能够通过其盈利能力、负债能力、营运能力、资金周转能力等质量进行量化,这些财务指标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所以,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对企业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是由投资者和决策者来实施和完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想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销售量,必须要有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撑。所以,企业的各利投资者和决策者在做出相应决策之前,都必须要清晰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真实的会计信息,这样才能使得投资者和决策者能够有效了解企业的经济和财务状况,因此才能够做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二)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制定及实施的有效性。企业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生产、销售、经验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根据相应的财务会计信息,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进行改进,以此有效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有效预测企业的资金状况

资金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情况,对资金使用状况的预测能够为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提供重要的依据。企业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会计信息价值的了解、分析等,清晰掌握企业资金的流动方向、偿债能力、现金支付能力等基本状况。在掌握企业真实资金状况的前提下,企业的各管理层能够对企业未来的资金状况进行有效的预测,进而充分有效地、合理地支配资金,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企业战略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关系分析

(一)企业战略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企业战略是企业取得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各项原因,如果企业战略存在极端化,则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风险,进而会使得企业的净利润产生较大的波动,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出现下降,这时,企业的会计信息就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发展情况,会减弱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因此企业的投资者就必须要根据其资产负债表中相关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重新预测。另一方面,企业战略极端化还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信息风险,企业战略如果偏离行业的发展常态,就会与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的战略差异形成较大的区别,进而会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投资者难以分辨这种战略的有效性,进而难以实施有效的战略。所以说,极端化的企业战略会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不断加大,进而不断提升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会计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有价值的、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够使得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的真实的发展状况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企业的领导者也会根据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对企业战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能够以企业的发展实际为基础,不断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企业的决策者和投资者通过有效的会计信息,能够对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召开股东大会的形式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各项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使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完善企业的发展战略,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反地,无效的和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对企业的投资者产生较大的误导,使其各项决策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进而不利于企业制定和实施各项有效的战略。

作者:陈国金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篇10

临近春节,年终奖成为各个老板反复斟酌的核心问题,也是企业内部各级员工关注的焦点话题,还是亲朋好友之间谈论的敏感话题之一。既然发放年终奖是企业必做的功课,那么,我们可以回归原点去思考问题,尽量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发挥年终奖的激励效用。

在此,除了超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的企业,以及实际完成情况与目标差距不大的企业,那种没有完成任务且与目标差距很大的企业如何发放年终奖,实现企业管理和个人收益的双赢目标尤其值得我们去重点研究。事实上,遇到这种情况的企业还不少,所以,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观察角度一:虽然企业全体员工工作积极勤奋,各部门也能够恪尽职守,确保各项分解任务按照预期推进,然而,受整体经济形势下滑、行业不景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最终的经营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状况,年终奖的发放就要结合企业第二年的经营战略,谨慎研究,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在企业发展基金允许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坚持不减员,而是共同调整,那么首先就要召开相关的战略发展专题会,充分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全员主人翁意识,让大家形成同舟共济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企业决策者要明确第二年的发展规划,让所有人都看到希望。然后,结合企业现状和年初制定的年终奖核算办法,进行严格的奖金核算,按照核算结果分期按比例发放。发放首期奖金时不仅要及时兑现,而且要现金发放,同时将余额部分以借款单形式交由企业财务或相关单位为员工保存,从而选择在第二年发展形势较好时兑现。

如果企业的发展基金遇到一定困难,企业无奈拟定了适度收缩、平稳过渡的发展战略,那么,对于那些主动留下来、与企业共渡难关的骨干力量,可以参考年初制定的年终奖核算办法,严格核算后根据企业资金状况分期兑现(同上措施),或是按比例一次性兑现(前提是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发展储备金使用)。对于那些由于综合原因被迫离开企业,而且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多年贡献的优秀人才,可以参考年初设计的岗位年终奖标准进行核算后,以企业借款单据的形式给予诚信承诺,之后结合企业经营状况分期按比例兑现。

当然,对于那些日常管理中与企业文化发展不相符甚至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而被列为淘汰对象的不良员工,如果企业的资金状况相对良好,可以参考年初设计的年终奖标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核算,然后成立专职工作小组谈话发放;或者,安排相关人员携带一定的纪念品,把核算的奖金送到其家中。如此一来,既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又可以感动留下来的员工。如果企业的资金状况非常不理想,可以给予这些员工一定的抚慰金,做好沟通安抚工作即可。

观察角度二: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最高决策者在缺乏严密、科学的调研分析下,制定了违背市场发展规律的指导战略,企业所有人员按照此战略分解推进,造成企业实际任务完成与年初目标差距较大,而且与上年同期相比急剧下滑;或者是鉴于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忽略可能发生的危机变化应急处理预案,导致年度计划推进过程中未能达到预计目标。

针对这两种现象,企业最高决策层要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承担责任。首先,召开专题分析会,做出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同时在企业运营资金允许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核算标准发放年终奖;如果企业运营资金极度匮乏,就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核算后,分期分批进行发放。具体来说,分期是首次以现金兑现,余额向员工出具奖金借据,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分期发放兑现;分批是先向一线员工发放,然后是企业中层,最后才是企业高管人员,或者是一线员工发放奖金时比例偏高点、时间周期短点,管理层人员发放时比例偏低点、时间周期长点。

篇11

融资量改善,但总体偏紧

从融资量看,由于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指标“银行信贷”的代表性日益降低。央行的社会融资总量(包括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等渠道的融资)有助于更准确判断企业的融资条件。社会融资总量代表的是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但企业部门的总体财务状况,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财政政策(决定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资金净转移量)、外汇占款(反映国内私人部门和国外之间的资金净流出或流入),以及企业本身前期的利润,这些都可能影响企业部门投资的意愿和能力。

换句话说,社会融资总量代表的融资条件是个相对概念,是松是紧还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同样的社会融资总量,如果政府的财政收支或国际收支状况不同,对企业部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下面从更加广义的角度分析企业部门的资金条件的变化,涵盖自身资金积累、金融部门融资、外汇占款和政府财政收支的影响。

社会融资总量改善。社会融资总量出现明显增长,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升。2012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增长从上半年的持平大幅回升到6%,反映7月同比增长93%、达到1.04万亿元。2012年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对GDP的比率从2011年的27%回升到34%。这一指标只是低于2009年和2010年的水平(分别为41%和35%),明显高于其他年份,也高于2002年以来的历史平均水平24%(见图1)。

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融资总量的改善?这与政策支持下企业债券融资上升有关,比如5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将超短融的发行主体范围由9家超AAA级央企及铁道部,大幅度放宽至超过100家一般AAA级央企,且发债规模不受低于净资本40%的限制,致使超短融的发行规模上升;3月份以来,城投债发行规模提速,3月至7月月均发行规模为861亿元,明显高于2010年和2011全年的水平(月均分别308亿元和373亿元),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地方融资平台融资的适度放松。

未来社会融资总量能否持续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利率的变化。在当前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下,相对于银行信贷,企业债券市场更加市场化,利率变动的影响更大。

财政支持力度上升。在调节社会资金方面,财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反映在财政收支差额,它决定了资金在政府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特别是企业部门之间的流动,比如,财政赤字时,资金由政府部门流向实体经济部门,对实体经济起着扩张作用,反之则起着收缩作用。

2012年以来,财政差额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上升。2012年上半年财政盈余占GDP比重低于2011年,与2004年以来各年比较,仅高于2009年,因此从相对意义上讲,上半年财政还是比较积极的;前七个月财政盈余1.1万亿元,2011年同期盈余1.5万亿元,同比减少28%,政府部门从实体经济吸收资金的程度下降。

2012年下半年财政差额将从上半年的盈余转为赤字,对企业部门资金条件改善起到支持作用。预计下半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大于2011年同期(预计为4%,2011年为3.7%)。

外汇占款减少。关于外汇占款和社会融资总量的关系,有不同看法。有一种观点认为,外汇占款体现在银行存款(M2)中,是支持信贷扩张的一个因素,因此在社会融资中已有反映。我们倾向于把外汇占款看作相对独立于社会融资总量的一个指标。这基于两个原因:第一,对资金的最终使用者“非银行私人部门”来讲,外汇占款带来的资金(体现为贸易顺差或资本流动)和银行信贷不一样,两者既可以是相互拉动也可以是相互替代的关系。比如出口减少带来外汇占款下降,企业既可能因为销售前景不好降低投资和相关信贷需求,也可能为应对暂时的财务困难而增加信贷需求。第二,从信贷供给来看,理论上讲,央行可以对冲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从而达到一个和政策目标一致的货币信贷条件。但现实中,完全对冲不可能,因为资本流动往往和风险偏好变化联系在一起。过去外汇占款大幅增加时,非政府部门包括银行风险偏好上升,银行有信贷冲动,现在风险偏好降低,银行有惜贷情绪。因为很难判断风险偏好变化的程度,政策当局难以准确把握对冲的力度。技术上所谓100%对冲在外汇占款趋势性上升时造成货币条件易松难紧,反过来,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时,货币环境易紧难松。

从2011年10月开始,新增外汇占款大幅下降,并在2011年10月、11月、12月和2012年4月、7月多次出现绝对负值,2012年前七个月新增外汇占款合计仅为2988亿元,比2011年同期下降87%,对M2的比率更从2011年同期的32%下降为28%。外汇占款的变动对企业的资金和货币信贷环境的总体影响已从过去的扩张变为紧缩,而这种变化已逐渐成为趋势。

企业盈利恶化。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工业企业部门的利润反映企业部门自身资金积累的情况。2012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持续恶化,上半年利润总额2.3万亿元,同比下降2.2%,而2011年全年上升25%。虽然7月的数据显示制造业企业盈利环比下降的速度显著放缓,但基于当前的增长动能,预计企业利润难有显著改善。

篇12

2、增加收入,努力增加收入。增强资金流动性,利用部分资金进行投资,以达到增值效果。

3、做好资金划分和分类规划。

(1)教育基金儿童是未来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教育支出是极其重要的支出。实际上,对于新婚夫妇来说,固定基金投资是在每个周期投资固定基金投资的好方法,孩子上学后,有很多积蓄。

(2)保险保险金是对人体的保护。预防意外风险非常重要。一旦发生风险,将对家庭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将收入的8%到10%投资于纯保险产品。

(3)应急资金在日常生活中,应准备一些应急资金。这些资金通常以灵活的形式存在,例如余额宝货币资金或银行活期存款,以便在需要紧急资金时可以及时方便地将其取出。

篇13

一、创新资金管理理念

地勘单位实行资金精细化管理,首要的是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以往开展的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往往只能以“大概多少”等进行安排,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地勘单位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松散的资金归口方式,开展新型资金管理模式。精于细微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只有具备强烈的精细化管理意识,领导者和财务工作者才能做到凡事从精细化角度出发,这既是前提,也是基础。

在实施资金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规范性就是要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战略、决策,转化为具体的、明确的发展举措。创新性就是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被许许多多的制度和条条框框所束缚,而是要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去不断地超越和完善,另外,还要注意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反应上进行制度创新。

转变资金管理的传统观念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正确的目标定位,既要强化资金管理职能,拓宽资金管理领域;又要优化资金管理流程,加强资金控制和监督;还要提供精确的资金信息,引导地勘单位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二是管理手段的精细化,建立资金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和利用程序,形成地勘单位资金综合分析数据库。三是重视执行成本,强调效益,资金管理的精细化要慎重考虑执行的效率和成本。

二、细化资金管理内容

地勘单位应增强对资金运动规律的认识,并运用规律,合理配置资金,保证资金周转畅通无阻,按资金支出的性质和用途,合理分配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所需资金。

1、科学预测资金需要量

地勘单位应以需要与节约兼顾为原则,预测资金的合理需要量,这是进行资金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地勘单位应把所有活动纳入预测范围,选用的预测方法,必须考虑要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不要照套公式。预测资金需要量时,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及投放时间。特别是要预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现收入的现金收回额和时间。从财务会计稳健原则角度来说,编制资金计划是科学预测资金需要量较好的方法。一个合理的资金计划,应是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努力挖掘地勘单位内部资金潜力,积极组织投入,节约支出,通过资金收支的平衡、物资供需的平衡、营销环节的综合平衡,以经营计划为基础,以部门计划为依据进行编制。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分析资金动态,根据计划,核定需要,可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优化。

2、周密研究资金运用投放

对资金运用管理的目标就是寻找、比较和选择能够给单位带来最大投资回报率的资金用途。首先,要用好现有资金。财务工作者除在资金运用的计划、决策等宏观的方面力求有所突破以外,还要对资金运用项目的审核变为直接参与,事后“监督”变为立项决策,加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重点应放在加强内部管理,挖掘资金潜力上。其次,对资金循环过程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将资金循环过程的资金状况和市场信息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还要优化地勘单位资产配置,合理调配资金。通过优化资产配置,把非流动资产融资为流动资金,调整资金结构,增加资金净流量。

3、合理分配资金收益

随着地勘单位经营机制的转变,地勘单位内部资金收益如何进行合理分配的问题日益突出。地勘单位只有合理地对内部资金收益进行分配,才能更好地促进地勘单位的发展。资金分配要考虑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面利益,处理好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要基本满足其期望值,对于职工,应随企业效益的增长,其收入、待遇要相应增加或改善。地勘单位在保证积累与消费合理平衡比例的基础上,分配形式应趋向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初步形成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形式并举,基本体现能力、贡献大小等特征的新型分配格局。

三、夯实资金管理基础

目前地勘单位资金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财务预算管理“虚”,资金结算管理“散”,监督考核环节“弱”等,要加强地勘单位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必须从加强财务监督和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等方面入手。

(一)实现信息化管理,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建立内部资金信息管理系统

一个单位财务资金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目前多数地勘单位的资金信息时效性差,会计信息不透明,单位的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资金信息,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单位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下属单位的实际资金状况。地勘单位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建立一个内部资金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科学的资金分析和资金风险控制体系,实时掌控资金状况、资金运营情况,分析资金流量与存量、内外部结算结构等,为集中调度资金和投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2、积极推进地勘单位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财务部门要与各业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管好用活流动资金。不能你种你的田,我耕我的地,改变资金管理只是财务部门唱独角戏的状况。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地勘单位应结合实际,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障地勘单位预算、决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使广大职工特别是各生产经营部门的职工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必须以一定数量的资金为前提,从而树立资金观念、时间价值观念和效益观念,人人关心过问资金收、支、存情况,人人为流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献计献策。

(二)完善约束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目前很多地勘单位管理层对自身资金状况不清楚,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资金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建立健全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以规范化的会计记录、财务核对、监督制约、安全谨慎为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进行操作,保证资金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资金完整性控制、资金安全性控制、资金合法性控制、资金效益性控制。并规范业务流程,着力从细化流程中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业务流程岗位要责任明确,实现岗位、工序间相互制约。另一方面,要定期进行内部监督检查,保证过程控制规范的落实,保证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并要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证各项资金使用活动都在严格的程序下进行。

(三)实施集中管理,积极规避财务风险

1、完善结算中心制度

地勘单位应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保证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通过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实现了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一方面使单位资金的收付处于严密监控之下,减少了银行风险。另一方面,结算中心能将全部或大部分下属公司、单位的资金集中起来,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进行适当调剂,一方面为闲置资金找到了增值的渠道;也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并促进了地勘单位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地勘单位要建立预算编制、审批、监督的全面预算控制制度,预算范围由过去单一的经营资金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的资金预算。通过实施全面预算,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

篇14

关键词:资金管理;收支两条线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对于由总公司和多个分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来说,通常是总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多,财务制度比较成熟和完善,有财务管理经验丰富的财务负责人。而分公司很少有专门的财务部门,配置财务人员少,财务负责人也多由主管会计兼任。因此,分公司的财务管理往往没有总公司的健全,财务监控的力度比较弱。尤其是在资金的调拨和运用上,总公司较难把握和控制分公司,大量的货款资金滞留在分公司的账户上,而总公司往往又资金周转不灵。这种情况,一方面会降低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造成资金周转速度的下降,使本来不宽裕的资金形成短缺;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在资金使用上的舞弊和浪费。因此,做好对分公司的资金监控和调度,是总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有些企业运用国家财政管理的“收支两条线”原则,加强对分公司资金管理,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改善了资金周转不良的状况。本文在分析分公司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这种“收支

两条线”资金管理的方法,希冀对有关单位有所启迪。

一、分公司财务管理上的特点和问题

相对于总公司或一般独立法人企业来说,分公司一般规模小,业务量少。在财务管理上,有如下的特点和问题:

1、财务机构简单,财务人员少,财务工作不完善。很多分公司没有专门的财会机构,只在有关部门设会计和出纳这两个财会岗位,有的会计和出纳还要身兼数职,兼管文件收发、接待、采购等工作。即使有专门财会机构的,配备的财会人员也比较少。这样,分公司的财会人员往往精力不足,不能有足够的精力集中到财务管理上,所以分公司的财务工作一般不如总公司的完善。

2、财会人员素质往往偏低。企业一般对分公司财会工作的重视程度稍差,通常认为分公司的财会工作简单,在财会人员配备上往往降低要求。而优秀财会人员也倾向于到人员集中、业务复杂的总公司去工作,不愿留在人少、业务比较单一的分公司。因此,相对于总公司,分公司的财务人员素质一般较低。

3、财务审批手续比较简化,缺少层层把关。在总公司,财务审批一般要经过业务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财务主管人员、主管财务的企业负责人等多个审批环节。而在分公司,往往会简化为只有会计审核、分公司负责人审批这样两个环节。审批程序的简化,就会使监督控制的力度削弱,容易出现漏洞。尤其是缺少对分公司负责人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更容易产生资金运用上的随意性,为私自挪用资金、贪污等违法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二、分公司资金管理上的特点和问题

分公司资金管理上通常有以下特点和问题:

1、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差,随意性强。由于分公司财务管理往往不健全,在资金使用上,往往没有计划,或者有计划也不严格执行,主要是由分公司负责人决定如何使用资金。

2、销售货款回收后容易被滞留或挪用。分公司大多承担销售任务,多数分公司收到销售货款后,并不及时上交总公司,资金要在分公司银行账户上滞留一段时间,有的甚至被分公司坐支,挪作他用。

3、在申请拨款时怕资金不足,往往宽打窄用,虚报需求额度。在统计回收货款时,有的分公司少报收款数额,截留货款,以保证自己有充裕的资金可用。

三、“收支两条线”的原理

“收支两条线”是我国财政管理的一个原则,它是指有关单位的收入要全额缴入国库,不得坐支。所需的支出则另行由财政部门按预算拨付。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基层单位对收入的截留,也可以有效地按预算控制支出,避免浪费。在企业集团实行“收支两条线”,就是分公司要将全部收入上缴总公司,分公司所需资金由总公司按预先制定的资金计划拨付。

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可以较好地克服分公司财务管理薄弱,资金使用随意性强等弱点,通过总公司财务部门对资金预算的制定和执行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分公司资金的良好监控。

四、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具体方法

1、建立公司资金预算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首先要建立公司的资金预算制度。总公司设立由总经理、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或财务总监、财务部门经理、计划部门经理等人组成的预算委员会。总公司本部和分公司在每个月的月末前,要根据业务计划做好下个月的资金预算,报到总公司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所有的预算汇总后,上报公司预算委员会讨论审批。公司预算委员会从全局出发,根据预计的下月资金收支情况统筹安排,审定资金预算。预算批准下发后,总公司和分公司都要严格执行。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的,要通过变更预算的程序进行调整。

2、分公司开设两个银行账户,用途不同。为了实行收支两条线,分公司要开设两个银行账户:一个是用于专门回收货款的账户,称之为“口袋户”;一个是用于分公司日常开支的账户,称之为“经费户”。“口袋户”通常为在银行开设的一般结算账户,只进行转账结算,不提取现金。“经费户”为分公司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可以用于转账结算,也可以用于提取现金。分公司的“口袋户”平时只能收款,对收到的款项,分公司没有动用的权限,只能定期或不定期地划拨给总公司。只是在分公司因特殊原因急需资金,且经费户资金不足的特殊情况下,经总公司批准,分公司可以按批准动用的数额从此账户向“经费户”转款;“经费户”是分公司日常开支的常用账户,该账户的资金由总公司定期按预算下划,分公司可按批准开展的业务项目的需要列支使用。遇到超出预算的资金需求情况发生或产生预算外的临时项目支出时,分公司要先向总公司提出追加预算资金的申请,经总公司批准后,才能使用超出预算的部分资金,缺口由总公司负责下划资金补足。

3、建立对分公司资金状况的监督检查制度。总公司要建立对分公司资金状况的监督检查制度,经常对分公司资金状况进行检查。对于分公司不按规定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分公司因业务需要,可能会向总公司申请一次性的项目保证金、投标押金、设备购置费等。这些资金有的在事后退回到分公司,有的形成尾款,剩余在分公司账户上。总公司对于在分公司滞留的这类节余资金等要及时清收,避免出现挪用。

4、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总公司可与分公司开户行加强合作,通过网上银行等方式,对资金进行远程调度和监控。为此,最好让各分公司都在同一大银行的下属机构开户。利用银行的信息系统远程服务功能,总公司可以对各分公司账户查询,随时掌握其资金状况,对于呆滞的资金及时催促上交。另外,还可以对分公司口袋户进行超限额资金的自动划拨,就是当分公司口袋户的资金超过规定数额时,由银行自动向总公司的账户上划款,从而加速资金的集中、流转。

5、建立有关的审计、考核、奖惩制度。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把“收支两条线”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总公司在对分公司考核时,也要把“收支两条线”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对分公司负责人、财务人员的重要考核项目。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的分公司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收支两条线”制度的分公司要予以批评和处罚,对于有关责任人要按公司规章制度给予严肃处理。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措施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分公司的资金运用情况,改善总公司全局的资金状况,提高资金周转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控制费用,防止舞弊,从而更好地提高整个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