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5:03: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性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识字教学则是启蒙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作为几千年文明结晶的汉字,具有多、杂、深的特点,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只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毫无头绪,学习效率也难以有效提高。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识字学习充满热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倍感头疼的课题,作为一名有着多年识字教学经验的教师,我特提出自己的经验与体会,以供参考。
一、以图识字
小学生刚刚入学,还没有形成学习的思维和习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单调乏味的抽象讲课,很容易让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提不起兴趣,对知识也不能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因此,要使学生充满热情的学习就要让识字的课堂活跃起来,使识字教学充满趣味性。以图识字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符合儿童的识字规律,是学生快速识字的有效手段。
小学的识字教材设置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深、图画和拼音相结合的规律,并且生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将学生的识字教育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抽象的汉字有具体的概念。通过图画进行汉字的归类也是以图识字的一种,让学生根据图画将汉字按照动植物及其他类别分类记忆,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还能增长多方面的知识。
二、游戏识字
要使学生充满热情的识字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识字教育与学生爱玩的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玩乐中轻松学习。比如,可以引导学生玩“我是小老师”“找宝贝”“鹦鹉学舌”等游戏。还可以将生字编成儿歌、字谜,使学生在传唱和猜谜中轻松识字。
三、归类识字
归类识字是学生牢固掌握生字的有效方法之一,归类识字包括形声字、形近字、近反义词和量词归类。通过对汉字构造规律、字音、字形等进行区分,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
1.形声字归类
形声字包括两种,一种是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明显的字,每组后面是生字,前面是熟字,比如“构—购”“桶—通”,对这类词可以比较记忆,记忆的时候可以加上生字组成的词语,比如“购买”“通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另一种形声字是由基本字组成的生字,比如“门—木—闲”,对这类可以通过拆分和组合进行记忆。
2.形近字归类
形近字归类就是将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归类识字,这种可以通过编口诀或儿歌帮助记忆。比如“渴、喝”两个字记忆时,可以编成“渴了想喝水(三点水),喝水需用嘴(口)”,这样可以简化学生识字和记忆的过程,提高其识记效率。
3.近反义词和量词归类
近反义词归类就是把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一组词语放在一起记忆,加强学生对词语的辨别和理解,比如“高—低”“佳—好”等。量词归类就是把适合与量词搭配的词语放在一起记忆,比如“一杯水”“一辆车”等。
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对生字、生词的记忆能够更牢固、理解能够更透彻,为顺利地完成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松.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0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有效性;问题;策略
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进行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作用探讨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用生动、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言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教学评价语言能够更加风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第二,改进课堂教学活动。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较为单一,效果不是十分的明显。新课改对于教师的评价语言更加重视。新的教学评价语言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形成了一种更加有效的互动学习方式。第三,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生动的教学评价语言,能够让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并不断地做出调整和改变,运用许多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但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缺乏科学性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案进行预设,但是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情境常常与事先设定的场景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仍旧采用预设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将达不到相应的效果,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此时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活跃课堂氛围。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自己预设的评价语言,而在面对一些突况时,教师的评价则显得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例如教师在对《我若是小小鸟》这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时候,提出了以下问题。
老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是一只小鸟,你们最想干什么?
学生1: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希望飞入天空翱翔。
老师:那么你需要怎样来实现呢?
学生1:用我的翅膀飞上去。
老师:到底应当怎样飞?
学生1:用翅膀飞(用手比划一个飞翔的动作)。
老师:请坐下继续思考,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学生2:勤奋努力,才能够顺利飞到天空之中。
老师:对了,只有通过不断地勤奋努力,才能够最终走向成功,顺利飞到天空之上,自由自在地翱翔。
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提问之前已经设计好了后面的课堂评价语言,只需要通过问题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答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位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设计不相符合,导致教师的评价语言不能够顺利地用出来,因此教师很自然就会对这位学生的回答选择忽略,没有给这位学生阐述自身观点的机会,让学生的一些想法被扼杀在萌芽阶段,极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单调,缺乏艺术性
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评价中使用的评价语言都是相同的,如“很好”“很棒”“继续努力”等。第一次对学生使用这些评价语言,效果将会很明显;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长时间使用这些评价语言的话,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将变得微乎其微,对教学起到的帮助自然也较少。
比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用柔和的语调、舒缓的节奏把诗读一遍,不要R读,各人放声读,大胆读。但是学生各自读的声音很小。于是教师大声鼓励:“大声读!”然后学生大声读起来。最后教师评价:“好,大家读了一遍了。”这种现象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过于单调,评价目的不明确,对学生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缺乏人性化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都存在评价语言缺乏人性化的问题。如: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评价语言含有讽刺、挖苦、苛责的意味,使得小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极为严厉,所使用的评价语言也过于直接,使得学生无法接受;还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喜欢进行对比评价,将一些学生的缺点同其他学生的优点进行比较,希望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改正缺点。虽然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变得更加优秀,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常常取得相反的效果,使得学生十分反感,而且还会影响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提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应及时发现评价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科学的改进,提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理论素养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决定着其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因此,在平时,教师应当注重课堂评价相关理论的学习,向一些优秀教师或者知名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如何进行课堂评价。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更新现代教育理念,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基点。这种教育的“软件”建设应当是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对自身的不足之处应进行总结和分析,学习优秀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加以灵活运用,提高评价语言的理论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为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使用创造条件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离不开课堂教学前的充分准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充分熟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和思路,并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设计课堂评价语言,就能在课堂教学中从容应对各种突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来进行问题设计,充分保证所提问题的质量,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做到有备无患,对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做到善于倾听,根据学生的实际反映情况,调整自身的课堂评价语言。课堂评价语言的应用是十分灵活的,对于不同的学生应当应用不同的评价语言,有针对性地使用评价语言将会极大提升评价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对课前准备的评价语言进行斟酌,看用在该学生身上是否合适,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小W语文教师应当让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丰富多样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如果一直使用相同的语言将会显得单调乏味,失去应有的激励效果,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当使用一些富有诗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课讲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文采斐然,以声传情,以音动心。教师的课堂用语、评价语言应该灵活多样,艺术性地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美妙的语言产生兴趣,提升学生语言能力。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艺术化的形式去关爱学生和教导学生。课堂评价语言并不只是限于有声的语言,有时候使用无声语言会让课堂评价的效果变得更好。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对自身的评价语言进行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评价用语,从而在课堂评价中得心应手。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重要作用,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真诚地去面对每一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使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发挥出课堂评价语言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沙水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探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3.
[2]魏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邹天鸿.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4]王延凤.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鼓励性评价的问题及改进[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5]徐婷婷.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16.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
诵读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方法,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古诗文诵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诗文当中的内涵,提高学生文化储备能力。另一方面则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我国的优秀文化与古诗文内在情感。所以我们必须予以经典古诗文诵读高度的重视。
一、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问题
(一)朗诵背诗混淆了概念
因部分教师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所以一些教师并没有明确诵读与背诗之间的区别。教师误以为朗诵就是背诵古诗,只要熟记、硬背古诗内容即可[1]。要求学生将所有的古诗文全部背诵下来,并没有带领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诵读古诗的内容理解。然而事实上,诵读设计的初衷并非如此。虽然诵读缺失要求学生需要熟记古诗文内容,可是熟记却并不是其最终的根本目的。如果学生仅仅能够做到背诵古诗,但是却不了解古诗涵义,那么古诗诵读就是去了原有的涵义。这不仅是在浪费教学时间,同时也无法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2]。
(二)课堂诵读时间不足
目前国内大部分小学教学一堂课的时间都是 40 分钟,为了保障教学进度,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单独设置诵读课程,语文教师也没有将正常课程的时间划分结构,为诵读教学提供时间与空间学习。即便存在诵读教学需要,教师也只不过是让学生拿出课本读一两遍。教师安排诵读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课后与课前诵读,要求学生在不占用课堂时间的基础上,做到古诗文内容的熟练记忆。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所以学生并不能在诵读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古诗文的人文学习价值。
(三)诵读太过主观化
教学主观化是现在诵读教学最大的弊病与常见的问题。小学语文诵读教学中,一般为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学习。教师通过语言的方式,控制学生的情感抒发与阅读速度。虽然教师要求学生在诵读中,必需带有感情,不过教师却没有告诉什么是感情,用哪种感情诵读。教师只是盲目的按照教师的诵读方法诵读课本,教师的速度快慢以及词句停顿衔接等,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方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培养,只是单纯的将自己对古诗文内容的情感和理解传达给学生。学生无法真正领悟古诗文深层的意境和涵义。
二、优化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办法
(一)充分结合诵读与教学内容
虽然诵读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诵读教学也需要为其提供一定独立的空间和时间。诵读与语文教学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诵读教学中,教师不妨越过领读的部分,要求学生自行阅读,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讲解古诗文的内容。在这样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在学生了解了基础知识以后,组织学生完成古诗文的诵读,提升学生的古诗文印象。如在学习了《静夜思》这首古诗以后,学生在诵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李白会思念家乡,难道在看看月亮的时候看到
什么了吗?之后教师开始讲解李白为何会思念家乡,结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进行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教学,使学生领悟古诗文涵义,提高古诗文理解水平。
(二)开展多样化诵读活动
为吸引学生的诵读兴趣,教师不妨开展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诵读学习。如教师不妨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内容表演,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决定表演内容。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表演效果。学生在课后一定会仔细剖析古诗文人物、情节与内容。在表演的过程中既提升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深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对学生古诗文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诵读时间
保障诵读教学价值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止诵读形式化[3]。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发挥诵读学习价值。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诵读时间,在诵读的过程中,建立深刻的印象。学校不妨修改课程表结构,每周单独列出 1-2 课时作为诵读学习时间。此外学校也可以在大课间实践播放古诗文名家朗读,增强学生学习记忆,感受古诗文文化熏陶。
结语:
古诗文的诵读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古诗文意义,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在诵读的过程汇总使学生继承与弘扬伟大的中华文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古诗文诵读,加强古诗文诵读环节。创新诵读模式,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这不仅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继承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桂华.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 [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42.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实践应用
情景教学是指通过语言、具体的物体等一些道具对原本的事件本身进行一场虚拟的演练。情境教学就是在用一种极富形象色彩以及生动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具体的场景,近年来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已经逐步被全国各大小学所采用,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效。它对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以及兴趣价值观等等的培养十分重要,由于其具体的形象以及生动的环境表现形式,相对于以往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来说,能够更加生动地体现语文知识等魅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以及积极性,使得语文课堂更具生动以及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十分强烈的时代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课堂知识以及教材内容与生活的贴近程度,并且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一、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情景教学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活泼、更有效。在创立情境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以及扮演自己的角色,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整个情境的教学中去,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形象表达而与整个教学的大环境产生共鸣。在这个时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学习到有意思的课堂知识,使得课堂更活泼,而且所学的知识能够高效地进行吸收。而且教师也能够非常完美的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得到自己的教学成果。
(2)情景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由于小学生属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早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情况进行良好的把握,学生就能够很容易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情景教学法正是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激发,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广阔,改变以往学生死板陈旧的学习现状,让枯燥无聊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变得让人容易接受,喜欢主动参与。
(3)情景教学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往的老式教学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书面成绩,一味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快乐,并且失去了能够创造新个性、培养新兴趣的机会,使他们在逐渐枯燥乏味、刻板麻木的学习状态中逐渐失去了童真以及自我思想,因此我们提倡情境教学方法,以保持小学生的童真以及本心,使他们的个性等够得到张扬。在更加具有可能性的空间中发挥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这也是最大限度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开阔思维提供一个尽可能大的理想环境,能够在情境教学中充分想象一个未知的世界,能够使学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得到不断的自身融合发展,并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以及培养外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丰富的多样的具有个性的人才[2]。
二、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1)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式。随着现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人才的要求逐渐转为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型人才。因此,对小学生的教学方法要充分符合时下对于人才的要求,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采用完善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开展情境教学时,要充分采纳这一要求,要理解并掌握语文课本对于知识内容的要求,然后以此为教学计划的开展内容。要体现课文的教学思想,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用正确的方法不断在经验中提升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创设情景。小学生的普遍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自制力低、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思维能动性高、想象力丰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开展有意思的能够吸引学生目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由于小学的语文知识多是记忆为主,难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一味重复和死记硬背会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在进行情景教学时,可以模拟一些动画片情境、童话故事内容等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内容,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另外,在教学时要充分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工具来开展教学,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保证学生的绝对“主角”地位,让学生作为自己知识的主角,主动学习,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一堂优质的、质量高效的语文课堂应当拥有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正面感受知识的熏陶,教师需要充分感染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到语文理论知识的学习范围中去。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需要语文教师的精心设计,对课堂的各个环节做到充分的把握。
参考文献: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应用研究
一、情境教学法的特征及应用意义
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中,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进而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有些文章所包含的情感,学生可能在理解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够尝试着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的感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遵循智力与非智力统一的原则
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在班级里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的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也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在应用情境法教学,创设相关情境的时候,每个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而且由于智力、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学生通过情境教学对于课文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用情境教学,必须要遵循智力与非智力统一的原则。
2.要遵循轻松体验性原则
教师在n堂上之所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想要让小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循轻松体验性原则,在课堂上尽可能创设一些有趣轻松的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春节的情境,让他们想一想在春节有哪些习俗,最后再将话题引到北京的春节习俗上。春节对于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值得兴奋的日子,因为在春节可以穿新衣服,还有压岁钱和美食。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知识,他们必然会感到愉悦轻松,学习的劲头儿也更足。
三、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
1.语文描述法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不可避免会用到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运用语言要尽可能灵活多变,多运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实践证明,教师运用的语言越是有趣,学生的注意力越容易集中。
在课堂上除了要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外,教师还可以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来讲故事,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例如上文所述的《北京的春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讲述春节由来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只叫“年”的兽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后来人们发现在门上贴上桃木做的符,“年”就不敢进门了,慢慢的桃符就演变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春联。教师在教学时运用风趣幽默的故事来吸引学生,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2.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较为常见,它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技术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保障。
例如,学生在学习《嫦娥奔月》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个故事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并且让学生回忆一下,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与爸爸妈妈是怎么度过的,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加深了,也丰富了他们其他方面的知识。
3.表演体会法
小学生的表现欲强,他们都希望别人能够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在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情境创设中,通过自主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在讲解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时,让小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深入体会故事主人公的情感,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这篇文章时,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个故事都十分喜欢。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就可以让班上的学生分别扮演小木偶、小红狐、熊警官、老奶奶、小女巫等人物,将课文中的故事情境表演出来。自己喜欢的故事能够在自己的演绎下变成现实,这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极为新奇的体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运用这种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体验到课堂的乐趣,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启蒙时期,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教学时要明确情境教学法应用的原则,合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党玉春.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赤子(上中旬),2015(19).
一、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语文素质教育,它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首先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然后是对学生的个人情趣的教育,最后是对学生应用语文进行交际的基本能力进行教育。语文教育素质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试听分析能力、理解说话能力、阅读分析能力、阐述写作能力,除了这四项基本能力之外还包括了学生对外界知识的吸收能力。如果更具体的来进行阐述,首先基础知识必须扎实,其次,要有智能素质,即要有非常清晰的观察力,完整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全面的思维能力。再次,技能素质,即试听能力、交流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然后,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最后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要求。不能把语文素质简单的看成几个字、几句话、几段,几篇进行教学,要抓住教育的根本,在丰富知识的前提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语文的基本素质是要把语言文字作为基本工具来达到人们思想、情绪、认识的统一,并且要把语文素质的基本项目达到操作上和认识上的和谐统一,不能孤立的发展任何一个单项指标,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可以反映这个人的整体素质,体现教育的综合水准。
二、小学语文进行素质化的目标
(1)把教育者的认识体系和认知体系进行完善。素质化并不是对知识体系这一客观的、教学大纲的教育体系的完善,而是对于认知体系的完善,认知体系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提高认知体系就是要正确的把我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学生要在理解语文相关知识体系、掌握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灵活的应用这些知识体系。国家规定了小学语文的核心教学目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是有国家检验和社会的定位来评定的。(2)学习基本知识和技巧的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知识体系,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综合性比较强。它要求的技能也较多,对这些技能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较高,比如能写一手好的字,能流畅的谈话和朗读等。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做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在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
1、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中国有句俗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对某一门知识产生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要对这门课产生很大的兴趣。产生兴趣之后,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调动自己所有感官,参与到整个学习的过程。怎么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老师个人素质的要求,可以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按照课本内容创设基本情境,让学生对这个情境产生亲切和轻微的依赖感,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让他们热爱生活,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另外要选择与小学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受教者,只有对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乐意学的兴趣爱好,小学语文课才能更加有效的实施开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爱好;从而达到具有创新性质下的学习气氛;让语文课回归到生活中,使得语文教学与生活机密相联系,这也是教学新课改的一种新方式。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举办一些跟生活相关的小型演讲比赛,使得学生在比赛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比赛中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使得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对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对策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态,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来彰显故事背后深刻的思想性内容,同时也带给读者审美感受。目前,受多种文学形式的竞争影响,现当代基础语文教育中,寓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逐渐边缘化的倾向,而长教版教材积极引入了大量的寓言课文内容,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寓言教学的具体实施对策。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寓言教学
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寓言教学其优势明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第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滥竽充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播放这个寓意的动画片,让学生直接感受故事内容,学生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图、声、文的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二,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自己讲故事。例如,教学《滥竽充数》在观看完动画片之后,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并通过多媒体传播出去,形成讲故事的一个小型的评比活动,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也能够将寓意之中的道理讲出来。当然,还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有关“滥竽充数”的生活经历。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出寓言故事的内容,讲故事中揭示的道理,教师会以为他们已经理解的很好了,可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感受时,却常常说的那么牵强。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学生也许体会较少,那么教师就要适当引导,创设情境,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例子。第三,借助多媒w技术请同学们模拟寓言故事内容的具体情节,特别是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后,寓言中人物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学生的视野中,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紧扣学生的心悬,随着故事情节发展的层层深入,学生的兴趣点也随之升高。例如,教学《滥竽充数》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感觉到南郭先生“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现?“混”的情况怎么样?“混”的结果怎么样?当然,寓言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好处较多,但是要注意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要与传统的手段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优选适当的教学策略,不要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新颖性。
二、教材拓展思路完美寓言教学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拓展,让学生能够对寓言故事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应善于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激发其进行拓展阅读的热情。而在一定的阅读情境之中,学生也会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内涵。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
案例:教学《南辕北辙》的拓展片段
1.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学习了这则语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学生回答:不能向楚国人那样分析问题;我们要听其他人的建议;出门时要做出正确的计划。
3.教师启发: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又一个建议,大家想一想如果目的与行动方式是相反的,那么目标能够实现吗?
学生齐:不可能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楚国人是不是行动与目的不一致呢?
4.学生总结:行动和目的相反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
5.同学们请大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事情。
6.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7.教师提出问题: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我们要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呢?
生:有目标之后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明确方向。
生:有目标之后要有正确的行动。
生:我以后绝不会做背道而驰的事情。
8.与南辕北辙相关的名言内容,请同学们记录一下。
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英格兰谚语
常问路的人,不迷失方向。――芬兰谚语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西方谚语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O,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中庸》
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有很多的拓展机会,拓展思维,形成知识储备,这样就能够使得寓言学习更具丰富性的内容,学生兴趣浓厚,思考更有深度。课堂之外的课外阅读拓展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抓好课内和课外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学习环节,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我们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系统的。
三、多种方法提炼寓言道理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教学;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于朗读中去积累语言
从古至今,多少有哲理的话再三强调朗读的重要性,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语文教师明白,只有积累厚实的语文知识素材,才能达到那种厚积薄发的地步,才能实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朗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而且是唯一之路。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语言积累的最佳途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去,使学生能够于朗读中去理解,于理解中朗读,熟读成诵,读出感觉,读出滋味,读出内容,最终达到朗读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有所价值,从而真正实现引导学生于朗读中去积累语言的效果。朗读还有一点要强调,即注重情感的再现,要指导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文朗读时充分表达学生的那份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在语文朗读中充分表达情感,充分感悟,激发学生的感情,自主地引导小学生于朗读中去积累语言。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语言再现了桂林山水的山美、水美,细致描写了桂林山水山的特点及水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那份情感。教学时,语文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听音乐进行朗读,可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相关美图,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再选择形式多样的朗读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小学生在朗读之中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朗读之中想象桂林山水的美景,在朗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知其意,定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把自己带入那优美的文字当中去,这样就在情感朗读之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二、引导学生于学习中去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于学习中去积累语言,可以在语文品析中进行。就是学生于欣赏文章之中的好词佳句中去感悟,去理解。深化理解,细致感悟,捕捉实质,感悟内涵,将课本中的优美语句变为自己的知识财富。
例如《长城》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一吨多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我稍作了一下修改,改成了“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如同一台手扶拖拉机那样重。那时候没有如今的运输和起重设备,就凭借着人们的力量,拖上这陡峭的山岭。”引导朗读这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哪句好,好的句子哪些地方写得好。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装卸吊车的体型高大、数量入手,想象朗读,品味如今起重设备的优越,感悟当时人们的辛苦。这样,小学生在课文品词、品句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扎扎实实地印在自己的大脑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引导学生于说话训练中去积累语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依据本班级的实际状况,灵活把握最佳时C,有效设计多样的方式,让小学生练习说话,使他们能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能够丰富积累。
例如,阅读短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我让孩子们自己找出喜欢的词语或是句子摘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上,然后让孩子们反复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编织在一起,向同学介绍《别饿坏了那匹马》中那善意的谎言。学生语言表达前让学生把他们自己想要说的内容列成提纲,交流时尽量用上自己摘录到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使学生于说话训练中去积累语言。
四、引导学生于运用中去积累语言
再一个积累方式就是引导学生于运用中去积累语言。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的片段,也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最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模式,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素材。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他们自己已有的语言积累,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手段。
例如,《桂林山水》一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抄写这些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进行这类训练,我先让学生抄写词语,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灵活运用。在学生练习写句时,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积累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表达小学生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源源不断、彼此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知识,又汲取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丰富了小学生自身的语言,达到了语言的再积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情景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322-05
一、了解学情,优化作文情景教学的环境
我们知道,小学生天生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但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存在好奇的感觉。但是,如果事情对其没有任何吸引力,他们就会感到索然无味,打不起精神,更谈不上主动了解和接触了。对于作文的学习也是一样,他们讨厌八股文式的写作,讨厌模版式的创作,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复制化和格式化的生活。要想实现作文情境教学,首先就必须让他们爱上写作文,爱上语文课。这就要求老师,走进学生,了解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作文情境教学的环境。为此,教师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转变思想,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的事情,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写作观念,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流露,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敢于写作,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例如在学习或者课外阅读的时候,讲解文章《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现场描述,当堂作文,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身边的老师所闻所见,创作关于老师这一类人物的作文写作,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资源的能力,这样不但使同学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有利于背诵,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直观的情景教学
我们知道,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出生动性、形象性、深刻性和直观性,集声象字画为一体,动态显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宏观概念微观化的良好效果。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情境,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作文知识,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教学情境的优化可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完成,为使语文的教学与时俱进,语文老师,可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语文作文教学的情境设计的真实而精彩,通过碟片,录像,计算机各类软件的使用,使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语文作文问题以可视性,立体性,趣味性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在让学生创作关于运动的作文写作时,老师可以播放一些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的视屏,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体育运动的情景,为学生树立一定的写作情景,让他们通过在情景中观察来提高写作能力。
三、走出模版教学,引导学生有效感悟
在我国的作文教学中,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学生对作文选等模版的依赖性很强,有时候老师也经常来一些模版或者范文让学生死记硬背,在条条框框中教学和学习,这对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它会大大禁锢学生的创作灵感,缩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实践。而要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一定要走出模版教学和学习的误区。教师要试着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不是以优秀作文为参考,以评判模版为基准就能够实现的,真正优秀的作文是往往都是那些来自于作者内心的,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这就要求老师有效的引导,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悟出写作的材料。如在讲授关于农村的作文写作技巧时,老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有农村生活体验的,加强引导,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可以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通过一些媒介来进行作文写作。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也要注意善于突破传统的评价方式,采取多种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还可以将选出的优秀作品摘抄或是打印出来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利于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写作能力。
四、改善教学,实现生活情境再现
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吸收,丰富学生的情境体验,实现生活情境再现,感悟和理解作文写作的魅力,逐步培养作文的创作、理解和感悟的综合能力。小学作文课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强调学生运用学习的生活常识去尝试解决现实作文创作中的一些问题,并且有效运用同化理论和知识的迁移功能把复杂繁琐的作文疑难问题转变成已经具备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问题来解决,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在传统小学作文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唱主角,为了教而教,通过知识格式化、复制化的思想,运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实现知识的剪切性传递,学生往往会觉得作文课学习是枯燥乏味的的,学习作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什么实际的应用价值,这样的作文教学欠缺了活力,使作文与生活脱节,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如何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作文的魅力已经成为作文教师教学转变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代讲;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14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90
一、选题的概念意义
“以读代讲”,是指用教师的读代替过多的讲,以教师的读教会学生如何读。将“读”作为“朗读”诠释以读代讲,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寓于以指导朗读、提高朗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过程。课堂要以学生的实践和活动为主,教师只作点拨和指导。以读代讲中的“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确立“读为主线”的理念,让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以读代讲”是让教学从“繁琐”走向“简单”;让教学从“教师”走向“学生”,力求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理想境界。
国外母语教育工作者积极创立试行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其共同点为: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自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合理负担。这些方法为我们开展“以读代讲”提供了借鉴。国内阅读教学改革中,叶圣陶等语文教育专家经典论著,“回归语文本色”的观点和理论,于永正、支玉恒、王崧舟等名师的著述及课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以读代讲的理念虽已深入人心,各地也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但落实力度尚嫌不足,操作策略较为粗放,重讲轻读,以问代读倾向未彻底改观。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以读代讲中“备读”及范读策略;二是以读代讲中读层的次方式的设计与应用,三是以读代讲中朗读指导的有效策略;四是以读代讲中朗读评价的有效策略。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以读代讲,创新方法策略,可有效遏制无效问题和繁琐分析,提高朗读水平,发展学生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达到语文教学低耗高效目标。其研究目标,一是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代讲的有效实施方法,提高朗读水平,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本色语文”。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小语课堂教学质量。二是通过实践探索和实证研究,积累丰富有效的课堂教学经验,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以读代讲”课堂教学特色风格,培养骨干教师,丰富教学资源,逐步实现“先试点―再推广―后普及”的目标,带动城区及全县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高效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策略
1.加强读的备课。教师只有充分备读,才能明确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合适,才能准确判断学生读的好坏,指导朗读的方法才能生成。这是备好课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在备课时要备读的目标、读的训练点,精心设计读的指导方法。这样,教师可以很准确地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方法、重点段落等,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2.突出读的示范。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能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感悟与理解。默读、批注、浏览也是一样,教师如果不给学生默读、批注及浏览以实质性指导,学生难以把握其要领。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习得方法,并在自己的读书中加以应用,反复实践,才能真正形成能力。
3.设计读的层次。阅读教学不仅要读,而且必须有效地多读。要有效多读就必须层次清楚,目的明确,指向性强。就读的层次性来讲,其主要流程是:初读要读准―再读要读通―三读要读懂―四读要读出语气语调―五读要熟能成诵。
4.丰富读的形式。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指名读、小组合作读、齐读、分角色读、对读、男女生比赛读、引读、自由读、表演读、默读、浏览、诵读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朗读目的选择合适的读法。
5.指导读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从最基本的读书方法教起,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读。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品味语意,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重视读的评价。朗读评价中,一要赏识评价,让学生敢读。朗读评价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肯定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二要诱导评价,让学生爱读。好的教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三要多元评价,让学生会读。即除教师、同学外,学生本人、家长等也可以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大家下午好!我叫**,原来在**小学工作,近几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英语的教学,今年因工作调动,调整到我们**小学工作,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同时,也非常感谢我们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样一次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机会。我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
首先我说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工作业绩:我**年毕业于**师专数学系,后分配到**中学从事数学教学,**年开始改教初中英语,**年因身体状况,调入小学从事小学英语教学至今,**年自考大学本科毕业,**年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自工作以来,我一直兢兢业业,勤奋工作,所教科目成绩一直据全镇前列,特别是近几年来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所教班级多次获得全镇第一名,个人也多次被评为镇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区优秀教师,个人年考核优秀等次的荣誉称号,并有多篇论文在市级报纸发表。
下面我谈一下,我竞聘英语教师的几个优势和条件:
1.有良好的师德
我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开开心心生活。自己一贯注重个人品德素质的培养,努力做到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工作负责,办事公道,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工作对同志有公心,爱心,平常心和宽容心。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
2.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我从**师专数学系毕业后曾到**师范大学进修英语教学培训,系统而又牢固地掌握了英语教学的专业知识。多年来始终在教学第一线致力于小学英语教学及研究,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更新和扩展。
3.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从选择教师这门职业的第一天起,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为了这个心愿,我一直在不懈努力着。要求自己做到牢固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精通业务,精心施教,把握好教学的难点重点,认真探索教学规律,钻研教学艺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我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普遍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以上所述情况,是我竞聘英语教师的优势条件,假如我有幸竞聘上岗,这些优势条件将有助于我更好的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如果我有幸竞聘成功,能担任三四年级英语教师的话,我将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各项决定,加强学习,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用自己的勤奋加智慧,完成好教学任务。使我校的英语教学上一个大的台阶。
二是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进行目标明确、有针对性解决我校的英语教学难题。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早已在我市全面推开,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要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大力改革教学,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学模式。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
四、做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师“不爱学生就教不好学生”,“爱学生就要爱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无私地奉献爱,处处播洒爱,使我的学生在爱的激励下,增强自信,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成长为撑起祖国一片蓝天的栋梁。用质朴的心爱护学生,用诚挚的情感染学生,用精湛的教学艺术熏陶学生,用忘我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会珍惜现有的每一个机会,努力工作,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以高尚的情操、饱满的热情上好自己的英语课程,享受我的教学乐趣!
最后我想说:做教师,我无悔!做英语教师,我快乐!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开放性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追求高效课堂,追求开放性课堂,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践追求。笔者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小学语文课上进行开放性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构建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能够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一、语文课堂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是一门伴随学生终身的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语文作为一项功能性与文化性相统一的学科,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关系到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小学学段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语文教育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受到一线语文教师的重视。语文教学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各项能力的提高,贯穿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语文课程又具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和功能。
一线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学应该是多元的,而且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特点也是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全新要求。因此教师在构建开放性课堂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把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放在潜移默化地过程中。开放性课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在开放性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语文开放性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向课堂加入更多的有效元素
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的课堂,单纯的课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了。而且在当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比较多,学生的知识量也比较大。传统的语文课堂仅仅是在讲解课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应尽量加入丰富的元素。
首先,教师可以把生活经验加入课堂。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但是通过家庭以及电视、网络等媒介,学生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加入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构建开放性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的必然途径之一。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补充材料。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教师应该以语文课本为基础,适当地引入恰当的材料,使得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引入材料方面处理得比较好的话,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开放性课堂的实现。
(二)适当修改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新课程的观念,我们意识到,课本只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文本,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师和学生应该立足于文本,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语文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即生动性、开放性、生成性等。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但是作为文本的课本,其内容毕竟有限,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课本进行有效的改进,使其更加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高效的开放性课堂的构建。
例如,教师可以把部分课本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比如让学生把一些诗歌编成故事,也可以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编排成话剧或者诗歌朗诵。开放性课堂要求我们充分地利用文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语文课堂开放性教学的实践成效
(一)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开放性语文课堂的构建,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懂得,学生学习语文不单单是为了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更应该认识到,语文毕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代表着其语文素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同时开放性课堂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可以说,现在的学生都是比较怕写作文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循序渐进地进行语文作文训练,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转变了教师的理念,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
开放性语文课堂的构建,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知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角色也进行了一定的转换。首先,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是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只有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开放性课堂的实现。其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宰者,而往往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往往自己讲授知识,而较少地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更没有学生是课堂主体的这种意识,开放性语文课堂转变了教师这种意识。再次,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现提高了教学目标的实现率。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是实现开放性课堂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其基本落实情况。最后,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魅力也会获得有效的提升。可以说教学魅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也是一个不容易被直观发现的概念,其中包括许多因素,但是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成绩的提高上,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得到学生的真心欢迎。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推行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是可行的,但是,这一实践仅仅是刚刚开始,还有许多路要走,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此外,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教学魅力等多方面因素也应该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卫星收视环境下的小学教学体系及教学素材有了更多连结,在这种好的氛围下,应当更多引用先进的教学辅助器材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对于提升课堂效率也是很有帮助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感受,课堂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的通道,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小学生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他们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能让课堂多元化,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对于提升教学效率是很有益处的。
多媒体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方式,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在讲授《蒲公英》时,我将课堂搬到了多媒体教室,讲课的过程中,结合课文我会给学生播放大量蒲公英的图片及蒲公英飘飞的动态图画,这个过程非常美,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看到蒲公英,借助这些画面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蒲公英的状态,从而领略到课文中对于蒲公英的描述的意蕴。这是一个温馨而和谐的课堂,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也是对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升华。
二、唤起学生自信,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小学生普遍存在羞涩、不善言辞并且不自信的状况,在卫星收视环境下应当有意识改善学生的这个问题。小学生们对于老师的肯定是很受用的,老师的倾听、赞赏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与被认可,让他们在课堂上更有自信。同时,对不同的学生老师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成绩、平时课堂表现上有所差异,但这并不代表老师应该区别对待,给予每个学生相同的关爱才是对他们的尊重。
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参与的过程,老师会让学生们回答相应的问题,或者就某段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感想,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当适时表示赞赏,这对他们是极大的肯定。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打井人》时,课文学到最后,我让同学们分别谈谈自己对于文章题目的体会,大家说说这个题目你们是怎么理解的。有的学生说挖井人的工作很辛苦,我们应当尊重他们,有的学生说我们要更努力才能找到井水,也有的学生会认识到吃到水的同时要想到挖井的人,要感谢他们。这个题目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立刻明白题目真正讲什么,然而,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基本有道理的都应当给予肯定与赞许,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可以让他们更积极思考,更深层次理解文意,对于语文学习也更有兴趣。
小学生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个性、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等各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思维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有些人比较聪明,理解问题很快,老师一说就通,学习成绩也很好,有的人则思维上相对比较迟钝,反应比较慢,学习成绩较为一般。对于学生的差异老师应当平等对待,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平时表现好就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这种行为对于其他人而言是一种无形的伤害。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耐心,这样才能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大家共同进步。
三、引领学生探究,让学生思维得以放飞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正处在一个思维高度发展的过程,学生们对于新事物的理解与认识能力都在不断积累,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能力也在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探究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是学生自由学习的前提,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受益。
陶冶式教学模式即是以语文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为切入点,通过情感体验、想象迁移、价值认同等方式将教学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展现出来,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使学生的主体感受与客体情感达到共鸣,实现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教学目的。
二、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模式的要求
1.陶冶式教学以真情为心理依据。陶冶式教学强调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采用类比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转移,使学生站在主人公的立场看待事情,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2.陶冶式教学以形真为启发基础。小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十分有限,对知识理解大多局限在实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内在本质的理解难度较大。因此,陶冶式教学应当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创设形象鲜明的情景,使得学生对知识具有亲切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陶冶式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目标。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陶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使学生在享受美好事物时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创造能力,实现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
4.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以对话为互动方式。陶冶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活跃课堂氛围,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进。对话不仅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互动上,更应该表现在情感的交流互动上,教师应当转换角色,与学生敞开心扉,构建多维对话的教学模式。
5.陶冶式教学以体验为教学切入,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情感,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有效的理解教学知识。
三、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实例
1.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活泼好动,生性好玩,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将呆板枯燥的教学知识转化为活泼生动的游戏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获得知识,极大地提高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