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当众演讲的技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管理者表达的历练,首先是要了解管理者语言的特点,任何知识都是只有理解了才能掌握。其次是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知识积累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表达历炼的过程中,重点是对几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把握。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片语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辱国”等等都彰显了身为管理者拥有卓越表达力的重要性。没有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就不可能进行出色的管理。
本课程为管理者介绍了一套合理有效的表达力训练方法,并详细讲解具体场景的表达技巧,构建起个人的语言魅力,使学员掌握到卓越有效的管理沟通技巧,出口成章的演讲与表达艺术!
课程目标:
克服当众表达的紧张胆怯心理,培养当众表达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提高运用口语自由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掌握在不同商务场合当众表达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冲破人际沟通的心理障碍,掌握和提高人际沟通技巧;
掌握各种形式演讲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吸引力和逻辑性,达到敢讲、会讲、讲得好。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经理
希望能够快速提升表达能力的企业管理者
希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表达力的社会人士
有意提高公众演讲水平的人士
课程精髓:
演讲表达的内容:人们通常认为,管理者良好的表达力是由于出众的表达,其实,卓越表达力的真正来源是之前的内容编排和逻辑思维的训练
演讲表达的方式: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可以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优秀的内容需要巧妙的构思和设计才能取得完美的呈现效果
演讲表达的呈现技巧:每个商务和职业场合都是管理者表演的舞台,如何将思想和内容准确无误的表述出来以取得最佳沟通效果,需要管理者掌握不同背景下的表达技巧
培训内容(标准课时14学时):
第一模块:管理者职业演讲表达力概述
主题导入——管理者的演讲与表达能力
1、 职业表达力与大众表达的区别
2、 管理者需要什么样的表达能力
3、 演练与点评:演讲表达能力测试
4、 职业表达力的训练方法和方向
5、 管理者表达有哪些特点
第二模块:演讲表达的基本呈现技巧
1、 一分钟主题演练——发现问题,找到目标
2、 演讲表达的经典结构——导入、主体、收结
3、 3分钟主题分享——建立结构
4、 如何进行压力转换?
5、 开场结尾8大问题
6、 7种导入快速破冰
7、 7种收结引发行动
8、 演讲者站坐走姿规范
9、 演讲语言运用技法5种
10、 演讲表情运用技法6种
11、 如何在演讲时表达自如?
12、 如何运用眼神传递信息?
13、 如何运用手势加强演讲效果?
14、 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现情理升华?
15、 如何让点评切中肯綮、精彩纷呈?
16、 如何选择自己的演讲风格?
17、 3分钟mini演讲演练
第三模块:演讲表达过程中的现场掌控技巧
1、 “破冰”的作用与方式、方法、技巧
2、 “互动”的方式方法和作用及功效
3、 “点评”的要领与技巧
4、 “控场”的要领与技巧
5、 “应变”的要领与技巧
6、 演讲时的提问技巧
7、 演讲时的应答技巧
8、 如何提高现场掌控能力
9、 3分钟mini呈现演练
第四模块:演讲内容与资料的编排制作技巧
1、 企业内部沟通的主要载体
2、 演讲稿的准备方法与技巧
3、 即兴 演讲的准备技巧
4、 报告资料的准备方法
5、 ppt的制作技巧
6、 需领导披阅的资料编排技巧
7、 思维导图的应用
第五模块:管理者即兴演讲的方法和技巧
1、 需要管理者即兴演讲的场景
2、 即兴演讲不“即兴”
3、 模拟演练与点评:特定场景的即兴表达训练
4、 即兴演讲需要掌握的8大要点
5、 即兴演讲的效果升华——完美深刻印象的形成
第六模块:专业演讲表达能力提升
1、 管理者演讲表达的要素
表达时的态度
改进演讲的措辞
注重演讲的台风与个性
2、 管理者不同场合表达的设计
主持会议、致颁奖或领奖辞
设计一个良好的开端
设法在中结束
3、 动人的谈吐:精英人物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语言演讲技巧 演讲准备
一、究竟要讲些什么,揣摩过主题了吗
主题是演讲的灵魂,在生活中常常有我们说了一大堆话还不清楚自己究竟要说什么,既没有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更没有达到说话的目的。显然,如果这样演讲,则是失败的。我们演讲的所有准备工作都是建立在对主题正确、深入的认识上。比如我们将收集哪方面的素材?如何对素材进行取舍、组织和加工。比如既然确定谈“诚信”的问题,就没有必要扯上“要助人为乐”或者“宽容”之类的话题。精彩地演讲需要合理地组织语言,在演讲台上极短的时间,只有明确主题才能有效利用每一秒钟,所以演讲的准备首先需要仔细“揣摩”,明白自己主要讲什么。
二、明确你说话的目的
应该说,语言表达都有目的性,当众演讲尤其如此。所谓说话无目的只是自己不明确罢了。很多人演讲前往往都苦思于“演讲稿怎么写?”其实,只需要思考“演讲的目的是什么?”关于目的我们大致可以分作:使知演说、使动演说和使悦演说。其余的演讲目的都借助或依附于这三者之一:能通过演讲明白过去不明白的知识;能在听你的演讲后去做过去不肯做的事,或者通过听演讲获得愉悦,如“迎送”、“答谢”、“纪念”、“就职”等演说。因此明确了你的目的,才能把握演讲的主题,让演讲辞更有力量,从而最终达到演讲的目的。
三、你有多了解你的听众
说话的内容取决于自己,说话的方式则需根据听众而定。平时的沟通要分析对方的喜好和习惯,当众演讲,在演讲前最需要明白听众主要是什么阶层,能够接受哪种说话方式。许多失败的演讲往往并不是演讲者讲得不好,也不是内容让听众反感,而是没有把握好听众所能接受的表达方式。
四、你要说什么
知道了演讲的主题、目的,知道了了解听众的重要性,下面就该是实际的准备工作――收集资料(素材)。
资料当然是越多越好,只要是与演讲的主题相关的,哪怕有些用不上,了解了也会让你说话更加自信、应变能力更强。收集来的资料我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上的,包括对主题的思考、分析和感受。另一类是客观上的,即与自己本无直接联系,但可以借助自己阐明主题。如听来的经历,报刊杂志的新闻,其他书籍或权威著作等。
五、收集更多、更新的素材,吸引住你的听众
上面谈了素材的来源,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素材。选择素材大体有这些原则:
1.在收集的两类资料中,第一类优于第二类,原因是谈自己真实的感情最能激起听众的共鸣。
2.只谈经历,听众会说你在讲故事――不够深刻;只谈感受听众会觉得枯燥――毕竟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演讲中最好是要既讲故事(经历或者客观现象)又谈感受,就像台湾作家刘墉出的畅销书一样。
3.不要总是拿权威著作来压听众。请想想,谁喜欢演讲者一张口就从亚里士多德谈到康德,一会谈孔子一会讲康有为?要花边新闻!大家都喜欢听花边新闻。网上一大堆要多少有多少,当然,只谈这些听众会以为你肤浅,所以这最能考验演讲者的水平,是否能从最肤浅的事中发掘深刻的道理。
4.“新”就会胜人一筹。你谈今天早上的新闻绝对比《二十四史》上面的故事更具吸引力。
5.幽默比不幽默更能让听众接受。
6.明确你的主题是什么?不要闲扯!演讲不是谈天。
六、“讲得好吗?”“好”“说来听听”“忘了”
讲得好可惜听众不能记住,有什么用?作为演讲者,听众记不得你的话完全是你的责任。
首先,整个演讲不能充斥过多的内容,要不然听众要承受不了。
其次,整个演讲的主线要单一、脉络要清晰。
再次,每隔一小段时间对你讲的内容做概括、总结。
七、丢掉演讲稿
既然决心让听众记住你的话,演讲者就没有理由不记住自己的话?况且,有了那么多收集来的资料,演讲稿也是演讲者按照上面说的步骤一手完成的,所以要对自己的记忆力足够自信!
记讲稿的窍门是:根据主线理出提纲――根据提纲温习你的材料――立足提纲复述你的材料――根据你的提纲复述演讲稿――记住提纲――放心的丢掉演讲稿。
可能你还会担心上台演讲时因没有系统背过稿纸会偶尔重复、停顿,或用词不当。但是请相信,你的魅力就在于此:别人是心不在焉的念,你是在讲;别人的话从嘴里飘出来,你的话是从肚子里流出来;别人噼里啪啦,你用心的叙述;别人记住全文两千字才安全,你只用记住二十个字的提纲便无忧,谁更从容?谁的演讲更能让听众接受?
八、道法自然是最大的技巧
对于我们言谈,最需要强调的是 “真”,其实“真”与“自然”就是一以贯之的,就像技巧是准备的前提一样,“自然”是“真”的外在表达形式。不论即将谈到的眼神、手势、语调如何安排,一旦离开了“自然”就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九、用眼睛告诉别人,你的话要谁听
和谁说话就注视着谁,在日常交谈中,是最起码的礼貌。在演讲中这是一种能力。你用心的看谁,谁就会觉得你在关照他。你只看天花板,当然就只有天花板受你关照,可惜它不会感恩!你目光飘渺无神,像是在看所有的人,又谁都没有认真看――你把所有人都得罪了!说得罪可能严重了,至少在地位相差并不大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关注不关注自己的人。失掉听众其实也是在不经意之间。
十、别被西方人骗了
有人提到过这样一个公式:
良好的沟通=70%的体势语+25%的语调+5%的内容
这个公式可以代表中国现代一部分研究演讲和沟通的人的观点。我承认西方研究演讲和沟通在语言表达上(不是“语言本身的技巧”)比中国更成体系,但是不难知道,用西方人好的沟通方式来要求中国人如何沟通,难免牵强。
我们对比较一下东西方的电影,语言交流的方式差异很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西方人更注重体式语(摇头、摊手、耸肩几乎充斥整个表达过程),(2)不太习惯运用语言本身的技巧。
在我们日常演讲中体势语绝对需要,但也不能太多,观众会觉得眼花缭乱,华而不实。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自《论语》)……大家更欣赏厚重、端庄的表达方式。
十一、体势语
在演讲中,内容永远比体势语更重要。因为达到我们演讲的目的,首先是要让听众关注,记住演讲的内容,而体势语是为内容服务的。
但是决不能以为:为内容服务就可有可无,没有它,演讲还真就大失颜色。我认为手的动作有以下几项注意,(1)投入,饱含你更多的感情。(2)尽可能优雅。(3)与你讲话的内容相协调,不做作,不过度夸张。身体,除了与手相协调以外,要端正,昂首挺胸。并在恰当的时候微向前倾,表示你的话与听众有更进一步的联系。
体势语的目的在于让你容易表达你的内容、让听众更方便接收你的信息。
十二、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
“补不足而损有余”(《道德经》)是道家的哲学命题,它从阴阳调和的角度出发阐述儒家的折衷思想。在上面谈到的所有演讲的技巧和规则中都提到过“不要太过”,表达的技巧和语言本身的技巧不能超过听众承受的限度。演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自身的很多因素决定:“折衷”更加利于大众接受。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语言沟通尤其如此,至于演讲中“折衷”的具体做法,就需要演讲者根据演讲的主题、内容和听众等因素,来决定上面谈到或没有谈到的:笑容、眼神、体势语、声音、着装等诸多细节了。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岳麓书社出版,2004,5.
心理因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挥。大学生在与陌生人交流时,通常会口头禅较多,如“嗯”、“然后”、“那个”这些毫无意义的词汇;当众说话时会出现很多与口语表达内容无关的态势语,即不停地摇晃身体或者抓耳挠腮;也有表现出面红耳赤的现象。这些表现都是由于心理因素不好造成的,因此在当众表达时,调节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因素很关键。因此,应提升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大学生在与人交流时体现出应有的语言魅力,在就业时提升竞争力。应该让大学生明确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提升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是大学生主观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不愿意当众表达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语音面貌不好(即方言严重),所以主观因素导致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话;另一方面是知识储备量较小,在日常交往方面的口语表达还可以,在正式场合就无话可说了。因此,提升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就要从主观上进行改变,通过改变学生的主观抵触心理,对他们进行口语表达方面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达到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敢于开口说话的训练
提升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第一步,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开口说话。可以通过课堂上作自我介绍,先给他们找一个能让他们有话说的话题,然后对学生的自我介绍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语音面貌(包括声韵调的标准程度、各类音变现象、存在哪些方言问题);二是表达方面(包括语速、语调、重音、停顿,内部语言技巧)。
(二)求职应聘场景的训练
以求职应聘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表演求职应聘的场景。表演既可以提升学生与人交谈时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规范学生正确的态势语言(包括正确的站姿、洒脱的行姿、端正的坐姿)。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明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礼仪素质在求职面试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既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又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礼仪素养,那么在求职就业时就能更胜一筹。
(三)组织各种类型的口语表达比赛
1.朗读比赛
课堂上组织学生欣赏名家朗诵的经典视频,如古代名篇《满江红》、《声声慢》,现代名篇《雨巷》、《再别康桥》等。让学生掌握各类作品的朗读技巧,朗读要字正腔圆,语调要抑扬顿挫,语速应快慢相结合。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演讲比赛
朗诵是学生有文字依据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而演讲是无文字依据的口语表达形式。演讲在朗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演讲过程中不但要运用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应该运用与有声语言协调一致的态势语言,例如运用各种手势、体式来增强演讲的效果;还要适当使用类语言,比如与受众的眼神交流,不仅可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也可以增强演讲的效果。
3.辩论比赛
提升自己的口才的方法:销售口才训练方法(1)每天至少20分钟阅读励志书籍或口才书籍,培养自己积极心态,学习一些技巧。
(2)每天阅读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词汇量。在阅读的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口述总结,锻炼你的记忆力、反应力和语言的连贯。
(3)经常看名人的演讲,并进行模仿。我们每天都听广播,看电视、电影,那么你就可以随时跟着播音员、演播员、演员进行模仿,注意他的声音、语调,他的神态、动作,边听边模仿,边看边模仿,天长日久,你的口语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4)经常寻找机会进行演讲。口才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宣导,需要你实际的演练。如果你当众演讲的机会很少,可以经常对着镜子演讲。
(5)经常进行吐字发音等基本练习。
提升自己的口才的方法:演讲口才训练方法1多读书。
通过读书不仅可以懂得很多的人生道理,而且可以积累很多的素材,天南海北的趣事自己都了解这样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就不会无话可说,同时书中还会告诉你很多交流和口才的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口才。
2提前打稿。
如果提前知道自己要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话,可以提前打稿,及时补落实到书面上也要打腹稿,这样不至于临场发挥的时候太过慌乱,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很好的发挥出来不会怯场。
3条理清楚。
不管是说话的内容是哪个方面的,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条理清晰,你可以没有哪些救国救民的大道理,但是一定要有条理性,分条叙述,一是一,二是二,不要想到什么说什么,给人思路混乱的感觉。
4放慢语速。
口才表达的时候不要太快,语速快了会给人着急,紧张的感觉,听者听起来也不舒服,相反,放慢语速,既可以 给人从此不迫的感觉,又可以进行思考,组织自己的语言,反而能表述的更加清楚,流畅。
5适当举例。
在演讲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表述我们的观点,并且希望听众能够接受和认同我们的观点,但是只是简单的说教很难让人信服,这时候如果加上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或者讲一个情节简单但道理深刻的故事,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不仅会让听众乐于接受,而且会记忆比较深刻,能较好的认同你的观点。
6增加自信。
有的人其实口才很好,只是怯场,在公共场合发言就会觉得紧张,从而大脑空白,不知所措,原来准备好的内容也被说的丝毫不连贯,这样的人主要注意克服紧张,增加自信心,可以在上台之前做几次深呼吸,进行几次自我暗示,演讲成功之后及时表扬自己,强化自信,这样以后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演讲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而且强调“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所以,研究出一种有效的演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借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是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85%是靠他的人际沟通和演说能力,只有15%跟他的专业技能相关。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人们需要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良好的演讲能力与口才,能够帮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生活与事业。
在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设置了不同级别的演讲练习课;而在中国,从小学到初高中几乎没有设置演讲课。虽然课本中设置了演讲单元,新课标对演讲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仅仅一个单元的课程很难将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落到实处。为了提高学生演讲水平,老师们大多采取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模式。但多年以来,这种寄予了语文老师莫大希望的教学模式收效却不尽如人意。有的课前演讲表面热闹,却流于哗众取宠;有的上面的同学面无表情,下面的同学昏昏欲睡;有的演讲时间过长,影响了主要课程的进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是时间的安排随意无定。演讲的设置往往成为某个老师的个人行为,如果中途换了老师,原来的内容很难进行下去,会让学生难以适从。
二是内容的安排没有层进性。不同老师内容差别很大,或是内容相同但前后缺乏一个由浅入深的层进性,不符合学生的接受规律。
三是演讲的要求不够明确。既缺乏对每个阶段的具体要求,也没有演讲技巧的点拨,没有必要的检验环节。这样结果就是演讲的同学难以操作,应付了事,最终没有提高,做听众的同学则事不关己,索然无味。
四是目标的设定孤立单一。“课前演讲”没有很好地与作文、阅读等教学相联系、相结合。
二、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高中语文演讲的研究成果不多,见诸期刊杂志上的论文不过十几篇,主要集中在对语文课前演讲的作用、开展原则、活动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如:房玉清《课前演讲的整体效应》,葛成石《课前演讲DD奏响在语文课堂上的一段序曲》,王进《课前演讲DD听说训练的有效途径》,周宝玲、沈道成《课前演讲:作文教学与口语训练的双赢模式》等文讨论的都是语文课前演讲的作用;张洪的《课前演讲: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安光祥的《语文课前演讲中的循序渐进原则》重点阐述了课前演讲要遵循的原则;彭伟的《课前演讲DD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方式》,桂启升的《雕虫也要有好技DD课前演讲谈片》,王作云、刘淑萍的《课前演讲的“分级训练”法》讨论了课前演讲活动的形式。 由此可见,在以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语文课前演讲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都提及了语文课前演讲对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写作水平、加强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找到一套切实可行、循序渐进、要求明确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的研究任务。针对演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要求不够具体、落实难以到位的现状,本课题主要想通过行动研究法,分层训练,对每步教学提出具体要求,注重检测结果,阶段性巩固升华,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演讲能力。
三、研究目标
(1)使学生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2)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组织材料能力,阅读写作能力。
(3)提高评价、分析能力,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
(4)锻炼发表个人见解的胆魄,培养完善的人格。
(5)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发展的意识。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研究初期,调查学生演讲存在的问题,选择、确定课题;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了解中学生心理表现及演讲的现状及成因。
(2)文献研究法: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等。
(3)行动研究法:研究培养高中生演讲教学的有效模式。
(4)个案研究法: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长期的成长记录,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等。
(5)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5年8月-9月):申报准备阶段。
一方面,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学习新课程改革与实验的相关理论。
另一方面,通过开学初年级组织的演讲比赛,笔者发现学生中除了少数班干部,其他同学很少有当众演讲经历。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同学们对演讲充满期待,但却因为没有经验和技巧而感到难以操作。
第二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实施阶段。
第一步:(2015年10月―2016年1月,高一第一学期)初步掌握,大胆表达。
学习内容:语文必修二演讲单元,看中外名家演讲视频。
演讲主题:“我喜欢的一本书”或“我崇拜的一个人”。
技巧要求:准备时间定为一周;演讲时间固定三分钟;大声表达,保证在场每个人清楚地听到演讲者的声音;身体站直,目视前方,衣着得体;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点评主体:以老师点评为主,老师点评以鼓励为主。
巩固提升: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我要当……”的竞选演讲比赛。
第一步效果:让每个学生拥有一到两次当众演讲的经历,能够清楚自信地表达自己;同时锻炼了学生阅读的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积累素材的能力。
第二步:(2016年3月―2016年7月,高一第二学期)熟练掌握,生动表达。
学习内容:给学生放《超级演说家》等视频,激发学生对演讲的热爱。
演讲主题:“时事评论”。
技巧要求:除了第一步的基本要求,还要在某些方面提高学生演讲的标准。准备时间改为三天;生动表达,讲究声音的抑扬顿挫,通过声音增强演讲的感染力;眼睛注视观众,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和热情,必要时通过得体的身势语帮助自己表达;表达观点有一定深度。
点评主体:老师点评,增加学生打分,评出周冠军、月冠军、班级冠军,代表本班参加学期末演讲比赛。
巩固提升:举行一次全年级大型演讲比赛,同高一入学时的演讲水平进行比较。
第二步效果:让每个学生能够放松、自信、热情地表达自己,基本掌握常见演讲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关注国家命运的热情。
第三步:(2016年9月―2016年11月,高二第一学期)熟练掌握,个性表达。
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演讲技巧,教会他们如何开场,如何幽默表达,如何在特定的场景下展现自己。
演讲主题:抽取素材库材料,素材可以是高考作文材料,可以是高校面试演讲,也可以是求职竞聘演讲。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演讲的基本技能,本环节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技巧要求:除了第二步要求,本环节可以让学生尝试个性化表达,以便发挥自身的优势。
点评主体:老师学生共同打分,评出周冠军,参加学期末即兴演讲比赛。
巩固提升:各班举行即兴演讲比赛,选手提前二十分钟抽取比赛题目。
第三步效果:让每个学生能够放松、自信、热情地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使学生都能成为演讲达人。
第三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月):总结阶段。
参考文献:
[1]高正保.语文教学中学生演讲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2]胡冬玲.精彩五分钟――课前五分钟演讲的实践与收获[J].陕西教育,2014,(21).
[3]王远征.语文课前演讲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2011,(8).
[4]陈丽娟.高中语文老师怎样利用课前五分钟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J].吉林画报,2013,(9).
卡耐基口才学内容第一章: 卡耐基的演讲判断准备术
一 借鉴别人的经验
在演讲和谈判中,都必须适时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事情,而别人的经验如果借鉴得当,对自己的进步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 克服当众怕羞的心理
关于克服当众怕羞的心理,卡耐基先生最有经验,而在他的众多经验中最基本的经验就是:“你要假设听众都欠你的钱,证要求你多宽限几天;你是神奇的债主,根本不用怕他们。”
卡耐基口才学内容第二章: 卡耐基的演讲谈判控制术
一 即刻进入角色
一般来说,应当根据听众的兴趣来讲演,既可以有效的抓住听众,又可以使自己尽早进入角色。
二 选择谈判的方式
在真正成功的谈判力里,了解对手是一种必须的准备,只有在这种准备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具体而微的谈判方式,反击对手,是自己立下不败之地。
三 排列演讲的顺序
酥手生命其实的演讲者,绝不会吸引不到听众。
四 控制谈判的节奏
在谈判中,“换档”当然也包括谈判进展速度,但是它还有更广范的涵义,比如谈判意向、谈判内容、谈判主题等的改变,这些都属于控制谈判节奏的范围。
卡耐基口才学内容第三章:卡耐基的引人入胜术
一 引入产生共鸣
以听众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明白自己演讲的成败不是由他来决定,而是有听众的脑袋和心灵来决定。
二 灵活机智应变
卡耐基曾经说过,掌握神奇机智的语言应变技巧,无论是对于演讲还是对于谈判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 使演讲具体化
许多演讲者不注意使自己的演讲具体化,未能把自己的目标与演讲对象的目标相配合,以致手忙脚乱,言语拙误,招致失败。
四 把演讲戏剧化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都能生动的、风趣地表达,那么就不会因为同一句话的多次重复而显得单调,呆板。
五 使人获得快乐
在谈判中,尽量用言语把对方说得很高兴,最后,你才晓得出声来。
卡耐基口才学内容第四章:卡耐基的迫人信服术
一 迫使他人信服
林肯在讲到说服性演讲的秘诀时曾说:“我展开并赢得一场议论的方式,是先找的一个共同的赞同点。
二 避免不利注意
在演讲中,不知是一定要攫取听众的注意,而是一定要攫取他们的有利注意。有理性的人绝不会一开口就侮辱听众,或说些让人憎恶、讨厌的言语,好让听众群起反对他,反对他的言论,借以吸引听众的注意,极好的演说者只吸引听众有利的注意。
三 适当应用措词
在这个世界上,全新事物实在太少了。即使是伟大的演说者,也要借助阅读的灵感及得自书本的资料。想要增加及扩大文字储存量的人,必须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接受文学的洗礼。
四 提高谈判的能力
判断一个人谈判能力的高低往往不需要等到谈判开始,实际上,你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容回答问题的技巧、处理问题的方式,已经表明了在谈判桌上你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五 展现自己魅力的艺术
口才,就是充分利用身体的语言,再加上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切好的东西,二者的总和,构成了“口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口才”的好与坏,就在于一个人语言的好与坏。
卡耐基口才学内容第五章: 卡耐基的进退自如术
一 巧妙统御话题
两人会面交谈时,对方的话题常是他的关键所在,从话题与对方的切身关系中,最容易了解对方的性格与气质。
二 谈判进退自如
再走到谈判桌之前,你首先应弄清楚对方真正想要的事物和原因、对方的打算和一些必要的信息资料。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你就可能提出自己的要求,彼此共同努力找出走到一起的最佳捷径。
三 内秀外刚相应
谈判到了最关键、最紧张的时候,往往是智慧的火花进发并达到最大光亮的时候。我们已经感受不到单个字词的具体意义,我们体会到的是思想与智慧相碰撞的壮美,是思维之花盛开的绚丽。
在各种沟通形式中,难度最大的可能要数演讲了。因此,对项目经理来说,掌握演讲的技巧确实非常重要。无论是向团队成员传递信息,还是向领导、客户汇报工作,或者向资源部门申请支持,都少不了必要的当面宣讲、表达。能在他人面前清晰、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赢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在公开演讲的过程中会感到紧张、慌乱、手足无措、思路不连贯。当众演讲是一种综合能力,既要对讲述的内容充分熟悉,也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同时经过充分的练习,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演讲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过,如果能够关注到演讲中的一些细节,并辅以必要的技巧,将有助于改善演讲的现场效果,提升沟通效率。
充分练习,消除紧张
很多人对演讲的第一反应就是害怕。有种说法,人类第一害怕的是当众讲话,第二害怕的才是死亡!一些人一站到讲台上,就会出现哆嗦,甚至会出现口干、胃痛、眩晕、胸闷、大脑空白等生理反应。在问及究竟怕什么时,得到的答复通常包括:担心自己表现不好;担心听众对自己不满意;对自己的口吃、话语不连贯感到羞耻;一旦有人质疑,就会产生“完蛋了”的绝望情绪等。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卡耐基的《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一书中有一句经典的话:“你所担心的99%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导致人们紧张、焦虑的绝大多数原因,实际上都是我们给自己退缩找的借口。
很多著名的演说家也直言他们同样也会紧张,而应对紧张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习,反复地练习,长时间地练习。新东方一位深受学员喜爱的金牌讲师每次讲课前都会预先对着墙讲10遍,并用录音笔录下来反复听。课上的每个知识点他都要查阅大量信息,甚至连课上的段子都要写出文字稿,切换知识点时,停下几秒都要提前演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了充分的练习和准备,紧张的感觉自然会减轻甚至消除。
克服不雅举止
很多人站在台上演讲时,总有些不自觉的小动作,比如抖腿、挠头、撩头发、揪衣角、单手或双手插兜儿、目光游移等,这些不雅的举止在观众的眼中实在是大煞风景。这些行为的产生通常是不自觉的,是演讲者无意识的行为。纠正错误的前提首先是发现错误。可以让演讲者做一段简短的发言,一般不需要超过3分钟,内容越熟悉越好,比如针对自己兴趣、爱好的介绍。将他讲述的过程用手机全程拍摄下来。然后,让演讲者自己回看刚刚录下的视频,让他从观众的角度给自己的表现挑毛病。这时,他就能准确地发现自己那些无意识的小动作。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将有助于克服不雅的举止。
有人说,导致这些小动作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紧张,特别是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放。确实,在演讲过程中让演讲人的双手显得既舒适又自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紧张的情绪,改善演讲者的整体印象。这里有个小技巧,如果有讲台的话,人站在讲台后,可以将双手自然地放在讲台上。如果没有讲台,可以双手持话筒,过程中自然地轮流换作单手持握。如果没有话筒,也可以自己在手里拿上一支笔。这支笔要双手拿,平时呈自然下垂状态,双手微微靠拢。如果讲话过程中需要指示图表、白板,就可以自然地把这支笔交到另一只手中,当作教鞭挥出去。当指示完毕后,再自然地用双手握住这支笔,呈下垂状态。这种姿势既自然,又给人放松的感觉。如果不喜欢拿东西,双手也可以自然下垂,偶尔十指相交放于胸前到小腹之间的位置即可。讲话的过程中还可以自然地慢慢踱步,这也能给人很轻松的印象。著名的TED演讲中,很多人都采用了这个姿势。
平视观众,锁定目光
有些人在演讲过程中不敢看观众,他们的目光不知该落到何处,不是望天望地,就是斜视周围,总之,缺乏与观众的眼神交流。这会极大地影响演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降低沟通的效率。那么,站在台上演讲时眼睛究竟应该看哪里呢?严格地说,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因为演讲者的目光要保持持续地扫视,照顾到台下的每一个角落。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扫视不是凝视,比较忌讳的是长时间盯着一个人看,这会让被盯着的人很不自在。但是扫视又确实是有一定目标的,就是主动寻找人群中的支持者。
多数情况下,观众中会有20%的天然支持者,同时也会有20%的天然反对者,剩下60%的观众,则会根据演讲者的表现、内容,决定自己的态度。所以演讲者要有意识地主动寻找到那20%的支持者,尽量多地和他们对视,以增强自己的信心。这些人在人群中并不难发现,他们表现出的特征一般包括:精神集中、面带微笑、频频点头。当演讲者的目光碰到这样的表情,要有意识地稍作停顿,主动与他们对视片刻,在获得善意的反馈后,再继续扫视,寻找下一个自己的支持者。
当观众中有一些关键人物,比如领导、客户等重要利益相关方在场的时候,演讲者最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长时间地、频繁地和这些人有目光交流,而忽视了其他人。因为是关键人物,演讲者会不自主地更关注他们的反应,甚至把整个身体都转向他们,将对公众的讲话变成了和这些人一对一地单独汇报。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其他人会因为感觉受到了冷落,而对演讲者的内容迅速失去兴趣。在演讲者眼中,所有听众都是平等的,要确保自己的目光平视,持续地扫视全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感觉到自己被关注。
有意识地避免“口头语”
很多人说话会带“口头语”,最常见的包括“然后”“后来”“那个”“嗯……”等。这些词语在讲话中并不能表达任何有意义的内容,仅仅是语句之间的连接词。如果偶尔使用,既自然,又不伤害话语的连贯性。可是一旦变成了无意识的“口头语”,在讲话过程中频繁出现,就会极大地损害演讲者的形象,甚至会让听众产生厌烦的情绪。
实际上,很多“口头语”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思考,语句之间加上这些无意义的连接词,能让说话的人在连续讲述过程中获得一个短暂的思考时间,这将有利于后续语言的组织和表达。
关键词:演讲 训练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244-01
为了培养中专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笔者坚持分阶段培养中专生演讲能力,对学生进行课前十分钟演讲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中专一年级的“自选式”演讲训练
首先,鼓励学生上台演讲,允许带稿。美国心理学家曾在三千人中做心理测试,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害怕在大庭广众之前说话。许多大演说家初次上台都非常紧张,更何况是中专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初次登上讲台,面对老师和全班同学讲话,非常紧张,胆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迈出了关键性第一步,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一阶段,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鼓励他们敢当众大声说话。能站到讲台上讲,不管讲得怎样,都是成功的开始。
其次,提出演讲训练的具体要求。训练要求如下:(1)人人都须参加,每节课二人。按学号轮流。(2)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鼓励学生自己写演讲稿。也可用优秀演讲稿,可讲故事,幽默小品。(3)演讲的内容不限。大至国家大事,小到个人情感。内容健康向上。(4)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让全班同学都能听清。(5)逐步过渡到脱稿演讲,时间为三分钟。少于一分钟者,下次要重讲。(6)同学上台演讲,听众要热烈鼓掌以示欢迎。演讲完毕,不论讲得好坏都应报以掌声。演讲结束,教师对演讲情况给予简要讲评,多指出进步,提示不足,重在鼓励。
这一阶段自选式演讲由于内容宽泛,可演讲的材料非常多,学生演讲的兴趣也非常浓厚。从内容是看,有学生自我介绍的,有谈对新学校的印象和看法;有倾诉思乡之情的,有介绍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爱好的;有讲成语典故、名人轶事;有谈理想抱负,有回忆最难忘的一件事;有说我的亲人朋友的;还有的谈自己弱点与不足等等。涉及面广泛。通过演讲,无论是演讲者还是听众都拓宽了自己的思路。
再次,自选式演讲训练应注意的问题。一年级有自选式演讲是口语训练的起步阶段,由于学生自身素质,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和口头表达能力等都存在差异,演讲效果可能不如人意。对此,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尤其是对那些胆小,口头表达能力欠佳,乡音重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每次演讲结束,教师讲评时,尽可能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绝大多数学生胆量大了,消除了当众讲话的紧张心理,渐渐地对演讲训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这一阶段学生的兴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从口语训练来看,还只是量的积累阶段,只有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口语训练的必要,训练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2 中专二年级上学期的“命题式”演讲训练
中专第二学期,学生学习了演讲的基础知识,掌握了演讲一些技巧,采用“命题式”演讲就十分必要。“命题式’演讲训练是前一阶段“自选式”演讲的基础上的提高,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要求,也是使口语训练上一台阶的必然趋势,否则口语训练就流于形式。
“命题式”演讲,笔者采用了三种训练方法:第一种:教师命题,学生自由选题。教师将六七十个演讲题目向学生公布,学生自由选题。学生事先写好演讲稿,背熟。再上台演讲。这一阶段训练要求:(1)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2)能围绕主题进行演讲,富有激情。(3)适当运用一些辅的态势语言。每次二位学生后,由教师指定一名学生主评。教师记分,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
第二种,学生自己命题演讲。教师把命题权下放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出题,然后再由学习委员和科代表负责挑选题目。入选三个以上题目的学生可加分作为平时成绩。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形成了一种竞争的局面。许多学生为了出好题,特别留心观察生活,了解同学的生活情况,性格特点。课余时间勤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思考的问题也非常广泛。由于演讲题目是学生出的,他们的年龄、爱好、兴趣、水平又较接近,因此,演讲的学生不会感到特别难。他们在演讲都能紧扣主题展开,而且讲得绘声绘色,收到较好的效果。把命题权交给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也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挖掘出学生内在潜能。
学生出的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而且丰富多样。如:“中专生能圆大学梦吗?”“中专生的出路在哪里?”“校园一景――怡园”“班主任,我想对您说”“我最崇拜的人”“我的座右铭”等等。第三种根据所学课文,教师临时命题。给学生三分钟作准备,上台演讲。这种形式要求学生在充分熟悉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分析,归纳,总结,使课文的某一片断扩充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或对名著改编电影进行评论;或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论。学生要完成这种训练,不仅需要熟悉课文,而且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缜密的思维能力。
这种演讲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命题。如:学习完《项链》时,可以命题“假如项链没有丢玛蒂尔德结局会怎样呢?”。学《祝福》与电影《祝福》在情节上比较;电影增添了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教师不失时机地命题“电影添加此情节妥当吗?讲授完《林黛玉进贾府》可出“话说凤姐之辣”的演讲题。等等。
这类训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经过中专第三学期训练,学生演讲的兴趣更浓了,演讲水平普遍提高,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无形中得到提高。。这是口语训练初见成效的阶段。
3 中专二年级下学期“即兴讲话”式训练
即兴讲话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涉及到一个人能力的方方面面。加强其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全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阶段具体做法:教师任意指二位学生上台作一至三分钟的即兴讲话,不受命题限制。演讲后再任意指一名学生对演讲者的内容、材料、结构、语言及演讲者的表情、语音、语速、态势语言等方面进行评论。要求充分肯定其长处,也要指出不足。还可让其他学生作必要的补充。教师也可作适当的点评。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设计独特有效的教学活动并不难,难在如何将这些活动持之以恒地贯彻实施。很多颇具创意的活动要么中途夭折,要么功亏一篑,没能实现应有的效果。Daily Speech就是这样一项受到很多教师和学生喜爱的英语教学活动形式,但如何将这项活动有效地开展并非易事。Daily Speech活动对英语课堂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推动作用,通过这一活动教师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英语水平;此外,这一活动能引导和激励学生学好英语,促进学生间的互助和合作,让师生共同获益。
一、合理要求,确保演讲者的有效参与
为了确保演讲者较好地完成演讲,对他们要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关于演讲的时长。通过实践,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为4至5分钟。如果时间过短,某一位学生上台所做的演讲只有一到两分钟的话,其他的同学可能注意力还没集中,而演讲就已结束,这样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也不能达到演讲的目的,因为任由学生发挥,没有限制的话,可能会出现时间过长的问题,让其他的学生产生疲惫感,对这项活动失去兴趣。此外,时间过长的话,也会导致教师无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进度。
另一个要求是让他们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演讲。高中生思维异常活跃,话题选择也会呈现跳跃性的特点。如果完全由他们自己去确定演讲的主题,则会出现话题过于宽泛,无法运用已有的英语语言知识来完成的问题,影响活动的效果,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要给他们半开放式的任务,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常见话题,如:sports star;beautiful music; amazing people; lifelong friendship等等,让每位学生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准备,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取长补短。
二、精心准备,重视教师的引领主导作用
这项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教师做好精心的安排,诸如时间的限制和话题的设定,且教师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在演讲过程中和演讲结束后教师都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教师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是倾听者,因此教师不能在学生的演讲过程中以评判者的眼光去挑学生的问题,更不能打断学生的演讲对他们进行纠正。如果教师突兀地打断学生,可能让他们对这次演讲产生挫败感,甚至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失去信心,造成心理阴影,对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如在演讲结束后,做出适当的回应。如果是关于演讲技巧的就在课堂上当众解决,给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后面再上台演讲的同学就可以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是个人的词汇语法之类的问题,则需要选择在课后单独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知识作出判断和改正,切忌耽误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第二,教师要做好Daily Speech的总结,灵活地过渡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在充分准备之后,每个学生的演讲都是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因此也会在听众中间产生一定的共鸣或影响,这时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及时的准确的活动总结。比如有的学生演讲的话题是大家都会感兴趣的,往往演讲结束后听众仍激情澎湃,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方向扭转,引入到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上去,保证课堂教学不受影响,毕竟Daily Speech起到的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
三、积极互动,倡导人人参与
参加演讲的学生以及教师的职责都是显性的,为了真正地将这项活动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也要重视其他同学作为听众所扮演的角色。他们不是被动地听,而应该是主动地参与课堂。比如为了保证每个人都去认真聆听演讲,在演讲结束的时候既可以让他们自由对演讲者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对演讲的同学即兴发问,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参与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制作一个记分册,让听众对演讲者进行打分,在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评出最佳的演讲者。这些做既可以促进演讲者做好充分准备,也可以激发作为听众的其他同学能积极参与,保证活动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摘 要:青岛市技师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双核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所谓“双核”,即核心职业技能、核心职业素养。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技校生的素质和修养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笔者学校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采用多种丰富的教学形式,多方面培养学生素养。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通过课堂演讲来提高学生素养。
关键词 :技校生 素养 课堂演讲
一、技校生的特点
技校生大都是15~18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特点是: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卑心交融,渴望与人交往但又缺乏合作意识,表现欲强与行为习惯不良并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基础文化知识较薄弱,在语言表达方面往往显得生涩、逻辑性不强等。
二、进行课堂演讲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技校生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演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选题贴近学生实际
要选择符合学生水平的演讲题目,选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
比如新入学学生的选题可以是“对三年技校生活的规划”,老生的选题可以是“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三年技校生活你收获了什么”;设置学生比较关心、贴近生活的选题,如“你认为应如何杜绝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当前我们应待如何孝敬父母”;也可结合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让学生发表看法。
2.课前做好引导和铺垫
教师在课前布置演讲活动,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教师的引导和铺垫要具体、有针对性。
比如在“说孝”这个话题上,笔者会让学生先看毕淑敏的文章“孝心无价”作为铺垫,然后对演讲提出具体要求“说说你孝敬父母的一两件小事,说说父母做的让你感动的一两件事,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而且针对学生羞于表达感情、不会正确疏导情绪的特点,教师可以着重强调让学生说出内心的感受,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
教师可以在演讲技能方面给予学生简单的指导,如仪态、举止、措辞、语调等等。
3.及时准确全面地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
教师对学生演讲的点评要及时、准确、全面,如对学生演讲时的仪态举止、演讲技巧、学生看问题的方法和态度等进行点评。学生们也可以互相点评,互相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多知识和信息。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在对学生演讲进行点评时应以鼓励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演讲得好的学生要在班级大力宣传,发挥其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对有问题或不太积极的学生要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改正缺点,促使其提高。
4.合理安排时间
学生演讲一般安排在刚上课时,这样可以活跃气氛,有利于提高接下来课堂学习的效率。但演讲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节课可以安排一两个学生演讲,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这样不会耽误课堂其他内容的学习。
三、进行课堂演讲的好处
1.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通过对学习和职业生涯的规划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对实事热点和身边的小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和处理问题;通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使学生找到合适的情绪疏导和表达的渠道,培养学生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感恩的心。
2.学生积累了学识,开阔了眼界
学生演讲前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名言警句的运用,各类书目、报刊等资料的查阅等让学生增长了知识。把搜集的资料写下来,归纳整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语言归纳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听演讲的学生,用听觉搜集信息,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时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3.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提高
任何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自信心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学生在技校的三年时间里,通过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让学生再需要当众发言时不再胆怯,克服了学生“想说的不敢说,敢说的却又不能说,能说的却又不会说”的弊病,学生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4.活跃了课堂气氛
课堂五分钟演讲进课堂改变了以往的以课本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手段和形式,丰富了课堂形式。尤其是演讲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在现今教育体系中,语言能力的培养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语言类课程占据大量课时,但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书面轻口头,因此,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自信、自如地表达的人总是凤毛麟角。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人士主动地到戏剧院校寻求帮助,学习表演、主持或演讲方面的课程,或请表演老师进行个人专门辅导,希望借助艺术表演训练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在本文中,我将以公诉人和高级饭店服务人员为例,讨论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的训练。
一、表达形式的培训
1、培训方案设计
每一种成熟的职业都会有明确的职业特征,包括社会功能、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以及社会表演规范等,这是开展表达培训前首先需要了解的背景材料。在为上海市某区检察院的公诉人进行培训前,我们专门请教了该院主管培训的负责人,得知公诉人的职业素养包括:①正确的执法观念;②扎实的法律专业功底和较广的知识面;③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考、应变能力;④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前两项属于专业范畴,第三项与表达间接相关,第四项与表达直接有关,其具体要求是:“公诉人需要在法庭上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对证据进行质证,发表公诉意见,并与被告人、辩护人展开辩论。案件的处理结果虽然不是由公诉人的语言表达所决定,但出庭公诉的效果往往与公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直接关系,法庭辩论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公诉意见能否被人民检察院采纳。公诉人不仅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规范,逻辑性强,还要善于运用各种发问、辩论和演讲技巧,才能在法庭上占据上风。”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学员在表达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这是培训课程的关键,找到了问题,培训才能有的放矢。通过反复分析庭审视频记录以及到法庭观看公诉人的现场表达,我们了解到,公诉人作为行使公诉权的检察官,代表国家出席法庭指控犯罪,并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依法进行监督,他们的职业形象是严肃的、公正的、权威的,绝大部分公诉人在法庭上都能保持这种形象,维护法律的尊严。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严肃有余,自然不足;逻辑有余,情感不足。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准确,逻辑性强,能够以理服人,但在以情感人方面做得不够,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声音、表情和动作,让自己的陈述或辩论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导致他们的表达显得比较单调,在某些雄辩的当事人律师面前,他们有时占不了上风。有的公诉人可能因为过分严肃,导致呼吸和发声器官产生了过多的压力和紧张,说话时间长了,声音就容易嘶哑。有的女公诉人音量过轻,气息不够,即使用了麦克风,有时也无法让法庭上的所有人听清楚她的陈述。
根据第一、二步的调查研究,我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我们主要引入了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场即兴表达的一些训练方法,如“口头写生”等练习,训练他们的边看边想边说的即兴表达能力,运用“抓点互动”等练习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去倾听、如何去抓点以提高辩论能力。实践证明,这些基础练习对于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效果明显。针对某些学员的个别问题,如气息不够、音量过轻的女公诉人,我们重点训练她的呼吸和共鸣,以增强气息和音量;而那位声音发紧、容易嘶哑的公诉人则重点练习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2、培训实施过程
人们的表达习惯是长时间形成的,要想改变非一朝一夕能实现,因此,培训需要一个周期,一个连续的培训课程,而不是一次性的。课程的开展应采用体验式培训的模式,根据体验式学习的原理循环进行,在行动和体验中学习和提升。同时,培训的全过程都需要结合多媒体录放技术,随时为学员提供反馈,既要考虑团体的普遍问题,也要照顾、解决个人的问题。具体过程可归纳为“三到”:看到悟到做到。
① 看到:摄录、回放、分析表演
生活中我们需要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齐得体。在表达培训中,我们需要摄像机和投影仪,来帮助学员清楚看到自己的行动过程。大多数人一般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在行动,很少去留意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是什么样子,自己说话时习惯的语调、重音和节奏中存在哪些问题。因此,我们不但要在培训前借助录像分析和判断学员存在的问题,在培训的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也要与学员们一起观看和分析他们的表达,让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一个清晰的意识,尽管他们还不能马上改正过来,但这种对表达主动关注的意识能帮助他们从自然的状态上升到自觉的状态。
作为社会表演的培训师,我们培养他们对社会表演的兴趣,在帮助他们指出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创造宽松的、包容的良好氛围,保护职业人士的自尊。尤其是在内训时,受训的学员彼此间既是同事,有时也是竞争对手,而且,现场还可能会有领导观摩,这样的影像回放和分析过程,有点像当众“揭丑”,把他们的问题清楚地摆在众人面前,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这时,我们要更多地讨论共性的、普遍具有的问题,以鼓励为主。当然,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团体性的培训可推动他们努力完善自己的表达,让他们彼此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促进彼此的表演。
②悟到:边练边悟,学会控制
人们在生活中的大多数动作是习惯性的、无意识的,如走路时根本不用思考如何去迈腿,但是,在表演时,无论是舞台上的专业表演,还是在工作中的社会表演,我们都要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和组织,维持形象的完整。
要让学员掌握对自身动作的控制,学会运用气息、声音、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传播途径来增强社会表演的效果,我们应从他们最容易感受到的地方入手,给他们做示范,由易到难、由分解训练到综合训练,一边练习,一边细细地体验和感悟,逐渐找到身体内部和外部控制的感觉。这个阶段的练习,也应进行同步录像,当他们找到了正确的感觉和方法时,可以立即回放给他们自己看,帮助他们确立和巩固这种感觉,同时,能让他们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兴趣和自信。一次课程结束后,可要求学员将上课的影像材料带回去复习,彼此观摩,相互学习。
③做到:摄录现实中的表演,通过反馈与练习提升技术
经过反复练习,学员在培训课堂上的表演意识和控制能力通常会有所提升,但这只完成了训练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将这些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正像运动员在训练场上成绩再好也没有用,关键是在真实的比赛上能取得好成绩。检验他们应用效果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借助录像,可让学员自己录音或找人暗中将自己工作中的实况拍摄下来,为后续的培训或回课提供素材。回课,是艺术表演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表演的培训,是巩固技能、架起培训环境与现实环境的桥梁。表达培训不仅是课堂上的教学、示范,带领学员反复操练,掌握表达的基本方法,而且,还应对学员在现实环境里的表达做出评价和反馈,提供进一步的练习和提升方案,帮助他们将所学的方法与现实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产生实际的效果。
二、表达内容的培训
在国内的商务演讲培训体系中,《说服:全球顶尖企业的商务沟通之道》一书非常受欢迎,该书的英文原名是presenting to win: the art of telling your story,照字面翻译应该是“赢在表达:如何说好你的故事”。2008年,我曾电话采访过该书作者杰瑞-魏斯曼(jerry weissman)。他认为,在各种商务演讲中,演讲者的目的在于表达和说服,而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在于演讲者能否讲清楚他的故事。一个清楚而简明的故事,远远比各种技巧更为重要。他说:“如果故事本身乱成一团,不管演讲者声音如何美妙,口才如何花哨,肢体语言如何活跃,都于事无补。相反,一个清楚而简明的故事能让他在演讲中思路清晰、坦然自若。”在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他不是在否定形式和技巧的训练,只是把这些训练放在最后。他首先要帮助演讲者做的事情是“把故事理清楚”(getting your story right),与演讲者一起把要讲的内容全部梳理一遍,确定哪些内容是重点,与现场观众的利益密切关系,哪些关键信息必须要表达,哪些信息是次要的或多余的;然后,去芜存精,对所有重点和关键信息进行重组,形成一个逻辑清楚、自然连贯、首尾呼应的故事;接着,让演讲者练习讲述这样的故事。由于故事条理清楚了,演讲者成竹在胸,表达时更多地关注所讲的内容而不去考虑技巧,因而显得自信而有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故事能牢牢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毫不费力地跟随演讲者的话语去理解他所说的内容,心悦诚服地认同他的结论。
他的理念和方法很值得我们的借鉴。表达培训不能只注重外在的形式和技巧,同时也要关注到表达的内容和重点,让表达者紧紧围绕“我讲的内容对你们有什么帮助?”(英文是wiify,what’s in it for you?),从观众/听众的兴趣、需要和接受心理出发,通过讲故事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表达的最大效果。
上海衡山集团马勒别墅饭店的管理者很早就意识到社会表演训练对提升员工表达与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他们请我们去为员工开展了表达形式和技巧的训练,包括声音、语言和形体动作等方面。如今,我们正在共同探索表达内容的构建和训练,双方不约而同地把目标集中在“讲故事”。
马勒别墅饭店位于上海市陕西南路上,1927年由英籍犹太人马勒(eric moller)建造,耗时9年建成,主建筑是三层挪威风格建筑,宛如童话世界里的“梦幻城堡”。2001年,国有企业上海衡山集团入主马勒住宅,把这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打造成兼具餐饮和住宿的五星级饭店,2002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
最初,马勒饭店的管理者认为,身处这样一个充满着故事的城堡和精品酒店里面,马勒员工应该熟悉本店的历史和文化,以便较好地回答客人的问题,满足客人的好奇心。他们一开始还没有想到要对员工进行讲故事训练,员工们也只是被动地回答客人的提问,讲述一些与马勒建筑风格、时代背景等有关的趣闻轶事。后来,员工们发现,客人对于他们在服务过程中不经意讲述的这些故事越来越有兴趣,有时在宴请宾朋时还主动提出要服务人员给众人讲故事。这个现象让管理者意识到,马勒饭店其实就像老舍笔下的茶馆一样,是上海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缩影。来这里请客吃饭的人,所期望的不仅是享受精致的菜肴和优质的服务,还希望获得历史的、文化的体验。讲故事将是马勒饭店形成服务特色、提升服务品位和产品附加值的最佳实践点,因此,他们在2010年启动了“马勒人讲马勒故事”的系列培训活动。
《全新思维》的作者平克认为:“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的价值下降了。谁能讲故事,把各种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其具有引领个人和组织继续前行的意义,并有情感地表达出来,谁将赢得这个时代。”这段话对于马勒的员工而言,意义非同小可。在同等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是否有故事可讲?能否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将成为区分他们服务水平高低的一项关键能力,因此,众人对讲故事的培训活动非常重视。
要讲好故事,首先要有故事可讲,需要选编素材,形成故事。马勒别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因此,他们有自己的资料室,上海市档案馆也有与其相关的一些历史资料。2002年饭店开业时,他们还曾请解放前马勒住宅的管家和工人们的后代为员工讲故事、作介绍,让尘封的历史往得鲜活起来。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的整理、加工,饭店就有了一套基本的故事版本。马勒饭店的管理者要求员工熟悉这些故事版本,但不能死记硬背。经过我们组织的一系列社会表演训练,马勒员工上下都充分理解了“好的社会表演是有规则的自由动作”的原则,因此,他们努力让自己与这些故事建立真切的联系,记录下那些最让自己感动的场景或事件,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去自由发挥。在消化那些故事素材的基础上,他们写出了自己想讲的故事,先在班组里练习;然后,各班组挑选出比较好的员工到饭店层面进行交流,向全体员工讲述。这样的训练方法既保证了故事讲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又充分调动了员工个人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个人特有的表达风格。
随着讲故事活动的不断深入,员工们在完成了基本故事的个性化表达之后,开始主动去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素材,张大眼睛去发现马勒建筑中不为人注意的某些部分,琢磨其中的含义,发挥想象编创故事,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饭店里的故事因而越来越丰富多样。
马勒别墅饭店毕竟是一家服务型企业,以创造产值和利润为主要目标,因此,他们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结合起来,员工的讲故事必须融于每日的服务之中,目的是将饭店的产品和服务销售出去,吸引、留住更多的客人,形成稳定的、忠实的客户群。因此,在员工能够把规定必讲的故事和自己发现创作的故事讲好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训练他们能够“到哪座山,唱哪首歌”,让他们学会根据不同身份、不同需求的客人,迅速地在头脑的故事库中找到与客人联系更紧密、更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故事段子讲给客人听。同时,客人来到马勒别墅饭店,主要的需求还是餐饮或住宿,讲故事的时机把握、时间长短也很有讲究,这些也都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三、结论
【关键词】演讲教学;电视节目;媒介素养;人文素质
1 教学资源的拓展
1.1 优秀电视节目《我是演说家》
由北京卫视和能量传播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我是演说家》第一季自2014年10月4日至2015年1月24日于每周六晚黄金时段在北京卫视强档播出,由张卫健、刘嘉玲、陈鲁豫、乐嘉四位担任导师。被评价为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综艺节目。第二季华少接棒刘嘉玲,和鲁豫、乐嘉、张卫健三位导师组成“三生一旦”的全新阵容,2015年8月28日开播,节目中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的社会正能量和震撼人心的励志故事在观众当中引发众多好评,从成熟的节目形态、丰富的节目内容,到强大的导师阵容、多样化的选手类型,《我是演说家》开创了中国“演说”节目的新时代。
1.2 演讲教学的资源宝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视野、交际视野更加开阔了,人们越来越需要当众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现自己的才华,演讲口才是现代人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讲授过多,有针对性的训练不足;文字案例多,鲜活的影像案例少;重视课堂学习,轻视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成效。在影视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影像素材可为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有效合理地利用媒介资源,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开拓师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果。《我是演说家》是一档集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获得广大观众喜爱的节目,可以为演讲教学提供极为丰富的鲜活案例,成为演讲教学的资源宝库。节目中选手身份各异,演讲内容丰富多彩,直观传授着演讲技巧,让我们见证语言的力量;导师风格各异,思维敏捷,分析点评蕴涵着演讲的基本知识,让我们体会语言的智慧。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2.1 观摩――讨论――实践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入演讲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突破。改变原来讲授演讲基本知识和技巧、分析演讲案例、进行演讲练习的模式,采用观摩――讨论――实践的模式。观摩从《我是演说家》中精选的一些案例,感悟什么是好演讲;然后进行课堂讨论,交流观看得感受,从演讲内容得选择、材料的组织、语言表达形式、演与讲的结合等多方面展开讨论,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总结演讲的基本规律,;再以亲身演讲实践感受演讲的技巧,用总结归纳处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寻找自己演讲的不足,明确提升自身演讲水平的努力方向。
2.2 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入演讲教学,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课内学习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可以说是对学生演讲学习的引导、指导。《我是演说家》节目播放至今已有一百多个演讲案例,可供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在我们教学的新的节目正在不断播出,有新鲜感、有吸引力。布置学生在课外观看《我是演说家》节目,设计观看记录,明确观看任务,概括演讲者的演讲内容,评判演讲的优点与不足,评价节目,从大量优秀的演讲案例中感受演讲的魅力,聆听不同导师对选手的分析指点,感受不同选手的演讲特点,感受导师不同的语言风格,汲取演讲的经验和智慧,从一个个普通身份演讲选手的成功演讲中获得自信和力量。学生对这样的课外作业感到耳目一新,对这样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感兴趣、有收获。
3 教学改革的多重收获
3.1 演讲能力的提升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进演讲教学,对演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大量的观摩和上台演讲练习的实践,学生的演讲能力普遍有了较大提升。摘录几段学生的课程总结:
“在学期的结尾,老师还用别开生面的考试――每人上台演讲一次,结束了这门特殊的课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忘记这次演讲,毕竟我们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演讲前我们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在教室里试讲,一遍一遍纠正自己的错误,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不经意的回首,或许也会为曾经努力过的自己而感到骄傲。”
“曾经我一直认为上台演讲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甚至还满带恐怖色彩的事情 ,但是现在我自己终于慢慢走出了这个心理阴影。站在台上,渐渐地不再哆嗦,甚至脸上还会带着点自然的微笑,加上一点动作,可以从容地站在大家面前,流畅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期末考试的题目是让我们自己做一次演说家,说到演说家就不能不提《我是演说家》这个节目了,在上课以前我从来没看过这个节目,在老师的建议下无奈地看了,看了后却深深的爱上了这个节目。节目里的演说家们个个具有特色,语言运用很好,演讲也很吸引人。很感谢老师的推荐,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很多,提升了自己的素质。以至于在最后的演讲中我变得沉稳了,自信了,勇敢了,清晰地说出了自己所要表达的,自认为超越了自我,做了一次成功的演讲。”
3.2 媒介素养的提升
“媒介素养”指公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批评和创造能力。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进演讲教学,促进了大学生媒介选择意识的增强。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说到:“在我看来,这个节目还是挺不错的,它可以让各个阶层的各种身份的人站在我是演说家的讲台上进行演讲,表达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在发现民间演说家的同时,也圆了小人物的演说梦。我们观众也可以通过我是演说家去放眼观世界”在我们进行演讲教学的同时,《我是演说家》节目正在播出,不少同学都是每期必看,多接触这样的优秀电视栏目对他们十分有益。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进演讲教学,提升了大学生的媒介评价能力。有同学这样评价节目:“《我是演说家》是一个可以使人变得勇敢、有正义的舞台,通过观看这期节目,我深深的体会到语言的重要性。针对一些社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做一个有正义敢说话的中国好青年是我观看这期《我是演说家》最大的收获。”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进演讲教学,提升了大学生利用媒介为自身成长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有同学有这样的打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何况我一个零基础的人。看完这最后一期的决赛,我忽然有种感觉,演讲能力好重要,这不仅仅体现在比赛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想在闲暇之余,把这个节目的剩下所有期看完,不求打发时间,而是在其中汲取一点点我需要的、有用的东西。望我哪天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不求站在节目上演讲,能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的演讲,吾感足矣!”
3.3 人文素质的提升
人文素质作为“人之为人”的素质,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积淀、内化和升华结果。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进而深化和固化人文精神。
将《我是演说家》节目引进演讲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以下摘录自学生作业:
“各位演说家精彩动人的演讲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原来语言还可以这样说!他们通过语言的力量唤醒我们的内心;他们通过高深的智慧对我们进行启迪;他们通过丰富的姿态、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简朴深刻的语言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感谢《我是演说家》,感谢各位演说家,是他们给予了我一次感受语言力量的机会。”
“在观赏一个个精彩的演讲时,这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享受,同时也能增进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阅历。这些站在舞台上的选手们,他们敢想、敢说、也敢做,他们的演讲,有的述说着人生的艰辛历程,有的述说着生活的悲惨遭遇,有的述说着美好的幸福生活,也有的从述说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引出人生大义。是的,他们在传递着语言的正能量。”
“在《我是演说家》这个舞台上,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他们激情澎湃,他们幽默果断,他们通过这个舞台展示了睿智,展示了坚强,他们深情的表达告诉我,在这个舞台上,不管你是善于表达的演讲天才,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只要敢去表达,敢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所有人自己的观点,就能让自己平凡的一生变得不平凡。语言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看了这期节目受益颇深,先是在演讲的形式和技巧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一期节目如同一次慰藉心灵的旅程,让我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谭永平.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3.6
关键词:职教生 语言 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语言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职教生必备的一种能力。那么,通过哪些语文实践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就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职教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
1、合乎逻辑的思维能力
一个人说话的准确、清晰、简明,与其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有密切联系。高职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要做到说话不走样、不零乱、不罗嗦,力求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就要求有合乎逻辑的思维能力。
2、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
毕业生在择业、应聘、就业和工作实践中,将面对许多重要的口语表达场合,如介绍自我,介绍相关的技术知识、经验等,这就要求要有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
3、清晰的语言表述能力
语言表述就是运用说明、叙述等表达方式把要介绍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讲述出来,做到表达的内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表达的声音要明快优美,做到语速适中、语调自然、音量适度,并配之以恰当的姿势。
4、运用语言技巧的能力
要想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说理明人,打动对方,达到口语表达的目的。
二、培养职教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1、诵读
诵读即准确、响亮、生动地把书面语言(无声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有声语言)。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还是口语训练的重要形式。通过诵读,可加强记忆、积累材料、丰富词汇,可以使自己的语言得以净化、趋于规范、纠正方言。通过发音、语调、停顿、重音和表情等方面的练习,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组织学生单读、齐读、接力诵读、分角色读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朗诵训练首先要做到发音标准,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及注意事项,练习声调及与普通话发音有关的语流音变。同时训练发音过程中的呼吸方法、发声方法,通过绕口令比赛综合检验学生的口齿和四声准确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讲授语调的轻重、快慢、高低、停顿技巧,通过听示范朗诵体会文章的感情。最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指定的文章。
2、问答
课堂提问既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途径,也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办法。教师设计好问题后,可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再指定回答。教师要多加鼓励,及时讲评,对平时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学生要多给予练习机会。
3、复述
复述就是将读到的、听到的或现成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要求重述出来的一种语言练习活动。通过复述,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概括力、理解力,培养系统、连贯的口头表达能力。
4、对话
对话是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交际方式。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对话训练,并鼓励学生到街道、公共汽车站、人才交流市场等场所练习跟陌生人打交道,如问路、问时间、进行就业咨询等等。
5、辩论
辩论通常分正反两方,双方对同一问题持相反意见,论辩过程唇枪舌剑,布满语言陷阱;又如竞聘答辩和论辩比赛。教师可以把教学延伸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结合班干部竞选等,协同多方面关系,科学训练指导学生,强化学生听辩、思辨、论辩能力等的训练。辩论要求双方辩者,仔细听辨,开足脑力,否则就会误入圈套,全军覆没。辩论符合高职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论辩、答辩演讲的目的性、准备性、预见性和临场性,对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正迁移作用,有组织有计划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样的论辩、答辩比赛,有利于提高职教生听说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6、演讲
演讲是面对较多听众,借助语言、手势、情感等阐述事理、发表见解、抒发感情的一种说话方式。通过演讲训练,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论辩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条理性、灵活性和生动性。语文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演讲训练:
(1)自我介绍。
笔者没有按照常规讲新课,而是上了一节自我介绍课,让每个学生上台用普通话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性格、爱好等。刚开始时,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后来,一个比一个介绍得好,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第一堂课。
(2)课前5分钟演讲。笔者率先在全校语文课教学中开展了课前演讲活动。
上课开始,便由轮到的两名学生先后进行简短演讲,演讲完毕,由下节课即将演讲的两名学生对演讲者的语言、仪态、表情、演讲内容等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再做一总结。这样,既让演讲的学生得到了锻炼,明确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又使评论的同学有了一次当众说话的机会,并为下节课自己演讲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做了准备。这种形式一举多得,效果很好。
一、 从“读”入手,形式多样
口语表达要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而且做到言词与思想一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为了增加坡度降低难度,给学生以凭借物,口语训练时从“读”入手是很有效的。“读”有现成的材料,只要把无声的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难度小得多,学生也不至于羞于启齿。当然,“读”也应逐步提高要求,从正确、流利,到富有感情,而且要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我指导学生朗读《我爱你,祖国》这首诗的时候,在每个学生反复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全班同学站起来,以饱满的激情朗读,再根据内容分领诵,男女分组诵,全体齐诵,有分有合,波澜起伏,仿佛舞台演出一般;把电台播放的配乐朗诵录下来,让学生模仿练习,他们很感兴趣,课余也主动找时间练习;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剧本节选,如《市长》《白毛女》选段等,我就指导他们分角色朗读。总之,要使他们感到形式活泼,生动有趣。
二、 “讲述”相逢,铺路搭桥
朗读虽然可以为说话打下一定的基础,但能读不一定会说。为了使学生由读向说的方面发展,中间还要铺路搭桥,进行“讲述”的训练,“复述”、“讲故事”就是这方面讲练的主要形式,它们和“读”相同,都有凭借物一一书面语言材料,但又与“读”有很大差别,即对凭借物的依赖性降低了,要求对凭借物进行加工改造。复述有一般的复述,也有变换人称、变换角度的复述,还有创造性复述,要求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再创造,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一般爱听故事,这也促使他们学讲故事。开始可以学讲一些短小的寓言故事。我曾举行成语故事会,事前学生查字典、找资料,精心设计开头和结尾,讲述时辅之以表情动作,很受学生思维的言主事训练的契机,充分调动他们“想”和“说”的积极性;我还组织续编故事的活动,我讲一些有趣的童话和的推理故事,每每讲到关键处就嘎然而止,让学生续编。这时同学们兴味盎然,经过一番思索,当场把故事有声有色地编说下去,而且各不相同。这实际上已经抛开了凭借物,过渡到了由“想”到“说”,独立地把内部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外部语言。
三、 创设情境,有的放矢
在“讲述”的基础上,可以逐步让学生过渡到说。但离开文字凭借物,让学生当众说话,他们往往比较紧张,态度、语气都会显得不大自然。为训练而训练的说话更是如此,而且大多语气呆板,甚至带着“唱书腔”。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言之由衷,有的放矢。
我曾让学生以“自我介绍”为题进行说话训练。我要求学生设想大家毕业于不同学校刚汇集起来,组成一个新的集体,同学们初次见面,怎样向大家自我介绍呢?此情此景他们都经历过,既对自己比较熟悉,听话的对象也比较明确,有话可说,说起来也亲切自然;有时为了帮助学生领会不同语调的运用,我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说话环境、不同的听话对象以及说话者的不同性格,展开想象,入情入境,用不同语气练习说话。我还设计了模拟报社记者采访我校课外活动的对话练习。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有问有答,谈笑风生,十分有趣。
四、 寓教于“乐”,激趣
创设情境有利于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说话训练,但气氛比较平和,有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组织一些带竞赛性、娱乐性的说话训练活动,既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表达的敏捷性,又可以使他们得到嬉戏的快乐。
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吐字清楚、归音正确这方面的基础,我经常训练学生读绕口令,还举行即兴绕口令比赛,我事先准备好若干绕口令,分别写在纸条上,每人抽两张(一张是以前练过的,一张则过去没练过),准备一分钟后即当众读。
同班同学朝夕相处,各自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脾气性格、兴趣爱好……彼此是熟悉的。如果能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班上的同学勾勒出来,即使说的人不说名字,听的人也会心照不宣,十分清楚。我要求每位同学任选班级的一位同学,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但不说名字,让其他同学猜。如大家猜不出则让说的人补充介绍。同学们练得很有劲。
五、 论述反驳,言之成理
演讲,有叙有议,是说理性比较强的说话形式。无论演讲稿的撰写,还是演讲技巧的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要培养学生的演讲口才,开始要求不能太高,可以先让学生选择优秀的演讲稿进行模拟演讲。我曾节选课文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让学生作为模拟演讲的材料进行练习。由于这些材料在课文中学生理解比较深入,材料本身也很精彩,所以很受同学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