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范文

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篇1

关键词:第二外语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对比

一、引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我国建立起友好关系,了解一个国家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掌握该国的语言与文化。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汉语热”在韩国持续升温。作为中国一衣带水近邻的韩国,同属于亚洲圈,和我们享有极其相似的历史文化,受汉字及汉文化的影响深远。韩国第二外语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这对同属亚洲圈的我国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会起到启示作用。

二、韩国汉语课堂教学特点

笔者作为2014年CPIK项目志愿者教师之一的身份,赴韩国大田广域市公立高中任教一年,切身感受了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优势。韩国学生喜欢以集体为单位活动,而且对新鲜事物的模仿力强。韩国汉语课是由韩国教师和中国教师共同教学的,课堂上十分轻松自在,与国内的高中课堂完全不同。对韩国高中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的首选,但因为课时安排不多,学生在非目的语环境中无法集中的学习第二语言,所以课堂教学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赵金(2008)强调“树立培养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贯彻’用中学’的教学原则,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1]笔者所在学校包括汉语在内的所有第二外语课均不设置繁复的家庭作业,而是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知识输入。这就要求汉语课堂教学要将重点放在有效输入的方法上。

1.重新整合。如何提高语言内容输入的效率,就在于有选择性的选取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改变顺序。例如,在一开始生词教学时,教师就应将课本中出现的生词重新整理PPT中出现顺序,选择便于学生记忆或者能够在看到一词想二词的效果。在复习生词的过程中,生词卡片也要重新改变复现的顺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2.游戏设置。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环境中没有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实际需要,使得学生内在动机不足。这就需要课堂教学趣味性至上。在整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每节课都安排设计了相关的游戏环节,通过分组比赛,奖励积分累计制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运用和内化知识。再例如,改编学生熟知喜欢的流行音乐,只要韵律相同,将汉语句子或词汇加入,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3.交际模拟。除掌握词句法以外还应教会他们得体的使用语言,即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学语言。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让学生有阶段性的成就感[2]。很多学生能说单词能认读课文,并不等于他们已经拥有沟通能力,只要拿掉课本或者换个语境,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往往会大打折扣,必然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加入了每天一句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掌握各情景下地道得体的口语表达,并利用韩国学生“集体主义”特点将全班分组,合力完成交际情景剧的编写和表演。

4.文化教学。语言教学少不了文化教学,在文化了解的辅助下,有助于学生对句法理解掌握[3]。在韩期间,教师组织开展了期末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剪纸,折纸粽子,书法,旗袍,包饺子等活动,上下学期中的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度过语言学习的枯燥期。

三、国内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现状及思考

同属与亚洲圈的我国,对外汉语教育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在国内大多数高中都选择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相对于韩国高中学生汉语的零基础水平,我国学生是有优势的。但国内第二外语课堂上却呈现了一种由“感兴趣”到“不得不”转变的学习气氛。

英语属表音文字,与汉语不同。适用汉语本身的教学法,不能简单套用于表音文字。但同样作为语言教学,就都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发现目的语的实用性。

韩国汉语课堂独特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的国内第二外语课堂教学思考和借鉴。笔者借在韩汉语教学的感受和总结来谈几点启示。

1.语音教学更加标准化。国内第二语言教学通常由母语国教师或目的语国教师单独授课,语音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韩国于2012年实施CPIK项目,开始普及中小学汉语教育,由本土教师和中国教师共同进行汉语教学。搭档教学在语音教学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母语国教师的讲解基础上,目的语国教师可进行及时准确的纠音,帮助学生掌握特殊的语流变化,让学生语音学习更加标准。

2.词汇教学更加多样化。国内学生学习生词时往往都是通过多遍的抄写和听写来完成,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倦怠和无趣感。丰富多样的词汇输入方法和游戏性质的测试,这样学生虽然面对同样的词汇但每天都有“新鲜感”,并且增加了学习兴趣。

3.句法教学更加实用化。语法学习通常是学生最头疼的部分。枯燥的讲D记式教学使学生不得不被动的学习,最后成为了课本和试卷的奴隶。单纯的机械训练很难给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场合得体的表达。在语法教学中增加情景交际训练,或通过每天一句常用口头语积累的方式,让学生在说中消化。

四、结语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来说,培养学生兴趣是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的唯一手段。相较于过去,现今的第二语言教学,已由传统的教师输入为主,转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4],因此所有的课堂教学设计最后都必须落脚于趣味性。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黄秀坤.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汉语语段训练探索[J].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A].

[2] 白建华.主题式教学在21世纪的发展和应用[J].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A].

篇2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在现代教育视野中,教学一般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交往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帮助、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提高素质。而生活,一般指的是生物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对人而言,它包括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物质生活和具有更高价值意义的精神生活。作为有意识的独特存在体的人,更多追求和享受的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至于“化”,本义为转变,可引申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基于此,所谓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应指政治教师充分挖掘政治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政治学科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联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寻找可能生活,不断改善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的教学状态。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思想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而生动的生活背景之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理解基本原理,通过系统掌握知识体系、思维方法以及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动态的育人过程,借助这个过程,师生在生动的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感知多彩生活,丰富情感体验,锻造多样技能,最大化育人效果。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特点

1 立足现实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泉和载体,鲜活的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一方面,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活教材”。赋予课程时代内容。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体系只有融入广泛嬗变的现实生活中才能有血有肉、有气有力,才能充分展示其生命力和学科价值。另一方面。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好的“催化剂”,也是学生改善生活、走向未来生活的基础。只有做到日常生活课堂化、现实生活学生化,思想政治课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接纳知识的积极性、自主性,才能实现新课程的价值目标。

2 着眼可能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理想化”极端以及简单沉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庸俗化”极端都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力避的错误倾向。“教学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体验来发展其在未来生活中的能力,培养其改造现实生活、适应未来生活的正确价值观。因此,教学生活化必定要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树立起一个价值标杆,即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和超越,使学生为了未来的理想生活做好准备。

3 凸显学生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模式和手段。从众多关于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中看出,“主体间性”应当成为现代教学的思维模式,“教师中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应在教学中得以凸显。因此,教学“生活化”应始终坚持“双主体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样作为教学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提高。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以生为本,勇敢“退出去”,适时“站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民主平等开放的双主体互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三、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1 本本相接,构建“双轨制”教材体系。新课标提出,教材的编写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这些要求决定了思想政治新课程在教材体系的建设上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机融合,在体现出学科独立的理论体系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应变机制,即建立包含学科知识精髓的“硬教材”和反映时代变化、从生活中精选的热点问题的“软教材”共行的“双轨制”教材体系。

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或者说经典性的内容,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常规教材、基本教材,不妨称为“硬教材”。其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法律规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常识等。这一教材的内容一经确定,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与此相适应,选择新课标要求中与现实生活最为接近的部分,如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完善的现实方针、政策等内容,加上时事政治内容等,形成活页式的思想政治课的补充教材、现实教材,称为“软教材”。“软教材”可根据情况变化,反映最新理论和政策要求及国内外大事,每学期或每学年变换一次。

建立这种“双轨制”教材体系应把握和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保持基本常识、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参照系,从而提高课程的信度和效度,确立学生坚定的政治道德信念和稳固积极的人生价值体系。二是要根据社会及政治、经济变革的新情况和新精神,让学生了解社会变革的“窗外事”,避免成为象牙塔中的“隐士”,从而促进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双轨制”的优势在于,一是使思想政治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特点;二是使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心及学习常规化和制度化,力避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

2 多管齐下,采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就需要丰富的多层次的课程资源。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专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但从目前来看,不少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尚未形成清楚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的能力也较欠缺。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迫切需要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彻底转变。

一是广辟路径,牢固树立“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但

不是唯一资源”的理念,把学科、学生、学校、社会等作为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和来源,广泛搜集生活化的课程资料。教学资源的开发、选择和利用是一项复杂的思维创造活动,一方面,教师应该富有想象地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类人士,他们能使学生感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他们可以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可以请他们给学生现身说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如书报、杂志、广播、影视、互联网、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调查等学习资源。此外,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育需要、学生特点和教学原则,筛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筛选机制;共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利用网络资源,整合网络信息,构建网络课程等等也显得十分必要。

二是因时因地,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所谓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课堂上即时产生,有时甚至是在教师预想之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首先要构建互动平台促进课堂生成性资源生成,做到适时而启、适时而发、适时而导;其次要敏锐捕捉,防止生成性资源的流失,在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时应懂得取舍,用教育机智捕捉它,用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来整合它;最后要注重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引导与升华,对于生成性资源中富有个性与特色的部分应立足课堂,引导学生从本地实际、本人生活出发,突出本地、本校的人文资源优势,把地区区域的人文与社会资源价值上升为整个课改所需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特有价值。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教学生,上升为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发展学生。只有这样因时、因地开发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彰显思想政治课堂的个性化,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

效率就是生命。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追问,促成了相对于“科学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一话语向思想政治课堂的快速渗透与融合。审视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课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并不“幸福”。因此,关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问题,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合理探求,更是实践的客观需要。思想政治课与生活世界的进一步契合,“生活大课堂,课堂小生活”理念的进一步落实,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有效利用,成为当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走出现实困境的可能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松林,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篇3

学科德育是中小学德育改革的突破口。学科教学是开展学科德育的基本途径,整合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是推进学科德育的有效路径。除此之外,优化师范生教育体系,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聘任与培训体系,研制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是学科德育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学科德育 改革 评价 基础教育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相关指导性文件,对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学科德育的开展提出了清晰的指导意见,推进学科德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举措。充分认识开展学科德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明确学科德育的实施路径、制定学科德育的保障措施成为推进学科德育必须直面的几个问题。

一、学科德育:中小学德育改革的突破口

学科德育旨在将所有教师纳入学校育人的行列中来,充分挖掘中小学各学科的德育内涵,力图调动所有学科的德育资源,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中小学开展学科德育是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宝贵尝试。

首先,德育的性质与规律决定了学科德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是由知、情、意、行四部分构成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既需要道德知识的习得,又需要道德情感的熏陶、道德意志的磨练,还需要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改进。直接道德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础,但道德教育仅仅止步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获得是远远不够的。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与改进,这还需要其他学科、课外活动、学校文化等间接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促进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提升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不仅要求直接德育,更需要加强间接德育,二者缺一不可。与直接德育相比,间接德育对学生道德发展的作用更为有效,学科德育作为间接德育的重要环节可以弥补直接道德教学注重道德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各学科对学生道德情感的熏陶、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力图调动所有学科教师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所以,学科德育的重要性使之理应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

其次,德育改革的深化呼唤学科德育。新课改以来,学校德育由侧重知识传授的知性德育逐步转向回归儿童生活、强调参与实践的生活德育。十几年来,中小学德育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育课程更加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活动性、趣味性不断增强,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喜好程度也不断增加,德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课改力度的加大,未来几年,中小学德育改革应当走出德育课堂,走进所有学科。能否深入挖掘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调动所有学科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将成为制约德育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

再次,学科德育的实施状况亟待加强学科德育工作。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学科德育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这一方面源于近代以来知识与道德分离的现状。启蒙运动以来,伴随着人的独立性的彰显,逐渐被打破,原有的超验的世界秩序一分为三。韦伯在《学术与政治》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事情,尽管不美但却可以神圣,而且正因为它不美且只就它不美而言,才变得神圣……有些事情,不仅是它尽管不善而成为美的,并且只从它不善这方面看,它才是美的……有些事情虽不美、不神圣、不善,却可以为真,此乃一项常识。”[1]分别以真、善、美为核心价值的认知、道德、审美成为相互独立的领域,各自为战。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的开篇描述了现代生活困境的根源在于道德成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从知识体系中分离出去。事实上,中西传统学校教育都是将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的,并没有专门的德育课。道德与知识的分离使得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的脱轨,德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并日益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向。专门德育课程的开设,专门的教材,专业的知识体系、概念体系、学科结构,从分管德育副校长到政教主任(德育主任)、班主任的专业师资队伍,每周一至两课时的固定的教学时间,德育的专业化趋向不断得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就成为专门的德育课程以及专业德育教师的工作,与其他学科、任课教师无关。专业德育教师队伍固守着自己的领地,将其他学科教师排斥于德育之外。这在事实上造成了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割裂,在这种情况下学科教师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德育是专业德育教师的职责而与自己无关,他们只负责学科的知识教学而忽略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另一方面,学科德育面临的窘境也与现有的教育评价体制带来的教师、管理者的学科德育意识淡薄、学科德育能力不足息息相关。在成绩第一、分数至上的教育大背景下,努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与考试有关的学科、内容就会得到百般宠爱,而与考试无关却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德育却成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副科”,其他学科教师更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对学科德育无暇顾及。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缺乏学科德育意识,片面地认为只要教好学科知识就万事大吉。即使教师意识到学科德育的重要性,也由于欠缺清晰、明确的学科德育指导意见、对所教学科德育点的详细描述,使得教师不能行之有效地实施学科德育。不仅如此,教师资格认定、教师工作聘任、教师业务培训、评奖评优等环节也都是侧重对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考察,而对教师所教学科对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视明显不足,使得任课教师这一学科德育的实践主体在教学中不会、不能、不敢有效地推进学科德育。

总之,无论是历史上德育课的存在形态还是现实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向,无论是德育的性质、特点、规律还是当前中小学学科德育的现实窘境,都要求着力加强中小学学科德育工作。

二、学科德育的实施路径

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科德育主要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学科德育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予以推进。

1.整合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获得各学科基本常识、原理、概念,了解学科的知识体系、概念体系、逻辑体系是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在这之上,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才是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否则学科教学只能沦落为知识灌输的课堂,失去了人文与精神意蕴,教育的本义也就大打折扣。在新课改提出的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维实际上就是对学科德育的强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从逻辑上讲,三维目标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并非梯次递进先知识与技能,后过程与方法,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应是三者相互交错、相互融合、共同达成的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合教学目标就是将三维目标融于一体,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中之重。

2.充实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德育点,实现智力训练与道德训练的有机融合。语文课上,优美的古诗词、散文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热爱,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能够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数学课上,严密的逻辑推理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数学家成长的故事可以激励学生好好学习、拼搏奋斗;化学课上,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好,同时高精度的科学实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历史课上,中华民族起源、发展、壮大以及近代以来不断遭受侵略的历史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地理课上,通过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风景、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音乐、美术课上,优美的旋律、美丽的图画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各学科都蕴藏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这些沉睡的资源一旦被唤醒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改进教学方法

一方面,教学方法体现学生自主性,各学科应逐渐摒弃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记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广泛推广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彰显生活性,学科教学贴近儿童生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学科与其所处社会生活的关联所在,如此才能彰显学科的道德价值。此外,教学方法还应实现生成性,教师应发挥生成性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偶发性事件,不放过任何一个育人点,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4.完善教学评价

在评价内容上,改变以知识的获得、智育的发展为主要评价内容,逐渐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善,智育与德育汇为一体,使学生智育发展的过程同时成为德育成长的过程。在评价主体上,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实现学生自评、同学他评、家长评价相结合,使教学评价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客观地展现学生的整体面貌。如此,教学评价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学科的教学效果。

三、学科德育的保障措施

知识与道德的分离已经成为思想史上无法改变的事实,学科分化、知识分类也成为科学发展不可违背的趋势。从我国德育改革的现实来讲,取消专门的德育课程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系统的学科德育保障措施,从外在的制度与机制方面保证学科德育的有效开展。

1.优化师范生教育体系

师范生教育是教师职前培养的首要环节,提高任课教师的学科德育素养应从师范生教育抓起。现有的师范生培养体系中,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教学技能是主要内容,将学科专业与教育学、心理学相结合的部分也只有学科教学法,而对各学科所蕴藏的德育资源则无人问津,缺少相关的指导,师范生走上教育岗位后难以在教学中开展学科德育。优化师范生教育体系就是要在师范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与认识知识背后蕴藏的价值意蕴,挖掘学科德育点,为教师入职后顺利推进学科德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就从源头上提高了任课教师的学科德育素养。

2.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聘任、培训体系

教师资格考试分笔试、面试两个环节,主要从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对申请者进行考核,应当说,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讲,教师资格考试考核可谓全面、系统。然而,教师资格考试更多的是考核学科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科蕴含的道德资源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在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之后,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由于非师范生并未接受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教育,就更加难以保证教师资格证书申请者的学科德育素养。因此,将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学科德育能力、学科德育素养等作为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环节的组成部分,可以从制度上保证教师资格证书申请者具备初步的学科德育素养。

3.研制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优化师范生教育体系、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保证了在职前培养阶段教师学科德育意识的提高,学科德育能力的改善。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还需要为教师提供清晰的学科德育点,研制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全国教育发达地区,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在全国首先开展了学科德育的实践探索,并分别制定了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在学科德育方面成效显著。因此,各省市应当根据中小学各学科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科本身的德育意蕴,编制覆盖所有学科的学科德育指导意见,为不同学段、不同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理论支撑与操作建议,为学科教师开展学科德育提供帮助,使学科德育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更强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必须认识到,学科德育的开展与实施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还涉及教师资格考试、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聘任、评奖评优等,更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学科德育的推进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可能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应该坚定实施学科德育的信心与勇气。正如杜威所言,“依据这种信心去行动的教师就会看到,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2]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篇4

学科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课堂主渠道中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价值和健全人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同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一、学科德育的问题与难点

第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革的影响,价值观多元化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刻复杂,学校已不是一块“净土”。在课堂上,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社会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问题中的价值澄清与引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价值观念都会对学生价值观及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是决定学科德育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

第二,由于学科教学任务重,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既定的教学环节围绕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往往沦为“软指标”,缺少在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综合作用下的育德效果的评价、反馈与强化。在追求学业成绩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品德养成,以学业成绩的功利化目标替代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三,学科德育工作形式化问题比较突出,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和整齐划一,缺少对学生个体发展和行为养成的关注。教育内容脱离真实的社会环境,脱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简单生硬,“贴标签”“说教灌输”的痕迹还很明显。比如,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应付业绩考核而多次演练的教学“评优课”“示范课”上,学生成为“演员”或“道具”,当学生的回答接近教师所期待的答案时,教师的表情愉悦,语言热情,反之则或急躁或冷淡,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看教师脸色行事,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对德育的认可度不高,效果不甚理想。

第四,存在“德育为首”的误区。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德育课程化和教师的专门化特点突出,有专门的机构和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如德育主任、团队干部和班主任等,这就容易造成德育是“德育干部的工作”的偏见,使其他学科教师忽略了教学育人的职责和意识,削弱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如果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不能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接轨,不能得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不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真实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二、学科德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整体性。学科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知识是由浅入深的整体结构体系,蕴含其中的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此外,中小学的学科可以分成文科、理科、体育、美育、社会实践等多个类别,依存各个学科体系的德育内容也必然构成一个内在逻辑结构严密的整体。每个学科都必须根据整体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确定本学科的德育重点,系统地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施,发挥着整体育人的功能。

第二,发展性。学科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在课堂主渠道中实施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所以在学科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特点,在平等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师生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教师要包容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养成质疑、尝试、体验、坚持的学习品质,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学科教学中尤其要摒弃只关注学业成绩的功利化教育,还原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核心本质。

第三,层次性。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同样依托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学科德育呈现出层次性特点。许多德育内容是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之中。如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但它们在不同学科各有特色,在不同年级逐渐拓展和深化。同时,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学科德育要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的增长、心理的发展、认知规律的发展,在学生道德认知和品质培养上不断由浅入深,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第四,融合性。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和学科教学内容是相互融合,密切联系的。其一,学科德育的内容要从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从而避免随意性。其二,学科德育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和树立好的意识、观念、情感和价值观,应当把握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德育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学科德育的实际效果。其三,避免外在的、形式主义的“贴标签”式的学科德育。通常所说的学科“德育渗透”,是站在学科教学之外的视角来研究学科德育,突出把德育由外“渗透”进“学科教学”之中,在实践上容易出现形式主义“贴标签”的问题。而在实际上,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和知识教学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共同完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学科德育的实践途径与策略

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是课堂教学,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各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学科课程及其教学本身充满着价值取向,通过科学有效的实践途径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1. 做好研究设计,重视系统实施

中小学的所有学科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内容都是通过学科知识直接反映出来。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学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等学科本身是系统的德育课程。语文、历史、英语、地理、音乐、美术等文科类课程,教学内容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国家和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弘扬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

为方便教师的理解和实施,应该做好学科德育显性和隐性内容的系统研究和设计,根据各学科课程纲要和课程目标的要求,落实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对各学科的德育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和提炼,明确学科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要求,明晰每一部分教学内容承载的学科德育主要内容、具体德育目标及教学策略建议。

如地理是以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的学科。高中地理学科德育总目标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与国际合作意识。具体到“人口与城市”部分的德育目标则为: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受多种因素制约,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紧密联系,使学生养成综合、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认识在我国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控制人口合理容量的迫切性;深刻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正确认识其形成的原因,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使学生受到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的教育;认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通过系统的研究设计,避免教育的随意性和缺失,使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使德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借助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环节,在知识传授中体现育人的功能和教学的本质。

2. 整体把握德育内涵,重视隐性挖掘

一般来说,文科类课程显性的德育内容比隐性的内容多,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类课程同样是进行学科德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和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精神的教育和科学方法引导等内容,则多蕴含在科学知识体系之中。如数学中的结构对称、函数关系等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生物学的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理论等,都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艺术、体育类课程更是潜移默化地传授先进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培育健康的身心素养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丰富深刻的隐性德育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把握和挖掘,通过精巧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我国的“神十”航天员面向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航天员进行太空实验演示和地空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了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是一节鲜活生动的物理课,在学生直观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的同时,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精神与探索太空奥秘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更好地理解航天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真切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 关注教育生成,突出体验和践行

学科自身知识体系中除了有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外,教师更应从育人角度全面考虑,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诚实善良的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些德育因素有一部分是预设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往往是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教育资源,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发现。主动恰当的引导,既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更体现教师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如在动手操作的课堂上,学生老实、认真操作测量获得的数据也许和正确的答案有误差;有的学生清楚自己没有认真动手操作,而用预先看到的答案来回答问题却得到了教师的赞赏,久而久之,投机取巧占便宜,老实人吃亏的观念悄然产生。学生在课堂中如果多次经历这样的体验必定会逐渐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教育产生动摇。

中小学学科德育不能靠教师的说教和传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平等、公正、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要善于运用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案例研究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模拟法、生活体验法等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体验和模拟中,将德育的认知和实践统一起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达到增强学科德育的效果。如高中生以“模拟法庭”方式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扮自演法官、律师、诉讼人等人物角色,模拟进行案件的审判。学生在走进法院旁听,学习编写剧本和演出的过程中是把自己对真实的社会问题的认识,对法律的学习理解的真实再现和表达,使抽象枯燥的法制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4. 提高教师素质,注重管理机制建设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学科德育的根本保障。

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能力水平、教育教学能力、道德素质和榜样作用引领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格发展。比如,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出现口误、瑕疵时,怎样对待学生的意见,会使学生对教师的品德产生判断,影响到对教师教育的信任与否,进而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所以,要重视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育人能力。

篇5

一、研读教材,自觉领悟教材内容

研读教材是落实学科德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读透教材,才能整体把握教材结构,把准学科德育切入点,在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融。

1. 通读教材,读“薄”教材整理结构。有效的学科德育必须以教师自觉研读教材为基础:了解全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编排意图,明确各单元知识的分布情况和重点难点,随之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出单元、章节结构,从中发现哪些内容可以落实学科德育,避免为“学科德育”而生拉硬扯。

2. 细读教材,读“厚”教材充分准备。读“厚”教材,要求教师细读教材,读出学科知识,也读出教育意图。在整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框架后,教师需进行大量的阅读查证,如此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真正体现在无痕中育德。

二、研订目标,自觉把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所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清晰,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制约教学活动的展开,并决定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此,教师要找准有效教学目标的途径,使教学设计更具实效性。

1. 关注教学本质。教材蕴涵了大量显性或隐性的教育素材。其中哪些章节包含了哪些德育因素?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可采用什么方式或手段来进行教育?这些都要列入教学目标,并最好用表格列出。实践中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发展教材,将教育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目标加以贯彻落实。

2. 联系学生实际。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让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如对“尊重生命”的这一主题,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呈现出螺旋递进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关注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3. 应对课堂生成。学科德育就是存在于教学内容、过程、方式、活动、要求之中的德育,它与学科教学是完全同步的。制订“知识与技能”目标旨在让学生学会,制订“过程与方法”目标旨在让学生会学,制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旨在让学生乐学,而课堂教学的生成很可能超出我们的预设,需要我们发挥教育智慧予以适时适当地应对。因此,教师要预先分析可能生成的不确定因素,并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

三、研寻方法,自觉活用教学方法

教材中的德育要素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据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对如何开展无痕教育,需把握方法、形式和时机,避免因“教育”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或只顾教学而对德育敷衍了事,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1. 融合在背景介绍中。适当增加背景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的思想主旨,让学生在拓宽视野、加深理解、促进体悟的学习过程中,也使文本的价值得到提升。比如音乐课教学《南泥湾》时,通过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介绍——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到了南泥湾,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指战员,用勤劳的双手,使南泥湾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南泥湾》优美的旋律,描绘出陕北江南美景,使学生既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又净化了心灵,同时,欢快愉悦的民族打击乐烘托了气氛,礼赞了劳动模范的功勋,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油然而生。

2. 融合在习题练习中。许多例题、习题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要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对此,教学时应不失时机和有的放矢地进行挖掘渗透。在学习利息知识时,对“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一德育内涵不可忽视,它可以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纳税意识;在“认识更大的数”时,让学生计算“全国一年的用纸量要砍伐多少棵成年松树”,低碳生活意识的培养由此水到渠成。如此等等。

3. 融合在情境创设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环境,或一个场合,或一种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科德育在学习知识期间自然实现。在英语教学中,学习red、yellow、green等颜色单词,要完成语言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辨别不同的颜色。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生活实际,把这些单词置于一个创设的情景之中——交通路口:要求学生看到单词、做出相应动作——学生看到red,就停;看到green,就向前走一步;看到yellow,就等一等,并进行小组比赛。这样,交通安全教育在学习这些单词的过程自然完成。

四、研思课堂,自觉反思教育实效

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学科德育的实效如何,同样需要我们教师自觉进行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教学过程是否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1. 选择载体是否恰当。课后,我们要反思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如果某一环节的教育引起了学生的反感,那么我们是否“为德育而德育”了呢?我们的教育载体是否恰当了呢?学科德育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做到不露痕迹,使学科性与思想性水融,绝不能将与学科关系很远的道德问题强行拉扯到一节课的学科教学中。比较好的切入点应当是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学生的社会经历相结合,体现出生活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与学生的经验和经历、知识和认知水平相结合、相适应的特点。

2. 引入内容是否新颖。教师引入的内容是否新颖,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育的效果。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准备学生所关心的、社会所关注的、学科所要求的主题或话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如能自觉地汲取“生活的源头活水”,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发展的动力就可能不断被激起。课堂中会闪烁学生“创新的火花”,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在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为今后的教学做好丰富的积累的同时,更是对学生的一种赞赏和激励。

篇6

伴随着21世纪前行的脚步,中国的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变革,以新课程为载体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广大教师理念与教育行为之中。教育部在2000年制定的教育工作重点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德育工作”,即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钟启泉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由此可见,德育的发展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充分体会到这一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素质教育只会流于形式。

尽管,中央的有关文件一再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目前,在我国的中学德育工作,任然存在很大误区。学校里担任德育工作的主要是学生处、团委工作人员、政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即德育工作是由专门的德育人员负责,而学科教师只重视认知技能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德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各科教师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结合本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全体教师都应当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者,既教书又育人。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更要求学科教学以德育为核心,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德育素材,以知识为载体,以课堂为途径,运用探究、合作等新型教学方式,创设德育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德育在课堂中鲜活起来,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笔者认为,在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不佳的情况下,学科德育是帮助我们走出德育困境的最高效的方式。由此可见,学科德育在学校德育的重要地位。因此,认真研究学科德育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高中学科教师实施德育的现状

1、仍有2.8%的学科教师德育意识薄弱

调查后的统计结果显示,2.8%的教师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从整体上来说72.9%以上的教师还是能够认识到学科德育的重要性。笔者可以从中得出结论,接近80%的学科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学科德育的重要性,但也应看到,还有约占27.1%的相当数量的教师对学科德育的认识浅淡,增强学科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仍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一大重要课题。

2、高中学科教师的德育素质参差不齐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学科教师的道德素质较好,而专业素质和教育素质较低,这使得高中学科教师的德育工作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1)关于道德素质

据调查显示,75.7%的老师认为师德师风建设在学科教育中是重要的,22.1.%的老师认为一般重要,这些教师能自觉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

(2)关于专业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3%的教师完全了解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这表明学科教师在德育理论的储备上仍然较为缺乏。在此次调查中,有87.9%的受调查教师认为在目前的学科德育操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有86.4%的教师认为需要加强德育技巧学习,84.3%人次认为需要提高与学生了解沟通的能力。无论是哪一项都可以看出,现今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对所需技能的掌握还明显有所不足。

3、绝大多数高中学科教师对德育目标和内容仍缺乏明确的认知

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德育内容丰富,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17.1%的教师不能准确的掌握德育内容的涵义,而真正认为自己清楚掌握了德育内容内涵的教师只有22.9%,笔者从这个角度的现状来看,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在学科德育目标制定的时候,不够具体系统化,学科教师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具体的导向。第二,学科教师对德育的内涵缺乏系统的、整体的了解,只知晓其一二。

调查统计显示,高中学科教师能够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德育内容的挖掘,能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德育,但遗憾的是,71.4%认识仅限于有关教材有关陈旧话题,所以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坚忍不拔、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团队合作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4、高中学科教师在掌握德育方法上较为薄弱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科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德育方法多样,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22.2%的教师认为“学科德育的方法很多,实施操作掌握”容易。调查还显示,大多数教师习惯采用1-2种德育方法,在德育方法的使用上,认为能达到“新课改”要求的教师仅有47.9%。

5、高中学科德育评价缺乏实效性

新课改后,只有20%的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几乎100%学校的德育评价主体是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参与德育评价的只有17.9%和12.9%。即使学科教师参与评价,评价内容和标准缺乏科学性,故52.2%的学科教师“感觉本校的德育评价标准和内容差。”

调查结果看,占40%的学科教师认为德育评价方式单一,有68.6%对新兴评价方式不了解,多数采用课堂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评价,故不到一半的学科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对策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国目前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令人堪忧,学科教育中的德育仍是薄弱环节,离大纲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此次调查研究也表明,高中学科德育实效性较差,学生科学品质,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的完成情况还不太理想。鉴于前面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要改变高中教师学科在德育工作中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进高等师范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师资的德育素质

学科教师认为学科德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德育的技巧和德育理论,他们中多数的高中学科教师认为为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德育理论知识不能胜任德育工作,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德育素质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这些结论与目前高中学科教师队伍的现状是吻合的。要改变现状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高等师范学科教育应该改变培养模式,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纳入到师范生学习的基本科目中,在提高师范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强化师范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向中学输送合格的师资,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以提高高中学科教师的整体德育水平。其次,高等师范院校可邀请从事德育研究的教授开设讲座,展示最新的德育研究成果,让师范院校的学生更新德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培养德育意识。

2、加强在岗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

针对德育实施的不足,加强对现有高中学科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通过有效的校本培训和外出培训,提高高中学科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德育专业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学科德育工作的要求。提升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德育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德育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师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学科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这是提高教师修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3、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

建国以来,我国在制定和表述中小学德育目标时,一直存在着过分理想化和政治化的倾向,要求过高,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科教师在进行德育的实施时,德育内容应当始终贯穿于学科教学中,挖掘高中学科德育资源,将新课程标准中的德育内容落实到教学中,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4、提高学科德育方法的有效

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者在引导德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预期变化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德育工作者通过德育方法与德育对象发生德育和被德育的关系,提高德育有效性必须增强德育方法的实施有效性。我们提出了三条对策:

(1)研究者应在符合国家整体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把理论上的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放在研究的第一位,使得理论的方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操作,以便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容易的进行实践操作。

(2)研究者应把研究重点放在具体方法实践上,通过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新方法的运用规范和程序,使之具有普遍性、实用性,每个学科教师都能够将之有效运用。

(3)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应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下学科的德育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所在班级的特点,选择具有实用价值的多种方法,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中。

5、根据新课程标准建立科学的学科德育评价系统

笔者认为,学科德育的评价,既是对德育效果的检验,又是实现德育目标情况的反馈。新课程正式实施以来,各实验区都非常重视学生德育评价改革工作,围绕着突出学生德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1)加强学科教师德育评价的意识,使德育评价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德育评价每一个有效功能,导向功能、强化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3)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策略,重视质性评价(美德袋、档案袋、成长记录袋评价)。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多主体评价策略,突出评价的过程性。

(5)评价标准和内容要多元化,从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评价。

(6)建立激励性他评(个人的道德发展与经常获得正确的他评分不开,鼓励性他评,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反思性自评(自知之明、道德日记)机制。

高中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动摇性大、可塑性强的重要时期,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课程下的教育工作者,,应及时转变观念,以一种负责的态度,科学有效的引导学生去认识、思考自我和认识现实生活,正确把握人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力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所需的一代。

参考文献:

[1]周鸣鸣.学科教育中的德育和美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远蓉.现代学科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3]石秀芹.高中学科教师德育作用的调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2.

[4]何晓文.学科德育的探索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7]陶志琼.关十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帅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

[8]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9]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 计算机 学科德育 体系构建 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omputer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Moral Education System

SUN Lili

(Jilin Finance School, Jilin, Jilin 132013)

Abstract Moral discipline as an important part to build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as a whole, has been included in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experiments to deepen the basic content and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But why implement of moral discipline? How to implement discipline moral educ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need to continue to explore, in-depth study. 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 discipline segment angle to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scientific disciplines - computer science, for example, combined with his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agraph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science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and moral discipline building, talks about a few comments and practices.

Key words computer; discipline moral education; system building; ways and methods

1 课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在研究各学科德育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各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中,由于存在较多的显性德育因素,为学科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德育素材和实现德育目标的有利条件,故在人文学科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业已积累了较多的成熟经验。其次,人文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和社会,这正是德育施实的对象和目标。而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和物。实施科学学科德育,显然存在从对自然和物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的跨越式转换,并且要求这种跨越转换是自然的,可行的,有效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学科德育自然成为学科德育构建中的一个难点。

2 计算机学科德育的意义

计算机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是人类的文明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其中蕴涵着大量先进的科学思想和丰富的德育内涵,这就为计算机学科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德育素材和重要的德育契机。在中职学校为培养大批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普遍将“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处理”作为必修课和重点课程开设,并且在教学时数和教学投入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不仅为广大计算机教师提供了实施计算机德育的广阔舞台和难得的契机,充分利用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学科内容、学科发展、学科应用、学科教学中的诸多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多方面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中职学校计算机学科德育体系的构建

3.1 中职学段计算机学科德育的目标内容

(1)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自觉自律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非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学法守法的自觉性。(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爱他人的思想品德和乐于助人、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5)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和事业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2 中职学段计算机学科德育的途径方法

(1)课堂理论课教学的学科德育途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中的学科德育,首先要求教师在背课时深入挖掘计算机教学内容中蕴涵的大量德育要素,经过精心提练,将它自然地融于学科教学的进程之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

(2)机房实践教学的学科德育途径方法。教师在机房上课,不仅要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教学生实际操作方法;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学生遵守机房制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维护公共秩序,养成文明礼让,规范作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在机房实践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可采用的方法较多。例如,在指导学生上机操作时,可用“亲身示范法”,(下转第91页)(上接第86页)教会学生自觉遵守机房制度、爱护公物、维护机器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3)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科德育途径方法。计算机第二课堂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性,施展学生个人才智的重要场所,也是计算机教师实施学科德育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师必须牢牢占领,有效利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实施计算机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①“现身示范法”。广大计算机教师一般多是网上常客,甚至是冲浪高手,他们自然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所作所为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为此,计算机教师要实施学科德育,必须以自己为人师表的实际行动——良好的上网习惯,健康的网上浏览,正确的上网操作,通过“现身示范”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端正上网动机,规范上网操作,培养健康的上网情趣、科学的求知欲望和远大的理想追求。②“言传身教法”。教师在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采取“言传身教”的方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计算机资源,有效防范和抵御来自病毒、木马及其他方面的攻击和侵害,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安全有效的使用计算机资源的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输导启迪法”。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上机学习的内容,既有课内教学内容,也有课外自学内容。教师到第二课堂指导教学时,除了个别必须直接回答的疑难问题外,多应采取“输导启迪”的方法,只给出提示而不做直接回答。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3.3 学科竞赛的德育途径方法

在这一途径下的具体德育方法是:在组织学科竞赛前要向全体学生讲清学科竞赛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上进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在学科竞褰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养成沉着冷静、机智果敢的心理品质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在学科竞赛结束后,应对优胜者进行戒骄戒躁、继续前进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成就感、荣誉感和不断前进的思想。对暂时失利者,要进行抗挫折教育,坚持奋斗教育。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永不言败,去争取最后胜利。通过学科竞赛应使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荣辱观,进退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4 学科社会实践的德育途径方法

(1)主体体验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将学生放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投身实践,亲身体验,使学生加深对当今社会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计算机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从而使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使他们从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法纪上和心理素质上尽快成熟起来。

(2)客体介入法。这一方法是在学生主体投入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及其他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受到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受到更深更广的多方面综合教育。

3.5 计算机学科课外交流的德育途径方法

计算机学科课外交流的德育方式、方法很多,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直面交谈或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学生交流使用计算机的经验,畅谈网上冲浪的体会,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网上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主人翁责任感教育;进行尊重科学,求真务实教育;进行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铎.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篇8

一、用思想建就学校理念文化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命脉,可称之为办学之“魂”,在学校发展中始终担当着导向和推动作用。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绳,以学校发展历史沿革为基础,以学校客观现状为依据,科学制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并将其内涵和外延发展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学校的一切工作和活动均以其为原点辐射开去,形成网状结构而凝聚于心,动之于行,见之于效,成之于果。

科学明确的办学理念,会形成作用巨大的文化“场”,这个“场”可以凝聚智慧,约束行为,激励教师,熔铸学生。“为学生成功人生铺路,为教师专业成长建桥,师生互动,共建和谐校园。”这是总结我校多年办学经验、融汇多年文化积淀基础上提出的办学理念,“成功人生”,即能够发挥自身的全部智慧和能量,为祖国和民族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并感到幸福和快乐。学生在校的学习,应最大限度地完成品德、学识、身心的积淀。“专业成长”,即教师的育人品格和专业能力的提升,而这些只有在师生相互融合、亲密、愉快的校园氛围中才能实现。和谐是造就成功人生的基本条件,教师则是达到目标的必要媒介。如何营造和谐氛围,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用心智引领学校精神文化

我们的教育,应在提高人的主动性上下工夫,并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获得人生的成功。

第一,提倡奉献精神。这种奉献是在解决了一个个心理的困惑、帮助了一个个“难缠”的学生、突破了一个个学科的难题过程中完成的。越是复杂、艰难和需要付出代价的活动,带给人的快乐就越大,让人成长得就越快。第二,让我们快乐着、学习着、提升着。第三,懂得付出让我们快乐,奉献让我们成长,勤奋让我们成功。第四,教师要做学校的形象大使、学生的愉快天使、家长的知心朋友、同事的友好传媒、自身的成长主宰。第五,学生要做学校的形象大使、同学的友好天使、家长的孝顺孩子、学习的快乐主人、自身的成长主宰。

三、用灵动绘就学校环境文化

环境可陶染、培植和塑造人,给人的成长以精华营养。办学环境涵盖校园景观、设施,楼内的墙壁文化、教室内的装修布置及每个个体相对其他人来讲的客体环境等。置身一个校园之中,其景观应令人心旷神怡,遐想联翩,应充满生机与活力。一草一木、一石一池都应彰显出积极寓意。二十五中学挺拔葱笼的参天大树见证着她伴随共和国成长的脚步,从这里走出的学子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这里凉亭假山相映成趣,长廊喷泉景色宜人。那“滴水穿石”象征着全体师生勤奋学习的进取精神,紫叶小柏组成的日形景观,坐落在校园东部,象征着学生犹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着激情、希望。星星和弯月的植物造型,寓示着师生们披星戴月地刻苦攻读,花池轮廓是元宝型,它象征着学生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宝贵财富。建筑物外观,既保留着其历史沿革的痕迹――“五爱”“三好”,色彩又呈现出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桔黄与暖灰的合理镶嵌,寓示着学校将从今天的辉煌走向明天新的辉煌……教室内淡黄色的地板与白色嵌灰的吊顶,加之护眼的柔色灯光,交相呼应;弧形的黑板,使置身在教室内任何位置的学生均可清晰地看到教师的板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摄录系统――“正投、微机、电视、探头等”使教师的教学反思落实到位,教学效益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剧增,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为师生又增添了温馨和愉悦。

四、用情感凝炼学校制度文化

提到规章制度,很容易使人想到冷冰冰地挂在墙上的“必须”或写在纸上的“要求”。二十五中学的制度充满了“人情味儿”和情感色彩。一个学校领导班子能力再强,也代替不了所有的教师进课堂。学校工作的主战场是课堂,主力军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关键要看是否有准备,是否有激情。因此,教师的主观意识和情感心绪尤为重要,应使教师在工作中体味到职业的崇高与快乐。学校领导会及时探望病休的员工,积极帮助其解决困难。教师过生日会收到学校送来的领取生日蛋糕的卡片和充满温馨祝福的贺卡。每逢节日,学校都将为教师准备相应的礼物,使教师深感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五、用评价规范学校行为文化

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高低,不是看它的规章要求有多全、评价体系有多细,更重要的是看其社会成员的总体素质的高低和自控力主动性的强弱。教师的职业和群体都是特殊的,它的职业特点也是需要其成员有着极强的自律性和能动性。但素质的高低又是相对而言的。作为管理者,应最大限度地理解、信任、调动组织成员的内驱力和引领力,使外部的要求和工作的需要成为本体的自我所需和行为自觉,进而内化为本能。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地圆满地完成教育使命。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跳出教育看教育办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办学校”、“跳出课堂看课堂评效益”,即跳出本体,以客体的身份和视角观察审视自身,取得客观全面的视域,得出科学真实的结果,形成具体可行的规划。

二十五中学的优秀课评选是这样进行的。“评优课”转“常态课”。我们突破传统的优秀课评选方式,在此基础上,扩大优秀课视角,提升教师的自我认知,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的全过程。变革优秀课评选模式。做课人:全体教师。课题:同头儿同题。方式:抽签定题。时间:做课全学期。定题:期末抽签。评课:同组全体。媒介:录像光盘。奖项:多视角,多侧面。满意课堂,刻盘留念。学期结束后,教师经过观察分析个人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从中挑选出最得意的一节课,将课题内容和时间上报,学校将其刻录成光盘,一份送给教师本人留念,一份学校存档备查。

篇9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学科德育 文道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19

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due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Chinese subject and the demand of the students' growth makes the unity is the necessity of the education. Bu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eacher's "moral neglect" and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the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These problems lie in between education and Chinese, only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teacher'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abil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subject posi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o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design of science and human culture, Chinese language subject moral education to out of the predicament.

Key words Chinese education; subject morality; unity of Chinese and morality

在当今工具理性盛行、普遍追求高效益的时代,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更多的是成为了残酷的战场。“高效率、大容量、长时间”是课堂教学的金科玉律。在这种背景下,语文课堂变成了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所。鲜活的文学被人为地分割成冷冰冰的句法、结构层次等知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德育性被抹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教育生态下究竟会培养出怎样的人才,我们不得而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渠道,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传授知识和德育的双重任务,尤其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为明显。本文作者将着眼于语文学科德育问题,探讨当前语文课堂中育人和育文的关系。

1 文道统一的必要性――“回归教学本原”①

1.1 教育的本然

教书育人原本就是教学的根本使命,只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渐渐迷失了方向,忽视了对人内心的培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健全的生态人。所谓“生态人”,即是具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拥有“喜怒哀乐”的正常人。知识教育是培养生态人的基本条件,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健全的人还要注重品德的培养、人格的健全。只有育人和育文良好地统一,才是真正的教育。文道统一的认知在全世界的教育界都被奉为真理性的存在。赫尔巴特曾这样论述:“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单纯强调知识功能的教育必定是不完整的。

1.2 学科的要求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包含着育人育德的资源,学科知识的背后的德育资源就像藏在窗户纸后的宝藏,要想得到很容易,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有“捅破”窗户纸的意识,发掘出知识背后的宝藏。

语文这一学科很特别,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有些人认为国文这一科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而已。但是有些人却以为国文科简直无所不包,大至养成民族精神,小至写一个借东西的便条,都得由国文科负责。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种种的看法,各不相同的认识。”②可见语文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对其认知的多样性。实现语文教学任务是通过呈现以文章为主体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这些文质兼美、题材多样的精品文章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这些文章一般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课文中包含着大量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学生在学习言语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这些形象的熏陶感染。语文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必须将教文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文与道的统一。

1.3 学生成长的需要

语文教学需要文道统一,更多的是来自学生发展的主体需求。首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智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建立。其次,学生渴求正确的、强有力的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发展中的学生人格以及品德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学生成长的特点表明了教师进行德育、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性。

2 文道统一的困境

2.1 教师的“德育忽视”③

课改后,我国提出培养“健全人”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学科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兼顾德育。传统的学科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使得在真正的课堂实践中,形成文道分离、知识主导的局面。教师的德育忽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知识本位观,长期的重知识、轻德育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忽略了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存在。学科教师在观念中形成了一种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重视知识的学习无可厚非,只是应当把握合适的尺度。其次“专门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学科教师一般认为进行德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专属工作,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传授语文学科的知识,这样的思想会阻碍学科德育的进行,造成在语文课上的德育忽视。我们应该清楚德育并不是一两门专门的课程就能够完成的,日常教学的潜移默化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再次,学科教师弱化自身的“道德引导者”身份,在日常教学中不太重视自身的言行,常常忽视自己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和作用。

2.2 社会风气的影响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从学校管理者到任课教师再到学生,每一个人都身处社会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不只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不得不在一节课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技能,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势必会造成课堂教学德育的缺失。这其实也是许多学科教师面临的困境,不是教师不想进行德育,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让教师实施德育。这就造成了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师都会以语文知识与技能传授为主,即使是涉及人文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大都以要求学生记忆的方式出现,这样的课堂谈何文道统一?其次,整个社会盲目追求速度、人心浮躁。市场经济和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思维。人们已经习惯追求“快”,已经忘记该如何“慢”。这种思维映射在语文课堂中,便有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品读诗词文章,更多的是希望教师直接将文章划分重点、理清层次、直取文章要义。“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和“快餐式”的阅读从来都不是学习的捷径,反而将语文学习陷入了文道分离的困境。

3 文道统一的实施方法

3.1 提高语文教师的德育自觉性和“德能”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基础学科更是如此。不同的教师在教授同样的内容时,德育效果不尽相同。原因就在于教师的德育敏感度、学科内容育人价值的把握以及实践教学的智慧不同。要想提高语文学科德育水平,最紧要的是提高语文教师的德育自觉性。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语文知识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以及生活理念的形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学习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只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语文教师切不可将语文课变为语文知识训练课。

其次,语文教师的“德能”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德能”包括两种基本的能力:其一是道德能力,是指个体选择道德价值、实践道德价值的能力。其二是道德教育实践能力,是指应对道德伦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敏感觉知道德问题的能力、善于道德推理与引领的能力以及对不同道德观点宽容与信任的基本能力。④语文教师只有自身能够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拥有高尚的道德,才具有指导学生发展的基本资格。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思维方式和道德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只有对不同的道德观点兼容并包,才能和学生平等交流。只有保持德育的敏感度,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德育的引领者,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操。

3.2 重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实施引导式德育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直以来是课堂教学遵循的原则。主体指的是学生是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同样在学科德育过程中,学生也是德育的主体。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没来得及思考诗词的思想内涵、文章的情感价值等,老师便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尤其是在高考语文作文中,考生的思维方向高度一致。这种情况不是语文教育的成就,恰恰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我们可以反问几个问题:这样的语文教育价值到底有多少?德育效果如何?是否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忽视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语文教育,只是外在的强加灌输,要么抹杀学生的自主性与思想性,要么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抗。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式、启发式的教育,每一位学生内心都有向善的种子,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这颗种子阳光雨水,引导其自主健康地成长,强行灌输只会适得其反。

3.3 教学设计的科学化、人文化

好的学科德育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有精心的准备。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把握好“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精准理解三维目标,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当准确理解课本知识,注重知识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不必刻意追求德智统一,教师只需要将语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熏陶感染。这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当有生活教学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注释

① 于漪.心存敬畏 回归教学本原[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

② 王晓霞,王显槐.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J].江西教育科研,2004(6).

篇10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师;德育优势

一、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优势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3],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2.学科德育渗透的含义

德育渗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在物理学知识中的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方面的教育,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目标的确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标,目标对学科德育渗透具有导向作用。确定渗透目标,要依据德育总目标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也包括即使时代变化也不会改变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要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目标要考虑学科特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把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与道德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渠道,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炉。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科特点,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网络、角色扮演和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观点、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品德和培养健康人格。学科德育渗透应在“融”与“合”上做文章。“融”是讲渗透的深度,要调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感知德育内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道德行为;“合”是讲渗透的广度,全面梳理教材中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尽量寻找融合点,日积月累,循环往复,做到“润物细无声”。

(1)教学内容的渗透策略

理工科教学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德育渗透的。自然科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德育的渗透,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整合。整合时,不得把德育当成标签贴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各学科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学和德育的结合点也不同,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 (2)教学组织形式的渗透策略

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范式,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所不可忽视的。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起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尊重人、接纳人的现代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学科教学情境的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评价。以前,我们看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情况,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情况,看相关的德育要素的渗透情况。其实我们看某一学科教学是否注意体现和渗透了“德育”,不仅要看学生对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体会、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个学科教学的气氛,看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如果教师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与情境,相关的德育渗透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实。

(4)教师人格的渗透策略

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说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更自珍、自爱、自重。当自己进入学科教学领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喜一怒、一哀一乐,都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和自觉地去做了,就可以说,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篇11

[关键词]生命; 德育; 课程; 构建

根据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学校课程资源,以新教育“每月一事”为依托,构建适合农村学生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生命化德育课程体系。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实现文化育人。让学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了学生个性,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一、依托新教育讲演活动,构建适合农村学生特点的生命化德育课程

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和农村学生特点,将新教育“每月一事”与学校德育课程融合在一起。根据月主题制定详实可行的方案,并围绕“每月一事”分解为周主题,将“每月一事”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借鉴每周班会周主题讲演活动的成功做法,全员撰写讲演稿,全员演讲,既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努力挖掘学科德育资源,拓展学校德育课程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思想品德学科与地方课程《安全教育》(人生规划)相整合:两者内容相通,侧重点不同,思想品德侧重于道德说教,安全教育侧重于实例警示实际操作层面,相互补充效果很好。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相整合:将地理知识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整合: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语文教师的拓展补充教材使用,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

三、自编教育读本,完善学校德育课程

德育需要关爱生命、关注精神,需要为孩子们的生命奠基。生命化德育是以学生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人生幸福,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在生活世界中,使学生体验真实的情感、从而实现提升人格、提升生命质量的目标。德育应该要抛弃过去那些“假、大、空”的口号,从关爱生命、关注精神的角度,帮助孩子去构建一个精神的家园。为此,我们自编新教育德育读本《构建生命化德育,还原幸福完整的生活》和安全教育读本《让生命与安全同行》,培养每个孩子的生命意识。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的存在,欣赏生命的美好,尊重生命的个性并懂得创造生命的价值。

四、强化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提升学校德育课程

以环境建设为基础,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学校在校园布局调整、建筑设计、区域划分、点缀、绿化配套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全校师生精心地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和加工。

1.美化教室。为了浓厚学校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内涵,“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教室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了布置。如室外走廊,悬挂着古今中外名人肖像和名言,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教室内,每个班级都建立起图书角,通过“课间小憩读点书”,阅读课开展读书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师生读书汇报会,逐步形成人人争当读书标兵的良好氛围。在各个班级的墙壁上都张贴班级名片、理想树、名人名言、学书作品等内容。通过教室的布置,将动态文化与静态文化有机结合,使教育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篇12

关键词: 学科教学 渗透德育 四大原则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科教师往往只着眼于“智育”,满足于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是为了应付考试,逐步远离了教育的“育人”本质。反过来,德育课的内容却越来越多,国家或地方领导对某方面重视,提出要“加强”,于是相关部门就组织编一本教材,开一门课,交给德育教师去讲。结果是德育课的教学不堪重负,承载了过高的期望,而其他各科的课堂教学无形中却逃避了应负的德育责任。学生学的知识越来越多,知道的做人道理却越来越少,学生行为失范的现象越来越显著,人们普遍对学校德育感到失望。

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德育是开放性体系,它存在于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中,存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按日程排定的德育课中,它不是为了通过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课程考核而学习、学完之后就可以抛弃的东西,它存在于每一个接受教育的青年个体的思、行、言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以学科教学中丰富的素材、直观的场景、可以实验的体验,向学生展示道德和价值准则,为个体接受而内化成生命的体验,这是一种活的价值的体现,是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一直不敢忘记教师“育人”的首要责任,坚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一、有序分层原则

学科教材在其内容的选择和体系的编排上都有其本位的逻辑取向,其蕴含的德育因素都是以一种隐性的状态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德育渗透意识和水平,能够将学科中的隐性德育因素显性化为较明确的德育目标,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本学科的德育目标体系,在备课时将德育目标与智育目标一并构建,然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德育落实于具体教学环节。在设计德育渗透内容时,在考虑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还要同时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学业规律,针对学生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分阶段、分层次地确定德育目标,在学生对某方面问题最关注、最困惑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引导,在土地干涸时进行浇灌,才能实现百分之百地“渗”进去。

在我校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对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确立远大理想、适应集体生活、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对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遵章守纪、科学素养、正确价值观、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对三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团队精神、感恩教育、规范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对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就业指导、企业文化、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二、有意无痕原则

爱因斯坦说“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思想上要有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强烈意识,但在行动上却要尽量淡化德育的痕迹,隐蔽自己的德育意图。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当教育意图被隐蔽,教育色彩被“淡化”之后,德育的内涵更丰富,过程更轻松,效果自然就更明显了。我们说德育无处不在,是就各种学科整体而言的,并不是要求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具体内容上都要扯上几句思想教育的话题,更不能抛开载体,额外来一段政治说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或教学事件处理,自然而适度地开始教育活动。当教师把这种德育的“无痕”原则贯穿于教学过程,也就真正达到了教学的教育性目标。

三、水到渠成原则

学科德育渗透不是一种外显的、形式化的东西,而是对教学深刻的感悟和把握,是对教学本质和教学艺术与境界的一种新的追求。学科德育渗透是一个需要智慧也呼唤教育智慧的领域,需要充分运用教学机智。能否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智慧的关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的教育策略。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的时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时机,有的是本来就存在于教学过程中,但是往往稍纵即逝,需要教师能即时抓住;有的是需要我们有意进行构建的,促使学生“愤”、“悱”,然后“启”、“发”,即先引“水到”,然后才能“渠成”。捕捉教育时机,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心,还要有极大的热情、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

比如,2010年年底,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加利福尼亚盐水湖的细菌GFAJ-1,它可以将“砷”这种有毒物质融入自身DNA和其他重要分子中,以替代常见的磷,从而改写了教科书上“生命形式的基本构建元素为碳、氢、氮、氧、磷和硫六种”的说法。当时国内电视台进行了多次报道,我就以此作为一堂课的开始,然后引入到教学内容《磷》,讲到磷的基本性质;讲到磷是携带生命基因的DNA和RNA的主要化学成分,被认为是所有活细胞的最重要的元素;讲到中国砷中毒程度高居亚洲第三位,用微生物处理砷中毒的前景;讲到湖南郴州环境治理的尝试,他们大面积种植蜈蚣草,通过抗砷菌促进蜈蚣草富集砷的方式对土壤进行修复,使土地可用于农业生产,解决当地的粮食生产问题。然后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工业污染和环境治理,既融入了前沿科学知识,又渗透了环保意识教育。

再比如一次在连续讲了几个以外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反应时,我忽然神色凝重地叹了口气:“哎!都是以外国人名命名的!”学生顿时表情沉重,若有所思,我想他们已经完全明白了我的心意,甚至还可能想到了我以前讲过的侯德榜的爱国事迹。这种看似无意的“随笔”,其实正是教育的智慧所在。

四、舍大求小原则

当前的学校德育过于追求理想道德、理想人格与理想教育,以培养“高、大、全”的“怪人”为目标,而忽视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为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脱离实际,效果不佳。其实有时我们把标准放低些,内容浅显些,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引开去,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做随堂练习,题目比较多,写了满满一黑板,靠近走廊一侧的学生因为黑板反光看不清楚,要求把桌凳向中间挪挪,我同意了,于是教室顿时里充满了铁质桌腿、凳子腿与水磨石地面强烈摩擦而产生的刺耳的声音,我想当时周围的教室,特别是下面的教室都能真切地听到那声音。我当时很生气,因为以前强调过“要爱护公物,不得在地上直接拖桌凳”。但是我忍住了,因为那时讲此事,学生赶时间完成题目,根本没有心思听你说教。但我悄悄压缩了后面的教学内容,特意提前几分钟结束。然后说:“同学们刚才做练习注意力很集中,埋头苦干,现在闭上眼睛放松放松,想象一下我描述的几个场景。”他们闭上眼睛,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盛夏的中午在家,空调里吹出习习凉风,肚子上盖着的小毛巾被暖暖的,身下的席子凉凉的,你正美美地睡觉……”有的学生已经趴在桌上,脸上露出美梦状,“突然,你床头墙壁的另一侧传来电钻打洞的声音,你一下子惊醒了。”有些学生的眉头蹙了起来。“初冬的星期天,你拿着本喜欢的小说,坐在宿舍的阳台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沉浸在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中,阳台外是你早晨挂出去的被子,上面已经有了些柔柔的太阳的味道……”学生的脸上又笑眯眯的了,“吧嗒吧嗒,你听到一些声音,眼睛从小说中移开,下雨了?太阳还在!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你楼上的阳台伸出一支还在滴水的拖把……”“讨厌!”不少学生睁开了眼睛,嘴里嘟囔着。我接着说:“刚刚过去的学雷锋月,大家在校园里、在社区里做了不少助人为乐的好事,其实向雷锋那样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真得很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先从做一个不损害别人,不让周围的人讨厌的人做起,然后争取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只要注意一些生活中的小节,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快下课了,现在让我们把桌凳恢复到原位吧。”同学们又开始移桌子,有的同学已经换成“搬”的动作,但还有一些同学习惯性地“拉”。“昀病―”全班同学都吃了一惊,那声音这时听起来这么刺耳,于是,那几个“拉”的学生吐了吐舌头,那声音再也没有出现。“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我替其他班的同学感谢你们!”我鼓起掌,其他几排的同学也加入进来。

其实,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回归“育人”本质的重要,开始尝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我相信,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树立“德育与教学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南,学校德育现状就一定会彻底改变。

参考文献:

[1]张云环.学科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渗透.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9,(2).

篇13

关键词 活动课;德育;历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72-02

1 活动课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学科德育特点

活动课,是指在学科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通过各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具体实践活动。活动课,是当前关于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及培养和提高未来国家建设劳动者素质的需要,更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和深化学校德育内涵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活动课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增长知识,强化能力,发挥特长,发展个性,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与课堂教学相比较,其在课堂之外发挥着课堂教学所难以实现的效应。活动课的培养目标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探索意识,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等能力。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灵活多样的活动课,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参与性,对拓展德育渠道,深化德育内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历史的本身,就是接受德育的过程。历史学科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大处着眼,其德育因素涉及国情教育、民族情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等内涵;从小处来看,其德育内容更加丰富细致,如个人修养、文明礼貌、行为方式等,都能够在历史学习和活动中找到诸多的切入点,可谓处处是教育。

2 在历史活动课中探索德育的新内涵

为了更加有效地拓展历史课的德育途径,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积极探索许多课堂以外的活动课模式和方法。其中“历史剧社”的创设,将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能力,有的放矢地实现德育目标,在深化德育新内涵的探索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2.1 制订有效方案

历史剧社作为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必须结合历史必修课的德育目标,在材料选择、排练彩排、演出活动和阶段总结等各个环节中,精心设计出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活动方案。在具体方案设定时,要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在社员的选择和培训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的活动主体作用,使德育工作渐入佳境。

2.2 精炼德育内容

历史学科内容非常丰富,集体研究,精心提炼,在选材上充分兼顾到各个德育点,从养成教育、人格教育、文化传统等各个侧面设计内容和活动方案,将德育的诸多要素逐层分解,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国、爱党、民族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文明礼仪、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健康人格等,都可以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人物或事件中找到切入点。

几年来,陆续创编20多个历史剧,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选材广泛,针对性强,结合学生兴趣点,德育点突出,能力培养要素突出。这些作品在阶段总结表演中,其良好的德育功效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并最终成为德育的受益者,剧社也日益成熟。

3 内化德育目标

在剧社的排练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从材料的收集整理、排练彩排到最后的演出,每个环节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主人翁意识,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1 选材

放手发动群众,让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剧本的创编者和改编者。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更可贵的是,很多社员积极阅读中外名著,自己动手改编创作,最终形成一个个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深刻德育内涵的优秀剧本。有的教师还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手段,走出网络误区,既开拓了视野,又使德育目标更加生动具体化。

3.2 排练

在排练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言传身教,加强团体协作、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大家共同探讨,认真讨论和揣摩角色。戏份多的学生克服困难熟背台词,而戏份少的学生哪怕只有一句台词,也一丝不苟地对待。

在《红岩》剧组,有一名男学生扮演伙夫,他在全局没有一句台词,而且扮相肮脏,但他在每次的排练中都认真候场,并不辞辛苦地为其他演员周到服务,比如装卸道具、拉幕、切换场景、帮助其他演员更换衣服、为同学买盒饭等。他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所有演员,大家更加努力排练,剧组上下呈现出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良好气氛。强大的凝聚力使得每一次汇报演出都获得极大成功。

3.3 彩排

筹备演出是最艰苦的过程。剧社不向学校要一分钱,所有的道具和服装都由社员自己动手制作,群策群力,用最低廉的成本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学前专业的学生用包装礼物用的废旧彩纸和树枝制作皇冠和头饰,用窗帘和被单制作龙袍和灰姑娘的纱裙,用废纸盒制作水桶、昭君用的铜镜,用碎纸屑制作漫天飘舞的塞外飞雪,用毛线头制作屈原的长髯,等等,才思敏捷,创意无限。他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在劳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社员在实践中体会劳动和创造的快乐,体会到节俭的人生道理,很多社员由此改变了以前的诸多不良习惯,养成勤俭耐劳的优秀品质,德育内涵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3.4 汇演

对于每一期的历史剧社的活动,都会形成规模,在学期结束之际,面向全校师生进行汇报演出。在每一次的阶段汇演中,都锤炼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现力。每一期吸纳加入到历史剧社的新成员,大多数都没有舞台表演经历和经验,而且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排练和演出中,经常容易表现出紧张、忘词等现象。对此,形成帮扶对子,以老带新。经过不断的训练,他们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能够自如地驾驭角色,并在舞台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不仅在活动课实践中成为德育的受益者,更能够在舞台上和生活中成为德育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篇1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标

1、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开展好各类主题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2、进行“文明班级”和学生评优评先,重点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利用少队活动课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教导处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微信公众号、板报宣传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扎实开展读书活动

结合“世界读书日”和阅读课活动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鉴赏力,升华学生人格为出发点,教育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和科学的学习观,净化学生心灵,夯实学生基础,丰富学生内涵和品德。通过读书,营造书香校园,提升校园浓厚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培养小学生酷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在读书与实践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四、具体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年级组长是年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班主任、年级组长之间的联系。本学期实行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本学期将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导处和少队组织将进行“三率”检查。一查仪表干净整洁率;二差“三乱存在率”(乱嚷乱叫、乱丢乱弃、乱打乱闹);三查“四姿”达标率。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各年级学生管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意识。

(四)加强班级建设

1、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教导处要利用主题班会、推门班会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

(五)提高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继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愤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六)加强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班主任要填写好问题学生档案。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讲过头话,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

(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要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

(八)安全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课和公共安全教育课,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参与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不到网吧上网,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等,加强防范意识教育,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

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举行开学典礼,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

2. 安排寒假实践活动展评,上交假期各类资料,评选优秀队员。

3.开展“行为规范月”和“学雷锋活动月”系列活动。

4. 举行逃生演练(防震主题)。

四月份

1.开展读书月系列活动。

2. 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3. 举行逃生演练(防踩踏主题)

五月份

1.劳动节手抄报评比和劳动实践活动。

2. 举行逃生演练(消防主题)。

3. 勤学教育。

4. 班主任例会和培训。

六月份

1.庆六一文艺汇演。

2. 举行逃生演练(防震演练)。

3. 进行惜时教育和安全教育。

七月份

1.撰写学生评语,评选“三好学生”做好汇总与表彰工作。

2. 评选文明班集体和文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