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范文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

篇1

一、转移农村劳动力遇到的困难

2005年8月,我们在河北省范围内对1049名转移农村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行业分布为:工业13.12%,商业5.23%、加工7.2%、运输4.88%、建筑16.14%、餐饮28.57%、营销4.41%、家政2.9%、物业管理3.6%、保安1.28%,其他12.66%。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转移农村劳动力遇到的困难如下:

1、从农业转向其他行业遇到的最大困难

调查题目是:您从农业转向其他行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此题为多项选择题)?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从农业转向其他行业,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知识的占据42.9%;无技术的为42.33%;无资金的为34.13 %;无关系的为25.64%;不懂经营的为24.4%;不懂法律的为14.68;自己不敢出去闯为11.15%;而因家庭离不开者占8.96%,农活离不开者占7.72%。处于前五位困难中除了资金和“关系”不是个人素质原因之外,其余三项都是属于个人素质原因。说明大部分农民的困难是自身的因素,只要提高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转移就业的环境,有些困难就可以克服。

2、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大限制因素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限制因素,调查表中没有设置选项,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 共填写1322项次。 来自社会方面的限制因素者均不到5%。其中法律,4.19%,政策2%,机遇1.53%,环境1.33%。也有个别人填写了社会歧视农民工、户口等因素。在家庭因素中填写资金因素的323人,占30.79%。填写家庭和生活者,占5.15%。填写自身因素的:学历32.03%,技能23.83%,人际关系8.30%,经营3.81%,胆识3.24%,观念2.29%,经验2.29%,素质0.95%,关系0.86%。可见,限制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的主要是个人自身的教育程度和技能、法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3、最缺的知识

调查问卷中“你最缺的知识是哪些方面”一题,没有设置选项,由调查对象填写。共填写1077项次。可以看出,转移农村劳动力最缺的知识是法律、电脑和经营管理等;技能和学历不属于知识范畴,但许多调查对象没有理解,也进行了填写,但能够表明他们需要技能和学历的提高。

4、最缺的技术

调查问卷中“你最缺的技术是哪些方面”一题,没有设置选项,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共填写658项次, 182人只填写技能,而没有填写什么技能,或许他们笼统地意识到自己缺乏技能,但还不能说清楚缺乏什么技能;填写的具体技术前三位为电脑13.72%、管理6.29%和驾驶4.0%;建筑、外语、营销、餐饮、人际关系、服装设计等都有一定需求。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遇到困难,主要来自自身素质和资金两个方面。解决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困难,除了经济支持之外,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二、提高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措施

1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物质技术支持

近年来,虽然政府和企业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现有的培训手段、培训内容、培训载体和培训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适应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路子。为此,从实际出发科学培训搞好转移农村劳动力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

1、政策引导,政府、学校、企业、农村相结合。一方面存在政府就业指导部门的培训经费不足,经费投入和培训效果之间不成比例,对企业培训收取的管理费用较高的现实问题,如何降低政府培训成本的问题急需解决。另一方面,在城市中的大专院校具备大量的师资,如何利用好这方面的资源,鼓励和引导大专院校师生走出去,使学校师生的社会实践与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企业的岗位培训相结合。当然,这种结合需要政府的倡导和协调。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调动大专院校师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转移农村劳动力义务培训中来,这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培训主体资源,从而降低政府培训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提高综合素质与实用技能提高相结合。分析上述调查结果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对转移农村劳动力最缺乏的技能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综合素质培训。

3、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从培训内容上看,在重视就业培训的同时,要挖掘和鼓励有创业潜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创业,有针对性的增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营风险预测和抗风险能力等创业培训内容。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有创业意向的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市民待遇”。

4、长期深化的职业培养与短期应急培训相结合。

篇2

一、加强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切实加强对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是为建设新郊区、新农村培育一大批合格的劳动者,而且也是促进他们向非农就业转移的重要举措。

20**-20**年,本市每年要通过为5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建立职业培训补贴个人帐户,调动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职业技能和实现素质就业;要依托中职学校和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实施校企合作定向培训的方式,每年开发一批就业需求量较大的定向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培训对促进农村青年就业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根据郊区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需求,在休闲服务、水产养殖、蔬菜栽培、绿化养护等方面开发符合区域发展特点、适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特点的培训项目和实训项目,并将其纳入区域性补贴培训目录。

要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工作,重点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市场急需且符合自身条件的培训项目,帮助申领“职业培训帐户卡”、选择培训机构和办理培训报名手续。

要积极组织开展郊区远程培训,利用市区优质培训资源跨地域为郊区培训服务。

二、优化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业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的资金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以个人和家庭名义进行自主创业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申请3万元以下的小额创业贷款担保,对按期还款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可获得贷款利息的补贴,期限一般为3年。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参照本市非正规就业的劳动组织的相关规定申请开业贷款担保。

要根据创业者的需求,结合区域实际,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行落实符合条件的场地从事创业活动的,要积极给予引导和扶持,进一步拓展郊区创业的场地资源。

要进一步扩大郊区开业指导专家分团的规模,优化开业专家结构,积极组织“开业生涯”系列讲座进郊区活动,为有创业意向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有针对性的开业指导服务,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创业能力,培育农村新型创业带头人。

三、鼓励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就业

对就业困难的郊区偏远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就业补贴政策,鼓励他们到经济发展较快、岗位较多的地区就业。

凡实现跨区就业的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单位(劳务输出公司、非正规就业的劳动组织和公益性劳动组织除外)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从事全日制非农岗位且月工资收入较低,并按规定在本市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就业期间,可根据其收入高低、工作路途远近等不同情况,按月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

补贴标准由区县自主确定,所需资金原则上由市、区县共同承担,其中,市失业保险基金拨付的最高补贴限额为每人每月140元。补贴期限最长为三年。

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单位用工需求的调查,摸清供需缺口情况,千方百计开发适合就业困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岗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岗位推荐、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为促进其跨区就业积极创造条件。

要鼓励经济发展较快、用工需求量大的区县,与就业困难人员较多的郊区区县实行对口帮扶机制,引导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四、加强对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援助

要在积极巩固现有“万人就业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郊区“村级河道保洁”、“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等“千百人就业项目”,帮助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要结合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重点在郊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适应新农村服务需要的领域,加大开发公共服务类“千、百人就业项目”的力度,重点安置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的就业困难人员。

五、强化郊区公共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要加强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以及就业援助员的业务培训,并依托郊区基层工作队伍,建立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状况定期调查制度。要通过调查,充分掌握郊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与求职意向,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落实就业援助责任,要重点为就业困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篇3

一、制定了“20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方案”,确定了组织实施“四个三”的就业培训工作目标,即:“三个优先”、“三个结合”、“三个层面”、“三个三千”。

“三个优先”就是:一是县确定的重点扶持产业优先培训,保证企业用工需要;二是下岗失业人员中“4050”人员优先培训;三是库区移民优先培训。

“三个结合”就是培训工作要与就业、与技能鉴定持证上岗、与引进项目促进发展紧密结合。

“三个层面就是实施三个层面的技能培训。一是企业培训,二是社会培训机构培训,三是政府部门和乡镇培训。

“三个三千”就是企业培训3000人,社会培训机构培训3000人,政府部门培训3000人。

移就业培训任务已由尤委(2006)8号文件分解下发给各乡镇,并与县委、县政府下达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指标挂钩(其分值占总分7%),与招商引资的任务挂钩(各乡镇组织输送农村劳动力参加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或企业培训,并实现在当地企业就业的,每人折抵引资任务5000元,到外乡镇或县工业园区企业就业的,每人折抵引资任务10000元)。

二、研究制定了“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实行绩效认定和年度考核办法”、“培训经费支付办法”等配套文件。选定了“海通服装技术培训基地”等八家具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条件和能力的社会培训机构来承担服装针车工种的职业技术培训任务,整合了300多台电动平车,目前已具备了同时在十个培训点组织培训的能力。

三、开展二个调查,建立二个信息库。

1.开展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实现动态管理。我县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开展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工作,经过精心组织现已摸清了家底,使今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8.13万人,其中已向非农产业转移5.5万人(其中在县外就业3.35万人);有7509人愿意转移就业,其中有2298人愿参加服装针车培训,有1530人愿参加纺织档车工培训,有3799人愿意参加家庭手工等其它项目的培训。目前,各乡镇已组织人员对有培训意向的人员实行跟踪、动员,使各项培训工作能在近期内全面展开。

2.开展全县工业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建立“工业企业用工信息库”。通过调查,掌握全县工业企业2005年底在册员工信息,并对今年各企业员工增减变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信息库”的建立既能了解企业的用工环境变化情况,掌握企业下阶段的用工需求,为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提供岗位需求信息,也为转移就业培训工作考核验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规范了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在为县内企业提供就业服务的同时,也设定了本县企业到县外招工的基本条件,以确保异地员工的“留工率”,维护我县劳动力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四、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用工搭建好平台。

我县在开展“全县工业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工作中,了解到部分企业,特别是服装、纺织企业出现暂时性用工困难的情况下,春节期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宣传服务月活动”。经过全面动员、精心组织、认真落实,使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活动月期间,我们共印发了三万份“致尤溪籍在外务工老乡的一封信”;发放6000多份宣传提纲和春风卡;调研了28家企业,安排“华姿服饰织造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负责人在有线电视台宣传、推介企业的优势;收集、整理了“蓝桐服饰织造有限公司”等25家县内企业的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4500多个,通过有线电视台“荧屏就业大广场”栏目、“广播村村通”等渠道;各乡镇共悬挂“返乡就业,建设家乡”等宣传条幅38条,走访了3万多个农户;组织召开16场(不含村级组织)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代表座谈会”,有754位返乡人员代表参加;举办了30场有25家企业参加的现场招聘活动。活动月期间,共有3041人报名,有1799人被县内企业正式录用(其中外出务工返乡人员127人),为26个缺工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

五、明确目标责任,促进“抓培训促就业”氛围的形成。

篇4

根据《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试点及实施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现就我镇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政村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积极的就业政策向农村延伸,重点帮扶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提升村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就业援助能力,在农村建立促进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创建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活动,到2011年底全镇11个行政村全面达到充分就业村创建标准。

三、创建工作标准

充分就业村是指行政村区域内,劳动段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总体就业达到较高比例行政村。具体标准如下:

(一)行政村范围内登记转移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人数达到95%以上;

(二)各项扶持创业和转移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转移就业渠道畅通,自主创业环境良好;

(三)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劳动者积极参加就业准备活动,被征地农民、低保家庭劳动力等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的就业援助。

四、创建工作内容

(一)建立村就业服务平台。各村应建立村劳动保障工作站,由村委会主任兼任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大学生“村官”或文书兼任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劳动保障工作站办公面积应达到20-30平方米(统一设在便民服务中心内),实现计算机信息联网,统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工作站须建立健全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二)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全面掌握村辖区内劳动力就业状况和失业状况,重点掌握辖区内“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和“4050”就业困难人员基本情况。调查上门走访率要求达到100%;调查要有记录、有台帐,并录入计算机;传到“失业状况、技术特长、培训需求、择业意向”底子清、情况明;每季度要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家庭,跟踪了解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情况,并对村内失业人员实现网上动态管理。

(三)积极开展就业援助。一是积极开发保洁、保绿、保安、公共设施维护等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二是及时掌握和县人力资源市场和辖区内用人单位的招用信息为辖区内失业人员就近就地实行再就业提供便利。三是积极做好“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农村低保户的再就业援助,努力做到出现一户、帮扶一户、稳定一户。

(四)加强职业技术培训。要积极做好区内未就业人员的培训意向,收集需要培训人员的基本信息,利用培训资源开展准对性、实用性较强的职业技能培训。

(五)做好就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册、广播等多种途径,对区内失业人员开展政策宣传和提供咨询,提高就业政策的知晓度,帮助失业人员解决在享受就业扶持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兑现政策。

五、创建工作要求

篇5

为了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帮扶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努力实现全社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目标,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的通知》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进一步促进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就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为先导,以帮扶辖区内“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405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提升村(社区)户籍劳动力就业质量为重点,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积极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建立起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提升村(社区)的就业服务水平和就业援助功能,实现我乡户籍劳动力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目标,为和谐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目标

到6月底之前搞好一个创建充分就业村的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开展我乡创建充分就业村,到年底创建完成率在70%以上。充分就业村的创建坚持成熟一个创建一个的原则。

三、“充分就业村”创建标准

(一)充分整合村内各种就业资源,多渠道开发村就业岗位,辖区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6%以上。

(二)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村内“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基本实现就业。

(三)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积极提升村户籍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到2010年底,村户籍劳动力中从事二、三产业人员具有职业资格证书人员比例达到10%以上,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比例达到20%,村户籍人员中现有不充分就业人数提升为充分就业人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失业人员均被组织在积极的就业准备中。

(四)各项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畅通,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环境优化,村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无连续失业一年以上失业人员。

(五)村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室功能齐全,全面负责起本辖区内本地和外地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险和劳动关系协调等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工作,并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

四、创建内容和工作任务

(一)做好村失业人员摸底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全面掌握村就业状况,重点掌握户籍“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和“405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上门走访率应达到100%;调查要有记录、有台帐,做到“失业状况、技术特长、培训需求、择业意向、家庭收入、就业结果”底子清情况明;要定期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家庭,跟踪了解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情况,并对村内失业人员实现网上动态管理。

(二)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镇乡(街道)、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积极开发保洁、保绿、保安、社区食堂、幼儿接送、残疾人托养、老人陪护、垃圾分类和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

(三)开展村就业服务工作。村就业服务工作要做到“服务进门、管理到人”;在工作中做到主动热情、细致耐心、业务熟悉、方式得当、程序规范;服务要有内容、有台帐、有实效。村就业服务工作主要包括:

1.对符合“零就业家庭”条件和农村低保家庭的失业人员,做好审查发证有关工作。积极推荐各类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再就业培训;发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共建就业互助平台,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配合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

2.实施再就业援助。重点帮助村内“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和“405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对未就业人员要找原因、想对策,根据其基本情况和需求制定专门的就业援助计划,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等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方式,进行对口帮扶,努力实现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

3.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使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和其他失业人员都能按规定享受到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协助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初审和推荐工作,调查核实贷款人信用情况,配合参与欠款追索。

4.有效帮助村户籍劳动力参加劳动实用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做好培训的宣传、信息提供和报名等服务工作,

(四)行政村劳动保障服务室要结合各村特点,设室立牌,聘用劳动保障专兼职协理员1-2名-劳动保障服务室办公面积应达到20-30平方米,实现计算机信息联网,硬件设备由区统一配备,服务室须建立健全规范的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五、创建验收办法

“充分就业村”的创建验收程序为:年初制订创建目标,年底自评申报,全年考核评分,年度认定授牌。具体为:

(一)每年初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创建“充分就业村”总体规划确定当年创建目标。每年11月初,村逐项对照《区创建“充分就业村”考核评估表》(另行制订)标准,对当年创建工作进行自查自评,自评分在90分以上的,向乡提出认定申报,并提供有关材料。

篇6

[关键词]河南;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129-03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障碍性因素。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样化就业,是有效地解决“三农”的“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河南省作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省,共有农村劳动力4915万,而2010年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仅为1843万,占比37.5%(河南省统计局,2011),我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的潜力。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在定居城市障碍方面的情况,探讨农村劳动力的定居城市障碍的内在规律,从而有序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对我省城市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实证调查

本研究采用实证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问卷按劳动力工作的地域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本县镇和本村。2009年1月10日至2月10日,通过对豫中郑州市登封县宣化乡才沟村第6村民组、许昌市鄢陵县南坞刘圪村和平顶山汝州市小屯乡范湾村第4村民小组,豫南信阳市潢川县白术村第9村民小组、南阳市红泥湾乡竹园村第5村民小组和驻马店市遂平县和兴乡后楼村第5村民小组,豫北安阳市安阳县辛村乡南伏恩村、新乡市原阳县陡门乡安庄村、焦作市郇封镇雪庄村第6村民小组、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西韩森固村第6村民小组和济源市北海庙后村,豫东周口市淮阳县齐老乡杨楼大队西三刘村、商丘市虞城县城郊乡罗庄村和开封市兰考县坝头乡孟房村第2村民小组,以及豫西的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七里坪村第9村民小组和三门峡市灵宝县马家寨村等河南省豫中、豫北、豫东、豫西和豫南等五大区域的十六个村庄或村民小组共2077名农村劳动力在定居城市障碍方面情况抽样普查,通过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力求得出河南农村劳动力在定居城市障碍方面的规律。

2 河南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

2.1 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研究发现,河南农村劳动力具有以下特点:男女比例接近,女性稍多;已婚占大多数,其次为未婚劳动力,但离异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集中在18~55岁年龄段;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等较低的教育程度为主,其次为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占比较低。

2.2 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的总体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对全省不同地域16个村庄2076名农村劳动力进行的调查表明,愿意居住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一成,除了一部分是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以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

2.3 河南五大不同地域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的障碍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河南五大区域农村劳动力居住城市的障碍均表现为收入和住房构成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主要障碍。另外,豫东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和安全担心;豫中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受歧视、喜欢乡村生活、不适应城市生活、交流困难和安全担心;豫西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不适应城市生活;豫南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喜欢乡村生活和不适应城市生活;豫北农村劳动力移居城市的其他主要障碍还包括子女教育、喜欢乡村生活、交流困难和安全担心等。

2.4 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2.4.1 性别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男女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一部分是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以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男性农村劳动力喜欢乡村生活、交流困难所占的比例高于女性,而对于安全等障碍的担心则低于女性农村劳动力,这说明男性适应社会的能力比较强。

2.4.2 婚姻状况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婚姻状况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去城市定居,另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已婚的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定居障碍的问题认识中住房和收入占得比例较大,说明已婚的家庭责任比较大,养家担子比较重,考虑问题比较现实。未婚的农村劳动力也是住房和收入占得比例较大,但是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等问题相对于已婚的较低,说明年轻人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离异的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定居障碍问题中考虑最多的是收入和对乡村环境的喜好,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4.3 年龄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去城市定居,另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城市定居障碍问题中收入和住房的问题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其次是子女教育问题和受歧视的问题,但是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这些问题,除了12~17岁这个年龄段也都是农村劳动力考虑的比较多的问题。而26~35岁这个年龄段对于乡村环境的喜好占得比例较高近三成,比6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还要高,这个问题很难理解,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的了解。

2.4.4 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定居城市障碍相关性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去城市定居,另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另外,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定居的障碍中收入、住房和对乡村环境的喜好这几个问题表现的比较一致,而且学历越高对于这些问题考虑的越多,而对其他的问题顾虑相对少一些。

3 研究结论

农村劳动力城市定居障碍方面表现出一部分是出于对乡村环境的喜好、交流和安全的担心以外,城市房价高、收入无法保障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均构成了农村劳动力不愿到城市居住的较大阻碍因素。

篇7

一、农村女劳动力现状

20__年,全县农村共有劳动力118847人,其中女性5661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7.6%。调查显示,__县农村女劳动力中,18-30岁的女劳动力有20267人,占35.8%;31—40岁的劳动力有16757人,占29.6%;41—50岁以上的劳动力有19588人,占34.6%。

二、农村女劳动力文化程度及职业技能现状

据统计,全县农村女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31245人,占女劳动力总数的55.2%,初中文化程度的22196人,占39.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171人,占5.6%。取得绿色证书或女农民技术员职称的有513人,占0.91%;取得国家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的有762人,占1.34%;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的有24386人,占43%。参加妇联系统劳动技能培训的有10029人,占17.7%;参加政府其他部门劳动技能培训的有12174人,占21.5%。目前,全县有女致富带头人20__名,占女劳动力总数的3.5%,其中从事种植业的有992名,养殖业的有677名,加工、服务业等的有340名;有女经纪人822名,其中从事种植业的有262名,养殖业的有162名,加工、服务业等的有151名,劳务输出的有133名,其他的__人。以上数据说明,__县女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素质总体偏低,且技能单一,观念落后,技能培训工作迫在眉睫。

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妇女受益状况

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技术骨干队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调查显示,在“您认为妇女通过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后有哪些受益”一项中,认为掌握了一技之长或增加了增收致富能力的妇女占99%,而认为没有受益的仅占1%。这充分说明,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一方面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各种实用技术,增加了收入,使她们致富有了方向。另一方面,一部分妇女还通过培训提高了创业本领,创办了农家乐、小型加工企业,从事运销市场营销等,带动了全县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帮助农民家庭脱贫致富和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必然要求,而妇女的收入增加也将为其获得日益平等的家庭和社会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调查显示,制约农村妇女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妇女接受技能培训的能力较弱,招收培训人员困难。据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要改变村里的面貌最缺致富实用技术的农村妇女仅占16%;而在问及不能参加培训的原因一项中,因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的只占到了33%;认为没有必要的占到了67 %。大多数农村女劳力思想观念陈旧,加之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培训能力弱,不愿进行培训。她们认为参加培训学不到真技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与其参加培训浪费时间,不如在家多纳几双鞋底,多干点家务,使得培训工作难度加大;部分妇女则因年龄偏大,认为年龄较大在外找工作较难,而不愿参加培训。大多数妇女得不到家庭的支持,丈夫也不愿让妻子去参加培训。

2、培训经费投入不足,补助标准偏低,培训质量不高。从__县近2年的阳光工程培训投入来看,20__—20__年培训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300元和370元,而要把农村妇女培养成技能型人才,达到用工单位及自主创业技能要求,至少应培训1个月左右,需培训费600-900元,除了370元(20__年补助标准)的补助外,学员无力承担其余的培训费用。有很多妇女虽然很想参加学习培训,但存在很多实际困难。阳光工程培训虽然免培训费,但生活费、住宿费、差旅费还是需要不少,许多妇女拿不出或不愿拿出这个钱,又担心学不会,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钱。同时,由于培训资金投入不足、补助标准偏低,造成培训时间短,培训不到位,难以保证培训质量,特别是新生劳动力培训难以真正掌握就业技能,最终导致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难或即使转移也不能向技能型岗位转移,无法提高经济收入,影响了妇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培训硬件不足,培训机制不完善。各级党委、政府虽然非常重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但由于地方财力不足,目前针对广大女劳动力致富就业而专门设置的培训中心或基地还不健全,培训设施不配套。大多培训机构没有足够的实习基地和供学员实践操作的设备,无法按培训要求完成各项教学任务,难以保证培训质量。致使培训只能分散在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各类规模很小的短训班式的学校。面对农村女劳动力培训对象基数大、专业要求多和培训经费少的现状,无论是各级政府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还是社会力量办的培训学校都存在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单一、实习操作场地缺乏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另外,由于掌握培训资源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互不连通,缺乏统一领导、协调组织的有效机制,难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培训内容雷同,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培训效果不理想。从调查情况来看,全县农村女劳动力不论是与城镇女从业人员比较,还是与发达地区比较,她们的文化素质,劳动 技能普遍较低,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品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也较低,要实现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4、培训对象没有层次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含金量”低。目前的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对有转移愿望和转移条件的妇女,不能根据年龄、文化、从业特点、接受能力等综合因素,因人而异进行分层培训,对产业特色和妇女个性化需求也缺乏深入分析,班次设置时段集中、内容雷同,缺乏针对性。且由于培训时间过短、培训过程与市场严重脱节,市场虽然技术工紧缺,但真正培训内容符合市场需求的又不是很多。目前__县的培训以中、短期为主,短的只有几天,很难学到过硬技术,在务工过程中难以胜任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只能从事简单劳动,遇有市场用工变化,极易造成回流,不利于长期稳定就业。部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甚至类似于以往开展的专项科技宣讲,内容陈旧,培训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存在,妇女很难学到过硬技术,质量难以保障,致使学员结业后对新技术、新品种的了解和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农村女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与市场、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和对接,造成培训内容单一、过时,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

5、妇联系统开展妇女职业劳动技能培训难度大。一是无培训经费。各级妇联无经费来源,连正常的工作经费都难以保证,更不要说用于妇女劳动技能培训的经费,缺乏经费保障。二是劳动技能培训无力开展。县乡妇联编制少、工作人员少,没有精力开展妇女的技能培训。三是缺乏培训的场地和设施。妇联每次搞培训都要请教师、租场地,培训时间有限,培训质量无法保证,弱化了培训效果。

五、思考与对策

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要成立“政府牵头,财政扶持,教育主管,各部门积极参与”的组织管理体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农村妇女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把党和政府对农村妇女培训的优惠政策宣传到位,把培训前后的比较效益宣传到位,提高农村妇女对培训的认识,在全社会树立“技术致富”的观念,增强女农民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三是要加强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加快推进男女平等的进程。要把开发农村妇女人力资源问题、男女平等的观念和主张渗透到法律和政策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变成社会行动并产生社会影响力。

2、整合资源,理顺管理体制。一是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积极调动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为农村女劳动力提供培训机会,争取在较少投入的情况下解决“在何处培训”的问题。将县、乡镇两级各级成人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教育主渠道现有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实行校校联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统一配置资源,统一筹措资金,统一培训,统筹城乡就业,形成理论教学——实习操作——上岗就业服务一条龙的模式,解决多头管理,互相牵制,浪费资源的弊端。二是进一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加强和规范培训资金的管理。要切实用好国家对农民工的培训扶持资金、各部门的转移培训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改善培训基础设施,配强师资力量,扩大女农民受训面,提高女农民的技术素质。三是要积极收集信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建立供需关系,实行“定单”培训。同时加大中、长期培训比重,使女农村劳动力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实现稳定就业。四是广泛吸取各地农村女劳动力培训的经验,努力探索适应我县培训的新模式。

3、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增强培训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各培训机构要围绕市场需求和用工单位提出的女劳动力用工数量、类别、技能标准、时限要求等,制定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农村妇女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人方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女农民的农业技能;对青年农民工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期限,强化职业技能实训,使其至少熟练掌握一项职业技能。对缺乏技能、年龄较大、外出务工有困难的妇女,应着重开展技术含量低、周期短的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为她们就地致富创造条件。对中青年农村妇女,应进行市场亟需的技能培训,为她们外出务工夯实基础,对初、高中毕业回乡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应从高级技能培训着手,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快速实现转移;对具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力的妇女,应重点进行对创业观念、创业知识、创业政策培训,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带动其尽快走上创业发展之路。

4、争取政策支持,解决培训经费短缺困难。各级各部门要争取教育培训机构在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等培训项目中加大对农村女劳动力的培训。上级妇女组织要为县乡妇女培训多争取政策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农村女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篇8

一、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一)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调查表明,该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8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69%,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44%,外出务工的农民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且90%以上无专业特长。

(二)外出务工农民中青年劳动力居多。在调查中,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最大的60岁。16~35岁的占40%,36~45岁的占33%,46岁以上的占27%。

(三)外出务工农民工资待遇普遍不高。由于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一无技术、二缺文化,多数农民工从事建筑、制造、农产品精加工、服务等劳动力强度大的劳力工种,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平均月工资仅500~700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效果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2004―2007年,“阳光工程”累计培训学员9620人,转移就业8660人,“阳光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农民工学员也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经过培训的农民工月收入均达到600~800元,技术水平出色的农民工工资可达到800~1000元。

(二)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外出农村劳动力逐年增加,极大的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三)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是就地转移的农民工成为本地企业的主力军。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和“阳光工程”的深入开展,农民就地转移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这些经过培训就地转移的学员,大多数成为企业的骨干和熟练工人,为本地企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二是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促进了本地农村建设,这些曾经在外打拼的农民工,有技术、有本钱、有胆识、肯吃苦,返乡创业成功率普遍较高。

三、培训面临的问题

(一)学习氛围不浓。当前,实施“阳光工程”最突出的问题仍是社会学习氛围不浓,农民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建平县农村经济目前仍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目光短浅,部分农民认为靠亲友介绍也能找到工作,花上几个月去学习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要支出一定的费用。

(二)培训计划下达偏迟。“阳光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因培训计划下达较迟,一定程度上使基层培训工作处于被动。

(三)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很多农民反映他们虽然很想参加学习,但存在不少实际困难,主要困难和原因有:一是培训学校离家太远,家里的事情丢不开;二是虽然多数培训机构免费培训,但还是需要一定的生活费、住宿费和差旅费,有的农民拿不出或不愿拿出这笔钱;三是担心学不会,误了时间又费了钱。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对已确定的农民工培训基地,要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

(二)加强培训服务。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做好农民工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对农民工的市场供求状况定期向社会公布,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网络建设。争取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尽可能多地建立网络平台,实现沟通快捷、信息畅通。

篇9

调查方法:入户访谈。

调查内容及结果:

1 您在2011年,家庭成员是否有人生病?如果有,是否为主要劳动力?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家庭成员生病率100%,主要劳动力占23%。因主要劳动力身体不适影响家庭收入的有81户,占调查数的81%.

2 您在2011年家庭成员是否因病住院治疗?如果有,是否为主要劳动力?

调查100户中,因病住院治疗占10%,主要劳动力占5%。

3 您在2011年医疗消费是多少?您是觉得多还是少?是否能承受?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医疗消费平均为530元,60%人觉得稍高点,95%户能承受。

4 您在2011年出现身体不适时有没有不去就诊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98%户出现身体不适时有不去就诊的情况。

5 您在2011年病倒后有没有不去就诊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有2%户病倒后不去就诊。

6 您生病时的首次就诊地点主要在哪里?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首次就诊地点为村卫生所95%,镇卫生院3%,上级医院2%。

7 您对现在的医疗收费是否满意?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有10%户对现在的医疗收费不满意,反应看病贵;80%选择满意,有10%不置可否。

8 您是否参加了新农合?是否减轻了您的家庭负担?

在所调查的100户中,100%户参加新农合,100%选择减轻了家庭负担。

9 您的家庭收入是否影响你去就医。

选择不会影响的82户,占62%,选择有影响的有18户,占18%。

10 您是否每年都到医院做全面的健康查体?

只有5户5人次选择是。占调查总人数的1.25%。

问题:

调查证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服务需求基本适应,在减轻农村医疗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和返贫状况,保障农民健康方面新农合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健康状况仍然令人担忧。主要劳动力膳食不合理,劳动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太重,并伴有许多的不良生活习惯,这些情况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医疗卫生意识差,多数农户主要劳动力处于亚健康状态,“小病拖一拖,大病扛一扛。”、“不怕穷,就怕病”这些是在调查中常听到的言辞。

2 预防保健意识淡薄。农户重治轻防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虽然医疗卫生部分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受山区农村群众整体素质的影响,农民对预防保健很不重视,在所调查的100户中,只有5人次2011年主动到大医院做过健康体检,这5人还是因为有医院发的免费体检卡。

3 调查显示,家庭收入与医疗消费没有显的比例关系,而与农户的健康意识呈正相关。这个结果在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治疗方面得到明确的体现。

4 农户主要劳动力因病就诊率不足,相反,农户未成年人存在过度医疗现象。儿童患普通感冒认为应该输液治疗的占90%以上。

建议:

篇10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社会保障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他们一直是城市的“边缘群体”,缺少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截然不同的两个部门:传统的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即“二元结构”。前者缺乏资本,劳动生产率低下,但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后者主要集中于城市,集合了大量资本,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剩余劳动力被不断增加的资本吸收的过程,这一发展态势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为止,从而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增长。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转移到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和重要措施之一。2008年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00.3万人次,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量首次突破百万。

一、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剩余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增长势头

2008年我省劳动力转移数量大,达到100.3万人次,首次突破了百万大军,比2007年增加2.07万人次,其中,稳定就业的人数达到了27万人次。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增长势头强劲。

2.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牧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

2008年劳务收入大幅度增加,劳务收入达到了33亿元,比2007年增加2.1亿元,增幅达到6.8%。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牧区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劳务收入将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3.就业渠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调查显示,到2008年,经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有了很大幅度上升,比例总和为39%。其中通过劳务经纪人带领,有组织、成规模地输出人数增多,占到总输出数的32%左右,由政府组织的人数占了整个输出比例的7%。只有47%的人员是依靠亲戚或朋友取得。

4.省外就业比例在逐年提高,但变化不大

虽然近几年青海的经济发展比较快,但从全国来看,我省经济水平仍然较低。2006年我省转移的农村牧区劳动力中,有41.4%到省外转移就业;本省就业的比例为58.6%。而到了2008年,有42%的人员到外省就业,本省的就业比例为58%。

5.外出务工具有一定的兼业性和季节性

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在参与非农就业的活动中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放弃土地经营活动。农村劳动力在省内从事非农产业劳动的基本上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据调查:2008年青海省西宁市外出从业累计时间在一个月以下的人占0.73%,外出从业累计时间在1个~3个月的占10.87%,外出从业累计时间在3个~6个月的占33.33%,外出从业累计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仅占55.07%。可见,青海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仍有一定的兼业性和季节性,尚未形成稳定的转移。

二、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保障的现状

目前,青海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规模巨大。但根据调查,只有很小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总数的6%)有一至两项非均衡的、水平极低的社会保障。

1.社会保险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社会保险意识不强,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工伤保险参保率低

截至2008年,全省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34万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仅有3.2万人,工伤保险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覆盖率只有3.19%。调查显示,4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工作地环境差,并且在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584人(63%)中,只有3%的人反映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完善,发生事故后单位负责医疗费用的仅有33%。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3D”(险、脏、难的英文第一个字母)职业。

(2)失业保险处于空白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87%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都有没活儿干的经历,从“失业”时间上看,失业在一周以上的居多,占62%,失业1个月以上的占14%,并且,67%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反映自己曾遇到过用工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就业过程突然中断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打击比下岗对于城市职工的打击更为沉重。

(3)医疗保险不健全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中,尽管大部分都在自己户口所在地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较低,在加上不能做到省级统筹,因此在这一群体中“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较普遍。调查显示,有33%的农民工生过病。他们的看病支出绝大部分是自费,由用人单位为他们支付费用的只有6.2%。由此可见,在医疗看病方面,农民工的保障待遇非常有限。

(4)女性农民工的生育保险严重缺失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女性劳动者在怀孕、分娩过程中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制度和政策。尽管在调查中,女性比例不算高,只占了24%,但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企业或雇主没有为女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办理生育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基本上是空白。

2.社会福利现状

调查发现,在社会福利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无法与城镇职工相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福利缺失表现在与城镇职工在住房条件或补贴、在职培训或进修、各种劳动保护及保健费、子女入学、入托、社区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调查显示,34%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居住在简易工棚里,承租私房的农民工也占有一定比例,达到15%。从教育福利上看,除了少数技术性强、工作年限长的农民的农民工有机会参加在职培训或进修外,68%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机会享受。

3.社会救助现状

社会救助是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最低生活需要物质和其他援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调查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社会的边缘,虽然身在城市,但是不属于城市这个范畴。他们一般都住在建筑工地,如果遇到生活和其他困难,他们是很少会得到单位救助的。即使那些住在固定社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租房居住),社区也只是关心他们应尽的义务,例如交纳卫生费、计划生育检查等。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例,城市职工如果家庭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标准,就可以从城镇民政系统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而在所调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没有一例是得到过这种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的。

三、青海省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的策略

1.稳定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保险方案(稳定就业这里界定为在同一个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

篇11

以河南省为例,其乡级、县级、市级、省级和省外定点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分别为100元、400元、700元、1000元和2000元,对应的报销比例分别为90%、80%、70%、65%和65%。也就是说,如果病人在本人户口所在乡医院看病,超过100元医疗费部分,90%可以报销。在户口所在县级医院看病,超过400元部分可报销80%。但如果在户口以外省医院就医,只有当医疗费超过2000元以后才予以报销,而超过部分报销比例仅为65%。其他许多省份都有类似的政策,医疗保险报销的程度,随着离户口所在地越远,报销越困难,幅度越小,个人负担也越重。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保险覆盖率均在90%以上,但农民工的医保覆盖率为84%。另外,农民工的医保覆盖情况与其流动距离有密切关系。流动距离越远的农民工,医保覆盖率越低。

现有医保体系的制度设计,对劳动力流动的锁定影响非常明显。参保人群向城市转移的概率比不参保人群低7.5%。并且,锁定效应的大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对青壮年劳动力锁定效应为4.76%,而对中年以上的劳动力锁定效应为11%左右。目前在农村留守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仅占12%。农村医保制度的锁定效应使得这部分人群的迁移意愿更低。

目前的医保设计影响劳动力的流动,居住在外地的农民工由于报销困难,会减少看病次数。根据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地农民工有21%报销过医疗费用,外地农民工只有5%-6%报销过。在这些报销过医疗花费的人中,外地农民工发生医疗支出的实际报销金额占其所支付医疗费用总额的比例仅为25%,低于本地农民工32%的报销比例,更低于城镇人口66%的报销比例。由于报销困难而选择少去或不去医院,将来反而导致更大的疾病。

现行农村医保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阻碍与医保资金统筹层次有关。目前,农村医保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县级统筹,如果一个人在统筹地区外看病,医保需要向本统筹地区外的医院付费。因此,对医保机构而言,至少存在两个潜在风险:第一,因为医保机构很难监控外地医院,存在外地医院过度收费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二,由于统筹范围较小,医保机构很难实现规模经济,削弱了资金的风险共担能力和使用效率。

篇12

一、劳动力转移引发的主要社会问题

(一)农业人才流失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而是农业生产主力军,不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强者。在调查的三个农业社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45.8%,平均年龄达49岁,而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2.3岁。从文化程度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181名劳动力中文化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达79人,占43.6%。而外出务工人员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达90%以上。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单向流出必然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与非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

(二)子女教育缺陷

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不但留下了孤独的老人,不少的家庭还留下了未成年的子女,那么这一部分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凸现出来。本次调查的三个农业社156户中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103户,其中有31户属夫妻双双外出留下未成年子女委托父母或其他亲属代管。据调查代管也只是对生活上的管理,而学习、思想上的教育则往往推给学校,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受到的教育上有缺陷,如卷洞乡悦来村几个小孩长期无人管教,导致发生偷盗行为幸亏发现及时,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仍有一父母外出无人照管的小孩因上网已失踪近半年杳无音信。

(三)养老面临两难

在本次调查的三个农业社中所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49岁,其中年龄最大的高达82岁,50岁以上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现状极为普遍。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流出省外的务工人员或许一年回家一次甚至几年也不回家,有的会寄钱回家也有不少的分文未交,据本次专项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中未寄带回现金的占30%以上。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仍为传统的家庭养老,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不仅给老人们留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还留下精神上的孤独,特别是本身需要照顾的有病痛的老年人更是如此。而农村养老院容量又特别有限,根本无能力接纳这一部分有子女的老年人,所以造成了这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面临家庭与社会均无力承担的两难境地。

(四)土地流转困难

据本次调查百胜镇、珍溪镇属沿江乡镇,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大多数农户不愿土地荒芜,全家外出后土地流转一般以私人协商为主,免收代耕费请他人代耕待返回时再收回。而卷洞乡悦来村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现在已取消农业税、提留款等税费支出,大部份全家外出的务工人员不愿免费把土地让人代耕而宁愿让土地荒芜,据调查一般农户要求代耕户支付80―100元/亩的代耕费,而大多数农户均不愿支付代耕费,所以造成土地流转困难,荒芜现象严重,因为有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所以基层干部对土地荒芜现象也倍感头痛而又显得无可奈何。

(五)滋生“厌农”思想

尽管国家取消农业税、提留款,但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小、比较效益较低仍是不争的现实。被调查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农业生产只能是以手工耕作为主,机械化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序只能以“肩挑背磨”的重体力劳动来完成。所以很多青年劳动力根本就看不起农业生产更不愿意从事这类劳动。据本次调查这类因“厌农”而外出的务工人员占15%左右,其中绝大多数为家庭责任感较差的未婚青年。

(六)婚姻基础不牢

本次调查的103户外出务工家庭中,有21个家庭因健康、子女教育以及外出工作难找等原因,夫妻双方只一人外出务工,占务工家庭的20.4%。婚姻关系应该是建立在长期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之上,对于这种长期分居的家庭来说婚姻关系无疑是暗藏危机。

二、几点建议

(一)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要办好两件事:一是办好职业教育学校;二是扩大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让农村孩子学到一技之长。此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电大、函大等学校通过低收费的办法吸引农村青年就读,鼓励农村青年参加自学考试。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抓好几件事情,一是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二是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切实抓好新型实用科学种养技术的培训,特别是要针对农业就业劳动力文化低、年龄大、农活重等特点,培训要做到集中培训与上门服务、印发资料与现场示范两结合。

(二)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让土地流转活跃起来

在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同时又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既要有鼓励政策,同时又要有约束手段。只有这样, 才能让农村土地流转活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土地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

(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

当前正在推行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深得人心,广大农民希望政府在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妇女儿童权益、农村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有更多的好政策惠及他们。

(四)大力抓好农村普法和道德教育工作

调查中发现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农村居民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形成的。广大农民真诚地希望了解有关农业税减免、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知识。

(五)增加教育投入,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篇13

“就业是民生之本”,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上下就业形势严峻。我区就业形势如何,金融危机对就业造成了多大影响,在就业方面还存在哪些难点,破解就业难题的出路在何方?针对这些问题,近期,区劳动保障局依托社区劳动保障站等基层服务人员,通过对辖区企业、居民逐户统计、重点访谈、集体座谈等,针对我区就业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基本现状

我区总人口调查317837人,(统计资料328272人,镇办报312770人)其中城镇人口调查269779人,(统计资料265840人,镇办报261640人).农村人口调查48058人,(统计资料62432人,镇办报51129人).城镇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别如下:

城镇总人口269779(调查),除去**集团8个社区,57936人,其它69个社区总人口211843,劳动力139031,非劳动力72812人(60岁以上23418人、16岁以下46139人、病残等无力就业人员3255人)。139031人劳动力中,已就业118919人(稳定就业74219人,灵活就业43866人.援助就业834人);“4050”就业困难人员4008人(已援助834人,待援助3184人);失业人员1740人;低保户3487人;登记申请就业人员1170人。从上述情况看除待援助3184人外仍有15188人就业情况不明。

农村总人口48058中,非劳动力17540人(60岁以上4906人,16岁以下8986人,其它3908人);劳动力30518人.老动力中就业26890人.(其中务农12240人、村镇企业上班3056人、自谋职业6613人、输出转移4981).有3628人就业情况不明。

从调查情况看,我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这主要得益于我区长期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岗位.在自身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支持鼓励各种投资办企业.上项目.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都在万个以上.

从调查情况看.我区农村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但隐性失业等问题不可小视.城镇就业按照上级给我区下达的城镇登记率控制在3.5%以内.我区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区就业状态总体趋升.趋稳.但在当前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再就业任务将依然繁重.

1.就业需求总量大,而新增就业岗位相对较少。

不包括**集团在内,我区现有城乡劳动力169549人(城镇139031人.农村30518人),每年约有4000余名新生劳动力以及近50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从总量上看虽然不是太大.但由于我区地处**市区中心.来自山南海北四面八方的大量不确定人员涌入我区域求职竟争上岗.对我区人员的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经融危机的影响市区一些传统就业大户新增岗位不多,反而还在减少。如九*、东*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外商订单减少,利润大幅下滑岗位有减无增;商贸流通企业如白*.凤*等2008年总收入也同比降低10%以上。各种商业、服务品牌也纷纷打折促销,为近年来少有,经济下滑的危险增加,企业裁员压力加大。这些都对我区就业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压力増大.

2、就业困难人员众多,而就业援助途径单一。

**市区是由农民托起的城市,2004年以来,我区共产生失地农民40771人,其中完全失地22732人,有19563人转户,失地人员就业成为我区就业工作的一大难点,从调查看139031名劳动力中“4050”人员为28617人占劳动力20%,这些人除年龄大外大多文化水平低.无技术.就业能力低下.很难在市场竟争中找到就业岗位.据统计.这些人中有7100人就业困难.需要援助.,这些大多为转户的失地农民。而且这些人居住比较集中,西*、花园*社区就分别多达456人、420人,涉及很多社会问题。这些人由于年龄大文化低很难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竟争上岗.目前申请公益性岗位援助的人员剧增,但由于就业资金不足并且一时难以落实,所以很难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全部安置。

3、集体企业职工隐性失业(在职失业)问题严重求职难。

我区集体企业条件好的相继都改制,剩余企业全靠房租费来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除少部分管理人员外大多数职工没有工资、没有生活费。均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些人文化技术水平不高,工作技能单一,知识老化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中找到职业,隐性失业已显性化,他们的处境另人担忧。

4、城镇新增劳动力多,就业观念狭隘。

据统计,我区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多达4000人余人,包括初高中未能继续升学人员、及新毕业的大中专生(包括职中)。近年来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增岗位很少。部分民营企业虽有需求,但多为技术性工种,大中专毕业生却多是眼高手低,既缺乏技术特长,又无工作经验,但对自身有过高的期望.都想到正规部门工作.认为这才是就业。而其它岗位为低贱职业.把职业分为三六九等.自梦职业.自主创业的精神也没有.“等.靠.要.怨”的消极态度严重.虽然也多次为他们举办各种招聘会,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可以说,一些民营企业与大中专毕业生处于嫁娶两难的状态。

5、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打工经济还有提升空间。

我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本市务工3153人,外地务工360人。在本市务工人员近乎外地务工的10倍,这一方面说明市区对于本地农民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另一方面,与外地的打工仔回乡创业带动一方经济的事件相比,也说明了我区农民思路还不开阔、走不出去、小富即安,打工经济还有提升空间。

6、务农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隐形就业人员比例偏大,就业不稳定不确定、就业不充分现象还较突出。

农村劳动力30518人,务农的12240人,占40.1%。与我区城乡一体,以城为主的地理优势相比,这个比例还偏大,况且随着城区土地的逐年减少,必将还有人转入被征地农民的行列。

在城镇139031万劳动力中118919人就业(其中:稳定就业74219人,灵活就业43866人.援助就业834人),但仍有18372人(含待援助4050人员在内)就业渠道不明,这一部分人员中,有相当部分靠租房为生,这些人,虽然社区也曾给其提供就业岗位,但他们却敲不起这点工资,宁愿靠收租金清闲渡日,但是随着城中村改扩建的逐步推进,他们的生活将会出现问题,这种隐性失业最终将走向显性失业。

7、劳动力市场培育滞后,市场促进就业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一是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就业市场还未统一,政出多门。二是我区劳动力市场建设比较落后,信息采集及服务手段仍停留在传统方式,区、镇(办)、村(社区)三级市场联网还没有建立。三是基层就业服务机构不健全,镇(办)、村委、社区均无专职人员,基层服务于就业保障的人员严重缺乏。经费也无法保障。四是作为全区公共职介机构的就业管理中心人员工资、经费未按规定纳入预算,就业服务人员工资没有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三、建议及对策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要求,统筹城乡就业,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1.发展经济以拓展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有计划地增加就业岗位。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兴办产业或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岗位,努力实现推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政府在制定涉及全局的经济社会政策和投资建设项目时要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发挥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

2.抓住重大项目拉动就业.鼓励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抓住新建改建项目投资项目.紧盯企业用工需求.组织人员进行空岗调查摸底,多渠道多形式收集岗位信息,同时搞好招聘登记、求职登记,搞好职业指导和岗位推荐以及跟踪服务。做好人力资源库与岗位信息库.企业用工与政策扶持的对接.组织专场招聘洽谈活动,引导劳动者合理流动和就业

3、建立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建立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把经济工作、社会工作同就业工作挂起钩来,把新增、开发就业岗位和安排就业促进就业工作量化,纳入各级各单位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发挥政府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加快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力度.真正把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4、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加强协调引导,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政策鼓励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满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5、着力提高“公共活动”的成功率,扩大“公共活动”的社会效应。要继续开好各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通过加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服务,来努力提高“公共活动”的招聘成功率,为劳企双方搭建好一个面对面的沟通平台。活动前,通过驻社区人员深入社区各单位搜集空岗信息;通过市区媒体连续刊登公开征集空岗信息和活动公告。活动中,为用人单位免费提供展台与伙食补助。活动后,积极按签约意向进行跟踪落实,配套开展用工辅导、合同签定、保险办理等服务。在活动中要特别注重搜集不同层次的用工信息,尤其是要为“4050”人员多提供一些技术层次要求低的岗位,引导发展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业,千方百计拓展困难人员就业的渠道。

6、着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按照统筹城乡就业方案要求,整合培训资源。目前,农民培训属阳光工程,钱拨在农委。劳动部门的培训也仅限于创业培训,要搞好有计划的培训必须整合资源统筹安排。我区没有技校,但可以发挥就业资金对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鼓励引导作用,联合社会化培训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充分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将培训补贴与培训的成效挂钩,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除了原有的“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培训格局外,可探讨与**集团联合来搞一个更大的就业培训基地,重点开展机械加工、模具制造、电工、设计师等企业急缺的技术工种培训,提高劳动者竞争能力,服务城区经济建设。要加大劳动预备制培训力度,培训对象主要是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主要内容是对其开展不低于6个月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

7、抓创业促就业工作,着力开展创业培训,鼓励全民创业。全民创业,城区具有独天得厚的区位优势,要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在全区形成了鼓励创业的浓厚范围,让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更多的人成为小老板。财政、中小企业局、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发挥“SIYB”创业培训的免费培训、免费吃住、专业老师指导、小班化教学、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等特点,通过培训,增强参加培训人员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尽快帮助他们创业成功。

8、着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更多困难人员就业。要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除原有的保洁保绿服务外,还可逐步发展社区托老托幼、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社区治安巡逻员、社区信息统计员等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确保有就业能力零就业家庭有一人实现就业同时,把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援助体系,并给予他们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于就业困难人员,争取做到“发现一人,解决一人”。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靠政府买岗位援助.各方面都要承担责任.(这里有个资金承受问题)

篇14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04-02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就业。根据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民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 260万人,比上年的9 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1]。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从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经济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农业负担过重,种田既辛苦又没有多大收益,使得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据统计,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人口540万左右。1995―1997年,国家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又开始大幅增长,但波动不大,呈平稳增长态势。1998年至今,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有所增长,增长速度在4%%~5%[1]。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员中,女性比例不断上升。据调查,2002年外出就业的男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70.11%,女劳动力占29.89%。2003年在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男性比重为65.7%,女性比重为34.3%,比2002年上升了4.2%。2004年在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中,女性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34.6%,比上年提高了0.3%[1]。还据调查了解,外出就业的女性年龄普遍低于男性的年龄。2004年,外出男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1岁,女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28岁。这是由于近几年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对女劳动力的需求量有所增加。

3.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大中城市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资高,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竞相“下海淘金”。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浙、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2 年到粤闽、浙苏沪、京津地区打工的人数分别占出省劳动力的38.3%、16.9%、10.2%,到西北地区和国外打工的人数仅占出省劳动力的7.9%和1.2%。2003年,在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到北京的占4.2%,到江苏的占4.0%,到上海的占3.2%,到江浙和福建的各占3.0%[2]。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7.5%。2004年,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人就业的首选地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纳入国家就业体系。一直以来,国家把就业工作的中心放在城市,重视城市居民的就业工作,而忽视了农民就业。对城市居民实行就业登记制度,为城市居民建立了完善的就业体系,在劳动合同、福利待遇、权益保障、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的方面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制度。但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处在国家就业体制之外,他们也不能享受国家的就业资源和就业政策。这显然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社会管理严重缺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到维护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是,政府的这种职能非常缺乏,还不能完全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技能特长、地域分布及转移就业的方向等。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比较低。

3.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得不到保障,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作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级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鉴定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3],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不认真解决,将不仅不利于民工的合理流动,而且还将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

4.城乡就业矛盾日显突出,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城市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困难增加,效益下降,突出的问题是失业率上升,下岗人员增加。这就形成了一些影响,一方面,使城市能够吸纳的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地方的政府制定了一些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措施,来保护城市人口的优先就业,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难加剧。不少地区纷纷出台限制外来民工就业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例如在上海,用工单位招用外来劳动力,必须先公开招聘本市的劳动力,招聘不足的,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招用外来劳动力。据了解,上海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领域、行业和工种也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不仅大城市加强了,中小城市也开始限制。如江苏、浙江甚至广东的一些中小城市也颁布了使用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限制规定。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分析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提出如下建议:

(一)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对策分析

要建立规范、科学、公平的就业政策。首先,要将当前以保障社会稳定为主的政策调整为社会稳定与扩大就业并重的政策;其次,要放弃歧视性就业政策,促进城市二元劳动力就业体制的转换,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使农民和市民能够公平竞争就业岗位,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再次,建立必要的劳动力需求管理和劳动力供给管理的政策。

(二)搞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和服务,规范管理体制

为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建议设置管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对进城务工农民要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将农民工的住宿、劳动保护、医疗卫生、子女上学等问题纳入输入地政府管理范围,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而言之,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国家和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

(三)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既然是全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将农村就业与城市就业一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长期规划,系统分析,统筹兼顾,作出全面安排。特别是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时,一定要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到规划之中去。输出地要对农村地区社会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把每年有多少农村劳动力流入本地、多少流向外地、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等基本情况搞清楚。输入地要将本区域内就业的农民的管理纳入到城市综合管理中,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不能向企业或个人乱收费。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阳光工程”的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在中央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也要增加扶持力度,力争做到对当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一遍。对用工量大、技能要求高的工种,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要探索培训补贴机制,可采取培训券、直接补贴现金等多种方式对培训农民进行补贴,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各部门也要密切配合,调动优良培训资源参与,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切实加大维权力度,推动农民工权益维护

1.应该进一步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各级职能部门应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协同劳动保障部门继续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计划,指导和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提高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比率。

2.积极稳妥地逐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若干原则,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为他们“量身订做”的社会保障制度。

3.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各级政府和劳动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工资保障制度,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要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定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还应监督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加班的法律规定。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新时期农村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23-228.

[2]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43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