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病案分析范文

手术室护理病案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手术室护理病案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手术室护理病案分析

篇1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78-02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手术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手术室护士对手术中各项制度的执行及病人特殊情况的记录,是准许病人复印,视为有法律意义的原始资料[1]。作为举证材料的护理记录,其规范性、完整性、严密性、科学性,在法律上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规范手术室护理文件的书写,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内涵质量,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也是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我院护理部组织大外科护士长进行病案质量检查,手术室以手术护理记录单和手术物品清点单为检点,对检查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6月―2009年12月实施手术后上档病历及运行病历共计3165份。其中上档病历1025份,运行病历2140份。

1.2 方法

由护理部组织我院大外科护士长、质控小组及手术室一名副护士长进行手术室病案质量检查,对外科病历中的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物品清点单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病历中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及完整性。发现75份护理文件书写存在问题共计8项。

2 结果

检查出有缺陷的手术室记录单75份,占所检查的手术室护理文件的2.37%,对书写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详见表1

3 原因分析

3.1 对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认识不到位

没有认识到手术护理记录单和物品清点单是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职业风险意识;没有认识到手术中护理记录是医疗纠纷取证中的重要证据[2],同时也是反映手术护理质量的优劣及手术护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使记录出现错记、漏记现象;或认识到重要性,但工作不仔细,缺乏敬业精神和慎独态度,出现书写不规范、涂改等。

3.2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执行制度、规定不够认真

对于护理记录中出现的缺陷问题一方面是护士对手术护理记录填写内容及要求掌握不够准确,造成内容书写不及时、不真实,另一方面也说明护士在正确运用护理程序上存在着缺陷与误区。

3.3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薄弱

在手术病人多、护理工作量增加、护理工作紧张繁忙、时间性较强及临时处置增多、连台手术多等原因时容易出错;在存在问题的75份护理文件中有75.2%发生在年轻护士身上,甚至对护理书写抱有随心所欲的态度,还常常以工作繁忙为由,对书写中的缺陷未予及时纠正。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无记录便无护理行为,这将使书写当事人丧失了自我保护依据[3]。

3.4 护理书写质控体系不完善

质控方法欠妥,在质控时发现错、漏处未能及时修正。

4 对策

4.1 加强学习,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教育护士认真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证据意识教育。要充分认识护理记录的重要性,使其自觉、认真、准确书术护理文件,并养成出手术室前自己反复检查的习惯。利用晨会和科会时间,讨论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缺陷中所潜在的医患纠纷实例,做到警钟长鸣。同时进行书写技巧、术中观察要点、特殊病情记录等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的业务素质及书写能力。

4.2 强化责任,规范手术室护理文件的书写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项护理文件书写标准,以护理部制定的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模式为样本。要求护士书写时必须做到如实记录,文字工整,字迹清楚,表达准确,不得涂改,避免遗漏和偏差,尤其是关键内容和时间要与麻醉记录单保持一致。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完整的手术护理记录标准,现在各手术室护理文件记录单多为自行设计,因此规范手术室护理文件的设计和书写,标准统一,也是我们手术室护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减少工作量大、时间性较强及临时处置增多、连台手术多等原因,为了填写省时、方便、以掌握,对一般能客观的、真实的、准确及时反映术中护理情况的内容实行勾选,对特殊情况,勾选内容不能准确表述的,用文字叙述,保证准确性。

4.3 合理安排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班次

根据手术需求实施工作时间弹性管理,实行手术间责任制,减少手术间护士的更换频率,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增加护士书术护理文件的时间。

4.4 完善护理文件书写质控体系

建立手术室护理书写质控登记本,要求巡回护士在手术结束时填写好记录单,认真进行自检,送手术病人出手术间前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相互检查,发现缺陷及时纠正,把好病历出科关,同时应报告护士长做好记录,以便在科会上就共性问题进行讨论。术后访视小组护士下病房时,对手术后的病理检查书写质量,做好现运行病历的终末质控,以确保现运行兵力合格率为100%。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3.

篇2

一、存在的问题

缺项。记录过程中的疏忽和遗漏,护理人员对手术记录工作的不够重视。有些护理人员为了省事情,责任心不强。在记录过程中偷工减料,把一些必要的信息情况漏写,如对一些输血情况和手术使用物品的清点等不能够做到必要记录;对患者的病例情况如体重、皮质、药物过敏情况等没有做到详尽记录;记录不详尽、不全面,经常会发现有些医护人员漏记手术输液情况和标本情况等。护理人员必须在手术过程中对记录数据做到准确、客观、认真、全面的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使手术护理记录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

记录内容的不一致。如手术护理记录与麻醉记录和临床记录不一致:譬如对患者手术记录中,麻醉记录部位与手术记录部位的不一致;如LG患者的记录,麻醉记录为09 11出室,而护理记录为09 21出室。

书写质量认识不够。常发现有些记录单字体潦草,辨别不清,错别字和涂改严重,书写很随意。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缺失,对手术护理记录缺陷和记录单的使用不当,以此,对会引起的医疗纠纷认识性不够,对可能会造成的法律后果缺乏认识。

缺乏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是对手术护理记录工作的必要手段,是医院规章制度能否在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关键。如果在手术护理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那么医院的规章制度有可能形同虚设,成为一纸空文,医护人员的自身岗位意识也会大打折扣。

二、原因分析

护理人员对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整个护理过程客观真实的记录,具有一定法律效果。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出现缺陷,对医疗双方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病历书写的规范、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与否,与医疗事故的定性与法律责任的有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因此,医护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

护理人员与手术医师的沟通不到位。手术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都非常强,必然要求在工作过程中要具备高度的团队意识。由于护理人员与手术医师的沟通不到位,造成一些手术护理记录单与手术医师的医嘱不一致。虽然护理人员与手术医师的专业不同,但是护理人员也要在学好本科室业务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到临床医学,特别是手术病例的一些医学常识,才能在工作过程做好相互协作。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执行力不够。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够,记录不够认真,对手术护理记录单所需要的填写内容和规定要求认识不到位,势必会造成记录单所记录内容不完整,书写不及时,记录不真实。由于手术护理记录是对病因、相关病史、身体检查的内容、评估内容、护理诊断、护理计划、病情观察的内容、治疗、护理内容及与护理相关的其他文字材料等方面的记录,所以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完成,并跟随患者的病例情况和治疗情况返回医院科室及时保存。许多护理人员的记录单在进入医院病案室进行归档时,在护理人员自查以后,通过检查仍发现存在大量问题,这对于护理人员自身所担当的职责风险是非常不利的。

三、对策思考

(一)严格要求医护人员职责

1.手术室护士长的职责。要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好手术室的行政、业务、教学、制定手术室护理工作条例,并且做好对手术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根据手术室任务和护理人员的情况,合理排班、科学分工完成手术。督促检查进入手术室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确保护理安全,手术记录的客观和真实记录。负责手术所需的药品、器材、敷料、卫生设备等物品的请领工作,并随时检查急诊手术用物的准备情况,检查毒、麻、限、剧药和贵重器械的管理和记录情况。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手术护理记录工作的业务学习,并对医护人员的手术护理记录工作进行考试、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2.手术室护理技术人员职责。在护士长的领导和主任(副主任)护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工作计划,参与护理管理,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手术护理工作的各项记录。熟悉各专科的手术配合和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做好手术过程中所需物品和所用器械的记录,并和医生做好有效沟通。参加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失误所造成的不良事件的讨论,提出鉴定意见及防范措施。协助护长对护理人员记录单的使用进行业务技术培训,记录单的记录情况进行考核。做好进修护士、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

篇3

【关键词】 手术室不良事件护理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1]。随着手术难度加大、护理人员监管不力等不安全因素在不断增加,任何不利情况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对患者带来严重的损害,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终生的遗憾。所以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手术室工作,要求护理管理者加强监管制度、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风险及法律意识,护理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经外科手术70例患者,年龄26~68岁之间,平均43.5岁,其中开颅手术者11例,骨折内固定手术18例,子宫切除手术19例,腹腔镜手术34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5例,面部整形手术3例。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26名,其中工作3年内的有5名,工作3~6年的4名,工作6~10年7名,工作10年以上的10名,中专学历的4名,大专学历的16名,本科学历的6名。取得护士资格证的6名,护师资格证9名,主管护师11名。

1.2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经外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组45例,对观察组实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护理。

2不良事件原因

2.1手术中护士态度怠慢粗心、责任心不强,过度相信主观经验。

2.2护士处于长期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手术时间过长,护士在手术中负压过重。

2.3护士与医生、患者的沟通不良。

2.4护士未严格执行手术室相关规章制度或手术室各种护理制度存在缺陷、不完整。

2.5低年资护士对手术室机械操作流程不熟悉或不规范。

2.6手术室环境质量监控存在缺陷,医疗设备管理不规范。

3对观察组实行以下护理干预措施

3.1维持良好的护患、护护、医护关系可促进患者手术中的顺利进行。使患者增加自信,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术前到患者病床前进行宣教、访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及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术前紧张不安。减少手术中张冠李戴的差错。医院对护士进行一定的培训,增加护患沟通技巧、增强护理人员风险及法律意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减少护理隐患,很多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需要采取的治疗、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缺乏了解,有紧张心理。这就需要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细心解释,达到理想的沟通。

3.2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相关规章制度

在接入手术室的患者,两人查对,确保正确识别患者。手上腕带信息详细应包含科室、床号、患者姓名、年龄等。在手术中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操作流程,护理人员落实各项操作规范。例如在手消毒中、手术中无菌操作、输血输液中、特殊感染手术后器械的处理、病理标本的保留和送检中[2]。护理人员在操作中防止出现差错及纠纷的,保障患者的权益。

3.3手术室环境质量监控

在手术室内,空气中存在残余的吸入、低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医疗仪器产生的电离辐射,手术中电刀切割组织产生的烟雾,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骨水泥等均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同时污染手术室的空气[3]。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不达标造成手术感染。如湿式清扫措施未落实,参观手术人员太多,空气净化系统未定时清洁、检修等。监管者要制定相关的检查制度及消毒流程,如手术前和手术后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半小时,暂不使用的手术室进行定期消毒。手术后及时清理,杀菌消毒,防止血液、体液污染。监管者如护士长定期对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使护理人员认真做好空气监测工作,并设专人负责,确保无菌质量,尽量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3.4加强医疗设备管理

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多,护理人员经常组织学习,了解其性能熟练掌握各设备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各仪器设备按常规保养良好,经常检查性能,定期维修,以备手术顺利进行。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降低手术室噪音,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降低噪音重要性教育,维持手术间安静有序。

3.5护士在工作中认真、仔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减少医疗纠纷,例如巡回护士应仔细核对医嘱、不要随意交谈,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要复诵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并记录,保留空安瓿以备待查,待手术完毕后方可弃去。需血时,到血库取血,与血库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签名,然后到指定的手术间与麻醉师再次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血量、有效期、查对血液颜色、质量是否正常)无误后并签名方可输入,并做好输血记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统一处理。预防手术用物丢失、不完整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完全关闭后、皮肤缝合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数目完全相符并检查其完整性,任何人不可随意更改物品清点内容,术中添加任何物品均由巡回护士亲自递交,并及时记录[4]。

4结果

观察组经过一定的护理干预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减少。结果如表1

5结论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风险存在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制定防范措施。如何保证安全护理,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是每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护理者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发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因素,增强法律意识、责任,制定、健全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护士素质教育、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免疫力。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超负荷工作的压力,对工作责任心不强者,进行规章制度学习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强化法制观念,加强自我保护,完善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各有其责,强化责任意识。护理是一个团体性质的工作,需要一定的团结意识,同时护士的职能多、杂。培养有效的沟通能力,能够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让护士理解患者与医务人员是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护士与医生是合作关系,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院内环境。能够有效的减少医疗矛盾。工作人员均须精力集中,因手术中护士态度怠慢粗心、责任心不强。落实具体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操作中的安全管理,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佩超,马亚利,张欣梅,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案例分析,中国病案,2005,6(12):39-40.

[2]潘星,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临床护理,2010,48(3):66-67.

篇4

关键词:切口感染;骨科无菌手术;原因;手术室护理干预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及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骨病矫形手术、脊柱内固定、关节置换术等骨科修复或重建手术大量开展,手术成功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部分恢复患者体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但骨科修复或重建手术中植入钢板、假体等内固定材料,术后一旦感染,可造成钢板或假体外露,患者延迟愈合,甚至导致肢体残疾[2]。因此,应加强护理管理,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减少并发症。本文以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65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导致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提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共进行骨科无菌手术1965例,其中41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升高、切口红肿、有分泌物、切口裂开等症状,符合术后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3]。41例切口感染患者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0.5±7.34)岁;手术类型:肩胛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内固定术5例,脊柱矫形手术3例,髋关节置换术3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3例,根骨骨折内固定术12例,内外踝骨折内固定术5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病案,从手术时间、手术地点、是否连台手术、术前准备程度、手术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大致得出导致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

1.3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1.3.1骨科无菌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越长,术野暴露时间越久,手术室中细菌污染的机会越多,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能越大。有研究显示,手术时间≥3h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增加[4]。长时间手术对患者的打击越大,出血相对较多,患者抵抗力下降,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手术时间越长,医生在术野操作相对越多,使切口感染率增加。

1.3.2骨科无菌手术地点 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及空气质量直接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层流手术室消毒严格,室内的细菌浓度低,感染机会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低。另外,层流手术室可控制参观人员的数量,减少空气流动及外源性感染[5]。

1.3.3连台手术 骨科无菌手术连台时常常见于急诊手术。由于连台手术来不及再次消毒手术室内地面及空气,送接患者的间隙,手术室内空气流动加大,外界尘粉、细菌等可趁虚而入,污染手术室环境,造成骨科患者术后感染,增加切口污染的几率。

1.3.4术中非手术人员参观 参观人员的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部分参观人员甚至频繁进出手术室,造成手术室空气质量下降;有的参观人员在参观过程中,不停询问术者一些手术问题,唾液等口咽部分泌物可能污染患者术野,导致术后切口感染。

1.3.5术前准备程度 有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准备越充分,术后感染的几率越低。骨科急诊手术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术前没有充分准备的时间,对患者机体状况评估不够,或合并基础性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加上手术创伤的打击,引起患者抵抗力下降,直接引起切口的感染[6]。

1.3.6骨科无菌手术部位 头颈部及上肢血液循环丰富,切口愈合较快,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小。腰骶部以下的血液循环慢,尤其是下肢和足部,术后切口愈合慢,发生切口感染的机会大;由于关节部位活动度大,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

2结果

2.1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分析 1965例调查对象中,41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9%。

2.2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41例切口感染患者中,19例手术时间≥3h(46.34%),12例在非层流手术室(29.26%),24例连台手术(58.54%),13例术中非手术人员参观(31.71%),8例术前准备不充分(19.51%),23例下肢及足部手术(56.09%),见表1。

3讨论

针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提出手术室具体护理干预对策如下。

3.1术前及时评估 手术室护士应在接到手术通知后,及时到病房评估患者机能、营养状况及手术耐受力。详细询问患者身体状态,是否合并基础性疾病,重点评估是否存在引发术后切口感染的潜在因素。并及时和手术医师沟通,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术后感染的可能因素。在评估的同时,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并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配合技巧锻炼[7]。护士人员在术前评估中,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手术。

3.2术前充分准备 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准备相应的器械和手术物品,及时送供应室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准备好橡胶类引流条,并用环氧乙烷消毒备用。检查其他手术用品,如手术衣、一次性手套等外包装有无破损,查看有效日期。手术物品要充分准备,术前护理人员应全面检查手术相关仪器,保证其正常功能状态。加强手术室空气质量,术前日利用臭氧消毒机进行手术室空气消毒,湿拖地面,保持室内洁净。对腰椎内固定、髋关节置换等大型手术,由于手术所需时间长,应尽量安排在层流手术间进行。

3.3加强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术日,患者进手术室后,巡回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合适,配合麻醉穿刺;麻醉显效后,根据手术需要,及时帮助患者更换,以最大程度配合医师手术。器械护士应提前熟悉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掌握必要的手术程序,及时为手术医师提供相应的手术器械,加强医护配合,顺利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

3.4加强手术室质量管理 手术室护士应提前准备好术中所需物品,术中减少在各手术间频繁走动,尤其禁止从有菌间进入骨科手术室。不是急诊手术,尽量不安排骨科连台手术。控制骨科手术参观人数,层流室杜绝参观,确保骨科无菌手术室的质量,杜绝和防止术后切口感染。

参考文献:

[1]李玉辉.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5):265-266.

[2]王义生,王孔献,谢金则,等.骨科术后感染[J].中华骨科杂志,1991,(1):58-60.

[3]程少霞,蒋敏,刘标英,等.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7):1852-1853.

[4]宫庆月,矫玲.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1):11-13.

[5]刘文英,刘媛,张楠楠,等.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689-2690.

篇5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术室;质量管理知识;护理态度

众所周知,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1]。手术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本地区要求手术安全核查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而手术患者应配戴标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志以便核查[2-3]。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临床护理的发展,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变得更加广泛而深刻,手术室的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参与,为此对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要求更高。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县级医院也不例外[4]。本文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6月~11月,选择我院的24名护理人员纳入调查,其中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10名。年龄19岁~45岁,平均年龄(34.39±2.2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6.57±2.19)年。

1.2 护理质量管理措施从2013年6月开始,我院加强了护理质量管理,①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医院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等管理组织,定期研究手术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及时制定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并在职能部门督导下落实。②认真落实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常规。③重视院感管理,加强对手术室的监管,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同时建立以手术室为中心,各部门联动形成整个集中化的管理。通过信息标准的调整,或者确认,来确定手术室是否正常运行。手术科室也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加强设备维护、检查和功能确定,通过维护来确保手术室大型设备、精密设备正常的运行。积极进行病房相互核对记录,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不要接错患者,不要开错手术部位,核对后做好记录,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开展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工作,在术后回访时让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对我科的医德医风、医疗服务、医疗技术操作等进行满意度评估,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重视,不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水平。

1.3 观察指标所有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管理前后进行相关知识与态度的评价,结合我院护理人员具体的特征自行设计。其中护理知识包含21个条目,满分46分;而护理态度包含10个条目,满分为38分。得分越高,越趋于积极的知识与态度。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与处理,知识与态度评分对比采用t检验,P

2结果

经过观察,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态度得分分别为(40.26±3.38)分和(24.25±4.16)分,而护理管理前分别为(34.26±4.45)分和(19.28±3.56)分,护理前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医院中,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危,手术室作为外科领域反映高度治疗医学水平的工作环境,应满足外科手术需求的所有功能,为医务人员创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适环境,保持接近无菌的环境,减少创伤感染。为此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可以发挥不同等级护理人员的特长,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护理服务,也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但是当前很多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由于思想和思维功能出现偏差,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工作失误,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也会导致护理风险增加[5]。

护理工作是由护理人员执行的,要想提高护理质量,就要调动护士主动参与到护理质控工作的全过程,根据护士的能力和职责要求进行重点管理,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岗位必须重点管理,根据实际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优化组合,做到强弱搭配,新老搭配,以保证手术配合及护理质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该加强学习卫生法律法规、专业技术规范,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新的行业标准,进一步提高认识,学会运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和“慎独”精神[6]。同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工作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定期检查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只有提高质量管理的认识,才能使护理质量迈上更高一层次。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区域,保证各项措施和制度的实施是质量管理的关键,新毕业或调入的护士,从上岗的第1d就必须有计划地组织规章制度的学习,并将其纳入培训计划中,使她们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操作按规范进行[7]。当发生偏差或差错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属于制度不完善的,要及时修改和完善,属于手术或新业务、新技术方面的要及时请专科医生讲课,属于新仪器、新设备的必须请厂家技术人员讲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保养知识,做到每项工作,每个操作都有章可循。才能使质量步入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才得以提高。

在我院实行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医院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体系,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人的管理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心,重视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工作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经常提醒,警钟长鸣,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只有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从思想上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才能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本文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态度得分分别为(40.26±3.38)分和(24.25±4.16)分,而护理管理前分别为(34.26±4.45)分和(19.28±3.56)分,护理前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基层医院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态度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鹭鹭,李静,徐祖铭.高级医院管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45.

[2] 王彦,廖金萍,晁云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华临床与实用医学杂志,2008,10(5):88-89.

[3] Sen L I, Ling W, Ying Z.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J].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2012, 11: 026.

[4] 樊兵.护士能级评分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9,4(3):101-102.

[5] 林少芬.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讨论[J].临床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87-188.

篇6

【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干预

许多骨科手术常为修复或重建手术,比如关节置换,脊柱内固定、骨病矫形手术等等,因大量使用内固定材料和各种同种异体植人物,术后感染一直是医生和病人担心的问题[1],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后患无穷,不但会延长疗程、还加重患者病痛、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可导致肢体残疾或生命垂危,因此,预防感染是首要的任务,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感染的发生和预防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为了有效控制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需要掌握其相关因素,针对性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我院针对2005年4月-2010年3月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000例,选取经结合其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程度诊断为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5年4月-2010年3月我院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000例,研究对象为经结合其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程度诊断为切口感染的32例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为35.6±11.4岁。

1.2方法

针对32例存在切口感染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病案进行了调查,回顾性汇总和分析如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并针对其相关因素提出了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

20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有32例,感染率为1.6%。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见表1。

32例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有明显相关性(P

3讨论

切口感染是常见的骨科手术并发症之一,在医院感染中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除了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之外,还提高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带给患者的身体上的痛苦及治疗费用的沉重负担。

3.1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32例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与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有明显相关性(P

3.1.1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长,手术室中细菌直接落入机会增多,导致手术及各种医疗器械、甚至手术切口的细菌数量增多;长时间手术,伤口暴露时间长,组织挫伤、牵拉、干燥、出血及局部血肿等,减弱全身和局部抵抗力;手术时间长导致操作医师由于劳累过度易疏于无菌操作使患者切口感染率增加。

3.1.2手术部位

除了手术时间以外,手术部位也与切口感染有关系。例如,肢体上的手术,尤其是下肢,因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切口愈合也慢,感染机会相对较大;而躯干,颜面,头部的血液循环丰富,切口愈合相对较快,切口感染机会相对较少;关节部位由于活动量大,愈合较慢,切口感染机会较大。

3.1.3手术地点

手术室空气质量与其切口感染率有一定相关性[3]。本组研究发现,层流手术室及无参观人员手术室的感染率较低,这是由于层流手术室可以显著降低室内的细菌浓度,降低感染机会:且控制手术室参观人员数量,可以明显降低人员流动导致的空气污染。

3.1.4手术类型

急诊手术患者因时间仓促,患者病情危重,术前准备多不充分,无法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对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原发病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而使切口感染的机率增加。

3.1.5是否接台手术

有报道称,接台间隙更换消毒布及各种手术准备品且送接患者,使尘粉、纤维、微粒随着物品或人员发生流动引起手术室内环境的污染,进而导致切口污染的几率增加。可见,接台次数是导致切口污染的几率增多的相关因素。

3.2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3.2.1做好术前病情评估

术前病情评估在减少切口感染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术前对患者全身及手术局部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对及时有效控制引发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明确具体手术区域,进行相关皮肤护理,且严防皮肤损伤,以免发生术后感染。

3.2.2做好术前准备

手术物品的灭菌是控制切口感染的重要对策之一[4],应选择正确的灭菌方法,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最佳消毒方法。对能耐高温、耐湿、耐热的器械、敷料等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一次性手术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专人管理一次性手术用品的计划、领取,每日清洁货架、贮物箱、检查手术用品的外包装有无破损、霉变、有效日期及数量,按日期先后顺序发放使用,并及时反馈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情况。对复杂费时手术,尽量使用层流手术间,减少接台次数。必须接台则尽量控制人员流动[5],并且在接台手术间隙通风,对室内空气细菌浓度进行稀释,以减少手术室的污染。

3.2.3做好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维护

强化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管理[6],保持室内洁净[7],手术护士需要在术前把术中所需所有物品备好,动作需轻柔,在入室时吹去衣外大多数细菌,使之室内可望达到在手术过程中接近无菌的程度,尽量杜绝参观,即使参观者也要保证与手术医生保持30 cm以上的距离。控制在室内来回走动的次数,严谨从感染手术间走到骨科手术间,从根本上杜绝和防止切口感染的可能。

3.2.4努力减短手术时间

手术室护士需要在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得到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减少恐惧,取得患者配合,缩短手术时间;医生和护士要配合默契,以顺利完成手术任务;手术物品准备要充分,要对手术相关仪器进行全面了解,可独立解决术中出现的小故障;专人管理手术设备,定期检查并维修,以免术中发生故障。

总之,骨科无菌手术的术后切口感染一直是医生和病人担心的问题,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在感染的预防工作中,可针对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是否接台手术等其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达到疾病防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义生,王孔献,谢金则,等.骨科术后感染[J].中华骨科杂志,1991,(1):58-60.程少霞,蒋敏,刘标英,等.

[2] 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7):1852―1853.

[3] 宫庆月,矫玲.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6,5(1):11-13.

[4] 龚喜雪,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2011,8(3): 91-92.

[5] 曹艳冰,戴红霞,常后婵,等.洁净手术室第1台手术与接台手术空气质量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7):1943―1945.

[6] 胡国庆. 空气洁净技术及其在医院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4):329-333.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人们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外表,注意提高自己的形象,越来越多人可以接受通过美容整形手术来使自己变的更美丽,因此整形美容机构便迅速发展起来[1]。整形美容手术是属于外科手术这一大范畴,其手术护理工作应该同其他重要外科手术一样受到足够的重视,以保证手术成功完成。但是手术室内的护理风险还是存在的,手术护理存在于整个手术的全过程,因此安全的护理在某种意义上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所以熟悉手术室内影响护理风险的因素,并能提前做好防范,便能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通过对近两年来的临床手术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做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风险影响因素

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临床应变能力不够:整形美容手术涉及的专业知识广,对医护工作者的知识要求较高,特别是有些刚入职的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是很牢固,临床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正确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手术操作上去,比如对手术过程中器械,如针、线、刀的传递不紧凑,对设备仪器使用不熟练,手术前没能够及时清点器械等,这都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会严重伤害患者的身体健康[2]。整容手术室内常会发生突发的事情,缺乏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合适的抢救措施,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健全,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够: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未能严格的执行无菌手术操作制度,造成患者伤口感染,危害患者健康;由于疏忽,手术前没有认真的检查手术间、手术刀等;手术期间麻痹大意弄错手术部位,给错药,输错血或血液制品;没有及时执行查对制度,责任心不强,心不在焉,不能按照医嘱正确操作;手术准备不充分导致手术时间过长,手术物品丢失,不完整,遗留切口内;术后处理不当;等等。这些错误操作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对手术预见性风险评估不准确:对手术前中后的偶然性风险没有准确的评估,当出现不安全的情况时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导致手术失败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

整形美容手术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教育:各整形美容机构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对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加强护理安全知识的学习。开讲座,办竞赛,鼓励多读《医疗安全知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书籍[3],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增强医疗防范意识,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

提高整形美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整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需要掌握非常广泛的专业知识,各个整容机构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批次地组织护理工作者进行全面的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整形美容各方面的知识,并能够保证在手术室内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问题,完整顺利的完成手术。除了夯实专业知识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业务技术的训练,提高技术水平。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制定人员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4],使医护人员能术前严格遵守相关制度清点手术器械,能对医疗器械熟练的掌握,并迅速准确的使用,加强人员之间的合作协调能力,保证手术顺利高效的进行。

重视对整容受术者心理的疏导,防范患者的各种焦虑情绪: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在其心理上有比普通门诊手术患者较高的审美状态,因此他们自己对外貌异常、身体缺陷或者手术不理想等情况的心理反应比较大。整容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宣传、术中配合、术后健康的指导等工作。要能及时全面的熟悉了解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多多交流,对患者做全面深刻的评价,针对性地做好个性化的护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专业的治疗方案,及时地矫正患者的情绪,使受术者始终能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严格各项整形美容制度,减少医疗美容纠纷: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及时签订整形美容手术的协议书,严格执行手术的公证制度,认真仔细的做好整形手术前的谈话工作,及时与受术者沟通交流,可以进行一些心理测试、心理疏导等,严格整形美容的查对制度,完善美容手术室内的各种仪器医疗设备的检修制度,术前严格执行手术美容检查和诊断的制度,建立健全整形手术临床病案管理制度。通过严格执行整形美容的各项制度,从源头上尽量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做好手术全过程的防范:①手术前及时和患者交流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等资料,进行手术前的确认;在接送患者时,参照手术单子内容,认真的核对患者的身份、性别、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术式、用药,清点需要带入手术室的物品等。在手术开始麻醉前,由主治大夫、麻醉师、巡回护士进行最后的确认,无误后开始麻醉、手术[5]。②手术中随时检测受术者的体温,手术期间手术室内要保持27℃左右的恒温;安全地使用各种保温用具,避免造成烫伤;手术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手术时间等综合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恰当的评估并做相应的保护措施;要保证用药的安全,各种注射液、消毒液等化学药品要有明确的标示名称、使用剂量、浓度等,有严格的放置区域;手术的植入物要严格按照国家《医疗器械和药品准入准备》的规定保证安全,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③术后认真清点各种医疗器械,发现遗失及时汇报,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

整形美容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服务。所以,整形美容手术室的护士要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严格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整形美容实验室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全面素质,促进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为整形美容机构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参考文献

1 高静.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室管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0,9(3):439-440.

2 韦金翠,蓝秋丽,苏秀宁,等.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3):153-154.

3 陈玉静,张佩超.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5):71.

篇8

作者单位:408000重庆市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

赵叁山:女,本科,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具体原因,为提高腔镜手术开台准时率提供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全年手术室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具体原因,根据实际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针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各个环节,包括接转患者时间、患者入室时间、麻醉师入室时间、手术师入室时间、麻醉开始时间、安置时间、皮肤切开时间等,均可能成为导致手术开台时间延迟。结论: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手术室管理,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术前准备,可以有效促进腔镜手术准时开台。

关键词 腔镜手术;手术室;对策;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54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部门之一,也是重要的业务部门之一。随着社会需求的提升,医院管理者日益重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流程优化。手术的准时开台可以极大地提升单位时间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治疗疾病和挽救生命,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疗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准时开台是手术室的一项重要规定,也是维持手术室基本工作节奏的重要因素。手术开台时间,涉及到手术科、麻醉科和手术室三方面的行为主体,需要三方共同协作[1]。导致手术开台时间无法得到保证的因素相对复杂,我院积极开展该项研究,寻求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原因并分析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进行腔镜手术共计320台次,未准时开台者为25台次,比例为7.81%。2013年1~12月共计腔镜手术168台次,其中腹腔镜手术106台次,宫腔镜手术62台次。由于手术室原因而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共计13台次,比例为7.74%。2014年1~6月共完成腔镜手术152台次,由于手术室原因而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有12台次,比例为7.89%。手术室护理人员共计14名,其中3年以下9名,3~6 年3名,6年以上2名。在手术室设备方面,有国产宫腔镜以及腹腔镜检查仪器各1套,手术器械3套。气腹应用二氧化碳供气,手术器械应用专门灭菌器进行灭菌。

1.2方法分析研究期间手术室影响准时开台的具体原因[2]。

1.2.1制定手术时间调查表针对各台手术的具体操作过程,按照接转患者时间、患者入室时间、麻醉师入室时间、手术师入室时间、麻醉开始时间、安置时间、皮肤切开时间等7个时间点及其延迟原因制定调查表进行统计。

1.2.2时间点定义(1)接转患者时间。护士根据约定的手术时间,提前30 min离开手术室前往病区接转即将手术患者所需的时间。(2)患者入室时间。收到护士接转通知后,患者通过推车或者步行进入手术室的时间。(3)麻醉师入室时间。麻醉师到达手术室,就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开始进行麻醉准备的时间。(4)手术师入室时间。手术师到达指定手术室的时间,必须在手术师进入手术室后才能进行三方手术安全核查,完成核查后,麻醉师才能开始麻醉。一般由手术师进行主刀,手术师也可以担任主刀医师的第一助手。(5)麻醉开始时间。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椎管内或神经丛穿刺、静脉全麻的给药时间。(6)安置时间:麻醉师将实施麻醉后处于持续麻醉状态的患者交给手术医师,由手术医师牵头对患者进行导尿、安置、进行消毒、铺巾等切皮前操作的时间。(7)皮肤切开时间。由手术师再次牵头对患者进行三方安全核查后,执刀医师切开患者皮肤开始手术的时间。

1.2.3手术开台时间延迟界定将皮肤切开时间确定为手术通知书预约开始手术时间,如果超过预约手术时间而未进行皮肤切开,则定义为手术开台时间延迟。

2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原因

影响手术是否按时开台,涉及到手术科室、麻醉科以及手术室3方面的因素。

2.1手术科室方面(1)术前准备不够充分。我科巡回护士接转患者最少需要5 min,这是在已经进行充分术前准备下接转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最少时间,而最长时间为61 min,这就是由于手术室准备不够完善导致的。术前准备的环节均会对开台时间造成影响,如皮试时间不足、未建立静脉通道等。(2)手术医师入室太晚。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经过手术师、麻醉师以及护士三方安全核查,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麻醉。本研究中,最长等待时间为51 min。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医师忙于交班、查房以及下医嘱等耽误了时间所致。(3)手术时长预测不足。腔镜手术比较复杂,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在手术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导致医师对于手术时间长度难以预测。

2.2麻醉科方面(1)麻醉师入室太晚。预约好的手术,麻醉师应当在手术前一天就完成术前访视以及同意书的签署,但我院麻醉师时间比较紧张,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导致入室时间较晚。(2)麻醉时间过长。麻醉师应该在手术医师入室以及三方安全核查前完成麻醉准备,如果三方核查之后,麻醉必须的设备、药品和器材还未准备到位,就会造成开台时间的延误。麻醉师的操作技能也影响到麻醉时间。本研究中,麻醉时间平均为32 min,最长为72 min。醉复苏过长。患者复苏时间具有个体性差异,但也与麻醉方式具有极大关系,两台手术之间的复苏,患者至少需要耗费1 h甚至更多的时间,这导致了手术室工作效率的降低。

2.3手术室方面[3](1)手术台次安排低效。一般将难度较大的手术安排为首台手术,而这类手术时间长、变化多,容易对接台手术时间造成影响。(2)器械准备不到位。手术开台前,护士就应该提前准备好手术器械,确保器械已经消毒且能正常使用。器械的准备不够或者保养不当,都会影响手术开台的时间。手术器械套数只有一套时,要进行接台手术必须重新对器械进行消毒处理,也会影响开台时间。(3)手术配合不熟练。护士上岗,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新护士时常由于业务不熟而延误手术时间,老护士也必须注重同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否则将降低手术效率。

3对策

确保腔镜手术准时开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科主任要对手术开台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应当严格执行科主任负责制,要确保在手术之前就已经签订好同意书、已经开具手术医嘱、执行完善等。在三方行为主体中,要强调责任感,引导三方工作人员加强效率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不以任何理由影响或延迟手术。工作人员牢记自己职责,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优化手术室业务流程。通过对手术室业务流程以及接台手术管理进行优化,有效减少手术开台时间的延迟比例,确保手术室使用效率最高。如将难度较小,时间较短的手术安排在前,将变数较大、难度较大的手术安排在后,能够有效避免手术资源的空耗问题,提升手术室利用效率。(3)强化业务能力[4]。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手术效率,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引导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奠定扎实的理论技术基础,不断开展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5]。

参考文献

[1]魏革,胡玲,李桂兰,等.手术室护士长在协调医护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1(6A):61-62.

[2]李洲.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的思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4(2):10-12.

[3]吴英锋,王欣,张红宇,等.某院手术开台时间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9):42-44.

[4]魏畅,张黎明,王建荣,等.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完善护理人员培训体系[J].现代护理,2005,11(1):70-71.

[5]向萍.手术器械基础包优化配置对护士工效学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2):66-67.

篇9

关键词 手术室 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巡回护士对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时完成,手术护理记录单也是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各项制度的执行及患者特殊情况的记录,是手术室保留在病历档案中并准许患者及家属复印视为有法律意义的护理原始资料。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使用,为手术的安全进行提供了保障,也为每份病案提供了法律依据[1]。如何提高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是目前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常见存在问题

缺项、记录不全。护理人员对其不够重视,有时为了省事,把项目漏写。如进行了输血、物品清点等操作,却没有相应的记录,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体重、皮肤、药物过敏史等未记录。记录不全面,关键内容漏记,如经常漏记手术输液量、带回液体量、是否有标本等。护理人员记录数据要准确、全面、客观,使之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

手术护理记录与麻醉记录内容不一致:例如1例宫外孕患者手术名称,麻醉记录左侧输卵管切除,护理记录为右侧输卵管切除。又如1例LC患者,麻醉记录10:10出室,护理记录10:20出室。

灭菌指示卡、植入物、输入血液制品。植入物3M胶带忘贴,所用钢板、一次性吻合器等合格证和医生交接不清。

字迹潦草、不清楚,错别字,涂改、刮擦。在下笔书写前未经过认真思考,书写随意,出现书写错误时,用刀片刮掉甚至直接在错误处涂改。

分析原因

护理人员对手术护理记录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对手术护理记录缺陷会引起医疗纠纷认识不够,对引起的法律后果的严重性缺乏了解。

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沟通不够。由于沟通不够,造成个别手术护理记录单与麻醉记录单内容不一致,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虽然专业不同,但应做到专业互补、相互协作,护士应熟悉麻醉相关知识、了解麻醉内容。

责任心不强,执行制度、规定不够认真。对手术护理记录单填写内容及要求掌握不够准确,造成内容书写不及时、不真实。

防范措施

加强责任心培养。培养手术护士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规范书术护理记录,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清点物品数字必须清楚、清晰,严禁涂改。

个人自查。按照护理记录质量标准自己检查,每完成1项护理记录检查1遍,保证每1项都正确无误。

夜班检查。夜班查当天的记录单,发现问题告知本人,并及时改进。

科室控制。科室应有专人检查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护士长或指定一名资历较深及责任心较强的护士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告知责任人,以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同时,与患者多交流,取得患者对护士信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定期讨论。对这一段时间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

从法律意义角度规范手术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是严肃的医疗文件,它不仅是护理工作的需要,而且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中也会发生作用,因此,必须从法律的角度规范书写,并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

总之,对手术护理记录单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原始记录及医疗纠纷的举证资料,因此我们要非常的重视护理记录单,按要求书写,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意料护理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汇编[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4-54.

篇10

【关键词】术中护理;感染率;管理;护理技术;制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03-03

住院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和患者在医院里获得感染但是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统称为医院感染。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包括了医院感染。而手术感染,又是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手术感染往往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手术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预防手术感染,尤其是术中感染,已成为当今临床上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术中的护理管理是能够较好地预防术中感染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预防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本文笔者通过大量阅读文献,结合我院对术中感染的护理管理,研究、分析采用合适的术中护理以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的相关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我院的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以制定相关的术中感染规章制度、手术物品消毒灭菌的情况检验、无菌化操作流程的考核、采取人性化护理等指标为考察对象,加强护理人员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持续规范了手术中的护理流程,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以此来控制手术中感染的发生,减少手术中的污染,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1.2 规章制度的制定 以《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手术室护理学》、《消毒技术规范》、《外科护理学》、《医疗废物条例》、《最新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等为依据,集合相关专家和医务人员组成讨论小组,一起探讨和制定符合实践要求可行性高的术中护理管理方法以及实施的细则,对相关手术室各种医源性感染的预防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使其规范化。例如手术中感染的管理制度、手术室的消毒管理细则、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制度、医疗废物收集制度等,要尤其强调相关医护人员对于手的无菌化操作流程和外科口罩的应用规范,严格遵循术中人性化的护理原则,将上述的所有内容收入考核的指标。严格限制参与手术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参观,最好不安排人员参观,手术进行过程中禁止室内人员随意出入。保持手术所需的物品充分供应是降低手术感染的必要条件。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手术过程中若需要其他手术间的相关物品时,应该通过室外的专门负责人向室内相关人员传递,并且,对经过传递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或其他相应的处理后才能拿出使用。

1.3 相关知识的培训 把制定好地详细规章制度说明和流程制作成小册子,手术室的相关医护人员每人一本,以自学及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来对该手册进行学习。将该手册中的内容作为每个月业务考核分数的一半。

1.4 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对于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实施进行监督,是整个护理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院采取不定期抽查与定期量表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安排相关人员对各个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流程的使用进行监督。主要监测的是在手术中护理人员是否操作规范,能否实施无菌操作的原则与操作规范。

1.5 评价方法 每个月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考试,运用其结果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等综合考评,来进行本次的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当P

2 结 果

2.1 护理知识的掌握 全面提升了相关医护人员对护理知识的熟练程度,加强了其控制术中感染发生的能力。随机抽查相关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发现其的回答准确率为60.23%升高到98.71%。并且,在增加医护人员护理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相关的护理技能,使护理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2.2 术中护理缺陷的纠正 通过专门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发现手术室经常忽视的问题如口罩不规范佩戴、无菌操作执行不严格、医护人员手的消毒不彻底等,有些问题虽不能完全杜绝,但随着术中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质量持续提高,术中护理缺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6.23%。在完善过程中,要注意对违规操作行为要惩罚得当,并不可姑息,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则与流程。

2.3 术中感染率下降 可以从病案室了解到,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2010年为0.41%,2011年为0.17%。具体结果可以参见表1。

3 讨 论

制定好详细的规章制度与手术护理实施流程,可以很好地控制术中感染,减少相关的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笔者以我院的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在采取制定好详细的规章制度、严格监督管理等措施后,结果显示了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这充分体现了术中护理中全面、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术中感染的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提升相关医护人员对感染的控制能力,可以大幅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促使其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巧波.术中护理的感染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8):2821-2822.

[2]邱波.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措施[J].家庭护理,2007,5(10):68.

篇11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和避免手术室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以阻断护理纠纷发生的源头,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 加强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和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结果 有效预防了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 增强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减少医疗护理差错、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术室护理  护理纠纷  对策

近几年,在日常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发生的医疗纠纷并不少见。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易引起纠纷的环节,尽最大努力减少或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工作。为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更适应医疗改革的步伐,笔者就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易导致纠纷的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1  造成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

1.1  法制观念薄弱  部分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法律意识淡薄,对本专业风险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忽视甚至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1.2  服务意识淡漠  程序化的工作使护士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服务态度生硬,缺乏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不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容易使患者或家属产生误解而引发纠纷。

1.3  护理知识与技能操作不足  护理人员没有认真及时学习相关知识,对一些重症、复杂手术的配合方法不够熟练,对术中应用到的仪器和特殊器械使用不熟练,表现得手忙脚乱,难以适应手术的需要,一方面延误手术时间,同时给清醒的患者造成心理障碍,为术后的情绪增加负面影响。

1.4  言行举止不当  多数手术患者均存在恐惧、焦虑心理,若护士举止粗俗、语言生硬、或高声喧哗、或窃窃私语,都会加重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严重者将影响麻醉或手术顺利进行。据统计,由于语言不当而引发的护理纠纷占40%。

1.5  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薄弱  个别护士综合素质较低,工作中粗枝大叶,容易造成接错患者、手术安置不当、器械准备不完善、术中用药执行有误、患者保护不当造成意外损伤、病理标本混淆或遗失等。

1.6  护理记录不规范  从实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后,手术护理需记录的内容越来越全面。作为手术记录的原始资料,要求详细、准确、规范地记录,而有些护士思想不够重视,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或记录模糊欠清晰,如患者的出入量、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和压力、电刀的使用情况、植入物的名称和规格、剖宫取出的婴儿情况、器械的清点、患者的皮肤情况等,都会因工作忙时而疏忽大意,留下安全隐患。

1.7  身心疲惫,工作状态不佳  手术室工作强应激性、高紧张性、无规律饮食和睡眠使手术护士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影响其身心健康。且连台手术、夜间急诊手术使手术护士总处在过度紧张、超负荷的情况下工作,这时最易出现护理失误。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自身的法制观念  2002-09-01,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投诉和付诸法律的纠纷越来越多。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倒置的规定,并通过相关的继续再教育,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明确患者的权利和自己的职责,使自己在护理中能更好的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2  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  护士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患者不仅希望从护士那里得到技术服务和照顾,还希望得到尊重和爱护,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为此,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更新思想观念,做到举止文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处处为患者着想,理解手术患者恐惧的不安心情等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要求,从内心深处去了解患者需要什么,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尊重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让所有的手术患者从心灵上、感情上得到重视和尊重,才能取得护患之间的最佳合作,达到满意的效果,降低护理风险。

2.3  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护士必须掌握过硬的护理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经常组织护士学习专业知识,对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定期由高年资护士讲课,讲解各种手术配合,术中疑难问题的处理;请外出学习的护士讲护理新动态;不定期的组织新业务、新技能培训,如静脉留置针、输液泵、腹腔镜、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等,要求护士在护理操作中做到技术娴熟、动作轻柔,争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

2.4  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是重要的原始病案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护士应详尽、真实、准确的进行记录,不要因为记录不清楚或一字之差而引起纠纷发生,所以,要求护士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谨慎。

2.5  加强责任心,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接错患者;妥善保存病理标本,对术中多次取病理的,要及时贴上标签以免混淆;适当安置患者,避免血管神经受压损伤;正确执行医嘱,特别是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应大声重复一遍,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一些特殊感染手术妥善处理,避免发生院内感染。

2.6  提高沟通技巧,防范语言过失  如果语言运用不当,即使是正常的语言在不适宜的场合也可能变得不正常甚至曲解。

全麻的手术患者也可发生术中知晓,因此术中不要谈论于手术无关的话题。与清醒患者沟通时态度和蔼、耐心,言行慎重,医护人员回答患者的口径要一致。

3 体会

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有关医疗诉讼举证倒置的规定,如何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将工作做得更细,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差错和纠纷是值得大家深思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篇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避免医疗纠纷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医疗纠纷,总结提高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结果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医疗纠纷,绝大多数是由于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不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工作中出现疏忽,相关制度不完善,管理上缺失等原因造成。结论手术室护士应认真学习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差错事故,避免医疗纠纷。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防范医疗纠纷

手术室是医院急救的重地,手术室护理工作涉及的人员多,范围广,护理任务繁重,较易出现差错事故,加之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1],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逐渐增多。如何加以防范,并有效的杜绝医疗纠纷,是摆在手术室每个护理人员面前的严峻问题。文中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医疗纠纷事件的病案资料。回顾分析,总结提高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

2结果分析

2.1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护理差错

2.1.1术前访视不规范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时,告知过程中没有讲明白应告知的内容,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也给医院带来不良影响。

2.1.2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接送病人查对制度,接错病人某些患者如小儿,术前昏迷者,精神紧张,及术前应用镇静剂的患者,不能进行有效交流,准确的回答问题,加之护理人员查对不认真,疏忽大意造成接错病人或放错手术间。

2.1.3手术安置不当

手术时,手术放置有方向错误;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不定时调整松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员循环呼吸。

2.1.4手术器械清点有误

术前、术中和术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各部件完好性忽略。

2.1.5手术器械的管理及准备不好造成意外

如不熟悉各种仪器的功能是否完好,及使用方法,造成电伤或灼伤病人。2.1.6术中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操作错误护士交接班不认真,或术中不坚守岗位,对手术病人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对输液输血故障未及时处理,使术中液体量不足,影响用药。术中未认真收集标本,造成手术标本混淆或丢失。术中用药有误,或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药物过敏,输错血等。护理文件书写、护理记录不规范,医护记录不相符或记录不完整。

2.2造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

2.2.1制度不健全,工作责任心不强

手术室护理工作服务不到位,有的护理人员不能严格履行职责制度,工作疏忽大意,漫不经心,把患者接到手术台上擅自离开,造成患者坠床摔伤或自伤。有的护士在手术过程中不注意场合,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精力分散,致使术中物品准备不全、记录不及时、清点物品不清楚等[2]。

2.2.2工作繁重,精神压力大手术室护理工作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又经常实施连台手术,使护理人员精力和体力透支,也是导致差错事故的原因之一。

2.2.3不注重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更新

手术配合不当影响手术医生的操作,导致手术延长时间,给病人带来痛苦。

2.2.4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如:不能够把各种护理记录单、手术记录、抢救记录单等的重要性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常常出现记录内容不完整、涂改、字迹不清晰等情况。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医疗纠纷,往往是由于手术室护士缺乏法律常识,法律意识淡薄,工作疏忽大意,自我保护意识不够。相关制度不完善,管理上缺失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3]。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医疗纠纷,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3.1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完善签字记录

从术前访视至术后回访,无论哪一环节,都要依照程序把护士需要做的护理内容和目的告知病人,并印制成单页,逐项解释,直至病人明白签字为证,随医疗病例一同归档。告知时,要注意语言艺术,使病人感到可靠和信任,自愿接受和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3.2以完善的制度为基础,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各项规章制度是维持正常医疗护理活动的安全保证,是预防和判定差错事故的法律依据。分析以往护理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进一步修订护理制度规定,完善管理机制。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3.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责任心

手术室护士要不断充实自己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更新,以适应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术前准备器械时,应逐个检查所用器械的功能,确保状态完好,避免使用时不能得心应手,延误手术。定期维修、检查固定设施如:无影灯、电刀、吸引器等。完善术前准备,做到超前反馈防患于未然,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将质量控制从被动处理到主动预防。

3.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和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要求医护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制的观念规范自己的医疗护理行为。把手术护理中的道德规范提高到法律规范的高度,使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走向法制轨道。只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5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减少医疗纠纷[4]

医患之间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尊严和人格。尊重患者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原则,在围术期护理中,患者享有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平等医疗权、隐私权、人格权、身体权、选择权等等[5]。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患者的权益,把患者的权利防在第一位,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地避免有意或无意的侵权行为,减少医疗纠纷。

3.6加强护理文件管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文件是医疗活动的客观真实记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病人有权复印或复制手术及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医院不得拒绝”[6]。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文字反映,作为客观病历资料,具有法律效力。手术室护士要重视记录单上每一个字的书写,不得有漏填、误写或涂改。术中所有器械、敷料等,均应在单上显示数目,且“关前”“关后”两栏必须一致。“手术名称”一栏不能按手术拟定名称填写,应于手术结束时由手术医生确定。其他如输液量、尿量、生命体征等均应准确填写,并与麻醉记录单上的数据保持吻合。记录要全面真实,准确无误,规范合理,由专人保管,便于核查。

3.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

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血情况,观察肢体有无受压,吸引器是否通畅,各种仪器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经常执行口头医嘱,特别是一些大手术,抢救休克或术中突况,执行口头医嘱前、后均需复述一遍,执行后,立即嘱麻醉医生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以免遗漏。术中所需用物必须实行二人四遍法,并记录签名,数量无误才能关闭切口。增添物品及时登记,掉下手术台的物品及器械要妥善保存在固定处。

3.8完善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取下的标本应有专人负责,写明科室、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及时用固定液固定,按时送至病理科,防止遗漏或差错。术中需要做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时,应及时通知病理科,标本取材后立即送检,切忌用固定液固定标本。

总之,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手术室护士除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外,还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条文,丰富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患者以及医院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蒲建芬,高新元.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8):120.

[2]黄秀华,陈韫琴,黄碧灵,等.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J].淮海医药,2007,25(1):66-67.

[3]张碧红,张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医疗纠纷[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0,4(10):55-56.

[4]李小妹.护理学导论(护理专业中法律问题护理发展中的法律防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2.

[5]罗艳燕,邓敏.浅析手术室护士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J].医学信息:医药版,2010,4(5):67-68.

篇13

【关键词】条形码技术;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应用效果

随着医院管理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深入,自动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医疗机构中,再加上受医用高值耗材品种不断增加,使用量增大,间接促进医疗技术的发展,在该背景下,条形码技术已被普遍应用在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1]。另外,受外科学及耗材学快速发展的影响,手术室一次性医用高值耗材种类越来越多,对其进行高效、合理的管理可将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体现出来[2]。为了探讨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我院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应用形码技术前后工作质量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高值耗材指不低于500元的器材,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闭合器、吻合器与脑膜腱等。条形码系统则由美国斑马技术公司所提供,医院信息系统(HIS)为东大阿尔派软件公司编制,计算机硬件系统为方正计算机,终端操作系统为Window2007,HIS健全,网络畅通,并且HIS系统医疗模块和物资模块准确相连,另外选择20名手术室护士及4名医生为参与对象。

1.2方法

(1)领用。库房的库管人员在手术室物资领用人员领用高值耗材过程中,应对高值耗材外包装上条形码进行扫描,并将领用科室、领用人员等信息录入电脑中;领用人员再仔细对库管人员入库时录入的规格、批号及有效期等内容进行核对,同时认真核对耗材相关的物价项目,待保证收费信息无误后签字领用。条形码一式3份,各条形码对应一样高值耗材。(2)使用。手术巡回护士需要从科室物资专管员处领用高值耗材过程中,其应该使用个人ID登陆HIS,选择手术患者,然后进入手术批价模块,扫描未记账医疗耗材栏或者将条形码后4位数字录入,便能够将高值耗材全部信息显示出来。确认后,系统便自动在患者批费上登记高值耗材的物价条目。(3)登记。巡回护士需要在科室高值耗材登记薄上粘贴一份条形码,并将患者姓名、住院号、耗材名称及规格等相应信息也登记上,主要为了核对手术室科的发放与使用情况[3]。另外一份条形码应用粘贴在单独记账单上,为了物资领用人员方便与库房核对;第三份条形码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最后存档病案室。(4)查询。手术室管理人员可在系统的帮助下,根据条形码核对批费情况和记账单,并准确掌握领用及使用情况,检查是否出现漏记等现象[4]。核对正确后,汇总记账单,按时与库房对账。

1.3统计学原理

全部数据使用SPSS19.O统计软件分析,其中计数数据资料应用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如表1所示,条形码技术应用后的护士参与情况、误报手术费用次数及医生满意度对比条形码技术应用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过程中应用条形码技术不仅体现了自动识别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同时还体现了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的新模式、新尝试及新探索。随着条形码技术的越来越健全及更新,该技术一方面可改变医院高值耗材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还能够促使医院经济管理朝新方向发展。

条形码技术应用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过程中可形成以下效果:(1)保证收费准确性。因为各条形码已经和物价收费项目相联,也就是可以达到自动计费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收费准确性。另外,条形码技术还能预防出现批费项目选错或则因为手误导致成批费数量错误等常见现象。(2)方便应对突发状况。条形码技术应用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能够有机将耗材与患者信息整合为一体,并且保证可以追踪精准到个,而不是批次。一旦发生值耗材不良状况时,方便政府及医院做出快速反应及应用追溯机制。(3)提高高值耗材管理质量。在条形码跟踪所提供的帮助下,临床工作人员能够全程了解高值耗材使用情况,并将各环节有关负责人确定下来,间接促使整个流程的管理质量被提高,有助于术室科室内部对高值耗材进行单项管理[5]。(4)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应用条形码技术后,患者采取电子查询等方式可以清楚的找出手术所使用的高值耗材详细内容及流程,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信息沟通,降低了因为手工状态信息错误而导致的医患隔阂,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可以起到一定的现实效果。(5)增加工作效率。传统手工批费时,需要护士从常用100多种批费项目中将本次手术所使用的高值耗材名称选出来,操作部十分繁琐。而应用条形码后技术后,护士仅仅需要扫面条形码或者录入数字便能够快速找到本次手术所使用值耗材名称,在很大范围上缩减工作时间,增加工作效率。

由上可知,条形码技术应用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无纸化条形码检验操作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4,6(2):126-127.

[2]黄峭,朱春平,卢桂芳等.条形码技术在门诊采血工作中的应用与流程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7(1):65-66.

[3]陈宇.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3,24(22):151-152.

篇14

关键词:数字化手术室;儿科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高速发展,对高性能手术环境设施与器械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手术室中的各种设备与环境布局,容易引发患者进入通道时遭遇阻塞、调配各项设备过程中费时费力、以及主治医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其他医护人员协助监控大量设备等问题[1]。且手术人员的增加与手术周转时间的延长,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占据无菌区的有限空间等影响。而手术室作为专业性极强的重点高危科室,其护理操作技术与质量好坏、医院整体安全及护理呈直接关系[2]。数字化手术室以智能化、一体化、人性化及自动化优势的发展为目标[3],利用设备数字化功能,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分别从环境、硬件及软件等方面进行整合,从而建立教学、医疗、科研等领域的信息共享平台,便于手术医师实时控制及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该手术室模式已在骨科、神经外科及内窥镜等开发及运用[4]。本研究将探讨儿科数字化手术室的建设流程与管理策略,现报告如下。

1建设儿科数字化手术室的意义

1.1有利于快速获取患儿信息

数字化手术室是融合数字信息化与医学净化工程,及时将患儿个人信息进行系统集成,尤其对于小儿先天性疾病的治疗中,需要患儿个体化的影像学数据,为手术主治、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提供更快捷、通畅的信息交流与精确手术导航,提高手术与环境的安全性、高效性。

1.2有利于科学举证

近年来,因整体医疗环境的变差,儿科成为医患纠纷的高发科室,致使儿科医师的就业环境遭受巨大干扰,为证明医学团体治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将整个手术过程进行摄影储存,以互联互通的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告知患儿家属改变手术方案的原因,实现直接有效的沟通,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医患纠纷,保障医疗团体的权益。

1.3有助于远程会诊

儿科手术精度高、难度大,对手术者的要求较高,而传统手术中主任医师往往需在现场进行会诊与指导,若因故无法到达现场协助,将造成因时间延误最佳救治时间。因此,遇到较高难度的儿科手术,数字化手术室可在任何地点以远程音视频的会诊形式参与及指导手术治疗,实现远程指导,更好的为患儿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2数字化手术室建设要点

2.1数字化沟通

利用互联网技术及任何科室地点进行远程医学技术咨询与交流,实现零距离沟通及远程手术演示,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及时对患者PACS图像、相关资料以及所有内窥镜影像均可双向进行随意的传送与整合,尤其对于小儿先天性疾病治疗中的信息,需要患儿的个体化影像学数据。

2.2数字化控制

授权医师通过声控、有线或无线触屏控制无菌区手术室所有图像管理、内镜、全景摄像机及电刀、床、导航等常规设备,将系统与手术设备进行有机整合,巡回护士可以触摸屏对手术室设备进行管理。

2.3数字化整合

通过数字化集线网络搭建院内数据交换与图像配送平台,以实现手术中诊断图像与外界互通的无缝数据传输及交换。同时,手术中无菌区内任意调阅生命体征、麻醉信息、全景摄像机、内镜、超声等所需图文资料,以提供快捷方便的手术保障[5]。

2.4数字化记录

建立基于网络在线实时监控处理,实现无纸、数字化操作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与质量,安装相关系统记录手术全过程,采集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数据,自动生成报告与医院HIS、PACS以达到无缝兼容,并网存于内部的数据库。

3儿科数字化手术室构建内容

3.1系统硬件设备

一体化工作站、手术室显示器、智能中控系统、内窥镜显示器、移动示教与扫码装置等属于数字化手术室中硬件设备,为避免安装后出现不合适、无法使用等意外事件,在安装前需根据有关使用人员工作需求及其自身经验进行适当调整后开始安装。

3.2系统软件

在配置硬件设备的基础上,数字化手术室软件平台包括手术标本、手术过程、手术耗材、手术示教、手术器械、视频、输血以及家属谈话等管理系统。将患儿的EMR、PACS、LIS等系统与数字化手术室系统相连接,以实现手术室与儿科病房、急诊、门诊与HIS系统实时连接,并提高上传效率,最大可能的实现“一人一档案”。集中处理患儿的电子病历、检验学资料、就诊病史及影像学资料等信息,加快各系统间查阅时间,因此在该项目筹建过程中,需对各供应商的信息端口进行完善与对接[6]。

3.3数字化信息系统

该系统可分为手术室室内与室外两大区域,室内可通过与院内信息系统以方便医师获取及查看患儿信息,同时具备视频采集功能,可预览并采集麻醉机、术野、室内全景、监护仪、腔镜等视频信息。通过视频切换功能将患儿病情信息输出至医用专业显示屏上,并以对置式的人性化设计,使术中每位医师与护理人员均可随时查看患儿手术视频及影像。手术室外通过院内光纤将视频无延时传输至会议、示教及办公室中,以方便远程手术示教,最终根据具体需求将手术录像视频进行压缩后,由视频管理系统编辑及储存。

4数字化手术室设计原则

(1)稳定性:手术操作平台中避免常见病毒感染与死机现象,采用较为成熟、稳定和可靠性的硬件设备及配件,利用冗余设计用于系统关键部分,可具备一定抗干扰与容错力。(2)可扩展性:为日后可在共享主机的基础上拥有第二间数字化手术室,安装相关系统时需预留升级空间。(3)数字化:PACS图像的远程传送、储存与调阅方式、手术室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必须实现无纸化管理,皆以数字化格式使用,并符合智能化、数字化要求。(4)实用性:在满足技术指标与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采用集中管控模式的设计,避免过度投资,坚持实用化以满足院内实际临床及院务管理的第一要素。(5)易操作、管理性:为方便医护人员管理与操作,降低其工作强度,需具备自动化管理能力与良好的操作技术。

5数字化手术室管理策略

5.1手术过程管理

对患儿入手术室-麻醉-术中-术后-转移至复苏室-病房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追踪,通过全程与手术麻醉、排程系统的信息对接,获取最新的手术状态,并显示于手术室门口、护士站及走廊,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了解与掌握第一信息。利用无线网络及条形码技术,在整个围术期间进行患者身份确认、手术安全相关信息核对,以确保手术安全及提高工作效率。

5.2手术器械管理

将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存放配包、使用及回收的全过程,采取设置关键业务点与器械标签核对环节,并实施闭环监控管理体系。对无菌器械包的基础与动态状况,手术包数量、过期、手术间占用情况、低储等情况,进行预报警提示及检索。为增强质量控制,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器械信息手术室共享,以提高手术器械管理水平[7]。

5.3输血管理、患儿家属谈话系统

将医院血库中的血液管理延伸至手术室,在全过程动态管理中确保及提高血液质量与管理效率。为保证安全用血,以智能血液冷藏箱联合电子配血及发血系统,实施手术室血库前移,并将手术患儿必需的血液提前放置手术室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数字化手术室在术中可通过远程影像,结合患儿影像资料、手术信息与家属进行沟通与对讲功能。

6结语

数字化手术室是在医师手术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8],患儿信息随着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已逐渐实现数字化管理,该模式采用智能化综合控制系统对手术室进行集中管理,为手术提供更为安全、高效与便利的环境。在手术室建设过程中,手术室内的所有操作均需与院内门急诊医生工作站、电子病案信息、手术室信息、病区医生工作站、PACS等临床信息系统进行对接[9]。而数字化手术室是系统中较为关键的部分,不仅提供患儿的影像学、检验学资料,还可掌握其就诊记录与治疗过程等全面的信息资料,以辅助医护人员做出更合理的手术方案。为有利于科学举证、远程会诊与快速获取患儿信息,本研究以数字化沟通、数字化控制、数字化整合及数字化记录为手术室的设计要点,通过建设系统硬件、软件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设备[10],使患儿病情信息输出至医用专业显示屏上,并以对置式的人性化设计,使术中每位医师与护理人员均可随时查看患儿手术视频及影像。并通过手术过程管理、手术器械管理及输血管理、患儿家属谈话系统管理[11],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了解与掌握第一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结合患儿影像资料、手术信息与家属进行沟通与对讲功能,以便家属第一时间了解患儿疾病情况,提升患儿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12]。综上所述,经建设数字化手术室流程与管理后,明显优化了手术室基础服务,完善护理工作流程,显著提升手术室精益管理,加快手术室工作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覃颖鲜,邢丽,张月.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脆弱性分析及防控措施[J].重庆医学,2018,47(1):139-140.

[2]王景华.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手术效率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203-204.

[3]李蒙,游月梅.基于CAS和SID的海信精准数字化手术室系统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9):97-99.

[4]汤琦.数字化、信息化手术室建设实践———设计与管理经验之谈[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8,19(7):69-71.

[5]梁伟杰.“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化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探讨[J].贺州学院学报,2019,35(2):127-130.

[6]杨莉,徐伟丹,陈丽丽,等.数字化手术室安全门控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1):194-195.

[7]刘俐,方玲.工业工程理论优化应急手术器械供应管理的实践[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165-168.

[8]赵林.数字化手术室的建设及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7-8.

[9]庞建会.数字化模拟手术室在外科学实验示范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4):349-351.

[10]廖海涛.当代手术室的数字化实现[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