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受到了广泛重视。“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尤其强调问题的现实性、情境体验性和思维发展性,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二、“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注重过程的体验性,强调方式的合作性,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1.注重过程的体验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忽略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一部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做心理活动课,虽然提供了心理体验的过程,但是不注重讨论分享和归纳总结,淡化了心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体验?互动?合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强调方式的合作性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3.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无论何种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和教师作为双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接受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引者,教学智慧在主体的互动性中产生,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参与。
三、“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3年,教育部、团中央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呼吁全社会关注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80%的大一新生存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9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焦虑、人际沟通问题、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效地改革“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方方面面。高校大学生是网络时代忠实的“接触体”,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网络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健康。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然在新时期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开展大学生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针对大学生特点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本论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与普及正在改变与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模式,网络教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自己突出的特点——多元化与开放化。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点,网络教育更能促进他们内心的释放。但网络对教育环境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在看到网络给教育带来好处和便利的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危害着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改变着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相关探索,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健全大学生的思想与人格。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诸多优势,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调节机制,从而针性地提出解决方案。1.资源信息的传播与共享互联网时代,资源和信息存在网络式的传播与发展,这些资源与信息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丰富多样,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学生现在上网比较方便,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字、图书与视频等资源。此外,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均可以对资源进行编辑与传播,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大学生可以通过远程连接的形式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大学生可以更多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心理教育模式的范畴与内涵。
2.有利于心理健康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不注重人本教育思想,且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比较单一,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与开放化的教育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心理教育的形式与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型与前瞻性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体的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例如教育论坛、专家在线咨询、心理健康视频讲解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此外,这些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有助于快速、便捷地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当然,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与心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与资源进行线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另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以避开大学生对自己自尊心、自信等因素干扰,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3.突破时空等因素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平台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时时存在、刻刻存在。这种不受限制于时空因素的教育模式彻底摒除了传统心理教育的缺点,更符合时代的特点,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心理健康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灵活。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资源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从大学生角度讲,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应不同,学生的基数又很大,要实现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要克服很多困难,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利。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都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有着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科的发展规模,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才可以达到目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差异性原则大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理、思想情况也不尽相同。那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这一发展规律,重视这种特点开展差异性的健康教育,依据不同的个体、不同成长阶段选择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多进行内容上、方法上的灵活运用,注重“人本”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意味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要尝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从业者正确看待网络资源与工具,将其视为一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工具而非目的,在现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化与多样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形式,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3.人文性原则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服务对象,要关注“大学生”这一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看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要从深层次挖掘实质,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要融入多种教育元素,加入人文主义情怀,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概念,在倡导这一教育过程的时候,注重与围绕学生主体,挖掘精神方面的内涵,努力提升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对策
1.更新健康教育理念,开辟网络平台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内涵,如人本理念、教育主体主导对象互动理念等。大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与资源,如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网站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子板块,这些行为都可以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提供引导。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更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促成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养成正确调节心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网路教育观念,正确使用互联网,减少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调研有效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可以引导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依赖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预测与防治,更顺利地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3.创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应依托于学生主体进行,增强互动交流与情感体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传输给学生正确的心理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上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尝试在教学环节中增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而并非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像与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压抑的心理得到释放,释放心理的不愉快。
4.传统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各有优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应仅仅使用一种方式,要结合两者的优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更加主动、自觉与大胆地开展相关内容,但其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可以作为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与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沈晓梅.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能量正向转化的教育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7)
[2]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3]邓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0(04)
[4]王丽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14)
[5]崔浩.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
[6]储璧茜,郭峰,沙莹.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价值工程.2014(03)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是我们学校教育特别是职教类学校多年没有很好得到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形式下,德育方式的改进更迫在眉睫。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学校逐步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如何更好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学校教育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融入德育过程,将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有效措施。
一、德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们的德育中基本上只包括社会的理智和道德的价值,而缺少关于个人成长的心理教育。德育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动态发展着的概念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赋予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首先,传统的德育存在着内容陈旧、工作层面浅的现象,而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的范围,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题等等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纳入到整个德育大系统中;其次,传统教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以“说教、灌输”为主,其方法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疏导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认识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皮亚杰曾这样说过:“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社会的理智和道德的价值,一个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可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德育过程中可融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总的途径和方法可以采取以课程设置为主,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专门集中在一个年级段在德育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把这种教育理念贯彻于整个德育课程的全部;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年龄特点分散在各年级段的德育课程中,作为德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随意地删减,更不能流于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种心理知识的传播。
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把活动和体验相结合,采取心理训练、问题辨析、角色扮演、心理知识讲座等,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社会道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与道德素质。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又多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即“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新颖性和操作性、灵活性和及时性、自主性和自、平等性和双向性以及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和优势,正是这些特点和优势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并且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心理辅导教师同时要加强网络上心理辅导的道德教育和引导,努力减少网络本身对学生心理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但可以作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支持和补充。
三、德育过程中可融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以人的素质为主,而对于职高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性格、学习、自我及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性格与情绪的培养。性格是人对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高中阶段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职高生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性格具有意志特征,对于职高生,最重要是培养他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和自制力。
情绪是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良好的情绪,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性格。而培养良好的情绪特征。具体主要是培养①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认知能力。②学生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③学生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二)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与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方面。智力因素由感知、思维、记忆、言语等成分组成,其核心成分是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应侧重锻炼学生思维。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一切非认知的心理因素。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益。职高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比例较高,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智力问题,就是因为非智力因素的欠缺。培养职高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④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指导。
(三)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健康的人应该了解自我、接受自我、并能控制自我。因此德育过程中还应该做到①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②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确立合理的个人目标。③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优点,还要让学生悦纳自己的缺点。④还应培养学生善于为既定目标克服困难抑制冲动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
1明确职能
要使健康教育活动能持久开展,首先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内涵进一步了解,充分认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要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因此,健康教育已成为日常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行为,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增强健康教育责任感。
2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
2.1神经内科的专科特点 危重患者多,各项护理工作量大,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健康教育宣传,将大大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加之神经内科疾病特点是老年人多,部分患者来自农村,文化素质偏低,自我保健意识薄弱,主要是求资料,对护士的健康教育漠不关心,再则,有的患者活的健康教育局限,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十分重要。
2.2针对相关疾病制定有专科特色的健康教育处方 我科对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帕金森患者等制定了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且形式、方法、时间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使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易学易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其内容涵盖了:①疾病相关知识:包括患者所患疾病的名称、因、诱因、临床表现、预后等;②用药指导:包括所用药物名称、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等;③饮食、睡眠、、休息等的指导;④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的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⑤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等。
3实施
3.1掌握好方法和时间是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1接待新入院患者时,护士首先自我介绍,再介绍主管医生,同房病友,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随之介绍床单位各项设施的用途、用法及注意事项、医院的陪探视制度、作息时间、规章制度等,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告知患者所患疾病名称,医生下医嘱后针对患者疾病根据健康处方再告知患者饮食、、安全、休息的要求及相关疾病知识:如脑出血患者要求其绝对卧床休息4 w以上,头部可略抬高15°~20°,要保持情绪平稳,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要易消化、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并讲清其重要性及意义。
3.1.2在进行各种护理治疗中,护士要对进行各种操作如吸氧、心电监护、输液、注射、导尿、留置尿管等,针对每项护理操作护士都要详细告知其目的、作用、注意事项,用药时要告知患者药名、作用、方法、时间等,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后能主动配合。
3.1.3进行晨间护理过程中,护士长抓紧时机,强化健康教育内容,通过抽样考察患者及陪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再次指导,讲明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讲明翻身叩背的方法与目的,更换尿片的正确方法,保持床单元干燥整洁的重要性,床栏正确使用,以防患者坠床等。
3.1.4护士应利用在巡视病房时告知患者科室使用一些先进的仪器治疗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如心电监护所示数字的意义及正常范围,微量泵正常进行的标志,报警的含义等。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及饮食要均衡的重要性,液体外渗的表现及处理等。
3.1.5夜间查房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并了解患者的进食、睡眠、大便、小便情况,需抽血患者禁食,并告知其目的,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3.1.6当患者出院时,一些老年人记忆力差或农村患者,应在其门诊病历上再次留下主管医生的电话号码,并由主班和责任班护士做出院健康教育,包括服药、休息、饮食、康复训练及复诊时间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复发或再发的诱因等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保证其身心健康。
3.2健康教育形式
3.2.1口头形式 利用各种治疗和护理的机会进行床边指导,反复多次示范,如指导患者做肢体能力锻炼,边做示范边讲解,直到患者及家属完全掌握为止。
3.2.2文字形式 将有关治疗,有关疾病知识制成板报、专栏、小册子,供患者及家属阅读。
3.2.3形象化传播 利用图画、照片等资料既生动形象又简易明了。
3.2.4 电子媒介 利用召开工休座谈会的机会借助录像,等形式进行集体宣教。
4评估方法
在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以问卷及电话回访的形式调查患者及家属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程度分优、中、差3个层次。优:指患者对其所掌握疾病的健康知识掌握在>85%。中:指患者对其所掌握疾病的健康知识掌握在60%~85%。差:指患者对其所掌握疾病的健康知识掌握在
5体会
医院的健康教育目的是通过护士在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专科护士必须了解整体护理的内涵,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是健康教育开展的基础。我科按不同疾病对患者实施科学、细致、全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自我护理能力和今后生活态度大为改善。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39-03
【关键词】 性教育;目的;方法;学生保健服务
性健康教育,是关于人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潜力发展的教育,它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授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和性卫生知识,而且要进行性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法律规范的教育,使人们获得性科学知识,摆脱性无知,使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人。目前小学生性生理发育普遍提前,他们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开始充斥着大量有关性的信息,天真的儿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性问题,产生性困惑,这给小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当今我国很多城市已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性健康教育,有些小学也在中低年级尝试着进行性健康教育,但总体看,我国小学性健康教育没有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育大纲,没有一个规范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导致小学性健康教育严重滞后于学生性生理、心理发展需要。为此,笔者对小学性健康教育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力求有益于现阶段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开展。
1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1]。” 任何教育行为都是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即所谓理念指导行为。开展小学性健康教育,要秉持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发展思想。
小学性健康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应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适时适度地向学生提供符合其认识水平的、科学的、完整与全面的性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摆脱性无知,避免不良性信息的影响,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健康快乐的人。
2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原则
正确的原则来源于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小学性健康教育原则是小学实施性健康教育的行为指南,要符合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1 综合性原则 小学性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做人的教育,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应根据学生成长和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从性健康教育的角度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道德与价值观的综合素质教育。
2.2 科学性原则 小学性健康教育要求教育者能够注重学生性生理发育、性心理发育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性教育,使性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关注个别差异,体现教育的科学性原则。
2.3 发展性原则 小学生性生理发育时间普遍提前;伴随社会发展,性角色的行为规范也在变化,这些变化对儿童性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小学生会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产生新的性问题。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要随着上述变化而有所变化,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小学生的性教育。
2.4 系统性原则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安排。要注意对性生理、性心理和性卫生知识,识别不良信息、自我保护及异往、社会主义的性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由浅入深,形成系统的教育内容。
2.5 尊重性原则 尊重性原则是要求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建立信任来对小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使学生做到自我要求、自我反思、自我调节。
2.6 整合性原则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整合性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是学校教育的整合性,其二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性。学校性健康教育的整合性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多个环节,学校性健康教育要与学校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要将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活动相结合,发挥学校整合教育性。学校性健康教育还要注意与家庭教育结合,重视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儿童少年性健康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整体。
3 小学性健康教育目标
3.1 总目标 教育目标可以认为是一种预期的教育效果,能反映出学生在认知、情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通过教育目标的制定,使其成为教学与评价的指南。教育目标实施过程是具体实践其教育观念的过程。
小学性健康教育总目标在宏观视野上应着眼于小学生终生发展,应把小学性健康教育确立为以建立科学的性价值观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校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性健康教育,从性德育、性智育、性体育和性美育几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态度、性价值观、人际交往能力、品格塑造以及责任教育。从性的角度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使学生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人,走好健康人生的关键一步。
3.2 各学段目标 小学阶段学生身体从幼稚型向成熟型变化,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伴随着性生理发育,性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行为的社会化加速,这一系列变化警示教育者,小学性健康教育要依据小学生身心的发展和人格发展需要来确定适合其年龄认知特点的、具体的性健康教育目标。
3.2.1 学段一(一~二年级) (1)性生理及卫生知识。认识人体基本部位并掌握各部位名称,了解生物繁衍的初步知识。(2)性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了解适当的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认同性别角色,初步学习表达意愿与家人和谐相处的方法,初步理解爱的基本含义。(3)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了解隐私,理解人对隐私的需求,建立尊重他人的意识;了解害;树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4)自我保护能力。初步了解身体的隐私部位;初步掌握单独与人交往时性的自我保护技能。
3.2.2 学段二(三~四年级) (1)性生理及卫生知识。了解人生命诞生的基本过程;了解相貌和身体特征的遗传现象;了解个人卫生常识;身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与营养知识。(2)性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悦纳自己的体貌;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学习自身性角色的内容;初步掌握做决定的方法、过程;初步掌握交朋友的方法;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及感情表达方法。(3)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了解每个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社会规范;初步理解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体谅、合作与付出的意义;初步理解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含义;初步理解友谊和爱的含义。(4)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和性态度。认识性器官是个人隐私,需要保护和尊重;学习对所喜爱异性合理的表达方式以及面对异性喜爱的回馈方式;掌握对社会媒体性信息的初步鉴别标准,建立在教师及家长帮助下拒绝不良性信息的自控能力。(5)自我保护能力。了解害的主体特点,初步掌握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提高防范犯的意识和能力。
3.2.3 学段三(五~六年级) (1)性生理及卫生知识。初步了解两性生殖器官的功能、发育特点和相关保健知识;增强小学生在性健康方面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2)性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了解其成长阶段性心理特点和自我调适方法;悦纳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了解男孩女孩两性的心理差异,加强男女生之间的理解、沟通、合作与互助的意识。了解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初步掌握化解与朋友、老师、父母矛盾的方法。(3)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认识本年龄阶段正确的性角色内容和性角色的行为规范;理解好男孩与好女孩的内涵,学习适合本年龄段与异往的方法与礼仪;学习把握对成年异性偶像的关注尺度。(4)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和性态度。初步理解性器官在人生中的意义和如何保护等,进而知道自己和异性对此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学习进入青春期异往中,爱、尊重和责任等的新含义;初步掌握分辨性知识和不良性信息(非科学的性信息)的标准,并在老师家长帮助下建立拒绝不良性信息的意识。(5)树立符合年龄特点的性审美观。理解性别美的内涵;懂得欣赏和塑造身体健康美、性别美;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的服饰;保持心灵美与形体美的统一。(6)自我保护能力。了解性骚扰与犯常识,提高预防意识,初步掌握防范性骚扰及保护自己的方法,以及遇到犯时的求助与救助的途径和方法 。(7)艾滋病及预防。初步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培养预防艾滋病意识;懂得关爱和尊重艾滋病患者。
4 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
性健康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已形成了有内在逻辑的内容体系。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同样有其系统性,笔者认为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可以从以下5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
4.1 性生理方面 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发育特征(第一性征);受精与胎儿的发育;性机能的发育、表现及卫生;青春期概念,第二性征的出现及保健措施。
4.2 性心理方面 悦纳自己的性别,正确面对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反应,正确对待性意识,了解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4.3 性道德与社会方面 性的社会属性,性角色差异及其社会行为规范,社会的性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友谊友爱的意义,与异往方法与礼仪,尊重异性、尊重他人、尊重自我,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对人和事的观察分辨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正确辨别媒体有关性的信息的方法,能科学坦然地看待性,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4.4 性审美方面 身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与营养知识,性别美的欣赏和塑造,适合年龄特点的着装美,心灵美与形体美统一。
4.5 艾滋病教育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对艾滋病人的关爱意识。
5 小学各学段性健康教育内容
小学性健康教育各学段的教育内容制定,不仅要符合小学儿童认知特点和心理发育特点,注意教育内容的阶段性,还要注重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系统的教育内容会提高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5.1 学段一(一~二年级) 人体基本部位及名称 (包括两性外生殖器官:外阴、) ;生物繁衍后代的方式(植物、动物);适当的表达情绪的方法;与家人的相处方法,对爱的理解;认同性别;互相帮助与合作;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尊重他人隐私,基本的求助方法;与人交往的方法、交往中度的把握(在父母不在情况下,与邻居家大孩子、与父母的同事和邻居家的大人单独相处时,要注意的礼貌、举止、方法和环境)。
5.2 学段二(三~四年级) 生命诞生的基本过程(受精、胎儿发育及分娩过程);相貌和身体特征是遗传的结果,悦纳自己的体貌;个人卫生常识(身体、特别是男孩女孩的外阴卫生);友谊、友爱的意义,交朋友方法;做决定的方法、过程,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含义,责任意识;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体谅、合作与付出;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社会规范;家庭的组成,每个成员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与父母的沟通方法及感情表达方法;身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与营养知识(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性、食物中外来激素对发育的影响);与善意帮助自己的陌生人相处的方法和尺度;单独与陌生人的交往方法(对待问路人、学校周边推销食品的人、独自在家时找父母的人等等)。
5.3 学段三(五~六年级) 两性生殖器官的基本功能;身高增长情况,生长加速原因,青春期概念,第二性征;女性月经及经期卫生保健常识;男孩遗精生理现象;男孩、女孩两性的心理差异,男孩与女孩之间的理解、沟通、合作与互助;好男孩与好女孩的内涵,性别美的内涵;男孩、女孩形体美与适合自己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的服饰美;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调节情绪的方法,化解与朋友、老师、父母矛盾的方法;与异往的态度、方法与礼仪。
6 小学性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方法及保障机制
小学性健康教育应视为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体现在小学教育的多个环节中,其教育形式、方法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灵活多样,但这并不影响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6.1 途径 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和学校其他教育形式(班会、队会、校会、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午间广播等)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艺术、语文等课程中要注意挖掘和渗透与性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性健康教育还要注意与学校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6.2 方法 在学校性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讨论、情景模拟表演、游戏、实践体验、小课题研究、拓展、访谈等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在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在能力和方法上得到提高。
学校要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建立教育档案、咨询热线、少男少女信箱、咨询室,积极开发和建设性健康教育的教学课件、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同时,要注意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青少年科技场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校外人力资源),增强小学性健康教育实施效果。
6.3 保障机制 学校要把性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的教育和教学计划中,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要注意将性健康教育教学、性健康教育环境创设、性健康服务提供有机结合,以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达到“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做健康快乐的人”的目标。
7 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评价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教育活动实现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价值作出判断,以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2]。”现代教育评价已将评价的“衡量”作用拓展为“衡量”、“促进”、“改进”等多重作用。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评价就应秉持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方法。
7.1 学生评价
7.1.1 评价理念 小学性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性健康教育的学生评价应是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在有关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提高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评价主体和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
7.1.2 评价内容 小学性健康教育评价内容应落实到评价学生在与性有关的、符合其年龄认知特点范围内的知识、习惯、能力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即:评价学生性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与性有关的卫生习惯及健康行为养成情况、科学的性态度形成情况、性价值观树立情况、作为社会成员和家庭成员责任意识养成情况、符合性角色的行为规范养成情况、在社会中处理与性有关的人际交往能力水平、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水平、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水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等。
7.1.3 评价主体与形式 性健康教育的学生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及家长评价相结合。性健康教育的学生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学生互评、学生学习成果宣传展板、家长评语、教师评语等。
7.2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对提高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性健康教育的教师评价主要落实在教师对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整体认识;教师在性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的能力和实效;教师在小学生性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运用的教育方法和学生评价方法三大方面。
7.3 学校评价 学校评价是落实小学性健康教育的保证。小学性健康教育学校评价应侧重于学校落实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状况及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管理两方面。
7.3.1 学校落实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状况 整体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安排、教学安排、师资安排、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
7.3.2 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管理 教师教育教学的落实情况及效果检查、教师培训、家长培训等。
8 讨论
“在性方面,一切知识的获得、观念的形成、情感的培养、行为的约束、道德的养成等等,均需要系统全面的专门教育――性健康教育”[3]。现阶段我国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面临着许多阻力和困难。重要的是缺乏政策的引导和统一的性健康教育大纲。可喜的是目前关于小学性健康教育内容,在教育部2008年12月1日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有所涉及,这首先是表明了教育行政决策部门的态度,这对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有着极大的推动和引导作用。由于是健康教育大纲,因此关于性健康教育只涉及性生理卫生及保健知识,缺乏系统和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内容。学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首先应将青春期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其次 ,要重视性教育课程建设,目前最急需的是出台性教育大纲并选编教材以及开发性教育教具等。”[4]要保障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必须有政策指引和教育大纲指导,小学性健康教育有了政策和统一的大纲,各地区就可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儿童生理心理发育情况,按照大纲的要求编制性健康教育教材,使小学性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9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代序).
[2]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3] 李鹰.青少年性教育.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3.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人们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日趋频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心理、行为问题只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手段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现在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只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各种素质的一个载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体小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劳动,而身心健康是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合理地对学习、生活、交往及身体发育中出现的种种事件,处理好各种困惑、矛盾和冲突,增进自我调适和自我维护身心健康的能力,对其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德育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动态发展着的概念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德育以新的时代内涵。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内容的范围,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纳入到整个德育大系统中。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机制,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认同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 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⑵ 对于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来说,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⑶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也存在着交互作用。⑷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⑸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那些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学生往往存在着逃避劳动的行为。因此,在德育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础工程。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被一些理论学家称为“心理的断乳期”,这时个体正处在从童年期到青年期过渡的转折期。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神经系统的发育接近成人,大脑技能显著发展而趋于成熟,而且这时中学生的性意识也开始觉醒。但我们的教育(家庭、学校)又与学生的这些发展变化不同步,致使他们的生理成熟大大提前,心理的成熟却远远滞后,出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性的现象,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心理发展呈现出矛盾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需要
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行为的倾向性。首先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其次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情感的发展,中学生感情丰富强烈,但两级变化明显,摇摆易变;然后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社会交往,最后良好的人格有助于青少年的行为与行为控制。中学生在这阶段就社会认知与行为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求新、求异、偏激,其行为控制方面冲动,行为易越轨,承受能力差和受暗示性强。
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健康教育理念不断深化,丰富多彩的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教育广泛运用。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园为主线、家园整合为面的视角,剖析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理论和应用价值,同时提出实施过程中的思路和注意事项,为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更好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游戏 幼儿 健康教育 价值
一、引言
随着我们对全民健康认知日益成熟,如今关于健康的内涵理解更为丰富,比如身心健康、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都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我国特有价值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而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民族传统体育中非常重要而又有特色的因子。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中,不仅具有丰富的趣味性、艺术色彩,还有着相应的生活元素,这正是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所缺失的内容,同时与健康教育目标之间也有着高度相关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指的是在我国历史上民族体系内不断传承发展的体育活动,而在这一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层内涵,即:体育精神、民族内涵和传统文化。在整个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游戏是其中主要表现之一。随着当前幼儿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完善和延伸幼儿健康教育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一)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增强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时期的身心发展对其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游戏是幼儿健康促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与现代体育游戏相比,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中重集体、礼让等内敛的元素较多,现在体育游戏中的重竞争、创新等开放的元素较多,两种元素相互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协调的发展。特别是在“二胎”政策条件下,幼儿园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更为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健康教育提供了契机。如朝鲜族的“顶罐走”,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颈部、腰部肌群的力量,还能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生活理念,在民族故事的氛围中体验人民积极进取的生活乐趣;在“顶牛”游戏中,用脑袋顶的动作体验牛的角力方式,让幼儿感受模仿的乐趣;在“扎猪油渣”游戏中,幼儿在墙或垫边,通过身体挤的动作,不仅发展力量,增进与同伴之间的感情,还能增进皮肤的触觉感知能力。
(二)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凸显办园特色
目前,幼儿园呈现出教学环境参差不齐的问题,相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这一客观需要,现有幼儿园教学资源难以满足,矛盾较为突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包括晨间活动、集体教学、户外游戏等,幼儿的练习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制游戏器材、欣赏民族服饰、民族音乐赏析等,生活元素、民族内涵等一系列的有效融入,能够提升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教学质量,使教学环境更加民族化、生活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此外,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简单性、实用性、趣味性,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幼儿懂得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基本玩法后,幼儿在户外活动设置区域自主游戏,多样化的游戏区域设置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源配备的不足。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为依托,不断丰富和更新幼儿园教学内容,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进而能够诠释和凸显自身办园、立园特色,增强竞争软实力[1]。
(三)增强“家园一体”的教育整合功能,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意愿和地域环境,折射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一个区域内的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对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无法割舍的民族情结。在国家大力发展民族事业的大好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可以作为枢纽,很好的把幼儿园、家庭、社会以点带面的进行整合。幼儿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当中重温民族文化的魅力,把深厚的民族底蕴辐射到幼儿生态环境、幼儿健康教育或一日活动当中,使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家庭成员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中促进家庭成员关系、亲子关系亲密,让其在快乐、轻松的氛围里体验运动的乐趣。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简便性,很多材料都可以采用家庭日常用品等,使得其开展变得可以随时随地,如改编为躺在垫上“扎猪油渣”或者“摇船”,就可以在现代家庭的轻松、自然的环境中体验亲子之乐。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展现和诠释其应有价值,能够有效增进幼儿教师、家长对幼儿园健康教育价值的认知,从而提升其对幼儿教育体系的全面理解和有效支撑,同时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思路分析
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健康教育体系中,不仅能够实现理想教育目标,同时也能为幼儿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在民族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相关元素进行有效收集和整理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内涵丰富多样,而其素材收集整理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完善收集该素材,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受到不同风格内涵的民族体育元素,同时也能实现整个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比如,“编花篮”、“夹包儿跳”等游戏,其开展难度低,基本不需要辅助器材,但是其对幼儿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有着重要帮助[2]。
(二)创设民族传统文化环境,开发多样民族体育文化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来源于生活,其中也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都有着一定故事传说和文化起源。创设民族传统文化环境,开发民族体育器材制作、民族服饰欣赏、民族音乐赏析等主题的课程,并将其有效整合成为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综合性课程。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了解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有效激发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其带着知识经验去参与整个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三)注重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社会性促进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社会性促进作用。通过设计“跳花篮”、“捞小鱼”等一系列多人合作完成的体育游戏项目,进而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助心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更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让幼儿的动手、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注重合作参与,促进谦恭有礼、有序等社会性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培养幼儿健康、完善心理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价值全面发挥的本质要求。
四、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整个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对其实施过程给予充分有效的把控。因此,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首先,在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将整个游戏形式与幼儿特点、幼儿园环境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体系化结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内涵丰富、元素多样,但是想要实现其理想效果,就需要将其进行合理改造,不能脱离幼儿教学的客观性与应用性。其次,要注重活动的安全把控和运动量监控。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起源于田野、农村,与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和幼儿主体都发生了变化,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游戏的场地、器材的安全进行检查,对运动强度的适时控制,健康教育过程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培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伤害事故。
五、结语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缺乏成熟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教育元素,健康教育与幼儿培养之间未能形成体系化融合。因此如果能够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元素融入到整个健康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同时也能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供有效帮助。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这一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为其教育活动的内涵,体育游戏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幼儿的健康素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全面融入,从而实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蕊.浅析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75-78.
[2] 杨卫东.幼儿园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探究[J].教育界.2013.27:188-192.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80-01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到了社会、政府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但是总的看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国仍是一项新的教育实践,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学校,如果单单只是靠心理课和个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心育,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科目中度过的,心理教育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积极性,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下面将从教学观念、教学环节、课堂氛围、学科内容及授课的组织方式等方面论述和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一、树立新型教学效益观和师生观。一堂好课,除了其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外,还包括师生在这堂课中是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学生由此获得的在生活中的启示以及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还包括对学生在这堂课中良好的体态、姿势等保证身体健康发展的习惯培养与纠正。这种新型的教学效益观,就是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教育教学新观念。同时要积极引导新型师生关系的树立,建立真正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在亲和基础上,具有人性化特征的教师新权威。在这一点上,我校近几年进行了颇为有效的探讨和实践,比如每个学期我们都会举行的“优质课评比”活动,每个期末由学生主导进行的“教师满意度调查”等。
二、狠抓教学关键环节中的渗透抓好教学的几个关键。一是备课关,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知识,备常规的教学方法,更要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备,围绕新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益来备。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怎么做(如多感官的参与)才能掌握为中心来设计。二是上课关,上课中最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思想的莫过于课堂上的师生交往。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是他们心灵得以成长的主要空间。因此,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很重要,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与学生的课堂交往中,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重要的教育原则,这些都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三、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建设。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也是一天之中最多的。因此,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氛围的性质主要决定于人际关系的质量, 影响课堂心理氛围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是否善于建立同学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很重要。
四、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学习课程的多样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具选择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涉及的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的总和就是我们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正因为如此,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和全面大有裨益。所以,让各学科的教师一起讨论,带着新的思路和眼光重新认真研读教材、教案,从中挖掘并开发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五、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其授课方式也各具特色。如:体育课在室外进行,且多以活动为主;音乐、美术课则有专门的教室,组织形式更为活泼;物理、化学课则有实验课,不但配备有仪器、设备,而且要求人人动手操作等。结合这些学科独特的授课方式,如果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训练,则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比如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引导,扩展学生的自我生活体验,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抱负与期望,并培养其良好的自制力和自我评价、自我认识的观念与修养;数学教学可以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其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善于了解他人,懂得如何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正确的归因;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改变;在体育课的户外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保护的技能以及进行适当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在音乐、美术课中启发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人际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在物理、化学课上可以训练学生整洁和有条理的好习惯等等。
随着应试教育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在探讨适当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科教学心理化、人本化,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交融的问题。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毕竟还不够深入,我们将继续为山区高中在考虑地区和学校的实情,体现自己的特色的情况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沃建中.《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科学出版社,2000 年.
[2] 纪瑞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三项措施》.人民教育,1999 年
第 4 期.
摘 要 体育活动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压力、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研究体育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能否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优化体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运动不仅仅能强身健体和预防疾病,而且能够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精神、磨砺心智,为锻炼和重塑健康的心理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身为体育院校学生,不论专业是什么,都应对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的相互影响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而正确认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涵,这也是实施“健康第一”体育教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分析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访谈法。通过对体育老师和大学生进行访谈,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体育运动在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功效。
3.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结合所得进行逻辑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对心理健康的理性认识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持续性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在对待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的表现出积极倾向。如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心态,使心理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等。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具体的表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之中。体育锻炼不仅具有锻炼身体发展的功效,而且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二)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体育活动的意义和做法
1.增强体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体育教师要有意识的按照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约束和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良好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更好的落实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体育活动。学校也要有针对性的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2.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教师的个人行为可以直接影响课堂心理环境。教师心态积极、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一种愉快而活泼的夥罩醒习和锻炼。相反,教师情绪波动过度,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为此,体育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我修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利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3.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选择要做到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在他们体育兴趣的同时,也要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开放式教学课。相较于训练,学生们更喜爱游戏项目,因此体育教师要借助游戏,设置趣味性环节,锻炼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和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赛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间的感情交流,克服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4.利用多种途径,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提高体育活动娱乐性。体育的教学要从传统教学中开发快乐教育的因素,打破体育教程平淡枯燥的形象,使其变得丰富有趣,符合新时代的特点。并且在遵守教学原则的前提下,保证合理运动量、运动密度和强度。学校要创造有利于实施体育活动的大环境,如支持创办体育社团,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实施自我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桥梁作用,对大学生改善情绪、培养意志、人际关系和谐、自我认识正确、行为适度和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都起着一定的影响。2.正确认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涵,这也是实施“健康第一”体育教学思想的重要途径。3.体育课中师生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
(二)建议
1.作为学校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训,增强体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2.作为体育教师,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在教学方面,要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最后,要利用多种途径,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提高体育活动娱乐性。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16.
[2] 臧瑞.大名县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实施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1、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
3、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4、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
(来源:文章屋网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首先从二者的含义来看,认识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区别,可以更好地把握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以其互鉴与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的合力。从学科的内涵上来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不同的系统和模式,在教育目标、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各有其特点与优势。概括起来讲,在理论基础上,前者侧重人文社科,后者侧重心理科学;在指导思想上,前者侧重社会价值,后者侧重科学规律;在特点色彩上,前者侧重东方文化,后者侧重西方文明;在指向对象上,前者侧重群体同性,后者侧重个性差异;在注重问题上,前者侧重思想精神,后者侧重心理行为;在视角思路上,前者侧重整体系统,后者侧重单项具体;在措施方式上,前者侧重教育关爱,后者侧重训练咨询;在达成目标上,前者侧重完善的“人”,后者侧重健康的“心”。显而易见,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内容体系,是不可以相互代替的。但从教育的本质与根本宗旨上看,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与融合,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培养与塑造人才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说,正因为两者存在差异,才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而两者的特点与优势,也正是互补、互鉴与融合的前提与基础。再从学科的理论体系上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在其教育目标与内容上有其相通性与涵盖性,尤其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升其教育水平。具体而言,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更加珍惜和珍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同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其对他人及社会的爱心,使其人格得到完善。显然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即是大学生生命中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精神性等生命层面中的一个问题,要预防与矫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水平,生命教育更具有本原性与根本性。同时,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拓展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方式,并使其教育效果更具实效性和长效性。为此,借鉴与运用生命教育的方式,不仅是防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的主要措施和有效之法,也为拓展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与途径。这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与实效性。最后从教育的实践上来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特别是生命教育的开展与融入。如众所知,当高等教育跨进新的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得到了兴起,各个高等院校都开设与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担当起在校大学生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以全面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然而,由于受到多种教育教学因素的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如教育目标不大清晰、教育内容不够全面、教学模式不太灵活等问题。如何破解与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呢?显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与渗透生命教育是其必然。生命教育的实践也确实说明,实施生命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都能够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良好成长的内在需要,亦是保障大学生理解生命真谛,创造生命价值,顺利成才的题中之义,尤其是破解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自残轻生、伤害他人等严重问题,使大学生珍爱宝贵生命、欣赏生命美丽的紧迫需要以及创建安全与和谐校园的有效之法。为此,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为应对与防治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供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模式。
二、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的现实考量
尽管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诸多不同,但相互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在教育的实践中,两者达成的目的、指向的对象、面对的问题等等都是相同的。
1.教育起因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及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与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并向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教育忧思与本土追寻阶段、学术诠释与学科互动阶段、理论热兴与实践探索阶段、“国家准生”全新机遇阶段等。这就是说,开展生命教育及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缘起一样,都是对教育的忧思,即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异常心理,甚至伤害他人生命,轻生自杀等问题而展开的。从大学生教育的实际可见,消除大学生轻生等现象紧迫需求生命教育,舒缓大学生内心压力急迫呼唤生命教育,保障大学生良好成长成才急切需要生命教育。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起初的成因、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就是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生命的影响与伤害而展开的。既然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起因相同,这就为两者的互鉴与融合,相向而行,奠定了基础。
2.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相同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的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还是一种精神教育,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保证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上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健康成长。所谓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心理素质教育,它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有关心理科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的各个层面产生正向的作用,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全成长以及对环境的良好适应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的宗旨就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具有优秀的性格品质,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心理承受与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使其内在动力与活力得到激发,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等行为习惯。相比较可见,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质与素质,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人才。但两者又是不同的,即实现共同目标的路径与理论依据不同。殊途同归。目的与目标一致,必然要求两者互鉴、互渗与融合,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形成教育合力。
3.教育内容的重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线,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格发展、恋爱、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网络心理、职业规划与就业几方面进行心理引导与教育,来呵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矫正其不良行为,使其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开发。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它包括生命本质观、价值观、存在观、过程观、修养观与境界观等方面的教育,以引导与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正确对待与处理人际交往、亲情、友情、爱情、学业、择业、创业以及生存、生活与生命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二者指向的问题以及教育的内容大都是重合的,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热点、关注点、兴奋点等展开的教育内容,更是近似的一致。另外还有二者教育方式的交叉性,即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两者教育的方式方法可相互借鉴运用,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与界限。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的内容重合性与方式的交叉性,也都说明两者的互鉴与融合是实际需要,无需无法人为分离。
三、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的路径探索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与内容,又有相同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既有平行的又有交叉的,可谓职能互补,内容相互渗透。为此,探求与实现两者互鉴与融合,就成为推进与提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主要课题和必经之路。
1.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目标相统合。
尽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不尽相同,但总的目标要求相互统一整合,这就是破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种种困惑,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人才。只有明确相统合的目标,才可以顶层设计大学生健康教育,使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行不悖,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立体交叉、科学有效的教育合力,实现其教育的一体化。同时,还可以避免其各自为政、教育内容既有重复又有空缺、教育资源既有不足又有浪费等不良现象的存在。显然,这既是实现大学生健康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实效的现实需要。
2.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内容相互补。
教育理论明确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与标准的,不能是为教而教。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内容的确定也是如此。这就是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人才,选择各自最适宜的内容,实现内容互补,以对大学生进行完整而更有效的教育,避免各自为求独立体系而走入教育的误区。例如,把心理健康教育或视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或等同于心理咨询,甚至当做心理疾病的治疗等,这其实就是一种偏差与误区。如前所述,生命教育之所以在高校兴起与开展,恰恰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失的补充和遭遇困境的突破与拓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与推进。当然生命教育也不能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两方面的教育内容互补,才能形成更为完整深入、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健康素质教育。
3.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方法相互鉴。
生命教育法与心理健康教育法,各有特长与优势,可以互鉴,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互促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运用的方法,如“沙盘游戏”的心理分析法、“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法以及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情绪宣泄法、自信训练法和团体朋辈心理辅导等行为矫正法,都可以适当地运用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依据人的心理发展阶段与规律进行教育的方式,具有普遍的教育价值与意义。而生命教育中,所运用的教学法,如精巧教学导入、精彩主题讲解、精美影像欣赏、精辟主词解析、精深主题讨论以及注重人文教育与关怀、强调生命体验与主体认知、重视教学互动与分享等,也可以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这样的方法互鉴,也就是两方面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4.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资源相兼容。
摘要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意义、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途径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
一、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和教学措施,结合心理学知识和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心理,采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技巧对学生做出科学的引导,使学生的体质水平、运动技能、以及心理品质得以更完善更全面发展的过程。
在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各项素质培养过程中,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高校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极大的提升了高校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既形成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使心理学相关知识在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发挥出了引导功能,完善了体育教育领域的范畴,也同时扩展了心理学的外延和内涵。而且,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还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使其更加注重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了体育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虽然说,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高校,其不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被忽略或简单带过,专门针对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的活动也十分有限,对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稍显单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高校体育普遍以学生的体质水平提升和体育技能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作为教育的细枝末节来对待,从而导致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研究发展现状不理想的状况。
三、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 通过科学的体育活动,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指的是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看法、认知以及自我感觉的综合,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积极、理性的自尊,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参与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高校学生个体与其他人之间可以达到更顺畅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能通过活动中其他人的反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而自我概念变化的根本依据就是人的自我评价,所以,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高校学生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形成,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一般来说,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种:首先,学校要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性的氛围,并提供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开展所需的设施保障和制度保障;其次,体育任课教师要深入挖掘、研究体育教材中与自我概念的树立相关的内容,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今体育界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最后,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等多个层次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实践和实证性机会,便于学生得到多方面、多角度的反馈,从而有助于其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并进一步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二) 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化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化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是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人的社会化,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并重视这一点。在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精神,如: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交流沟通、遵守规则等等,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亲身体验并领悟这些体育精神的意义,并由此树立相应的观念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积极、顺利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时,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开展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活动,同时根据本校的特色和资源优势以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学习、纪律教育、规则示范等,还可结合校外条件开展社会化的体育活动课程,如:社区活动、见习活动、校际体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群体意识以及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等与其社会化相关的意识和观念,促进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
(三) 通过体育心理调控教育,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情绪
体育课程或体育运动中的体育心理调控教育,指的是任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心理调节手段,以保持积极稳定的体育心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调节手段有:自我暗示法、认知训练法、念动训练法、激励法以及宣泄法等多种调节方法,体育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合理选择,搭配运用。
体育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心理调控教育时,要注意将理性的内容融入实际的体验过程中,通过开展积极的体育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和深化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传授体育心理调控的技巧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要通过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竞争、挫折、胜利、失败等各种情感体验,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仔细观察,对学生在各种情况下的情绪反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在复杂多变、强烈鲜明的心理体验中受到熏陶,了解并掌握体育心理调控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 根据体育运动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
体育运动具有反馈信息明确而迅速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运动而言更容易引发人追求胜利的渴望,能促使人向着目标不断努力,从而有助于培养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使学生的这种精神不断得以强化,让学生树立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信念,并在不怕失败、理性接受失败的同时,更加努力的追求下一次的成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对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时,体育任课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如何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危机意识等融入课堂教学,如何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习惯。然后,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适合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教学活动有多种,如:极限运动体验法、定向运动教学法等,体育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五)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合理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提升学生的意志力水平
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身体负荷相较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而言,是相对较高的,而体育运动所特有的对抗性、竞争性、激烈性等特点,也会对参与其中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负荷。在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耐受力水平、挫折承受能力以及行动统筹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意志力水平得以提升。
体育任课教师要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品质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有意识的进行渗透意志力培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常用教学方法有:注意力集中训练法、竞赛提升法、创设挫折情境教学法、疲劳负荷法等。除此之外,体育任课教师还可以在业余体育活动或者学生的体育锻炼过程中,适时的进行引导,以帮助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培养。
四、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加强体育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
高校体育任课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是高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环节。高校体育任课教师的行为是影响课堂心理环境和氛围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说要进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的心理修养以及高尚的师风师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完善的个性品质,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发挥自身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除此之外,体育任课教师,要开展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这不仅是指任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体育运动水平、体育技能水平、掌握足够的体育知识,还要求任课教师掌握相当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体育心理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能及时的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引导,这是顺利进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二) 组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才能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时,高校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体育任课教师必须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现有的体质水平和运动技能能力,并据此捕捉教学的价值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另外,在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体育任课教师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情况,因人而异的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进行调整,以期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三) 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开展
体育学习心理教育,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体育任课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体育学习心理教育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学和自我提升,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和创造性发展。
在进行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要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尽量融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注重快乐体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学生设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带领学生一起发现、挖掘教学内容的魅力;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适当穿插娱乐活动和特色比赛等等。其次,注重培养学生适度的体育学习心理状态。在让学生会学、善学、乐学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体验挫折、失败等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心境。
参考文献:
[1] 汪玮琳,谭亚彬.大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2] 董跃春.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3] 朱丽琼.高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用及其发展策略[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4] 杨佳根.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J].成功(教育).2008(08).
[关键词]隐性课程;影响;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5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29 [本刊网址]http:∥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隐性课程来实现,这是现实所需和未来趋势!在一部分高校,通过设置《大学生心理》课程、开展讲座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而隐性课程却未受重视。学者就隐性课程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过相应的探讨。本文重点论述了由于隐性课程所包含的三个具体方面的缺失,给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及作用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白发课程、隐含课程、内隐课程、非正式课程、非正规课程、无声课程。国内学者主要推崇“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这些叫法。有关隐性课程的内涵各抒己见。“隐性课程即教育者将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有意识或无意识传递给受教育者,传递借助于教育环境(包括物质层面、文化层面、制度层面、互动层面)”。“隐蔽课程是受教育者在学校情境中无意地获得的经验”。这是典型的经验说。“隐性课程是课内外内隐的、间接的教育影响因素,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这是教育影响因素说。“隐性课程是指学校社会关系结构以及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学术性的知识”。这是知识观念说。“隐性课程就是校园文化”。这是校园文化说。“隐性课程作为环境信息,对受教育者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环境信息说。“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随机展现,并对受教育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教育影响说。不管国内学者如何定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隐性课程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关注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内涵有多种说法,就其构成要素的划分大体一致。一种观点把隐性课程分为物质一空间类,组织一制度类,文化一心理类;一种观点把隐性课程分为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以及显性课程教学中隐含的课程;有的学者把它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关系层面和精神层面。本文对隐性课程构成要素的划分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物质一空间类(自然环境、设施环境),组织一制度类(学校组织方式、校纪班规),文化一心理类(校风、校园各类活动、人际关系)。
(二)隐性课程的作用
隐性课程作用的发挥不能离开其构成要素,学者们对其功能、作用的论述源于不同角度。邢铁志提出了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德、智、心、美等各个方面的功能;张显东认为隐性课程发挥着榜样引领和规范受教育者行为的作用;张青连认为高校隐性课程能够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加速和谐校园的构建;王俊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论述隐性课程可以用于素质教育的实行当中;陈满,帅斌认为隐性课程改变受教育者“文化心理层”的部分内容,对个人情感、认知、道德发展起到补充的作用;季诚钧重视隐性课程的品德养成功能。
研究者更多的关注隐性课程的道德养成作用。这就为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影响的探究留出了相应的空间。
二、不同类型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接受的教育活动,无论是知识层面的增长,还是心理层面的改进,都是在一定空间场所中进行,与空间紧密结合,依附于物质载体。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包含自然环境和设施环境。
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就自然地理位置而言,有些高校的自然环境并不优越,植被覆盖少、风沙大、交通不发达。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抑郁。由于出行不便,导致与外界交流少,一段时间下来,害怕交流,又会引发社交恐惧症。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需要完成的事情不能及时完成,易引发主体焦虑、狂躁等心理疾病。在高温、干旱、高寒、缺氧、低气压等气候条件下,不适应环境的学生会感到失望,有强烈的无助感;当学生正常休息受到影响,就容易愤怒,情绪失控。
自然环境更多的依赖自然的作用,设施环境较多的依赖我们自身的规划、设计。校园建筑、教室内布置构成设施环境的主体。建筑作为“无声的伴侣”,其结构、造型、线条、色彩是“静默的语言”,既要达到审美的效果又要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我国高校采取寄宿制,大多数学生远离故乡,校园建筑结构若不能满足公共性的随意交流,最基本的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思想情感的交流缺乏,不利于相互理解,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也受到阻碍。有些校园建筑借用现代西方艺术造型,其实杂乱无章。图书馆作为一所大学富有灵魂性质的建筑,其外观设计应当对人的心理有一定的冲击。平淡设计的建筑物不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精神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运动场所如果离我们的生活区域太远,借助运动宣泄不良情绪的学生,无法及时发泄,就会越积越多,即使事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不好。校园环境不整洁,一些设施的摆放凌乱无序,难以使学生内心平静。
教室空间会影响教室内的布置。在空间有限的班级内,人数的增加就意味着空间上的拥挤。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环境下,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增长,有些学校生师比高达1:10,而过分拥挤的教室易引发场所恐惧症。研究表明,教室颜色影响学生情绪,学生在浅蓝色和浅绿色环境中,心情趋于平静,静能生慧。然而高校墙壁多以白色装饰。座位的编排方式不能置学生的情意特征、人格特质等心理因素视而不见。稻田式的排列是我们当下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在这种编排方式下,后排学生自认为老师不重视,与教师心理距离感增加,无法获得有效的心理支持,感受欠佳,产生课堂倦怠。
(二)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是指学校的组织形式和学校正在实施的制度规范的总称。如学校的教学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校纪班规等。学校制度设定多从管理者的角度,应该更多的考虑接受管理的主体一学生的需要。缺乏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学生首先持有排斥态度,内心不服气;在执行过程中,也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更有甚者,认知失调,对学校有抵触情绪,产生故意破坏行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对学生规定太严,学生内心紧张,担心受到惩罚;如果规定宽松,学生无惧无畏,触犯了规定,仍不以为然。目前,大学的考试(尤其是文科)延续中学的闭卷考试,评分来源多样化。师生直接接触没有中学频繁,教师主观评分占据一部分。一部分学生尽管努力,却仍旧不能迅速改善排名。大学生在激烈竞争下迫切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过分看重奖学金、助学金,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主要指校风、校园各类活动、人际关系。
校风主要包括学风、教风,从总体上反映一所大学的精神。有研究表明校风与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正相关,与学生的抑郁状况负相关。欧胜虎的研究表明学风与人际关系、抑郁、恐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与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也十分显著;教风与心理健康(抑郁、偏执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视学风与教风。
校园活动表现为服务活动、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园活动作为学校生活的一个方面,如果形式单调、缺乏意义,学生通常感到枯燥无味,无所事事,生活不充实,心情烦躁,进而影响学习和人际关系,阻碍个体的发展,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反映了交往双方的社会需要是否得以满足的心理状态。据李书平等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人际关系问题居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首位。学校情境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人际关系和同伴人际关系。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背景、知识涵养、情意特点和人格特征)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生人际关系。大学教师和同学接触的时间有限,学生的亲和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师生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缺乏,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自卑、封闭等。不良的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也不利。同伴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也非常重要。同伴关系的失调会给大学生带来不良情绪,如愤恨周围同学,对所在学校不满等。同伴关系的严重失调会导致自我封闭、郁闷不安,有的同学会自杀或杀人。
三、通过隐性课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的支撑
学生通过与物质一空间的交融,解读蕴藏于内的价值寓意,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自然环境对审美主体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按美的法则来构建校园内外,这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以直观的形式使主体的审美情感受感染,主体与环境失去独立性,消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从而产生物我无间的心理体验,促使主体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造就主体独特的心理能力。我国古代著名的六大书院,大多建在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山林中,陶冶性情,塑造美丽心灵。现代社会把学校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并不现实,打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环境完全可以实现。校园建筑物应富有教育意义,使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室墙壁色彩可采用浅蓝色、浅绿色搭配。总之,设施的设计要有文化内涵,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的保障
高校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制度也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能规范学生心理引导的方向。健全有效的组织制度应蕴含人文情怀,能引领学生自主发展,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心理距离感缩短,加速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学校管理制度有一部分是对教师有所约束,例如高校教师应当遵守的红七条,高校教师的准人等,这些制度的有力实施,会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学校管理制度还有一部分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比如考评制度,只有引入公平合理的考评制度,学生有机会找到自身的兴趣点,发展自我,考试前心理焦虑会降低。合理规范的校纪班规,作为健康防御网能抵制班内的不良风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的渗透
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撑,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离不开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的渗透。探索建设有特色的优秀校风,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和恰当的行为方式逐渐养成,责任感和主体意识会受到强化,加速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除面临上述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冲击外,还要面对其自身所特有的问题,如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这些问题往往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进而形成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因此,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内涵阐释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做了一个全面的概括:有幸福感和安定感;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人格统一和调和;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打造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
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的重要因素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心理素质,它是学生各种素质提高的中介,是大学生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不能忘记或忽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基础性作用的心理素质,决不能忘记或忽视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联系着受教育者人格塑造的关键是心理健康教育,它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它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思想和品德的训练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受教育者正确的把握自我,准确的认识和评价自身的行为,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优化心理、健全人格。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减少心理疾病。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不仅表现为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数量增多,而且由于心理疾病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变大学生诸多不良性格,如孤僻、懦弱、害羞、不合群、敏感等,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以思想进步、朝气蓬勃、能独立思考、有参与意识、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全部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实现全过程育人。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将新生入学与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并举,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
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就必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可以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的措施和方案。每年对新生采用“心理健康问卷”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有心理症状的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服务,根据诊断结果,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充分发挥辅助育人功能。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投入,避免有咨询机构、无专业人员,有专业人员,无先进设备的状况。心理咨询不但能够帮助和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而且能够排解学生心中的忧难,开发其身心潜能。从而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去适应外界环境。
4.建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外,还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个体素质和这支队伍整体水平的进一步专业化,推进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于兴虎.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思考[J].都市家教,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