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与员工谈话的技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 投标; 技巧
Abstract: discusses landscape project bidding skills, the purpose is to get the bid at the same time, try to make the profit maximization, improve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s. This requires the bidding enterprise studied hard in the tender documents at the same time, understanding of technical standard and the business standard for the principles and skills, in the bidding document review process in a favorable the competition status.
Keywords: landscape project; Bid; skills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放眼全国,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旅游及休闲度假产业崛起、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再加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等配套项目的拉动,中国园林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因此,随着园林建设工程招投标的不断增多,则对园林施工企业编制投标文件的要求也是日益提高。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又能在中标后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熟悉一些园林绿化工程投标的技巧。
根据本人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归纳重点如下:
一、获取招标文件后,负责人根据文件内容,成立一个符合其特点的投标文件编制小组。这是投标获得成功最根本的组织保证。编制小组经过认真研究、仔细推敲招标文件的相关规定和熟悉核算工程图纸后,做好如下工作:
1、对比工程量清单中给定内容和图纸核算实际施工内容,掌握中标后实际施工内容可能发生的增减量,但在生产实践中可暂不向业主提出质疑。
2、安排施工经验丰富的负责人实地勘察施工现场的环境。勘察现场是编制投标文件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施工现场的实际踏勘可以较好的预测实际工程量的增减项目。
3、对工程量清单中涉及苗木品种、规格和植物材料的搭配进行分析,为编制技术标和商务标做好准备。
4、充分利用标前答疑会,了解项目前景、工程特点、市场环境、施工条件,以及业主单位对工程的实际设想和价格趋向,尽可能的充分考虑和采纳业主的主观意向。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单位和招标公司提出问题,得到澄清或者答复后再着手编制投标文件,以防止发生偏离招标文件规定而导致废标的情况发生。
5、分析自身实际情况,对比竞争对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投标单位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实力背景、投标意向、跟踪深度、投标策略,甚至是报价习惯。对比自身利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控制,编制投标文件,并以此作为确定投标报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高度重视技术标的重要性。除对招标文件的原则性实质响应之外,业主单位现在越来越重视技术标的内容和可操作性。应该说,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投标企业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计划,这也是控制工程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更是对业主单位所做出的一个重要书面承诺。对于业主单位来说,它是用于监督和检查工程质量以及掌握工程进度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投标企业决不能只重视商务标而轻视技术标,高质量的技术标既可体现施工单位在管理和技术上的能力,又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圆满完成。由于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技术标的编制方法就不再赘述了。但是,需要提示的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投标企业在编制技术标的时候,充分考虑技术方案、人财物配备、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方案,以及三个认证体系中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对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三、商务标的编制是整个投标过程的重中之重。投标报价无疑是确定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确定了投标总价之后,如何编制整个商务标,则是提高企业中标几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合理规避风险和快速资金回笼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投标企业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熟悉分析招标文件中对合同条款的相关约定,如付款方式和进度、违约处罚、争议的处理方式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适度提高先期进行工程项目的报价,如清运废土、换填种植土、铺设排盐淋水层(液态渣、石屑、盲管等)。在多数园林工程中上述工序会先期进行,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一般会较早拨付这部分项目的工程款,适度提高单价,有利于工程款的快速收回。
2、针对现行较为通用的固定单价合同,在报价时对施工现场计量难度较大、易产生增项的项目适度提高报价,如清运废土、地形堆筑、土方回填等。
3、对比分析设计图纸、施工现场和工程量清单,对于预计会增加工程量的项目适度提高报价;预计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目,适当降低报价。这样会在最终工程决算时,增加企业利润,提高经济效益。
4、在进行苗木报价时,需了解苗木生长习性和市场储备情况,对于不适于本地生长或者难于采购的苗木,适当降低报价,因为此类苗木品种待中标后变更的可能性较大。
5、对于设计存在的缺陷导致根据施工经验预计将来会发生增项的项目,适度提高报价;对设计含混不清,将来可能发生争议导致减项的项目,适当减低报价。
6、根据自身能力分析,属专业范畴之外的项目,适当降低报价。
7、对于存在示范区、标准段的房地产、市政工程项目,可适当降低投标报价,注重施工质量,以求获得业主单位的认可和赞誉,在后期的工程中提高中标几率,提高工程利润。
8、目前,绝大多数园林工程商务报价投标时需要后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所以投标企业可适度提高单价分析表中人工费和机械费的报价,适当降低主材费用。这样便于后期决算时,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或造价审核公司认定主材价格,提高经济效益。
9、对于当地《建设工程材料价格信息》中没有明确规定规格或规格不够的苗木品种适度提高报价。由于业主和造价审核公司多以《信息》作为审核依据,对于没有的规格和品种,无法一时全面了解市场情况,询价困难,适度提高报价,可有利于增加利润。
10、抓住招标文件中的漏洞,在答疑时把握分寸,注意方法策略,编制文件时适当调整价格水平,在施工时利用该缺陷向业主单位提出变更洽商,以期得到更大利润。
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是工程量清单报价法,它是由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价规则提供工程数量,由投标人自主报价,并按照经评审合理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它是编制标底、投标报价和工程结算时调整工程量的依据。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它要求投标人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统一工程量,结合自身情况、项目情况、市场风险情况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合理报价。应该明确,过高或者过低的投标报价,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摘 要 在办公室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也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优化管理办公室的具体项目,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办公室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办公的时效性,也要对办公技巧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改良,从而真正实现优化办公室工作水平的目的。本文从办公室工作内容、日常办公、设备管理、时间管控以及办公室保密工作五个方面分析了办公室人员工作方法的路径,并着重阐释了相应的提升策略,旨在更好的助力办公室工作水平的优化。
关键词 办公室人员 工作方法 技巧 水平优化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办公水平,不仅要着重优化办公室人员的职业素养,也要着重提升起服务意识,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知识能力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多角度实现整体职业素质的升级。并且,在实际办公过程中,积极的拓展发展路径,提升办公室人员的综合服务意识以及智能服务意识,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办公室人员能在领导的指挥下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
一、工作内容层面优化办公水平
办公室工作较为繁琐,要想实现整体办公水平的升级,就要从细节着手,建立健全完整的工作运行框架,保证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符合实际需求,并且能深刻领会领导下达任务的意图。具体的工作中,要对内部环境的优化进行集中的管理,有效的处理外部服务障碍,并且做好一些较为日常的工作,特别是要建立有效的践行办公室管理制度。要在办公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创新发展工作思路,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二、日常办公层面优化办公水平
日常办公主要分为接待工作和会务工作。一方面,在接待工作中,办公室人员要保证接待任务的时效性。对于企业内部办公室来说,接待工作是办公室的门面,需要办公室人员在提升工作态度的同时,对接待工作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保证接待工作顺利完成。主要包括:接待引导、材料准备、适时告退等,这都需要办公室人员具备充分的现场应变能力,并且要在接待工作的最后进行有效的登记,或者在必要时帮助领导结束会客。另一方面,在会务工作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保证工作的标准化和具体流程完整,首先要对会议的议题和名称进行检查,并且对会议会场的安排情况、与会人员名单、会议通知、会议议程和日程等基础信息进行集中的核对,也要针对问题建立有效的预案。其次,要组织与会人员进行签到,并着重管理会议适用的基础设备,保证对会议做好记录。最后,要在会议进行中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三、保密工作层面优化办公水平
办公室保密工作是一项特殊的项目,办公室人员要在监督管控机制的约束下,建立有效的办公室工作行为,真正从综合素质出发,强化办公室保密工作地实效性价值。第一,要着重关注办公是文件的保密工作,集中保管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第二,要提升会议保密的力度,对会议资料以及会议过程中制定的决定和决策做到“不多说,不乱说”。第三,提高商业保密。特别要注意的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企业都在创设自身的企业优势,一些商业计划需要得到重点保护。办公室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工作系统,随时需要和客户甚至是媒体打交道,这就需要办公室工作人员从自身的职业操守出发,积极践行商业保密制度。
四、时间管理层面优化办公水平
在企业办公室管理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的机制,特别要关注各项办公事务的时效性,提升时间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提升办公室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时间管理过程中,可以借鉴ABC时间管理机制,有效的提升办公室工作水平。在办公室工作中,对于重要且紧急的活动要立即采取行动,称为A级商务;对于重要但不紧急或者紧急但不重要的活动,要制定可行性的期限或者是临时将时间留出空挡,称为B级商务;对于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活动,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分出时间或者是安排人员完成,称为C级商务。按照不同的时间等级进行事件管理,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设备管理层面优化办公水平
在办公室管理过程中,也要针对办公设备进行集中的管控,合理化的购置物品,优化配置资源,确保采购制度、分发制度、保管制度等项目的有效运行,为办公室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水平,从而提高办公室管理效率,就要建立精细化办公制度,在提高办公室人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同时,建立最优化的工作模式,更好的完成办公室工作。
参考文献:
[1] 韩世海.抓好"六个结合"做到"六个提升"-对创新党委办公室工作方法的思考[J].秘书之友,2013.17(04).
[2] 袁正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党委办公室执行力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4.29(15).
从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百度员工罢工事件可以看出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中国员工对雇主的期望正在逐渐提高,对待遇的要求也日渐增加。无论这些期待切实与否,中国人才市场表现出的这种新趋势将会给用人单位带来新的挑战和启示,如何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成为用人单位需要考虑和解决的新问题。
近些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和管理员工方面遇到了挑战。这些挑战,究其根源,无外乎与中国的“‘我’本主义的一代”有关。他们是充满自信、雄心勃勃的年轻一代,在成长中目睹了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希望自己在职业生涯中也能够迅速提升。同时,他们习惯于被人欣赏,也会不断地搜寻新的机会。因此,不断的跳槽成了正常现象,人才流失成了许多公司头疼的问题。
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左右着中国“‘我’本主义的一代”的职业选择呢?翰威特2009年中国最佳雇主研究表明,决定中国员工就业选择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职业抱负、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这份研究结果固然在意料之内,但同时也传达出一个有意思的信息:这三个主要决定因素实质上代表了中国员工非常看重的发展轨迹,即个人发展、物质回报与提升空间。
而当下正肆虐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则是中国人才市场未曾遭遇过的新形势。许多公司冻结了招聘计划,并对加薪采取观望态度。于是,员工不得不将注意力从跳槽、晋升和短期回报方面转移到保住饭碗、有效处理工作压力和着眼于长期利益上来。这无疑为用人单位提供了进行员工沟通管理的绝好机会,通过有效沟通为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就企业如何在员工沟通管理方面达到高质高效,笔者有以下思路与大家分享:
对中层管理者进行培训,并赋予更多的权力。经济危机期间,公司高管与员工的交流固然重要,但更加关键的是赋予中层管理人员足够的权力并尽快帮助他们掌握沟通技巧,使他们能与普通员工进行坦诚有益的交流。与其他信息来源相比,许多员工都更信任他们的直接主管,更倾向于相信主管所提供的有关工作和公司的信息,因此,一线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管理层要主动与员工展开一对一深层次的交流。许多中国员工不习惯主动找自己的领导和上级谈话,因此中层和高层管理者应该定期主动与员工展开一对一交流。谈话中,领导要认真倾听员工在职业发展中的目标和希望,并且及时提供客观而具体的反馈,这些反馈意见应该实事求是,既有正面的需要肯定的方面,也应适时为员工提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与员工分享“全局”情况。如今,中国员工希望对公司的长期目标和战略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在经济危机之下,员工希望了解公司目前的总体发展情况,知晓公司做出战略决策的依据和思考,希望知道“为什么”,同时也希望领导层能够尽量坦诚地告诉自己公司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因此,告诉员工“为什么”,是有效沟通的关键原则,也决定了员工的个人感受和归属感。
老板与员工,在职场上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他们既针锋相对,又互相依赖。调查显示,老板与员工之间存在“沟通”和“信任”两大障碍,与老板同处一个屋檐下有时需“攻守兼备”。
许多受访者认为,与老板之间存在的最大障碍是“沟通”。有些老板只顾效益和报表,根本不愿意去倾听下属的意见;有些老板和员工在某个问题上产生不同理解时,总是一味独断专行。
另外,“信任”是双方之间的第二大障碍。一些老板不相信下属的工作能力,导致员工无法尽全力做事;还有一些老板“任人唯亲”,重情而不重才。诸如此类的举动,不仅使员工在公司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而且还令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为之心寒。
面对老板需“攻守兼备”
正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员工和老板同处一个屋檐下,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能避免的状况。
当老板安排你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时――
当你的意见与老板决策发生矛盾时――
当出现意见不和时,52.3%的人会“站在老板角度,引导老板理解自己的想法”;37.5%的人是“以老板决策为导向”;“阳奉阴违”者占到5.4%;“坚持己见”者也达到4.8%。拼死进谏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但也有可能会成为你职业生涯中的绊脚石。此时讲究谈话技巧和策略,就显得相当重要。
当你的工作出了业绩时――
50%的受访者都困守在相同的思维模式里,认为上级总能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绩。孰不知老板日理万机,不可能会关注到每个员工。有时下属应该适当丢弃传统的“谦虚精神”,主动向老板呈上结果,适度地表明自己的工作成绩。
当你的工作出现纰漏时――
有成绩自然也有错误。当面临工作纰漏时,60.4%的人会“主动承认错误,并提出解决方案”,相信老板会欣赏这样的工作态度:36.6%的人选择“暂时隐瞒,尽量补救”,此法虽不是什么稳妥之计,但对一些小错误还有弥补的可能;“瞒天过海”与“推卸责任”非君子所为,不仅得不到上司的喜欢,更会惹来同事的嫌弃。
面对老板需“攻守兼备”
正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员工和老板同处一个屋檐下,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能避免的状况。
当老板安排你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时――
当你的意见与老板决策发生矛盾时――
当出现意见不和时,52.3%的人会“站在老板角度,引导老板理解自己的想法”;37.5%的人是“以老板决策为导向”;“阳奉阴违”者占到5.4%;“坚持己见”者也达到4.8%。拼死进谏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但也有可能会成为你职业生涯中的绊脚石。此时讲究谈话技巧和策略,就显得相当重要。
当你的工作出了业绩时――
50%的受访者都困守在相同的思维模式里,认为上级总能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绩。孰不知老板日理万机,不可能会关注到每个员工。有时下属应该适当丢弃传统的“谦虚精神”,主动向老板呈上结果,适度地表明自己的工作成绩。
【关键词】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沟通技巧
沟通是单位组织工作者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组织工作者与员工了解交流的工具。因此,注重企事业单位思想工作沟通技巧,对于我们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构建文明和谐单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沟通的作用
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需要我们组织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重视与员工沟通。有效的沟通,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达到人际关系和谐,员工与单位和谐,这是我们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保证;有效沟通是能够及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并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身心愉悦的进行工作,有利于单位的领导层很快调整企业发展目标方向,及时应对存在的问题。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沟通技巧是我们单位组织工作者必备的技能。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沟通技巧
首先,沟通要选对时机。做好思想工作要对员工的心理进行分析,把工作做在员工的需要点上,要择机而发,因势利导。当其思想情绪波动或有其它因素干扰时,不利于做思想工作,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当这些不利因素消除,某些有利于对方愿意沟通的情况出现时,就会形成思想沟通的有利时机取得话语权。沟通是对员工传递信息的,在传递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好就会达不到目的,所以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
其次,沟通要激励员工。良好的沟通能够稳定员工心态,顺畅的沟通能够凝聚人心,员工需要的是对其肯定和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员工多加激励,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提升他对单位的责任感和忠诚心。了解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根据不同的员工采取不用沟通方式,把员工改造成乐观和积极向上的人。
第三,沟通要善于倾听。思想政治工作者善于学会倾听,通过倾听员工的可以了解对方所表达的内容,感受对方的情绪,通过倾听,让对方感到你对他的尊重,增加双方交流的有效性。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听事实,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良好的听力。听情感,在听清对方说事实时,还应该考虑员工的感受是什么,需不需要给予回应。
第四,沟通要平等对待。员工需要的是尊重,如果对他尊重了,他就愿意想你表达和倾诉,做到以人为本,把单位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结合起来,既要发展单位目标,也要注重员工个人发展,充分发挥员工潜力和创造性,做到“双赢”,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第五,沟通要以诚待人。沟通时首先做到换位思考,以诚待人,注意倾听对方想法,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有认同心,如果想法不一,与对方共同探讨分析,能够大胆承认错误,能解决的事情解决,不能解决向其解释清楚,本着负责精神,积极向上反映。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感情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谈话时要营造融洽气氛,减轻对方压力及紧张情绪。
第六,沟通需要刚柔并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且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取向存在差异,对于同件事情会有不同看法。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掉以轻心,该坚持原则就坚持原则,摆事实,讲道理,既要让他倾诉,也要给他说明解决渠道和想法。非原则的问题,权衡利害,适当给予照顾,为员工着想,能为其争取的利益帮其争取。
第七,沟通要善于启发。沟通是一门说理的艺术,沟通要达到“推心置腹”,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与员工交谈时,应当以诚相见,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实事求是,不能急躁、发脾气,否则,员工不愿意想你袒露胸怀,不愿意与你沟通。语言得体,说话有艺术,选择能表达本人意思但能够让对方接受的语言,引导对方掌握正确思想和道德标准。
第八,善于用肢体语言。与员工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不仅善于倾听,还应当注意通过非语言信号来表示你对他的话的关注。比如,赞许性的点头,恰当的面部表情,积极的目光相配合;员工看到你对他的关注,就乐意向你提供更多的信息。肢体语言能够提高沟通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工作沟通注意的事项
第一,不用过激言辞。不要用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说教,以上词语这些是沟通所忌讳的,不会增强沟通的效果,反而会使情况更糟。解决办法坦白说出你的感受,让员工理解你。
第二,说话掌握分寸。不该说的话不说,该说的话要说透。有时说了不该说的话,需要很大代价才能够弥补,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所以沟通不能够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不该说的话不说,并不是完全不说话,完全不说话也会引起误解。
第三,切忌带着情绪沟通。情绪不好时不要沟通,情绪中的沟通容易冲动,很容易冲动而失去理性,不能够在情绪中做出 “决定”,否则很容易让事情不可挽回,要有理性的沟通,非理性的沟通,不可能有好结果。
第四, 注意眼神和座位选择。不要坐在他的对面并总是盯着对方的眼睛,如果眼睛盯着眼睛,会给对方产生很大的压迫感,同时选择和对方同样方位的入座,产生亲切感。用温和的语气来调节气氛,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等对方情绪和缓下来后,再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对方的立场。
第五,给员工足够的面子。批评时注意场合,对于要面子的员工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受批评,他们一般意识到错误,也会自觉纠正的,小的失误,就尽量不要在众人面前批评。有些员工愿意受表扬,表扬后会更加积极工作,那么,就不要惜字如金,应当适时对其表扬和奖励。
参考文献:
[关键词]管理艺术 制度 倾听 沟通 人文关怀积极性
一、制定高效、简便的人事制度是人事工作的核心
众所周知,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制度都不是从来就有的,它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事工作的制度也都是为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发展也需要强有力的动力机制,而高效、简便就是人事工作机制的内核。核心动力机制的价值是否有效,取决于人们对价值的感知、认识和施行,以及能否建立起与该价值丰目适应的人事工作制度。制度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效的,那么它就将极大促进人事工作的发展。反之,则必然要求打破不相称的人事工作制度的桎梏,进行制度和功能的创新与更替。
在这一过程中,有些人事制度逐渐被时代的风尘所湮没,而一些新的人事制度则在冲突中应运而生。一个单位要想全面培养服务能力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人事工作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和思考问题,使公司的人事工作不同时期都能够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当然人事工作制度也要根据公司战略有所变化,并且要有很强的“前瞻性”、更高效更利于实际操作。
例如,美国很多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采取的企业绩效模式中的个人业绩、企业业绩的有效挂钩很好平衡了个人权利的公司利益,最终被社会所认同。人事制度是否高效、简便主要体现在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现实性。
1、制度合理性
即在一个由某种理念支持的制度系统内,其制度是否遵守该理念规定的“逻辑”,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与价值是否与其“理念”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例如,制度是否体现了制度的本性与目的,是否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完成其目标上是否有效率,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制度的内在规律,制度的外在体现是否真正合逻辑、合规范。
2、制度合法性
马克斯・韦伯看来,一种秩序系统的存在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建立和培养其成员对其存在意义的普遍信念,也就是说,合法性表明秩序系统获得了该系统成员的认同和忠诚。制度合法性是指制度的这样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仅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更主要的是来自根据有关价值体系所判定的、由社会成员给予积极的社会支持与认同的制度规范的可能性或正当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制度能否以及怎样以社会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所认可的方式有效运行;另一方面是制度有效性的范围、基础与来源。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底就是公平与正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
3、制度现实性
其一,任何制度都必须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和可运作性,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图景中。其二,任何制度都必须关注其存在及实施成本,成本过于高昂,也会使得制度失去其现实性。其三,任何制度都要与时俱进,必要的改革是发展的前提。
二、善于倾听是人事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1、要袁示出诮意
倾听别人谈话总是会消耗时间和精力的,如果你是真的有事情不能倾听,那么你直接提出来(当然是很客气的)。这比你勉强去听或装着去听,而必然会表现出来的开小差而给人的感觉要好得多。听就要真心真意地听,这对我们自己和对他人都是很有好处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而去听他人谈话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
2、要有耐心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别人的谈话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与心情有关的事情,因而一般可能会比较零散或混乱,观点不是那么突出或逻辑性不太强,要鼓励对方把话说完,自然就能听懂全部的意思了。否则,容易自以为是地去理解,去发现意见,产生更加不好的效果。二是别人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有可能是你无法接受的,但是有伤你的某些感情,你可以不同意,但应试着去理解别人的心情和情绪。一定要耐心把话听完,才能达到倾听的目的。
3、适时进行鼓励和表示理解
谈话者往往都是希望自己的经历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在谈话中加入一些简短的语言,如“对的”、“是这样”、“你说得对”等或点头微笑表示理解,都能鼓励谈话者继续说下去,并引起共鸣。当然,仍然要以安全聆听为主,要面向说话者,用眼睛与谈话人的眼睛作沟通,或者用手势来理解谈话者的身体辅助语言。
4、适时作出反馈
一个阶段后准确地反馈会激励谈话人继续进行,对他有极大的鼓舞。包括希望其重复刚才的意见,因为没有听懂或重点表达,如“你刚才的意思或理解是……”等。但不准确的反馈则不利于谈话,因此要把握好。
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人事工作的剂
1、经常性的沟通是建立关系的“根”
人事工作者应与员工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可使人事工作者与员工形成随时交换意见的习惯,拉近距离,促使各种工作、生活问题达成共识。有规律的短暂交谈是一种最简便的沟通方式。通过它,人事工作者应与员工及时了解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
2、有针对性的沟通是加强关系的“点”
在与员工沟通时,还要重视他们的个别性,以提高谈话的针对性。对有些年长的员工要使用敬语,而对大部分员工应使用日常用语。对熟识且比较随和的员工,可以说得直率些;而有些员工自尊心很强,易将谈论工作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并感到压力,这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绝不用“太差”、“开除”等压迫性字眼来。另外,最好不要在谈话中同时评论其他员工,以免他们误解教师将自己与其他人相互比较,说长道短。
3、真诚友善的沟通是增进关系的“线”
真诚是联结员工与人事工作者的感情纽带,人事工作者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评价是能否建构和谐关系的敏感点,所以要真诚、友善地进行表达。平时,人事工作者应虚心向员工学习各分支工作的经验,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意见是错误的,我们也应委婉地向他们说明,这非但不会降低人事工作的威信,反而能赢得员工的敬重,唤起他们的反省。此外,我们还应树立服务意识。长期以来,笔者一直坚持向员工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样他们一旦有什么需求就能很快沟通,也能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这种诚意能赢得员工的肯定,也帮助巩固和深化了与他们的平等合作关系。
四、人文关怀精神是人事工作的终极目标
1、重塑单位人文精神
首先,要建立全新的价值信仰目标和终极关怀意识。员工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单位不管他以前有多久的工作经历,他都是一张白纸,因为他的工作经历里并没有被赋予新单位的新的价值信仰目标,他必须接受改变并与单位共同成长;而单位也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特别是在精神上。例如,最近频发的富土康员工跳楼事件,就很能说明一个企业不能赋予员工正确积极的工作价值和一定的人文关怀,注定会出现这样的事件,也最终导致损害公司利益。
其次,职业认知与自身价值定位上的“接力者”意识。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知识、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的今天,已经不是只有大学老师承担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传承的职能了,作为社会的精英都会有这样的智慧以及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假如,正确树立这样的意识就能更好调整自己的行为职业道德标准。
2、将单位文化根植于心
我们要掌握倾听的技巧,找我有效的沟通技巧有利于工作的进行。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2020,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1通过一周余世维“有效沟通”的学习,明白了有效的沟通对于个人和企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和企业想要成功,就必须学会有效的沟通。
余世维博士首先讲述了沟通的目的,一是沟通是为了控制成员的行为,看看员工是否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如果不经过沟通是不会知道的。二是激励员工,改善绩效。三是表达情感,分享挫折与满足。四是流通信息,强化你的信息,不让信息断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与员工的交流,切实指引员工的行为,不断激励员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与员工共享挫折的教训与成功的喜悦,把握工作的持续、良性的发展方向。
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这要求我们管理者要端正沟通的态度,绝对不能有一点自私、自我、自大的心态,要从如何提高工作效能出发,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的基本原理是关心,这要求我们要时刻关心员工的成长,随时随地注意员工的状况与难处、需求与不便、痛苦与伤心,这要求我们管理者要主动的和员工进行交流,当员工出现困难要主动支援和主动反馈,使整个沟通管理处于积极的畅通的状态。在进行沟通时要注重沟通的方法,考虑沟通对象的态度、知识、社会文化背景,正确使用沟通的艺术,排除各种障碍。
沟通还要注意上下左右沟通的问题,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应该是多听少讲,至少是听在前面讲在后面,要掌握倾听的技巧。当上级下达任务时,要仔细听明白,有一点模糊的及时询问,以便工作正确的执行;向上级汇报工作时要将事情讲明白,不要胆怯;给下级下达任务时要学会反问,使下级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沟通除了语言交流之外,肢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余世维教授课程的学习,也学到了如何握手、如何递、接名片………在哪些场合哪些动作该做哪些动作不该做,这些小小的肢体语言都代表作不同的含义。
所以,沟通不是一种说服,而是一种感染、一种形象展示、一种言行一致的体现。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2沟通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重要,成功的事业,融洽的人事关系,这一切的基础都建立在沟通之上的。拥有良好的沟通,你的人际关系就无往不利。
事实正如我们所推测的一样,在实际工作当中许多很有才能的人,由于沟通环节存在问题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一件本来很好的事情由于沟通环节出现问题导致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上级与下级的沟通。上级管理者在布置工作和任务时要清晰,使接收任的同志都能够明确目的。在必要的情况下,上级管理者还要给接受任务的同志提供必要的手段,确保工作能够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在此沟通过程中的互动最为重要。要注意的问题是,上级管理者要区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有的同志非常善于领会意图也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对这样的同志,上级管理者不需要进行很详细的工作交代,要拿出多数时间倾听他们的设想,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困难等给以答复,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领悟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的同志,上级管理者不能简单行事,把一件事情简单交代之后置之不理,期待预期结果的出现,这样往往事与愿违。对这样的同志要多传递自己的想法,注重他们的执行能力,而不能过多地期望他们能够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同级之间的沟通。通常情况下,同级之间针对工作问题进行沟通有一定的困难,由于沟通事件的本身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因此沟通的结果势必造成沟通双方产生一定的服从或服务关系,往往是提出问题的人是处于主动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要尽量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为对方可能导致的困难提出解决意见甚至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问题提出者要主动放下架子,以商量的口吻与对方沟通,并尽量多听取对方的反馈意见,了解对方的困难,切不可采用强迫的口吻和手段,那样往往把事情办坏。我们的目的是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而不是探讨责任的归属问题。另外,沟通双方要从组织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确保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探讨沟通事件的处理方法,切莫把对事情的处理与对人的好恶结合起来。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3在公司广泛开展的“争做优秀部(室)主任”的活动中,我认真观看了余世维博士的《有效沟通》学习光盘,聆听了余博士关于沟通艺术的精彩诠释。有效沟通管理艺术为我们公司管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这将对以后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启迪与帮助。
正如余博士所讲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纪,作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不仅要有应对问题、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还要与客户、同事、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提升个人的沟通艺术,运作好人际关系,就成为事业成功的重要环节。我们公司目前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正确实施公司的发展战略,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管理人员,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丰富提升自己的沟通艺术水平,创造性的完成公司交给的各项工作,有力推动公司的各项事业顺利进行。
余世维博士首先讲述了沟通的目的,一是沟通是为了控制成员的行为,看看员工是否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如果不经过沟通是不会知道的。二是激励员工,改善绩效。三是表达情感,分享挫折与满足。四是流通信息,强化你的信息,不让信息断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与员工的交流,切实指引员工的行为,是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不断激励员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与员工共享挫折的教训与成功的喜悦,把握我们的工作持续、良性的发展方向。
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这要求我们管理者要端正沟通的态度,从如何提高工作效能出发,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的基本原理是关心,这要求我们要时刻关系员工的成长,鼓励员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为公司创造价值相结合,在努力工作的工程中实现个人发展与公司壮大的双赢。沟通的基本要求是主动,这要求我们管理者要主动的和员工进行交流,当员工出现困难要主动支援和主动反馈,使整个沟通管理处于积极的畅通的状态。在进行沟通时要注重沟通的方法,考虑沟通对象的态度、知识、社会文化背景,正确使用沟通的艺术,排除各种障碍。沟通还要注意上下左右沟通的问题,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应该是多听少讲,至少是听在前面讲在后面,要掌握倾听的技巧。
我们的企业是从煤矿做起的,发展到以煤炭为主业、跨行业多业并举的集团公司,这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原有的管理方法、观念远远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以企业发展为己任,不断的学习研究,把所学的沟通艺术与实际的管理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进行吸收、提升、创新,适应企业发展对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的这种需求。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4接到公司要大家学习余世维博士的《有效沟通》的通知时,我就想起了公司的企业服务理念“沟通从心开始”,“沟通”代表中国移动通信从事的是一项旨在沟通千万人相互之间理解和信任的事业,而我们网络服务部则从事的是为大家提供良好的沟通工具。“从心开始”表明了沟通的态度,“从心开始”是沟通的`基石和最高境界,只有用真心、用真诚去传情达意,才能使彼此的交流更为顺畅、更为高效、更为精彩。从公司的企业服务理念可以看出沟通的重要性,沟通对于公司,对于为我们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待我认真观看了余世维博士的《有效沟通》之后,使我从中获益匪浅。从他的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沟通是门学问,而我是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的内部沟通在沟通方向上有向下沟通、水平沟通和向上沟通,在余世维博士的《有效沟通》的第五部分中均提到了这三种对象的不同沟通方式。
“一个人对所有的部门都要多体谅,多学习、了解、沟通、询问。与平行部门沟通一定要双赢,要证明出来。”这一点在我们代维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是会处处体现出来的。作为代维管理员,我们除了对代维公司进行考核和管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重点在与公司其他各个部门的协调,使得代维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数据代维管理,我日常要沟通的部门有西城区的各营业厅、分公司的综合部、宏站代维管理、线路代维管理、市公司的信息服务中心和传输中心等。有时候与众多部门沟通时难免会有沟通困难的时候,在这时候有时会有牢骚,会有怨气,尤其是工作在半夜的时候,再不得已就求助于领导帮忙。学习之后,我想是不是有时候我找错地方了,该张三负责的,我找李四去了;是不是有时候是因为工作流程的问题,而不是人家不及时处理呢?多学习,多询问,熟悉各部门的职责范围,熟悉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使沟通有的放矢。确定正确的沟通对象,找到良好的沟通方式,以正确的沟通态度,达到双赢的目的。
“自动报告工作进度——让上司知道;对上司的询问有问必答,而且要清楚——让上司放心;充实自己,努力学习,才能了解上司的语言——让上司轻松;接受批评,不犯三次过错——让上司省事;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让上司有效;毫无怨言的接受任务——让上司圆满;对自己的业务主动提出改善计划——让上司进步。”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和领导无话可说,见到领导不说像老鼠见了猫,也只是问个好就过去了,只有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了,实在是解决不了,眼看到期限了,才找领导去了,然后被领导一顿臭骂。想想工作中有么,曾经有过吧,因为和领导的沟通不及时,使得上司没能及时掌握工作进度,还好没有延误工作,只是挨了一顿批评。接受批评,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和上司沟通,自动报告工作进度。数据业务发生故障时,客户的感知是最直接的,什么时候不能上网了,什么时候能用了,客户对于故障时常把握的也很准确,但是数据业务维护时设计的专业也多,那么在发生问题时就要及时和上司沟通,便于上司准确把握工作进度,对于工作中发生的偏差也好及时修正。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个人要端正沟通的态度,以如何提高工作效能为出发点,加强交流,,确保工作成效。有效沟通光有心态和关心还是不够的,还要求主动即主动支持与主动反馈。正确的沟通心态,积极主动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促进工作开展。
有效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5世界上没有不好看的颜色,只有搭配不好的颜色。先要认清自己是什么“颜色”即个性,再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与别人交往的方式。知彼者,智也;知己者,大智也。沟通的一个前提就是:知己知彼。
结合工作,针对本次学习,谈谈心得。基本归纳以下几点:
三思而后言
在我们和人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句话而引起他人的不悦,所以要避免说错话。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本不去说那句话。说话之前,先想想自己想说什么,该说什么。很多人往往心直口快,根本没想到自己犀利的言词可能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因此说话不能不经过大脑。
失言时立刻致歉
勇于认错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但当你发现自己的言语伤害到他人的时候,千万不要碍于面子不肯道歉。每个人偶尔都会说错话。可是自己一定要察觉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然后马上设法更正。留意他人的言语或其它方面的反应,藉以判断是否需要道歉。如果你确实说错话了,就必须立刻道歉,勇于承认错误,不要编借口,以免越描越黑。
挑对说话的时机
表达意见之前,都必须先确定,对方已经准备好,愿意听你说话了。什么时候开口才是最好的呢?其实要遇到最好的时机很困难,但是要遇到适于交谈的时机却不是难事。比如说:在公共场所,或有其它朋友、同事在场时,应避免谈论涉及隐私或一些敏感的话题。还有当对方感到烦躁时,也尽量避免继续谈论下去。
对事不对人
指明他哪些行为有问题,而不是整个人都有问题。一个人要改变某些特定、确切的行为,要比改变个性容易。
了解别人的感觉
如果能先试着了解对方的感觉,你只要能找出背后真正的原因或需求,就能够用另外一种说词去化解一场冲突。智慧的人用心说话。
聆听他人的回馈
要懂得如何去说,也要懂得如何去聆听。缺乏聆听的技巧,往往会导致轻率的批评。一个人会任意的批评或发出不智的言论往往是因为他不管别人要说什么,只想主控整个对谈的场面。仔细聆听别人对你意见的回馈或反应,得知对方是否了解你的观点或感觉。而你也可以看出对方所关心、愿意讨论的重点在哪里。
和别人交流,不和别人比赛
有的人和人交谈时,时常把它看成是一种竞赛。一定要分出个高下。如果你常在他人的话里寻找漏洞,常为某些细节争论不休,这种竞赛式的谈话方式必须被舍弃,而采用一种随性、不具侵略性的谈话方式。这样当你在表达意见时,别人就比较容易听进去,而不会产生排斥感。
普通人用嘴说话,聪明人用脑说话,智慧的人用心说话。所谓“沟通”——“沟”是行为,“通”才是目的。沟通的前提是,知己知彼;沟通的根基是,诚实守信。此为本次学习心得。
营造内部激励型管理环境
AchieveGlobal在调研中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人同时进行复杂的拼图游戏,对A组人说“做好了拼图后会有奖金”,对B组不提及奖金。10分钟后,游戏结束,A组人都停止了拼图,B组人则选择了继续游戏——很明显,奖金成为A组完成拼图的唯一诱因,一旦诱因消失,他们也就不愿意再继续工作,即便这个工作本身也非常有趣。
虽然在工作中奖金、期限、监管、威胁或其它激励因素能够产生短期的积极效果,却也掩盖了它们对即时绩效以及员工长期敬业度的负面影响。相比之下,内部激励更容易增加员工的长期敬业度。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心理需求。
能力 是一种因知识渊博、技术娴熟和经验丰富而感觉受到重视的需求。对每位员工来说,给予培养和展示能力的机会及支持都是有力的内部激励因素。
关系 是一种与同事协作完成工作的需求。不管扮演什么角色,大多数员工都希望与他人协同工作。研究显示,这种内在需求比赢得奖励或避免惩罚等外在需求更强烈。此外,与他人展开有效合作有助于融合不同的观点和经验,能够提高业务成果。
自主 是一种在指导原则内,自我调节实现业务目标的方式的需求。在工作中,没有人有百分百的自由,因为所有人必须为共同的成果做贡献。但是,人们仍渴望自主,或自由掌控自己的工作,进而支持他人的工作。在现有工艺、流程和规则下允许一定程度的个人灵活性可帮助员工在企业环境下茁壮成长。
超过100项研究证实,领导者虽然不能创造员工的内部激励,却可以为员工创造条件,支持内部激励,满足其对能力、关系和自主的需求。
采纳员工观点——员工会立刻感受到你的重视,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能力”认可。
1. 对员工告诉我的事情表现出由衷的兴趣
2. 向员工询问深刻的观点或看法
3. 开放的态度仔细聆听
4. 对员工的感觉/内心感受表示理解
5. 深入思考员工分享给我的信息
以交流资讯的方式沟通——员工希望得到主管平等的对待,以实现对“关系”的需求。
6. 分享事实、数据和知识
7. 不妄做判断与批评
8 . 避免使用诸如“应该”“必须”“需要”等命令型用词
9. 分享决策及要求的原因
10. 为自己的意见/反应承担责任
制造可供选择的机会——员工希望被肯定,以此实现“自主”。
11. 立于幕后,鼓励员工积极主动
12. 允许员工参与决策
13. 说明并解释那些员工认为限制太多的结构
14. 允许员工享有工作灵活性
15. 赋予员工个人行动的选择权
提供“基于需求的反馈”
从理论上说,如果员工能自主或为自己的工作做决定,他就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获得内部激励。但是,大部分时候企业却要求员工必须在严格的指导方针和时间表下工作——很明显,员工的选择与企业需求是抵触的。这就需要领导去与员工分享信息,了解员工需求,指引他们回到正轨。可是,在中国,大多数情况都是,当员工找领导谈话时,领导一边看着文件,一边看着电脑讲话;或者当员工想表达自身感受时,领导根本不在乎,只在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因此,“给予反馈的技巧”能帮助领导者支持员工的内部激励,增长员工的知识和专长,比如:真诚的双向谈话;清楚阐明必要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协作解决问题、共同制定下一步计划;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员工的心理需求之间建立明确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领导者的每一个行为都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动力,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领导者的正确关键行动包括:
1. 设定讨论框架
2. 以员工视角考虑
3. 考虑问题影响
4. 澄清相关结构
5. 探索解决方案和后续行动
并且,要注意避免以下常见错误行为:
1. 没有明确谈话重点,先是责备或批评;
2. 没有尊重员工,询问员工的观点;
3. 没有帮助员工认清问题对他人的影响;
4. 强加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员工身上,造成员工没有动力执行。
将员工潜能转化为工作能力
企业员工拥有许多潜在才能和既有技能,而领导往往不能善加利用。如何将员工的潜能转化为工作能力是领导最重要的工作——是确保组织长期成功的必然要求。但是,现实中大量的员工在抱怨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发挥,而领导者则在抱怨员工能力还没有达到公司预期,并且在员工培养方面过于耗费精力,且回报寥寥。
想要修复这种脱节,领导者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如何发展员工。为了发掘员工的潜能并实现业务成果,领导者必须将员工展示能力的天性需求与组织追求成功的需求相结合——人的天性在于参与有趣活动、迎接新挑战并取得成功、提高能力、展示技能。这需要领导者能够去分析:员工还有什么未开发的潜力?这些潜力与企业的目标有什么关系?如何与员工对谈,让他愿意发挥这些才能?如何让这些潜力能够同时激励他自身的能力、关系和自主?
1.探索员工兴趣
将你的问题定位为想了解员工的看法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问开放式的问题以获得较为详细的回答
避免主导问题 ——“你对我们产品营销有什么兴趣吗?”
对情绪表示理解 ——“整天处理抱怨肯定有压力”
简要复述确定你的理解
2.将兴趣与组织需求挂钩
列出现在及今后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发掘员工兴趣水平
评估员工当前能力水平
探索潜在发展机遇
3.共同制定发展计划
4.帮助员工发挥新才能
【关键词】沟通管理;沟通机制;沟通技巧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沟通管理,沟通就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实质和灵魂。有资料表明,企业管理者70%的时间用在沟通上。开会、谈判、谈话、做报告是最常见的沟通方式,对外拜访、约见等。另外企业中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无论是工作效率低、执行力差,还是领导力不高等,归根结底都与沟通有关。可以说,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因此,提高管理沟通水平显得特别重要。只有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企业高层才能全面掌握企业情况,做到正确决策;企业各项措施才能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得以顺利实施;企业各部门才能理顺关系,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外部沟通所采用的形式因企业性质的不同,也各有不同,而内部沟通不良则是很多企业都存在的老毛病。通常,企业的机构越复杂,其沟通也越困难。往往基层的许多建设性意见未及反馈至高层决策者,便已被层层扼杀,而高层决策的传达,常常也无法以原貌展现在所有人员之前。
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机制。要建立畅通有效的机制,笔者认为,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沟通需要从“头”做起。在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企业的老总、老板是相当重要的人物,起着示范带头、开一代风气的作用。公司文化即老板文化,他对沟通的认识和自身的行为,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能建立一个良性的开放的沟通机制。如果老总真想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开放的、分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来做沟通,以身作则地来建立企业的沟通机制,并带动各级管理者做好有效的沟通。
二、建立扁平化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层级越多,上传下达越复杂,被湮没的信息也越多。信息在各级管理者中的传递,受个人理解力、记忆力、经验、所掌握情况所限,是一个逐步递减的过程。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层管理者,在传递信息的时候,通常会预先进行筛选,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进行传递,认为不重要的忽略掉,如果中层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企业高层的一些要求、标准,在传达给员工时,往往已经缩水或模糊化;而中层如果有自己的顾虑和打算,员工所提出的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好的意见和建议,又到不了企业高层那里。这种沟通不畅,不仅使得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也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要解决这类问题,建立扁平化组织,减少中间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三、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实现上传下达。到目前为止,会议仍然是企业各种指令、计划信息能上传下达,促进沟通,做好协调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企业都通过各种例会、调度会、座谈会等,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使员工能及时明确方向和目标,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好工作,提高效率,也使企业高层能及时了解各项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
四、高层管理者应多深入基层。企业决策者如果想了解企业的每一项计划和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得到了有效地执行、实施效果怎样、是否适合本企业?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听听汇报,恐怕是远远不够的。对这些问题,基层员工掌握的信息往往更直接和有效。如果企业高层想更多更准确地掌握一线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多深入基层,与员工真诚交谈,才可能从不同角度了解到有用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五、通过企业内部刊物及企业网站等做好内部沟通。企业可在内部刊物和网站上及时企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要求等,汇集企业生产经营动态,总结各类先进典型事迹,整合企业相关信息,实现企业的上下沟通,同时起到丰富员工文化生活、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树立企业形象的作用。
六、经常在员工中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要想员工认同和关心企业,对企业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就应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对本岗位甚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设立合理化建议箱和合理化建议奖。而对于员工提出的建议,无论是技术改造、成本控制、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只要提得有道理,企业就应及时采纳。对于暂时无法采纳的,也要向员工解释不能采纳的原因,得到员工的理解。这可以有效增加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七、设立企业“沟通日”。可以把每月或每周的某一天设为企业的沟通日,在这一天,总经理的门是敞开的,欢迎各层级员工进来沟通谈话,以此了解各层级员工的需求动态。无论是意见,还是建议都应认真倾听,并快速做出答复或改进,尽可能满足他们,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高员工满意度。
八、定期举办联欢会、运动会、员工恳谈会等。企业要学会营造轻松随意自由的气氛,使管理层与员工在娱乐活动中密切关系,促进沟通。管理者只有把员工当作自己的绩效伙伴而非打工的雇员,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关怀,员工才会把自己和企业视为命运共同体,而非单纯的利益共同体。创造快乐工作的氛围,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很重要,员工干得开心,才会关爱企业,这实在是实现企业员工双赢的不二法门。
管理者必须掌握的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之一:以良好的心态进行沟通
沟通与下指令不同,双方只有处于平等的位置,才能“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地进行交流,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在平级沟通中不难做到,但是不同层级的人员进行沟通,层级高的管理者必须学会放低身架,尽量以平等的身份来与地方交流,如果摆出一幅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姿态,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致使沟通失败。管理者如果能以尊重、合作、包容、赏识、服务、分享的心态与员工进行交流,才会使沟通取得最佳效果。当然,要做到尊重、体谅、包容、赏识、帮助员工,不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需要管理者首先具备正直无私、平等爱人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还要注意在平时工作中的点滴养成。
沟通技巧之二:以适当的语言进行沟通
管理者在沟通中,应学会以平和的语言坦白地讲出你内心的感受、想法和期望,与对方进行平等的交流。所谓沟通,其目的无非是解决问题、消除误会、增进感情、达成一致,因此,沟通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挑剔。如果对对方有不满意的地方,应该私下指出,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温和委婉地提出改进的要求,只有让对方充分感受到你的善意和尊重,对方才会乐于接受批评,并自觉改进提高。任何无休止的责备、抱怨,缺乏针对性的说教,口无遮拦、信口雌黄,恶意的攻击、有意的贬损都是沟通中的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更加恶化,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进行沟通,也充分体现出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
[关键词] 管理沟通 倾听氛围 策略
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复杂,当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识化成为趋势,企业必须在更大的市场背景、更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下生存发展。同时,企业本身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企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领导者对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把握越来越困难。以上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沟通来解决。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而在“听、说、读、写”四种沟通形式中,倾听占到了40%的时间。倾听是指,信息接收者通过听觉和视觉等媒介,接受和理解信息发出者的思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这意味着通过倾听,信息接收者不仅仅听到话语,分辨话语中不同的重音、语调、音量和停顿等,也观察讲话者的表情、手势以及肢体动作,从而深入了解讲话者的真实意图和感受。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沟通”当成一种富有“主动性”的过程,“说”、“读”、“写”等行为与“沟通”等同起来,倾听者被划归为“被沟通者”。事实上,倾听也许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被忽视的部分。
一、倾听的重要性
“优秀的管理人员必然是极佳的听众。上天赐予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讲。倾听有双重好处:不但得到有用的消息,还使别人觉得重要。” 玫琳凯・艾施(Mary Kay Ash),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创办人,美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曾这样对员工说道。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包括:1.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2.善听才能善言;3.有利于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4.通过倾听,还可以避免主观上的认识偏差。
员工的话不一定就是真知灼见,但一定是肺腑之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公司才会有前途。”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历来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并创造性地工作。当松下幸之助被问到他的经营哲学时,他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我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名领导者,经常有人向刘邦提出各种建议,而他也总能在各种复杂的讯息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立即执行。刘邦虽然并没有多少出众的能力,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精彩的谋略和计划,却因为总能耐心听取别人的建议而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这也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倾听氛围
管理者有时会面对一种沟通困局:下属倾向与上级沟通,上级也愿意倾听下属的意见,但由于某些原因,结果是下属认为上级对他们的意见毫不重视,而上级则认为下属知情不报,双方的沟通层次始终不能再深入。究竟是管理者太忙而没有认真倾听,还是下级不愿意向上级表明自己的观点?对此问题,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虽然一再声称乐于倾听,但在与员工沟通中,是否通过各种非语言在不经意间传递了一些与本意截然相反信息,诸如“这些话没人想听”,“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或是“我早就听过了”等等。据研究表明,当人们听到的语言信息与看到或是感受到的非语言信息相矛盾时,人们将会倾向于相信后者。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应对庞杂的信息,每天平均有50%的工作时间要花在倾听上,但如果没有人想说,从谏如流,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同时,调查表明:八成管理者不善于倾听,而有效倾听的缺乏往往导致错失良机,产生误解、冲突和拙劣的决策,或者因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危机。当员工明白自己谈话的对象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等着做出判断的管理者时,他们才会不隐瞒地给出建议,分享情感。这样,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指责。影响倾听氛围的因素很多,包括员工工作和教育背景,企业文化,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管理者风格等等。管理者必须不断审视所处环境并调整自身行为,以确保良好的倾听氛围。当员工了解到进入“敞开的门”前需要与行政助理预约,或是发现办公区与工作区相隔甚远时,“开门政策”就沦为笑谈。
由此看来,倾听氛围至少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宏观”环境,比如在企业中,除了本身有着高超的倾听技巧,鼓励所有员工去思考问题并善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管理者还必须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使员工愿意“倾诉”,营造一种管理层与员工相互尊重,重视倾听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微观”环境,管理者应当努力纠正那些不利倾听的负面行为语言和习惯,集中精力,同时还要反馈出关注的信息,鼓励对方表达,至少显得自己“看起来在听”。这些负面行为语言包括:倾听时从不看对方,与别人谈话时还在忙于其他工作,对别人的建议总是泼冷水,在别人未结束讲话前就做出结论,等等,在遇到这些情形时,讲话者很难相信谈话对象是在认真倾听。
三、“宏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管理者应能确保信息在组织中以及时而高效的方式自由传递,并对此承担责任。“宏观”倾听氛围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的体现。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适应信息经济迅速发展与变化的需要。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意味着管理层次的减少,信息沟通与传递的速度加快,信息的失真度降低,最终加快了企业对外界的反应速度。同时也可以降低高层主管与基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成本,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化。在保证组织效能的前提下,应尽量扩大组织管理幅度,从而减少组织层级,优化组织结构。
1.塑造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倾听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传统、价值、规范、行为的综合体。一方面企业文化对组织的沟通方式有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畅通无阻的交流沟通是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管理者要营造一种鼓励信息流动的氛围,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广泛倾听是管理者的例行事务,应定期前往餐厅或休息区与员工会面。很多管理者对此重视不够,也许是迫于工作时间上的压力,也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倾听是自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2.灵活运用沟通形式,拓展倾听渠道。渠道对于组织沟通效能的提高具有决定意义。作为一个企业,要充分考虑组织的行业特点和员工心理结构,正确选择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对于非正式沟通,管理者应当善于引导,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关注一些非正式沟通行为。当发现员工有意或无意地“抱团”或集会讨论某些问题时,说明应当尽快深入了解员工们的想法。
3.要在企业中营造“百家争鸣”的民主氛围。前提是将职级因素对倾听带来的影响最小化,人们面对与他们地位相仿的倾听对象时,倾诉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当一个主管能放下自我的权威和地位来倾听时,跟属下完全沟通的效能即可显现。
四、“微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在“微观”倾听氛围方面,诚然,听众应当全神贯注去倾听,而不是心不在焉,期盼着谈话很快结束。根据“25-75”原则,人们思考的速度比倾听快得多,很多情况下,没有耐心听完,就猜测讲话者后续内容,或是直接替讲话者做结语。尽管倾听者顾及到讲话者的感受,对此类行为很谨慎,也尝试着用一些圆滑的措辞进行表达,仍然可能导致消极沟通氛围的出现。与此类似,当管理在忙于某些事务而又需要抽些时间来倾听时,也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员工会很快发现,管理者认为自己所讲的内容无关紧要。当管理者希望进行一种感情移入的沟通,即表达自己与对方感同身受时,营造积极的倾听氛围更显得至关重要。进行有着感情投入的沟通对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关键在于展现鼓励、支持和接纳的沟通态度。
1.给予对方全然的注意。管理者要确保,当有人来到的办公室交谈时,不要让任何事务打断自己的注意。如果是身处在拥挤的房间内交谈,也尽量摒除其他事务的干扰,让对方觉得是惟一的在场者。
2.要做个倾听者。首先倾听要专心,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某种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来建立积极的倾听氛围;其次,对对方的需要表示出兴趣。不仅要带着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倾听,还要以关心的态度倾听。
3.避免先入为主。要客观地分析对方所说的事情、意见和建议,营造公平、融洽、交流、探讨的讨论氛围,并适当反馈,反馈不仅能给对方鼓励,还能挖掘事件的细微之处。
4.认真对待牢骚。很多有经验的管理者都提醒我们,“不要担心的牢骚会带来麻烦,需要做的只是洗耳恭听而已。牢骚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5.运用肢体语言的技巧。对于一个易于走神和只能保持短时间注意力的管理者,有以下三个改善技巧:首先,面朝讲话者;其次,眼睛对着眼睛;最后手里不要玩东西。
6.其他。比如,事先做准备,了解对方说此话的背景、弦外之音;勤做笔记;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等也有利于“微观”倾听氛围的改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管理沟通倾听氛围策略
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日益复杂,当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识化成为趋势,企业必须在更大的市场背景、更快速的环境变化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下生存发展。同时,企业本身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企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领导者对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把握越来越困难。以上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沟通来解决。
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而在“听、说、读、写”四种沟通形式中,倾听占到了40%的时间。倾听是指,信息接收者通过听觉和视觉等媒介,接受和理解信息发出者的思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这意味着通过倾听,信息接收者不仅仅听到话语,分辨话语中不同的重音、语调、音量和停顿等,也观察讲话者的表情、手势以及肢体动作,从而深入了解讲话者的真实意图和感受。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沟通”当成一种富有“主动性”的过程,“说”、“读”、“写”等行为与“沟通”等同起来,倾听者被划归为“被沟通者”。事实上,倾听也许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被忽视的部分。
一、倾听的重要性
“优秀的管理人员必然是极佳的听众。上天赐予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讲。倾听有双重好处:不但得到有用的消息,还使别人觉得重要。”玫琳凯·艾施(MaryKayAsh),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创办人,美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曾这样对员工说道。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包括:1.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2.善听才能善言;3.有利于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4.通过倾听,还可以避免主观上的认识偏差。
员工的话不一定就是真知灼见,但一定是肺腑之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公司才会有前途。”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历来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并创造性地工作。当松下幸之助被问到他的经营哲学时,他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我国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名领导者,经常有人向刘邦提出各种建议,而他也总能在各种复杂的讯息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立即执行。刘邦虽然并没有多少出众的能力,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精彩的谋略和计划,却因为总能耐心听取别人的建议而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这也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倾听氛围
管理者有时会面对一种沟通困局:下属倾向与上级沟通,上级也愿意倾听下属的意见,但由于某些原因,结果是下属认为上级对他们的意见毫不重视,而上级则认为下属知情不报,双方的沟通层次始终不能再深入。究竟是管理者太忙而没有认真倾听,还是下级不愿意向上级表明自己的观点?对此问题,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虽然一再声称乐于倾听,但在与员工沟通中,是否通过各种非语言在不经意间传递了一些与本意截然相反信息,诸如“这些话没人想听”,“我现在很忙,没时间”,或是“我早就听过了”等等。据研究表明,当人们听到的语言信息与看到或是感受到的非语言信息相矛盾时,人们将会倾向于相信后者。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应对庞杂的信息,每天平均有50%的工作时间要花在倾听上,但如果没有人想说,从谏如流,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同时,调查表明:八成管理者不善于倾听,而有效倾听的缺乏往往导致错失良机,产生误解、冲突和拙劣的决策,或者因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危机。当员工明白自己谈话的对象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等着做出判断的管理者时,他们才会不隐瞒地给出建议,分享情感。这样,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指责。影响倾听氛围的因素很多,包括员工工作和教育背景,企业文化,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管理者风格等等。管理者必须不断审视所处环境并调整自身行为,以确保良好的倾听氛围。当员工了解到进入“敞开的门”前需要与行政助理预约,或是发现办公区与工作区相隔甚远时,“开门政策”就沦为笑谈。
由此看来,倾听氛围至少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宏观”环境,比如在企业中,除了本身有着高超的倾听技巧,鼓励所有员工去思考问题并善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管理者还必须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使员工愿意“倾诉”,营造一种管理层与员工相互尊重,重视倾听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微观”环境,管理者应当努力纠正那些不利倾听的负面行为语言和习惯,集中精力,同时还要反馈出关注的信息,鼓励对方表达,至少显得自己“看起来在听”。这些负面行为语言包括:倾听时从不看对方,与别人谈话时还在忙于其他工作,对别人的建议总是泼冷水,在别人未结束讲话前就做出结论,等等,在遇到这些情形时,讲话者很难相信谈话对象是在认真倾听。三、“宏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管理者应能确保信息在组织中以及时而高效的方式自由传递,并对此承担责任。“宏观”倾听氛围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的体现。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现代企业适应信息经济迅速发展与变化的需要。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意味着管理层次的减少,信息沟通与传递的速度加快,信息的失真度降低,最终加快了企业对外界的反应速度。同时也可以降低高层主管与基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成本,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化。在保证组织效能的前提下,应尽量扩大组织管理幅度,从而减少组织层级,优化组织结构。
1.塑造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倾听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传统、价值、规范、行为的综合体。一方面企业文化对组织的沟通方式有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畅通无阻的交流沟通是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管理者要营造一种鼓励信息流动的氛围,创造更多的沟通机会。广泛倾听是管理者的例行事务,应定期前往餐厅或休息区与员工会面。很多管理者对此重视不够,也许是迫于工作时间上的压力,也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倾听是自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2.灵活运用沟通形式,拓展倾听渠道。渠道对于组织沟通效能的提高具有决定意义。作为一个企业,要充分考虑组织的行业特点和员工心理结构,正确选择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对于非正式沟通,管理者应当善于引导,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关注一些非正式沟通行为。当发现员工有意或无意地“抱团”或集会讨论某些问题时,说明应当尽快深入了解员工们的想法。
3.要在企业中营造“百家争鸣”的民主氛围。前提是将职级因素对倾听带来的影响最小化,人们面对与他们地位相仿的倾听对象时,倾诉的意愿会更加强烈。当一个主管能放下自我的权威和地位来倾听时,跟属下完全沟通的效能即可显现。
四、“微观”倾听氛围改善策略
在“微观”倾听氛围方面,诚然,听众应当全神贯注去倾听,而不是心不在焉,期盼着谈话很快结束。根据“25-75”原则,人们思考的速度比倾听快得多,很多情况下,没有耐心听完,就猜测讲话者后续内容,或是直接替讲话者做结语。尽管倾听者顾及到讲话者的感受,对此类行为很谨慎,也尝试着用一些圆滑的措辞进行表达,仍然可能导致消极沟通氛围的出现。与此类似,当管理在忙于某些事务而又需要抽些时间来倾听时,也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员工会很快发现,管理者认为自己所讲的内容无关紧要。当管理者希望进行一种感情移入的沟通,即表达自己与对方感同身受时,营造积极的倾听氛围更显得至关重要。进行有着感情投入的沟通对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关键在于展现鼓励、支持和接纳的沟通态度。
1.给予对方全然的注意。管理者要确保,当有人来到的办公室交谈时,不要让任何事务打断自己的注意。如果是身处在拥挤的房间内交谈,也尽量摒除其他事务的干扰,让对方觉得是惟一的在场者。
2.要做个倾听者。首先倾听要专心,通过非语言行为,如眼睛接触、某个放松的姿势、某种友好的脸部表情和宜人的语调,来建立积极的倾听氛围;其次,对对方的需要表示出兴趣。不仅要带着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倾听,还要以关心的态度倾听。
3.避免先入为主。要客观地分析对方所说的事情、意见和建议,营造公平、融洽、交流、探讨的讨论氛围,并适当反馈,反馈不仅能给对方鼓励,还能挖掘事件的细微之处。
4.认真对待牢骚。很多有经验的管理者都提醒我们,“不要担心的牢骚会带来麻烦,需要做的只是洗耳恭听而已。牢骚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5.运用肢体语言的技巧。对于一个易于走神和只能保持短时间注意力的管理者,有以下三个改善技巧:首先,面朝讲话者;其次,眼睛对着眼睛;最后手里不要玩东西。
6.其他。比如,事先做准备,了解对方说此话的背景、弦外之音;勤做笔记;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等也有利于“微观”倾听氛围的改善。
参考文献:
摘要:离职面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离职沟通,是离职管理的重要工作。恰当方式、恰当时机的离职面谈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员工流失损失,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提出了离职面谈的技巧,从搜集离职员工信息、选择面谈人和面谈沟通策略等角度对离职面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离职面谈 离职 离职管理
毋庸置疑,员工离职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离职管理处理失当,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团队和核心客户流失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企业对员工的离职管理应该格外慎重。
离职面谈从属于离职沟通,是离职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特指员工准备离职前和员工进行的沟通交流形式,是在员工准备离职或者已经办理离职即将离开公司时,企业与员工进行的谈话。恰当方式、恰当时机的离职面谈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员工流失损失,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笔者认为要高效的组织实施离职面谈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离职员工信息搜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保证组织离职沟通的有效性,在进行离职沟通前进行必要的准备,进行与离职员工有关的信息的搜集,可以为进行高效、成功的沟通打好基础。
具体而言,搜集的信息应该包括三类。第一类为与所属离职员工有关的个人信息,包括职位信息、心理状况信息、阅历与经验信息、家庭背景信息、生活状况信息。第二类是指与员工有关的绩效和薪酬信息,包括所获得的荣誉和奖励信息、薪酬福利信息、绩效表现等内容;第三类是指员工离职信息,包括离职原因、离职后的目标单位、目标岗位。相比较而言,第一、二类信息的获取较为简单,第三类信息搜集难度较大,但是此类信息的有效获得会有助于把握员工离职的核心原因,促进离职面谈的成功。
二、慎重选择面谈人
一般而言,离职面谈通常应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对于核心员工,由于其所处地位在企业举足轻重,对于非常之人需要选择高级官员主持面谈。离职面谈的人选有两种思路:一是可以由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实施面谈;二是由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业务的副总裁或者分管离职员工部门的副总裁执行。
当然对于最为稀缺的员工有时甚至需要企业最高领导亲自出马,以表示企业对该员工的重视和其离职行为的重视。根据二八管理的原则,对此类员工的离职面谈应该重点管理,对于非常之人由公司高层主持面谈可以大大提高离职面谈的效果。
三、正确选择沟通目标策略
在员工离职前,对于面谈策略的恰当把握,会有助于降低离职率以及缓解员工抱怨。通常面谈策略应根据面谈对象、面谈时机以及面谈原因的不同有所差别。
例如某些员工做出离职决定是因为工作中的某种突发事件为诱因,这类员工离职决定往往事前难以预见。因此,对于这类员工进行离职面谈首先更像是一次平息员工心中的怨气的心理辅导,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和员工一起共同冷静地权衡离职的得失,从而使员工能够放弃原先的离职决定。另外,对于这类员工离职沟通的时机选择应该恰到好处。如果沟通过于急迫,可能加剧员工的抵触心理,从而使沟通功亏一篑;而过分拖延,也不利于提高沟通效果,可能沟通尚未启动,员工离职已经木已成舟,无可挽回。
还有些员工对于离职决定的做出是进行了长期考虑的,相比较前一类员工,这类员工的离职决定非常坚决,进行了充分的利害得失的分析。对于这类员工离职面谈进行沟通时有双层目的,其一希望通过离职面谈能够对核心员工进行挽留,其二借离职面谈之机反省企业的管理。在面谈时对其离职动机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来分析、判断员工离职是否与企业管理或者政策有关,从而排除未来员工管理的隐患;如果通过离职面谈发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补漏,避免诸如多米诺骨牌情况的产生。
四、建立信任关系,注重沟通话题设计
在离职沟通过程中,应该注重信息的双向传递。显然,这里的注重倾听员工的看法绝不是机械地介绍企业的离职规定。因为真诚是有效沟通的开始,应该给员工充分的表达机会,才能有效地倾听和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
一、明白什么是管理:管理是一门艺术,就是运用组织的各种资源,以达成组织目标。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让下属和团队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明白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团队建设和成员间相互的协作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团队必须集中力量于共同的目标,以创新的方法,相互依赖的共同合作来达成最高水平的绩效。一个成功的主管,关键在于其行为魅力,有良好的领导行为,才能够取得团队的信任,给员工带来信心和力量,下属就会心悦诚服地为他努力工作,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向目标迈进;同时信任也是相互的,你想他人信任你,你必须先信任他人。所以,管理者要尊重下属的人格和尊严,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培养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适当授权,让员工大胆工作(管头、管脚、不管中间)。当下属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利用各种资源,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当下属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要敢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另外,管理者还要不断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理问题要公平公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双满意医院”这一目标。
二、提高了沟通技巧:作为一名医院中层管理者,要面对上级、下级和客户(病人)等,如何才能在工作中起到桥梁作用?那么,有效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沟通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有资料显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95%的工作时间花在沟通上。沟通必须掌握沟通循环:尊重的倾听—澄清你的了解—提出你的观点—确认对方了解你的观点。有效沟通首先要尊重对方,态度诚恳,不卑不亢,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才能够得到对方的尊重。二是要认真倾听,沟通的另一半是倾听,而且要全方位的倾听,倾听时要专注,集中精神,有耐心,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勿争对错。三是要观颜察色,根据对方的言语、语调、表情及肢体言语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回应。四是应用发问技巧,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讲究提问式发问,开放式发问,引导式发问,关键点发问等,适当使用不同的发问技巧会有更好的谈话效果。五是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赞美之情,赞美是沟通的剂,如果运用得当,沟通起来会更加顺畅。六是要有同理心,即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七是达成共识,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做好沟通。
工作中有效沟通可以更好地推动医院的和谐发展,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层管理者,为领导与员工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是十分重要的,中层管理人员不做压力的桥梁,要做压力的熔炉,诠释的就是用融洽沟通去实现压力释放。长期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使他们的想法与医院发展战略相一致,将矛盾化解在最初阶段,员工必将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执行力就会更强,员工相处融洽,相互合作,齐心协力为医院发展而努力。
三、强化了业务技能: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不是简单地做信息上传下达的“传声筒”,而是要把上下游的信息收集整合起来,放在医院发展战略中全盘考虑,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动与上下级沟通以达成共识。中层不仅要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高层的决策方案,还要发挥其作为一位领导者的影响力,运用pdca(计划、执行、查核、改善)循环理论,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实现医院的目标。
四、学会开有效会议:有效会议对团队极为重要,通过会议可以产生团队认同感,使成员相互依赖的工作以达成目标。一个有效会议必定有三个条件:一是有完善的规划(会前充分准备),
二是进行方式得法,创造和谐的会议气氛,开会时让大家多说,鼓励讨论,同时不要推卸责任,而是针对目前的状况,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开会的时间要控制好,一般会议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重要会议不超过一小时。
三是有系统的评估,做出摘要并结束会议。掌握了这三要素,就可以把会议开得简单有效。
一、绩效沟通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绩效管理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员工的工作目标并对工作过程和结果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计划、实施、评估与反馈的过程。它是通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为提高员工能力与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沟通活动。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四个环节。
所谓绩效沟通是指管理者与员工讨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以及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等信息的过程。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各个环节,对绩效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重要的作用。
1.沟通在绩效计划制定阶段的作用
在绩效计划制定阶段,绩效沟通能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确保管理者与员工对工作目标和标准达成一致,确保绩效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民主性。通过沟通制定的工作计划与个人的胜任特征相匹配,使绩效计划既有一定的可行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沟通的结果使员工对绩效计划的深刻理解、全力配合和热情支持,减少因缺乏沟通而造成的对绩效计划和目标设置不必要的分歧。
2.沟通在绩效实施阶段的作用
在绩效实施阶段,沟通的重要性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汇报工作进展或就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向管理者求助。通过及时沟通,可以提早做好相应的准备,调动相关资源,保证员工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是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与目标之间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保证绩效管理按照既定的方向顺利前进。 3.沟通在绩效考核阶段的作用
在绩效考核中,绩效沟通能保证考核结果更公平和合理。管理者沟通前精心准备《职位说明书》、《计划工作表》、《绩效评估表》等相关资料,包括平日的绩效观察、绩效跟踪记录等,这样的面谈提纲具有与员工展开绩效沟通的“共同语言”和基础,能够在沟通中对员工的业绩做出客观、合理、公正的评价。同时,管理者通过听取员工对本次绩效考核自评结果和相应的依据,根据双方对照,并依据实际情况对考核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正,这样的考核结果就会更有说服力,使员工信服从而减少或消除误解、摩擦甚至争吵。
4.沟通在绩效反馈阶段的作用
绩效考核结果反馈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一方面是为了使管理者和员工对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达成共识,使员工接受绩效评价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员工查找绩效不佳的原因,通过绩效沟通员工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得到关于自己工作绩效的反馈信息,如客户抱怨、工作不足之处或产品质量等信息,以便不断改进绩效、提高技能;同时及时了解组织的目标调整、工作内容和工作的重要性发生的变化,便于适时变更个人目标和工作任务等,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绩效水平并促进组织绩效管理水平的根本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绩效沟通贯穿绩效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各环节都需要通过员工与主管的沟通来实现。只有将持续沟通这一绩效管理的精髓思想和方法深刻领会并切实运用到管理之中的企业,才会真正理解持续沟通为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二、有效沟通系统的建立
绩效沟通贯穿绩效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只有各个环节中的沟通都做好了,才能最终实现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1.绩效计划沟通
在绩效管理初期,上级主管与下属就本管理期内绩效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步骤和方法所进行的沟通交流,以达到在双方共识的基础上顺利高效开展工作的目的。绩效计划沟通主要是指在绩效管理实施的培训过程、绩效指标的建立、目标值的确定过程的沟通。其实,绩效管理知识的培训过程也是沟通过程,在培训中,培训者将绩效管理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在讲的过程中听取学员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把绩效管理的知识传授给大家。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目标值的确定等更是离不开沟通。在指标的设定时,应该从上往下沟通。因为,绩效指标体系是从企业的战略分解与员工岗位职责相结合来确定的。在绩效指标体系的目标的确定过程建议采用混合式的沟通,因为,目标值的确定是双向过程,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太低,太高没有激励,太低没有实施价值。这就需要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充分地沟通,通过充分地沟通,使被考核者知道自己的考核指标和目标,便于他们完成目标。这个沟通过程主要涉及组织者、考核者和被考核三者之间的沟通。
2.绩效实施沟通
绩效实施沟通主要是指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辅导和绩效考核过程中的沟通。绩效辅导的沟通。在绩效实施的过程中,员工与经理要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原因有四:一是可以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应环境的需要;二是员工可以了解到在绩效计划执行过程的有关信息,如自己工作做得如何、工作中的困难与障碍如何解决等;三是经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如工作进展情况、员工的表现及遇到的问题等等;四是可以激励员工。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绩效辅导的过程,经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导、帮助员工提高业绩操作能力,实现绩效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的沟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一些工作中的问题,而且员工希望被领导关注,希望在做出成绩时得到及时认可,在表现不佳时及时提醒,在遇到困难、感到压力时得到帮助和鼓励。有关研究表明,对优秀员工来讲,缺乏正确沟通会使他们因对取得的成绩没有及时的认可而感到失望;对低绩效员工而言,缺乏反面沟通将使他们失去改善绩效或重新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机会。
3.绩效评估沟通
绩效评估沟通是指在绩效评估结果出来后就本次评估所得的结果、员工目标完成情况、没有完成原因分析,以及下阶段改进计划交流所进行的沟通。评估结果的沟通要求主管把本次评估的结果向员工说明,同时把打分的结果、依据和相关证明资料向员工展示,让员工感到主管的评估是有理有据的。同时,主管要听取员工对本次目标自评的结果和相应的依据。双方对照,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正,这样的评估结果就会更有说服力。
双方就结果进行充分沟通和修改后,需要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于没有完成的目标,看看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困难。如果是内因,要分析是员工的知识能力不足、经验不够还是态度欠缺。如果是态度欠缺,还需要仔细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是企业激励措施不好、内部管理有问题,还是员工自身态度有问题。对这些问题,都需要穷根究底,找出背后真正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果是员工知识能力不足,就需要安排相应的培训辅导;如果是经验不够,就需要多安排锻炼机会。如果是员工自身态度问题导致完不成任务,就需要进行批评教育,必要的进行惩罚甚至辞退。
对于完成或超前完成的目标也要分析是怎样完成目标的,把员工所采取的有效方法措施在内部进行分享,让集体共同进步等。但更重要的是对于不理想的目标进行下一步的改进时的沟通与计划制定,通过制定一个明确有效的下一阶段改进计划来实现员工业绩和能力的提升,是保证绩效持续改进的一个关键的步骤,因为一个考核周期的结束就是下一阶段的开始。这时也需要对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资源支持形成共识。
绩效面谈不仅仅是谈过去,更重要的谈未来发展。绩效管理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一个考核周期的结束,往往是下一阶段的开始。因此,对未来目标的确定就成了本次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对下一阶段目标要达成一致,对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相应的支持条件也要形成共同意见。
4.绩效反馈沟通
绩效反馈沟通主要是指绩效结果的应用以及绩效反馈的沟通,这个沟通过程是绩效沟通的重点。因为,绩效考核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和员工的业绩和不断循环地改进和提高。绩效结果应用的沟通是让员工明白,要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结果负责,引导员工正确的思维。通过沟通帮助员工查找生产良好绩效和不良绩效的原因,并制定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在很多时候,员工对自己工作效果怎样、如何改善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以及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并不清楚。此时,需要直线经理安排面谈,及时反馈员工工作绩效的信息,并帮助他们制定改善和提高绩效水平的计划或方案。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动态、持续沟通,主管与员工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员工的绩效逐步提升,整个团队绩效也会水涨船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就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员工、主管和企业就会实现共赢。绩效管理就真正成了企业绩效的促进器,推动着企业不断前进。
三、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做好事前准备
明确沟通的目的,制订可行的沟通计划,预测可能遇到的异议和争执。对双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给对方一定的准备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2.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传统的沟通方式有电话沟通、书面沟通和当面沟通。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又衍生了传真、电子邮件等新的沟通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根据沟通的内容、目的、时效及对方实际情况而定。 3.沟通时要善于倾听
倾听别人谈话时,要停止手头工作,重视倾听的对象,注意其表情反应,专心致志地听。只有这样,才能听到真实的情况、找准问题所在,从而及时纠偏。如果三心二意、答非所问,就很难达到沟通的效果。 4.掌握沟通技巧
语言表达要清晰、明确,语速、力度要适当。要注视对方,表情友善,灵活运用手势。要把握好亲密距离、人际距离、社会距离及公共距离。只有掌握沟通技巧,才能使有效的沟通得以顺利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堃琰,张书亮.有效沟通是绩效管理成功的核心——“目标+沟通”的模式浅论[J].中国电力教育,2007
[2]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李芝山.有效绩效沟通的基本策略[J].中外企业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