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学科德育的内涵与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第二外语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对比
一、引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我国建立起友好关系,了解一个国家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掌握该国的语言与文化。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汉语热”在韩国持续升温。作为中国一衣带水近邻的韩国,同属于亚洲圈,和我们享有极其相似的历史文化,受汉字及汉文化的影响深远。韩国第二外语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这对同属亚洲圈的我国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会起到启示作用。
二、韩国汉语课堂教学特点
笔者作为2014年CPIK项目志愿者教师之一的身份,赴韩国大田广域市公立高中任教一年,切身感受了汉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优势。韩国学生喜欢以集体为单位活动,而且对新鲜事物的模仿力强。韩国汉语课是由韩国教师和中国教师共同教学的,课堂上十分轻松自在,与国内的高中课堂完全不同。对韩国高中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的首选,但因为课时安排不多,学生在非目的语环境中无法集中的学习第二语言,所以课堂教学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赵金(2008)强调“树立培养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贯彻’用中学’的教学原则,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1]笔者所在学校包括汉语在内的所有第二外语课均不设置繁复的家庭作业,而是通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知识输入。这就要求汉语课堂教学要将重点放在有效输入的方法上。
1.重新整合。如何提高语言内容输入的效率,就在于有选择性的选取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改变顺序。例如,在一开始生词教学时,教师就应将课本中出现的生词重新整理PPT中出现顺序,选择便于学生记忆或者能够在看到一词想二词的效果。在复习生词的过程中,生词卡片也要重新改变复现的顺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2.游戏设置。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环境中没有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实际需要,使得学生内在动机不足。这就需要课堂教学趣味性至上。在整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每节课都安排设计了相关的游戏环节,通过分组比赛,奖励积分累计制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运用和内化知识。再例如,改编学生熟知喜欢的流行音乐,只要韵律相同,将汉语句子或词汇加入,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3.交际模拟。除掌握词句法以外还应教会他们得体的使用语言,即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学语言。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让学生有阶段性的成就感[2]。很多学生能说单词能认读课文,并不等于他们已经拥有沟通能力,只要拿掉课本或者换个语境,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往往会大打折扣,必然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加入了每天一句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掌握各情景下地道得体的口语表达,并利用韩国学生“集体主义”特点将全班分组,合力完成交际情景剧的编写和表演。
4.文化教学。语言教学少不了文化教学,在文化了解的辅助下,有助于学生对句法理解掌握[3]。在韩期间,教师组织开展了期末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剪纸,折纸粽子,书法,旗袍,包饺子等活动,上下学期中的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度过语言学习的枯燥期。
三、国内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现状及思考
同属与亚洲圈的我国,对外汉语教育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在国内大多数高中都选择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相对于韩国高中学生汉语的零基础水平,我国学生是有优势的。但国内第二外语课堂上却呈现了一种由“感兴趣”到“不得不”转变的学习气氛。
英语属表音文字,与汉语不同。适用汉语本身的教学法,不能简单套用于表音文字。但同样作为语言教学,就都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发现目的语的实用性。
韩国汉语课堂独特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的国内第二外语课堂教学思考和借鉴。笔者借在韩汉语教学的感受和总结来谈几点启示。
1.语音教学更加标准化。国内第二语言教学通常由母语国教师或目的语国教师单独授课,语音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韩国于2012年实施CPIK项目,开始普及中小学汉语教育,由本土教师和中国教师共同进行汉语教学。搭档教学在语音教学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母语国教师的讲解基础上,目的语国教师可进行及时准确的纠音,帮助学生掌握特殊的语流变化,让学生语音学习更加标准。
2.词汇教学更加多样化。国内学生学习生词时往往都是通过多遍的抄写和听写来完成,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倦怠和无趣感。丰富多样的词汇输入方法和游戏性质的测试,这样学生虽然面对同样的词汇但每天都有“新鲜感”,并且增加了学习兴趣。
3.句法教学更加实用化。语法学习通常是学生最头疼的部分。枯燥的讲D记式教学使学生不得不被动的学习,最后成为了课本和试卷的奴隶。单纯的机械训练很难给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场合得体的表达。在语法教学中增加情景交际训练,或通过每天一句常用口头语积累的方式,让学生在说中消化。
四、结语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来说,培养学生兴趣是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的唯一手段。相较于过去,现今的第二语言教学,已由传统的教师输入为主,转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4],因此所有的课堂教学设计最后都必须落脚于趣味性。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黄秀坤.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汉语语段训练探索[J].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A].
[2] 白建华.主题式教学在21世纪的发展和应用[J].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A].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在现代教育视野中,教学一般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交往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帮助、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提高素质。而生活,一般指的是生物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对人而言,它包括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物质生活和具有更高价值意义的精神生活。作为有意识的独特存在体的人,更多追求和享受的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至于“化”,本义为转变,可引申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基于此,所谓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应指政治教师充分挖掘政治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政治学科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联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寻找可能生活,不断改善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的教学状态。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思想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而生动的生活背景之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理解基本原理,通过系统掌握知识体系、思维方法以及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动态的育人过程,借助这个过程,师生在生动的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感知多彩生活,丰富情感体验,锻造多样技能,最大化育人效果。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特点
1 立足现实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泉和载体,鲜活的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一方面,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活教材”。赋予课程时代内容。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体系只有融入广泛嬗变的现实生活中才能有血有肉、有气有力,才能充分展示其生命力和学科价值。另一方面。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好的“催化剂”,也是学生改善生活、走向未来生活的基础。只有做到日常生活课堂化、现实生活学生化,思想政治课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接纳知识的积极性、自主性,才能实现新课程的价值目标。
2 着眼可能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理想化”极端以及简单沉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庸俗化”极端都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力避的错误倾向。“教学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体验来发展其在未来生活中的能力,培养其改造现实生活、适应未来生活的正确价值观。因此,教学生活化必定要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树立起一个价值标杆,即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和超越,使学生为了未来的理想生活做好准备。
3 凸显学生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模式和手段。从众多关于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中看出,“主体间性”应当成为现代教学的思维模式,“教师中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应在教学中得以凸显。因此,教学“生活化”应始终坚持“双主体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样作为教学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提高。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以生为本,勇敢“退出去”,适时“站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民主平等开放的双主体互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三、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1 本本相接,构建“双轨制”教材体系。新课标提出,教材的编写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这些要求决定了思想政治新课程在教材体系的建设上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机融合,在体现出学科独立的理论体系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应变机制,即建立包含学科知识精髓的“硬教材”和反映时代变化、从生活中精选的热点问题的“软教材”共行的“双轨制”教材体系。
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或者说经典性的内容,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常规教材、基本教材,不妨称为“硬教材”。其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法律规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常识等。这一教材的内容一经确定,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与此相适应,选择新课标要求中与现实生活最为接近的部分,如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完善的现实方针、政策等内容,加上时事政治内容等,形成活页式的思想政治课的补充教材、现实教材,称为“软教材”。“软教材”可根据情况变化,反映最新理论和政策要求及国内外大事,每学期或每学年变换一次。
建立这种“双轨制”教材体系应把握和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保持基本常识、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参照系,从而提高课程的信度和效度,确立学生坚定的政治道德信念和稳固积极的人生价值体系。二是要根据社会及政治、经济变革的新情况和新精神,让学生了解社会变革的“窗外事”,避免成为象牙塔中的“隐士”,从而促进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双轨制”的优势在于,一是使思想政治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特点;二是使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心及学习常规化和制度化,力避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
2 多管齐下,采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就需要丰富的多层次的课程资源。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专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但从目前来看,不少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尚未形成清楚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的能力也较欠缺。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迫切需要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彻底转变。
一是广辟路径,牢固树立“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但
不是唯一资源”的理念,把学科、学生、学校、社会等作为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和来源,广泛搜集生活化的课程资料。教学资源的开发、选择和利用是一项复杂的思维创造活动,一方面,教师应该富有想象地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类人士,他们能使学生感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他们可以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可以请他们给学生现身说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如书报、杂志、广播、影视、互联网、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调查等学习资源。此外,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育需要、学生特点和教学原则,筛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筛选机制;共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利用网络资源,整合网络信息,构建网络课程等等也显得十分必要。
二是因时因地,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所谓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课堂上即时产生,有时甚至是在教师预想之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首先要构建互动平台促进课堂生成性资源生成,做到适时而启、适时而发、适时而导;其次要敏锐捕捉,防止生成性资源的流失,在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时应懂得取舍,用教育机智捕捉它,用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来整合它;最后要注重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引导与升华,对于生成性资源中富有个性与特色的部分应立足课堂,引导学生从本地实际、本人生活出发,突出本地、本校的人文资源优势,把地区区域的人文与社会资源价值上升为整个课改所需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特有价值。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教学生,上升为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发展学生。只有这样因时、因地开发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彰显思想政治课堂的个性化,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
效率就是生命。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追问,促成了相对于“科学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一话语向思想政治课堂的快速渗透与融合。审视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课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并不“幸福”。因此,关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问题,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合理探求,更是实践的客观需要。思想政治课与生活世界的进一步契合,“生活大课堂,课堂小生活”理念的进一步落实,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有效利用,成为当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走出现实困境的可能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松林,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学科德育是中小学德育改革的突破口。学科教学是开展学科德育的基本途径,整合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是推进学科德育的有效路径。除此之外,优化师范生教育体系,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聘任与培训体系,研制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是学科德育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学科德育 改革 评价 基础教育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相关指导性文件,对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学科德育的开展提出了清晰的指导意见,推进学科德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举措。充分认识开展学科德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明确学科德育的实施路径、制定学科德育的保障措施成为推进学科德育必须直面的几个问题。
一、学科德育:中小学德育改革的突破口
学科德育旨在将所有教师纳入学校育人的行列中来,充分挖掘中小学各学科的德育内涵,力图调动所有学科的德育资源,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中小学开展学科德育是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宝贵尝试。
首先,德育的性质与规律决定了学科德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是由知、情、意、行四部分构成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既需要道德知识的习得,又需要道德情感的熏陶、道德意志的磨练,还需要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改进。直接道德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础,但道德教育仅仅止步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获得是远远不够的。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与改进,这还需要其他学科、课外活动、学校文化等间接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促进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提升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不仅要求直接德育,更需要加强间接德育,二者缺一不可。与直接德育相比,间接德育对学生道德发展的作用更为有效,学科德育作为间接德育的重要环节可以弥补直接道德教学注重道德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各学科对学生道德情感的熏陶、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力图调动所有学科教师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所以,学科德育的重要性使之理应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
其次,德育改革的深化呼唤学科德育。新课改以来,学校德育由侧重知识传授的知性德育逐步转向回归儿童生活、强调参与实践的生活德育。十几年来,中小学德育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育课程更加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活动性、趣味性不断增强,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喜好程度也不断增加,德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课改力度的加大,未来几年,中小学德育改革应当走出德育课堂,走进所有学科。能否深入挖掘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调动所有学科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将成为制约德育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
再次,学科德育的实施状况亟待加强学科德育工作。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学科德育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这一方面源于近代以来知识与道德分离的现状。启蒙运动以来,伴随着人的独立性的彰显,逐渐被打破,原有的超验的世界秩序一分为三。韦伯在《学术与政治》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事情,尽管不美但却可以神圣,而且正因为它不美且只就它不美而言,才变得神圣……有些事情,不仅是它尽管不善而成为美的,并且只从它不善这方面看,它才是美的……有些事情虽不美、不神圣、不善,却可以为真,此乃一项常识。”[1]分别以真、善、美为核心价值的认知、道德、审美成为相互独立的领域,各自为战。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的开篇描述了现代生活困境的根源在于道德成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从知识体系中分离出去。事实上,中西传统学校教育都是将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的,并没有专门的德育课。道德与知识的分离使得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的脱轨,德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并日益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向。专门德育课程的开设,专门的教材,专业的知识体系、概念体系、学科结构,从分管德育副校长到政教主任(德育主任)、班主任的专业师资队伍,每周一至两课时的固定的教学时间,德育的专业化趋向不断得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就成为专门的德育课程以及专业德育教师的工作,与其他学科、任课教师无关。专业德育教师队伍固守着自己的领地,将其他学科教师排斥于德育之外。这在事实上造成了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割裂,在这种情况下学科教师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德育是专业德育教师的职责而与自己无关,他们只负责学科的知识教学而忽略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另一方面,学科德育面临的窘境也与现有的教育评价体制带来的教师、管理者的学科德育意识淡薄、学科德育能力不足息息相关。在成绩第一、分数至上的教育大背景下,努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与考试有关的学科、内容就会得到百般宠爱,而与考试无关却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德育却成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副科”,其他学科教师更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对学科德育无暇顾及。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缺乏学科德育意识,片面地认为只要教好学科知识就万事大吉。即使教师意识到学科德育的重要性,也由于欠缺清晰、明确的学科德育指导意见、对所教学科德育点的详细描述,使得教师不能行之有效地实施学科德育。不仅如此,教师资格认定、教师工作聘任、教师业务培训、评奖评优等环节也都是侧重对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考察,而对教师所教学科对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视明显不足,使得任课教师这一学科德育的实践主体在教学中不会、不能、不敢有效地推进学科德育。
总之,无论是历史上德育课的存在形态还是现实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向,无论是德育的性质、特点、规律还是当前中小学学科德育的现实窘境,都要求着力加强中小学学科德育工作。
二、学科德育的实施路径
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科德育主要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学科德育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予以推进。
1.整合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获得各学科基本常识、原理、概念,了解学科的知识体系、概念体系、逻辑体系是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在这之上,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才是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否则学科教学只能沦落为知识灌输的课堂,失去了人文与精神意蕴,教育的本义也就大打折扣。在新课改提出的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维实际上就是对学科德育的强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从逻辑上讲,三维目标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并非梯次递进先知识与技能,后过程与方法,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应是三者相互交错、相互融合、共同达成的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合教学目标就是将三维目标融于一体,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中之重。
2.充实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德育点,实现智力训练与道德训练的有机融合。语文课上,优美的古诗词、散文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热爱,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能够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数学课上,严密的逻辑推理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数学家成长的故事可以激励学生好好学习、拼搏奋斗;化学课上,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好,同时高精度的科学实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历史课上,中华民族起源、发展、壮大以及近代以来不断遭受侵略的历史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地理课上,通过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风景、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音乐、美术课上,优美的旋律、美丽的图画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各学科都蕴藏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这些沉睡的资源一旦被唤醒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3.改进教学方法
一方面,教学方法体现学生自主性,各学科应逐渐摒弃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记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广泛推广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性,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彰显生活性,学科教学贴近儿童生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学科与其所处社会生活的关联所在,如此才能彰显学科的道德价值。此外,教学方法还应实现生成性,教师应发挥生成性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偶发性事件,不放过任何一个育人点,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4.完善教学评价
在评价内容上,改变以知识的获得、智育的发展为主要评价内容,逐渐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善,智育与德育汇为一体,使学生智育发展的过程同时成为德育成长的过程。在评价主体上,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实现学生自评、同学他评、家长评价相结合,使教学评价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客观地展现学生的整体面貌。如此,教学评价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学科的教学效果。
三、学科德育的保障措施
知识与道德的分离已经成为思想史上无法改变的事实,学科分化、知识分类也成为科学发展不可违背的趋势。从我国德育改革的现实来讲,取消专门的德育课程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系统的学科德育保障措施,从外在的制度与机制方面保证学科德育的有效开展。
1.优化师范生教育体系
师范生教育是教师职前培养的首要环节,提高任课教师的学科德育素养应从师范生教育抓起。现有的师范生培养体系中,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教学技能是主要内容,将学科专业与教育学、心理学相结合的部分也只有学科教学法,而对各学科所蕴藏的德育资源则无人问津,缺少相关的指导,师范生走上教育岗位后难以在教学中开展学科德育。优化师范生教育体系就是要在师范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与认识知识背后蕴藏的价值意蕴,挖掘学科德育点,为教师入职后顺利推进学科德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就从源头上提高了任课教师的学科德育素养。
2.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聘任、培训体系
教师资格考试分笔试、面试两个环节,主要从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对申请者进行考核,应当说,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讲,教师资格考试考核可谓全面、系统。然而,教师资格考试更多的是考核学科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科蕴含的道德资源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在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之后,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由于非师范生并未接受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教育,就更加难以保证教师资格证书申请者的学科德育素养。因此,将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学科德育能力、学科德育素养等作为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环节的组成部分,可以从制度上保证教师资格证书申请者具备初步的学科德育素养。
3.研制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优化师范生教育体系、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保证了在职前培养阶段教师学科德育意识的提高,学科德育能力的改善。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还需要为教师提供清晰的学科德育点,研制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全国教育发达地区,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在全国首先开展了学科德育的实践探索,并分别制定了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在学科德育方面成效显著。因此,各省市应当根据中小学各学科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科本身的德育意蕴,编制覆盖所有学科的学科德育指导意见,为不同学段、不同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理论支撑与操作建议,为学科教师开展学科德育提供帮助,使学科德育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更强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必须认识到,学科德育的开展与实施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还涉及教师资格考试、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聘任、评奖评优等,更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学科德育的推进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可能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应该坚定实施学科德育的信心与勇气。正如杜威所言,“依据这种信心去行动的教师就会看到,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2]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学科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课堂主渠道中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价值和健全人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同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价值追求。
一、学科德育的问题与难点
第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革的影响,价值观多元化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刻复杂,学校已不是一块“净土”。在课堂上,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社会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问题中的价值澄清与引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价值观念都会对学生价值观及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是决定学科德育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
第二,由于学科教学任务重,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既定的教学环节围绕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往往沦为“软指标”,缺少在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综合作用下的育德效果的评价、反馈与强化。在追求学业成绩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品德养成,以学业成绩的功利化目标替代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三,学科德育工作形式化问题比较突出,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和整齐划一,缺少对学生个体发展和行为养成的关注。教育内容脱离真实的社会环境,脱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针对性不强。教育形式简单生硬,“贴标签”“说教灌输”的痕迹还很明显。比如,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应付业绩考核而多次演练的教学“评优课”“示范课”上,学生成为“演员”或“道具”,当学生的回答接近教师所期待的答案时,教师的表情愉悦,语言热情,反之则或急躁或冷淡,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看教师脸色行事,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对德育的认可度不高,效果不甚理想。
第四,存在“德育为首”的误区。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德育课程化和教师的专门化特点突出,有专门的机构和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如德育主任、团队干部和班主任等,这就容易造成德育是“德育干部的工作”的偏见,使其他学科教师忽略了教学育人的职责和意识,削弱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如果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不能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接轨,不能得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不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真实的支持与帮助,我们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二、学科德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整体性。学科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学科的教学目标和知识是由浅入深的整体结构体系,蕴含其中的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此外,中小学的学科可以分成文科、理科、体育、美育、社会实践等多个类别,依存各个学科体系的德育内容也必然构成一个内在逻辑结构严密的整体。每个学科都必须根据整体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确定本学科的德育重点,系统地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施,发挥着整体育人的功能。
第二,发展性。学科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在课堂主渠道中实施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所以在学科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特点,在平等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师生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教师要包容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养成质疑、尝试、体验、坚持的学习品质,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学科教学中尤其要摒弃只关注学业成绩的功利化教育,还原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核心本质。
第三,层次性。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同样依托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学科德育呈现出层次性特点。许多德育内容是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之中。如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但它们在不同学科各有特色,在不同年级逐渐拓展和深化。同时,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学科德育要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的增长、心理的发展、认知规律的发展,在学生道德认知和品质培养上不断由浅入深,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第四,融合性。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和学科教学内容是相互融合,密切联系的。其一,学科德育的内容要从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从而避免随意性。其二,学科德育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和树立好的意识、观念、情感和价值观,应当把握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德育的最佳结合点,以提高学科德育的实际效果。其三,避免外在的、形式主义的“贴标签”式的学科德育。通常所说的学科“德育渗透”,是站在学科教学之外的视角来研究学科德育,突出把德育由外“渗透”进“学科教学”之中,在实践上容易出现形式主义“贴标签”的问题。而在实际上,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和知识教学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共同完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学科德育的实践途径与策略
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是课堂教学,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各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学科课程及其教学本身充满着价值取向,通过科学有效的实践途径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1. 做好研究设计,重视系统实施
中小学的所有学科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内容都是通过学科知识直接反映出来。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学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等学科本身是系统的德育课程。语文、历史、英语、地理、音乐、美术等文科类课程,教学内容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国家和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弘扬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
为方便教师的理解和实施,应该做好学科德育显性和隐性内容的系统研究和设计,根据各学科课程纲要和课程目标的要求,落实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对各学科的德育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和提炼,明确学科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要求,明晰每一部分教学内容承载的学科德育主要内容、具体德育目标及教学策略建议。
如地理是以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的学科。高中地理学科德育总目标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与国际合作意识。具体到“人口与城市”部分的德育目标则为: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受多种因素制约,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紧密联系,使学生养成综合、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认识在我国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控制人口合理容量的迫切性;深刻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正确认识其形成的原因,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使学生受到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的教育;认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通过系统的研究设计,避免教育的随意性和缺失,使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使德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借助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环节,在知识传授中体现育人的功能和教学的本质。
2. 整体把握德育内涵,重视隐性挖掘
一般来说,文科类课程显性的德育内容比隐性的内容多,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类课程同样是进行学科德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和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精神的教育和科学方法引导等内容,则多蕴含在科学知识体系之中。如数学中的结构对称、函数关系等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生物学的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理论等,都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艺术、体育类课程更是潜移默化地传授先进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培育健康的身心素养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丰富深刻的隐性德育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把握和挖掘,通过精巧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我国的“神十”航天员面向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航天员进行太空实验演示和地空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了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是一节鲜活生动的物理课,在学生直观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的同时,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精神与探索太空奥秘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更好地理解航天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真切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 关注教育生成,突出体验和践行
学科自身知识体系中除了有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外,教师更应从育人角度全面考虑,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诚实善良的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些德育因素有一部分是预设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往往是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教育资源,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发现。主动恰当的引导,既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更体现教师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如在动手操作的课堂上,学生老实、认真操作测量获得的数据也许和正确的答案有误差;有的学生清楚自己没有认真动手操作,而用预先看到的答案来回答问题却得到了教师的赞赏,久而久之,投机取巧占便宜,老实人吃亏的观念悄然产生。学生在课堂中如果多次经历这样的体验必定会逐渐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教育产生动摇。
中小学学科德育不能靠教师的说教和传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平等、公正、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要善于运用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案例研究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模拟法、生活体验法等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体验和模拟中,将德育的认知和实践统一起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达到增强学科德育的效果。如高中生以“模拟法庭”方式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扮自演法官、律师、诉讼人等人物角色,模拟进行案件的审判。学生在走进法院旁听,学习编写剧本和演出的过程中是把自己对真实的社会问题的认识,对法律的学习理解的真实再现和表达,使抽象枯燥的法制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4. 提高教师素质,注重管理机制建设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学科德育的根本保障。
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能力水平、教育教学能力、道德素质和榜样作用引领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格发展。比如,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出现口误、瑕疵时,怎样对待学生的意见,会使学生对教师的品德产生判断,影响到对教师教育的信任与否,进而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所以,要重视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育人能力。
一、研读教材,自觉领悟教材内容
研读教材是落实学科德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读透教材,才能整体把握教材结构,把准学科德育切入点,在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融。
1. 通读教材,读“薄”教材整理结构。有效的学科德育必须以教师自觉研读教材为基础:了解全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编排意图,明确各单元知识的分布情况和重点难点,随之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出单元、章节结构,从中发现哪些内容可以落实学科德育,避免为“学科德育”而生拉硬扯。
2. 细读教材,读“厚”教材充分准备。读“厚”教材,要求教师细读教材,读出学科知识,也读出教育意图。在整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框架后,教师需进行大量的阅读查证,如此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真正体现在无痕中育德。
二、研订目标,自觉把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所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清晰,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制约教学活动的展开,并决定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此,教师要找准有效教学目标的途径,使教学设计更具实效性。
1. 关注教学本质。教材蕴涵了大量显性或隐性的教育素材。其中哪些章节包含了哪些德育因素?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可采用什么方式或手段来进行教育?这些都要列入教学目标,并最好用表格列出。实践中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发展教材,将教育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目标加以贯彻落实。
2. 联系学生实际。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让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如对“尊重生命”的这一主题,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呈现出螺旋递进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关注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3. 应对课堂生成。学科德育就是存在于教学内容、过程、方式、活动、要求之中的德育,它与学科教学是完全同步的。制订“知识与技能”目标旨在让学生学会,制订“过程与方法”目标旨在让学生会学,制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旨在让学生乐学,而课堂教学的生成很可能超出我们的预设,需要我们发挥教育智慧予以适时适当地应对。因此,教师要预先分析可能生成的不确定因素,并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
三、研寻方法,自觉活用教学方法
教材中的德育要素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据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对如何开展无痕教育,需把握方法、形式和时机,避免因“教育”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或只顾教学而对德育敷衍了事,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1. 融合在背景介绍中。适当增加背景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的思想主旨,让学生在拓宽视野、加深理解、促进体悟的学习过程中,也使文本的价值得到提升。比如音乐课教学《南泥湾》时,通过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介绍——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到了南泥湾,看到了三五九旅的指战员,用勤劳的双手,使南泥湾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南泥湾》优美的旋律,描绘出陕北江南美景,使学生既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又净化了心灵,同时,欢快愉悦的民族打击乐烘托了气氛,礼赞了劳动模范的功勋,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油然而生。
2. 融合在习题练习中。许多例题、习题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要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对此,教学时应不失时机和有的放矢地进行挖掘渗透。在学习利息知识时,对“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一德育内涵不可忽视,它可以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纳税意识;在“认识更大的数”时,让学生计算“全国一年的用纸量要砍伐多少棵成年松树”,低碳生活意识的培养由此水到渠成。如此等等。
3. 融合在情境创设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环境,或一个场合,或一种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科德育在学习知识期间自然实现。在英语教学中,学习red、yellow、green等颜色单词,要完成语言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辨别不同的颜色。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生活实际,把这些单词置于一个创设的情景之中——交通路口:要求学生看到单词、做出相应动作——学生看到red,就停;看到green,就向前走一步;看到yellow,就等一等,并进行小组比赛。这样,交通安全教育在学习这些单词的过程自然完成。
四、研思课堂,自觉反思教育实效
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学科德育的实效如何,同样需要我们教师自觉进行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教学过程是否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1. 选择载体是否恰当。课后,我们要反思课堂中学生的反应,如果某一环节的教育引起了学生的反感,那么我们是否“为德育而德育”了呢?我们的教育载体是否恰当了呢?学科德育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做到不露痕迹,使学科性与思想性水融,绝不能将与学科关系很远的道德问题强行拉扯到一节课的学科教学中。比较好的切入点应当是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学生的社会经历相结合,体现出生活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与学生的经验和经历、知识和认知水平相结合、相适应的特点。
2. 引入内容是否新颖。教师引入的内容是否新颖,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育的效果。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准备学生所关心的、社会所关注的、学科所要求的主题或话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如能自觉地汲取“生活的源头活水”,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发展的动力就可能不断被激起。课堂中会闪烁学生“创新的火花”,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在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为今后的教学做好丰富的积累的同时,更是对学生的一种赞赏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