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联网技术的组成范文

物联网技术的组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物联网技术的组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物联网技术的组成

篇1

【关键词】车联网技术 智慧交通 应用探究

为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确保城市交通的安全畅通,凭借物联网技术的强大技术优势发展城市智慧交通已经是大势所趋。车联网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车联网技术具有极强的优越性,同时车联网技术和城市智慧交通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车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对车联网技术实施城市智慧交通应用的探究。

一、车联网技术概述

(一)车联网技术的含义

车联网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车联网技术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诸如移动互联网技术、车辆传感技术、道路环境感知技术、专用短程通信技术、车辆定位技术等,来实施对车辆与道路环境之间以及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协同互动。在车联网运用到的诸多物联网先进技术之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对车联网的作用和意义最为重要。“车上网”是车联网的重要组成本分,但不是车联网的全部,车联网通过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具备了对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环境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能力,能实现对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环境之间的协调互动。在城市智慧交通的实践中,能实现交通中的诸多应用,诸如实现对场站和停车场的自动出入,实现行车的安全驾驶、实现交警的执法管理等。因此,车联网技术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专用短程通信技术的运用,能实现对城市交通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还能实现城市交通中的停车收费等交通应用。

(二)车联网技术的具体要求

车联网功能的实现具有一定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①参与城市交通运行的车辆,必须配置有性能较高的车载计算机,还需要具备GPS等相关的软件设备。另外,要求车内的电源供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为车联网的正常工作提供必要的能量支撑。②车联网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安全稳定的信息网络。因此,要保证车辆内具备稳定的通信讯号,以实现对车辆定位的功能和信息共享。同时,要保持车辆内网络的连续性,避免因为网络连续性不佳而出现的信息堆积和信息孤岛。③要确保车辆的车联网应用系统具备强大的处理海量、复杂数据的能力,以实现对拓扑结构产生的大量数据的处理。④要确保车辆行驶的道路周边具备完善的车联网配套设施,以实现车联网对车辆进行的外部信息的传送,实现车联网电子屏幕对车辆运行情况的正常显示。

二、车联网技术实施城市智慧交通的应用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具体应用。因此,车联网技术在实施城市智慧交通的应用中,同样要遵循物联网的基本架构。车联网技术的应用系统主要由前端感知层、中间传输层以及后端应用层组成。车联网技术主要通过前端感知层来实施对车辆所在的外部环境信息和车辆内部信息的感知,通过中间传输层实现对前端感知层收集到的车辆内部信息和车外环境信息的传输,最后通过后端应用层实现对车辆内部信息和车外环境信息的存储和处理。车联网技术通过这种前端感知层、中间传输层以及后端应用层的架构,可以实现各种城市智慧交通应用。

(一)智能化联网停车

现阶段,我国的停车技术还停留在人工和半人工服务结合管理的水平上。对于覆盖全市,实现联网服务和全自动化管理的停车技术,还比较罕见。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这种效率低下、品质较差的停车技术服务,导致了城市交通中停车难的严峻问题。另外,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路边停车管理严重缺失,各种小区、商业区都普遍存在停车难的现象。车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能对城市交通中辆的出入进行自动的识别和管理,还能够实现车辆的自动电子缴费,通过利用车联网技术的优势,可以实现全市范围内的智能化联网停车,构建成熟的联网停车收费、停车管理和相关信息服务的网络。

(二)城市拥堵管理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中的拥堵状况日益严重,尤其是在一些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域,数量巨大的车辆对城市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了严重的城市拥堵,使得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受到大幅度降低。为有效缓解城市核心商业区域的车辆拥堵,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可以对出入核心商业区的车辆收取合理的费用,以对商业区的车辆拥堵进行有效调节。车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应用中,通过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可以在保障城市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实现对城市车辆的实时通信和实时电子收费,能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三)安全驾车应用

车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应用中,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实现对车辆行驶道路周边信息的有效收集,也能通过专用短程通信技术获取实时的交通安全信息,为车辆行驶构建安全的环境。

三、结语

车联网技术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对于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要加强车联网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实现城市交通中的智能化联网停车,有效缓解城市交通中的车辆拥堵,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管理的水平,实现城市交通中行驶车辆的安全驾驶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咏平. 基于车联网技术开展城市智慧交通深度应用[J]. 中国公共安全, 2012,(17).

[2]孔繁宇. 车联网应用于哈尔滨市智能交通的前景[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5,(3).

篇2

关键词:物联网;关键技术;智能化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顾名思义,物联网是可以实现物物相连的新型网络,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物”加入到信息系统,将RFDI、无线传感技术等应用于“物”的感知、监控、管理的技术系统。物联网利用各种感知技术及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技术(RFID)、红外感应技术、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对现实世界中的物品进行智能感知和识别,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将“物”加入到网络互联中,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到人与物及物与物之间,即物联网将其用户端拓展和延伸到了任何物和物之间。物联网的基本特征有物联化、智能化、互联化、自动化、网络化、感知化。

1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技术早在1995年就被比尔盖茨提出。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给出了他们的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就是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2005年ITU在其名为“物的互联网”的年终报告中以新的通信维度来定义物联网,并预见物联网关键技术如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技术等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基于对物联网关键的研究,即通过传感器感知“物”的状态,我国中科院认为物联网是感知网。目前,韩国、日本均提出了本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美国更是将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有力武器,我国也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现在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图书馆、产品溯源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

感知层主要完成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感知与信息采集。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感知设备,提取设备的属性、状态及行为态势等有用信息,从而感知、识别目标。并将信息提供给网络层的其他设备以实现交流互通及资源共享。RFID标签和读写器、全球定位系统、各种传感器和M2M终端、摄像头等是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网络层。

网络层是由互联网与各种通信网络(电信网、广电网、移动通信网及其他专业网络)等基础网络设施组成的融合网络。主要负责接入、传送和管控来自感知层的信息,完成物联网应用层与感知层之间的数据传输、信息通信。

(3)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是行业专业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为行业的智能化应用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由支持物联网技术运行的各行各业的应用系统组成,为用户实现使用物联网的应用接口,为各种终端及用户设备提供应用服务。

3物联网核心技术

3.1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可工作于各种环境、无须人工干预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对象的各种数据。RFID可实现多个标签的同时识别,并能对高速运动的物体进行识别。RFID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3个部分组成。其技术标准有ISO/IEC10536,IS0/IEC 14443,IS0/IEC15693和ISO/IEC18000。应用最多的是ISO/IEC 14443和ISO/IEC15693。RFID具有识别穿透能力强、无线无源、安全防伪等特点,RFID技术与通讯、互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体的自动识别、定位、监控、追踪,因而成为物联网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3.2无线传感网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是高效、高稳定性的自组织的无线网络信息系统,具有分布式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无线传感器网内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物联网正是通过遍布在监控区域内的无数传感器及由它们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的无线传感网络,监测光、声音、温度、压力、运动等数据以感知物体的。传感器各节点相互协作,实现对监控区域内任意时间及地点的信息进行感知、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并通过网关连接到公用Internet网络,将信息给监测者。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技术主要有WLAN技术、UWB技术、Zigbee技术、RFID等。

3.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利用远程服务器或非本地的服务器的分布式计算机为网络用户提供计算、存储、软硬件等服务,具有大规模的并行计算能力和弹性增长的存储资源。云计算将海量数据的计算程序通过网络自动拆分成无数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同时完成,因而能够在数秒之内发挥与超级计算机同样的强大效能,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物联网中的传感设备时刻在采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处理,需要云计算能够实现海量数据处理需求的计算模型来支撑。为使用户有效使用数据,云计算通过灵活、协同、安全的资源共享将信息孤岛构造成一个大规模的、异构的资源池,从而为海量数据的高效利用提供支撑。

4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4.1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指为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将物联网技术中的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家庭的各种设备及家电的控制与管理,实现家居功能全智能自动化。目前已实现的功能包括自动灯光控制系统、安防控制系统、环境监控系统、自动家电控制系统等。

4.2智能图书馆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RFID(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加坡、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图书管理及用户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图书管理方面,实现了图书溯源,保证图书质量。在新书上架及图书典藏时,更易于对图书进行感知和定位。为用户提供智能身份识别、智能图书定位、智能图书导读等个性化服务。近年来更是与高校学科建设相结合,为高校的科研提供学科服务。

4.3食品溯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物联网技术特别是RFID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可能。利用RFID标签采集食品从养殖场到屠宰场最后到销售环节的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中央服务器,以供消费者查询验证,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信息透明,从而保证食品安全,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4.4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是将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通过对车辆、天气、路况、交通事故的实时感知与监控,实现智能交通监控、智能交通管理(实时、动态协调交通情况)、智能停车管理及不停车收费系统等。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篇3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诸多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成因纷繁复杂,其中监管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低是导致执法监管乏力不容忽视的原因。如何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亟需探讨和研究。物联网的兴起,加之已在民生领域大展身手,让人们看到依靠物联网技术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途径和新希望。

1 物联网及其应用

1.1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百度百科将这一概念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物品连接起来,使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早在1995年就被提及,但物联网真正引起世人广泛关注,是2009年初奥巴马总统对IBM提出的“智慧地球”作了积极响应,此后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开始把物联网作为下一代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发展战略规划中。

1.2 物联网技术主要功能特点

物联网是现代信息高技术融合的产物,涉及的技术涵盖了射频识别、互联网、云计算,传感器、全球定位、智能嵌入、数据通信等诸多行业领域。

(1)全面感知。支撑这一功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是RFID技术,这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穿透力强、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它的诞生和大规模应用使得物联网由概念转向实用。把存有物品属性信息的电子标签(RFID卡,又称“智能身份证”)嵌入物品中,传感设备犹如物联网的“眼睛”、“鼻子”感知品属性信息,并传输出去,从而实现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流”。

(2)超级运算。无数的物品必然产生海量的信息,海量信息的处理必需强大的数据处理系统,云计算技术以其超大规模、高性能、低成本、通用性的特点,承担了运算任务。物联网数据处理系统相当于物联网的“超级大脑”,执行“记忆”、“思考”和“发号施令”的功能。

(3)实时监控。多种无线、有线电信网络与互联网融合而成立体网络,构成物联网的“中枢神经”,实时传递着物品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运算中心指令信息,借助定位系统、传感和高清视频采集设备,“生存”于这种“天罗地网”中的物品,其“一举一动”一目了然。

(4)智能管理。凡事只要设定好目的或者目标,物联网会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的或者目标,系统会按照指令智能处理复杂问题,作出预判、预警,甚至决策,人们只要动动手指按按键,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事情进展,看似复杂的工作变得轻而易举。物联网的智能管理能力展现出跨行业或者垂直行业应用的广阔前景。

1.3 物联网技术的行业应用

物联网目前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传感技术所推动的各垂直产业链,包括物流、电网、交通、精细农业等等民生领域。

(1)物流管理。物流领域是物联网技术最早应用的供应链行业。通过在物流商品中引入传感节点,可以从采购、生产制造、包装、运输、销售到服务的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确地了解和掌握,对物流全程传递和服务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最终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

(2)智慧电网。智慧电网是目前物联网第重要的运用。它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可对电网与客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且采用最经济与最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给终端用户。

(3)智能交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可以按预先设定的目的地实现无人驾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交通管理人员对道路资源、车辆的行踪“看”得一清二楚。

(4)智能农业。通过识别、传感等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环境信息和农作物生长信息的感知、传递和对所提取信息的智能处理与判断,可以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依靠经验定性判断,粗放型管理到依靠传感设备定量判断、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2 物联网技术将为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一场革命

2.1 食品安全监管迫切需要技术支撑

食品产业链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消费等社会化大生产的诸多环节,链条很长。由于食品由原料生产到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较多,不仅加大了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概率,而且也为不法之徒提供了投机的空间。另外,环节的增多,参与管理的部门必然增多,加上现行管理体制自身缺陷,尤其监管技术水平不高,部门之间的高度协同就无法保证,这就使食品安全监管难上加难。食品安全监管对技术支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2 物联网技术的行业应用经验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充分借鉴

物联网技术在民生领域应用的成功实践表明,它可以使复杂的生产过程以及跨领域、跨行业的垂直产业链监管更加严密、透明、高效,而食品产业涉及的行业之多、产业链条之长、生产过程之复杂、监管之难恰恰适合物联网的功能“胃口”。而且农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与食品产业链息息相关,物联网技术在这些行业的应用完全可以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充分借鉴。这样,依靠物联网技术实现食品安全全链监管的一场革命就成为可能。

2.3 可追溯系统的诞生已为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应用打开突破口

可追溯系统(TraceabilitySystem)是建立在供应链管理思想基础上的质量保障系统,在有效应对和控制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推动食品安全科学监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发挥的主要功劳应记在射频识别技术上,而射频识别技术正是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之一。说明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已经实现突破,为物联网其它核心技术的集成应用打下基础。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3.1 切实推动物联网技术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3.1.1 牢固树立科技“支撑发展”指导思想

2006年初我国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16字指导方针。2012年6月国务院下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科技支撑体系”成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十大体系之一,而且明确提出要加强“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这就表明,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是对国家科技发展指导方针的贯彻和落实。

3.1.2 做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专题规划

科技支撑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搞好顶层设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的专题规划制定工作。当前,在物联网产业已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以及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早已出台的背景下,启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专题规划工作已迫在眉睫。

3.1.3 在统一标准规范体系上下功夫

物联网本身是一个传感器,集网络通信、数据处理、综合信息服务等多种技术于一身,而食品安全监管又涉及了作物(动物)生活环境信息、生长信息、食品加工、物流仓储管理、市场销售等多学科、多行业的协同工作机制,加之信息的多源性、数据的异构性、食品产业链的复杂性,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制约,必将限制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3.1.4 组织开展物联网核心技术攻关

据悉,当前物联网技术上传感器、芯片、关键设备制造等高端市场70%以上被国外企业占有。必须立足自主创新,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在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中间件、新一代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高端计算设备和高端软件等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并加快产业化进程,以降低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普及成本。

3.2 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质量和水平的核心内容。

3.2.1 搞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系统功能。应坚持五大原则:

是数据和视频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到查询调取实时进行;二是系统能对感知信息做出智能判断,及时预报或预警:三是实现某个区域内多品类多条产业链协同监管以及多途径登录系统查阅跟踪食品安全信息:四是具有强兼容性、可接入性和互动性:五是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绝对权威性。

(2)结构层次。物联网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服务层3部分组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也不例外。其中,感知层承担食品安全信息的感知和识别,处于整个系统的最底层:其次是网络层承担各种信息的处理和传输;应用服务层位于最上层,主要是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食品安全生产和监管提供丰富的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和服务。

(3)运行流程。系统运行需要四个步骤来实现。第一,通过感知层感知。读取、拍摄、定位获取食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相关信息:第二,上述信息通过网络层传输至物联网支撑服务平台;第三步,网络层的云计算系统完成海量信息的分类、存储、分析和处理:第四步,通过应用服务层面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监管人员和终端消费者,以及食品生产商、加工商、仓储商、运输商和销售商服务。

3.2.2 组建食品安全监管专用网络

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作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运行的主干网络,通过该网络,把已经建成运行的安防监控网络、道路监控网络、质检网络、物流网络、食品追溯局域网络、风险监测网络等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网络以及食品行业、企业所建系统整合并接入进来。

3.2.3 搭建物联网支撑服务平台

物联网支撑平台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硬件设施的重要组成,是系统运行和应用服务的基础平台。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计算、分析以及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服务皆需这个平台支撑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已对“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食品安全监管物联网支撑服务平台可以纳入国家信息平台建设中,二者建成统的平台。

篇4

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发出功能全面的手机操作系统,手机也愈发的智能化,传统的仅仅能接入互联网的移动通信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因而,推出将物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服务成为了移动公司科研部门需要去研究的工作。

1 物联网定义、组成结构及其特点概述

将网络技术应用于万物,是对物联网最直接的表述。物联网的英文全称是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将无处不在的终端设备和应用设施,例如具有智能化能力的传感器、移动终端设备、工业工程系统、电子数控系统、家庭数字智能设备等, 与周围安装有无线终端接收设备的个人与车辆等等连接,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发射接收技术,在长距离或短距离的通讯上,实现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效果。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采用保障终端设备信息安全的机制,为各联接终端提供安全可控甚至是具有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搜索、报警联动、调度指挥等管理方式和服务功能,实现网络技术对“万物”的“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安全放心”的“管理、防控、经营”一体化功能。

构成物联网的框架部分由3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控制整个物联网的核心能力,让物联网具有感知能力的感知层,感知层反应着物联网的技术含量,是开发部门追求进步的重要一层;接下来就是以移动通信网络为根本,技术最为成熟,各方面都是最全面的,只有经过小部分完善的网络层;最后一层是应用层,面对的是移动终端的用户,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企业的信息展现到终端用户面前,为终端用户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方案,整个物联网具有着融合企业信息、提供资源开发利用、保障信息安全的开发能力。物联网系统主要包括有:支撑服务运营的系统、虚拟空间中的传感网络系统、终端业务服务的应用系统、作为连接基础的无线通信网系统等组成。

过去的互联网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开发出来的信息技术,现今的物联网技术所取用的核心部分依然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只是对互联网所能实现的功能进行扩展和延伸,达到物体与物体的连接。由于物理材料、物理技术的升级,通过光感技术、红外技术、等等,物联网技术能快捷的使两种不同的行业产生联系,使得像超市、护肤品专卖店等这类实体经营店也能通过网络技术产进行交流。总的来讲结合力物联网的移动通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物联网技术服务的对象更广

过去的移动互联网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服务对象局限于移动终端,没有将这些对网络服务需求高的大量的实体类的客户端纳入网络空间去,服务效应明显低下了很多,而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刚好满足了这类对网络应用需求高客户群体,方便了实体类的客户端对人们的快捷服务,填补了之前服务所达不到的空缺部分,扩大了通信公司服务的范围。

1.2 物联网缩短了服务的反应时间

以往人们需要社会设施服务的时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物联网则彻底缩短了人们申请服务的反应时间,需求人群只要通过物联网或者使用物联网上提供此类服务的APP一个简单的需求信息,能提供该类服务的从业人员在接到需求信息之后就能快速反应,到达需求人群身边解决所遇到问题或是提供需要的服务,经过物联网的提速,使得生活变得更简单方便了。

1.3 物联网个人信息保护更高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发面已经有了经验,再加上新的加密解密技术,物联网对用户信息保护的能力更加提升了一个环节,物联网保护信息的能力更高。

2 物联网技术下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我国通信行业经过了互联网时代的升级,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物联网是一种新的技术,未来的上限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才能确定,因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加快物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进程

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到为大众带来福利都是需要一个时间发展的过程来完成的,物联网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的扩展,有互联网技术运作所打下的经验基础。因此,物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进程要加快。移动物联网的发展,为用户生活创造便利,更为移动通信行业开展出新的业务创造出前提和准备。通信公司要发掘通信领域内的技术优势,充分运用终端平台的高度智能特性,开发出便捷服务于广大群众同时又支持这类智能平台的APP软件,使广大群众能充分体验到物联网对改变生活、服务生活的优势。通信公司要注意到的是,公司要通过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等等方式来获取广大用户对公司所开展的这些服务的感受、看法,了解带终端使用者对需求,这样技术开发部门才能开发出符合用户需要的应用软件。

2.2 增强网络监管力度,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犯罪分子也趁机利用网络的力量来实施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各种层出不穷的电信电话诈骗,欺骗老年人,套取老年人的个人信息,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不快。因而,物联网技术下的移动通信技术要不断的提升网络监管力度,协助警方打击这些通过网络来违法犯罪的行为。同时在用户信息保密上也要加强管理,很多带有骚扰性质的电话就是因为通信行业对用户信息的保管不利,被一些黑客盗取了数据库内客户的信息资料,不断的向被盗信息的客户打骚扰电话,影响日常生活,这都是物联网管理要注意的地方。

篇5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智能化住宅小区 安全防范 平安城市

一、引言

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致使人们越来越来关注生活的质量与家居的人性化,现代住宅小区的发展小区的安全尤为重要。住宅小区安全的实现,除了人防之外,主要依靠小区的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一个综合智能安防系统包括门禁、视频监控、入侵报警以及电子巡更系统。但是,传统的综合智能安防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都是独立存在和独立运行,相互之间没有关联。随着安防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集中统一管理的需求,迫切需要通过一个集中的统一管理平台来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的控制和监控,物联网技术为解决传统小区安全防范系统信息孤立的现状提供了必要手段。

二、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其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技术,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物联网的终端可以扩展到物品和物品之间的信息交互和通信[2]。

(一)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传感器、纳米、智能嵌入等技术,构建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 物的网络。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简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它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的目标并读写相关的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的机械或光学接触。

无线传感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技术手段。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是将一系列空间上分散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无线网络连接起来,从而把各自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汇总,以实现对空间分散范围内的物理或环境状况的协作监控。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将多个领域专家的技术水平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处理该领域问题的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属于信息处理层技术[3]。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网络应用模式,其透过网络把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多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后把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3]。

综上所述,物联网是一场未来计算和交流的技术革命,它的发展取决于一系列重要领域中从无线传感器到纳米技术的不断革新。

(二)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物联网体系构架有三个层次:泛在化末端感知网络(感知层)、融合化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层)和普适化应用服务支撑体系(应用层)[4]。

如图1所示。

图1 物联网基本构架

泛在化末端感知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信息感知,通过不同的手段,自动把现实世界的各种物理量转化成虚拟世界可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或数据,包括信息的采集、组网与协同信息处理。融合化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物联网的数据传输。

三、基于物联网的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将不同小区内安防各子系统集成到物联网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小区内部的统一管理和智能化监测,进而还可以实现整个城市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区安防集成管理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区安防集成管理示意图

(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视频监控子系统

视频监控通常应用在安防领域,可以协助公安部门打击犯罪、维持社会安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对远程现场的视频监视与遥控等功能实现变得愈加可能,传统的视频监控技术和手段能录像和提供视频,只能实现“监”,而不能实现“控”。为了能实现“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效果却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的制约着平安小区和平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基于物联网技 术的视频监 控与传统的视频 监控系统不同,这里的监控不 再需要保安人员一直盯 着看画面,摄像头能够 根据现场情况和感 知信息自动跟踪拍摄和录制画面,向中心实时 地提供有用信息,保安人员 只在发生情况和需要时 查看各摄像头的画面。在发生情 况时,自动向中心报警,这些都将自 动地进行,不需要人工的干预。

实现平安小区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使用无线传感网和城域网等通信技术,把一个辖区的若干个小区的视频监控系统联系起来,对整个辖区全部小区的安全情况进行整体监控,在发生犯罪情况后,协调就近的公安人员采取行动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对特殊情况采取联动报警,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小区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周界报警子系统

小区周界安防作为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普遍重视。传统的小区周界以建立围墙、栅栏,或保安值班守护的方式保护小区的安全,但是还是不时有盗窃等犯罪行为发生,围墙栏杆等普通阻挡物不能智能化防范,保安值班在小区内也是点式蹲守,值班员对工作的认真程度也不能保证,因而对小区周界报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区周界防范系统所采用技术主要是传感器技术,目前小区周界安防系统通常采用红外对射,高压脉冲等技术。

系统由前端入侵报警探测器、传输设备、控制处理设备和记录设备等组成。系统前端采用传感网型入侵检测的围栏,一旦有人非法越过,智能探测器能产生报警信息,现场智能探测主机通过智能分析,将报警信息传入服务器,并将报警信号上传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将探测器发出的报警信号按防区位置与主机的工作状态做出逻辑分析,进而发出警报并实现相关的报警联动[6]。

(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巡更子系统

随着社 会的进步 与发展,物联网技 术在安防技术的应用将保安巡检工 作的监督变为现 实。智能巡更系 统是对保安巡更 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 化管理的全新技术,它将特制 的信息钮安置 于指定的巡检线 路上,保安沿途巡检时,只需用 智能设备依次碰触(阅读)信息钮,信息 便“拷贝”到巡更棒中,巡更点 的按钮都配 置有无线传感器,通过 无线传感 网将信息传递 到管理中心,管理 人员通过计算 机来读解巡更棒中 的信息,便可随 时了解保安的整个巡 检活动,取得真 实的依据,有效 地督促保安工作。对保 安人员的巡 逻工作进行监督,实 现技防督促人防、技 防和人防相补充的安保体系,保证小区 内的安全和 便于物业对保 安人员的管理。还可以 将资料储存在电脑中,作为日后分析评 估保安工 作的材料。智能巡更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智能巡更系统示意图

物联网技术不仅将小区的安保工作进行了有效的监督管理,还提升了小区的安全系数,对建设平安小区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得小区的安保更加智能,更加有效率。

(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居安全防范子系统

传统的家居安防系统由于没有有效的控制机制,报警系统无法处理误报警信息,误报现象频繁,此外,其没有视频管理功能,而且不支持手机终端,导致用户无法查看实时监控视频,无法实现报警的时效性。另外,保安方面也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无法及时确定报警地点、查询用户数据和报警记录。把物联网应用于家居安全防范系统中,在家居门口或围墙上安装监控设备,将其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到小区安防中心服务器,住户可以通过终端视频设备远程登陆到中心服务器上调看家中的监控画面,及时了解家里的安全状况。物联网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部分组成,分别对应家庭无线传感器网络、互联网、监控终端。

家庭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各种智能安防传感器和智能网关组成。智能安防传感器包括玻璃碎裂传感器、门窗防盗监测模块、摄像机、红外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燃气泄露探测器以及报警按钮等,每个传感器都是无线传感网络的一个节点。传感模块实施家居环境的监测;微处理器采用单片机或DSP等实现控制功能;RF射频通信模块负责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并且为定义网络中该节点的唯一编码。无线网络采用ZigBee网络协议通讯。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旨在发掘出更大规模与更加多样化的安防应用,使得安全防护的概念能够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结束语

物联网平台的逐步建设,使各个小区能够统一到平安城市的范畴。随着物联网的研究工作在国内相继展开,安防领域成为其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化小区是安防发展的新方向。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图像识别、射频识别和定位等技术手段全面感知小区内的环境、人和物的变化,构建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和处理,自动地进行报警或提示,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小区的安防自动化程度,提高效率,节省人力。

参考文献:

[1]何滨主编. 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10.

[2]刘海涛主编. 物联网技术应用[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5.

[3]张新程, 付航, 李天璞等. 物联网关键技术[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7.

[4]国脉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白皮书[EB/OL]

[5]王娜, 沈国民. 智能建筑概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0-9.

[6]伍乐生.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厦门: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篇6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电力系统 ;通信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255-01

0 引言

物联网主要是指凭借射频识别等现代化信息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行智能化的识别与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变电站、供电单位等电力系统基本实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全覆盖,根据各个地区的发展需求,建立起了相应的网络系统。想要更好的实现电力系统中的通信离不开物联网技术支持。

1 物联网技术

1.1 组成构架

物联网网络主要是由用户层、控制层、接入层、承载网络以及应用采集控制层组成。其中用户层主要是给用户提供用户界面的借口,如手机、电脑和传感器等设备。控制层是由服务器和数据库组成,具有聚集、转换和数据分析的功能[1]。承载网络是由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构成,能够实现接入层和控制层之间的信息流通,其联网方式可分为无线和有线两种。采集可控制层是由接入层层和末梢节点构成,而末梢节点则是由都中类型的采集与控制模块组成。接入层是由接入网与基站节点组成,主要对采集控制层的信息进行汇集与控制,并且能够向采集可控制层发放相关信息。

1.2 关键技术

国际电联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物联网中的四种关键技术,即标识事物的 RFID射频识别技术、感知事物的传感网络技术、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

REID凭借射频信号能够对信息进行识别与搜集,这种非触摸式识别技术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应用,其主要是由标识、天线和读写器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包括了信息搜集、传送与处理的一体化网络信息系统 ,该系统具有功耗很低、移动方便和便于铺设等优点。传感器网络技术a主要是对各类测试技术进行研究;

智能技术指的是在物体中植入一套智能系统 ,赋予其特定的智能性,借助智能系统对物体的状态进行分析,并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纳米技术是研究 尺寸在0.1nm- 100nm之间 材料的性质与应用,这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主要包括了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及纳米生物学等多种科目。

2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2.1 应急通信

由于应急通信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具有不确定性能,因而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把控,通常不能快速确定出故障地点,加大了指挥中心的工作难度。一般情况下,电力抢修人员达到现场以后,需要对现场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并且要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把现场情况回传到指挥中心。而物联网的出现,调度中心或者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对各种设备运行情况及电网状体信息的智能监测,就能够给调度中心的管理部门或者应急指挥提供出实时、准确、完整的数据信息。一旦出现应急情况,通过物联网就能够准定位出故障现场的准确地理位置,并能够清楚掌握现场设备、部件及杆塔的破损情况,从而可及时挑拨相应型号的设备,以便更换。与此同时,利用光纤或者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进行电话和视频通信,使现场的抢修人员能够更好的接受指挥中心的指挥,从而提高故障抢修的工作效率。

2.2 配网通信

配网是相对于高压输变电网而言,尤其是 电压等级在10kV 以下的网络结构比较复杂、配电设备数量比较多,而且支线较多、分布范围较广。根据配网的层次要求,可以把配网通信分为通信子站、配网主站、以及区调分站三个层次,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通信子站层主要是指配网FTU、TTU及DTU等终端和通信子站层之间的通信,通常通信子站都设置在110 kV或者是220kV的变电站[2]。配网主站层主要指通信子站和配电主站二者之间的通信层,按照电监会第二次安全防护的相关规定,该层数据承载在调度数据网之。区调分站层指的是区调分站和配电主站两者之前的一个通信层面。根通过对据配网通信特点的分析,可以知道,现阶段单一的方式不能实现配电网通信,而主要是通过采用光纤通信、载波通信、以及无线宽带技术来实现运行。其中载波通信和无线公网的安全性相对较差,由于光纤专网是覆盖到110kV变电站,配电网络变动频繁,增加了光纤施工难度大,灵活性较低,增加投入成本。无线宽带技术能够弥补配电网的不足,但是会受到天气和多路反射的影响,也不利于大范围的进行推广。物联网能较好地解决配电终端、配电主站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把配电网的所有设备及部件连上物联网,轻松地完成配网通信任务,同时能实现配网遥信、遥测及遥控信息的自动化。总而言之,物联网能较好地解决配电终端数量多、变动频繁等多种问题。

3 结束语

就物联网技术本身而言,它代表了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但是目前,物联网技术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电力系统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缺陷。因此一定要继续加强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发挥出物联网的功能优势,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监测,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文章就对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的探讨。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环境检测;应用;三层架构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在水质、大气、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改善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就要借助各种技术来加强对生活环境的检测,从而制定更好的保护措施。物联网技术是一种信息收集、监控的网络技术,在环境检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环境检测工作人员应该加强物联网技术在检测中的运用。

1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1.1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有很多,其中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为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比如,借助物联网技术来对饮用水水质检测的时候,只需要将物联传感器安放在饮用水的水源上,然后就可以对饮用水的水源地水质进行检测,从而更好地掌握饮用水的水质情况。在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工业污水检测的时候,特别是对工厂的废水排放检测中,需要在废水排放的河流中建立自动的水质监测站,时刻对废水的排放进行检测,然后再将废水的排放情况及时地上报,从而更好地起到检测的作用。传统的水质检测是通过取样然后进行化验,在此过程中不仅耗时较长,还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因此水质检测的效率降低。在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帮助后,可以通过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相应的预警监测设备,一旦发现水质污染的情况就可以及时上报,及时解决水质污染的问题,保证我们的饮用水质量。

1.2在大气检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也可以应用在大气检测中,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来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然后再将检测数据及时地传递上报,从而帮助环境检测员及时地掌握大气污染的情况,保护我们的环境。在借助物联网技术来对大气进行检测时,主要是对大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某些气体的含量超过相关的指数,就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改善,提高当地的大气质量。因此,物联网的传感器应该安装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地区,这样才能准确地检测出人们生活中的大气质量。通过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大气检测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强我们对大气质量的掌握,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结合大气检测结果来制定和开展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1.3在海洋检测中的应用

海洋面积占到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因此海洋的环境质量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检测,保护好海洋环境,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在进行海洋环境检测的时候,也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帮助,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传感器来对海洋的组成物质进行分析。比如,我们可以借助海洋区域的无线传感器的帮助来对海洋中的营养盐含量进行信息收集,然后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传输,及时地将海洋环境检测数据进行上报。借助物联网技术进行海洋环境检测,主要是加强不同海洋区域的传感器之间的连接,还要掌握好传感器安装的高度,更好地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为环境检测员提供更加精准的海洋环境数据。

1.4在重金属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加强对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控制,我们可以加强物联网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检测中的应用。重金属污染与其他环境污染最大的区别就是重金属污染持续的时间较长,一旦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就很难进行根本上的消除,因此一定要做好对重金属污染检测的工作,避免重金属污染的发生。环境检测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帮助来对重金属污染地区记性样本的采集和化验,并且及时地将化验结果传输到污染地区,进而及时地制定解决措施,降低重金属污染对我们的影响。

1.5在生态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除了可以应用在水质检测、大气检测、海洋检测、重金属检测,还可以运用在生态环境检测中。特别是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针对于生态环境检测的物联网技术也逐渐成熟。针对于生态环境的物联网检测技术主要有视频监控技术,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动物的生产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来对沙漠的绿色植物的种植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制定沙漠植被保护措施。

2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三层架构分析

2.1感知层

物联网技术三层架构包括有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是物联网技术的最基本架构,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因为物联网是通过感知层来获取相应的信息。感知层中的关键技术有很多,比如有二维码、识读器等,要实现智能化的感知层,就要加强智能卡、RFID等技术在感知层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技术,让环境检测传感器在收集到数据的同时能够将数据进行处理以及输送,从而大大地提高环境检测信息处理和传输的效率。由于各种原因,感知层的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功能损耗,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运用,工作人员就要努力研究和解决感知层中的功能损耗问题,降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投入成本。

2.2网络层

网络层是物联网技术最为重要的架构,因为网络层在物联网技术中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也被比喻成物联网技术的神经中枢。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进行信息的传递,包括信息中心、智能处理中心、网络管理中心等等。通过网络层中的各种技术之间的协作,可以让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加简单和智能化。网络层中的信息传输方式有很多,用户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传输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传输效率。网络层中主要的信息传输方式有WIFI、CDMA、GPRS、3G、ADSL等等。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网络层技术的研究,降低技术的复杂性,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2.3应用层

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的第三个架构,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应用层借助各种技术的帮助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数据,降低筛选信息的时间。通过物联网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收集到海量的环境检测信息,借助应用层技术的帮助,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进一步对环境进行检测,提高环境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应用层中,可以分成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数据中心、支撑平台、环保业务以及门户应用。不同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数据中心是对数据体系进行设计,支撑平台主要是为数据的运行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保证环境检测数据的传输,环保业务主要在数据中心和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环境检测系统,对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对策。

3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分别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实际运用以及物联网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强物联网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运用,加强对我国环境的监测,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丹娜,江洪,张金梦,等.环境监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4,10:3076-3079.

[2]黄宇.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7:62-63.

[3]赵一凡.环境监测对于物联网技术的运用[J].品牌(下半月),2015,03:40-41.

篇8

物联网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时代产物,结合传感设备、射频识别设备、身份检验设备等,将网络技术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将虚拟的网络和生活实物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实现生活和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从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发展来看,整体发展比较迅速,技术研发处于测试阶段,很多技术并不成熟,科研方向也不明确,导致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遭遇瓶颈。目前物联网运作形态如下图1所示:

1当代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瓶颈

1.1物联网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和不稳定性导致物联网技术存在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物联网技术应用是基于网络的连接进行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在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不同网络间的信息传输以及无线网络技术等方面都存在着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容易被窃取和破坏。由于有关设备和系统在物联网技术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所以,当代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瓶颈和处理简析李正煊李芳芳韩建伟河北省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院050000如何确保物联网技术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成为制约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瓶颈,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2物联网IP地址冲突或不足问题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实现网络和实物的有效连接,确保网络信息的准确性,需要每一个实物对应着其唯一的IP地址。但是,由于物联网技术的不成熟,相关数据开发和数据维护不足以满足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以前应用于物联网技术IPv4地址无法实现IP地址的一一对应,要想实现IP地址不冲突和相互对应,就需要应用IPv6地址,但是,如何从IPv4地址向IPv6地址进行转型升级,实现物联网的同步进行,以及如何处理IPv4与IPv6地址的兼容性问题,也是制约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瓶颈。

1.3物联网技术标准不规范

由于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经验不足,技术研发没有重点,物联网技术应用没有规范泳衣的标准。由于物联网技术主要在行业与行业或企业与企业之间应用,没有统一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就无法实现物联网信息的互联互通,导致物联网技术区域化现象严重,难以形成规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物联网的应用标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制约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1.4物联网核心技术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物联网技术的起步比较晚,发展也相对滞后,很多技术还不成熟,技术研发存在瓶颈。核心技术研发问题是制约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缺少完整的产业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都存在着明显差距。如,RFID技术与二维码扫描技术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有关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技术都存在着问题,制约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2促进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处理建议

2.1实现物联网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根据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需求的规定和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物联网技术融合了多个学科、多种技术,技术研发难度大,物联网技术应用缺少标准化和规范化。所以,国家需要明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战略,确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加大科研投入,实现物联网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2.2加强物联网信息安全建设

物联网技术是有大量的网络终端设备和现代化电气设备组成,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如果缺少规范严格的监管,必然出现信息安全问题。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建立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制定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物联网的环境。同时,研发部门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应用安全技术等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提高物联网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有效屏蔽未授权用户,避免个人信息被窃取、更改和破坏,确保物联网系统的安全。

2.3加大物联网技术研发力度

技术研发是促进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关键。国家必须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研发的投入,明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攻破技术难关,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2.4优化物联网核心技术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的差距就是物联网核心技术水平较低。所以,我国根据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了解物联网技术的技术发展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和研发力度,注重在某一关键领域的科研投入,实现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物联网技术全面健康发展。

3结语

篇9

关键词 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4-0164-01

1 云计算资源调度问题描述

与传统的计算平台相比,云计算运用先进的虚拟化技术进行资源管理和分配。在网络云计算的管理系统中,信息资源被制作成网络虚拟信息,但是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不同,物理信息资源之间的差别又很大,导致虚拟资源不能够完全的应用到物理资源的调度上,使云计算的应用遇到很大的阻碍。将虚拟化的信息资源调动应用到物理资源上需要有一定有效的调动策略,这样才能使虚拟资源合理的在物理资源上体现,使云计算得到完美的应用。

1.1 物联网技术在信息化中的运用

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研究中,能否将物联网技术与信息化相结合,使得嵌入式系统与网络技术得到良好的融合和拓展,一直使技术者们的研究话题。现代社会人们应用的信息化工具大多数都只拥有单一的功能,没有很好的应用智能化信息和网络化的管理手段,缺少网络信息智能化处理。随着社会物联网信息技术等的加速发展和充分运用,我们有必要将物联网的概念与技术充分应用到信息化的时代当中,使得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追上互联网的发展。

1.2 信息化

随着现代物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和技术也在不断的改革,人们对现代教学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偏好概念性的教学,运用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取知识,以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根据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因此传统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逐渐的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现代教学技术更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高端的互联网技术对不同的学生制造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在中的应用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平台,是现代物理计算的分布处理和并行处理在相互促进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附加产物,是一种高效的网络信息传递的渠道。云计算中发挥主要力量的就是网络信息传递高效化的传递渠道,能够将大量的网络终端用户上传的信息加工、分类、上传给服务器,在总服务器里对信息进行完整的数据处理和归类任务。网络云计算平台是由大量的简单PC注册用户、总终端数据服务系统和运输渠道、节点组成,组成的这一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需要专门的维护、运行和升级人员进行管理和保护,并且在总终端数据服务系统种还要拥有完整的计算机构系统和维护能力。

现代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使得云计算已经变成整个IT行业中的热门词汇,在国内外的网络搜索技术中都大量的研究和运用云计算的相关技术,并且运用云计算的服务能力够使大量的资源有效的整合并且充分的应用,整体的计算效果也能使计算的结果更加的精确,超过了普通的物理计算的效果。

云是一种范围广的运动快的物质,所以把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称为云计算是再合理不过的,不仅是因为其分布广泛的结构还是以为其具有整体遮盖的效果,并非是实际的物理性质的物质,阻碍大大减少。

云计算运营模式:

云计算的工作主要是最终效果的计算、软件运营服务、API服务、整个网络的营销模式等,下面将对软件运行服务进行介绍。

软件运行服务(Software-as-a-service),是一种通过网络互动平台提供服务的机构。一般的软件经销商都是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服务系统的应用服务过程对客户进行吸引,使得客户对该结构产生购买行为,并在网络支付宝平台购买其产品,并且通过网络平台得到最终的售后服务保障。

在ASSA模式下,用户不一定要购买其产品,也可在网站中对其进行租用,提高了服务的水平,减少了服务商的维护售后次数和费用,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 信息化发展方法及新技术的应用

3.1 开导灌输前置应用技术

物联网是是继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之后,新信息时代的重要组成,是在世界上快速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技术浪潮。2009年我国提出“感知中国”的口号,并在传感网。射频识别等方面逐步建立起许多研究中心和生产基地。随着国家一系列课题的深入研究,大力推进了物联网应用中间件的产业化发展。其作为物联网应用的核心要素、物联网计算环境的“神经中枢”,是物联网网络系统重要组成,同时更是物联网规模化应用得以实现的坚实基础支撑。

3.2 物联网技术及监护网络系统架构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技术的主要特征是能够全面的了解信息的变化、能够可靠的传递多重用户之间的信息、能够智能的筛选出需要的结果。

物联网信息的随时更变导致物联网信息的信誉度有所降低,所以物联网计算使要实际的考虑到网络置信度的标准和信息不断变化的问题。除此之外,不同的网络来源的信息的信誉度都不同,其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只能在最后的综合评估计算中才能看出信息的准确性。

3.3 机器人决策技术

机器人决策技术就是运用智能化的机器设备对事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通过构建有效的系统使机器人有能力进行自主的决策和判断,使机器人达到人类办事的效果。当今世界最复杂的智能机器人是IBM的深蓝计算机,能够和国际上的象棋大师进行比拼,并获得胜利,这就运用了一套复杂的计算和决策系统对棋数进行计算和判断。

4 结论

作为新兴技术的云计算和物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是以信息化的发展作为起点,有效的分析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加强了物联网信息技术的系统结构,增强了信息技术在校园通信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和有效应用。

篇10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影响;国民经济核算

中图分类号:F22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前言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物联网技术主要是将互联网与信息传感设备相连接的一种技术,通过信息的通讯与交换,进行智能化的跟踪、定位、监控、识别等,从而减轻人工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一、物联网技术的本质

超级感知是物联网技术的本质特征,它主要是利用视频识别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嵌入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的应用,将需要感知的人或者物体放入一个能够相互感知的网络,而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则会形成感知社会,实现物体的超级感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尤其将其与大数据、云计算的结合,更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

存量和经济流量测度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物联网技术中的超级感知作用可以有效提升经济流量记录的效率,实现信息采集的简单化。不仅如此,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将环境状态以及空间变化等信息准确的表现出来。此外,在引入移动通讯技术以后,在数据生成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对其信息的记录,进而对后期工作的记录、整理等进行简化。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对国民经济核算产生了影响,并且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互联网技术还会更多的应用在国民经济核算当中。

二、物联网技术对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影响

(一)生产范围方面的影响

大部门住户部门的自给生产都没有包含在SNA范围内,将其分离在外主要是因为市场与这些活动是处于独立或者分离状态的,如果对其价值赋予经济意义是相对较难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将不将这部分活动分离出去,也就不会出现失业的情况。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大量家庭活动信息的记录,而其他与市场分离的活动也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与市场相联系,甚至实现在市场进行传递活动[1]。与此同时,家庭服务生产时间也会通过物联网技术得到准确的计量,并且完成调整质量以及测度标准化等工作,改变扩展就业及生产范围,改变原有的结构。

(二)常住性标准方面的影响

常住单位是经济总体的组成要素,常住性是一个单位与经济领土最紧密联系的体现,但要想对这种紧密关系进行确定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传统意义上选择的一年原则,这种原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并且对于一些特殊实体无法确定其常住性归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局限性,通过定位的方式,实现与对外信息的联系,经过数据的分析判断出最经济体最为紧密的常住性数据,既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又高效的完成数据的分析过程,降低了人为操作的难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影响

在经济价值中进行转交换、创造、消失等过程时记录的流量被称为权责发生制核算。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权责发生制核算中,在服务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记录相关信息,如何时提供的服务、何时使用中间消耗、何时创造出产品等数据信息[2]。不仅如此,对于跨核算期的国际交易、货存产出变化等信息,物联网技术也可以根据实时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处理,从而保证货物处理的及时性,有助于风险的规避。

(四)记账方面的影响

记账式国民账户中最为基本的一项工作,通常情况下每笔交易都需要进行两次记录,一次记录在右端作为账户的来源,一次记录在左端作为使用。在绝大多数的交易中,都会至少关系到两个交易者,双方需要各自同时记账,而每一方又需要复式记账,所以一般一个交易都会需要被记录四次,形成了四式记账模式。物联网技术的加入,对原有的四式记账法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升级为云记账模式。这种记账模式不仅可以从交易双方角度进行记录,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记录[3]。此外,云记账模式的数据信息都是通过实时收集而来,具有实时性、高效性的特点。而其记录的信息不仅对交易双方有益,对其他使用者也可以提供数据帮助。这种方式的记账,还可以实现补充和强化功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五)地区、时期核算方面的影响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地区核算、时期核算变得更加便捷。物联网对于核算对象的各种经济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从而实现数据的扁平化。整体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核算,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之间的数据信息可实现独立汇总,因此在相同区域的同级地区,会避免重复计算或者不可测量的问题,这对于提高核算的准确度有大大的帮助,不仅如此,这种核算方面在国际经济核算中也比较适用。物联网这种实时数据的核算,不仅有助于国民经济核算水平的提升,对于推动我国进入大数据时代也有非常大的意义。

三、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作为时展的产物,对于国民经济核算有重要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仍需要根据时展的变化,对其不断改进、完善,使其更加科学、高效,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小隼.国民经济核算发展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J].商,2016,23:219.

篇11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楼宇 智能化系统 应用

物联网技术以网络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定位技术等多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能够实现楼宇物品之间的连接,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从而形成楼宇智能化、自动化的监控管理网络。智能监控系统、智能家居系统以及智能安防系统等智能楼宇系统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楼宇智能化系统概述

从本质上来讲,楼宇智能化系统属于一种系统集成技术,其集成了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中融合先进的技术,实现了信息资源整合和使用的高效性,实现了楼宇的智能化管理。一般来说,楼宇智能化系统主要包含三个内容,分别是智能办公、智能通信和智能楼宇管理,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环环相扣。自动化管理系统在智能楼宇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就目前来看,我国楼宇智能化系统还没有统一的通信标准,不同楼宇的智能化系统在通信、性能、运行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个差异性。

2 物联网技术原理分析

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其能够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物与物的连接和通信,能够通过信息采集设备来及时采集“物”的信息,以此为依据实现对楼宇中“物”的智能化管理。这就是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

物联网架构可以分为三层:

2.1 感知层

感知层能够实现物体的识别和物体信息的采集,感知层依赖于传感器、GPS设备、二维码标签识读器等各种信息采集设备来实现其识别功能和信息采集功能。

2.2 网络层

对于物联网来说,网络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将物联网比作是一个生物,那么网络层就是物联网这个生物的神经组织。其主要包括智能处理中心、融合网络、管理中心等,网络层的重要功能就是传递和处理接收的信息。

2.3 应用层

应用层指的是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的层面,要求与应用的行业进行融合,实现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实现了物理设施和IT网络的连接,将虚拟的物联网与实物之间进行连接,实现通信,并整合为网络,这对于提升物理设备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3 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探讨

3.1 在楼宇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监控系统是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智能监控的主要监控内容有空调系统的监控、给排水系统的监控、电梯运行的监控、照明系统的监控等等,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楼宇建筑管理出现的问题,保证楼宇的安全性。传统的楼宇智能监控系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设备监控集中在室内,只能够实现主动监控,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则能够有效打破这个局限性,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远程管理,将楼宇建筑中相关需要监控的对象设备与互联网实现通信,避免人员来回往返,有效提升了监控管理效率。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将需要监控的设备及系统运行过程与监控终端进行通信,监控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或系统运行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保证了相关监控对象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并上传给控制系统或上级数据系统,从而为相关部门楼宇运行标准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例如城市楼宇电网智能监控、能耗智能监控等等。

3.2 在楼宇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智能家居系统越来越重视,智能家居系统主要包括家居媒体影院、安防系统等等,其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家居系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通信网络的设计和开发能够将各个子系统与家居网络相互连接,实现通信,从而更好地来对各个智能家居子系统进行监控。传统的智能家居系统布线方式为支线布线,灵活性较差,网络布置成本较高,物联网技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燃气泄漏传感器等能够实现无线网络与家居设备的连接和通信,这就能够对智能家居系统中的相关设备进行远程自动化智能控制。

3.3 在楼宇智能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安防系统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系到楼宇用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传统的安防系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讲观察信号传递给保卫室,根据传输而来的画面信息,保卫室工作人员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安防决策,但这种安防系统只能够实现对楼宇内部的监控,局限性较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安防系统上述问题,能够实现对楼宇内外的全面监控和防范,系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会进行主动报警。以楼宇入侵安防为例,系统中以红外探测器为基础,通过红外探测器能够及时识别并判断入侵红外信号,之后及时采集监控点图像,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递给信号,实现物与人的连接和通信,用户在确定入侵信息之后则可以迅速做出处理,提升了安防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保证了楼宇运行的安全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能化应用的关键技术,其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从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家居系统以及智能监控系统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促进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云汉.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77-81.

[2]齐斌,李芳.物联网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8:11.

[3]毛东.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化住宅小区中应用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2.

[4]左文树.楼宇智能化系统技术与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8:135-136.

篇12

关键词:消防 监督检查业务 物联网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087-02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运用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生产和生活各领域的智能信息自动化已经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需要的趋势与方向。因此,在当期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新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和产业,在社会经济与现代化的建设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1 物联网技术的来源与发展情况

物联网技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物相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的含义是:借助射频识别、红外线感应、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技术等等信息传递感应设备,按事先约定的协议,实现任何物品和互联网相连接,从而相互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与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辨别、定位、跟踪、监督和管理的一种新的网络概念。“物联网的概念”就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前提下,把它的用户断延伸和扩展到其他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实现信息的交换与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物联网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末提出来的,1999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传感网络技术研究团队在微型传感器、终端传感设备、网络通信、芯片开发和无线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取得极大的成效,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在突尼斯2005年举行的国际信息社会峰会上给物联网技概念下了定义,随后物联网概念在世界普及。物联网从2009年的到来极大的发展,国际商业机械制造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策略,把智能化理念引入基础建设执行中,扩大了其的发展的广度和空间。

伴随着近几年来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物联网实现了信息技术智能化,并被广泛的运用到了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家居智能化、医疗智能化、城市智能化、交通智能化、物流智能化、环保智能化、农业智能化和司法智能化与M2M平台等等随之出现,这些都给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2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物联网的四大关键性技术包括:国际电联报告将用来感知的网络传感技术、用来识别的射频设别技术、用来思考的智能技术和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

2.1 网络传感技术

网络传感是在很多空间上分布的自动化装置运用传感器对不相同的空间地域的物理和环境情况进行监控,无线网络传感技术借助对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来完成采集、传送并处理分布式信息的一体化,借助微型传感器来实现对空间环境和监测对象的实时感知与监测。

2.2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可以在没有人干预的各种恶劣环境中运用射频信号辨别目标对象实现获取数据信息的目的,射频识别由耦合元件和芯片构成的电子标签,可以对标签信息实施读写操作的阅读器和用于传递标签机阅读器相互之间的射频信号的天线这三个部分组成。

2.3 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即运用相应的技术与手段将智能系统植入物体以实现物体智能化,从而实现人和其他物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4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及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把单个的原子或者分子变成优良性质并且可投入使用的微型纳米材料。

如今,全球范围内的物联网产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方向:一是“尘埃智慧”,就是运用各种传染器设备的互相连接和通信,组成智能化功能的网络;二是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是借助物品物件的标识,加强物流和物流信息的管理,并借助对信息的整合,组成智能信息挖掘;三是数据“泛在聚合”意义上的物联网,其认为物联网早就了很大的数据海洋,应该借助对里面的每个数据实施属性的准确标识,全面实现数据的资源化,这不仅是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物联网的使命所在。

3 消防监督检查业务中对技术的要求

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任务比较繁琐。这项工作的进行,不仅需要检察人员熟悉各类规范和标准,还要求其对建筑的结构内部的消防设计以及消防设施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任何的偏差都有可能会是检查对象遭到错误的评判,由此而忽视火灾的隐患性,最终可能导致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带来无法挽回的火灾损失。在建筑审核的过程当中,消防检查业务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筑结构内部的消防设计、固定的灭火设施、消防系统的供水设施,以及自动报警设施等是不是符合相关的规定。然而,在日常的检查过程,各类消防设施的状况仍旧需要检查。在这种状况下,这么繁重的检查项目都由防止火灾的检查人员依次的的进行排查的,这样一来,除了工作量大的弊端之外,经常的疏漏以及偶尔不必要的火灾隐患也就在所难免了。

针对消防检查业务牵涉到这么多的消防设施,而且,这些设施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倘若物联网技术可以在消防检查这一领域中得到应用的话,消防检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就会得到提高,从而降低火灾隐患。

4 消防监督检查业务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在消防业务中,物联网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监督检查业务中也还没有得到相应的运用。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时,新兴物联网能不能得到相应的运用,能不能使监督检查的负责人员繁重的工作量得以降低,能不能使自动化的监督检查得以全面的实现。这些问题都能从消防工自身的要求以及物联网技术能否实现来考虑。假如真是这样,那么,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时,物联网技术会有很广阔的使用前景。

(1)从消防监督业务的需求方面看,对这么多设备的检查应用物联网来解决问题。假如建筑结构内部的各种类别的消防设施都安装上了电子标签的话,检查人员就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自动读取各种类别的消防设备的情况,进而就能够观测了解各种类别的消防设施在物联网应用终端的状态,从而对其实进行定时或是不定时的检查。另外,在所有的大型建筑的内部都有消防控制室,而消防控制室里面的控制设备则负责对各种类别的消防设备情况进行监控,假如在控制室内的控制实施上安上数据的采集装置,与此同时也规定数据的采集装置能够和消防监控中心,或者是信息中心的计算机或者服务器相连接。那么,检查人员就能够直接的经由监控中心的终端或者是经由从服务器调取的相关的数据,以此来实现对检查目标的定期的检查。

(2)从网络角度看,互联网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如今公安消防部队专门设置了贯通全国的专用网络,这些网络不仅包括处理日常互联网的数据,借助建立云存储和云计算框架,完全可以做到对大量监控数据的传输与处理工作。假如容量不够的话,还可以通过与公共网络来完成海量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所以,在网络层这一层面上,物联网完全可以实现成为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最好的帮手。

(3)从应用角度看,物联网可以给用户提供各种数据,供用户进行数据的分析与理解。此类数据还能够当作消防一体化业务平台的基本数据,便于消防部门间开展工作。实际上,物联网在消防部门的运用已得到了初步发展。公安部消防局在2011提出,要把物联网运用到消防领域中,从而提高消防各部门的工作水平和效率,确保火情报警的正确性,节约报警的时间,随时对火灾进行监控等功能。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物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既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又能为消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加快了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也为消防技术设备的研究提供了宽广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公路工程的施工安全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关乎人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对其施工进行安全管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虽然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多,但是安全管理的水平依旧不高。特别是施工项目的规模以及施工复杂性以及信息的交互量等使得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及策略。基于社会实践的需求,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

1物联网技术的综合概述

早在二十世纪末期,物联网的概念就被提出,指将所有的物品通过信息传感器等与物联网连接起来,进而实现智能化的识别与管理。随着对物联网技术的深入研究,物联网的内涵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当前我们所谈及的物联网主要指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这种信息传感设备不仅可以实现对信息的传输,还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联网。物联网的结构主要可分为四个层面即:感知层、网络层、处理层以及应用层等四个层面。1.1感知层结构分析。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其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对物体的感知、识别、监测以及数据的采集,是由各类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网络。感知层能够实现灵敏、可靠以及全面的物理感知。1.2网络层结构分析。网络层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传输,是各类通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的融合体,主要有2G、3G以及4G通信网络、互联网以及无线网等。1.3处理层结构分析。处理层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处理,主要由目录服务以及空间的信息管理等组成,对应用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支持。1.4应用层结构分析。基于以上三个层面结构上,物联网技术就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应用,通过应用层,物联网可以与各行业进行深度的融合。

2物联网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区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管理优势,进而对施工现场实现全面的安全管理。2.1减少施工、管理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的可能性。公路工程的施工区环境复杂、区域面积大,施工人员基本上是分散作业。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是很难保证施工的安全性的。而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对人员以及危险的区域进行精准的定位,如果人员与危险区域位置出现重叠时,就说明人员已经进入危险区域了,这时就会存在很大的危险。系统就会自动的提醒施工人员,及时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2.2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与安全。施工材料的质量与安全是公路工程安全施工的基本保障,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射频技术无需打开商品的包装就可以对材料的安全性进行识别。进而保障材料能够安全进场施工。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原材料进行全程的监控与管理,对材料的信息进行及时的获取进而促进智能化的管理。2.3对结构构件进行适时的监测。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对其构件上射频技术标签的安装,对构件的位移以及裂缝等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得。如果这些数值的变化比较接近构件的范围值时,通过射频定位技术就能很快的发现危险的构件,并且及时的对其进行加固与修复,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存储以及收集,并且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的找到构件结构破坏的因素。从设计以及施工上对因素进行把握,进而避免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的安全隐患问题。2.4对设备的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在施工的机械设备中可以嵌入感应器,感应器可以对机械设备的内部应力、振动频率以及温度、变形等参量的变化进行有效的监测和传导,进而对设备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进而有效的保障施工操作人员以及周边施工人员的安全。2.5利于对现场进行合理的调度以及对资源进行控制。对于人员、材料以及车辆的入场顺序与出场顺序,物联网都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物联网对其进行控制主要是保证人员以及车辆出入的安全性。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人员、机械以及材料的施工等流动频率的控制,减少施工现场因为资源的拥堵、混乱等造成的安全事故,进而促进公路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

3结语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施工的区安全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虽然物联网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问题都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加强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使其更好的应用于施工区的安全管理,对于促进我国工程的安全施工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J].中国公路学报,2012,03:2-50.

[2]吴彪,宋成举,徐慧智,王君祥.基于车辆运行特性的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行车风险分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01:10-14.

[3]马建,孙守增,杨琦,赵文义,王磊,马勇,刘辉,张伟伟,陈红燕,陈磊,康军.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中国公路学报,2014,05:1-96.

[4]钟连德,李秀文,侯德藻,黄凯,武珂缦.公路施工区限速措施效果评价研究[J].公路,2010,03:176-180.

篇14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消防;应用

1引言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信息时展的重要产物[1]。如今物联网技术在我国众多行业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建筑物与复杂的建筑环境使得消防安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态势[2]。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城市消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消防安全工作中,可自动识别危险源、及时报警火灾、实时监控消防设施装备、有效利用消防数据等,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指挥的精准性以及救援的高效性,从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必要保障。

2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技术被人们称为信息科技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技术将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和重要基础,并融入了射频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自动的收集获取,增强了信息传递的高效性。物联网技术是根据约定的协议,借助信息传感设备实现任何物体与网络的连接,使各物体之间能无障碍地进行信息交互,进而对物体的动态进行智能化识别、跟踪、监测,以便人们更好地掌握物体运行情况,同时进行综合化管理的技术。

3智慧消防概述

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以往的消防工作模式落后,对消防事业的发展形成制约。消防建设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面对城市消防安全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如自动化的火灾防控、智能化的灭火工作指挥、精细化的消防管理等,再加上消防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消防便产生了。智慧消防作为一种全新的消防工作模式,能更好地解决消防安全问题,是现代消防体系的进一步升级,在防火灭火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促进消防安全工作效率的提升[3]。智慧消防是指借助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最新技术,配合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运算进行火警智能研判,提升信息数据的传递效率与利用率,形成火灾监控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实现消防智能化,从而增强火灾防控、应急救援能力,大大降低火灾发生率。下面将以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架构为例进行分析介绍。

4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架构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分为三层,即系统感知层、网络传输层与用户应用层。系统感知层的关键点是传感器检测,网络传输层的关键点是无线传输网络、控制网关节点、服务器搭建,用户应用层的关键点是数据库处理与用户交互设计。只有处理好这三个环节,才能实现物联网技术与城市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的有机结合。(1)系统感知层。系统感知层是物联网用来识别物体、采集信息重要的基础能力层。其是由多种传感器或者进行信息采集的感知终端组成的,是物联网的最基本部分也是核心部分,作用在于识别物体与采集信息。主要运用的技术有射频技术、无线网络组网技术以及新型传感技术等。对于接入物联网中的感知层由基本感应元器件,比如RFID标签和读写器、监控摄像头、GPS定位设备、二维码识读器,还有各类传感器等元器件再通过感应器组成网络。比如一般系统感知层需要建立一个射频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以及中间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可以安装在物品的表面或者内嵌在物品内层,标签内存储着物品的基本信息,以便于被物联网设备识别;读写器有三个作用,一是读取电子标签中有关待识别物品的信息,二是修改电子标签中待识别物品的信息,三是将所获取的物品信息传输到中央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中央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分析和管理读写器从电子标签中读取的数据信息。(2)网络传输层。网络传输层是连接系统感知层与用户应用层的桥梁和纽带。网络传输的方式多样,有有线传输以及Zigbee、WIFI、NB-IoT、LoRa、4G等无线传输方式,考虑到建设成本、部署方式、产业规模以及实际应用效果等,可以采用NB-IoT技术方式,将建筑物内外的各种消防设施监测节点所采集的消防数据传送至云计算平台,并通过云数据库、负载均衡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处理。负载均衡能将用户访问流量、各类消防设施传送的信息数据请求,依照一定的原则分配到多个云服务器实例,实现资源有效分配,避免单个服务器承载过量,造成资源负担。云数据库能提供一种安全、稳定、可靠且可弹性扩容的在线数据库服务,能在容灾、备份、恢复、监控、迁移上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跟自建数据库相比,其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即开即用、无软硬件投入、无运维成本、快速部署、数据可靠安全、自动备份、系统托管、高资源利用率等。(3)用户应用层。用户应用层其能处理网络层接入的信息数据,实现人机交互,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通过用户电脑端,消防监管单位可对消防设施的状态信息进行监测,并及时对预警、报警信息进行反馈,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可对建筑地址、报警单位的消防设施进行快速查询。因此可结合系统功能的需求来设计网站中各模块,如用户管理模块、数据监测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地图管理模块等。1)用户管理模块具有登录管理、权限管理、用户增删与信息修改等功能。用户在登录系统之前需进行用户名、登录密码方面的设置。用户可包括在系统、消防监督、建筑物、消防灭火救援、消防设施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具有修改用户信息、建筑物信息的功能。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可按照属地分别设置管理权限。建筑物管理人员能接收到各种建筑物各类消防设施的预警信息或报警信息。消防灭火救援管理员能在管辖区域内,通过系统查询火灾发生地点与最佳救援路线。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人员可在设备管理栏中录入、查询消防设施维护的相关信息。2)数据监测模块具有实时查询报警历史记录、实时监测图表数据等功能。3)设备管理模块的作用是针对消防设施的使用情况,若参数超出了设置范围,则会向建筑物管理人员发信息提醒,使其到现场查看解决问题。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人员也可去现场排除、检查消防设施的故障。4)地图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在获得百度地图API密钥之后,实时更新显示百度地图中各建筑物的定位,以便相关管理人员实时查询各种信息数据,及时进行地图导航和灭火救援。

5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消防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5.1应用于火灾防控预警

火灾防控可以规避火灾风险、降低火灾发生次数,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部分。物联网技术可帮助实现火灾防控预警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1)对消防水源的实时、远距离监控。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无线通信设备、传感器安装到消防水池水箱、消火栓等这些部位。传感器可以对水流速、水流量等信息数据进行监测与收集,并将其发送到消防应用云平台上。消防指挥中心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获取准确的消防水源状态信息,还能借助GPS系统、GIS系统等在百度地图上快速确定消防水源的位置,以便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2)对消防设施的远程监管。建筑物中通常配置完备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的完好性及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火灾扑救工作的开展。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消防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消防部门可以将智能传感器安装在喷淋管、消防泵、烟感器等各类消防设施中,这样可以实时确定喷淋管的压力、消防泵的状态、报警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对其进行及时性、针对性的处理,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同时,借助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可对消防安全通道的占用情况进行实时分析,收到信息数据异常报警后,监管人员可结合疏散指示牌与应急灯的告警,及时展开相应的救援工作。(3)建立智能楼宇系统。将监控传感设备安装到每幢楼的消防设备中,针对每幢楼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传感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会马上向管理系统平台发出警报,同时管理人员会通过无线设备接收到相应的信息。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则报警器会立即向消防人员发送信息,以便消防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准备工作。(4)基于视频分析的隐患验证。一方面对楼宇具体报警点位进行梳理,与建筑内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做到具体报警点位远程监控,时时查看现场情况。另一方面与烟火AI算例模块进行整合,早于建筑内的火灾探测器感知危险发生,为隐患发现和小火处置提供前端感知。

5.2应用于灭火救援指挥

(1)对各建筑物建立身份系统。处于不同区域的每个建筑物都有自己的身份信息,比如结构、改造、使用、配备的消防设施等信息。运用物联网技术,可针对建筑物的全部信息设置相应的电子标签。当火灾发生时,工作人员会通过终端设备对火灾信息、建筑物状态进行了解,以便为消防人员及时提供信息;消防人员可以及时熟悉辖区建筑物的受灾情况,通过建筑物内部的温度传感器迅速得知火灾现场的温度,以展开有效的救援工作。倘若报警人员对报警信息不了解不熟悉,那么指挥人员会从建筑物身份系统中明确火灾发生的位置,并展开扑救。(2)对消防参战力量进行智能化、合理化的调度。运用物联网技术对视频监控系统加以完善,可以帮助指挥部实时掌握消防车辆的通行信息,并快速判断火情,对水带铺设、分水阵地等做出正确的分析抉择,对消防救援工作进行更好的调整。(3)对消防人员的生理信息进行监控。火灾现场可能存在有毒的烟气,这会对救援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在救援设备中安装传感设备,实时监测处于火灾现场的消防人员的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以便进一步的指挥调度。

5.3应用于消防资源管理

为实现对消防资源相关信息的动态管理,一方面可将物联网技术与无线通信、GPS技术相结合,针对消防车与消防人员进行电子标签设置,然后将其与管理中心进行无线连接,从而建立起消防装备管理系统。通过在消防车上安装车载终端装置,并对相应模块进行信息采集,可以确定车载装备的状态、类型及数量,从而为消防救援做准备。对于消防车的位置,无线网络可以将信息传送到指挥中心。将电子芯片接入消防员的工作服中,可以更好地获取消防员的具置及分布。另一方面可运用物联网技术对灭火药剂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对于不同的火情,消防部门可结合灭火药剂的性能进行规范化使用,而且可避免使用过期的灭火药剂。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部门也可以结合灭火药剂的分布地点与储备量进行合理的调度,从而提升灭火药剂的利用率,有效避免灭火药剂的浪费。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