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议范文

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议

篇1

(20__年5月16日)

一、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4月22日至23日,省委、省政府在烟台召开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省委副书记刘伟作重要讲话,副省长贾万志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与会人员分别参观考察了蓬莱、莱阳两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烟台、潍坊、山东六和集团等单位作了大会典型发言。会上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表彰了30个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区和50家优秀龙头企业,公布了第四批174家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各市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农工办主任、农业局局长,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县市区委书记、优秀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总结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提出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会议指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20多年探索,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由探索起步、全面发展迈入了深化提高的新阶段,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推动农业产业化工作继续深入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工作指导和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体制机制,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快实现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分工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再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发展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培育省重点龙头企业50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70%,出口创汇突破200亿美元,75%以上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二)部署安排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515”工程,即用5年时间,投入财政与信贷资金100亿元,重点支持500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在“七个重点工作”上下功夫。一要在培育壮大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上下功夫,着力抓好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区,重点培育粮油、蔬菜、畜牧、水产、果品、棉花、林木花卉、种子、生物质和生态旅游十大产业体系。二要在促进规模化经营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优势,盘活资本,整合资源,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合与合作,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创新产业化经营体制,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和组织形式,提高综合效益。三要在推进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及质量全程监管体系,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四要在打造农业品牌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打造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及省级知名品牌、国家知名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等品牌体系。五要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村能人、龙头企业、村“两委”、乡镇站所、基层供销社等领办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合作、信用合作和供销合作,探索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小型基础设施股份合作、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形式。依托优势产业产品,组建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六要在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和引导。七要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信息网络、金融保险服务网络、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信息服务支撑、资金保障和技术服务。

(三)制定出台了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政策扶持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意见。一是加大财政扶持。按照中央今年加大粮油生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个重点投入力度的要求,省里确定今年农业产业化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由去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主要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贴息、担

保、补助、奖励。二是落实税收优惠。对重点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3至5年企业所得税。三是扩大金融支持。各级金融机构增加对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的授信总量和信贷额度。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对重点龙头企业用水、用电、用地、运输等实行优惠。五是对发展快、贡献大、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成效显著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表彰奖励。(四)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导。会议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完善各级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和配合,形成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把全省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会议还对当前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林业生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作出安排和部署。

二、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暨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结束后,23日省政府接着在烟台召开全省粮食高产创建暨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各市分管副市长、农业局长,12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分管副县市区长、农业局长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春耕生产和农业工作座谈会精神;滕州市、桓台县、莱州市作了典型发言;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助奥运进京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董树亭分别就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作了专题讲座;贾万志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主要精神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切实提高对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会议强调,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需要;是积极应对农业资源紧缺,确保耕地产出能力的需要;是应对种粮比较效益下滑,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应对农产品国际市场变化,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同时指出,我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具备单产潜力大、技术储备足、示范成效好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篇2

重油开发公司是克拉玛依油田中专门从事浅层稠油开发的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连续滚动开发,不断探索稠油开发管理模式,建立稠油生产经营管理的“前评估、中反馈、后评价”三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体系,通过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流程、加强过程管理、提升生产技术创新、优化标准作业程序、实施成本对标管理、健全业绩考核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使生产、经营、科研在各生产经营环节能够紧密衔接,实现生产与经营的协同工作,达到稠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浅层稠油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

(一)浅层稠油油田自身持续发展的不足

由于该油田经26年的开发建设后,生产作业环境变的异常恶劣:井点多、设备、设施因使用年限较长面临着报废及淘汰风险,可利用价值较低,油藏因其自身物性差,不具备低成本高效开采条件,导致生产操作成本逐年上升,造成油田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产量下降使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增大

由于浅层稠油生产方式主要为高温高压蒸汽驱油开采,由于稠油产量持续快速下降,高温高压蒸汽量并没有减少,使注采比下降,稠油吨油生产运行成本不断上升,使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三)“以产量为主”的管理方式

对于一个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下属企业,由于稠油原油产量不断下降,油田生产效益持续下滑,企业生存压力突显。为了提高稠油原油产量,在紧紧围绕如何完成稠油计划产量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经常采取“上产会战”的方式完成计划产量,吨油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且控制困难。

 

浅层稠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指导思想

根据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统筹规划的方法,针对油田开发现状,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设计规划制定生产与经营一体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思路。将一体化管理理念及方法融入于生产经营的实践中,企业管理完成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生产型”向“生产经营管理型”的转变,从而为油田实现高效开发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目标

1、完成原油产量计划

完成原油计划产量是每个石油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石油企业生存的基础,根据油田实际开发现状运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制定科学细致的上产措施,保证产量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

 

2、实现生产成本节约

要细分成本构成,对下达的吨油操作费用进行层层分解,实施预算管理、指标分解管理,各项经营活动都紧紧围绕原油产量这个中心去开展工作,全面核算经济成本与作业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稠油生产成本的控制和节约。

 

3、健全管理制度流程

建立和不断完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梳理管理流程,健全质量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等各类管理体系。各种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层次分明,基础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原则,实现程序化工作和程序化管理。

 

4、建立全员考核体系

构建了层次分明、执行有效地考核监督机制,决策与管理层、技术层、生产层的领导签订绩效考核目标任务责任书,对生产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分解到班组,实现全员考核。

(三)管理模式

建立生产经营“前评估、中反馈、后评价”三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体系,其中,前评估是对稠油开发方案、技术改造、科研等项目在实施前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实施的可行性审查评估;中反馈是通过生产中过程数据信息的反馈,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后评价是实施完成的项目和生产措施进行数据分析和经济效果评价。以三个环节为基础,利用科学决策、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实现生产与经营的协调工作,达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四)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特征

协同性。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现生产与经营、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协同一致性,即:生产管理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管理者与操作者之间创造一种协同工作环境,紧密联系,彼此协调。

 

关联性。通过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控制,分析研究生产经营数据,对各个过程进行辨析,总结相互间的规律,找出相互影响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管理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关联,消除了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

 

企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使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充分有效运行,关键在于推进其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一)建立集约化的管理机制

建立集约化的管理体系。建立由公司值班领导、机关各部门和生产、科研部门的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机构,按照将各个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协同运作,生产指令得到快速执行,实现生产过程的协调统一指挥,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难题。该机构的工作模式是采用日生产碰头会、周例会制、月度生产经营例会的流程。

 

(二)整合制度标准

根据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需求,建立以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设备管理、HSE管理、质量管理、内控管理、培训管理、开发管理等覆盖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制度和标准,形成指导企业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标准。

 

(三)建立成本预算定额管理机制

成本预算定额管理机制是通过预算管理、计划管理、材料的统一采购、结算管理、绩效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管理,使稠油生产的全过程得到成本控制。对生产单位制定成本预算定额指标采取两个原则:一是对重点油区加大人力资源及资金投入,对低效油区合理优化管理;二是按照优先保障企业人员、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的费用,合理控制材料、井下作业及用电费用,从而确保操作成本不突破预算目标。

 

(四)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

加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是各单位按照年初下达生产经营计划,以成本预算定额指标为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目标,加强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实现成本定额指标的控制。具体执行措施有:一是实施成本的精细管理,将成本构成层层分解,落实到区队、基层班组、每一个员工,形成人人有成本的紧迫感;二是实施成本的控制管理,对单位耗水、电、材料等实行对标管理;三是运用节能降耗技术手段实施保温改造、强化合同能源管理、电网优化升级等项目,达到降本增效;四是每月对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经营状况结算,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对成本的各类指标进行绩效考核。

 

(五)建立技术创新机制

一是制定出合理的科研规划。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和规范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管理,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实施跟踪和评价,积极推动科技项目有效实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建立健全科技评价与奖励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率。

 

二是推动协作技术研究创新。积极借助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的技术力量,开展多项科研攻关,形成符合稠油油藏特点的高效开发技术、方案和策略。遵循和坚持一个中心“以油田生产和效益为中心”,通过各专业、各部门、各层面的大力协作,解决油田开发中的三大难题(解决:油层平面和纵向上蒸汽推进不均衡、特超稠油开采技术、油藏中后期开采)。

 

(六)运用科研技术推动生产经营最佳运行

推动全员参与技术研究的创新及实施。一方面研究所加大油田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稠油生产中成本所占比例最大的蒸汽,对蒸汽有效利用的研究,在稠油开发中实施注汽精细管理,通过提压注汽、蒸汽计量、吞吐井分层合采、汽驱井单层注汽、提高蒸汽干度等科研技术手段,有效缓解了油藏开发矛盾,降低了稠油生产吨油成本;在工艺技术上开展降粘、防砂、封堵、优化井下管柱结构和泵型、提高供热锅炉热交换等科研攻关,有效改善了单井生产环境,从而提高单井最终采收率。另一方面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精细管理,针对制约生产的关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适用简约,低耗高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群众性献计献策、小改小革、发明创新活动及QC质量管理活动,集中团队智慧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如:电网改造、污水回用锅炉、冬季采出液站区保温等,减少了人员、设备、燃料、水量等生产成本的费用,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信用社 对策研究

当前,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进程中,我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信用社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也将面临新的问题、机遇、挑战,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给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____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动。农村逐步推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新型城镇化正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及非农业发展对金融资金的有效需求急剧增大,农村居民对金融的有效需求也大幅度增加,除了存款、汇兑、结算、银行卡等传统银行服务外,消费信贷、理财、电子银行等新兴金融服务也逐渐走入寻常农民家庭,为农信社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城乡一体化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

农村整体的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和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需要综合性、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更丰富、更完善的金融产品;促进农业增收,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需要更便捷、更有效的服务方式。因此,农信社必须在信贷管理制度、集约化经营、金融产品等方面展开创新,加快经营转型步伐。否则,就很难满足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很难适应现代金融竞争的形式。

城乡一体化发展,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农信社与“三农”同根同源、互相促进,要从战略定位、金融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实施变革与创新,增强助推城乡一体化的综合金融能力。农村金融业务普遍存在效益较低等问题,农信社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往往面临更大的商业化经营压力。在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现实情况下,对农信社给予适度的政策支持,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增加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强化政策扶持,能够让农信社有动力、能安心地去从事“三农”服务。所以,切实提升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是基础,建立和完善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是保障。

(一)切实提升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1、找准并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深化“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关键在于找准市场战略定位。从农信社长期的实践看,坚持“三农”战略定位不仅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体现政治担当,履行社会责任,更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找到路径。农信社应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投身城乡一体化大潮,努力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城乡金融服务差距大的难题。

2、扩展城乡普惠金融服务新渠道。

继续发挥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内容和形式,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储蓄、汇兑、、便民取款等基础金融服务,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从主要依靠物理网点转变为物理网点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等新型渠道并重转变,最大限度地打通金融服务渠道。以开放的姿态致力于同业合作,侧重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特别是注重把小银行的灵活性和地缘优势与大银行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财、保险、债券、外汇、资金等市场上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为农村地区提供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

3、实施多元化、差异化信贷支持策略。

针对城区、城郊、城镇“三城”客户群体,认真分析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金融需求的差异化特征,实行分层对接、分类管理,落实“双层经营”战略,既满足小额信贷的需求,又支持较大项目的发展。从体制、机制、产品和服务模式等多个层面入手,开发出符合农村实际、有效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产品,完善涉农贷款产品体系。加快形成一个由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政府、企业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机制,让信息更灵敏、反应更果断、服务更到位,做到一旦有项目,就尽快落地。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共同体等一系列有特色的信贷产品,做到应贷尽贷,大力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

4、创新涉农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针对涉农金融服务“风险高、成本大”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涉农业务风险管理措施,出台单独的准入、担保、拔备和核销等规定,合理设定“三农”业务风险容忍度,强化涉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涉农业务的制度、流程,增强制度、流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一整套适合涉农业务需求的信贷制度。以信贷管理系统等科技手段为支撑,加强对涉农贷款用途、资金流向、客户生产状况的了解和掌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搭建服务平台,落实反担保措施,借助政府的力量降低涉农业务信用风险,确保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

5、进一步深化农信社体制机制改革。

按现代银行的管理理念,以股份制作为方向,扎实推进农信社改制农商银行。引导农信社进一步强化法人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

健康的董事会、有效的监事会以及负责任的经营层,切实形成科学的权利制衡、利益激励和责任约束机制。建立区别于城市的金融产品研发、客户营销、服务渠道、风险管理、考评体系,以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培育本乡本土的金融服务队伍,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涉农服务组织体系。同时借助省联社“小银行+大平台”的完整的体系,提升农信社的综合竞争力。 (二)、建立和完善农信社服务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1、继续实施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对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实行长期的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以降低支农金融服务成本。对农村金融机构接受、处置抵债资产给予免征税费,降低不良贷款处置成本。全面落实县域涉农贷款的增量奖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的杠杆作用,激励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2、帮助化解历史不良贷款包袱。

因计划经济体制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欠款、农业灾害等造成的不良贷款,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复杂性,以现有扶持政策化解这些历史包袱远远不够。建议人民银行以专项票据形式对2007年末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给予以置换;建议国家在化解乡村两级债务中,重点解决拖欠农村金融机构的债务问题,把乡村两级拖欠不良贷款纳入政府预算,逐年予以偿还。

3、取消存款开户歧视性政策。

尽快消除有关机构对农信社等禁止开立社保、医保、公积金等存款账户的歧视性政策,使其与国有商业银行享有同等待遇。全面下放农村资金存款的管理权,允许财政、社保、住房、教育及国家其它基金在农村金融机构开户存款,鼓励地方有关涉农单位、企业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户,以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支农实力。

4、健全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

建议考虑加快推进农业保险进程,并由财政出资设立涉农风险补偿金,同时,建立涉农信贷担保机制,对农村信用社进行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散,解决涉农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问题。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加大“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

5、实施差异化监管准入要求。

建议考虑农信社的业务规模、所在区域及支农贡献等综合因素,动态调整制定存款准备金率标准,不搞“一刀切”,以增加农信社支持“三农”的资金供给规模。建议考虑农信社历史包袱较重及承担支农的社会责任,造成经营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在存款保费制度设计上,制定适当低于城市金融机构的费率,以使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实力用于支农。建议对主要监管指标达标、内控管理机制健全、资产质量较高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农村金融机构,适当放宽业务准入要求,如对银行卡等技术成熟、普遍运用的金融业务,允许农信社全面开办。

篇4

关键词: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问题;建议

一、目前电网企业计划管理的现状

本世纪初,我国电力开始实施市场化改革,基本实现厂网分开,重组了发电和电网企业,初步建立了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及政府监管体系,行成了竞争、开放的新型电力市场。在新形势下,为适应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规范和统一各级电网子企业的计划管理行为,把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目标管理,不断提高电网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全面发展,电网企业初步推行实施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对涵盖企业整体效能价值目标的各项指标进行编制、平衡、控制、调整、监督及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在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内部建立综合计划的业务流程,建立有关企业安全生产、建设、财务、营销、物资、人力资源等各方面中央数据平台,实现计划管理的基础数据信息化,确保各指标可控在控,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与一般单体计划管理模式相比,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系统管理、目标管理、量化管理、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思想,主要特点为追求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注重各指标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注重各企业之间及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控制与分析、企业基础信息数据集中整合与管理,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分析。

二、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综合计划的建立,为企业年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使各项活动均在统一的目标下进行,增强了企业决策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二是整体效益观念形成。在资源配置、电网投资、资金管理等方面,遵循局部服从企业、专业服从综合、注重总体的原则,做好综合平衡优化,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合理组织人、财、物,积极寻求企业整体效益最优化;三是建立了扁平化、清晰化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分层分专业的管理体系,从各个细节优化业务流程,部门之间协调顺畅、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四是企业的基础数据集中管理和信息一致性已经形成,“四统一”即“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下达、统一调整”的要求已经初步实现。

电力企业将综合计划管理作为全年生产经营工作重点来抓,“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计划管理模式已经形成,实现了“制度完善、指标科学、流程清晰、调控有力”的目标,计划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企业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整体合力,促进了电力企业整体运作和全面协调发展,确保了年度综合计划各项指标全面完成。

三、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在实施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将综合计划指标作为考核各集团公司、分公司的重要依据。综合计划指标分为公司经营业绩、电网发展、资产质量、供电服务4大类指标,全面体现了供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客观准确地反应了供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但是综合计划管理作为供电企业的导向性管理手段,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范围和管理手段方面还需要不断强化。

1.综合计划管理的龙头导向作用需要加强。为保证综合计划的全面实施,必须保证综合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综合计划管理与供电企业发展、电网发展和市场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实施供电企业年度目标计划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成为供电企业各专业层面工作的主要依据,成为涵盖供电企业发展层面和生产经营层面的龙头。

2.计划管理理念需要转变。计划管理中,各单位相对独立的条块分割式管理理念没有根本改变,计划依然为分散、多头管理,不能体现企业规模经济、整体利益,“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计划管理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只重视日常工作和生产而轻视总体计划的观念依然存在。

3.管理流程不够优化。目前,在综合计划管理中,各部门相对独立的条块分割式管理理念没有根本改变,使计划管理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存在计划分头编制、简单汇总集成、各自为政的现象,由于分口管理、条块分割,可能造成专项计划与综合计划不一致。综合计划的统筹协调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4.计划管理制度不健全。计划涉及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由于相关制度不够健全,有时造成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流程不顺畅,影响到计划的管理在各个工作环节出现偏差。

5.综合计划管理的全面预控和监督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公司实施综合计划以来,虽然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部门对全面丁作任务和主要指标进行了分解下达。但在具体的过程监督和过程管理与控制方面还存在研究力度不够、措施不力等问题。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部门虽然已逐步加强管理,但还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管控机制,以监督各专业层面完成预期指标:综合计划管理没有形成计划下达、过程监控、考核评价、总结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供电企业的整体管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6.计划覆盖的广度不够,深度不足,不能适应企业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7.计划下达部门和执行部门为一体的情况仍然存在,计划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尚未很好建立。

四、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建议对策

综合计划是供电企业发展经营的年度目标,综合计划管理是供电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供电企业完成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的实施措施。因此,建立与供电企业战略规划一体化的综合计划管理管控体系十分必要。

1.管理目标的完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中,综合计划指标的建立是关键,涵盖了电网企业全面的经营活动及体现企业最高效能价值。电网企业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负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负有保护电力消费者最大利益的责任。企业本身又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电力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可持续发展。综合计划指标应在实施中逐步实现体现电网企业保护国家能源安全和支持经济建设的使命,以及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电力服务的社会责任,创建企业发展的良性氛围。以综合计划管理为手段。全面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资金项目成本管控工作,建立综合计划、财务资金预算、工程项目管理一体化的协调管控机制 :以预算管理为龙头,强化资金预算审批管理。通过综合计划管理来跟踪资金流向、资金运作和资金周转率,从而提高供电企业整体运营水平。

2.转变管理观念,优化管理流程。要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专项服从综合、各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强各项计划指标的综合平衡,科学合理地确定计划目标,努力实现公司总体效益最优,进一步提高综合计划的调控力。坚持“四统一”原则,综合计划由计划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编制、统一上报、统一下达、统一调整,确保计划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纵向上,处于公司生产经营的最前端的各基层公司,负责提出生产一线需求。公司各部门深入研究,上下沟通,综合平衡优化,形成建议。各专业、各基层公司计划据此调整、细化和深化自己的计划。横向上,各专项计划的责任部门,均是公司综合计划的管控部门,负有审核把关、监督执行的责任。计划部门负责综合平衡,形成计划草案,报公司决策。

3.建立管理制度和办法。以“完善制度”为目标,建立健全企业综合计划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对计划编制、审批、执行、监督、检查与考核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定,明确管理职责,理顺管理流程,使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有序化;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月度综合计划跟踪分析制度和季度综合计划分析例会制度。

4.完善考核体系。综合计划管理的主体就是实现制定的目标,健全监督考核体系,是实现综合计划管理的主要手段。考核体系的设立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有效地实现竞争机制,体现管理参与者的价值观。努力做到每项工作都细化到事、量化到人、分解到位,并有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形成各级综合考核体系。为了建立供电企业一体化的管控体系。必须建立供电企业指标和任务的考核激励机制,将供电企业现行的年度业绩考核、绩效管理、月度考核、综合计划指标、专业考核等全部纳入考核体系,建立供电企业一体化的综合考核平台,形成年度绩效合约,通过月度经济责任考核和管控,确保年度绩效合约的全面完成。

5. 强化管控力度,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一是拓展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和深度,积极贯彻上级公司要求,对涉及投资和资金支出的的各项投入等都要制定专项计划,控制好规模。二是加强综合计划的全过程管理,在综合计划管理流程上要突出“分析、决策、执行、监督、考核”五个环节,要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计划的全面落实。要进一步加强强化月度动态分析工作,不断提高综合计划的分析深度和广度,加强异动指标动态分析,形成综合计划的闭环控制。

6.建立效果评估体系。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管理之中,以求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一个企业来说,持续不断的管理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前景下,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竞争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企业社会地位和成长潜力的基本因素。建立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创新效果评价体系本身也应是计划管理创新的内容之一,通过效果评估体系正反两面结果的反馈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使其在电网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7.完善信息系统。结合SG186工程数据平台,在系统分析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数字化平台,加快综合计划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推广,尽快实施到直属单位,延伸到地市公司。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业务流程,加快信息集成,加强综合计划应用系统与预算、财务、营销、生产、人资、安监等应用系统的衔接,统一数据口径,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数据信息的唯一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篇5

论文关键词:“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政策建议

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原因

1.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产生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的比重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68%,但是农业的产值仅仅只有全国GDP的13%(2006年数据),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农业作为一个弱势产业、农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有着不同于其它产业的特点,首先,体现在产品上,农业生产受到天气、气候、季节、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农业产品的生产,而控制这些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生因素又是极其困难的,农业的先天敏感性注定了农业产品很难做到规模生产;其次,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农民的生产活动往往远离市场,而且农业的生产周期又比较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难接受到市场信号的指导,因此常常会发生收成好了,却卖不了一个好价钱,这就造成了“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者,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实行,这虽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但是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农户过于分散,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形成产业集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扩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使农民无法得到产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好处。

1.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社会的分工需要各种合约来进行安排,有效的合约安排造就有效的社会分工,有效地社会分工会产生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而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合约安排。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贝恩的理解,产业组织是指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样创造一种既能避免垄断的弊病,又能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营的有效条件。而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农业产业的研究中,重点就是探讨农业产业部门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成果之间的关系(SCP分析框架)【2】,即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使农业的生产不仅能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能够给农户带来稳定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有较强的能力抵御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给农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美国、日本的农业产业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它们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这种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既要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给农户带来切实可靠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符合中国的地少人多的国情,以及农村试行的的客观实际【1】。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照搬国外成功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众多实践证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

1.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产生

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寻求一个更稳定和低风险的农业产业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孕育而生。“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来指导农业生产,即龙头企业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之前就与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这就保证了农户产品的销路,无疑是给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大的降低了农户的风险。其次,该模式中的公司往往对农业产品的需求量很大,需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家农户进行联合生产,扩大产品生产规模,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产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再者,在该模式中,基地作为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在其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代替公司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活动,并对农户的生产活动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它也充当农户的“代言人”,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它会作为农户的代表与公司进行谈判,这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政策建议,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总而言之,“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原本处于农业产业组织之中的弱势地位提到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

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2.1、“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国内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泰国正大集团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合资饲料厂,至今在国内有100多家企业和合资分公司,它们围绕蓄、禽、水产饲料的生产和销售,建立了配套的种鸡场、养猪场以及多级技术服务体系,采取有中方联营公司和农户签约,向农户提供鸡苗、饲料、防疫药品和饲养技术,按预定的价格回收成鸡等方式,推动养鸡业的发展,带动饲料销售。20世纪80年代末,瑞士的雀巢公司与黑龙江省政府达成生产奶制品协议,建立了双城雀巢有限公司。此后国内一些加工企业争相模仿,出现了像四川希望集团、广东温氏集团等一大批大型饲料企业【1】。

2.2、“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运行方式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合约的成功必然有着它独到的优越性。农户作为农业产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进行持续稳定的生产,公司作为工业产品的加工生产单位自然希望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使农户的持续稳定生产、公司持续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都成为现实。农户在这个合约中得到了更有利的交易条件,如技术服务,公司在这个合约中不仅使处于自己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得到了保证,并且降低了这个环节中的交易费用,使公司能够专心应对下游市场,扩大生产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农业公司为龙头,利用基地的作用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最终以合约的形式把农户和公司连接起来。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加工和销售,而基地充当二者的“中介”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公司利用自身靠近市场信息的优势提前对农产品价格进行预测,通过与基地签订合约的形式确定本年度生产数量、品种及主要品质和技术指标。公司不仅与基地签订合约,也与农户签订合约。公司与基地以经济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为了保护农户的利益,公司在合约中会指明一个最低收购价,这个最低收购价有可能低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也可能高于当年农产品实际价格,目的是当市场价格突然下降很大时,农户那不至于受到很大的损失,这对农户的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因此也被成为最低保护价。在生产过程中,基地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户实行技术培训、物资采购、生产期间的日产管理或标准化的生产规程。待农产品收获之后,由基地根据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约,进行检验、收购,最后由公司进行最终加工和销售。

2.2.1、公司起主导作用

公司在整个生产经营模式中起着主导作用,正是公司对农产品的需求,才使得公司、基地与农户连为一体。公司作为一个对市场信息时刻保持高度灵敏度的生产单位能够把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来调整产品的生产,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来讲,公司通过自己的信息网络了解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品种、品质、规格等的需求,然后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将这些信息传达到农户和基地手中,引导农户合理确定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公司作为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能够带领农户与市场接轨,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公司通过农户集中生产的方式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从而使自己的生产成本下降,有利于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当地的主导产品,并最终创造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2.2.2、基地起关键作用

基地在这个生产经营模式中充当公司与农户的“中介”,对于“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这个合约安排的实施,基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基地一方面与公司签订合同确定本年度农产品收购的数量和价格,一方面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确保产量。基地的表现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又可以分为农民专业协会、村级经济合作社和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其中农民专业协会表现形式为农户一起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属于多功能的农民合作组织;村级经济合作社表现形式为农户共同生产和经营,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农户进退自由的原则,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经济合作组织;贸农工一体化企业是为了拉长产业链,扩展生产经营范围而介入了农业生产的贸工农一体化联合经营企业,为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企业,一般属于法人机构【3】。本文研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第二种,这也是现实中存在最多的一种形式。基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基地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充当了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断层,将农户与公司结合在一起,使产、销连成一线,降低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交易费用,减少了市场风险。其次,基地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多家农户集中进行生产,有利于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再者,基地的存在有利于农户提高自己的谈判资本,降低自己的谈判成本,从而使公司的违约成本提高,降低了公司的违约可能,是该合约安排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的有力保证,从长远来看,这对双方都有利。

2.2.3、农户起基础作用

农户是现代化农业最基层、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农户的职责是按照公司对农产品产量、质量、规格的要求进行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免费论文。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很难实现规模生产,一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机械来部分代替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但是在一些农业生产环节中,至少在目前农户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主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农户在农业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组织创新有着很多内在优越性,给农业产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被认为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但是作为一种合约安排,它仍然存在它的局限性。部分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地区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它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3.1、信息不对称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存在着信息和履约方面的缺陷。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合约理论认为,由于信息费用的存在且不可能降为零,这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所以合约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合约存在着违约的风险。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由于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公司直接面对市场,可以时刻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因此公司在与基地的合约中处于信息优势,而且每年农产品的交易价格一般都是公司确定。具体表现为,在市场价格低于合约价格时,公司存在强烈的压低交易价格的动机,另外,他也可以利用合约的不完全性,在合约制定时就向自己的利益偏移而去损害农户的利益,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基地和农户无法阻止这种行为发生。按照博弈论,当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遇见未来行为的结果时,如果预期的结果对己方不利,它就不会选择合作,或者利用自己信息优势地位去改变合约的某些条件,以使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4】。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有在预期的结果对自己有利时,公司才会选择合作,这就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

从农户的角度来说,由于大多数农户的法律意识淡薄,普遍缺乏长远意识,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不惜放弃长期的利益。具体表现为:当合约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虚报产量,以增加履约的数量,而增加的部分可以从市场中购买,以赚取合约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反之,当市场价格高于合约价格时,农户可能隐藏产量,以减少履约的数量,而将隐藏的产量按照市场价格卖出。这也加大了合约的不确定性【4】。

3.2、基地中介组织的不完善

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基地的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在市场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仍然是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存在,无法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在基地的内部构架方面,由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实行农户进退自由的制度,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合约价格大于市场价格时,农户觉得有利可图,便加入农村合作组织,一旦发现合约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便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马上就宣布退出农村合作组织,这就导致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资产和成员的不稳定。这使得基地无法履行合同中规定的对农户的权力和义务,因此有些地方即使有基地的存在,但是当地农户还是“单打独斗”,基地的作用没有凸显出来。而且当基地一方违约时,公司即使向法院起诉政策建议,基地也可以以法律地位不明确为由不承担法律责任,这导致了基地的违约成本很低,加大了其违约的可能性【4】。

在基地的人员管理方面,由于基地成员的流动性和资产的不稳定性,导致基地很难在组织内部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运行政策,从而使基地服务农户的职能难以得到实现。由于基地几乎对农户没有实行任何约束性的制度,处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户往往都表现得很松散,农户之间的凝聚力很低,缺乏集体行动的意识,农户背离基地分配给自己的生产任务而自行决定生产的事情时有发生,这违背了基地最初组织农户统一进行生产的意愿。

因此,基地中介组织无论是在内部构架方面,还是在人员管理方面,都亟待进一步加强。

4、政策建议

为了在弥补“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缺陷,需要一定的制度优化安排,即在不改变该模式的优势的同时,对该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以避免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1、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

杨小凯—博兰德的专业化分工演进模型认为,人们对专业化水平有一个最优决策,所有人的专业化决策一起决定了当时经济的劳动分工水平,分工的水平决定了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分工的演进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了分工的潜力,同时提高了交易成本。只有分工演进到一定水平并保持进一步分工的潜力,人均收入的在增长率就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提高,从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提高是有可能的【5】。

该理论认为,专业化分工在产业生产过程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同时专业化分工存在着进一步分工的潜力,当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时,就可以使原有的合约安排更有利于产业的生产,在理论上,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分工可以进一步进行细化和优化,使之达到一个最优状态,这是“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制度优化安排存在的理论基础。

4.2、制度优化安排的具体体现方式

“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安排的完善。当合作将无限期地合作下去时,或者说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都高于其的违约收益时,任何一方追逐短期利益、背离合作的动机和行为都是不理智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会根据遵循经济人的假设,实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于是就会选择履约,此时,合约能够长期稳定的持续下去。因此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合约中,应加强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具体来讲,可以引入信誉度指标,公司可以给每家参与生产的农户的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某农户出现违约的现象时,立即降低该农户的信誉度级别,采取不予再次合作或与之类似的措施,使农户的违约成本提高;同时基地也可以代表农户给公司的行为进行信誉度评级,一旦发现公司有损害农户的行为发生时,也可以采取不予再次合作的措施,使公司的违约成本增加。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当某个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变得激烈时,处于合约双方的违约成本就会提高,因此增强公司和农户的竞争意识也很重要。

完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构架。基地作为“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中的公司与农户的桥梁,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针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内部构架和人员管理上的缺陷,需要政府、基地和农户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作为一个公共机构应当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要在关于建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和提供市场信息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广大农户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中必要性的意识,同时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其次,作为农户来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摒弃追逐短期利益的狭隘思想,科学合理的参与基地的相关工作。最后,对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本身,一定要加强修炼自身的“内功”,在花大力气在完善组织的内部构架上,加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人员管理,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在市场信息的收集、技术方面的培训、生产计划的制定等诸多方面对广大农户服务,尽最大可能维护广大农户的利益,在广大农户中凸显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

增强政府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作用。政府作为一种重要的外生力量对于农业生产模式的运行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具体来讲,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的市场竞争法规,进一步规范农产品市场,杜绝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强势一方利用自身的优势压榨弱势一方的行为发生。同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一体化经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使农户的收入得以增加。

篇6

关键词:烹饪教学 一体化 烹饪实训

近几年,第三产业的发展形势给烹饪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烹饪专业的教学质量决定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衡量烹饪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往,我校过于注重理论化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毕业生空有职业资格而缺乏岗位实践能力。当烹饪教学脱离实践,既不能反映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点,也不符合社会对烹饪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通过实践技能培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创新能力。鉴于此,我们的烹饪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要改变以往“黑板上炒菜”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技能培训内容。

烹饪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它将理论教学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该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烹饪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减少实习材料等教学成本投入。烹饪专业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优化烹饪教学成果,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1 模式定义

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在烹饪教学中,以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以构建具有教育性、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一定技能水平、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的具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特色的教学范式。

2 操作程序

2.1 建设烹饪实验室,提供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的硬

件设施的配备,如烹饪实验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在不断完善烹饪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的配备(包括烹饪机械设备的购置)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同时要体现实验室的教学功能,确保实训课程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在实验室的格局和场地选择上,也要综合考虑其生产示范及创收功能。

2.2 调整实习、教学比重,制定实习计划 传统的理论教学比较注重国民基础素质的培育,其主要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而职业教育侧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因此必须定期开展实训课教学。1993年,国家教委会职业技术教育司编订了烹饪专业教学计划,实训课程安排与教学理论课程的比例超过3:1。有些学校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这一要求。在实验室设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掌握现阶段地方饮食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后,可参考教学大纲对实训教学计划进行修订。比如,相应增加面点制作技术的教学内容及课时总量为356课时,实习课程为250课时。由此便能确保所有学生的实训时间。此外,由于烹饪专业实训课要求连贯,因此建议实训教学课程3节连上,这样有助于整合教学内容,同时能很好地将实训课程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确保教学效果满足预期要求。

2.3 班级分组 为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可考虑分组教学,把40人以上的班级分为两组开展中餐烹调技术教学和面点制作技术,同时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每周由两位教师轮换负责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学生人数少,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就能比较到位,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4 组织教学,与生产经营结合 烹饪技能的训练所需要的真实原材料,如各种动、植食物等,具有易损、易变质、价位高的特点,进而构成比较高的训练成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些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变成食用品。因此,可以把实习训练与生产建立联系,进行对接与藕合,延伸产业链。通过生产、销售、生产的方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双赢,进而增加了学生的实习训练机会、提高了熟练程度。

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模式

3 模式的成效

3.1 教学质量方面 通过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是烹饪专业适应市场化需求做出的调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社会需要,同时给予学生职业操守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采用该教学模式开展烹饪课教学,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①学生动手能力强,技能熟练,深受单位好评。目前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为100%。②学生综合能力强。通过革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经营管理和成本核算的能力,拥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意识强,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3.2 教师业务水平方面 对产学进行一体化研究,通过整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的技能水平。在新的产学教学模式中,突出教师在教学、指导、组织、管理中的职能,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学校内部形成教学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3.3 社会影响方面 通过开展便民服务工程,为市民制作各种丰盛的点心,丰富了业余生活,培养了自身技能。通过活动让学生有了技能的展示和自我推荐的机会,而且深受好评。借助举办技能节,邀请全市各大宾馆的领导参观指导,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使得学生的技能更加符合用工单位的需要。

3.4 经济效益方面 在烹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实践实习都要用到原材料,对于学校来讲,这是一笔非常大的教学开支,通过改革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将教学、实习、生产、经营进行资源整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实践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解决了烹饪教学和实习的费用问题。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可以完全保证教学、实践实习的开支,甚至出现盈余现象,利用盈余为学校添置一些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实验室的教学条件。

3.5 实验室功能方面 通过变革教学方式,实验室的功能得到充分的挖掘,社会服务功能、教学功能、生产示范的功能、创收功能都得到展示,使得实验室的使用率超过90%。通过对教学训练任务进行市场化经营,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一个和企业充分结合的环境,提高了学生的质量,增强了学生的效益观念和集体协作意识,并且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得到提升。

通过产学结合,进行教学、实习、生产、经营一体化式教学,是我们近几年来对烹饪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促进了烹饪教学成果的商业化,在市场实践中取得成效,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许,但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存在不足,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为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培育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武杰.烹饪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尝试[J].中等职业教育,2003(02).

篇7

目前,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1、片面强调城市化,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加剧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小城镇建设在江浙一带取得了重大成就,集中体现为乡镇企业的广泛发展,使得部分农业开始转化为工业、部分农民转化为工人、部分乡村转化为工业化城镇,这种小城镇化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早期成功形态。自进入新世纪,我国城市化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西方旧有单向“两化”发展模式,片面强调资源、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忽略了城乡均衡协调发展,使得固有的“二元结构”矛盾加剧,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两极化”的恶性发展,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西方社会早期的“两化”进程,是在资本自由化状态下推动形成的。即,一方面由于资本在城市的高度集中,推动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及城市工、商、服务业等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资本向农村的扩展侵袭,又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及失地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由此造成先进繁荣的城市与落后衰败的农村之间的对立和城市里贫富阶层之间的对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百年发展,这两种对立已趋于缓和。但是,在拉美及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这种单纯追求城市和工业发展的“两化”模式及其所酿成的两大对立仍在蔓延与发酵,并成为阻碍发展、生成动乱的主要温床。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在西部相对贫困的地区,这种单向“两化”模式所导致的“二元结构”矛盾加剧,在制造出大量“城市病”的同时,恶化了城乡关系,造成了走向繁荣的城市与日益贫瘠的农村的严重对立。

2、现行农村体制亟待改革目前,我国农村体制的基本形式,仍为自80年代末期实行的“”。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升,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与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农村深化发展的需求。现行“”有两方面特点:

第一,土地使用权归个体家庭所有。第二,土地管理权由县、乡(镇)、村等3级行政中心管理。这一体制对于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济的改革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按照市场要求统一组织大农业生产;(2)使得农业的机械化、精细化、科技化、标准化难以大范围开展和普及推广;(3)诸如水利实施大型农机农资无法有效规模利用;(4)农村行政管理机构难以有效组织农业领域的规模生产经营;(5)难以协调有效地推进三农改造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西部多数农业县长期存在的粗放式生产经营、品质及价值含量难以提高等等,其根本症结,应与农村体制相对滞后直接相关。

二、创新思维,探寻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路径

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科学发展观,汲取西方“两化”教训,因地制宜,就探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业现代化新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1、以农业资产“股份化”逐步深化土地使用权改革参考国际与东部地区成功经验,在目前各地推进三农改造已证明行之有效的各种方案模式的基础上,建议参考珠三角九十年代以来的如下做法,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资源的资本化运作;

(1)“外来投资+土地使用权入股”。即由外来投资大型企业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等持股,农户或农民以所占有土地的使用权入股,商定各自所占比例,组成股份制,果、农或种养殖类股份有限公司;享有股份与分红利益的农户人员,既可外出务工,亦可根据需要,成为股份公司内员工。

(2)“内联式+土地使用权入股”模式。即在具备有组成企业化生产经营基本条件的地方,由村、乡(镇)政权机构出面协调,由具备相应条件及资格的果、农或种养殖大户牵头,小散农户以各自所占有土地及所能够提供的资金入股,协议组成特定生产经营性质的股份有限公司;享有股份与分红利益的农户人员,既可外出务工,亦可根据需要,成为股份公司内员工。东部及国外的经验证明,这类农业资产的资本化股份化运作一是有利于更新旧有生产方式。即将旧有以农户为基本单位、分散粗放式的果业、种养殖或其它门类商品的生产经营方式,提升为具有现代化基础性质的企业化模式,为向高科技、高品质、高价值含量、精细化生产经营方向迈进,奠定基础。二是有利于破解“二元化”难题。随着生产方式改变,农民除享有按所入股土地应占有股份外,则无论外出务工或就地在所入股企业就职,身份皆随之而市民化。同时,因为有股份分红及务工收入的双重保障,单向“两化”中所难以避免的农民被迫贫困化问题,可得到合理解决。另外,诸如医保、社保等政策的贯彻落实,也较易推行。三是有利于招商引资。投资现代农业与工厂化种养殖业,已成为具有前瞻眼光的工商业企业的一大选择。实施上述农业资产的资本化股份化模式,则不仅有助于更为顺畅地吸引农业领域的外来投资,亦有利于在充分保障外来投资利益的同时,保障为其提供土地使用权农户的利益。另外,对于适合使用入股形式的非农投资,可因前期购地成本的大幅减低,增大对其的吸引力;同时可避免“土地财政”带来的各种弊端,使地方政府通过新兴农业工业的规模运营获得财税收益。

2、探寻推进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农业产权的资本化股份化的过程中,加强农村、农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一大重要任务。通过农业资产的股份化和生产方式的集中化、工业化,积极探索和试行:

(1)农业村镇的社区化。对于具一定规模企业(特别是农场、种养殖场等农户入股类企业),以及偏僻落后、已不具备人居基本条件或发展前景的村落乡镇等,可以农业劳动者及其资产入股的大型农业或工商企业为中心,合并分散空穴化的村、镇,集中建设由县政府直管的大型社区,在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农民的工人化的同时,实现农村居民的市民化和农村的城镇化。

(2)创建“大县城+中心镇+社区”新型三级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撤并、减层、扩盘、分权”,改革传统行政区划与管理格局,撤除原村级政权管理,纳入县城及镇直管范围内,设置为社区,形成以县为基础、行政经济片区有机协同的“大县城+中心镇+社区”新型三级行政管理体系。

(3)逐步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级产业管理体系。以“农业村镇的社区化”和创建“大县城+中心镇+社区”新型三级行政管理体制相协同,逐步探索试行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即将部分产业性县级行政管理部门(局委办)逐步转型为对应的“农业产业协会”、“果业产业协会”、“交通运输业协会”、“县域工业协会”等市场性产业管理机构,将其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分离,原有政府产业职能部门的部分职权责任下放至协会,使之有权有职有责,利益则与相应产业领域的运营效益挂钩,合理确定,形成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3级产业管理体系。

篇8

【关键词】专卖内管 升级 需求 建设

一、内管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我省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内管系统)自2008年开发建设以来,内管系统已实现了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了有效监管,系统已成为开展专卖内管工作必不可少的有力手段,对建立健全专卖内管长效机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局颁布了新的《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后,新的内管工作规范在组织安排、预警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的准确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动态,抓住行业监管重点,提高发现异常问题的有效性,加强我省督导和监管水平,从而保障我省内管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实现内管工作再“上水平”,建立一个符合国家局新的内管工作规范要求同时兼顾我省专卖内管工作实际需求,并按时与国家局专卖内管系统对接成功的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

二、当前内管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内管信息系统中监管措施的设置同现阶段生产经营实际不符、针对性不强,省市县三级局缺乏层级间的督促指导、工作质量没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内管系统销售预警模块无法提供有效预警,综合分析模块已无法使用,原因是原有的湖南省商业系统升级为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后,其后台销售数据未与内管系统有效对接,使得内管系统不能自动抽取到卷烟销售数据,无法产生预警,当前内管系统无法运算分析排查异常品牌、异常订单进行有效预警。目前,内管异常品牌和订单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查询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数据后由手工统计计算的,无法自动排查,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急待升级改造。

(二)因为内管组织机构发生变化,原有的“内管员-内管部门副职负责人-内管部门正职负责人”的组织架构已与现状不符,尤其是县级局的内管部门负责人同时又是内管员,市级局没有内管部门副职,因此在工作流程设计上要进行调整。

(三)内管信息系统中涉及同级业务部门的异常情况登记、整改通知书、规范意见书等相关模块,因涉及不同的部门,系统应用程度不高,多采用内管部门形成纸质文书进行下发和会商,待相关部门回复后再由内管部门在系统中录入,时效性不强,流程监控不及时。

三、内管信息系统需求建设的目标

(一)准确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动态,突出监管重点

按照《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国烟专〔2011〕49号)的要求,在行业的重点环节设置监管点,通过信息系统的自动抽取比对,对异常情况提出预警。由以往的全环节、全过程的监管模式,改为对关键环节的重点监管模式,有针对性的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动态,提高监管的效能。

(二)加强数据分析,提高发现异常问题的有效性

对于信息系统自动排查出的预警问题,通过分析工具的帮助,将无效预警筛选过滤出去,找到真正有问题的有效预警。并通过工具的深入分析,确定预警问题是否内部违法违规线索。

(三)加强层级督导,提高监管水平

通过信息系统平台,省局随时汇总分析市级局的预警筛选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各单位的专卖内管工作动态,对市级局运用系统开展监管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查找监管不到位、不及时、走过场等问题,定期向有关市级局通报情况,督促有关单位认真整改处理,调动基层积极主动性,促进内管人员履行职责,有效提升专卖内管工作质量和水平。

(四)按照“平台+应用”的模式,搭建管控业务类的综合监管平台

严格遵循国家局确定的信息化统一路线方针、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按照“平台”与“应用”分离的模式,将专卖内管相关的所有指标进行统一定义、统一管理、统一计算,搭建管控类业务的监控平台,为我省一体化运营管控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内管系统升级改造需求建议的内容

(一)卷烟预警模块

1.提供在同一个订货周期出现同一IP地址订货的零售户订单预警,对于客户在订货过程中出现的“五同”现象,即同一IP地址、同一订货时间(订单提交时间仅间隔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相同订货数量、相同订货品牌、相同订货金额,要提出预警。通过筛选此项预警客户名单,提供有效线索,有针对性调查相关零售户实际经营现状和经营能力,核查其是否存在代订卷烟或订购卷烟被收购的行为。

2.提供一人(身份号码相同)使用不同银行卡(卡号后六位不相同)结算的预警,防止出现一人结算多个零售户卷烟订单的行为。目前内管系统只能提供结算银行卡后六位尾号相同的预警(同一帐号),而不能提供一人使用不用银行卡结算的预警。

3.提供一帐多户监控模块,类似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的运营监控模块,可以对同一电话号码、同一结算账户的异常客户进行查询监控。

4.提供月订单量超过20件的零售户订单总量预警。通过筛选此项预警客户名单,可以有针对性对零售大户的销售、库存、省外烟价格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同时增加协议供货客户、卷烟功能店客户查询备案功能,便于对此类零售大户的经营情况的监管,查看是否存在向关系店货源倾斜的问题。

5.增加零售户客户等级、市场类型、经营业态的变化预警,对于频繁改动、手工调整导致出现上述零售户属性项目变化的提出预警,内管部门便于从中查找异常情况。

6.增加预警信息筛选过滤工具,通过筛选过滤工具可以从大量的预警信息中按照设定的时间、品牌、集中区域、零售户等级、类型等等条件中选择最具代表性、最具有相同性质的预警,再次细分预警信息,从而找出异常问题的规律,同时排除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无效预警,再根据可疑订单启动异常调查流程。

7.增加专卖信息系统和营销信息系统在网运行客户数量不一致的预警,对于零售户办证未入网或向超许可证期限客户供货的情况进行监控。

(二)工作流程处理模块

1.县局内管人员系统操作权限分配的问题。全省系统第三轮人力资源改革以前,处理系统预警和异常登记流程需要用到两个不同的帐号(内管部门负责人、内管员)和权限,人力资源改革以后,按照要求多数县局只配备一名内管组长,建议调整系统操作权限,将原来内管部门负责人、专职内管员的操作权限可选择性分配给内管组长,以便于流程操作,也符合工作实际。

2.同级业务部门应加强对内管系统工作流程模块的应用。目前内管系统中出现需要同级业务部门分析、说明的异常问题时,通常是内管部门以纸质版异常登记表格或工作底稿的形式下发给相关业务部门处理,处理完后内管部门要将处理的情况录入系统来完成流程归档,系统模块功能应用不充分,工作效率不高。实际上内管系统可以为同级业务部门人员提供用户名以及处理分析、调查核实异常问题的权限。建议内管系统与一体化综合管理实现有效对接,将需要业务部门待办的任务下发到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待办任务栏,提醒按时完成任务。同级业务部门责任人通过内管系统处理完成待办任务后流转到内管部门,内管部门再根据反馈的结查进一步核实、定性、处理、打印归档。充分运用系统加强痕迹化管理,同时也省去重复劳动量,便于查询、汇总。

3.增加四员联动信息反馈流程。通过四员联动信息反馈可以让四员之间通过内管系统经常保持联系,进行信息反馈,相互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解决市场管理、卷烟销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四员联动信息反馈流程可以由各业务部门的内管联络员具体操作,特别是治理卷烟非法流通工作的四员联动和有效衔接,通过系统反馈工作中遇到的不规范现象,内管部门对反馈的现象进行初步的调查、核实后,转发到责任部门进行说明、整改,在限定期限内需要有处理结果反馈到内管部门。

(三)真烟案件报表模块

增加查询查获真品卷烟案件模块。目前对于查获真品卷烟数量的统计是通过查询专卖管理系统统计报表模块来完成的,内管系统没有与专卖管理系统在真品卷烟的案件查询上实现有效对接,真烟案件的上报和处理建议参照四川省局方案。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内部专卖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2012年8月

篇9

一、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目标:高产、优质、高效益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下,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采取外引内联和贸工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对利用不够充分和尚未利用的牧业资源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建立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

这样的发展路线,不仅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也是农牧民实现小康的需要。

二、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径:以市场为导向,以“高起点、集团化”为抓手

围绕上述发展战略,吉林省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畜牧业及其产品开发,市场导向的意义在于对产品开发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配置,这就决定了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发展现代饲料加工业,对生产经营者和劳动者进行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在发展策略上,以“高起点、集团化”为发展策略。在高起点方面,向市场投放名、优、新、稀、特等高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及其加工品。

在集团化方面,强化合同制,以双边和多边合同,采取公司加畜牧专业户或股份制的形式,组成相互依存同兴共荣的贸工牧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增强产业开发的能力和市场竞争的实力,共享经营成果,共担经营风险。在产业集团构筑上,以畜牧初级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实行牧工结合,工商衔接,贸工牧一体化,以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以平等互利条件实行跨国跨省区的联合和合作,引进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吸引专业人才,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三、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建设饲料基地和饲料工业

现代畜牧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饲料工业基础上的畜牧业。

改革开放后,地处世界玉米黄金腹地的吉林省,现代畜牧业依托丰富的饲料资源有了长足发展。具有标志性示范性意义的是皓月(牛产品)、华正(猪产品)、光泽(乳制品)、德大(鸡产品)等大型肉蛋奶贸工牧一体化产业集团的发展壮大。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田向种田能手集中,全省现代畜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必将带动饲料基地和饲料工业的大发展。

实践中,吉林省饲料基地按地区饲料资源和发展畜牧业的需要实行分区建设。西部半干旱农牧区的草原地带,重点是保护植被,防止土壤“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打草原深井实施喷灌,建设人工草场(草库伦),放牧地与采草地实行分区轮牧,在牧区建立预防雪害的饲草储备。中部农业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周围,适应以鲜乳供应为特点城郊畜牧业的需要,确保青饲料的常年供应。

四、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建议

畜产品产出季节性与需求的常年性和节假日需求的集中性,为畜牧业带来市场风险。固定资金的集中投入与流动资金周转中出现的困难,也制约和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亟待政府利用财政、金融杠杆,协调相关利益主体,共同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一)财政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农牧业具有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等特点,属于公共需要。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长期的投资渠道和投入机制。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畜牧业资源及利用现状制定出台不同的补偿政策,使财政投资发挥出最大效益。同时,重点在增量调整上下功夫,使投入到畜牧业的资金逐年有所增长。增加项目实施工作经费,逐步提高财政支持畜牧业支出增量占财政总支出增量的比例。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与金融政策配套形成的合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好的项目实施提供利息和部分保费补贴。

三是从顶层设计开始,整合财政资金。解决多年就想解决而未解决的资金来源渠道多、交叉分散问题。同时,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健全财政扶持政策、体制机制。建议中央管宏观调控;省为中观管理,主要是产业政策、布局、疫病、良种等;具体项目一律由市、县来管。

四是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畜牧业投资营运管理体系。一方面,编制切实可行的与当地畜牧业经济结构相配套的财政投入畜牧业的中长期计划;另一方面,统一管理财政投入畜牧业的资金,协调相关部门关系。要重点投向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养殖业生产体系,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要重点投向畜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结构和畜产品结构“调新、调优、调强”。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促进养殖业、加工业、饲料业和兽药业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统筹发展。在优化品种结构上,坚持做到“三个调整”,即向优质上调整,大力提高三元杂交猪、牛所占的比重,大力推广羊、禽应用优良品种;向食草型上调整,大力发展牛、羊、鹅,使秸秆和饲草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降低饲养成本;向特色上调整,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打造畜产品的特色品牌。在优化产品结构上,把优质、营养、安全、绿色的畜产品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扩大加工能力,延伸加工层次,按照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加快畜产品开发。

(二)金融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开展养殖圈舍抵押融资工作,建议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金融办、财政、畜牧、土地、银监会、银行等部门参加,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推进此项工作。

二是研究制定政策性文件。开展畜禽圈舍产权抵押融资工作,政策性、原则性较强,没有政府扶持,工作难以推进。建议省政府制定出台具体的意见和办法,明确工作思路,细化具体抵押操作流程,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建议在政策文件中界定三个主要问题:由畜牧部门对养殖圈舍贷款资质进行初审并发放《畜禽养殖圈舍所有权证》;建立养殖圈舍价值评估及抵押认证体系,对取得所有权的养殖圈舍,允许其直(间)接向金融机构抵(质)押融资;贷款利率按国家规定下行标准执行。

三是设立风险资金。从调研情况看,开展畜禽养殖圈舍产权抵押贷款面临两个突出问题:银信部门难以对抵押物进行有效的后续管理和风险控制;抵押物流转变现难。建议从省政府金融办“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风险保障基金”中,划拨专项设立畜禽养殖圈舍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资金,在银行的债权无法实现时,按相应比例对银信部门进行代偿。

四是建立畜禽养殖圈舍交易平台。建议在吉林现代牧业网建立畜禽养殖圈舍交易平台,组织开展养殖圈舍产权流转、招拍挂等交易活动,促进养殖资源变现,解除银信部门的后顾之忧。

(课题总指导:张家桂

指导:王 峰 张立山 施晓东 李少丹

顾问:陈

篇10

目前,大多数申请“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其目的是满足应急性需要,即获得全国范围的生产经营权;在原始积累阶段,企业最需要经营自由度!至于研发能力相对次要,而且很弱,虽然少数企业做了一点投入,仍不具备可持续能力。从产业化角度来说,都还没有足够的创新动力。在这种背景下,产业政策应满足一部分善于经营的较大企业对资本积累的迫切需求。

最近若干年,登海种业一直暗中亏损,如果没有与先锋公司的合资经营,后果将非常不乐观。许多股民以为登海掌握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育种术,其育种研发能力超一流,所以认定这是一支好股票。这要分析着看,假如登海停止研发,放弃“超级”概念,它或许是一个盈利能力很强的企业,可是受“超级”拖累,近些年的育种研发投入没有正回报,反而成了亏损之源。对这家企业来说,“育繁推一体化”已成为包袱。但总给先锋代工也不是办法,一旦先玉335衰退,企业就从暗亏损进入全面亏损的局面。

十年前,登海的育种材料基础曾经是最好的,但被专家教授引错了方向,而“创新”方向一旦失误,短时间内很难扭转,这涉及到理论、方向、技术路线和种质基础,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扭转的。所以在起步阶段,企业面对“育繁推一体化”要慎重分配资源和部署力量,不可盲目追求,更不可被专家教授引错了方向。

种业发展需要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又不能操之过急。中国种业为什么会如此尴尬?这是因为在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和品种审定制度下,经常发生逆向淘汰。种业市场的乱象对大企业不利,形成谁创新谁倒霉的局面。国务院8号文件以后,激发了企业的育种积极性,但也暴露出科研和种业管理体制对改革与创新的反力量。要鼓励企业走向育繁推一体化,就先把市场理顺,为企业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其次,来自公益性科研单位的不公平竞争抑制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投资愿望。后一种反力量正在弱化,而企业对政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释放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需要有制度保障,即改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品种审定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些要素一个都不能少。对改革和创新的反力量不仅施加给企业,也施加在科研机构,导致大家谁也动弹不得,不敢创新,也不能创新。

登海的噩梦,不仅是育种方向失误造成的,还在于创新后的知识产权难以保障,等于花大把的银子给别人贡献知识产权。这方面堵纯信先生是第一大苦主。我们似乎在回避或假装看不见美国人的知识产权,其实反过来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国自己的企业和育种者,导致谁也不敢创新,也没能力创新,创新了反而会倒霉。最近黄淮海地区涌现出一批仿郑单958的“新品种”,其实不过是知识产权大挪移,真正创新的只有堵先生,却有苦说不出。多数品种到了生产上还是比不过郑单958,不如干脆套牌,反正也查不出来,生产和经营都没有风险。那堵先生就更是保护不了自身利益的先行者。

主管部门要谨慎地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承认它的渐进性和客观条件的局限性,更要看到我们与跨国公司的差距,采取实事求是的渐进策略。目前阶段不要把“育繁推一体化”的标准绝对化,要因势利导和逐渐推进。在过渡时期,应允许企业购买品种使用权作为全国或区域经营的发展策略。这是中国企业原始积累必须经历的过程。连美国大型企业也曾经购买自交系和品种,甚至买下基础种子公司,这说明跨国公司也曾经有软肋,我国企业正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要允许从别的企业或科研单位购买品种,并获得全国经营许可证。要允许依托外包服务检测种子质量或在其他环节购买外包服务。现在该给有经济实力的较大企业摆脱束缚,帮助企业渡过原始积累关,然后引导企业投入自主创新和品种研发。

要鼓励专业化发展。一个国家的种子产业不但要有“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作为骨干,还需要有专做育种研发的基础种子公司。按照规定,资本在50万元以上就可注册为高科技型企业。当然还需要其他条件,但不必非要有实验室、大库房、大晒场和很多土地资本,更不需要种子检测实验室和统一装备的仪器设备。这些要素不必非得集中在注册地,要允许分布在最适当的地点,也应允许采购外包服务。高科技型企业的特点与方向各不相同,目前最需要的是整合社会资源,而不应按统一模式去规范,哪怕租种农民的土地或其他企业的设施也可以发展起来,高科技企业最主要的资源在人的头脑里,而不在设施与设备。

为了促进中国企业发展,要鼓励科研外包服务。美国一些实力很强的企业,也是把部分业务外包出去。1995年我访问孟山都生物技术研发总部,地下是庞大的造土车间流水线;2002年再去访问,这项业务已经外包出去了。至今一些企业不设立种子检测实验室,而利用外包服务,不但结果可靠,而且专业化的外包服务成本低廉。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选择。再比如,即使跨国公司,也会利用品种测试,种子生产、加工、仓储和运输等外包服务,这就大幅度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冬繁也可以采用专业外包服务。为了促进产业发展,应允许中国企业与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扩大研发和生产经营能力。

篇11

【关键词】苏州高新区;城乡一体化

经济学界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融合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围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优化城乡布局和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1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区域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富民强区的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滚动式”的开发模式,在成熟一片区域开发一片区域过程中折射出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研究加以解决。

一、城市空间再利用、再开发遭遇瓶颈

中心区域重要区位的城中村,制约了进一步提升中心区现代化水平,急需完成拆迁,腾出空间。狮山、枫桥中心城区在保护、鼓励、扶持第三产业,逐步迁移第二产业方面成效并不显著。横塘、浒关、东渚等老镇改造如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加快拆迁工作,实施新城镇建设,加快对接和融入高新区整体发展,也成为束缚高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桎梏。

二、“三集中”指标再上台阶遭遇“瓶颈”

所谓“三集中”主要指“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群众对城乡一体化的生产生活期望值增高,特别是土地征收工作中,受到政策欠帐、投入欠帐、体制欠帐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使得征收动迁工作总体进展不力,农民主动参与城镇化的热情和开发建设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了“三集中”的进展。尤其体现在农民集中居住方面,农村住宅拆迁成本大幅提高,农户配合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下降。目前,我区尚余1.7万户农户尚未拆迁。同时,从近年来我区农民人均收入统计数字来看,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财产投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不高,也是影响“三集中”的重要因素。

三、村级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遭遇瓶颈

当前全区范围内支撑村级经济长效发展的富民载体不多,发展途径单一,手法活力不够,村级资金积累几乎没有,村级经济水平在全市已明显落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总体来说,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发展,尤其是西部乡村,没有走向从“输入”型转变为“再生”型的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区发展村级经济,融入城乡一体化轨道,在人力、智力、财力以及规划、土地等方面均存在制约因素。

为此,笔者认为高新区要想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实现新的突破,必须总结我区在前期滚动开发过程中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构建城乡一体规划、富民强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五个方面长效机制的前提下,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走出一条适合高新区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完善城乡一体化区域布局

紧扣高新区组团式发展理念,各乡镇街道实现错位发展、联动共赢的局面。东部中心商贸城进一步提升三产服务业集聚度,强化CBD核心作用;北部城铁新城提升产业档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打好生态、科技两张品牌;中部加快对大阳山的生态修复,整合资源,挖掘旅游潜力。

(二)加快推进“三个集中”

根据区域开发建设规划,建议要对全区“三个集中”工作作出统筹安排,尤其是对剩余的1.7万户未拆迁农户,要根据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需要,制定相对具体的拆迁(置换)计划和安置方案,同时加快动迁房、廉租房建设。西部地区探索土地流转和管理的新模式,对成片流转的土地,探索推广“大承包、小包干”的合作农场管理模式,提高土地收益,打造农业品牌。对未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探索通过土地换社保、股份合作等流转方式加大流转力度,突破农业生产用地“不成片”的瓶颈。

(三)加快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转型升级

“三大合作”指在农村集体资产、农村承包土地、农村生产经营等方面,通过推进合作、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革发展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深化此类合作组织改革,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来,让群众更多地分享城乡一体化改革成果,改变以往政府和群众之间“拆迁与被拆迁”、“补偿与被补偿”的关系。一是做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还原做实村级资产,鼓励组建社区股份合作联社。探索合作社抱团发展,投资参与优质项目,降低政府融资和建设成本,让农民得到更多收益。二是做优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充分整合区域农业生产资源,组建“合作农场、合作果园、合作茶场、合作渔场”等一批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三是做大土地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加强区域土地的集约化管理,尽可能将农村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管理,配合区域开发建设顺利推进。四是做实劳务专业合作社。加大合作社成员培训,提升合作社资质,增强活力,鼓励区内运作较好的劳务合作社优先承接政府市政保绿、保洁、保安工程,促进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四)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做好“山、水、田”三篇文章

充分发挥高新区临近太湖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好“西京湾农场”项目。保障落实“四个百万亩”工作,整合好全区49个山头、25公里太湖沿岸、5.2万亩基本农田等资源优势,优化调整四大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发展方式上可以考虑市场化运作,通过股份合作和保底分红的方式吸引工商资本、富民合作社参与,既解决项目建设、融资等问题,又能在征地动迁过程中增强农民的参与度,尽快把太湖资源引入高新区腹地,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把太湖沿线生态做成精品,构筑“山隐城中,城映水中”的美丽高新区新形象。

参考文献:

篇12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推进“一体化”教学

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开进行。在教学中,它们自成体系,互不干涉,造成理论与实习的严重的脱节,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故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即将专业技术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合二为一,由同一教师具体实施。先讲授学生要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及指导。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将机械加工课融为一个整体。正基于此,它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任课老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教学经验,又要有生产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既要了解本专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因此,有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便成为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一体化”教学,不仅是技术教育特色的体现,更关系到职业学校发展的规模和人才的质量,所以技工学校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演示,自己动手训练的方式来接受新知识。但如果教学方式单一,动手训练重复过多,学生很容易在学习当中产生厌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实习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手段,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此,笔者总结出三个方面:

(一)走出去――有组织地进行校外参观。参观或见习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地解决校办实习场所设备条件和加工工艺满足不了的生产实习教学的予盾,使学生获得更多“见所未见、听所未闻”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开阔他们的视野。

(二)请进来――请校外专家进行讲学。所谓的请进来是经常请校外专家到学校实地讲学或做报告,他可以为我们带来先进的专业知识或丰富的工作经验。站在专家的肩膀上,我们会想的更多,望的更远。

(三)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创造的一种活动。它的知识来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是以学生亲自实践为主的活动。例如:利用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协助,共同完成课件的策划、设计、制作。其中包括:课件所需的材料、设备、工具、工艺、工序和完成时间。因此,这些活动更能使学生经受实际锻炼,发挥想像力和各自的特长。他们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认识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制造新产品,这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弥补实习教学条件不足的重要环结。当然,这也会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市场引导教学”

教师虽然在整个实习教学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但由于他们的知识和信息储量毕竟有限,我建议以下三条信息反馈渠道以改进教学:

(一)学生实习课后的信息反馈。采取写实习报告、总结以及召开学生座谈会的方式,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此方式得到的是第一手资料,它可准确、及时的改进教学方法。

(二)市场调研的信息反馈。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特别是对机械加工人才的要求,我们定期走进相应的公司、工厂进行调研,经常与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可获得较多的建设性的意见。这些信息及时帮助我们调整机械加工课的实习方向,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校外实习生返校的信息反馈。每年一次的毕业生校外实习,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岗位、工种,甚至不同的企业,这使他们真正了解到校内、校外的不同,感触颇多。通过座谈,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的建议,使得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实际,更贴近企业。对课程的改进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为降低实习成本,实习效益“经营化”

传统的机械加工实习花钱太多,消耗大,人所共知,称之为“纯消耗性”实习。面对有限的实习经费,实习效益“经营化”便成为当前机械加工实习教改的新思路之一。

(一)围绕实习教学选择项目、组织生产。组织生产经营性实习,必须坚持以实习教学为主,生产项目必须符合实习教学内容。坚持有选择地接受生产任务。

(二)以“老”养“新”,共同学习。生产经营性实习,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承担。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进行基本操作训练时,总要消耗原材料。可以让高年级的老学生多接些生产经营性项目,用来贴补低年级新生的消耗。既以“老”养“新”。

篇13

【关键词】 石油企业 产业链 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日益加快,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而对中国的石油企业而言,要想尽可能多地参与分享国际石油的资源和市场,保障国内石油供应,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以国际跨国石油公司为发展标杆,实行产业链构建战略,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然而,我国石油产业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并购、重组活动,目前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上下游的一体化,另外,通过几次调整,在一定程度还完善了其产业结构,但是由于这种一体化活动并不是市场发展的结果,而是国家按照地理位置划分而人为形成的,因此对于我国石油产业而言,产业链形成的非市场化必然会导致不合理的产业链。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目前存在的不合理状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石油企业产业的发展。

一、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构建缺陷

1、上下游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在全球石油行业中,国外大的跨国石油公司的业务构成情况为:上游、下游以及中游化工业务占用公司总资本的比例大概保持在70:21:9左右。造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行业中化工业务的周期性波动远比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业务要明显,另外,前者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所以国外几大石油公司会自发地增加勘探开发等上游业务在整个公司业务构成中的比例,控制调整炼油业务。在我国,石油企业的上下游投资比例却极不合理: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各自拥有自己的石油采掘业、石油炼制和化工业行业,两大公司与国外公司一样,其最主要的业务也是在上游,区别仅仅在于中石油的上游投资比例要比中石化的高许多,与国外石油公司的比例差不多,中石化的上游投资比例仅保持在50%左右。具体而言,中石油上游投资规模较为突出,但下游业务却缺乏适度规模,尤其是在炼油和化工方面与国外几大石油公司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中石化的上游的投资比例要明显低于中下游的投资比例,从而导致上游生产规模明显低于中下游的生产规模,其中开采与勘探资本支出占公司总支出的一半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中下游炼化加工业需要的原油大部分依靠海外市场的进口,纵向一体化程度相对中石油要低。

2、产业链构建的国际化特征不明显

国外跨国石油公司的发展,基本上在企业开始生产阶段或者由于占领殖民地、海外并购等因素,都实施了国际化战略,使产业链延伸到了全球绝大地方。这种国际化战略不但可以使公司获得大量的原油来源、带来丰厚的利润,还可以减轻由于国际油价剧烈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国外这种国际化战略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我国的石油企业在海外石油市场中,则采用的是忽视中下游而重视上游的战略。虽然之前我国的石油企业也曾提出过要有效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国外石油市场的利用还远远不够,目前在国外市场上,我国石油企业大多只是将从国外石油市场上买到的石油直接运回国内,即扮演的只是“国际采油队”的角色。当然,这种战略的实施与我国国内有巨大的石油需求缺口这一国情相符,但这种发展战略也存在缺陷:一是容易使原油运输面临遭受西方敌对势力的风险,二是将会导致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国内油价的影响弹性有更大的风险。

二、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的合理构建建议

1、横向规模化与纵向一体化并举

任何一个公司实现了横向规模化或是纵向一体化,都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而对于中国石油产业,应该坚持两者并举的做法,才能逐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保障企业和国家双赢的理想效果。

所谓横向规模化,是指发生在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其实质是产权买卖。在企业竞争中,较之产品经营和生产经营,产权经营是高层次的。所谓产权买卖就是收购、参股、兼并其他企业的产权,参与招投标、拍卖等形式,将部分资源扩大。通过产权买卖,将产品、项目、劳务和资本相结合,将原油、成品油的进出口贸易与合资、合作、国际招投标等跨国与跨区域经营相结合,实现企业经营的多样化、多元化和多渠道化。所谓纵向一体化,是指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在前向和后向两个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国外几大石油公司将业务重心基本上都放在业务利润更高的上游勘探与开采业务,从而使得国际油价波动对这些公司的影响不敏感,而相反,对于那些重视中下游炼油和化工业务的石油企业而言,更容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风险的影响。所以,对我国石油企业而言,今后一方面要重视进行横向兼并和收购,从外部进行资产结构和战略重组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纵向一体化的结构优化,拓展上游业务,提高企业的综合抗风险能力和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2、调整海外石油产业链

在国际市场上,应当改变以往忽视中下游而重视上游的战略,下一步应主动向产业链的中下游拓展。只有进入海外石油工业的中下游领域,我国的石油企业才能跻身全球石油供应的主流系统,从而可以极大程度地稳定我国的石油供应,避免价格受海外市场的剧烈波动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进入国际市场后,应该积极有效地开展“一体化经营”,不仅要建成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地,建成规模化的石油生产和供应基地,还应该注重海外项目分散与多国化,并带动设备出口、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通过向国外输出“一揽子资源”不仅可以获得必要的资金与市场,还可以转移和消化国内过剩行业的生产能力,以此促进国内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力争提升我国石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政府支持

根据石油行业的特点,毋庸置疑,要想实现对其产业链的合理构建,需要投入大额资金以及一些先进技术信息等客观条件的支撑,而这些往往是个别企业所无法承担的,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从政府层面来完善这些客观条件。比如,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资本金融市场等为石油企业提供资金,以及加大石油行业的项目研发,提升其技术水平。

此外,出于实现潜在网络经济的考虑,政府应该支持石油企业在销售环节的大规模兼并和收购举措。当前,由于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放开,因此销售终端的大规模兼并和收购,并不会影响市场的成品油零售价格,相反还会使整个社会享受到网络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如果今后一旦成品油的定价机制被放开,政府依然可以通过反垄断法等来限制石油企业的零售环节。

4、保持适度垄断

石油行业,由于其独特性,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基于此,我们认为,对石油这一特殊行业而言,政府不应该为了消除垄断而打破石油企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应尽量减少在该行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虽然,垄断对整个社会而言意味着低效率,会产生寻租行为等,但是一旦国家鼓励在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竞争,则会影响该行业的一体化所获得的好处,即一体化企业所具有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内部利益转移机制所带来的利益。这是因为石油价格的波动比较大,而一体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内部产业链的相关环节进行内部利益或损失的转移,从而有效降低对其中某个环节所带来的损失,达到风险共担的作用,一旦打破这种一体化模式,虽然能降低垄断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好处却将无法获得,比如一旦市场波动导致中间某个独立环节出现该企业自身所难以承受的巨额亏损,甚至有可能不得不破产清算时,那么对整个产业链来说,损失将会更大,行业效率将明显受到影响。此外,这样做甚至还会影响到我国石油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面临更大的海外市场风险。而石油石化行业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都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旦石油企业面临巨大的价格波动风险或海外市场风险,将无疑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石油企业而言,还是要保持适度的垄断。

5、实行归核化战略,突出主业

归核化是指那些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将其主要业务放在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领域上,强调资源向核心业务靠拢,业务向企业的核心能力集中。其基本思想是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将亏损资产分化,但是归核化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多元化,不等同于专业化,归核化后的企业仍然是多元化的,归核化后,企业的业务之间关联程度将会明显提高,经营效益将变好,从而会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而言,无论从成长经历,企业规模还是经济效益,都与国外跨国石油公司存在明显的差距,更谈不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这种差距,在目前整体不如别人的同时,我国石油企业可以采取归核化战略,将主要业务放在具有核心优势的产业上,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国际竞争优势。此外,实行归核化战略还有助于使国内石油企业与国外石油企业组成战略联盟,从而分享其在国外石油市场的资源优势,加快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丁涛:论我国石油行业供应链管理的优化[J].石油大学学报,2005(6).

[2] 王炜瀚:石油公司的纵向一体化经营:规律、动因与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08(8).

篇14

关键词: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协调;会计统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077--02

国民经济核算是把国民经济作为整体,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核算,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要建立市场经济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实现两者一体化的呼声渐强。但一直以来,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核算体系之间不协调和各自为政的状况使得资源不能共享,无论会计核算还是统计核算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造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诸多不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一体化。笔者将从两者的现状出发,探析统计会计―体化的途径,提出合理建议。

一、统计核算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各自的特点

(一)统计核算工作的特点。统计核算是通过对经营活动各种数量关系的研究,对客观现象的大量调查和统计,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事物的总体特征,推算事物发展的总体概貌,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其特点是:1 在统计对象上。统计核算的对象是宏观经济活动既包括实物核算也包括资金核算,从总体、宏观的角度来观察现象的资金运动以及实物运动、技术经济、人、财、物资源、社会政治环境等,并运用统计指标对各种总体、宏观的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或其规模、速度、效率等进行反映、评价,为各种总体、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服务。2 在核算原则上。统计核算则是按生产原则以及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劳动消耗量,除了按货币为计量单位外,还要以劳动消耗量、实物消耗量为计量单位,从实物和价值两种形态上评价经营活动过程及成果。

(二)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事项,将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取得或编制会计凭证,并将其数据采用记帐方式记入有关帐簿,定期根据帐簿编制会计报表。其特点是:1 在核算口径上、价格上,以实际价格为表示。会计核算的销售收入是以取得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证为依据,并以实际价格为标示。对未出售的商品,会计核算按成本计算。2 在核算对象上,以微观的经济业务为对象。会计核算以微观的经济业务为对象,着重于经营活动过程中资金运动的财务状况,并通过会计报表为公众提供其资金运作情况。其目的是准确、及时、完整地记载经营活动的结果,分析检查、监督财务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资金运转情况。3 在核算原则上。会计核算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经营活动的结果,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价值形式反映经营活动过程和成果。以及按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JI生支出原则。

二、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工作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计核算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自成体系,造成数据不一,多重复劳动,各自的效能得不到更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企业经济核算和管理。两者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会计与统计各自为政,缺少信息沟通。因会计核算工作与统计核算工作的职责的差异、体系的不同。双方都使用自己的一套计量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收集、整理、汇总数据。会计工作的性质要求数据信息具有可信性、准确性。因而会计人员轻易不会采纳其他渠道的统计信息,使财务运行状况成为纯数据表,以致缺乏可比性。现行的统计工作隶属于国家统计局管理,会计工作隶属于财政部门,各部门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核算,造成核算指标口径不一致。部门之间的利益也会限制相互之间的协调统一,并最终影响到核算信息的沟通与传递。2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工作方法的差异对协调性有影响。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工作原则上,会计核算按责权发生制原则即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原则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为基础认定生产和经营的最终结果。统计核算是按生产原则和责权发生原则来计算和评价生产经营成果并核算劳动费用。如在计算生产经营成果时,会计核算是按实际销售价格进行计算的,而统计核算则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未出售产品,按出厂价计算,会计核算则按成本价计算。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自制设备、大修理作业、定货者来料加工的原料价值都计算产值,而会计核算则不将其作为销售收入。在会计、统计在核算的方法上,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科目,填制审核会计凭证,采取复式记账的方式,对每一项业务加以登记、分类并进行成本核算。统计核算则是对经营活动通过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统计指数法等来推断事物总体特征及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而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复式记账法和账户体系都是微观会计的方法。3 缺少会计、统计核算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大部分基层会计人员缺乏统计知识、统计的综合能力,提供的财务分析报告停留在简单的算术计算上,缺乏深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无法将统计分析手段运用于财务分析报告之中以提供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收益风险等指标分析和作出财务预测、决策。同时基层统计人员对会计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会计职能上,不了解账户内涵,无法将会计资料汇总成为可用的统计指标,造成基层大量的信息资源流失,也造成人力物力的重复浪费。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也给会计、统计的协调统一带来了难度。

三、协调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途径和建议

1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会计统计核算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是实行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的关键。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的管理和发展要求财务报表分析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算术计算上,会计和统计核算不仅要提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基本指标分析,还要更有效、更系统地把统计分析手段运用于财务分析报告之中,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分析报告,提供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收益风险等指标分析来指导经济工作的方向。这都要求会计统计人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自觉地进行相互交流和借鉴,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部门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加强统计与会计的结合,培养会统一体化人才;另一方面各级领导也要创造条件在部门之间建立合理的人才交换培养机制,对现有的统计、会计工作

人员要进行定期互补性培训、学习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懂会计,又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电算化技术的信贷管理人才。

2 研究建立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的协调统一的会统核算体制。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在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中的应用使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在软件方面有了一体化的可能。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在会计核算软件中加入统计分析核算的功能,计算机强大的表处理功能使利用系统中的会计数据生成所需的统计表成为可能。因此,企业应在技术方面为会统一体化提供支持,加快开发具有会计与统计核算复合功能的数据处理软件。建立以计算机为载体,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方法,以统计分析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核算体制,构建会计、统计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减少了数据在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重复劳动,使数据处理速度得以加快,使数据的传递和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和顺畅,为资料的共享和互相利用、互相借鉴提供便利。进而提高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效率,促进企业信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宏观和微观决策与管理的需要,提高企业综合信息的经济性、准确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