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的原因范文

课外阅读的原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外阅读的原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外阅读的原因

篇1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093-01

我国的教育现状,不论是小学还是初、高中,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知,课堂是重要的过程。但是,学生要获取更多的知识,要加深对课堂学习的理解,要懂得更多的东西,还得通过其它途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一条重要渠道。要全面提高中、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在中国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明确地提出了要求,并且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对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中国语文教学大纲中是这样阐述的:"广泛阅读各类型的读物,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当前,在我们这些农村中学中,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难以保证,能力上不令人乐观。据了解,大部分初中校,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班。因此,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不被重视,课外阅读更是无从谈起。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要重视大多数学生,就要培养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作为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本人对影响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一些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自觉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看法。

1.影响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因分析

1.1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从小学升入初中后,课程变化很大,学科明显增多,作业量也相应增多,学习的压力就更大,学习状态需要调整。学生往往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整天围绕着课程以及练习转,感觉没有多出来的时间阅读其他书籍。其实,是没有能够合理的安排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因此,也就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1.2家长对课外阅读的不理解,学生读课外书,家长总觉得与提高成绩无关,不赞成,更会不支持。学生家长一般急功近利,只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看重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排名。许多家长总认为学生应该把课本里面的知识学好,没有能够把课外的书籍和课本的学习联系起来。这时,老师要与家长交流,明确课外阅读是老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是促进学习成绩提高的有效途径,以此来博取学生家长的支持。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给孩子买学习资料,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3一些学生自己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也有一些学生特别喜欢课外阅读,但方法不当。这些学生都要及时加以指导,不可以听之任之。课外阅读在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在时间上要有科学性。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可以把看课外书籍当作一种消遣,看一些低级趣味的书籍,或者只看武侠小说、爱情小说,有的学生在课堂老师传授知识的时候看得津津有味。如果没有科学地安排时间,看到深夜影响休息,把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都打乱了,对课程学习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正确引导,才能使学生正确地把握自己,才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育

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觉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与教科书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我所在的学校,是个典型的农村中学,本地方言在校内的通行,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可避免的形成冲击。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只有加强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言更好的融合。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知识面就会被限制,思维就不会活跃,想象力就难以拓展。这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就会受到障碍,知识就会愈加贫乏。如果不想办法促使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就有可能使学生课外感觉无聊,课外时间有被游戏占领的危险。反过来影响课堂学习。如果学生课外阅读的少,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表现非常明显。特别是作文,古人尚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课外阅读的积累,作文下不了手,干巴巴的,肚子空空,无血无肉,写不了几句。这样,作文的时候脑子里没有一点思路,更没有,即便写出来也没有质量可言。如何促使学生提高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呢?

(1)培养学生自觉课外阅读,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自觉的原动力是兴趣。兴趣是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动力。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还要引导学生如何科学地管控自己的学习时间,培养自己的坚强毅力。

(2)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多费心思,针对不同的学生,推荐学生喜欢的书籍。课外书籍可以从教材延伸,经常寻找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既对课程的学习有帮助,又可以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比如从课文中引用的成语故事、名言警句以及引用文章的段落,引导学生阅读原著。通过这些课外阅读,就很容易体会到节选内容在课文中的真正含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在给学生推荐新书、好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如何自己选择新书、好书。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教材中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教材是没有办法满足一个学生的需要。如果仅仅靠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有很好的语文素质。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学生如何科学的安排学习时间,比如每天都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给学生新书、好书,给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自学能力不断增强,欣赏能力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也就慢慢提高了。

(3)引导学生如何读课外书,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的课程较多,可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老师要经常加以指导。如果学生慢无目的地去阅读课外书籍,那会适得其反。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于一般性的文章,只要快速浏览,了解一些文章的内容,或者是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就可以了。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作品,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通读,只要选读里面的一些内容。但是名篇名著就不同了,需要精读,甚至背诵。读完还要回过来细细地品味,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才能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在读古诗的时候,就应该如此,只有慢慢的消化,才能体会作者的心境。教师要因人而异,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不同的阅读材料,方法也不同。

篇2

【关键词】高中生;课外阅读;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学者、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只有重视阅读的民族才是充满希望的民族,由此可见阅读的巨大作用。下面本文首先分析高中生不喜欢课外阅读的原因,然后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一、高中生不喜欢课外语文阅读的原因分析

据有关调查显示,高中生不喜欢读书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原因可以归为如下几点:

(一)缺少认同的价值感

相对于枯燥的文字阅读,学生更容易被一些流行文化吸引。因为流行文化更富有新颖性、时代性、休闲性等特点,感染着有着超强的猎奇心理和敏感性的高中生。于是学生们就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阅读上,而选择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影视、音像、电子游戏、流行音乐、网络等流行文化。因此图书馆门庭冷落,不足为奇。

(二)没有充足的阅读条件

高中生面临着较为沉重的学业负担。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不得不把绝大多数的时间花在大量的题海中,用于阅读的时间则少之又少。周末如此,就连寒暑假也几乎被大量的补习抢占。由于阅读见效缓慢,许多学校也不愿意学生把时间花在不是刀刃的课外阅读上。不仅在时间方面不充足,就是在书籍方面也是匮乏的。很多高中是有图书馆的,但真正对学生开放的却很少。即使学生们偶尔有阅读时间,也不能尽情地翱翔于书海。图书馆只是一种摆设而已。家庭方面,父母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不支持孩子阅读课外读物,他们情愿给孩子买各种复习资料,也不愿意给孩子买一本“闲书”。因此,可以说当前高中生既无充足的阅读时间,也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三)缺少正确的阅读指导

高中生的课外时间或明或暗被劣质书籍俘获。他们有兴趣的是漫画类、娱乐资讯类、奇幻小说类、言情小说类等低品位报刊书籍。课外阅读的目的主要也局限于休闲娱乐、寻求刺激、打发时间等。

二、改变高中生不爱阅读的对策

由于缺少认同的价值感、没有充足的阅读条件、缺少正确的阅读指导等种种原因,高中生对课外阅读是“谈虎色变”、非常反感。那么怎么样来改变高中生不爱阅读名著的现象呢?

(一)增强价值认同感

读书就是一个陶冶情操的审美过程。阅读中要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使他们对阅读充满期待,对阅读充满兴趣。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鼓动激情,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感,使其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二)指导阅读方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精读是对文本的咀嚼品评;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浏览,即粗略地看一遍,也就是略观大意,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某种需要,舍弃一部分不读,只快速阅读相关的部分,摘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速读就是要求快速阅读。正如美国休斯顿市教育发展实验室的一材料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好的读者,无不喜欢读书,这种人读书的速度由他所读的内容而定:对于弥尔顿的诗必须逐字逐行地读,对于少克莱的小说必须一段一段地读,对于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必须一页一页地读,将粗读和精读不失时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

(三)确立检查制度

老师在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压力,可以促成行为的积极发展。如规定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

(四)建设阅读展示平台

学生读了书,就要有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成就感能够让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去读书。如开启阅读交流平台、举办知识竞赛等。

(五)建立评价体制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要避免功利化倾向,要将重心落实到激励学生将阅读内化为自身需求和生活态度的高度。我认为中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机制必须体现这样的原则:①个体差异原则。要建立学生阅读评价的坐标系,尤其要重视反映学生个体阅读发展情况的横轴。②激励为主原则。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避免唯阅读能力提高是重的功利倾向,要把指导的目标落实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终身教育的高度,因此对学生阅读行为(包括成果)的评价必须以激励为主。

阅读是促进心灵发育的最有力手段之一。希望通过教师的引领指导,能让学生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会是一个知识丰富,明晓事理,富有涵养的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会是一个心存善念、热爱生活、理解他人的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会是一个拥有理想、敢于追求、对社会乃至对人类有用的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必将会是一个幸福的人。

篇3

课外阅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意义非凡,我们要为小学高年级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氛围,让学生去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到乐趣,开启心思,让读书成就学生的精彩人生。

【关键词】

课外阅读 现状分析 策略研究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能有比较大写的阅读积累,能养成良好的课读习惯。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提升当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显得特别重要。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有益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

笔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曾对某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过调查分析,发现小学高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着如下误区:

1.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近五成的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兴趣,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的快乐所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玩上,玩游戏、玩电脑。有不少学生将课外阅读当成是一种负担,纯粹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没有真正自主体验到课外阅读的愉悦。

2.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无计划性,随随便便,有什么阅读什么,没有养成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比如,没有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对课外阅读中看到的好词、好句、精美的短文、名言佳句没有养成摘抄的习惯等。

3.没有用足课外阅读的时间。小学高年级学生每天花费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不足,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规定相距甚远。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校为了应试教育,大量挤占学生的时间,去拼命搞题海战术,学生负担重,学生自然也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去进行课外阅读了。不少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有的学生20分钟也达不到。

4.课外阅读的内容单调、各类不多。不少学生课外阅读书的种类不多,比较单一,大多倾向于阅读卡通类的,倾向于教辅材料类的,不喜欢阅读科普类的。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

5.缺乏对课外阅读的具体指导。不少教师不重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有放任自流的倾向。事实上,离开教师(或家长)的具体有效的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误区的原因分析

1.学生本身的原因分析。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统筹规划,没有去整体考虑,没有严密的课外阅读计划等。所以,必然导致学生课外阅读随随便便,东一榔头,西一棒头,一本书随随便便读上几页也就弃之不读了。事实上,小学高年级学生本身也就没有太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有强烈的从众心理,过于对卡通类的图书关注,而对其他诸如历史类的图书不太感兴趣。

2.家庭方面的原因分析。家庭原因有多方面,比如,有的家长文化水平有限,长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有精力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能在学校课堂上认认真真的学习就已经不错了,孩子不去进行课外阅读也就无所谓了。还有的家长本身自己也没有看书的习惯,认为玩玩手机、打打牌就是快乐的了。

3.学校方面的原因分析。学校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关注度不高,无规划,缺少明确的课外阅读目标。学校缺少对课外阅读资金的投入,学校图书室图书量少,根本不对学生开放,图书室只是聋子的耳朵,一种摆设而已。

4.教师方面的原因分析。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师不愿意花大的精力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些教师根本就不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去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不去教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1.提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构建愉悦的环境氛围。学校图书室要对学生长期开放,学校领导要重视对学校图书室图书的大量投入,切忌将大量的学校资金用于去大吃大喝,中饱私囊,占为己有。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要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如何恰当有效地去进行课外阅读。全社会都要形成阅读氛围,家长要带头进行阅读,家长要舍得花费资金为孩子购买大量的图书,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想读却没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提升孩子课外阅读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的了。

2.努力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只有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了,才能积极地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学校应努力为学校构建浓郁的阅读氛围,班级要办好图书角,多投放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今天我当升旗手》《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利波特》等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角去随便取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进行阅读。班级可以举办读书分享会,与同伴分享阅读的快乐,可以讲故事,可以演小品,可以唱,可以跳,形式不拘一格。

篇4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分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外阅读十分重视,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多次谈及阅读的重要性,他还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于素质教育的培养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理应得到教师的支持,但是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并不乐观。

一、调查研究方案

(一)调查范围

面向学校中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小学生,还有部分问题面向学生家长。

(二)调查方法

基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访谈法和观察法加以辅助。在对学生发放问卷的基础上,还可以对一些学生、语文教师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或者到图书馆和书店观察小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各种方式的结合综合调查结果。

(三)问卷设计

问卷设置几个大的问题,包括:小学生的年级,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原因,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和课外阅读书目的类型等等,也可根据实际调查需要扩展问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年级的学生阅读量比低年级的学生大

这是因为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识储备是不同的,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系统的语文学习,对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掌握和理解不足,所以还没有产生课外阅读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知识的增加,学生们逐渐产生了对提高知识储备和发展个人兴趣的需要,所以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大部分学生喜欢读书,但是读书的频率并不高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进行课外阅读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有助于缓解紧张学习生活带来的压力,但是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的频率却并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基本普及,人们的娱乐休闲活动也向这些产品进行转移,学生受到这种风潮的影响,在课外的休闲活动基本上是通过手机和电脑实现的,所以相对阅读书籍,学生们更倾向于在电脑和手机上观看视频和玩游戏,但这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进行课外阅读的原因大多受教师与同学的影响

极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教师对课外阅读的强制要求,为了保证学生们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教师都会选择合适的书籍推荐学生们在课下进行阅读,并布置相应的任务敦促学生的阅读;第二点便是受其他同学的影响,小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且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共性,所以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而开始进行阅读。

(四)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有较大差别

虽然学生们都开展了阅读活动,但不同学生的阅读时间和质量是有较大差别的,很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时间为每周10小时以下。造成学生阅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出去学生自身对阅读的意向,还有便是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时间,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强,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就相对较短,而另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就需要花费更多的课外时间进行学习,所以就导致了课外阅读的时间存在差异。

(五)课外阅读的书目以休闲娱乐为主,名著阅读很少涉及

目前市面上的书籍和杂志类型各式各样,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自主选择,但是受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更多的学生喜欢阅读休闲娱乐的杂志,而对一些严肃和生涩的名著敬谢不敏,导致课外阅读没有达到实现学生自身能力提高的效果。

(六)一部分家长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阅读,却不关心阅读的内容

对于部分学生家长来说,他们虽然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却没有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认真规划,对学生阅读的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也不清楚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

(七)教师主要敦促对名著的阅读,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足

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布置了阅读任务,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到位,对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他们并没有学会高效地进行阅读,这就导致了课外阅读的不彻底,不利于对素质教育的培养。

三、进行正确课外阅读的办法

(一)塑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自制力较弱,尤其对电子和网络产品缺乏自我控制,所以需要教师和家长注重对阅读环境的正面熏陶,清扫学生学习和阅读的环境,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课外书

不同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需求不同,但也要注意不能有求必应,教师和家长要结合综合评价为小学生选择合适阅读的书目,正确引导学生发展兴趣。

(三)教师对课外阅读进行专业指导

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正处在培养阶段,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教师的科W指导,教师需要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安排阅读活动,并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长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追踪,从各个方面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外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 现状分析 对策

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发现,现在的初中生不喜欢阅读,好多学生以完成作业为目标,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由于种种原因,初中语文学习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路子,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课内,轻课外;重讲授,轻阅读;重死记,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这种情况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语文课外阅读的新方法,从而将阅读教学尤其是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造成目前课外阅读情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主要存在于下面几点。

一、阅读时间少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做题上,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

二、社会、学校、家庭没有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目前的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薄弱,图书少或者图书不能充分被学生利用,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号召和引导。另外好多语文教师及家长自身的阅读状况难于承担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担。教师、家长本身不是一个阅读的爱好者,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无从谈起。

三、学生兴趣的转移

目前初中生的课余时间大都花在看电视、打球、上网聊天等自己喜欢做的事上了。学生对以摄取知识为目的的课外阅读普遍不感兴趣,认为“那些书难看”,而宁可把时间用在无聊的“随便玩”上。

要解决上述课外阅读中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问题。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将无从谈起。要转变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被动现状,首要的是要做好几个观念的转变。

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观念,真正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建设标准的阅览室,配备多种多样能满足学生不同阅读需求的图书;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语文老师本身明确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才有可能愿意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语文教师还一定要多读书,只有自己知识丰富了,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才能够顺利进行;转变学生及其家长的观念,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外阅读的制约因素。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必要地沟通,使家长真正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家长配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督促。

2.阅读方法问题。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方法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讲授,使学生掌握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基本阅读方法并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加以运用。同时要教给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培养自己的各种阅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写体会、向别人转述等活动,以促进读、写、说能力的全面发展。

3.效果问题。

教师在布置好课外阅读任务后,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如可让学生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将自己所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学生既积累了大量素材,又便于教师检查课外阅读。还可采用课前几分钟研究,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在领会理解所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4.兴趣问题。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种最重要的成分,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这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使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有效,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课外阅读也不例外,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需求是广大语文教师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或推荐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差异、文化基础差异等因素,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阅读材料供学生去选用,避免只提供给学生纯文学的东西。

总之,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亟待提高,研究课外阅读意义重大,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由此提高综合判断、分析等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达到人格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孟庆焕.中学生阅读的现状与对策.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

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课外阅读 现状 教学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背景

作家茅盾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上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总结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后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可见,教材的更新永远赶不上时代的节奏,课本上有限的几篇文章决不能培养出曹雪芹、鲁迅、余秋雨这样的大家。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而作为我们农村初中,开展课外阅读,优化学生课外阅读状态更是刻不容缓。

其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中外名著,如《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等等。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中考考查范围。可见,良好的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一是阅读数量远远不够,二是阅读质量没有保证。

二、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原因

在前期的调查研究中,笔者曾采用随

机抽样的方式对本校600名学生(每个年级200名)的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就部分调查情况列表如下:

部分名著阅读情况:

《西游记》《三国演义》,看过的约占10%。《水浒传》,看过的约占5%~8%。

《红楼梦》,看过的几乎为0。一本诗集或剧本,都未接触过的约占16%。

课外阅读兴趣,无兴趣的学生约占43.5%,有原因进行阅读的约占61%。

针对上述调查情况,笔者觉得困扰我们当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原因众多,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少

据调查报告统计:学生一周内阅读量极少的约占40%。每天阅读时间在15分钟以下的占68%。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大致如下:

1.书源不足。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和藏书量的不足,各级的重视力度不够。许多农村初中由于经济因素忙于房屋、教学设备等硬件的添置,而无力购置新的类似于图书的软件。有的学校根本没有组建图书室(馆),有的仅作“摆设”而已。

2.家庭重视不够。受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生拥有书籍的数量是有限的。

3.被其他信息渠道抢占。多数农村初中生的家长忙于外出打工赚钱,致使家庭教育的管理出现真空状态。

4.课业负担偏重或家务劳动太多,能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学生在校的课外时间(尤其是后进生)多数被老师“好心”的辅导和补课所挤占。

5.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据调查,经常阅读课外书的学生,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显著,不同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频率和痴迷程度极不平衡。

6.本身缺乏挤劲和钻劲,不能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读书读报。

(二)学生对课外读物选择的错位

调查显示,农村初中生对生活情趣类书籍的选择为37.9%,比选择科技、科幻类的图书高出12.2个百分点;男性学生是以科技、科幻类图书为第一喜欢阅读的书籍,女性学生却是以童话类图书为第一选择;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都把科技、科幻类图书列为第一喜欢阅读的书籍,部分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却把不良信息读物摆上了选择的行列。笔者认为造成课外读物选择错位大致有如下原因:

1.农村学生的阅读选择受学段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和学习成绩差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年龄差异对选择课外阅读内容的影响最大。心理学显示,青少年中低段学生偏重于具体形象思维,随着年龄增长抽象理性思维才会逐渐占据大脑思维的份额,所以绝大部分初中生课外阅读时会产生重读图、轻读文的现象。

2.农村初中学生审美品位不高,导致不良信息读物的介入。现在,除了图书,各种传播媒体如洪水猛兽,铺天盖地,防不胜防,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网络、电视、手机等,其中不健康的信息资料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他们心态扭曲,产生早恋、烦躁、暴力、厌世、玩世不恭等心理,给将来的社会、家庭埋下了定时炸弹。

(三)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

造成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自身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低。据一问卷中“是否有意坚持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得出否定回答的学生占43.5%,为了作文和竞赛所需而选择课外书进行阅读的人占61%。这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

据一保守的统计数据显示:“69%的学校依旧把学生考分的高低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尺度,73%的学校每学期依旧组织统一考试、阅卷,按平均成绩给各班排名次,并把排名情况与教师年终考核、评优奖金挂钩。”所以,教师对教学工作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更谈不上引导课外阅读。另外,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八节课,每周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习题,课外阅读时间少之又少。而对于面临中考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就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了,除了必要的体育课外,他们都只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不仅强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而且还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忽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韩雪屏主编.《阅读技法系统》.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庄松辉主编.《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马笑霞主编.《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2001年版.

[4]惠丹主编.《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5]《面向21世纪上海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教育出版社.

[6]《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抓好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2002年12月.

[7]《语文教学与研究》《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考》.2003年12月.

篇7

我在一所农村小学教书,学校的教学环境较差。学生们一般不愿意阅读课外书,认为那是学习负担。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为了让孩子们提高语文学习成绩,需要他们看课外书,但是从来不做推荐。原因是我也不知道哪些课外读物能推或是推了书名但没有做指导。这样,就导致了课外阅读课无法进行。

其实语文老师想要搞好课外阅读课并非简单的事。另外,搞不好课外阅读课把原因归于学生爱偷懒或是没有资源是大错特错的。而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并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课外书成为我们孩子喜欢的偶像呢?

一、什么是课外阅读指导课?这种课有哪些类型?

顾名思义,课外阅读指导课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展开课外阅读。它可分为课前读物推荐课,课后交流欣赏课,主题综合阅读指导课。那么每种课的内容由名字已经可以理解,而形式呢,不拘,只要能够达到目标,能够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我认为都可以。

二、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还是一句话,策略有之,形式不限

(1)课前读物推荐课: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品味情趣,引发阅读期待;感受影响,产生阅读向往。

(2)课后交流欣赏课:明确阅读主要任务,重视儿童阅读回应,丰富阅读表达方式,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3)综合性阅读指导:常规性班级读书会和专题性阅读指导课相结合。同时芮老师还强调低年级要做好阅读奠基工作,童谣、儿歌、画本、小故事、小小说都是很适合儿童阅读的。

三、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操作提示

(1)可以利用学生的资源,让孩子推荐他们爱看的书;

(2)灵活安排时间,指导适度;

(3)忌硬读硬写,增加学生的负担;

(4)忌应时应景,只图一时新鲜;

(5)切忌教条分析,有失灵活。

篇8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调查 策略

一、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本校刚刚由城中村转为城市人口的学生占学校人数的60%;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占30%;另外10%是较远乡村学生。前不久,笔者对所在学校七级共100位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一)、课外阅读时间严重不足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占22%,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的学生占15%,平均每周阅读1小时的学生占37%,甚至还有26%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

究其原因:1、由于学业负担重,各科作业较多,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被挤占。尤其是刚进入初中一下要应对八门文化课的七年级学生和备战中考分秒必争的九年级学生。2、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影视文化代替了课外阅读。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活动为看电视和上网。3、阅读氛围不浓厚,业余时间正确引导从而使得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减弱。

(二)、课外阅读目的实用性、消遣性强

调查数据显示课外阅读的目的:为了提高文学修养占9%;为增长知识的占45%;为便于与人交流的占10%;为消磨时间的占36%。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后应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从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实用性目的和消遣性较强,失去了阅读本身的陶冶情操和了解社会,感悟人生的意义。

学生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家长称课外阅读书籍为闲书,不让学生去碰、更不允许带入教室。“学生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在逐渐丧失,逐渐沦为被动阅读者”①。这无疑是一种人才培养上的短视行为,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教育的悲哀。

(三)、课外阅读书籍选择面较窄,随意性大

学生购买的课外书籍中有45%为新课标规定的必读篇目;25%为消遣性读物,如漫画、青春小说、故事会等类图书广受欢迎;12%的喜欢读科幻类书籍,剩下的18%则为期刊杂志,如《中学生》、《课堂内外》等。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是存在有片面性的。片面地认为与学习相关的就是课外书;片面的认为课外书是新课标要求的必读篇目。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择课外书时有从众心理,追求时尚,流行什么看什么,阅读趣味少了个性。深究原因,一是升学考试促使阅读本质的蜕变,读书变的急功近利为考试而读书。再者,老师对课外阅读从不过问,任由学生想读什么读什么,阅读书籍良莠不齐,学生的阅读完全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

(四)、课外阅读方法单一

综上各种问题及原因,“课外阅读情况并不乐观,阅读量少,阅读名著的同学少……阅读质量也不高。”② 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极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不当阅读和阅读不足不仅影响语文课的学习,同时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针对城郊初中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实施的对策

(一)、明确阅读目的,了解阅读重要性

要想更好的进行课外阅读,首要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学新论》指出:“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③阅读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它追求的是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三极碰撞和交融,有着特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实质。只有学生放下功利的心态,端正阅读态度,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进入这个五彩纷呈的世界,去认知,去感悟,去品鉴,才能获得语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双层提高。

(二)、介绍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优秀的阅读者区别于一般阅读者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拥有多种有效的阅读策略。”④成功的阅读教学关键在于提高阅读效率。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要想避免学生盲目、随意性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能,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记下来,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教师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2、鼓励学生读写结合

读与写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写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续写、仿写、改写、扩写、评论等都可以采用,并臭味相投向省市县各级刊物及校刊投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分层次引导,合理推荐书籍

由于是义务教育,初中学生都从小学直升上来,水平参差不齐,语文阅读时就应该有所选择,分层次指导。一般我们都分成上、中、下三档。

素质较高的读名人传记、世界名著、短评政论、精美散文,以提高思想水平,扩宽语文视野,淀积语文素材为主。中等的以阅读短篇小说、时文游记、作文指导、报纸杂志为主,目的是了解各类文章结构,积累文学词语,奠定初步的语文基础。学习困难生以阅读漫画书、图文并茂的杂志、连环画、神话科幻故事为主,目标是唤醒读书欲望,引起阅读兴趣,由无知的境界导入语文殿堂。这样分层的结果,控制好阅读的质,照顾了学生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高层次的得到满足,低水平的不致于寡味无聊,大家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三)、创造校园阅读氛围,让学生进校闻书香

1、班级设立“读书角”

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位置,学生家庭中藏书量也极为有限,阅读资源匮乏。可以在班里创设“读书角”,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的从家里带来正能量的书籍扩充读书角。每班确立一名图书管理员,管理本班图书的借阅情况,这样,创设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丰富了阅读资源。

2、开放学校阅览室和图书室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丰富的图书及报刊杂志资源,让学生分班办理阅览证,每周按时借阅学校书籍,保证在学生在校内能借阅到自己想读的好书。

3、开设阅读课,填写读书卡

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开设阅读课,让学生带来自己爱看的有益书籍。并在不影响阅读兴趣的前提下,为提高阅读效率,填写读书卡。

4、组织系列读书活动,形成良好阅读氛围

学校可以确定读书主题,定期举办朗诵、演讲、讲故事比赛,或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所得或感受,或举办展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或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等,各项活动。通过这些有趣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爱上读书。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我们的学生自觉阅读主,乐于阅读,那么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伟杰.阅读教学:培养自主的阅读者【J】.当代教育学,2003年(7)

篇9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阅读书报等进行学习的形式,在扩大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课外阅读受到各界普遍重视,各高校纷纷创造条件以满足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大学生参与阅读的人数和次数都有了大幅提升。但同时也应看到,大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了解农业院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笔者对青岛农业大学在校生做了相关调查。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内容涉及课外阅读的时间、目的、阅读的方式和习惯、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等。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2份,有效回收率为96.5%。其中男生占41.9%,女生占58.1%,涵盖4个年级,并兼顾到城市、农村的生源结构及文理学科结构。调查发现大学生课外阅读呈现出六大特点。

1.课外阅读参与率较高,但年级分布失衡

调查中61.6%的学生表示喜欢参与课外阅读,表示不喜欢的只有14.0%,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愿意参与课外阅读。但同时也发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增长,学生课外阅读参与率降低,在喜欢参与课外阅读的学生中,高达45%的学生为大一新生,大二学生为37.5%,大三、大四学生合计的比例不到20%,大三、大四学生参与的热情明显不足。究其原因,可能与大一、大二的学生课余时间相对充足,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活动,参与课外阅读有关。随着年级的上升,毕业的日益临近,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增加,课外阅读参与的精力自然不足。

2.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不足,参与存在盲目性

对参与课外阅读必要性,只有16.1%的人认为应该“参与阅读”,而高达47.1%的学生认为“参不参与课外阅读一样”,另有36.8%的学生认为“读那么多没用,各种考试通不过还是白搭”。这说明仍有很多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价值缺乏了解。

而在问及“课外阅读的目的”时,只有16.6%的学生是本着“完善自我、提高道德修养”的目的进行阅读的,高达39.4%的学生只是本着“消遣娱乐”的目的来阅读的,还有10.9%的学生是本着“缓解精神压力和情感失衡”的目的进行阅读的,其他目的的占33.1%。访谈发现很多大一新生对于课外阅读的认识还很迷茫,他们的阅读很多是在周围环境或同学的影响下,抱着一种跟风的态度进行阅读,参与存在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也为日后多数高年级学生阅读参与率下降埋下了隐患。

3.参与课外阅读投入时间不足

调查中,只有22.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时间充足,77.7%的人则认为时间不够。其中,48.2%的人每天阅读1小时以下,每天阅读1~4小时的占31.2%。近半数的大学生每天阅读不到1小时,这说明大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时间投入不足,而时间的不足可能进而会影响阅读的效果,影响大学生对知识的汲取。

4.网络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

调查中,选择网络阅读的人占62.9%,纸质阅读的占34.0%,其他的人仅占3.1%。可见,网络阅读越来越成为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时间上,网上阅读大于纸质阅读的人占了50.3%,纸质阅读大于网络阅读的人占了39.4%,网上与纸质阅读差不多的人占了10.3%,这表明大学生课外阅读网络化、电子化趋势明显,传统纸质阅读所占比例进一步下降,大学生课外阅读呈现出新变化。伴随着这一变化,学生对图书馆的依赖逐渐降低。调查发现仅有20.2%的人经常去图书馆,35.2%的人偶尔去,而几乎不去的人占44.6%,这也是新形势下课外阅读新变化的反映。

5.阅读习惯不够科学,阅读时动笔少,阅读后交流的也不多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果的重要保障。但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喜欢摘抄的仅占9.1%,喜欢写提纲的占了11.1%,喜欢写批注的占了10.8%,喜欢写心得的占了15.7%,喜欢思考的占了24%,而不动笔的人占了29.3%,这说明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的阅读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而阅读后近一半(44.1%)的同学不与人交流,很少与老师、同学、家长等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生阅读之后缺乏交流的状况阻碍了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正常发展,也应引起广泛重视。

6.课外阅读取向差异明显

调查显示,17.6%的人喜欢阅读文史类读物;喜欢阅读娱乐消遣类读物的占38.9%;喜欢阅读应用技术类读物的占15.0%;对专业类读物情有独钟的占23.8%;喜欢阅读科普读物占4.7%。可见,大学生喜欢阅读娱乐消遣类读物的比例最大,专业类、文史类、应用技术类、科普读物分列其后。大学生对消遣娱乐类的书籍情有独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类书籍上。阅读专业类书籍占到了23.8%,说明大学生的课业负担仍是比较大的。而作为人类科技文化结晶的文史类、科普类读物却少有人问津。

二、导致上述现状的原因分析

1.就学校而言

第一,课外阅读指导不到位。老师在指导大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应发挥一定的作用,调查中61%学生也明确表示需要老师在课外阅读方面进行相关指导。但目前老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课堂内容的讲授,多数教师除上课外,与学生接触不多,更谈不上指导。极少数教师能利用课堂或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谈论阅读话题,但缺乏系统指导。第二,课外阅读书籍的质量保证不到位。虽然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很大,但因资金紧张,很多图书破旧,内容老化,近年来所进新书多为专业书籍,学生喜欢的娱乐、文史类图书数量有限。且图书借阅不方便,尤其是丢失、损坏需承担的代价很大,使很多大学生基于各种因素考虑,不愿选择在图书馆中借阅图书。调查中只有11.6%的人从图书馆中借书,12.5%的学生选择租书,43.8%的同学选择网络下载。网络下载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来源,而网络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或好或坏影响。

2.就大学生自身原因而言

第一是认识不到位。课外阅读能让大学生收获更多的社会经验并提升其个人的综合素质。但目前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个体能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价值,也没有认识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就是课外阅读,仅把课外阅读作为打发时间、休闲娱乐的方式,而没有把课外阅读当做提升个人素质的方式。第二,面临各方面压力较大。如学习上的压力。由于面临评奖评优等一系列的评比、考核,很多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也是抓紧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第三,就业压力大。残酷的现实令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求职准备上。还有部分学生家庭困难,空闲时间多被兼职和打工占据。

3.就社会方面而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娱乐媒体的出现, 很多青年人迷恋于网络游戏、视频、社交媒介不能自拔,根本没有兴趣进行阅读,整个社会的风气变得浮躁。受其影响,很多大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产生偏差,认为课外阅读无非是打发时间、娱乐消遣。这导致他们在这方面变得迷茫,缺乏目的性,阅读效果降低。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建议

1.就学校而言

首先,要加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老师可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进行专业阅读的重要意义,指导大学生正确地选择阅读的内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升他们阅读专业书籍的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阅读的效率和阅读的效果。其次,组织读书小组。学校可以通过设立读书小组来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读书小组,大学生可以跟同学、朋友交流读后感和看书的方法、体会。读书小组可以在课余时间请来专业老师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最后,学校要更新、丰富图书馆图书资源。图书馆采购书籍时应考虑读者群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情况,在专业书籍的采购中要兼顾到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 特别是一些新设专业学生的需求。适当增加英语、计算机等应试类书籍和学生需求量较大的小说等书籍的种类和复本数量,对于部分旧书适当加快更新速度。

2.就大学生自身而言

首先要转变观念。作为阅读的主体,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好处,加强阅读,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意识到:课外阅读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课外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试卷上的分数、考取各种证书、扩大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己的成长。其次是改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深度。要定期制订课外阅读目标,进行自我监督和评价。可以通过学校的读书协会等相关学生社团,交流心得,彼此分享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和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最后应增强辨别能力,选择正确有益的阅读书籍。一方面,大学生要重视专业阅读,在专业学习的过程,有意识地阅读专业相关书籍,并利用各种图书资料扩大专业阅读的范围;另一方面, 重视非专业书籍的阅读,扩大课外阅读的范围,并加深阅读的深度,还可以积极参加一些读书交流活动或者学生会、社团举办的有关阅读活动等。大学生应合理分配阅读书籍的时间,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

3.就社会层面而言

其一,要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和阅读条件。社会尤其是媒体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给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阅读,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甚至全社会的综合素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其二,家长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支持课外阅读。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未来的很多行为,家长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就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阅读取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跟孩子对话的方式,教育孩子选择有益的书籍进行阅读,汲取人类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邹育艳.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唐 耶.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篇10

课外阅读是课堂的延伸。在上新课前,学生可以借助课外阅读提前预习新课。这样不仅能降低学生听课的难度。而且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课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语感和语调。课外阅读对于教师来说,它是一个得力的助手,可以减轻教师授课的难度。因此,与教材配套的课外阅读,几乎是所有英语老师经常会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但究竟有多少学生会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回家之后很好地将这项作业予以完成呢?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课后阅读的情况,我对抽样班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

全班共54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6人,从初步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课后阅读情况令人担忧,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课外阅读次数少

近期的调查发现,学生一周当中,坚持每天课外阅读的仅为2人,占到全班总人数的3.7%;阅读三次以上的共15人,占到全班总人数的27.8%;阅读2次以上的共36人,占到全班总人数的66.7%;几乎不阅读的人数比例为33.3%,占到全班总人数的1/3,可见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课外阅读的效率很低。

(二)课外阅读时间短

调查显示,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长短情况:一天阅读30分钟以上的仅有5人,占到全班总人数的9.3%;一天阅读20分钟左右的为12人,占到全班总人数的22.2%;一天阅读10分钟左右的为13人,占到全班总人数的24.1%;一天阅读10分钟以内的共6人,占到全班总人数的11.1%;还有近33.3%的学生几乎不看,不计时间。从这一项调查情况来看,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普遍较短,能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达到半小时以上的仅为31.5%。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为找出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较差的原因,我采取制作调查表的办法,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从收回的调查表的统计情况看,学生课外阅读少,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既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外界的客观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不够重视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情况

从调查表统计结果看:学生对课外阅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的有2人,仅占到全班总人数的3.7%;在思想上比较重视的为13人,占到全班总人数的24.1%;在思想上有一点重视的共21人,占到全班总人数的38.9%;在思想上不重视的共18人,占到全班总人数的33.3%。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已经比较好,因此忽略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提高学习成绩帮助不大,导致思想上不重视。

(二)缺乏课外阅读兴趣

从调查表统计结果看: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浓厚的共7人,占到全班的13%;兴趣较为浓厚的共8人,占到全班的14.8%;有一点兴趣的共15人,占到全班的27.8%;无兴趣的共24人,占到全班的44.4%。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推广应用,课外阅读已渐渐地被老师和学生们忽视。学生们家中有各种各样的碟片,资料也很多,相比较而言,课外阅读看起来就比较枯燥。通常都是把它当作一种被迫的任务去完成。

(三)课外阅读词汇量少

这部分学生主要集中在有一点兴趣和无兴趣课外阅读的学生当中,共39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感觉课外阅读本身难度较高,这部分学生占到总数的15.4%;二是学生感觉自身英语基础不好,这部分学生占到总数的23.7%;三是学生感觉自身英语基础较差,这部分学生占到总数的25.6%;四是学生根本无兴趣,这部分学生占到总数的10%。我校的学生主要以来自于城郊的居多,还有一部分来自农村,家长本身的文化素质就不太高,无法辅导学生阅读的训练;还有一部分孩子是从外地转学过来的,和我们现在正在学的教材不同步,这部分学生觉得课外阅读难以看懂,这也是他们不阅读的主要原因。

(四)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督促不够

从调查表统计结果看:家长一直坚持督促学生课外阅读的共5人,仅占到全班的9.3%;家长经常督促学生课外阅读的共10人,占到全班的18.5;家长偶尔督促学生课外阅读共13人,占到全班的24.1%;家长从不督促学生课外阅读的共26人,占到全班的48.2%。许多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语文和数学知识可能略知一二,但是对英语的教学太多是门外汉。因此对孩子英语学科的学习往往会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督促孩子课外阅读只是流于形式地催一催,不能起到有效监督的效果。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需要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而老师在改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上起着主导作用,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去引导学生和家长,落实有力的督促措施,以及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机制。我想,要改善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一)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学生和家长切实把课外阅读重视起来,必须先找到最具说服力的理由。这可以从老师加强日常课堂强调,借助家长会、学生家访、家校通等方式,做好与家长的思想沟通,督促学生课外阅读;同时,在日常作业和平时考试中增加阅读内容,真正让学生和家长把课外阅读重视起来,让家长成为教师课外阅读实施的坚强后盾。

(二)坚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围绕课外阅读的使用,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利用课堂英语教学中的师生英语对话、英语歌练习、英语小游戏等课堂互动内容,提高课外阅读使甩频率,激发学生利用课外阅读练习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将之与课外作业相结合,联系家长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做好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坚持奖勤罚懒,督促学生更多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译林新版教材五上Unitl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There be结构之后,教师可以适时进行《In my room》这首小诗的拓展,同时配上节奏鲜明的音乐与动画,让学生在听中学、说中学,做中学、玩中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既巩固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词汇,何乐而不为呢?

(三)加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课外阅读训练

首先,要立足于把课外阅读很好地融入和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将之与课堂教学相互结合,不仅要教会学生读和写,更要教会学生看,将之与老师课堂用语相结合。在课堂上,老师尽量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并且要分时段地更新课堂用语,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始终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拓展学生的词汇,增加学生对英语的感性认识,逐步培养使用课外阅读的习惯。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英语比赛、英语社团、英语跳蚤市场、英语手抄报,组建英语学科教室,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使学生认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和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有针对性地落实学生分类使用课外阅读措施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参差不齐。既要针对阅读基础较好的学生,做好同步课外阅读使用训练,也要针对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做好“退步使用课外阅读训练”,让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从更简单更初始的课外阅读使用训练做起,逐步把这部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好,从而实现班级全体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共同提高。比如:五年级学生,对于基础弱的学生我让他们继续掌握《In my room》中的词汇,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结合一起作业网上提供的及其它资源的小文章选择适合学情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读应排在首位,而课外阅读是一个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要通过有趣、有用、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希望在多媒体被广泛应用的时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学生带来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乐趣。让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使英语在课外阅读的脉络里延伸。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英语教师的艺术》A.S.Homby。

3、《小学英语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小学教学设计、英语版》2009第5期,第10期。

篇11

一、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为了解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笔者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所农村初中(刘老庄中学、徐溜中学、凌桥中学)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调查。

我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88份。通过观察、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我发现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阅读时间偏少,阅读量不够;阅读目的不明确,主动性不强,有一味追求情节刺激的现象;阅读方法不恰当,大多数草草了事,不能有效 “输出”。

二、农村初中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原因探究

为什么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会出现上述种种情况?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因素:

1.思想陈旧,认识不足

应试教育大背景下,面对升学压力,教师不愿下力气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总盯着眼前分数,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和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提升成绩费时长,见效慢,宁愿沉浸在题海中。

2.资源匮乏,指导不够

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农村初中图书室藏书少且图书陈旧,一些新鲜的优秀读物学生没机会在图书室找到。虽然有些农村家庭生活条件已改善,但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寥寥无几。一线教师每天面对“本山卷海”,还要应付各类检查汇报,所以即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很少对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指导。

3.评价失衡,机制不全

面对“只看分数,不顾过程”的评价方式,有的老师直接印发一些详细分析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的导读材料,不让学生们读名著,只让他们死记硬背。此外,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也是影响农村初中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农村初中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

面对前文所述的种种现象及原因,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都有可为之事。但限于本文的篇幅,笔者只从教师层面来探讨开展农村初中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

1.有效选择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和信誉就越高,孩子们就越把他当作知识之源而被他所吸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必须先做一个真读书、爱读书的读书人,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有丰富的阅读经验,有可人的阅读体悟,他才能成为学生的阅读榜样,才谈得上选择策略的有效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还未成熟,不能清楚地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辨识哪些是能读的,哪些是对自己有害的。而教师在学识、阅历等方面都优于学生,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推荐和自己的经验,向学生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教师在确定推荐书目前,还要将所推荐的书籍读一读,这样才更有发言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解疑释惑。

除了教师的选择推荐,学生能自主进行有效的选择才是根本。一方面,教师要交给学生挑选书籍的基本方法,如看作者(译者)、出版社,翻阅目录、前言等;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初中的实际,还可以鼓励、帮助学生走进大书店,徜徉于大书海。去年寒假前,笔者曾布置一项社会实践作业――和家人一起逛书店,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有效质疑策略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就是“存疑而读”, 即“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又带着问题去阅读探究。循环往复,才能将阅读纵深推进”。怎样才能做到有效质疑?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曾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建议学生从人物、情节、写法等角度发现问题,也可以于矛盾处设疑。其次,学生自主阅读,自行设计问题,小组汇总后进行初步筛选,然后交给老师。最后,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评价,保留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不能打击那些所提问题不合适的同学,要保护他们的质疑精神。如有学生问“为什么这块仙石孕育出的是一只石猴,而不是其他生物?”笔者在课堂上没有讨论这个问题,但私下和他进行了交流。第二、防止目的偏差的阅读,即注意力被某个细节所左右,而忽略实质性内容。如问“如来帖子上的‘嘛呢叭咪恕是什么意思?”他的注意力被如来帖子上的字所吸引,而忽略了孙悟空被压这个情节。

3.有效课堂策略

有效课堂策略的主旨,是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上好辅助课外阅读的课,包括导读课、自读课、讨论课、展示课等。

导读课,主要解决阅读方法、阅读计划、阅读要求等细节问题,从技术层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自读课,师生共读,同期阅读,同步指导,从实践层面提高阅读效率。讨论课,按计划研讨师生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预备在展示课上使用。展示课,展示阶段性阅读收获。

4.有效评价策略

通过评价,教师不仅可以确定初中生具备怎样的阅读基础,还可以了解课外阅读的真实情况,引导课外阅读的方向,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结合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评价建议,笔者认为应进行多角度评价。

一是动机。初中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的因为兴趣,有的想追求刺激,有的为了消磨时光,有的纯粹为考试,也有的希望提升个人能力素养。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追求合乎价值规范的动机,减少不良动机。

二是内容和方法。评价课外阅读的内容,不仅关注书籍的内容是否适合、主题是否有益,还可以考察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和范围的广度。评价课外阅读的方法,主要看初中生能否依据不同书籍类型、不同阅读目的适时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

篇12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影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加强和促进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本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学生阅读的现状

1.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我校六年级的学生均已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已经开始个性的发育,处于性格、兴趣、爱好等各类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这是一个健康、良好的倾向。事实上农村学生占85%的是留守儿童,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考。我今年寒假有幸参加了遵义师范学院初教系、道真自治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我针对如何《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对本校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统计中“有很多想看的书没有机会阅读”“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希望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读物”“希望家长的支持”“有家长的辅导(监督)”等等。还有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丰富知识”。而这些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愿望理应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

2.学校方面的原因。在调查统计数据中发现,在教育评价、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仍然以考试成绩论成败,使本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课外阅读被束之高阁。学校根本没有阅读课,学校对学生的作业、品德、纪律、卫生等列入考核范围,进行评比,唯独把课外阅读弃置一边,学校图书室藏书远远不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为了迎接大小的统考,各科老师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费尽精力完成作业,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教师真的想进行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一句空话。

3.家长对课外阅读不理解。我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他们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根本不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教科书上的知识都未吃透,把课外阅读看成“不务正业”,实属“多余”。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教师的事了,孩子手中除了学校发的两本课本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可孩子手中有价值的图书几乎没有。原因是家长们认为那些课外对于学生学习无用,与考试无关,会影响孩子学习。

二、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相应对策

1.学校要转变观念,积极营造课外阅读氛围。学校领导要彻底转变观念,摆脱以牺牲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而换来一时高分的做法。要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与成绩提高并不矛盾。更要懂得阅读对培养人的重要意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增加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真正地把课外阅读纳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从时间、师资配备上来保证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顺利实施,不能让它流于形式,并可适当地配以监督、评估手段,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得到阅读指导。

2.提高家长认识、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学生大多数的课外阅读时间应该是在家中进行的,家庭的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家长的认识,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十分关键。要让家长知道,书是知识的海洋,是力量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绝大部分知识的获得是靠书本来的。而课内所学知识是有限的,必须靠课外来补充。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创设条件,鼓励孩子加强课外阅读。

3.由课内精讲向课外延伸拓展。(1)如教学《草船借箭》《景阳岗》《猴王出世》等课文,可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原著,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2)教给阅读的具体方法: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语文教师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材料精耕细作,所有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浏览、略读、选读、跳读、精度等。学生针对阅读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另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4.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随时检查。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抓好落实。当然,检查落实的手段与方式因人而异,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又能操作,就应该是好的方法。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1)制作读书卡:把所读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好词佳句、主要内容、体会等制成卡片,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手抄报活动: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他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同时他对条件的要求不严,在农村小学可以广泛地开展。手抄报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学生很喜欢,他们都能够完成。

篇13

一、拓展书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从调查中得知,造成有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原因之一是图书量少或有的孩子无书可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有效开展课外读书活动,首先必须让孩子有书可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开辟、拓展书源,为课外阅读保驾护航。第一,引导班级学生有序地向学校阅览室借阅图书,使之形成良好的借阅习惯。开通学生课外阅读第一渠道。第二,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及时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好处,使家长明白课外阅读能让学生受益无穷,动员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书,选择健康的书,并能力所能及地引导孩子读书。第三,要建立班级图书角。让捐与读的阅读漂流活动常态化。在我们班图书角里是没有书的,在哪里?时刻漂流在学生手里。一个星期漂流一次,再收上来继续漂流,真正实现图书资源共享,不流于形式。第四,利用寒暑假期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推荐名家名篇、名著。向学生发放图书目录,供家长陪同学生一起选购,为假期的阅读保证了书籍和阅读量。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学生有书可读,如果没有兴趣或者是兴趣减退,势必造成学生课外阅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半途而废”,不能很好地坚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好老师,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阅读趣味。指导学生在教室、卧房内张贴激人奋进的读书标语、名言警句等,营造读书氛围。此外教师还要发挥家庭的力量,有目的地指导有条件的家长,使孩子们在家里拥有自己的图书库、小书桌,把书放在孩子随时可以看得到、拿得到的地方。低年级时鼓励家长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中年级时家长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活动,共读一本书,激发人们的读书的兴趣,共享阅读的快乐。

三、挤出时间,让孩子有空阅读

我们发现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旨在巩固的书面作业,可供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不多。因此,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就无法进行自由的课外阅读。为此,我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在作业布置上设计几种奖励卡。一种是全免卡,奖给上课认真当天课堂成绩优秀的同学;还有一种是单项减免卡,针对一方面掌握牢固而免做相对应一类的作业。这样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机会。能合理安排时间读书,合理利用时间读书,同时也能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冲突。

四、加强指导,让孩子学会阅读

1.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 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要长打算、短安排。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名人名篇名著,在教室黑板报上张贴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还可以从网上找出一些课外资料贴在读书角内,让学生去看自己喜欢的书、去选健康有意义的书。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列一个课外读书计划安排表。有了计划安排,就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2.交流互动,榜样激励 此外,根据小学生都很仰慕英雄、名人的心理特点,经常向他们介绍古今中外的历史伟人、科学家从小酷爱读书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课外阅读后,我充分利用黑板报这一阵地,开辟“好读书、读好书”栏目,把学生的深刻体会、优秀心得打印并张贴出来吸引大家欣赏。在阅读的同时,请学生评价:读书笔记中积累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是否真的优美、精彩?心得体会是否深刻?语句是否生动?内容是否有说服力?这样树立榜样的力量,激起同学向优秀学生学习的动力,由此不断提高全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另外评选班里的“读书小明星”也是很有效的措施。这样可以带动其他同学读书,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五、开展活动,让孩子表演阅读

当前社会对小学生的诱惑很多,要小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保质保量地完成《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文阅读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听故事,喜欢表演等特点,我在学生当中开展一些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开展读书讲故事比赛,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佳作欣赏会,小小作家作品展,人物评论会,诗文朗诵会,各种读书征文活动等,并设计一定的奖项,颁发一定的小纪念品。这样,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热情,避免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更有效地提高了课外阅读效率。

篇14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

(一)阅读态度

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认识到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且也相应地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相当部分的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是受到课业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少数学生,或者教师及家长会认为课外阅读可能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对课外阅读活动持观望的态度。

(二)阅读兴趣

影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包括课外读物是否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读物的种类多样,通常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以作文集、卡通动漫、名著为主,一部分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主要是以自身的兴趣为基础,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堂内容,增长文学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是一个功利的角度和外在的动机去开展的,而不是因为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然。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小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或者父母的命令下被动地进行,这种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难以得到保障。

(三)阅读习惯

当前,虽然大部分小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仍有很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课外阅读的意义,不能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规划。就阅读时间而言,每天超过一小时的人数非常少,阅读场所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在阅读方法上,大部分学生还是会从头到尾读完,而在作品信息的筛选能力上相较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一部分学生会通过翻阅工具书寻找答案,或者向家长、教师寻求帮助,但仍有许多小学生会直接跳过问题,如此一来,使问题持续积累得不到解决。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和笔记以及阅读后进行读后感写作是辅助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但有许多小学生不会或者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与家长有必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进行帮助与引导。

(四)阅读环境

在家庭里,父母受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度普遍不高。与此同时,受社会活动、时展等因素影响使得大多数家庭阅读氛围不浓。再次,学校与班级阅读交流频率不高,教师的辅导与帮助欠缺都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课外阅读的改进方法探讨

(一)帮助建立正确阅读态度

只有正确地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在其中真正有所收获。作为小学教师,应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学生的情感、兴趣各方面进行关注与培养,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重视科学的阅读评价。例如鼓励学生在课堂阅读中寻找问题,并自主分析问题与找到问题的根本,多以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同时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在人格、心理等方面对学生阅读积极性进行提升,帮助小学生养成端正的阅读态度,以及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儿童文学,提升阅读兴趣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爱具有趣味性的事物,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指导与提供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让小学生在作品当中进行角色、故事、情感的体验,将课外阅读的体验当作一次充满乐趣的旅途。作为教师与家长,要协调小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课外读物。相对于其它读物,儿童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 的表现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由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组成,角色特点鲜明,包含了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还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内容,这些情感的体验更符合小学生知识架构与审美情趣,促使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爱上阅读。

(三)通过多种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包含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活动的时间,课外阅读活动的场所,课外阅读的方式(是否会做摘抄、在书本上划上标记),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的处理措施,以及课外阅读活动感受分享等等。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阅读时,通过将喜爱的语句进行标注或者抄写,在阅读间隙思考为什么这些语句会带给自己深刻的感受,或者在遇到生字、难点时通过摘录下来或者标上记号方便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向他人请教。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带着解决问题的思想看完整部作品,在阅读完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作文字记录下来,如此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厚,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这种一举两得的阅读习惯,何乐而不为?其次,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实现阅读信息的分享。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喜欢扎堆讨论,在阅读一本好书后,可以鼓励学生推荐给其他的小伙伴,并且描述作品中哪个地方吸引到自己,值得推荐给同学进行阅读的原因。如此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课外阅读的交流和沟通,使小学生实现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四)家校联合,创造阅读环境

影响小学生阅读的环境主要有来自学校和家庭两部分。来自家庭的因素主要是父母对小孩课外阅读的支持程度,是否参与小学生阅读活动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及家庭阅读氛围等因素。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或者班级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学校阅读资源是否满足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中出现问题,教师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作为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要空间,要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阅读氛围。作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影响者,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进行阅读习惯培养,加强与学生的阅读互动,通过阅读作为情感的纽带,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学校方面要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通过进行放映活动、读书交流活动、作品研讨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与学习他人的良好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在感受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新世纪不断变化下社会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生不仅要在课内教学活动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课外也要广泛涉猎,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蔚贤.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