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摘 要】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为保证教育质量,高职思政教育应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实践教学条件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其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起关键性作用。文章阐述教学团队的内涵、思政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和路径。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
对于教学团队,教育部《关于组织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6号]中对于教学团队的组成是这样界定的:“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二、思政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在国外,专业教学团队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强调教师专业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教学团队建设上有着近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探讨思政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好学校思政教师的专业教学平台、教师团队和课程团队,提升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水平,实现对系统内教师资源的整合,更好地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有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硬,也要有业务功底的深厚,同时要在教学效果上真正实现让学生入脑、入心,就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改革。要实现这一效果,不能仅举个人之力,必须建设团队合作机制,形成高绩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三、思政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
(一)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提升教师团队意识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高职院校中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会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体现出来。近年来高职学校的连续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造成了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人文素养缺失。开展积极有效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高校也通过让思政课教师为大学生举办哲学社会科学类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加强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坚定政治信念。然而,如何选题,如何保障讲座的质量,如何组织完成这项工作,大都落在“思政”部。要使这项工作真正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就必须借助骨干力量,依靠思政教师集体的智慧,才能达到最优效果。实践证明,思政部举办高质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专题讲座,必须建立团队工作机制,依靠团队的智慧才能到达最佳效果。同时,以承担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为契机,可以建立起有效的团队建设机制,从而也能教师的团队工作意识。
(二)打造精品课程,提升团队实力
建立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工作目标。尤其是教育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一课”评比活动根据高职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加快建成一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需要的多种媒体资源。在资源建设中,要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在已建的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建设精品资源”,“建出水平,建出特色,建出效益”的要求,每年选择1~2门课程,进行教学总体规划设计和资源建设一体化系统方案设计,达到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一流教学效果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形成品牌,使其他高职学校在实施同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鉴、使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提高高职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和反复实践的过程,要力求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不断补充和完善网上教学资源,便于学生更好地选择和使用。
(三)营造专业教学团队合作的和谐氛围
首先,在专业教学工作中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和任课分工,不随意更换课程,不互相抢课或推托课务,要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关系。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探讨教学心得、学术前沿动态、教改项目、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努力营造教学团队的和谐的协作氛围。其次,要引导教师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摒弃以往那种“跑单帮,搞单干”的形式,以团队为单位申报科研项目,努力发挥团队的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四)开展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
要进行教学改革,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十分重要。因此,本专业教学团队要根据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本专业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教学业务培训、计算机知识培训、课件制作技能培训等,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能胜任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同时要开展听课活动,新老教师互听,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五)建立客观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
首先,对专业教师团队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及业绩点考核,要求其在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同时,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其次对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专门建立业绩评价体系,可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督导评价、领导评价等若干个方面。通过考核把专业教师的水平和业绩分为不同等级,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校内津贴(诸如课时、职称、学位津贴等)及岗位聘任制挂钩,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教育;“双一流”建设;示范课程
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同年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生力军。做好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和保障。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教育的必备环节,又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建立研究生教育的示范课程,形成比较规范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生课程教育模式,是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研究生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比较生硬,课程内容陈旧,创新不够
研究生教学往往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灌输性教学为主,“满堂灌”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同时,部分教师存在教学惰性与惯性,对课程内容的更新不及时,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不够。
(二)教学手段单一,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领不够
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接受力不足,缺乏对网络资源、线上教学探索的热情,很难吸收和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单纯依靠课堂的传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大,不能满足当前网络时代信息量迅猛增长的形势。
(三)教学评价体系薄弱
教师对教学系统的评价机制建设力度不够,不能形成有效的效果评价,成果导向性意识较差。
(四)缺乏教学团队的建设,不能形成合力
我国高校普遍对科研团队的建设比较重视,但对教学团队建设的力度不够。
二、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探索
(一)加强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视频、板书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思考。虽然多媒体教学比较普遍,但是高质量的课件却是稀缺的,需要精力和财力的投入作为支撑,不仅要从知识内容和结构方面进行设计,也要考虑学生的视觉感受和情绪影响。同时,仿真教学也是非常好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在仿真教学中设置不同参数,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中涉及不到的知识探索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模拟平台。
2.开发新的教学工具和平台,利用超星、雨课堂、慕课等资源,丰富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先进的网络手段,使学生在家就能和名师“面对面”,获取更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双一流”背景下开放的学习模式。
3.案例与实践教学。研究生课堂不可缺少工程案例实践的分享,尤其对工科的研究生尤为重要。要从实践中去理解和提升理论,同时培养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思维和方法,为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做好指引。此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也至关重要。
4.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多途径的讨论,包括课堂和线上等形式,引导学生课下独立学习,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看待问题并能从讨论中得到启发,学会有效捕捉信息。
5.模块式教学。将模塊知识延伸至工程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学科前沿探索,培养“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自主和快速学习的能力与模式,强化科研成果向工程实践转化的思维,促进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6.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企业导师进行授课等,通过实践理解理论应用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和评价机制
教学效果的反馈,不仅仅停留在结课后成绩的反馈,应该对平时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及时反馈,以便及时了解并积极改进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可以建立多段的评价机制,包括课中、课后的及时和分段评价,科研应用的反馈评价,以及中远期受益的反馈等,不局限于一次性评价。评价机制的建设非常重要,科学评价机制要实现量化,制定完备的评价体系。
(三)重视学校的上层建设
学校要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制度与体系,建立相关的各项政策,这有利于实现课程教育规范化,为教师展开多样性教学提供足够空间。同时,还要多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并进行教学团队的建设,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四)注重课程的思政建设和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
在研究生教育中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思想品格培育要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高等传热传质学》课程讲授中,不仅要讲授比较抽象的公式和定理,通过案例的介绍,还要挖掘案例背后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创新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懈坚持的精神,以及科研过程中体现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等。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外语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外商贸活动与人文交流日趋频繁,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商务英语专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起来的。商务英语专业自2007年开始招生以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然而,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学科理论基础、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年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实践,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建设现状和存在不足进行分析,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式方法。
1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现状,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式方法。涉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教学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实践实训等方面内容。本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证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商务英语专业发展、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郑州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郑州师范学院自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英语(商务方向)专业,2018年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开始招生,进行了多年专业建设实践。本研究通过对专业建设过程的诸多环节和工作进行分析,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改革等,梳理了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者还对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负责人、教师及学生进行了访谈。
2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
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是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教育部批准商务英语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招生,2012年教育部批准商务英语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商务英语专业快速发展,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数量不断增长。商务英语专业是复合型外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对商业英语专业方向做出明确的规划,主要有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金融和跨境电子商务5个专业方向。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适用的68个专业之一,是其中唯一的复合型外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吸收了多个学科、专业的理论和知识,定位是应用型交叉学科,英语语言和商科知识的交叉是其显著特色。与其他语言文学类专业相比,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全球化时代,国际商务沟通和人文交流加剧,外事、外贸、跨境电商等行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需要根据办学定位和优势,确定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和方向,推动商务英语专业朝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发展,形成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
3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多数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实践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具有完善和提升的空间。
3.1人才培养模式层面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有待创新。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国际商贸理论,具备国际化视野、深厚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专业教学方面基本沿袭传统英语教学路线,存在模式单一、方法陈旧等问题。专业建设有待深入融入社会发展进程,服务社会能力有待提升,需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2课程体系层面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仍需优化。《国标》指出,“商务英语专业可设置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包括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经济学导论、国际营销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实用电子商务、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等13门专业核心课程。目前高校之间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存在差异,一些高校核心课程之外的特色校本课程有待建设,在高年级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存在困难。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低年级阶段与普通英语专业的课程相似,学生对普通英语类课程满意度高于商务类课程的满意度。
3.3复合型师资层面
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师资仍然匮乏,高水平复合型商务英语师资团队需进一步建设,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多来自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大多缺乏国际商务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现有商务英语教师主要为英语专业背景,商务类和实践类师资不足。
3.4虚拟仿真实践层面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实践实训硬件和软件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商务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习者的国际商务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上应倾向于语言技能与国际商务技能的有机结合,强调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语言综合应用。传统的语音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无法满足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需要,高校亟待建设配备完善硬件与软件的国际商务模拟仿真实训室。部分高校商务英语实践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达标。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相对知识化、理论化,学生欠缺在外贸、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方面的实训,无法深入熟悉国际商务活动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国际商务实践技能有待提升。
4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举措
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外语学科的内涵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应适时调整建设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树立复合型、应用型和特色化意识。商务英语专业需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实训教学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持续建设。
4.1凝练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凝练专业特色,持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时要进一步突出复合性、应用性特色,还要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定位,凝练校本专业特色。应多措并举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切实提高专业课程建设水平,着力进行课程提质和课程资源建设,打造金课、一流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创新,并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方式,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创新,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商务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组织、指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教赛创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素养。
4.2创新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提质
为提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应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和方法层面,可采取以下举措。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深入融合,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培育时代新人,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专业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方式方法,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引导学生不仅学习外语语言与文化知识,还要学习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持续进行课程提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3创新教学手段
在商务英语教学手段方面不断创新,切实做好教育技术在外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国家大数据战略背景下,积极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营造智慧教学空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加大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力度,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4.4加强实践实训教学
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注重实践性。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有助提升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建议增加学生与多元文化接触的机会、开展融合技能培养的商务实践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国际商务实践能力以及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教师要探索实践实训方法,着力进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进行实训实践教学方法研究与创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英语教学与国际商务技能实践实训结合。学校应重视商务英语专业实践实训和实习。积极改善专业办学条件,进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国际商务模拟仿真实训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
4.5提升商务英语师资素养
在师资层面,高校应加强复合型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人才发展规划,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构成中除了外语教师通用的专业素养,还须具备商务素养、商务知识、商务能力三类复合型素养。学校应支持专业教师进行学历和职称提升,积极提升商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商务英语教师在常规专业教学之外,应将着力进行教学研究。商务英语教师可携手企业行业专家,共同进行外贸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的教学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还应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5结论
商务英语专业是复合型外语专业,目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实践方面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专业建设中需要凝练专业特色,持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整合配置优势资源和力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改善国际商务实践实训和实习条件,加强实践实训教学;进行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商务英语师资专业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边立志.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十年:成就、问题与对策[J].外语电化教学,2018(1):63-69.
[2]李刚.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以西华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4(6):76-8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王俊超.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20年可视化分析(1998—2017)[J].外国语文,2018,34(4):155-160.
[5]王立非,金钰珏.《国标》指引下商务英语教师专业核心素养阐释[J].外语电化教学,2019(4):61-66.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职 “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58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be reformed. Based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basic"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se flip the classroom is not only feasible and convergence in abundance, including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s learning to grow up,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he beneficial attempt in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he need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detailed and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fully adequate teaching preparation, list before class, class and after clas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pecific tasks, scientific evaluation. Whether the amount of teaching classes, the hardware support in place, the formation of a joint force of teachers, to urge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effectively mobilize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evaluation,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asic” course
反思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课堂上师说生听局面始终未能打破,教学效果令人唏嘘。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改革创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必须积极应对,改革创新。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是改善教学效果、回应时代要求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1 翻转课堂适合高职“基础”课
1.1 翻转课堂符合高职学情特点
高职生虽然大多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但换个角度看,他们受应试教育毒害相对较浅,当中很多人性格活泼,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也乐于表现。翻转课堂恰好给了他们创新思考和课堂上表现自己的机会。
1.2 翻转课堂适合“基础”课程特点
“基础”课一般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由于刚刚迈上人生新阶段,面对新的环境,新生通常会以全新的面貌投入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普遍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听从教师安排和教导,好管理,易于教师实施翻转课堂。
“基础”课主要包括适应大学、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公德和法律基础等教学内容,实践中教师比较容易将这些内容从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适合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
2 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
如何在“基础”课中实现“翻转”,即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是问题的关键。
2.1 整合教学内容
2015年最新版国家指定“基础”课教材包括了绪论和八章,内容较多。依据“05方案”,“基础”课学分为3,学时为48~54。实践中有些高职尤其民办院校不执行文件精神,不同程度削减思政课时。若按教材体系一章一节进行翻转,课时必然吃紧。须将“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再来实施翻转,效果更好(如表1所示)。
整合后,教学内容更加聚焦,教学指向更加明确,更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
2.2 实施翻转课堂
实施翻转课堂,教师必须预先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充分做足教学准备。方案当中应当包括翻转课堂的学习时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检验评价等(如表2所示)。
3 实施翻转课堂的收效
3.1 促进教师学习成长
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空前发展,尤其当前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课程兴起,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对哲学等人文学科影响至深。教师不能再抱着已有的知识体系固步自封,不能再固守传统思维按照既定套路照本宣科,必须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和改革,寻找出路、力求突破。实施翻转课堂,可以倒逼教师顺应历史潮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广泛涉猎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持续更新自身知识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师学习成长。
3.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实践中,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技术技能教学,忽视综合素质培养,运用翻转课堂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翻转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和师生角色。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和提问――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沟通表达、组织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3.3 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现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学生难以抵挡网络游戏和其它手机乐趣的诱惑,课堂上任凭教师讲得再生动有趣学生,也只顾低头刷屏,教学状况堪忧。实践中很多高校都在坚持探索改革,但整体上教学效果仍有待提高。运用翻转课堂,能使思政课呈现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热烈讨论、激烈辩驳的景象,产生师生思想碰撞、畅快交谈、亲切交流的局面,教学效果大大改善。
3.4 推动思政课程建设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是培养学风和学生行为习惯的黄金期。“基础”课一般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在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翻转课堂,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内化知识的学习习惯,养成优良的学习风气,为思政后续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推动思政课整体建设和发展。
4 影响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4.1 教学班额不能过大
翻转课堂相对适合小班教学。教学班额过大,会造成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教师难以管理课堂和把控全局,难以给每位学生释疑解惑和因材施教。如果大班授课,学生展示环节只能分小组进行。
4.2 硬件支持必须到位
翻转课堂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及馆藏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对硬件设施要求较高。以笔者所在的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校位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联网机房计算机配备充足,学生普遍拥有个人电脑且宿舍网络有保障,图书馆馆藏丰富、设施一流,硬件条件足以支持翻转课堂。
4.3 要形成教师团队合力
仅上传网络学习资料一项工作就耗时耗力,因此仅凭一人之力难以实施翻转课堂,必须形成团队合力。备课环节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搜集学习资源需要集体出动,广泛涉猎和甄选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图书馆学习资源,为学生筛选和指定学习内容;若有条件自行拍摄和制作微课视频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更需发挥集体力量。
4.4 要有效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有效督促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是实施翻转课堂最大的难题。首先应当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引导和教育。其次,可以搭建学校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网络学习资源。再次,可以成立学生自学协会等社团组织,建立QQ、微信等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自学创造环境并提供技术支持。最后,还可以建立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互相监督和家庭监督的作用。
4.5 课堂要有效调动学生
传统教学造成学生不愿学害怕学、教师不愿教害怕教的恶性循环,翻转课堂必须防止这种状况出现,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竭力调动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愿意参与展示、讨论和提问,学起来也乐起来。可以挑选优秀学生或优秀学习小组担任课堂助教,辅助教师完成翻转。
关键词:高等学校;实验室;实验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0-02
为实现学校总体目标: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目标: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学校不仅要以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依托,更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实验师资队伍作支撑,进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实验教学在增强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专业实验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来看,在相当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因此如何建设并稳定好一支具有高水准的实验师资队伍,是我校实验室建设与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本学期我校专业实验中心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来看(见表1),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很迫切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对我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归纳为两方面(见图1和图2),即:保证有一支实验师资队伍,保证高质量实验师资队伍。
表1华东理工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师资队伍调查
实验教学
中心机械实验
教学中心电信实验
教学中心化学实验
教学中心材料实验
教学中心发酵工程实
验教学中心专职实验
人员总数101629149年人均实
验学时数518013675137935387122245岁以上
人数比例90%56%41%64%89%高级职称
人数比例10%6%24%14%0中级职称
人数比例50%75%52%50%67%初级职称
人数比例40%19%24%36%33%本科大专
人数比例100%81%48%72%87%硕士人
数比例019%48%21%13%博士人
数比例004%7%0图1图2一、问题之一:保证有一支实验师资队伍
(一)硬件投入大软环境未跟上
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教育投资的加大,高校办学条件也将全面改善。就我校实验室而言,近二年修购基金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硬件投入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硬件投入的同时往往会增加软件环境建设,即实验课程内容设置、课时安排以及配套服务与合理的实验室管理。而软环境的核心是人,即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软环境配套建设未跟上,就不能最大发挥硬件投资效益。
(二)实验师资队伍老龄化严重
从调研情况看,机械实验教学中心和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师资队伍老龄化最严重,两年之内退休大批实验技术人员,尤其机械实验教学中心两年之内退休40%实验技术人员,五年之内退休70%实验技术人员,造成了实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三)实验师资队伍稳定性较差
从调研情况看,由于实验中心师资待遇低,高水平的教师留不住、调不进,造成高学历、高职称偏少,断层状况比其他教师更为明显,实验师资队伍不稳定状况比较严重。
二、问题之二:保证高质量实验师资队伍
(一)实验师资队伍定位降低
实验室队伍定为教学辅助人员,其弊端显而易见。首先,与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相比,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了次要的地位,这样不利于实验队伍的建设、培养和提高。其次,忽视了实验室队伍在教学及科研中的作用,实验室工作人(下转第42页)遵循师专育人规律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黄解瀚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鹤岗154107)
摘要:高校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其重要职能就是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作用。作为师专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必须要遵循育人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文化传承创新的良好氛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夯实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地方文化,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拓展多种有效途径,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1-02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
文化传承创新的含义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传播到社会,延续到后代。文化传承创新是以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文化的核心是价值取向。高校是文化传播和价值整合的重要载体。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中,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消除价值冲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主流价值,另一方面,要不断为社会塑造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价值取向。因此师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校近年来的探索是: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式与政策课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必修与选修、课内课外等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深化教学改革,先后完成了四项省级课题研究,并完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校级精品课的建设,努力使思政课校本化,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能够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以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为主线,营造文化传承创新的良好氛围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实现大学功能的动力源泉和建设力量,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许多的高职高专院校一样,我校的建校历史较短,大学文化底蕴较弱。因此我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此凝练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将“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确定为校训,并创作了《鹤岗师专校歌》,制作了鹤岗师专校徽,编写了《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规章制度汇编》,同时强化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物质文化建设,从理念、制度、物质三个层面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师生的科学素质、社会公德、职业意识、人文素养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宏观环境。同时通过学生二十四个社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举办的“鹤师学生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教育内容融于其中,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使其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精神感染和文化熏陶,最终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目的。
三、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夯实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师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小学教师为目标,自建校以来,我们坚持素质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的,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整合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依靠课程的改革来实现,而每一次课程的改革又必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育人,同样需要课程改革来实现。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一是对所有三年制及五年制的课程计划进行了调整,理论课与实训课进行合理的匹配,目前实践、实训课程的比例达到44%;二是对课程的样式进行了调整,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等模块,提高学生课程选择的自由度,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三是重视素质教育,将音乐、美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形成了校本化色彩浓厚的十余门必修、选修公共艺术类课程,拓展了学生人文艺术视野;四是重视“一课”和“二课”有机结合,强化实训类课程,狠抓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活生生的文化,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体悟文化、创新文化。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注重正确处理知识育人和德育育人的关系
文化的基础是道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正是通过明德与求善,引领和示范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的形成。文化的纽带是知识,当赋予知识以灵魂时,知识才成为文化。我们历来注重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中将各个学科教学目标的确定分为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拓展与训练和德育三方面,并把德育放在首位,使各学科的教学都重视人文知识和德育的渗透,最终实现文化育人。
(三)加强精品课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根据教育部“五个一流”(一流教材、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积极推动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组织校本教材编写、精简教学内容、推广先进教学方法、举办教师优质课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大赛、实行学分制和学科教学流程监控管理等诸环节的严格监管,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目前学校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统计,两年来我校学生获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能力大赛二等奖一项,获全省高职高专艺体能力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四、以先进的文化为依托,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
高校是阐扬创新思想、研究高深学问、传播先进文化并育人养人的教育机构。在用先进文化培养各种优秀人才的同时,又将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人文科学及创新精神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社会,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向导和辐射作用,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积极力量。近年来我校教师参与了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参与了鹤岗经济转型和发展战略的研讨,参与了鹤岗城市精神的研讨和凝练,在鹤岗市文艺界、美术界、文学界,法律界,理论宣传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市各种大型活动中用有品位的高雅文化为鹤岗市的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以拓展多种宣传媒体为途径,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
做为师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为主要内容,还应在拓展多种渠道上下功夫,以此强化教职员工的师德师表意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形成全员育人的校园环境。一是通过创办校报、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二是创办师专讲坛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系列专题讲座,使之成为师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弘扬人文学术精神重要阵地,师专讲坛创办以来,已进行各类讲座50余次,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三是精心打造校园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广为传播。通过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研究博客(师生点击率达32万7千次),旗帜鲜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打造多种文化交流的平台,使广大师生加深理解,明理践行;通过建立师德网页引导师生践行校训,扬善除弊;通过在校园网开辟校务公开、校园之声栏目,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使科学、民主、和谐的文化理念植根于校园,植根于师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以文化之魂引领学风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2\]王树国.构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3\]孙家学.提升大学文化内涵建设、强化文化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4\]纪宝成.深刻认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职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关键词: 人文 通识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一、贵州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调查问卷
加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理工院校意义重大。贵州理工学院成立于2013年,由于学科设置的局限,同时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况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类课程往往被忽略或者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那么,理工科学生是如何认识这类课程的呢?我们承担的贵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课题《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为例》,专门制作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看法做了了解。
本问卷印发了80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为了防止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流于应付,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同学,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础。本问卷共设计了5道题,分别是:(1)你认为理工院校需不需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说明理由;(2)你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课?(3)你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学到什么?(4)你如何看待《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它存在什么问题?或者你建议如何学习?(5)谈谈这学期你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收获。本问卷第1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意愿,第2题是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第3题的目的是为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设置合理的理工科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第4题主要是因为目前贵州理工学院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偏少,在已经开设的课程中,《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作用。总结其中的不足,有利于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良好的借鉴。第5题是了解学生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效果,为改进今后教学设计积累经验。
第1题74人认为有必要在理工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理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1人认为不需要,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没有多大关系。第2题70人认为国学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一点国学。第3题69人认为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可以学会如何做人,了解一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思想。第4题50人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大学语文》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可以提升人生修养,陶冶情操。同时有15名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过分单一,老师讲课形式过分单一,手段不丰富,应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尤其让学生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第5题有71名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了解了许多儒家经典,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学习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简单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识到开设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今天,由于网络资讯的发达,智能手机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无论他们的学科背景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科,网络文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冲击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往埋头学好单一学科的专才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下,每个人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在现代社会立足。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以往大学曾经充满富有活力的精神氛围,现在则已退化为单纯的学院。严格指定的课程免去了个人自己摸索道路的风险。可是,没有自由的风险,就不会有独立思想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只能获得技术专家的技能,或许还有广博的知识,即成为一个博学之士,但不是一个探险者――这成了普遍的人才类型。今天的人们已不在博学者与探索者之间做出区分,这个事实是科学衰落的一个征兆。”雅斯贝尔斯指出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学学科的过分细化,导致了科学的衰落。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以灌输方式为主的传统教学,这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一些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主题演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往《大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老师唱独角戏、课程结构过分单一,不能结合学生当下情况的问题。我们认为对理工科学生不能以文科生的标准教学,需要从理工科学生的实用主义角度思考问题。在理工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文科基础薄弱,而专业课程繁重,作业任务多,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为了扩充知识,提升人文修养,怡养性情,甚至很多学生是以放松心情的目的学习这类课程的。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文科专业研究型学习存在很大不同,不正视这一点,在课程设计上必然会存在偏差。如何让课程变得富有魅力和吸引力,如何让人文类课程能够寓教于乐,是理工院校从事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老师必须思考的。教和学作为矛盾的两面,必须统一在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上。以往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适应老师,这样的方法对专业学习固然可行,但对于通识教育类公共课程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行得通。另外,不少学生对严格的试卷考试体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二、贵州省内几个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管理
贵州商学院以原有的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班底成立于2015年。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学校,该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贵州本土经济为目的。学校专门设立基础部,下设外语、语文、数学三个教研室。其中语文教研室承担全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应用写作》已经成为校级精品课程。
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目的,成立于1965年。该校医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1年,该院除了法学、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外,还承担着人文、社科及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工作任务。
贵州医科大学前身是贵阳医学院,201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该校的社会科学部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研究为支撑,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部门,有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承担着《文学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医学美学》、《书法》等医学人文课程。该校还非常注重对医科学生的人文伦理教育,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全校医学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护理专业为《护士伦理学》)。贵州医科大学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伦理素养,基于医生这个职业,除专业医学知识外,还涉及人类生命的生死问题,必要的伦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面对伦理困境能够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
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内唯一一所211综合大学,创始于1902年,2004年在原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2014年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成立,该院是为了适应贵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创新本科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模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需要而创立的。该学院主要向全校大一新生开展通识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内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工学和农学7个教学部。该学院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综观贵州几所高校,我们发现各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其中贵州大学由于校长郑强来自浙江大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校过去单独注重理、工、农几个学科发展,促进人文社科力量提升,同时推动贵州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阳明学院作为国内第四家实施本科通识教育的学院,对贵州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贵州医科大学定位医科,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很有启发意义。
三、小结
综上所述,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设置上可以参考多数院校的办法,选取一到两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为此,笔者建议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知识面广,难度相对较低,能够很好地满足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利于课程建设。一门课程必须有稳定的学生才能保证正常开设,有利于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积累经验,开拓创新。在选修课体制下,人文科社老师在与理工科老师争取理工科学生选课方面存在学科基础方面的劣势,课程时开时不开非常不利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和科研上的成长。一门课程成为必修课后,围绕着这门课程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从而有利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科社力量队伍发展与壮大。
第二,学校管理层面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平台,是教育部规定的硬性任务,它有单独的评价体系,思政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类通识教育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两类课程任务的不同决定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并不能被思政类课程简单代替。
第三,成立专门的部门改变通识教育选修课多头管理的现状。根据《贵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11月),学校把通识类选修课分为类,分别为:(1)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2)哲学与批判性思维;(3)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4)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6)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7)经济、管理与世界视野;(8)语言与基本技能。第1和2类课程归属于马列部管理,第3类课程归属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管理,第4和8类归属于各学院(部)管理,第5类课程归属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心理健康中心,第6类课程归属于体育教学部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7类归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可以发现,教学师资力量的流动性和课程建设的不稳定性,通识课归属多个部门,多头管理显然不利于通识教育课程发展,不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从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来讲,发展人文社科,改变单一的理工科学科布局,需要长远眼光。可以参照一下贵州省兄弟本科院校关于此类课程设置管理的做法,成立人文社科部(或者设立人文学院),集结学校师资力量,切实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60.
[2]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网站[EB/OL].http:///.
关键词:农林高校;应用型;混合式方法;教学改革
测量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农林高校许多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授课对象主要为林学、园林、园林工程与管理、园艺、城乡规划设计等专业方向的学生。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测量基本原理、仪器操作以及测量方法,现代社会发展前沿技术手段介绍,课程内容较多,且实践性较强[1]。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在结合其他院校该课程的开设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后,信阳农林学院课程教学团队本着培养具备“测、算、绘”综合专业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按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依托智慧树在线开放教育平台,进行了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创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测量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参与度,打破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团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在建设校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以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为依托,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连续2年学生评教满意度在95%以上,同行评议被评为教学效果优秀,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课程线上资源包括教学文档、教学视频、教学文本等。教学视频时间为5~10min,内容为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讲解,辅助教学文档进行学习。针对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辅以视频演示多媒体形式,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本课程2019年立项以来,使用对象为园林专业2018级和2019级学生。学生通过课程网络平台或知到APP,随时进行学习、讨论和测试,增强直观、形象教学。课程应用中,充分利用教学信息化,设置签到、抢答、在线答疑、随机点名等教学活动,打造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教学课堂。还利用课程网络平台进行了在线练习、小组协作、作业评改、互动讨论、在线测试等活动,实现了对学生的评价和监测,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2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与具体实施
2.1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实现“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总目标,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活动,把教学内容分为3个部分。①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为园林测量学的基础知识。②实践能力:主要内容为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和操作使用方法。③项目应用:以实际项目“信阳农林学院教学区1︰800地形图测绘”为驱动,掌握园林测量学大比例尺测图的技术能力和放样基本方法。据该课程特点,主要采用PBL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实施过程为如图2。教学方法上,强化“学生本位”,采用参与式、项目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
2.2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实施过程
①线上过程:采用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教师通过线上学习任务、在线指导、后台监控去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组间互评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思维,启发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②线下过程:结合工程实践,融入课程思政。根据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特点,设计工程案例,将知识点应用在案例中,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项目带动教学、以项目检验教学,充分体现出“测、算、绘”的课程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突出项目实践过程中严谨专注的职业道德。③线上线下结合:利用教学信息化,打造开放、共享的课堂。设置签到、抢答、投屏、选人、投票等教学活动,打造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教学课堂,实现从单一的知识获取到全程参与的教学创新模式。
2.3课程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过程化考核一部分是利用课程在线平台,学生参与观看教学视频、课上讨论、作业等教学活动,进行量化得分。另一部分是线下项目实践,注重学生的仪器操作、数据观测和数据处理,根据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得分。课程最终考核为期末50%、线上20%、实践30%。2.2.1体现“学生本位”。注重过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实践考核、过程考核,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2.2.2增设“第二课堂”,提升专业素养。组建兴趣小组,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实践,引导学生参加与课程相关的技能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3应用型农林高校“测量学”课程突出线下实践技能培养教学改革思路
3.1凸显林学、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特色
根据林学、园林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测量学”课程培养目标划分。例如林学专业在“测量学”基础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分论里面还要加强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资源普查、小班样地划分、林业用地规划等方面的讲解和实践技能操作;例如园林专业应该注重园林小品、道路、广场的规划和施工放样、植物种植设计施工放样的实践技能操作[2];例如数字化测图知识的侧重,林学专业学生倾向于CASS软件的掌握运用,园林专业学生倾向于AutoCAD的功能运用,由于我国的数字测图软件基本都在AutoCAD上二次开发而来的,没有深厚的AutoCAD基础是很难掌握数字测图软件精髓的。所以,在专业培养目标方面,要凸显出不同特色[3]。
3.2由传统授课模式向注重实践技能量化考核转变
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北京林学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4所国内林业高校发现,这些高校在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实习周的安排上各不相同。任课教师也普遍反映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课时是有限的,“测量学”的理论课时被一再压缩,教学实际中学生对仪器的使用和实践操作更感兴趣。所以,任课教师也将传统的理论授课改为讲解理论与实践操作同时进行,并对实践操作进行技能考核,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其中,有些高校还安排了实习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标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
3.3以赛促教,协同提升师生教学相长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鉴定指导中心、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主办[4]。迄今已经举办四届,邀请31所高校组织在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参加比赛。但是目前尚未有组织举办全国农林高校非测绘专业学生参与的类似这种高标准、高规格赛事活动。农林高校学习“测量学”课程的大学生们也希望有机会交流提高、切磋实践技术。高等农林院校的“测量学”课程大部分属于非测绘类专业,隶属于普通测量学范畴[5],与测绘类专业相比,精度方面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但对于技能掌握方面却是同等重要。因为在工作实践中,牢固掌握测绘技能,对于林业资源的调查、林场的规划、林地界线的划分,园林工程的施工、测设、放样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所有施工项目开始之前,都要先进行外业踏查、测量、数据采集,进而才能进行内业的规划设计。所以,“测量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几乎在农林院校的很多专业中都有开设。例如:涵盖林学、园林、园艺、城乡规划设计、旅游管理等专业。
4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成效及未来努力方向
通过课程改革,提升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近两学期的学生评教结果成绩都在95分以上。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课程被评为优质课,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较高。一方面,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近两年园林专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新实践性项目人数明显增多,提升了科研探索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发表教改文章多篇;在豫南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河南省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教学相长,教师教学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达到调动,教学改革成效明显。通过一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力争自编特色教材、开发网络课件,建成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在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考试模式等方面形成风格和特色。进一步完善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而做到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进一步探索适合课程实践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类型的特点,注重课程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建立科学课程评价体制。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为目标,发挥考核的反馈功能。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课程的改革方向为建成“秉持学生为中心、过程可回溯,持续改进积极有效,具有推广价值”的一流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课程实践增加创新型、设计型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
参考文献:
[1]于坤,李秋实,武百超,等.基于OBE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建筑,2018(10):223-224.
[2]赵玉玲,张兆江,张安兵,等.“互联网+测绘”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毕业设计教学研究[J].测绘通报,2018(11):148-150.
[3]李黎,连达军,陈国栋.利用教师科研项目培养测绘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J].测绘通报,2018(12):148-152.
[4]蔡剑红,霍亮,朱凌.新工科理念下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测绘通报,2019(02):147-152.
[5]张正勇,刘琳.高校《测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1):87-88.
关键词:园艺专业导论;课程改革;意义;效果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于2004年由原娄底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升为本科,2011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资格,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成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成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园艺专业为2017年新建本科专业,园艺专业导论课程是新生入学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强的专业引导类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明确专业学习目的和目标、提升专业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1园艺专业导论课程开设意义
园艺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宽厚的园艺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系统掌握园艺专业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园艺及相关领域从事现代园艺生产、园林绿化、技术开发、产业服务、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园艺专业学生在大一入学期间,对专业了解程度不深,对就业前景迷茫。园艺专业一年级学生通过入学教育及军训后马上进入课程学习,根据培养方案,第1学期植物生产大类专业的课程相同。园艺专业导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开设,对学生更好地了解园艺专业、提高兴趣和自信力具有重要的引航意义[1]。课程内容、信息量丰富程度、覆盖面及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大学阶段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2]。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介绍园艺学专业定位、专业培养方案(学分学时、实践环节、能力目标、专业内容、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和学习基本要求)、国内园艺研究发展进展、园艺生物技术及园艺创新创业等,使园艺专业学生对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一定认识,了解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工作领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规划好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初步拟定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院的优势和特色资源、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及科研平台进行介绍及现场了解。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社团、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共建植物组培实验室、教师教学科研团队、植物生产与加工社会服务团队等。通过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分享园艺学科知名育种家及创业者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钻研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另外,介绍各二级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专业状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各课程之间的联系、专业活动和专业资源、专业领域状况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领域等。授课期间,重点讲授本院园艺专业的办学历史、园艺专业本科生大学学习内容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具体教学内容及课时见表1。
3课程研究性学习及非标准化考核
园艺专业导论是园艺专业入学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是应用型教学改革后新设置的课程。通过设置不同的专题,让学生迅速适应大学专业的学习,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由于内容丰富,课程采用非标准化考试,注重过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构建网络课程,设计课程专题测试题库,及时检验和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以更丰富的专题,多种形式展现专业的魅力;建立合理的学习过程管理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主要内容与分值设置见表2。
4课程改革效果
通过对近3年园艺专业转专业的比例统计,结合调查座谈,以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如图1所示,通过课程改革实施,近3年来学生转专业率有下降趋势,2019级为9%。另外,通过学生座谈和随机调研发现,学生对专业导论课的满意度较高。学生建议创新创业项目实施需要专业教师及学业导师指导,在专业导论课期间开展学术讲座活动,并增加一定的实践课。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改革,学生能够参与课程教学环节并进一步了解专业,提高了专业兴趣,转专业率有一定降低。另外,课程内容根据需求进行了调整,课程考核方式实施形式多样化改革,注重过程考核。
5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关键词】MOOC;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学;教学评估;学习效果
1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的数据分析报告
2015年我校针对参加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试点的班级进行了数据分析总结。学生的在线成绩通过率达到90%,综合成绩通过率达到95%。其中优秀和良好以上成绩占到71%以上,表现均优于传统教学班级。并且通过问卷对全体参加试点的同学进行了测评。从基于MOOC混合式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93%的学生支持MOOC混合式教学方式课程改革,85%的学生总体对于这门课改革的评价较好,但师生互动和线上交流尚需进一步加强。学生拓展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积极性方面提升状况较好;课程教学内容总体难易程度适中较为合理。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认为MOOC混合式教学方式能更好地运用了网络、新媒体等工具,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的时间安排更加自由,增加了学生学习时间的投入,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方式;但亟待加强的是课堂互动,线上交流、学习问题的反馈、教师提供的学习帮助、考核方式、大规模开放在线交互学习网络的支持等。
从选课动机和学习方式上来看,学生选择MOOC的主要原因是对MOOC学习模式的认可,认为MOOC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两者相比,学习自由度高、名校资源、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互动合作等学习方式的运用。学生认为选择MOOC混合式教学方式以后,扩展了知识,增加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了本校相应课程的学分,增加了学习兴趣。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方式上更建议学习环境中应用互联网打破时空的局限,学习行为上适应个性化、碎片化、快餐式变化,教学模式上翻转课堂互动合作等方法的运用等等。
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上来看,以下几方面表现较好。首先,学生在课程学习开始前会先确认上课时间是否与学校课程学习时间冲突,为完成考试和作业,会主动寻找或学习其他学习资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和复习,会有计划的安排每门课的学习时间,总是第一时间内完成任务和课后作业,在观看和阅读学习资料时会做笔记,并标记重点。但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提高,学习前下载课程视频和资料还有待加强,讨论区提问或解答问题积极度不够,教师推荐的课外阅读资料阅读较少等。
从学生得到的学习支持上来看,在课程平台,教师和学习伙伴会及时的解决所遇到的知识性问题和技术性问题,学生在非课程平台获得的学习帮助较多。学生建议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网上交流讨论,形成更加活跃的网上学习环境。
从学生的学习体会上来看,86.8%的人群认为MOOC是一个很好的网络选择,操作过程很容易,很乐意将MOOC推荐给他人,对自己有帮助,决定继续使用。84%的人群认为MOOC提供的课程质量都比较高,平台使用很容易学习掌握,MOOC课程考核方式很合理。
从学习预期和教学效果上来看,在对课程的看法,课程的有用程度、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上,学生多选择看法发生了改变,并且有积极影响,较之前更认为这不仅是一门思政课,而且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从侧面说明了学生对教学改革和课程价值的认可。
从课程内容评价来看,课程教学内容总体难易程度适中较为合理。线下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线上教学内容进度配合的较好,认为线下老师的课堂教学对线上MOOC教学内容构成了不可替代的补充知识。但授课内容有待改进,学生认为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内容存在部分重复,建议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两个课堂内容要有一定关联性,相互联系更为紧密,进度配合更好,提供更有效的知识补充。
从教学方法分析来看,81%的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MOOC学习模式,93%的学生接受目前这种基于在线教育的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好地运用了网络、新媒体等工具,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的时间安排更加自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投入,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方式;学生认为这种基于在线教育的MOOC混合式教学方式对自己有帮助,扩展了知识,增加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获得了本校相应课程的学分,还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86.5%的人群认为线下教学对他的帮助重要,线下老师的课堂教学对线上MOOC教学内容构成了不可替代的补充知识。获得了扩展性的知识和自主表达的机会,80.4%的人群认为积极性有较大提高。84.6%的人群认为课程改革较为满意,其中21.2%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
从教学建议上来看,93%的学生支持MOOC混合式教学方式课程改革,学生对教学方面的改进建议主要是“增加师生互动”、“线上交流”、“加大教师提供学习帮助的力度”、“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材料”、“增加讨论课数量”。在教学方式改革中,建议支持MOOC混合式教学,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工具进行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兴趣,既非完全线上自主学习,更非传统教学,仅4.7%的学生支持传统教学方式。
2 慕课混合式教学的亮点
首先,三亚学院大胆探索校内校外联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MOOC教学手段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普及。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作为地处边陲的三亚学院学生要想分享到清华大学的一流教学资源几乎不可能的,即便有机会邀请相关专家讲学成本较高且收益学生规模有限。但通过MOOC平台的学习实现了在不占用现有有限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大规模的学生收益。
其次,线上线下有机衔接和补充。我们形式上既要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质上还完成了教学目标。言教和身教融合,从教学走向教育,三亚学院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够在做的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标。
最后,教学改革发挥了两个积极性,体现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解放和增加我们教师的发展交流,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学生的能力。海大教务处处长张云阁说:“三亚学院改革为海大改革做了探索”,并表示线下教学更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首先,线上线下精神塑造和价值引导的关系。老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生学习评价公正性的关系。教材和理论知识点总体关系。
[关键词]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麻省理工学院;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38 ― 03
[收稿日期]2014 ― 09 ― 24
[基金项目]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资助项目:1184513211):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陈晓雁(1989―),女,广东潮州人。研究方向:思政教育,企业管理。
人文素质是指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内化为人稳定、综合、整体的内在品质,特指涵养人的基本品质和人生态度。它具有启迪智慧、开发潜能和涵养文化之功效〔1〕。在西方国家,包括理工院校在内各类高校大体上都具有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和教学体系,以加强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为例,这类高校除了具有明显的理工科专业优势和特色之外,将人文素质教育赋予“全人”教育的地位,并通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制度强化人文素质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地位。近些年国内学界对于麻省理工学院等西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不断成熟。这些成果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主要针对MIT的办学理念和原则的演变、人文学科设置等办学特点加以研究,并进一步探求其人文素质教育对中国高校相关办学特点提供借鉴意义〔2-4〕;二是结合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等西方名校的实例从整体上把握西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办学特点,并在与中国的人文教育进行一番比较分析后,推导其可资借鉴之处〔5〕。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增进了我国高校对MIT等西方高校人文素质理念及其办学经验的理解,进而有利于我国高校从中挖掘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本文立足西方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历史,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从目的模式、内容模式和运作模式等三个维度梳理西方理工院校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实状况和发展阶段,探究该校为我国工科院校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模式。
一、西方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与历程
在西方,人文素质教育实际上来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8〕。不过,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教育使命,人文教育则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进入20世纪7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倾向于在教育中赋予人文科学以自然学科同等的地位,并通过法律和政策引导等措施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在西方国家政策制度的推动下,各高校也相继进行课程改革,大力实施通识教育,重视学生在人文、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多领域的系统知识结构的培养。如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著名理工科学校,都规定学生进校后必须首先完成基础人文学科的学习,鼓励学生取得包括管理、经济、会计、法律在内的广泛的人文学科双学士学位,以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技能。
二、西方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模式与经验
教育模式指的是有教育目的、教育体制和课程组成的一个宏观控制的连续统一体,是对学校教育的宏观行为系统的概括。本文试图以教育模式作为切入点来窥探西方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全貌〔1〕。
(一) 目的模式:树立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以服务社会
西方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自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以来,历任校长都明确了其教育定位,提炼出MIT的教育理念和原则――有用知识的教育价值、社会责任、教育为生活做准备〔2〕。在MIT看来,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增长人类历史和现代文化知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加深对影响人类活动的理念、观念、思想体系的理解,认知不同社会制度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最终能够灵活艺术地进行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9〕。
为此,MIT通过STS ( Science,Technology & Social)教育和通识教育两种模式使理工类学生能兼具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STS教育理论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倡导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此外,MIT也重视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和领导才能。学院从1970年开始,就与自然科学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作,为一年级学生开设了综合课程,并要求其理工科毕业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10〕。
(二) 内容模式:强调人文社科教育与理工学科的交融,涵养社科知识和人文精神
MIT特别强调人文社科科学、管理科学同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以及同教学的融合。相比设立新的院系,MIT更倾向于在发展人文社科的同时注重创设新的研究机构。MIT从心理学与通讯科学、经济学与工业管理等学科间都曾经开展过合作研究,相继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中心”和“城市研究联合中心”等综合性研究机构〔11〕。这些综合研究机构以文理学科的交叉与联合为平台,不但推进了本学科的纵深发展,也催生了不少边缘学科,培育学科的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MIT也重视通识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渗透性培养,通过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学习,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越少是越多”的方针指导下,MIT强调给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自觉进行终身的自我教育,进而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全方位人才。可见,MIT在强调人文社科教育与理工学科交融的同时,借力通识教育,在校园内部涵养支撑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社科知识和人文精神。
(三) 运作模式:通过学术部门与非学术部门的联动建构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1、 通过课程设计强化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
在课程设置上,MIT的设置重点在于“发展个人的自信和思维的多面性,为将来知识和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该学院认为,仅仅发展熟练的技术是不够的,高等教育应使个体有能力和有效地参与集体文化。所以,MIT一方面重视定量研究的严谨性,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必须修完科学、数学、社会等同比例的核心课程。
为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育效果,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完善的人文社科学科的课程教学体系。其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下设历史学、人类学、音乐戏剧艺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科专业。这些专业课程分为五大类,共75门课程〔11〕。所有的本科生要想获得学士学位,在学习期间必需修满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简称HASS,the Humanities,Arts and Social Sciences),拿到32个学分才能毕业。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还要求学生所选8门课程中的3或4门应集中在某一人文艺术或社科领域,称为“HASS集中学习”,这些领域包括人类学、美国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等26个学科,并要求学生应在二年级结束前确定“HASS集中学习”的学科领域〔3〕。此外,他们还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了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辅修课程,人文学科课程占总学时数的20%。
2、通过设立人文教育专门机构,辅之名师授课,完善人文素质教育办学层次
1950年MIT设立了人文社科学院,将人文社科科学提至理工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聘请一批著名的经济学、政治学大师任教。随后又创建了语言实验室、心理实验室、测试与观察室,并逐步创建建筑艺术、管理学和心理学等社科专业,充分展现“强而精”的特色。
在师资方面,麻省理工学院投入大量资源,在保证优良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鼓励学院间联合培养,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感召力。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文学家威廉・格林、音乐家克劳斯・李卜曼等都曾在MIT学习和工作过,这些大师的主要成就也是在MIT的任教生涯中取得的〔3〕。他们深入学生课堂,组建学科队伍,对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和联合培养。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这些以名师为带头人的学科队伍也推动了本校人文素质的多层次教育。
2、 依托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组织一系列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MIT的校训为“Mind and Hand”,即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它其实强调的是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懂得如何去运用。在这种“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原则指引下,MIT鼓励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余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于是,作为非学术部门,学生事务管理部门配合学术部门共同推进本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并且支持大学生与教职员之间的研究合作,1969年至今MIT每年一月份开展“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该计划邀请本科生作为教职员的小辈同事参与研究,学生在获取一定资助的情况下参加调研实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从论坛会议、专题讲座、电影、旅行、演讲等竞赛活动中自主安排研究课题〔4〕。对于本科生而言,他们还有机会在学校40多个跨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同老师一同做实验和研究,通过“媒体艺术与科学新生计划”(MAS)等项目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西方理工院校对我国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根植于西方自由、理性的文化传统,在国家-政府的政策施动和法制的保障下,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西方理工院校秉承富有前瞻性地洞见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趋向。同时,MIT等西方理工学院树立起“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整合教育观,为了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一方面通过合作研究和名师授课来推动文理学科的交融;一方面通过课程设置完善人文社科教育体系,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来为社会输送青年精英。由此,西方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培养模式。考虑到我国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以MIT为代表的西方理工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和办学经验无疑给我国工科院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首先,建立整合教育观,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国内工科院校不少学生认为人文课只是副课,专业课和科学课才是主课;学校也将主要资源投入到理工学科的建设。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人文教育对培养现代人才的作用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科学技术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发挥正面作用,其中人文和社会科学是绝不可少的。因此,我国工科院校要正确认识人文学科的内在教育功能,发展人文教育,是我国高校必须承担的紧迫的历史使命〔3〕。
其次,加强通识教育,提高人文学科的地位。在麻省理工学院,人文学科绝不是理工学科的附属品,从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等大师的任职可见一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缺少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没有根基。值得注意的是,国外一流理工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目的是推动人文教育和科学(工程)教育的融合,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因此,中国理工科院校应将学科发展定位于理工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丰富和扩大理工科教育的内涵,寻获人文素质教育与理工科教育的嫁接点〔11〕。同时,争创条件,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围绕艺术赏析、生命价值、人生与管理、科技文明等话题面向学生授课或定期开办讲座。
再次,加快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强化交叉学科的研究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一方面,要完善学科结构,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由于历史原因,文理分科的思维惯性容易使工科院校的管理者忽略了人文社科的实质价值,表现在此类院校人文课程设置比较单一、类别少、比例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和外语所占的比例较大;更有甚者,因人设置相关课程。因此,我国工科院校需增加人文学科的课程类别,做到丰富多样化,积极进行人文课程设置的改革,在课程门类、课程时数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确保人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加合理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科交叉和联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相互交流与融合。我国工科院校可以设置跨学科研究项目和组织,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同时举办一些跨学科非常规学术活动,比如独立研究计划、高级计划和研究会实现学科间的沟通与合作,并且给予能够完成项目的学生一定的学分奖励,实现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更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最后,整合校园文化艺术和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内化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麻省理工教学经验表明:通过小班研讨,学生能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同学和教师更好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实现思想的碰撞,进而提出最可行的科学研究方案;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推动了知识传授的传导力。因此,研讨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地方工科院校大多承担大学生扩招的任务,师生比例略显失调,而教学管理资源相对薄弱,讨论课的实际开展次数及其效果并不彰显。对此,工科院校一方面可以推动在读研究生,协助教师而加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大学生实训拓展和社会调研)的指导行列,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帮传带”作用,并推动大学生涵养人文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社团创办“读书文化节”和“读书会”等活动,塑造浓郁的学习风气。
四、结语
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西方理工院校,其人文素质教育的模式经验及其成效也同其工程和科技教育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相得益彰。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成为它辉煌的坚实基础,更创造出可供我国借鉴的世界高水平理工大学的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国内重点工科院校和一般工科院校正在探寻新规划周期的发展战略。这类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势必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支撑,所以,应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西方理工院校发展历程和办学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其成熟的人文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探寻理工学科与人文学科的有机结合点,努力发展相关的特色人文学科和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这既是我国工科院校跻身一流理工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也是事关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系统工程。
〔参 考 文 献〕
〔1〕金燕,张秀敏.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3):27-29,38.
〔2〕何振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启示〔J〕.教育史研究,2005,(03):79-81.
〔3〕何振海,王树林.MIT人文教育的传统、特征及其借鉴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05,(05):70-73.
〔4〕别敦荣,李晓婷.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1,(02):52-60.
〔5〕刘兆宇.谈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的嬗变〔J〕.教育与职业,2005,(36).
〔6〕宫麟丰,温景文,于长东.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之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发展,2004,(08).
〔7〕马勤.学习借鉴西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社会教育版,2011,(06).
〔8〕刘淑萍,张梅英.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56-58.
〔9〕方巍.西方理工院校人文社科教育与德育〔J〕.高教与经济,2000,(01):33-37.
关键词:创新人才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2-0054-0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2012年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一年,教育部确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提高质量为主题,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各高校以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重要契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水平。但从总体上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重专业技能培养、轻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现象还较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尚需进一步巩同和加强。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1 创新培养教育机制
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创新教育模式。国内部分一流综合大学创建了专门学院进行试点,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2006年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同时也有一些知名高校创建专项培育机构,突出办学特色,如清华大学1998年起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创办了高等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建立了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实施未来经济学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探索无论涉及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强化了教学革新和科研训练,形成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模式多样、竞相发展、相互借鉴和特色鲜明的总体格局。
2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依托,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秉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加强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夯实人才知识基础,加强了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南京大学在2009级本科生中实施“三三制”模式,即“三个培养阶段”,将本科四年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三条发展路径”,在本科专业教育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和就业创业类三条路径中选择。这些教学内容的调整伴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演进,也丰富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3 加强科研素质培养
科研能力是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也是公认的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为此,清华大学优化生源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充分调动国内外学术资源,发挥校内几十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资源,鼓励师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研究,特别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着力加强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水平。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针对本科生的培养特点,大胆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优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一套完整的荣誉学士培养训练机制,单独编制班级,通过难度较高的课程训练以及课上课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活动,发掘学生的学术潜质,引领学生进入学术前沿,为学生今后在国内外继续攻渎更高级学位以及创造性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内各知名高校都无一例外地大力加强学生科研能力锻炼,这已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共识。
4 突出实践能力锻炼
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专业知识转变为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也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着力点应该是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协调发展,突出了专业领域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突出地位。中央财经大学也将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即实践能力在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中处于统摄和综合其他诸元素的核心地位。总之,当前各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突出的实践特色,更加鲜明地强调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
应该看到,围绕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力回应。是大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但是,创新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现实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被贴上“失效”、“无力”、“失语”等标签,在高校整体工作格局中处于“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导致了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足和投入不够等现象,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这项重要工作中难以占有一席之地,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缺乏科学化教育,损伤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品质和效果。
二、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广义上包括分布于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二、三课堂的学生工作,是提升个体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主要教育手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同志指出:“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不仅要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顽强的拼搏毅力,还要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就既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又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精神榜样。”可见,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创新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大价值。“在各种类型的价值形态中,最普遍、最实用的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1 社会价值:提供方向,整合力量,净化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其实现社会职能而产生的社会作用和意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的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思想引导和政治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升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解决创新的方向问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起到激励大学生攻坚克难的整合作用。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奋斗的过程不能孤军奋战。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要经受国际化竞争和挑战,更需要时时处处学习合作与共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化解隔膜,促进团结,推动合作。同时在大学生遇到成长瓶颈时,积极的沟通和思想引导能够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激励他们继续前行。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净化校风学风,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引导、激励、规范等手段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积极推动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诚信、上进、开放、包容的良好环境。
2 个体价值:焕发精神,塑造人格,优化品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离开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就会变得空洞无物。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焕发大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动力。我们考察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他们不仅具有极强的创造力,更拥有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即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专业教育能够解决能力问题,但不能解决精神动力问题,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建设性作用。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能力,引起主动思考,激发探索精神。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塑造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往往表现为责任感、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以及奋斗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促进人格养成。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优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行。高校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自察自省的道德意识,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言行相符、知行合一,而长期良好品行的积淀将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格的固化。
3 现实需要:“90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日趋复杂,思想文化呈现多元态势,高等学府也难以成为自我封闭的“净土”,社会对大学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极为深刻,在开放环境中成长发展的“90后”大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代青年都面临更多的选择与挑战,也更容易陷于迷茫与困惑。因此,“90后”大学生更加需要思想引导、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
林崇德认为,“在创新人才的心理学研究中,需要重视创新或创造性的三要素,即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非智力因素)和创造性社会背景(环境因素)。”川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工作中,教学科研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作用。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因素,以及创新人才所需具备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角度,还是从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立场出发,我们都应该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平台,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隐含了两个命题,一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新定位为统领进行自我革新。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看似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扩张”,其实是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在张力增大和范式嬗变的必然结果,也是符合规律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必然要求。所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介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也将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包括:培养理念更加包容,创新人才“才”的提升将与“人”的成长齐头并进:培养团队来源更加广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将与专业教师甚至校外实践导师协同培养;课程体系更加开放,启发思想的思政课将与精于一业的专业课合力并举;培养场域更加广阔,第一课堂的教学科研将与第二、三课堂的主题活动相得益彰。
1 创新理念: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创新人才成长的本真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的工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过分地强化对人的管理功能,这种管理功能的工具理性越是‘科学’和完备,就越会使人的对象化得到加剧。使人与自己的本性越来越疏远和分离。”因此,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大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还原个体“成长”所处环境的本真面貌。亦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把握大学生关注的政治话题。引导大学生的理性成长:学生工作部门要以饱满的人文情怀切实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波动及其与校同环境的融合,回应大学生的核心关切,保证大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具备优良的外部发育环境:有条件的高校要逐步引进和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心理学教师团队,扩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开展深度辅导和一对一的咨询,积极开展创新人格培养机制的学理研究与实践探索,对大学生开展普遍的创新型人格教育,为他们成才奠定稳定的心态成长基础。这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增强其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教育科研活动的交叉性、共融性和互益性。
2 善用团队: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充分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改变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由专业教师独挑大梁的局面,以制度保障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队伍全程参与目标设计、过程培养和日常管理等环节,积极发挥两支队伍在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形成创新人才教育引导的高效集成力量。如西安交通大学已经设立8个本科生书院,突出跨学科和全面发展理念,拥有一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学生工作人员,突出学生自主管理和学生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形成了常任导师、学业导师、兼职导师三支队伍在各个层面发挥着育人作用的全新格局。这就弥补了创新人才培养仅突出科研学术素质的缺陷,实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育工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覆盖。
3 开放课堂: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创新人才成长的思想和认知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要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还要重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安排,不能无足轻重,甚至处于“缺席”状态,要通过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辩证思维、发掘思想深度和点亮创新灵感的重要载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进行自我更新。第一是课程内容的兼蓄与教学手段的多样。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生命线,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统编教材基础上,结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事热点和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吸收整合相关内容,实现课程的本校化,讲出特色,讲出品牌,更好地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明确成长成才的方向与动力;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影响日益加深,Web2.0的“贴身”服务更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课上吸引学生与课外整合学生的双重压力,教师除了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外没有更好的选择,同时高校应该集中力量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网络数据资源库,并尝试打造优质的网络公开课。第二是授课形式的多态与课外指导的长效。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再同守传统课堂形式,还要创新授课模式,如全校公开课、团队作业和参观学习等形式,打造授课形式的多态化;第二、三课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用武之地,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投入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延展思想教育覆盖面,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锻炼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掌握社会调研方法,形象感知科学研究过程,奠定创新人才成长的思想与认知基础,实现与专业学习和高年级专业见习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