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非遗文化创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日益凸显。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与影响。如何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加强文化发展建设,提高文化自信心及文化自豪感,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特民族文化与深厚民族思维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及艺术价值。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产品中独特的民族思维、文化内涵,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推广,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青春活力。
一、文创产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一)文创产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文化不断交融,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传播碰撞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好莱坞电影文化就是美国最大的文化经济产值来源,每年能够创造超百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我国作为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经济产值呈现指数式的快速上升。其中文创产品因其内含的丰富文化及民族特色,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既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助力这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的进步包括了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提高。人们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华夏儿女五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表演形式,历史传说、诗歌绘画、风俗习惯甚至宗教信仰等经受了漫长历史的扬弃而传承至今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体现着国家的历史厚度,也体现着国家的民族内涵,是国家重要的精神力量及重要宝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创产品设计的灵感来源。我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种类特别丰富,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下来的文化积淀,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文化传承性等特点。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无形的文化资源,必须借助物质化或媒介化的符号才能传达或展现其中的文化韵味或内涵。而要求原创、有价值的文创产品则是其最好的信息载体,能够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赋予其新时代新的生命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能够提升与丰富文创产品开发的资源与素材,给予文创产品更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提升文创产品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能够实现文化创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有创造性与可推广性的产品,以活态的传承方式来保护它们的同时,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二)文创产品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文创产品有具体的形态或形象,大多以实物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能够实物化、具体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的动态传达。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应当针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创新设计,发现其中的特色并产品化,创造出既符合当代审美需求又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文创产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以产业化发展的文创产品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
(一)开发的原则。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是将小众的文化转变成大众化的产品,不但要传承其文化内涵,还要与现代创意结合起来,将民族文化以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就要求相关产品的开发应当遵循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就是文化性、创新性、体验性、传承性及地域性。(二)开发的方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绝不是简单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相加,而是要“量身定制”“量身开发”。我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不胜数,面对如此众多的文化宝库、创意资源,要针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具体分析。1.保持传统工艺与材料。为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生活与生产的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多选用身边的天然材料制作。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机械化逐步取代传统工艺,但对于不少技艺或其中一些环节,传统工艺与材料的美是无法取代的。因此,对于那些以手工艺为核心特点的文创产品,务必保持其手工制作。手工制品是有温度的、有感情的,每一件都有着差别,在精工细作里展示无可取代的珍贵。以刺绣为例,手工刺绣的美是机器绣花远不能及的,以“破线绣”为例,技艺高超的绣娘能够将一根真丝线破成细如毫发的128 根,这是机器难以达到的精致。再如浙江安吉竹编、四川青神竹编等,也离不开手工技艺的使用。当然,手工制品最大的问题在于保持统一的标准及制作的速度。无论是为了控制品质还是提高速度,在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时,都可以考虑“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在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早就有了分工协作的“流水线”,有些手工艺人在掌握全套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特别精通某些环节,有些手工艺人则只掌握某一环节的技术。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灯彩就是最好的代表,北京红灯厂的师傅们各自掌握一些技能,在制作时各司其职、各有所为。2.提炼传统图案与造型。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图形、装饰纹样、器物造型等各种图案都属于传统图案。这些传统图案经过千百年的变迁传承,表现着不同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仪式及文化信仰等,为民间美术造型提供了众多的创意源泉与活力。提炼传统图案中的亮点或特色用于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最常见的方式,市场上这类文创产品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设计师们大多从那些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最经典的图案,印制在布料、明信片、记事本等产品上。以蓝印花布为例,印在布上的图案或中心对称,或上下左右对称,以质朴的平衡动态体现出中庸之道中生生不息的寓意。实际上,蓝印花布中的传统图案大多都寄托着人们最美好的愿望或祝福,比如多子多福的石榴与鱼、青梅竹马的梅竹图等。蓝白相间的图案中既能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手法,又能感受到中国人乐观的心态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部分创新材料或造型。不少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既承担着宣传中国非遗文化、拓展文化旅游市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职责,也承担着以产业发展传承工艺的重任。这使得相关文创产品开发时,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却对文创产品的材料与造型进行创新或修改,既节约物料与工时,又能保证应有的文化内涵。脱胎于“北京绢人”的“唐娃娃”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文创作品,“唐娃娃”虽然不再贴绢制手,而是以树脂或塑料制手取代,但保留了北京绢人的特征与韵味,相对传统绢人,“唐娃娃”体积小、易携带,一经推出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4.引导手工体验制作。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既可以是成品,也可以以材料包的形式出现,引导消费者亲身进行手工制作,从深度的体验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设计开发材料包是一种传播面广、简单快捷的方式,文创产品的设计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们讨论后,计算好完成一件手工制品需要的材料数量,配成具有视觉效果的材料包。对于那些制作工艺相对复杂的手工制品,不但要提供纸质的说明书,还应提供相应的电子教程或视频演示教程,让用户们拿到材料包后,能够跟着教程完成制作。5.用好互联网的力量。2016 年以来,国家多个部委共同发力并编制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用好互联网技术,助力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销售。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互联网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是优秀传统文化新载体,在开发过程中应当用好互联网的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模式。传统模式的文创产品开发环节无法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反馈,而互联网的加入能够最广泛地建立与潜在顾客群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开发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个性化非遗文创产品;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推广非遗文创产品,通过旅游景区、书店、博物馆等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文创产品具体化、生活化。而线上则建立相应的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宣传途径,让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增添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还可以建立网络销售渠道,通过“直播带货”“网店”“微店”等方式,给予消费者更多的购买渠道,使之获得与众不同的文化熏陶,扩大非遗文创产品的影响力。
四、结论
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儿女在五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创造出来的区域经济化发展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成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思维、精湛的工艺技术、独特的文化思维,是当代全球化、同质化发展大环境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冲击,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损害了应有的完整性与发展活力。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创新优化传承的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创产品的开发之中,就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增强非物质文化的影响力与覆盖面,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开发。因此,要深入研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摆脱传统单一的产品样式,创新开发具有时代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的双赢、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贞贞.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2):53-5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模式;创意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
“非遗”是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非物资文化遗产对我们的文化传承有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元素的创意与创新为基础,再经过现代技术的加工形成的创意与文化相结合的产品,从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且较为有潜力的产业。
1 从抢救带生产:“非遗”保护的实践历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头和传统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在2004年加入这个《公约》。该《公约》内容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不再只是历史文物与历史遗迹了,还增加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在2005年出台《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使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目标以及基准原则得到了明确,且使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逐渐形成,2006年,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这些措施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历了三种保护模式,分别是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
1.1 抢救性保护
我国最主要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是抢救性保护。国家的财政投入会偏向那些濒临灭绝的项目,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得到保护,我国推行了文物保护的方式。经济全球化日渐发展,工业画、城市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这使得我国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机。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实行了对“非遗”的抢救性保护措施。这几年,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逐渐加大,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制订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认定制度,同时“非遗”博物馆也开始兴起。
1.2 整体性保护
说到最专业、最科学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那就不能不提整体性保护这一模式了。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慢慢认识到“非遗”不存在于空中,而是在其本身发源起来的土地上,“非遗”一旦离开它自己的发源地和发展环境,那么想再对“非遗”进行保护就难上加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体性保护应运而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时候要遵循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载体,之前都是对“非遗”进行单独保护,现在还需要对它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经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保护模式是非常科学并且有效的。
1.3 生产性保护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积极探索是生产性保护这一模式。在对生产性保护模式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整个工作的核心是保护“非遗”的真实性与传承性,在保证可以传承“非遗”的这个大前提下,借用流通、销售等渠道,把“非遗”包装成文化产品的形式进行保护。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领域实施的都是生产性保护这一模式。国家文化部在2011年公布了41个国家级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对于展示我国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的成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2 从遗产到资源:“非遗”开发的理论支点
我国一直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模式比较好,结合人类的实践和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地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就生产性保护这个概念而言,理论界仍然有一些人对“非遗”的开发与利用没有清楚的认识,不明白对“非遗”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理论依据。所以就不得不提一下人文资源这一个概念了,所谓的人文资源就是指人类在经过文化创造之后留下来的、可以供人类继续发展的文化基础。人类从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如果只是静态不动的或者是存在于博物馆中的,与人类没有联系、没有互动,就只能成为遗产,只有当这些遗产与现实生活挂钩,并且可以联系社会实际,这才能称之为资源。可以这么说,人文资源与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画等号,当它故步自封,不与外界联系时,就变成了过去社会的遗留物,就是所谓的文化遗产;当社会生活与之联系起来时,在具备了可以被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价值时,就转变成了资源,我们称之为“文化资源”。
从遗传转变为文化资源,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得到了较为科学的理论根据。人们渐渐意识到“非遗资源”不只是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还具备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民间社会中早已开始了对“非遗”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赚取了钱财。并且,“非遗”具备一般资源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非遗”的不可复制性、唯一性以及稀缺性,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地方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时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3 创意性保护:“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完美结合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非常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十个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我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地方基于对民俗与节日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二是对传统美术及传统技艺的保护。是否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区别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最好办法,然而仅限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开发与利用并不能说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最大化的开发。特别是如今刚刚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发展活力十足,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给“非遗”带来了第二春,让它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即源于个体创意、技能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有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的产业,涉及的面非常广,有广告、工艺、设计、休闲软件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其核心要素是人的创造力,即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对创造力的理解以及创新一个新事物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意,不能抄袭,必须是原创的、有价值的。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对彼此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二者相辅相成,为彼此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首先是“非遗”。“非遗”走进社会和大众生活的有效途径,主要在于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点主要用于“非遗”很难走进人们的生活,对于人们来说其可有可无,导致活态传承不能很好地进行。然而“非遗”的文化魅力被河南平顶山的少林寺展现在人们面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让“非遗”走向大众生活,不再无路可走,打开了通向现代世界、新世界的一扇大门。
其次是文化创意产业。“非遗”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资源与素材得到了丰富。在我国河南流传的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员。被国内的影视公司加以改编拍成电视剧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与此同时也给该影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这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碰撞产生的结果,也是两者相结合、开发利用彼此资源的成功典型案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这是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的。
笔者认为,在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这三个保护模式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保护模式,即创意性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这一基础上,可以通过创意把“非遗”融入如今的社会生活。创意性保护的宗旨是以创意为手段,激活“非遗”的生命力,这是整个“非遗”保护发展历程中产生的新产物。创意性保护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改良型,即适应大众的审美习惯及趋势;二是创造型,令“非遗”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原创创意的这个大前提下,创造全新的文化产品;三是融入型,即经过设计等途径,把“非遗”的关键特点与现今社会中的产品结合起来,如服装设计等。
4 结语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归根结底,产业追求的是利润,是如何使效益最大化,如果“非遗”过度的商业化,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应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时代对“非遗”保护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设立“文化预警”机制,即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利用之前,相关的部门要先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出现过度或者破男缘目发,这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使“非遗”受到较小的破坏,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时代“非遗”保护的新模式作出了一定探讨与分析,但还需要更多的人来探索这个新模式,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久玲,林宪生.“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模式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2] 田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5(04).
[3] 陈思琦.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02).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和消费社会的背景中提出并进行的一种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英国根据其国情率先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在《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首次阐释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它是“源于个人创造力和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1]在外延上,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古董市场、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互动休闲软件、电视广播、音乐、表演艺术、出版和软件等13个行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门类。继英国之后,这一定义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是最早使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地区,大陆各地区也根据其自身发展重点的不同,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①虽然各国(地区)界定的名称、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但在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上是基本一致的。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关系的探讨,使用的是上述英国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3年10月通过,2006年3月生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非遗”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以及节庆,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鉴于上述,我们发现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在门类上有部分重叠或交叉。如“非遗”中的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歌舞、戏曲、戏剧、木偶戏、皮影戏等)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音乐”、“表演艺术”重叠,又如“非遗”中的传统手工艺技能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建筑”、“设计”、“工艺品”重叠。而“非遗”中的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语言、民间文学、神话等)则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电影”、“互动休闲软件”、“电视广播”等交叉,即载体不同而传播实质同。换言之,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当前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创意产业发展与如何“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转化为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间关系的探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的互摄关系及转化措施
首先,“非遗”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宝贵创意素材。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掘取非物质文化②素材而进行创意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如《哈利•波特》、《怪物史莱克》、《达芬奇密码》等,其创意路数皆为发掘、解构和重构传统非物质文化因子,以现代传媒形式这个“新瓶子”来装“旧酒”。这种尝试不仅联系了历史文脉,也将非物质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展示出来,对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前文中动画片《花木兰》也是这样。此外,台湾大宇公司电脑游戏《轩辕剑》,也是按照这种路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代转化,化腐朽为神奇。中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东端,高原、沙漠、丘陵、平原等地质环境丰富,境内气候跨寒、温、热带,丰富的地貌、生物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五彩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纵向发展上来看,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发展至今的古文明形态。由渔猎采集而入农耕社会,由近代工业化而交叠进入信息化社会,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这份富足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素材。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设计为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两个方面进入设计体系并发挥创意素材的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态及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并饱含造物智慧和情感因子,特别是形态丰富的民族民间工艺。以编扎工艺为例,四川的棕编、山东的草编、浙江的竹编以及广东的葵编等精彩纷呈;又如织染,苗族的蜡染、壮族的壮锦、土家织锦以及江苏南通汉族的蓝印花布等争奇斗艳。此外,各地还有民间烧造、服饰、木艺、漆艺、金属工艺等。我们可在产品设计方面发挥创意智慧,将其用于现代的手工艺品、纺织品、电器产品、交通工具、家居与建筑等领域中去,开发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产品服务体系,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师要把目光转向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上,在充分与当地居民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开发适宜于该地域生活的必需品、流通商品,甚至实施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国际化设计产品。在运作模式上,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民间工艺“造乡运动”,[3]对于当前中国“非遗”中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创意开发,依然具有借鉴意义。这种基于实体的产品设计不仅可以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也在无形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向一种新的转化。除了产品设计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在其他具有传媒性质的设计领域(非物质设计领域)中大展身手。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于平面设计、展示设计、电影及视频短片、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等领域,通过创意加工,为非物质文化素材插上现代技术的载体翅膀,使其获得更有力更全面的传播优势。这必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之外的又一条大道。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创意产业 结合
检 索:.cn
Abstract :Give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old as the core of the word new vitality, new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s a shortcut. I think the present cultural industry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grow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people, the contradiction and the backward material culture industry. Our environment is badly in need of especially deep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new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ful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ulture, while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is more and more public attention,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it is widely concerned, will combine the research of the two major cultural concept down two different forms, points out, a new way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ombination
Internet :.cn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共性与异性思考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些在老一代的记忆中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一代年轻人的眼里就像只剩断壁残垣的圆明园无法真正吸引新的价值观成长下的年轻人。但仅仅只将其博物馆化,也违背了它活态的特性。求新、求变、求发展,所以将其与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开辟发展的新途径。文化创意产业的输出方式包罗万象:影视、动漫、音像、表演等传媒方向,视觉、手工艺、雕塑、环艺、广告等设计方向,软件和计算机等高新科技方向。存在形式:地方相关特殊文化特色通过相关开发合作文化创意产业化方式再开发、推销知识附属产业。主体人群基础:画家、作家等的艺术人才。存在目的:解放人的创造力,给拥有创新思想的人更多的机会,并且将创新思维转变成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输出方式:口口相传的传统史诗艺术、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民俗活动及礼仪活动与节日庆典、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自然与宇宙的地域文化空间和亲身实际、手工技艺及相关地域文化空间。存在形式:被各个不同群体、团体、有些时候也为个人所视为其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的各种亲身实践、表演、表现等形式而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空间体系和手工技艺及形成的特殊环境背景。主体人群基础:父子(以家庭为基础)、或者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已经达到三代以上的,传承的时间已经超过100年的民间手工艺的能工巧匠、本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人、各个宗教仪式和特定民俗礼仪文化的主持人、民族民间地方文化典籍和相关资料的保存者等。综合以上两种不同的概念,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存在内在共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间与文化的沉淀,一种动态的积累,需要动态的保护,商业化的保护,它其实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升华。我一直认为终即是始,旧即是新。来自民间,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似被时间所淘汰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其实它与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文化,新兴领域可以进行极好的内在连接。两者都是以文化宣传,文化输出为目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口头表达分别对应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音乐、表演艺术。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在文化全球化下促进了地方文化多样性和激发民族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则完全依赖于国人的创新,也可提高文化素养,开阔眼界 。一个注重传承保护,一个重点在经济的新开发。不过两者共同在于人为本位思考重心,“文化产业”以人为发展基石,解放和发展人的精神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性文化发展基础,它强调的是人所拥有的相关手工技艺、精神技艺,其特点是如江河入海般活态流变。所以两者互相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的更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素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也存在着内在差异性:比如文化创意产业并没有特定的具体的文化知识产权,它需要广泛深刻的文化知识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具体深入的文化题材资源但却没有具体把它推广的方法。所以,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为其提供一种新型的,功能化的保护形势。用一颗发现的心,创意带动保护,产业带动传播。带动地区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珍贵的活态基因,历史素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民族辨识力。特别是,在经济、文化、人文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不仅使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也使新的文化产业有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功能性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保护与传承,代表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民俗特性,代表中国自己的价值观,虽然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在以产业形式进行文化推广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国内一直误入文化软实力,认为影视、书籍等具象传媒代表软实力,实际上其核心竞争力是内在独特文化价值观,具象符号没有实质意义,其背后支撑的价值观这才是根本所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中国文化软实力,意义十分重大,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高度与民族意义,增加重视度。比如,大热荧屏的甄执中多次出现的古琴演奏技艺,就是一次完美的对接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度,转化成具体影响就是古琴培训班人满为患,还有其中出现的蜀锦也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几个画面就为蜀锦做了一个最好的宣传保护。再比如东阿阿胶桂圆羹不知让多少人口水大流。其实山东东阿阿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外因甄执而重又走进人们的视野。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就是将无形的文化,有形的表现出来。再比如云南省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以一颗艺术的心、用发现与创新的眼睛,精心调研,悉心感受,分析整理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故事”这个最具民族性与文化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原生态的完全保留与艺术升华完美结合,演员全部为云南原住民,用最民族的表现与沟通方式让世界为之着迷,也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完美体现。而这一切形成的重点与创新,就是发现了“民族神话故事”这个最剧民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遗产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风貌、民族历史,还有民族传统歌舞艺术、民族服装服饰艺术、民族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全景呈现,无可争议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新的方向,同样的,少数民族神话故事概括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性的文化感染力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开发点,成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方向。这一成功案例在两者合而为一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如何把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新颖的创意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进行活态地重现,以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的表现形式“旧瓶装新酒”。让身处新时代的普通民众惊喜的发现寻寻觅觅的创意产品、创意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在始终坚持原生态、原真性的原则之外,云南印象大胆的融入了现代化的艺术表现元素、形成了云南文化的活态表现与活态保护的新的标杆,这一创新后来别中国其他多个地方借鉴运用,都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效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是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创造性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化科技结合起来了, 将立体舞台表演特别是人的作用大大提高,使得文化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完全有机交融在一起,成就了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保护的成功实施案例。
三、以天津为例具体分析结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影视与表演的方式结合相得益彰,经济利益与文化宣传双赢,但这只是第一步,深入挖掘深层次的结合才能真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开发周边产品,结合地方,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方向,才能将两者的经济文化地位彻底提高。以天津为例,天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4项。丰富的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结合影视宣传与表演的宣传力量进行周边的产品开发利用,将之与位于天津开发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结合,以创意产业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联盟的输出方式为动漫开发与网络游戏研发、广告设计、会展设计、设计创意开发及文化用品制造、影视制作、文化版权交易、文化旅游等方方面面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将天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串成一条天津旅游线:传统音乐类旅游地点第一站为北辰区祥音法鼓,传统戏剧类旅游地点第二站位于天津评剧院,第三站在宝坻区,当地的文化馆剧场,传统美术示范基地旅游地点第四站是天津西青区的杨柳青,当地的画社众多,还有年画博物馆具体地点在杨柳青的繁华地带杨柳青年画一条街、第五站是在古文化街的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还有临近的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鞋店及其博物馆,第六站是天津传统酿酒文化特色站是义聚永酿造酒文化博物馆,第七站是天津传统中医药文化展示地是达仁堂中药文化展馆、还有位于河北区的隆顺榕厂区展览回廊。而设计创意可以于传统美术示范基地结合;文化旅游可以和所有基地合作;影视结合可以借鉴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具体结合中津门蔡氏贡掸与影视的结合。曾几何时,蔡氏贡掸,鸡毛掸子,早已经因功能退化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它的历史,它曾经的繁盛与尊贵,都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成了一种旧的不合时宜的。勉强传承,只是依靠政府的扶持,脱离了民间,远离我们的生活。但一部戏,改变了一切。《行走的鸡毛掸子》将扎掸手艺人的魂,将我们逝去文明的骄傲呈现了出来。剧中的“火驹”“墨龙”和“玉兔”灵性十足,好似拥有自己的灵魂,美的惊心动魄。这三把出自天津蔡家的传奇掸子将津门蔡氏贡掸带到大家面天津独特的软实力挖掘并且通过影视的方式展现出来。影视开发后可以结合网络开发相应的软件,比如将蔡氏贡掸的制作过程通过手机网络游戏的方式展现文化用品的开发以天津地域文化作为卖点,将蔡氏贡掸的符号提取后制作成文化产品等。
结语
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文化创意的角度思考,我们发现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创新的变化而焕发新的时代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旧时怀念也有新的经济文化意义,古老文明更能激发我们的创新与活态思考,用创意带动传统文化进而形成产业化生产,是我们在新形势下的新思考,也是对古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保护形势,活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活化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心,结合思考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胡娟、朱练平.文化创意产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3.
2 郑鑫.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互摄关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3 刘宇,张礼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本位基因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
1.文化创意产品的国外需求规模。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国外需求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67%,其中出口占GDP比重达到36.1%。与我国庞大的进出口规模相比,文化创意产品的对外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中所占的地位还微不足道。2006年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额为103.2亿美元,只相当于同年进出口总量的0.59%,出口为96.53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量的将近1%。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服务产品进出口2006年达到193亿美元 ,约占当年进出口总量的1.1%,出口76.4亿美元,约占同年出口总量的0.75%。
尽管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有限,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还微不足道,然而从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上看,随着全球文化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我国在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方面在2002年就位居世界第三,达到52.75亿美元,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在7项核心文化产品种,我国在图书和其他出版物、录制产品、视觉艺术产品、视听产品等5项产品的出口方面进入世界20强行列,这5种产品的年均增长速度(1994~2002)在20强国家中都属于最快的。
与核心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相同的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服务产品贸易的规模虽然有限个别项目的增长率有较大起伏,但是平均增长速度十分可观,即使是竞争力较低下的专有权利与特许费一项也有比较可观的增长(见图1)。
图1 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产品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表》,世界贸易统计2007年报告
然而在看到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有两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我国的出口及其不均衡,有些产品的出口大大高于其他产品。如在核心文化产品中,发展速度最快,金额最大的产品是视觉艺术产品和视听产品。视觉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像、雕塑品、装饰品等,视听产品则包括已曝光和冲洗的照相胶片、已曝光和冲洗的电影胶片、电视游戏带。中国的视听产品出口中99%是视频游戏,其强大的竞争优势的确无人可敌。然而如果将视频游戏排除在外,印度和其他高收入国家而不是中国将成为这类产品的最大出口国,中国在核心文化创意产品出口世界排名第三的地位必将受到威胁。
与第一点相关联的第二个问题是,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结构和层次。显然带动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相比较而言属于知识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而更能体现原创意含义和技术含量的产品如专有权利和特许费、文化遗产、影视、音乐、设计、表演艺术等还没有成为我国的主流出口产品。我国在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情况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图2显示与2003年相比,2005年我国版权贸易逆差的总体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录音录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产品的逆差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从2003年的1159和145项下降至2005年的201和77项。然而应当看到的是我国在各类版权贸易上的逆差仍然在高位持续存在。各项版权贸易逆差在经历了持续的降落后2006年又有所回升,特别是图书版权逆差是总逆差回升的主要来源。
图2 我国版权贸易逆差变化(2003~2006,单位:项)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2.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口需求。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相比,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格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流动,1994~2003》的报告,2002年我国的核心文化产品进口世界排名为15,国内对核心文化产品的进口需求只有11.13亿美元,当年顺差达到41.62亿美元。在进入前20名核心文化产品进口大国中,我国只是在报纸与期刊(排名20)、录制产品(排名第七)和视听产品(排名第19)三项产品中进入前20名。与排名前三位的美国(153亿美元)、英国(78亿美元)和德国(41亿美元)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属于核心文化产品消费小国。
在文化创意服务产品贸易方面,我国的总体贸易情况呈现出逆差逐年上升的态势,造成逆差的主要原因是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一项,该项占文化创意服务贸易产品进口总额的56%以上,并且这一项的逆差逐年增大。到2006年除了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的逆差逐年扩大外,其他服务项目的贸易逆差已经全部转为顺差(见图3)。这一变化一方面说明我国在知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在加大的同时,其他大多数服务产品的竞争力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服务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是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低于国外的需求。这再次说明我国从总体上讲是一个文化产品消费小国。
文化产品消费需求低下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还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的生活质量。从以上数量分析得出的结果也证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结论,即国民收入与文化产品的消费量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与这些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也是正相关关系。高收入国家(9386美元以上,世界银行,2003)不仅是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占世界总额的近70%,同时也是世界上主要文化产品的消费国。2002年高收入国家对核心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口额占世界总额的73.2%,达到440亿美元;而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组国家的进口总共只有90亿美元。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分析
一个国家某种产品进出口规模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产业的国内发展状况,因而从文化创意产品国际贸易统计数据所得出的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揭示了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状况,还说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下面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的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从市场规模看,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只是美国的5.46%,英国的26.35%。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大的部门是出版业,市场规模达到186亿美元,但也只是美国出版业的14.76%和英国的42.27%,而其他行业的规模与美英相比则差距更大,如音乐创作,我国的市场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0.007%,英国的0.0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44兆美元,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6.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占国内GDP的比例相当于全球比例的不到三分之一,而美英都高于全球比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现状
信息时代的来临,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的浪潮,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重点开展相关数据库及数字博物馆等的建设。媒体舆论热情高涨,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资源在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同时吸引了更多高校师生关注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中。但是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资源数据库大多针对性不足,如根据地方特色分类不够专业精确,创新型不强,往往使用的是其他产业的数据库,不能满足文化艺术的需求。
2、现有的电子资源系统对公众的吸引力不足,影响力仍然有待于加强。
3、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有时会与用户需求脱节,如分类不够精细导致查找不够方便,给用户对资源的利用过程造成较多障碍。
(二)开展地方特色艺术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关注度。
2、有利于通过高校平台以专业的理论更好地推动文化资源的保护。
3、有利于顺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时代潮流,建设出更符合用户实际需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系统。
(三)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具体对策
问题1:在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量很大,如何对信息进行整理甄别对策: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高校相:关专业老师的专业知识理论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精炼,让信息的实用性得到增强;进行导航整合,对资源整合过后,将电子资源系统的导航做的更加简洁、明确,方便用户使用。
问题2:之前有过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开发,我们的地方特色艺术数据库如何增强吸引力,如何实现创新对策: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艺术的地方特色,用专业的知识理论从地方特色角度将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分析整合,从而达到差异性发展。还可以利用高校平台在大学生的相关专业中进行头脑风暴,想出更多有创意的想法并付诸实施。同时我们要抓住行业特色,充分利用资源在当地的影响力。
问题3:如何提高地方特色艺术数据库及网站的影响力对策:我们最先要做的事是集中精力搜集具有优势的信息资源,而且要坚持以方便用户为导向进行数据库和相关网站的设计与建设,从而在用户群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利于我们进一步的宣传推广,并可以考虑与教学相结合增强我们的数据库在高校的影响力。
二、数据库及网站系统体系结构
(一)开发环境
1.数据库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软件采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软件,~UNIX、WINDOSXP、WINDOWSNT等以保障整个开发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基础软件平台尽量选择流行软件,这对于将来的应用开发、数据安全性保证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的进一步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如采用数据库管理软件VB、Vc,数据库开发软件MySQL、SQLSERVER等;
(3)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和用户的需求,可以在扩展计划中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出一些有价值的应用软件以更方便用户使用资源。
2.网站开发环境
硬件环境: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环境:B/S(浏览器/服务器)网络结构
软件环境:Dreamweaver编写代码、Windows操作系统、Wordpress内容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网站后台网站整体架构:PHP+MysQL+ApachePHP:HTML内嵌式的语言,它可以更快速地执行动态网页,还可以执行编译后代码,编译可以达到加密和优化代码运行,能实现所有的CGI的功能,而且支持几乎所有流行的数据库以及操作系统。
MySQL:MySQL是一种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关联数据库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的表中,而不是将所有数据放在一个大仓库内,这样就增加了速度并提高了灵活性。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支持多线程,优化SOL查询算法,提供TCP/IP、ODBC~DJDBC等多种数据库连接途径,支持多种存储引擎。Apache:Apache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由于其跨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端软件之一。Apache的特点是简单、速度快、性能稳定,并可做服务器来使用。
(二)系统层次及架构设计:
考虑到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数据库中包含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为了尽量简化客户端电脑载荷,我们采取B/S结构构建网络。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用户无需安装专门的软件便可方便地访问Internet上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大量的数据实际存放在应用数据库服务器中,形成三层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般认为此类数据库系统开发可采用三层架构,依次为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BLL)和表示层(USL)。表示层提供整个系统和用户的接口,用于显示数据并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交互式界面。业务逻辑层负责有效性验证工作,以更好地保证系统程序的正常运行,主要关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顺利实现等。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库的访问,实现对数据表的选择、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
(三)系统主要功能实现模型
1.数据库系统数据通信处理模型数据库系统通信总体设计采用B/S结构,在该架构下,应用分为前端的客户部分和后端的服务器部分,客户端浏览器发出请求,网络通信服务系统将请求的内容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完成预定操作,把结果送回客户端。
2.资源上传更新和下载模型在版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便捷上传更新及下载,让更多对文化艺术资源有需要的人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文化产业信息化的需要,所以,资源共享是我们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数据库的资源有一部分是在建设时提供的,如高校在项目初期收集整合的资源、已存的图书信息资源等;还有一部分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用户积累和收集的,如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新的研究发现等。用户可以采用系统预定义检索和用户自定义搜索两种方法方便地检索到相关资源,并可以根据权限下载需要的资源。
三、系统整体规划建设
(一)简介功能
我们地方特色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及相关网站的建设要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宣传和推广等多方面需求,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从整体角度结合建设者和用户的实际情况,考虑实现下列功能:
(1)存储:可以分类存储各种必须的信息,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介绍及风采展示,传承人信息等。分类方式:考虑先从地点入手,将广东各地区根据地方艺术特色的不同进行分类,在各地区分类中再根据舞种不同进行第二次分类。
(2)检索: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检索,突出快速和方便。我们系统中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检索:1、系统预定义检索方式:利用下拉菜单进行检索,提供的关键字主要是根据舞蹈分类,地域分类;采取分级搜索;用户可以根据我们制作的菜单进行相应的后续操作和选择。2、用户自定义搜索:提供用户手册以告知用户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源检索,例如关键字的提取方法,优化查询的方法等。(3)上传、更新及下载:拥有权限的人员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快速的一L传和更新。上传和更新内容主要有:新增的舞蹈及来源,表演群体,新的相关物品展示。在版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为了使得资源更好地被分享利用,我们对有需要的用户开放下载功能。(4)信息平台:系统可以作为用地区特色艺术资源服务公众的桥梁,我们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资源有需要的用户提供服务,从而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和保护。
(二).项目规划要点:
1.数据库建设
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人员与资料收集整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集体讨论开会等形式共同完成数据库资料的采集整理及输入等工作。
2.网站建设
在数据库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开展以网站为主的一系列宣传形式的建设。其中网站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有:前台功能:团体表演简介,传统道具展示,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展示等后台功能:存储,检索,更新信息,其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主要分类有对外艺术特色展示,用户信息,艺术家信息等。
(三)特色体现
我们项目所建设的针对地方特色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特色主要体现在:
1、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明确信息资源配置的重点。
2、优化检索方法,降低检索难度,强调用户与整个系统的互动。
3、集中精力从专业角度搜集具有优势的信息资源。
4、注重对安全性的处理,采用签名认证等机制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5、基于已有构架可进行快速开发、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
6、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使得平台便于推广实践。
7、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数据库系统在未来建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如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工艺;非遗;创新;保护;分流;发展;文化建设;原生态艺术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发展是非遗工作者和相关学者们常常谈论的话题,而这一话题其实含有两个完全不同性质指向的内容:一是非遗工作机制、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二是非遗本体的创新。
非遗工作机制、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无可非议,非遗工作者应该、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学者们也应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帮助非遗工作提高效率、更趋完美。然而许多人又提出,非遗本身需要通过文化创新来继承和发展,以及创新是最有效的继承和保护等一系列看法。从大量的此类文章对非遗创新的一再强调中,从各地对非遗项目进行重新加工编创而形成的精品表演节目仍称作非遗的情况中,不难看出,非遗本体必须创新发展的观点是我国文化建设领域、也是各地非遗工作已经付诸行动的一种普遍共识。
但是,日本学者星野以介绍日本60年来开展非遗保护的经验和方式,提醒我们要谨慎对待非遗本体的创新发展问题。他说:“日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选拔过程中,始终强调尊重原生态。德岛县的‘阿波舞蹈’,富山县的‘刮风盂兰盆节舞蹈’,冲绳县的‘诶萨舞蹈’,北海道的民歌‘江差追分’等在全日本是非常有名的华美的民间歌舞,受到了世界各地观光游客的热烈欢迎,但是这些项目没有一个列入‘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产’。理由之一便是这些项目在最近的80年里对原生态进行了加工和美化。”
日本把经过“加工和美化”后的民间歌舞节目排斥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之外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我国的非遗工作者应该慎重考虑这一问题。这是因为,作为一种历史遗存以及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概念,非遗在时间维度上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时间差”,即在历史生成与传至今日之间,至少要有几十年到百年以上的时间距离;另一是“时间界”,即不论非遗在悠悠岁月中经历了多大变化,只要是它至少产生在几十年到上百年前而一直流变到当下为止的都属非遗。但从今以后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以当下为界,今后具有微变、渐变现象的非遗因其特性未变而仍然属于原有自然生态范畴,因而仍是“这一个”非遗;而创新发展的非遗因发生了从旧到新的性质改变和提升,成为了一种脱离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由突变而成的新事物,因而它已不再是传统遗存了。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因人作载体而在传承中不可避免出现变异现象的传统遗存,非遗在载体组成上还具有传承者和发展者二者合一的“同主体”特征,即传承者就是发展者,非遗的历史流变产生于传承者本身在当时的时代、环境等条件影响下,自觉或不自觉所作出的趋动。正是基于这种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力运动缘故,在历史长河中,非遗的动态性传承往往表现为同质的微变和渐变。然而,目前我国对表演类非遗保护项目进行重新打造的都是群众文化工作单位、表演院团巾的职业创作者,他们怀着创作精品的动机,以精湛的专业知识能力来进行创作构思运行,最后产出的是对非遗原材料作精细加工后的表演艺术作品。即使有的从表面上看所作改动不太大,但它也是一种脱离原有生存土壤的、“修旧如旧”的新产品。这彳亍为是把非遗传承主体与发展主体作出分离后,以来自乡土、民间之外的外力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内力的替代。就这样,非遗保护项目在被打造成群文系统和专业院团的精品演出节目之际,完成了从传统遗存的素材身份到演艺作品身份的异质转化。
显然,我们谁也不会把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具有山西民歌风格的“河边对唱”当作山西民歌,谁也不会把吸收越剧旋律创作的《采茶舞曲》看成是传统越剧音乐,即使是这些作品南山西民歌手在村头演唱,由嵊州农村姑娘在戏台上歌舞,也丝毫改变不了它们作为新作品的特质。同样,我们不应该、也不能把基于传统的创新发展物仍然称作非遗。刷上铮亮油漆的出土文物已不是原有文物,当代生产的文物高仿品要保存至少近百年后才能算作文物。对于在非遗保护项目基础上重新打造而成的优秀表演节目来说,它们可以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精品,可以是专业表演团体演出的精品,但唯独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内的精品,因为它们已经脱胎换骨,它们的创新发展者也不是非遗传承者本人,其新生命来源于非遗生存链之外及其传统遗存“时间界”之后的外力的孕育。即使创作者能够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使之传承到产生足够的“时间差”,那么,它们也只是一种将来的非遗,而不是当下的非遗。
在毁誉参半的争议中,赵薇导演的首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突破6亿票房大关。这是继《人再囧途之泰囧》之后,中国电影市场上的又一大票房奇迹,这或许预示着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浪潮。然而,像所有在中国出现的新生事物一样,它正面临作用相反的两股力量的拉扯:一股来自消费市场的向上拉力,一股来自主流评论的向下压力。解释这一“叫座不叫好”的文化现象,也是一块各方显示话语体系的“试金石”。
谁都不能否认电影《致青春》市场的超级成功。6亿元是大众对这部改编自畅销网络小说的商业影片的肯定。如果真如业内人士分析的那样,这与“由于影院数量快速增加,很多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都有了大型电影院,观影人群大幅增长”有关,那么,我要说,电影《致青春》的票房飘红再度显示出中国都市人群已经占据了文化消费的主流。虽然也有残酷和幻灭,但是总体上看,电影《致青春》倡导的是不近功利的爱情观,在价值体系混乱和物欲横流的当下,这部略显保守的纯真影片流露出劝善的努力和无奈,具备了“青春消费”的商业元素。
这已不是本土市场第一次发出同类信号。2012年12月至今年2月,纯打搞笑牌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以12.6亿元创造了华语片票房军。2011年11月,改编自网络小说的《失恋33天》以3.5亿元的票房曾为国产小成本电影树立了新刻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按照市场需求打造商业影片。换言之,主创人员不是奔着拿国际电影节大奖去的,而是为普通大众制作一款可以让他们自觉自愿掏钱买单的文化消费品。
与消费型电影相对应的,是消费型小说等文化产品的畅销。近日社科院了“开卷”小说类图书畅销排行榜,在这个排行榜的前20名中,有4个名字出现了多次:郭敬明、黄晓阳、南派三叔和莫言,这四位作家的书占据了13个名额,其中三位都是消费文学中的主将。如果我们排除诺奖的市场号召力,逐渐可以看清,消费文化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关键词:川剧 ;传承人;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16506
一、研究背景
川剧是巴渝地区移民文化激烈碰撞后形成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运用四川方言,吸收鄂、甘、赣、苏、皖、陕等地声腔和巴渝地方弹戏、花灯而形成的唱腔。川剧仅靠舞台上一桌二椅,演义上下五千年,方圆几万里的故事,带给人们无限遐想。川剧剧目包罗万象,艺人们把社会上流传的故事提炼、美化,带给观众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情感体验,它是川渝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载体,是巴蜀两地的文化瑰宝。
承载着巴渝历史和文化的川剧艺术,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精彩绝伦的表演,彰显着巴渝人们的智慧和生活。巴蜀人狂热的川剧情从川剧理论园地 “一报三刊”的繁荣景象可窥一斑。《四川戏剧》等集中发表川剧论文的期刊,为川剧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生态迅速变迁,电子时代到来,流传了300多年的川剧艺术在电视剧、电影、音乐剧等当代艺术的冲击下市场萎缩,观众流失,经费严重不足,古老的传统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
2006年川剧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川剧人、民间组织及政府,掀起了挖掘传统剧目,发展、创新川剧的热潮。川剧艺术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川剧人,人人身怀绝技,他们成为川剧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如戚序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无形、活态,以人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因绝大部分信息都集中并生动地存储于传承人身上,使得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
“川剧振兴”30年,川剧人对川剧传承和创新可谓呕心沥血。特别是自1999年起,川剧大小研讨会,各种演出报道比比皆是。为搭建良好的川剧传承创新平台,政府建成“中国川剧网”供国人交流。但笔者通过对大量刊物阅读研究发现对传承人创新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重庆地区的川剧研究更是捉襟见肘。作者进入中国知网,输入主题 “川剧传承人”,检索出113条结果,有39条研究川剧传承人,余下的则是其他相关门类。39条中期刊论文23篇,硕士论文2篇,报纸报道7份,会议记录7份。在这些成果中涉及人物介绍、历史渊源、川剧大小事件评论、建议等,为川剧的推广和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论述多为宽泛介绍、简述,研究的深度和专业度不够;二是存在较重的地域偏颇。川剧的“一报三刊”发行地和从事川剧研究的川剧艺术研究院都在成都,自然对成都地区的挖掘和关注较多,而对同为川剧之乡的重庆以及重庆传承人的研究和挖掘则较少。重庆现有重庆市川剧团、三峡川剧团、永川川剧团、綦江川剧团以及民营的群艺川剧团共5个川剧团和流动的川剧小分队。这些剧团平时的演出多以传统折子戏为主,有些剧院为了生存也加演些歌舞、杂技、魔术等以支撑着极不景气的川剧市场。
振兴川剧30年来,成都500多个剧目复排,演出1.6万场川剧节目,9个演员获梅花奖,国家一、二级演员120个。与成都相比重庆活跃在川剧舞台上的大约有100人,近年推出川剧大戏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有6部:《灰阑记》《乔老爷奇遇》《李亚仙》《金子》《中国公主图兰朵》《鸣凤》。三度梅获得者1人,一度梅奖3人。从数据看综合力量较成都弱,但因政府大力支持和川剧人励精图治,重庆川剧却也熠熠闪光。
川剧的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对传承人的研究和保护,理应成为川剧研究的关键和核心任务。因此,笔者在此对重庆地区川剧现状以及传承人的创新进行厘清,以期对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光大尽绵薄之力。
二、川剧传承人创新轨迹与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如表演艺术,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相传。在这些领域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文化传承的“执棒者”[2]。川剧传承人有编剧、音乐、演员、导演等多个行当,现以川剧编剧隆学义、阳晓、魏明伦、罗怀臻为例,从重庆编剧现状进行讨论
(一)编剧创新――开创有新意的主题,描述用新颖的形式,反映作者新思维
开创有新意的主题,描述用新颖的形式,反映作者新思维,是川剧编剧创新特征。川剧编剧是戏曲文字形式的表述者,是整个戏的灵魂与核心。编剧必须熟悉川剧舞台、舞台程式,在给表演者提供表演依据的同时给演员二度创作留出空间。
1.本地剧作家
重庆川剧编剧人的创作精神是:现代化背景下的主题开创,且传承、创新并重。重庆川剧编剧的有如下几人。
隆学义,1941年出生于重庆,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整理剧目有《冲霄楼》等数十个,其作品涉猎各剧种,作品有话剧《河街茶馆》,京剧《江竹筠》《梦蝶》,黄梅戏《雷雨》,广东汉剧《金瓶梅》,曲艺电视剧《吊脚楼》。而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则是川剧《金子》《鸣凤》《春潮急》《南华堂》《貂蝉之死》《刘姥姥进大观园》《玉娇龙》等。其作品风格雅俗共赏,文采卓著,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令人赏心悦目。编剧时传承创新并重,用传统川剧独特的表演程式也叫基功程式来表达情感的同时注重个性化、民族化、地域化。川剧程式源自社会生活,艺术家们根据舞台艺术审美要求与规律将生活自然状态加工提炼为舞台艺术形态并与打击乐、唱腔融为一体形成规范的、固定的表演方式,去塑造人物、表现生活形态。编剧在考虑文学性的同时兼顾表演手法,以便演员二度创作。如《金子》中仇虎醉后把焦大星看成焦阎王,演员变脸技艺便体现得恰到好处。《金子》中常五听说虎子回来了,演员运用踢褶子、矮子功把常五对仇虎的惧怕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学性与动作性自然契合。隆学义对此剧的创新表现为:的《原野》核心人物是仇虎,改编后,在大体情节保留的前提下,删去一些情节细节,突出金子。在金子
泼辣、勇敢、爽快、机敏性格展现的同时,对她心灵深处的善良进行了充分的挖掘,使川剧里的金子极富吸引力。她既是一个川剧独特的艺术形象,又是一个典型形象。对于剧本改编,剧作家曲润海这样看“改编是剧作家思想的闪光;改编是剧作家、导演思想文化积淀的展现;改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3]。隆学义对《金子》的改编极其成功,从剧中每个人物通俗而性格化的语言,可以看出隆学义独特的艺术匠心。全剧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金子不同场合激越、俏皮、深沉、泼辣的唱词,句句打动人心。
“只晓得油炸花生…… 脆嘣儿,脆嘣儿,嚼起香!清炖鸡腿儿咬起香, 晚上的夜宵吃起香,热呵呵的铺盖睡起香,早晨的卟鼾扯起香,胭脂花儿闻起香,嫩咚咚的脸儿挨起香,晓不晓得,野叉叉的嘴儿…… 啵起香!”
一开场大星和金子的对白谐谑、通俗,闻之捧腹,紧紧抓住观众眼球,博了开场头彩。
第三场焦大星回家后心绪不宁唱起:“我虽是加减乘除珠算巧,金子心我左算右算闩不牢!加不完深深情意好,减不去重重心思焦,乘不来一家一天开口笑,除不尽半时半刻怨气高。”这段用加、减、乘、除写成的唱段,也是剧作者较为满意的唱段。
川剧剧目的高度文学性和艺术性表现为语言艺术亦雅亦俗,可庄可谐,各擅其长,各戏不一。虽则“远近高低各不同”,却又“淡抹浓妆总相宜”。隆学义除《金子》一剧成功创作外,《鸣凤》一剧也取得较高成就。作者对原著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基调、基本主旨不颠覆,而是熔铸提炼,剪裁增益,充分吸收各种艺术元素和优势,再度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编剧阳晓,重庆人,创作多面手,改编创作作品有《灰阑记》、《杨公》以及现代川剧《村官朝天骄》,还有曲艺晚会代表剧目《雾都明灯》,方言喜剧《信不信由你》《人与人不同》,话剧《沙洲坝》等。他对川剧强调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即“移步不移形”,他认为川剧太完美了,“树老搬不弯,人老搬不动”。话虽这么说,但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也看到了变化。川剧《灰阑记》以川剧为宗旨大胆融入话剧与其他戏曲元素,把传统戏的线性结构和现代以写人性为中心的戏剧结构结合起来,用了许多间离的戏剧手法。阳晓老师的间离手法是居于现代舞台的,他讲的是故事,写的却是人性,充满了写意、风趣的戏剧精神。原作《高加索灰阑记》是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作品,他跟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深受梅兰芳的影响,因此《灰阑记》创作团队着力体现川剧灵魂和布莱希特精神,将布莱希特的戏剧美学和川剧美学完美结合,使这出戏很具特色,做到了现代化、川剧化、中国化。
由于川剧编剧凤毛麟角,为了推出更多的风格不同的作品,选择外援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川剧现象”。
2.外地剧作家
“巴蜀鬼才”魏明伦(外援)重庆演绎青春版《中国公主图兰朵》。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因旋律优美而闻名世界,其中几个经典唱段《主人您听我说》《今夜无人入睡》家喻户晓。川剧名编魏明伦对此剧精心提炼,巧妙地为这位外国公主更换了“国籍”,赋予了崭新的主题思想,给故事形成了全新背景,再通过川剧的表演程式全新演绎。在符合当下国人审美习惯的同时,赋予这个古老传说以现代意识。不仅如此,魏明伦还为这个原本没有结局的故事加了个全新的结尾,青春版《中国公主杜兰朵》抓住了川剧的精髓和灵魂,中西文化碰撞,擦出了精彩的火花,使该剧在以往各类《杜兰朵》的表演形式上增添了许多新意。借鉴西方文化习俗,以中国文化习俗为本体,用中国价值标准实现了故事内容的生动表现和哲理化提升[4]。该剧带来的巨大影响,远远突破戏剧界,在各文化圈掀起热议。 各种音乐形式之间的突破性融合,以及跌宕的情节,都不为传统所牵绊。之所以被称为“青春版川剧”其主要原因是参加演出的演员全是90后年轻人,有着不一样的青春气息,而他们成熟、老练的技艺又将戏剧本身的魅力彰显无遗。川剧的古典美与歌舞的现代美通过年轻的力量而结合,化妆、舞美的时尚意识使帅哥靓女演绎的传统剧目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
魏明伦思维的极度活跃和不羁,在思想和形式上都有极其先锋的实践,让观众耳目一新,开中国荒诞剧先河。作品《潘金莲》便是其代表,剧中的潘金莲成为中国妇女思想解放的先锋。
“戏曲表演文学”是关于交织在一起的戏曲的语言文学和戏曲的表演文学。这一命题由阿甲先生最早提出。阿甲先生认为艺术既要有感情形式,又要有思想内涵,戏曲表演文学要表现内容,不能仅是作为文学语言的附庸[5]。罗怀臻为重庆川剧院沈梅量身定做的剧本《李亚仙》正是编剧的“戏曲语言文学”和演员的“戏剧表演文学”的完美结合,作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它不同于原作,是对文化原型的合理变形。 它粉碎了原作传统中富于浪漫幻想情怀的结局安排,以冷静的现实主义精神,叙述青楼女子不被社会所容的真实现象――李亚仙在刺目劝学、帮助郑元和中状元后,最后毅然出走。
走都市化路线是罗怀臻创作的指挥棒,他认为“地方戏曲城市化”、“传统戏曲现代化”,通过现代审美意识及现代文明意识对剧种的特征、地域的特性进行了新的提升。《李亚仙》一剧的创作中体现了罗怀臻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手段。
(二)音乐创新――中西碰撞,对原有曲牌或板式进行改良,再做西洋配乐、配器处理
戏曲音乐是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与戏曲的其他元素相互依存、互相融合,为共同适应戏剧化的最高目的而逐步成熟起来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6]。
川剧是个包容性极强的剧种,昆、高、胡、弹、灯是川剧的五个声腔,它是移民文化激烈碰撞的结果,任何艺术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创新,川剧从来没有停止过改变,以期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
很早以前川剧从野外演出到剧场演出就不断进行调试,由鼓师领腔硬场面合腔,改为女声领腔与合腔,由于女声音色优于男声,所以观众乐于接受这种变化。打击乐也由大改小减弱音量,川剧人擅长的高腔徒歌加入乐器伴奏,进行符合人物性格的唱腔美化处理。后来记谱法也开始用于川剧几乎所有声腔形式,改善了川剧“口传心授”的落后局面,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单旋律跟腔伴奏,开始具有器乐化的思维,不再仅是大齐奏。乐器一般都按弦乐、管乐、拨弹及低音等声部进行编配。
“”中,各个地方剧种只能演出、移植样板戏,川剧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说这一阶段,川剧停滞不前。倒是为了烘托样板戏高大全式英雄人物,伴奏音乐高昂激越,传统乐队已不能胜任,于是西洋乐器、配器、和声理论等进入川剧领域,乐队指挥正式登台。这在川剧音乐史上可谓创举。审美不分种族,先进文化也没有国界,作曲理论、西洋乐器进入川剧创作、演出,是时展的必然。
重庆当下川剧音乐创新表现为:(1)乐队组成:演出原始的传统戏时,采用民族乐器为主的三、四人的伴奏小组,或者用小型的民乐队伴奏。七星岗金汤街周六的演出多采用这种伴奏形式。如果排演新编大戏,则采用中西混合的乐队或以制作精良的MD电子制作音乐为伴奏,如《李亚仙》《金子》等。这是川剧人在音乐伴奏上的创新,或者说是从前人的各个先进手段中,总结出一个适应现在市场和形势的最佳乐队组合。过去川剧高腔多是徒歌式的,“帮、打、唱”是精髓。现在的伴奏形式是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需要,使音乐语汇更时尚,音乐形象更丰满。(2)音乐创作:以前川剧并无作曲,旧时叫“挂牌子”或“安曲牌”都是拣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曲牌“安”“挂”上去。比如《金子》,使用较多的是《一枝花》《点绛唇》;《李亚仙》的《红鸾袄》都是川剧人顺手拈来的曲牌。现在为了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川剧有了唱腔设计,对原有曲牌进行改良,再做西洋配乐配器处理,配器人多为歌剧、交响乐创作者,这样川剧音乐与世界文化接轨,就有了一些铺垫,促成了川剧交响诗《衲袄青红》《凤仪亭》等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成功上演。
川剧创新音乐作品,影响最大的是《衲袄青红》,重庆籍音乐家郭文景创作,沈铁梅主唱的川剧交响诗。得名于川剧高腔曲牌《青衲袄》《红衲袄》,音乐分五个部分:第一乐章是一段西洋交响表现唐朝宫廷的奢靡华丽。第二乐章《贵妃醉酒》用纯粹的川剧高腔唱出贵妃情怀,所用曲牌是《新水令》帮腔,川剧文场穿插其间,小提琴、长笛、川剧鼓点合贵妃唱“奴不羡嫦娥奔月宫,清清冷冷广寒宫。怎比得帝王家夫妇居九重”。第三乐章《惊变》是用纯器乐刻画安史之乱,及贵妃之死。第四乐章《大漠》刻画塞外金戈铁马的场面。第五乐章《昭君出塞》,描绘的是昭君的家国情怀,边关烽火、奔马、风沙、号角在雄浑苍劲的交响乐中,奔腾而出。川剧《文林坐舟》的旋律在木管及轰鸣的川剧打击乐中若隐若现。这个作品上下阕、两个唱段结构,共五个乐章,是交响乐创作最常见的奏鸣曲式,川剧的高腔、帮腔、打击乐、锣鼓仍然完整保留。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交响乐作品,是中西方艺术成功结合的典范,是重庆川剧人和音乐家大胆创新之作,在国内、国际舞台引起巨大反响,对推广川剧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唱腔创新――博采众长,改变川剧唱腔,科学性、艺术性并重,追求象外之象
如果说川剧音乐有了西洋音乐技法和声、配器、交响乐队是对川剧的创新和包装的话,重庆川剧唱腔的改变却是最直接、让观众感受变化最大、最深切的一部分。这要归功于重庆川剧领军人物沈铁梅。其从小受父亲沈福存的影响习唱京剧,成人后涉足歌剧领域,见多识广决定了她在演绎川剧作品时,对其他姊妹艺术的融汇贯通、巧妙运用。沈梅的演唱大气,富有歌唱性,更具时代感,在保留川剧本色的同时,与现代人的审美产生了共鸣。
沈铁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先后三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被誉为“川剧声腔女皇”,主演作品有《孔雀胆》《枭雄夫人》《玉京寒》《聂小倩》《金子》《李亚仙》,其传统折子戏代表作有《三祭江》《拷红》《思凡》《凤仪亭》《阖宫欢庆》等。王国维把戏曲概括为“歌舞演故事”,讲究“立象以尽意”,运用歌和舞等艺术手段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7]。 沈铁梅善于“立象以尽意”,准确刻画人物,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握人物性格,塑造众多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舞台形象,在继承、创新川剧艺术道路上艰苦磨练,上下求索,使古老的川剧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在继承川剧传统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创造性地赋予戏剧人物形象时尚内涵和当代风貌,如《金子》《李亚仙》等,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川剧声腔的艺术品质和艺术内涵,实现了川剧声腔改革的重大突破,川剧从此打破“好看不好听”的魔咒,在追求“象外之象”时融入写实语汇,受到广大观众和学者、专家的喜爱和推崇。重庆川剧院创作团队根据沈铁梅的特点,在《金子》《李亚仙》中用了大量的《红鸾袄》曲牌。《红鸾袄》属于唱多帮少的单独曲牌,它依靠长段唱腔中的板式变化来表达剧情和刻画人物。从该曲的词格看,十字句、七字句、长短句均可唱,因而在唱腔的运用上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唱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情,表现力很强,有曲牌之王的说法[8]。《李亚仙》一剧中《朝云暮雨为谁忙》《红杏花送来满园香》两个精彩片段都是用《红鸾袄》曲牌,它是沈铁梅川剧唱腔创新缩影。
孙勇波,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主演作品有传统剧《逼侄赴科》《装盒盘宫》,新编剧《好女人坏女人》《激流之家》《目连之母》《新乔老爷奇遇》《李亚仙》《槐花几时开》等。孙勇波师从首届梅花奖知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习文武小生,唱做俱佳,是全能型演员,深受戏迷痴爱。近两年与沈铁梅合演的《李亚仙》,以及作为外援主角参加宜宾川剧团《槐花几时开》均获极高评价。在《李亚仙》中演郑元和,其准确细腻的表演、控制自如的唱腔以及与沈铁梅的对手戏,有迎有送,通过踢褶子、衔褶子、绞褶子等小生传统程式,组成富于韵律的戏剧动作[9],塑造了一个形神兼备的“郑元和”,为《李亚仙》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孙勇波就没有《李亚仙》。
近年来,重庆川剧人的表演和演唱已经产生了变化,除川剧领军人物沈梅、孙勇波等大胆创新求变外,所有重庆川剧人也在积极探索。年前观梅花奖获得者黄荣华演《白兔记》中李三娘,其唱做俱佳,亲切自然、情真意切,唱得场内观众唏嘘不已,但她此时的演唱与纯粹传统已有了较大的变化,曲牌没变,但声腔里装饰音变了,揉进了民歌、小调的风格,使剧场死板、陈旧的状态也慢慢有了一丝春意。
黄荣华,第二十二届梅花奖得主,13岁时进入四川苍溪川剧团随团学艺。她戏路宽,有驾驭不同角色、不同行当的能力。参演剧目有《三娘教子》《长乐悲歌》《评雪辨踪》《阖宫欢庆》《出北塞》《金子》等,主工花旦、青衣,同时能演正旦、泼辣旦、摇旦、刀马旦等。黄荣华嗓子音色明亮,音质甘醇,音域宽,发声方法科学,演唱丰富多变,可塑性强,能不断地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她特别注重声情并茂,以声传情,她的演唱极具艺术感染力。她忠实地继承了川剧的传统精华同时努力向京剧等兄弟剧种学习,并汲取各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洋演唱的科学发声方法,使表演和唱腔更具个性化,并日趋完美。
黄荣华在大型新编历史剧《长乐悲歌》中扮演性格复杂的吕后。这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争权者,她不择手段,凶残暴虐。在剧中黄荣华并未把吕后纯粹地当成坏人演,以皇后的身份和地位为基础,以生动的争宠、争权等情节,层次分明地演出了吕后的母爱和亲情,把吕后色厉内荏、阴狠与羸弱等人的多面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表演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峡川剧团的梅花奖得主谭继琼创新意识也很强,主演作品有《武松杀嫂》《鸣凤》等。由于《鸣凤》的演出采用的是海政歌舞团王晓刚编配的总谱,其创作视角即在歌剧角度展开,音乐元素里充满歌唱素材 ,同时还融入了四川清音、民间小调。作为角色塑造者的谭继琼、徐超在二度创作时,自然增强了曲牌的旋律性、歌唱性,使川剧传统唱腔的说唱、念白富有了歌唱性,节奏拖拉冗长自然改善。无论《鸣凤》《李亚仙》还是《金子》,在唱腔中增强的歌唱性的创新方式便是古老的传统剧目与现代观众审美不断调试、统一的手段之一。创造能够反映新的生活内容,使人物思想和感情外化的美学样式为现代观众所理解,如舞蹈加入芭蕾舞蹈元素,舞台语言增加了魔术、话剧语言等语汇,再如鸣凤摘梅,伸手摘,回手一枝梅花下来了,如此增强了真实感和趣味性。
川剧《鸣凤》把谭继琼的演艺事业推上新的台阶,它像一部融入川剧元素的歌剧,在保留川剧精髓的同时努力大胆创新,活动舞台、写实性舞美的运用发展了川剧。传统川剧帮腔者都坐在幕后帮,与画外音意义相同,但该剧帮腔者却以不同身份出现在剧中,或伴舞者或代表两个矛盾思想的交锋者,在该剧中川剧的“帮腔”艺术发展了,它不仅可以出声音,而且可以出形象,在“帮腔”的同时也可以“助形”,这是川剧历史上的一大创新。
(四)导演创新――影视剧导演介入,体验法、间离法并重,把关整体审美诉求
戏曲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有一定的特殊规律,在熟谙戏曲自身特点和舞台规律基础上,综合戏曲各种物质材料(包括演员的身心)去组织自己的艺术语言,或写实性体验,或离间手法艺术性地反映生活真实。导演掌控全剧整体效果,除重点引导演员表演外还同时对舞美、灯光、化妆、服装作整体把控。重庆有影响的几个大戏除《金子》的导演是本土导演胡明克外,其余《李亚仙》《鸣凤》等都是外援。特别是《鸣凤》一剧,除邀请川剧导演任庭芳执导外,还邀请了话剧导演查明哲。话剧导演的介入,带来了川剧审美意识的变化,戏曲创作时写意手法减少,写实意识增强,戏曲程式化的表达加入了话剧、歌剧痕迹,舞蹈编排也揉进芭蕾、民间舞元素,川剧传统用一桌二椅表现的大千世界,现在进行了专业的舞台设计,加上灯光处理,川剧演员的虚拟动作收到了虚实相生、化虚为实的逼真效果。优美的舞蹈与绚丽写实的舞台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取得了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与当代的审美情趣契合,是川剧创新重要成功方式之一。
《李亚仙》一剧,根据导演需要借鉴话剧舞台灯光的使用,比如一束光线直射演员,舞台暗光,强化了人物的雕塑感;顶灯或追光,普通灯和电脑灯混合使用,增强了舞台效果,渲染了舞台气氛。此外,如果需要,也使用彩灯,如李亚仙刺目时,整场的灯光瞬间变为红色,对于情绪的渲染起了较强的支撑作用。使一贯用大白灯的川剧舞台增添了新的魅力。此外,化妆、服装也不断调整,李亚仙的荷花图案服装,便借喻了她的出淤泥而不染,其整体造型弃用传统的平面造型,采用了写生技法,增强立体感,使剧中人物造型非常美丽,令人赏心悦目。
三、结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庆川剧人努力完善一切可能,对编剧、唱腔、程式、音乐、舞美、服装服饰进行创新,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改编诠释川剧艺术,同时利用微博、网络、媒体营销积极推广川剧,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今周六想到金汤街看川剧,需提前预约买票,反映出重庆川剧市场的回暖、升温。
川剧发展、生存的途径重点在于创新,如果停留在吃川剧老本,翻来覆去表演“传统折子戏”,而不开拓创新,路只会越走越窄,甚至退出历史舞台。在文化繁荣发展的长河中,只有拓展题材,突破传统,表现形式多样化,更多演绎当代故事,确立全新创作理念,符合现代观众审美情趣,才是发展川剧的根本途径。重庆川剧创作,要揣摩时代的变化和观众欣赏水平需求,在坚持发挥自己艺术优势的前提下,依托生活,从中吸取宝贵的素材,借鉴《金子》《李亚仙》《鸣凤》的成功经验,不断打磨推敲,推陈出新,打破传统题材的束缚,努力用贴近观众生活、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创作出艺术性、影响力、价值观俱佳的川剧新品,使川剧自身的戏曲品格,显得更加鲜明,故事更加贴近观众,唱腔更加清新优美,才会诞生更加富有渝派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川剧作品,彰显代表重庆地方戏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具有三百年历史的川剧,富有长久吸引观众的魅力。参考文献:
[1]戚序,王海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环境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111-116.
[2]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4-36.
[3]曲润海.乐当观众看川剧――从川剧《欲海狂澜》想到戏曲改编[J].四川戏剧,2009(2):14-15.
[4]廖全京.勇者魏明伦[J].四川戏剧,2011(1):23-27.
[5]阿甲.戏曲艺术最高的美学原则――戏曲程式的间离感和传神的幻觉感的结合[M] //戏曲表演规律再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183.
[6]蒋菁.中国戏曲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18.
[7]胡芝风. 看梅花奖演员的表演,谈中国戏曲表演审美特征――评陈霖苍、黄孝慈、沈铁梅的表演[J].四川戏剧,2003(4):36-38.
[8]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所,四川省川剧学校.川剧音乐概述[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262.
[9]陈国富.尽显风流数新锐――孙永波侧记[J].中国戏剧,2002(12):18.
Research on the Inheritor and Passer of the Immaterial Heritage Sichuan Opera
QIN Qin
(School of Fine Art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P.R.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不同群体,团体、或为个人,看做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观念的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术和相关的工具,手工做出来的物品与文化场地。每个团体因为自身所在的地方,与历史的条件、自然的关系的变更使不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更新,并让那些人实现了自我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始终依靠人存在,以形象、技艺和声音为表现手段,还以嘴巴、耳朵、身体为载体能够代代相传,在“活”的传统文化中,其又是极脆弱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很多非遗项目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情况,亟需解决。
一、材料工艺创新
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下去,只靠口头上的宣扬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的创新与发展。例如民间工艺美术皮影戏,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喜欢皮影戏的人不少,但观看的人却很少,特别是年轻人。因为他们只能听懂音乐,却看不懂内容。如果想将这项文化遗产发展下去,应该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皮影的造型角色,表演方式也应该产生相应的变化来适应时代的需要。例如与数字技术合作,选择性的保留一些皮影艺术的特征,比如影人身上原有的镂空花纹,可以在数字动画中转化为纹饰。在与数字化技术结合的情况下,可以将原来的牛皮和驴皮材料模拟成布料、布纹的质感。但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韵味同时丰富画面语言,可以对皮影的显著特性予以保留,而对其他的配件或布景进行改进,使皮影戏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再如一些传统的柳编工艺品,在国内的市场销售一直不是很景气,中国人把它看成传统的手工制品,代表着落后,同时代脱节。如何让国内追求现代化时尚消费思想的人们能够接收我们民族自身的非遗产品,这就迫切需要生产厂家进行创新和改变,不断丰富柳编的材料,科学地融入其他不同质感的材料,使传统的柳编工艺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例如一些柳编装饰品和摆件,像台灯和花瓶等制品可以和金属铜结合,产生肌理的对比,一个富有金属光泽、光滑圆润,一个具有自然柳条纹理,产品的装饰味和现代感倍增。此外还可以尝试同陶瓷、石头、铁器等材料结合,打破柳编材质一贯单一的现状,使国内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接受,从而扩大国内市场。
在沿袭几百年的柳编技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了很多种编织法,例如立编、拧编、排编等十几种编法,打造出口创汇的名片和主导产业。老外觉得它绿色环保、纯手工编织,天然材料,所以和喜欢。而柳编产品在国内市场销量却不那么好,因为国内的年轻人认为柳编不就是手工编织的菜篮、果篮吗?都是过时的物件,缺少现代感。因此厂家可以从柳编制作工艺上进行创新,引入艺术设计中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方法来设计与制作,采用立体构成的方法设计出各种器型,然后用铁丝、木框、柳条等搭好骨架,再把柳条、竹片、木片、树皮等材料按照平面构成的方法拼贴上去,这样不仅效率高,也可以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又不失手工绿色环保的特点,同时也丰富了柳编的生产工艺,增强了产品的设计味道,传统中不失现代感,可以作为新中式家具配饰用品的首选,国内销售市场将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二、传播媒介创新
媒体传播的方式能记载各个阶段各种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后来的研究人员带去便捷,让他们能有更详细真实的研究资料,同时也能够对群众进行科普教育,让人们能够了解认识本民族文化。当今科技发展的很快,人们认识事物的途径越来越多。例如文字、声音、影像、网络等等,这些途径可以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类别划分存入档案,设立整体系统的资源数据库。例如,近年来各级文化部门按照文化部统一要求,将普查收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字、图片、影像等素材录入电脑,建立健全的自治区、地(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媒体传播还包括期刊、电影、网络等传媒,这些目前已经离不开人们的生活,是宣扬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手段。例如:(1)影视传播,电影是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民众通常是在一些电影中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可以利用电影、电视、纪实片、专题记录等多种途径。(2)表演传播,这些年来,春晚,元宵喜乐会、话剧巡演、甚至是综艺节目等文艺娱乐节目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3)动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如今动漫已是新媒体产品中的一个发光点,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无疑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动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以前就有合作,中国很多的早期动画大部分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故事为主线,例如早些年中国的一部获奖动画作品《桃花源记》,它就是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皮影、剪纸、水墨等等。国内的动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互相参考学习,相互融合。动漫的出现、推广,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去了方式上的创新。(4)游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合作从游戏出现的时候就开始了,文学作品中那些富有想象力与生命力的形象、情节、观念等,早已形成一系列的文学“原型”,在游戏的设计制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很多原型被带入各类游戏中。通过游戏的画面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多了一种传播方式。(5)网络传播,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用网络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可以利用网络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了解自己想了解的各种事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网络的传播能够得到很好的普及作用。由此,网络传播也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成功的广告往往有深厚的时代文化内涵。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文化观念和价值,这些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广告本身就是大众流行文化
广告必须在紧追时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创作,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广告是流行文化的施展舞台。如利用名人效应、权威效应所做的广告宣传,表现了当代文化的特征。许多商家往往会借助名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树立商品或品牌的良好形象。宝洁公司的“舒肤佳”香皂和“潘婷”营养洗发露,分别以“中华医学会”和“瑞士维生素研究院”两个权威机构的认可向消费者推荐,很快使商品流行起来。这些广告的成功,无疑都巧借了当代人对名人的崇拜和对权威的信任心理。另外还有的表现为:标新立异的物质追求、自我完善的个性显示。
广告是在消费者个性追求上找到了联结点,反映了富有朝气、不敢平庸的年轻一族强烈的自尊、自信。再如,宝洁公司“飘柔”洗发水的广告主题为“表现最好,自然全国流行”,充分运用“赞赏”手段来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期望值,反映的是人们渴望在大众面前展露自己的优点,并获得众人的认可和赞赏。而非常可乐――“年轻没有失败,非常可乐,亮出你自己”;雪碧――“我就是我,晶晶亮”等饮料广告,更是代表了当代青年人突出个性,尽展个人风采的心理倾向。
注重地域文化与混合文化的碰撞
广告反映了一定地域的特定文化。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许多广告以此为创意背景。反映了文化的差异。如“金利来。男人的世界”的广告。“金利来”原名金狮,虽然在广告上做了一番努力,但领带的销路还是不佳。原来香港“狮”、“输”读者相近,与粤港澳人特有的“好意头”心理相悖。自从有了吉利的好名称“金利来”后,广告引起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有选择地指向,“金利来”也就名扬四海。“雅戈尔”品牌从最初的“青春”到“北仑港”,都获过全国服装金质奖。但知名度并不高,最后更名为“雅戈尔”(英文younser青春的译音)后,才使“雅戈尔”一路高歌。原因是“雅戈尔”的名字符合人们心理,人人都希望拥有年轻人那样的朝气。
文化的共通与差异决定着广告策略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变化,这一点对于在比较广泛的地域内进行的广告运动和跨国家、跨民族、跨宗教、跨种族的广告活动非常重要。在进行这些类型的广告活动的策划时,应该明确文化的共通与差异,保留各个文化背景的受众都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广告信息和信息传达的方式,而根据文化的差异与广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正。世界著名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在印度上市的实例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麦当劳快餐产生于以牛肉为主要肉食的美国,因此美国的多种汉堡包都以牛肉为主要原料。而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要宗教国家,印度人视牛为神灵,忌食牛肉。为了争取印度的市场并且尊重印度的民族习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麦当劳餐厅将羊肉作为在印度出售的汉堡包的主要原料,并进行广告宣传,从而顺利地进入了印度市场。
当然,广告业是跨时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如美国HvM美健军系列高级补品的宣传口号是“一年之计在于春”,采用的是汉语成语;比如“内衣外穿不是从麦当娜开始”的广告口号,从当代性感女星的服装跳跃到一百多年前的《天鹅湖》中芭蕾舞演员的服饰,在古代与现代之间跳跃自如,反映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各类文化的糅合信息。
以文化为载体的消费榜样演绎
广告向人们展示着一种超前的文化形象。这超前的文化形象从内容的角度,总是向人们展示一个新世界,并且是一个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新世界。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主题词“无法抓住那种感觉”,在日本等地改成了“我感受可乐”,在意大利改为“独一无二的感觉”,在智利则改为“生活的感受”。“雀巢”咖啡。中国人素有喝茶的习惯,很少喝咖啡,但“雀巢”咖啡却敢于打进来,并且一举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味道好极了”这句话以及它的广告形象画面:如果你喝“雀巢”咖啡,你就能够得到一种高品位、高档次的生活。这就是“雀巢”咖啡带来的超前文化。这种超前文化从视觉的角度,利用“图底关系”,把要宣传的东西凸显出来,同时借助于摄影、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给人造成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种身临其境之感往往会被消费者误认为身同其境。
广告除了具有商业性外,其内涵还体现了广告主及广告制作对生活的理解及其价值观念。如钻石牌手表的广告说:“出手不凡的钻石表”。它体现的是一种高雅感。尽管这两种广告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与诉求方式,但它们都是表达了追求与观念。在宣传商品或服务的同时,广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引导着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在刺激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刺激着人们的精神需求。
广告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求异,具有现代气息和催化作用的广告宣传必然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一些传统文化,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广告正在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林运南,男,字林涛,号“岚海山人”“顽石居士” 。 1945年5月出生于印尼。解放初随父母回国,在福建福州、福清、平潭定居。1960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全球大中华联盟总会常务主席、中外交流书画院院长、中华龙文化产业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会进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黄埔魂文化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会长。2010年5月11日美国中国画院特聘荣任名誉院长。林同时担任:中国百集史诗电视连续剧《黄埔军魂》拍摄指挥部总指挥、福建省林森研究会名誉会长、联合国际中华艺术家慈善献爱心工程组委会常务主席。
2011年3月当选“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书画家”称号和“全球华人最具影响力艺术家”荣誉称号。香港国际拍卖公司授予“特级书法家”称号。
自八十年初起,其书法和篆刻作品即作为馈赠礼品被台、港、澳艺友和侨胞,广为收藏和流传,并多次在福州、台北、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近年连续获得国内外书展大奖如:《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国际金奖、《全国名家书法精品展》金奖、《中国书画名家北京邀请展》金奖、《中华海内外书画作品大赛》金奖、《雷锋之歌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和谐中国・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函》一等奖、《中国诗书画艺术联展》一等奖、《2008庆祝北京奥运会纪念碑林征稿》特等奖、2010年1月中国首届小康名家书画展一等奖等数十项大奖;书法作品被国内外多家艺术馆、博物馆收藏,并被授予《当代中国实力派书法家》、《华夏德艺双馨书画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精英》、《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首批全国文化艺术和谐使者”、《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等荣誉称号。
近来,林院长独创完成的全长600米的册页长卷《中华龙书法集》即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限量公开在国内外发行。
在作品面世之际,林院长举豪情,唱龙歌,他奋书高亢:
走进林院长工作室,满屋书香沁人,墙上一幅大龙书,是他的新作,是由九条龙组成,无不令人称奇。室内整齐摆放着二十册用金龙绫绢精裱成的,金光闪闪的《中华龙书法集》册页,真令人大开眼界。每册书法册页(纵85公分,长35米)五十字龙文及篆印跃然纸上,打开全卷,极为壮观,在林院长笔下,千字龙文神态各异,雄逸健美,情怀旨趣,出神入化,龙的形象更加独特,更加精彩,更富有神奇的韵味。真是世所未见,独帜奇观。
年过花甲之年的林院长,仍保持着那潇洒充满活力的气质,又具备书法家儒雅的风度,在含蓄中显出充沛的精力,他对自己从事龙文化书法创作与传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全世界华人华裔各族同胞都是龙的传人。神州大地是龙的故乡,对龙的传颂、应用、崇拜、流传、已经经历了数千年。“龙”成了中华民族的精魂与象征,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和空间,龙的形象都是尊贵而神圣的,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龙缘龙魂,已经深深地溶化在亿万中华炎黄子孙的灵魂之中。
林院长的书法艺术创作,以其独特的技艺,大胆的创新,奇特的创意升华为龙书艺术巨卷,赋予“龙书”鲜明的民族性,又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是返本报始之举,是彪炳祖先勋业之功德。
林院长创作的千幅龙文书法栩栩如生、独树一帜、令人惊叹,《中华龙书法集》把全球炎黄子孙的热心和情缘紧系于华夏,使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结,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华人心志的作用。
《中华龙书法集》充分表达了中华龙魂之真谛,其形、其神、其意变化繁富,妙不可言,将传统书法技艺与千姿百态的龙形龙图融为一体,形成纵横驰骋、粗犷神趣,潇洒豪放的艺术风格,又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将龙文书法汇成册页巨卷,突出了龙的历史原貌和时代精神,充分表达了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质,给人一种群龙聚集、尾首统一、格调一致、齐心协力之感。
林院长始终是中华龙文书艺的倡导者,也是中华龙文神韵的首创者,其《中华龙书法集》的问世,大大丰富了中华龙文化的深邃,是中华龙文书法艺术的一朵奇葩。《中华龙书法集》无论在创作的风格、技艺、构思、章法、神趣、品位以及裱汇成册的独特形式,都是前无古人、独一无二的,堪称“独开世界龙文化之先河”是也!
林院长以龙为主题的作品不断问世,所带给观众的惊喜与震撼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一浪高一浪。他把自己对龙的一往情深,用笔墨、用各种表现手法在宣纸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观众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无不为他在龙书法创作中所蕴含着的气势所震动。他的作品时而气势磅礴,时而静谧无声,时而温文尔雅,时而龙啸九天,他把龙当作平生至爱,用温柔细腻的笔触精心装扮……
在创作中,林院长十分注重作品所要表现的神意、其意象、神韵、情趣皆合而为一,他认真揣摩广泛阅读各种字论和文学名著。在自然、人、字三者的关系中他深悟其根本,人法地、字法人、字由心生,通三者堂奥,融合贯通,自由嘘吸地表达,是创作的最高境界。在力争做到天地人合一的自然之境下,并且在每个层面都到高端的融合,追求大自在是林院长的自由之妙境。
最后,林院长还告诉我一个秘密:“你知道我的艺名‘岚海山人’和‘顽石居士’的来由吗?”“我在台湾海峡西海岸的平潭岛(海坛岛)生活工作了三十年,平潭岛四面环海,别称为‘岚’,又称为‘岚岛’,岚岛大海中有两座擎天巨石,人称‘石牌洋’,是国家级旅游顽石奇观,引来了无数世人前来观赏。我热爱海坛岛,更留恋‘石牌洋’那不畏狂风恶浪,屹立于逆流惊涛之中的浩然霸气之巨人风范,特取其意而冠之。”目前,平潭岛已被中央划定为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的对外开放的经济开发区,连直航台湾的客轮都直航了。
“书法之道,当以神会”林院长凭着几十年来对龙文化的沤心沥血,满腔热情,笔耕不掇,独创世界龙文化书法,其精神,其魄力,可敬也!
第一种模态:“新造城运动”。政府主导,利用土地资源,大规模规划造城,主要以重建古城为目标,如山西大同魏都、河南开封汴京、山东台儿庄等;
第二种模态:大项目带动战略。大投资,基金介入,企业主导,金融支持,政府合作,在各地复制。如万科模式、方特主题公园模式、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开发模式;
第三种模态:科技引领、支撑,协同创新,越界融合。创建新业态,创造新产品,以产引销。如苹果、三星等手机移动服务模式,淘宝网模式,微博营销模式,社交网络运营模式,智慧城市信息服务模式等;
第四种模态:消费引领,市场需求,消费人群的代际转换,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如《泰囧》、《中国好声音》、《江南Style》、时尚奢侈品消费、节庆旅游(如自驾游)等新形态。
在这几种新模态中,消费引领更具市场性、常态性、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努力的方向之一。
十后第一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当扩大内需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时,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在汽车、住房消费经历了几年的“井喷”之后,今后我国居民消费的持续热点在哪里?作为经济改革转型升级的产业高端形态的文化产业,应当成为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产业形态。发展服务业,应该发挥文化产业的“领头羊”作用。
那么,文化产业如何扩大内需?
从宏观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来看,影响产业增长的三大因素投资、消费、产品输出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现状来看,以创意地产和造城运动为主的投资驱动占据主要地位,文化产品的输出则呈现两极化状态:一方面是我国成为文化制造类商品的头号国际出口国,另一方面是我国原创文化产品占国际文化出口产品的很小份额。尤其需要看到的是,我国文化消费的低迷,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弱的一极。这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主要实行外向型经济和投资拉动战略有密切关系。我国的文化消费,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一致,是自上而下、政府大力推动的结果。
文化消费引领首先要将消费者置于市场主体的位置,从市场的角度探讨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以文化消费的需求来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公民的文化消费的增长,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有所不同。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GDP到达1000美元,文化产品的消费将有一个显著提升,人均GDP到达3000美元,国民的文化产品消费将会有爆发式的增长。这是与欧美国家高福利、高保障、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运行方式以及消费环境、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密切相关。我国文化消费,在人均GDP到达1000美元时,几乎没有显现出文化消费的增长,在人均GDP到达3000美元时,我国消费者的文化产品消费也没有发生显著增长,更没有爆发式的增长。我国人均图书消费20年没有大的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国民文化消费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三重压力所致——这就是住房、养老与医疗保障,和子女教育费用;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国民性对灾害、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恐惧,以及存钱致富的传统心理。
2010年人均GDP到达4200美元,我国文化旅游等初级消费有了一个较为显著的增长。2012年,人均GDP到达5400美元,文化产品消费初显“爆发式”增长的迹象。这从十一长假旅游、“光棍节”191亿、“双十二”大规模网络消费,以及自《失恋33天》4亿票房到《泰囧》12亿票房,可以看出文化消费市场的逐步成熟。
文化消费的新时代刚刚开始。可以预期,我国将迎来文化消费的真正的爆发性增长。
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
新消费方式与当下高新科技创造的新业态密切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拥有一系列文化消费的新形态新目标,如新媒体依赖:博客控、手机控、微博控、电商购物狂、物联网等,形成了新的消费态度和消费惯习,与传统的消费模式大相径庭。
我国消费主力已发生代际转换。改变我国传统的消费/储蓄习惯是十分困难的。我国公民的文化消费是通过代际转换实现的。消费的必需性、必然性、时尚性、流行性、社会性,以及品味的个人性,生活质量等已经提上议事日程。75后、80后、90后开始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替代之前的我国老一代文化消费主体。
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与以往制造业产品和生活日用品消费有所不同。它往往不是以销定产,而常常是以供给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即以产创需、以创引需、以新导需、以产谋销。
英山缠花技艺源于明代,盛于清代,由农民制作,作为一种民俗礼仪、装饰艺术品用在人生的出生、结婚、祝寿、治丧四个重要的场合。古时吴楚交界,南北文化在此交汇融合,英山缠花在制作工艺上汲取了绘画、雕塑、剌绣、剪纸、景泰蓝、编织等多种美术精华,被称为 “立体绣花”“线艺雕塑”和“立体工笔画”。制作方法是在实物或人造坯架上用多色丝线缠绕出动物、花卉、水果、文字等,通过图案的寓意及谐音的方式传达人们的祝福和美好愿望,蕴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和深刻的寓意。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民俗的消失,英山缠花濒临失传,我们面临的将不仅是保护和挽救这项传统文化,更面临着如何传承、合理利用开发的问题,要让传统手工艺“活”在现代生活当中,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一、英山缠花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首先,制约英山缠花艺术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产品知名度低、工期长、收效低,市场销售难以形成气候。据了解,虽然英山缠花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社会上知道并熟悉这种艺术品的人很少,就连英山当地也有大部分人不了解这种艺术,生活中更是鲜见。英山县文化馆1986年对“缠花”进行挖掘和整理,征集到了少量的原作和一些复制品。经过英山文化馆这几年的努力,英山缠花境况有了一些改善,但是由于全靠手工制作,工序复杂、制作缓慢,因此难以批量生产,产量极为有限且价格昂贵,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目前消费者主要是部分民俗博物馆和少数收藏家,能走入市场的几乎没有,经济收效微薄。
其次,传统习俗的发展导致英山缠花的应用范围缩小,传统的技艺传承形式和制作形式制约了英山缠花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传统喜庆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工业制品的冲击下,许多场合已不再有缠花的影子,只作为一种观赏性的艺术品而存在,应用范围逐渐缩小。英山缠花在制作形式上主要还是以具象的摆放饰品为主,造型形式缺乏创新,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日常装饰品很少。英山缠花的多样性工艺特点和丰富的题材形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拓展应用方面还有待挖掘。另外,缠花艺术技艺的传承方式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也是师徒传承的形式,当地只有一批老人掌握这门技艺。如今老艺人相继过世,由于学习周期长且收效微薄,年轻人愿意学的极少,英山缠花的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省级传承人只有80多岁的张仕贞和徒弟陈广英两人,扩大生产难以实施。英山缠花的生产方式以主要家庭作坊为主,制作者集英山缠花的设计、制作、组合等诸多工作于一身,在工艺的制作上没有进行分工作业,技艺和制作速度很难得到提升。这两个方面是导致英山缠花艺术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
二、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分析
针对英山缠花艺术的发展现状,对其传承与保护对策作出如下分析:
(一) 进一步落实与推进英山缠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在经费上为传承人提供物质保障,使他们全身心致力于英山缠花的传承与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将缠花艺术作为民间艺术课在当地中小学开设,聘请缠花艺术传承人担任教师,培养热爱民间艺术的继承人和消费者;定期举办展览鼓励青少年参与体验和交流;利用报纸、杂志及广告进行宣传,扩大知名度。提炼英山缠花的“优质基因”,如缠花的造型方法、艺术形态、制作技艺等与时俱进地进行生产性传承,保持手工制作的生产方式,保证工具和材料的原真性,维持制作工序的原生态,延续图案的寓意性。在不影响生产效率和作品艺术价值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工具生产方式。此外,还可以引入适合缠花艺术的现代化机器生产工具,对材料的切割、缠绕等方面的技术进行改进。
(二) 引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对缠花艺术进行数字化录入,建立缠花艺术数字库
首先对已有的作品,采用多角度照片获取(三维模拟呈现)、三维彩色扫描(高保真立体式三维数据获取)两种方式,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留存。其次对于缠花艺术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工艺传人的传承现状等利用数字声像采集技术进行跟踪记录保存。还建立缠花艺术学习课堂,由面授转化为电子课堂与面授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承人制作的过程录制下来做成视频课程供学员学习,定期集中面授及检查作品制作质量,并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三) 依托高校以产学研结合作为载体,加强英山缠花艺术保护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发挥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将缠花艺术研究项目引进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建设,将英山缠花艺术以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有益于学生对缠花艺术的了解,为培养继承人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高校可以联合地方,培养一支缠花艺术教学、保护的专业教师队伍,保证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进行应用研发;聘请缠花艺术传承人来校担任客座教授,进行学术演讲或教学示范。如上海交通大学“裁云纸社”与卢湾区文化馆联手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守白在该校开设五堂课为一周期的海派剪纸艺术课,都取得了很好效果。
三、英山缠花的创新发展之路
英山缠花作为传统民间艺术,它具有的优势是较强的装饰性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弊端是其工艺复杂,耗时耗力,而且缺乏知名度,花样种类也极其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习俗慢慢被新的风尚取代,作为礼仪装饰品的英山缠花要想取得长久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寻求创新发展之路。加强对英山缠花的花样、工具、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在提炼这些民族元素风格的同时,将形式美法则合理融入现代产品的设计开发,使其内涵丰富、样式多变,生命力得到延续和发展。
(一) 拓宽缠花的应用范围
在缠花工艺发展上,一方面完全继承传统的工艺特点, 创作一批纯手工制作的传统缠花艺术精品,供政府、博物馆和个人收藏, 作为欣赏品;另一方面可以将英山缠花这一艺术形式与现代的艺术设计融合,创造性地进行商业性或产业性开发,结合现代审美需求设计出新的艺术品和日常生活品,适应市场的需要,扩大市场需求量。把缠花做成家居壁挂或者立体画,制作成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发饰、挂件、首饰、装饰品等。与英山当地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将缠花艺术的文化意蕴与造型元素植入旅游纪念品,开发成旅游纪念品和高级的馈赠礼品等,如潍坊通过对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开发利用,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 围绕缠花艺术开发出特色商品
一方面,可以结合缠花艺术原本作为出生、结婚、祝寿、治丧礼仪装饰品的深刻寓意特征,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如将原来在小孩出生时用来做装饰的寓意着前途似锦、吉庆有余、有福有禄的小老虎头、小蝙蝠、小鱼、小花等,在形态上做卡通化或简化处理,色彩上加入流行色做成工艺品或有缠花艺术装饰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儿童用品。对原来在婚庆用品中的传统缠花做成礼盒分档次进行包装设计,作为婚庆礼品出售;另外将包含各种深刻寓意的婚庆缠花如“喜鹊咏梅”“凤戏牡丹”“恩哥戏菊”“鹭子戏莲”“蝴蝶闹金瓜”等,装饰到婚庆用品上,如做成新娘发饰、鞋子和衣服以及用于床上用品的装饰。对用于祝寿的缠花如“金玉满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禄双全”可以做成高档礼盒出售。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一些满足现代人日常需求的缠花工艺品,如“缠花工艺腰带”“缠花手帕”“缠花胸针”“缠花壁挂”,甚至将传统形态的“缠花八卦”做成保平安的车内装饰品等,还可以结合现代人的需求做成时尚的头饰及手机挂饰等。
(三)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传统的艺术虽然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拥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如果一味坚守传统不与时俱进,它势必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有对传统工艺进行适当的改进,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为当代的日常生活所用,才能实现其活态传承。
从上文中提到的英山缠花的制作过程来看,英山缠花的制作者也是设计者,艺人们的思维受到传统艺术形式的制约,很难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就需要专业设计师与传统艺人合作,将传统艺术与时尚产品相结合,针对消费者需求设计出既有传统工艺特色又具现代感的作品。如2012年中国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等奖缠花创意设计作品《紫气东来》,该作品将英山缠花的传统技艺手法和传统吉祥图案运用其中,并结合了窗花的镂空手法与构图形式,设计出既时尚又富有传统意味的物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题材上,可以对传统题材的形态进行创新设计,结合现代艺术形态设计缠花艺术新形式。首先可以对传统的装饰纹样进行简化处理,使之符合现代人追究的简洁大方的形式。如缠花创意设计作品《吉祥如意》将天圆地方、梅花和祥云等图案进行抽象的造型处理,设计出项圈和戒指,简约而耐人寻味。除了传统的题材外,还可以加入常见的植物形态如梅兰竹菊、玫瑰、百合等,动物形态如十二生肖、星座符号、卡通形象等,均可以作为设计的参考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