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筑艺术的审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建筑艺术的类别复杂而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大体上有这样几类:从使用的角度来分类,有住宅建筑、生产建筑、文化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从使用的建筑材料来分类,有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水泥建筑、钢木建筑等等;从民族风格上来分类,有中国式、日本式、伊斯兰式、意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罗斯式等等;从时代风格上来分类,可以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式等。从流派上来分类,就更多了,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就有历史主义、野性主义、新古典主义、象征主义、有机建筑、高度技术等等不胜枚举的流派。
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可以不听音乐,不看戏剧,不欣赏画展,不读小说,但却不可能不住住宅,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
(二)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那么,我们在一定的视点上,不可能一下子看到全体,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面。比如,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我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即是说,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不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原来的效果不复存在,后来的又出现新的审美效果。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又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必须是在中世纪狭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显示飞腾向上的气势,如果放到宽阔的大街上或者林立的摩天大楼中间,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景象了。由此可见,正是这种空间的延续性和环境的特定性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三)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关键词:建筑;艺术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11-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谢灵(1954-), 女,安徽蚌埠人,教授,从事军事写作学、军事文艺理论、军人审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在西方古典艺术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建筑艺术。古典美学家常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称为三大造型艺术,足见它在艺术殿堂的重要地位。建筑艺术并不是单纯的精神生产,它还是一种物质生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一般地来说,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的音乐性,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
《红楼梦》中的描绘的大观园的建筑构图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极富音乐美的。书中第四十二回通过薛宝钗的口说:“这园子都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形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要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这里谈的虽是大观园,但它的多少、主宾、添减、藏露、疏密、高低,不仿佛就是节奏、韵律、和声吗?不仿佛就是建筑的音乐性吗?
建筑和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德国古典美学家谢林(1775―1854),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此后,又有人加以发挥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歌德和黑格尔都很重视建筑和音乐的紧密联系。歌德曾经赞美建筑是冻结的音乐,以致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柱廊内散步时,仿佛听到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黑格尔对于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曾经把建筑比作冻结的音乐说,也极为推崇。
建筑吸取了音乐的词汇来雕塑自己的形象,这就构成了建筑的音乐性。正因为如此,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而且可以展开想象,把欣赏者的视觉和听觉连结在一起,从而进一步获得听觉上的美感。当你在颐和园长廊里漫步的时候,你可见到长廊回环曲折,节奏分明,具有的韵律美,它简直是无声的音乐。它的廊柱仿佛是音符,长廊和山之间有二十几组美丽的建筑,如听鹂馆、云松巢,奇澜堂、画中游,景福阁、湖山真意,意留云在楼台亭阁。它们用美的魅力,把你的视觉和听觉之间,架起了一座通感的桥梁。
具体地说,建筑的音乐性首先表现为和谐。许多建筑家认为,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音乐和谐的见解中最先推断出了一种建筑和谐的理论。和谐的灵魂是多样统一。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桥孔呈半圆形,第九个桥孔居中最大,两旁的桥孔则分别由大到小,彼此对称,十七个孔虽各有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但都统一在弧形中,中国古典桥梁建筑一般都是把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桥孔排列在孤形体这一完整的形象中,它单纯、清朗、均衡、对称,主次分明,极其和谐。
正因为建筑有这种音乐美的特征,所以建筑艺术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的构造性,提升人的品格的功用
建筑是物质产品,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外化”,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从外化的美的事物中观照自身,得到。而建筑艺术是人类观照自身最方便,最重要的镜子。
我们观赏北海的承露盘,系一耸立的华表,其顶端站一个人物雕塑,人双手捧盘超过头部,承受天然的甘露。华表周围雕满流动的祥云图案,巨大的白龙,左右回旋,仿佛在飞腾,整体建筑形象,鲜明生动,典雅庄重,清朗流畅,显得既崇高又优美,充分发挥了直线韵律(耸立的华表,站立的人物雕像)与曲线韵律(云纹、龙图、承露盘)的造型功能。
梁思成提倡的大屋顶式建筑,是吸收了中国古典建筑精华与现代建筑优点相结合的产物,也体现了直线韵律与曲线韵律的结合。建筑的音乐美,是此时无声如有声的美,乃似动实静的美。这种富有声于无声,寓动于静的现象,是音乐的特质渗透到建筑中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获得不仅要靠视觉,还要靠听觉;不仅靠听觉,还要靠想象、联想。因为建筑毕竟不是音乐。它那三维空间的形体构造,必然诉诸视觉感官的观照,才可被人认识。它不会发出音乐的声响,因而人们也就不可能把它当成实际上的音乐看待。人们只有架起通感的桥梁,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把视觉和听觉联系起来,才可通过视觉去诱发听觉,从而领悟建筑中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仅仅是就其象征的暗示的比喻的意义而言的。
你到过长城吗?当你看到长城的时候,一定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由得会感慨:“啊,伟大的万里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即使从未写过诗,此时也会诗情大发,想吟诵一番。你深有这样的体会:长城宛如巨龙,在祖国的北方迤逦起伏。气势磅礴,气概恢弘,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连黑格尔也很赞赏万里长城的建筑艺术。长城是由无数石块堆砌而成的,但它的价值决不止于石块,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都是巨大的石头交响乐。但是,长城毕竟是一种建筑,而不是音乐。我们说它是石头交响乐,乃是就其象征意义而言,是指它的构造象征某种音乐性,暗示音乐的特质。不仅长城如此,凡是建筑都是如此。
我们观赏杰出的建筑艺术精品,总是感到自豪骄傲,充满自信和力量,这就是建筑美对人所产生的“”
功用。建筑艺术的内涵越丰富深刻,这种“”功用也就愈加强烈。
三、建筑的史诗性,具有时代的观照功能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是“时代的镜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所表现出的时代文化、历史意义作了如下的表述:“这是人民的贮存;这是世纪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蒸发而剩下的沉淀……真的,这座建筑物上一层层艺术的积累,可以作为好些厚厚的书本材料,这都是人类的通史。”雨果认为,“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北京的故宫更是中华民族一部史书。它是在元代大都宫殿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建而成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营造北京宫殿。清代加以扩建,故宫环以城墙,叫紫禁城。如果把故宫比做巍峨壮丽、气魄雄伟的交响乐,那么,从中华门到天安门约有1.5公里长的建筑群,便是它的前奏曲。进入午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典丽堂皇,巍然屹立在故宫中轴线上,特别是太和殿,是中轴线上三大殿的中心,也是故宫宫殿的主体,俗称金銮殿。明清两代皇帝登基,朝会大典,即在此举行,它是皇帝发号施令的主要正式场所。三大殿支撑着高大朱色圆柱,殿内装饰着美丽的彩绘,屋顶的黄瓦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巨大的廊檐向上翻卷,仿佛要起飞。太和殿前铺陈的云龙阶石,仿佛在游动,还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无不衬托出主体建筑的美,而太和殿就仿佛是故宫交响乐章的主题歌。故宫在中轴线上排列着三宫:乾清宫(皇帝寝宫)、交泰殿(宫廷小礼堂)、坤宁宫(皇后寝宫),乾清宫是主体部分,其他则是从属部分。总之,故宫是由许多建筑群构成的,每个建筑群又由许多独立的建筑物构成,成为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秩序井然,贯穿有序,构成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当你畅游故宫之时,你的感觉、知觉、想象会出现一个美妙神奇的境界,你的耳中就不由得回旋着一组组、一串串木石瓦建筑音符谱写而成的大型交响乐。同时,更令你感慨的是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仿佛看见明清两代王朝的历史画卷。
凡是伟大的建筑艺术,都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积淀,都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因而都具有时代的观照功用。另外,某些建筑还具有思想教育作用。建筑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艺术,一般不摹仿和再现现实,也难于叙述出某一题材的内容情节,而是以独特的艺术语汇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出某种意境、气氛和情调,能使人产生某种联想、想象和比较,造成思想情绪上的激动。例如,我们到南京瞻仰中山陵,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仰慕敬佩之情;我们到芦沟桥参观中国人民纪念馆,就会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四、建筑的实用性,可以调节人的身心的平衡
建筑归根结底是实用艺术。实用艺术除了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征外,它另一特征就是不侧重模仿客观事物,再现社会现实,而是通过某种空间造型表现特定的朦胧、抽象的意境、情调或气氛。恩格斯说:“希腊式的建筑使人感到明快,摩尔式的建筑使人觉得忧郁,哥特建筑令人心醉神迷;希腊式建筑风格像艳丽天,摩尔式的建筑风格如星光闪烁的黄昏,哥特建筑则像朝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39页)这充分说明建筑艺术有不同的美感。
【关键词】审美;属性;更新;影响;现代建筑
在人类社会中,审美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人。那么何谓审美?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即能使人们感到内心愉悦的一切事物。其次我们应该知晓,审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的评判标准而对事物作出的评价。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第一,审美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人类的活动主要分为物质性活动和精神性活动,而审美是人脑对客观存在进行美丑判断的活动,属于精神性活动。人们的审美活动,是从精神层面来实践人们的审美理想,体验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满足内心的审美需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
第二,审美是一种自由性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可以任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自主判断,而不受束缚。如此一来,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就更加自由,而审美活动的自由性特点也就更加鲜明。
第三,审美活动具有动态性特点。审美观念的发展不会停留在某一特定阶段。根据审美的构成,审美活动的动态性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审美心理的动态变化。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在不同的阶段会有着不同的变化。这属于审美心理的动态变化。其二,审美对象会随着主体的心理变化而发生变化。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心理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会直接导致人们对客观存在这一审美对象的存在形式进行审美再创造。
第四,审美活动具有悦情性。审美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愉悦人们的心情,陶冶美好性情。这主要是源自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审美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喜悦之情。它不以审美对象的形式、样态的不同而改变,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无论是哥特式、拜占庭式还是罗马式建筑类型,它们都凸显着中世纪时期国家、皇族和宗教的权威,渗透着人们对于神圣奥秘的崇尚之情,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享受。
如此个性鲜明的审美活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但是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科学技术以及宗教等等。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人类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推进了社会不断前进。
首先,政治制度对于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人类社会中审美观的走向主要是由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强势群体的审美需求所指引。这一点可以从建筑史中得到验证。不同年代的建筑,总是会呈现出某些特定的风格倾向。从本质上看,这种建筑风格中所反映的审美观,很大部分上是受到了来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强势群体的影响,进而主导着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影响着同期的建筑审美观。
其次,经济水平是影响审美观的重要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审美观,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而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隋唐时期,建筑成就达到高峰,建筑造型也日趋完美,以“造型简洁、装修朴实、色彩凝重”著称。而到了宋代,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建筑审美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简洁朴实的唐风建筑,逐步为追求形态丰富,讲究色彩选用的宋代样式所取代。
再次,科学技术也对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是双向的。一方面,科学上的每一次飞跃,往往都包含了科学家对美的想象。也就是说,人们的审美需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希望坐在家里能看到世界和欣赏艺术,所以发明了电视机。有了黑白的,又想彩色的;有了彩色的又想遥控的;有了遥控的,又想清晰度更高的数字电视。这种永无止境的审美追求,促使了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只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才能使许多美好的想象化为具体的存在,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得大众审美意识在不断发展提高。
最后,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无法脱离宗教的影响。在宗教教义里,神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是“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这种超自然的存在,是原始先民依据人类的种种社会特征来创设,同时还参照了人类社会的一些常见事物的形象。但无论是何种形象,都包含了原始先民对于神灵的崇拜。正是这种崇拜心理的作用下,产生了“万物有灵论”的观点,而且还产生了神化自然的思维。究其本质说,这都是一种虚幻的想象。但恰恰是这种虚幻的想象,建构了人类的审美。因此,审美的形成过程中是无法剔除宗教的影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审美的发展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和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信奉佛教的人日益增多,使得佛寺、佛塔和石窟等佛教建筑得以大批兴建,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鼎盛。正是源于对宗教的信奉,人们才形成了主流的建筑审美观,进而主导着同时代的建筑风格。
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成为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黑格尔曾说过,“只有到了艺术家能够自由的按照他的理念创造,能用天才的闪光射到作品里去,使所表现的形象新鲜而生动的时候,我们才算看到美的艺术的觉醒这一巨大的转变。”艺术家依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去自主创造审美存在,就是一种“自由”。而审美观的不断更新,则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也把现代建筑艺术带入了新的审美领域。
首先是建筑艺术中心的现代性转移。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进行评判。它不仅是一种认知,还是一种感受,一种与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体验等有关的内心感受。以往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重点总是在内容上,较看重作品的社会效应,如此一来,往往忽略了人们的感官感受到的美感,而一味地追寻依据理论加工过的美感。但是,随着审美观念的更新,现代建筑艺术更加注重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不是传统建筑艺术的和谐构图,舒适视觉。换句话说,现代的建筑艺术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艺术的完美展现。那些造型元素的使用,着力于挖掘元素的各种功能要素,来追寻艺术的美感,便于人们从艺术美中去体验生活、改造生活。
其次是建筑艺术造型元素的多元性使用。在古代,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使用天然材料来进行造型设计,使用的造型元素也相当有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更新,各种材质都可以应用于建筑艺术中,成为人们进行审美创造的多元化选择,有的因其奇特的质感效果而倍受人们青睐。“晚期现代主义运用高科技的材料金属、反射玻璃来表现的“技术乐观主义”;后现代运用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组合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解构主义以高科技材料表达追求冲突、碰撞、扭曲、斜置、破碎的美学思想;更多的建筑仍是沿袭着现代主义的风格,用材料如实地反映着功能与结构的特性”。①
最后是建筑艺术审美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社会潮流和各种美学流派的影响,建筑艺术审美观念在不断更新,因此就表现出了不确定性。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同时,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人与人之间的审美思维碰撞在一起,使得地域性、民族性的审美群体受到了严重冲击,从而产生了分化,同时也在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审美群体。
总之,建筑艺术总是在采用多元化造型元素的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本质特征和审美意蕴来传递艺术的美感,将人与自然巧妙衔接,显示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注释
①陈宇,陈惊生,《材料的美学特性与高层建筑造型》,《重庆建筑》,2003年第五期,36-37页
参考文献
[1] 帅松林,《审美・现代・后现代批判》,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7
[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庄裕光,《风格与流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 易燕湘,《艺术形式美与时代的关系》,湖南长沙:湖南省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2000.6
关键词:建筑艺术;质地感;审美呈现
1、建筑艺术中的关系
1.1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
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首先必须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采取的表现形式。
1.2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达到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的共性比较强,而形象思维则主要是个性,在建筑创作中,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匠心独运”就可以概括说明这两者的关系。
1.3构思与技巧,继承与创新
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不能不分对象和不加分析地搬用古典形式。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2、建筑艺术中的审美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总之,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建筑的技术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之所以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具有艺术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的性格美
所谓建筑的性格是指不同类型建筑的不同功能的外在表现。有性格的建筑,不仅能表现出采用那些与它的基本功能要求相适应的形式,而且还能明显地告诉人们它的作用是什么。
2.2建筑的造型美
建筑造型包括建筑体型、立面、色彩、细部等,它是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物质技术等条件而设计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同时,建筑的造型还要考虑到形式美的一些原则,如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这些也都是判断建筑造型是否美观的重要标准。
2.3建筑的结构美
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又是建筑物的轮廓。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建筑的结构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2.4建筑的风格美
建筑的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每一种风格中,既包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有时代的和民族的审美要素,所以建筑艺术表现为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和类型的风格。建筑艺术的基本风格是历史的产物。一般说来,时代不同,基本风格也不同,但由于影响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要素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格也具有相对的传统性和独立性。建筑艺术的时代风格比较敏感,民族风格比较稳定,建筑的基本风格在这两者的相互制约中发展变化。
2.5建筑的环境美
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因此,就存在一个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很早就十分重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的理论,也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相和谐,就象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流水别墅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座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私人别墅,坐落在一个具有山石、林木和溪流瀑布的优美环境之中。建筑的前部从浇筑在岩石上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悬挑出来,上下两层宽大的阳台,一纵一横,好象从山洞中“长”出的两块巨石,后面高起的片石墙和前面挑出的部分取得平衡并形成水平与垂直的方向对比。这种自由灵活的组合,不仅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而且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角度看到各种丰富多变的体形轮廓。
3、建筑艺术中的质地
建筑艺术中的质地――质感与肌理的表现是建筑造型及空间视觉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的视觉形象和人的情感具有强烈的影响。
3.1视觉效应
构成质地的要素是表面质点的大小、形状、分布情况。由于这些要素的差异,就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质地。但由于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的不同,砌成的石墙具有不同的质地效果和情调。单独性的质地视觉效应与综合使用不同质地的总的视觉效应是有些不同的,有时甚至相差很大。单独性的质地能够激起我们的各种情感反应。粗糙不光滑的点状质点的质地具有野性的、厚实的、自然的情调,粗糙不光滑的线状质点的质地具有坚韧、有力、松弛的情调;细腻光滑的点状质点的质地具有坚硬、寒冷、淡漠的感觉,细腻光滑的线状质点的质地则使我们感到活泼、坚实、优雅等等。
3.2造型
质地与造型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网格状的形态由于其有许许多多的小空洞而对构成材料的质地起削弱作用。如金属制的格片顶棚,可以看出,由于格网的作用,金属的质地已经很不明显了。此外,肌理视觉效果拙劣的材料,一般可以用凸起的浮雕这种造型来加以改进。无色彩倾向的灰色混凝土给人一种原始和脏的感觉,缺乏视觉吸引力和美感。但如果把这种灰色混凝土用浮雕铸模,或使用毛面木模板浇铸时(同时可用水平装饰线将模板连接处的痕迹隐藏起来)则可以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3.3色彩
同色彩不同质地视觉效果是绝不会相同的。粗糙的质地特别是绒状的质地对于高纯度的鲜艳色彩具有良好的视觉协调性,二者结合可以产生出强烈而悦目的效果。例如大面积高纯度的红色地毯,给人以醒目欢悦的视觉感受,如果换上相同面积的光滑质地,则人的视觉心理是难以接受的。大面积的光滑质地适宜于用沉着的有明显色彩倾向的灰性色或黑、白色以及低纯度色。另一种相反的情形是同质地不同色彩的视觉效果也是不相同的。如白色混凝土比灰色混凝土有更好一些的感觉。黑色镜面玻璃由于比白色镜面暗了许多,因而反射的景物朦胧含蓄,从而成为很好的塑造神秘虚幻空间的材料。
参考文献:
[1]何楠:《浅谈建筑艺术美之欣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
[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审美心理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各类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建筑数量与规模也获得了飞速增长。在文化建筑自身结构与功能设计上,如何从环境艺术设计上增强文化建筑的艺术价值,需要从关注人的审美艺术需求来探讨文化建筑的艺术性表现。
1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文化建筑具有广泛性,以满足人们参与、游嘻的综合性场所。如展览厅、博物院、音乐厅、游乐园等。当然,也包括过去的历史遗迹,如一些传统学府建筑等。环境艺术设计是基于环境要素,从建筑的内部结构、使用功能上,融入环境学、艺术学理念,突出建筑环境的舒适性、美观性。文化建筑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文化教育,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实际需求的满足,实现建筑内部结构、外部环境、建筑内部、外部环境的有序性、和谐性。作为一种泛称,文化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从艺术审美心理上来增强建筑的文化魅力,必然需要立足文化建筑的基本载体,从环境艺术设计思路与手法上,强调不同的设计理念。如对于传统封建王朝的建筑,设计师往往通过相对独立的组墙来划分统治者与平民的领土。当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不同建筑设计师也更加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化价值。文化建筑本身作为一个建筑综合体,其建筑内部结构、使用功能的设定,必然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联,而体现在美学理论中,即是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
2审美心理下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2.1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创造
从审美学视角来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其根本在于通过环境要素的艺术化处理,使其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文化建筑本身是为了营造公共的审美空间,而艺术设计是基于人的审美规律、人的需求来布置的环境空间结构。马克思提出“劳动”是灵活的、而并非机械的、“死”的劳动,是基于有目的的、合规律的创造性劳动。所以,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在创造审美的过程,表现为对美的追求与创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强调“越是复杂、高级的生产劳动,越需要进行周密的艺术设计,来体现审美创造的意义”,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审美创造,其本身在于对美的呈现与实践,创新作为艺术设计的生命,也需要从环境艺术的公众性、流行性上,融入时代性审美爱好与审美思想,并为受众所接受。当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还需要倡导独创性、前瞻性,要基于社会公众对艺术审美的发展趋向,来推陈出新。如意大利设计师李斯特在设计椅子时,并非仅限于对椅子的设计,而是在设计一种坐的方式。可见,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本身的审美创造,包括对人的生活方式及其他活动的满足,更是体现艺术设计社会性的基本内容。
2.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欣赏
从审美心理上来审视环境艺术设计,其本身不仅要突出艺术设计的内涵,还要体现审美心理的满足。审美欣赏是基于受众的心理体验和感知所获得的一种审美愉悦和享受。同样,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审美欣赏,需要从建筑的设计结构、功能表现、色彩、造型等方面,来满足受众的审美爱好,增强建筑环境的审美意义。对于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审美欣赏,其意义在于对文化建筑艺术形式的表达。任何文化建筑,其本身在满足使用价值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法来营造独特的审美欣赏环境,来激发人的情感愉悦,从而获得合理的、悦目的精神满足。如文化建筑外形结构美、文化建筑的内部装饰美等。
3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探析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心理
3.1从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来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
文化建筑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从建筑环境设计上,一方面来体现文化建筑的思想性、艺术性情感;另一方面从建筑环境设计本身来传达特定的精神价值和艺术风格。如建筑结构对生活现实的贴近,建筑环境对公众情感的服务等。建筑设计师作为文化建筑的导向者,其思想与审美感受往往对建筑主题的设计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激发人与环境的协同关系上,要通过建筑环境艺术氛围的搭建来强化文化建筑所承载的独特艺术审美体验。首都博物馆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保存场馆,其所陈列的文物独具文化价值。在进行文物陈设、布置与分类管理上,按照时间、类别、内容、主题等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并结合文物自身特性来优化博物馆的内部结构,既突出了对文物的保护与收藏,又能够从博物馆环境艺术营造上,考虑到对受众内心审美的诉求。
3.2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思维变化
对于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探讨,过去的设计理念倾向于对服务功能的突出,并适度融入审美文化来增强文化建筑的艺术内涵。如通过导入一些艺术符号,借助环境艺术设计要素来提升文化建筑的审美意象。但对于文化建筑自身所蕴涵的文化要素很多,环境艺术设计无法从中反映和呈现,受众也无法从抽象的艺术符号中来感知文化建筑的设计思维。因此,迫切需要从现代设计理念与审美意蕴的融合上,突出服务性、自我性,以完成文化建筑环境艺术意蕴的增强。首都博物馆主展厅设计宽敞明亮,各陈列物品依照建筑格局进行整齐排列,表现出室内文物与室内环境的浑然一体,也增强了博物馆自身历史文化的浓重气息。
3.3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审美视野的传达
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建筑审美理念的融合并非单纯的依靠设计来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而是从提升文化建筑的服务价值、设计价值上,来充实和丰富文化建筑的审美视野的延伸,扩充文化建筑的审美意蕴传达效果。
4结语
在塑造和培养审美习惯中,设计师需要从民族文化中挖掘感官意识,丰富人文导向。同样,在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主客体建筑元素的融合,从物质性、艺术性上创造审美文化,增强文物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满足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体味和感受博物馆空间环境的多样性,消除审美疲劳。
参考文献:
[1]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1,(3).
一、概念界定
审美心理,往往人们将其释义为对美的感受及体验。具体来讲,其主要是人们于美的体验中享受情感自由的过程。文化建筑环境设计的优秀程度,关乎着设计师对相关理念的理解和更多创作灵感,其可充分引导大众审美心理,是设计师掌握大众审美心理普遍性、趋势性的重要参考;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建筑类型,有利于我们生活及学习。文化建筑通常是指可提供学习及休息和娱乐的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及博物馆和美术馆等类建筑。文化建筑数量及质量和类型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文化建筑多样性极为关键,可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娱乐和学习提供更大空间;环境设计,环境设计主要是指不影响建筑应用功能而利用建筑美学理论知识,再结合现代化机械设备,基于环境而设计创作出是应有人们物质及文化两方面需求的室内外环境。其应具备健全的功能性设施,且务必体现所处城市的文化氛围及城市风格与历史文化等。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们的需求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设计创作极具实用性、美观性的室内外环境。
二、现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
当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主要是,崇尚自由、阳光、多样化。现今的文化建筑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但也还是遵循社会主流,崇尚自由、阳光。我国文化底蕴非常浓厚,古代文化建筑亦是历史中的伟大工程,传统文化影响着建筑思想传承及人们的审美观,其间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也随之变化。环境艺术设计承载着传统文化继承及建筑艺术的使命,随着人们建筑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建筑思想也应逐渐淡化,以寻找适应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新型审美理念及审美取向。并且,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渐多元化,受众更需要多感官及立体性审美体验,而并非单一性审美体验。人们所需要的是多元文化风格及艺术风格,而不再是单一文化风格及艺术风格体验。人们的审美体验及感知早已不是仅凭视觉来评判,而是基于多感官及综合性审美体验,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设计更应该注重不同颜色及不同形状和不同方位来刺激、吸引人们的眼球,风声、水声、鸟声可用于刺激人们的听觉,草木、花朵可用于刺激人们的嗅觉,这些都是综合性方式带给人们的不同审美体验。
三、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基本特征
文化建筑环境设计主要是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文化建筑属于各类信息交流中心,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场所,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文化建筑亦是世界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使者,其基于实物而将文字与图像结合,用这种方式吸引人们的眼球,拓宽人们的眼界,从而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也是其更深层的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风情。文化环境设计均是不同时期而有着不同特点,其属于承载文化多样性的载体。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文化建筑可体现其文化价值理念及信念。文化建筑环境设计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承载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各种文明,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结晶,更是地区特色不可磨灭的文化理念。
四、结束语
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观,以更具时代气息及活力,基于先进科学技术而将其创造的更加优秀,所构造的文化建筑更近人意。因此,分析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本文对审美心理及文化建筑和环境设计这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现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及其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基本特征,以期提升国内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浩.审美感受下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科技,2015(7).
[2]霍迪.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3).
[3]邢莉莉.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及审美特征的再思考[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7).
[4]张雅舒.审美心理与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4).
关键词:楚建筑;楚文化;形神之美;文化之美
Abstract:Truman also created complete, longer building system, building as a cultural and chemical reaction, and the inevitable express a cultural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population stage character. As a culture of the upper structure, chu architecture every phenomenon has its culture foundation, grand building and space and unique architectural form and structure is the material form of the chu culture, discover the formal beauty behind the cultural qualities and spirit, can we make our true see clear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master the chu architecture culture essence, make continuous self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complete in modern society to continue.
Keywords:Chu architecture; Chu culture; The beauty of form; Beauty of culture
英国著名学者V.Gordon childe认为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礼仪性)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1]。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楚文化是东方古代文化的佼伎者,从《楚辞》到《离骚》,再到《山海经》,都弥漫着一股鲜艳与深沉的混沌神话想象和情感热烈粗豪的浪漫。在这种文化的背景下,楚人也创造出了完整、深广的建筑系统,建筑作为文化的物化反映,不可避免的表达着一个文化种群和历史文化阶段的特质。因为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水平和方式,而且也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文化特质和精神。
一?楚民族和文化的起源及特征
楚文化绚丽、诡谲、浪漫的风貌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面培养出来的。楚文化形成于春秋中期以后(公元前4-5世纪),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人远祖祝融为高辛氏火正,而火正的主要职责就是观测大火星和鹑火星的星象位置确定农时,也就是史籍所说的“观象授时”的官职。在周成王时,楚熊绎受周天子封至丹阳,以“楚”为国名。“楚”是山林建国的意思。到周夷王时,楚人进入江汉地区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楚王卧薪尝胆,经过“筚路蓝缕”的岁月逐渐帅部族走上了强国之路。楚文化是中原文化在江汉地区的一种变异,是平原文化与当地原住民文化融合,吸取他族之长和文化的精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南方文化体系。
楚文化的重要文化特征有三方面:
1. 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特有的饭稻羹鱼生活方式。
2. 充满神话想象与远古传统的南方信巫好鬼的精神。《汉书·地理志》:“楚地……信巫鬼,重祀。”王逸《楚辞章句》也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涴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3. 浪漫的审美观照和艺术特征。《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融化成了有机整体[2]。《离骚》《天问》和《楚辞》一起构成了楚文化浪漫审美和艺术特征的基础思想体系。
楚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统一的的过程中,起到了意义深远的作用。可以说楚文化并不仅指楚人的文化,也包括楚地域中的各种文化概念。楚地那存留于古简朴犊之中,潜于吉光片羽之上的,使人们向往迫寻其形神之美遗韵的建筑文化就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与文化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只要有人类,就有建筑;只要有建筑,应当说它的灵魂就是文化。建筑作为文化的上部结构亦可以从其每一个现象中反映出文化的根基。
二?楚建筑的形神之美
虽然楚建筑于今已经鲜有地面实物可考,但从现今考古所了解的的楚地民俗,地理环境、文学艺术、绘画雕塑、文献等等,都能反映楚建筑的一些形制和风采。
(一)恢弘的建筑及空间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是《楚辞·惜誓》中对于楚人审美想象的描写,表达出了楚人宏大的气势和内在精神。“楚王台榭空山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楚地遗址后的感慨,虽然在岁月的流逝中建筑不免只留下断壁残垣,但是依然让人们感受到楚建筑的恢宏。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都是以气势恢弘见长。楚都郢现存城垣周长15600m,总面积达16平方公里,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古城遗址。与楚都的恢弘相符,楚地的宫殿、宗庙、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等建筑也呈现出了宏大的气势。《韩诗外传》记载,楚王登台进入宫时,“宫人皆仰视”,可见楚建筑之巍峨。
【关键词】审美视角;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到来,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起来,生活经济水平更是有了显著的提高,于此同时,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的建筑环境设计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他们对建筑和环境设计有了更高的审美标准。现在的文化建筑提高了城市建筑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已不同于传统的文化建筑。基于审美视角,我们需要探究现在社会的审美需求,分析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的关系,并提出要基于人们的审美视角的设计构思。
1审美心理
1.1审美概念
审美心理,往往人们将其释义为对美的感受及体验。具体来讲,最主要的其实是人们在美的体验中享受情感自由的过程,审美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和体验,更多的是来源于人们的心理活动。审美具有直观性、模糊性、和大众化性。审美的直观性就是建筑、环境设计通过具体的文字、图案、颜色等传递给人们的视觉与感觉上的审美;审美的模糊性是通过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一些传达主流思想不明确的事物进行修缮;审美的大众化性是现在在更多的关注文化传承的同时,并结合大众需求,创造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相贴近的设计。
1.2审美需求
审美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受,是在心灵活动中对于事物的一种主观性的评价,马洛斯关于人类实现愿望和要求中对审美的需要通常有对称、井然有序、外观美、平衡。审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于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审美而言,现在更多的融入了文化传统和人们对文化和艺术的审美需求,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多样化的,但是主体发展趋势还是崇尚自由与阳光。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对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也间接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人们的思想、审美毕竟是在不断的除旧更新,自由与阳光、大众化是现在的文化建筑与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与新的审美需求相结合的审美趋势。审美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受众者需要的是多层次、多感官、立体形态的一种体验方式,而非传统的单一取向性的审美体验,第二受众者还需要将多元文化风格和艺术风格一起进行审美体验,并非单一文化风格和艺术风格的体验,现如今审美的体验已经不依靠于视觉进行简单的判断,而是通过我们每位大众多种感官共同协调而形成多方面、综合性的一种体验,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工程模式,其中方方面面都是文化中的体现,我们从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发现,设计者更多的是通过综合性的方式,给我们进行全方面的审美体验,影响我们审美体现的手段已经越来接近于自然,朝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方向发展。
2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建筑与环境设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信息交流中心场所。在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设计要创造出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设计,是要结合整体的建筑以环境作为衬托、辅助与美学原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既能展现建筑的室内外环境使用价值,又能体现建筑的精神层次和建筑特征。
3文化建筑与审美
建筑的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物质内容,它充分反应了地域文化的特点及体现周边特色的靓丽风景。文化建筑中的审美,可从审美大众化、模糊性、直观性这几方面创造出供人们欣赏并提供服务的公共交流场所。文化建筑是人们日常社会活动中缺一不可的公共建筑,并且文化建筑越多,水平越高,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增高,文化建筑也在不断的追求着人们的主体审美趋势,以视觉为文化基础,创新出新的形象,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以自身的文化特性与大众需求来吸引更多民众。
4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首先要遵循美的法则,其中基本的审美原则为:第一、比例和尺度:比例在建筑环境之中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要素,选择合适的比例,能提高文化建筑环境设计的美感。第二、均衡和主次:主次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作品的松散和单调的现象,均衡和主次是相互联系的。第三、反复和韵律:合理采用反复和韵律可以增加节奏感。因此在结合人们需求的同时美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审美要素会使得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整体感更和谐,视觉上会富有生动、活泼的美感,整体会显得具有节奏感。环境艺术设计基于人们的审美视觉角度,并依靠于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承载着文化传统,为生活提供更多艺术环境。
5结语
总而言之,在保证建筑的环境设计功能方面,我们的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审美视角之上的艺术构思,在当今世界的多元化的艺术审美形式中,注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与活力的建筑与环境设计。因此,文章从审美的主流、文化建筑、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三方面分析审美视角,对日后的设计水平有着很大提升帮助,以提升国内城市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万然,朱华亮.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
[2]霍迪.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
[3]胡玉珍.公共空间老年人无障碍设施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15(07).
【关键词】图书馆;诗意;建筑;岳麓书院
1 “诗意”的含义
“诗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诗意,指的是诗词歌赋借助于形象描写表现境界或情调的审美特性。古今中外关于“诗意”狭义含义的解释,皆类似于此。就中国诗学角度而言,尤其如此。从具有“赋、比、兴”特点的《诗经》,到中国当代诗歌,无不具有丰富多变的客观物象,同时又藉此充分渲染、表达主观情感,呈现出“情境交融”的特点,以及“意在言外”的审美意趣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征。语言愈简短而回味愈无穷的,则被视为上乘之作。[1]
而广义的诗意,指的是被描写事物或实际事物以有限的构成、有限的形象等因素传达给人的很多想象、很多感概。如上所述,构成或形象愈有限,而回味愈无穷的,则愈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文化品位。
为便于讨论,在此指出,有诗意审美价值而在其它方面有明显价值缺欠的事物,本文称之为“残缺美”。
在本文讨论范畴之内,囊括狭义诗意与广义诗意。
2 图书馆建筑的诗意审美特征
图书馆建筑,包含多种审美特征,而其“诗意”审美特征,则常常为人们所忽略,因此,在图书馆的审美研究中留下偌大空白。事实上,很多建筑与诗歌都服从于表达意境与情趣的之需,图书馆建筑尤其如此。因此,使很多建筑与诗歌常傍久依,从而使很多建筑具有“诗意”审美特征。[2]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图书馆建筑的“诗意”审美特征表现得尤其突出。下面,以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为例,从诗意角度浅论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3]
3 从诗意角度浅论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
3.1 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之简介
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亦即现在的御书楼――或曰岳麓书院的藏书楼,具有悠久的历史。1987年在原址基础上重建之后,主楼的主要受重部位全为钢筋混凝土,而外露部分则基本以古朴典雅的木结构为主,楼内配以空调等设施,以便书籍收藏和日常管理。现在,岳麓书院的藏书楼作为古籍图书馆,供书院相关人员及外来学研人员使用,藏书数量已逾五万册,很多珍贵古代典籍如《四库全书》等均有珍藏[5](见图1)。
3.2 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诗意美的形成基础
岳麓书院的根基是私人书院,与官式建筑、世俗建筑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实质是古代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体现和艺术审美的寄寓,亦即文人建筑。在此环境中,可更为充分地描绘客观物象,可更为深刻地倾吐一己心声,[3]因此,处处充盈着自然朴实之趣和直抒胸臆的旷达,诗文、题名、匾额、楹联处处盈目,处处皆是诗情画意,较之礼仪森严宏伟严谨的官式建筑与诗画淡薄实用俗气的世俗建筑,更具诗意审美特征。[3]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亦然。
3.3 从诗意角度浅论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
1)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狭义诗意审美特征
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通过题名匾额、楹联雕刻等,展示了书院的教化内容、文化内涵等,而傍依于图书馆建筑周边的亭台廊轩、花草树木等,也多含典故,饱蕴寓意。这些显性与隐性的要素,使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彰显出深邃茫远的诗意审美[5](见图2)。
正如英国学者安诺德所言:“一个时代最完美、最准确的判断,在其时之诗中,只因诗乃人之心力精华所成。”[4]而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产生与成长,也可在相应诗文、碑刻等元素中体现出来。由唐代至今,关于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歌赋诗词难计其数。如北宋赵拄的“雨久藏书蠢,风高老树斜。邻居尽金碧,一一梵王家”,描绘了藏书楼创建之际,岳麓山的佛庙已是香火鼎盛,而相较之下,书院则愈显孤寂冷清:书遭虫咬,老树在狂风中颤栗。“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载千载心,俯仰数椽足。”[5]朱熹在《山斋》中,描绘了御书楼在上而讲堂在下的格局,使人隐约感受到到作者所生活年代的一些形貌,这就使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历史生命在无形中获得延伸。“空中楼阁蔽松权,此日谁人文六经。尽在水声山色里,年年芳草逼人青。”通过明代吴愉的《尊经阁》一诗,我们依稀看到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今貌,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历史生命更具张力与活力了。“仙家何地说蓬莱,百尺高楼接上台。绕槛溪山春隐映,宿窗星斗夜昭回。皋比旧以南轩重,典籍新从北闻来。莫谓神京看较远,缥囊细恢五云开。”清代王舜年在其《御书楼》诗作中,极尽笔墨渲染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御书楼)的神圣伟丽之形象,并刻意点睛,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御书楼)多受历代帝王将相之褒奖。
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所具有的匾额与门联,则是从诗意角度发掘其审美价值的另一个切口。开始,匾额源于建筑,附于建筑,对应着建筑,而随着光阴荏苒,建筑往往也因为匾额而名声渐彰,如“御书楼”匾额。[5]
而楹联,俗称对联,源于唐代,由骈文、律诗发展而成,盛传至今。其语言精炼,活泼灵动,是中国诗歌园地中的一枝奇葩,谷向阳在《中国楹联学概论》中称之为“诗中的诗”。[5]楹联,用于渲染景物,装点建筑,丰富寓意,引思,可给观赏者以各种精神引领与文化启迪,不仅具修饰美化建筑形体之用,且有升华了建筑审美意蕴之功。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环境引发各类楹联的创作,而这些名联反过来强化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底蕴与审美品位。如,悬于御书楼的“训话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镰、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通过以点为面的艺术描绘方法,说明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御书楼)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大教学者们术有专攻,学问精湛,用功极深,求真务实,守道循义,也旁敲侧击地道出了岳麓书院图书馆(御书楼)的历史荣誉和历史地位。同样是悬于御书楼的“怪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哀翰;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之句,其上联以夸张手法颂书院是传统文化之传播圣地,下联则同以夸张手法赞咏御书楼藏书之广博丰富,通过概括力很强的几个字眼,将御书楼在古代学问史上的显赫地位和传播文化经久不衰之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为岳麓书院图书馆(御书楼)赋予了深邃的历史生命和雄丽的审美意境。
2)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广义诗意审美特征
除了上述这些显而易见的、直接彰于文字的诗意审美特征之外,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本身还隐含着基于传统文化的诗意审美特征。岳麓书院图书馆的文人建筑要素,是淡雅简洁而富有亲和力的,而礼制建筑要素,则是宏伟富丽而有严格的秩序等差的,与当前时代精神相契合而成,这样的建筑构造特色,富有对比特色,庄谐互彰,主次相映,传达出传统礼乐文化影响下的诗意审美特征[5](见图3、图4)。
3)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残缺美”特征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及彰显其诗意审美特征的诸种元素亦然。是以,除了认真发掘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上述的“完整美”,我们还有必要去发现其因地域限制、时代限制而含有的“残缺美”。这样,我们就会从诗意角度全面解析出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譬如,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在彰显士文化建筑之典雅朴素之际,也不可避免地展现出过于“出世”的消极思想;在体现礼乐相映的和谐美感之际,亦表露出皇权时代依礼仪思想划分尊卑判分等级的专制主义思想;在体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境界之际,亦反映出风水等迷信思想。[5]
4 结语
在建筑国际化、个性化的时代潮流的裹挟下,中国图书馆建筑亦不例外地卷身其中,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浓重传统文化的图书馆建筑愈来愈鲜见。而传统文化脉络一旦割断,这个民族必然严重贫血、发育不良。因此,多方发掘图书馆建筑的价值,传承其传统文化精髓已刻不容缓。本文尝试着从诗意审美角度发掘中国图书馆建筑的价值,期引发有识之士的注意,为打造出具有时代意义、饱蕴“天人合一”等卓越思想价值的图书馆建筑而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凌.诗意的建造[M].2005:1-6
[2]张耀东.我国图书馆形态的历史沿革与未来[J].科技情报开发,2009(14):2-8.
[3]王良鹏.浅析中国古代图书馆的特征[J].浙江社会科学,2008:1-3.
[4]郭继锐.院校图书馆应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精华[J].中国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6)53.
建筑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形式。建筑艺术属于建筑建设的一种意识形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具有一定的反作用。随着建筑艺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对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进行满足,这就促使人们在技术上不断革新发展。很多时候,艺术性的追求往往使人们在思想意识形态及物质技艺上不断提高,而新的艺术需求也将会带来巨大的技术革新。总之,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调关系。建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对建筑艺术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一般意义上来说,技术越是先进,越是能够解决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矛盾,就越是能够达到一定的自由形式和艺术美学境界。而建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建筑艺术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手段,同样也需要一定的艺术表现。所以建筑界上一直有这样一种定论,在技术上趋于完美的建筑,在艺术效果上很可能差强人意,但是在艺术上达到一定美学价值的建筑在技术上一定是卓越的。当然,由于受到审美观念的制约,建筑结构只有在逻辑关系上体现出艺术美,才能够实现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创作的完美契合。⑤
二、处理好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协调关系的有效途径
建筑是一门物化了的艺术,通过视觉效果给人以美感,它既要满足建筑学、科学技艺以及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客观规律,还要满足人们的文化物质需求,能够给人以最大化的功能享受与美学体验。因此,在处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协调关系时,应以建筑技术为基础,对艺术进行考究,使艺术性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而且在处理两者关系时,要因时因地而异,对建筑所在的历史时期、民族文化、地理气候及生活进行深入考据。只有在发展我国建筑艺术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将传统的中华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推动我国建筑文化的承袭与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建筑。
(一)提高建筑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协调发展
高技术性和高艺术性的建筑不是通过人们的意识想象凭空产生的,而是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在处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两者的协调关系时,要注意对物质文化的考量,要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对建筑物进行艺术设计。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建筑艺术的超前性,使其既根植于现代文化土壤,又高于现代审美,进一步促进审美观念的革新与发展。因此,建筑师不但要具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要有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能够将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二)不断强化建筑的艺术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审美观往往受经济文化的影响较深,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审美上也日益发生着改变,而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在建筑艺术上得以呈现,所以每个时期的建筑物都是当时文化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当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人们在建筑上更加注重其功能性和美感。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建筑技术的管理监督,还要保证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协调统一,强化建筑的艺术特质。
(三)提高建筑技术,促进建筑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建筑艺术;美学原理;内涵
建筑艺术作为传统艺术,可以充分呈现各类建筑元素,包括线条、色彩、质感等,构建出符合人们审美的房屋构架,具有多重空间,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建筑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还可以形成建筑艺术,同属于技术与艺术的范围,并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创新,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建筑。
一、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建筑”一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房屋或是具有实用性的建筑物,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其二是经过建筑设计师构思后,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和样式,与艺术、文化息息相关。建筑和艺术虽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各自有相应的概念,但因为两者都与“建筑学”有一定的关联,符合其专业特点,因而形成了很多新概念,比如建筑艺术、建筑美学等[1]。在英语的表达方式中,通常会用building或house表示房屋等,用architecture表示建筑学,这就突出了建筑设计师对于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重要性。又因为建筑除了是一栋建筑物外,还是一种造型的体现,如此,它必然会涉及到不同的美感因素,即不同的点,由点发展成线,最后形成一面,或是整体建筑形式的质、色等,所以,建筑也可以被归为美术的范畴。“建筑学”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它涵盖了科技和艺术,让科学与技术两者的关系变得和谐统一,互相融合[2]。
二、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的异同
(一)相同点
建筑设计师在构建建筑艺术时,会适当融入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让其具有文化艺术,并且两者都归属于“上层建筑”,会形成相同的创作基础。其创作规律基本相同,两者都是以人的思想变化为源头,了解以往生活的特点,分析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特有的艺术形象,与时俱进,有较强的社会性与民族性[3]。同时,两者还受艺术普遍规律的引导和限制,会采用同一种创作手法,以及不同的结构处理方式,突出设计者的观念,形成不同的形式结构,运用形式法则完成设计。
(二)不同点
文化艺术包括文字、戏剧、电影等,其中,文字艺术主要突出了文字的运用以及语言的描写;戏剧是要以剧本为基础,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效果的结合,增强戏剧的影响力;电影则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而建筑艺术通过造型,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视觉的享受,但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其实用性与功能性,因其一旦建成,会保留很长一段时间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即建筑与人的联系要远超过艺术与人的联系,它会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建筑艺术的造型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精神意识。另外,建筑艺术与文学艺术虽然都可以体现出人们生活的特点和形式,但建筑艺术除了可以反映其生活外,还可以根据本身实用性的改变,以及使用功能的调整,使其通过简单的雕刻、绘画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内涵。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建筑艺术是由固定的或抽象的几何形体组成,会营造出良好的居住或使用氛围,或是宁静动感,或是朴素华丽,不再拘泥于固定的艺术形态,增加自身的艺术魅力[4]。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除了可以在雕刻、装饰上体现出来之外,还可以从内外空间的展现以及空间的拓展上体现。首先,调整内外空间的布局以及进行空间的扩展,是为了满足建筑实用功能的要求;其次,这些空间被充分利用后,可以营造出相应的氛围,但这必须以人们的活动为基础,对室内环境有初步的记忆。这就是在原有三维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时间元素,让其变成四维空间,即只有在一定空间的基础上才可以形成建筑。
三、建筑艺术蕴藏的美学内涵
(一)从建筑风格的角度分析其美学内涵
建筑是以石头为笔记录下的史书,这已经成为建筑给人的初步观念。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观点分析这一观念,不管是我国传统文化建筑,还是希腊、罗马建筑,都是把一个时期抽象的历史变得具象化,用物质的形式展示给当代的人们。而我们除了可以从这些物质中了解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概念性的理论外,还可以发现其建筑风格,并进行分析[5]。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只关注建筑风格,而是注入美学的观念,从不同的教育进行审美,让其形成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的产生必须以物质为基础,为建筑风格的形成提供保障。另外,建筑风格也可以体现出某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水平,包含一定美学与哲学观念。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相应的建筑风格,而如果从共时性的角度分析,不管是建筑本身还是其风格都与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建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欧洲各个国家都展开了复兴运动,但因为生产力水平存在的差异,让各个国家的建筑各有特色。很多西方国家都会把石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使用,其精细的雕刻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落后,而是让人们不断惊叹,让人们不禁思考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这类建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当时人们多受唯物主义观念影响,但这种观念却无法在建筑中体现出来,意见大多由上层人员提出,没有满足平民的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生产力的不足,形成的封建管理制度。因此,这类加入大量雕刻的建筑无法在民间普及,只能作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使用。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的生产力有了质的发展,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并认识到财富的分配不均,所以,建筑设计者渐渐把中心从装饰性向实用性转变,满足社会大部分人的住房要求,形成平民化的趋势[6]。另外,人们普遍认为美学是哲学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艺术哲学,即美学和审美发生改变的同时,也就是哲学观念的改变。如果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出现大量需要消耗较多材料的建筑,并以技术美学思想为指导,这种思想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具有很浓的理性主义色彩;而注重建筑信息的现代西方建筑,着重突出了反理性色彩。通过上述分析,很容易发现当代建筑设计者开始注意到无序、冲突等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建筑哲学观念,让建筑艺术实现了精确与模糊的完美融合。
(二)从我国传统民居的角度分析其美学内涵
在世界众多的建筑风格中,我国的传统建筑无疑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把不同的设计元素融合在一起,让其具有整体感与美感;并且,其表达的生态观念,也和我国传统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7]。在古代,很多哲学界就已经提出了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即“天人合一”,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也是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是指包罗万象的大自然,为客体,“人”是指在大自然中进行生产生活的人,为主体,主体和客体完美融合,便可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我国传统民居在正式建设前,必然会遵循相应的原则选择房址,即背阴朝阳、北山面水、坐北朝南,便于形成房屋整体的良性生态系统。而背阴朝阳,加入山水的设计则可以通过整体布局完成,无需遵照原有的设计观念。此外,传统民居在室外实际上也体现了这一观念,很多大户人家会在庭院安放假山,修建湖泊,而平民人家也会种植花花草草,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也会在室内放置一些装饰用的盆栽,让自然景色融入人们的生活,以此形成现代装修风格。同时,我国传统民居还可以体现出不同地区的特色景观[7]。比如,在高原生活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傍山建房,让房屋错落排列,在平原生活的居民大部分都会把房屋安放在深巷内,而江南水乡的民居则会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改变庭院或外墙的景观,增加人们与自然景观的亲切度。
四、建筑艺术的美学意义
建筑艺术的美学是一门形象思维的学问,它是在文艺批评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理论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艺术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形式,要求人们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建筑艺术,完成现代建筑的设计。而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分析观念,在哲学的思考范围内,也就要求人们坚持从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建筑艺术形成或出现的各种现象,即通过辩证的分析,以及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解答其存在的问题,全面思考。因美学提出的观点中着重突出了协调的观念,所以,人们在进行审美工作时,要充分运用这一观念分析其规律,明确科技和艺术的关系,让两者在整体的建筑中变得和谐、统一,以增强设计的整体感[8]。此外,现代科技和艺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也改变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实现了美学观念的创新。比如,很多设计师以往只从三维空间着手,进行设计,但在加入现代科技后,逐渐向四维空间改变,形成新的建筑群体。因此,建筑艺术的美学除了要让设计者客观分析当前的现状外,还要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完善建筑学的理念,丰富其内容,促进“建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使其向前发展。综上所述,建筑艺术作为一种融合多种形式的艺术造型,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独有的艺术规律和美学理论。因此,建筑设计师必须明确建筑与艺术的关系,了解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其美学的内涵,用哲学的观念进行分析,确定其美学的意义,让现代建筑设计观念与传统设计观念相结合,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丰富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参考文献:
[1]朱根杰.建筑与美的分析———建筑美学漫谈[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55-57.
[2]刘华龙.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J].中州学刊,2015,(03):230-232.
[3]李立.浅论建筑艺术与美学的辩证关系[J].安徽建筑,2013,(05):23-25.
[4]潘天波,胡玉康.建筑美学:美学的建筑学内涵与后果[J].艺术科技,2011,(01):43-47.
[5]唐孝祥.论建筑审美与艺术的共通性[J].新建筑,2015,(06):37-39.
[6]艾定增.符号论美学和建筑艺术[J].建筑学报,2015,(10):26-29.
[7]张鹏,赵彦,马秀荣.论建筑艺术与美学[J].科技信息,2012,(25):278.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 纯几何体
关键词:美学 建筑 设计 思想 理论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esthetics mor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aesthetic architectural design thought and theory
中图分类号: 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美学属于一门理论课。尽管“建筑”在先,“美学”在后,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建筑的侧重点是明确的。对学习建筑来说,经过几年系统训练基本上能形成从结构、材料、环境、造价等角度审视建筑的专业习惯:对非建筑专业的来说,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也能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形成体系。有没有建筑美学方面的知识对他们来说仿佛不影响什么,但换个角度看就值得深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人们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对城市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建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据有关方而统计,我国的建筑总量己达全世界建筑总晕的50%以上,各种流派、各类风格的建筑应运而生。
1.现代建筑设计美学思想倾向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有关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建筑美学具有价值独特的科学与人文两重性即建筑语汇所表达的意义建立在整个建筑功利性空间系统的基础上,空间系统之存在是实用功利性和科学技术的结晶,因此,建筑美学价值的独特性表现在科学的建筑技术美学价值,这是其他一切艺术所不具备的:建筑美学价值的另一方面就是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共性,具有感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切艺术所共有的多元化的人文特色,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建筑应具有技术性、艺术性:建筑设计应遵循适用与关观的原则。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演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
2.现代建筑设计中美学思想的具体内容
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刨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多样的建筑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适宜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溶为‘体,形成了各种建筑文化自己的美的语言。不间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总结的建筑,向植物。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各种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体。建筑之美在于其随意之处竟显精致,虽由人做宛自天成的艺术刨作。无论是拼贴,是变异,抑或是残缺,奇险,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非和谐”意识引人注目的一种倾向。例如,后现代主义建筑将拼贴正式引入建筑创作中,矶崎新的筑波中心是典型事例。他将历史上和当代的烈度,罗曼诺,米开朗基罗,穆尔,霍来因等很多人的片断从原来的文脉中撕拉出来,进行了转换和拼贴,构成了一个相互撞击的新系统,建筑之美在于科学技术对艺术和建筑创作的影响,这是20世纪艺术和建筑发展中,最鲜明的有益于以往时代的特征。技术的进步使得建筑师的梦想成为可能。艺术的作用表现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使生活的爆满,从感性上体验自然和人生的韵律和诗意。这时候的建筑界逐渐形成了“反形式美学”“高技美学”“生态美学”和“可维持发展的美学”为代表的新兴建筑美学体系。总之,孕育着一个文化背景的建筑,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建筑,既可以折射出所处环境的文化传统,人义精神,同时也以其自身诠释着美的概念,建筑丰富的语言中裹着的是让人无尽的回味。
3.建筑美学的意义
之所以建筑美学是设计工作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因为建筑美学在实际建筑中存在着重要意义,建筑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能真实地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形态、一个家庭,概言之,就是建筑物拥有者的政治文化、经济状况,具有真实美。真实是美的内核,建筑的美学价值首先在于,通过对建筑的审美,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构建的社会、时代或家庭当时经济、政治、文化之真实状况。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审美,窥见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对建筑美的构建的支撑力和制约力。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凝固的史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原子塔,人们通过对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建筑物的审美,可以看到工业时代和原子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状况,并且是勿庸置疑的。
2)建筑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以及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形态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取向和美学追求。应该说,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决定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建造的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水平。反过来,通过对一个建筑、一个建筑群的审美,也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这个建筑群所建造的社会、时代的科技进步状况和创新能力。科技和创新是美的内涵,是美的创造的原动力,是美的母体。一般意义上的美是如此,建筑美亦是如此。3)建筑的实用性,也就是建筑的实用价值,同样是建筑美的美学意义的重要体现。建筑的美学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实用性(实用价值)。美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实用,建筑尤为如此。一般说来,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实用性有直接实用性和间接实用性之分。没有实用性,就很难说有什么美的感受,也就谈不上什么美。实用价值可以产生舒适,可以产生愉悦,可以激发美感,让人感受美。显然,建筑的美学意义,体现在其实用价值上。反过来,建筑的实用价值,彰显建筑的美学意义。
4)建筑的美学意义还体现在建筑的鉴赏价值(也叫观赏价值)上。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可以构成一个很好的建筑景观,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一般说来,建筑及其环境是同步设计,同步建造的。建筑群尤其是这样。环境强化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感,环境又扩展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建筑主体,有了与主体建筑和谐映衬的环境,其观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它(它们)的外观、神韵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结束语
通观建筑美学的种种理念,人们能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美难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它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还包括了听觉、触觉、味觉、心理感受等等许多因素,义融合了技术、理念、环境、审美的主动者与被动者等等方面于一体。展望未来的建筑美学观,它必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融合系统论、环境学与生态美学等多种学科,把自然、生态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相互和谐作为审美的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将更加成熟和完善,必将成为建立在广义基础上的审美价值标准。
参考文献
[1]建筑美学的人文趋向,冒亚龙,
[2]试论现代高层建筑美学的内在和外在标准,谭汇川,赵翰文,‘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