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文化传媒公司实践总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影视文化公司实习报告
太原美丽家族是一支具有专业水准、营运规范化的综合性演艺团队机构,公司自xxxx年9月1日成立至今,主要从事: 大型赛事承接承办,展览展示服务;市场信息调研;设计、制作、、各类广告;企业文化发展、营销策划;企业管理及形象策划等。
xxxx年,美丽家族正式走向市场,凭借超前的经营理念,先进的市场运作机制,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配置,开放进取的市场营销观念,雄厚的人才积累,旨在每个项目的运作都要为顾客创造价值,并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才智和能力,以专业、优良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成为太原演绎文化行业的后起之秀。
美丽家族秉承品味高雅、制作精良的优秀品质,并率先在当地实行签约制,此举对整个演艺文化行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公司主创团队均为业内各个领域资深人士,同时拥有各类表演精英、专业模特、礼仪小姐在内的上千名优秀艺员,是山西演艺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演艺传媒机构之一。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美丽家族在各个领域优秀人才的引领下整理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营销体系,该公司始终秉承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踏实有效的实战经验和广泛的演艺经纪资源成为山西演艺新文化的缔造者。
二、实习过程:
从xxxx年11月21日到xxxx年12月30日我在太原市美丽家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策划部进行了将近六周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太原市美丽家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我们部门的韩经理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第一周:刚进公司的前三天韩经理给我安排的工作是希望我结合之前的工作经验再花些时间细致深入的领悟广告、公关、传播、媒介、会展这些活动的真正意义和策划重点。接下来的三天公司给我们这六位实习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实践和礼仪的培训以及系统的考核,这段时间虽然枯燥,但是对我的专业知识的增长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周:作为新员工的我这周还是在走着新员工要走的路。了解企业的发展,学习企业文化,熟悉文化传媒行业的规则,领悟有关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之道,掌握公关活动策划文案展开工作所需要的理论指导,这段时间我也确实学习到了不少东西,我明白了看似简单的活动背后需要很多环节的支持,每一个步骤想不到都会影响到活动的顺利进行。接着韩经理在这周末给我安排参与了为期五天的“太原市首届现代国际家具博览会”大型活动的策划。因为是较为简单的开篇之作,所以我完成的还算圆满。
第三周:这一周刚开始韩经理就找到我说这次博览会的文艺演出方面演员出了很大的问题,他希望我可以接手这个部分。说实话,我倒是很喜欢做这方面的策划,做起来也是非常的得心应手的。于是我先参照了一下之前商家共同研讨出来的关于本次博览会所要突出的主流理念,然后策划了一场包含很多艺术表现形式的文艺表演。之后还做了一些善后的工作。这场活动做得还算精彩,得到了领导的很多赞扬。本周末我接手了自己的第二个活动的策划,这是一个关于太原市小店区坞城南路的青年国际公馆进行活动宣传的活动。
第四周:这周我几乎都是在忙青年国际公馆的策划。和该家公司的周经理细致洽谈了活动的细节后,又考虑到漫天而飞的房地产公司广告和圣诞节活动的多样性,我就结合了当前最流行的相亲联谊活动策划了在25日下午三点在青年国际公馆售楼部举办圣诞联谊的活动,已达到让准业主们提前认识,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深入的了解项目,了解公司的目的。期间还参与了公司安排的我们所有的实习员工去做关于大众对于文化传媒认知和喜爱程度的市场调查。
第五周:因为身体不舒服,第一天我几乎没有做什么工作。等到恢复好的时候韩经理又给我安排了帮助同事补充策划大家耳熟能详的上岛咖啡(解放店)的小型圣诞节活动,我结合了林领班的建议设计了两个既不影响客人而又对他们有益的活动。接着公司给我安排了让我整理公司内部文件存档的工作。看似清闲,其实工作量真的很大,幸好有两位同事主动帮忙,为我减轻了不少压力,特别感谢我的同事。本周末韩经理安排我再做一个关于元旦节活动的策划,为自己的实习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次要做的是王府井百货太原店xxxx元旦节推广方案的初稿,这次韩经理要求我独立完成,希望我四天之内可以完成,这可是个大项目,我深感压力。
第六周:这周一开始我就结合了公司之前的正规活动策划方案的格式,从活动的主题、活动主旨、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等方面着手写自己的策划书初稿。实习工作也正式进入尾声。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锻炼,在这段时间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我得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得不到的宝贵经验,我想这对我以后的正式工作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
三、实践结果:
在这短暂的六周实习生活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太原市美丽家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公司里很多人不是传媒专业出身,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这一行比文科生甚至都要优秀,公司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这一行不一定非得传媒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
同时,太原市美丽家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营运部门。公关活动策划文案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公司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文化传媒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在太原市美丽家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策划部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怎样做好一个活动的策划。最重要的就是策划书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其内容必须符合文化传媒活动的定义,即要努力做一件有意义的活动。面对一个新的活动首先要考虑他是要做一个什么样性质的活动。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活动的策划书。即这样的活动做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不积极的。第三,必须要有所创新。现在的文化传媒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需要全新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还是有很多突破点的。
四、实践总结:
四十天的实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段时间,我的感慨还是很多的。身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当你走进社会时你才会发现你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对于你工作的应用还是很重要的,最起码起到了理论铺垫。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就算理论学习的再好,而实际应用中却有太多的可变因素,工商管理并不是只是完全的依靠理论,还有很多人情、技术、经验的元素掺杂在其中。做好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所以,我们还需要时间和社会更多的磨练。
实习期间我还扩大了交际圈,结识了很多朋友,也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哪些性格特征对于自己开展工作时的劣势,并予以了很好的修正。这短时间里我认识了一些良师益友,不管是从领导还是同事那里,我都学习到了很多东西。领导多次的表扬和同事的鼓励都让我觉得有所获得。我想,我会好好珍惜这段时间里的一切的。很高兴,我在实习期间表现得还算是正常,我已经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位置,摆脱以前自己支配队员的习惯,适应他人的派遣。
我还认为自己的心态也得到了历练。从校园走进社会的日子,我已经学会如何处理自己在全新环境的应变。可以说,我学会了如何让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众所周知,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压力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但是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该躲也躲不了的。因此,我们要积极面对工作、生活给我们的改变。工作时要有工作的状态,生活中要有生活状态,但愿毕业后的我可以积极面对自己的工作生活。
营改增税制首先在我国上海进行试点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当然由于牵涉行业众多,各个企业发展建设规模不同,因而在减税的程度上并不一致。相对来说,文化传媒企业在改革之前征收比例为百分之五,虽然营改增后提升了百分之一,然而文化传媒企业却可通过采购环节的专用增值税发票进行销项税抵扣,因此,针对一般企业来说,百分之一的增长不会使其面临较大的负担,相反,最终的结果是令增值税下降。对于小型规模企业则征收百分比降低百分之三,这无疑会令其缩减纳税成本。我国当前百分之七十的文化产业均属于小规模企业,这样一来,大部分文化传媒企业纳税额将大幅下降。
实施营改增后,作?椴?业链终端,文化传媒企业可在采购过程中完成销项税抵扣,同时在对外服务环节,可开具进项税发票。也就是说文化传媒企业在由多行业组成的产业链之中不会成为被排挤对象,文化服务需要势必不断扩充,将对文化产业建设形成有效的助推作用,利于产业不断扩充规模、提升行业竞争力。通过对试点文化传媒企业的分析调研,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化技术企业无论在市区还是外省的客户量、甚至境外合作量均实现了稳步增长,这足以表明营改增对推动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健康、有效发展形成了极为有利的影响,使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更加明显,业务拓展将指日可待。
二、营改增下文化传媒企业发展策略
(一)调整文化传媒企业一般纳税人标准
营改增下,纳税人划分标准参考销售额情况而定,与营业税制下的划分标准存在较大差别。纵观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其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文化传媒企业大部分坐落在北上广大型城市。经过抽样调查则可看出,这些企业之中中等以及小规模的纳税人百分比占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导致该现象的成因在于,评定标准令较多文化企业不能上升到一般纳税人的层次,同时小规模企业也不能完成进项税抵扣,而又不能为下游单位开具专用增值税发票。即便小规模单位申请了代开发票,而代开发票程序繁琐,下游可以接受的单位也仅能够依据百分之三的简易方式进行进项税抵扣。这样便会导致抵扣出现断层与不完整的问题,同时下游单位会大范围缩减同小规模企业的合作,这在一定层面阻碍了小规模文化传媒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事实上,营改增的初衷便是由整体层面缩减税收,使更多的人群享受到政策的优惠,然而由目前试点工作审视,判定纳税人的标准的严苛,大部分小规模企业不能符合认定要求因此享受不到营改增的实惠。也就是说税制改革的成效尚且没有全面显现。
为此,后续实践工作应致力于调节纳税人评判细则,可通过数次的实践与尝试设定一个中间量标准,方便提升文化传媒行业一般纳税人企业的百分比,令越来越多单位享受到营改增的胜利果实。
(二)扩充进项税抵扣范畴
由2012年营改增制度实施以来,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一些行业效果并不明显,探究成因不难看出,税制改革仍旧没能在全行业之中深入渗透,这显然对文化传媒行业的建设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无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转型。为此,应继续扩充改革范畴,将营改增税制在文化传媒行业中的理论效果真正落实到位。当前,营改增下不动产没有全面囊括到抵扣项目之中,对于文化项目、行业企业的资源、设备更新步伐形成了阻碍影响。同时,无形资产方面,仅有少数的软件可依照要求进行销项税抵扣,特许权等无法完成抵扣。另外文化传媒行业相当一部分成本为人员脑力开发费用,是无法取得进项抵扣,无疑是增加了税负。由此可见,扩充进项税抵扣范畴十分必要,当然该过程中应以稳定为大前提,囊括多样化行业,使抵扣范畴更加合理、规范,进而令文化传媒企业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改革成果。前期,可首先调节一些文化服务方面的销项税,这是由于传媒企业特征决定其具有一定的成本构成特殊性,人工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较大比例,且不能开具进项税发票完成抵扣。另外,还可针对体现文化创意的部分文化产品进行调整,例如转让知识产权的部分收入免征营业税。如此一来便可有效调节文化传媒行业企业抵扣事项有限的矛盾,为扩充抵扣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财务员工素质水平
企业能否在纳税成本上占据优势,重要环节在于财务员工有否掌握了丰富的财税知识,能够利用科学、有效、合乎标准的方式赢得纳税优惠。营改增制度纳入广电、传媒等文化行业后,文化传媒企业势必进行大规模的财务管理升级与整改。而财务员工则在该过程中发挥了主导影响,可辅助企业规避税务风险,并准确抓住营改增的附加优惠,探究政策内容中同企业自身发展相符的各类细节问题,有效进行纳税筹划。为此,企业财务管理层、基层员工应具备更高的知识储备量以及丰富的专业素养,能够以宏观角度制定各类工作方案,体现战略性。从文化传媒企业角度来说,则应做好财务员工职业能力训练,采用分级、分层的管理方式。针对基层财务员工则应致力于培养他们提升对财税制度改革的认识与理解力,将营改增的进程、制度、内容作为学习的重点,避免停留在表面。应使财务员工真正明确营改增对于缩减企业税负意义重大,进而推动传媒行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同时,还应重视整合财税政策以及财务知识,提升员工纳税筹划水平。完成培训后企业应做好审核管理,加快落实培训成果。针对企业高层财务管理人员,则应将业内交流作为主要培训模式,提升管理层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以宏观视角掌握营改增下传媒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还可将营改增有关财税政策作为企业内部晋升考核的一项标准。
针对文化传媒企业员工来讲,营改增是财税政策的全面改革,现实工作中,财务员工应时时刻刻把握同行业范围内各级企业单位的业务动向,紧密联系营改增税制,探寻其内在的深层次意义。应将纳税筹划工作的重心选定在进项税,这恰恰影响到营改增改革能否为企业带来真正的实惠。文化传媒企业可积极把握改革之东风,依照现实要求快速购进应税服务以及相关的资产,实现企业内部的硬件、软件、资源与技术更新。由宏观战略视角来说,文化传媒企业还可成立子公司,细化业务分类,全面提升业务能力以及企业专业化水平。
(四)强化税务风险管控
营改增税制令传媒企业需要面临新旧制度的衔接转换问题,也就是如何调整财税流程。营改增影响的不但是核算、票务管理,对于报税工作、进项税抵扣也应加强调节与整改,倘若出现纰漏势必会令企业陷入税务风险之中,使之面临较大的财产损失,甚至行业声誉受到负面影响,形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营改增下,纳税流程更为复杂,对财务员工可谓一项重要的挑战,为降低税务风险,财务员工应做好收入核算,特别是文化传媒企业涉及较多的混合、混业项目,需要细化拆分,并核实各类型的营业收入,避免导致数据、信息混乱问题,预防从严征税现象,影响到企业效益水平。另外,进项税抵扣方面,应确保凭证符合标准要求,及时呈递。财务人员还应积极同财税单位交流沟通,明确各类优惠政策的具体条件,尽量向其靠拢,通过前期预防、内部有效管控、事后总结分析,形成完善的稽查管理体制,有效预防税务风险。
公司投资以“自上而下”选择公司为主,充分利用股东背景带来的丰富整合机会,挖掘产业政策支持以及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投资机会。投资项目集中于广东、北京、湖南3地,所投资的企业集中于TMT、消费服务、现代制造业等行业,且多数处于扩张期。
完善的投资流程上,从投资前评估到投资后管理,用全方位的制度分散转移了可能的风险并减少了利益冲突的可能。产品条款设计上,分成障碍远高于同业水平,很好地保障了投资人利益。
达晨团队
达晨投资团队由35人组成,其中名校博士5人、硕士13人、海归5人。主投人员具有平均10年以上的投资经验,资本市场运作和企业管理都具有丰富经验。曾参与过10多家上市企业股改运作,包括电广传媒、同洲电子、华侨城、风华高科、鸿图高科和中汇医药等。
从团队人员履历看,人员从业经历涵盖了传媒、保险、银行、高科技、生物、电信等多个行业,从大型国企、政府机关到海外机构都有涉及,人脉资源丰富,行业认知较全面。核心团队人员(刘昼先生、肖冰先生、胡德华先生和红霞女士等)具有本土特色,在国内资本市场制度及运作相对封闭的情况下,更熟悉国内风险投资行业的操作流程。
此外,独有的股东背景提升了团队的资源整合能力。湖南广电作为达晨创投的控股股东,为公司进入相对非市场化的文化传媒领域提供很好的渠道,得到来自行业内上下游企业的项目机会。
投资策略、理念和风格
通过8年的投资,公司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投资策略。公司的投资策略主要是“自上而下”选择投资项目的方法,聚焦文化传媒和消费服务行业,坚决回避传统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企业。“自上而下”选择企业,对于投资时机、企业类型、投资价格都有严格控制。
投资项目选择上注重轻资产、现金流充沛、有创新的商业模式、长期的成长能力、且抗通胀和经济周期波动的企业进行投资。投资阶段上,公司主要配置于成长期企业(70%-80%),单一项目平均投资额为3000万元。投资时机选择上,注重把握企业的利润拐点,同时关注行业和宏观经济形势来调整投资节奏。对于投资价格,公司严格控制进入价格,以P/E为参考指标,投资标的一般要求6-7倍,更注重企业的P/EG,会视各方面情况调整进入的价格。
投资业绩分析
目前公司管理达晨创业、达晨兴业、达晨成长、达晨财信、达晨财富(未完成全部投资)5只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约20亿元。已投资案例40多个,其中2个项目已经通过IPO上市退出。2007年初至2008年底,公司累计完成总投资额6,8亿元,公司愿景中计划5年后的投资能力能够达到10亿元/年。
根据投资项目的区域分布情况(图一),公司投资项目总量的一半集中在广东省,近80%的项目集中在广东、北京、湖南3地,体现了公司的区域性偏好。相比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对于长三角地区企业的投资较少。
从投资项目的行业分布(图二)分析。公司目前投资的项目半数以上在TMT行业(高科技、文化传媒和信息产业)。此外公司看好消费服务和现代制造行业的发展前景,投资项目分别占项目总量的13%和28%。公司充分利用股东背景的优势,寻求有潜力的投资项目,同时,注重对产业政策支持或经济结构调整受益的行业企业投资机会的挖掘。例如,在企业控制成本压力下产生商机的现代后勤集团,以及受益于能源危机的恒泰艾普。
从图三可以看出。近60%的投资项目处于扩张期,基本没有早期的投资项目,投资于获利期的项目占总量的29%,其中7个项目已上报上市材料,部分项目已经通过初审,未来两年将成为旗下基金业绩释放期。
在所有投资项目中,约20%的项目与其他创投机构进行联合投资,投资企业包括同洲电子、福建圣农、华工百川、科密制动、时代赢客、现代后勤、优格生物等。有合作经历的机构有深创新、深港产学研、软银赛富、上海联创、德同中国、智基创投等。联合投资使尽职调查过程更严谨,不同机构从多个维度权重判断项目的可行性,提高了选择到优质项目的可能。同时,机构间互相推荐项目也丰富了公司自身的项目来源。
投资流程与风险控制
2000年成立以来,公司在投资中不断积累完善投资流程,目前已经形成的投资流程(图四)中,多个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凭借完整的投资决策流程,2007年以来,公司的投资速度有了快速稳定的增长,2007年投资项目事件12个,2008年至今投资事件13个,以此可见公司的基金运营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公司通过投资前全方位评估、投资后审慎管理以及激励制度制约来控制风险。投资前,评估项目的系统风险(宏观经济面、行业趋势)及非系统风险(企业团队、商业模式、可持续增长能力、退出方式等),以投资协议(业绩保障、回购退出等)作为风险转移的手,段之一。投资后,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公司治理、市场开拓、人才培养、公司上市等),建立企业档案全程跟踪企业的运营。在此过程中。公司以强制跟投、风控人员考核、投资经理考核等制度防止利益冲突。
产品条款及其他
此外,在过往运作的几只基金中,公司有对于同一企业多只基金投资的情况。优质企业得到更多的融资,可以使企业更早树立起行业龙头地位,缩短投资周期。如果后续基金介入企业的价格过高,则收益水平会相应降低。而如果以合适的价格进入成熟的优质企业,则对时间成本的节约无疑利于新的投资人。
公司荣誉
2001-2007连续7年被权威机构评选为“中国风险投资50强”。
2006年、2007年,当选为“中国创投机构最具影响力品牌”。
2006年、2007年,总裁荣获第三、四届“中国创投机构最佳杰出人物”奖。
2008年,荣获“chinaventure2008年度投资机构伯乐奖第三名”。
2008年,当选为“最具LP投资潜力GP50强”。
2007年7月,公司3个投资项目容获“清科2007――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
【关键词】影视传媒 银行信贷 风险管理
一、影视传媒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产业扶持政策法规逐步落地
我国从2003年开始试点推行文化体制改革。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于2009年9月26日正式公告,首次将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消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扩大文化产品出口等举措。
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该稿是近年来支持电影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总结和提升,是我国文化传媒领域立法实践的重大突破。《征求意见稿》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行政审批,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扶持措施等方面有突出亮点,将为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尊重观众权益等提供法律保障[1]。
(二)行业发展逆势上扬
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曾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年增长速度递增;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例如英国为12%,美国则达到14%。被称为全球创意产业最发达国家的美国,创意产业产值占GDP的5.24%,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
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产业,在始于2007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表现异常突出,并显示出强劲的逆势上扬态势。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我国2009~2011年传媒产业总产值分别为4908亿元、5808亿元和6379亿元,持续多年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其中以电影票房为例,2009~2011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分别达到了62亿元、101亿元及13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幅29%以上,增速全球第一。
(三)产业融资模式多样化
影视传媒产业的融资是制作方为了拍摄影视剧而必然进行的一项和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融资对象主要是影视剧制作公司、单个或多个影视剧项目。当前,影视传媒行业中,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支持。该种模式主要用于支持生产主旋律影视剧作品等,而获得这部分资金的也大都是国有影视剧机构[2]。目前每年国家通过电影专项资金、影视互济基金、进口片发行收入提成、重大题材补助等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支持一批影视剧拍摄,如《郑培民》、《任长霞》、《杨善洲》作品等就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拍摄的。
2.个人或私募基金投资。通常情况下,个人投资者或私募基金与电视剧制作方进行合作时,需按投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对于投资者来说,首要考虑的是制作单位的经济实力、信誉度及以往影视作品的收益等;而制作方为争取最大利润,就要尽量减少开支并规避各种风险,保证投资方的利益回报。
3.植入式广告等融资方式。植入式广告又称隐性广告,是指广告商通过赞助影视剧,将产品或服务内容融入到影视剧中,给受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以2007年出品的《变形金刚》为例,总投资为1.5亿美元,但通过将通用汽车、ebay网、诺基亚手机等广告的植入,就获得了超高4000万美元的收入;而在2008年上映的《非诚勿扰》中,植入式广告收入更是达到了2000万元,占投资成本的50%以上。当前,几乎所有的商业影视剧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是,如何能既保护好影片的艺术质量,又能将经济利益最大化。
4.银行贷款。这是国际影视传媒领域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国外银行对于电影投融资已有一套风险评估体系和严格的申请投放流程;而对于影视剧制作机构,则必须向银行提供完整的剧本、主创阵容的细节、各种合同、制片预算、时间进度表、完片保函、影片保函、预售合同、销售评估等相关资料。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介入影视传媒领域的案例逐渐增多,目前一些知名的影视剧制作企业已有能力从银行获得较为稳定的融资支持。
(数据来源:和讯网)
5.上市融资。上市融资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方式,主要通过股票等信用工具,吸收社会剩余资金,以资本形式直接投入到特定的项目中去。这种融资模式是以影视传媒公司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高度市场化的企业行为为前提的,并以其自身的发展规模、良好信誉、经营业绩及前期有形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当前,伴随着国内新股发行的加快,证券融资日益成为一些大型影视传媒企业融资方式的首选。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将有近十家公司完成上市,影视公司的圈钱热潮又一次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除国有公司上影、中影外,长城、海润、慈文等二三十家影视公司,也都在积极准备跨入上市大潮。除去已经提交IPO等待回复的影视公司,浙江永乐影视、北京新影联等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将上市纳入计划中。
(数据来源:艺恩网)
二、影视传媒产业转型升级下银行信贷业务之惑
(一)行业低准入门槛与高经营风险并存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和上海市企业家协会最近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以2006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经严格审定被排出了2007年上海企业100强。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传媒”)位居第75名,与众多知名央企、国企比肩位。
新华传媒在10月底的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初步测算,2008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已披露数)相比上升了250%以上。
这只代码为“600825”的股票,从1994年在上证所挂牌至今,已经历过几轮身份的“更迭”。1993年10月,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2000万股,于1994年2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此后几经股权交易,先后更名为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发行集团核心业务成功通过组建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标志着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工作顺利完成,成为我国出版发行企业中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其成功经验以及后资本运作时代的公司治理对同样历史长、资产关系复杂的国企改制具有典型意义。
借资本谋发展
孕育了新华传媒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成立于2000年6月10日,是由上海新华书店、上海书城、上海发行所以及中国科技图书公司等34家企业经资产重组而组建的现代企业。集团成立以来进行了两次股权改制,先后引进国有股东和民营股东,实现了从国有独资转为国有多元,再到混合所有制的转变。
据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裁李萍介绍,新华传媒上市是在我国资本市场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和上海国有资产进行战略性重组的背景下进行的。2005年5月,全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所有新股上市被停止。而与此同时,百联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华联超市”由于同业竞争等原因而业绩大幅亏损,股票跌落为“垃圾股”。这对于欲上市却又未赶上IPO好时机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而言,无疑是个借壳的好机会。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首先将主营业务分拆出来,又收购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故事会文化传媒公司、东方书报刊服务公司、上海联市文化发展公司、上海久远文化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建立起一个以出版物发行为基础,以大媒体产业发展为方向的新型企业――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时,集团收购华联超市45.06%的股权,成为华联超市控股股东。紧随其后进行了资产置换,即用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全部的资产将华联超市的资产置换出来。2006年5月24日,资产置换方案公之于众,8月28日召开股东大会,94%的股东赞成资产置换。同年10月17日,以资产置换加送现金的方案完成股改,复牌上市。股民手中的股票代码仍是600825,但已由“华联超市”更改为“新华传媒”,并且获得配送的每股1.55元现金。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推出的“股权收购+资产置换+股改”这一创新且能多方共赢的方案,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创造了我国国有文化企业上市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先例。同时,它还是上海国资战略重组的一个重要举措,既解决了百联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促进了上海商业类资产的整合,又使得原本稀缺的上市公司资源向优质企业靠拢。
在总结新华传媒借壳上市的成功要素时李萍坦陈,“上海市委和宣传部的市场意识非常强。新华传媒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借壳上市方案得到了政府支持。此外,在上市时会面临很多历史问题需要提供兼顾多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因此企业的上市小组要有魄力,敢冲敢闯。”
“后公众化”
新华传媒目前拥有新华发行集团的图书音像制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版权交易等主营资产,市值约60多亿元,通过产权交易和资本市场上市等市场化的手段,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增长进一步促进了股价和市值的增长。为了发展和壮大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公司主营业务,公司200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公司将部分剩余募集资金2.67亿元作为追加对全资子公司――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的投资,用于实施建设现代图书流转中心、开设五角场书城和购买浦东乐凯大厦房产开设东方书城等项目。2008年1月,公司完成定向增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中润广告有限公司等分别以其传媒类经营资产认购公司124367268股股份。定向增发后,新华传媒在以图书发行业务为主业的基础上,增加报刊经营、报刊发行、报刊广告等业务,打造完整的平面媒体经营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了新华传媒在平面媒体经营领域的竞争实力。此外,公司的广告业务跨媒体拓展亦小试牛刀,获得了上海国际赛车场承办的F1大奖赛的户外广告经营权,虽然目前收入与利润贡献不大,但有利于公司对接和开发高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