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研究理论框架的界定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1]
那么何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呢?学业界至今并无明确的定义,只有粗略的分类,其中 LISA、徐元和左英曾在 2007 年做过《中国电影与电影中国———外国人看华语片调查》的研究,问卷中列举出在海外上映的华语电影中诸如中国功夫、中国古建筑、中国服饰、中国自然风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传统文化元素。[2]
虽然不完整,但是给本研究以启发。本研究将在该调查的基础上对所选取的样本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具体化。
(二)认知研究的维度划分
本研究的认知维度参考学者宋苏晨的《电影跨文化的分层解读》中分层模式。宋苏晨认为,电影是一种按照视觉符号为主的、直观的传播方式。受众在对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解码的过程中遵循学者口中的“冰山模式”,即为,首先观察电影外部的显性部分,其次是需要通过阐释方能理解的文化试点和价值体系,最后才是“冰山的底层”———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深层结构。[3]
宋苏晨将“冰山模式”运用到对电影的认知中,认为观众对电影的分层认知解读模式经历三个层次:建立在直观元素上的视听层、建立在情节上的故事层、建立在文化差异上的深层内在结构层(价值层)。本研究根据该种划分,从视听层、故事层、价值层来具体考察韩国留学生对华语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认知情况。
二、研究对象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和样本
此次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韩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初步调研结果将被试条件限制在年龄 18- 25 岁,性别比例 1:1,理工科和文科的专业背景比例 1:1。最终本研究抽取 61 名被试(中国学生 30 名,在中国居住半年以上的韩国留学生 31 名)。研究的电影样本将从徐元、LISA、左英的《中国电影与电影中国———外国人看华语片调查》中挑选出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影片,具体包括《英雄》、《霸王别姬》、《我的父亲母亲》、《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喜宴》、《赤壁》。
(二)实验过程
实验主要分为控制实验和深度访谈。在控制实验中,共播放 7 部在中韩均上映过的华语电影片段,在每个片段结束后,让被试根据所看片段进行问卷填写。并且抽取部分韩国学生围绕“影响认知华语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后期的深度访谈。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
本次研究共发送问卷 61,中国学生 30 份,韩国学生 31份,回收 61 份,有效问卷 61 份,有效率 100%。
(一)韩国留学生对电影视听层、故事层、价值层的认知
1.比较中韩学生对电影中视听元素的认知通过问卷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韩国学生对播放的 7 部电影片段的视听元素认知正确率分别为:《英雄》的视听元素选择正确率是 45.2%,《霸王别姬》的正确率是 80.6%;《我的父亲母亲》的正确率是 38.7%;《十面埋伏》的正确率是 16.1%;《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正确率是 61.3%;《喜宴》的正确率是74.2% ;《赤壁》倾向正确率是 61.3% ,其中比较高的电影分别为:《霸王别姬》、《喜宴》、《赤壁》、《满城尽带黄金甲》,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元素有京剧伴奏乐队、婚礼中的“喜喜”字、过节吃汤圆“团团圆圆”、重阳赏菊。而中国学生对《英雄》的视听元素选择正确率是 66.7%,《霸王别姬》的正确率是 96.7%;《我的父亲母亲》的正确率是76.7% ;《十面埋伏》 的正确率是 70%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正确率是 93.3% ;《喜宴》 的正确率是 90% ,《赤壁》是93.3% 。
分析结果看出:韩国留学生选择正确率比较高的影片(《霸王别姬》、《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中国学生正确率很高的题目。这说明,对于某些暴露在电影中的比较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中韩学生都持有相对较高程度的认知能力,这样的解读能力多是源自于对影片的直接观察。
2.比较中韩学生对故事层元素的认知
数据分析同样显示,韩国学生对《英雄》故事层理解的正确率是 51.6%,对于武术的“追求高境界”的打斗的正确率是32.3% ;对《霸王别姬》中小豆子学唱戏被大师兄打的正确率认知是 51.6%;对《我的父亲母亲》中女主角换棉袄的情节理解正确率是 83.9%;对《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皇帝逼迫皇后喝药的情节理解正确率是 22.6%;对《喜宴》中众人闹婚的情节理解正确率是 51.6%,对《赤壁》中三国人物包汤圆情节设置认知是 67.7%的喜欢情节的安排,6.5%的人不喜欢这样的情节安排,认为不符合人们心目中英雄形象。
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对《英雄》故事层理解正确率是80% ,对于武术的“追求高境界”的打斗的正确率是 86.7% ;对《霸王别姬》中小豆子学唱戏被大师兄打的正确率认知是63.3% ;对《我的父亲母亲》中女主角换棉袄的情节理解正确率是 100%;对《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皇帝逼迫皇后喝药的情节理解正确率是 90%;对《喜宴》中众人闹婚的情节理解正确率是 80%,对《赤壁》中三国人物包汤圆情节设置的理解,40% 的人不喜欢这样情节安排,认为不符合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而只有 20%的人喜欢这样的安排。
两相比较看出,韩国留学生对《我的父亲母亲》的情节理解正确率最高,八成以上的韩国同学都看出女主角换衣服是为了表达对男主角的依恋与爱慕,中国学生对此题是 100%的正确率理解;对《满城尽带黄金甲》情节理解正确率,中韩学生差异性显著,韩国学生中仅有 22.6%的人知道皇帝逼迫皇后喝毒酒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性,而中国学生此题的正确率是 90%。 其他几段影片片段中的故事层的理解,中韩差异没有太大的悬殊。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学生六成多(67.7%)喜欢《赤壁》包汤圆的情节安排而中国学生只有二成人(20%)喜欢。通过后期的深度访谈,笔者获悉韩国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也曾学习过《三国演义》,《赤壁》在学习范围之内。或许国别间教育的差异是导致中韩学生对此题认知态度反差度比较明显的原因。
3.对比中韩学生对价值层元素的认知
通过实验数据同样看出,对《英雄》中无名亭长表现出的责任感,韩国学生能够理解的占 35.5%,中国学生能够理解的占 80%;《霸王别姬》想突出京剧师傅的等级差别观念;韩国学生能够对此正确理解的占 53.3%,中国学生能够对此理解也是 53.3%;《我的父亲母亲》体现中国传统爱情观的内敛含蓄;韩国学生能够理解的占 93.3%,中国学生能够理解的也是 93.3%;《满城尽带黄金甲》反映出传统皇权文化的服从,韩国学生正确理解的占 58.1%,中国学生可以理解的是90% ;《赤壁》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寓意的表现,韩国学生准确理解的占 93.3%,中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冬节涵义的是93.3% 。
从所占百分比看出中韩学生在对冬节寓意、京剧师傅的等级观念、传统爱情的内敛含蓄上表现认知程度的趋同,而对于《英雄》中表现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对皇权的服从意识,中韩学生的认识显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宋苏晨在《电影跨文化的分层解读》中认为,文化最底下的深层结构处于潜意识中,它是人们从小习得的,用以指导表层言行和对世界态度的。[4]
中韩两国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对于中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元素,诸如传统爱情观念、等级观念有所影响。但是同时,不同观念同样会导致某些电影中传达出的价值文化元素,理解的差异性。
(二) 居住中国时间和学习中文时间对传统文化要素认知的影响
通过上述对中韩学生分析发现韩国学生对《霸王别姬》、《喜宴》、《赤壁》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认知理解程度上与中国学生差异性较小,因此本研究同样采用相关分析来探寻韩国学生居住时间和学习中文时间是否对他们选择上述三部影片的文化要素有影响。
通过上面三个组数据显示,居住时间与韩国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间的关系可以忽略,居住时间对理解《霸王别姬》的视听元素“京剧伴奏队”和《喜宴》中“劝酒”的故事情节的显著值 p 分别为.037>.05、.168>.05,相关系数分别是.376、.254;这表明居住时间和对《霸王别姬》视听元素的认知达到显著水平,两者之间存在微弱相关,但是对《喜宴》对理解《喜宴》情节“劝酒是重视感情”和认知之间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微弱相关是因为偶然因素造成的。
2.韩国学生学习中文的时间对认知传统文化要素的影响
以下三组数据显示,学习中文时间与认知传统文化要素相关性不强,被测的韩国留学生普遍对《霸王别姬》中表现的传统元素认知深刻,视听元素与学习时间的相关系数是.535,显著性值 p=.002<.05,因此两者属于实质性相关;故事层和价值层与学习时间的相关系数在.20 以,显著性值 p=.270 >.05,显著性不强;对《喜宴》的视听、故事、价值层的认知出现负相关;与此同时,韩国学生对《赤壁》中视听元素的认知偏低,也都呈现出完全不相关。
四、结论和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描述分析和相关分析,比较中韩学生对华语电影中“视听层、故事层、价值层”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认知程度。此次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发展;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为此,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疯狂学习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现象。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
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体育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体育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体育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二)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三)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也代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5]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体育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兼融会通是民族体育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任何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体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四)整合创新是民族体育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存的 (下转第82页)
(上接第74页)生命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历来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疯狂学习,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现今世界上任何一项流行的体育项目,都源自于各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同样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渗透、使团表演、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7]。实践证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性。同时,我们的创新还必须树立全球意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识,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进步的文明,并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创新。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5]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朱家桢、厉以平、叶坦主编.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以人为本 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 和而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夏代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实际的历史可能更长。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以至秦汉,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完成了其核心思想的构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无比灿烂辉煌,缔造了繁荣、伟大的中国古代文明。要探索中国现代化管理的道路,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思想。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从文化的渊源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关注人本的伦理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儒士阶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种学说主张争相辉映,盛极一时。到了先秦时期,儒家学说从各种学说中逐渐脱颖而出,博采众长,不断完善,成为显学,形成了庞大的儒家学派。从汉代开始,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独尊”,成为“官学”。宋明以来,以儒学为核心,儒、道、佛三教合流,使儒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思想不断完善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并广为传播。
儒家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文化。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所指的“轴心时代”(即公元前600年到公元之交的几百年),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很重要的变革,从殷商时代的尊神事鬼的巫觋精神向周代的尊礼敬德的宗法意识转换,继而向春秋战国时期的内在自觉的伦理意识转换,中国文化逐渐开创了一个内敛的过程,专注于人的道德良知的发掘。从孔子“恭、宽、信、敏、惠”,到孟子的“四端之心”(“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无不是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专注于人自身的管理。通过人的管理实现对事对物的管理,由内向外去驰求,通过修齐治平,通过内圣外王,通过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这个世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开始就关注人,强调人为帮本,强调人的修为,强调入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文化。
2.从文化的哲学层面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的天道哲学为基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辨证思考。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都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天人合一”思想还强调人在天地间的作用,即“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儒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集天地之德,五行之秀也”;“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上参天地,下化万物,把天地万物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起来与天地一同合理地运转。
既然天人合一是一体的,人就必须关注自我,强调自身的修为,使人道合乎天道,顺应天道。儒家认为“仁”也是天道,是中正之道。“仁”首先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克己安人,强调人的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天道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根基。
3.从文化的内容和层次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和而不同”,有着极其丰富和深刻内涵的生命有机体
中国传统文化从创立初期到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从秦汉以后的“独尊儒术”到唐代的佛教东进,从草原文化到中原农耕文化,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脉,儒家、道家、佛教、法家共生共荣的一个内容丰富的生命有机体,并且充满着渗透、融合和变革,但始终是“和而不同”,保持着各自的个性和色彩。比如,儒家文化在吸收和认同道家“天人合一”的天道大哲学的基础上,主张人自身的积极修为;佛教文化既满足了人们对宗教的需求,适应佛教的因果轮回,也体现了儒家的现实修为,提出不仅要“修现世”还要“修来世”的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仁者爱人”的博怀,“克己致礼”的谦恭自牧,也有“天行健”的阳刚之美,“厚德载物”的阴柔之德,更有“日新其德”、“生生不息”的变易思维......无不闪耀着往圣前贤的睿智之光,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4.从文化与管理的关系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创造了伟大的中国古代文明
管理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中国以人为本的传统伦理文化,其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自我管理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自身为切入点和落脚点,通过人自身的积极修为,实现经世致用,达到管理别人,管理事和物,以至影响和管理天下的宏伟目标。这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圣贤们对本与末的哲学思考和智慧结晶,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物,管好事。
中国管理哲学,汉朝陆贾说得十分清楚,就是《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大学”的最终目的为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之道实际就是管理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开创并建立了世界上最早最科学的管理哲学和思想,进行了人类历史时间最长,规模和范围少有的伟大管理实践。从华夏始祖的教民农桑到秦王朝统一中华,从汉代的“文景之治”到唐朝的“贞观之治”,从元朝的中华版图到大清的“康乾盛世”,从万里长城到四大发明,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七下西洋,从中原文化到华夏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孕育的管理哲学和思想成功地管理并延续了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缔造了一个个历史的辉煌。中国传统文化是巨大的管理思想宝库,必将对中国的现代化管理和管理现代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对西方现代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1.西方现代管理的哲学思想基础来源于西方的文化传统
西方文化产生于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脉。西方文化传统是一种神的宗教文化,其基点是人对神的敬畏和遵从。神是万能的,神是唯美的,人是被动的,人是罪恶的,对人的管理就如同对物的管理,就必须按神的意志制订规则和律法,实现对人的管理
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西方现代管理,其起点是对物的管理。虽然,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也开始注重对人的关注,管理学科中的行为科学也强调人性因素,但管理的根本目的仍是物的生产,对人的管理也是把人当成物来管理,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因此从本源上看,西方现代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是以否定人能实现自我管理为出发点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以人的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的人本管理是不一样的。
2.西方现代管理的发展历程体现着融合创新的西方文化发展模式
西方文化发展模式是一种超越的融合更新模式。希腊的浪漫主义和罗马文化的物质主义以及基督教的唯美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三种传统,是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核。中世纪末,中国儒家文化以人为本的哲学观使西方两只眼睛盯着上帝逐渐改变为一只眼睛看着上帝,一只眼睛看着人,人本主义逐渐渗透到西方的文化之中。到了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的融合更新和变革导致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资产阶级政权开始取代封建社会贵族的政权,导致了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思想、政治和产业的三场变革以后,到18世纪下半叶,一个崭新的新兴工业文明开始崛起于西方。
美国著名管理思想史专家丹尼尔A・雷恩在《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根据西方管理学发展的时间顺序把管理思想的演变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管理思想时代、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和当代时代。西方管理从对物的管理,到泰勒把人当机器的科学管理,到开始关注并研究人的人际关系学派,才开启了社会人时代,再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当代时代,更加重视人性。西方管理已逐渐将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升为现代管理思想的主流。
从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了西方管理从物到人的演变。从西方管理的不断发展更新,我们依稀看到了中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前景。
三、和而不同――中西方管理的融合创新之路
1.中国周边国家的管理实践证明中国管理思想的生命力
20世纪70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日本。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把中国的伦理人管理模式与美国的经济人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业的辉煌。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就是西方市场经济在机制方面的优越性,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的有机结合的产物。
2.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管理本土化其实质是对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和文化的吸收融合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西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带来了西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进入中国之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管理的差异,几乎都出现了“水土不服”。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认识与理解,西方公司着手开始了大规模的“本土化”管理的革新与实践,结果证明是极其成功的。许多世界跨国公司500强大部分都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基地,这不仅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和经济魅力的吸引,更是中西方管理文化融合成功的实践。
3.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既影响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也必将影响世界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文化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注目的伟大成就,这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之本,大力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文化和管理思想的成果,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现代管理在帮助人类实现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应当帮助人类共享美好的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西方管理不可能独自承担,必须凝聚全人类的智慧。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必将对这一世界潮流和趋势产生积极影响。
4.中西方管理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和而不同”的融合发展
现代社会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地球村日渐形成,中西方文化已完全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交流融合。但由于中西方的人文特性不同,中西方文化必将保持自身基本的合理内核和元素,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生动地体现着中国“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管理思想以及几千年的管理实践是中国管理现代化的切入点,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和核心内容。中国管理现代化应正本清源,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思想、理念和价值,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系统、变化、适中的思维习惯,大力弘扬爱国爱民,责任奉献,修己安人,信义忠诚,和谐中正等核心价值和精神,摈弃人情过重,人治过滥等弊端,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和管理中的法理文化和制度文化,探索中国现代化管理的未来。
西方现代管理不可能完全代替东方管理,中国现代化管理不可能完全照抄照搬西方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必然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充分发掘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和思想,并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的科学思想和先进理念,开创中国现代化管理的美好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现代化管理与西方现代管理“和而不同”,共同谱写人类社会现代化管理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赵 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张岱年 方可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产业;风乐(Pung’Ak)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福建客家人十番音乐发展和传承文化产业的措施
1.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保护传承存在的问题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和其它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活态”资源,并非静止的文化形态;是具有“再生”功能并可在不断“再生”中蓬勃发展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革、与其相依存的民俗活动不断被替代改变、老艺人年事已高而年轻人又不愿从事此项活动等原因,导致十番音乐曲目及乐器不但没有“再生”,反而流失严重,濒临失传。
2.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保护传承的对策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保护我国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在这个通知里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16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些为十番音乐的抢救、保护、传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闽西地区为十番音乐的未来做出了一系列举措:
(1)以民俗活动为载体,促进十番音乐的发展,同时带动闽西地区以民俗传统文化为基点的文化产业。闽西客家各地都有民俗活动的传统,且质量上乘,有良好的观赏性。根据这种特征,权威人士们就提出了以这些民族活动为平台的十番音乐“擂台赛”,通过各种十番乐器和乐谱及演奏的较量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时以这种比赛为媒介,发展当地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为当地创收;进一步通过比赛,将优秀的曲目甄别出来并汇总刊印,从而为十番音乐等文化遗产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2)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加大乡土音乐进课堂的力度,组织专家编写音乐教材,为十番等民间音乐的传承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鉴于掌握十番特艺的艺人普遍老龄化,培养年轻一代的呼声越来越高、需求迫在眉睫。近几年,龙岩市教育局开展了乡土音乐进中小学课堂的教学试点与研究,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收到了良好效果。
(3)发挥传承人的作用,成立交流、研究的组织,将十番音乐带往全国各个地方,从而促进乐器生产等辅助产业的发展。目前,龙岩学院艺术系音乐学专业每年为龙岩市培养30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到县、乡(镇)的文化馆等单位从事民间音乐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研究和推广等工作,并由部分传承人到全国各地开办十番音乐业余学校,将十番音乐等民俗音乐带往全国各地,同时带动乐器生产、乐谱刊印等辅助产业的发展。
(4)在福州的郊区建设了十番音乐体验基地,大力开发以文化为基底的文化旅游产业。古老的民俗有它传承的文化价值,它需要保护、需要传承,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民众清晰地意识是保护古老民俗的强大后盾。
二、朝鲜族“风乐(Pung’Ak)”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风乐艺术以口口相传、手把手教习为主要传承方式,在掌握技艺的艺人老龄化日趋严重、愿意习得传统乐器演奏技艺的人数锐减等因素的影响下,风乐艺术家们开始担忧这种独特文化的存活以及发展前景。
(2)风乐表演一直以民间小团体为表演单位存在,基本不存在交集,交流合作无法积极展开,导致了乐风难以统一,曲目繁多杂乱、条理不清晰。
(3)风乐表演一年下来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表演最多2次,观众鲜少能在大型活动中看到风乐表演从而渐渐对其失去了关注,团队收入也处于低迷状态,表演人员为了生计离开团队从而放弃风乐艺术。
(4)各方投入过少,文化事业无法转型文化产业。
(5)市场竞争者实力不容忽视。自韩流风潮席卷亚洲甚至全世界开始,除了电视剧和现代音乐的疯狂流行,古典的民间音乐也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而朝鲜族风乐艺术本就来自朝鲜半岛,在很多方面极为类似。
三、借鉴福建客家人的经验,促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文化产业发展
1.改变传统观念,实现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的过渡
要有针对性地发展延边地区的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延边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极大优势的主导产业。我们应积极借鉴福建客家人保护十番音乐的措施,由政府带头,带动民间资本和优秀艺术家,尽快地在高质量高保真的前提下收集、整理、刊印、普及、发售传统歌舞的乐谱和乐器。
2.制定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
政府应制定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法制建设,保护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我们大可以借鉴福建客家人和上海龙泊地区的方法,由延边政府和艺术家团体共同协力,制定可以长期执行的、可以大力宣传民族艺术的、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民族艺术的政策,如义务教育中添加民族文化课程等。
3.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方位人才,用优惠条件吸引更多人才入驻
首先,要突破传统的用人观念,拓展人才渠道,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建立健全人才运用机制。要想推出高水准的文化产品,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有大批高水准的、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销售人才。应借鉴客家人的措施,将民间艺术带进教室、带进课堂,成立专门的学校,招收专向学员,学成后由政府和民间组织统一分配,使其成为真正的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和传播人。
4.大力开拓延边地区文化产业市场,将民间文艺带入市场经济体制下精炼
我们应积极学习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宣传方式,如以风乐等民间独特艺术为主要内容,附加朝鲜族传统饮食、传统娱乐、传统服饰等要素。这种文化体验项目不仅可以对内对外宣传我们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带动延边的旅游产业、饮食产业等附加产业的快速发展,最主要的是可以将古老的文艺项目从事业转化为产业,如歌舞音像制品进入市场、歌舞团外出演出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 传统文化 批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指导和帮助作用,是大学生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一个指南。现在整个社会环境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社会上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所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收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正确批判,使学生真正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最直接课程,其他课程则起不到这个作用。高校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要求。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由历史沿袭而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从狭义上讲,指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风俗、思想、制度等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1]。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承和传播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当前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这里直接提到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待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思想政治课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要想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介绍,不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学生经过比较之后能做出正确判断,对优秀传统文化更认同。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系统介绍,传统文化介绍的缺失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教育沦为说教式介绍,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直接接触,学到的传统文化都是道听途说的,不能形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在心里不会对传统文化完全认同。所以高校思想课程中系统的传统文化介绍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是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措施。所以对传统文化系统介绍的缺失问题应该加以改革,这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2.2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
在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之声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声音却很少,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传统文化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积极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应该加以批判[2]。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批判,这对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在高校介绍传统文化时为了突出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往往着重强调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则避而不谈,这样就会对大学生造成误导,使学生认为所有传统文化都是好的,不存在糟粕部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孝文化是对我国人伦纲常的一个基本规范,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孝文化发展到极端就是愚孝,这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现象,当孝文化发展到愚孝时是不可取的,成为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传统文化要做全面介绍,传播优秀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加以正确批判。
3.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批判,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从另外来看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会更大。另外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有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以后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自觉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此外,高校思想政治课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批判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使民众看待传统文化更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在开展过程中应当对传统文化加以正确批判,使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