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演说技巧培训范文

演说技巧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演说技巧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演说技巧培训

篇1

关键词:中职生;说写能力;五步培训法

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其中的语文学科教学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则是在社交方面的读说听写能力。培养这些能力,日趋凸显为中职语文学科教改亟待探索的课题。在培养“说”与“写”的能力上,笔者从1991年开始逐渐摸索设计了五个环节的培养方法,占用每次语文课前10分钟左右时间试行。截至1995年已初见成效,赢得几届学生、教学同仁及各级领导的赞赏。200 1以来,本校与另外3个中职校合并,学制改为3年,语文课也锐减,只开设一学年,且每周仅上两节课(两节课连上)。鉴于语文学科课时少又不被学生重视的不利因素,笔者又增占每周三、五早读的后15分钟左右时间,继续有条不紊地实施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五个环节。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实施改进,现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用培训模式。现将实施的方法、要求及效果介绍如下:

第一环节:讲台做擂台,持稿论辩

方法:上次论辩完要定准下次论辩者双方(按学号相邻结组或自愿结组)。课余,这两名同学协商选题,但须分别持正、反面观点。届时他们分别(也可同时)到讲台上持稿论辩(提倡不拿讲稿),师生在台下聆听品评优缺点,并以老师为主为其分别赋分。演说者根据师生的品评建议,课余再修改、抄写稿子,交给课代表整理,然后用铁夹夹挂在教室的固定地点,供学生随时赏阅。

要求(满10分):自选题材,自立论题,两人观点必须相反(1分)。能引经据典,以理服人,语句隽永,条理清晰(6分)。上下台及演说无怵态,不机械读稿,字正腔圆,语调抑扬顿挫(3分)。

效果:此环节锻炼了学生面众讲话的胆量,培养了写和说的能力。论辩者欲战胜对方,课余得主动博览群书,旁征博引。这既充实自己,又大大激发了写作的积极性,一改往日作文中“要我写”的苦恼为“我要写”的乐趣。同时也促使其努力探索、汲取论辩的艺术技巧。师生的品评及赋分,实是一次对立、驳论文的面批,既教育讲者,又警晓全班,且烙印至深。收稿装订,随时赏阅,教益无穷。

第二环节:板书当战图,大谈兵法

方法:学生(按学号轮,每次3人)在活动前,板书好与自己演说有关的概要(类似提纲)。题材不限:社会风气扫描,崇尚的格言哲语,诗词华章欣赏,古今中外杂谈,生活常识简介等均可。活动开始后,学生轮登讲台,围绕自己的板书内容,做谈“兵”论“法”式的演说,然后以师为主,分别对其写字和演说品评赋分。

要求:(1)板书(满10分):必须从社交实用性出发,写行楷或行书字,书写速度要快,字数严限于20-60字间(2分);字迹清晰流畅,字体苍劲美观(4分);不胡乱造字,不随意简化字,不写繁体、异体字等(4分);(2)演说(满10分):围绕板书(即中心)而谈,讲诗词作品,分析要透彻;谈生活常识,说明要晓畅;论社会人生,阐述有独见;侃奇闻异事,趣味中含哲理(5分);上下讲台及演说从容大方,语言流畅优美、庄谐有度,语调感情充沛、抑扬顿挫(3分);演说时间限于3-5分钟(2分)。

效果:考察粉笔字,抛砖引玉,督促学生苦练钢笔字,使其课余的乱闹、闲逛、胡思和神侃,变为默默地磨笔。也督促老师钻研书法,教学相长。参看板书演说,有利于培养学生围绕中心或论点而选材组材的写作能力,并使学生在写作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等方面均得到训练。

第三环节:抽签开“锦囊”,依“令”开腔

方法:活动开始前,课代表让同学抽取老师事先做好的写有演说标题的纸签儿(按学号排,每次3人,标题被演说一次即淘汰),然后经过三五分钟准备(允许列提纲),活动开始,便登台依题做即兴演说。演说毕,以师为主品评赋分。

要求(满10分):演说条理清晰,能引经据典,或以情感人,或以理服人,或以事晓人;语句流畅优美,语态庄谐适度,语调抑扬顿挫恰当(5分);从离座登台演说到回座坐定的举止情态等,从容谙练而无惧状(3分);演说时间严限2-5分钟(2分)。

效果:抽签儿命题,即兴发挥,启迪大脑,锻炼思维,不拘一格,脱口而出,不矫揉造作,不机械呆板,可谓激情汩汩喷涌,睿智阵阵进发,心灵悠悠碰撞,思想熠熠闪光。说者心灵拨动,听者共鸣产生,彼此陶冶情操,相互增长才智。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学生陕速选材组材、提高表达能力的好办法。

第四环节:临场巧装扮,就“职”演说

方法:演说前,我们师生拟设了许多职务,拟编了许多事件,且一并写在备抽的纸签儿上,活动开始前让学生抽签儿,而后公布签上拟设的职务、拟编的事件(按学号轮两人)。在准备几分钟后,“就职”登台,即兴演说。台下师生要恰到好处地致以掌声配合,即说者、听者都要进入“角色”。

要求(满10分):说者必须进入“角色”,注意讲话的对象、身份、场合。表情动作自然,谈吐风韵可人,不装腔作势,不矫揉造作,不敷衍了事(2分);有必要的程序术语:如尊敬称呼语、礼貌谦让语、祝愿期望语等。讲话内容不外乎:此次活动(会议)意义、打算、决心和措施,社会影响,产品性能简介,可喜成果,抚今追昔,前景展望等(视职务或题材的需要而定)(5分);声音洪亮,语句流畅,语意隽永(3分)。

效果:此法拓宽了练说的题材领域,探究了不同题材的演说术语、形式及技巧,是熔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为一炉的有效培养法。虽一切为假设,但须从实战出发。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气氛,体会“头面”人物临场心态,尝试各式演说味道,为其跨入社会、适应需求,奠定了一定基础。

第五环节:“记者”招待会,舌战群“儒”

方法:事先让学生把自己的姓名、学号、要回答“记者”的课题范围或自己的观点,写在统一发的纸签儿上,然后收上来。上次活动人答问毕,由课代表随意找人当众抽签儿,公布下次活动时谁答问、答什么(可训练2-3人),使全班同学“胸中有数”。而后答者、问者分头备战。届时,台下“记者”们千方百计质疑、设障碍,进行“群起而攻之”;台上答问者历经搜集证据、设计答问技巧等准备,开始“花言巧语”地舌战群“儒”。答问毕,老师对答者的态度、技巧、言词运用等品评赋分;对每位问者的诘语是否精炼、明了、有艺术性诸方面,亦予以评点,以益于其增长问话学问。

要求(满10分):毫无怵态,举止温文尔雅,诚恳谦恭,有问必答(3分);答语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巧词妙语,言简意赅;谈吐频率,张弛适度;寓庄于谐,避免口头禅(6分);必须回答5人次以上的发问(1分)。

效果:此法不仅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海探航,书山寻路,而且也极大地锻炼其思维的敏捷力和答疑的应变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功力及其质疑技巧。既开拓了智商,又培养了情商。

篇2

一、政治社会生活需要

对言谈的重视也体现在学校教育上。美国从有大学之日起,就开设了正儿八经的演讲课程。在课堂上,美国老师给小学生布置的作业往往是观察一种小动物,做张海报,然后上台当众演讲,鼓励学生发表观点看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的品质。而孩子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都要学习演讲。这样十几年练下来,等到大学毕业时,人人都很能说。到了工作中,说服上级或者同事所需要的演讲能力和良好口才成了员工的必备素质,因此,作为一种技能,言谈能力在西方的政治生活和个人的社会生活中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演讲能力是一种“集体缺失”,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或在职培训,完全忽视这一项。在中国学校,依然是教师唱主角,学生不敢挑战教师权威,学生没有任何发表观点的机会;在工作单位,往往领导说了算,员工也往往没有表态的权利;政治生活中,民众的演说能力更是多余。领导讲话甚至是大学校长致辞也基本上靠念稿子,内容也是一个模式和固定的套路,官腔官调,内容空洞没有新意,缺乏热情和感染力。言谈能力在中国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演讲能力培养。

二、中西方性格特征

篇3

根据统计,山东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9.7万家,其中,“妇”字号合作社约占总数的35%。“妇”字号合作社成员数量最多的达1500多人,33%的“妇”字号合作社带动农户在100户以上,最多的带动了3万户;60%的“妇”字号合作社带动妇女年均收入1万元以上,最多的达50多万元。省妇联主席翟黎明说,“为这些‘妇’字号合作社更好地争取政策、协调资源、提供参考,帮助社员加快增收致富步伐,已成为山东省各级妇联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很给力!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将覆盖临沂

临沂市委副书记李峰在该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推进会上提出,要加大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建立“两癌”检查救助长效机制,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列入各级重大民生工程,从规划、场地、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确保“十二五”末各县区全部建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要离婚?先去离婚缓冲室“缓一缓”

日照五莲县于2011年探索设立了“离婚缓冲室”,至今已使160余对青年夫妇重归于好。该模式正在日照全市推广。

“离婚缓冲室”主要作用是抑制冲动离婚,为夫妻双方设置一段冷静期,为双方沟通交流提供一个平静温馨的氛围,并由工作人员分别针对当事人的心理需求予以劝慰、疏导。五莲县在“离婚缓冲室”的基础上还开辟了针对外来女性务工人员的“外乡妹情感缓释室”,专门为“外乡妹”、“外来媳”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服务。

查“两癌”,5年等一回

自今年开始,滨州滨城区将利用5年时间为全区35―64岁约5.4万农村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每年检查人数约10800人。目前,检查正集中进行。以后,该区每5年一个周期对全区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乳腺癌、宫颈癌经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居民大病保险再给予补偿;民政部门在慈善捐款中设专项救助资金,对患病贫困妇女实施救助,区级视需要每年在“慈心一日捐”捐款中列支专项救助基金。

新!新泰电子商务培训到地头

电子商务正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日益广泛的交易新模式,适合广大妇女居家创业的实际需求。为此,新泰市妇联紧紧抓住该市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力时机,将电子商务知识培训搬到了乡村,专门邀请电子产业园的讲师为农村妇女讲授淘宝网上开店的流程,并带领大伙儿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广受妇女欢迎。

走!参加演说力培训去

素质提升靠学习。潍坊市妇联和女企协联合举办演说力提升培训活动,着力为女干部和女企业家讲解领导者公众演说的技巧与方法、突破演讲等内容。讲授生动,方法实用,大家听得那叫一个认真哟。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培训很提升演讲应变与逻辑思维能力,对今后个人和企业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跳起来!济南商河县舞动“四德歌”

“我跳舞,我健康,我文明”,商河开展“唱响四德、舞动健康”――“四德歌”广场舞培训,引导广大妇女科学健身、文明健身,弘扬文明新风,并籍此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活动倡议广场舞爱好者做一名快乐健身不扰民的文明舞者,加强自律,互相监督,共同维护公共秩序。

篇4

[关键词] 公共演讲;交替传译;技巧 应用

一、前言

公共演讲,又称演说、讲演。简单地说,就是面对众人较为系统的讲话。具体来说,它是一种借助于口头表达的社会交际、信息及情感传播和交流的直接现实性很强的活动。[1]公共演讲一直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方式。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2]

公共演讲的技巧研究与应用,既能有效提高口译的效果,还给基于传统的翻译能力与技巧训练的口译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这对于口译教学和口译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公共演讲和交替传译相似的交流过程,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公共演讲技巧中的听众分析、场合分析、有效表达应用于交替传译中,以提高口译的质量,更好地达到交流效果。

二、公共演讲与交替传译的交流过程具有相似性

著名演讲专家史蒂芬・卢卡斯认为,公共演讲的过程包含七个部分:演讲者、信息、渠道、听众、反馈、干扰和场合。即在某一场合中,演讲者通过渠道传递信息给听众,听众会产生反馈于演讲者, 交流期间由于外在或内在原因,信息和反馈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3]

口译专家刘宓庆认为,口译员在交流过程中是扮演“渠道”的角色,整个交流过程即演讲者传达信息,译员作为中间渠道,把信息传递给听众,听众会形成反馈给演讲者。[4]

从以上两个交流过程可以看出,公共演讲和交替传译的交流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公共演讲中的一些技巧,从理论上而言,是可以应用到交替传译中的。

三、 公共演讲技巧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

1、听众分析

史蒂芬・卢卡斯认为,公共演讲中的“听众分析(audience analysis)”是很重要的一个技巧,演讲者应对听众的年龄、性别组成、教育程度和文化种族背景等进行适当分析,才能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演讲,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3]

在交替传译中,译员可借用此技巧,对听众进行一定的分析,诸如,听众的经济、政治、教育、职业、种族和文化背景,听众的性别、年龄组成,听众是行业的专家还是外行,等等。只有了解听众的情况后,译员才能更好地进行措辞用语,以充分达到交流目的。例如,若听众是行业专家,讲话人若提到一些专业术语,译员可进行直译,无需过多解释。但若听众是外行或外行居多,译员则应有选择性地对一些术语进行适当解释,以期达到交流效果。

“听众分析”这一技巧,在交替传译中还可扩展应用到对讲话者的分析。译员在口译前,可对讲话人的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这将有助于译员更顺利地完成口译任务。译员可提前了解讲话人的说话特点,如语速、音量和口音等。译员可找机会先与讲话人进行一定交流,以适应其说话特点;如果可能,可礼貌请求讲话人与译员进行更好地合作;译员还应了解讲话人的交流目的和态度,比如,是签订协议,还是仅表达合作意向,是培训指导,还是交流讨论,是积极态度还是否定态度。只有充分了解讲话人的目的和态度,译员才能避免在口译过程中出现根本性的错误,以更好地表达讲话人的信息。

2、场合分析

演讲专家Michael Sproule认为,公共演讲中的“场合分析(situation analysis)”包括对时间和地点的分析。她认为,时间分析包括对整个活动时间安排的分析,因此演讲者应根据活动安排来调整自身演讲的内容和长短;地点分析包括了解是演讲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以及演讲现场的布置等。[5]

在交替传译中,译员可借用这一技巧对口译现场提前进行了解。译员首先应记准活动时间和地点,提前到达现场;译员要充分了解活动安排,避免因译员原因导致活动出状况;译员还应对现场布置进行一定了解,例如,译员和讲话人均有无麦克风,场地大小如何,译员被安排的位置在哪。如果没有麦克风,译员能否听清讲话人发言,译员的翻译能否被听众听清,等等。这一来自公共演讲中的“场合分析”可有助于译员熟悉活动现场,避免因陌生环境导致的紧张,同时也能让译员提前进入状态,保证翻译质量。

3、有效表达

公共演讲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即讲话者如何有效地展现演讲。史蒂芬・卢卡斯认为,演讲者应综合运用语言要素(verbal factors)和非语言要素(nonverbal factors),才能做到演讲的有效表达(effective delivery)。语言要素包括发音、音量、声调、语速、发音等;非语言要素包括着装、手势、眼神交流、身体姿势等。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的Albert Mehrabian教授对影响听众印象的各类因素进行了一项调查。他发现影响听者对信息理解的因素中,55%是演说者的非语言交际(面部表情、手势等体语),38%是演说者的声音(音质、声调、语气、音量、语速),7%才是演说者所说的话[6]。在交替传译中,口译员若能有效运用公共演讲中的语言要素和非语言要素,将会大大提高口译的质量。

译员应注意正确清晰的发音。译员正确清晰的发音能让听众和讲话人准确清楚地明白其翻译,从而使双方更好地进行交流。

译员应采用适中的音量。声音过大,会给听众造成听觉不适;过小,会造成听众听入不清。若现场有麦克风,译员应调整麦克风位置,使之与嘴部保持适当距离,以免距离太远声音过小,或过近发出噪音。

译员应保持适当的语速。译员若语速过快,既让观众难以跟进其讲话内容,也容易“舌头比脑子转得快”,造成说话拉扯重复,流利度打折;译员若语速过慢,一则容易让人认为译员说话迟疑、自信不足;二则耽误活动时间,造成活动超时。一般而言,译员中文速度为每分钟150字―180字,英文是120词―150词。

译员应采用中等语调。中音显得自信沉稳,是最佳语调。同时,译员翻译时,要避免从头至尾一个音调,单调无变化的音调容易让人感到沉闷,影响讲话人的演讲和交流效果。

译员应选择合适的着装。着装应根据口译场合选择。在正式场合,如谈判、会议、宴会等,译员应着正装,避免休闲、奇异、暴露着装,且女性不宜化浓妆;在相对非正式场合,如旅游陪同、非正式谈话等,译员可选择相对休闲的服饰,但也不宜暴露奇异。

译员应与听众、讲话人眼神交流。口译员不要只埋头看笔记、做口译,而应适当与听众眼神交流,既表示对观众的尊重,还可获取听众反应,提高口译效果;当译完每一部分(segment)后,译员可看向讲话人,示意本部分翻译结束,讲话人可继续讲话,这将有助于译员和讲话人更好合作,让交流更加顺畅有效。

译员应保持合适的身体姿势和手势。译员应坐/站姿端正得体,不要懒散无力、伏靠讲台、跷腿晃腿等。同时,译员不宜手势过多、手舞足蹈,应给人端庄稳重、职业自信的良好印象。

总结:

交替传译与公共演讲具有相似的交流过程,公共演讲中的听众分析、场合分析、有效表达的技巧可充分应用于交替口译中,从而提高译员的口译质量。无论是在口译的自我学习,还是在教师的口译教学当中,公共演讲技巧都值得充分重视。将公共演讲技巧能灵活、有效地应用于交替传译当中,口译的整体质量会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捍东.有效演讲口才技能[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Lucas, E. Stephen.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Eighth Edi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4]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5]Sproule, J. Michael. Speechmakin [M].Dubuque: Times Mirror Higher Education Group, Inc., 1997.

篇5

于是,在卖场中我们看到的是各小家电品牌的演示台林立,这边电磁炉在炒菜,那边榨汁机在打果汁,还有电水壶在煮开水、加湿器在喷雾,等等。某小家电品牌通过电磁炉演示,在一个卖场的单品月销售达到了150台,某品牌榨汁机单店单品月销售超过20万元的效果。演示能带来可观的销售,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是在终端演示刚出现时创下的记录,在终端演示蔚然成风的现在,这样的记录已经成为一个神话。

因为,过多、过度的终端演示,已经让消费者对众多的产品无所适从,也影响了他们对所要购买产品的理性的判断;而且,企业更多地重视终端演示,可能会忽略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和终端形象的建设,造成产品和技术后继乏力,无法支撑演示的进一步深化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终端演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二是人员,即促销员,或者叫演示员。一个合格的终端演示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的完美融合。两者之间,产品是基础,是演示的主体,而人员则是演示的执行者,人员的自身因素以及演示说辞、演示技巧等虽然与演示成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所有一切都是建立在产品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产品本身不好,销售可能会因为演示人员的原因能收到一时之效,但会在不久之后尝到恶果。

无限放大人的作用,忽视产品本身,颠倒主次

在终端演示中,产品是主体,人员因素是次要原因。而许多企业在作终端演示的时候,却把主次混淆了,而过于强调人员在演示中的作用,弱化或者忽视产品本身的决定性作用,造成演示效果不佳,甚至损害品牌形象的后果。某知名厨卫电器品牌在选择OEM厂家为其贴牌电饭煲时,没有做好监督监测工作,产品上市之后,一优秀促销员凭借自己的实力在第一个月就销售出一百余台,但在后续的两个月内,顾客的退货率高达98%,对该品牌的销售造成了极大地打击。

促销员从入职之初就开始接受全方位的培训,产品知识、竞品对比、商业礼仪、销售技巧、演示技巧、顾客异议处理等等,无一不是围绕如何说服顾客、达成交易的终极目的进行的。而产品本身怎样、质量怎样等关于顾客核心利益的内容则被摆到了次要位置。因此,在对演示促销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做工粗糙、实际用途很少的产品反而大行其道的真正原因。演示促销将人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无限放大人的作用,不是强买强卖却远胜强买强卖三分。演示原有的引导作用被强力扭曲之后,顾客享用产品的愉悦在下降。

这就是终端演示效果越来越趋于平淡,消费者不愿意买账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技巧,轻技术,舍本逐末

企业把促销员的促销培训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来抓,由此衍生和发展出多种理论和手册:“如何回答顾客的提问”、“推销要点”、“吸尘器演示演说辞”、“榨汁机演示技巧”、“电水壶卖点提炼”等,似乎一切都步入了正规化、条理化、理论化,让人不觉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

如今,终端演示已经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系统:重视技巧,重视促销员的口才和应变能力,注重围绕配合演示进行的各类道具、POP,然而,这些一切的基础:产品的核心技术却在种种技巧中被湮没。

曾几何时,某榨汁机品牌首创了“摔”、“踩”榨汁机杯体的演示手法,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一举进入国内榨汁机行业前列。不多久,所有榨汁机企业在演示中都加上了摔打果汁杯这样一个环节。耐摔打的杯体无疑是产品的一个卖点,但这并不能构成消费者购买榨汁机的决定性因素,消费者购买榨汁机,是需要能够喝到新鲜美味的果汁,而不是把它买回去,没事摔着玩!而电机稳定性、出汁率才是衡量榨汁机好坏的指标,才是演示中应该重点突出的地方。而这两个方面却都因为演示场面的不够震撼,不能够吸引人而被摔打杯子所替代。

试想,没有核心技术支撑的产品,在终端演示中能够出彩吗?这样的演示只能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做,那吸引顾客购买的方面在哪里?

篇6

有些演说家,他们能在讲演中加入表演术,能够毫无畏惧地表达自己并使用独特的、个人的、富于幻想的方式,来说出要对听众说的话。而表演本身,就融人了表演者的个性,才华和机智。一个好的演员;下会是一个蝶晔不休的说话者,她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甚至一个特写,”一个静默的背影都比语言本身更打动人心。但是一个演说者更重要的当然是说话。借鉴和学习表演艺术是为了使自己的演讲更生动、形象。

吉朋斯主教在他去世前不久说过:“我已活了‘八十六岁”。我曾亲眼看到人们‘登上’、‘成功之峰’,共有‘几百人,之多,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一个人除非拥有勇气,否则绝下会成就大事业。”

既然信心和勇气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如此重要,那又为何不用在演讲上呢?我们曾探讨了不少有关说话和演讲技巧方面的知识,但最终又回到说话人本身的素质这个问题上来,这是我们一开始就强调并一说再说的最重要一点。因为要有一个撩动人心的演讲不光需要说话人的技巧,有时更重要的是要付出你的心灵。

一次,在西北最有名的一所大学里,有六位毕业生,全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并受过专业培训来举行演讲比赛的,他们全部急于表现自己,打夸对方,获得唯一的一枚竞赛奖章。可是有一个例外,他们少有或根本没有说服听众的欲望,他们选择的题目,只在于能日若悬河的发挥他们的演说天才。因此他们对自己所做的议论,毫无深刻的个人兴趣,他们的演讲只是一个单纯的表演艺术而已。

唯有一个农村来的学生,他选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对城市文明的贡献”。他所吐出的每个字都充满了强烈的感情,他举出活生生的例子,展示出农村的人们力城市建设付出的辛苦,出于信念和激情,他把自己说成是人民的代表。是他家乡人的代表,勤劳、朴实、充满智慧且积极进取。他带给我们一种讯息,同时也带来一份请求,他家乡的人民非常有希望并渴求我们对此有所了解。

虽然在向大群听众的讲话方面,他的行为举动并不比另外的参赛者表现更佳,但最终他获得了奖牌。因为他的讲演燃烧着真诚之人,闪烁着真实的光茫,而其余的人仿佛只是说话的机器而已。

那位农村来的学生理智根清楚,不能在讲演中把自己的个性投射到别人身上,必须展露出你对于自己所讲的有多深挚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最能感动人心的。

1、适当的停顿及静默的时间

林肯经常在谈话途中停顿。当他说到一项要点,而且希望他的听众在脑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时,他会倾身向前,直接望着对方的眼睛,足足有一分钟之久,但却一句话也不说。

这种突然而来的沉默,和突然而来的嘈杂声有相同的效果: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样做,可以使每个人提高注意力,警觉起来,注意倾听对方下一句将说些什么。

例如在众所周知的他和名法官道格拉斯著名的辩论接近尾声之际,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他会失败,他因此感到很沮丧,他那痛苦的老病不时地折磨着他,力他的演说增添了不少感人的气氛。在他最后一次辩说词中,他突然停顿下来,默默站了一分钟,望着他面前那些半是朋友,半是旁观者的群众的面孔,他那深陷下去的优郁的眼睛跟平常一样,似乎满含着未曾流下来的眼泪。他把自己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它们已经太疲劳了,已无力应付眼前这场无助的战斗。然后,他以他那独特的单调声音说道:“朋友们,不管是道格拉斯法官或我自己被选人美国参议院,都是无关紧要的,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我们今天向你提出的这个重大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远胜过任何个人的利益和任何人的政治前途。朋友们:“说到这,他又停了下来,听众们屏息等待,惟恐漏掉了一个字,“即使在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那根可怜、脆弱、无用的舌头已经安息在坟墓中时,这个问题仍将继续存在、呼吸及燃烧。”

替他写传记的一位作者指出:“这些简单的话,以及他当时的演说态度,深深打动了每个人的内心。”

说话时的“停顿”,是一种需要掌握好的技巧。有意识的停顿不仅使讲话层次分明,辽能重点突出,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适当的停顿,能前后互相照应。只有条理清楚的讲话,才具有说服力并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使别人佩服你讲话的老练和悯熟。如果不懂得适时的停顿,滔滔不绝地一直讲下去,就会使人有急促感,显不出说话者的感情和力度。

什么时候要停顿呢?

当我们转换语言,承上启下,或提出重点,总结中心思“想,概括主要内容时就需要适时的停顿,而静默的时间一般不超出十秒。特别需要停顿的地方,也以下超出一分钟为宜。

此外,如果你想表达出蕴藏在内心的激情,讲话就应该有抑扬顿挫,所以停顿不只是声音的静止,而是一种无声的心灵之语,它往往配合动作手势。如:低头沉思;双手握拳,作激动状,说到关键处,双目凝视;深深叹息;皱紧双眉作痛苦状;抬头仰望天空等等。

注意作以上动作手势时,一定要自然、逼真,切莫让别人以为你故作惊人之状,故此反而失去了“停顿”所特有的效果。

2、沉默是金

大诗人吉卜龄曾说过:“你的沉默,道出了你的心声。”在说话中聪明的运用沉默,可使沉默发挥最大的功用。 一个沉默的男人,往往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显得高深莫测,学问丰富,所以这样的男人往往比那些夸夸其谈的男人更受人敬重。

有人说:“当语言不能有所帮助时,应该以真挚的态度说服对方。”这就是指沉默的心灵赋有的感情,凭着这瞬间的沉默来沟通心意,胜过千言万语。

“有位迟归的旅人,走在内蒙大草原的泥泞小路上,急切地想赶口温暖舒适的家里去,却不幸遇上了暴风雨,浓重的夜色漆黑如墨;倾贫大雨倾泄而下,犹如堤坝决堤的洪水泛滥,雷声怒吼好似爆炸的炸弹。闪电已击倒了路边的好几颗树,最后,在传来二阵震聋发喷的雷声电闪之后,这位一生中从未见过如此可怕景象的旅客立刻跪倒在地上,仰望着上苍,喘着气说道:“佛主啊,如果你同平时一样仁慈的话,就请你多给我些闪光,少给我一点雷声吧!”在许多特定的情况下,沉默比语言更有份量,就如同上面那位迟归的旅人渴求佛主给他闪光一样,用无声的语言安慰他,而不要用雷声扰乱他。

因此真实的语言并不在多,“沉默是金,假如言语没有沉默,则失去它的深度。”

由此可见,讲话以前的静默代表有深度,讲话以后的静默表示有份量,因此不晓得沉默的艺术,也就无法真正了解说话的技巧了。

静默的型态

一个人在演讲时,如果像打开水龙头般,任凭它流个不停,则听众的注意力就无法集中。但是像罪雨般浙浙沥沥无精打彩的说法,也会使听众精神松懈,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因此适当的速度是让静默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百分之三十五——四十较为理想。

(1)构思时的静默。

“…,事情是这样的(到底是怎样呢?)当时……”

(2)等待被了解时。

“明白了吗?(当然一定是……)那是……”

(3)未明示立场前。

“不可能有吧?(绝对不可能!)实在太不像话了。”

(4)反省检讨时。

“真是这样吗?(我可能弄错了,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

(5)留有余韵时。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

当今社会,可以说,改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竞争也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唯有竞争才有希望!

__医院作为省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试点单位,正在进行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有改革,就必然有竞争,感谢改革,也感谢竞争,正因为有了改革,有了竞争,才使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发表竞聘演说。在这里,我真诚地感谢在座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是你们给予了我参与竞聘演说的勇气和决心,是你们给予了我参与改革,参与竞争的勇气和力量!

我叫__x,今年38岁,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在职本科学历,主治医师职称,现任内一科责任主治医师。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急救中心主任。我认为我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我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传染科、内二科、急诊科、门诊、内一科工作的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业务素养。我还完成了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本科的全部课程,并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刻苦的钻研和学习,使得我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现在我已经成为我院神经内科学的骨干力量,在学术上具有独到之处,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也具有培训和指导年轻医师的能力。

二、我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把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己任,医术上力求精益求精,医德上力求品德高尚。

三、我综合素质高,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实事求是。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我都奉行坦坦荡荡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的原则,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唯求公正廉明。

四、我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虽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但我也非常关心国家大事,更关心我院的改革和发展。

五、我年轻,身体健康,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面对急救中心繁重的工作任务,年轻、健康是一种优势,可以使我能够以充沛的精力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如果我能够得到各位的支持与厚爱,成功竞聘到急救中心主任这个岗位,我将积极配合医院领导,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开展工作,在完成好急救中心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重点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医护人员应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能力。要强化岗前培训工作,主要抓“三个培训”:即规章制度的培训、急救技能的培训和沟通技巧的培训。同时,要制定“急救医生岗前培训制度”,建立“急救医生准入制度”。

二、完善各种疾病的抢救预案,开展急救模拟练兵活动,进行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等演练项目,使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系统,完善应急规章制度、健全应急措施,确保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篇8

有些演说家,他们能在讲演中加入表演术,能够毫无畏惧地表达自己并使用独特的、个人的、富于幻想的方式,来说出要对听众说的话。而表演本身,就融人了表演者的个性,才华和机智。一个好的演员;下会是一个蝶晔不休的说话者,她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甚至一个特写,”一个静默的背影都比语言本身更打动人心。但是一个演说者更重要的当然是说话。借鉴和学习表演艺术是为了使自己的演讲更生动、形象。

吉朋斯主教在他去世前不久说过:“我已活了‘八十六岁”。我曾亲眼看到人们‘登上’、‘成功之峰’,共有‘几百人,之多,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一个人除非拥有勇气,否则绝下会成就大事业。”

既然信心和勇气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如此重要,那又为何不用在演讲上呢?我们曾探讨了不少有关说话和演讲技巧方面的知识,但最终又回到说话人本身的素质这个问题上来,这是我们一开始就强调并一说再说的最重要一点。因为要有一个撩动人心的演讲不光需要说话人的技巧,有时更重要的是要付出你的心灵。

一次,在西北最有名的一所大学里,有六位毕业生,全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并受过专业培训来举行演讲比赛的,他们全部急于表现自己,打夸对方,获得唯一的一枚竞赛奖章。可是有一个例外,他们少有或根本没有说服听众的欲望,他们选择的题目,只在于能日若悬河的发挥他们的演说天才。因此他们对自己所做的议论,毫无深刻的个人兴趣,他们的演讲只是一个单纯的表演艺术而已。

唯有一个农村来的学生,他选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对城市文明的贡献”。他所吐出的每个字都充满了强烈的感情,他举出活生生的例子,展示出农村的人们力城市建设付出的辛苦,出于信念和激情,他把自己说成是人民的代表。是他家乡人的代表,勤劳、朴实、充满智慧且积极进取。他带给我们一种讯息,同时也带来一份请求,他家乡的人民非常有希望并渴求我们对此有所了解。

虽然在向大群听众的讲话方面,他的行为举动并不比另外的参赛者表现更佳,但最终他获得了奖牌。因为他的讲演燃烧着真诚之人,闪烁着真实的光茫,而其余的人仿佛只是说话的机器而已。

那位农村来的学生理智根清楚,不能在讲演中把自己的个性投射到别人身上,必须展露出你对于自己所讲的有多深挚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最能感动人心的。

1、适当的停顿及静默的时间

林肯经常在谈话途中停顿。当他说到一项要点,而且希望他的听众在脑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时,他会倾身向前,直接望着对方的眼睛,足足有一分钟之久,但却一句话也不说。

这种突然而来的沉默,和突然而来的嘈杂声有相同的效果: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样做,可以使每个人提高注意力,警觉起来,注意倾听对方下一句将说些什么。

例如在众所周知的他和名法官道格拉斯著名的辩论接近尾声之际,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他会失败,他因此感到很沮丧,他那痛苦的老病不时地折磨着他,力他的演说增添了不少感人的气氛。在他最后一次辩说词中,他突然停顿下来,默默站了一分钟,望着他面前那些半是朋友,半是旁观者的群众的面孔,他那深陷下去的优郁的眼睛跟平常一样,似乎满含着未曾流下来的眼泪。他把自己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它们已经太疲劳了,已无力应付眼前这场无助的战斗。然后,他以他那独特的单调声音说道:“朋友们,不管是道格拉斯法官或我自己被选人美国参议院,都是无关紧要的,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我们今天向你提出的这个重大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远胜过任何个人的利益和任何人的政治前途。朋友们:“说到这,他又停了下来,听众们屏息等待,惟恐漏掉了一个字,“即使在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那根可怜、脆弱、无用的舌头已经安息在坟墓中时,这个问题仍将继续存在、呼吸及燃烧。”

替他写传记的一位作者指出:“这些简单的话,以及他当时的演说态度,深深打动了每个人的内心。”

说话时的“停顿”,是一种需要掌握好的技巧。有意识的停顿不仅使讲话层次分明,辽能重点突出,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适当的停顿,能前后互相照应。只有条理清楚的讲话,才具有说服力并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使别人佩服你讲话的老练和悯熟。如果不懂得适时的停顿,滔滔不绝地一直讲下去,就会使人有急促感,显不出说话者的感情和力度。

什么时候要停顿呢?

当我们转换语言,承上启下,或提出重点,总结中心思“想,概括主要内容时就需要适时的停顿,而静默的时间一般不超出十秒。特别需要停顿的地方,也以下超出一分钟为宜。

此外,如果你想表达出蕴藏在内心的激情,讲话就应该有抑扬顿挫,所以停顿不只是声音的静止,而是一种无声的心灵之语,它往往配合动作手势。如:低头沉思;双手握拳,作激动状,说到关键处,双目凝视;深深叹息;皱紧双眉作痛苦状;抬头仰望天空等等。

注意作以上动作手势时,一定要自然、逼真,切莫让别人以为你故作惊人之状,故此反而失去了“停顿”所特有的效果。

篇9

基于上述认识,本人在执教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以‘活动促发展’,促学生感悟和内化道德认识,实践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活动导学的实践探索。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用活动导学,有效拓展思品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多样化的舞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1.开展课前“分享感悟”“时事评论”。

结合教材的内容,七年级阶段开展“分享感悟”,八年级阶段开展“时事评论”活动。首先,提前布置,抽出两名同学,做好准备;然后,每节课前5分钟由两位同学分别上台展示或演说,“分享感悟”只要能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时事评论”结合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或是国内外、本地区的时政重点、热点问题,结合课本知识来分析评论、展示或演讲完毕,由学生起来点评,或者交流收获。

为了保证课前“分享感悟”“时事评论”的质量和效果,我要求学生事先把要分享、要评论的东西先填写在一张A4纸上,课堂上演说完后再交给老师。这样即使活动不流于形式,让同学真正做到有备而来,又可保证活动质量,让学生言之有物,储备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

“时事评论”主要是学生从报纸、网络上选取一些新闻,结合书本所学进行评论。涉及面也非常广,大体分两类:一是涉及公民与法、公民与道德的社会热点新闻评论;一是涉及时政焦点的新闻评论。学生为了评论时理据充足,查阅了大量的课外资料,学会了用书本上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学以致用,为思品课的开放性奠定坚实基础。

2.开展课后“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小报”“写学习反思”“写小论文”“社会调查”及完成“探究作业”。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每学期提前选出一课内容,分成几个环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备课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当小老师,展示并演说,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充当学生角色。“环境保护”“多元文化‘地球村’”等主题是最适宜学生自学的内容。从学生制作的课件效果来看,学生们对课本内容的处理、课件的制作技巧有些连教师都自愧不如。

“制作电子小报”一般是结合所学教材内容,有选择性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电子小报,一般每学期两次,并集中在班级展示。

“写学习反思”每学期次数不定,每次大的活动、考试后,就要求学生写反思,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小报”,完成“探究作业”“期末考试”后就要求学生人人写反思。

“写小论文”“社会调查”一般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开展,“社会调查”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调查报告以Powerpoint或电子小报的形式完成,学期末在课堂上汇报展示。这两项活动的难度相对较大,一开始我是全班布置并培训,让同学观察模仿。后来重点培养一些学生组成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写小论文。

篇10

文章标题:信息处处长竟聘演说稿

我于1960年出生。1978年参加工作。1985年入党。在**局任过副处长。1994年调到信息处,去年初任处长。

一、工作小结

我任信息处处长之后,带领全处同志,创造了一个团结向上。紧张有序、正气蔚然的工作环境。省、区、市向中央报送信息,中办逐年逐月排名。目前**第一,我省第二,远远超过了多年领先的**、**省。今年初,我被评为向中办报送信息先进个人,受到中央办公厅的表彰。

省本级信息,领导去年批示量达440条,1/3进入决策。今年1至9月,领导批示380多条次,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下发基层信息,市委、县委书记去年批示量近400条次。有1/2进入基层领导决策。

建成了我省计算机信息网络,实现了中央办公厅要求多年的"建、管、用"一体化。在中办网络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强化了对市、县信息业务的指导。全省信息战线8000人,有四分之一受到培训。9个中办信息直报点,在全国240个市级直报点排名中都位居前列。今年初中办召开信息直报点会议,省委办公厅和9个市级直报点全部受到表彰,在全国独一无二.

二、我具备当好信息处处长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优势与个性

政治素养。机要工作培养了我对党忠诚的党性。信息工作锻炼了我把握大局,分析形势的能力。工作中能够换位思考。

经济素养。了解国家和我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运行思路。各项政策、阶段目标。懂得基本经济理论和基本经济知识。了解工业、农业、财贸、金融等主要经济领域的一般规律。

职业素养。信息工作7年,报中办的、省领导的(重要情况报告)、发基层的等载体我都

亲手编过,较好地掌握了工作规律,养成了良好的信息职业习惯。能够"敏感地捕捉信息,敏锐地分析信息,敏捷地处理信息。

文字能力。我学的是中文和哲学,有良好的文字基础。掌握了动态信息、典型信息、综合信息、调研信息等写作技巧。我写过的信息,曾在报刊上发表,有的曾以两办文件形式下发。

组织协调能力。上到中办,下到市县,横到省直,天天接触,天天调度。我靠自身能力、谦虚谨慎,赢得了信任极支持。组织活动、信息调度,都得心应手。

肯于学习。信息是个边缘科学,需要掌握的东西没有止境;信息战线八千子弟兵,七千大学生;信息处有双学士,双硕士,留学生,博士生。要想适应工作,要想统御人才: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工作时每天用2小时看信息、l小时看报刊、l小时看文件,8小时之外至少用2小时看书,并用3年时间,攻读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三、如果领导和同志们让我继续当信息处处长,我要带领全处同志在良性互动的氛围中,用科学的方法,开创信息工作新局面

信息工作管理科学化。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做到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从信息必报内容、质量、数量、报送时限、报忧信息等提出参照标准,注意将软指标硬化、笼统指标量化、抽象指标具体化,使信息工作在更高层次上增强可行性、可比性、可考核性。建立阶段性通报制度、督促检查制度、专题调度制度等,适时提出督导性意见,按形势需要调整信息反馈重点。建立激励机制,体现彰先策后的原则,让信息人员树立追求卓越意识,形成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竞争氛围。

信息工作运行规范化。大规划,按照全年的政治经济工作重点,精心提出年度信息规划;小规划,按照工作起步、实施、攻关、收尾、验收等阶段,确定不同的反馈重点和具体的任务要求,一步紧接一步,一环紧扣一环,使信息反馈围绕全年的中心工作,形成完整的运行周期。信息工作的主要环节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采集到筛选,从编写到传递,形成规范的运行轨迹。

提高信息品位。现在有些信息,思想贫弱,缺少分析。缺少底蕴。要改变这种现象,引导全体信息工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进行时代的思考。紧扣中心,抓住难点,瞄准热点。动态信息以紧急为主,常规信息以综合调研为主。不仅要反映新的内容,还要熔炼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发现新规律,挖掘新价值。给领导工作以补益、决策以依据、思想以启迪。

信息工作中存在一种倾向,喜欢浮在上面,坐在屋子里等信息,当"二传手"。这不够。高质量的信息来自社会的富矿"、深井,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之中。改革开放的时代,整个社会发生着巨大的、本质的变化。信息工作的任务就是去反映这些变化,而且力求抓住本质。这些都需要深入生活、参与改革开放的实践来获得。要引导信息工作者深入实践,去感受生活的诱惑、刺激、冲击、震撼、振奋,获得新的知识,开辟新的思路,取得新的进步。

篇11

【关键词】人力资本; 投资; 经济。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个理论分支。人力资本的概念从萌芽到最终形成理论体系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美国学者马克卢普( Machlup ,Fritz) 曾经指出,关于人力资本的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 300 多年以前。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从威廉·配弟开始,经过魁奈、亚当·斯密、萨伊、大卫·李嘉图,甚至卡尔·马克思等人的发展,直到二十世纪 60 年代,才正式成为一种理论体系。

1、农业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威廉·配弟( William Petty) 是近代史上第一个将人视为资本,并论证了劳动决定价值的思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在其名著《赋税论》中提出: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他认为由于人的素质各不相同,导致了劳动能力的不同。另外,他还对人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将人口或劳动视为资产的一种形式,一项资产的价值可以用其若干使用年间所创造的收入资本化来表述,从现代的观点看来也就是预期年收入的贴现或资本化方法。

配弟还采用了“生产成本法”对英国的人口进行货币价值计算,并以此来分析和说明英国现存的国家实力,以及由战争、瘟疫造成的人口死亡和迁出带来的损失。这被认为是首次严肃地运用了人力资本概念。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 Francois Quesnay) 认为构成国家强大的因素是人,人成为国家财富的第一创造性因素,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等对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工业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将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视为一种固定资本,一种能够得到回报的资本。斯密认为劳动者所具有的优越技术和能力,可以和生产机器工具一样,不仅可以看做是企业的固定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缩短劳动时间。一种需要特殊技巧和熟练的技能可能要花费更多的工夫和时间才能学会,这些技巧和技能可以说等于一台高价机器,学会这些技巧和技能的人,在从事生产劳动的时候,必然期望获取更高的收益。因为学习这些技能和技巧需要耗费一笔费用,但这种消耗是应该得到补偿,而且还应该赚取一定的利润。萨伊,著名的生产三要素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人们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知识或由此支付的费用都应视为累积资本。人不是一生下来能从事生产劳动的,即便是最简单的劳动也不能完成,这种劳动能力的积累是随着体力和智力的不断增加才取得的,一个人通常要成长到十五岁到二十岁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因此一个成人就可被视为是一项累积资本,这项资本由每年用以教养他的款项累积形成。

李嘉图学派从传统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的生产性取向出发,指出教育支出将会带来更大的国民财富,认为技能与知识都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企业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手工熟练劳动,不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很容易地在工厂内部取得。换句话说,在生产过程中对具备一定熟练技能的劳动力需求的满足无需借助于正式的学校教育或训练,这种需求能够在企业内部等到满足。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将资本分为: 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把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视为“精神资本”,把劳动者获得的技术和能力看作是一个国家资本存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

3、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著名经济学家根据时代背景、经济和政治环境,通过系统的研究和讨论,逐渐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体系。人们通常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在 1960 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著名演说,从此“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一词开始广泛出现于国际学术中,舒尔茨也因此被尊称为“人力资本之父”。在该演说中,他不仅详细论述了对人的投资带来的收益超过了一切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这一观点,还对“人力资本”的含义、性质、获取方式、对国民经济以及企业的影响都做出了详细的论述。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它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而是通过消耗一定量的金钱和其它稀缺资源,因此要得到人力资本必须进行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这种资本可以通过教育形成,而且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现实生活中很多被称之为消费的东西,实际上均属于人力资本投资范畴,如医疗和卫生保健; 在职人员培训; 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和工作变换的迁移等。

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 GaryS. Becker) ,1964 年在其具有代表性的论文集中《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微观经济效用作出了系统分析。随后,贝克尔教授还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人力资本与收入、年龄与收入曲线的分析出了教育和培训对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作用; 通过家庭生育的经济决策和教育行为的成本效用分析,提出了对子女的培养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 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主要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收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篇12

---参加《演讲智慧》培训心得

10月12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期盼已久的《演讲智慧》培训分享,此次培训是由陈董亲自为我们现场演绎。因此,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心灵体验。

整个培训用了整整三个小时,陈董结合了他许多亲身的经历,为我们分享着演讲技巧。一直以来,陈董就是我们公认的魅力演说家,能够参加这样的培训是我们的荣幸。

在培训中,陈董讲述了他们18年从事物流工作,一步步走到今天,从一个不知名的驾驶员,走入现在的互联网+,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与信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这点让我非常佩服与感动。

培训PPT总共是39页,制作精美,内容新颖,数字化、图片化、文字化相结合,再加上陈董整个下午的用心付出,让我们每个小伙伴都感到亲切、自然,收获满满。当听到陈董说自己以前上台前对着镜子拼命练习,反复朗读,到了上台依然紧张,但经过他无数场的演讲与练习,现在可以站在演讲台上从容的演绎自己事业、自己的人生。这是多么美妙的过程呀!听到这段,我也回想自己过去上台主持及演讲的经历,也是一步步的锻炼自己,从脸红,紧张,到现在的坦然面对各位伙伴们,这当中,有多少人的包容,有多少次的突破自己,真是感慨万分。我心中对陈董的敬意油然而生,这几年是陈董给了我一次又一次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在大众的每一天都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体验,从刚进公司组织日常办公会议到大型年会的组织与主持,每一次陈董都会给予专业的指导,让我不断成长、促我不断进步。

以前总是觉得陈董的演讲特别有感染力,我们似乎如何模仿也达不到这种效果,正如一句广告语:"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非常贴切的形容着陈董语言魅力的不可复制性。 在PPT上所展示的每张图片,都很生动的表达了演讲者主题,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演讲智慧的重要性,及在工作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陈董在分享中再次常提到:"学习是智慧的升华,分享是生命的伟大".他建议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些有益的书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觉得就像是一位兄长在提示着我们,表达的亲切而真诚,确实让我们很乐意的接受了陈董宝贵建议。

篇13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商管理专业 阶段式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技能,在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管理工作,但高职工商管理学生重点培养的方向是中、基层管理者。管理是一门艺术,年轻的学生经历太少,部分学生连基本的为人处事可能都有问题,而我们现在有很多高职教育一开始就给他讲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其实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并不容易,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应当分阶段进行,层层递进。下面我将分五个阶段来谈谈如何培养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一、第一阶段(第一期),素质教育。

在这一阶段可以不涉及专业知识,重点从观念上让学生去改变,从行为上让学生去理解作为一名管理者最基本的是什么。该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演讲能力:作为一名管理者,他的说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在众人面前说话都不清,何谈管理。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胆量,可开设演讲与技巧、演讲与主持、普通话等课程。实训演练:进行不同主题的演讲或主持人大赛。

2.写作能力,管理人员经常草拟相关文件,制作相关表格。培养学生的日常写作能力。开设课程有: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

3.礼仪:管理者经常出席一些公众场合,懂得基本的礼仪是必要的。开设课程:公关礼仪。

4.团队协作能力: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调动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主要开设团队协作的相关培训课程。实训演练:团队游戏、集体活动、分组讨论等。

开设课程:团队精神培训

职业证书:考取普通话证书

二、第二阶段(第二期),员工教育。

没有做过员工,却要去管理员工,对毕业生来说太难了。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首先成为一名优秀员工,才能做好管理,否则没有办法让下属员工信服。我们要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员工”。该阶段强调执行力的问题。从这一阶段开始对管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主要开设一些基础型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操作技术、市场调研与预测、基础会计学、员工基本手册。实训操作:1.参观学、中型企业,写出调研报告。2.聘请企业优秀员工在校进行演说。3.小论文“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员工”。4.基本会计做账。5.校企业合作,到企业里去实习基层员工工作。

职业证书:可考取高级营销员证书(营销师四级)、会计从业资格证等。

三、第三阶段(第三、四期),中、基层管理者培养。

该阶段是我们培养学生最重要的阶段。高职工商管理学生大部分只能胜任中、基层管理工作,这也是高职院校境况的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1.简单计划的制定能力(小组计划、车间计划、月度计划、季度计划等);2.培训能力的训练(如何去培训下属员工);3.员工日常管理能力;(如:考勤管理、人事管理、基本工资的核算);4.基本制度的拟定能力(如:办公室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车间物品管理制度等)。

开设课程:计划制定与管控、培训演练、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员工管理、现场管理、物流与仓存管理、电子商务技术、管理心理与管理沟通、生产运作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实训操作:1.聘请企业优秀基层管理者在校进行演说。2.以某企业为例制作基层组织计划;3.制定相关基层管理制度及相关图表;4.企业模拟沙盘演练;5.校企业合作,到企业里实习中、基层管理流程。

职业证书:可考取人力资源师四级。

四、第四阶段(第五期),中、高层管理者培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与领导意识。主要培养学生的:1.中、高层战略计划的制定能力;2.项目管理能力;3.人事管理与人事调动能力;4.市场开拓能力。

开设课程:企业经营战略管理、项目管理、人事管理与薪酬管理、营销策划、财务管理。

实训操作:1.聘请企业优秀中、高层管理者在校进行演说。2.以某企业为例制作企业战略计划;3.制定相关中、高层管理制度及相关图表;4.现场招聘演练;5.校企业合作,到企业里去实习。

五、第五阶段,顶岗实习。

阶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简表

参考文献:

[1]姚奇富.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高教研究》.2010,(0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蔡泽伟,姚奇富.高职教育要为现代制造业培训技能型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3-14.

[4]张芳向.技能型人才匮乏制约物流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06-01.

[5]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5,7,(3).

篇14

■51.56%的受调查者明确表示愿意到干部公选现场全面了解干部的现场反应,甚至参与现场提问

■最愿意选“言语实在、老实厚道型”、“大胆敢言、针砭时弊型”、“聪慧明辨、精明睿智型”的干部,最不愿意选“夸夸其谈、空有激情”的干部

■76.4%的受调查者喜欢干部在演讲答辩中穿戴朴素而非西装革履,65.56%的受调查者欣赏脱稿演讲方式,半数受调查者表示对竞选者没有年龄偏好

公推公选已成为选拔任用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在近期南京市公推公选尘埃落定之后,我们需进一步深入反思公推公选机制。与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公推公选、电视网络直播相比,群众究竟如何看待公选,有哪些公选偏好,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等,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创新选举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08年4月,人民论坛杂志社在人民网、人民论坛网上进行了专题调查(共有3224人参与网络调查),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度分析和点评。

群众参与意识强烈,现场参与成最大愿望

“如果条件许可,你更喜欢通过何种方式了解和参与干部竞选?”调查结果显示,“到演讲答辩现场,全面了解干部现场反应”、“现场提问,并要求候选干部限时答辩”排在了前两位,占受调查者的51.56%。此后是“任前公示或民主测评等方式”和“收看电视、网络直播”,最不愿意采用的方式是电话或短信方式。也有部分受调查者表示以上形式都可以。记者随机采访的部分市民纷纷表示:“如果条件许可,我们愿意到现场。”

以上投票参与次序的选择显示出,公民参与呈现出直接主动参与优先,间接被动参与其次的特征。全国首位“公推公选”市长吴晓东向记者表示,“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是公推公选制度改革的意义所在。

目前“公推公选”一定程度上还是干部范围内的事情,即推选者和候选推荐人均是干部。例如2003年“公推公选”的沛县县长候选推荐人得以产生,首轮全市700多位处级干部投票;此后近30位市级干部投票;江苏省委组织部考察、徐州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徐州市30余名市委委员差额票决;最后由人大常委投票确认。此次南京市公推公选,已经有了相当的进步。但参加公推公选的大多数仍是领导干部和市人大常委,普通群众仅35人,仅占总人数的18%左右。为此,专家指出,如果当地群众参与度很低,“干部选干部”的形式能否与传统意义上的“公选”等同起来,有待商榷。

当然,从操作技术上而言,我们很难满足群众都到现场投上一票或当面提问的要求,但从中可以看出民众的民主参与意识是十分强烈的,必须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实现群众的参与愿望。实际上,为充分体现民意,近年来不少地方在确定正式候选人时,都把民意测验得分在总分中的比重提得很高,有的还达到50%以上。但从实际情况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部分群众受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目前还存在一定难度。近日,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王奇在记者会上指出今后的竞选可通过设立现场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网民评议等渠道,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85.6%的受调查者认为,公选要在群众认同度上做足文章

毋庸置疑,公推公选对于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班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本次调查显示,85.6%的受调查者认为,选官仍要在群众公信度上做足文章。

从各地实践看,公推公选一般包括如下环节:公开报名、民主推荐、驻点调研、演讲答辩和现场测评、组织考察初步人选、党委票决、人大票决、任前公示等程序。关于公开报名时对竞选人的资格条件限制,网友们提出了较大的质疑:“按照预定人选,确定‘公推公选’条件,想提拔谁,基本上能做到提拔谁。”

据报道,2007年,某县级市在“公推公选”部分镇人民政府镇长《简章》中明确规定,推选对象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3年以上工作经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在全市副科级以上岗位任职2年以上;等等。如此限定怎能不使人误解为依然是在“少数人中选人”。专家指出,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应当尽量宽泛些,避免组织部圈定人员的嫌疑。

评委在公推公选干部过程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评委“不会评”、“不公评”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此次南京市公推公选就因评委一度提问迟疑而广受质疑。“作为评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评判尺度与技巧,善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发现考生是否具备认识问题的敏锐性,解决问题的独创性。而不是对照标准答案去‘套’分数。”“评委不能打‘感情分’、‘印象分’、‘平均分’,也不能‘跟着感觉走’。”受访者纷纷表示。

为此,公推公选要扩大考察范围,并坚定地依靠群众来选人用人。但与此同时,要严防“跑民”变“贿选”的情况。据媒体披露,花钱买选票已经在一些地方出现。某地2007年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买一张选票没有200―300元,是不行的。

在实际操作中,公选工作成本较高是公认的:费时,搞一次公选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费力,从推荐、面试、笔试、考察,可谓兴师动众;费钱,不少地方公选花费数额惊人,选几个人就花掉三四十万元。“降低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将好事办好”是群众的共同心声。

群众公选偏好种种

调查结果显示,87.09%的受调查者对干部在公选中的表现表示“一般”或“不满意”。为什么受调查者对干部的表示满意度并不高呢?

演说内容偏好。“你认为竞选演说应该着重谈哪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结合当地情况,分析社会发展形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对竞选岗位的认识和未来工作规划”。“个人的性格特征及优缺点”和“工作业绩”并不是受调查者最看重的。

上述结果表明,公选需要在答辩命题的内容设计上进一步完善,更加突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地方都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一些针对性很强的题目。以“公推公选”乡镇长为例,有些地方命题结构几乎全是针对农村工作。这样的命题方式不利于年轻有为、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干部脱颖而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