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课题案例范文

科研课题案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研课题案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研课题案例

篇1

关键词:科研课题案例法;创新思维;中医科研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7-1620-02

收稿日期:2012-02-02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JXJG-08-9-23)

作者简介:王萍(1981-),男,江西萍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对复杂性疾病防治的基础与临床。

通讯作者:杨海燕(1979-),女,江西抚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与科研。 培养创新型人才日益成为各医学院校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强调对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其知识、能力与素质的集中体现。然而,医学生在其本科甚至研究生阶段所学习到的有关科研方法和技术的内容,大多分散在不同的学科课程中,且既零散又不全面,难以满足需要。从对一些医学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发现,缺乏医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其所共有的主要缺陷,以致于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时(如研究生教育)才发现不知如何选择研究方向,以致于毕业后从事临床等工作时竟不知如何从事科研甚或完全没有科研意识。如此现状,无不是医学教育的遗憾。目前,针对本科阶段的实验教学大多还停留在复制一个实验过程,尽管也进行了一些科研实践教学的创新尝试,又大多陷入纯粹的掌握技术操作的层面。

笔者研究团队认为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相比较于掌握某一具体技术而言更为关键,因为这对于学生今后从事科研活动有着终身受益的影响。尤其是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可以说就是由无数个科学命题构成的。如何让本科生在学习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认识到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这些科学命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持续保持一种发掘这些科学内涵的念头,无疑对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有积极意义。笔者研究团队主要通过典型科研案例的剖析,让学生于实际科研案例中融汇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并激发其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研究实施两年以来,通过以选修课的形式组织实施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科研课题案例分析形式的教学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弥补现有教学构架的不足。现在就有关实施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课程教学实施前针对学生有关中医科研素质的现状调查

首先对中医药专业学生当前的基本科研素质进行了一次调查,基本科研素质是创新素质的前提,若缺乏最基本的科研素质,就不用谈及科研创新了。

1.1 对中医科研所包含文献研究、(基础)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领域的理解 本次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中130人次认为实验研究属于中医科研范畴,112人次认为临床研究也属于中医科研范畴,但只有39人次认为文献研究也属于中医科研的内容。

1.2 对临床医师是否进行科研的认同度调查 93%的调查对象同意临床医师也从事科研的观点,只有7%的人认为临床医师只是诊治疾病。进一步的调查显示,有效问卷中143人次认为科研意识能有助于医师的水平提升,71人次认为医师要成为医家就必需具备科研意识与能力,只有少数人认为临床医师可以不用考虑科研的事情。

1.3 对教学实验课中的一般实验是否属于科研的认识情况调查 此调查中,表示不认同的仅仅只有25%的人,大部分75%的人认为教学实验课的一般实验应该属于科研。

1.4 对有关“五行汤”材料的认识调查 本调查项目的目的在于分析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思维方式。3次调查的总体结果与单次调查的结果趋势相同,即认同“五行汤”材料叙述的占大部分(91人),另外的42人对材料的叙述表示了质疑。

在表示认同的学生当中,小部分仅表明态度,大部分认同的学生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感叹简单中竟能孕育神奇,并运用中医五行理论解释了五行汤的合理性;还有一部分认同者,根据五行汤的这一现象进一步思考,提出了一些延伸的想法,比如可以推广到其他的食品药品方面。

在表示质疑的学生当中,大部分对五行汤的疗效以及背后中医五行理论提出了质疑,其他的质疑观点表示五行汤不符合中医的配伍规律和因人制宜的思想、可能夸大效果、组成不够完善需优化组成或有不良作用等。

2 课程后调查与论文情况

2.1 课程教学实践后有关中医科研素质的调查 本调查项主要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前后中医科研(实验)基本素质有无改变。从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可知,几乎所有学生均表示对中医科研的理解与学习前比较有改变。

“有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了一些具体的科研知识;对中医科研所包含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如:中医科研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可以有具体的东西;中医科研并不是高深莫测,也可以离生活很近;理清了中医科研的范畴,即中医科研并不是单纯的验证,不仅仅是临床疗效研究,不仅仅是实验研究,不仅仅是药物研究,也不仅仅是文献研究、钻故纸堆。

2.2 课程教学实践对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树立科研意识有无影响的调查 收回的114份有效问卷调查中106人认为与开课前比较其科研意识有很大的改变,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肯定有积极影响。

篇2

关键词:烟草 商业企业 科技体系 建设创新 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要按照科学布局、优化配置、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规划纲要中对烟草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但对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构成,以及体系中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明确阐述。

2011-2012年,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处成立了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课题组,结合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实践工作进行了研究,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路径、发展阶段、知识产权战略和重点领域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和规章制度。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这些成果和规章制度在安徽省烟草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探索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研究素材。

一、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容

科技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结构性基础上,为达到技术的创造、扩散与利用,在每个特定科技领域中的组织或经济个体所形成的网络关系[1]。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观念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五个子系统[2]。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包含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8个要素[3]。

从全国的普遍情况来看,烟草行业工商管理分开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集中在开展烟草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的研究上,烟草信息化建设、卷烟流通领域、烟草专卖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科技创新项目偏少。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来看,烟草商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还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的项目开发上,管理创新、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还明显不足[4]。

安徽省烟草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了知识技术创新、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是以科技创新目标管理为引领,以科技项目带动科技创新工作并规范管理,从而使烟草企业的科技创新有目标地开展。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包括了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制度建设、环境营造、人才培养等等。

从内容上来说,技术创新、以科技为引领的管理创新和科技服务机制创新三个主要方面又包括了不同的领域。技术创新分为烟草农业科技领域、烟草商业科技领域、专卖技术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领域、烟草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分为烟草营销管理创新,烟草销售供应链管理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包括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科技人才库和专家库建设等。

二、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定范围内与科技创新相关的组织与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人才构成的开放网络,通过科技手段促进和进行新的创新、传播与应用。科技创新体系在组成和功能上有部分交叉,通过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和科技创新机制的调节,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体系内的组织与机构、科研力量、科技人员、资源信息、科研经费等要素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定位是否准确、层次是否清晰、功效是否互补以及整体运作是否高效。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体系由多个要素的组合,各要素之间的组合不能是杂乱无章的,而必须要形成有序的整体。体系中的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发展、有效运行,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能力才能得以发挥。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来说,涉及的相关部门众多,过程复杂,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和衔接必须适度。因此体系建设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路径和过程。

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建构立制、争取资源、重落实、强管理、创氛围”的步骤逐步完善。注重虚实结合,重点加强了保障机制的建设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在路径选择上,安徽省烟草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先易后难,先简单后综合。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于同一职能部门可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先解决,对于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的问题后解决;对于流程清晰的管理先优化,对于涉及对象的管理后优化。结合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要形成,重点以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的完善和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形成有显性效应的创新成果。通过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企业的发展,形成创新氛围,推动整体建设的开展。实践表明,通过较为科学的制度构建和路径选择,安徽省烟草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知识产权制度是科技创新和知识成果保护最重要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知识产权的有无、多少以及质量的高低直接表现了科技创新的程度[5]。烟草行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知识产权战略,从顶层设计上给烟草商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烟草知识产权战略中列举了烟草行业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类型,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原产地标志及植物新品种等。安徽烟草商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多种知识产权,如烟叶原产地、烟叶新品种、信息化建设中的计算机程序、客户管理中的商业秘密、营销和品牌建设中的创新方法、销售模式等等。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科研成果,包括研究报告的著作权。安徽省烟草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中还规定,资助的科技项目,要求对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和申请的专利等相关科研成果标注由安徽烟草资助标志等。

知识产权工作包括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四个环节。知识产权创造是源泉,知识产权的管理是保障,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手段,知识产权的运用是目的。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是知识产权活动的三个核心环节,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这些环节,保障每个环节良好有序地运行。

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结合项目的立项,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创新成果保护形式的选择与具体手段,研究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运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对烟叶新品种的开发与保护,烟草流通领域的服务商标设计、注册与管理方案,商标权保护方案的制定与落实,商业秘密的开发、管理与保护,电子烟务中的计算机程序的开发和保护,客户名单和渠道秘密的保护等等都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展定期监管活动,检测侵权行为,在系统内部、项目资助方与承担方、系统与消费者等之间建立知识产权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制定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四、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重点领域

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逐步开展工作[6]。综合创新体系的自身特点,结合安徽省烟草公司的实证研究,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重点领域应包括科研项目管理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

(一)科研项目管理建设

科研项目管理包括了科研课题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使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建设,根据烟草商业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实际,分析研究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创新管理的原则和创新管理的体系结构,可为今后制定科研管理规定及具体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层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从而促进科研项目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项目培养、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科技成果奖励等形式形成了一定的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但要满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行业、提升竞争实力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科技人才配置,构建评价机制,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激励机制在人才队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人才跟踪管理及后备科技人才管理,不断提高系统内部人才的素质,优化人才的成长及发展环境。

(三)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对于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全面提高烟草商业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是建设创新型烟草商业企业的重要内容,对建设世界一流烟草商业企业至关重要。应该有步骤,有方法,有目标的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创新工作,形成烟草商业企业重科研、重创新、人人争创新的文化氛围。

(四)市场营销创新

作为流通组织的烟草商业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就是通过经营思想与营销理念、营销战略与策略、营销方式与营销手段等方面的不断变革与重组以使组织创新得以巩固和完善。烟草商业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技术创新成果得以推广和市场实现的根本前提,也是管理创新的前导。没有不断的市场营销创新就没有流通组织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就谈不上在我国对国外烟草企业逐步放开市场限制的情况下充分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赢得市场竞争胜利的根本保障和不竭动力,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烟草商业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烟草商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核心动力,才能保证我国烟草商业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技术创新和科研项目为主要抓手,开展科技开发与成果的推广应用研究,以管理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促进科技活动的计划管理和规范管理,逐步推进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B.Carlsson,R .Stankiewicz.On the Nature, Function,and Composi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1(1):93- 118.

[2] 何树全.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问题与思路[J].中国科技论坛,2005(3):64- 68.

[3] 李庆东.技术创新能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现代情报,2005(9):8- 13.

[4] 陈伟明.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与路径选择[J].广东农业科学,2009(5):23- 26.

篇3

我校的科研课题档案,以前同一保管期限的档案按年度序采用大流水编号方法。过去因按立项时间归档编号,有的已立项科研课题因特殊情况取消或中断了研究,预留的案卷号就成了空号;有时有的科研课题已经归档编号很长一段时间了,又交来一部分科研课题文件,无法编入其相应的顺序内,经常改动编号,造成了编号无序、混乱现象。现以结题年度为依据归档,划分保管期限后,同一保管期限内每年都从“1”开始编小流水号,简单明了。对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归档的文件,可随时编入其结题年度内,不影响其它顺序号的准确性。采用新的编号方法后,使科研课题档案便于统计和利用。

2科研课题档案卷内文件以件为单位装订整理

科研课题档案的立卷原则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系统整理,便于保管和利用。从档案的原始性特点看,保持档案的原有形态,更便于利用。科研课题档案分阶段形成的文件载体不同,纸质文件规格大小、薄厚不一,也有许多是成册成套的文件。以前每个科研阶段的文件订在一起,有的过厚,遮挡文字,影响查阅,需要复制时还得拆卷,对档案的损坏非常严重;另外,档案装订也不够规范。装订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案卷的质量。现卷内文件按件为单位装订整理,采用传统的线装方法,统一了打孔位置。装订孔位于页面左侧距边线15mm处,上下位置按页面长度取中,每针固定80mm。以A4纸为例:上下长度297mm,取中点在150mm,这样打孔点分别在70mm、150mm、230mm处,每件在装订时都用尺量,不允许有重份、倒翻现象,线结系活扣,便于拆开复印,利用方便。这样卷内所有文件都整齐划一,结实美观;对成册成套的文件保持其原有自然形态,避免再装订时打孔裁剪造成损伤。以件为单位装订整理便于卷内文件的补充和调整,利用时只需提供所需部分,安全、保密,且复制方便。

3科研课题档案卷内文件以件为单位编写页号

以前每卷内各阶段形成的所有文件,均编写大流水号,有的文件原来有页号,又重新编写,破坏了原貌。我校的科研课题档案每卷都有五六百页,最多可达一千八百余页,如果重新编写页码,工作量很大。改进后,卷内文件以件为单位编写页号,成册成套的文件原有页号的不再重新编号,每件文件在右上角盖归档章,标明件号、页数,累加后是该卷的总件数、页数,简单方便,减少了工作量。对立卷归档后又形成的文件材料可随时加入相应的案卷中,只需在备考表中注明,量多的可装盒排列其后。按老方法已归档的科研课题档案,现在因报奖和推广应用形成的新材料,不能加入原卷的,可根据形成的年度单独组卷,只需在备考表和案卷目录上注明,形成互见号,以便利用时查找。

科研课题档案是检验科研质量、评价科研成果、考核科研人员、衡量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凭证和依据。我校的科研课题档案是教职人员在科研实践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我校的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从科研经费、人员投入、科研成果等各方面都能从科研课题档案中予以体现,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科研课题档案也是我校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晋升职务职称、调整工资、表彰奖励的考核中起到了真凭实据的作用。我校是教育和培养医学领域专门人才的基地,科研课题档案可为教师编写教案提供大量素材,科研课题档案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把新论点、新技术、新经验充实到教材中,传授给学生,是造就高质量人才,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4总结

篇4

三年级:

1、学习目标。(1)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责任。(2)摆正自己在班级(或小组中)的位置,肩负起自己的责任。(3)掌握学习技能,克服自卑,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4)能集中精力,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2、人格目标。(1)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2)学会观察别人的优点,能接受别人的批评。(3)懂得宽容待人,与他人真诚沟通,并体谅他人。(4)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性情。

3、生活目标。(1)了解消费常识,学会合理消费,培养管理钱财的初步能力。(2)培养处理日常班务的能力。(3)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四年级:

1、学习目标。(1)增强学习技能,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会调整学习情绪,具有良好的进取心。(3)增强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人格目标。(1)懂得与他人交往应遵循的准则,尊重他人人格,友好的与亲人、老师和同学相互沟通和交往。(2)能向别人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焦虑,争取别人帮助(3)能谅解别人的不足,在老师与家长地指导下,学会指出他人不足的方法。

3、生活目标。(1)增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2)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3)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五六年级:

1、学习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习技能,灵活掌握学习方法。(2)能及时调整学习情绪,克服考试紧张心理。(3)能自觉集中注意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2、人格目标。(1)能在成绩面前,保持良好的进取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具有较强的自信心。(2)能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别人的不足。(3)能理解别人,真诚待人。

3、生活目标。(1)培养生活中的独立自主能力。(2)进一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3)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和能力。

实施途径的工作目标:

1、使学生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达到优良水平。

2、培养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性、坚持性、批判性、挑战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个性特征以及创新人格,具有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忍不拔的性格。

3、研究探索编写更适合小学年龄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材。

4、探究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方式方法。

5、深化家校结合的方法与途径。

6、帮助个别学生克服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使之以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7、探索“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教师健康素质的培养”的方式方法。

四、研究的内容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究

1、研究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模式。

2、研究心理辅导活动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

3、研究编写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材。

(二)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2、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增强学习自信心。

4、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会创新、能创新,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

(三)小学生心理咨询研究

1、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使之以健康的心理对待人生。

2、帮助个别学生克服严重的心理障碍,使之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

3、做好个案研究工作,建立健全档案,规范管理。

4、出版心理辅导个案研究成果集。

(四)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辅导的研究

1、提高现代家庭教育质量,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辅导。

2、针对问题家庭开展心理咨询。

3、探讨新形势下现代家庭教育模式。

4、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探讨理论培训的方式,推广家庭教育成果。

5、构件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格局。

(五)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懂得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

2、让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建议,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3、引导小干部自觉在同学们当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4、学会遇事的处理方法。

(六)小学教师健康素质的培养

1、具有自尊、自信和较好的自控能力。

2、能愉快的胜任教学,与学生、家长、同事有良好的关系。

3、具有广泛兴趣、果断、机智,有领导才能,有幽默感。

4、坦白、公正、真诚、热情尊重学生,积极向上,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

五、研究的方法和类型

根据各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性质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实验法 2、调查法 3、行动研究法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采取以下类型:

1、应用研究 2、个案研究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制定各子课题实施方案,成立各子课题研究小组。(2)组织课题开题会,广泛动员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组织各子课题组长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2、研究阶段(20013年1月——2014年12月)

(1)各子课题全面展开研究,完成阶段性研究目标,及时写出阶段研究报告。

(2)各子课题完善研究档案,整理研究成果。

3、结题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1)各子课题进一步实验研究,并写出实验报告,总课题全面总结研究成果,完成总课题实验报告。

(2)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组织专家鉴定结题。

(3)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推广。

七、成果表现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

2、活动课教材及教师用书

3、校刊及研究论文集

4、个案研究典型案例集锦

八、课题研究机构

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陈新能

副组长:谢绪友 张晓毛 叶仕红

成 员:黄明芳 刘 芳 管雪君 王德良 李桂华 伍邵华

周进良

课题实验小组

组 长:谢绪友

副组长:刘 芳 周进良

成 员: 朱 莉 陈雅琴 张 艳 瞿利云 徐晓云 许小丽

篇5

(一) 理论背景和依据

1. 背景。21世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从现实看,我们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据权威部门测试,当前我国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为17%,许多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效率。中小学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的关注,在实施素质教育,实施课堂教学中必须适当渗透心理教育。

2. 理论依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也应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

心理学认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通过自己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实现的。赞科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健康因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因为课堂教学所占时间最多、分量最重、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全面、最深刻,所以要抓住课堂教学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 学校背景

我校学生结构复杂,外来务工子弟的学生比较多,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教育的也较多,还有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得到家庭的关心比较少,使得部分孩子学习中出现了脆弱的心理,甚至出现一些小的思想倾向。所以小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心理辅导显得极为重要。面对这一问题,1999年和2006年,我校相继提出“农村小学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培养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目的是想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相关学校心理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筛选,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同时对不同特征的问题学生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心理疏导的要求与方法。两个课题分别于2004年和2011年成功结题,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校也被评为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而要彻底扭转这一现状,学校还应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在已有的经验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升华,立足于课堂内外的时间。尤其是教师在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时,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有着深刻、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鉴于上述客观事实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所以,我校提出了“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通过此课题研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社会大家庭中健康地成长。

(三) 本课题国内外现状的分析

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在人才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小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由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社会阅历还没有,加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往往在学生的心理上出现障碍现象,产生“心理负效应”。

而心理学的发展往往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心理学,包括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早而且也比较成熟,国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有一门学科叫学校心理学,20世纪初产生,3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发展很快,它主要研究5岁-18岁这一年龄段的问题儿童、青少年和有学习不良、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或行为障碍等的儿童、青少年。现在国际上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学校心理学联合会。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已形成了较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我国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模仿了美国的模式。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也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今已有不少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并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纵观上述研究现状,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准备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小学1―6年级)科学可行的教育内容,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建构既能有效教育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又便于教师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心理教育的模式。心理教育应该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积极性,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二、 课题的界定

(一) 什么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 什么是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心理素质”之“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心理过程”之“心理”――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特点。整个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四) 什么是“渗透性学习”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指出:“就是在你还不太懂的时候,在好像乱七八糟的状态之下,你就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很多东西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接触,就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懂了。这个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该端正学校教育思想,将心理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要以“学习为主导教育,课堂教学渗透教育,学校、班级、家庭通力合作”为主导思想,注重环境熏陶的教育作用,更好地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地发展,努力让孩子享受生命的光辉。

三、 实验目标

(一) 总目标

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而带动整个课堂教学。

提供探求学生心理特点的具体操作方法,并根据不同心理特点设计最优化的教法。

(二) 具体目标

通过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改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研究,使教师能把现代教学心理的研究成果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能根据不同心理特点设计最优化的教法。

通过研究,促进学生养成合格健全的人格,使每个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接纳自己。

通过研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情绪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 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 研究内容

1. 心理健康基本要义研究。心理健康的基本要义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必须符合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的要求,即实践标准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根本依据;从实践活动的时间维度上讲,心理健康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表现为辨证的发展性;从实践活动的空间维度上看,心理健康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也是各不相同的,呈现出文化的多元性。

2. 心理教育的渗透型课堂教学结构研究。渗透式教学,即将某个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教育。这种课程模式,便于将心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内容进行渗透,使学习者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拥有健康的学习心态。

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以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结构而是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的不同而变化的。心理教育的渗透性课堂教学结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体验问题,独立自学,寻找解题方式;明确问题,交流点拨,知识归纳;学生出题,教师答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3.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渗透策略研究。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教师定位。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靠教师去实施。 第二,激发兴趣。课堂效率的高低和学科成绩的好坏往往受个体兴趣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与认知之间关系,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并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 第三,坚持表扬。表扬就是对学生心理上施加刺激,以产生激励效应。表扬就像阳光,没有它,学生就不能健康成长。教师只有以深厚的师爱,宽容的师德,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才能使学生“口服心服”,并以愉快的心情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云。第四,暂缓评价。不要轻易评价学生创新成果。教师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令人难以估量的。教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学生心目中都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正确评价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是活跃课堂心理氛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五,鼓励质疑。让学生大胆发言是正确处理学生与思维之间关系的最好方法,要鼓励学生刨根问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种种条件,营造良好氛围,广开言路,让广大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互相急论,引导学生无所顾虑地提出不同意见,同时再让学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让学生自己找到最佳答案和解释。第六,教学相长。心理学上所谈的教学相长的心理相容原则就是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的原则。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师于课堂教学,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并将成为学生今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潜在模式。

4. 积极学习心理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积极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培养。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建立自信。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师要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而努力!

(二) 操作方法

心理教育渗透策略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依托教材内容渗透心理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课堂管理中进行有效渗透,使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交融在一起,备受学生欢迎,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双管齐下,事半功倍。

2. 依托教学语言渗透心理教育。渗透心理教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尤为必要。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要求教师的情绪自我调控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控,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以富有爱的教学语言培养良好的心理气氛,以此缩短师生距离,使课堂保持教与学的热情。

3. 依托生际交往渗透心理教育。从健康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上和谐的生际关系,适当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展示。在社会转型时期,在紧张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放的社会,要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人际关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托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交往中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

4. 依托随机事件渗透心理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适时开展活动,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孩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机事件的发生,并适时进行心理教育。

五、 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 课题组组成了科研小组实施和协调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 学校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聘请市、区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指导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学校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作为保障。

3. 落实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核心组成员来自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长和青年骨干教师,都为重要的研究者,有组织、能力和物质保证,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开展。

4. 组织课题研究人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形成学习组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率先行动,定期交流,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

六、 实验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学习国内外相关学生学习心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反思我校前阶段实验研究的成果,提炼、升华,撰写“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论证,成立课题研究组。

(二) 研究阶段(2013年4月――2016年4月)

组织相关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严格按方案的操作要点开展研究工作,按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成立低、中、高级段研究小组分专题开展研究工作,每学期进行两次校级研讨、交流活动,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对策,更正完善研究计划和方案,撰写好阶段性研究专题总结、论文和阶段性研究报告。初步提炼小学生学习心理的最佳互动模式,构建起区域性的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系统。

(三) 总结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

举行公开展示活动,全面整理和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的研究报告。

七、 成果形式

1. 专题研究论文、阶段性试验报告、课题实验报告、活动台账、学生个案、实验记录等。

篇6

关键词:科研档案 管理人员 素质 社科院

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社科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大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档案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对科研档案的管理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够透彻,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科院科研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及科研档案自身价值的开发利用。要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应加强对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爱岗敬业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一、提升社科院科研档案工作者素质的现实意义

社科院科研档案是指在科学研究管理和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从理论上讲,科研档案管理是一个学科概念,是研究科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科学科目。从实践上讲,科研档案管理与其它档案的管理一样,是一整套业务管理工作,包括科研档案的接受、整理、编目、鉴定、统计、保管、利用以及科研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等各个环节,还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在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科研档案是社科院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升社科院科研档案工作者素质是时展对社科院科研发展对档案服务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科研档案人力资源队伍自身发展的要求。

科研档案是进行科研的重要依据,是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科研档案同科研活动关系十分密切。一切科研活动,都要吸取和借鉴已有的成果.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科研人员在制定科研计划、编写课题任务书时,都少不了要查找过去的科研档案材料。因此、科研档案不仅是进行科研的重要依据,而且还是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

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在社科院科研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仅起到原始凭证作用和为领导决策供依据,更重要的是科研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档案信息资,科研课题中的课题论证、课题研究、课题鉴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完成,都必须以占有大量相关的档案文献信息为前提,需要档案工作者根据科研实际,围绕特定课题,及地、连续地向科研人员提供对口径的各种档案文献资料,直到课题完成。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具有分类整理、检索迅速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因此,提高科研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健。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服务部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档案信息管理作为信息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领域,其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也将有一个重要的发展和提高;随着档案情报资料的数字化、操作的电脑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科研档案工作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科研档案工作人员的角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服务者逐步转变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者、设计者、利用者和提供者。这种社会角色的改变对档案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之,科研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涉猎广博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二、社科院科研档案工作者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社科院科研档案工作者现状不尽人意,不能满足新时期档案工作需要。

一是专业人员偏少。目前,社科院科研档案工作者的结构比较复杂,有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是从不同的渠道进入到档案管理工作领域里的。由于他们原来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因而对档案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深浅不一,受教育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对档案管理方面专业知识领悟与接受的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对涉及档案管理方面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与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自然会影响其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从而也会影响到科研档案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是人员素质不高。科研档案不同于普通的档案,不仅涉及保密,还涉及专业知识;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长期从事的是助人行为,而且职业技能要求又较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研相关知识与计算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耐心、毅力和体力。目前,科研档案工作人员中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少,精通某一学科知识者更是稀缺。很多档案工作人员,缺乏科研应用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很多档案部门未能配备应用专业人员,致使科研档案工作只能停留在收集和保管上,而研编和深层次的文献二次加工却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

三是职业倦怠倾向。社科院科研档案工作者普遍存在“重保管、轻利用”,安状于现状,不愿意学习新的科学知识、管理不到位、处于被动状态,档案信息资源不能更好发挥其效益。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应既懂专业领域的知识,又具备档案管理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与单位其他部门人员相比,又长期处于一种角色“边缘化”的窘境。一方面,科研档案从业人员在进修、培训、交流与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机会不多,另一方面,领导关心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也不太大。长此以往,造成了很多科研档案从业人员自尊水平下降、个人成就感降低、无助感提升、人际关系淡泊等抑郁症状,由此表现出较强的职业倦怠倾向,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往往采取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心态,缺乏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影响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

三、提升社科院科研档案工作者素质的有效途径

社科院科研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业务要求较高的工作。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科研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增强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

1、强化科研档案管理意识

由于历史原因,绝大多数从事科研档案工作的人员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一致,许多人对科研档案的知识了解不够,对科研档案是信息的认识程度不高,档案意识淡薄,以至于部分科研档案工作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思想重视不足。因此,社科院应将强化档案意识作为搞好科研档案工作的前提。就档案工作而言,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它有赖于各部门的配合与全员的支持。社科院应通过档案法规的学习与宣传,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在科研活动中,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是科研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科研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同时,管理人员要从观念上改变以往被动性的接受任务,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协助、指导研究人员做好科研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等工作,推动社科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2、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搞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是档案从业人员,因此,必须建设一支事业忠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档案工作队伍。队伍建设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加强建设,促进科研档案管理专业性、层次性人才的培养,发挥整体效应。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是科研院所科研档案管理的主力。现在,很多社科院引进了档案学等相关专业人才,这样人才充实到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中有助于提高整个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使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更具专业化。二是尽可能满足档案从业人员的工作心理需求。需要是一个人产生行为动机的根本原因,是人的一种主要的个性心理倾向,恰当地满足档案人员合理的需要是避免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管理部门要积极为档案人员创造一个不断进取的氛围,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进修,不断提高科研档案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要求。管理部门只有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机会与条件,培训档案管理人员,让他们业务精通,才能管理好本单位的科研档案。同时,也可以请相关的档案管理专家到社科院,针对现状提出整改意见,并对专职人员以及兼职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如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评奖评优,职务职称晋升等,使档案人员的劳动成果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应有的评价,以满足档案人员的成就感和自尊的需要,提升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3、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科研档案管理具有特定的工作对象和一套科学的收集、整理及鉴别挑选的原则和方法。从事社科院档案工作的人员,大都来自于其他专业,真正档案管理院校档案专业的毕业生微乎其微,绝大多数现有工作人员都需要补课,以提高档案管理方面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必须努力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刻苦钻研档案业务,既应掌握档案管理知识、档案法、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外档案史、历史学、地理学、文书学、逻辑学、专门档案管理、经济学、法学、写作、网络知识、图书情报学、目录学、图书分类学等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由此拓展的诸如行政管理、公共关系、财务管理、基建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技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技能包括书法、计算机技术等,熟练掌握数据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懂得社会科学知识,也要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不仅要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档案业务素质;还要培养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服务管理、团结奉献的高尚意志和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吴建华.科技档案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武立.科技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J].档案学通讯2009(4).

篇7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接待患者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护士是直接参与完成这些措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竞争机制在各行各业的竞相出现,管理科学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做好眼科门诊护理工作,规范服务意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确保以优质、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

1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的影响。

1.1 管理因素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

1.2 护理人员因素

1.2.1 技术因素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目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眼科门诊专科性太强,专科操作较多,各种仪器的检查的也多,既要求护士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又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使用,才能给病人满意的指导和解释,否则,医患、医护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误会或者纠纷。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3]。

1.2.2 工作责任心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担负着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者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等角色。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护士就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此可引起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的因素,这些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4]。

1.2.3 患者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权利意识,保健意识,消费意识增强,对门诊的服务要求高,如果服务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5]。由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如患者视力较差,不熟悉环境导致患者跌倒:保管不严造成病人物资被盗等。

2 加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措施

2.1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变成自觉维护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6]。

2.2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工程中做到以礼待人,耐心地疏导,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地安排好专家、专科、简易门诊,验光等病人的就诊次序,恰到好处地请患者按序就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酌情安排患者就诊。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新生儿、外伤及角膜异物、青光眼患者发作期都安排优先就诊。对患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淋菌性结膜炎的做好隔离和病情报告,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2.3 重视专业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士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还要着重护士礼仪,文明用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掌握突发急救技能培训等。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更新质量理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杂出版社,1995,238~245.

[2]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4(3):191~192.

[3]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5.

[4] 孙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86.

篇8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安全护理

1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的影响。

1.1  管理因素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

1.2  护理人员因素

1.2.1  技术因素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目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眼科门诊专科性太强,专科操作较多,各种仪器的检查的也多,既要求护士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又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使用,才能给病人满意的指导和解释,否则,医患、医护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误会或者纠纷。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3]。

1.2.2  工作责任心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担负着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者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等角色。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护士就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此可引起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的因素,这些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4]。

1.2.3  患者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权利意识,保健意识,消费意识增强,对门诊的服务要求高,如果服务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5]。由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如患者视力较差,不熟悉环境导致患者跌倒:保管不严造成病人物资被盗等。

2  加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措施

2.1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变成自觉维护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6]。

2.2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工程中做到以礼待人,耐心地疏导,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地安排好专家、专科、简易门诊,验光等病人的就诊次序,恰到好处地请患者按序就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酌情安排患者就诊。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新生儿、外伤及角膜异物、青光眼患者发作期都安排优先就诊。对患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淋菌性结膜炎的做好隔离和病情报告,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2.3  重视专业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士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还要着重护士礼仪,文明用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掌握突发急救技能培训等。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更新质量理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杂出版社,1995,238~245.

[2]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4(3):191~192.

[3]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5.

[4] 孙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86.

篇9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空间几何体――棱柱、棱锥、棱台等后出现,但教材中并没有给出独立的一节课,只是在必修2第二章的开头简单地用了几行字来描述:空间几何体各式各样、千姿百态,如何认识和把握它们呢?一般方法是从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入手,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本人参照新课程对立体几何教学要求以及通过对教科书的多次阅读,发现在第二章里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几个公理、定理,更强调了加强过程性,注重学生从多种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强调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强调合情推理能力。而积于对以前教学的反思,如果一上来就讲三个公理,就会使学生感到吃力,对立体几何产生恐惧心理,失去兴趣,这对于学好这门课程是至关要害,于是本人尝试开这样一节序言课,跳过平面的基本性质,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整体了解立体几何的知识框架,通过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小组总结,让学生感觉到立体几何是身边的数学,和他们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就不会感到特别困难。

案例片段:

简单几何体在前一章中已经学习过,今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了更快地进入主题,我先举了一个范例:操场上的旗杆和地面是垂直的,是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尝试模仿范例进行归纳总结,课堂上学生观察教室内外的实物,一下子说出各种位置关系,整个课堂顿时热闹起来。

生1:天花板和地面是平面平行的关系。

生2:日光灯和地面是线面平行的关系。

生3:门和地面是面面垂直的关系。

……

于是我按照学生所说,根据线线、线面、面面三个方面,把各种位置关系书写完毕。学生说的不全,没有说出线在平面内这种位置关系,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这时数学课代表大叫起来:老师,还可以有线在平面内这种位置关系。“对,非常棒!”我适时加以肯定。关于异面直线的定义,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展示立交桥,教室里的线,还有利用手头的笔,多次展示异面位置关系,使学生对异面直线有直观形象的认识。通过我在旁边的引导,学生基本上把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都说出来,初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课堂达到了一个小。为了将这种情景延续下去,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除了能找出这些关系外,还能不能发现一些命题呢?”为了更加具体点,我举出了一个范例:马路旁边的灯杆都和地面垂直。生甲得出一个结论: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模仿这种范例,我把学生分成两人小组,引导他们来观察周围生活的环境,发现点、线、面之间的一些性质。学生根据老师所说,积极去寻找身边的实例,把它记录下来,并争先恐后地发言,我把同学们叙述出的命题就称作某某某命题,比如张三说的就叫张三猜想,李四说的就叫李四猜想,并及时记录在PPT上,不知不觉中发现学生居然举出了15个猜想之多。在举例过程中,有学生A举出垂直于墙角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学生B举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交,两个小组争论起来,这时有很多同学脸上出现了困惑的神情,这时,我把这两组同学的结果充分进行了肯定,得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两条直线有可能平行也有可能相交,这个与我们初中接触的知识相抵触。于是我组织同学从多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可能性(引导学生利用手头的笔、纸找出各种情况)。借此契机,我抛出这样一个探索题:初中学过的哪些定理可以推广到空间中去。此时我把全部学生分成了八小组,分别合作讨论,最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展示:

组1:垂直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

组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

组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

随着研究成果的展示,课堂又达到了一个,顺势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并把刚才所谈到的各种位置关系在长方体加以确认。我叫出几个同学,就每种位置关系在长方体里面找到对应的例子,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种方法。

此时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我趁此说:“今天通过一节课,大家就把各种位置关系和各种判定方法都找出来了。通过短短一节课就把立体几何的东西都学会了。”这时,同学们高兴坏了,使得同学们对立体几何感觉非常亲切,没有畏难情绪,这为以后学好立体几何打下了基础。

案例反思:

一、教材独创,贴近学生

本节课的内容虽是自编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棱柱、棱锥、棱台等空间几何体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于所熟悉的教室,利用手中现有的资源,去探索发现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从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基本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十七、八岁的学生处于“叛逆”的时期,他们潜意识里排斥展示在他们面前的真理,甚至更愿意去遗忘它们,只有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的知识,他们才更容易产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知识的作用。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自编教材,把整章内容重新加以整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即使是错误的命题也印象深刻,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重蹈覆辙。同时让学生主动挖掘,降低知识门槛,使学生觉得立体几何并不难。

二、主动探究,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的“密度”并没有因为“探究”而降低。教学的内容包括知识水平和能力培养。整堂课的内容囊括了立体几何的全部内容,由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身临其境,全面经历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这里面有成功的体验,更有失败的教训,但一切都弄得明明白白,成也明白,败也明白。而这一切对后面的学习是难能可贵的。本堂课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学生针对某个命题的争论会擦出思维的火花,使整个课堂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学生挖掘出平面中的定理哪些可以推广到空间中,不行的举出反例(可以借助于长方体)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学生容易把平面知识与空间知识混用的情况。在接下来的课中,我们还可以说今天我们就研究某某的猜想,待证完以后,我们再给出定理的名称,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又能激励学生自主探索。

从整堂课的参与程度来说,大多数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同学们都比较积极踊跃,这符合了新课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而且整堂课铃声响后,很多学生仍然沉浸在立体几何的探索问题中,虽说整堂课已经结束了,但立体几何的探索问题仍然没有结束,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注重过程,力求创新

整堂课最大的亮点表现在它加强了几何学习的直观性。数学家阿蒂亚曾经说过,几何是视觉思维也就是说看到的东西往往是一个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东西。这节课通过学生的观察,充分体现了直观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等方式,达到了直观上认识一些重要的几何知识和事实的目的;同时也基本上完成了以下几个不同层次的立体几何学习与探究:直观化、描述、归纳和抽象,为后面的推理和论证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科研档案;问题与对策

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于2020年颁布,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与工作对标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新规,还存在一定问题。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重要环节。因此,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的水平,需要增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意识,解决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新形势下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一、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提出科研档案是指“在科研项目的规划、立项、实施、评估、验收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及标本、样本等实物”,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研实力的重要凭证,也是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总结科研档案存在问题如下:

1.材料收集方面——重点不明,认识不够,归档材料数量不全

归档的科研档案不齐全、不完整,其表现在:(1)科研成果、总结材料比较多,过程技术材料缺乏。判断科研档案是否完整,应该看它是否是项目全过程真实、完整的反映,包括了科研研究准备、研究研究实验、科研总结鉴定、科研成果申报以及应用转化等五个阶段所形成的全部材料。从实际归档情况看,科研成果、技术总结材料较多,研究实验过程阶段形成的原始记录包括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设计文件、图纸等过程核心材料极度缺乏。重成果、轻过程的做法大有人在,许多核心过程材料保留在科研人员手中,影响了科研档案的齐全完整和逻辑性。(2)关键性技术材料缺乏。关键性技术材料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核心材料,是解决难题,技术创新的资料。这些材料揭示了科研项目的创新点,这种材料归档价值和利用价值较高。然而归档材料中,关键性技术材料缺乏。(3)载体形式单一化。科研项目归档材料载体,除纸张外,还有硬盘、磁带、光盘、照片、录像等不同的形式。实际情况下归档材料纸质载体偏多,载体形式比较单一。(4)科学数据归档管理几乎为空白。科学数据是指科研活动产生的,包括野外考察、观测实验等原始记录和数据,传统记录通常是记录在册,目前科学数据多以电子文件存在,这部分数据往往价值大,归档情况不容乐观,同时归档形式与格式有待进一步细化。

2.档案管理方面——职责不清,条件不足,归档材料质量不高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以项目负责人为主的科研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三者在科研档案管理中职责不清晰、沟通不畅通造成了归档材料质量不高。(1)科研档案的形成主体,即承担科研项目人员的精力主要在项目的研究工作上,往往忽视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积累。科研人员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和科研成果的评奖,不重视科研项目过程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他们在意识上没有能够把科研档案工作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只是将科研档案手机收集整理作为是档案部门的职责,这样就会在项目材料初始生成阶段就处于失控状态。(2)科研管理部门对文件形成和过程管理力度不够。科研项目执行中,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档案工作的“三纳入”和“四同步”的管理制度。有的虽然规章制度健全,但是缺乏监督考核机制,使制度流于形式。(3)档案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组的文件材料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比较滞后。档案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沟通不畅,不能及时掌握科研项目立项情况;不能深入科研项目组及时了解科研工作进展情况。这样致使档案部门在科研档案中的状态基本处于“你交多少、我管多少”。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在归档中的职责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科研档案重视度明显不足,投入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科研档案专职管理人员编制不足,兼职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这些因素也造成了归档的科研档案质量不高,珍贵的科研材料流失。

3.档案开发利用方面——思想保守,服务被动,科研档案利用率低

科研档案保管的最终目的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科研档案只有通过利用,才能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目前科研档案利用率低、利用效果不佳、利用目的单一。科研档案被束之高阁,不能很好地发挥利用价值。(1)利用主体的局限性。一个科研项目的档案,其利用主体往往是承担项目的成员。利用主体范围小,人员少,使归档保存起来的科研档案几乎成了“死信息”。(2)利用材料的局限性。由于归档材料不能达到齐全完整,在科研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的材料在归档案卷中并不存在,客观上阻碍了科研档案的提供利用。(3)开发主体的局限性。档案管理人员的社会意识不强,认为只要守好摊就行,“你查什么,我提供什么”被动地接受利用者的利用。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缘于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胜任科研档案资源的开发。

二、提高科研档案管理质量的应对措施

为了使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以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应当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1.增强科学研究档案工作意识,明确科研材料归档范围与管理职责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首先要加强对科研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提高科学研究档案工作的意识。首先,要认识到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工作的组成环节,也是国家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加强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科学研究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其次,要提高科研工作人员档案意识。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形成者,档案意识提高,科学研究档案工作管理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化。

2.实施全流程管理,提高科研档案质量

科研档案产生于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要保证科研归档材料的质量,应当加强科研档案工作的全程管理,要将档案管理纳入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与科研项目建设同步进行。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涉及科研项目组和科研、财务乃至设备等管理部门,这就要求科研档案工作应实施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也就是以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为核心,以科研档案归档范围为依据,在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核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管理。第一,源头抓起。科研项目自立项开始,就要将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领导责任制、纳入科研项目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中。第二,过程管理。科学技术研究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整理工作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科研档案的质量高低。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部门要研究科研活动的规律,抓住科研项目的研究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成果申报以及应用转化等阶段和科研项目布置、检查、总结和验收项目科学研究这四个重要环节,应当做到主动指导、定时检查和严格把关。随着国家档案局新规的制定,在科研项目过程中的原始数据、科研过程实验数据(电子形式)以及其他反映项目过程的重要文件材料,包括重要会议、相关评审视频、照片等材料的重视程度和要求逐渐加大,要求基于科研项目全流程的文件材料管理,从制度上规避科研项目在结项后面临的过程性文件材料遗漏或材料丢失等现象,确保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真实有效,从而保障科研项目成果的开放和提供利用。因此,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必须建立统一规范,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在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档案管理基础上,立足科研项目流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归档的要求从结果归档转为过程归档,立项、中期检查、年度检查、结题等,重大节点设立资料节点,科研文件责任主体同时应该归档的材料向档案机构移交。

3.完善管理制度,促进科研档案依法治档

针对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国家经委、建委、科委和国家档案局颁布了《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1980年),科技部和国家档案局了《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国家档案局科技部令15号,2020年),行业标准《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2-1992)于1992年出台。颁布的这些文件对科研档案工作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为提高科研档案质量、做好科研档案工作提供了依据。应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自己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的制度可以使科研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保障制度有力的执行,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第一,结合实际情况,对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等环节制定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科研档案的管理原则、归档要求、归档程序以及管理职责等。第二,对科研档案工作来说,落实“四同步”工作:下达科研项目计划任务应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任务同步;检查科研项目工作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研项目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归档文件材料同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项目成果与科研档案部门出具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第三,在科研项目工作的关键环节上,要设置“关卡”,纳入制度。对于科研项目来说,项目完成后,在申请结题或奖励之前,科研人员必须将该项目形成的文件资料按规定立卷归档,经档案管理部门验收出具档案验收合格证明后,方可进入经费决算、项目结题以及奖励申报。对科研项目的文件资料归档不齐全、质量不合格的,一律不予结题或参与评奖。

4.加大档案开发力度,提高科研档案的利用率

加强科研档案开发,提供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变潜在价值为现实价值,不仅是创新科研档案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服务科研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实现馆藏科研档案数字化,从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着手,形成特色科研数字档案,通过科研档案馆藏数字化和新增档案电子化,形成和建设科研档案信息数据库,打造科研档案信息服务品牌。第二,进一步完善科研档案管理业务流程,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有针对性解决科研人员的痛点、难点,实现科研档案电子化归档,完善查询系统,快速准确地检索查询科研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的各类利用需求,并实现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主动和增值服务。第三,建设面向知识服务创新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系统功能齐全、查询方便便捷的检索系统,实现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保管,实现科研档案电子化归档、馆藏盘点、检索利用等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科研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专题服务、推送服务等。第四,建立科研档案内容、管理、利用系统,包括档案检索、在线阅读、档案编研、数据打包等,实现条件性自助式服务、即时性浏览式服务以及研究性推送式服务,提升服务体验。积极开展科研档案的编研工作,形成科研重大成果、学科发展与培育、科研团队、科研平台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为主题形成系列编研产品重大成果专题档案等系列电子书编研产品,实现全方面、大力度、多功能资源共享和安全保管。特别注意的是,由于部分科研档案的保密和知识产权问题,在提供利用和开发科研档案信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科研成果的流失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的失控。既要坚持内外有别,又不妨碍科研档案信息交流。

5.在信息时代新背景下,逐步加强数字环境下科研项目档案的管理

在当今新的信息化背景下,科研项目开展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逐渐由传统的线下管理协作向线上协作转变,新的电子设备、新的网络信息传递方式和科研人员新的信息共享设施等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正在行业内大范围地应用和推广。第一,在新的信息环境下,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过程中产生了大批具有电子依赖性、载体、存储不稳定等特点的科研文件,尤其某些科学数据依赖于特定的软件环境,这就在某些方面大大增加了科研项目文件材料收集、管理以存储的难度。其次,新时代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关注的要点在于实现对海量科研项目档案和科学数据的有效检索。如何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科研项目资料,如何做好新媒体网络服务,同时减少各科学的不间断交流和最大程度地无障碍获取,推动新的科学研究进一步开展,成为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工作的新任务。最后,科研档案元数据标准制定、新环境下科研项目档案永久保存策略研究、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知识库标准设计以及科研大数据库利用检索工具的开发,这些顺应新的信息时代背景产生的新技术应用,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科研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不断寻求进步和突破的关键点,以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研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杨云贤.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科研档案规范管理探析[J].档案,2020

[2]王春晖,车艳红.动态发展视阈下科研档案管理现实着力点分析[J].黑龙江档案,2019

[3]谢能伟.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思考[J].教育管理管理观察,2019

[4]邵永同.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8

[5]周丽琴.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兰台世界,2016

篇11

1.1管理制度不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之前,创建一套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在大部分医院中,科研档案的管理具有很多不规范之处。在大多数科研档案的管理之中,分类置放、系统科研项目档案的追踪管理以及体系化存放等方面都有所欠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医院管理经费上的分配问题。在许多医院中,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在管理经费的划拨上具有一定的偏向。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往往只关注与病人档案的管理与维护,因为这是最基本的,但是往往忽略了医院科研档案的管理。对医院科研档案的管理经费的划拨不足,管理工作难以维持。第二,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不足,这一点主要是受科研管理经费的划拨的影响。在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中,任务虽然没有病人档案管理的多,但是也是比较繁重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不足,自然就降低了其管理的效率,同时也造成了管理制度的不规范。

1.2管理人员队伍良莠不齐

在我国现有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队伍中,许多档案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性、非专职的,主要由其他科管人员兼任,或是没有达到专业要求的人员进行科研档案的管理。这样就造成了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了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对于兼职人员而言,他们更加重视自己原本的工作,而往往忽视了对科研档案的兼职管理工作。另外,由于兼职人员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时间上、精力上的分配不均,以及工作不具连续性,导致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往往会出现错误。对于非专业性人员而言,他们对科研档案的管理不具备一定的专业化要求,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不理解或是无法准确判断的地方,这些都会导致非专业性人才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与纰漏,为医院科研档案的管理造成麻烦,甚至带来损失。

1.3医院科研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较低

在我国医院科研人员的队伍中,大部分人员对于科研成果进行档案管理具有十分淡薄的意识。许多科研人员认为对科研成果进行档案管理是无所谓的,没有多大意义的。有的科研人员则认为科研成果是自己的应该自己进行保管。同时,科研人员也存在着这样一种心理,那就是对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不信任心理,不确定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交由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是否具有安全保障。对于相关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在对其进行科研档案催交的情况,科研人员持有不配合、不理睬的态度,加大了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在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类情况,科研档案归档不完整或者是有些可科研项目的档案缺失。

2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对策

2.1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颁布了《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这一条例具有比较全面的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办法。对我国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具有积极地意义。依据这一条例,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办法的统一规范,促进科研档案的统一管理,明确档案部门的监管职责,实现档案管理在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借阅、保密等一系列流程制度上的完善,使档案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并实现档案管理与课题管理办法的相互促进,结合医院的科研政策,实现档案管理与科研管理的统一性和延续性。

2.2强化科研人员档案管理意识

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科研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意识以及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保证的担忧。医院应首先提高科研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然后在强化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安全的前提下,对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档案滚利相关知识与优势的普及,树立科研人员对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信心。促进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2.3强调医院对科研管理工作专业化的重视

由于科研资料的学术性以及专业性较强,在对科研档案进行管理使,准确的对档案进行分类、归档十分重要。并且,由于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对医院的科研成果进行保存与管理方便日后的查找以及参考,对医学科研成果进行维护,推动医学科研工作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对于归档的科研档案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标准,通常在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中,高质量的优质科研成果具有优先归档权。另外,除了保证档案整理、归类的专业性与准确性,还要保证研究阶段对相关科研档案的调研、查询上的简单、方便与迅速。

3结语

篇12

一、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基础设施较差。领导通常只关注科研成果,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只要不出现泄密或丢失即可。当前,很多科研单位还未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上日程,也没有解决人员、场所、经费等方面的问题。而档案室建设也不够规范,甚至一些科研单位还未建立专门的档案室,防火、防盗、防虫等措施不到位,极易引起人事档案的丢失、破坏等问题。

(二)资料收集不及时,管理方式落后。科研单位档案人员通常身兼数职,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加之缺乏完善的资料收集归档制度,造成档案收集不及时、不完整,很多重要信息不能第一时间存档。此外,管理方式也很落后,档案查询非常繁琐,随意存放,不利于发挥出档案资料的作用。个别档案字迹模糊,书写不规范,也对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的保存与利用带来不利影响。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计算机信息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因为科研单位领导思想上的忽视,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很少应用计算机技术,也缺少扫描仪、计算机等设备,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很难得到提升。

(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在科研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人员竞聘上岗,档案管理人员岗位变化很大,且大多未接受过专业档案知识培训,不了解档案管理的要求,也不熟悉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业务,无法满足现阶段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需求。此外,由于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档案管理人员投入精力少,导致很难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二、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重视程度,改善基础设施。只有领导重视,才能确保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应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并指导档案管理工作,而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及时汇报工作,避免出现问题。科研单位要设立综合档案室,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并将防护措施做到位,消除所有存在的不利因素,确保人事档案的安全。要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将扫描仪、打印机、传真机、计算机等设备配置齐全。此外,应设立专用的档案库房,做好防潮、防火措施,并安装空调,配置灭火设置。

(二)认真收集档案资料,提升管理水平。对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科研单位人事档案资料也越来越多,包括考察、考核、学历、培训、聘任、专业技术晋升等材料,为人事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带来了巨大考验。对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切实提起重视,及时收集好相关材料,认真整理,仔细鉴别。如果材料不满足归档要求,应尽快处理,如果材料手续不齐全,也要及时补办,保证所有材料都有完整的手续,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在填写档案资料的过程中,也要做到规范,同时形成电子档案,便于档案资料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三)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要逐步实现信息化、现代化。对此,科研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安排足够的档案管理人员,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确保人事档案信息输入的准确性。科研单位不仅有纸质人事档案,还有数字化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将这两种档案衔接好,保证这两种载体相辅相成,能够将科研人员具体情况反映出来,发挥出人事档案应有价值。要从科研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可以公开的人事档案信息,则要在网络上加以宣?鳎?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加强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科研单位要定期开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科研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培养一批管理能力较强的档案管理人员,或者是为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对档案管理人员而言,也要主动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在工作中要保持较强的责任感与事业心,认真学习人事档案管理相关规定,牢固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档案管理能力。科研单位还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及时得到更新,提升操作水平,从而确保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篇13

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除了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外,还包括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思考能力的提升,对事物形成必要的认知和分析,而教学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个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健康习惯和思维,还应该让学生认知健康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维护生命健康不仅仅是生命本能,同时也是个人对成长理念认知的逐渐完善与发展。当前在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时,我们应该明白其目标和方向都是完善教学方案与思路,健全学生的理念与认知度,改变学生传统的以技能和理论学习为核心的学习理念,形成更为全面、完善的思维,而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更加关注学生对未来的完善认知和全面规划,而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正是如此。将生命安全教学理念与体育教学改革有效结合,不仅要将理念与教学计划融合,同时也要将其与整个教学过程相融合贯通,通过专项训练、技能训练、主题训练,加上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学活动,从而实现生命安全教学理念与体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正是二者一致方向性加上统一主体,决定了将二者融合不仅符合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

2.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注意事项分析

在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不仅要求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案,同时我们还应该把握生命安全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内容,要重视生命安全教学整个过程的完善性和全面性,通过理念有效融合,加上合理开展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根本目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2.1完善教学理论研究程序,做好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在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想要有效依赖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指导,就必须完善理论研究,通过科研力度的有效加强,加上教学理论研究程序的不断完善,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接受相关内容。此外,还应该清楚,当前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将二者融入教学的成熟教学模式,因此需要完善教学理论研究,确保及时将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专业教学指导理念。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深化教师影响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通过专业师资力量建设,从而确保整个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应该不断完善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使教师能够高效、全面完成整个教学活动。

2.2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管理过程

在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必须突破原有教学思路和教学体系,通过教学制度、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优化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确保各环节有效衔接。相对与以往体育教学来说,融入这一理念的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不仅仅要向学生讲述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让教师适应教学新内容,完善整个教学体系,还要确保教学质量,这一过程中要对教学管理环节进行优化,重点关注学生的掌握状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形成清晰理论体系、完善健全生命安全知识体系,养成安全运动、维护生命的意识。

2.3革新教学措施、完善教学模式

以往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时,通常主要由运动准备、运动开始、运动总结三部分组成,而学生和教师往往对运动准备和运动总结缺乏足够兴趣和投入,更多将精力和重点放在了运动环节,这就使得该体育教学模式存在较大问题,很多学生更关注体育教学内容,并非体育课程,因此想要有效开展生命安全教学,就必须将相关教学知识与整个环节相融合,在每一环节内都融入必要的安全教育知识,通过渗透性安全教学措施开展,完善整个教学模式。比如可针对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比如针对某些突发事件,学生如何逃生,就需要设计不同情景,对学生进行具体实践活动的指导和修改,通过精心设计,确保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有效融合。

2.4避免课堂板块教学,实施课堂内外一体化安全教学

在生命安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杜绝板块式教学方法,不能将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理念寄托于短短课堂时间,必须认识到生命安全教学是一个体系化、系统化过程,应该充分结合课堂内外一致开展,构建一体化安全教学模式。通过将体育知识讲解、体育动作示范、体育技能普及等一系列知识有效融合,而在校园内也通过张贴标语和宣传画等一系列形式。构造全面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的重要要求,我们必须清楚,生命安全教学不只是课堂上的内容,要融入学生生活中。通过良好氛围的营造,确保学生能全方位了解和学习生命安全知识。

3.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践方案分析

将生命安全教学与体育课改革教学相融合,是指把生命安全知识与体育技能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有效结合,结合定期考核、适当课程穿插等一系列方法确保最大程度、最全面实现体育知识融合,实现生命安全教育。具体而言:

3.1将生命安全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作为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其内容设置和教学目标设定往往对教学活动开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必须将生命安全理念与其有效结合融入,要将生命安全知识与体育教学知识、技能一起进行教学考核,确保学生能用心学习。而在教学计划安排中,要确保生命安全教学的时间投入,不能应付完成,要确保时间足量。确保学生能体系化完成生命安全教育,确保理念实质性提升。

3.2突出教学主题,优化教学体系

生命安全教学不仅包含体育损伤,还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预防。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既要优化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教学,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将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同时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应将生命教育全面融入,同时让学生在分享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养成健康心态,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把教学主题突出当做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融合点。通过相应团队配合,实现生命安全教育目的。

3.3专项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全面融合,提升教学真实度

为提升学生对生命安全教学的足够重视和理解度,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时,可以适当开展情景模拟教学,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结合团队配合以及个人应变能力等,完成困境逃生、问题处理等一系列突发事件。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此外针对生命安全教育中某些重点和难点,开展专项教学活动。通过专项强化,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和安全意识。通过情景模拟教育与专项教学的全面融合,切实提升教学活动的真实度。

4.结语

篇14

实践表明:体育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就越有兴趣,就越能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因为生活总是以整体面目出现的,所以只有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力求整体性,努力把教学内容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并加以组织,以创造出学生的“履历情境”。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现实感,还要有理想性,案例三通过显性和隐性的环保教育的渗透,让小学生体验到爱护卫生和环境保护的真正涵义,感悟和追求生活——争当“环保小卫士”,来赋予教学内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可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案例又是很好的情景教学案例,教师把生活情景再现到体育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小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案例一就是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爬行做内容:案例二就是根据遵守交通规则来设计:案例三是环境保护教育为主题;案例四则根据生活中天天见到的洗衣的场景;案例五是增强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来展开。当然这五个案例,并不意味着体育课程内容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所有生活都可以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课程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消失了,那是对体育课程庸俗化的理解,必须对生活化的内容做出教材化的改造,达到体育课堂身体和心理的负荷要求,以及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从而寻求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学术性与生活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

让学生回忆家人洗衣的情景,说出过程,并且自己能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学会洗衣动作。将洗衣的场面进行创作表演,能与同学愉快的讨论、创作、互助合作,能欣赏同学的表演并说出感想。这些目标体现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价值。

体育教学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必须把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生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可能生活对学生具有内在价值,能够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激起他们自我关怀的热忱。体育教学目标设计必须考虑两点,一是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需要的整合,使学生通过特定课堂学习生活的熏陶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的人;二是人类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与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以及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认识起点,以现实课堂生活为条件,以学生的可能生活为根本着眼点,从全人类的角度构建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