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自信的要求范文

文化自信的要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自信的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自信的要求

篇1

面对当今社会的需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也做了多次改革,然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教学、口语习作教学的基础,最新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于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建议。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识字写字教学部分作了变动,实行“识写分开”,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字,其中2500会写。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多认少写”。所以,老师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变化。当今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特别是具备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我认识到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时代在识字写字教学上要有所创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标;识字写字教学;变化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多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针对很多方面做了较大调整变化,认真研究学习新课标对于改进教学、推进课改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在“识字写字教学”的部分主要有一下变化:

一、调整识字量

义务教育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2500个左右会写”这个整体要求不变,但各个学段“会写”的字数有变化。也就是说,第一、二学段,要求“会写”的字数减少,第一学段减少200个,第二学段减少400个,第三学段则增加400个。

调整之后各学段的“会写”字任务更能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有利于更好的完成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识字教学任务偏重,特别是“会写”的任务偏重。因为,在字的音形义里面,字形教学为主要矛盾/新课标调整后,减少了第一,二学段的“会写”任务,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有很多时间做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而第三学段,学生已经基本熟练地掌握了偏旁部首/汉语拼音/间架结构/查字典等等,为学生自主识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增加一些“会写的教学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不重,还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重视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汉字也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标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第二学段(3~4年级),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第三学段(5~6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新课标在三个学段都提出了让学生掌握独立识字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要让学生有主动识字、喜欢学习汉字的愿望。上课的时候采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用适合的方式来学习汉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可以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发展了组词造句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当我们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识字就不再是那么乏味的事情了。

三、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在新课标里,强调了“写字姿势要正确”。第一学段(1~2年级) 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划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贴(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在教学建议部分,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端正、正确、整洁。书写姿势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方法创新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对识字写字的要求应该不同。语文教学在不断改革,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新课标更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明白在新课改中要做什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进行创新教学。用同一方法去教学是不能把识字写字教学搞好的,所以在课堂上要有创新意识。这里的创新就是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所以在新课改的课堂上要有创新的胆识。课堂上有“不确定性”,这是创新的土壤,课程的可变性的东西太多了,课堂教学毕竟不是公式,它具有不确定性。每个教师也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语言、教学切入点。教师教学时的再创造是学生想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只给学生做引导,引导学生去想象、探究,教师只是点拨一下,留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再去创造。“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相互进步,教师不要当教学的支配地位,教师可以从教学上解放出来,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新课改教师要有“下岗”意识,让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中越来越不重要了,这样就很好,以学生为学习的主导。

篇2

一、指导思想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一直以来,指导思想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人民的指导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统一,这些事实无不一一证明着这一指导思想的伟大正确之处。之所以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这一指导思想具有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便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只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才能具有科学的文化知识,才能不断发展建设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团结人们,才能树立起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原因之二是这一指导思想以具体实践为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文化建设文化改革的过程中,只有立足实践,脚踏实地,了解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征求人民大众的意见,才能做到众口协调,才能使我们的中华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根深蒂固,广泛流传,才能树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原因之三是这一指导思想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在指导思想与理论思想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发展进步,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保持这一指导思想的先进性,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才能适时应对。在保持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更是如此,只有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保持中华文化的新鲜感,才能不断加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泉和动力。一个国家和人民只有有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有共同的目标,才能有共同的道路,在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上,才能对自己的文化树立起信心。在2008年抗击非典时,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树立起共同的理想,才能众志成城,才能万众一心,所以说,这种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文化与精神才能取得自信,才能在遇到困难的道路上明确前进的方向。并且,在这个西方社会各种各样文化与思想的不断侵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只有坚定共同理想,始终保持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一味的追捧而忽略了本民族的文化与信仰。所以,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文化改革的道路上,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为我们的中华文化自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又培育出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没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就没有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源就来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来源于优秀文化培育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与对文化的自信就来源与我们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反之,如果没有我们对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自信,就很难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着时代的发展趋势,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潮流。如果没有时代精神,我们便不能与时俱进,并不能使我们的文化得以创新,倘若我们不能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得以创新,便很难树立起文化自信。所以说,时代精神是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只有发展时代精神,我们才能为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篇3

第一,中国教育自信建立在中国广博的文化根基之上。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当中,中国的历史文化久远、丰富,有它的立足之地。在古代,不仅拥有儒家教育思想,也包括诸子百家等丰富的教育思想、教育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作为教育基础的文化。我个人曾经做过一些研究,出版过《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1949-2009)》等著作,还对陶行知等一些教育历史人物进行过研究。这些都是基于历史的角度,进行价值判断。我感到,只有对历史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以后,我们才会有这种文化的自信。

第二,中国教育自信不仅仅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而应该是建立在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全球文化基础上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事实上,近五百年来尤其是1840年以后,人类交往逐渐增多,客观上没有一个纯粹的中国的教育,没有一个纯粹的中国的文化。教育和文化,中西是交融的,我们所教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内容,主要是从其他国家,从其他的文化中学来的。即便是人文方面,哲学领域,在1914年以后,我们也大量地接受了欧洲的新教育以及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国家主义等教育思潮的影响。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因此,我们不可能回到那个孤立地讲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去,中国文化自信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完全剔除受其他文化影响的文化基础。

为此,我们真正要建立自信,就不能回到封闭的老路上去。要避免对立主义的立场,不能将其他国家的优秀的文化和教育排除在外,只讲本国的东西,认为只有本国的文化和教育才是值得自信的。封闭和孤立都不可能真正建立自信,孤立的自信,就是一种自负,就容易使得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失去平衡,难以持久,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开放,建立面向未来的更加开放的心态,着眼整个人类的文化,作为我们自信的基础,以完整全面的视野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

第三,中国教育自信是建立在专业和理性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专业性,自信实际上只是一种世俗的情感,而不是拥有坚实基础的自信。如果没有专业的基础,我们就缺少对文化的分析鉴别。不管是中国的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它本身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

只有我们有了清醒的理性,有了专业的判断,才有可能分析得清楚什么文化是有利的?文化的哪一面是有利,哪一面是有害的,哪一面是要清除的?我们中华文化的庞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不是每一种文化都需要自信。以“追求做人上人”为例,这也是中国文化,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它作为我们自信的基础。我们应该改变它,努力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要尊重人,建立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

教育的文化自信的建立实质上是一个对文化理性认同的过程。筛选文化、教育中与社会发展的曲线一致的认识,对它们进行分析、判断、鉴别,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自己的认同。实际上,文化发展的一个机制就是认同,主要是对过去历史文化积淀的认同。

现实确实存在一些人对中国的一些历史文化,缺少了解,所以缺少文化认同。一些学校可能表面上很时尚、很光鲜,但事实上它处在无根的状态;一些学校找一个历史名人来作为它的标志,但或许他们对历史名人并不理解,缺少对名人内涵的挖掘。这些现象都是缺乏自信的非理性、非专业的表现。

影响中国教育自信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我认为有两个。第一个关键因素是教育和文化的过度组织化。过度组织化所导致的就只能是指令和服从。只有指令和服从的时候,人就不能自主地思想和创造,文化就不可能正常地生长和发育,正常地传播。这也是几十年来,中国教育当中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文化认同的前提是人有自主性,能够自主判断,自主分析,否则,理性和专业都不可能生成。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过度的标准化。只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掩盖了文化本身的多样性。在文化当中没有一个简单的对和错的区分,但是过度标准化的教育必然地要区分出对和错。这种标准化就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自信的建立。在现有教育体制中,标准答案和考试分数支撑着整个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答案一致就给分数,和标准答案不一致,即便这可能就是创新的开始,也要扣分,让人无法通过考试进而上不了更好的学校。而非通过丰富想象发展人的创造力进而成为一个创新人才,通过实证发展人的审辨能力而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追求者和维护者。由于想象和实证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知性不够健全,进而转换为在德性上缺少正直和道德判断能力。这样我们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就慢慢消失掉了。

篇4

一、自信教育思想溯源

自信思想自古有之,且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辞海》对自信的解释是自己相信,信任自己。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自信”一说源远流长,如《旧唐书・卢承庆传》中“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孟子》的“有诸己之谓信”;《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皆有相关阐述。近现代国内学者车文博、黄希庭、陈帼眉等亦有类似的论述。而国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信是为了满足自尊需要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沮丧的自卑感。―个具有足够自信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兰登认为,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与自我价值的感觉,反映的是一种对生活和幸福的体悟。

有诗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不论是个体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主观评价、自我评估、自我判断,也不论是生存自信、发展自信、成功自信等,它都是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二、自信的力量

自信有多大的力量?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它会激发我们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如同熊熊烈火可以焚烧困难,明亮智慧。奥里森・马登认为,成功者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可见,自信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能促进一个人的成功。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有不少的仁人志士的人生历程、创业经历都可见一斑。可见,自信可以把人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赋予人奋斗的动力。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以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曾断言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以科学家的自信探索精神粉碎了西方的“中国贫油论”。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30年里相继发现了大庆、大港、胜利、华北、江汉等油田。

对中学生而言,没有自信,怀疑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力,就会被自卑感所打倒;学习遇到困难,就会觉得无趣,没激情,进而选择放弃。若学生充满自信,就会对学习、生活充满热情,他们学习、生活的每一天都将是快乐幸福的。

三、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从宏观的角度看,有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实现。从学习的阶段性看,高中阶段是学生步入成人行列思考问题成人化,掌握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尚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同时还会从社会现实中确认自己。但他们自信的自我调适和自我完善能力还很不足,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升学竞争压力,以及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困难,或许缺少应有的心理准备。当因主观欲望过大而难以实现时,他们常常会陷入无所适从的情感危机中。鉴于此,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有“独二代”,有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有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等。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情感上孤独、自私,不懂得体谅他人,个性中有抑郁、自私、冷漠、缺乏自信等特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自信教育。从学生所在区域看,农村学生基础不好,素质不高,再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从而导致其不自信,有必要对其进行自信教育。从客观条件上看,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名校和优质中学毕业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越来越大,国内自主招生政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等等,这些现存的教育差距迫使学校不得不去寻求突破。学校改变不了社会和家长,也改变不了客观条件,只能去改变教师、学生,让他们通过树立起自信心并加倍努力去争取更加光明的前途。因此,学校应构建以自信教育为主线,以课程、活动、环境为载体,以人文管理为依托的校园文化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以自信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尊、自强、自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爱国、明礼、友善、自强”的合格公民。

四、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

自信的校长构建自信的学校,自信的学校成就自信的教师,自信的教师培育自信的学生。

首先,从学校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为使师资队伍在工作和业务能力等方面有足够的自信,学校应以教师幸福、快乐工作与生活为宗旨,追求一种文化管理,确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理念,营造宽松与高洁、明亮与清新的校园文化,让校园充满浓郁的人性化、人文化的色彩。同时,采取一系列提振教师自信心的学习、培训、激励的措施,让教师在充满人性化的氛围中坚定信心,幸福、快乐地工作。

其次,从教师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努力打造充满自信的师资队伍,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有心情、有热情、有感情、有激情,坚定信心,走出“教书匠”的误区。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以“校长文摘”的形式,将好文章推荐给教师学习,且每年发给教师1-2册教育文献以帮助其提升理论素养。二是注重实践学习,提高教学实战水平。学校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以提升其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实战水平。组织全员参与编写《导学案》,举办“五环”课堂教学环境下的公开课、学科教学讲座,指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论著等。三是实施“三名”的激励策略。依托“名学生”的培养,塑造一大批“名教师”,以“名教师”为支撑创造有广泛影响的“名校”。激励教师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不断促进自身发展,打造一大批“名师”。四是促进年青教师成长,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平台,让他们实现“一、三、六、十”成长目标,即一年适应、三年合格、六年骨干、十年名师。

最后,从学生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充分挖掘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让学生在校园(尤其是课改后的课堂)、校外(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多维、动态的教学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他们能亲身体验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学习生活,使他们的潜能得到释放,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品味到幸福而快乐的学习生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乡土及校史教育培育自信。福安虽为乡村,但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中国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主教罗文藻均是福安人士;福安一中的校友有五人曾参加两弹一星的研试工作,学校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连续三年高考居全省前茅,被誉为福建省高考“红旗单位”……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学生的自信。同时,学校要求学生高中三年在完成学科课程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完成学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升等。通过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的自信得到了更好的激发。

二是以国旗下的演讲培育自信。每周一国旗下的演讲主角由校长或教师换成学生,由教师的说教变为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分享。演讲活动按班循环进行,由政教处负责审稿,采取从小组、班级、年级到全校的梯级训练,激励学生全员参加。

三是以学生自主管理强化自信。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校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校园这个小社会的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办法管理好,也让他们体验管理过程的艰辛,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全、稳定、舒适的社会环境,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自主管理每天由一个班级担任,且所有班级依次循环进行,内容包括校园公共卫生清扫、学生行为规范检查等。

四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巩固自信。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是给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以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个体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自信。我校采取“六自策略”成就学生“自信的我”,即自主、自编、自导、自演,以及道具自备、实践场所自寻。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实际,开设模联社、科技创新社等五类近百个社团,实行课程化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让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五是以特色校本课程提升自信。我校的“每周一歌”与“每天一跑步”“视听课”特色校本课程,是增强学生成功自信的法宝之一。“每周一歌”是根据学生的心态变化、自信程度如何、学习压力的大小和节假日教育活动,以及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选择主题歌曲,如励志歌曲、爱国歌曲等。“每天一跑步”是每天下午学生听到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后,自觉到操场跑步,男生四圈,女生两圈,跑完回家。“视听课”是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最大信息量的一个自信教育举措。这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其视野,提升其自信。

篇5

[关键词]安全感;自信;大学生;个人评价问卷

安全感(security)是指人在摆脱危险情境或受到保护时所体验到的情感,是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自信(self-confidence)是个体对自己的信任,表现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行为、判断等有信心、不怀疑。在强调创新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青年大学生安全感和自信关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即探讨大学生的安全感、自信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东北林业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生360人、有效被试342人。其中男生155人,女生187人;大一134人,大二92人,大三67人,大四49人;农村134人,城镇及县级市79人,城市129人,文科179人,理工科163人。

1.2 研究工具

1.2.1 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Seeurity-insecurity Question-naire)采用Maslow A.H.(1945)编制的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简称S-I问卷)。该问卷包含75道题目,问卷采用0和1两级计分。问卷总分在0~24属于正常范围;25~30分的具有不安全感倾向,但总体来看,仍具有安全感;31~39分则具有不安全感;39分以上具有严重的不安全感,即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

1.2.2 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Evaluation Inventory) 自信评价采用Sidney Shrauger(1990)编制的个人评价问卷(简称PEI问卷)。包括8个分量表,分别为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总体自信水平及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问卷共计54个题目,采用4级计分,“非常同意”计作1分,“极不同意”计作4分,总分范围在54~216之间,分值越高表示自信程度越高。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女性为0.74~0.89,男性为0.67~0.86,间隔1个月重测信度的相关系数女性为0.53~0.89,男性为0.25~0.90,总量表分的重测相关女性为0.90,男性为0.93。

1.3 方法分班级进行团体施测。采用SPSS11.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大学生安全感状况见表1。

2.2 安全感、自信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由表2可知,安全感与自信的性别差异都不显著;安全感与自信的年级差异显著。

2.3 不同安全感学生在自信上得分的方差分析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安全感学生自信水平的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安全感水平越低,其自信得分越高。

2.4 安全感与自信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安全感与自信的相关系数为为0.618,并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为进一步考察自信是否对安全感具有预测作用,以安全感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自信各因子分为自变量,采用分层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第一步回归方程中年级显著影响了大学生的安全感。第二步回归方程中自信因为对安全感的总体解释率达到41.1%。其中,心境状态对安全感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社会相互作用、外表方面、学业表现、总体自信等。

3 讨论

3.1 大学生安全感与自信的关系本次研究得出安全感水平越低的学生其自信水平越高。而以往Murray等及Camp-bell等的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产生这种不一致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次是心理防御机制(mechanism of defense)的作用;另外,社会赞许倾向也可能使测验结果不可靠。

篇6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断层

中国分类号:G455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总书记在十中再次确立的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课题,实现文化自觉与树立文化自信已成为我国21世纪中期的前沿文化理论研究与发展主流。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当代优秀文化的集结着、实践者和创新者,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期待。但是,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知之甚少和自信心不足的特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出现传承断层。到底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是我国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基石

“文化自觉”是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而文化自信就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和信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但同时,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我们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为人之道,强调“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感恩、孝道,强调“德以孝为本”的孝悌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为贵,和而不同”、“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人类文明、智慧的极致,在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熠熠生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出发点,又是文化自信的落脚点。培养文化自觉必须以文化反思为前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深度、广度、宽度的认识与熟知的基础之上。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是实现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基石。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大学生人群中的断层问题

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社会发展进步到现阶段,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全球化的当代,人与人的交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碰撞逐步增强、增多。然而,随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处于改革开放思潮中社会新技术、新思潮的前沿群体――大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却是不了解、不反思及至不自信。

新世纪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对中国文化建设事业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从现实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止于至善、天人合一、宽和仁义、民族大义、忧国忧民等传统优秀思想的了解少之又少,导致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不认同、不自信。试想,对于一个对本民族的文化都不了解的群体,将何以去热爱自己的民族?

对文化内涵的模糊化、对文化思想体系的无序化,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树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已然让我们将来的社会精英逐渐淡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迷失在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追逐中,忽视了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之下衍生的却是对外来文化不分良莠地盲目崇拜与对自身文化的片面否定,是拜金主义、信仰危机及道德问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与核心价值观的错位。

三、新世纪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路径分析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需要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只有充分地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对自己的文化坚守坚信,在多元文化下,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文明。基于此,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社会教育条件,将传统文化入体制、进校园、进课堂,使当代大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意识,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立足现实教育条件、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近几年我国教育体制领域大力推进的一种培养大学生人格信仰的项目。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更有利于以尚德精神、爱国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人为精神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应当立足于现实的社会教育条件,转变观念,改革课程设置,将传统文化进校园,从实践角度创建大学生文化知识思想结构,树立全新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理念,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培养过程。从目前高校对各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基本都是从专业培养角度进行定位,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少有体现。即使有所反映,通常也会被归结为是对政治、思想层面的要求,因而在课程设计上这一培养目标通常由政治思想课程的设置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这种定位所体现的正是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忽视。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文精神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仅仅是作为一个口号存在了。因此,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先要革新观念,重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凸显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

(二)根据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将传统文化入校园、入课堂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断层,归根结底是长期以来功利性的教育模式下导致的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不自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认知,就不可能有普遍的认同。因此,对于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应当在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设计的基础上,改革课程设置,研发并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课程设置的方式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此外,高校还应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提倡、鼓励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主旨的校园实践活动:通过校园网络,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社区,供学生学习、讨论或开展师生对话,充分发挥校园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古典诗词朗诵会、演讲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通过邀请国学名师讲座、学术沙龙以及书画作品展、征文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凸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使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浸润、滋养,使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增强,民族文化底蕴得到全面提升。

(三)追寻历史脉络,培养故土情怀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印记会勾起人类对往事的追忆,历史的存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决定着人类如何以自律的精神驾驭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历史的脉搏告诉我们,要站在故土的情怀之上以民族文化大同的心态在反思中树立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以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为路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新世纪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树立同样也离不开历史的轨迹。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广博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滋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浩瀚泉源。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还应当通过历史的路径,追溯并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实现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解读与最终认同。据此,高校可以通过以传统优秀文化为蓝本的历史知识竞赛、历史传统文化思想的辩论赛、放映历史文化纪录片、游览博物馆等形式进行历史文化疏导,开启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传统文化入体制、入校园、入课堂。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大学生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

路径关系全局,方向决定成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各个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国民教育建设的过程中,使得当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意识,主动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中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

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高校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要坚持不断创新,深化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方面,不断地探索创新,将大学课程的设置和市场的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所需要的精英人才,使得大学生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强。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2]温立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篇7

关键词:自信;花朵;纸艺;绽放

在纸的艺术里,以时尚的灵感带给幼儿无穷无尽,取材甚广的纸艺表现艺术。从纸张的本身可塑性来说,配合无穷的想象力创作,是以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将艺术的无穷魅力承载在幼儿园这一小片天空之中。在孕育无穷的艺术类型之中,以潮流和魅力开启纸艺的瑰宝,是在灵动的纸的艺术世界里,体验中华民族纸艺文化的丰厚底蕴。

一、幼儿园特点与纸艺艺术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迅捷时期,对艺术和文学以及世界之美的学习,都处于上升时期。其心理功能在不断完善和发育的同时,对外界美好事物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上升。纸艺艺术课程的开展,是为了迎合新课改和新时期幼儿智力不断成熟而实施的动手操作方略。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是渴求知识,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的年代。纸艺文化对于他们而言,是一项新奇的,富有诗意的文化,也是迎合他们心理特点,实现自我艺术气息提高的过程。幼儿正处于心智萌生的时代,在他们的情感之中,这是一项比较严峻的过程,也是颇富活泼气息的过程。在他们的情感之中,以这项艺术更可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他们的和谐相处。

纸艺是一项集体活动,是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自我实现的过程,不但可以锻炼技巧,增进感情,还可以加深友谊,尤其是你创造出精美、实用、环保、美观的艺术作品之后,将这项博大精深的艺术,推动到精准的计算研究范围之内。在纸艺之中,不断发现新的技巧,由此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了幼儿的自信和自我成就感。毋庸置疑,纸艺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良好的锻炼方法。教导幼儿辨别市场上陈列的大量唯美的纸艺文化,了解纸艺对幼儿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眼、脑、手等协调能力,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让他们思考艺术之美。

二、纸艺文化中展现的艺术底蕴

纸艺艺术的成品,可以展现立体和平面之美,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气息。纸艺的创作灵感可以融汇书本插图、标题、剪切画等艺术,还能实现丰满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艺术展上,一盏光亮,星光璀璨,让观者在纸艺的小天地里,体会到孤寂和唯美。

纸艺文化的浓情和浪漫温暖,是将其气息传递给幼儿的表现,也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实现华丽蜕变的显现。在灵动、厚重的纸张之中,延伸出轻巧、活跃、鲜明的轮廓。纸艺创作的独具匠心和剪裁设计的独到,从纵深面显示了现代摩登气质的高雅唯美。

纸张艺术的艺术底蕴,正是在自如的形象之中被完美的诠释出来。纸张艺术的疏朗,完全摒弃了刻板僵硬的沉重束缚,将观者和艺术家美的浑然天成姿态肆意挥洒在大众面前。纸艺的魅力就在于其无限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手法。在日益凸显价值且包罗万象的艺术气质之中,纸艺设计更是将纸艺固有的艺术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幼儿园纸艺的小手工制作,是纸艺制作和幼儿日常生活之间紧密联系的过程,也是幼儿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以这些小手工作品,幼儿能够变废为宝,经他们的巧手制作,不但可以树立他们节约意识,还能与他们共同见证美妙的天空。观看纸艺大师Paula Arntzen的作品,让幼儿见证他以纸艺技巧制作的灯具,从外观上感受他作品的几何线条之美。在感受到充满美感的塑性时,幼儿的自信力得到了巨大提升。

三、让自信的花朵绽放在纸艺中

在自由的纸艺创作中,幼儿的自信和创新精神融合期间。这样不但是对实物和幼儿技艺情感的融合,也是逐步磨炼幼儿意志和品性的过程,将艺术感染力提升到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之中。让自信在纸艺中绽放,是随着幼儿持续的激情而不断提高加的。越是自信,幼儿成长也就越迅速,突破技艺的局限性也就愈加有可能,跨越这一阶段的过程也就越快。

1.克服外界干扰

幼儿的吸引力常常会被外界纷繁复杂好玩的事件所吸引,这对他们的工作和学习都会产生较大的联系。纸艺是以正向的、积极的、光明的自信和自谦心态来传递给幼儿温暖、开心、快乐的。尽管他们受外界的影响较大,但是,纸艺的无穷魅力能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这是他们学习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迅速提升自己的过程。

2.要有学无止境的心态

纸艺成品中,有很多颜色鲜艳,栩栩如生的纸花。会让幼儿产生观赏学习的心情,从而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以不断地学习,用做出来的好东西装饰校园和自己的小屋时,好心情油然而生,自信心淋漓尽致,在休闲中获得无与伦比的进步。纸艺自信绽放的过程,是幼儿改变自己,重塑自己,收获自己,相信自己的过程。

3.纸艺艺人自身需有自信

“人必先信己而后人信之”,纸艺是一项高端化、文明化艺术,艺人自信心的培养,可以为他们争取自己、表现自己和提升自己做好理论奠基,更可以在成功路上,为幼儿积累经验,收获成功。自信是他们的“心理建筑工程师”,除了赋予艺人自信外,还能在他们内心构筑鼓励和提升的平台。自信之花反馈回来的积极因素,能够增强他们的技能,让他们出色地提升纸艺水平,让他们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4.教师的鼓励

作为一名合格的艺术教师,从细节处关注和鼓励幼儿成长细节。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契机,推动幼儿树立自信,正确地面对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提升自信,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用鼓励和赞美,让他们对纸艺艺术保持经久不息的注意力。将自信之花撒播在校园之中。

在具体的课程展示中,教师要将纸艺这门艺术作为提升幼儿和自我能力的基石,在教育改革的主阵地上,将教学思想和自我思想都将置于创新和培养幼儿自信功能的任务之中,从而不断培养幼儿的自信,唤醒他们对剪纸艺术的无限追求。

5.以提升幼儿自信心提升纸艺艺术

新课改下,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看待自己,寻求自身发展长项,具备自身获得基本自信的方略,最终获得满足感和现实感。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按照教师的讲解要求来开创自信的舞台,有敢想、敢干的信心,最终在良性的循环中,使幼儿的艺术情操得以进步。这样纸艺成品带来的满足感,更可以不断增强幼儿自身的自信。让纸艺在自信中绽放的愿望也就能达成,无论是纸艺大师,还是幼儿在以平常心态面对纸艺中遭遇的挫折时,都能勇敢克服。能以高度的自信心,在气势上坚定地将剪纸艺术的无穷文化魅力传承下去。共同致力于循环、经济、环保的新校园建设。

剪纸艺术,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行为,也是一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意义的活动。自信的习得和掌握,都需要针对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为实现幼儿全面发展,必须让自信之花绽放在真实的课堂之中。要克服外界干扰,就必须引导幼儿坚守学无止境的心胸,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教师的鼓励和赞美,能够给幼儿技艺提高提供合适的舞台。让自信在纸艺中绽放,对于提高幼儿艺术修养和思想品德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社会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婉婷.在朗读中绽放自信的花朵[J].小学教学参考,2012(28).

[2]高立敏.让自信之花在幼儿课堂教学中绽放[J].新课程:教研版,2010(8).

篇8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教学;培养路径

1大学英语课程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之余,应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以其所携带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弱化了学生的母语文化能力和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文化遭遇巨大冲击,母语文化的保持与发扬面临极大的挑战。[4]大学生是展现文化自信的主要群体,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延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对于大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培养民族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大学英语课程要主动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要反映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果,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安排等各方面内容,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遵照的总依据,也是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最终评定标准。但目前各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并非紧随《指南》。如果各院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未做及时修订,没有根据新的文件提出明确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就会导致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语言教学表现失语。大学英语作为重要的人文公共课,课时量有所缩减。原本开设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已经削减至三个甚至两个学期。教师要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完成词汇、文章阅读、翻译及写作的讲解或练习等教学任务,而课时缩减就难以保障有充足的时间来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未考虑到文化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这会影响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师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较模糊。教师受所学专业及个人爱好限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较少,视野受限。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不能很好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限于单词记忆、文章理解、阅读材料、课后作业等,缺乏对语篇内容的完整理解,这会影响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施,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欠缺。

3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

只有将中国文化知识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如何有效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必须对整体和局部、多层面和各教学环节做出相应调整。

3.1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促进中国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顺应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是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2)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版)进行的修订。院校在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时,应及时修订并且明确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所应完成文化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3.2调整教材内容,增加中国文化教学模块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严重缺失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强调学生要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与文化。传统教材处处彰显英美文化,所选用文章对于中国文化涉及得很少,严重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学习路径。大学英语教材应该融入中国文化,要更多地用英语承载中国文化,借助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掌握以标准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技能,更好地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3优化教学设计,有效渗透民族优秀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率最高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开发教材中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教师应在课堂导入时引入中国文化,增加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辅材料,同时要注意难度适中。可采用教师或学生讲解、集体或分组讨论、视频或音频学习、翻译练习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中国文化的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接受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广泛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第三版)第一课Sym⁃bolsofCulture的导入为例,教师可在文章导入中引导学生学习麦当劳及迪士尼西方文化时引入Sym⁃bolsofChineseCulture。教师可用象征中国文化元素的素材如饺子、茶、京剧、长城、兵马俑等来进行讲解。在讲解文章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单元主题进行中国文化的培养。《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的每个单元选取了单元主题类似的两篇文章,但学习的角度和深度有所区别。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时,可利用当前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等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如在第一册第五单元ILoveThisGame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运动员精神时,可结合东京奥运会中苏炳添、巩立姣、全红婵等运动员的事迹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测试与评价是正确评估教学过程与效果的重要环节,能给予教学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在处理课后习题时,教师可在翻译、写作等作业中融入中国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如果在期末、A/B级及四六级测试中增加中国文化的考核部分,将能大幅度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唤醒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3.4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多元弘扬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有效利用学校的校史馆、图书馆、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文化讲堂等有序展开中国文化的宣传和学习。教师可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档案馆、爱国教育基地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效利用校园网、英语网站(如ChinaDaily)、“学习强国”平台等的文化专栏、文化录播课,向学生手机推送、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阅读材料。教师也可以开设线上或线下选修课,如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的英文翻译作品解析等。

3.5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强化教师的中国文化教学输出能力

篇9

关键词 山西省 高校大学生运动员 自信的来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太原市、临汾市院校在校大学生运动员发放问卷并记录相关数据。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经过对问卷的仔细审核,有效问卷达到286份,问卷有效率为95.3%。

1.2研究工具

本文以问卷调查方法来进行研究,具体选用的量表为Vealey运动自信来源量表,该量表由43个条目组成,研究内容包括:掌握、证明自己的能力、心理和体力的准备、身体自我感知、支持、替代经验、环境舒适度、环境优势和领导能力九个维度。

1.3研究程序

(1)对施测人员进行讲解,注意问题,发放问卷,回收问卷

(2)将问卷筛选,把有效问卷采用SpSS1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山西省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自信的影响因素,不是一个维度的、而是一个多维度的。运动自信的九个维度之间,虽然在平均分上有差异,但是最高的均分为3.49、最低的均分为2.85,其各因子之间的差异不大。由此表明,影响山西省大学生运动员运动自信的因素,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根据数据得出,山西省大学生运动员运动自信的形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替代经验、领导能力、身体的自我感知、环境舒适度、支持和环境优势。

(1)替代经验。替代经验就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它对于运动员自信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当一个个体身边出现了和自己水平相当的示范者在某个任务取得了成功,自己内在的心理自信心就会相应的提升,就会认为自己也可以成功地完成此项任务;相反,如果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屡遭失败挫折和坎坷,就会相应地降低自我内在心理自信心,认为自己也无法完成此任务。

(2)领导能力。在大学生运动员这个群体中,一位好的导师会造就优秀的学生提高学生的运动自信。如果教练员给与消极的反馈,会使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自信,就会导致原本可以完成的目标而达不到要求。

(3)身体自我感知。例如,在赛跑中如果他经常跑在别人前面,就会认识到自己在奔跑上有优势;在搬运重物时,他能搬别人搬不动的东西时,他才会知道自己的力气大等等,当自身完成自定目标后,他不仅得到了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更重要地是她再一次增强了自信心。

(4)支持。支持就是指他人的正向反馈。他人的反馈会致使自身信心的变化,积极的反馈会让运动员信心得到提升,例如,运动员在竞赛前,得到了教练、队友的支持、鼓励,可以让比赛的信心满满,而他人消极的反馈,会使信心下降,导致运动员信心丧尽,会产生放弃的想法。

(5)环境优势。环境优势指形式向有利方向转化的趋势。在比赛中,形式向有利的方向转化会使运动员的自信提高,原本的信心会伴随着形式有利化而逐渐上升,可以让胜利来的更加容易;如果,环境处于劣势中,原本的信心会伴随着劣势的处境渐渐消退,可能会失去本该到手的胜利。

3建议

大学生运动员,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肯定、正式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对自己的幸苦训练的付出进行肯定,通过自己平时训练的日积月累,不断的积累知识并且完善自己。

大学生运动员应该每日按照计划完成训练,认真吸取每日教练对于训练的总结,并在训练中或训练后,及时反馈。团队之间,可以通过队员们相互激励、相互学习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将不好的情绪通过交流,化解为积极的动力。

大学生运动员的教练,要对自己的队员给予积极的反馈信息,不要从负面来说教队员,否则会影响到队员的自信。

参考文献

[1] 李斌等.对篮球联赛看台观众文化的研究[D].2011,28.

[2]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 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4] 徐向阳.CBA联赛主场文化研究[D].2007.

[5] 陈丛耘.说“雄起”[D].2004,3.

[6] 孙云鹤.常用汉字详解字典[Z].广东: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7]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 侯红武.“闹他”这词颇为粗鄙,用起来贻笑大方[N].山西日报,2012,3.

篇10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和构成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群体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的主动担当。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具体包括文化价值认知意识、文化规律遵循意识、文化责任担当意识,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六个维度。大学生文化自觉构成要素图所示,见图一。

从图一可以看出,大学生文化自觉分为意识和践行两个层面。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主要表现:一是文化价值认知意识,是指大学生对文化地位深刻性的认识。大学生要明确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在当今时代的重要历史地位。二是文化规律遵循意识,是指大学生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自觉性认识。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具有一般规律,也有掌握文化发展特殊规律,以便更好地把握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三是文化责任担当意识,是指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担当的主动性认识。大学生要有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勇敢地承担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践行主要表现:一是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大学生要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成为自觉践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力军。二是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大学生要坚持刻苦学习,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把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自觉推进文化创新。三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学生要利用出国交流、外国学生来校交流等平台,积极参与传播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构成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大学生群体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对本民族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它包含意识和践行两个层次,具体包括文化敬仰意识、文化信任意识、文化信心意识;坚持主导文化方向、践行核心文化体系、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六个维度。大学生文化自信构成要素如图所示,见图二。

从图二可看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分为意识和践行两个层面。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主要包括:一是文化敬仰意识。大学生要礼敬自豪地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既不能夜郎自大、孤芳欣赏,又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二是文化信任意识。大学生要对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优势充分信任。三是文化信心意识。大学生应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大学生文化自信践行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主导文化方向。在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环境下,大学生要始终坚持以文化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二是践行核心文化体系。大学生应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能够坚持科学的态度,做到既批判糟粕、抵御侵蚀,有吸收精华,博采众长。

培养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优秀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根基。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中华儿女不断传承和创新。大学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青年学生作为创新先进文化的有生力量、发展繁荣文化的担当者,理所当然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生要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认识、理解与创新的能力,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以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真正担当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中的“不诚信”,道德规范的“软约束”,使得部分大学校园中也滋生了有悖于大学精神的文化问题,如有的大学生还一定程度存在着荣辱不清、是非不分、学风不正等现象,有的大学生信念异化、理想价值追求被现实利益迷惑,表现出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精神文化的冷漠蔑视。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也不断加大,一些西方国家以影视作品、广播、书籍、广告、刊物等为载体,通过媒体网络对我国的大学生进行“渗透”“西化”,从而消减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先进文化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当前高校文化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克服“利益自发”,克服对西方文化的“全盘吸收”,为此,就是要提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弘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精神,推进以团结向上、积极健康、求实奋进为目标的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以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需要培养众多的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人才,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寄托与希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认同与理解,鼓励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创新与发展,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需要,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对策与建议

强化主流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在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环境下,许多国家对建设自己的主流文化更加重视、更加自觉。例如,美国就始终把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为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值观。同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困惑与彷徨、盲目与浮躁等问题。加强对互联网、多媒体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应用,利用易班平台抓好阵地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引导能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在中华文化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形成了“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等时代精神。这些都是大学生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须坚持和发扬的基本精神。为此,学校可以多增设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如古典名著选读、国学课程、传统的书法艺术等,也可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各种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传统节日氛围,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节日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和民族文化的礼敬感和自豪感。

提高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 世界各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重视技术、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反映商品经济的时间观念、竞争观念、信用观念、效率观念等思想观念,不仅是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借鉴,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中,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对来之不善的文化坚决予以限制。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培养大学生坚持民族主体性意识,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自觉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熏陶、渗透、浸润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作用。学校要注重大学生全面人格的养成,注重学校文化精神、文化能力、文化态度的形成,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采用中国元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全面渗透、完整融入、有效贯通到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之中,尤其是在学校人才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形成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互联网、广播、报纸等文化阵地积极主动宣传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举办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担当起文化建设的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篇11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39-02

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建立在三个因素基础上:一是来自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二是来自对他民族文化的学习,三是对文化的创新。高等学校肩负了传播以上三种文化责任: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传承教育;教育学生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创造属于时代的新文化。高校思政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责任的执行者,对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起重要作用。

思政课肩负着培养世界观、树立良好道德观、法律观、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程、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任务,同时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也贯穿其中,这一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也需要构建起思政课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体系。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在研习文化、内化文化和创新文化中所体现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于大学生在‘下学而上达’的过程中,对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规律、地位和作用有自知之明,并形成一种主动追求、理性选择和自觉践行的文化信念”[1]。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它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信仰。因此,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应体现在对大学生文化研习能力的培养、文化内化过程的训练、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

一、基于思政课的文化研习能力培养

文化研习能力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及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鉴别、继承的能力。它的基础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鉴别,这种能力的培养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价值观的确立,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

对传统文化学习是一个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上文化没有断裂的中华文化,它的传承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没有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就谈不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崇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文化,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2004年,“五四”运动85周年之际,《中国新闻周刊》曾以“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为题,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认为势力仍然很强大的仅占20%,而认为正在消逝的占24%;对传统文化的未来觉得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仅占23%,觉得很难说、不乐观和很悲观的分别占44%、4.29%和4%[2]。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把文化传承纳入教学过程,在思政课所包括的四门主干课程中,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可以在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等章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

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来实现,如: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学习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世界其他民族的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思想,使学生学会鉴别。

(二)价值观的确立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3]大学生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与继承,对世界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都建立在已经具有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都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也是思政课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不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还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都不可或缺批判精神。传统文化中也有不符合时展的内容,世界的文化也有不适应中国需要的内容,因此对文化的批判与鉴别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必需的素养。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这种批判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高校思政课的任务之一。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大学生不会人云亦云,对待各种文化都会有自己正确的判断,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具有批判性思维就不会迷失方向。

二、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内化过程训练

心理学认为,所谓内化即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如语言、概念体系、文化规范等)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有意识地指引、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维果茨基认为,内化过程有两种知识相互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知识,也是个体经验向高级水平发展,形成语言概括,明确意义理解,更有意识地加以应用。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形成个体的行为。列昂节夫认为,在内化过程中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的社会存在就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人的生活是由彼此交织着的活动构成的,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的系统。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感性实践过程。人通过活动反映客观世界,形成关于世界的知识;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使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活动和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在活动时获得知识理解,这些理解又影响人的活动,活动进而又改变人的理解,如此循环[4]。

由上述心理学理论可知,文化的内化是文化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大学生在文化内化过程中首先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了自上而下的知识,通过活动使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加深理解,并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

高校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内化训练过程中,通过课程设计相应的活动,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活动的积极参与,使获得的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原有的思政课教育模式,基本是以说教为主,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思政课应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模式,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热情。“因为社会活动的载体,能够使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能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5],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的努力,也需要高校的文化氛围营造,更需要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与风气,使大学生的文化内化的训练不至因为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受到负面影响。在思政课的四门主干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课程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形成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

三、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创新能力培养

所谓 “创新”,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闻的规律,发明前所未用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见的事物。创新,就是对某个或某些局部有着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加以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和说明,通过对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本身的深度观察与缜密思考,发前人之所未发之感慨,说前人之所未说之话语,论前人之所未论之论题[6]。

一个民族的复兴说到底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的关键在于文化的创新能力。中国具有世界历史上悠久的灿烂文化,但如果没有今天我们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我们的文化也终将是一个故纸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也是在全球化文化多元态势下的必然选择,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社会实践。因此,思政课对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二是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

文化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必须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文化主体意识,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才能发挥大学生的文化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有意识地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活动。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首先要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灌输者。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问题答案。最后要提升大学生的主体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文化的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于社会实践,没有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大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书本,因此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非常必要。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了解社会,而且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四门主干思政课都有社会实践的教学学时,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者等活动,培养大学生主动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水平,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通过构建,使思政课不仅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主阵地,使中华文化绵延不断,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陈水勇.论大学生如何实现文化自觉[J].湖北设计科

学,2012,(2).

[2]崔雨,刘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育途径研究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

[3]孙秀玲,杨海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圣才学习网.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2011-11-15.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403.

[6]http:///link?url=X3DCgxep9BmJXb-

篇12

关键词:中职生;自信;班集体

不少中职生在初中的时候,由于成绩差或违纪而经常受到负面的评价,长期受到这样的“待遇”,学生或多或少出现品德变差、行为扭曲、厌学等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中职班主任应从培养自信的班集体开始,规范中职生的行为,给他们设立目标,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尝试成功的滋味。

一、好班规是打造自信班集体的基本条件

(一)无规矩不成方圆

“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所谓班规(也可以说是制度),是指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相关守则、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班规让班集体有“法”可依,能让班集体的成员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尤其是中职生的自控能力差,有一个可执行的好班规去规范他们的行为,是自信的班集体建立的前提。

(二)班规要有利于班风学风的形成

能落实到位并让中职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班规才是好班规。这就需要班规不仅能全面规范学生行为,还要有激励作用。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坚决依“法”办事。班规面前,没有特权,人人平等。对进步的、为班级体做出贡献的、上进的学生等要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在执行班规的过程中,不但提升了班主任的威信,也提高了制度的有效性。学生也会不断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由此,好的班风、学风自然而然就慢慢形成,学生的自信心也将在他们的内心萌芽。

二、自信的班团干部队伍是打造自信班集体的重要因素

(一)培养自信的班团干部队伍

班团干部是学生管理的骨干力量,要打造自信的班集体首先要打造自信的班团干部队伍。“班团干部在学生中起着指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所以班团干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风学风。”自信的班团干部队伍需要班主任的培养。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团干部会议,听取班团干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解答。同时,也要培养班团干部的管理能力,尤其要对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案例式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组织班级日常工作,如何协调人员,如何与同学沟通等。平时,还可以对个别班团干部进行更为具体的管理办法的传授。

(二)树立目标,用成功唤醒学生自信

中职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败感,内心对于成功的渴望,如同沙漠渴望雨水,久旱渴望甘露一般。自信源自不断地获得成功,所以班集体需要有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要“跳一跳,够得着”,对中职生有吸引力。要让他们感受到只有经过努力,才能获取成功,由此慢慢地培养起他们的信心。比如:每个月的文明班评比,为了让班级拿到“文明班”称号,应特意召开班团干部会议。在会上对每项得分应该怎么拿,谁负责管理等进行详细的、具体的分工及指导。班团干部得到任务后,要每天对需要检查的项目进行仔细的检查。班长对检查结果定时汇报。同时,也要召开班会引导全班同学为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强调对于评比的每项工作都要做到最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全班,让班里的每一位学生每天都知道班里的进步或出现的问题。于是全班的共同目标慢慢地深入学生的内心,他们也越来越乐意为班集体作贡献。

三、关爱学生,强化思想引导

(一)通过教师关爱提升学生自信

鼓励、赞美、表扬的话能给学生发自内心的震动,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动力,积极向上,更加自信。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班主任要了解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能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对他们进行肯定积极的评价。中职生初中时代少受表扬,对于这种“权威”的评价,学生的意识和心理会有强烈的震动,相反,班主任对学生了解甚少,不分缘由横加指责,必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也会变得更加不自信,所以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并保持上进心,就不能吝啬赞美、表扬、肯定。

・德育研究・如何在中职学校打造自信的班集体

(二)专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提升学生自信

学生的自信心还建立在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认知上。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能从事的工作岗位知之甚少,对他们的成长之路完全没有计划,在这条路上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及技能也一概不知。学生常常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了以后有什么用,这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动力,产生厌学情绪,失去自信。作为班主任,从一开始就要清楚地给他们介绍未来工作的岗位及该岗位的成长之路,让他们知道自己未来可以做什么,树立起学习的目标。学生有了目标,班主任就应该帮助每位学生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以此鼓励、鞭策他们。当然班主任还需要让学生把总目标分解成几个合理的可达到的小目标,让学生逐个去实现,这样动力能够持续,学生的自信才能不断地建立。随着学生取得不同阶段的进步,班主任也应该开展不同题材的专题指导,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超越自我。

四、结束语

以班级为团体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快速建立。因为一个班学生各有各的优缺点,他们之间能获得情感的支持。好的班规为他们创造了好的大环境,为建立自信提供了条件。自信的班团干部队伍能带领全体同学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获取成功,壮大班集体每个人的自信心。通过班集体的自信心培养,不仅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篇13

一、认清缺乏自信的危害

自信作为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指个体相信自己的精力和能力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要培养自信,首先要认清缺乏自信的危害,对危害的认识越深、愈清,就越能坚定培养自信的自觉性、必要性。学生由于知识、年龄、阅历所限,对危害的认识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对于自信心缺乏的危害,当前的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为此,教师有必要补充一些材料,从现实和理论两方面出发,使学生对缺乏自信的危害形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进而强化学生的信念。从现实方面,教师举例一定要典型、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教师不妨举下面的例子一试。世界著名游泳好手弗洛伦斯・查德维克从卡得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岸,准备创造新的世界记录。当她快游到目的地时,已在水中浸泡16小时,寒冷、全身乏力的她抬头远眺,但见雾海茫茫,根本看不到海岸线的影子,于是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去(其实当时她离目的地只有一英里),她要求随行的救护人员把她拉上了小艇,最后前功尽弃。她后来对记者说,是大雾让她感到绝望,阻止她去夺取胜利。举完例子后,教师可设问:阻止她夺取胜利的是大雾还是缺乏自信?答案当然是后者。通过该例子,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缺乏自信的人很难取得事业的成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从理论上引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缺乏自信是心理偏差的一种表现,它使学生对自己作出过低评价,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在行为中表现出不思进取、缺乏斗志和恒心,将自身特有的潜质、亮点无情地扼杀,成为成功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教师通过举例子、讲道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自信作为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既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在消极的依赖心理支配下,难以适应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很难调动各种有利因素把未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好,也很难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缺乏自信必然会阻碍自己的健康成长。

二、分析缺乏自信的原因

“下药”要“对症”。要树立信心,必须分析缺乏自信的原因。中学生缺乏自信的原因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来自中学生自身的原因。这是中学生缺乏自信的内因,指学生不能正确审视自己,对自身的强项和特长、劣势和短处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找不到“闪光点”,从而在其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能正确把握自己,表现出动摇性、盲目性、妥协性,使自身的优势和强项被禁锢、被埋没,难以充分发挥,在挫折与失败面前老是感到“技不如人”,有自卑和压抑之感。二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原因。这是中学生缺乏自信的外因,指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亲友的一次又一次的责备、埋怨、白眼、轻视,使学生在自卑与迷惑的支配下很难对当前与未来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我应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还行吗。在外来压力下,学生感到迷惘、困惑,以致于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内外两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使学生缺乏自信,其中,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通过内因来影响学生个体。

三、制定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自信源自成功的喜悦体验,而成功的喜悦体验与学生制定的目标密切相关,因而制定目标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自信心的确立。针对学生敏感脆弱、缺乏耐挫力的特点,在学生制定目标时,教师必须加强指导,使制定的目标一是要适中,即如果目标过低,学生轻松实现目标,体会不到完成任务的喜悦,成就感小,也影响着自信增强的效果;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目标定得太大,就易受挫,从而使自卑感增强。因此,要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凡事不应常怀奢望,要知足常乐。可将较高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通过每个小目标的成功实现来激励自己,增强自信心。二是目标必须切实可行,即学生制定的目标不应是脱离实际、虚无缥缈的,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它必须紧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需要学生借助一些不易获得的外部条件,而是依靠学生现有能力和条件就可以实现。

四、通过实践来增强信心

自信不是天生的,它要靠后天的培养。每个学生内心都存在着自信的倾向,把这种倾向作为资源开发出来就是自信心的培养,培养的途径就是实践。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实践。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强项优势。每个学生个体身上都内在地潜存着双重因素:强项和短处、优势和缺点,根据表现方式、所起作用的不同,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充分挖掘出比他人高明、与众不同的地方,得出强项、优势并加以“发扬光大”,使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强项、兴趣、特长的基础上,从而强化学生个体的自信心。为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建立个人荣誉册”、“寻找闪光点”等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增强信心。

第二,不断调整自我,创造成功记录。面对挫折,教师应教育学生一要勇于承认不足,但又不能在“承认”这一层面上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更重要的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积极付诸行动,克服弱点,弥补不足,教师可通过对贝多芬等伟人的成功经历分析指出他们超出常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及时调整自己,以积极的方式迅速投入到对问题的解决中,而不总是在失败的阴影中叹息、彷徨、等待;二是要求学生降低标准,先易后难,通过调整取得成功来加强自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乃千年古训,其实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来说,“成功也是成功之母”。教师可指出成功与自信之间存在这样的反馈机制:成功自信更大成功更大自信……即成功激发自信,自信孕育着更大的成功。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一生,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起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信心,使他走向新的成功。在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创造成功记录,哪怕是极小的成功,也会给学生以巨大的进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杰出的、有价值的,使信心从成功中激发、巩固和加强。

第三,从比较发展中体验进步、提升信心。 一是要求学生比较所选择的对象要合适,不可盲目攀比。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现状,使学生能通过与水平、能力、条件和自己相当的人的横向比较中,找出自己的强项、优势,形成个体积极的自我意象,具有自我成就感,并不断向更高、更美、更远大的方向努力,从而巩固强化自信心。二是引导学生从自身纵向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及时总结,发现自己的进步,哪怕比以前仅仅前进了一点点,也是一种成功。让学生从自身发展中汲取力量,体验进步,从可量化的知识学习扩张到不可量化的兴趣、爱好、意志、信念等方面,使自己愈加自信,并不断有意识地把这种信心进一步提升。

第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鼓励。学生在前进的过程中,当面临某种活动或情况,感到信心不足、心情紧张时,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去尝试:一是进行深呼吸,尽快缓解紧张心情,使自己处于平静状态,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要不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我一定能成功!”三是要正确面对现实,不去想成功或失败的后果,而是抱着豁出去、闯一闯的心情去从事你的活动,从而减轻思想负担,增强信心,使自己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用行动证明“没有失败者,只有放弃者”,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必胜信念。

五、善于利用外部有利因素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部因素影响着自信心的形成。首先,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基地,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赖以进步的支撑点。如成绩好的可以在文化考试中成为“学习标兵”,有艺术专长的可以在文艺汇演中成为“文艺骨干”,体育好的可以在运动会上一展英姿,成为“运动健将”。教师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设立的各种奖项,让学生从学校的激励机制中体验荣誉感、成就感,使自己的信心通过专项、特长的不断发展而得到巩固和加强。

其次,对于家庭来说,父母的积极期待会对子女的兴趣、努力程度、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自己的闪光点“暴露”在父母面前,让父母对自己寄予厚望,通过沟通使父母把这种信息及时传递给自己,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努力为之奋斗。教师应经常加强督促学生与父母沟通,把家庭作为增强自信的一个重要因素。

篇14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国际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大学生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公立中外合作商学院,2013年底已确认要展开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申请,在课程设置、教学、学生服务等各方面将更加紧密与合作方悉尼科技大学的对接,和国内外已经被AACSB认证了的院校也将开展更多的交流学习,中外文化交流将变得更加频繁直接,大学生们处在中西思想文化碰撞的前沿。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先生1997年提出的,他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处处体现,深入骨髓,没有理由。

通过抽样问卷调查,通过个别访谈,了解悉尼工商学院学生对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归纳分析中外大学生接触和了解彼此文化的动机、途径及认识和理解,以期探寻合作办学日益深入的环境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2013年4月至5月,《中外合作办学环境中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调查问卷,在学院4个年级共发放300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80份。以下选取几组调查数据阐述本文主题。

首先,对于大学生自认为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对于中国文化,有近30%学生表示“知道一些,但不了解”,而对西方文化不了解者更多,约占调研对象的70%。问及“是否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时,30%学生表示“很感兴趣”,另62%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少数表示“无所谓”。可见,大学生对对中国传统文化于当今世界的价值有自己的判断。在“您认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最大意义是什么”一题中,60%学生认为,它是“塑造当代公民性格的精神资源”,23%学生认为它“对现代生活观念具有引导价值”。为更细致了解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认知和态度,有排序题“您认为对中国而言,西方文化有何可供借鉴地方?”结果显示,学生最为认可的西方文化内容是“自由、平等、人权等思想”,同时认为“市场至上、效益决定一切”的观点最不值得借鉴。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们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机遇主要有:各国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文化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西方文化给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不少借鉴;当今中国社会文化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社会主义文化直面的挑战也显而易见,被问及“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存在哪些显著问题和挑战”时,大多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主要地位不保,中国文化安全受到挑战”;较多学生忧虑“文化建设跟不上时展要求”。大学生们尽管感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但更多忧虑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及由此引发的文化安全问题。

问卷调查后,还组织了中外有海外交流经历的学生代表做访谈。访谈发现,留学生虽然在学院学习、活动时间不长,但对设计的课程和实践活动颇满意。总体上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较贫乏,但对中国历史、旅游名胜、饮食文化、教育思想充满了浓厚兴趣。绝大多数留学生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和以上海为代表的大都市的国际化程度感到惊讶。对于西方文化,不少留学生表示欧美人也存在较浓厚的信仰危机和人生空虚感,认为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和文明充满了神秘感与吸引力。

根据调研与访谈反映的情况,结合大学生工作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兹认为,置身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中,我们要找准方向,提高文化自觉,坚持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树立文化自信。伴随AACSB认证体系与悉尼工商学院师生的亲密接触,西方的思想文化、教育机构和教育理念更近一步引入,对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而言,确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进一步加强和注重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推进:

一、提高大学生文化认知水平与层次,拓宽文化教育途径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文化教育,更应通过文化熏陶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对于中外文化能在了解的基础上形成客观清晰的判断,内化为个人健全人格和独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全方位成才。

大学生主要在初、高中通过语文、历史课堂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但认知还很不够,许多并不理解其中内涵,更无从将理解付诸行动。所以,大学里应多开设人文素养课堂、讲座,除了类课程,还应开设其他哲学、人文学科课堂,也许不能教化所有人,至少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引导思考,关心国家和自身的问题。通过系统的、长期的、丰富的文化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提供汲取知识养分的平台。悉尼工商学院平时的课程与课外实践更偏重于应用,文化教育课程、人文素养类课堂与讲座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文化教育还要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融合。在大学生礼仪素养,诚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个人道德修养教育中自然融入中国文化的积极、优秀因素,在社会实践、网络宣传、新媒体平台中有意识融入文化元素,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宽文化视野。在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好总结,思考个人经历中体验到的文化差异及对此的认知,而不是让学生只把目标停留在上完课、练好外语、修够学分层面。学院开展过一些游学和海外实习主题交流会,但多局限于学分经验与海外生活提示,深度与广度略显不足。非常有必要加强文化元素分量,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题交流等,交流国际活动见闻和文化感受,启发更多学生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进行思考。大学生个人层面,应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要努力拓宽文化历史视野,还要与时俱进,提升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能力。

二、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

开放是从大学内部发出的一种自发、理性、真诚的诉求。学院务必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其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培养大气为人、大智谋事、大爱行天下的大学文化品格。大学生既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的途径,积极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也要怀着“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理念积极吸收世界他国文化中的精髓。高校教育工作者当仁不让,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勇敢地参与国际交流,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专题讨论、网络交流、新媒体互动等方式对大学生展开积极引导。大学生自组织蓬勃发展,积极弘扬社团文化等,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文化自信能起极大的促进作用。悉尼工商学院的学生社团文化缤纷出彩,辩论协会、商贸协会、创行社等学术型、文化型社团在上海大学都有较高知名度。学生们经过社团活动和其他实践型、公益志愿者活动等历练,竞争、协作、包容、开放等意识将不断激发与内化。

培养、激发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注意培育其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当今以文化为重要内核的国家软实力的竞争明暗交错,唯西方为尊的思想有可能出现步步惊心的情况。为此,不管是任课教师,还是学生工作教师,都不能放松对大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培育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引导。

2012年秋,悉尼工商学院在党委书记李双的带领下启动了文化建设工作,成立了文化建设工作组,征集“悉商文化故事”,倡议悉商人从学习和工作经历中寻找悉商文化精神。20周年院庆时,几十篇人、物、事的悉商文化小故事在前期网站的基础上,编定印制成册,较好地宣传了悉商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与昂扬的风貌,有力激发了学院师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三、培育并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承担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使命

调研分析数据表明,需要把握机遇,使大学生认识到“我不仅仅为自己代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每一个中国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使命。中外合作办学力度不断加强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使外国留学生加强对中国文化的基本了解,或通过文化类双语课程加强中国大学生用英语等外语流畅表达和解说中国文化内涵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强中外学生在课余活动、社会实践中的交流,使他们在实际的接触中了解到不同层面文化的共性与不同。对于中国大学生,除了必须加强其外事教育和涉外礼仪教育外,更应充分关注其参与国际交流后对本国文化态度和兴趣的变化。从工作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少中国学生在与外国学生交流之后,才发现自己对本国文化知之甚少,或者发现本国文化原来存在如此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我们应及时把握契机引导大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培育其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和主体意识。

总之,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联合办学的规模与形式会越发丰富多彩,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对此持续关注,并不断探索和反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