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相关问题范文

金融相关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金融相关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金融相关问题

篇1

引言

金融监管作为国家政府对金融活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金融市场稳定有序发展的有力措施。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金融活动开展数量激增、金融活动的风险问题越发严重,这就要求金融监管部门更应该进一步的强化金融监管工作,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以及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创新改革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强有力的金融监管确保指导金融市场合理化、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转。

一、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工作的缺陷问题分析

1.金融监管模式不够优化。当前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采取的是“一行三会”的监督管理模式,即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这四家金融管理和监督部门负责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这种分业监管的模式虽然可以有效的解决监管秩序混乱问题,强化金融监管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较多的缺点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分业监管模式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导致我国金融机构的在金融市场上竞争能力与竞争机会提升不足;造成了我国金融创新能力欠缺,证券业与商业银行难以实现优势互补,保险业和证券业的投融资渠道难以拓宽,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能力不足;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较差,监管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沟通不足、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的问题。

2.金融监管方式不科学。目前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监管方式单一,金融监管主要依赖于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尚不完善。在金融监管覆盖面上,金融监管主要集中在市场准入机制,对于市场退出机制监管不严格。在金融监管的标准依据上,缺乏系统完整金融监管法律规定。在金融监管手段上,既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指导金融监督管理,也没有先进的金融监管操作工具,造成了金融监管工作处于无章可循的尴尬境地,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受到挫伤。

3.金融监管人才队伍建设落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发展,这就导致金融市场方面相关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对于金融监管领域,不仅仅需要精通金融知识和理论实践,更要求具有深厚的金融业务经验,全面熟悉金融法律法规,能够参与金融决策制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然而这正是我国金融监管领域所欠缺的。人才队伍建设的落后、高技能全面复合型人才的不足,导致金融监管行业的工作水平提升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

二、改革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的策略

1.优化金融监管模式,强化金融监管机构自身建设。由于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呈现出显著的混业经营趋势,因此金融监管行业应该针对这一新情况对监管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逐步的将机构型的监管模式转变为功能型的监管模式。通过对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金融监管以金融业务作为确定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的依据,彻底解决跨行业金融产品监管权力与责任不清晰的问题,强化金融监管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创新方面的作用。其次,应该强化金融监管机构的自身建设,根据不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业务特点,完善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形成监管业务衔接有序、操作规范、评价合理、监控及时的业务流程,强化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方位监管能力。此外,还应该结合目前金融监管机构在混营业务上的欠缺,制定完善的协调机制,确保金融监管体系无漏洞,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能力。

2.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建设,创新金融监管工作方式。首先,我国金融领域主管部门,应该结合我国金融监管领域现状以及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通过具体细化、可操作性强的金融监管政策,指导金融监管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确保金融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除了强化外部监管以外,金融监管机构应该督促金融机构及时的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建设,按照全面性、审查性和及时性的原则,形成运作有序、权责分明、以风险管理为主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确保金融机构的平稳发展。第三,应该不断的创新金融监管方式,尤其是强化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在金融领域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强化对于金融机构主体业务信息、经营业绩信息、资本信息以及风险战略信息的共享与披露,依靠保障社会公众对于金融机构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提高金融监管的效果。

3.强化金融监管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金融监管机构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对于金融监管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重点按照金融监管对于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并结合国际化以及现代化的金融教学体系,采取学历教育、专业资格认证以及在职培训等措施,强化金融行业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此外,为了适应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的需求,金融监管机构还应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监管人才的培训交流、互相学习等内容,进而确保金融监管工作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篇2

一、金融工程的含义及其基本组成

金融工程(Finacial Engineering)现在有关中,但直到80年代后几年,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组合保险的创始人李兰德和鲁宾斯但才开始讨论。‘金融工程新科学”。1988年,美国金融学教授费纳蒂(Finnerty) 的背景下首次给出了金融工程的正式定义,即“金融工程包括新型金融工具与方法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为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一般说来,金融工程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金融工程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数学及通讯工具,在各种现有基本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分解,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要并具有特定P/L性的新的金融产品。而广义的金融工程则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设计,还包括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金融工程概念。

金融工程是金融业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提高自身效率的结果,其原因在于金融工程的范围来自于金融实践且全部应用于金融实践。概括他说,金融工程应用于三大领域:一是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二是新型金融手段和设施的开发,其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挖掘盈利潜力和规避金融管制,三是为了解决某些金融问题,或实现特定的财务绎营目标制定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金融工程的组件是各种现有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再复杂的金融产品和工具,都可以分解成各种基本的金融工具。如果把传统的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及其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期货、调期、期权等)比作建筑房屋用的基础材料的活,那么各种新型金融产品就是这些简单基础材料组建的楼房和大厦。不同的结构组合就会形成结构造型卞同的高楼大厦。金融创新产品已达3200多种,名义价值达18万亿美元。目前已成熟的金融产品大体可分为股权类、债务类、衍生类和合成类四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目前大量涌现的衍生证券工具。合成类金融产品是一种跨越了利率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中两个以上市场的产品。证券存托凭证(DR)、股指期货等均属此类。基本的金融手段则包括:化证券交易、证券的私募与公开上市、存架登记、电子资金划拨等,这些都与科学技术,尤其是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金融工程的运作具有规范化的程序:诊断——分析——开发——定价——交付使用,基本过程程序化。其中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产品的性能目标确定,方案的优化设计,产品的开发,定价模型的确定,仿真的模拟试验,小批量的应用和反馈修正,直到大批量的销售、推广应用,各个环节紧密有序。大部分的被创新的新金融产品,成为运用金融工程创造性解决其他相关金融财务问题的工具,即组合性产品中的基本单元。

金融工程中,其核心在于对新型金融产品或业务的开发设计,其实质在于提高效率,它包括: (1)新型金融工具的创造,如创造第一个零息债券,第一个互换合约等;(2)已有工具的发展应用,如把期货交易应用于新的领域,发展出众多的期权及互换的品种等;(3)把已有的金融工具和手段运用组合分解技术,复合出新的金融产品,如远期互换,期货期权,新的财务结构的构造等,其一切设计原则常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1)剥离与杂交。即运用尖端技术对风险和收益进行剥离、分解或杂交而创造出新的风险与收益关系。如将附在国债券上的息票从本金上剥离下来单独出售,创造出SRTIPS之后又将其同掉期结合产生了SRTIPSWAP产品;(2)指数化与证券化。指数化是将一些基本的金融工具的价值同某些市场指标,如股票指数、LIBOR等挂钧,为避免市场反向变动的损失,常将其设计成期权的形式。证券化以原来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如不动产、不良债权、垃圾债券等为基础发行新的证券,如资产后备债券(AssetbackedBond)或资产掉期证券;(3)保证金机制。使交易双方违约风险下降,确保交易公平,同时使金融机构资金占用大大降低; (4)业务表外化。监管机关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使金融工程开发出众多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以保证盈利,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效率。

二、工程与金融效享的互动机制及金融工程对金融效率的推动 金融工程是在市场条件下,市场不断追求更高的金融效率的产物。与此同时,金融工程又直接促进了金融效率的全面提高。金融工程的产生与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主要是经济、金融环境的转变,经济主体内在需求的变化,金融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向金融领域的渗透四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从深层次上看,这四方面都从本质上反映了市场追求高效率的内在要求。

1. 7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巨大变化为金融工程提供了萌发的土壤。首先,70年代初,以固定汇率为主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制取而代之,再加上中东石油危机等原因,汇率、利率、股息率等一系列相关的变量处于极不稳定、难以预料的波动之中;其次,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价格的易变性由一国扩展到全球,世界金融市场风险大大增加,传统的金融商品如股票、债券、外汇等已不能有效地对付日益扩大的风险,以“避险”为目的的金融创新大量涌现,金融工程也应运而生;再次,西方发达国家80年代以来实行的“放松管制”以及金融业务全球化又给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制度空间。金融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又是相对并在很大程度上背离实质经济的全球运动,据估计,全世界的金融交易量大约是商品(服务)交易量的25倍。显然资本流动、货币体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必然要求有相应高效的金融运作效

率,这就成为金融工程产生的原始推动力。

2。经济主体在激烈竞争中对金融资产流动性和盈利性需求的加大,是金融工程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因。传统金融工具和在收益性、流动性上存在矛盾,但现实的金融和非金

融企业却有着以最小的成本(包括风险成本、流动性成本)换取最大收益的本能要求,因而对低成本、多样化融资方式需求增加。金融工程顺应这种需求创新出了一系列金融产品,或增加流

动性、或风险管理、或增加收益性、或降低企业所有者将资产委托给经营者的成本(Agency Cost)。其中风险管理要求,即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多样性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是金融工程发展的本质动因。

3·金融理论的发展是金融工程发展的理论基础。近20年来华尔街的两次革命实现了金融理论的突破。 1972年12月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题为《货币需要期货市场》的论文,为货币期货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费金·布莱克和马龙·肖在1973年提出的期权走价模型,使当年的期权交易所得以成立。80年代达莱尔·达菲等人在不完全资产市场一般均衡理论方面的经济学从理论上论证了金融工程对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重大意义。 90年代的各种金融工程理论,如资产定价模型、风险模型更是得到空前发展,客观适用性和精确性也大大提高。金融工程得以迅速发展。

4·技术进步及其向金融领域的渗透,给金融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机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金融变量变动加快、风险增加,对金融工程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且加上以人工智能力代表的复杂计算能力的增强,使许多需要高精技术的金融创新成为运用的可能,许多理论模型获得了得以实际运用的条件,并能够模拟检验,从供给方面给予金融工程发展的技术支持。

总之,提高金融效率是金融工程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金融工程是金融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提高自身效率的结果。但金融工程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金融效率的提高。

1 )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与功能实现。首先,金融工程开发设计出的新型金融工具相互之间在特性上混杂、交叉,打破了银行制度的专业化分工,使金融机构业务种类、经营范围扩大,获取的收益大幅度提高。如可转换证券融合了债券与股票的特点,银行贷款也可具有证券的特性。金融机构业务进一步交叉,缩小了传统的金融专业分工界限。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商业银行,其业务范围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金融业务,使银行的组织体系发生着重大变化,推动着整个金融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壮大。其次,从需求的角度看,金融工程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金融创新开发出的种类繁多的新型金融工具,为人们的投资提供了多种选择,满足了客户对金融资产的多种需求,激发了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的内在冲动,随着金融工程的深化,金融机构服务内涵的扩大对其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机构可以运用金融工程,为客户提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再次,金融工程使金融机构组织结构和管理素质发生变革。金融工程推动金融机构形成合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金融组织模式和治理结构。 90年代金融机构兼并之风使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完成组织机构变革之后,其功能和业务都有所增强。管理方面,金融机构注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日趋融合,决策效益加强。最后,金融工程鼓励了竞争,促进了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力。金融工程的核心要素,如对金融的创新程度、技术含量的高低、信息技术的优劣以及收益/风险的配套,已成为金融机构体现其经营实力与地位的竞争热点。这种竞争性具有充分的相互替代作用。一方面促进 构在资产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基础上不断创新金融工具,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金融机构不断运用现代技术和先进通讯技术,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提高金融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一般而言,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产品总是受至“投入的制约,金融机构单纯地增力。资本或单纯增力”人员都将面临收益递减的影响。,口果没有技术进步的支持,要实现持续增长是十分困难的。而金融工程通过开发新的金融产品,获取新的收益来源,使得金融机构的持续增长、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如,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夕)业务收入已占收入的40%~60%,可见金融工程对金融机构收益增长的明显作用。

2)工程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首先,金融产品、业务创新极大丰富了金融市场交易,壮大了市场规模。自60年代美国花旗银行推出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至今,各种系歹!化、复合化的金融工具,如NOw。帐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自动转帐帐户、股票指数等层出不穷。这些金融工具以高度流动性为基本特征,在合同性质、期限、支付要求、市场化能力、收益、规避风险等方面各具特点,力。快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壮大了金融市场规模,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活跃与,高效率的金融市场应该为绝大多数理性投资者提供能够方便构建被他们自认为有效投资组合的机会)金融工程正是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其次,金融工程有助于金融商品的价格发现,实现金融市场均衡。根据金融工程的运作机制,如果现存金融商品的价格没有处在均衡位置,就存在着“套利机会,就必然可以通过利用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组合出新型金融工具获得无风险利润。金融工程使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任何微小的套利机会都会被利用。因此,不论是信息因素使金融商品价格的短期失衡,还是市场条件的根本变化导致的均衡价格移位,者。能因为金融工程师的行为促使其迅速恢复至均衡状态。再次,金融工程提高了投融资便利程度。利用金融工程设计开发出的金融市场组织形式、资金流通和支付清算系统等,能够从技术上和物质条件上满足市场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无纸化交易与远程终端联网交易方式加快了资金流通速度,节约了交易时间和费用,使投融资活动更加方便快捷,金融市场效率大幅度提高。

3)金融工程提高了金融宏观调控的效率。金融工程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创造性地解决央行宏观调控,实现风险管理。央行可利用金融工程创造新型的监管调控工具。如1990年春、秋季,德国政府通过非公开销售方式发行了一种特殊的十年期债券,它实际上是标准的十年期政府债券与以其为标准的看跌期权的综合,这种特殊产品非常出色地自动实现了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功能,从而大大削减了传统公开市场操作人为判断入市时机所带来的误差和交易成本。可见金融工程为新型金融监管体系、调控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金融工程的高度专业化和复杂化及其产品的高杠杆性和虚拟性,给金融业的监管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仍有赖于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有效利用。

三、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提高金融效率的思路

,我国金融业正经历着从封闭的财政型银行体系向开放的化金融体系转变的过

程。由于长期的金融压制,使得国内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低下,面对货币市场基础薄弱,资本市场极不完善,且国际国内金融风险增加、金融监管难度加大等不利因素,金融体制改革的每个环节都存在风险。为此,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积极有效地借鉴各种风险管理技术,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来看,都具有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作用。 金融工程在我国已具雏形。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有了初步发育,外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认股凭证、可转换债券和国债期货曾小有规模,外汇远期和货币互换也曾小范围存在过。虽然大多数衍生品市场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先后关闭,但反映出我国对金融工程一定程度的现实需要。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一级、二级市场发展迅速,公司股票包装上市、买壳注资、兼并重组等活动中,系统化、工程化的策略手段己偶有使用,为大企业集团理财的财务公司也逐步成立,

各种金融手段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对外融资活动规模不断壮大,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在国外发行债券、股票等虽大多由外国著名投资银行机构运用金融工程进行策划,实际上也意味着金融工程对我国的渗透。

目前,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制约因素:

1·体制约束。工程的必须有相应的市场需求主体作支持,但由于我国的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滞后,企业的经营管理尚不健全 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内在利益冲动有余而责任约束不足,缺乏内在的风险防范需求;金融改革还未有实质性进展,多数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没有改变,缺少压力和创新的动力;此外,投资者整体素质较低。因此,风险管理市场需求主体尚未真正到位,这无疑将对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产生不利的。

2·市场基础约束。金融工程的发展和运用,尤其是衍生工具的创新要求发达、高效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现货基础。我国金融市场分割、狭小,信息成本高,股票、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规模小且不够规范,更为主要的是金融价格市场化进程太慢。形成我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市场机制很不健全,市场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行政色彩浓厚,虽然汇率已经并轨,但目前的汇率水平并不能真实反映外汇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此外,利率市场化进程举步艰难。银行存贷款利率、国债发行利率仍然由国家控制,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因参与对象少、交易量不大基本上体现不出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更无法成为资金市场的基准利率。

3·技术约束。尽管我国证券市场化程度较高,银行业务处理也普遍推行电脑化,通讯设施及技术水平部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我国国民的信息基础设施还远未建成和睦全,快捷、高效的信息传输建设进展缓慢,清算交易系统离高效、快速、准确要求甚远,技术,尤其是机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未能在金融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金融工程运用所要求的技术条件不能满足。

4·制约。我国金融理论还停留在理论描述、定性及经验判断的阶段,统计、数理分析及其它尖端前沿科学的成就尚未用于金融理论的,金融工程尚未得到应有的先进理论支持。另外,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与调控方式亟待进一步提高,金融工程所需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缺乏以及金融体系对外的长期封闭等因素也制约了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

推动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金融领域的效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

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金融工程,具体可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1·努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商业银行体系改革步伐,正值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安排、组织结构、经营机制和行为特征上是垄断化、计划化与竞争化、市场化并存,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同时进行金融工程建设,可以实现中国金融业效率的高速增长。为此,一要进一步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步伐,加快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促进金融同业竞争,改善金融服务水平;二是加速建立、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完善金融调控和调控政策工具,改进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三是进一步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制度。通过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和衍生工具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借鉴,研究有效的针对金融工程运用及其产品的监管手段和制定相关的法规;四是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加速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淡化行政干预金融市场的力量;五要加速推进企业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步伐,积极培育风险管理的市场需求主体。

2.大力发展现货市场的同时适当介入衍生金融市场。稳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进程,大力发展现货市场,再根据现货基础的厚实程度和现实风险管理的需要发展相应的衍生市场,充实金融工程技术发挥的工具基础。可考虑首先重点发展外汇、股票指数、国债的远期与期货市场以及可转换债券市场,然后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使债券利率、优先股红利浮动化,最后试点并逐步推广期权与互换交易。在推广初期,应制订较高的保证金比率,并限制交易主体和品种,以控制风险和过度投机。

3.投资银行业务,逐步引进工程系统化、工程化的理财技术。在金融工程难以马上于金融衍生工具创造的情况下,可考虑重点发挥其理财、风险管理功能。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和、个人日益旺盛的理财需求,投资银行不但要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业务,还要提供全方位的资本营运服务。投资银行应成为实施金融工程的急先锋,为国企改革提供资金和制度创新的动力,促使企业管理方式和股权结构转变,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完善金融市场,降低市场的信息成本,提高金融效率。

4.积极鼓励、正确引导适应国情的金融工程建设和金融创新。首先,商业银行应提高对金融工程的认识,真正把、开发新业务当作发展的新增长点,其次,中央银行应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在现阶段,商业银行可根据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情况、监管情况以及客户的需求情况,权衡收益与风险,选择一些风险较小、简单易行的金融新业务进行模仿、改良,谨慎地尝试,如贷款承诺、可转让定期存单、贷款出售等。

5.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金融工程和技术,培养金融工程人才。应努力推进国民的信息化进程,特别是企业的信息建设,为金融工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为此,有必要利用当前国家加大投资以启动国内需求并把信息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的大好时机,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完善国内的清算交易系统,加快化进程,减少金融交易的时滞,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也是金融工程运用的必要条件。另外,应立足于我国经济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的现实,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探讨金融工程在我国建立、发展的基本条件、应用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及时加强对国际金融工程发展态势的动态跟踪研究,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工程,发挥我们的后发性优势。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应重点培养数理能力与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与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相结合来实现,中国金融业的整体效率的本质提高期待着中国自己的“金融工程师”的出现。

1。John F.marshall,Vipul K.Ransal:

2.袁管华:《金融工程“拔地而起”》,《金融时报》,1998.2.2

3.阎冀柄、张维、刘志弘:《金融创新及金融工程的发展趋势》,《金融理论与实践》1998。11

篇3

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基本工作是通过高度工作效率以及可容纳的数量多的工作特性,替代了往常认为的会计核实、计算的工作,这种工作是会计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在大部分的会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工作下,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基本工作也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同样也给社会经济市场的管理工作的发展铺垫了稳固的根本内容。

二、金融会计电子化的特点

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了人工账务记录,并且代替人体实现会计工作信息的解析、评测、选择以及确定,电算化会计的工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信息储存的电磁化、信息的处理的规范化、自主化、工作人员协作以及操控的信息化。在运用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下,是通过硬件或者是软件当做信息的主要承载,在相关信息被输入之后,所有的的工作都是让计算机进行的。

三、金融会计电子化存在的问题

1.会计软件成长模式的局限性

会计工作软件的实用性没有实现足够的运用水准,分支系统和分支系统之间没有互相的联系,比如说材料、出售、经济费用等方面的分支系统都是单独构建的,因此,在会计工作信息的传达的及时性弱、一体化程度低、整体性弱等。会计工作软件的集中性低,主要体现在引进的会计工作软件不能稳定的进行工作,会产生经常性的工作失误,是单独进行构建的,这样的现象致使会计工作信息的相互交流不通畅、信息平台的共同分享能力薄弱等,没有办法建设全面的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系统。

2.严重缺少的金融会计电子化人才资源

根据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我国依然缺少专业性强的金融会计电子化的优秀人才。部分从事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工作人员,通过专业性强的金融会计电子化测试,获得了工作资格,然而,也只是了解基础的会计工作软件信息技术,但关于会计工作信息的应对以及会计工作软件的运用程度不都,因此,在会计工作信息处理工作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够符合对会计工作信息的基本要求。

3.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相对较差

目前会计工作软件的安全性薄弱,大部分的会计工作软件在工作的安全性上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内容没有准确的记录,这样的现象致使了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查考询问,工作失误的责任没有分配到个人。

四、金融会计电子化问题的处理对策

1.打破会计软件的局限性

为了打破会计软件成长模式的局限性,就要提升关于电子化会计工作的了解。在信息时代的不断迅速发展,对会计工作电子化有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才能在信息时展的环境下,把金融会计电子化工作高效率的实现,这样的追求就需要相关人员要提升关于金融会计电子化的了解程度。

2.培养金融会计电子化专业人才

金融会计电子化学科以及财务会计学科中提出把计算机的程序编排以及日常维修的相关教学内容放在主要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持续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能够强化工作人员会计专业能力的基本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能力培训方法,不只可以提升从事会计行业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水平,也能够让工作人员完成基本知识的改善以及补充。在进行培训会计工作能力学习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不可以没有目标的进行培训,要获取和工作有关的专业性基本知识,会计工作电子化是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知识进行结合的培训过程,要能够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得到一定的领悟,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型优秀人才。

3.成立数据的保密备份制度

金融会计电子化的工作过程中,大部分会计工作电子化的文档信息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关于金融会计电子化文档管理的工作基本内容的了解程度低,致使文档存储磁盘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整合以及存档,或是整合以及存档的文档信息内容不健全。然而。文档管理人员并不重视文档内容的不完整,没有规划相关的规定,导致了会计工作文档的损坏,有的是人为的,有的就是自然造成的,甚至会出现会计工作信息的外漏。

篇4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者一般通过在活跃市场上购买或者出售具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金融资产来赚取差价。从而投资者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一般可以总结为在持有一段金融资产后,出售该资产,利用市场的差价来赚取差价。要辨别所持有的金融资产是否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一般应满足三个基本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持有金融资产的时间的是短期的,在初始购买的时候,就有意图要利用市价的变动来出售赚取相应的差价。第二个特征: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取得。且其存在于活跃的市场中。第三个特征: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的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利润表的损益项目。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顾名思义,它是指某一投资者将一种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且这个投资者具有能力和目标将这个固定的投资额持有至到期。若一旦在初始确认时候,这个金融资产就被认定为了除持有至到期投资之外的其他资产,那么这个资产就一定不能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同时,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对其账上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意图和能力进行从新的评价。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一般指的是在初始取得时候就被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这种资产的判定有四个特征。第一个特征:该金融资产可以是非金融衍生工具。第二个特征: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取得。且其存在于活跃的市场中。第三个特征: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投资者持有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出售获得相应的利润。第四个特征: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资本公积,不影响利润表的项目。

(四)应收账款和贷款 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账款和贷款一般在市场上找不到报价。且其到期收到的金额是可以确定。应收账款和贷款仅仅指非金融衍生资产。若一旦在初始确认时候,这个金融资产就被认定为了其他金融资产,那么这个资产就一定不能再划分为应收账款和贷款。若不是因为债务人的信用级别降低,而使得其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难以收回,那么这种非衍生金融资产就不能划分为应收账款和贷款。

二、金融资产相关理论

(一)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业主与经纪人之间所获取的信息不一致。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价值最大化,而忽略其公司的价值最大化。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公司可能收到了损失,这也就是成本。成本也可以认为就是契约成本。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要降低这种契约成本。根据契约理论和金融资产类型的选择上存在的关系,我国对金融资产类型的选择上主要从契约理论的二个方面进行说明和研究。第一种就是所谓的债务契约。主要是指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问题。因为股东的利益需求跟债权人的利益需求是有所不同的,债权人一般比较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要看企业是否有能力支付本金和利息。债权人比较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同时关注企业的资金的流动性或获利性。债权人没有办法直接监督企业股东的行为。而只能通过和公司签订一些债务协议,来约束到公司的股东。当股东没有按照债务协议的约定进行活动,那么债权人可以同过调高相应的借款利息率来增加其借款的成本。或者通过一些约束性条款,来对股东使用资金的范围进行限制和规范。从而债务协议从一定层面承担着间接约束股东的作用。所以,股东与债权人的关系是通过债务协议来体现的。这种关系要对会计计量的稳健性产生一定的要求。一个企业若会计处理具有稳健性,可以对股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得债权人可以透过相应的会计资料来了解企业的股东。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契约成本,最终达到公司的价值最大化。第二种契约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契约。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价值最大化,而忽略其公司的价值最大化。使得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也存在利益的不一致。从而产生一定的冲突。为了减少这个冲突,那么公司的激励机制就必须要设置。这个激励机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励管理者的行为,从而使其目标朝着公司的目标的发展。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人激励理论。但是由于企业股东与管理层之间所获取的信息不完全一致。从而使得股东对管理者的激励没有达到减少其成本,反而可能会使得管理者自身的利益加大。主要是因为这种激励一般是股权和股票的期权激励。因此,会计的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就会为解决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理论 由于企业在会计信息的选择上,不同的会计主体会根据其不同的利益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来获取相应的会计信息。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会计信息的背后,有不同的利益关系需求者。他们根据自己利益,选择相应的会计信息,这也就是所谓的经济后果理论。这些经过后果一般通过公司对金融资产类型的选择上来体现。因为不同金融资产,其最终在会计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不同,对企业的利润也不一样。若是上市公司,其股价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投资者这时就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式。为了使得企业在市场中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得到公众的认可,那么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的会计信息来选择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和投资做出理性的决策。

三、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现状

(一)金融资产类型的选择存在问题 投资者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一般可以总结为在持有一段金融资产后,出售该资产,利用市场的差价来赚取差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般指的是在初始取得时候就被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有相似之处,实务中两者区分还存在困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利用市场买卖的差价来赚取差价,获得相应的利润 ,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也是在购买后,某一时间出售来获得利润,两者有相似之处;第二,根据现在会计准则,很难判断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需要持有多长的时间。所以其可以在短期内出售或者长期持有再出售。同时交易性的金融资产的持有时间也只是说是短期,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第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发行期限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进行说明。如果企业在本来打算购买或者出售某个股票,但是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导致这个股票的价格上下波动,由此该企业可能暂时不会购买或者出售这个股票。

(二)金融资产会计处理过程复杂难懂 依据所得税会计准则,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税法是不认可的,税法只认可购买金融资产的成本。而会计在处理上则是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由此,税法和会计的计税基础就会不一致,那么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在期末进行所得税核算的时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也是要进行调整和计算的,会计的会计处理就显得比较复杂。另外,金融衍生工具也可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去处理,这时候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性,并且其也可能是一种未实现契约。与非融衍生工具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其会计处理更加的复杂。

(三)会计处理方法可能提供错误的信息 在上市公司中,对金融衍生品进行投资时候,可以认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这两种资产的计量方法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利润表的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资本公积,不影响利润表的项目。

四、金融资产会计计量分析

(一)初始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初始的取得中,要注意支付对价中包含的交易费用和已宣告但尚未发现的股利的处理。对于交易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对与已宣告但尚未发现的股利,应单独计入“应收股利”来反映。在公司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间,其受到的现金股利应计入“投资收益”科目来进行反映。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是将手续费和资产成本一并作为入账价值处理。其他初始计量同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后续计量 在初始计量之后,在后期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期间还会出现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对于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和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两者的区别为(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利润表的损益。(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资本公积”,不影响利润表的项目。但是可能要计提减值准备。

(三)金融资产减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根据准则的规定不存在减值准备。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则存在减值的可能。当公允价值下跌时候,应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当公允价值持续下跌时候,就应根据最新的公允价值与初始成本之间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而原来已将计入资本公积的那一部分公允价值下降,应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剩下的一部分减值损失,应减少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当以后公允价值一旦上升,原来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余额应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来进行处理,而不能直接冲减当期的损益。

五、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改进

(一)统一为一种资产进行计量 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定程度存在难以区分的问题,因为为了企业的大部分人都能看懂其处理方法,可以把企业金融资产都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来处理。这是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比较简单,通俗。不同的人员都能快速理解到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并且也方便了企业的管理层了解企业的动态,快速的做出相应的决策。

(二)将交易性金融资产范围变窄 由于我国的银行和多数的企业都很少涉及衍生工具的交易,另外,我国的衍生工具跟欧美国家比,其起步较晚,很多衍生工具的交易制度还不完善。并且在目前,我国在金融资产的会计操作时候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统,只有套期工具有相应的准则进行规范,而其他衍生工具也只是很笼统的归到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又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定程度存在难以区分的问题。所以应把衍生工具从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剥离出去。这样就可以降低会计的处理难度,加大会计处理的效率。

(三)初始成本的确认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初始的取得中,准则规定,若成本中含有交易费用。这个交易费用应单独计入“投资收益”科目;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是将手续费和资产成本一并作为入账价值处理。笔者认为这样的划分尚有不足之处。这样作并不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这是因为“投资收益“这个科目一般应反映企业投资金融资产的收益或者损失。而不能把手续费冲减投资收益,所以建议把交易费用一并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中。

(四)完善金融资产的准则 在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中,我国的(非)金融衍生资产的业务将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但是,我国现有的一些金融资产会计准则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金融资产的快速发展。在实务中,我国对金融资产的计量和披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准则并不规范。由此,我国应在经济的发展中,完善相应金融资产的会计准则,并可以吸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准则改革经验。依照我国特有的国情和体制,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的一套金融资产的会计准则。对于金融资产准则完善,将会对我国的金融资产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辅导教材――

篇5

一、什么是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是相对于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而言的,之所以叫衍生,是因为它还是以传统的股票,债券等为基础,只是在处理形式上变得更加的灵活、多变。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传统金融工具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更快,全球化的深入,全球贸易的迸发等对传统的金融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之下,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在这期间,最具代表性的衍生金融工具要数期货期权和金融租赁了,他们通过增大交易之中的自主性,规避风险,手续费低,可以实现以小博大等特点弥补了传统金融工具在提高市场流动性方面的不足,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引发了金融市场的第二个发展。实际上,衍生金融工具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它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的组合来达到特定的目的。因此,具有形式多样性的特点,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的会计的处理难度。

衍生金融工具包含的最基础的成份有以下几种: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股票价格和其他的指数。衍生金融工具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的组合搭配来变换这些基础成份的数值和数量进行操作的。

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造成的挑战

衍生金融工具在激发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一定的风险。20世纪后期的几场金融危机都跟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有关,例如80年代美国债券市场出现垃圾债券的现象,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等等。衍生金融工具在让人们欣喜的同时又让人们感受到了恐惧。同样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也给会计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甚至被会计界的人士称为“21世纪十大会计难题之一”。

1.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确认造成的挑战

所谓会计确认,就是在企业发生一笔交易之后对交易环节涉及到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和确认。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确认的内容必须符合会计里关于相关概念的定义。就拿资产这一要素来说,我国会计中对于资产的定义是:“由企业控制的因在过去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引起的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润的资源”。这说明要确认一项交易中的资产项目,首先该项交易必须是在过去确实发生的,然后这项交易还要能够确定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只有确定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的事项才能被计入资产项目,对于不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收益或者不能够确定是带来收益还是亏损的项目是不能够计入企业资产的类别的,这个会计处理方式在遇到衍生金融工具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适用了。

衍生金融工具在实质上是一种合约,合约的签订并不涉及具体实物资产的交接,只是双方交易人资产账面上数字的变化而已。而且就期货或者期权来说,它只是在合约中约定了未来进行某种交易的权利,至于到期之后,是否真正进行交易还要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状况由签约方自己进行决定,如果市场行情上涨,那么签约人将根据约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交易;如果市场行情下跌,那么签约人有权选择放弃这项交易,那么期权合约的签订到底能不能算是资产还要根据最后的市场行情由签约人自己做出决定,在事前是不能够确定它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具体收益的。在其他的会计要素的确定当中,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灵活性以及形式多样性,会导致传统的会计处理原则变得不适用,某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发生并不能够进行会计账面的确认或者会有着不同的会计账面确认方式。

2.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计量造成的挑战

所谓会计计量实质上就是对经济交易中发生的事项按照一定的计量标准进行核算并记录在册,它在计量中要遵循3个标准:同质性、证实性、一致性。会计计量作为会计处理当中关键的一环需要注意两点:会计的计量属性和会计的计量单位。至于会计的计量单位,按照传统的惯例习俗都是以交易发生时的名义货币量计算的,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中也沿用这一原则。但是在会计的计量属性方面,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就显得不那么适应。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计入会计体系的是企业实际所发生的经济成本,它不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资源投入所产生的隐含成本。这就要求在计算会计成本的时候必须要等到会计主体保持历史成本知道相应的资产耗尽或者相应的负债得到清偿才算终止。衍生金融工具在签订合约的过程中是不能够确认未来的资产是耗尽还是有剩余的,一切都处在不确定之中,在事前是无法进行计算的,只有在合约到期之后才能够确定相应的资产是否耗尽或者相应的负债是否得到清偿,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那么也些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有需要计算,而有些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则是不需要计算的,并且即使需要计算,还要等到合约到期日才能够知道怎样进行计算,这并不符合会计计算的实时性处理原则。

3.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报告造成的挑战

所谓财务会计报告是利用财务会计报表等载体定期的对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的财务事项进行汇总核算与分析,以便能够获取企业最新的经营状况信息,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会计报告根据涵盖范围的不同,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会计报告,一种是狭义的会计报告。前者是指会计报表中的项目填列以及会计及报表附注中的解释说明,而后者仅指会计报表辅助只不过对表内项目的解释说明,它还有一个称谓叫做会计披露。金融衍生工具对会计报告提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狭义的会计报告上面,即会计披露。在90年代以前衍生性的金融工具在会计的处理上并没有被列入会计披露的处理事项中,这就导致了会计报告不能完全反应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容易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其次,这也导致公司的利益相关人不能准确对企业做出评测,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篇6

一、外资涉入金融行业的原因

(一)国内服务业发展迅速

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各地相应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加快了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我国投资环境、产业基础配套发展,金融行业作为一个较新的领域对外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银根收紧,民间借贷兴旺

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金融机构在贷款时非常小心谨慎,央行在进一步回笼市场中宽裕的流动性,而民间资本正好补充银根收紧政策下的贷款需求。小额贷款公司的增加,解决了资金需求量较少企业的应急问题。

(三)外资金融服务机构准入门槛低

目前,我国租赁业和担保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境外资本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模糊,绕开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行一些尝试性投资,以获取利润增长点。

另外,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推行低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趋于宽松,利差、汇差等因素促使套利资本流入我国,甚至不排除境外“热钱”流入。

二、外资金融服务机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外资金融服务机构的整体情况

2011年全国参检的租赁公司253家,投资总额152.76亿美元,注册资本77.27亿美元,实到外方出资54.54亿美元。担保公司91家,投资总额39.43亿美元,注册资本34.01亿美元,实到外方出资14.55亿美元。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较少,仅有25家,投资总额7.47亿美元,注册资本5.80亿美元,实到外方出资4.15亿美元。

(二)结汇速度快,经营开展速度快

外资金融服务机构普遍具有较强的结汇意愿,一方面是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企业资金快进快出,结汇速度快;另一方面与其行业性质有关,其资本金投入后大多用于国内开支。同时,由于经营范围较模糊,对其结汇资金用于自身经营活动难以核实,监管难度大,受支付结汇制的限制略低于其他行业。

(三)现行资本金结汇政策不能满足其经营需要

按照现行政策要求,对于金融服务机构来说,不能参照非银行金融机构将其外汇资本金纳入营运资金范围,实行一定规模控制下的意愿结汇,只能按照普通外商投资企业对其外汇资本金实行支付结汇制,因而增加了正常营运资金管理成本。

(四)外汇收支监测难以有效实施

由于政策缺失或措施限制,实践中外汇管理部门不仅对外资金融服务机构的非现场监测难以有效开展,对其业务运行中的问题纠偏或案件查处也难以进行。如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究其原因除了正常经营发生实际亏损外,不排除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转移给境内关联公司,隐蔽公司利润的行为。

三、进一步管理与规范外资金融服务机构相关建议

(一)提高引资水平,促进金融机构有序发展

2011年底深圳颁布实施的《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最大亮点是对符合条件的国内其他地区和境外出资人敞开了大门,特别是比较系统地明确了外资来深独资或控股小贷公司的准入标准。然而目前,国内只有江苏、广东等四个省市对此有笼统的表述,但没有细化条款。建议加快完善金融服务领域的法律规范,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金融服务机构对外开放和多元化发展,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聚集并支持我国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需要。

(二)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对金融机构管理效力

结合融资租赁、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特殊的业务经营模式,从资金流入、结汇使用等环节入手,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改进政策措施,杜绝打“球”现象,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另外,加强与其它联合年检部门的政策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三)加大监管力度,促使外资金融服务机构合法经营

一是对外资流入疏堵并举,实行“三类资金”差异化管理。对于合法合规有真实投资背景的外汇资金,完善服务措施;对于违法违规的外汇资金,加大处罚力度;对于合法合规套利的外汇资金,进行有效扼制。

篇7

关键词:金融企业会计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1 金融企业会计学的特点及教学改革必要性

金融企业会计学是一门特殊的专业会计课程,该课程专业技术性强,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又涉及相关金融业务知识,因此该课程应在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货币银行学及相关金融实务课程之后开设。与其他行业会计相比,金融企业会计方法既复杂又特殊,学生们不容易掌握。这些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能沿用传统工商企业会计的教学模式,而要从金融会计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因素,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地改善教学效果,建立新型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模式。

2 《金融企业会计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小,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对《金融企业会计学》这门课程仍处于理论教学阶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小,从而造成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金融企业会计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较大的困难。基于金融企业会计的特殊性,会计处理的琐碎性,手续操作的繁杂性,造成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掌握,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平时知识量的积累。因此,要提高金融企业会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2.2 授课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 从教学方法来看,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这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金融企业会计学这门课程,除了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还具备系统性,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很难达到系统性的掌握该课程的知识要点的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总是停留在每个章节、每个会计分录上,当授课老师将知识点系统性的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将所学的知识混淆,这种现象是与金融企业会计培养目标相背离的,因此授课教师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迫在眉睫。

2.3 授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行业背景欠缺 目前,在各大高校从教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的师资来看,很多老师都是从财经类院校毕业后直接到教师岗位从事教学,虽然学历较高,但通常都缺少实践经验,没有参加过相关岗位的培训,对金融行业的背景知之甚少,而金融企业会计恰恰需要实践工作经验,如果授课老师对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不够熟悉,就很难把握金融企业会计的重难点,因而也难以将实际上岗后真正使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效果完全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造成了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3 《金融企业会计学》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注入式思想的支配,把教学过程看作“填鸭式”过程,老师和学生缺乏主动交流,出现了老师在课堂上激情四溢,学生却无精打采的现象。这种以知识复制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基于金融企业会计业务琐碎,规范性强,手续繁杂,专业技术性强,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时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金融企业会计的实践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自助式教学。①启发式教学。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案例分析,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②互动式教学。除了传统课堂授课外,在学校社团中开设会计协会,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就学习内容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双向讨论、交流和沟通,从而形成多元化、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互动体。③自助式教学。为了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教师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金融大赛,让学生参与其中,并让每个学生从传递凭证到模拟金融会计核算都亲自操作一遍,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在头脑中勾勒出业务操作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加深对业务核算理解的目的。在自助式教学中,教师变成了配角,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在其中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这样既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又能巩固知识。结合以上三种教学方式,将使学生学得更灵活,知识掌握得更透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2 改进课堂授课方法让学生系统性掌握知识点 金融企业会计这门课程的授课量较大,章节多,学生不易在课堂上消化吸收这些知识。针对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难点,授课老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对比教学法、图解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来帮助学生系统性的掌握该学科的知识要点。①对比教学法。金融企业会计是建立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之后的学科,学生对工商企业会计的相关账务处理比较熟悉。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将金融企业会计和工商企业会计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如金融企业与一般企业的会计主体不同,在分析银行存款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时,就要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②图解教学法。针对金融企业会计支付结算、银行往来等章节中的资金流转环节较多,造成学生不能系统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应使用图解法,如,银行间各种票据的结算方式、手工联行往来、电子联行汇划等业务流程复杂,教师通过各种业务流程图、操作示意图以及相关票据图表的展示,可以直观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③案例分析教学法。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没有实践的配合,一些理论知识学起来,给学生的感觉总有点抽象,难于理解。实施案例教学可以通过一个案例的分析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既包括单个知识点的运用,又体现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将理论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对知识点的系统掌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案例分析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可以加以弥补,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3 加强授课教师实践经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基于金融企业会计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其采用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方法,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与深入,对授课老师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做到密切关注金融行业的发展,并理论联系实际总结案例,保证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①选择授课教师时,应注意选择在金融业有工作背景的教师授课。②利用各大高校的实习基地,让授课老师到金融机构进行参观学习,提高授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实践专家担任兼职授课教师。④努力建设自身“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金融企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实践教学比重分配、教学方法多样化改革、授课教师实践经验积累和“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解决方案,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为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谢军.全球视角下的金融会计教育:课程改革和能力培养[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3)13-16.

[2]冯雪琰.金融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2)109-112.

篇8

衍生金融工具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产品。其自从产生以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投资者保值、获利,同时也使投资者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管理离不开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如何在财务报表中有效地进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已成为会计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衍生金融工具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特性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从传统的基础金融工具,如货币、利率、股票等交易过程中,衍生发展出来的新金融产品,其主要形式有期货、期权和掉期等。

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以下的特点:

1.价值受制于基础商品的价值变动

金融衍生产品既然“衍生”于基础商品,其价值自然受基础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因为它的价格是基础商品价格变动的函数,故可以用来规避、转移风险。然而,也正因为如此,由于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波幅也比传统市场大,所以加大了风险系数。

2.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衍生产品的交易多采用保证金方式,参与者只须动用少量的资金(甚至不用资金调拨)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由于绝大多数交易没有以现货作为基础,所以极易产生信用风险,若某一交易方违约,可能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履约风险。此外,保证金的杠杆作用把市场风险成倍地放大,从而微小的基础价格变动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3.产品特性复杂

“火箭科学家”(开发衍生产品的金融工程师的别称)像玩魔方一样,把基础商品、利率、汇率、期限、合约规格等予以各种组合、分解、复合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日趋艰涩、精致。金融衍生产品灾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缺乏深层了解,无法对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运作风险在所难免。

4.产品设计颇具灵活性

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参数进行设计,让其达到充分保值避险等目的。但是,由此也造成这些金融衍生产品难以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风险极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法律及各国法律的协调赶不上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步伐,因此,某些合约及其参与者的法律地位往往不明确,其合法性难以得到保证,而要承受很大的法律风险。

(二)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主要有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两类。

1.宏观风险

(1)金融自由化。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的界限,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使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各种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用来测量和监管货币层次的传统手段逐渐失效。

(2)银行业务的表外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不仅可以绕过巴塞尔协议对银行最低资本的要求,不必增加资本即可提高银行的盈利性,并且不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出于盈利目的进行的投机交易越来越多,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了,而且使传统的财务报表变得不准确,许多与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经营透明度下降。

(3)金融技术的现代化。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金融技术理论层出不穷,使风险控制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是电脑设备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使这些金融理论在日常的交易中大显身手。但从整个市场来看,风险依然存在,随着交易量的剧增,偶发的支付和信用风险,随时都可能导致一场巨大的危机。

(4)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随着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取消、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收益、高流动性,并由此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大了金融监管难度。

2.微观风险

(1)管理层的认识不足。金融衍生产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复杂的风险管理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而这通常不为一般企业的高层领导所了解,他们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难以准确地把握交易时的具体细节,不能对交易的具体事宜做出明确的规定。

(2)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不严密,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衍生产品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激励机制的过度使用。许多公司把交易员的业绩与薪水联系起来,有的还实行利润分成,这对调动交易员的积极性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冒险精神。

(4)越权交易。虽然有的决策者对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交易赚取巨额利润时,并不一定会检查交易过程中是否有越权行为,违规盈利的交易员反而会受到表彰,以致风险意识逐渐淡薄,逐步加大交易金额,调高风险系数,使交易与原来决定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初衷相背离。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会计确认和计量

会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确认的三个标准,即定义性,可计量性和可靠性,一直以来主要以表外业务形式存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

首先分析会计要素确认的定义性。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都强调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而衍生金融工具是衍生于金融资产、商品、指数的一种金融契约,一种承诺。在合约签订日,交易并未实际发生,也不能保证将来一定发生,即使发生,交易也是在未来日期结算。显然,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会计要素的传统定义,因而无法在财务报表上反映。

国际会计准则中与金融工具有关的准则有:IAS32和IAS39。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原本想制定一项统一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但在IAS第 3 2号准则出台后,迫于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急于建立一套核心准则的压力,暂出台了IOSCO第39号准则作为lAS第32号准则的继续。IAS第32号准则对金融工具下的定义强调了金融资源及权益工具的转移,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也避开“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不谈。在IAS第32号准则中给出了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标准:当且仅当企业成为合同缔约方时,企业都应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使所有的衍生金融工具都能在会计报表中以会计要素的合法身份得到确认。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98年6月颁布的 SFASI33中,将资产与负债定义为代表着一定的未来经济利益或损失,从而绕开了“过去交易和事项”的规定。该准则还认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是不断变化的,只要这种变动能可靠计量,企业就应于期末确认其价值变动带来的损益,以真实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

关于这一问题,本文的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即增加要素定义的条件,使之能容纳衍生金融工具;将资产的条件扩充为“两个固定的基本特征+一个可选择的基本特征”的方式。就是将“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这一基本特征扩充成平行的四个“相当的”可选择的基本特征,使经济业务在满足“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和“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两个基本特征下,再满足扩充后可以选择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认,即:“资产是可能的未来利益,它是通过下列条件之一由特定主体取得或加以控制的:一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包括产权交易);二是由于签订了不可更改的合约,其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三是由于其市场价值(有公开标价或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评估)长期高于账面价值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基本上的改变,在已取得或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上的增值部分;四是由于环境和自然原因,在可靠计量并极可能实现的前提下,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值。”

即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后,资产不仅包括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资产,还包括合约产生的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因满足基本特征的第2条,从而能够确认衍生金融工具。

(二)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资金运动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或确定,使之转化为定量化数据或会计信息的专门方法。主要是要保证可计量性和可靠性。

计量属性即计量基础。对于发生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计量,由于利率或汇率的频繁变动,其价值不断发生变化,可能与初始确认的价值差异很大。为了真实地反映和监督各种衍生金融工具所引起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变化,就势必要扬弃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原则。

FASB在所通过的115号准则中,突破了传统的计量原则,允许按公允价值计量在交易中和可供销售两类证券价值,即采用现行会计模式中很少使用的“公允价值”。然而, 衍生金融工具又并非所有的类别都可能按统一的确认标准加以确认,如果需要确认,也不可能完全按公允价值去计量。考虑到我国已加入WTO,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分阶段地客观地反映企业所持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是值得借鉴的。

“公允价值”。按照FASB针对金融工具给出的定义:“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是在双方自愿、非由于强迫性的清算销售而在当前交易中达成的该工具可予以交换的金额。如果一项金融工具具有可应用的公开标价,那么,金融工具应予以披露的公允价值就是此项工具在交换中的产品单位数乘以其市场价格。”(FASN0107)按照FASB的定义, 公允价值的具体代表还是市场价格、现行价值及现值。值得注意的是,计量属性的并用仍是一个方向。例如,初始计量可采用历史成本, 而后续计量则可采用公允价值。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操作中,采用“混合计量”,对衍生金融工具分为初始确认时的计量、终止确认时和再确认时的计量,并根据扩展后的计量原则,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并用。在初始确认时,以实际交付的金额计价,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方式,而在再确认和终止确认时的计量则体现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取得可以直接从市场上可观察到的价格或参考类似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来获取,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缺乏活跃性、不够健全,而且交易规模较小,在市价的公允性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加以估计确定。

具体的说,可以采取分类的方法。第一,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所占比例较大或对经营业绩影响较大的银行和其它机构可以采取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第二,对于一般的银行和企业,我们应按所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和意图,在结合所持有的时间来选择计量属性。

三、总结

如果要对衍生金融工具予以确认,并列示于报表,首先要把握以下三个基本会计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审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需要我们在定义资产和负债时能摆脱时间、形式的束缚,把握其风险与报酬实质转移的标准。审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不确定情况下少列资产多列负债,该原则对风险极高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显得尤为重要。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对单个高风险的、涉及金额较大的衍生金融工具务必要进行单项确认与列示,并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相关情况。

篇9

关键词:金融抑制;经济结构;转型

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不再是银行一家独大的传统布局,在金融衍生品近二十年迅速的衍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在形式与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隐患,也就是金融行业的风险。这些风险随着经济的波动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而扩大,政府面对金融风险必须采用干预手段,以确保金融秩序的正常,货币供需的稳定。然而,不适度的政府干预往往会造成金融抑制,甚至干扰金融业与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抑制理论概述

1.金融抑制的概念

金融抑制作为金融学的理论,其理论核心最初是指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国内资本市场进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进而影响资本市场运作的理论。金融抑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政府过分干预,改变了实际货币余额和物质资本的关系之间的互补作用,导致利率对于经济规律的违背,造成信贷双方的不信任,形成非正常的信贷市场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形成。金融抑制理论主要解释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因抑制作用而不能发挥金融市场自动调节作用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现象。

2.金融抑制对市场影响的过程

政府干预对金融抑制的程度,使得人们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所以人们的储蓄喜好也很低,由于银行不能根据风险程度决定利率,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只能对低收益和低风险项目起到实际吸引作用,而对生产性项目或高风险项目来说,信贷的门槛太高,成本太高,同时,银行只选择较为安全的项目,进而抑制了企业与金融业间的有效联系。

3.金融抑制的表现形式

一是高准备要求。商业银行将一部分资金放在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贷款组合中有很大一部分由中央银行决定,这就是发展中国家金融管理的特点,金融抑制由于是在存贷利率上做的干预,因此高准备金率是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之一。二是名义利率限制。对贷款和存款的名义利率进行控制是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规定上限也可以规定确定比例。这种制定名义利率的形式压制了社会对金融中介机构实际债权存量的需求。当存在贷款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只能依靠信贷配额来消除对中介机构贷款的过高要求,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平衡。三是政府通过干预限制外源融资。政府账户上的赤字,常常通过预先占用存款银行的有限放款资源来弥补。

二、金融抑制的不良影响

1.限制了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政府职能可以限制金融体系的扩大,金融机构扩大的边界是直到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加上提供金融产品或是服务的边际成本等于新投资的边际收益时为止。由于计划的滞后性无疑会阻碍一个有效的金融系统的扩张,在金融抑制下,不可能达到经济学理论上的边界,货币实际收益与服务的边际成本通常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大于新投资的边际收益,金融业本身会出现缺陷,更无法引导私人储蓄向高收益的领域进行投资。

2.资本市场效率降低

金融抑制的持续,会降低已被限制的由金融机构作为导向的资本市场效率,这种经济风险也将持续扩大。金融市场的影响会在社会上产生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瓶颈,这种需求的下降就是金融抑制的自我抑制效果产生的。在金融抑制条件下,价格不能真实反映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价格也不能起到刺激供给、限制需求的作用。

3.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政府干预达到了金融抑制的程度,就会抑制经济水平的增长。因为政府干预货币制度改革能够刺激资本的增长,能够提高储蓄倾向和资本形成的质量,而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必将打破货币与商品市场的平衡,使得经济增长总体受到抑制。

4.加剧了经济上的分化

政府干预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汇率抑制,即抬高本国币值。这样的结果一定会造成出口的抑制,使得本国商品出口缺乏价格上的竞争力,影响了出口。另一方面,内源融资使收入分配有利于城市中已拥有许多财富的富人。这样,使贫困的那部分受剥夺而更加贫困,使富裕的人在分配中受益而更加富裕,分化的严重,使得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得不到体现,使得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受到打击。

三、面对金融抑制采取的对策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就会形成金融抑制,长期下去会阻碍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金融市场产生的一些新的情况,或是较为缓慢的经济增长,又必须依靠政府干预来扩大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不适宜的政府干预或是经济转型不好就会制约金融体制的发展。本文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好改变。我们的对策很明了,即加快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以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1.利率政策的灵活性应当提高

国家对金融秩序的干预首先是对利率的控制。利率的灵活或是适应性的提高,需要加快利率的市场化的步伐。而对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与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完全的市场化利率。利率市场化需要分层次进行。一是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政策逐渐放开。尤其是从农村信用社这个层面开始,因为我国农信社已通过多年的利率浮动,积累了一定经验,加上国家对农村与农业的支持,会在利率浮动上提供实践经验。二是适当扩大国有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逐步适应利率市场化,增强金融产品的灵活性,要适当的对控制国家主要存贷方向的五大行放开利率政策。三是加强利率方面的监管。充分发挥央行和银监会的作用,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

2.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

除了上述对利率政策的监管,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还需要提高。以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为例,我国缺乏监管资本流动的监管机制,监管方法落后,监管预见性不够,一旦出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征兆,如果不进行管制,似乎还没有更有效的手段。所以,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尽快掌握与熟悉WTO规则,学习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管策略,为金融业全面实现市场化做好准备。

3.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

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往往树立很高的门槛,尤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对中小企业的信心更加弱化。这样就很难搞活金融借贷在市场上的地位。在制定存贷政策过程中,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有区别的政策措施,但大部分都是尽可能地向国有大企业倾斜,严重影响了非国有金融的发展。

4.减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业务负担

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对国家的政策性业务的支持较大,反之,其负担的压力也很大。我国在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国有几大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但仍然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要协调好国家任务与自身盈利的关系。金融机构要在发挥好社会职能的同时考虑到自身在金融市场的作用,要做好风险控制与盈利的关系,扩大经营的灵活性,通过自身经营的灵活来进一步支持社会职能的发挥。

综上,我国经济发展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低迷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对我国政府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应该借着经济新常态的机遇,进一步研究政府干预的措施,使得政府干预能够适当的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斯特凡・朔伊雷尔,俞晓帆. 金融抑制:减少债务于无声[J].银行家. 2013(06).

篇10

一、老年金融消费者素养及消费行为特征

(一)普遍依赖银行的人工服务。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身体条件限制,在生活中过于依赖人工服务,不愿接受或者不信任电子化金融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在金融网点办理的主要业务有储蓄和理财,分别占比69%和47%。相对于银行柜台业务,仅有27%的老年人表示使用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原因是老年人认为电子银行不易操作,没有人工服务可靠保险,大部分老年人不会操作电脑。同时,老年人认为自身缺乏辨别网络诈骗、非法网页等能力,担心受骗。

(二)风险偏好较为保守,风险承受能力弱。受自身思想观念影响,老年人更倾向于财富稳定增值,定期储蓄、国债、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等是老年人选择金融产品的首选。调查发现,69%的老年人投资于定期储蓄,47%的老年人投资于国债、基金和保险,属于明显的风险保守型。同时,由于老年人的金融知识水平较低,对金融服务的便捷性、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要求较高,对服务价格非常敏感,风险承受能力弱,造成老年人财产权益受损时,社会负面效应特别大。调查中了解到,高达29%的老年人表示不知道或不能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

(三)金融知识较为匮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接受能力有所降低,对新事物认知能力不足,再加上金融机构对老年客户不重视,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教育严重缺失,导致老年人整体的金融知识运用水平不高。调查中了解到,老年人获取金融知识的渠道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网点宣传、短信、微信等手机信息及电视电台或报刊杂志等渠道,分别占比为70%、36%和34%。网络渠道占比仅为12%。大部分老年人尽管有购买理财产品的意愿,但害怕上当受骗,不敢轻易涉足理财市场。部分老年人对金融产品的购买来自于银行客户经理的推荐和介绍,自身并不具备识别风险的能力。同时,老年人对银行有着非常高的信任度,也往往成了寿险销售误导的重点目标,存款变保单等现象屡见不鲜。

(四)维权意识较为薄弱。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是否知道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否了解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八项基本权力时,超过69%以上的老年人表示不清楚或者不太了解。50%的老年人从未开展过投诉,11%的老年人对投诉结果不满意。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发生纠纷时,21%的老年人表示不知如何投诉,47%的老年人选择金融机构现场投诉。相当多的老年人出于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信任,在办理银行业务时,按指令在银行工作人员指定地方签字,并不了解所办理业务的详情,导致自身权益可能受到侵害。

二、老年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老年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相关制度尚属空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6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该条只是对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尚无实施细则。除此之外,“一行三会”等金融管理部门也没有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对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做出特殊性规定,不利于为老年人金融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保护。

(二)缺少专门的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老年人办理业务具有周期性和集中性,以存取款、查询账目、缴纳水电费等基本服务为主,一般在国债发行、养老金领取、存款利率调整等时点到网点办理业务,但银行缺乏专门为老年人客户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未能针对老年客户开辟专窗或绿色通道。此外,老年人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较多,遇到银行排长队时,因特殊原因发病的可能性也较大。

(三)投诉处理机制有待完善。调查显示,47%的老年人在发生金融纠纷时会选择当事金融机构来投诉维权,这就使得金融机构身兼“运动员”和“裁判员”双重角色,在具体投诉处理中,金融机构采取登记并跟踪电话投诉,对大量的现场投诉多采用“调解”的方式处理,在如何处理争议,由哪个机构处理,处理程序如何,怎样保证程序的公平公正等具体问题的标准和界定还不要够清晰和明确。同时,我国也无明确的解决消费纠纷的特殊司法程序,金融消费者特别是老年金融消费者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解决纠纷还存在成本高、周期长、身体条件限制等问题,给维权带来了较大困难。

(四)金融知识教育的针对性有待提升。目前,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及支付机构长期开展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效果较好。但针对老年人的金融知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等宣传普及度仍有提升的空间,尚未出台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宣传方案,老年人接受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仍呈现零散性、片段性的特点。问卷调查显示,问及老年人最想了解的金融知识时,银行卡、保险、股票基金三类知识成为老年人的首选,占比达到79%。

三、相关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老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及制度保障体系。国外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起步较早,制度较为完备,在我国老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制度设计上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建议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和出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确立针对老年人销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适合性原则,避免老年客户被误导而购买不适合其的金融产品。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专门性金融法律法规,细化金融机构诚信、告知、提示、保密等义务,通过明确的规则指引,规范金融机构的销售行为,明确老年人和消费提供方在金融消费服务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同时在监管部门层面上,应积极行业规章制度,对老年人等特殊金融群体消费权益保护突出问题予以规范。借鉴2013年美国老年人金融保护办公室的《财务顾问高级资质报告》,建立统一的高级资质管理办法,规范老年人金融服务高级资质认定标准,禁止金融机构编造、虚构资质名称并以此向老年人进行金融营销;建立老年人客户提前约定人制度,避免老年人因自身身体条件无法履行相关手续造成的不便。

(二)重视老年人金融消费习惯,有?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一是制定出台老年人金融知识教育方案,组织开展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教育活动,建立金融纠纷预防机制,参照美国《老年人智慧理财防骗指南》,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金融知识手册,就老年人在面对身份盗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问题时如何进行财务规划给出提示。二是发挥金融机构宣传主渠道作用,培养老年人金融素养。老年人最信任的金融知识传播渠道仍然是金融机构网点的宣传,因此,金融机构应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营场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老年人普及相关金融知识,解答老年人金融难题,主动针对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对老年人做出警示,不断提高老年人的金融风险意识。

(三)推动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一是强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针对重点人群制定相关服务指导意见,为老年人更好更安全地使用金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使用浅显易懂的服务文本文件,剔除专业性、法律性太强的文字表述,让老人一看就明白,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消除后顾之忧。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老花镜配送、复杂业务预约、备案老龄人客户家人联系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让老龄人以指模代替亲笔签名等人性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二是重视老年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努力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制定老龄人理财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加大老年人专属金融产品开发力度,设计符合老龄人需求的金融产品,如针对遗产问题的信托产品等。

篇11

关键词:金融业;混业经营;现状;问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引言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用这句话来描述世界乃至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进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我国从大一统的中央银行综合管理体制到后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逐渐分出,再到为适应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国际金融业竞争环境与接受国外实力雄厚的金融全能巨头的强有力挑战,我国金融业经营制度必然要向更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企业综合实力的混业经营转变。这一切都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

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现状,主要表现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关系。严格说来,是一种分业体制下的混业经营格局。

1.银证合作

银证合作,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定程度上的融合,是银行业与证券业通过一定方式进行的业务合作。一方面,中国的商业银行无论从体制、运行机制还是业务模式、金融工具上看仍然是比较传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居民金融服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因此中国金融业迫切需要推进银证合作;另一方面,随着券商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以及股权质押式回购等资本中介业务的不断推进,券商对融资的诉求也如饥似渴,银证合作为证券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来源。

现阶段,我国银证合作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大类:

一是外部一般性业务合作,这是最基本的合作方式。建立适当的资金管道,在建立风险防火墙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为证券公司提供融资业务,实现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

二是外部分工型业务合作。双方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行业务的分拆、组合和相互,通过发展新业务或将现有业务进行交叉形成新的分工合作关系。

2013年7月19日,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再迈一步。对于最大的金融机构群体——商业银行而言,国债期货将是利率市场化浪潮中其进一步管理和化解利率风险的利器。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最大参与者,商业银行对国债期货跃跃欲试,但参与路径还待明确。

2.银保合作

银保合作是指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同一客户群提供银行与保险产品及服务的一种安排,是金融一体化下混业经营的产物,是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通过一体化的形式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销售渠道的共享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战略。银保合作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来说是双赢之举。从银行来讲,既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还可以使其收入来源多元化。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可利用银行已经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降低营销成本,提高销售效率,还可以利用银行良好的信誉和客户关系扩大客户群。

近几年,银保合作模式正在升级,从渠道到股权合作,两者均在综合经营的进程中获益。2013年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一次内部培训会议上对于保险销售渠道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其中之一便是协调银行,在银行内部成立专业银保销售机构。目前,这一构想正在进一步的酝酿成型当中。

3.证保合作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来看,保险资金无一例外地都是推动其股市长期走牛的生力军。1999年10月26日,保险公司被允许开办投资证券投资基金业务,保险资金可以通过投资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进入股市,而券商在经纪业务利润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与保险机构形成合作关系,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有效方式。

目前,我国证券业与保险业的业务合作主要有以下方式:一,保险基金以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股票市场;二,社会保障基金参与证券市场;三,券商在其营业场所销售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此外,证保合作的方式还包括:券商与保险公司共享客户资源,互相提供投资理财和顾问服务等。

4.金融控股集团

金融控股集团是金融业实现综合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追求资本投资最优化、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资本运作形式。在金融控股集团中,控股公司可视为集团公司,其它金融企业可视为成员企业。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间通过产权关系或管理关系相互联系;各成员企业虽受集团公司的控制和影响,但要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

目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具有金融机构身份同时控制着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的金融集团,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第二类,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在境外设立独资或合资投资银行转变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如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第三类,产业资本通过控股投行、证券公司等多类金融机构形成的企业集团,如招商局集团、东方集团;第四类,通过对控股的地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进行重组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如威海商业银行。

金融控股集团的出现,是中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分业体制下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诸业合作,混业经营的最高形式。

5.互联网金融

中国互联网金融既拥有全球最巨大的市场,又面对最严峻的挑战。作为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金融的出现将对中国现行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强烈的冲击,不同金融机构的差别分工将日趋淡化,混业经营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方向,金融监管体系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最近几年,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为首的网上银行金融创新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在网上银行平台上,业务全能化,产品开发能力加强,服务品类越来越丰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银行”也悄然兴起,客户群日益壮大。另外,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本由银行垄断的支付市场增添近200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其基本依托网上操作平台。

在金融各业相互融合的大环境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企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一站式”服务的有力工具,“金融百货超市”为客户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三、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缺乏坚实制度基础

我国金融业自身的体制改革较为滞后,一些金融企业内仍存在着产权不明晰、控制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法人治理不完善、真正的产权代表不明确等诸多问题,相关制度基础不牢。另外,银行业的传导机制不够完善,我国银行业目前的传导机制无法对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变动及时作出反应。

2.金融服务水平较低,金融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金融业服务水平较低,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外资银行的进入使我国银行已有的业务面临挑战,而新的业务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开拓。业务需求既影响商业银行的专业服务水准,也影响其自身的竞争能力。面对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提供多方面、多功能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全功能的资产管理服务、理财服务。

3.金融监管存在漏洞

金融业混业经营会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增加,业务的增加导致从业人员和机构增加,从而增加了监管的难度。而在目前我国各监管机构之间缺乏互相配合,各监管部门功能监管、风险监管的意识淡薄,监管的漏洞较多。

四、政策建议

1.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打好制度基础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着眼点是,加快构建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具体内容包括: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深化保险业改革等。

2.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要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着力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其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具体内容包括:强化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金融机构创新能力等。

3.完善金融监管

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必须涉及到金融监管模式。尽管金融监管模式多种多样,但从监管对象来看,可归结为业务监管和机构监管两类。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来说,要逐步地推进金融分产业经营向金融混业经营转变,就必须变机构监管为业务监管。而要实现真正的业务监管模式以全面推进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则需要着实做好三项工作: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调整金融监管中心;调整金融监管的目标。

五、结束语

我国实现金融业完全混业经营只是时间问题,这是我国金融变革的必然结果。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既要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又要考虑我国国情;既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又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国家和人民的资金安全。只有在金融改革过程中结合实际,在稳步渐进的开放节奏中和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我国金融混业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肖冠凡,廖宇航,李健.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J].当代经济,2008.

[2]李晓峰.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再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

[3]张清磊,贾英.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

篇12

一、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民间金融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所以民间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支持。其二,促进了我国民间资本的再投资。我国民间金融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民众的闲散资金,因而促进了民间资本的再投资,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其三,提高了国家资金的使用率。民间金融既为寻求高回报的资金提供了投资渠道,又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其四,民间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和进步。民间金融针对中小企业而开展融资服务,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增强,既培训员工,又创新金融产品,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民间金融的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具有不良影响。首先,容易引发金融市场风险。随着民间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多,使民间金融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增加其风险。其次,使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民间金融在发展之初,虽然是为了满足金融市场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生,但其根本目的仍然是自身的利益。我国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较小,对宏观调控不利。最后,民间金融促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进而阻碍我国经济发展。

二、民间金融的发展相关问题

(一)民间金融的运作机制不够规范

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其运作机制不够规范的问题逐渐暴露。首先,缺乏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民间金融机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较,存在着诸多风险漏洞,如借贷程序简单随意化,风险分散意识较弱、内控制度不健全、对高风险借贷缺少抵押程序等,这增加了民间金融发展的风险。其次,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目前,民间金融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管理方式过于简单和管理手段不够先进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经营管理中,业务操作不规范,仅仅调查融资者的信用记录,缺少综合调查、评价。另一方面,在民间金融机构的管理过于经验化,仅凭借管理经验进行管理,其管理手段难以与时俱进,对民间金融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民间金融的产权制度不够明晰

民间金融存在着产权制度不明晰的问题,对民间金融发展有着不良影响。尤其表现在合作制集体经济类型的民间金融机构中,产权制度不够明晰,极易造成合作成员间产生不必要的内部矛盾,对民间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不利。

(三)民间金融的监管方式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小,对民间金融的发展影响较大。首先,就法律法规而言,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立法。其次,监管主体不明确。我国关于民间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中,都未曾对民间金融监管主体做出明确规定,致使相互推诿现象严重。我国民间金融机构大多处于自我监管状态,凭借民间金融机构的自律意识而实现监管。再次,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不够健全,容易致使民间金融市场混乱。最后,监管措施比较单一,使民间金融监管存在较多缺陷,增加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所以,我国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强民间金融机构的监管。

三、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的有效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金融的发展速度加快,既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又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消极影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所以,有必要采取有效对策以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

首先,加强风险监测,更好控制民间金融的风险。一方面,加强民间金融机构内控,如:完善产权制度、调整公司治理结构等;另一方面,加强民间金融外控,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以减少民间金融风险。其次,加强民间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为民间金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再次,明确民间金融监管主体,以代替传统民间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使监管更具强制性,各部门各司其责,更好为民间金融的积极发展提供服务。最后,加强新型金融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等组织,扩展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渠道,丰富民间金融服务内容。

由于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消极影响,所以我国有关部门要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引导民间金融机构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制,而且可以实现民间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篇13

关键词:煤炭价格;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增-0133-04

一、内蒙古煤炭价格变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年前,内蒙古煤炭开采主要是人工为主、机械采掘为辅的生产方式,煤炭产量较低。2003年煤炭产量为1.47亿吨,较2002年增长27.83%,由于产能较低,同时社会煤炭需求量也相对较少,煤炭价格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2003年煤炭坑口价格仅为50元/吨,而市场价格(秦皇岛价)维持在300元/吨。

第二阶段:2004-2005年,由于全国煤炭用量的增加,以及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套机械开采设备投资约1000多万人民币),造成了煤炭坑口价格的突增,2004年坑口价格为80元/吨,2005年上涨到150元/吨,同时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煤炭需求增加,导致煤炭价格上升。2004-2005年,煤炭市场价格分别上涨到360元/吨和420元/吨,环比增长20.00%和16.67%。

第三阶段:2006年以后,全国经济高速增长,企业用电量大幅增加,使市场对煤炭需求继续增加。同时煤炭作为石油的替代产品,由于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煤炭需求量持续放大,煤炭价格也一路飙升。2006年煤炭市场价格为430元/吨,而到了2008年煤炭市场部分煤种最高价格达到了创纪录的1800元/吨,煤炭的市场平均价格也涨到了540元/吨,比2003年增长80%。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冲击显现,从11月份开始内蒙古煤炭价格开始出现下降,2009年1季度煤炭价格较去年市场价格下跌了50-80元/吨,1季度市场平均价格为520元/吨。

二、从坑口价格、最终销售价格分解看煤炭定价影响因素

以2008年内蒙古煤炭市场平均价格为基础,对内蒙古煤炭由坑口生产价格到最终进入终端市场后的销售价格进行逐步分解,分析煤炭定价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煤炭坑口价格的因素

坑口成本是煤炭坑口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坑口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人工费用、机械设备投资费用、维修费用以及各种税费、管理费用等。根据调查,2008年内蒙古煤炭坑口平均价格为185元/吨,其中吨煤产生的利润为22元,因此实际坑口成本价格为163元/吨。现将其分解如下:

1. 直接人工费用。随着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开采煤炭人力成本费用逐步增加,2003年直接人工费用为1.05元/吨,到了2008年已上涨到9.19元/吨,人力成本费用年均增速达到了40%,人力成本费用在坑口价格中所占的比重也由不足2%,上涨到2008年的5.63%。

2. 机械设备投资费用、维修费用以及日常维护设备所产生的费用。从2005年以后,内蒙古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得开采煤炭的投资成本增加,机械设备投资费用为8.20元/吨,而煤炭企业在日常维护这些机械设备的费用支出也较高,为14.73元/吨。机械设备投资、使用及维护这些设备的费用占到了煤炭坑口价格的14.07%。

3. 制造费用价格。在制造费用中,除了必须的水电费及折旧费用外,政府所制定的各种税费成为主体。水电费及折旧费用一般在煤炭坑口价格中所占比例约为11.73元/吨,约为坑口煤炭价格的7.19%。而政府所制定的各种税费(如:资源税、所得税、增值税、环保绿化费、煤炭协会会费、安全费等)共计67.25元/吨,占坑口煤炭价格的41.23%。其中:各种税按照所开采煤炭种类不同,费用约为40-45元/吨;各种费约为5-20元/吨(煤质较好,开采难度较低的煤炭生产企业所交的各种税、费较高,反之较低)。总体看,制造费用在煤炭坑口价格中所占的比重为48.46%。

4. 管理、销售及财务费用和直接材料消耗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是管理及销售人员工资、企业开采煤矿所用炸药、雷管和处理低值损耗品等,约为51.90元/吨,在煤炭坑口价格的比重为31.84%。

(二)影响煤炭最终销售价格的因素

在煤炭最终销售价格的分析中,主要分析剔除煤炭坑口价格后,煤炭最终销售价格的形成因素。2008年煤炭平均价格为540元/吨,剔除坑口价格185元/吨后,其余部分为355元/吨,而这部分价格主要包括:

1. 运输费用。内蒙古煤炭外销运输方式主要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其中铁路运输占总运量的88.27%,公路运输占11.73%。根据调查,通过铁路运输使每吨煤所承担的成本费用为123元,通过公路为85元,运输费合计到达了208元/吨。同时,在公路、铁路运输中还包括一些中转费用。这部分费用中主要包括集装站仓储加工费及分摊的管理费、财务费和港杂费,共计33元/吨。2008年,由于国际油价先高后低,但总体来看,仍处在高位。因此,油价上涨和路桥费等额外运力成本达到了88元/吨。2008年,运输费用在煤炭市场平均价格中所占比例达到了60.93%,即煤炭外运后价格便上涨了近2/3。

2. 当煤炭最终到达港口时,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港杂费(港杂费意指港口煤炭的存仓费、管理费等)和装船费,合计为26元/吨,占煤炭销售价格的4.81%。

(三)影响煤炭价格的其他因素

1. 重点煤炭生产企业高价收购其他企业煤炭产品,使煤炭基价处在较高水平。内蒙古部分重点煤炭企业在市场价格较高或其对某种煤炭生产存在短缺或无法生产时,便向其他煤炭生产企业进行采购,采购价格一般高于煤炭坑口价格。据对神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华集团)调查,2008年煤炭坑口均价为185元/吨,而其对内蒙古万利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部分煤炭采购价格达到了320元/吨,如此高的采购价格为煤炭价格的高企奠定了基础。

2. 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对内蒙古煤炭平均价格的影响较大。中央直属企业神华集团煤炭生产总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神华集团煤炭销售价格由其总部根据各种定价影响因素确定。神华集团对煤炭的定价几乎可以作为全国煤炭的基准价格,其他企业的煤炭价格在神华集团所制定的价格基础上进行上下浮动。2008年神华集团煤炭销售平均价格为540元/吨,同时也是内蒙古销售煤炭的平均价格。内蒙古部分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如伊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民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等煤炭价格制定标准便是以神华集团的市场价格为基准进行调整,价格调整幅度一般在50 -100元/吨之间。

3. 政府对煤炭价格的指导性影响。目前,政府对煤炭价格影响较小,但在一些特殊时期,政府也利用行政手段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主要通过对煤电价格的干预调控煤炭价格,当电厂煤炭库存大幅下降,而电煤价格又居高不下时,或有重大事件(如2008年南方)灾)发生时,政府为了稳定居民生活用电、不影响其他企业正常生产用电,会通过一些行政手段进行煤炭价格的干预,影响煤炭价格。

4. 国际煤炭价格对全国煤炭价格的影响。我国每年进口煤炭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左右,因此国际煤炭价格的涨跌变动对国内煤炭价格的影响较小。但应注意到,当前国际煤炭价格低于国内煤炭价格,国内外煤炭价格形成倒挂,同时,电力企业国内用煤的紧缺,使其进口煤炭的需求增加。2008年我国煤炭进口4040万吨,而2009年1季度进口1359万吨,我国煤炭进口呈现喷井局面。以国内五大电力集团之一的华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例,2008年进口煤炭290万吨,2009年1-4月份就进口煤炭170万吨。随着煤炭进口量增大,未来国际煤炭价格对我国煤炭价格形成一定的向下压力。

5. 宏观经济发展以及下游行业需求变化对煤炭价格的影响。历史数据显示,2003年以后,煤炭价格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下游行业对煤炭需求的增加一路上涨。2008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在达到最高的13.6%时,煤炭的市场价格也达到最高的680元/吨,下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GDP增速下滑,煤炭价格也开始下跌。因此,宏观经济的发展及下游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对煤炭价格的影响较强。从近期煤炭下游行业产品销售看,受宏观经济影响,钢铁需求和社会用电量持续下降,电力行业对煤炭需求量减少,影响了煤炭价格。2008年10月-2009年4月,全国用电量单月同比分别下降3.7%、8.6%、8.93%、12.9%、6.0%、2.0%和3.6%。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对煤炭下游行业产品需求的回升会出现较长时间的阻滞,进而减弱了煤炭对需求增加传导效应,使煤炭价格下降。

三、当前煤炭定价中不合理因素剖析

(一)煤炭价格中的各种环境治理税费,难以承担环境补偿功能

根据调查,在煤炭价格中,政府对煤炭开采企业收取的环境治理税费具体包括:环保绿化费、资源补偿费、矿区塌陷治理费、造林费及水土保持费等。政府制定这些费用主要是对由煤炭开采所引起的各种环境破坏、污染等进行的补偿。2008年,内蒙古煤炭价格中用于治理环境的各种税费仅为22元/吨,占坑口价格的13.49%,在终端销售价格中占比仅为4.07%。根据相关报告计算得出,我国每使用1吨煤,就带来150元的环境损失。这其中尚未包括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导致的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巨大成本。因此当前煤炭价格中存在着巨大的环境补偿治理缺陷。

(二)采矿权使用费、资源税不合理,导致煤炭价格严重扭曲

根据调查,采矿权使用费仅为0.004元/吨。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所交纳的采矿权使用费1年仅需40000元,而按照2008年煤炭坑口平均价格185元/吨计算,这样的企业仅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8.5亿元,采矿权使用费用对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反映煤炭国有资源属性的资源税,在2008年以前仅为0.8元/吨,直到2008年才改为3.2元/吨,占煤炭坑口价格的比例不足1%,而根据调查,当前我国每开采1吨煤,就要消耗5吨其他资源。采矿权使用费及资源税在煤炭价格中占比太低,可以说微不足道,严重扭曲了煤炭价格。

(三)重点企业对煤炭价格的掌控,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随着国家对煤炭等能源的日益重视,国家正有步骤地将部分省市的重点煤炭生产地区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资源,同时将国有煤炭资源逐步统一在某个大型煤炭生产企业进行统一生产、销售和管理。当前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是由中央国资委管辖的神华集团。2008年,神华集团在内蒙古的煤炭产量占到全区煤炭产量的58%,其煤炭总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0%以上。由于神华集团在国内煤炭市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使其具有自主定价权,导致部分企业生产与神华集团同质的煤炭,只能以低于神华集团所制定的煤价格出售换取市场。神华集团对煤炭价格的垄断不利于合理市场价格的形成。

(四)政府对煤炭价格的管制,使市场煤炭价格被低估

当前政府对煤炭价格的管制主要是通过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进行干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实质是政府通过对电力价格的控制,来间接调整煤炭价格。我国当前所生产煤炭用于发电的占80%,长久以来电力价格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干预下变动较小,使电力企业在煤炭价格高涨时只能尽量通过压低煤炭购进价格来减少亏损,由此造成的结果便是国内煤炭价格在其主要的电力煤炭需求市场中未能真实反映,使市场煤炭价格被低估。而政府管制价格的结果是,煤炭企业不愿低价出售电煤,同时电力企业在高煤价时,面临着煤炭短缺和亏损增加的双重压力。

四、合理确定煤炭价格的建议

(一)研究煤炭企业有关税费标准,建立有效的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治理补偿机制

一是鉴于当前我国煤炭开采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性,应该提高各种环境补偿费用在煤炭坑口价格中的比例。2006年以来,煤炭坑口价格年均增长较为平稳,因此,适当提高资源和环境补偿等各种税费,对于煤炭价格变动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二是进一步研究资源税的标准,完善采矿权使用费的定价机制。三是建立有效的煤炭开采生态监测管理体制。国家虽出台了多项煤炭行业整改措施,进行资源整合并规范煤炭行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但据调查,生态和环境欠账依然在逐年增多,乡镇、个体煤矿只管挖煤赚钱,在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缺乏长期稳定投入。有专家估计,全国仅治理采空区一项就需要投入上千亿元,而这部分费用最终还得由政府买单,而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只能由全社会来承担。因此政府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的同时,应对企业或个人进行的煤炭开采与生产活动进行有效的环境生态评审。以美国为例,美国对任何一项基建项目的生产立项,都要经过其环境监测署的审批核准,若建设项目对环境具有危害,则会对其进行严格的评审,核准其是否可以建设。而我国目前仅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如各地煤炭管理局、安检局、行业协会等机构对煤炭生产的立项、开工和生产经营进行检查管理,检查和管理较为分散和混乱,没有一个单独的环境评估部门对煤炭开采生产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和连续性监测。鉴于我国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国民生活的影响,环保部门应加大监测力度,进一步规范煤炭开采中所引起的各种环境行为。

(二)加强煤炭交易市场建设,提高煤炭价格的市场导向作用

应加强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合理的煤炭定价机制。内蒙古作为当前全国产煤大省,已初步开始探讨建立一个以内蒙古为主的大型煤炭交易中心,将全国主要煤炭生产企业召集在内蒙古,定期举行煤炭交易展会,最终的煤炭销售价格由市场共同的参与者制定。

(三)遵循市场规律确定煤炭价格,合理掌握政府对煤炭价格的干预程度

鉴于当前我国面临经济增速下滑,以及国际经济的持续低迷,政府应逐步减少对电力价格的干预,以市场定价为主要依据,但也应考虑放开后电力和煤炭价格可能会上涨过快,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政府应进行适度指导,来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篇14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理论

一、金融创新的涵义与相关理论

金融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提出的,当时指新产品的出现、引进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供应来源、实行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等。其后的诸多金融创新理论都是根据这一思路提出的。

(一)金融创新的涵义

有关金融创新的涵义,大多是根据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在1912年发表的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中的观点衍生而来,国内外并无标准的统一答案,他对创新所下的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实行新的结合,包括以下五种情形:①一种新产品的出现;②引进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技术;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控制新的原料供应来源;⑤实行新的管理方式或组织形式。

(二)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理论从首次提出到真正发展起来,期间经历了约束诱导理论、货币促成理论、规避管制理论、制度创新理论、技术推进理论等理论。

1.“约束诱导”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尔柏。1983年5月,他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文中讲述了金融创新的动因,他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实体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而消除或减轻外部对它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这种金融压制主要来自两个层面,其一是外部约束,主要是金融监管部门的管制;其二是内部控制,即金融机构自身所追求的利润目标、增长率、资产比率等。

2.“货币促成”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出现,主要是由货币方面因素的变化引发的。70年代通货膨胀时的汇率、利率波动变化反复无常,可以说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成因,金融创新是为了抵制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而出现的。如那一时期出现的浮动利息债券、外汇期货等,都是金融创新的产物。

3.“规避管制”理论。该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凯恩于1984年提出来的。所谓规避管制就是指回避各种金融管制的行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金融机构便会通过创新来逃避监管部门的管制,当创新后的金融制度再次稳定时,政府又会加强管制,这种管制又会带来新一轮的创新。因此,管制和规避引起的创新总是不断变化,形成了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

4.“制度创新”理论。秉持这一观点的经济学家主要是制度学派的一些学者,如诺斯戴维斯。这一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改革,金融体系的任何因制度改革而引起的变动都可以视为金融创新。

5.“技术推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新技术革命的出现,特别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设备成果在金融业的应用,是促成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其理由是,高科技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保证。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创新活动。2006年12月11日由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创新指引》正式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到目前为止我国金融业已有长足发展,越来越能适应国际金融环境。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下,金融消费信贷业务已经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如购车、购房、教育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和电子银行业务也得到较快发展。有的商业银行甚至在自身的管理上也进行相应的创新。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程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977~1980年,金融创新起步阶段,恢复中国农业银行,随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也相继成立,主要任务便是金融机构的重建。

1981~1984年,金融创新发展阶段,主要任务便是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应用新的信息技术。

1985~1990年,金融创新稳定发展阶段,主要任务便是金融市场的创新。

1992年至今,金融创新的深入发展,2006年颁布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进行金融创新。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若干层面

具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原来传统的贷款业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进而促进商业银行拓宽了消费信贷范围,推出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贷款产品,如助学贷款、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等多种贷款种类。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创业,商业银行有把贷款的领域由原来的个人贷款拓宽到投资创业贷款领域,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间业务向来是商业银行的必要收益来源,所以商业银行同样在中间业务上推出很多金融创新产品,如结算和业务上的金融创新。

2.金融服务手段创新方面。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商业银行依托相应技术上的支持,推出网上银行和电子银行业务,此项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如招商银行在1999年首先在全国启动“一卡通”网上银行业务,随后全国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3.金融管理体制创新方面。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但是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看到了混业经营逐渐成为国外主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纷纷积极探索各部门的专业化经营,如推出信用卡中心、票据中心等专业性强的部门。还有的商业银行通过控股的方式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交易公司合作,进而实现诸多金融机构间的资本流动。

4.金融市场创新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以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为主体的货币市场已经形成。以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也已形成。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

商业银行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因而金融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对金融创新产生影响。对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

1.金融管制。很多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力就是从金融管制开始的。各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金融法规或条例来保障金融业的安全稳定,进而就会阻碍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最终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活动,所以商业银行千方百计的规避金融管制而求得自身的生存发展,同时便会创造出更多的金融产品。

2.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实质是国家货币当局放松管制,其中包括市场自由化、价格自由化、业务自由化等,自由化给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规避金融管制的机遇,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发展的沃土。

3.科技进步。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电子货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原来的实体银行开始逐步向虚拟银行进行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深刻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服务与种类、业务结构等。基于科学技术的金融创新不仅降低了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速度、拓宽了服务渠道,最重要的是能够更多地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

(二)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是指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这个层面上金融创新的动因来源于政府和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在金融过程中的内部矛盾,他们防止或转移经营风险和降低成本,为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而逐步改变金融中介功能,便创造了一个新的高效率的营运体系。

(三)微观层面

1.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微观经济实体,它的经营目标便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因此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便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活动才能规避风险,规避管制,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例如,2003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采用股份制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便能更好地为股东服务,赚取更多的利润。

2.满足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富裕的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投资以便能够更好地利用手头的资金来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开发自己独有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来满足广大各户的需求。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跟得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才能更加广泛的开拓自己的市场。

3.应对竞争。随着市场的发展,金融业内部竞争不断加剧,各商业银行为了能够攫取到更多的市场利润,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面对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各商业银行便开始进行金融创新,旨在自己能够在竞争中不会被淘汰。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以便您能够创造出让人最为满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来抢占金融市场的高地。

四、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对策

要想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创新,就要接受好的、先进的、科学的创新理念,理念上的创新便是金融创新的指挥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将金融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市场规律、风险控制四个导向。

(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

实体经济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沃土,我们要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将金融资源及时高效地投放到实体经济最需要、带来更多综合效益的领域中去,更好地促进与实现实体经济与银行业间的良性互动。

要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是我国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当前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是要通过金融创新完善融资服务。要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设完善社区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要更加注重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协同配合,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同时,还要通过金融创新进一步发挥银行业在社会融资中的服务功能,积极加强与证券、保险、基金等方面合作。

要有利于提高服务便利。金融创新要致力于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满足国家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创新服务渠道和业务产品。要积极创新资产管理业务,大力发展电子银行、银行卡等业务,以便能够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

要有利于节约社会交易成本。节约社会交易成本既是银行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金融创新的本质要求。要积极开展有助于降低资源配置成本、风险管理成本方面的金融创新来降低银行自身发展的成本。开发运用各种新型技术,来降低客户的信息成本、等候成本、交通成本等。

(二)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导向

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特别是社会各界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期盼提高,越来越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推动商业银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制定特色化经营、差异化竞争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并要持续减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商业银行要积极优化内部管理,为稳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要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改进绩效考评体系,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同时也要自身市场定位,科学确定创新重点,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做到金融创新与自身管理水平相适应,与资源支持能力相匹配。

(三)坚持市场规律导向

良好的金融创新应最大程度实现自身发展与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机统一。满足市场需求是金融创新实现价值的根本途径,商业银行要增强金融创新的主动性,以客户为中心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帮助客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坚持保护为先的创新模式。创新出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只有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接受程度、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才可能得到广泛认可和普遍推广。

(四)坚持风险控制导向

金融创新往往涉及未知领域,为最大程度地获取金融创新收益,要防止因为金融创新积累和放大风险,实现安全与效率的统一。

金融创新要坚守风险底线。要确保金融创新不会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提高对创新风险的管控能力是金融创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要按照自身的战略规划和风险承受能力,开展与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创新,特别是多创新那些对现有金融风险具有分散和管理功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创新自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按照风险收益对称原则,商业银行应懂得将风险配置到具有承担意愿和能力的客户上去,提高全社会的风险管控效率。

总的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发展态势非常好的时期,虽然较强于发展初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较大,但是只要国家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一些适于商业银行发展的政策,我国的商业银行就会更好地,真正的适应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我国银行业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瞩目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金融创新,并在创新中规范和发展。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客观的讲,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还是停留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管理的狭义的金融创新上,所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朱淑真.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孙伯良.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7月版.

[3]唐志道.金融创新与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发展.企业经济,2004(10).

[4]陈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5]张光华.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考.中国金融,2004(1).

[6]顾小东.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几点思考企业经济,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