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学生 综合素质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49-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传统高校教育体系中,学生只要应试成绩优秀即可,综合素质的提升则显得不屑一顾。长此以往,不少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业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十分欠缺。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成为了每个教育人士广泛思考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综合素质的基本概述
综合素质顾名思义是其包括的内容是多维而不是单一的。一般情况下,除了文化素质之外,综合素质还包括有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而只有当一个大学生具有相当水平的综合素质之后才能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也才能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综合素质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真正取得成功的主要素质,也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新时期下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就业能力提升的主要策略
(一)转变观念,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对一个大学生而言,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其应该具备的“第一要务”。专业知识是否过硬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就业之路是否顺畅。即便有的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多少关系,但是其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复”的过程,这也是每一个职场人士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总而言之,不管大学生的专业究竟是什么,其都会在自己未来的职场或多或少使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质的飞跃。
(二)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高校大学生而言,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就业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世界变化莫测,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方式,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近年来,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不但需要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而且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爱岗敬业的作风。同时,大学生还应该将个人荣辱与单位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个人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为单位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2.不断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当今社会下,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显得至关重要。每个大学生都应该不断强化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依法办事,积极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3.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的提升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管是何种专业的大学生,也不管其最终选择怎样的工作岗位,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其势必能够很好地胜任任何一个岗位,并在这个岗位上不断地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一个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而完备的人文素质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4.不断吸取内容各异的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是一个人文化底蕴的基础,而文化底蕴则关系着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大学生应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吸收,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此过程中,阅读无疑是一项既经济又简便且又能提升综合素质的最佳方法,值得大学生选择和使用。
5.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关系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健康发展。不少大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十分出色,但是其自身的心理防线却十分脆弱,无法承受压力和打击,一旦遇事就变得“溃不成军”。很显然,这样的大学生明显与当代社会的需求格格不入。因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增加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挫折中“越挫越勇”,越来越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结语
在新时期下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高校学生必须紧跟r代步伐,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与步骤,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修为,逐渐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创造力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创新创业教育从根本上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学生不仅能轻松应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就业冲击,更要使大学生在各方面出类拔萃,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提高职业生涯中的适应性与开拓性。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它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规划、自我监控,而且能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身与外界环境要求上的差距,从而实施自我调节、自我总结和自我补救。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创新创业背景下,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一)内涵
自主,即自觉主动之义,与被动胁迫相对。自主学习,即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与消极被动、机械式学习相反。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自主规划、自觉管理、积极实施,并对学习结果主动负责的一种综合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个体提高学业成绩,最终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而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在被动状态下学习,缺乏积极的求知欲,没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因而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身学习的基础,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活到老,学到老”理念保持一致。通过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更有利于提高个人整体素质,从而在职业生涯中发挥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构成要素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构成要素包括多个方面。一般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由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几个方面构成,它们共同对个体的自主学习活动产生作用。
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等的认识,学习方面的自我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自觉意识。它可以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充满目的性,并且有掌控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能够自觉地寻找好的学习方法,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自我规划是学习者对个人学习活动的整体设计与筹划,它引导学习者按照一定的步骤有计划、有系统地完成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有序展开。自我管理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个人行为的一种自觉调控,通过有意识地调节学习行为而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更高效,更顺利地实现预定目标。自我监控是深层次的自我管理,倾向于以强制性的心理暗示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一旦出现不利于学习活动的思想或行为时,会自觉主动地制止这种行为,并马上调整,直至产生有利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思想和行为。自我评价是学习者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进行中肯的价值判断,并指导自己不断改进行为,以便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以上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使学习者在自觉主动的状态下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清楚而明确的意识,形成科学合理的运行方案,并积极协调、严格管束自己的行为,通过中肯的价值判断最终使自己的学习活动高效而快捷,达到预定的目的。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与市场竞争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早已打破过去按部就班、被动接受、唯分数论的模式,而是要求学习者首先树立起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进而形成自我求知、自我拓展、自我成长的勇气与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
(一)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创业不是单凭勇气或精神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以坚实的知识底蕴为依托,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其它领域的相关知识为资本,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转化为某种商业性产品或机遇。因此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将来成就自我的必备条件,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为自己的创新创业夯实基础。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以学生自觉主动、自发自愿的学习方式为主,只有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将一切闲暇时间有效利用,才能将校内外各种学习资源化为己有。久而久之,其学习效果将远远超出课堂范围,其知识深度与广度也将突破专业局限,积累起雄厚的知识基底,为其将来的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供给。
(二)创新创业精神的养成有赖于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创新创业不仅需要知识基础,也需要踏实肯干、勇于开拓、敢于尝试的精神与品格。这种品格与每个人的先天气质、性格有关,但也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塑造。自主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大学生在长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必须锻炼出强大的克服惰性的勇气,才能产生积极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只有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持续不断地展开自主学习。因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能够积累大量的知识,更能锻炼自己的精神、意志与品格;不仅能够训练自己的规划能力,更能够训练自己吃苦耐劳、甘于寂寞、善于管理个人活动、调控个人情绪、约束个人行为、做出合理价值判断的一系列品质与能力。这一系列的能力、品格与精神恰恰是一个创新创业者所必须的。
(三)创新创业能力的获得来源于自主学习的经历
善于自主学习的人具备从实践中汲取经验的敏锐性。他们善于把握一切有利的时机,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并从中得到历练,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创新创业需要知识与能力的完美结合,缺乏能力则难以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甚至导致失败,而通过自主学习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人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的人本身就具备他人无可比拟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创新创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三、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是创新创业背景下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高层次要求,只有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对自己的学业真正负起责任,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获得综合素质上的提升。因此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辩证法指出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当高校制定出一系列综合素质培养的蓝图时,这一出发点及预期目标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否有了蓝图就一定能实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呢?显然,大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综合素质培养蓝图是否产生作用关键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恰恰决定了个人综合素质是否能够得以提升。拥有强大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就会比较强烈,学习的动力也会很强,就能主动地为自己的个人发展提出规划,选择适宜的途径与方法,捕捉提升自我的各种机遇。当这样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所以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
(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在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目标、方法、途径,也需要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外界环境的支持,但从根本上来说,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所在。其原因有三,首先,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创新创造素质,这几个方面的素质都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当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时,个体会主动修正自己的思想与言行,会主动获取有益的科学文化知识,会自觉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创新创造的想法并有意识地锻炼个人能力。其次,只有当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提升时,个人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发现自己在素质方面的不足,并主动采取措施加以弥补,以使个人综合素质得以完善和提升。第三,综合素质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而创新创造本身是非常个人化的一种素质,不是通过简单的大学课程设置或教学改革就能够实现的,最终还是有赖于每个人的自我发现或自我成长,因此这是离不开自主学习的。
(三)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自主学习能力强的人其综合素质提升就会比较快,而且全面。反过来,综合素质高的人一定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笔者通过访谈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获得过国家级奖学金的大学生往往在年级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这种综合排名是将学生的课业成绩、德育赋分、参加校园活动(竞赛、演出、公益等)赋分、实践(实习、见习、社会活动)赋分等方面加以综合而得来的,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这类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其自我规划、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能力都比较强,这恰恰说明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
四、以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素质是人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一种身心特征和基本品质结构[1],它是先天与后天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人的素质既受其先天生理基础的影响,也与其后天所接受的教育及环境影响分不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而综合素质的培养又离不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创新创业大背景下,以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一)构建自主学习体系,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的课堂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内容与程序,但课堂学习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要完成自我在知识积累上的飞跃,没有完善的自主学习体系显然是不行的。因此高校除了不断完善课程结构与课堂教学模式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自主学习体系,使学生在课堂以外也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文化知识的积累。应该从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过程的指导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几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评估个人学习能力,制定科学的自主学习目标
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制定出与所学专业相符合的自主学习目标。这一目标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在一定时间段完成,并获得相应的效果。有了这样的自主学习目标,就能够引领学生不断前进,不断向着高一级的目标迈进。他们即使离开课堂也能够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久而久之其文化知识的积累将大大超出课堂范围。
2.引导学生选择与目标相一致的学习内容,并体现个人志趣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由学习”,一般不受学校培养目标的控制,但为了增强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选取相应的学习内容,避免做无用功。如,列出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清单,包括需要探究的一个个问题、需要阅读的书目、需要参加的实践活动、需要完成的书目报告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志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个人志趣的引导下进行的自主学习必将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协助学生设定个人学习计划,对学习过程加以指导
自主学习是个人行为。为了使这种个人行为更加有效,学校可委派专人帮助学生设定个人学习计划,从而增强自主学习的系统性,避免毫无章法的盲目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是需要时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能会丧失之前所产生的学习愿望,也可能受其它因素影响而发生态度上的转变。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指导,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意见,这将有助于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持续进行下去。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就业能力;就业质量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报告中明确了未来就业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各高校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差别,影响学生就业能力与质量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职生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1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我国高职教育开始由以规模发展为主转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发展阶段。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从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表现、参加学校各种各类活动所反映出的能力和素质以及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专业技术能力及较强事业心、责任感等综合素质较高者,但综合素质与高校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去甚远者也不在少数。存在的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因为没有明确的素质教育(除“思政课”外),实践上的素质教育队伍还没有形成。高职院校只注重教学,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素质教育的后果是:政治思想正确,但心理不健康;爱党爱国,但对职业不忠诚;终生从事的职业,却缺乏职业道德;外表象“绅士”,但不爱护公共卫生;知识丰富,但不会打理生活;思维有条理,但家里乱糟糟的;自尊心强,但不知道尊重他人;追求幸福,但不会享受生活;技术高级,但家庭水电小事解决不了;尊重上级,但处理不好同事关系;工作努力,但不知道自己的追求等等。
2 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而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青睐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高学历并非录用的惟一标准,企业需要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刚刚迈出校门走向社会,各种各样的压力会迎面而来,必须要快速的适应变化,并做好心理调整,以期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各种困难。
2)创新能力:现在的企业对员工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有敢为人先的意识,要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保持独立的思想,不轻易的附会他人想法,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3)独立的工作能力:企业关注一个人的独立工作能力,要求员工分解目标,确定自己的工作要求,不但要具体实施工作,而且还要具有为保证自已所负责工作的顺利完成的能力。
4)团队合作能力:企业提倡员工要具有独立工作能力,但也同时强调员工应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的工作能力。集体的力量最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是所有企业希望看到的局面。
5)成熟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充分发挥员工知识和技能的保证。作为一个具有高知识水平的员工,一定要具备正确审视自己心理状态、调整其心理及行为的能力。
3 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1)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修养,必须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念为基础,夯实素质教育第一课堂主阵地。推进素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程大纲、进第一课堂的教育改革,不断完善与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体系,加快高职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在专业教学中,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准职业教育环境中扮演角色。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认同企业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真正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毕业生的就业预期适应社会需求与现实,切实做到自食其力。要对学生进行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都要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等相关选修课程,通过案例剖析、典型介绍、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宣传优秀毕业生创业事迹,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开展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策划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通常是指高职生通过校企文化熏染、技能教育,以及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景点,利用社团活动、创业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课程,加强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4)大学生从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之日起,注重自己的就业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要坚持共同育人的指导理念,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提供空间;高职生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提供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发扬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身竞争优势,促进动手实践能力自己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总之,高职生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成为应用技术性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才能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立武.西北民族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初探[J].2010.
[2]陈向平.素质教育与能力训练:高职人才培养的两翼[J].江苏高教,2010.
全面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发挥女职工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半边天”作用,是煤矿企业工会女工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分析当前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发展态势,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根原,提出了新思路、新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提升女工素质;问题原因;建议对策
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矿区安全生产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女职工队伍,建立发挥女职工人才资源的保障机制,优化女职工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为女职工提升综合素质搭建平台,使女职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当前,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女职工培训,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
一、问题与原因
一是基层单位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有些基层单位的领导缺乏对女工综合素质提升的意识。他们女工培训与单位完成安全生产任务无关要紧,搞培训学习,提升女工素质是找麻烦,添累赘。尤其是行政领导,只关心生产,对女职工工作不闻不问。他们认为:煤矿是男人主宰的天下,女人无关紧要,只要把八小时的事管好,不出事就行了。鉴于这样思想认识的存在,不能主动支持和组织职工提升素质,形成应付检查,图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没有把女职工建功立业提升素质工作放到工作日程上来,只是领导要求,应付差事罢了。
二是女职工自我提高意识不强。女职工在经历婚姻、家庭、生育子女三个阶段之后,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使得她们感到力不从心,学习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的上进心随之减退。家庭责任、学习障碍、畏难情绪等种种因素使她们失去了现学习、再充电的信心,缺乏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内动力,从心态上制约了女职工自我发展、自我素质的提高。
三是女工技能培训工作不到位。在工作实践中,女职工大多分布在矿井的机、运、通岗位上,这就凸显出女职工提升素质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不少主管对基层的职工培训工作抓的不严不细,一些负责人不光认识程度存在问题,应付差事,还轻视女工的心理占据上风,结果基层培训就成了答答卷子,念念规程,根本没有达到职工培训工作所要求的目的与效果。
四是女工旧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学习积极性;第二,缺乏竞争意识;第三,缺乏自信心。煤炭行业是较艰苦的行业,很多女职工总认为自己不用下井,只能从事一些井上较为轻闲的工作,且自己的文化水平低,不能像大学毕业生那样,从事技术工作,因此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认为女人不如男人,自己不如他人等心理反应,缺乏自信心。
二、思考与对策
(一)提升女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当好女职工学用技术带头人。首先要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的同志担任基层女工干部,其次要选拔热心女工工作、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素质较高的同志担任基层女工委员。使女工委员会不仅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矿区发展的新时期,女工干部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领域,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技术,而且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带领广大女职工勤奋工作,为矿区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女工干部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要综合分析女职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作出正确的处理和决定,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女工工作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女工干部尤其要转变观念、抛弃旧的、传统的工作模式,要耐心倾听女工的意见及要求,为女工说话、办事、反映女职工的呼声和要求,全方搭建起提升女工综合素质平台。
(二)教育广大女工提升学用技术的主动性。在煤炭企业,女职工担任着重要角色。要让广大女职工从思想上树立“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追求新知识、运用新技术的意识,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在广泛对职工思想动态调查,解惑答疑,为女职工解忧排难办实事上为突破点,一要教育女工运用技术,规范操作忠诚于自己的职业。二要教育女工树终身学习理念,从中培养和发现典型,全面总结推广,带动女工在岗位上争当学习型女职工。三要加强服务与指导工作。工会组织和女工干部要勇于实践“十个一”活动,深入基层,切实做好提升女工综合素素质的服务工作,帮助基层单位和女工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不断地将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工质做细做实做好。
(三)切实维护女职工学习权益,规范女职工提素工程。煤矿是高危行业,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内,要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不可忽视。要将充实完善女职工提素工程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女工提素工程,形成一整套女工提素运行机制,从源头上维护好女职工学习权益。同时,要认真深入持久地开展“女工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并将提升女工素质纳入活动重点内容,达到以活动带动学用技术,以精湛技术促岗位工作。要尽一切所能维护女工在岗的权益,在维护女职工在岗合法利益方面,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提倡工作中的人性化运作模式。与此同时,组织女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倾听并采纳女工的合理化意见,使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女职工“半边天”的作用。营造一个女职工学用技术、提升素质、奉献岗位、争当巾帼技本能手浓厚氛围。
(一)高校课程设置单一。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围绕专业知识设置的课程,普遍存在实践性课程不足的问题。在国外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视为高校教学的三大主要方面。大学生入学后,从事实验技能学习的时间可以达到1/3。而我国实践性课程教学普遍不足,例如,华北电力大学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加起来占总学分的15%,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规定的社会实践环节加起来仅占到7%。从总体情况来看,实践性课程一般占了总课程的10%-20%,如此低的比例会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不足,影响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高校文化氛围较弱。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我国高校普遍忽略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课堂内容的学习和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相关文化书籍阅读和宗教类、艺术类等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大有裨益的学习课程安排的很少,不利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三)大学生自身对综合素质培养的意识较弱。大学的学生对社会现状认识不足,对自身的职业发展缺少合理的规划,在读大学的过程中缺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一些学生只是单纯的完成自己的学业课程,而不会主动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以提高文化修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积极参加校园团体活动增强自身人际交往水平。
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合理确定大学生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与内容。如在理工科学生的选修课课程中一定要安排合理的文科类课程的内容,同样在文科类同学的学习课程中,也一定要安排合理数量的偏理科内容的学习,如科学研究方法内容的掌握。把学生学习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入结合起来共同学习,在提高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大学生本科专业的掌握。除此之外,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实践类课程在学生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道路上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增强就业过程中的自身竞争力。
(二)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大学毕业生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生活和自己的择业过程。同时,高校要把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宗教与艺术水平纳入自己的教学规划。如在学校组织有关讲座,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以开拓视野,弥补自身文化素养方面的缺失;组织更多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图书文化节,文化艺术作品展等活动。提高整个校园的文化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当再次面临择业的人生选择时,也可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添砖加瓦。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综合素质;对策
200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达到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也从原本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剧。另外,近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下降,就业形势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迫使老师和同学都在思考,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超越对手,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如何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解决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一、什么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来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外部竞争力和内部竞争力。外部竞争力主要包括学校的知名度、家庭背景、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学生户籍区别等。内部竞争力主要包括就业观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一个人的外部竞争力是不可变因素,因此只能从内部竞争力方面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一个人所具备的就业竞争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合作意识、适应能力、个性心理品质等。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和高校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1.知识缺乏及结构不合理
学生由于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专业知识的缺乏和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迫于就业的压力,学生片面重视英语、计算机等实用知识技能,热衷于考证考级,一部分学生因此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打好基础;第二,受到不合理的大学学习观点的影响,学生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造成学习领域狭窄,基础知识薄弱,导致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修养。这种知识的缺乏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直接导致学生的知识吸纳能力弱、更新能力慢,缺乏创新思维,也就制约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表达交际、合作沟通能力不够
高考的压力,让学生和家长几乎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影响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表达交际能力。有些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有的甚至不能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应付日常生活的各种交际,缺乏灵活处理的能力。另外,当今大学生个性特点愈加明显,我行我素,做事、说话不太注意别人的感受,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团结意识较为薄弱,不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这种表达交际、合作沟通能力不够直接导致一方面能力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失去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欠缺合作精神,制约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工作能力的发挥。
3.身体、心理素质不完备
在大学校园里,一些学生不能参加正常的体育课,天气稍有变化,就会感冒发烧,每年的新生军训,总有学生晕倒送医院的事发生。有些大学的校运会记录还是80年代的,至今无人打破。正如北师大一位校领导所说的,“大学生中看球的多,踢球的少;化妆的多,健美的少;讲营养的多,讲锻炼的少。”现代社会快而多变的生活节奏,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失衡。许多大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往往滞后于其生理和智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与障碍深深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适应控制能力,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不能承受压力,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各种心理情绪,遇事不冷静思考,一片慌乱。身体、心理素质不完备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不强,缺乏信心,说话不诚实,做事马虎,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高校在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结构单一,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陈旧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在社会大背景下都在实施学分制,这无疑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原因,很多高校在课程设计上还是延续原来的结构单一、重复低效,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衔接,专业分割严重,理论脱离实际。另外,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学计划单一,培养方式陈旧,从一开始就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校园文化缺乏实效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传统、风格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具有塑造良好的性格、高尚品格和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导向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高校存在忽视校园文化建设,或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实效的现象。表现为,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积极性不高,或者出于被迫参加。主要因为一方面是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单调,缺乏新意,是为了搞活动而活动,参加活动学生可能收到的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参加的积极性减退。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个人社交、网络游戏等更加私人化的活动,而没有老师去积极引导。
三、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首先,在培养方案上,根据社会、学科发展适时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使得专业教学计划方案保持科学性和合理性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其次,是在教学模式上,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也要注重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这样才能能好进行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更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就是:需要课程结构体系优化整合,建立多方向、系统化的课程结构。它既包括学科专业体系的综合和概括,建构新的学科体系和概念框架,整合专业科目结构体系,包括学生认知及思维形式与知识体系的统合,还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协调与整合。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深深入与横向拓宽结合起来。学科之间相互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交叉,并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
(二)高校推行非专业素质学分改革
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计划就是考虑到学生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全面的素质,即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完善非专业素质培养计划。非专业素质计划应包括“活动内容设计、建立评价体系、认证、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在活动内容设计方面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也要考虑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在评价体系和社会认同环节要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得到用人单位的支持,提高《大学生非专业素质认证证书》的认可度。
第二,依托各类学生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高校应考虑如何深化“挑战杯”竞赛,利用好社会、企业、媒体等资源,将学生的纸质计划付诸于实践,使竞赛真正成为增强学生实践经验、就业竞争力、创业激情的源泉。
第三,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学生干部的培养。坚持校园文化活动走精品化、品牌化的方向,开展深受广大学生喜欢的第二课堂活动,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平台。
(三)学生自身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1.营造自我综合素质提升的有利环境
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活动能力,学校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让学生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全面提升自己的心理能力和其他身心技能。浓郁的校园文化和进取奋斗的精神都极利于学生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
2.学生学会积极的综合素质自我强化
一是学校要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多去鼓励学生,减轻学生的自卑心理,让学生建立信心。二是学生学会驾驭自己的负面情绪,努力发掘、利用每一种情绪的积极因素,锻炼自己的承压能力和适应能力。三是学生在平时的学生干部和实践工作中要培养对待工作的责任感,坚忍不拔的毅力,细心、勤奋、敬业的良好品质。四是在平时注重锻炼自己和别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3.大学生自己有计划开展综合素质提升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能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于实际,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要有计划进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包括外出参观、社会调查、社区挂职锻炼、专业实习、组织专题活动、参与学生社团、学生会干部等等,在这些具有多功能的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职业角色和就业心理强化。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体会到工作的艰辛,知道生活的不易,不仅会增加其对工作的责任感,更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1]张炳武.注重素质培养 提高大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4).
[2]王雷.浅议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科教文汇,2009(6).
[3]刘玉琢,齐乐.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J].科技信息,2008(34).
[4]张建政,等.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就业竞争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9).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门类,主要研究大自然中生物的结构、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我国科技发展的要求,具有高素质的生物人才逐渐成为了我国非常需要的人才类型,而这一重要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到了教育部门的肩上。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生物学科就被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设置了。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是学生系统接受生物知识的开始,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时刻明确自己肩上的重担,为搞好生物教学工作而多加努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学工作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生物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生物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工作。
一、生物教师素质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生物教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然而,新课改虽然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了,但是成效却不甚理想。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素质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生物教师依然是沿袭着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中考作为教学工作的指挥棒,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原本生动有趣的生物课上得死气沉沉,很多学生一提到生物课就觉得痛苦不堪。
二、新课改下生物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生物学科本身的学科性质就决定了生物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很多优势,那么作为生物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生物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够满足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对于生物教学工作的要求并发挥出生物学科的优势呢?
1.素质教育理念
新课改的实质就是实现素质教育,因此,要想成为新课改理念下的合格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素质教育理念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明确地知道在素质教育之下,应该瞄准的方向,应当采取的方法,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够为接下来的素质教育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2.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科技的发展
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教学背景和教学模式下,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都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更多地是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因此,当教师在进行知识充电的时候,还要注意让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新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大到航天技术、卫星发射,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无一不涉及生物技术,不仅如此,迅猛发展的当下,各种生物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生物教师千万不能在教材不换的情况下,所教授的内容也不作任何更新,否则很容易就会使得教学内容被淘汰。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把教学内容同一些前沿科技结合起来,以增强知识的时代性和实际应用性。
3.重视教学能力素养的提升
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以外,卓越的教学能力素养也是成为优秀教师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究竟教学能力指的是什么呢?所谓教学能力就是指教师利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并达到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学能力包含很多的内容,像是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提问能力等。只有在这些方面具有扎实的功底,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朝着理想的方向行进。
4.重视实验能力素养的提升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教学占了生物教学工作相当大的比例,并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也是生物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顺利实现实验教学目标,自己首先就要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很多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认为生物实验不是教学的重点,甚至用“记实验、背实验”的方式来代替实验教学,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的实验能力也会被荒废,而一旦教师的实验能力都有限,那么教师就会更加排斥实验教学,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得生物学科变成了死记硬背的学科,失去了它本身应当具备的诸多功能。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勤学多练,需要动手的时候一定要动手,具备实验条件的一定不要用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来代替实验教学。总之,只有自己的实验能力提上去了,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途径
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的方法
(一)提高老师人文素质,以老师为榜样
在大多数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和老师在一起,他们与老师的接触是最为频繁的,因此老师的人文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于音乐高校老师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学生都可以体会到音乐教学中的人文气息,老师要灵活的运用自己的人文修养来不断地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子,为学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有了追求的方面和前进的动力,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修养。对于音乐高校来说,他们需要加大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挑选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音乐专业教师,如果学校的招收人数不断增多,学校依然应当认真的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音乐专业老师,学校在后期还要对教师进行一些培训,给与老师外出进修的机会,也可以在各个音乐专业学校之间进行相互的密切交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加大对于音乐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是学校应当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二)增强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渗透
在音乐专业的课程设计中,不断地进行人文课程的渗透,将音乐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尽量的融合在一起,学生在接受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但是想要加强这种学科的互动性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建立相关的制度来维护,为音乐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需要将音乐课程和人文课程相互融合,将需要对于音乐专业课程进行一定的简化与合并,例如: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外国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我们可以将其合并为《中外音乐简史》,然后在其中添加人文性的元素,让该部分课程更加具有系统性。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由于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课程也是非常少的,增加人文课程也会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让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对音乐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
学校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可靠途径,音乐可以让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提高,因此音乐也可以说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的许多大学都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技术传授给学生,这种看待音乐的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音乐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可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音乐优秀人才,不可以将音乐教育功利化和工具化。学校可以给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并且在开展校园人文建设时要具有针对性,营造好的人文氛围,如;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人文化的规划,校园建筑具有人文气息的命名以及校园园林的人文化设计,并且在其中融入艺术元素,让音乐专业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于他们的关注,彰显出本校音乐教育的特色。创建校刊、校报、校园网络等媒介来不断地向学生宣传音乐专业文化以及人文素质,让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实现同步发展。
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音乐专业学生课程改革
首先,学校要对音乐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统一,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内涵和综合素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让老师们能够充分的意识到这一点,老师加强对于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的专心培养,学校在设置相应的音乐专业课程的同时设置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气氛活跃的选修课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可以选修各种语言课程,这让学生对于外国音乐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掌握了一门基础的语言,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会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同时对于选修课采取学分制,每个学生至少拿到两个学分,选修一门拿到一个学分,如果有些学生对于选修课中的一些课程非常感兴趣,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选修多门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音乐专业学生教学方式改革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对于一些音乐专业学习能力较高而综合素质偏低的学生我们要具有针对性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合作学习法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合作学习法的使用中,学生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他们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更加的能够懂得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音乐活动,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终身难忘的一次宝贵经历。
(三)当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良好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被应用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在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中,他们对于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的需求更加突出,学生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软件、音响技术、音频编辑设备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多媒体制造能力。在现代先进的教学资源的帮助下,学生的音乐应用能力的到全面的提高,而且学生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以求适应各种先进设备的操作要求,学生在提高自己的音乐专业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会让他们的对于现代新型设备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何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相关文章:
1.用什么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大学生音乐素养
2.大学生音乐素养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
3.浅谈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教师 学生 综合素质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36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学校教育教学为社会提供着源源不断地人才支持,而人才的培养,又往往与教师的培养策略息息相关。相比之下,庸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综合能力比较高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虽然教师不是绝对学生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所谓“师傅领进门,成才在个人”,如果教师在最初的阶段,没有给学生指出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没有给学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那么,学生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要走的弯路必然会非常多。因此,针对教育这个大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注重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在教师个人素质得到提升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策略地助力学生在求学道路上少走弯路,继而更好地更高效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最终为社会所需要。
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促使教师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呢?接下来,笔者就与大家一同来探究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加强对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是提升教师个人素质的有效方法,与时俱进是教育教学能够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在新课改的教学新形势下,学校除了要及时地根据教育部门出台的教学改革策略,制定自身的教学策略之外,还要及时审时度势,对教师群体进行及时的培训工作,这一策略的关键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可以及时地组织教师们对当下新实行的教学改革策略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从而对新课改这个新的概念有一个更为准确而到位的诠释和理解。
第二,通过对教师这个群体的培训,教师可以对自身的教学策略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最新的参考依据,为学生制定出更合时宜,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新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三,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对于学校总体教学实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不仅可以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同时,也可以促使学校的教学总水平有所提升,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局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化教学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说到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化教学水平,实质上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教师的个人着装是否要更加得体;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要及时地改善;教师的课堂互动形式是否要及时地改进;教师与学生相处及其对学生评价的原则是否要进行改善等等方面。
要想使得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有所提升,这些方面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基本内容,也是需要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内容。
其次,加强对教师个人阶段性教学监测和检查工作的力度,使得教师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业绩,也是能够促使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策略。没有压力就难有动力,面对新课改的教学新形势,我们要想使得学校教师的教学策略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助力学校的教学水平获得提升,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检查和检测力度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在这种形式下,教师才能及时地变压力为动力。为了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够在众多同事中取得优秀,他们必然会在教学中多下工夫,为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而不懈的奋斗。这种方式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特别是教学水平来讲,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定期通过听课、讲课比赛、笔试考查等相关形式,对教师近期的教学情况进行摸底和检查,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就会自觉地在平时的教学和备课工作中,有意识地对自己严格要求,从而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促使教师的个人能力不断提升。
再次,开展教职工教学竞技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互相竞争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一种能够促使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提高个人教学业绩的好方法。竞争与合作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式,为了更加有力地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教学竞赛和个人特长竞赛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检查和督促,从而使得教师能够在不断严格要求自身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就拿语文教学来讲,一般的教师可能只是照本宣科的给学生讲解生字词、讲解文本大意和中心思想,让学生背诵经典段落等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果我们能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一定的要求,组织的活动能够吸引教师的兴趣,那么,他们必然会积极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善,力争以多样化而丰富的形式开展好每一次的课堂授课,真正使得学生能够在愉悦而享受的氛围中学习到新鲜的知识。
最后,建立更为标准而积极的职称和奖励机制,促使教师更加自觉地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这也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综合素质,助力教师教学水平得以提升的关键。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对教师的教学严格要求,而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作为支撑,那么,教师在长期的压制下,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不满和抗议。如果,我们能够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自觉地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以便于更好地适应于学校教学的需求,那么,这种形式才是最恰而且持久的。
关键词:保障体制;监管体系;运行体系;主题交流会
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内涵概述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系由如下三大机构为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而共同践行的一大系统项目:其一,;其二,教育部;其三,全国学联。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规划根据当前先进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展开了恰当的规划。此规划以促进高职学生科学素质及人文素质的有效提升为终极目标,以更好地推动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分析
1.学校领导未充分关注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就当前而言,学校领导未充分关注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是我国素质拓展计划无法取得较好成效的根本原因。鉴于这一因素,学校与素质拓展规划相关的环节便无法得到统一的规划及推行,共青团组织便成了促进素质拓展计划推行的唯一团体。
2.各管理部门未充分落实素质拓展计划
除学校领导未给予素质拓展规划的实施充分关注外,各管理部门未恰当落实素质拓展规划亦是当前阻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规划有序实施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如下不足:其一,管理人员不稳定;其二,学校未针对综合素质拓展规划为管理工作者提供专业的培训。诸如此类因素便造成了素质拓展规划无法顺利申报、审批的情况出现。
3.素质拓展规划参加面分化严重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规划参加面分化严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鉴于地区经济悬殊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各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前所具有的受教育水平通常良莠不齐,此因素势必造成学生课外活动能力有高有低情况的出现。在素质拓展规划推行过程中,那些性格开朗、具有多种特长爱好、喜欢和别人交流的学生通常会对素质拓展规划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但是那些性格内敛、不具有特长、不喜欢和别人交流的学生却会在活动中表现得特别没活力,不仅缺少参加的兴趣,亦缺乏于活动里胜出的能力,如此便造成了学生素质拓展规划参加面严重分化的情况出现。
其二,目前很多学生均抱有这样的心态:参加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规划相关的活动会耽误自己的学习,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成绩的提升,很多同学都会拒绝参加与素质拓展规划相关的活动。
三、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有序实施的措施
1.创建一整套健全的素质拓展保障体制
如果各高职院校领导希望综合素质拓展规划能够在本校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应为其提供健全的保障机制。所以各高职院校应当仔细贯彻如下与综合素质拓展规划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其一,校团委;其二,学生处;其三,教务处;创建一整套健全的、恰当的素质拓展保障体制,以确保本院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序提升。
2.创建一整套完备的监管体系及运行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规划系一项兼具如下特性的系统工程:其一,时代性;其二,创新性;其三,实效性。正是因为上述特性的存在,所以此项工程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所以各大高职院校理应创建一整套完备的监管体系及运行体系,以确保素质拓展规划的顺利运行。
3.举办素质教育主题交流会及培训班,加深学生对素质教育规划的了解
近年来,鉴于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拓展规划落实范围的进一步拓宽,各高职院校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素质拓展保障体系。尽管如此,仍然有部分学校的素质拓展工作缺乏学生这一关键性群体的支持。所以各高职院校理应从如下两方面出发,加深学生对素质教育规划的了解,以有效地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一,举办素质教育主题交流会;其二,开办素质教育培训班。
4.开展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取得社会的认可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规划的有序运转,不但需要各校师生的理解及支持,熟悉其核心意义及与之相关的申报依据与步骤;同时还需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如此各校综合素质规则的推行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后劲。所以各高职院校理应开展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让社会对素质教育规划有所了解,为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规划必须获得社会各界及本校师生的共同支持,这样其发展才会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各高职院校理应采取创建完备的素质拓展保障体系、监管体系及运行体系,举办素质教育主题交流会、培训班及开展各式各样宣传活动的方式,取得广泛的支持,为自身素质教育规划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音乐专业学校注重的就是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为了我国的音乐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音乐专业学校必须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目前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音乐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达到社会对于他们的要求,因此提高音乐专业学生各种素质能够提高学校的地位,提高学校在招生方面的竞争力,为音乐专业学校吸引更多的音乐人才。
一、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音乐人才,对音乐专业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教育是其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学校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能够快速的提升多数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学生主要是将音乐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进行各种学习和实际练习,而忽略了音乐学科的人文性,使得大部分的学生人文价值的缺失。许多的高校发现了这种教育模式下的种种问题,因此开始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关注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在提高学生音乐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对于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不断完善。音乐专业学校培养的是祖国未来的音乐工作者,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音乐工作者,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而好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必须要在良好的素质之上建立起来。
二、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提高老师人文素质,以老师为榜样
在大多数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和老师在一起,他们与老师的接触是最为频繁的,因此老师的人文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于音乐高校老师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学生都可以体会到音乐教学中的人文气息,老师要灵活的运用自己的人文修养来不断地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子,为学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有了追求的方面和前进的动力,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修养。对于音乐高校来说,他们需要加大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挑选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音乐专业教师,如果学校的招收人数不断增多,学校依然应当认真的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音乐专业老师,学校在后期还要对教师进行一些培训,给与老师外出进修的机会,也可以在各个音乐专业学校之间进行相互的密切交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加大对于音乐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是学校应当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二)增强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渗透
在音乐专业的课程设计中,不断地进行人文课程的渗透,将音乐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尽量的融合在一起,学生在接受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但是想要加强这种学科的互动性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建立相关的制度来维护,为音乐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需要将音乐课程和人文课程相互融合,将需要对于音乐专业课程进行一定的简化与合并,例如: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外国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我们可以将其合并为《中外音乐简史》,然后在其中添加人文性的元素,让该部分课程更加具有系统性。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由于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课程也是非常少的,增加人文课程也会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让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对音乐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
学校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可靠途径,音乐可以让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提高,因此音乐也可以说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的许多大学都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技术传授给学生,这种看待音乐的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音乐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可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音乐优秀人才,不可以将音乐教育功利化和工具化。学校可以给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并且在开展校园人文建设时要具有针对性,营造好的人文氛围,如;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人文化的规划,校园建筑具有人文气息的命名以及校园园林的人文化设计,并且在其中融入艺术元素,让音乐专业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于他们的关注,彰显出本校音乐教育的特色。创建校刊、校报、校园网络等媒介来不断地向学生宣传音乐专业文化以及人文素质,让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实现同步发展。
三、音乐专业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
大部分的音乐专业学生在就读高中的时候就很难在课堂上接触到自然科学,所以他们的自然科学素质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现代的音乐人才不得不具备一些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现在学校为音乐专业学生开设各种具有实际作用的课程,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音乐专业的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从中寻找音乐的灵感,同时可以为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让音乐专业的学生来更多的了解自然文化知识,在提高自身艺术素质的同时也会提高自然科学素质,一举两得。
四、音乐专业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该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作为一名艺术生,必须具备强大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各种艺术活动之中,将创新意识应用到表现艺术作品的各个环节,不断地探索出新知识、新技巧、以前人的丰富经验作为基础,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
例如:老师为学生准备一段视频,让音乐专业的学生为这段视频配上一段音乐,首先学生需要理解这段视频的主题,以此为根据,对于每个小片段进行分析,提出新的想法,不能拘束于过去的经验,学生要不断地想象这个画面,感受身处这个环境中的人的情感,在不断地想象之中,根据自己深厚的音乐基础,制造出符合自己内心作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不断地思考,联想,对于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的锻炼是非常有用的。
五、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音乐专业学生课程改革
首先,学校要对音乐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统一,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内涵和综合素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让老师们能够充分的意识到这一点,老师加强对于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的专心培养,学校在设置相应的音乐专业课程的同时设置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气氛活跃的选修课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可以选修各种语言课程,这让学生对于外国音乐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掌握了一门基础的语言,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会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同时对于选修课采取学分制,每个学生至少拿到两个学分,选修一门拿到一个学分,如果有些学生对于选修课中的一些课程非常感兴趣,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选修多门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音乐专业学生教学方式改革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对于一些音乐专业学习能力较高而综合素质偏低的学生我们要具有针对性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合作学习法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合作学习法的使用中,学生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他们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更加的能够懂得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音乐活动,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终身难忘的一次宝贵经历。
(三)当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良好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被应用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在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中,他们对于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的需求更加突出,学生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软件、音响技术、音频编辑设备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多媒体制造能力。在现代先进的教学资源的帮助下,学生的音乐应用能力的到全面的提高,而且学生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以求适应各种先进设备的操作要求,学生在提高自己的音乐专业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会让他们的对于现代新型设备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要将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内容来抓。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要侧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而综合能力发展,要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为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地提升,既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在技能方面予以提升。一个优秀的教师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素养,然而在语文教学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上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也要精心研究语文这门学科到底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笔者将主要围绕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素养的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理念和内容分析
初中语文这门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不断的积累基础的语言文化功底,熟悉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也能够在这样的训练中得到启发和培养。所以,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语文知识,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要抓的一个方面,利用科学的教学计划安排,让学生一步步地夯实基础,提高他们的总体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让学生不断的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应用和具体的创新使用结合起来,逐渐让学生熟悉自己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需要具备的心态需要完成的练习,需要具备的能力。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更好的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另外,在学习中也能够有更加积极主动的表现。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教师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培养内容,所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广泛的查阅资源,这样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二、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实践水平
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实践学习,也分课内与课外,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好课内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就能够有更充分的实践机会,更充分的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内容,更熟悉的运用语文的基础知识,去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学习,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帮互助,在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时,他们可以通过充分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当然,在这样的模式当中,学生也能够因为彼此之间的交流而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运用语言文字功底的能力。教师要创新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一些活动,能够根据教师教学目标的需要,通过角色扮演,自主进行讨论,组建课下的兴趣小组等形式,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的具体安排。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上积极踊跃的参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的开展,能够在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感受到语文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师德;师才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90-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已逐渐将教师的发展看作核心要素之一,甚至将其视为学校教育与教学革新的心脏。因此,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不容忽视。
1 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自我提升与发展的内容
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应是综合的,概括起来是由“德”和“才”两方面构成。所谓“德”就是说高等学校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能为人师表。所谓“才”,主要是指高等学校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高等学校教师的“德”与“才”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1.1 师德是大学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之魂
师德,包括学术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大学英语教师从事的是学术职业, 因此应当具有学术道德的素养;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又为人师表,因此还应具有包括服务精神、自律精神、创新精神等在内的教师职业道德。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林崇德教授曾经说过,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师德体现的就是我们教师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师爱就是“师魂”。因此,师德是大学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之魂。
1.2 师才是大学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之本
所谓师才,主要包括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职业技能。教师的根本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师才也就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之根本。
1.2.1 学术水平 高等学校教师是一种以学术研究为主的职业,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大学英语教师始终处于学术的最前沿。因此,深厚的基础理论与宽阔的跨学科知识都是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所必需的。
1.2.2 职业技能 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教育知识与教学能力。要想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应当具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教育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力军,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探讨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也就成为了必须。
2 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自我提升与发展的途径
2.1 提升自身师德修养水平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所以教师的师德修养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首先通过政治、业务和师德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师德的深刻涵义;其次通过教育教学实践,逐步完成从“施教者”到“指导者”,从“独奏者”到“伴奏者”的角色转变;第三要虚心地向教育同行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教育经验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和教书育人的本领;第四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活动,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教育经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第五,既要通过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努力提高依法执教水平;又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培养健康的情感,提高师爱的质量。
2.2 提升自身学术水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只有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具备多元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1.学习现代语言学理论,更好地与英语语言教学相结合。2.学习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掌握英语教学的一般规律,熟悉教学步骤和措施,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学习外语学习理论(二语习得等),吸取听说法、交际法等国外教学法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入社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我们仍需要不断学习充电,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拓宽,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提升自身职业技能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技能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
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1.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尤其是对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2.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的方式达到教学相长、资源共享的目的。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组织教学,因材施教,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要重视科研。要从整体出发,针对课堂里的问题进行实际研究,要知道如果不把课堂作为研究对象的话,教师就没有立身之本和归属感。搞学术研究总是要向未知的世界挑战,好奇心、利他的精神和雄心壮志这三点是搞好科学研究的驱动力。还要经得住孤独的考验、敢于坐“冷板凳”。有没有经受得住孤独的考验的力量,这是能否在科学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关键。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欲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教科研的根本所在。
再次,要加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应积极为自己创造出外参观、观摩学习的机会。利用寒、暑假等下到工厂一线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问题的能力。
总之,师德是大学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之魂;师才是大学英语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之本。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会教,学生才能会学;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善学。因此,提升并发展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康庄.浅谈新趋势下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自我发展途径.人才与教育,2008.(7).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47-01
一、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教学不仅要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还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时展了,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时代呼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依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长处得到有效发挥,使学生掌握更多能够立足于社会的本领。老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因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学会“以理服人”,老师不能依靠自己的权威去压迫学生,要耐心为学生讲道理,逐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兴趣,将会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科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兴趣的指引下,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老师在教授幻灯片的制作方法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几张已经制作好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幻灯片,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制作出不同的图形。
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将信息技术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必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动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是学生是否对学习产生积极性与自觉性,只有在学习动机的指引下,学生才会倍加努力学习。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老师可以组织一次打字速度大比拼,看哪个学生的打字速度比较快,通过比赛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比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计算机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媒介,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的信息获取、整理与传递。学生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而且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又存在差别,因此,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那么势必会出现以下情况:信息技术基础好的学生难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基础差的学生听课存在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
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发挥。
在对学生进行远程教育时,要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计算机学习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老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五、进行素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作为老师应该明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一种超越社会的需要,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变得更加具有适应性、更加理性也更加具有道德性,以达到不断改善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进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出发,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进行有效指导,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具有很强说理性的教学艺术。不管是老师的语言,还是采用的教学方法,都要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教学的内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既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导,又需要老师进行侧面辅导,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六、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