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综合素质小结范文

大学生综合素质小结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综合素质小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综合素质小结

篇1

一、注重课程思政,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新时代高职毕业生

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时,要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政融入专业课程,要新近时代、新近生活新近培养对象,在传授知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有思想引领力、政治认同力、教育感觉力,要让教育成为成学之教、成人之教、成业之教、成已之教和幸福之教。

二、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策略

每个教师都应不忘初心,坚守教师天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首先实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变,要深入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来源情况,综合素质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标准,要与学生实现同频共振,最终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其次要实现以问题为导向有批判质疑性教育教学转变,讲授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启发性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三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认识人的多元智能,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第四教育要回归生活,要真实教育,即教育要与行业职业充分融合,要注重行业实践,着力技能的学习训练,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我做你看-我带你做-你做我看的思路开展实践教学。

三、注重教学评价与反思,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教学不止是良心,更是责任。作为每一个高校教师,要掌握好课的总体标准,在每门课程教学前,要严格按照优质课的有思想、有灵气、有真情有风格、有品性五有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每次课后,都要进行认真反思,及时反馈,是否达到了设计的教学目标,并不断总结和改进,经常开展研究和交流,最终形成教学评价与反思改进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积极拥抱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打造优质课程

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处于技术变革最快的新时代高校教师,应积极拥抱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洞察新技术、锤炼新思维、掌握新方法,智慧运用教育技术赋能教书育人。做为数字移民教师面对数字原生代学生,我们必须重新定义教师专业发展,重新确立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重新跨越比数字鸿沟更难以逾越的动机鸿沟,不断自我激励,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要像对待同事一样对待新技术,加强教学设计,做到善教、乐教和爱教,使每个学生会学、悦学和勤学。在打造优质课程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图文处理工具、软件和多种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制作注重信息可视化,适度减少单纯的文字、数字和图形,增强教学效果。

五、做好科研课题申报

开展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成功申报科研课题必须首先要考虑拟研究的课题是否是重大的科学问题,是否自己对该课题有深入的了解,从中提炼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否准确,研究课题是否有创新,使用的实验体系和实验方法是否合适。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填报课题申报书的重要性。申报书是科研立项的最重要的敲门砖,要熟知每一类项目申报的要求、范围、条件,是否有限项目规定等。申报书的内容要完整、详实。一是立项依据和背景要科学而充分,内容应涵盖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二是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不宜太多,最好3个左右。问题太多,研究条件要求更多,可操作性差,结果不确定性发生率增加。三是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要具体明确,有操作性和可控性。四是在申报课题时,要做好文献检索与文献追踪,要让参考文献服务于课题申报,要注重文献综述的撰写。五是申报书正文的撰写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条件,重点为研究内容。

六、高校教师要做好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情绪纾解

篇2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内涵与意义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德、智(包括能力)、体、美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并依据此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对学生作出价值或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建立评价体制的目的是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2]。

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意义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激励大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2];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发现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毕业择业和自我发展。对于学校而言,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为评定奖学金、评先推优和推荐毕业生就业提供客观依据,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效果、评价人才的尺度之一;有利于学校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校规章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2];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学校培养目标逐渐逼近[2];有利于激励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利于激励学校完善管理制度,促进高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2]。

总体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不仅具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量化评价作用,而且具有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思考。

二、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是关键。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发挥增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关键。

1.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是高校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许多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与协调。作为大学生素质评价的有力保障,最为重要的是学校应成立以“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目标为前提的“人才培养委员会”和“大学生素质测评中心”,加强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协调,解决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两张皮"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欢迎的人才,注重核心素质、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培养[9]。“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应以高校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为主牵头,各系学工办工作人员及相关团学学生干部成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分支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评先评优工作的服务、监督和指导;各辅导员所带班级应该成立“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日常资料收集和每次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具体执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修订大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从而形成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测评协调有力的保障机制。

2.坚持科学的测评原则

(1)科学正面的导向性原则。它是指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权重、标准以素质教育作为综合测评的指导思想,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学生的品格、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与发展起到鼓励和导向作用[6]。导向性原则要体现它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方向性,体现使学生进入社会层面的时代化与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个性化原则,兼顾能客观、综合体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2)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从实际出发,要切实可行,力求可比、可测、简易。可比是指评价对象之间或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之间能比较;可测是指该体系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使评价对象在这些项目上的状态进行量化描述方法更简易,具有可操作性[7],能反映学生实际的综合素质。

(3)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的科学性,首先要规划制定科学的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的简易化分解,避免某些指标过于原则、抽象和概括,尽量做到具体化、行为化。在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中,要把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定量分析中合理运用定性方法,使量化指标的含义更清晰,在定性分析中充分利用量化手段,使定性分析指标更易于操作[6];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相对评价进行学生在集体中的横向比较,以凸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利用绝对评价分析学生个体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客观鉴定学生的发展状态。在实施过程中,还应逐步淡化相对评价,突出绝对评价的主导作用;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自查自评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利用互相评价促进学生间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时代竞争意识,等等[6]。

3.设置合理的测评内容

评价内容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大学生应具备素质的基本要求。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及其权重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使学生明确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确定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努力方向[4]。大学生综合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在政治表现、价值观念、集体观念、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劳动观念、文明修养、团结友爱等方面;科学文化素质,体现在专业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实操技能等方面;身心健康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现在体育课成绩、体质测试成绩、课外群体活动、良好的自我意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群众关系等方面;发展性素质,体现在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意识和执行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艺体育竞技特长、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选辅修情况及其他实践能力等方面。

综合素质测评要素集和权重集的设置,应基于以上素质协调发展的理念之上[4],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评价学生,这样评价的结果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状况。它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能够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以促使其自我调适和不断改进。指标体系中要素集、权重集的设置应该在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事前做好测评方案及测评的宣传和资料的收集工作。

从测评工作来看,许多问题是由测评小组和学生对方案理解上的偏差所造成的,这固然有方案表达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甚至一些很明确的规定由于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识[8]。因此,在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前有必要由辅导员召开各班综合测评小组与班干部工作会议和全班学生班会,向同学们宣传和解释测评方案及测评工作的程序,这样既能避免产生误解,又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素质测评也是一种教育。

由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每学年初就应该进行综合测评方案的宣传,引导学生按照学校的素质培养目标发展,并安排班级综合测评小组和班干部随时、全面收集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辅导员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引导,而且有利于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在测评工作开始阶段,收集学生的学年或学期的综合素质自评小结,以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最后,全面收集资料以便充分有效地进行测评工作。

(三)过程中要做到严肃、透明、客观。

由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每次综合素质测评时,大学生都十分关心测评过程是否严肃、透明,测评结果是否客观。测评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十分重要。测评工作搞得不好,轻则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重则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高校的稳定发展[3]。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严肃认真对待测评工作,同时增加测评工作的透明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及时了解测评情况。严肃认真对待测评工作,是保证测评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综合素质评价程序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评价反馈决策执行监控评价的循环过程[5]。在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学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及各系分支工作组要随时起到决策与监控作用。对于在测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内容要集体认真研究,谨慎决定,做到标准统一;对测评数据要认真核对,力求精确。测评工作同时要增加透明度,做到“三个公开”:一是测评工作人员要公开,由各班民主推荐产生;二是测评过程要公开,要不断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及时纠正测评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测评结果要公开,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尤其要对每位学生加减分情况说明具体原因[3],使学生思想上能正确理解,心理上能舒畅接受,争取得到最客观公正的测评结果。

(四)正确运用测评结果,加强反馈、激励、引导和教育。

科学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不仅仅是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和盲目地进行量化排名、加分和数据统计,还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做人处事态度、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客观文字描述,对学生的优缺点的评价,对其发展方向的建议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评价和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表现和价值,做出新的角色定位,及时调整行为方式和心态,明确发展方向;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实践,有目的地优化和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在对大学生加以全面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奖励项目,根据奖项的评奖目的和评奖要求,有针对性地运用测评结果,按需所取。对于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学校应予以支持,可以建立单项激励机制,设立相应的单项奖学金,使受奖面大大提高,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发展得到充分肯定和鼓励,建立“人人得赏识”的机制[4]。

(五)事后要不断总结、反思,逐步完善测评方案。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素质本来是生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辞海》中对素质一词进行了引申,指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素质教育中,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和积淀,既可指人的个体素质,又可指人的群体素质。本文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设计主要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颁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大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进行,同时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时代社会对于大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进行系统设计。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

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有人说21世纪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那么,具备有怎样素质的人才是高素质的人才呢?武昌理工学院赵作斌教授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新探索。所谓成功素质教育是指,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素质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明确为成功素质,成功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首先,专业素质是基础,非专业素质要与专业素质同步推进,共同发展。非专业素质包括成功素质五大体系所规定的素质。在观念体系中,主要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在品格体系中主要培养成功素质的品格;在方法体系中,主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在能力体系中,主要培养成功素质的十大能力;在知识体系中,主要培养基本自然观念知识、基本方法知识、基本技能知识、基本自然科学知识、基本文学知识、基本社会知识等。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建构的原则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建构既要在素质教育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也要全面地反映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测评体系就是将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指标体系,这种测评体系是实施素质测评以及评价素质教育绩效的依据。

1.导向性原则。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素质测评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使学生的观念、品格、方法、能力、知识等各项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具有“导向”的作用。一方面要体现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体现新时代对于大学生各项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达到合格的标准。

2.全面性原则。素质测评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必须全面客观地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能从多个层面、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素质教育活动的成效。全面性是建立素质测评体系的基本要求,但全面不代表需要把所有影响素质养成的因素都一一罗列加以考虑,而是将这些因素根据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进行科学的筛选,将主要反映素质教育发展和要求的关键因素作为指标列入评价体系。

3.可操作性原则。素质测评中的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检验素质测评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非常重要。指标体系的设立要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同时要考虑各项因素的可测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每一个指标项目要求简洁明了,尽量减少抽象化和概念化的表述。对于评价指标最后结果的统计方法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

4.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具有创新意识,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的学生也必需具备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利用素质测评的导向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发扬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通过对于指标体系的科学设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建构的构想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大学教育就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就是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教育。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专业素质已经不能全部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加强调将专业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内化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综合性能力,做到知行合一。根据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根据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即观念体系、品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方法体系来评价学生,来设置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方法突破了以往传统单一的测评方法,采用考核与考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技术测评和主观测评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1.通过建立素质学分制,将对于学生的素质测评纳入学制的基本框架内,用综合素质学分的形式来评价学生成功素质状况的学生评价和学籍管理制度。素质学分制要求学生获得培养计划要求的标准学分才可以毕业。在素质学分设置上充分体现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同时,通过开设素质理论课与素质拓展课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课,对于课程管理实行必修和选修制,允许学生提前或者推迟毕业。在学生平时的表现中,充分发挥素质测评的科学性和引导性,设立素质表现学分。对于学生在学校的各项表现,例如,担任学生干部情况、课内外参与活动情况、获得校内外各项荣誉的情况、校内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情况等等,都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学分加以规范和测评。

2.测评体系的建构以指标结构、内涵、权重为重点,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在测评体系中设置多级指标,明确各级指标的从属关系,反映其内涵。明确各级评价指标的评级内容及方法,加强其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对于各项指标的权重要经过科学的测量和计算。素质测评的参与人员也是决定测评公正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对于参加测评工作人员的工作也要进行规范。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人员可以采用四种形式,分别是平时的考核、自我小结、民主评议、辅导员(班主任)。根据平时考核、自评、互评、师评,各班成立以班干部为主体、辅导员进行组织和监督的测评小组,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给出最后的结果,反馈给每个学生。

3.测评结果的处理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要全面衡量、鼓励自我成长、自我教育,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测评结果可以作为每年评优评先的依据,对于基本素质学分不达标者不能参加各级各类奖学金的评选。为了鼓励学生创新和创业,对于有创新成果或者是创业成功的学生,学校应该给与特别的表彰和奖励,还可免修相应学分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测评的结果还可以定制素质测评证书,作为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的依据,同时也可以用于给用人单位进行推荐的依据。激发学生夯实专业素质,发展非专业素质,发挥个性特长,开拓创新,适应时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篇4

XX年11月20日—XX年11月28日

二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西工大福州服装学院团委

协办单位:西工大福州服装学院学生会社团部

三 活动主题

贯彻素质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展我西工风采

四 活动小结

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必然产生的理念,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兴起是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我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的力度,不断改革大学教育中不利的因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

在国际大学生节到来之际,院团委和学生会社团部,经学工部批准,面向全院学生做了“贯彻素质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展我西工风采”的一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是对我院素质教育的一次检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广大的青年学子们提供更好的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一)“贯彻素质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展我西工风采”主题海报评比征集时间:XX年11月15号—XX年11月20号

评比时间:XX年11月21号—XX年11月22号

这次的海报征集以“贯彻素质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为主题,作为设计院校的学生来说,用平面的形式来表现美是没有问题的。也许是素质教育的话题有些严肃,这个主题着实给各班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特别是06级各班,对于他们来说着更是一个难题,他们刚刚入学只是刚刚开始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对于很多方面还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并不退缩,他们请教老师学长,上网查找资料。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各班都如期的完成的任务,并且质量相当的高,这让我们这些做学长的感到十分的惊讶!

这次的海报评比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现场投票。21号的早上我们将所有的海报在食堂门前进行展览。并在展区设立投票点。这样可以将各班的海报刚好的呈现给同学们,也是对各班海报质量的一个展示。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06级艺术设计六班的海报在投票中荣获“最佳人气奖”。二是评委审评。经过评委老师更专业的角度评析,最终的获奖名单:一等奖:06艺术设计三班;二等奖05装潢一班、06艺术设计五班;三等奖06艺术设计四班、05环艺、06艺术设计六班。                                         

自活动通知发出之日起,各班积极准备,都很好的按活动的要求按时的完成任务。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展示了我院学生优秀的设计天赋,也体现出我院学生超强的创新能力。

海报展相关资料照片

 

(二)“贯彻素质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节演讲比赛

初赛时间:XX年11月20日晚名师楼302

决赛时间:XX年11月28日晚秋实楼六楼礼堂

演讲比赛的活动主要针对06级的新生展开的,作为刚刚开始大学生活学生来说,总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环境和生活。为了能让06级的新生能更快的适应环境,更好的理解自己的价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经过组织者对活动前期的宣传,同学们很快了解了这个主题的意义。大家踊跃报名,最终有三十多人参加了预赛。经过预赛的比拼张宏超等十二名同学脱颖而出。

为了让进入决赛的同学在决赛的赛场上有更出色的发挥。我们对选手进行的集中培训。我们请到了我院原学生会主席师华和原网络部长陈鑫丽。他们曾代表我们院参加了闽江学院的演讲比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选手经过他们几天的训练演讲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让我们对将决赛办的更好增加了不小的信心。

经过大家积极的准备排除困难,决赛如期举行。为了能更好的展现我院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决赛中我们加入了才艺表演和知识竞答。并设立的个人风采奖。并请到我院副院长陆锟高级讲师、团委书记、学工部长林建泰老师和刘天星、薛白羽等老师和学生代表师华、陈鑫丽、刘磊等担任评委。选手们济济一堂、各放异彩,这些从预赛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们的演讲各有千秋,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切入点诠释比赛主题,用精彩演讲来征服全场的观众和评委。现场掌声不断。

经过激烈的比赛来自艺术设计六班的张宏超同学一举拿下了一等奖和个人风采奖。王欣同学荣获二等奖、王婧和黄少丽同学荣获三等奖,陈敏等五位同学获得优秀奖。

演讲比赛资料照片:

   

这次活动是这个学期院团委组织的比较大型的活动之一,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时刻想着以为大家服务为目标。有困难大家都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解决。这也是活动能够成功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我们的活动也得到了各个团支部的支持,他们积极的为比赛提供人才,这让我们的活动能的扩大了影响范围。也让更好的完成活动的目的。

世上的事总不是完美的。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1、 海报展的时候,由于事先没有协调好,我们的小记者团没有及时到位,让我们丢失的很多保留精彩画面的瞬间。老师也及时的指、导了我们的工作。  1  

以下内容与本文大学生节活动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2、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有些时候对问题考虑的不周全,使我们的工作有时很被动。特别是演讲比赛的决赛时对时间的把握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使我们的有些相法没能够更好的表现在同学们的面前。

出现这些问题是我们对工作事先考虑的不全面造成的,这也是我们今后不断改正的地方。出现问题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出现了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工作重点注意的地方,是我们宝贵的经验,是成长必须经过的道路。

活动的任务我们完成了,但是我们的工作并不能因此而放松。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是任重道远。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只能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要想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更好的提高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同学们树立危机意识,主动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西工大福州服装学院团委

                                   XX年12月1日

 

【2】

篇5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文化素质教育 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7.024

Ways of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On the leading rol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LIU Ying, LIU Lina

(Institute of Advanced Material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University culture and qualit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uidance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healthy growth;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educational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University; to guide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cultural quality: to strengthen the system of pre service training of university teachers, university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morality and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regularly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establish the correct concep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encourage college teachers in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level,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ctively carry out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work, mak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university teachers can be improved continuously.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rough the following ways: through lectures, promot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e; university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humanities knowledge penetr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leading role

文化素|教育是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以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个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同时还能提升大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必须开展的事业。

1 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改革工作,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学开展的涉及面最广、力度最大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一。在这一改革过程中,理工科院校纷纷开设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课程、设立人文学科专业,各大学利用一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以达到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目的。 但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达到素质教育的初衷,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以及一些仍未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如大学教师的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也亟待提升等。

1.1 大学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人文精神与情怀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学教育体制是学科专业教育,加上高等教育体制的束缚,造科教育和科学学科教育的分离。诸如我国的医学类、财经类、邮电类等大学,其课程设置侧重于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而文化素质课程几乎没有,导致本专业的大学生仅仅学习掌握了本专业课程知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大学教师在传授本学科知识只是注重专业内容的教学,而本学科所蕴含的文化知识、职业道德等等容易被大学教师和学生忽视,致使大学生文化素质不高、职业素养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容易出现行为偏差。[1]

1.2 大学教师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忽略文化素质教育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很多高校实际上是单科院校,大学在教育教学上注重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与发展,却忽视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理论和口头上,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少体现,大学及其教师没有真正意R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的教师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匮乏,所以当他们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时,很容易忽视文化教育。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几乎没有融合本学科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内涵,致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及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1.3 大学教师注重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忽视自身文化素质提升

我国高校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的大学生文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文素养明显不足。很多大学生特别是理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比较低,业余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的事上。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大学生也只是注重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人文素质的养成上。受西方人文思潮和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丧失了生活的理想与信心,贪图一时的享受。这些大学生毕业后,会有部分人将成为我国高校大学教师的主体,这样的大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难起到表率作用,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很难得以发挥。

2 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当今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大学教育发生了变化,知识获取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所以现在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正在弱化,更多的是突出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果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截然对立起来,容易导致大学教师主导一切,成为主体。遏制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导致大学生学习热情的丧失。

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的管理都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大学教师要切实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不仅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也是大学教学健康发展的要求,否则大学教学就会失去作用,导致大学教学质量下降。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是对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否定,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引导、指导作用。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只限于在学科专业课程教授中起主导作用,而是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起主导作用。大学教师主导作用是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力,而不是主宰作用,更不是替代大学生成为主体。所以大学教师起主导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大学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当前,大学里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作用。第二,领导大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作用。大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资源等各种因素有关,但本质因素还是大学教师的思想、教学水平以及在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第三,指导大学生学习实践并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大学教师对大学生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要有个性化的指导方式。[2]

3 提高大学教师人文素质的途径

(1)加强大学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注重大学教师的师德和职业素养培养。大学教师的师德和职业素养本身就是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的影响深远。在当前社会中,市场经济的刺激下,部分师生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大学教师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承担主导作用,所以大学教师应把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完善人格放在首位。年轻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教师要加强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使新进教师塑造独特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精神力量去感召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从而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2)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等,树立正确的大学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是一种通过理性思考自觉树立的教育观念。通过教育培训使大学教师认识各种教育理念,能在比较中发现各种教育理念的异同,切实理解我国的大学教育理念。同时改变大学教师固有的陈旧的教育理念,树立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只有这样,大学教师才能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发挥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动投身于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去。

(3)鼓励大学教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大学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有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很多大学教师至少在任教学科专业知识领域还是知之在先、知之较多、知之较深的,大学教师的知识基础、文化底蕴、思维能力和阅历普遍还是优于大学生的,否则就失去了任教资格。但育人工作是全方位的,教师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大学要出台政策鼓励大学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积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3]

(4)积极开展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使大学教师教学内容不断得以改进。大学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外,还要有对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的能力。当前,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迫切需要大学教师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大学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回顾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与时俱进,高效地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4 大学教师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

4.1 通过举办讲座,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通过大师级的大学教师的品德和人格来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些本身就是对大学生影响最深刻持久的一种教育资源。在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唯利是图的风气,大学教师应把加强师德修养、完善人格放在首位,大师级的大学教师、教授、院士等人就具备这样的影响力。通过大师的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用大师崇高的精神力量去感染大学生,激励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进步和发展。[4]

4.2 大学教师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教师在“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物理竞赛等赛事中,结合本专I特色,融入文化素质教育,(下转第158页)(上接第53页)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大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会起到积极作用。

大学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大学教师通过建立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进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习得职业素质、人际关系等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每年通过集中教育和分散指导这两种形式,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增强奉献精神。

4.3 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素养知识的渗透

许多大学往往通过人文公共基础课构建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体系,但大学教师人文素质教育并不仅局限于这些课程。大学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职责,专业课的任课教师也担当着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的职责。[5]

专业课大学教师要结合自己所教专业,认真搜集本专业领域的人文素质教育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大学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提升文化素质教育成效,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5 小结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其中要充分发挥大学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单向灌输变为潜移默化的熏陶。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还要利用一切机会、一切资源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新世纪我国大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大学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更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内在要求,它是关系到大学教学质量的头等大事,是高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5教改27)高校教师视角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及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 史妍维,安丰勇.地方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4(10).

[2] 叶上雄,唐安奎.教师主导能“消解”吗?[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6).

[3] 王莹.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现状与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6).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综合素质 学生培养

一、中职学校招生所面临的困境

自中等职业教育并轨、毕业生由计划分配转向自主择业之后,中职学校对广大学生以及家长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中职学校招生数量的锐减。面对危机,各中职学校招生对象是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只要有学生报名,就被中职学校录取入校,这样直接导致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峻,再加上中职教育的毕业生文凭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渐突出。与此同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负面消息也诸见报端:缺乏责任感、使命感,急功近利,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等。

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中职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就成为了中职教育当务之急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分析

当前,各个方面对于“综合素质”的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大多认为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执业资格素质和身心素质五个方面。具体说来,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在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素质是指专业素质、学习素质、信息素质、创新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执业资格素质是指具备所从事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职业资格管理水平和道德要求;身心素质是指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教育。

1.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中职学生充满激情、思想活跃,但与本科、高职生相比,他们年龄较小,对世界、对人生缺少理性思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网络已流行,信息异常发达,他们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的偏颇,需要学校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2.中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现状

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仅仅要加大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量,还要从思想、方法、精神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对于没有实用色彩的人文社会科学也较少涉及,即使在选修课有所补充,却并非学生首选。这直接导致一大部分学生不能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在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方面与自己的年龄不符。

3.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现状

中职毕业生的工作普遍是在生产第一线,所以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把具有毕业证书与技能证书的学生培养计划落到实处。目前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内地大部分中职学校现行的教学体系并没有全部实行一体化教学、场景化教学。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操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对专业情感的培养,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4.中职学生的执业资格素质现状

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凭较低,再加上社会上各种执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的限制,相当一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在职业资格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有些仅仅只能达到“员级”。这一点结合笔者学校的专业特点,学生在毕业时可以拿到的是都是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安全员等一些级别较低的资格证书,而且与岗位适应的管理水平也有差距。

5.中职学生的身心素质现状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目前中职学校的身心素质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的课余生活只要围着电脑、智能手机转,就能了解更多的信息。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业余生活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再者,由于许多中职学生觉得自己上了中专,感觉自己不如别人,“破罐子破摔”心理较重;目前的中职学校的90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习惯于家长的包办,形成惯性依赖。他们一旦离开亲人,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造成了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弱。

三、小结

综上可见,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要解决该问题,更多的责任则是需要学校来承担。学校如果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事情做好,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如果能够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家庭、社会也都尽一份责任,解决中职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问题也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陆体艳.略论如何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4).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测评;激励效果

一、大学生综合测评制度概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在广州及周边地区办学的高校已接近100所,在校学生人数接近100万人,广州高校教育走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前沿,广州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中有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给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同时也给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诸多的教育管理手段中,激励制度与激励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制度与激励方法在各类组织中处处可见,而高校大学生激励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以综合测评为基础的高校大学生综合评价与奖励体系。

大学生综合测评是指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平时考核积累,每学年评定一次,是大学生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评比和毕业生就业参考的重要依据,是一项与每一个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高校综合管理工作[2]。大学生综合测评是素质开发与提高的起点,又是素质教育培养的方向,具有明确的教育导向和积极的教育约束作用,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力地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广州各层次高校开展综合测评,不仅仅是督促学生去按照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去积极进取,充实自己,而且发挥了巨大的综合管理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3]:

(1)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渐靠近。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结果不仅关系到各项荣誉,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竞争,所以学生们看重测评结果,从而就会自觉参照测评体系中的指标,把其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2)有利于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由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往往是各高校对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就业应聘过程中,用人单位考虑录用大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为了在各项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学生们就会努力学习,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氛围,激励自己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一般情况下,专业课教师了解较多的是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成绩,而思政辅导员则较多了解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情况。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使得学校或社会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就更全面、具体。

二、广州大学生综合测评内容与方法

综合测评通常是由各高校制定的一套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不同的高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构建一个合理的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体系,是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大学生综合测评决定着高校为学生树立何种榜样,认同和鼓励何种人才培养手段,发挥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因此广州各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制定量化的评测细则,定期对在校学生进行评价与考核,以期实现对高校大学生的激励作用,本项目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各类高校在具体的评价指标构成方面存在差异,但在评测原则、内容、方法与流程差异不大。

1.大学生综合测评的内容

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考核,采用标准分计算方法,德、智、体以100分计算。在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权重分配中,大多数高校设定为25%、60%和15%,这种指标的权重分配既重视智力因素的评价,也重视了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同时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对综合测评权重进行调整,例如:华南农业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总分(X)则由学业成绩分、日常操行分(基本分和加、扣分)构成,其中学业成绩分占60分(A),日常操行分占40分(B)。而华南理工大学综合测评的总积分(S)由德育成绩积分(D)、智育成绩积分(Z)和文体成绩积分(T)三个方面组成,其中:德育成绩积分占25%,智育成绩积分占60%,文体成绩积分占15%。中山大学学生综合测评成绩由年度学业平均成绩与附加分两部分构成。年度学业平均成绩是两个学期的学业加权平均学分成绩。其学业平均成绩计算方法:学业平均成绩=∑(各科目成绩*该科目学分)/年度总学分。综合测评成绩=学业平均成绩+附加分。同时这些高校二级学院对学生综合测评提出了补充规定,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之外的加分项目,例如:论文、科研成果、比赛、竞赛等等。其他广州高校学生综合测评内容与方法差异不大,学习成绩占综合测评比例通常在60%以上。

2.大学生综合测评实施方法

广州各高校开展大学生综合测评都制定了标准的实施程序与方法,一般来说大学生综合测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平时考核记载。学生干部、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的平时表现、遵守及违反考评制度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如:到课率、参加活动出勤情况等,作为测评的第一手资料。

(2)智育成绩考评。学习成绩的考核主要依靠平时各门课的考试成绩,根据教务处提供的期末综合成绩、课时、学分等参数按照拟订的权重、公式或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计算。一般来说,智育成绩的考核最没有争议,它遵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带有很强的原则性。

(3)自我测评。学生根据综合测评方案中的有关项进行自我记载、自我评分。如果核对属实,则与平时考核记载一同作为考评依据。

(4)小组测评。根据个人综合测评小结,由小组同学评议并确定其等级。

(5)审核测评。由学生骨干、教师参加的测评小组评议、审核学生自评、互评结果,给每个学生评分。

(6)根据综合测评方案分类评分。将每一类分数计算后汇总,算出综合得分,并进行综合排名。

三、广州大学生综合测评激励效果调查与分析

广州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与各高校教育管理的多个方面存在密切关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与手段,也包括高校大学生就业、升学、奖励与评优等各个方面,本研究选择从广州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制度激励效果的角度进行调查,收集综合测评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升的激励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如下:

1.激励模型选用

根据大学生激励原理与心理特点,同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理偏好是关注个人成绩、实物奖励与目标差距,因此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期望理论的大学生综合测评激励”模型。所谓期望理论是指当人们预期某种行为能带给个体某种特定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对个体具有吸引力时,个体就倾向采取这种行为。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期望理论指出激励水平高低(motivation)取决于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即“效价”valence)和其对应的期望值(expectancy)的乘积:M=∑V*E。其中M表示激发力量(激励的程度),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V表示效价,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E是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即能够达到目标的主观概率[1]。根据以上原理,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将大学生综合测评“效价”分为以下五个方面:V1奖学金、V2评优、V3升学、V4就业、V5自身能力提升,其初始值为1。并通过调查获得大学生对以上五个方面的期望值E(其概率值是0-1之间),从而构建出广州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激励效果模型:

M=∑(V1*E1+V2*E2+V3*E3+V4*E4+V5*E5)(1)

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广州地区多所高校大学生在五个方面激励效价和整体激励期望值进行数据分析,并计算各个高校综合测评指标的总体激励水平(即加权得分值),并根据取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得出总体大学生综合测评激励水平,从而确定广州高校综合测评对大学生的激励程度。

2.调查设计与实施

调研组成员首先通过网络、图书、期刊、报告都出版物大量收集广州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相关资料,广泛了解广州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基本情况,问题与现状,从而确定本次调查的范围、主题、对象与相关假设因素,本次调查实施过程如下:

(1)调查问卷内容设计。由于高校综合测评涉及的问题很多,要保证项目的顺利、有效进行,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显得特别重要。本次调查对象是高校在读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高校奖学金制度与政策问题;②高校综合测评实施控制问题;③高校综合测评激励效果问题;④高校学生综合测评激励行为偏好与选择问题。在调查正式实施之前,我们开展了较为深入的前期调查与问题筛选工作,本调查问卷根据激励模型的需要,经过比较与分析,精心设计了12个问题,其中有10核心问题。为了方便受访大学生回答问题,本调查问卷全部采用封闭式的单选题,以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2)调查样本说明。调查过程中样本对象与取样方式是影响调查结果的关键,本项目调查样本采用各高校分区随机抽样的方法,由于实施成本与人力所限,本调查主要针对广州地区的高校。为了保证样本数据真实有效,项目成员对调查过程中的部份问卷进行甄别,并针对重点问题对部份受访大学生进行电话回访,以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以真实反映大学生的选择。

(3)调查时间与实施。本调查实施时间约为一个月,于2012年4月1开始,结束于2012年4月30。项目团队成员在广州一些高校内发放了关于大学生综合测评的调查问卷,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3份,其中:中山大学50份,华南农业大学99份,华南理工大学78份,广州工业大学79份,广州大学49份,广州商学院88份。本次调查对象涵盖了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学生。

3.数据结果与展示

根据研究成员调查收集的资料数据,并根据“基于期望理论的大学生综合测评激励”模型,进行数据计算与处理,得到如表1的数据结果。

由以上数据来看,广州部分高校综合测评对大学生激励影响效果比较明显。激励水平均值在0.65以上,其中层次较高的重点院校激励水平较高,层次较低的普通院校激励水平相对较低。整体来看,激励水平跟高校奖学金金额、评测制度、评优制度、自身素质等多个方面呈正相关,广州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激励水平保持较高水平。

四、问题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针对广州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制度激励效果进行研究,在调查过程中收集了大量资料与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综合测评指标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大学生综合测评是激励与评测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其评测指标体系应当根据时代的需要动态进行调整,例如:应当加强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建议单独设立一个创新与创业分数,而且分数一定要高,作为附加分计入综合测评当中,这样可以鼓励大学生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与创业能力。

(2)评价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虽然存在自评、互评、班级评价和年级评价这几个环节,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做到公平公正,因为它缺乏一个制约监督机制,执行者往往又是监督者,同时由于一些评定的标准模糊,不易把握,操作起来存在困难,这为某些人钻空子打开了便利之门,使考核的人员无法辨别真伪,往往只能依靠主观性判断,结果造成了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重视学生硬件方面的评价,忽视了其他素质的考核[4]。

(3)测评方法不够健全。大学生综合测评以指标来衡量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不够准确。一些指标包括思想品德都量化成分数,以单一的排序为手段。而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定性表现考察过少,只是单纯定量的加分与减分,这导致了总分的高低不能够真是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评价体系功能存在单向性。在大学生综合测评实施过程中,评价工作大部分都是自上而下的,缺乏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其实,反馈与改进也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而现行的体系中却缺少对反馈机制的设置。在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漏洞与缺陷,而反馈的工作就是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反馈过程的缺失,无法保证测评的有效性,不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5)操作缺乏公正性与透明性。具体操作中可能会存在评分不够民主的弊端,致使许多同学不完全清楚“加”、“减”分到底来自何处,致使综合测评变成了“综合调整”;加分制的不合理以及加分的混乱有可能使许多同学“想尽一切办法”得到加分的“凭证”,从而引发出了许多的关系分、人情分;如此种种,都可能歪曲了综合测评的激励效果[5]。

当然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制度不可能完美无缺,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综合测评对高校学生激励效果明显,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当以学生为对象去体验、发现综合测评的问题。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意见的重视,通过访谈、调查或信箱等方式去询问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而完善广州高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49-450.

[2]张润.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变革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林妙玲,韩慧芳,等.新时期下对高校综合测评的若干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3).

[4]杨攀攀.关于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现状的思考[J].网络财富,2010(12).

篇8

    传统的体育项目对学生有着同样健身的功效,但几十年不变的项目让大学生失去了运动兴趣,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把体育和舞蹈很好的结合起来,既可以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又可感受独特的艺术魅力,这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以达到很好的健身、健心效果,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舞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舞蹈课程对学生起到健身、健美的同时,还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认识美、追求美、展示美、热爱美,从而使之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处理一切事物,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质量。

    教授体育舞蹈课程在培养审美的同时还可优雅自身姿态,使之体态优美,自信满满,在体育舞蹈学习中,双人配合会让学生懂得合作,互相扶持,彼此勉励。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高校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的价值

    2.1体育舞蹈课程的价值定位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个文件不仅是对于我国专业艺术学生制定的,更是对全校艺术、全校体育喊出的坚定有力的讯号。开展体育舞蹈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目前,全国已有40多所高校开设了专业体育舞蹈课程,但在公共选修课上开设这门课的还很少,而针对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学分学制、课程类型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问题。

    2.2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要求

    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主要以体能训练为主,不注意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新的体育课程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大胆改革,体现课程的时代性。现代高校体育注重开展多重特色体育项目,多角度挖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满足其对健身方式的选择。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适应现代社会打下基础。体育舞蹈项目所特有的观赏性和极强的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大学生的运动兴趣,也正符合高校体育课程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因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具有一定的价值。

篇9

高校的政治教育需要在课堂中加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以及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问题展开讨论,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深入讨论我国目前的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和问题,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阶段我们的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作为向社会推送人才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加强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改善生态环境。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们不难发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首先“三观”教育中包括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高。由此可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一些高校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一些大学生没有具备适应社会以及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没有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为此,高校应该起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的责任。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所隐藏的问题显现了出来。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造成了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单薄,生态道德素质比较低,针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不加重视,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迫切。其次,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求提出,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负责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处理问题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对国家与社会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必须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责任,引导学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自然的法则学会进一步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一些高校太过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所忽视,这些恰好成为制约大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后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说通过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个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2]高晓钟,陈朝阳.论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考评;管理;班主任

1、前言

为了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实现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广厦学院在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中, 根据学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主导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学院“从严治院”理念,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 制定出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测评指标, 收集大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素质拓展、学业成绩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表征信息,并对其作出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学生可以通过测评的结果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增强自我行为规范意识水平, 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素质拓展,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把学生德、智、体等几方面的表现加以量化, 使评价有了客观依据, 从而减少了主观性, 增加了准确性,激励学生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2、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综合测评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可谓千头万绪。但最关键的是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综合测评方案。开展综合测评对大学生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综合测评方案就如同“指挥棒”, 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指挥棒”转, 如果综合测评方案有缺陷, 将直接影响到综合测评的效果。

广厦学院综合测评管理层分为五级管理,总院分管领导负责、学生处、分院学工办、班主任和班级德育考核小组管理的五级管理方案,以班级管理为基础,成立以班主任带领的综合考评小组,建立班级综合素质考评管理规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舒适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以“责任为重、荣誉为先、班荣我荣”为宗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发展,把班级管理落到实处,使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测评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综合素质考核制定了评分标准,分为行为规范测评、素质拓展测评、学业成绩测评等三项考核方案。

2.1 综合素质总则规定。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生参加各类先进评比、困难补助等的依据,综合素质测评必须为“优良”。主要内容由行为规范测评、学业成绩测评、素质拓展测评三个模块构成,综合素质测评遵循分项测评和总体测评相结合,定性测评和定量测评相结合,基本表现测评与特别表现测评相结合、个人总结与组织评定相结合的原则。行为规范测评、学业成绩测评以百分制形式进行测评,素质拓展测评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式进行。三项测评最终按照40%、30%、30%的比例折算为一个百分制综合素质测评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评、排名、定级。为体现激励为主的原则,该测评结果最终以等级和排名的方式予以体现。评定工作分个人总结、班组初评和组织终评三个步骤进行。个人总结即学生对照测评项目进行学年小结,填写《学生学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表》;班组初评即在个人总结基础上,测评小组按照模块测评细则进行初评。组织终评即在个人总结与班组初评基础上组织最终评定,正式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报分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并向全体学生公布。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由班主任、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组成评委会,负责听取意见打分并进行具体评定。平时测评考核组成员每周公布一次考核,月底公布总分。对综合素质测评考核较低的学生由班主任及考核组长及时提醒并进行相应教育,行为规范扣分达10分/月者、或综合素质测评总分低于60分警戒线者由班主任联络家长进行共同教育,以规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年测评不合格者,经院长办公会议审核予以劝退,毕业班学生只发给肄业证书。

2.2行为规范测评考核办法。行为规范测评分为公共道德规范、违规违纪方面、学习行为规范、卫生行为规范、请假行为规范、值日班长制行为规范。总则规定, 行为规范测评作为学生行为规范优劣的主要评判依据,学生参加各类评优、评先、推优、困难补助等,其行为规范测评必须达到良好以上(含),每学期个人行为规范基本分为100分,结合测评内容以减分为主,学生行为规范测评由班主任、辅导员负责,组成由学生代表参加的测评小组,负责听取意见打分并进行具体评定。每学期由班主任和行为规范测评副组长按照每个学生的减分情况进行排名,然后按照具体测评分情况进行评级,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学生行为规范测评各类等级比例为:“优秀”30%以内,“良好”50%以内;行为规范测评不合格者作为“试读生”处理,下学期开学时请家长来校共同教育,办理试读手续。学生学期行为规范测评分数按照4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2.3素质拓展测评考核办法。素质拓展测评分为身体心理素质拓展、思想道德拓展、专业素质拓展、人文素质拓展等四个方面。素质拓展总则规定,测评不设定基准分,以零分起级,结合测评内容以加分为主。每学期由班主任按照每个学生拓展加分在班级中的排名情况,先对学生的拓展情况进行评级分优、良、中、合格、差五个等级,然后按照各等级对应95、85、75、65、55的成绩进行统计,为该学生的学年素质拓展最终测评分;学期素质拓展测评分数按照3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2.4 学业成绩测评考核办法。测评总则规定,该测评内容主要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各课程含考试课、考查课、选修课学习成绩,测评以百分制方式进行,具体由分院教学口以学期为单位,按照专业、班级来提供学生各课程考试成绩、平均成绩、专业排名、班级排名等情况,由班主任最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实施时,每学期由班主任和学业成绩测评副组长按照每个学生的各课程考试平均成绩进行排名,然后按照具体测评分情况进行评级分优、良、中、合格、差五个等级。学期学业成绩测评分数按照3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3、综合测评实施的效果

实行综合测评,学生的精神面貌大大改观, 这说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德、智、体等几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学生参加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杜绝了迟到、缺席现象,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明显增加,涌现出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在处理重大政治问题时显得更加成熟、理智, 能够听从老师的指挥,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大大加强 ,学生迟到、请假明显减少,杜绝了旷课现象, 学生寝室的文明卫生状况大大改观,全班寝室积极参加“我的寝室我的家活动”,争做文明寝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同学之间能够互帮互助,相互提高,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加强,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了高度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综合素质测评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起着一定的、积极的、有效的成果,能全面提高班级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班风,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通过综合考评,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素养和品德,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一把利剑。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陆海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篇11

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现况,对大学生就业难进行分析,利用就业社团切实发挥大学生的主导作用,帮助大学生从低年级开始自觉、主动、积极地关注就业,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的要求,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员化,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如何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发挥作用。

就业社团不仅能丰富大学生活,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大学生提前认知就业环境,关注就业,更能提前培养大学生就业综合素质,是实行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同时为了了解和把握高校社团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系,课题采取了跨校区、随机抽样法对各类型大学、各年级大学生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

【研究过程】

本研究编制了“基于社团方式推进大学生就业研究与分析”的调查问卷,分析高校社团对于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以培养大学生就业综合素质。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样本的选择

借助SPSS10.0统计软件,经过反复筛选,最后形成“基于社团方式推进大学生就业研究与分析”的学生问卷,共23题。主要包括:对高校社团的认知度、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认知度、结合社团推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三方面进行调研。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采用同质性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来测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运用SPSS10.0进行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得出总问卷的α系数为0.8323。说明问卷的信度符合教学测量的要求。

本调查在上海市选取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随机抽取了50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6份,剔除无效问卷之后,有效问卷共计425份.其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2.大学生就业择业存在的几个问题:

(1)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不清晰,盲目就业择业。

古话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意为人需要选对行业,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需要大学生有较好的职业意识。然而当前大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对今后就业定位更为模糊。由调研问卷大学生就业的态度发现,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我的定位不清晰导致盲目就业择业,致使对就业产生恐惧感。

(2)大学生就业择业依赖性较强,依靠父母亲戚,通过自己努力成功的难度较大。

大学生就业择业依赖性强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同学在就业问题上,寄希望于学校联系好单位来我校给他们进行挑选。很少有同学主动前往用人单位进行自荐。据了解,大部分学生就业寄托在学校、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上,只有少数学生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就业。(依据见表2)

(3)学校提供就业平台,但缺少就业指导,尤其是针对个体的就业指导缺失,造成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见表3)

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持关心的态度,有考虑将来的就业方向等、但是了解就业信息的渠道或指导较少,导致呈现出“干着急”的现象。表现出在就业过程中主动性较差,自身没有明确目标。

但在调查中发现,就业社团能够积极发挥推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随着我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拓展,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多,而且对课余活动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41.16%的学生表示参加过社团活动,且参加活动的期望值也在提高,希望能通过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

3.社团组织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高校社团以保证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次序为前提;以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为原则。实现学生们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精神、心理素质等要素。

(1)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研究表明,参与社团的学生的创新素质、综合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在社团生活中扮演的各类角色,培养了组织领导的能力、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团队协作、社会责任感。学生们更加自信从容,各方面素质得到锻炼。

(2)有利于大学生基本技能的稳固与专业知识的拓展

在大学生科创性社团中,学生学术活动氛围日益浓厚。在老师倾情指导下,学生巩固了各项基本技能的同时拓宽了专业知识、拓展了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克服困难,在一系列创新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取得的荣誉不仅为就业的成功率加重砝码,所得到的锻炼又岂是能用金钱所衡量的一笔财富。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抗压能力

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各方面接触社会,踏入社会大学生们不再有所庇护,有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出现。有不认同、有指责在各种社会现象的压迫下大学生的潜能能得以激发。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从而更快更好得适应社会的环境,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石。

(4)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发展,使大学生能准确进行自我认识和定位

绝大部分社大学生社团通过民主理念的实际运作,由民主选举、自荐产生领导者。在共同学习与生活中使成员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套索他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自己在其他成员中德形象,逐渐形成自我观念,而这种自我观念又促进自我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避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缺乏自信、职业理想化、盲目从众等现象。

篇1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or independent ability and self-control, strong dependence, poor ability to bear in mind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purpose of university study,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style of study in university should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cultural knowledge, but also focus on the consistency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mode.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 study, life management, increasing incentive system, the addition of collective activitie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uch as the second class, it not only improve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form a good style of study, but also can enable learning abilities of students to be sustainable and practical. It makes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job in the future. When a university has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it can form a high quality university.

关键词: 学风建设;第二课堂;良好学习风气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the second class;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256-02

0 引言

所谓学生即学习的人,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但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为了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的应用,所以大学的学习和大学的学风有着更独特的内涵。在具有良好学风的集体里,绝大部分成员都能将学习科学知识放在主要位置,从而主动地去学习,就会形成一个以学习带动其他各方面发展,而各方面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学习的良性循环。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人才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人才的质量的衡量不仅仅是用其具有多少科学文化知识衡量,还有他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所以高校的学风建设应有其独特的内涵。高校良好学风的培养不但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着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学生快速适应工作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1.1 加强管理

1.1.1 加强对新生的管理力度

当代大学生具有适应能力强、勇于创新等特点,但是同时也具有自立能力差,生活、学习独立能力差和自制力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1]依赖性强,心里的承受能力差等缺点。有很多人还没从高中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学习带有被动性和依赖性。[2]很多大学新生还没有从高中阶段老师和家长监督下学习的模式中走出来,学习带有被动性、依赖性。上大学后,没有了来自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监督,学业就放松了下来。

因此对新生要加强管理力度。包括:

①任课教师的课堂管理,主要是出勤率和学习态度。

②建立新生入学初的自习制度,保证在大学开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

③辅导员、任课教师等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阶段考察,及时发现“掉队者”。

④建立“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品行,监督学生的在校学习。[3-4]增加新生的管理力度。为学生配备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师资力量,聘请了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全程参与到“导师制”,其中,工科类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从设计院及施工单位聘请优秀专家作为导师。

⑤对于学业成绩差、学校管理效果不好的学生,积极动员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监管中来。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新生的多方位的管理模式。

1.1.2 着重管理三个率和二类人

三个率是:①课堂出勤率,这是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最直接、最快捷的根据。②学生自习率,这是反映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依据。③考试不及格率,这是反应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与否的最重要指标,常常与学风问题紧密相连。

二类人:①考试不及格和考试作弊的人,这常常是学风较差的群体,也是应该重点加强管理的最主要的学生群体。②学习成绩有下滑趋势或上升趋势的人,这部分人是观察班级、集体学风变化的重要依据。应及时掌握成绩下滑者信息,深入了解导致成绩下滑的原因,及时找出解决办法。

1.1.3 建立多方面的督导制度

由辅导员、任课教师、班主任形成学生督导组,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督促和引导。从新生入学开始有针对性的为学生专业发展、选课、职业规划提供深度指导,并进行学生的阶段学业成绩汇总,对成绩不理想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管理。逐渐在班级内、系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1.1.4 制定严格的学生考核制度

在课堂出勤、期末考试、课程设计等考核环节,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在执行中严格把关。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付出了努力,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业成绩、评定等。

1.2 加强正向引导和激励制度

1.2.1 开展多样的学术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学生辅导员、班级导生、专业教师等对大一新生开展入学教育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专业骨干教师组织学术讲座,让学生意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学习兴趣,最后从高中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的兴趣性学习。

1.2.2 树立优秀的学习典范

优秀的学习典范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具有良好、显著的导向作用,可以把大家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_的“航道”,它还具有良好的扩展功能。宣传了一个典型,就在大众面前树立了一个可供学习的榜样;宣传一个学习典范,就会有很多学习典范成长起来。它具有一定的激励、示范功能。[5]将某些方面领先的学生引领到大众面前,让其就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宣讲,在鼓励先进者的同时,也起到激励后进、传播经验的作用。例如:找大四考研成绩较好的同学给下几届的同学做“考研交流会”。

1.2.3 奖学金激励制度

激励是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激奋的状态中,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高校的奖学金制度就是一项有着显著效果的激励制度。为引导和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奖励优秀学生和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设立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企业奖学金等。但在实际实施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丰富奖学金的种类。奖学金种类多样化,从而使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增大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增加获得奖学金学生的数量。使高校奖学金的作用最大化。

②奖学金金额的提升。鼓励和引导地方企业等参与到学生的奖学金活动中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奖学金的力度。增大奖学金的金额会使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明显增加。

③奖学金的评定标准多样化。在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将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定标准,还要逐渐增加其它因素的比重,例如,参加的社团活动的次数与获奖情况、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等,这部分由辅导员重点参与评定。

1.3 注重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增设第二课堂。

1.3.1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课堂授课变讲授为启迪,懂得如何启发是教学的一大艺术,启迪能激发学生主动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陪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机,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决策和创新的能力。[6]课堂还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等授课方式,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单纯的听讲者,变为课堂的讨论者、思考者,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

1.3.2 增加集体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鼓励和提倡学生成立学习竞赛小组和一些学习性质的社团,不定期举行一些活动,如辩论赛、英语演讲、专业知识问答会赛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加入学生社团或从事社会实践,在各类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1.3.3 增加第二课堂的教学

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宗旨和目标,以课外训练活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学术知识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社会工作、志愿者服务等为主导方向,与校内学习的第一课堂紧密结合,引导和督促在校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的设计、实施、总结中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科技竞赛、导师实际工程项目等。对参与并获得较好成绩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项目的“设计-实施-完成”,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专业知识应用等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再逐渐将理论知识生华,可以使学生走向“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提升了的理论知识”的良性循环中去。

2 小结

高校良好学风的建立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形成良好的学风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可持续性和实际应用性,为今后学生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才能形成高质量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艳秋.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4-105.

[2]于忠臣,等.基于调查分析 营造优质高效课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64-65.

[3]刘月秀,谭仕林,徐正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15-117.

[4]宁宏.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0-11.

篇13

(一)大学物理教材大学物理教材是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最为直接和方便的手段,对于学生的自学和更好地提高上课效率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大学物理教材更关注于系统理论知识的讲解,文字基本覆盖了整个教材,很少有插图,因而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更为直观形象的了解。

(二)大学课堂大学物理课堂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最基础的方式,真正的大学课堂应该不同于初中及高中的课堂,因为大学生的思维具有了一定的开拓性及灵活性,其实践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的增长,因而教师上课就不应该是初中和高中时那种“填鸭式”教学,而应起到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其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大学课堂物理教学中应采取的改革措施

(一)提高大学物理老师的素质老师在学生一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有一位著名的老师培养了多位科学家,当老师八十华诞同学们赶来为老师庆祝生日时,记者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对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答案意外的惊人,同学们都说是眼神,足见要想成为一个对同学们有切实帮助的老师,就需要热爱学生,要慈于父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成长。

(二)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注重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要注重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对于不同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首先,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要帮助其补充更多的基础知识;其次,如果有些同学擅长于理论的研究,要加强对其理论知识的传输,使之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有些同学动手能力较强,就要提供实验器材及方法,促使其从实验中发现真理;再次,大学课程有很多学科,其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理科学科,要求学生掌握更深的物理知识,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有目的地将学生往高深物理知识方面引导,使学生更深刻明白物理学习的目的,从而增强其提高专业水平的动力。

(三)注重趣味教学的方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一门学科,就必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其次,要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更好地展示物理知识的机理,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再次,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角色表演等方法来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去实验室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最后,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很好地联结起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同学们只有在实践中发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才会去努力学习它,因此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小结

篇1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来分析,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时期,思政教育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不管是何时思政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教育部门对大学生所实行的是分配制度,企事业单位将工作岗位指标分配给高等院校,高等院校再依据学生家庭和专业的情况,将工作岗位分配给学生个人。在这种就业模式下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大学生依据自身所分配到的不同岗位,做好不同的职业规划,教育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自身的工作,做好必要的职业规划,同时教育大学生爱岗敬业、奉公守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教育制度改革之后,我国大学生就业形成了自主就业、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就业体系,这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但也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此时思政教育从引导学生怎样做好所分到的工作转变为去选择和适应自身的工作岗位,积极的在工作中展示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高等学校在扩招之后,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使得岗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思政教育可以很好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帮助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形成自身独到的见解,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另外高等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仅仅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学生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在用人单位施展大学生的才华,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对于高等院校本身来讲,如果自身所培养的大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校就能够在用人单位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效益的提升,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声誉,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二、思政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分析

(一)思政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目前的国家政策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改变以往的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应用新技术新装备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增长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转型时期的社会发展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我国每年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数量却在不断地增加,这使得我国目前的就业岗位严重供不应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今年将会是我国大学生最难就业的一年,也被称作是“最难就业年”。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鼓励大学生就业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十分优惠的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和人才交流市场也都会在大学生找工作的旺季推出多场次的毕业生招聘会,千方百计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选择,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也推出了减免大学生创业企业相关税收的办法,鼓励大学生从多种渠道就业,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但即便是这样,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依然严峻,每年都有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这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造成了比较大的心理负担。大学生都有着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虽然能够通过网络获得比较广泛的信息,也大多有着比较好的理解能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要想准确无误的掌握就业信息,正确的理解国家的政策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和大学生自身的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高等学校有着大量的专业老师,他们自身掌握着比较多的就业信息,对于市场的需求与国家的政策掌握的也比较到位,由他们来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能够很好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技能,帮助大学生解答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高等学校的老师的统一领导之下,思政老师可以先通过开展系统的学习掌握相关的信息,然后再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传达给学生,最终帮助学生掌握市场的各种需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通过授课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国家各项政策的实质,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做好应对就业难的各种准备工作,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增强。

(二)对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能够很好的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对于应聘者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大学生来讲,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有时候还会影响到自己应聘时候的表现和情绪。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增强自身人才招聘的质量,对于应聘人员的心理素质和综合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大学生必须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升综合素质,以便可以更好的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在招聘的过程中,企业和事业单位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会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岗位的特点,提出多种问题来检测应聘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大学生虽然文化水平高,但是却没有社会经验,在面对残酷的心理测试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会出现紧张、怯场的情绪,这有可能会遭受到都企业的淘汰,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打击到大学生的自信心,产生一些负面心理,一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大学生甚至会怀疑自身的能力,做出一些比较过激的行为,这些都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思政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一问题,在思政教育的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讲述一些面试的技巧和在面试过程中提升心理素质的实际案例,并注重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就业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对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能够很好的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就业难的状况,从而树立良好的心理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这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讲无疑是很难接受的现实,自己寒窗苦读之后进入到高等院校学校,而毕业之后却没有合适的工作,这种付出之后心理上所产生的失衡,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认识一些认识上的错误,甚至一些大学生还会怀疑自身的能力,产生一些负面心理情绪,影响到找工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老师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大学毕业就业难其实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很多都是结构上的原因造成的,也有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通过思政教育老师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能将就业难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应该科学准确的看待目前就业过程中所产生各种就业问题。在实践中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能够让大学生更好看清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缓解大学生由于无法就业所产生的各种困扰,引导大学生对造成自身就业难的原因开展正确的分析,以便能够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少走弯路,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规划,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如果通过分析发现自身的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当前的就业形势所导致,大学生就应当告诉自己就业形势不好只是暂时的,只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能够在未来找到合适的工作,成就自身的理想。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