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状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我国电力工业现状
数据来源:《岌洲万年中国电力设备行业分析及投资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以刃5年1一7月份全国发电量13488.以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3.6%。在发电量增加的同时,用电量也出现了相当幅度的增长,全国用电增速已经连续17个月超过巧%,到了用电高峰的7月份有巧个电网发生拉路限电现象。虽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新批了74(X)万千瓦的电厂建设项目,并已开工7么X)万千瓦,投产机组2730万千瓦,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电力紧缺的局面,但电力供应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而且从电源来看,我国火电占绝对优势的情况还未有所改变,和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图1、图2所示为我国20时年各电源装机容量的情况。
2.电力与经济的关系
电力的起落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曾有专家称之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放大镜”。电力经济数据之所以对国民经济的宏观参数具有如此重要的参考作用,是因为它包括发电侧、用电侧,它是结合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它既反映了供电方的能力,也反映了用电方的需求,具有相对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我们以电力弹性系数为例进行分析说明电力与经济的关系。电力弹性系数反映了电力需求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即电力弹性系数=电力需求量增长速度产经济增长速度。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若GDP的边际成本小于其平均成本,则其平均成本还可以继续降低,使其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电力弹性系数可以对判定经济发展效率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如果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意味着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GDP的边际电力成本大于其平均电力成本,则GDP的平均电力成本将增大,经济效率将下降,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了某些不健康的因素,需要从宏观上及时调整。反之,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要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是GDP幻边际电力成本小于其平均电力成本(GDP电耗)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于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很多,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等,所以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在一定时期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一般高收人国家的电力需求弹性较低,而低收人国家的电力需求弹性较高,而且大多数高收人国家的电力需求弹性系数小于l。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出现过几次低峰值的情况,有的是由于电力建设滞后于经济增长,电力发展跟不上导致的电力消费受到供应不足引起的弹性系数低峰值;有的是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减速,而电力消费同期大幅度下降,出现电力供应相对富裕的情况。同时,也有几次是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政策性经济减速,电力消费没有相应减速;或经济增长出现低迷,电力消费增速下降,但仍高于特低的经济增长速度;或是由于经济保持相对中速稳定增长的条件下,电力消费加速增长而形成的弹性系数高峰值。然而,在经济超常增长时,电力供应能力的增加往往滞后于经济波动性变化,于是出现严重缺电现象,这几年出现的电力紧缺、拉闸限电就反映了这一点。有预侧表明,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将趋缓,电力需求增长将逐年减小。预计ZIX场年电力供需将基本持平滋刃7年后,我国电力供应能力将可能过剩。这必须引起电力企业的高度警惕。由于受到发电设备制造能力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电站建设造价抬高了10%以上,这将直接影响电站投产后的发电成本。成本的上升和今后电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将给今后电力企业的效益、投资的回收投下阴影。发电设备能力闲置,银行投资回收困难,最终将影响电力工业的发展,进而也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目前我国电力经济面临的问厄
我国目前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经济发展受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电力经济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岌刃5年的电力供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实质上电力紧缺现象主要是需求增长过快的结果。我国一年新增装机酬乃习万千瓦,两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相当于一年新增一个英国或两个瑞典的总装机容量,我国连续三年发电量增长率超过14%。但是由于电力需求增长太快,以致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还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电力短缺。也正是在不断提高的电力需求刺激下,一些地方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盲目上小电厂,北方地区不顾条件开采地下水发电,南方地区则上大金的嫩油机组,这种盲目投资的热潮需要替惕。因为经济是一部庞大的机器,不可能就缺电谈发电,必须综合考虑一次性能源生产、运输、原材料供应能力、设备制造能力、水资源条件、大气排放等多种因素。我们要普惕不顾主客观条件,只要求电力供应必须满足超能力增长需求的观点,一味的追求高速度,不去考虑经济结构问题,不改变粗放型经营方式,要求需求增多少.电力就要满足多少。电力供应要满足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求,同样.任何电力供需的不平衡也将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电力的发展如何与经济增长相协调,怎样避免电力建设的大起大落,应当成为关注的重点,电力企业应对电力过热或过冷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对策尽早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
GDP增长率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失业率;通货膨胀率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7104
1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之间的关系
1.1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的散点图如下
1.2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相关性假设检验
因为所采集到的样本数据为小样本数据,因此用t检验法。
(1)假设:H0: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无关,即ρ=0;H1: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相关,即ρ≠0。
(2)计算统计量t。
①由公式ρ=计算出ρ。参考数据:“S12E02 12440120 吴杰羡《关于欧元区经济的研究报告》相关数据.xlsx”及相关的方差、协方差公式代入数据可求出ρ。(具体的计算过程将不在此报告详细介绍,本实验采用EXCEL中的CORREL函数直接求出ρ=0.659)。
②有公式t=rNI21Ir2计算出统计量t.将N=19, ρ=0659代入公式求得t=3.612。
③在置信度为α=0.05的情况下,经查表求得t0的临界值为2.458。(利用EXCEL中TINV函数可求得t0=2458。注意此检验为双尾两侧检验在用TINV函数时,概率应取α/2,即0.025,自由度为N-2,即17)最终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3)数据的比较分析。
因为样本t>to,即落入拒绝域。因此应该拒绝原假设,而接受被择假设H1,即: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相关。并且由以上样本统计量ρ=0.659得知,它们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总的趋势是随着经济景气指数的增大,工业生产指数也会相应地增大,进而对国内的经济产生促进作用。相反,如果某一年的经济景气不好,则人们就会降低工业生产指数,减少生产。
下面结合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随着时间的趋势图进行现实解释。如图2所示。
从上图表可以看出经济景气指数和工业生产指数的整体趋势是相似的。受欧债危机、全球经济萧条等影响,欧元区当地的经济景象比较冷清,从2011年8月以来经济景气整体上呈现平缓略降的趋势,这为当地的工业生产者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导航。决策者会以此为参考制定本月的产量计划,适当地降低本月产量。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缓慢升温,经济投资环境将会得到改善,由此看来经济景气指数将会喜上眉梢。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有望上升。
1.3对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的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的关系,使得它们在相互之间能用等式表示。表2是本实验的部分数据:
线性回归分析原理:
线性回归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回归分析方法,其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如下所示:
y=α+βx+ε
此为矩阵形式。Y部分为被解释变量,在本实验被定为工业生产指数。α为模型的截距,即线性回归的常数部分。β为待估计参数。X为解释变量,在本实验中被定为经济景气指数。ε为实际观测值与线性回归拟合方程之间的差距。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一般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来估计相关的参数。
一般来说,回归分析是通过规定因变量和自变量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实测数据来求解模型的各个参数,然后评价回归模型是否能够很好的拟合实测数据;如果能够很好地拟合,则可以根据自变量作进一步预测。
下面将对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利用EXCEL中的分析工具中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由表3的回归统计R^2=0.43其拟合度并不是很好。由表5可得到线性回归部分的F值为13.06198,相应的P值是0.002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这回归分析还是比较显著的。由图3可知经济景气指数的残差波动不大,可见残差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大,可忽略掉。由此可列出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1.4对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从上面的线性回归拟合分析中,可以看到R^2 的拟合优度只有0.43,其实这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说明本案例用线性回归分析不能精确地反映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之间的紧密关系,起码这精确度并不是很高。下面我们尝试着用非线性曲线进行拟合,进一步地提高它们的精确度。
其实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涉及到非线性曲线拟合问题。接下来,用表2数据通过EXCEL工具对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再进行一次散点图分析,并画出其趋势线,显示公式和拟合度。结果如下:
其中x是解释变量,代表经济景气指数;而y是被解释变量,代表工业生产指数。
1.5回归方程的选择
通过比较可知采用多项式曲线对上述数据进行拟合,其拟合度为R2 = 0.781 优于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R^2=0.43)。因此,用此方程进行工业生产增幅的预测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对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进行回归分析时,非线性回归拟合所得到回归方程更符合实际情况,结果与观测值更接近,更有预测能力。因此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的回归方程为:
y=(8E-05)x6-0.0445x5+10.178x4-1240.1x3+84932x2-(3E+06)x+5E+07
2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关系
2.1描绘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的散点图
根据表2数据用EXCEL工具画出其散点图,其结果图5。由图5可知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整体上呈现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即随着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的上升,失业率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反之,结果相反。
2.2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相关性假设检验
为了深入研究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的相关强度。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性假设检验。由于所采集到的样本数据为小样本数据,因此用t检验法。
(1)假设:H0: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无关,即ρ=0;H1: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相关,即ρ≠0。
(2)计算统计量t。
2.3数据的比较分析
因为样本 |t|>to,即落入拒绝域。因此应该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H1,即: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相关。并且由以上样本统计量ρ=10.775
得知,它们存在着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的上升,失业率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反之,当工业生产率下降时,失业率将会增加。这也符合大多数的经济理论。也就是在自然状态下,随着GDP增长率的上升,失业率会下降,当地的就业压力就会得到缓减,反之,结果相反。
下面结合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随着时间的趋势图进行现实解释。如下图所示:
由图6可知,从2011年8月以来欧元区的工业生产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与此相反当地的失业率却不断地上升。截止2013年2月当地的失业率高达12%。由此反映出当地的巨大的就业危机。目前欧元区的经济上仍处于冷清、萧条状态,当地的经济还没复原,随着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工业生产指数相应降低,导致一连串的失业人口的增加。众所周知,失业率过大会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欧元区应加强对金融债券的管理,同时邦联国家要加强当地的宏观调控,针对出现的债务危机,经济危机等市场缺陷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此同时,让市场充分发挥自我调节作用。在管理好市场营运环境的前提下,针对市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邦联国家应该找出其根源,并对症下药。对市场的不透明度进行信息公开,减少盲目性。为解决滞后性的问题,邦联国家通过科学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引导当地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才能减少失业人数。
2.4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回归分析
(1)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的线性回归分析。
与上述线性回归分析原理相同。下面将对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利用EXCEL中的分析工具中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到结果如下:
(2)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通过对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的散点图描绘以及非线性曲线的拟合。其结果由以上图—3可知,以下为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多项式回归方程。其中y代表失业率(被解释变量),x代表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解释变量)。
3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研究
为研究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由此对其展开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1描绘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散点图
根据表2数据用EXCEL工具画出其散点图,其结果如图8。由图8可知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整体上呈现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即随着通货膨胀率率的上升,失业率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反之,结果相反。
3.2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相关性假设检验
为了进一步研究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强度。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性假设检验。由于所采集到的样本数据为小样本数据,因此用t检验法。
(1)假设:H0: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无关,即ρ=0;H1: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相关,即ρ≠0。
(2)计算统计量t。
①由公式ρ=计算出ρ。参考数据:“S12E02 12440120 吴杰羡《关于欧元区经济的研究报告》相关数据.xlsx”及相关的方差、协方差公式代入数据可求出ρ(具体的计算过程将不在此得知,它们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失业率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反之,在一定条件下,当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时,失业率将会减少。
由图9可知从2011年8月份以来欧元区当地的通货膨胀率整体趋势下降,截止2013年2月该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为1.2%,与此相反当地的失业率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截止2013年2月欧元区的失业率高达12%。失业率上升是由于当地的GDP同比增长率、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下降所导致的。危机前期因经济扩张,通货膨胀。如今经济萧条,很多企业减产、停产,甚至破产。随着市场通货减少,通货膨胀率逐渐降低,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冷缩,许多工人被迫解雇,由此而带来的失业率上升。
4实验总结
以上通过对欧元区从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这段时间的经济数据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工业生产指数与经济景气指数,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和失业率以及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这3对关系的研究。在一定程度反映出欧元区的基本层面的规律。在经济景气时期,由于通货宽松,经济的快速扩张,由此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同时带来了也给抑制通货膨胀带来了压力。随着全球经济过热,在高度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投资环境开始恶劣起来。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为防止经济继续变热,抑制通胀压力。欧元区央行便通过提高利率、准备金率等金融工具,或通过发行债券或票据等公开市场业务,回笼资金,进而减少通货。由此市场的通货膨胀压力便得到缓解,但随之而来的将是经济扩张因为资金问题受限制。再者后面发生的欧债危机,欧元区的经济受到了重创,经济严重缩减,接着面临的就是失业率上升。以上是欧元区经济的大概状况。那3对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经济的内在规律。
参考文献
[1]陈胜可.SPSS统计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郎咸平.郎咸平说:让人头痛的热点[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3]格林.计量经济学[M].张思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宋玉华,周阳敏.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与非协同性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03,(12).
[5]李世福.世界经济周期研究成果综述[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6]袁宜.世界经济周期低点来临?[J]. 进出口经理人,2008,(03).
[7]Amemiya, T. The Estimation of variances in a Variances components Model[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7,(18).
一、文献综述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
19世纪60年代时,马克斯和斯尔博斯在他们所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结合当时英国企业状况,提出了“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来描述汽车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产生过程:汽车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变形了的U型线,开始时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成本会急剧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渐小,到达最低点(最优经济规模)后,会经历一段产量增加但成本不变的时期,再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会带来成本缓慢上升,即规模不经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对于汽车工厂最低经济规模(即MES),排气量为1-2升的单系列生产轿车制造厂为25-30万辆,中型货车制造厂为6-8万辆,轻型货车总装厂为10-12万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0年测算出轿车的MES为年产30万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生产技术,要素配置等因素的变化,这些测算的MES已经不符合现有的情况了,现在的MES应该大于这一标准。
杨志明(2006)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处于长期成本递减的阶段,即马克斯—斯尔伯斯线的f(x)段;邹田?x(2007)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状况,认为汽车工业中小企业众多、达不到规模经济,主导企业“大而全”、国际竞争力不强;何元贵、张捷(2009)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最优规模经济较小是因为受制于比较低的研发投入以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
(一)2008年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
如表1所示,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而后七名的都不足100万量,吉利和哈飞只有二十多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少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即达到最小规模经济(EMS),其它企业均在100万量以下,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一个企业达到200万量,即最优规模点。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产量相差比较大,上汽产量几乎是吉利的8倍,超过了后120名企业产量之和。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二)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大部分行业仍未达到规模经济,但比2008年有很大的改观
和2008年相比,产量排在前七名的企业仍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七大企业,第十名仍是吉利,第八、九名分别由2008年的金杯、哈飞变成2009年的比亚迪、华晨。同时,前十名的产量相比2008年均提高,上汽提高近100万量达到270.55万量,一汽提高近50万量达到194.46成量,而比亚迪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只有10万量左右。十名之后的企业则分享了190.03万量。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数量上看,有五大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达到最小经济规模板;一个企业超过200万量,达到270万量,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三个企业产量接近200万量。其它企业产量都比100万量低,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经济。同时,不同企业产量上的差距拉得更大。
总体上看,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三)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整体特点
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三、影响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
(一)行业集中度较高与生产分散并存
2008年的集中度=0.58,2009年的集中度=0.61,根据贝恩的分类应属于寡占Ⅲ型,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呈现出极端现象,即产量最大的少数企业产量占市场份额比较大,市场比较集中,而产量较小的大多数企业产量则极为分散,这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
(二)地区割据使竞争不充分,资源分散
据统计,我国的25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因为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很强,产业链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很大,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汽车产业做完其支柱产业。同时,实行地方保护,鼓励本地汽车企业的销售,限制外地汽车品牌进入本地市场。
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构建了市场进入壁垒,造成了市场的地区性壁垒,市场过于分散;二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地方企业进入汽车工业,致使汽车产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生产能力低、产能落后的企业数量增加;三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地区积聚,汽车工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积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四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横向调整,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并购、重组的难度。
(三)相关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
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投资仍显不足,投资比重占不到整个汽车工业的30%。地方、部门零部件工业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按专业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效益。很多零部件企业面对的是本地的汽车生产商,没有将自己定位在面向全行业甚至国际市场的大汽车零部件生产集团。所以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数量很少,很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生产,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批量小,技术及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汽车企业建立完整的上下游的生产链。
(四)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需求实现规模经济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最优生产规模对应的产量大于现有的市场需求,此时为规模经济而扩大生产显然是不理智的。各个企业应该致力于扩大市场需求,使自身面对的需求与最优产量尽量匹配。企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增加汽车出口,来弥补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同时也要开发国内市场,及时升级换代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负担购置车辆的费用。政府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如调整汽车购置税等来刺激市场对车的需求。
四、改善我国汽车规模经济状况的建议
(一)汽车产业的发展要一个总体上的空间规划,形成积聚效应
国家政策多向有条件、有优势的地方倾斜,构筑进入壁垒控制没有优势的地方盲目上项目,促成地区积聚,形成中国的汽车产业区,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充分发挥积聚效应。
(二)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联合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呈现出总产量大、企业个数多、单个企业产量小、经济效益低等特点,不利于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发挥。因此,需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和生产的集中度。通过企业的并购与战略联合实现市场的集中和生产的集中是很好的途径。并购能够优胜劣汰,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通过破产兼并淘汰一批劣势企业,以加快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
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对于并购的行政干预,尤其是地方政府构筑的退出避垒以及政府行政主导的并购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条件,促进合理并购,抑制不正当并购,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提高其规模,但也为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留下生存空间。
(三)有效地利用合资、合作机会,全面提升自身实力
在与外国汽车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的时候,要从产品生产、技术、管理、企业文化、营销理念、维修服务全方位发展完善自己,充分抓住有利机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合。
(四)规范地方政府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消除地区性市场分割
要规范地方政府的作用,让地方政府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进入、退出以及市场的划分。
[关键词]苏轼,经济状况,收入,支出,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6-0007-06
学术界关于苏轼的研究著作可谓浩如烟海,但大多数都倾向于苏轼的诗、词、文、书、画艺术创作及思想,而对苏轼经济状况的探寻,却触及不多。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相对于苏轼丰富的文学创作史料相比,反映他的经济状况的史料不多;二是,囿于“君子固穷”“君子耻谈义与利”等传统观念,研究文人,尤其是苏轼这样的文人,如从经济人手,似乎有损于他的人格尊严。然而,不可回避的是,苏轼的经济状况,尤其是贬谪前后经济状况的明显不同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思想状况,并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因而,本文以期从经济视角对苏轼,进而对北宋文官研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笔者之所以选取个案,主要是由于经济状况的好坏既与官方所提供的待遇有关,同时也与个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支出有关,有着群体特征的同时,也有着个体差异。如果想从整体上把握北宋文官的经济状况,就须先从个案研究人手,抓取上层、中层、下层官员中的典型代表进行比对,最终方能从整体上把握。因而,笔者本文先从中上层官员苏轼的经济状况开始探寻。
苏轼从1061年即他25岁时走入仕途,1079年乌台诗案发生,被贬黄州,1086年还朝,1093年被贬惠州,后贬儋州,1100年遇赦归来于次年去世。一生经历宦海风波,仕途大起大落。为官鼎盛时为高太后的座上客,仕途失意时渡过琼州海峡到达了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随着仕途的大起大落,笔者将从苏轼的收入、消费等方面探寻其经济状况。
一、苏轼为官与贬谪时期的收入状况
(一)苏轼为官时期的收入状况
苏轼为官时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朝廷提供的俸禄,除此以外,还有朝廷的赏赐、朋友的馈赠、使用公使钱收入等。
第一,苏轼的主要收入——俸禄
宋代文官的俸禄收入分为正俸、加俸和职田三类。正俸主要包括俸钱、衣赐和粟禄;加俸中最重要的是职钱,是“宋初主要加给带大学士等职名奉差遣外任的官员,元丰改制后普遍加给在京职事官……随月支给,是正俸以外的~项固定收入”,加俸中还包括一些钱物补贴,即给予随从的衣粮供应,是中书、枢密、宣徽、三司及正刺史以上的官员享有的待遇。较低级的官员可以得到随从的餐费补贴等。钱物补贴还有茶、酒、厨料、薪、蒿、炭、盐以及马匹饲料供应等;职田是中国古代官员按品级分给田地以充禄米的一种方法。职田多是外任时期官员的收入方式。因此,“京官俸禄主要由俸钱和职钱两项构成,地方官员俸禄主要由俸钱和职田收入两项构成”。
北宋官员的俸禄发放中,一直存在“除百钱”和实物折色等问题,实际俸禄所得往往低于理论数字。如景德四年(1007年)九月诏:“自今掌事文武官月俸给折支,京师每一千给实钱六百,在外四百,愿给他物者听。”从中可以看出,在景德年间俸禄发放中,俸钱占60%,实物发放占40%。这种情况,在北宋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因而,文官实际俸禄是低于理论收入的。
第二,苏轼的其他收入——接受赏赐、馈赠和使用公使钱等
北宋朝廷赏赐官员的现象非常普遍,苏轼接受朝廷和皇家赏赐的机会也比较多。如治平三年六月(1066年),苏洵去世,赏赐家人“缣、银各二百”,即赐缣帛二百匹,白银二百两。一两银子大约就是1千(贯)钱,二百两银子大约就是二百千(贯)钱。在当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赏赐。在苏轼为官鼎盛的元祜年间,更是时常得到一些赏赐,如元柘三年(1088年)十一月一日锁院,上赐宫烛法酒;元祐四年,以龙图阁学士除知杭州,上赐对衣金带马表;出郊未发,朝廷置酒相慰,赐龙茶、银合等,慰劳甚厚;元祐七年,苏轼到兵部尚书兼侍读任,上赐对衣金带马。马是宋代官员出行的主要乘载工具,此时苏轼曾六次上《谢赐对衣金带马状》,而且他还将朝廷赏赐的玉鼻梓赏赐了门生李廌。
公使钱又称公用钱,是各级政府机构的日常办公费用。主要由地方自筹,不足部分中央拨款。公使钱主要用于外来官员的迎来送往、本地官员的置酒张乐和办公用品的采购,以及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等。公使钱定额因州郡大小而不同,同时也受官与职分、职与事分的官僚体制的不同而不同。宋代虽然规定了公用钱管理制度,如官员不能用公用钱回易、不能擅用公使钱等,但是由于制度方面的缺陷,将公用钱假公济私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苏轼也不例外。因而,公使钱收入对于苏轼经济状况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要做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你们知道怎么做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农民家庭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一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不是所谓的GDP,而应该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对农村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颁布的大量政策都本着利民惠民的目的。尤其是近年来农业税的免除到按亩的补贴,都让我们广大农民的家庭负担大大减轻,当然这只是国家对刺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政策的典型代表,还有许多其他的政策比如: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农村医疗保险等等,这些都为农民是实现增收解决了许多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篇。
在本次调查中,人均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家庭仅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13%的家庭人均收入在800—1500元这个范围内,有54 %的家庭人均收入在1500—3000元这个范围内,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到了3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就前几年比增加了很多,然而对农民而言赖以生存的农业竟然不是收入的主要部分。农业方面的净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占33%,52%家庭的农业方面的净收入在2000—3000这个范围内。对那些人口多的家庭这点钱如果人均下来就真的没多少了。调查发现90%的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竟然是外出打工,其他方面的收入主要来源加在一起才占总家庭的10%。 近些年随着外出打工的热潮高涨,我们农民们也意识到了守着那“一亩三分的”是多么的没有前途。外出打工成了农民挣钱的最佳途径,也成了大多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是当前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随着物价的上涨,种子、农药、化肥等的价格也提高了很多,这就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又加上农民现在都有了“惰性心理”,他们对农作物没有很好的养护导致了农业产量下降,这样农业方面的收入就没剩下多少了。其实无论怎样,单纯的种植这种作物是无法获得令人可喜的收益的。
二、农民的生活消费。
有13%的家庭把收入主要花在子女的教育上,这主要是些年轻的家庭。对于那些年龄稍微大点的人他们主要用来维持生活,这部分的家庭占到了15%,因为他们子女的事差不多都办完了,他们也就没有太多的牵挂了,现在只要慢慢地赚着钱花着撑到自己么有能力时候有子女赡养了。他们都没有想到为自己以后养老,在这里人有能力的时候都全都是为了孩子到老的时候就依靠孩子了。 在家庭收入的主要用途方面59%的家庭选择了“其他方面”,这其他方面主要都是建房子,办喜事方面的,这些家庭都是有快成年或刚成年的孩子。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结婚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中国的房价是那么的高,即使在农村可能没有那么的贵,但对于仅有定点收入的农民来说这也算是一笔超大的开销了。 虽然现在我们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是还是有66%的家庭感觉经济有点紧张,这些多为子女比较多的家庭,还有些是有病人的家庭,毕竟医保在我们那里还没有实行起来。32%的家庭感到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仅有2%的家庭认为生活富足了,毕竟离小康水平还有一段距离的。 对于比较担心的问题93%的家庭都选择了收入没有保障,在农村几乎所有的人都处在失业中,那些外出打工的工作没保障有时候不要把身体搭进去就好了,在家里的人就只能盼望着能风调雨顺有个好的收成,而近年来的气候异常的很难有风调雨顺了。其他选的较多的是“家里有人生病”,“孩子不孝顺”,“治安状况不好”,关于农业方面的几乎没有人选择,或许他们真的感觉种地没什么前途了吧!
此次调查的分析,总体而言,农民生活仍处于温饱状态,过着艰苦的日子。这次调查不够全面,也不具有太强的说服信,没有佐证和足够的资料,但是这是农村真正的实际情况,没有夸大也没有虚假的成分。实现农民收支的平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希望在各方面力量的努力下:能够使农民更快地迈上幸福、富裕的康庄大道,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调 查 人: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二祁集中心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 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3日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到有效卷4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2.5%,大专学历占10.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4.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2000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49.1%,在2000元以上的占2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3.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2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
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1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
8.3%。
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20.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2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农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习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自身也适当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习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
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五、对学生家庭教育调查现状的思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强有力的辅助和补充。以上资料和数据表明,学生家庭教育情况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容乐观的一面。
第一:总体住房比较宽敞,能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敞的学习环境。70.9%的家庭居住的是2-3层的自建房,是独门独户的住房,这样的住房有利于孩子相互交往,增进交流与合作。将近50%孩子能相互串门,这能增进孩子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孩子的合作交流。5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比较强,38%的孩子一般,只有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较弱。
我镇位于高碑店市区东南25公里,毗邻白沟市场,国道112线横穿东西,京白公路纵贯南北。全镇总面积56.2平方公里,辖39个村,现有耕地51857.5亩,9860户、39084人口,包括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主导产业为箱包加工销售及原材料制造业、林果苗木业。目前,我镇集体经济空白村24个,收入在0-5万元之间的村11个,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村4个,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集体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土地承包;部分村班级班子发展思路窄,集体资源匮乏等多方面问题,村级无钱办事成为制约农村发展、服务群众的关键瓶颈。下一步,我镇将结合自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对照《关于全市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方案》要求,积极谋划,稳步推进,力争到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深挖自有潜力,实现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针对24个集体经济空白村,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深入细致的摸排统计,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实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突破。对十九垡、北留等拥有较大面积集体土地的村,采取集体所有、承包经营的方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对崔家场等签订长期土地承包协议但租金明显不符合市场价格的村,采取调整土地承包协议,提高土地租金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对大青凌、小青凌等拥有大面积果园的村,充分利用村内资源优势,研究发展以采摘、观光、餐饮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并结合村内历史文化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多元经营、集体经济壮大的目的。
二、坚持试点先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按照《关于全市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方案》要求,我镇于2019年3月份上报集体经济试点村2个,4月份,我镇高庄村被初步选定为试点村,计划与该村企业家创建的家兴商贸集团合作,在2019年建设家兴易购便民超市一所,服务附近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增加就业岗位,收入用于补强村集体经济,增强为民办事能力。同时,利用该村60亩集体土地入股企业成立农业合作社,在2020年打造采摘和蔬菜种植产业基地一处。对于该项目,我镇将充分发挥镇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作用,加强对项目实施进度、资金安排、实施效果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按规划实施、规范经营,并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带动效果辐射到其他村,进一步发展壮大全镇农村集体经济。
三、加强教育引导,切实提升组织保障功能
关键词:区域经济;主成分分析;广东城市比较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079-02
1 引言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简化数据结构的方法,通过对变量的样本数据的分析寻找出多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并综合出为数更少的变量来反映原来的多个变量所包含的信息,可以达到数据降维的目的。
地理可以决定经济,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大门,整体地形是东西向长度大于南北向长度,沿海城市很多,因此,在国家开放经济的号召下,成为最先发展的区域。然而,广东本省内的经济也不均衡,珠江三角的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比其它地区要快。衡量城市的发达程度有一系列的指标,本文从评价广东省的二十一个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结构和社会层次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十九个指标,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工具,综合出几个关健因子,比较各城市的发展状况。
2 模型准备
本文选择了十九个指标,分别为X1地区生产总值,X2第一产业生产总值,X3生产总值增长速度,X4第三产业比重,X5人均工业总产值,X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7地区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8客运量,X9邮电业务总量,X10出口额,X11各市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额,X12固定资产投资额,X13土地面积,X14人口密度,X15高中招生人数,X16卫生工作人员数,X17工业科技人员数,X18职工平均工资,X1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求解主成分有两种方法,第一是由协方差矩阵出发,提取累计方差最大的前几个主成分,第二是由相关系数矩阵出发,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当变量的数据相差较大时,为防止主成分分解趋向方差大的变量,将数据标准化并求相关系数矩阵做主成分分析是更好的选择。
求得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将为Yi=eiX*=Piλ2X*,其中,X*为对应某个样本的标准化数据;Pi为原变量X*1,X*2,…,X*p在第i个主成分上的负荷量构成的向量,λi是相关系数矩阵R的第i个特征值。我们可以确定各主成分的经济意义,以相对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得主成分线性函数,用来计算所有的样本在这几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并给样本排名。
3 实证研究
首先将二十一个城市的数据标准化,求解十九个变量数据的相关系数表,再由相关系数表求出特征值并以特征值从大到小的顺序确定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
从主成分的贡献率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前三个主成分解释了所有变量的约86%的信息,用这三个因子概括所有十九个变量能够起到降维而不破坏数据的有效性的作用。
为进一步划分各主成分因子所代表的变量指标,对主因子的负荷矩阵作方差极大化旋转得到新的因子负荷矩阵: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7次迭代后收敛。
作方差极大化旋转使得的主成分因子与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更加明显,第一主成分在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变量上得分较高,这些变量能反映经济的发达程度;客运量、邮电业务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额能显示出经济的活力。一般来说,经济总量越大,则地区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越高,职工平均工资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是与人均GDP成正比的。高中招生人数、卫生工作人员数和工业科技人员数,反映了城市的公共设施的完善度。我们可以将第一主成分因子称为经济总量因子。
第二主成分在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人均工业总产值、土地面积、人口密度、各市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额和出口额这六个变量上的得分较高,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这几个变量都是与工业发展有联系的,因此,将第二主成分命名为外向型工业化因子,这也与它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成反比这个事实相符。
第三个因子仅由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这一个变量决定,同时系数符号为负,这表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变量与其它的变量是相互独立的。联系相关系数矩阵中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第三产业成反比,与土地面积成正比的现象,用经济后发优势的理论解释,当经济起步的水平较低的时候,更容易有快的提高。我们称其为经济潜力因子。
要得到样本数据关于三个因子的得分,综合量Y由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作为权重值加权得:Y=(51.592%/(51.592%+26.127%+7.73%))×经济总量因子+(26.127%/(51.592%+26.127%+7.73%))×外向型工业化因子+(7.73%/(51.592%+26.127%+7.73%))×经济潜力因子,应用样本数据计算得:
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茂名湛江清远肇庆江门惠州
经济总量因子2.333422.804750.888211.15981-0.4131-0.45836-0.57882-0.48825-0.27802-0.23741
外向型工业化因子-0.53582-0.625830.1743-0.14585-0.227790.15411-0.162040.638390.07470.17938
经济潜力因子0.017440.5747-0.23327-0.614821.36950.258670.39893-0.535713.356770.66518
综合得分2.271.150.650.560.130.07-0.02-0.12-0.14-0.16
排名12345678910
聚类分组2233111141
中山梅州珠海韶关汕头河源揭阳阳江汕尾云浮潮州
0.2236-0.636930.31219-0.5496-0.16404-0.70101-0.59822-0.6455-0.64041-0.76852-0.56377
1.3637-0.34325-1.05484-1.612811.57423-1.40625-0.42639-0.744380.61052-0.20862
-0.73089-1.44103-0.14406-0.57048-1.07238-0.05847-0.34712-0.84545-0.11016-0.26725
-0.2-0.24-0.25-0.26-0.33-0.37-0.45-0.49-0.55-0.63-0.64
1112131415161718192021
31314144444
由图表看出,广州依然是省内经济状况最佳的城市,其分值远高于其它地区,深圳、佛山和东莞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经济增长,这也能由排名看出。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茂名、湛江和清远这几个粤北山区的城市,它们的经济排名比珠江三角的江门、中山和珠海等地靠前。这或许是因为,近年茂名等市工业化的速度很快,同时有大量的引入外资。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法,将二十一个城市归入四类。从两种方法的比较结果大体相符来看,所构造的三因子模型能描述各市的经济状况。广州和深圳拥有扎实的经济社会基础,领先于其它城市;佛山、东莞、中山和珠海都属于珠三角较发达的地区,虽然中山和珠海的排名下降,它们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茂名、湛江等八个城市,地理位置不同,可有一些共同点,就是近海和山区经济的条件,在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模式上,也有相似之处。江门、汕头等市,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仍然算是比较高的,大部分是沿海的,有可能是缺乏活力,使其位列广东省下游。
4 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不仅能降低处理数据时的计算量,也能通过构造线性函数模型,使众多不同类型的样本被标准化而放在一起比较,用于判别和预测分析等。
因为广东的经济增长很快,城市也处于积极变化中,本文以市为单位并不能反映推动经济的所有因素,在选择变量的过程中还缺乏其它类的数据,这也影响到研究的准确性,然而主成分分析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更宽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柯惠新,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赵莹雪.广东省县际经济直辖市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7).
[3]胡伟平.广东地级市中心城市主成分聚类分\[J\].热带地理,1994,(12).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1-0009-04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后危机时代是指世界经济随着金融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的一个相对平稳期。该时期的最大特征是经济诸方面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一方面,由于政府积极的经济政策、预期和时间等因素促使危机得到缓解,经济下滑得到抑制;另一方面,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解决,经济危机时刻还会回来,甚至加剧并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衰退。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严重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又一次冲击。在各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
危机与后危机时代中国货币政策总体而言是宽松的,2010年开始适度紧缩,第四季度加强了紧缩力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货币供应量方面。自2008年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呈加速上升趋势。2010年9月份广义货币(M2)供应量同比增长18.97%①,前三季度增长11.33%。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 877亿元,同比多增长3 347亿元,广义货币增长19.3%。10月末,广义货币余额6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成为全球货币供应量第一大国(见图1)。
2. 准备金率调整。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4次统一上调准备金率,2010年1月、2月、5月每次统一上调0.5个百分点,10月份对六家银行差别上调。当前,一般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7.5%,而此前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六家银行则提高至18%。17.5%的存款准备金率与2008年6月的历史最高点持平,而大型银行18%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超过了历史最高点。据估算,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将冻结资金3 504.5亿元(见表1)。
3. 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自2007年“防通胀、防过热”的六轮加息之后,由于连番自然灾害及随之袭来的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第三四季度中国五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合计下调幅度为2.16%,其中11月27日单次下调1.08%。2009年全年未动用利率工具。201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进行了34个月来的首度加息(见表2)。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是扩展性的,其中包括五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三次下调法定准备金率和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刺激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宏观经济。2009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在货币供应量上,利率和准备金率工具没有再行启用。2010年的货币政策是稳健中逐渐见紧,尽管货币供应量仍然一路攀升,但准备金率和利率都被启用于紧缩,尤其利率工具的运用,更彰显中国货币政策步入了紧缩通道。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及其主要问题
当美、欧等世界各大经济体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后,中国经济几乎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一枝独秀。这既是中国良好经济发展态势继续的结果,也与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不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总体而言企稳向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
1. 经济增长方面。国内生产总值在2009年第一季度跌入低谷后,全年呈上升态势,第四季度达到峰值109 367.4亿元。2010年第一季度回落较大,为81 622.3亿元,此后第二三季度平稳增长至第三季度的95 820.4亿元。2010年第三季度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5.05%,较2009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5.36%。而2010年第一二季度分别较2009年同期同比增长17.01%和16.46%,三个季度的同比增幅呈下降趋势。企业景气指数与GDP走势一致,自2009年第一季度达到谷值105.6后,稳步回升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137.9,比危机前的2008年第二季度的137.40还高。
2. 就业方面。就业率与经济增长走势大致相同。就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情况来看,2008年前三个季度为4%,到第四季度升至4.2%,2009年全年为4.3%,2010年前两个季度为4.2%。数据精确度不是很高,但可以反映出当前失业率总体比2009年情况要好,但与危机前相比,失业率要高0.2个百分点。
3. 进出口方面。中国进出口总值在2009年第一季度达到谷底,此后总体而言呈增长态势。净出口方面自2008年1月份以来除了2010年3月份是逆差73.7亿美元外,其余月份均为顺差,并且差值处于震荡状态,无明显的增减趋势。这说明欧美等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对中国的进出口影响比较有限。其2008年以来的具体走势见图2。
(二)中国宏观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
尽管经济总量向好,但是影响经济持续健康稳健发展的不利因素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货膨胀压力大增。就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情况来看,2009年2月以前的12个月内同比增长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由8.7%下降至-1.6%,即物价出现下跌趋势,这一现象一直维持至2009年10月份。此后价格指数稳步增长,2010年10月同比增长率达到4.4%,环比增长率为0.8%。2008年以来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如图3所示。不仅消费品价格在涨,住房价格也在政府的组合打压下顽强地上涨。其中,2009年房价环比增速呈稳步上升趋势,2010年4―8月,增速出现回落,6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9月份以来,房价在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仍维持着滞涨局面。
2. 人民币升值问题。2008年前三个季度人民币大幅升值,由1月的每100美元兑换718.53元人民币下降至2008年9月的681.83元人民币。此后直至2010年5月份波动幅度较小。但5月份以来人民币又进入了新一轮升值期,由5月的682.8下降至当前的662.42,半年内人民币币值上升了2.98%(见图4)。
3.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问题。统计数据表明,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后复苏乏力。资产和产能闲置严重,失业率高达9.6%,个人消费开支虽持续增长,但依旧疲软。在内需疲软的同时,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呈现减弱趋势。第二季度美国出口仅增长9.1%,为2009年以来最低季度增幅。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采用以邻为壑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刺激政策,美联储宣称,到2011年6月底的未来8个月中购买6 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加上此前已有每月350亿美元的购买量,未来8个月,美国总共将印发9 000亿美元用于购买国债。短期内,如此巨额的美元被投入市场,将进一步刺激美元贬值和全球流动性泛滥。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货币政策抉择
当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和国际经济环境是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抉择的主要因素。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是能源密集型、原材料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体。由于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印等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幅度提高了对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带动了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致命的。
1. 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将导致食品消费在老百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居民的钱如果全花在菜篮子上,购买工业品的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所谓“内需”不仅无法“拉动”,反而可能萎缩。
2. 由于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工业制造品成本上升,从而工业品价格上升压力增大。一方面是供给方的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是居民收入主要用在食品消费上而导致工业品购买力不足。两相矛盾下,将导致工业品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从而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通货膨胀将加速资产泡沫化。中国房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即使政府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接二连三出台,但收效甚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家的通胀预期。开发商和投资者都预期物价会上涨、货币会贬值,较好的保值增值手段就是把货币资本化。投资房地产就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另一个投资方向是股市,中国沪深股市价格指数自2010年7月份以来步入了上升通道。其中,上证指数收盘价由7月1日的2 373.79上涨至11月10日的3 115.36,上涨31.24%;深证成指收盘价由7月1日的9 203.91上涨至11月10日的13 705.68,上涨48.91%。房产价格的居高不下乃至上涨牵涉的不仅是民生这一政治问题,更重要的是资产泡沫最终总会破灭,泡沫越大、破灭得越迟,对宏观经济的破坏力就越大。
4. 当居民购买力和生活质量下降时,工资上涨压力增大。工资上涨将进一步给制造业造成涨价的压力,形成一种涨价不断地刺激新一轮涨价的恶性循环的局面。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则将破坏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
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如美元投放量的不断放大,将进一步导致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币值上升也将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进出口。有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后,受进出口相对价格以及国内产出水平下降的影响,进出口额呈现下降态势,但由于J曲线效应,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下降幅度在前期要小于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的下降幅度。约5个月之后出口下降幅度超过进口下降幅度。进出口这种下降格局将会改变中国的净出口格局,它将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国际收支顺差的改善,二是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人民币升值还会影响到国内物价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受人民币进口价格指数下滑的影响将会同方向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有利于总体物价水平的回落。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还可能导致国际热钱的流入,过多热钱流入对经济将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热钱往往会流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资产泡沫膨胀,当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不稳定迹象时,热钱就会流出,促使其助长的泡沫加速破裂,从而引起经济衰退乃至动荡。不过,就当前而言,在中国管理浮动汇率制、对资本项目实施严格管制并且利息率市场化程度还很低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将不会对短期资本流动产生大的影响。
当前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将有利于避免人民币币值快速大幅上升,但是也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积极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影响机制是双向的。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积极增长和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另一方面,积极的货币政策将导致国内物价水平快速上升,而在人民币即使温和升值的情况下,进口将增加,出口将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就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现状来看,笔者认为第二种作用将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当前如果继续推行积极扩张的货币政策,将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它有利于控制国内物价水平。但是,利率上升一方面会抑制投资,另一方面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期增强,二者均不利于经济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在于通货膨胀及其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的长期的破坏性的影响,而保增长压力相对较小。中国有管理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下外汇流动的严格管理制度,人民币币值受加息影响有限。因此,当前中国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明智之举。
注释:
①为了比较,本文图表数据采集时段是2008年1月―2010年11月,文中分析的主要是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的数据,即分析危机与后危机时代的数据指标。
参考文献
[1]靳玉英,张志栋.非传统货币政策解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10).
[2]宋芳秀.中国利率作用机制的有效性与利率调控的效果[J].经济学动态,2008,(2).
[3]陈金娥,刘旺霞.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8,(1).
[4]GD Rudebusch, A MacroFinance Model of the Term Structure,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Economy,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8.
[5]JB Taylor, H ousing and monetary policy, NBER Working Paper, 2007.
[6]A Orphanides, Historical monetary policy analysis and the Taylor rul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3.
Macroeconomic Status and Monetary Policy Choice in China
Zuo Shungen
(Tseng-ch'eng Colleg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1363, China)
一、全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总量和质量的统一
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包头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主动放弃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粗加工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区域化分工布局的客观经济规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主动实施产业转型,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做文章,着力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稀土、煤化工六大产业基地。2010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296个,累计完成投资856.9亿元,同比增长21%,创历史最好水平。重点实施的73个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263亿元,占全部工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的31%。其中,重点实施了以包钢1000万吨配套工程为代表的140万吨宽厚板、矿浆输送工程、9号10号焦炉及配套干熄焦、50万吨高速线材等项目;总规模45万千瓦的山东鲁能集团、龙源(包头)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宏腾能源公司、金风科技有限公司风电项目,以及博奇垃圾发电、汇能煤矸石发电等共17个电力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309亿元;在土右旗、九原区实施建设的泛海集团煤制甲醇、神华集团煤制烯烃、煤炭循环经济综合开发、恒诺集团煤炭洗焦碱等共9个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项目,项目总投资227亿元。
二、加强行业管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包头市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限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清理整顿不符合产业政策、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
一是大力延伸产业链条。包头市依托基础产业优势,积极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资源深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非资源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资源加工转化力度,切实改变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工业结构。目前,已形成“煤- 电- 电解铝- 合金铝- 铝合金制品”、“煤- 电- 钢铁及其深加工产品”、“煤- 电- 稀土功能材料- 稀土应用产品”等产业链,以煤- 电为支撑,钢铁、铝、稀土等链条末端的深加工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包铝集团电解铝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80%,包钢集团“板管轨线”四大精品已占全部钢材总量的70%以上。铝业产业园区、不锈钢产业园区引进延伸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既实现了地区资源的深度加工转化,又促进了全市工业能耗的有效下降;二是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全市计划淘汰落后产能为:生铁410万吨、钢160万吨、铁合金0.6万吨、电石3万吨。2010年,关闭淘汰37户100立方米及以下小炼铁企业,压缩落后产能104万吨。采取“上大压小”措施,关停包头一电厂5台共12.4万小机组,全市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37.3万千瓦。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积极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近年来,包头市围绕“两个重点”和“四个方面”,即重点耗能行业和耗能企业,积极推进结构、管理、技术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完成工业节能目标。
一是推进管理节能。研究制定了《包头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考核办法》,建立能耗指标公告制度,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将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和钢铁、有色、电力等高耗能行业作为监控重点,与72户年耗能1万吨标煤以上重点能耗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状,加强节能执法检查和重点耗能设备节能监测工作,督促重点耗能企业加强节能管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积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近年来,先后举办多期节能先进技术培训班,促使多家企业与相关技术单位签订技术改造协议。2010年,组织实施了22个重点节能技改项目,包钢干熄焦、北重节能技术技改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推进园区内部、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上下游产品的延伸加工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通过园区资源、能源、基础设施的集成和共享,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铝业生态园区铝化成箔企业设计产能达6920万平方米,粉煤灰制品企业可消化掉东华热电产生的33万吨粉煤灰。积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目前,我市有35户企业被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认定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共减免税额5200多万元;16个涉及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项目得到近2.5亿元国债资金扶持。2005年以来,以粉煤灰、冶金渣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先后组织实施了新创瑞图、包钢冶金渣公司、精正建材等2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亿元,利用粉煤灰和冶金渣生产新型建材。2010年综合利用粉煤灰364万吨左右,综合利用率86.6%;冶金渣345万吨,综合利用率55.4%。
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的集中与集聚
结合包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工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振兴规划,起草完成《关于鼓励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以及企业集群化发展方案》,着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空间拓展、服务体系和重点项目四项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增强园区承载力。全市9个重点园区2010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亿元,增加可利用土地近2万亩,园区发展空间进一步得到拓展,管理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延伸、协作配套,全力推进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2010年实施22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8亿元,同比增长41%。截至2010年末,全市9个重点园区入园企业达1122户,较年初增加12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460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稀土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产值增长率将超过35%,园区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0年,全市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环节,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发展之路。
一是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引导优势企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龙头作用,鼓励素质好,技术力量强的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010年17户重点科技创新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超过21亿元,使全市在研究开发及试验平台建设不断向设施完善、仪器先进、手段齐全、环境条件好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试验硬件平台迈进。目前,全市17户重点科技创新企业集中了超过1万人的专职研发人才,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合理地开发了技术创新人才资源,培养出众多技术带头人。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户,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2户,国家级、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户数居自治区首位。
二是组建区域性和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提升全市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包头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就是充分发挥平台的专业创新设计、快速制造、咨询服务、人才培训、信息技术应用等功能,着力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提供服务的典范。目前,服务平台已提供3500平方米的实验场地,9家研发机构及信息机构入驻服务中心,相关业务正在有序展开。稀土科技服务平台则以包钢稀土股份公司技术中心为依托,不断加强企业外部、内部资源整合,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辐射带动中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稀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宗旨,以稀土冶金、环境保护、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为研究重点的服务平台。
三是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围绕全市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钢铁产业以包钢为核心,围绕“板管型线”精品战略,积极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开发的“高速铁路用百米钢轨”实现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D32、D36船用宽厚板研究与试制”等一系列新产品和工艺开发,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装备制造业以一机集团、北重集团、北方奔驰、北方股份为核心,围绕重型汽车、风电设备、铁路产品、工程机械,北重集团的E-BZ132掘进机等系列化研制成功;北方奔驰的轻量化车架及轻量化悬架系统的开发;一机集团TY230C履带式推土机成功推向市场;北方股份NTE260电动轮自卸车等项目的研制,使矿用车的产品不断的延伸,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扩大了市场份额。稀土产业则以包钢稀土高科为中心,围绕进一步优化稀土冶金工艺、稀土深加工产品、稀土功能材料及高新技术材料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包头稀土资源选矿新工艺研究、核磁共振影像系统技术研发取得成果。这些项目的实施大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多项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四是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发展壮大工业自主知名品牌产品,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不断推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品牌建设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知名品牌创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2010年北方重工被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13个产品和7件商标被认定为内蒙古名牌产品和内蒙古著名商标。目前,全市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11件,自治区名牌产品83个,内蒙古著名商标42件,总数居自治区各盟市之首。
2009年CNNIC报告显示,商务交易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其中,网上支付用户年增幅最大,同时,旅游预订、网络炒股、网上银行和网络购物用户规模都不同程度的扩大。2011年1月19日,CNNIC指出,电子商务类互联网应用则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最快、最迅速的主力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而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也以较高年增长率,远超其他类网络应用。
中国网络经济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的资源分布并不均匀,农村和西部市场未得到有效开发。据2009年CNNIC报告显示,各省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大城市互联网发展水平较好,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8个省和直辖市的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就是说,我国互联网的资源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而从全国消费者比例来看,西部和农村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及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等原因,网络经济的农村和西部这两块大市场还未得到有效的开发。
潜在购买力的目标受众面积不大。中国互联网经济存在覆盖面广,但针对性弱的特点。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2/3。[2]而在这个群体中绝大部分是学生,他们消费主要集中在搜索引擎、网络娱乐、交流沟通领域,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去促进商务交易的发展。而电子商务是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说互联网企业的广告宣传没达到理想的投放效果,虽点击率高,但潜在目标受众面积小。
网络经济在技术层面的不安全因素困扰。2011年CNNIC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45.8%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占21.8%。一些网络违法犯罪者,特别是黑客,利用计算机网络知识,导致服务被暂时阻断,损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盗窃机密资料,给个人、国家及社会的合法利益造成极大的威胁。[3]这是影响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软件阻力,也直接导致了网络消费者对网络经济的不信任。这就需要互联网企业积极研发新技术来防止这种技术性的网络犯罪,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网络经济在法制层面存在漏洞困扰。由于我国网络经济的法制环境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存在诸多法制漏洞,如:虚假、欺诈、违法网络信息;未经工商部门注册的无照经营店面;博客文章评论中植入的“垃圾广告”;网络版权保护不利;税收征收管理不力;虚拟财产转移及保护缺乏法律保障;网络犯罪。这成为影响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软件阻力。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为网络经济平稳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中国网络经济发展对策
政策层面的发展策略。网络经济的发展必须获得国家来自宏观层面的指导。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关于网络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明确其地位、职能、规范、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及其方法等。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是网络经济得以发展的刚性保障,也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另外,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网络基础建设,缩小东西部、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基础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是发展网络经济的前提和平台。当年美国对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巨额投入是其网络经济遥遥领先的主要原因。今天中国的网络基础建设在东西部、城乡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财力向西部和农村倾斜,加大西部和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广度,大力发展高速宽带网,购置必要的硬件设备,提高这些地区上网的速度.降低上网费用,使全国形成均衡、高效、快捷的网络信息系统。
技术层面的发展策略。国家应加大对信息、网络核心技术研究开发的投资力度。研发投入已被各国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投入”。而我国是个网络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外国进口的国家,不能提供国产的网络经济所需要的关键软硬件产品及技术服务,如:计算机技术中的芯片技术、软件技术中的操作系统、通信与网络技术中的高速传输与交换技术等。而以信息为依托的网络经济对高科技的依赖性更强,这就要求我们尽快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关键性产品,摆脱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性。这样可以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的竞争力,提升网络经济产品、服务的价值,从根本上扭转目前我国网络产业技术落后,处于世界信息产业较低端的现状。另外,要提高技术防控,有效阻止黑客或病毒的袭击。通过提高技术防控来控制网络犯罪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计算机公司应该积极研发对软件进行保护的技术措施,如给软件加密、电子签名、抵御软件分析;对访问者身份进行鉴别的技术,验证访问者是否合法;对网络实施加设密码等。这样可以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密,避免一些损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盗窃机密资料等危害个人、国家、社会的合法利益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因“水的经典”和“林的经典”而闻名遐迩的千岛湖是1959年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力发电站蓄水形成的人工湖,位于江南杭州与黄山的锦绣山水之间,因湖中有1078个翠岛而得名。千岛湖自1982年对外开放以来,经历了发展、提升到现在的转型三个时期,已成为湖泊旅游的典范,其园林生态经济效果逐步显现,形成了独特的园林生态经济模式,为千岛湖所在地淳安、建德及安徽歙县等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淳安县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于拉动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园林生态经济的内涵
关于园林生态经济,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园林生态经济就是以发展大园林为核心,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先进科技成果与传统经济技术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模式[1]。
2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2.1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千岛湖位于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周围分布着黄山、西湖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淳安、婺源、黟县3个首批中国旅游强县,歙县、景德镇、衢州、杭州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西湖、黄山、三清山、西递—宏村4处世界遗产,安徽黄山、杭州西湖、千岛湖3个5A级风景旅游区及众多4A级景区,是长江三角洲的腹地,被誉为长三角的“后花园”、杭州—千岛湖—黄山名山名水名城名湖黄金旅游线和上饶—千岛湖—黄山浙赣皖旅游金三角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2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
千岛湖碧水呈奇,千岛百姿,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佳绝,以千岛、秀水、金腰带为主要特色景观,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有“千岛湖归来不看湖”之美誉,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被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1992年被国家旅游局列入“杭州—千岛湖—黄山”名山名水之旅国家黄金旅游线,并荣获“浙江十佳美景”、“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成为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2.3旅游效益明显
2010年,千岛湖旅游业解决就业1.5万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53.6万人,旅游收入45.4亿元,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01亿元[2],显著的旅游经济效益使千岛湖旅游业成为淳安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4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的效应,带动了景观房产、酒店、宾馆、农家乐、乡村游、土特产、纪念型工艺美术品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千岛湖乡村旅游已创办了古居村落、乡土风情、特色作坊、农事体验、小溪漂流、登山野营、高山避暑等乡村旅游景点15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3个,农家乐特色村8个,农家乐经营户400余家。2010年接待游客130.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经济收入1.39亿元,部分乡村还获得了“浙江省农家乐旅游特色村”、“杭州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3]。
3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污染和破坏风景资源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目前,千岛湖流域周围乡镇有大量污水流入千岛湖,千岛湖水质还没完全摆脱富营养化状态。由于规划管理体制不顺,各方都向千岛湖景区伸手,与风景区无关的房地产、度假区、宾馆、饭店等不断增多,房屋建筑大量增加,导致风景资源及环境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如果让这种趋势继续发展而不予以控制,千岛湖风景区就有“自然形态”变成“经济形态”的危险,这将使千岛湖风景资源的价值严重丧失,无法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3.2国内外游客大量增加,环境容量超负荷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千岛湖旅游人数达到353.6万人,客流量比2009年增长17.8%,给千岛湖风景园林的建设与保护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每逢“五•一”、“十•一”及周末,千岛湖月光岛、神龙岛、梅峰岛等一些景点,环境质量受到很大的损害。如何开发新的特色景点,拓宽游览景区,分流游客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3旅游经济效益还没得到深层次发掘,游人数量与经济效益很不相称旅游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主要反映在游客在千岛湖的消费水平不够高。据2010年抽样调查,国内游客人均消费1284元,其消费水平虽比往年有较大的提高,但对大多数游客来说,消费水平提高的主要是住宿、饮食、门票方面,其购物水平很低,人均仅有数百元。如何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充实游客喜爱的特色商品和旅游项目,并努力延长游客在千岛湖的逗留时间,是当前提高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效益的重大课题。
3.4景区景观档次较低
千岛湖虽有“绿色千岛湖”之称,但在“质”上还存在一些差距,缺少具有天然季相变化和富有姿态、色彩、风韵美的特色景观,需进一步提升千岛湖景区景观质量与档次。
3.5维护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目前千岛湖风景园林保护与旅游经营实行分开管理,涉及部门多,造成了千岛湖风景园林保护单位维护经费长期不足,投资短缺,景区植物景观质量难以提升;加之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园艺水平难以提高。所以千岛湖风景园林建设不能以更快的速度向高质量、高档次、高水平方向发展。
4可持续发展措施
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发展要以千岛湖景区总体发展战略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保护和利用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璀灿的人文古迹,运用生态经济的客观规律,科学处理好淳安与千岛湖、保护与建设、历史与将来三个关系,大力发展以千岛湖为重点的风景名胜事业,努力提高千岛湖景区的景观档次,建立点、线、面相结合完整的风景园林网络体系,大力提升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等风景园林生态经济效益,把千岛湖建设成为具有高层次、高水平、集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会展四位一体的长三角一流、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p#分页标题#e#
4.1持之以恒抓宣传,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
园林绿化事业是全民的事业,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民绿化意识的提高,要建设完整的、系统的、高水准的风景园林体系,把千岛湖建设成为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会展四位一体的长三角一流、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是根本不可能的。为此,要持之以恒抓宣传,使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都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景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它不仅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使千岛湖有一个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良好结构和机制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2加强千岛湖深层次保护和开发建设,扩大环境容量,充实文化内涵
将淳安县的知名度与千岛湖联系在一起,只有千岛湖,淳安县才能成为国际花园城市和中国旅游强县。因此,正确处理好淳安与千岛湖、保护与建设、历史与将来的关系,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把千岛湖建设得更美好。保护千岛湖就是要保护好千岛湖的山体、山林、水体、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使之不受损害。要严格控制千岛湖景区及周边地区建筑密度、高度和人口密度,大力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千岛湖不会转化为城市倾向极为严重的“经济形态”。当然,保护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深化、发展和改善。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加强风景园林建设,充实文化内涵,扩大环境容量,是当前和今后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4.3重点抓好度假休闲和养生休闲度假区的规划建设
为提升千岛湖旅游品味,推进千岛湖旅游由生态旅游观光型向度假、养生休闲型转变,做大做强度假、养生休闲产业,淳安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休闲度假胜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并按照“提升观光游,推进休闲游”的总体要求,依托千岛湖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山水优势,以杭州打造“东方休闲之都”为契机,高品位规划、高档次招商、高标准地建设进贤湾、界首、排岭半岛三大度假区,着力推进千岛湖生态旅游观光型向度假、养生休闲游提升转型,致力把千岛湖打造成为长三角首选、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三大度假区的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捷,毗邻千岛湖湖畔,而且林木茂盛,植被条件非常好,覆盖率达94%以上。目前,排岭半岛度假区建成或正在建设凤凰岛、桃园、天清岛、千岛湖等度假村,已初具规模,并呈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余两个度假区尚未开发,完全可以利用千岛湖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建设一个高水平,集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会展四位一体的长三角一流、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度假、养生休闲区,从而进一步推动千岛湖园林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4实施大环境绿化战略,加速建设比较完整的景区绿化系统
千岛湖虽有“绿色千岛湖”之称,但绿化体系是很不完整的,绿化水平、景观质量与档次也不是很高,没有真正体现具有天然季相变化和富有姿态、色彩、风韵美,没有体现月月有新景,季季有变化,万紫千红、花开不断的独特景色。为此,应该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实施大环境绿化战略,通过点、线、面等园林绿化建设[4],把千岛湖的翠岛、碧水、青山有机地融为一体,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绝佳、世界岛屿最多、中国水质最好的旅游湖泊。点——旅游景点公共绿地建设用地的配置。景点绿化要配合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意境,营造特色绿化景观。如“龙山”等历史文化景点,绿化以松、柏、竹、梅等为主要树种,以烘托文人、名士气节;“鸟岛”、“云蒙猴影”等动物系列景点多种植观果、招鸟树种,创造以吸引鸟类,真正达到鸟语花香,体现自然野趣、维护生态平衡的植物景观。“梅峰观岛”、“黄山尖”等自然风光景点种植以观花、观果、彩叶为主的植物,有“锦上添花”的造景效果。线——着重做好环湖景观绿化带、主航道两侧的湖湾、岛屿和05、06、环湖公路等主、次干道绿化带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大小等特点进行绿化。在绿化中,要重视植物开花时期和色彩的配置,有观叶、观果、观花、观形等各种植物相互搭配,通过艺术构图原理,采用植物造字作图的形式,选用乡土彩叶树种为骨干树种,适量配置观花、观果树种,湖岸种植耐水树木,自然衔接,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力求保持自然野趣的美学效果,树立千岛湖个性形象。面——努力做好沿湖两岸第一层山脊线坡面包括比较大的半岛、岛屿进行以色相变化为主的建设。在绿化时,多应用、多选择以体现千岛湖特色和文化历史的乡土树种,适量种植外来色叶树种;多种植招鸟树种,以吸引鸟类,真正达到鸟语花香,维护生态平衡;多应用抗性较强、养护成本较低的地被植物。对外来地被植物如马尼拉、结缕草等应谨慎应用。并避免城市园林的倾向,力求营造具有千岛湖特色的植物景观。同时,要重视植物开花时期和色彩的配置,将观叶、观果、观花、观形等各种植物相互搭配,营造一个层次感强、自然优美、浓荫覆盖、色彩鲜艳、抗风害强、上下组合合理的自然植物群落,形成深远的、五彩缤纷的、具有天然季相变化和富有姿态、色彩、风韵美的植物景观。
4.5完善旅游设施,注重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为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需求,并体现长三角首选、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应有水平,必须不断完善旅游设施。首先,在旅游设施的布局上,应在保护的前提下,根据景区的精神文化功能和旅游设施的物质服务功能的要求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同时扩展到乡村合适地区开展乡村农家旅游,从而在千岛湖形成大小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网络。通过不同空间、不同功能的发挥,使风景、旅游与经济获得同步协调与发展。其次,必须按照旅游六大要素配置和完善旅游设施。在“行”方面,方便、快捷的交通系统是基础条件和前提。近年来,随着徽杭高速、杭新景高速、黄塔桃高速、合铜黄高速等高速公路相继开通,皖浙赣三省毗邻区域旅游景区间形成“3小时高速交通圈”,构成以旅游高速公路为支撑,铁路、民航、水运相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使千岛湖旅游更加便捷。在“住”方面,需要在千岛湖镇与进贤湾、界首、排岭半岛三大度假区及其周围建设一些反映新安特色的高档次、色彩明快、格调高雅的宾馆和度假村,这样不仅美化了千岛湖,也提高了千岛湖的档次。在“食”方面,不仅要挖掘一系列具有浓郁新安江特色的历史传统饮食文化,还要发掘现代饮食文化的内涵,讲究科学的饮食方法。在“游”方面,要根据千岛湖的景观特点,并外延到本省、外省邻近的著名风景区,合理组织旅游线路,大力开辟特色旅游。在“购”方面,要不断开发丰富多样的具有淳安地方特色的各种土特产、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在“娱”方面,要在传统和现代的基础上,多方挖掘,别出心裁地设计、推出一批适合国情,具有当地特色,又使旅游者喜闻乐见并可参与活动的文化娱乐设施,展现丰富多彩的当地风情,使人流连忘返。#p#分页标题#e#
一、充分认识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的重要意义
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认定是指政府适时确定并颁布低收入标准,由职能部门对特定的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定,认定其是否属于低收入家庭,并将认定结果作为申请人享受政府救助和保障的准入条件。开展这项工作,是进一步做好现代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提高社会管理公信力的重要保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关注民生民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充分认识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相关工作,主动配合民政部门开展调查、核实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正确使用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结果,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年起,我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以及其他县政府规定须经低收入家庭认定的专项救助,必须经过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经济状况核对后方可进入专项救助审批程序。
二、切实加强对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领导
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多部门的职能和资源相关联,认定结果有广泛的用途。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领导。县政府成立全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主任、县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编办、县银监办、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人保局、县房管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公安局、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县文广局、县统计局、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县人民银行和9个乡(镇)等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各成员单位均应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并于年3月15日前将相关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报送至县民政局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全县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
三、全面整合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所必需的信息资源
全面、真实、准确、实时地掌握申请人家庭的基本情况和经济状况是做好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关键。为有效整合资源,确保认定结果准确无误,各相关部门要克服困难,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及时、准确、全面、无偿地向民政部门提供必要的申请人家庭信息。
(一)公安部门提供户籍信息、机动车辆信息;
(二)房产部门提供房产信息、住房保障信息、住房补贴的发放和领取信息;
(三)人保部门提供社保、补助和就业信息;
(四)民政部门提供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信息、婚姻登记信息、社会救济(补助)发放信息;
(五)金融机构提供银行存款、股票红利、债券利息、基金红利、有价证券等金融性资产收入等相关信息;
(六)公积金中心提供家庭成员的公积金的缴存和领取信息、房屋贷款等信息;
(七)工商部门提供家庭成员的工商营业证照注册登记、生产经营等工商信息;
(八)国税、地税部门提供个体工商、私营企业等经营活动的纳税信息。
上述各部门要迅速与民政部门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对信息系统链接,实现在线即时数据比对。在实际链接以前,各部门通过加密U盘的方式,按要求定期向民政部门提供信息。
四、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现有条件分步组织实施。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前期调研阶段(年3月-4月)
主要包括:3月上旬,组织成员单位赴外地考察调研,搜集资料;借鉴各地经验和做法,草拟和完善我县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3月中旬,组织召开全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确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确定我县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
4月中旬,召开成员单位收入核对专职联络员会议,研究确定部门间收入核对的具体内容和系统对接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开始“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
(二)第二阶段:工作准备阶段(年4月~年5月)
主要包括:4月,提升建立全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建立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制定出台《全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规程》(试行);
年4月下旬,根据研发结果,开展“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
年5月,县民政局完成“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建设,各相关部门完成系统的对接开发。开展“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的试运行。
(三)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6月起)
主要包括:召开全县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启动仪式;举办业务培训班,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软件操作培训;开展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对申报对象逐级进行核查、比对,出具书面认定报告;建立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数据库。
五、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的权威性
各相关部门、成员单位和基层组织要积极配合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负责任地提供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和经济状况信息。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全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细则》和其他法规的要求,按程序开展核对工作。与社会救助和保障无直接关系的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不予受理。除需要保护的个人信息以外,核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要通过严格的工作制度和程序,确保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为各项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的依据。
六、工作要求
一、元氏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工业发展取得突破进展。元氏县立足县情实际,坚持把工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来抓,积极实施“工业兴县”战略,使工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对县内企业实施改革改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通过主动承接市外迁企业,努力发展化工、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泵业、碳素等规模工业,初步形成地方特色工业体系;通过加强工业载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投资环境治理,加快了产业集聚。几年来,在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实施下,元氏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2011 年 9 月底,全县工业企业单位数 1444 家,从业人员达42 303 人;完成营业收入 109.5 亿元,实现税金 28 498 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 58.5%。实现增加值 35.4 亿元,占全县 GDP 总量的63.7%。2011 年 9 月底元氏县入统工业经济总量达到67 家,从业人员 10 373人,实现产值 114.4 亿元、利税 9.2 亿元。
(二)化工行业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化工行业是元氏县支柱行业,在全县入统企业中化工行业22 家,2011 年 9 月底完成总产值 51.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入统工业50.7%;实现利税 4.3 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入统工业 50.7%。
(三)工业园区成为元氏县工业产业的主要聚集地。近年来,通过设立县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元氏县的工业经济出现重大转型。截至 9 月底,石家庄南部工业区入驻企业达到 25 家,其中投产企业 14 家,累计完成投资 33.1 亿元;装备制造基地现有石家庄众友塑胶、马村康德淀粉、泉村钼业等入驻企业 20 家,其中投产企业 12 家,累计完成投资 1.8 亿元;截至到 9 月底,园区内年末实有企业 45个,从业人员 8 600 人。园区完成总产值 50.7 亿元,营业收入 48.7 亿元,增加值 19.3 亿元,利润总额 4.5 亿元,实现税金 2.4 亿元,园区内企业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 2.4 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 34.9 亿元。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成为元氏县工业产业的主要聚集地。
(四) 民营经济增长强劲。全县民营经济单位数 9 142 个,就业人数90 335 人。2011 年 9 月底实现营业收入达到 191.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实现增加值 58.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6.3%;缴纳税金达到 3.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6.4%。
二、元氏县工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突破的同时,元氏县工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外部制约因素也比较多。
(一)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人才匮乏。主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企业数目少,不少企业产品老化,设备落后,工艺陈旧,效益不佳。另外一部分企业人才匮乏,无技术开发能力,不少化工企业尚停留在买配方生产阶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工业人才吸纳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元氏县农村劳动力大量奔赴外地务工,新开企业招来的员工,多是家庭拖累走不开或文化程度偏低,导致企业所招人员素质不高。二是元氏县的现有条件难以吸引外地高技术人才。多数企业创业、管理人才少,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出现招工难、招技术工更难的现象。管理及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引进、吸收、创新能力较弱。人才匮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长,进而影响元氏县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工业投入总量不足。一是元氏县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成效,但是许多企业安评、环评、土地等证照不全,导致企业不能正常生产。元氏县工业企业多数规模小、分布零散,相关产业尚未产生产业集群效应,也不利于工业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厂确保了元氏县部分化工企业环评过关,增加了全县税收,直接影响县化工行业新的增长点的形成。虽然大多数化工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环保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企业规模小、实力差、自身积累少,因此在“三废”治理方面资金投入仍显不足。二是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紧张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方面,因国家加强土地管理,部分招商引资项目难以落地。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因怕担风险,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工业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尤其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制约了元氏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企业资金的短缺,部分企业所上设备情况不完善,导致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元氏县重点企业诚信公司、槐阳热电等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元豪化工因缺乏资金而停产。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元氏县工业结构多处于产业链下游和末端,高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尚未突破原料工业的瓶颈制约,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多,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少。
(四)新增规模企业块头小,占全县入统企业比重较低。2011 年 9 月底元氏县入统企业数量由 2010 年的 52 家增加到 67 家,新增有 15 家,与周边县市相比元氏县入统企业总量偏低。新增 15 家入统企业完成产值 12 572.5 万元、实现利税 1 242.9 万元,占全县入统企业产值、利税比例仅 1.1%、1.35%,新增入统企业对全县入统企业增长拉动作用较小。
三、建议
(一)做好服务,提高企业运行质量。从县域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加大工业运行综合协调力度。一是要不断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工,提高监测分析的时效性、前瞻性。坚持对化工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实行重点监测,及时反馈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对重点行业、企业,重点产品的调查研究,适时提出调整和改进措施,促进工业的健康发展。二是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对县域工业发展的影响,及时做好工业运行监测分析。
(二)改变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引导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抢占先机。积极引导现有产业加强技改、创新力度,加大产品深度开发,提高企业抵抗风险能力,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大安全投入。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尤其要在安全培训和安全配套设施的完善上下功夫,努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使县域工业企业安全管理取得明显改观,员工安全意识取得明显提高。
一、曾集镇基本情况
曾集镇位于沙洋县城以西20公里,区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297个村民小组,家园08户、42387人,农业耕地面积10.63万亩,属全县农业大镇。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3.7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601元。全镇以农业种植为主,由于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自然资源贫乏,产品结构单一,被列为省、县贫困乡镇。
二、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调查表明:全镇24个村(居)级经济组织全年收入为360.67万元,其中变卖集体资产及处置资源收入22万元,接受馈赠及捐款收入177万元,上级转移支付及附加费补助等收入155.2万元,葛沪线占地流转费6.47万元。当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有9个(曾集、龚庙、万里、张港、官集、雷都、肖堰、六冢、青桥),年收入3-5万元的村有4个(范店、孙店、张池、雷巷),年收入1-3万元的有7个(民主、太山、曾巷、陈闸、古椿、金鸡、柴集),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2个(团结、烟庙),还有蔡庙金桥2个村无集体经营收入。全镇农村资源经过“三资”清理,拥有鱼池、“四荒”地、水面、机动地及山林资源共9067亩,其资源存量及运行状态见图表1。
目前,村集体支出一般包括:村干部工资、村民误工费用、生产性开支、办公费用、基础设施维修及偿还历欠债务。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村难以承受上述开支。因为只要村集体开展公益事业建设,特别是遇到天灾人祸急需偿还债务,就必需负债运行或挪用村干部工资才能维持。近几年来,在强大惠农政策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是一般都要求村集体配套投入或农户自筹部分资金(如道路修建、堰塘改造、水渠硬化),为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筹集配套资金,各村只好“化缘拜佛”,有的村“香”钱花了不少,就是未见真“佛”,无奈之下只有靠借贷,于是又形成了新的债务。截至底全镇24个村(居)集体均为负债村,负债总额高达2644.89万元,其中有15个村负债在100万元以上,村平负债达到91万元。
三、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症结
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日趋哀弱,既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村级发展活力不强等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集体意识薄弱,发展动力不强。部分人错误地认为中央大气候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现阶段集体经济发展无关大局。多数村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二)增收渠道不宽,增收后劲乏力。全镇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中直接经营收入过低,支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上级财政补助,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空间变小,缺乏后劲。
(三)村级债务过重,阻碍经济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超过1940万元,当时条件较好的孙店、烟庙、雷都、张池、陈闸、青桥等村现金存款均在100万元以上,到90年代初在“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消灭经济‘空壳村’”口号下,各村盲目上马办企业、开挖渔池、搞“普九”达标、架程控电话,由于缺乏市场引导,加之人才技术缺乏、管理混乱,其结果都是血本无归。到90年代后期各村花光所有积蓄后全部走上负债之道,事后还要承担高额的利息,从此村集体经济一蹶不振。
(四)经济人才匮乏,发展意识不强。受村级换届选举影响,发展集体经济无长远规划,加之不少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其主要精力都放在家庭经济及日常工作上,对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只能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外,大部分有经济头脑的能人一般自主创业或外出经商务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集体经济发发展壮大,致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人才极度匮乏。
四、发展集体经济的办法及思路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此,必须树立发展信心,打破瓶颈制约。
(一)加强班子建设,树立发展信心。目前,发展村集体经济绝大多数村干部谈虎色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走出过去发展集体经济失败的阴影,对此,必须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树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首先要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秉公办事的人选进班子。要注意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其次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经验激发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要让村干部意识到,作为一名村干部,不抓集体经济发展是失职,抓不好集体经济发展就是不称职。
(二)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制定好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指标,组织职能部门抓好实施,并从信息、人才、技术、立项等方面给予帮助。
二是财政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周转金,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在税收、工商管理上,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适当给予减免。
三是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
(三)坚持因地制宜,找准发展支点。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要“一村一策”。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紧靠集镇的曾集、蔡庙、雷巷、曾巷、柴集等五个村要依托集镇优势,发展村办企业,特别是发展具有环保前途且有增收潜能的“小磨麻油”、“农家餐馆”等小型企业。雷都、金鸡等村要依靠水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水”文章,目前雷都村水上观光旅游项目已初显规模并已显现效益。孙店、张池、蔡庙三个村要利用“正邦集团”等大企业落户本地之优势,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该镇目前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家,其中“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年初被评为“全省十佳”。
(四)加强资产管理,壮大集体经济。
一是要盘活村集体资产。据统计,全镇目前各村还有渔池、荒地、水面、机动地、山林等资源8261亩已发包到期被无偿使用,60多亩资源被闲置,近340余亩资源被侵占;11个村还有闲置的房屋、校舍多平方米。对此,应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该包则包,亦卖则卖,利用原有的集体资产优势谋发展,巩固“三资”清理成果,防止集体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