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发展趋势

剪纸艺术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体现了传统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以及人文观念,是一种本原艺术,并且具有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统的特点,更是我国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剪纸艺术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剪纸艺术的科学发展,而且对于推动剪纸艺术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重要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剪纸艺术具有地方特色,从我国剪纸艺术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地方特色已经成为我国剪纸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除了祭祀、喜庆、过年等民间活动之外,还出现了具有商业需求的剪纸艺术品类,比如佛山的剪纸艺术就是已经有800多年历史、具有一定商业需求的艺术品类,在写、记得、绘等方面具有自身特色,特别是写色、衬色、纯色三类刻艺更是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我国剪纸艺术具有重要保护价值,从我国剪纸艺术来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具有很强的保护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传承价值,这主要是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都很强,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还受到一定的局限,特别是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剪纸艺术市场化进程不快,制约了剪纸艺术的科学发展。

二、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剪纸艺术的深入分析,尽管当前我国剪纸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保护与传统意识较弱,制约了我国剪纸艺术的健康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传承化的方向发展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推动剪纸艺术的文化传承已经迫在眉睫。特别是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剪纸艺术将在保护的基础上,朝着传承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剪纸艺术的传承工作,比如可以建立博物馆进行保护和传承,再比如还可以将剪纸艺术纳入到“文化创意”当中进行推广和传承,同时也可以采取学校教育的方式进行传承,这样能够使我国剪纸艺术的传承得到拓展。比如在创作题材方面要进行创新,可以在灯具、瓷砖、衣服等应用剪纸题材,这样能够使剪纸艺术的传承更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二)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剪纸艺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剪纸艺术的喜爱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积极推动剪纸艺术产业化进程,提升剪纸艺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力,对传统剪纸艺术进行改造、升级和创新,融入现代元素,并且要让剪纸艺术“走进企业”,激活民间资本,投资剪纸艺术,进而能够使我国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更具有支撑作用,更能够推动我国剪纸艺术科学发展。

(三)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大力实施市场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市场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剪纸艺术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剪纸艺术不仅具有强大的艺术价值,而且还会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剪纸艺术的经济价值以及实用价值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这就需要积极推动我国剪纸艺术市场化进程,将剪纸艺术与市场需求、市场趋势等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建立剪纸艺术集散地,进行市场化运作;再比如还可以采取“技术+企业”的方式,使剪纸艺人与企业进行合作,提升市场化水平。通过对剪纸艺术进行市场化运作,能够使我国剪纸艺术不断走向市场、走出国门、走向艺术,影响力将得到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不可匮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形势下,国家和各级政府、广大市场主体越来越重视剪纸艺术的发展,未来我国剪纸艺术将朝着传承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口头传承、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以及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体现出社会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程度,也能发挥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调动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构建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滞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相对滞后,由于资金技术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缺乏正确的开发利用。国家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问题得不到系统的解决,保护标准和规范以及收集、调查、整理、记录、建档、展示、利用等工作不够完善。保护、管理资金不足观念滞后表现在:首先是轻视或忽视民间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是在认识和实践及法制建设中,“文化遗产”被“文物”所取代,“文物”保护被等同于对整个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不到足够重视;再次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是一种客观必然,主张任其自生自灭,无须保护;最后是认为目前国家财力有限,无暇顾及,等经济高度发达后,再进行保护。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对有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过度开发。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开发而轻视保护的弊端。一些地方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仅仅看重申报的数量、开发的价值,轻视保护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物质化”功利倾向严重:一方面,要奋力挤进国家级“遗产名录”;另一方面,对一些文化遗产过度开发。某些地区特定时期的生活习俗,如“拉纤”、“走婚”、“裸浴”等在一些地方被滥用。其中很多表演是为了迎合游客口味的“大胆创新”,完全改变了原生态内涵。很多地区将文化遗产变成了一种赚钱的工具,迫不及待地挂出去展览,或张贴醒目的商标变成商品,试图卖个好价钱。掠夺性开发、破坏性建设、企业式经营等现象,已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难点。

(三)缺乏相关人才培养。教育领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足够重视,导致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脱节。在我国大学的教学课程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科很少,学生不能在受教育过程中了解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国家不能培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要的社会人才。新时期,年轻人的生活充斥着网络、娱乐、西方节日等环境中,越来越远离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民间非物质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四)遗产传承问题不容忽视。受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冲击的和影响,愿意学习传统技能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致使民间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许多项目的传承人大多生活在农村,由于受到项目本身级别限制等诸多原因,仍然生活困难,没有经济来源,依靠儿女们来赡养度日。因此,补助一批民间艺人是当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至关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出台政策、补助经费、创造条件等方法来放慢我们与传统文明渐行渐远的步伐,将原汁原味的民间特色鲜活地展示在民众的面前,可以说,这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信息化、商业化社会环境下,一些传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功能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不再存在,作为传统社会表达方式的传统文化由于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逐渐走向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日趋严重的危机。传统的、多样的民间文化受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的结果绝不仅仅意味着个别文化片段的毁灭,而是意味着多样性文化的生存空间的改变。在我国,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文化生态区保护已成为“非遗”保护最为重要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静止和固态的,它需要在发展中生存,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老化,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传统技艺和艺术种类面临消亡的危险。保护和传承这些人类弥足珍贵的遗产是21世纪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日趋严重的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出台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建立,其意义在于成功地保护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史保留下众多弥足珍贵的财富,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战略正在向多元化、科学化和综合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文化、科学、历史、美学、经济和社会价值。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同样要以战略性发展眼光认识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国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觉保护意识,积极倡导各族人民热爱、珍惜、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孙克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进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54-60.

篇3

论文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便成为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保护工作的更好开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借助旅游加以开发、利用与发展,这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现代社会并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随着世界、国家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相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列入名录的遗产项目给遗产地带来的知名度的提高和人们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好奇与探究是必然的,无形中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集中在偏远地区和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加大了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民族成分构成最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云南省为例,云南省率先确立了“文化立省”大战略,旅游业作为云南省文化产业的主导行业,并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云南省还设计了多条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如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二月街”民族节、苗族“赶花节”等。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1.生存环境恶化,开发工作困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条件的变迁、技术的发展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地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第一,是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状况、存在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等认识不清,调查了解和掌握不够;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第三,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

2.开发模式单一,缺少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遗产地居民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决心。但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遗产地居民的极大热情往往会导致对科学规划工作的干扰。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民俗村、寨、博物馆在一些地区比较时髦,致使有关民族文化旅游的人造景观越建越多,且形式上大多雷同。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人造景观泛滥,导致其吸引力大大降低。不仅发挥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反而会使遗产地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3.资金投入不够,开发力度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得较好的地方一般都位于西部地区或偏远的民族地区,而“老、少、边、穷”一直是用来特指这些地区的同义语。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却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进行开发,则不可能变成现实的旅游产品。由于缺少资金,导致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开发力度,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至今还未开发利用。多数地方没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不能正面主导、参与这项工作。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开发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只有采用开发式的保护措施,文化遗产才会活生生的传承下去,才不会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消失。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越发达,当地居民以及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就越是依赖于旅游业,他们对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就越重视,自然也就会自愿和竭力地加以保护。事实上,许多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品、传统食品、戏剧曲艺、民风民俗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得到重新发掘、整理、更新和提高的。如果这种源于经济原因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能够同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相联系,则这种保护就将获得更为有力的保证。

(二)旅游开发可以为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吸引力是关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弘扬地方与传统文化,进一步惠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如过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靠国家或地方政府十分有限的财政拨款,旱涝不保,难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而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将参观游览的门票等旅游收入,全部或部分地用于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使得保护工作有了更充足的资金。

(三)旅游开发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贡献,民族文化因它在旅游市场上占据的优势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许多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这些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一方面展示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了各民族成员的历史记忆,增强了内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使得主流文化群体的旅游者在民族旅游中获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新的认知和再认识,总之,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推动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变迁朝着健康的方向进行。

参考文献:

[1]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6).

[2]杨丽.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刍议[j].经济地理.2003,(1).

[3]李宗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知识产权,2005,(6).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与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族人民以大大相传的形式所传承下的一种文化想象,例如民俗活动、民俗礼仪、传统表演艺术、口头传统、传统手工技能、同宇宙和自然界有关的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交流、维系区域传统、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还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外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严重的冲击,在不少社会群体看来传统文化是一种落后、老土的信息,面对传统文化往往采取一种摒弃或者是鄙夷的态度,这一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深入,我国不少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消亡局面,如何扭转传统文化逐步消亡的这一结局,成为我国打造文化强国的重要出发点。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发展工作相关的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与优化,财政部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工作以及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一系列现代化科学技术被陆续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等工作中,并通过宣传手段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的开展。“文化生态”就是一种“人文环境”,“人”作为“文化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在“文化生态”构建工作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需要依靠“人”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教育与媒体作为影响“人”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的直接因素,从教育与媒体入手提升“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传承意识,使“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以及传承工作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一个庞大的教育组织体系,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渗透到教育体系,创建与非物质文化有关的教育系统、学科体系、教学制度,使教育能够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工作、传承工作与发展工作的重要途径。艺术作为记载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到一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继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现状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之间的不断融合,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与优化,但是从整体发展视角来看,受教育课程设置、艺术课程实践等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在融合过程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一)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现如今,艺术教育工作备受我国大中小学教育组织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大中小学长期陷入到“智育第一”、“智育唯一”的思想下,大中小学校均以智育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智育教育活动,所创建的教育体系、管理制度均为智育服务。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设置课程,还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所运用的教学设备、考核制度均为智育提供服务,与艺术课程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完全无法满足艺术课程实际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少高校纷纷将现有课程体系为基础,增设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课程,这些课程绝大多数均属于非艺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学生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不少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并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未开设民间艺术鉴赏等课程,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课程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尽管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等课程均涉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等课程中所占据的比例并不大,完全没有满足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等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二)艺术课程实践现状

在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个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校内外艺术实践活动关注度极高,大学生时常会参加一些由电视台所举办的文艺活动、由学校所举办的文艺演出、由个人所具备的艺术交流活动。但是大学生所参加的这些艺术活动均以“流行文化”为主导,传统文化元素很少出现,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受到“流行文化”的侵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需求,这不仅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还关系到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否能够突出本国特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共同需求。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现状,从中我们查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在融合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想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与高校艺术教育更好的融合到一起,需要从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体系。

(一)目标

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时,只有拥有正确的教育目标,才能够达到实施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我们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着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制定系统、全面的目标,确保目标的可行性与发展性。就“知识与技能目标”而言,教师在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授课过程,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将专业的传统艺术理念、传统绘画方法、民乐练法、传统演唱方法等非物质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实现对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授课内容的丰富与拓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更能够灵活掌握非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就“过程与方法目标”而言,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将传统文化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正确掌握民乐、绘画、舞蹈的技巧与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想法,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非物质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内容

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将民间艺术概论、中国传统歌舞、民族音乐欣赏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融入到艺术课程体系中,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的开发工作,构建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渗透到艺术教育教学中,将“多元化”作为艺术教育导向,将欣赏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正视欣赏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传统艺术欣赏为起点,学习传统艺术理论,开展传统艺术实践,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不断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首先,教师在欣赏课程的设置上,需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作品、民间音乐创作成果、民间舞蹈艺术融入到美术鉴赏、音乐鉴赏以及舞蹈鉴赏课程中,运用巧妙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传统绘画艺术作品、民间音乐创作成果、民间舞蹈艺术,有效拉近学生与传统艺术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自主能动性;其次,教师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需要注重对传统艺术理论知识的讲解,灵活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传统艺术理论知识体系直观、系统的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对传统艺术理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需要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结合到一起,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建筑遗迹等内容引入到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引导,让学生能够动手制作民间手工艺品,在实践中领略民间艺术的深厚内涵。

(三)形式

高校在选择艺术教学形式时,教师需要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媒介组织学生开展艺术教学活动,为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艺术教育活动中,使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能够成为民族艺术精神的承载体。为此,高校应充分调动现有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不断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深化高校民族艺术教育内涵,突出高校民族艺术教育的地域特色。例如,学校可邀请民间的老艺人为大学生表演民间“绝活”,例如“打铁花”、“变脸”等,以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民族艺术教育的说服力。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引导学生建设与民间艺术有关的学生社团,例如古筝艺术社团、民间剪纸社团、京剧社团、豫剧社团、黄梅戏社团、民舞社团等。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陕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保护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我国政府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的指明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并相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分类,其中就包括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陕西省于2006年出台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并对特有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进行收录。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加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一、陕北地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现状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体育价值观的展现,是构建体育多元化的前提,是研究体育文化的基础。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着人们的体育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在人群中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影响着人们的体育活动选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人的认识和心理倾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根本想的转变。现在的青年人几乎已经脱离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与认识,保护与发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种趋势。

在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分类及实施保护措施的政策影响下,地方政府也开始响应并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安塞腰鼓从20世纪40年代便已登上舞台,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安塞腰鼓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革命圣地延安传递仪式等众多表演,成为名扬海内外的“中国一绝”。腰鼓所表现的观赏性与艺术被世人所青睐,腰鼓表演也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进行表演和传授。腰鼓已经从最初的风俗习惯慢慢被开发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产业。是陕北地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二、陕北地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发展路径

(一)文化生态保护路径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借助于肢体行动展示出来的,属于人类行为活动的范畴,需要语言和行为被呈现和传承,充分展现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特征。在现代社会更应发挥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特征,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提高民传体育的普及与传承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与发展一直受到地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衰落与周边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具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人都推崇现代全球化发展的新兴事物,本民族的体育传统文化日益被忽略冷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要注意多种传承途径的科学吸收,在保持其应有的文化本真的同时发展与推广。

(二)集群式保护路径

随着现代文化冲击趋势的加快,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重大困境,因此,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迫在眉睫,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05年6月,文化部统一部署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认定和抢救了一批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省市县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号召,陕西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编收录,保护政策与机制不断完善。只有将政府主导,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措施、积极配合才能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每一类项目的传承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现代文化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的融合有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延续。在保持其本真的基础上丰富其内涵。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路线。

(三)特定场合

在历史长河中,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是在具有传统体育活动经验的长者的指导下逐步学习和掌握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各种喜庆节日中展现给人们,并得到认可,人们开始学习、研究、并对其创新使其得以传承下来。现在社会中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在喜庆节日中展现给人们外,更多时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政府主导,以地区特色节庆活动为表现形式,体育节庆活动是以地区特色形式表现,在民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充分利用民族民间体育主题的特色优势和地方资源,提高未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空间,这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传统体育的认识与普及,又能促进人群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区域性文化特点,每一个区域又有地方保护政策的保留体育传统项目,但是随着外来政治、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被现代化的产物所代替,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则是展现各民族传统体育的舞台。在全国民族运动会这个大舞台上表演,既是对某一传统体育的一种宣传又是一种肯定。民族运动会是一种区域性的体育活动的展现,不仅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是促进各民族之间和谐团结以及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平台。而正是通过这种平台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民族传统体育,使传统体育得到充实与发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使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获得新的生机。

健身俱乐部是现代体育发展的一种产物,是社会人身体锻炼的重要场所,充分合理利用健身俱乐部也是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一种渠道。

(四)教育保护路径

家庭教育对人的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家庭中的长者对下一代往往扮演的是启蒙教师的角色。如果在家庭生活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浓烈的学习气氛,那么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对年轻的一代必然有极强的影响作用。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极为厚重,其社会特征也极为鲜明的,陕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虽然为人们带来了先进的生活理念和丰富的物质享受,但多数体育非物质文化在巨大的文化发展中受到冲击甚至生存灾难。学校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学校能规划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并能系统、合理的安排文体活动。体育教学相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其稳定性和规范性较强。使一些优选的项目在发源地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使其特色文化延伸到学校的课间,让学校体育活动具有地域性,这无疑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民族活动的表现形式,是追溯历史的文化展现。其项目复杂性与多样性集于一身,所以发展与接受程度受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也较大。许多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停滞或失传,只能借助博物馆或文献资料记载,无法在现代社会中普及和传承。随着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推广,原有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融合,在不失原有的民族特点的前提下得到完善与认可,并得到全国和世界人民的关注,极大的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对带动地方经济、促进文化的同步发展,增加了人人交流与社会交流,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谐统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政治与经济带动相结合,通过各种传媒,在全社会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体育多样化发展趋势。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国忠,焦建军.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

[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EB/OL].http:///feiwuzhi/.

[3] 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

[4] 张金桥.陕西省体育旅游业开发及相关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和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三项条件。

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决定了其特质:

一是稀缺、濒危性。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往往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由于受到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社会环境等影响,变的极为稀缺,有些甚至濒危。

二是独特、唯一性。从已经公布入选的数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看,大部分项目和传承人或在区域内、或在特定文化范畴内、或在特定人群内,均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质,呈现唯一性的特点,这也是非遗项目的核心价值之一。

三是传承、代表性。大部分的非物质物化遗产项目,都是少数人系统传承的,有些甚至是单人口耳相传的,极具文化代表性,可以代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的独特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和特质,决定了其特有的文化符号印记需要更大的平台去发挥作用,这也为其进入课堂提供了先天的土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可以更好的履行传承人的法定义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定义务中,“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是重要内容,传承人进入课堂,更容易使传承人获得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平台,尽快实现有点及线,由线到面的文化传播过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是延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教育课堂还是专业的非物质物化遗产传承课堂,都是非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阵地。从目前的非文化遗产项目和项目传承人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的项目都极具专业性,在技法、工艺、文化形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要求,在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课堂开展传承,具有先天优势。此外,课堂面对的主体更多的为青少年,是文化传播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传承的主要对象,课堂所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仅仅是传承,更多的是对文化未来的影响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对丰富课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课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受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传统教育课堂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长期处于半真空状态,教育与传统文化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涵盖民俗、戏曲、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即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氛围,又可以起到宣传文化,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作用。此外,如传统绘画、戏曲、表演等项目,原本在课堂就比较有旺盛的生命力,传承人如果能够有机会亲自参与教学环节,会起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非凡。最好的保护就是广泛的传承。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去分享其魅力是最佳途径,传承人进入课堂,就是获得了一个无限放大文化功能的放大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获得了一层永久“保鲜膜”,新鲜的造血功能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新鲜生命力,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的前景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回归的步伐逐步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同时,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都充分意识到,孤芳自赏,不植根社会服务大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没有存在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所以尽快利用各类课堂的平台和其他途径宣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一)探索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的相关机制。对不同的项目进行分类甄别,针对不同特点,选取不同的课堂开展传承教学工作;教育部门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工作,把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编制相关教学计划;积极探索符合传承人教授传承非遗项目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的效果。

(二)积极筛选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相关文化专家和传承人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工作,针对不同项目的技艺特点和研究现状,归纳总结规律,分需求教学。突出专业教学和普及教学相结合的特点,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教范围,保持长久生命力。

(三)重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徒弟”选拔。对于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技艺极为特殊,受众相对单一,在后继有人上存在难度,可以更好利用传承人进课堂的机会,在学校、社区、网络等选择合适人员进行培养传承。

参考文献:

[1]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2]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 张中龙.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途径[J].理论学习,2011(06).

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音乐教育;幼师;豫剧;德育

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许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受全球一体化及西方音乐的影响,传统戏曲观众逐渐萎缩,面临严重生存危机。如何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于2011年6月1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34条进一步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责任和教育的必要性。

1 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传承的意义

1.1 中国传统戏曲是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资源宝库

音乐类课程是幼儿师范院校的主干课程,长期以来,西方音乐类课程占据幼儿师范院校音乐类课程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陌生。我国传统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繁多、品种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昆曲、粤剧、京剧、皮影戏等中国传统戏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务院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曲占186项(含扩展项目28项);豫剧、曲剧、越调、大弦戏、罗卷戏等48项河南本土传统戏剧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传统戏剧适合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近年来,河南许多地方出现了“儿童豫剧热”,涌现出了孔莹、邓鸣贺、邓鸣璐等全国知名的豫剧童星。幼儿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幼儿园教师的摇篮,而目前却很少开设中国传统戏剧类课程,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戏剧陌生,毕业后无法承担对幼儿进行戏曲启蒙教育的重担。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幼儿师范院校尚未开发的资源宝库。

1.2 有利于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受全球一体化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传统戏曲出现观众人数萎缩、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小、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局面。河南省统计局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戏曲音乐欣赏者仅有27.2%。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喜欢戏曲音乐的老年人占大部分比例,中年人占少部分比例,而青少年几乎没有[1]。如何使青少年了解戏曲、热爱戏曲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亟待解决的问题。幼儿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的学生将承担对幼儿进行启蒙音乐教育的重担,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对幼儿进行戏曲启蒙教育,这对于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3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当前受网络负面信息、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青少年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普遍存在,传统道德缺失,家庭观念淡薄。在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传统的教条式德育工作方式不利于学生接受。而中国传统戏曲在发展过程中,承载者对大众进行道德教育的功能,涌现大量诸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的优秀作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戏曲教育,使学生在戏曲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明辨是非,规范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恋爱观。

1.4 有利于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创作的结晶,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传统戏曲的表演、演奏技巧,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另外,幼儿师范院校通过在学生中成立豫剧社团、越调社团等戏曲类校园文化社团,开展有关传统戏曲类表演和比赛,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和校园文化的竞争力,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2 幼儿师范院校进行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及途径

2.1 开发适合幼师培养目标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

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胜任幼儿园、幼儿培训机构从事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学生。这一特点决定了音乐教研室教师应根据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对我国传统戏曲进行筛选。选择那些容易在幼儿中普及推广的内容进行教学。编撰相关幼儿戏曲教材、教案。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开设豫剧、越调等戏曲类课程选修课,课后开设中国传统戏曲第二课堂、兴趣小组,逐步建立符合幼师培养目标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2.2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

从我国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师以声乐、钢琴、西方器乐等方向为主,而从事民族音乐的教师较少,而熟悉传统戏曲的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师凤毛麟角。因此,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戏曲类非物质文化教育,一方面应鼓励音乐教师到民间采风,向传统戏曲表演者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聘请豫剧、曲剧、越调等传统戏曲演员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兼职开设相关课程、讲座,向师生传授中国传统戏曲。同时可以利用大学平台,开展中国传统戏曲研究,提高民间艺人的艺术修养,完成从“艺人”到“大师”的转变,促进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3 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建设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文化

幼儿师范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源地不同,组织学生假期对当地传统戏曲进行文化采风,让学生深入民间,零距离接触、学习中国传统戏曲。在学生中成立豫剧社团、越调社团等戏曲类学生文化社团,定期开展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及汇报演出。在学生中开展戏曲传承人制度,鼓励学生之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建设校园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非遗;生产性保护;文化旅游;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150-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的发展,都是近年来新兴的发展趋势。前者是文化旅游灵魂,后者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的重要载体。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质并有效渗透到旅游全过程,使旅游者通过文化差异体验获得精神享受的旅游业态。本文立足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我国主要是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演变而来,主要分为十个类别。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称谓一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旅游中的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主要表现。

(一)合理利用需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日本文部省规定,小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观看能剧一次,日本官员均以能剧、歌舞伎、狂言等传统艺术招待外宾,多数乡村设有自己的民俗博物馆。在我国四川茂县羌寨绣庄中国羌绣(云云鞋)夺得全国旅游商品金奖,北川羌族民俗一条街、特色产品一条街,绵阳的《大北川》、阿坝的《羌魂》等都离不开地方政府支持。要发挥各级民间艺术协会桥梁作用,区分不同情况、分步组织实施、分级开展工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有所侧重。政府、社会、企业、艺人几方面进行努力,既是一条发展路子,也是一种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在发展文化旅游中积极有效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合理利用需要社会提倡与民众消费

从根本意义上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水平高低,是每个社会成员关心所在。只要中国人还保留过年贴门神、贴窗花的习俗,就自然能留住木板年画、民间剪纸,至于门神什么样,门神是谁,剪纸的内容是不是原来那样,则可既保留传统又有所创新。但如果中国人都去过情人节、圣诞节,没有了我们自己的民俗节日,与之相关联的节日文化无所归依,又何谈利用传承?《云南映象》中的舞蹈元素,甚至70%的舞蹈演员都来自于田间地头,对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合理利用需要正确认识选择发展路径

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利用,实际上加大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一体的。利用,不能丢掉文化赖以生存的根基妄言,既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又要服务于当代。传承,需要更好地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保持时代生命力。内涵与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是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如都江堰清明放水节、自贡彩灯技艺、羌笛演奏、蜀锦、蜀绣、绵竹年画、吉祥面具、川北大木偶、阆中王皮影、泸州油纸伞、甘孜唐卡画、乐山蝴蝶翅画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进一步受到旅游青睐,在文化旅游中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陈出新,融入文化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实有效的路径之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优势

旅游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过程实际上蕴含大量非物质文化资源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溯源到原始先民的文化创造,如原始乐舞、口头歌谣、工艺技能、图腾崇拜等,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核心

文化在旅游业的定位和融入直接关系到旅游的可持续性品位,在文化旅游中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使文化旅游黯然失色。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旅游品质档次,增强旅游吸引力方面,一直发挥着隐性的核心作用。国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09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相关市州推出了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少数民族艺术节、观音故里旅游节,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早在2004年的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就推出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节等40项民族文化活动,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而东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成就了丽江文化旅游品牌,旅游又反过来为其提供了实现价值的有效载体。文化旅游,门票不应是收入的唯一或主要,应该在更多的文化旅游系列产品上下功夫。

(二)现代人垂青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准、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旅游者回归感受领悟到不同民族不同时期“活的”历史与精神家园。丽江古镇的雪山风景、小桥流水、民居建筑是与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等非物质文化要素的整体表现的,迎合了当今都市对于回归自然、体验民俗、休闲度假、文化交流、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需求,吸引着不同人群一次又一次的留念往返。据统计分析,以文物古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游览为目的海外旅游者,占来华游客的绝大多数。以其1700多座古建寺庙、壁画、唐卡画、岩画、碑铭石刻等藏传佛文化景观和独特优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强烈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三)旅游消费将追求高品味文化

旅游初期是以游山玩水为主旨的出行,中国人叫旅游,韩国人称观光,德国人谓交往。无论叫什么,关注目光首先是投向确切的景区景点,但消费的是文化独特性。纵贯古今只有自然山水与独特人文结合,山水才有灵性。正是基于此,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传统影响力,自然山水恒定,非物质文化则可随着时代社会需求创新变化。如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年画、羌绣等在形式与内容上传承与变化就是例证。

(四)非物资文化资源的四川特征

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强调在促进非物资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要清楚看到四川与非物资文化遗产相关的资源十分丰富。有的虽然眼下没有进入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但同样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这就需要我们整体把握、轻重缓急、稳步推进、合理利用。从整体看,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五个特色:资源齐全、民俗多彩、区域差别、特色鲜明、遍及全省。如成都周边及川北区域的古蜀道教及三国文化;阿坝、甘孜、凉山区域的藏羌彝多民族文化;川西南、川南为区域的佛教、长寿、诗书、盐酒、恐龙、彩灯等多元文化等等。这些珍贵的非物资文化资源是进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的宝贵财富。

(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的基础上,顺势而为选择在文化生态环境保存相对完整的地区建立主题园区,成为活文化集聚区、生态博物馆、民族特色村等,已被证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利用方法。在园区内,要建立优秀民间艺术文化企业、艺术产品、艺术服务、艺术活动,形成投入运作体制和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就像四川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一样,成为研究、保护、繁殖、输出基地。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区,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坚决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与生态资源生存环境的历史风貌,对传统技艺类的可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合理利用,为对传统表演艺术类的,注重原真形态的表演编排。规划养生养老生态体验区,挖掘中医药、藏医药、易经、黄帝内经、道教、佛教、儒教典籍中的养生健康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华传统养生服务社会惠及民生。

(六)完善提升各类文化节庆活动

晟近几年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方兴未艾,如北京地坛文化庙会、自贡灯会、都江堰放水节、潍坊风筝节、沈阳秧歌节、广西民歌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九寨沟民俗风情月、汶川古羌文化节、马尔康嘉绒锅庄艺术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是主角,产生极大吸引力,对提高地方知名度,促进地区发展起到催化加速作用。如一年一度的自贡彩灯已经成为当地每年一季度拉动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而近年来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周,取得的海内外影响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次比一次好,在一系列区域常态性的节庆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可为。

(七)做好文物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

在历史遗址、名人纪念地、博物馆等文物遗产门类中,需要主动积极做好与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如在鹤鸣山、青城山、峨眉山、都江堰水利工程、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酒坊遗址、战争遗址、古盐井、恐龙化石群、乐山大佛、蜀南竹海等有形景区,融入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可以有效构成多彩多姿的文化旅游消费链。其中不可忽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品,它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旅游者大都在旅游过程中,大多愿意购买当地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品的研发,不能只是仿制复制,应将所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与现代美学观念相结合,要加强对原创知识产权保护。

(八)加大文化创意提升旅游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有效进入旅游产业,需要更好的文化创意与整合营销。这就需要重视文化创意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重视创意人才生产力,发挥文化创意社会团体机构作用。如,借助国家驻外机构、国家文化主题年、国家旅游发展年等大平台,通过文化创意,进一步展示四川多样性人文历史,在“天下四川·熊猫故乡”的旅游主题宣传中,要研究融入数千年古蜀文明多元文化的深层问题。再如,结合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周活动,通过文化创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结合,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文化旅游商品推广等。其三,面对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化创意,帮助其选择符合自身艺术规律的方式方法融入文化旅游,深入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经营、管理中去。如剪纸、石雕、泥塑等传统技艺,要与时俱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表演艺术,要传承发展,以艺术感染融入旅游演出。

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现实问题;保护

非物质文化的价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其中,作为各民族文化得以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它是积累、传承文化并加以创造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不仅能够牵引着过去,联系着现在,更决定着人类未来的思想走向和价值观的取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有着无法比拟的巨大价值,在现代化社会进程中,它又表现出一些新的意义和内涵,体现出更为丰富的价值含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为全人类提供多样化的文化选择。从世界范围来看,非物质文化为全人类提供多样化的文化选择。只有保存各种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才能保证后代子孙有多样化的选择,才能保证世界共享非物质文化成果,保证我们的后代在文化选择上的多元化和丰富化。我们无法想象在单一文化模式下,人们将如何进行娱乐生活和精神寄托,如何在满足了物质享受以后寻求更多更丰富的精神享受。只有多样性存在才能使各个文化形式在尽可能发挥自身文化优势的同时,更多地积极借鉴和汲取其他文化形式的长处,使自身能够得到进步和提高。

是一个民族文化延续的血脉。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文化延续的血脉,不可割断。非物质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它是一个民族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桥梁,没有这个桥梁,文化便会出现断层,在后续的发展中就会没有动力,出现民族记忆的断层和精神的空虚。我们不能因为经济发展了,就把以前的民族历史和民族记忆生生切断。著名学者冯骥才说:“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共同认同的,它一直被认为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但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共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它直接表达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比如中国人的民族性情,不表现在颐和园和故宫上,而是深邃而鲜明地体现在春节的民俗之中。故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1]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现实问题

现代化进程对非物质文化的冲击。现代化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化不但给全人类带来了物质方面的享受和经济上的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文化选择和消费的发展趋势。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开始被新的生活方式包围,娱乐方式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传统的文化消遣方式正在被电子的、新兴的各种娱乐产品所取代。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的价值不再具有优势,它们原来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和文化环境也不复存在,从而导致原生构架下的一切文化形态和生产方式迅速消失。例如,中国的民间非物质文化“贴门神”,过去是为了祈求幸福将不好的东西拒之门外,但是现在许多地方的人们已不再认同这种文化习俗,取而代之的是走亲访友,或是短信、微博、旅游这种新颖快捷方式,在大门中央工工整整“贴门神”的习俗在有些地方已经渐渐不合时宜,所以“贴门神”的传统文化形式也会渐渐被遗忘和取代。

传承方式的局限和不足。由于非物质文化绝大多数都是靠口手相传的方式传继下来的,后继乏人是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实际的状况。随着环境的变化,原来依靠手艺和技能谋生的艺人们逐渐失去了市场从而另谋出路;年轻人接受不了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惨淡经营的状况对其望而却步;更让人惋惜的是,有些艺术在还没来得及收集和整理前,老艺人便已经与世长辞,人们还没意识到其价值和意义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于无形。“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2]因此,人们在感慨一种文化形式从此泯灭消失时,应当更多地思考怎样使这样的现象不再发生。

保护意识落后和欠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面临着生存和传承的困境,还面临着整个社会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普遍欠缺这一更大的尴尬。首先,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在他们的生活中压根就没出现过,更谈不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因而出现认识缺乏和记忆的断层。其次,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现阶段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特别是穷困的小山村中的绝大多数居民,他们关注得最多的还是有关柴米油盐这些最实际的生活和生存的问题,在生计还难以维持的情况下顾及精神追求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再次,经济利益至上。一些人在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只将其看做谋求利益的工具,任意添加人为因素,往往使原有的文化形式歪曲走形,保护反倒成了变相的破坏。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成因

中图分类号:G12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17-03

一、引言

今天,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面对这一形势,全省各级政府部门着手资助、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开发工作,相应的文化经济产业应运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民族地区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并不乐观,民族地区旅游业、文化经济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很大的局限性,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所认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翻译意识不强,对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工作重视不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

优越的气候条件,独具风情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使贵州成了一个避暑胜地、旅游大省。近年来,为了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引进外资,国家对西部展开了大规模倾斜投资和宣传。一些国际性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也在贵州得以举行,全省各地各级政府也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旅游文化宣传。这些内容丰富的原生态宣传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友人来考察、旅游、学习,他们对我们祖辈沿袭下来的原始古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好奇,想一探究竟。然而,遗憾的是,翻译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工具、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这些重大的时刻却没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据笔者了解,由于多数宣传资料没有外宣译文,各州举办这些大型宣传活动时,翻译工作一般由举办单位外请译员或与会人员自带译员来完成。这些外请译员虽然有丰富的翻译经验,但对民族民间文化却知之甚少,翻译过程中,势必不能很好理解、传达文化遗产的深层含义。此外,笔者也收集了一些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这些文字资料多数没有附有外宣翻译译文,只有少数一部分传统手工艺品及个别景点的资料介绍有外宣英译,如黔南水族的马尾绣、苗族绣品、平塘牙舟陶、都匀文峰塔等。这些对于贵州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来说,才只是一个开始,还远远适应不了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需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资料不全

出于对贵州民族民间艺术品作点翻译实践尝试这一目的,笔者走访了黔南州、黔东南州的文化局、旅游局、民委,也去了各州博物馆和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品销售种类比较丰富的商铺,进行艺术品文字资料收集、调研,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资料不全,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还需不断加强,不断完善。从各商铺、博物馆采集到的多是一些零散的资料图片,不便于保存,有些资料只是对某一类艺术品的笼统介绍,不具体,影响对艺术品文史记载,制作工序,工艺特色,文化价值等的全面了解。从各州旅游文化部门收集到的资料中发现,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还只是简单的名目列举,缺乏详细的文字描述。由于文字资料收集、整理的财力、人力等投入有限,有关文化部门的工作开展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编辑成册,较为完整、全面的文化遗产出版物相当有限。但可喜的是,在资料调研过程中,笔者收集到了卢延庆编写的《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几本由杨正权等人主编的《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书籍。据黔东南州文化局负责资料整编、出版的专家介绍,他们正在组织人员收集、整理、编写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这为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了一个好头,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与广大读者见面。可以看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逐渐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越来越多的文化工作者开始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的建立做出努力,这为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带来了便利。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重视不够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外宣传。比较起来,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从笔者收集到的外宣翻译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不容乐观,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需求和现有高水平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不成比例,文化遗产专业翻译人才稀缺。到目前为止,除了部分零散的资料图片有英文翻译外,还没有一本完整的英汉对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随着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意识的提高,逐渐会有更多系统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册子出版发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市场潜力很大,翻译研究空间很广,文化遗产外宣翻译需求也会更加迫切,需要更多受过专业训练的高水平的翻译工作者及爱好者的加盟,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他们给文化遗产书籍的翻译出谋划策,拿出高质量的译文。

据笔者了解,现有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人员多数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或是个别商铺出于销售目的的一种自发行为,由于缺乏对翻译市场及译文质量的监督、管理机制,使得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处于无序状态,译文质量良莠不齐。我们为开始有人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翻译实践活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质量感到忧虑。

分析现有外宣翻译译文资料,译文水平从整体上来说还是令人欣慰的,但部分译稿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译文行文表达受汉语思维束缚,没有将原文隐含信息深入理解并外化到译语表层,形成欠额翻译,原语文化词汇处理不恰当,译文不够简洁、规范,错译、漏译等现象时有发生。译文常常欠缺对译语受众思维、文化等审美差异的考虑,可读性差,外宣效果不佳。此外,翻译活动多是个人行为,势必会导致对文化遗产译名、术语的处理不统一,译文缺乏说服力、认可度。这些现象表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问题较多,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特点和目的性还未被人们所认识。就目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及整体翻译实力而言,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对全省社会文化进步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和关注。这直接影响着全省民族民间文化形象的对外宣传和对外经贸交往效果。

三、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要是从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文字资料的整理和对其开展的外宣翻译活动长期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而提出的。从上述造成这一现状的成因分析,要搞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翻译工作,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管理。政府部门应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织人员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出版,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展开深入调研,进行文化遗产翻译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讨活动,探索出一套适合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的标准。由政府主导,对现有的英文翻译资料给予纠错、更正,组织部门专门负责具体翻译工作和译文质量的审核。遇到难度较大的外宣资料的翻译,请专家、学者一起研讨,或请高水平的翻译人员来承担,口也可以采取课题立项的形式进行研究。这有助于保证外宣翻译译文质量,对外有效展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奇魅力。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涉及面广,翻译工作任重道远,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经过专门培训的翻译队伍,是满足不了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工作需要的。因此,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职能作用,可以鼓励更多的学术界、文化界人士参与到文化遗产的研究、翻译行动中来,增强全社会传统文化外宣翻译意识,加强对外宣译文质量的监督,实现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译文的规范统一,增强译文的可信度。

(二)重视高水平翻译人才培养

学过外语并不等于就能做好翻译。目前,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从业人员少,译员外语水平、民族文化知识、翻译知识等亟须提高,外宣译文质量有待商榷,经过专业训练的高素质翻译人才匮乏。要改善这个现状,除了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指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还需要省内各高等院校重视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要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H因而,如何培养出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外语水平高,具备扎实民族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知识的专业化的翻译人才就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紧迫、严峻的人才需求形势,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应考虑地方因素和地方特色,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开辟民族文化知识课堂。各高校应结合地区对外翻译宣传的实际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能真正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解决翻译人才紧缺问题。

篇11

作者简介:朱尉,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杨珂馨,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从事广播与主持艺术研究。

摘 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无数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中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的活化石。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新文化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思潮,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被抛弃被遗忘,经典的传统文化与新思潮产生了强烈冲击,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为例,探索在当代文化思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保护措施以及传承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69-02

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文化新思想的冲击使人们淡忘了文化之本,许多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极其模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思想、信仰、习俗、技艺、精神,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之中。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横渠书院作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两年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得以发展。以横渠书院为代表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恢复原貌展现在后人面前。然而,传统文化并不是当今社会的文化主流,当今社会泛娱乐化、外来文化撑起了文化产业的一片天,例如:嘻哈文化、无厘头文化、“韩流”文化、恶搞文化以及手机所催生的拇指文化等等。此类文化的出现,极大地威胁了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长久的保存和发展,研究文化遗产现状以及寻找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案是当下最为紧要的事。

一、以“横渠书院”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经过了这几年的不断努力,抢救和保护了大批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经过近几年政府的投资与建设完成了书院的修葺,使得大量的国学经典文化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感悟关学之道。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周国平先生曾经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延续和传承中华文脉,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近年来,中国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物质上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然而,仅仅靠物质的支撑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临灭绝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关注。以下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遇见的三个困境:

其一,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不积极。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一种无形中存在的宝贵财富,例如:技艺、思想、品质、习俗等等。很多传统的民间技艺因为不符合现代生产劳动的需要而无人继承,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与文化因为日趋繁荣的旅游业而变得商业化从而失去了本质。

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完善。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可缺少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载体来支撑,帮助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非物质文化博物馆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理论研究以及教育宣传等等,都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三,鱼目混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淹没。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文化的繁多冗杂充斥着当今的社会。新的文化不一定就是好的文化。虽然互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加广阔的视野,但是大量的弊端信息,消极思想通过发达的媒体与网络注入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新鲜刺激的现代文化使人们忘记了先人提出的太和之道,于是便出现了越来越多令人发指的事情:老人摔倒不敢扶;无良食品作坊;不择手段的抢劫盗窃……这些与传统文化思想中“真善美”背道而行的现实行为时刻在提醒着人们保护传统文化,勿忘传统,勿忘做人之本,建设和谐社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分析

1.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随着全球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发达文化趋于标准化,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的保存相对完整,除了经历过历史上的几次大的变革,横渠书院内的文化精髓经过人们的精心呵护保存的相对完整。横渠书院的建设并不一帆风顺,因为早些年间不受政府重视,院落破败不堪。2006年当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开始重视横渠书院的保护与完善,为书院建设碑林,修葺房屋等等,积极配合书院的建设,最终完成了书院的再建。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期,依靠政府的资金进行修复,是遗产保护的最好方法,但却不是长远之计。快节奏的今天,文化遗产保护已不是完整的保存和停留在原地便足够的,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遗忘才是真正的保护。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从古至今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更加简单明了的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根”。一个没有“根”的国家,就如同大海上漂泊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被淹没覆灭的危险。如果把从古至今的中华文化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新文化代表着树冠,而满载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好比深埋于泥土的树根。时间越久,埋的越深,就越容易被淡忘,但只有树根不断地生长,汲取水源补充营养,受到保护,那么这棵参天大树才能够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其实,保护文化之根与传承精华之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保护即为了传承,传承即为了保护。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道。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文化的传播从未停歇。古时为了传道授业,学者们不惜跋山涉水,传播文化思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传播文化的方式,大大不同了。古代往往口耳相传,立字成书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然而,在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值得思考:一方面,用新传典。用新传典即运用新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传播经典的传统文化。 其中分为两点:(1)新网络、新媒体的现代化社会,虽然新文化带给人们的冲击远远大于传统文化,但广泛的传播途径和平台是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所利用的。(2)传统文化之所以不如新文化收到人们的重视还有一定原因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为现代人所能接受,用新传典,就是运用现代的表现形式将古典精华嵌入其中进行传教,形成寓教于乐。一棵生长千年的参天古树,它的根、茎、叶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根为古,叶为新。让古与新碰撞冲击,并且从中寻找更有价值的东西,便是传承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以众之力,传承经典。周和平先生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广大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用者。形成民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是做好保护工作根本性的基础。”所谓传承,正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当代文化思潮冲击下的“横渠书院”象征着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曾经被冷落,被埋没,甚至在新的文化洪流中无立足之地。但是只要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将它们重视起来加以传承,那么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梦的实现,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和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中国文化报,2012-06-22.

篇12

目前,从法制的建设、组织模式构建、保护工程建设、财政补贴政策和统计性工作“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等方面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就。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于起步晚,自身定位不清,尚欠缺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相关的税收保护机制。

政策演进

鉴于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支持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也是税收政策的重要内容。而文化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的关键环节密切相关,交互影响。因此,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税收政策体系的过程中,总结和借鉴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2000年12月,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涉及税收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值税的先征后退的措施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最全面的一次税收政策调整则是2005年初,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具体包括: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试点文化集团的核心企业对其成员企业100%投资控股的,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文化产品出口按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

以及,对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进口所需要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按现行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承担国家指定任务而造成亏损的文化单位,经批准,免征经营用土地和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从事数字广播影视、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等研发、生产、传播的文化企业,凡符合国家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可统一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电影制片厂或经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电影集团及其成员企业销售的电影拷贝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电影发行企业向电影放映单位收取的电影发行收入免征营业税。

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的财税1号文件规定:第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对享受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优惠政策的转制单位和企业,2005年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从2006年度起免征企业所得税,不再享受与所得税有关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优惠政策。第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原增值税优惠政策继续执行。第四,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对其自用房产、土地和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从财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演进来看,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税收政策制定的启示是,在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税收政策的过程中,不能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抢救”、“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等环节自身进行考虑,也要借鉴与其密切相关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存在问题

总结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来看,一是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税收征收方式应该更加多样化;二是应以全球化视角从贸易、投资等方面考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税收政策;三是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产业链、供应链视角做出全面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税收政策;四是要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经济类型、经济体制、经营规模、项目特性和项目传承人的特性的差异,制定差别化税率;五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外接、延伸和扩展的税收激励政策。

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税收政策还主要是针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并且还没有纳入和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体系中来,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等环节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欠缺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相关的税法保护机制。

例如公益慈善捐赠税前扣除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比较偏低(企业捐赠为12%、个人捐赠为30%),从而导致很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公益事业缺乏热情,不能够理解这种“捐款还要纳税”的政策导向,影响了人们对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角度来说,一是由于生产原材料取得的偶然性、天然性、来源的分散性,导致很难取得生产原料的进项发票,无法进行抵扣,使得税负较重,从而经常偷逃税款,加大了税收风险;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使用传统手工,生产周期长,人工投入多,导致税基加大,增加了相对税负;三是财政性补助资金因免税认定程序不畅,企业无法享受免税政策;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人才培养的外部性和风险性需要得到关注。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人才的流动性非常强,职工教育投入的外部性和成为沉没成本的风险性都非常高,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需要财税政策做出相应的支撑。

完善路径

笔者认为,在加大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投入的同时,要加强税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环节的激励作用,使其成为我国扶持和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的有力杠杆和重要保障。例如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的不同社会经济效益,出台实施不同的税率结构;对于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和个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捐赠,给予一定比例内免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同时,政府应尽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纳入工作程序,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同时在总结试点经验和前期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对税收优惠政策加以调整和完善,使之更加切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发展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涉及的项目多且门类复杂,可以先对列入国务院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项目代表传承人的合理利用采取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然后再具体到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项目代表传承人的合理利用进行扶持性的税收政策;对新型“生态博物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门票收入给予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财政税收政策鼓励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并结合出版、音像、广播电影电视、广告业、演出、旅游等行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变成经济资源。

篇13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196—05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现着先人所创造的辉煌。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特别是韩国江陵端午节申遗的成功让国人反思到:为什么我们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节被韩国捷足先登了?为什么国内罕见的文物却陈列在国外博物馆内?甚至有德国人说,要看中国的浮雕到德国来;有日本人说,要看苗族服饰到日本来。不可否认,中国文化遗产的所有权正在流失,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被他国抢注,我们必须利用现代化保护手段,使文化得到应有的保护。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与可能,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改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保护难度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89年以来至少做了五次修改。中国由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这样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和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第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第二,传统表演艺术;第三,风俗活动、礼仪、节庆;第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第五,传统手工艺技能;第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起步较晚,近年来才逐渐有了保护意识,无论是立法上,还是实际保护措施都不完善,出现了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民间艺术濒临灭绝的境地。因此,需要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意识给唤回来,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人类文化信息的动态载体,体现着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它依托于人这个特殊的载体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手工技艺为表现手段,采用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因为传承中强调人的主动性,因此传承人的个人因素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例如,云南哈尼族能诵唱数万行史诗的民间艺人的去世,带走了这个民族辉煌灿烂的篇章;江苏无锡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不是20世纪50年代中央音乐学院在搜寻民间音乐时为其作品进行录音而保存下来,我们再也听不到那经典的《二泉映月》。

其次是保护方法的局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术保护方法单一,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保存,而且没有具体完整的保护方案。当政治变故、战争、自然灾害等发生时,这些资料难以保存,一旦丢失很难恢复。如,伊拉克一带是古巴比伦的发源地,是古代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接连不断的战争使大量的人类文明文化沦落在废墟之中,这不仅是本国甚至是整个人类的损失,也是因为缺少一套具有全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交互体系。

再次是地域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脱离不了特定的民族文化,是本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现。目前,大部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都在农村,甚至在没有开发的大山深处,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影响较少保存比较完整;另一方面,保守的传承方式不利于本身的创新发展。如景德镇的瓷文化,由于自古以来的传承技艺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对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限制性,对内又墨守成规,致使世界著名的瓷都地位在国内出现质疑,甚至深圳永丰源集团在法兰克国际消费品展博览会上,打出了告诉世界上最好的陶瓷在中国深圳的口号。

另外,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人对国家进步的标志出现了理解偏差,认为越多的高楼大厦,高架桥等钢筋混凝土建筑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体现,国内许多大城市都争先恐后地拆迁重建,致使许多珍贵的古建筑被破坏,而体现一个城市内涵的往往是那些被人们遗忘的民俗风情、地域特色的文化。

由于传统保护方法主要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强迫性保护,较为条例化,缺少对民众不同的文化层次进行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没有从文化的不可再生性的高度去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出现脱节,这说明了在我们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段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它们构成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地形。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以多感性、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它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而这一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虚拟情境的再现提供了技术保证。

虚拟现实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取决于本身的特点:多感性是指用户在计算机虚拟的三维世界里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同时享有视觉、触觉、动觉、力觉甚至嗅觉与味觉;沉浸感是指用户作为虚拟环境中主角的真实感程度,在虚拟世界里听到的声音、摸上去的手感、闻起来的气味以及拿起来的重量都有一种与现实世界完全一致的感觉;互动性主要指用户通过声音、手势等发出命令需求,虚拟环境会做出相应的信息反馈;构想性是指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再现真实环境而且可以构想不存在甚至不可能发生的环境。由于本身的优越特点,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建筑、教育、娱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让民众最能感受虚拟现实技术给人类所带来的震撼的最成功的例子可谓是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从世博园功能设计、工程规划、大型活动方案审改、客流量统计、安全保障以及展览展示等方方面面都运用了大量的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成功地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生活理念和文化遗产,让全世界见证了科技与文化的结合是如何的水融,使古老的文明在今天的科技帮助下焕发了新的风采。

虚拟现实技术的效果形成是由多种技术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技术性较强等原因本文主要在环境建模技术、立体声合成和立体显示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进行应用分析,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将我们的生活与更多先进技术的发展同步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

(一)环境建模技术

充满真实感的三维虚拟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其建立的目的就是获取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根据实际需要利用获取的三维环境数据建立相关的虚拟环境。虚拟场景的构造主要为三维视觉建模,包括基于图形的绘制技术和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

基于图形的绘制技术是虚拟环境场景中的三维立体模型传统实现方法主要采用的手段,它一是利用相关三维模型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如3D max,Rhion.Proe.Maya等或通过手绘软件将草图转为三维模型;二是从相关3D模型数据库和网站购买模型。模型的建立基本实现了三维虚拟环境的建立,但本身存在许多缺点,三维软件本身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建立的模型在细节处理上不能达到与实际事物的完全相符。为了营造更好的逼真效果,建立的模型要进行灯光、材质的相关处理,材料库里的图片很难找到特别合适的,如果在软件里自己进行渲染就会大大增加模型的空间容量,而虚拟环境中的每个角落都是这样建立的,当环境稍微复杂一些,就会占去电脑大量空间,严重影响电脑运行速度。在体验虚拟环境时由于电脑传输数据存在时间差,其动作就会反应迟钝,用户根本体验不到那种随心所欲的真实感。

基于图像的绘制技术主要是通过拍摄实际事物进行图片采集,是完全由真实图片构成的一个虚拟环境,能够使用户真实沉浸其中。由于相机拍摄的图片没有三维几何信息,没有光照函数等数据信息,因而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由Apple公司推出基于静态图像是的虚拟现实技术(Quiek Time VR)系统,它是一个基于柱面全景图像的虚拟现实系统,该系统无需知道图像的三维几何信息单可以支持用户在虚拟环境中3600环视、沿固定路线前进与后退等漫游操作,而且用户看到都是高质量的真实照片。Quick Time VR采用照片、录像或数字图像来创造虚拟环境,通过对资料的六个表面进行不同距离和方位的图像修复、整理、拼结成一幅完整的全景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360。的旋转参观。而且可以通过多屏拼接技术,将画面扩大到理想大小,如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馆、韩国馆等都是多屏拼接的成功案例。

(二)立体声合成和立体显示技术

任何我们从现实世界听到的声音,看到的物体都是有空间感的,比如,从不同声源发出的响音,可以根据声源空间位置的不同,感受到不同的声音强度;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三维立体的,不同角度有不同特点。因此,不仅是物体,而且声音都是占有空间的。然而,我们平时看到、听到的视音频资料都是从同一个扬声器里播放出来的,原来的自然空间感不存在了,就成了单音。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声音和物体的显示重新获得立体空间感,打破了传统视音频技术的缺陷,增强了虚拟环境的真实感。

虚拟现实技术中立体声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对直达声、回声以及周围环境的混杂声的设计,综合营造的一个立体效果。立体显示技术主要是通过特殊立体显示仪器实现的,如,光阀眼镜、头盔显示器、手持立体显示设备等。由NVIDIV提供的Quadro显示芯片在立体显示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例如,利用NVIDIV技术打造的电影《圆明园》,导演金铁木也说到,如果没有NVIDIV显卡。文明不可能完成这部电影,大家也不可能看到如此真实的画面。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突破27亿美元,赢得了全球电影票房历史第一),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如同真实世界的场景画面就是由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

(三)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主要是指用户脱离了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的限制,可以通过自己的手势、声音等体态发出需求信息,虚拟环境针对命令作出的相关回馈与反应,并且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技术的实现也是通过特殊的传感器设备实现的,如,数字手套、动作跟踪器、力量反馈装置等,可以对用户的手势体态作出相关的信息反馈;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可以建立三维语言模型库,当语音控制按钮开启时,虚拟环境就会根据用户的声音作出相应的信息回馈。

(四)系统集成技术

由于虚拟现实系统中包括大量的感知信息和模型,因此系统集成技术为重中之重,包括信息同步技术、模型标定技术、数据转换技术、识别和合成技术等。简而言之,系统集成技术就是将构成虚拟现实环境中应用到的各项技术在技术兼容、播放速度、显示效果等完美结合成为系统化的过程。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之间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活态化”的文化空间。它是要和特定的文化空间联系在一起才能存在的。没有了文化空间,民俗就变成了干尸标本。问题在于:已经逝去的文化环境,在当代新的文化环境中是如何存在、如何发展和蜕变的?于是,我们有了这样的设想:采用数字化的虚拟现实技术完成信息化的形式转换。因此,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打破了传统保护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只善于二维保存,采集图片的主要手段是利用相机、录像等图像设备,当主体物过大时我们很难拍到完整的画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收集到的各种图片进行多次修复、拼接,模拟成一副近乎真实的三维立体图,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事物场景进行观察和体验,营造其他传统保护方式无可比拟的真实性。

(2)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体系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图片、录制声音及拍摄影像等资料,进行数字化分类,建立图文声像各类数据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存档,无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上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保存。

(3)完成了现实世界的再现

在虚拟三维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作用于用户,并且通过对用户的行为作出及时的信息反馈,使人感受到作为虚拟环境中主角的真实感程度,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近乎完全真实的感觉。而且,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多维信息的交互作用,获得对客观世界真实事物的深入理解,如虚拟驾驶学习。可以通过虚拟环境的练习达到对实际水平的提高。

(4)使静态的文化遗产得以动态化

通过活体影像、动态影像等技术将静态的文化资料得以动态体现,它不再局限于文字和绘画等止于平面的状态,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

(5)构想了发展方向

虚拟现实环境不仅可以再现真实环境而且可以构

想不存在甚至不可能发生的环境。我们可以根据人类需

要构造已经不存在物质环境或构想预期项目的发展趋势,打破了传承人个人因素的限制,而且虚拟管理实验可以取代消耗巨资的现实操作。

(6)弘扬与发展并存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成的部分模拟视频发到网络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世界舞台,吸引到世界各地的游客,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中国的民俗文化,在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案例分析

(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申的重要意义

据中国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从上述调查中发现,吸引游客的着力点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和民俗风情,而不是大量的人造商业设施。江西省是中国目前资源环境保护最好的省份之一,全省绿化面积达60.05%,拥有国内最大的淡水湖。2009年,国务院做出了建设鄱阳湖经济圈的决定,这是多年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发展项目。除此之外,江西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赣文化,据有关调查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省共有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16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32个,涉及傩(傩舞、傩面具等)、戏剧、灯彩、铜管乐、唢呐、山歌、歌舞、诗词,以及农民摄影、农民画、版画、漫画、剪纸、书法、根艺等十多个艺术种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江西省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文化内涵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当地的旅游经济一起开发,对于非物质文化的宣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如果将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将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在更好地宣传与保护的同时,必然带来大量的旅游经济。一方面可以应用在实际景区;另一方面构建出来的虚拟景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用户提供部分虚拟旅游的服务项目,并可以收取比实际景区门票便宜一半的体验价位,游客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能体验景区的特色,可以吸引更多游客。而且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想,将一些不存在的文化、旅游景观虚拟出来,如,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从而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江西省是一个拥有众多天然旅游区和名胜古迹的文化宝地,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充分抓住机遇,在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经济建设共同发展,力求打造一个既环保又有文化内涵的中国特色省份。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江西傩文化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在军事航空等高端领域的应用,逐渐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大量的成功案例对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在江西萍乡的傩文化的保护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萍乡的傩文化是江西比较最具代表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殷商时期,其最具特色的是借面具进行角色转换,是一种以假面模拟表演为特征的敬神驱邪的诬术活动,包括傩祭、傩舞、傩戏以及活动中应用到的面具等工具,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分布广泛等鲜明特色。

傩文化的保护主要涉及傩面具的低稿、选材、雕刻工艺及后期制作的整个过程,傩舞、傩戏主要是动态和信仰的表达及声音的设置以及像傩庙,祭祀、舞蹈用具等环境的设计。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资金的缺乏,直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中图像绘制技术和三维显示芯片等高端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采用“阶梯式”发展模式,在使用相对低端技术并足够能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逐渐向高端技术靠近,最终实现与技术同步的发展模式。比如,在虚拟环境的建立上,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早期的模型建立方法——三维软件建模和运用手绘软件将草图通过扫描等方式进行三维转换,虽然在逼真性和效率上都落后于先进技术,但相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统保护方法也是一项新的尝试。在立体声效果上,可以选购性价比较高的立体声设备或通过设置多个扬声器等方式达到近似效果;在服务项目上可以先从虚拟管理开始,运用虚拟遗址进行线路的设置、人员的疏散、整个文化遗址的开发等项目的研究等。

五、结论

篇14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84 ―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累起来的文化精髓,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

齐齐哈尔市已有800年建城史,是历史上最早的黑龙江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最早的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地区是个多民族居住区,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世代居住在嫩江、黑龙江流域的土著民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等,还有明、清时代的流人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遗产的抢救、保护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近期笔者对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调研,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一、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全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我国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发展经验,深入分析自身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内涵丰富,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蕴含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码。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1.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是有效开展保护工作的前提条件

自2006年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积极有效的组织开展了本辖区的普查工作。并及时召开各县(市)区文体局局长、文化馆馆长参加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将省、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要求传达下去,抓好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建立了切实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网络,目前全市有克东、依安、富区梅里斯等9个县、区都已成立了非保中心或办公室;昂昂溪、建华等县区设立了专、兼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

事实证明,正是这些科学有效的保护网络的建立,才使齐齐哈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2.市级保护中心完善运行机制,履行职能,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开展对齐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6年3月以来,齐齐哈尔市有关部门对该项工作非常重视,在全省地市级城市中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6年9月18日正式挂牌,办公地点设在齐齐哈尔市市群众艺术馆。并由市编委批准,配备了三名专职业务干部,装修改造了100多平米的接待室、资料室、办公室。建设了数据库,收集整理了65项有申报保护价值的资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自保护中心办公室成立以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库、制作了舞蹈、器乐、剪纸等40余卷艺术档案。并整理制作了相关的图片、文字介绍、光碟等完整资料。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担负着对上组织申报和对下业务指导的双重职能,是上级保护中心和基层申报单位之间的纽带。这个中间环节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了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

3.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

2006年9月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筹备期间,举办为期两天的齐市各县(市)区乡镇文化站(文体中心)骨干培训班,并聘请省保护中心专家讲课,向他们讲解了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文化的相关知识,使基层文化干部对国家文化部等决策部门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对搜集、整理、申报的相关程序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共有29人参加了培训;2006年10月市文化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各县、区文化局长、文化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来自全市16个县区的32位文化局长,文化馆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详细的介绍;2006年10月8日我市组织17名基层骨干参加了省保护中心举办的第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

专业人才的匮乏一直是困扰各项文化工作,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更多的专业干部尽快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专业知识是极其迫切的。齐齐哈尔市采取的办法是省、市两级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各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职干部的两轮培训。虽然时间较短,但是这些专业干部回到工作岗位后都能根据市保护中心的要求在工作的同时加强自学,现在都已经初步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工作方法,并成为实际工作中的骨干力量。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应该与时俱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继承和发展,就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文化创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大环境,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良性的传承土壤。

1.在挖掘、整理保护项目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申报工作,全力争取国家对保护项目的各项支持

自齐齐哈尔市非物质保护中心成立已来,做了大量的普工作,已搜集整理了20项名录,其中有哈库麦勒、乌钦两项入选第一批国家名录;罕伯岱民歌、古驿道站丁习俗、鄂温克瑟宾节、齐齐哈尔木板书四项入选第一批省级名录,这四项省级名录正在申报第二批国家名录中。

2.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性项目普查工作

在市保护中心普查的65项资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龙沙区的北大仓传统酿造工艺;富区的达族婚礼、后库勒满族花棍舞、达族萨满舞、传统医药、罕伯岱达族传统舞蹈;克东县的克东腐乳传统工艺、满族刺绣、剪纸;富裕县的三家子村满族民俗文化、满语教材;讷河的鄂温克民间文学、鄂温克族口弦琴等都是历史悠久,极具保护价值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齐齐哈尔市已经完成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性项目普查工作。第一、二批市级保护名录已由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并在2007年11月17日召开了国家级名录哈库麦勒、乌钦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专家到会,进行了研讨,并即将将学术研讨成果结集出版。

3.加大资金投入

2006年齐齐哈尔市政府投入资金三万元,用于改造和装修市非保中心办公室及增添内部设施。在申报国家、省级名录过程中,各县、区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都能根据项目需要投入挖掘、申报经费。其中梅里斯在申报哈库麦勒和乌钦这两个国家级项目中投入资金2万元;富区申报罕伯岱民歌和木板书投入2.90万元;富裕普查申报站丁习俗投入资金2.85万元;讷河申报瑟宾节,市财政投入资金5.30万元。这些政府资金支持基本保证了挖掘、整理、申报工作的顺利完成。

资金困难是困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难题。在齐齐哈尔市申报第一批国家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名录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申报项目书的制作和申报光盘的制作都很不理想,只能凭借申报项目的独特性和历史文化内涵来争取专家评审组的目光。在具体保护过程中,很多老艺人、传承人的声像资料因为相关设备短缺而无法完整纪录下来。相信这中情况并非齐齐哈尔独有,全省甚至全国的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4.整合资源,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06年7月24日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与省民委、省体育局联合主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了齐齐哈尔首届“库克塔拉”民族民间原生原创文艺精品展演,集中展示了满族舞蹈、达族舞蹈、赫哲族舞蹈、罕伯岱民歌、大手绢绝活等民族文化遗产精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07年3月,为了配合第二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市保护中心与鹤城晚报联合策划了“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景纪录”。先后在鹤城晚报上发题为“奔放的旋律、艰难的挖掘”(罕伯贷达斡尔族民歌);“郑焕江木板书”及300年,生生不息的“站丁文化”等3篇专访报道,详细记述了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过程和各个项目的特点,在社会取得良好反响。与市电视台《视点》栏目联合策划拍摄了三部专题片:郑焕江木板书、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及保护边疆风雅颂(乌钦、哈库麦)。这些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从观念上起到了引导全社会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作用。

通过上述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使全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其在全市产引起较大反响。

三、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保护工作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