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较好的综合素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首先,职教生需要有突出的技能素质。技能素质,是职教生需要具备的首要素质,是其接受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其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学生的最明显的特征。
培养具有高技能素质的人才,是职教的题中之义。那么,我们又要怎样去培养具有高技能素质的职教生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对于直接面对职教生的教师,则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总之,对职教生的技能培养,不仅需要职教生自身的努力,教师、学校、社会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综合作用下,才能培养出具有高技能素质的职教人才。
其次,职教生需要有良好的德育素质。诚然,技能素质是职教生首先要具有的素质,同时,职教生也需要注重自身德育素质的培养。古语有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只有自身的道德素质,才能让别人感受到,才能发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在就业中,就是职教毕业生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自身不卑不亢等品质。
培养职教生良好的德育素质,同样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努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渗透进德育;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让职教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等等。
再次,职教生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使一个人成为完善的人,反之则使一个人不仅对社会无作用,给自身的成长也会带来无穷的害处。
以下是一些关于初中阶段综合性评语:
该生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集体观念强,劳动积极肯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于律己。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刻苦努力,能独立完成各科作业,学习成绩优秀。一年来,坚持出满勤,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该生能很好地遵守校规校纪,有较强的集体观念,担任学生干部,能主动协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很好地完成各种任务。学习态度认真,能吃苦,成绩优异,有理想,上进心强,是个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该生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集体观念强,劳动积极肯干。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肯钻研,勤思考,学风踏实,时间观念强,能认真地按时、按量、保证质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成绩优异。能吃苦,帮助同学,尊敬师长。有理想抱负,各科发展全面,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该生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集体观念强,劳动积极肯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态度认真,能吃苦,肯下功夫,成绩稳定上升。是有理想有抱负,基础扎实,心理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该生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集体观念强,劳动积极肯干,是一位诚实守信,思想上进,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心助人,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有体育特长,学习认真,具有较好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该生能很好地履行中学生行为规范,能始终严守班规校纪,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在学习上肯下功夫,勤学好问,努力钻研,成绩稳定上升。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劳动积极,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且综合素质高的好学生。
(来源:文章屋网 )
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已有相关文件对其作出了解释,其宗旨主要就是将民族素质提高。同时,将《教育法》作为基础,以达到受教育者以及社会长远发展的目的,使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得以提升,此外,还需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德智体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明,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基本路线就是对党的拥护以及培养,以能够对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方面适应,全面发展德、智、体、美,以培养出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在职业院校中,应该注意对素质教育进行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大重视力度。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二、对高职院校中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方面过于重视,却没有注意到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对学生短期就业重视程度较高,却没有注重学生的全面长期发展,造成学生知识较为匮乏,修养较低,且综合素质也不高,很难在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中,应该对素质教育加大重视力度,以使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最终目标能够达成。
(一)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没有较好的衔接
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最为基础的内容,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却仅仅对职业技能进行培养,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所教内容也仅仅是为达成教学任务,并未提及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相关内容,也对此并未形成重视,阻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使学生的发展空间较小,发展速度迟缓,对学生人生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素质教育与社会发展没有较好的衔接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但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脚步,还需拥有自身的特色,使其能够在高校的竞争中利于优势地位,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能够较好的达成。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在发展建设中,仍在遵循传统落后的方式方法,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专业技能、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造成一定影响。
(三)素质教育与职业推进没有较好的衔接
在职业教育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就是素质教育,但是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推进中,却对素质教育没有进行重视,学生在未经过相关培训后就进入社会,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短期效应过分的追求,而对于个人长期的发展没有进行很好的重视。教材内容也过于陈旧,针对性不强,毫无新意,致使学生还未毕业就需要面临失业的困境。
三、在高职学生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应用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社会竞争力,就需要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对素质教育工作加强重视,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一)将素质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在素质教育以及教学中,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而教师也应该应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并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学中实验、实训以及实习的过程进行规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并适时的将素质教育在课程中融入,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以提升。
(二)将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需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平台搭建起来,借助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将教育以及娱乐相结合,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成长。
四、结语
关键词: 毕业生质量 社会评价 问卷调查
毕业生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面向市场办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校办学的首要职能。我校合并以来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思路,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用人单位等社会组织对高校毕业生的评价,体现着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为全面了解社会对我校毕业生能力素质、思想品行、精神风貌等方面评价,收集用人单位对我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端正我校办学指导思想、及时调整学科结构与专业结构、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我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信息参考,我校于2011年在2006—2010届本科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质量调查活动,此次问卷调查活动通过信函发放长江大学毕业生质量调查问卷1500份,回1380份,有效问卷1298份。根据收回的问卷材料整理分析如下。
一、调查数据统计
1.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统计。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项8目项,评价结果分为五等: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把“非常好”、“较好”的百分比总和作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评价,具体统计如表1。
2.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价统计表。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调查项目共分知识结构、对学科沿革和发展动态的了解、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科研能力、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8项,评价结果分为四等:非常好/高/强、较好/高/强、一般、较差,把“非常好/高/强”、“较好/高/强”的百分比总和作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评价,具体统计如表2。
二、调查数据分析
从表1、2显示结果及与用人单位座谈的情况看,我校毕业生总体敬业、吃苦精神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心理素质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这是对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肯定,现具体分析如下。
1.毕业生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强。
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吃苦精神非常好的为47.65%,较好的为43.96%,总体满意度为91.61%,认为我校毕业生敬业精神非常好的为38.59%,较好的为53.02%,总体满意度为91.61%,在各项的调查中,用单位对毕业生敬业精神与吃苦评价的满意度居前三位,说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吃苦精神高度认可,敬业精神与吃苦成为我校毕业生的优势特点。
2.毕业生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好。
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合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学以致用,社会适应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较强,能较快地适应新的岗位,较好地开展各项工作。83.22%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非常好或较好地了解学科前沿知识结构;90.60%的用人单位认识毕业生知识结构非常好或较好;82.21%的认为毕业生科研能力非常强或较强;82.55%的认为毕业生计算机水平非常高或较高;80.87%的认为毕业生外语水平非常高或高;90.27%的对毕业生组织管理能力非常满意或较满意;82.55%的对毕业生创新能力非常满意或较满意;87.25%的认为毕业生获取知识与信息能力非常好或较好,以上数据表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高度认可。
3.毕业生综合素质好,满意度高。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文化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满意度分别为94.63%、91.61%、89.93%、89.60%,表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度满意。
三、我校办学特色优势明显
关键词:导游员;旅游审美;重要作用;综合素质
旅游行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导游员的需求量也开始逐渐加快。而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导游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导游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游客对当地旅游行业的理解和审美体验,丰富游客们的精神生活,是我国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导游员在旅游审美的重要作用以及导游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相关知识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导游员在旅游审美中的重要作用
1.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导游员可以满足游客的而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够为游客展示自身的良好形象。首先,从导游员的外在特征来看。一般的导游员在外在特征上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身材良好,外贸较为突出等。从这方面来看,当游客看到外在形象较为优秀的导游员时,游客们的爱美之心能够得到满足,导游员也将成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对象,有利于满足游客的审美需。之所以要强调导游员的外在形象主要是因为导游员有较好的外在形象包括性质等可以较好的产生光晕效应,让游客能够对导游员产生喜爱之情和亲近、信任感,从而增强游客对旅游的信心,帮助游客更好的融入旅游环境中。此外,导游员除了外在的条件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导游员的穿着应该以美观和得体为主,展现出自己较高的审美情趣。虽然部分导游员可能并没有先天的外在优势,但是得体的穿着和谈吐可以帮助导游员树立良好的内在气质形象,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一般来说,导游员的衣服和着装必须要根基自己的年龄和形象气质来选择,年龄较小的可以选择比较为轻便、活泼的服装,而年龄较大的导游员则可以搭配端庄、整洁的俯视,这样可以更好的突出自己的性格和年龄特征,给游客们耳目一新和舒适的感觉。当然,导游员在化妆和其他配饰方面的安装板也必须要相应游客的审美需求。根据大众审美使用时尚流行的妆容和配饰可以获得游客更高的认同,有助于拉近游客的导游员之间的距离,树立导游良好的形象,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
2.能够发挥对游客的言行示范作用
良好的外在形象和气质可以给游客带来较好的视觉体验,但是如果导游员的内在气质不足,游客对导游员的喜爱和认同感也会下降。因此,导游员在旅游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自己的外在形象,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气质,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和谈吐规范,向游客展示自我的教养和品质。导游员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可以通过言行举止和谈吐等多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导游员坐、立的姿势,陪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以及说话的方式等均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导游员在旅游过程中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走路时应该将腰板挺直,说话语气要温和或者活泼,要始终面带微笑,注意但是不可以,让游客能够切实感受导游气质的自然流露,带给游客更好的审美体验。导游员良好的言行举止不仅能够让游客获得更加舒适的体验,还能够有助于带动游客进行旅游消费,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促进旅游行业的更好发展。
3.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导游员的贴心
导游员不仅要重视自己的外在美和言行美,还需要重视心灵美的体现。心灵美指的是导游员在旅游过程中能够从游客的角度出发,真实的为游客们着想,为游客们提供更加贴心和优质的服务,让游客们能够切实感受到导游员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导游员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旅游景点讲解工作,在这些本职工作之外,导游员还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灵美,保持内心的商量和真诚,真诚对待所有的游客,以游客为宗旨,为其提供必要的旅游服务。审美体验不仅包括视觉上的审美,还包括感觉上的美。当导游员能够从日常的小事中对游客进行帮助,例如在炎夏为游客多带一瓶凉水,在旅游途中提醒游客注意脚下的石子时,游客就能够感受到导游内心的商量,审美需求也絮叨较好的满足。因此,具有心灵美的导游员不仅能过给游客带来外在形象和气质的美感,还能够给游客带来心灵的美感,帮助获得游客的好感,推动旅游活动的更好发展。
4.能够熟练地为游客讲解景点知识
讲解旅游景点的知识是导游员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我国国土资源较为辽阔,历史发展也较为悠久,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较为迅猛。旅游地点各地,旅游类型也较为丰富。不同的地区可以发展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丰富的旅游类型也能够为游客提供自然景观的辽阔和古代遗迹的雄伟。而要对不同地区的景点进行详细的景点知识解说,对导游员来说不可谓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对于各少数地区的旅游行业来说,导游员不仅需要了解当地景点的特色,还需要充分了解各民族的特殊文化和风俗习惯,以便更好的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帮助游客对旅游景点有更加系统和形象的了解,以更好的满足游客们的审美需求,推动旅游行业更好的发展。对旅游景点的解说不仅需要导游员能够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或者景点特征,还需要导游员能够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指的文化知识、历史和地理知识等进行巧妙的结合,增强语言表达说服力,更好的吸引游客的注意。当然,在导游员进行言语表达过程中,导游员还需要重视对语言的灵活使用,只有当导游员能够做到信、达、雅三者的合一,才能够确保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
二、我国导游员的专业素质现状
1.导游员流动性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导游员的发展现状是,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虽然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导游工作的辛苦,很多导游员将导游工作当成跳板或者临时的过渡,经常从事导游工作一年或者几年就会离开工作岗位,稳定性较差,不利于促进旅游行业的长远和稳定发展。而从我国导游员的专业素质发展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导游员的专业素质在整体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从横向上来比较,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导游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各级导游职称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主要表现为,初级和中级导游的人员占据较大的比重,而高级和特级导职称的人数却较少。此外,导游员在带领游客进行旅游的过程中通常不会重视细节问题,例如穿着打扮较为随意,对游客的关心不足等,均会导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无法获取更好的审美体验,影响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
2.导游员的自主服务意识较差
目前我国导游员在旅游工作中只看重本职工作,服务意识较差,这种服务夏装不利于提高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行业的稳定发展。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选择来华旅游,此时导游员的服务态度和意识直接决定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整体形象和审美观念。较差的服务意识会导致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下降,还会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印象,对行业发展和国家发展均十分不利。
三、提高导游综合素质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提高导游员的业务技能
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游客审美需求的满足均离不开导游员的专业素质,因此,要求旅游行业负责人应该充分重视对导游综合素质的提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导游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求能够建立独立的培训机构,该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导游员的专业技能。要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不仅需要依靠当地的景点特色,还需要导游员能够结合景点特征采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培训机构需要帮助提高导游员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文字能力。文字能力指的是导游员可以采用适当的、唯美的文字对景点进行再述,让游客在观赏景点的同时能够配合导游员的文字叙述,获得更加完美的审美体验。此外,培训机构还必须要提高导游员的应变能力。不同的游客所处的生活环境、思维习惯以及家庭文化背景均较为不同,如何正确处理好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增强灵活应对各种旅游突发问题,尽量为游客争取更加完美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
2.提高导游员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导游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导游员在工作中需要面对不同的游客,这些游客在身份背景、个人修养以及文化习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性,要妥善处理好相关关系,满足所有游客在旅游中的审美需求必须要求导游员能够具备较好的道德修养。只有当导游员具备较好的道德素质,导游员才能够切实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更好的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带给游客更好的审美体验。除此之外,导游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因此导游员必须全程带领游客爬山涉水,走过漫长的旅游景点,途中还需要为游客进行必要的讲解。这就要求导游员必须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要求导游员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加强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自我体能的发展。当然,考虑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国游客也有可能会来华进行旅游,导游员在提高得到修养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以便能够更好的推广旅游产品,推动中国旅游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3.加强导游员和其他部门的联系
导游员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导游员个人素质的提高可以加深游客的审美体验,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继而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但是,旅游行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依靠导游员的服务和讲解,还需要依靠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例如,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卫生管理部门、服务部门、营销部门等的配合。而导游员在带领游客进行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与这些部门产生冲突和误会,这时就需要导游员能够具备较好的协商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大局为重,与部门负责人进行友好和适当的沟通,争取将问题以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当然,冲突和矛盾的发生也可能给游客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导游员在与各部门进行协商之后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先控制游客的愤怒情绪,然后对游客进行引导和沟通,尽量提出能够让游客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保证游客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导游员在旅游审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导游员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导游员能够发挥对游客的言行示范作用;再次,导游员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导游员的贴心;最后,导游员能够熟练地为游客讲解景点知识。这说明,导游员的专业素质与游客的审美体验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要求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证实对导游专业素质的提高,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提高导游员的业务技能,重视提高导游员的道德修养并加强导游员和其他部门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谢丹,朱斌.导游员的素质及形象塑造在旅游审美中的作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4:13-14.
[2]李炯,李勇.基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旅游审美文化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60-61.
[3]李银芳.新时期导游员的审美价值取向内涵与重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01:19-22.
[4]江新燕.浅析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导游词讲解水平的有效途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73-75+7.
【关键词】图书馆;音乐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49-01
在普通高校里面,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说是一个资源集合中心,学生会从中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源,音乐资源必不可少,所以,高校要对图书馆音乐资源进行较好的开发和利用。
一、为教师音乐教学提供帮助
对于高校的音乐教师来说,音乐资源是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的良好素材。不管是音乐中的乐谱还是音乐历史,都离不开音乐资源。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一些和音乐有关的知识或者技能的时候,都要运用到音乐资源。因为音乐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是不一样的,音乐教师在选择音乐素材的时候,有一定的自主性,会选择一些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符合的音乐资源和素材,这样,音乐的教学才能更加顺利进行,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方面的才能和技能。音乐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自主性,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个性特征,所以说,教师在选择音乐资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适合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发挥自身音乐才能的,这样学生才会得到一定的收获。因此,开发利用好图书馆中的音乐资源,可以很好地帮助音乐教师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二、为学生音乐学习提供保障
图书馆内的音乐资源除了要满足教师教学和科研需求外,还要满足一些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查阅有关的音乐材料,加强自己所学知识,并与音乐知识有效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的音乐知识、整体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更好加强。如今,在普通高校之中,音乐教学的课堂时间有限,而且在安排音乐课堂时间方面也不是很全面,这样的话,就会使音乐课堂不能够较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时,拥有大量音乐资源的图书馆就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教师教授的音乐素材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阅读图书馆内的音乐资源,让自己的音乐知识得到延伸,让自己在自学的时候扩大和音乐有关的知识层面,加强对于音乐知识点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更是能够超越自己在课堂上所理解的知识,让音乐知识得到更为全面地发展。这样学生在丰富自己音乐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充分发挥创造和创新的能力,让自己的音乐知识变得丰满。因此,学生大量吸收图书馆之内的音乐资源,可以很好地拓展知识面,让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为学校音乐氛围提供渲染
高校之内的图书馆除了加强自身专业方面的资源以外,还可以通过增强音乐资源,提升图书馆内的艺术氛围以及艺术方面的感染力。环境对于人的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图书馆里如果有一个较为高雅的环境和氛围,就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文化艺术氛围和环境,对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还有音乐的理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这个良好的氛围中提升音乐修养。
高校图书馆除了给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方面的资源之外,还能让学生接触到和音乐有关的资源,让学生领会这些音乐艺术家身上所具备的艺术气息,学习他们的思维方法和人格魅力,让学生领悟到人类在艺术创造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思考自己日后的发展道路。@样,学生除了在图书馆里吸收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还能够了解一些音乐知识,对于塑造人格、修养、道德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修养。
所以说,丰富的音乐资源可以有效渲染图书馆的艺术氛围和艺术方面的感染力,让学生在一个优雅的环境和氛围中提升素质和修养,培养人格魅力,帮助自己日后的发展。
总的来说,丰富高校图书馆音乐资源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较好地帮助,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还可以在图书馆内创造一个优雅的艺术氛围,加强艺术感染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提升自我修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3―0101-02
目前,许多院校都开设了小学的英语教育这一专业,目的就是为小学的英语教育培养专门的教师。但由于该专业的发展并不成熟,相应的配套建设也不完全,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这种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在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很多欠缺。教学实践是每个师范学生都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而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的这种能力要根据教学的相关对象和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设定,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该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该专业学生在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实际的教学中,师范学院的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每天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识记,这虽然是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当学生长期保持识记的这个过程会形成一种定时思维模式。而且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只有最后的一个学期留给学生进行实习,在日常的学习中并没有使学生养成教学的意识,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
2.缺少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有:英语歌曲的演唱,用英文进行演讲,会画简单的简笔画,还可以对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良好的组织。但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上述技能的相关训练,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足,尤其在今后走向教师的岗位后,不能较为顺利的进行教学工作。
3.课程的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师范类学生所要修的学分,包括公共课的学分,专业课的学分和选修课的学分,分别占50分、80分和40分。而相关的教学学课程和教育实习只占14个学分。由于学校中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偏重,从而对教学实践方面的学习并不重视,而且学校这方面的教学也十分的匮乏,造成该能力的缺失。
二、培养教学实践能力的相关策略
1.将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进行良好的结合。很多学生有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小学生所接受的知识都较简单,因此,只要具备一些相关的英语知识就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对任何对象进行教学,都需要根据其发展的规律和相应的特点,而不是将书本的知识简单的灌输给学生。因此,在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时,要注重将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教学的理论进行结合。由于学科知识的重要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在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小学生原有的知识理论来选择适合每个阶段学生的方法,将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较好的学习,将知识与方法进行良好的结合,才能使小学生较快、较好的掌握知识。
2.加强对教学实践能力的锻炼。要想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是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对课堂的管理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灌输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的实践,使学生树立教学实践的观念。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学生通过学习一定的基础知识后,让其改变身份当教师,为班上的其他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在日常的学习中就能不断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的锻炼。在学校没有课程的时候,还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小学进行听课学习,在真实的课堂中总结经验,与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进行实践的教学活动。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通过做家教的方式,积累教学经验。
3.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根据小学生具体的发育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英语教师具备较为综合的素质。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程度有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和一些简单的绘画等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对学生进行口语方面的培养,尤其对于较为内向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简单的话语将事情交代清楚,在日常学习中,要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练习,最终由教师进行相关的检查。还要培养学生操作多媒体的能力,开设专门的课程使学生学习如何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还要学习简单的简笔画,能够在讲课的时候,作为一个辅助的工具,吸引小学生的注意,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组织游戏能力,能够在教学中做到劳逸结合。由于小学生希望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较好的展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对英文歌曲的演唱、演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总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在英语教育专业小学方向的学生正式进入课堂之前要进行全面的培养,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实践能力,在师范学校的培养中,要将教学实践能力的学习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将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良好的结合,在日常的课堂中对教学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蒋显菊.高师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12):117-118.
[2]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8-82.
关键词: 初中生;中长跑;方法;探究
一、初中生业余短跑训练手段对中长跑的促进作用
在中长跑的训练中加入短跑的专项练习,进行60米和100米的重复间歇跑的训练手段,每组的短跑训练可以间隔在1分30秒左右完成,每组进行5―6次,每次短跑训练跑都要以提高速度的成绩来完成分配完成的训练任务。通过在中长跑练习过程中融入短跑的训练手段,不仅能够使运动员适应长跑中的位移速度的抢道反应能力,还能在中长跑加速跑、变速跑的过程中提供更好的综合因素。现在长跑的训练不再是单单训练长跑过程的耐力,增加供氧动能,通过中长跑的耐力训练供氧的能力增强的同时,用训练短跑的方法增加中长跑运动员短跑的训练量。这样在帮助长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训练一致性与训练过程的负荷量与训练节奏相一致,身体素质与专项相结合的训练手段。
二、业余长跑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决定着中长跑成绩的取得。例如,身体素质较好的中长跑运动员不管是在肌肉组织的发育上,还是韧带的韧性方面都强于其他的运动员,能够较好的减少运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运动损伤。那么,对于中长跑运动员增加身体素质的训练也就成了训练中重要的一项任务。无论是对中长跑运动员运用短跑的专项训练,还是中长跑的耐力无氧阈的训练都是针对运动员的专项训练。那么在中长跑和短跑训练之余,还得加强对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以及肺活量的训练,因此训练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当中,就要设计较为合理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与此同时,还要留出一定训练时间增加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这样在训练结构上的分配就较为合理。
三、业余长跑训练方法与手段
在发展初中生的业余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当中,发展专项训练的方法有上下坡跑的训练以及上下坡跑接力游戏设计。还有就是利用上下坡的地势进行跳跃式训练以及连续的跨步跳训练,这样都是增加初中生的专项力量的训练。在进行间歇性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增加初中生的综合身体素质练习。
教练员在初中生业余中长跑的训练方法上,除了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还有就是要注意逐渐地增加初中生的速度练习以及初中生中长跑运动员无氧阈的发展,而且教练要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对初中生的间歇训练时间与次数,以及训练过程中的训练负荷量的问题。因为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身体成长较快,教练员如果制订的训练计划较多或是负荷量较大,那么对于初中生业余运动员来说就是较大的负担,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还要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在训练的间歇问题上,教练员还得注意初中运动员的间歇时间能够较好的把握初中生训练过程中的间歇时间,既不能损伤初中生运动员的身体造成运动损伤,也要达到一定的训练量,达到发展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取得相并行的训练效果。
一、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要做好供电所核算员工作,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自身政治素养;认真学习核算员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和岗位职责,增强自身履职能力;认真向周围的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无私奉献意识。与此同时,我珍惜每一次学习培训的机会,于9月份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四大员”培训班学习,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农电大练兵的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我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工作业务水平的同时,提升了工作能力,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原则,力求做好本职工作,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
二、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供电所核算员工作较为琐碎繁杂,但这些工作是所里的重要工作,我始终坚持不怕吃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自己具体负责的几项工作,坚持勤勤恳恳、实实在在,力求做到实际付出和客观实绩相统一,取得较好的工作成绩,促进了所整体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获得所领导的肯定与有关部门的满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积极配合所领导开展工作,认真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所务工作接待方面,我8月份参与了市公司对新兴供电所的综合审计工作,现在正积极准备迎接市公司领导对我所进行标准化验收工作。
三、认真负责,做好每一项工作
1.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动力。要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上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特别是在教授新知识时,利用综合素质测评加分、下发综合素质评价卡、发奖品鼓励等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以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上采取小组竞赛,根据当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互问互答的形式进行呈现,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应用,提高他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常找些与新学知识相关的话题进行自由论谈,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并在掌握新学句型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创造,满足学生们学说英语的要求和表现欲望;让学生参与课上竞赛,如朗读比赛、背诵比赛、头脑风暴、记忆游戏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学的知识。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都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密不可分,有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能使学生学习兴趣长久不衰、持久地喜欢学英语,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升与发展。
2. 活跃了初中英语的课堂气氛。一直以来,中学生课堂发言的人数都是跟年级的升高成反比的。这是让教师们很烦恼的一件事,怎么就没人举手呢?其实很简单,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灌输,或者只是简单的句型和对话操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发挥英语的语言功能,还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我联系综合素质评价,将加分、发卡与课堂表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成就感,我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并将话题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来创设情境,活动,比赛和游戏等,让他们觉得外语学是一件新奇的事情。
例如,讲解9年级U15-SectionA 3a时,围绕谈论保护动物,我创设动物园场景引导学生就“动物是否该住在动物园里”展开辩论,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努力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自由交谈,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关注生活的同时,能更多地掌握相关英语的知识,使英语课堂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并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发言,使其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根据初中的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课上采用每人每次举手回答一个问题就可给小组加5分的评分标准,答错不扣分。(举手才有加分机会)只加分不扣分的形式,极大地给了孩子们信心,起初只是一部分人参与,其他人只是观望,但大约1周左右,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其中,他们在英语课堂上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里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课堂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服务,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人才的竞争,这要求学校能培养并输送高质量的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的培养目标。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年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发现职校师生参加技能大赛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职业技能大赛能促进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从200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并组织开展全国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以来,我国职业技能大赛蓬勃发展,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对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深深吸引职校教师、学生和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的设置,试题的命题反映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反映了企业对哪类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通过对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赛题的研究,充分把握行业需求,进行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把一些与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让课程与实际相结合,以技能大赛为推手促进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人才,实现学生与企业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导向作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专业教师指导参与职业技能大赛有一定的压力,更能促进日常的教学工作。职业技能大赛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是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职业技能大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的竞赛活动。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对教授的课程内容较熟悉,但对其他专业课程内容涉及较少,缺乏实践经验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必须全面掌握行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最前沿的技能和接受新的理念,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资源,把这些实践经验和教学资源У浇萄е中能提高日常教学质量。
2、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为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需要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虚心向一线生产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生产中最需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实际,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现代职业技能大赛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竞赛内容涉及不同专业,是多门学科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考核。这要求指导教师在整合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使其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三、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管是高职还是中职,社会需要有一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应用性人才。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学生职业素质是从业人员具有的一种综合素质,由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创新素质和社会交往素质等共同构成的统一体。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促进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形成内在的动力,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学生在参加技能大赛的训练中,为了完成指导教师的要求或提问,需认真思考,查阅资料,随着一个个训练任务的完成,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自主性、积极性得到激发,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教学质量自然得到了提高。
2、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职校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自信心不强,他们往往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去面对挑战,这对其将来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各种挫折和挑战是非常不利的。通过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心理素质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有益的。通过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学生不仅心理素质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同时自信心也得到增强,比赛的获胜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努力自己也能成功,这将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强能学好、能胜任工作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职业技能大赛中很多项目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良好创意是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能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2018昆山农商行响水支行综合柜员岗招聘公告
招聘类别:社会招聘
工作性质:全职
薪资范围:6001~8000
招聘人数:1
工作地点: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
工作职责:
(1)办理开立账户、存取款、兑换、转账、汇款等柜台日常业务;
(2)根据授权规定,对权限内金额范围的前台业务进行监督、授权;
(3)完成记账及打印凭证、存折、存单等会计业务信息系统操作;
(4)主动指导客户填写相关单据,耐心解答客户咨询;
(5)清点、反假和挑残收付现金,报备大额现金交易;
(6)处理与核对当日业务账务,保证账款、账据、账实、账表、账簿、账目相符;
(7)通过反洗钱和汇款核对等手段,及时发现异常支付结算现象,履行登记报告制度;
(8)保管本柜台空白凭证、单据、业务印章;
(9)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1)学历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2)专业要求:经济、金融、财务、会计、审计、统计、计算机、数学等相关专业;
(3)年龄要求:不超过35周岁(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工作经验:二年以上银行柜面服务工作经验;
(5)能力素质:有较好的亲和力、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6)资质要求:具有银行从业资格、会计证、反假币证、经济类职称或技能比赛获奖者优先录用;
【关键词】激励机制;护理管理;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44-02
激励作用的发挥,能够对人内在的动力进行调动,可有效促使既定目标的实现。对于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而言,由于繁重的工作量和护理工作者自身的诸多问题,护理工作质量的维护较差,且对患者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促使护理工作的管理,提升工作质量,我院对护理管理工作实施了激励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护理管理中激励应用的重要性
激励作为一种机制,对人心理意识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护理工作者而言,激励的应用有利于工作者积极性的调动,可促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作为一个较为庞大的组织,在实践中促使各项工作的发展,就必须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护士长及众多护士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中,只有有效运用激励机制,才能较好地满足护理工作者的心理需求,同时对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工作者士气的提升都有着较好的效果。通过激励机制的深入应用,整个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都会得以提升,而潜在动力的激发也是促使各项工作有效实施的保障。最终,在激励环境的创建下,各位护理工作者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并在内部凝聚力得以增强的基础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效果。
2激励方法
2.1目标激励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励人的动机,调动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我院对护理工作者提升了新的要求,并设定了护理人员所需具备的技能和学历,最终在目标激励的作用下,使更多的护理人员增强了自身继续教育的欲望,从而较好地促使了全体工作者能力及学历的提高。
2.2成就激励护理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护理工作者优势的发挥及潜力的调动都非常关键,而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激励,可促使其完成工作的同时还能够追求创新,进而实现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部分护理人员的记忆力、表达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较强,组织这些成员进行护理知识讲座的开展,并对所提出的各项工作内容编排成册,在内部进行宣传;而艺术气质较强的护理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文娱活动的组织,通过文艺交流的形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并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如此,对那些有独特优点的人员,即使优点非常微小,也要有所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她们的特长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2.3精神激励人的需要往往是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那些成绩优异的护理人员,在利用物质奖励的同时,还要在精神上给予她们奖励。有效结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不仅能够满足工作者的生理需求,还能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而两者需求的满足均能够激励工作者促使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和有效发挥。为此,只有通过精神激励的灵活运用,尊重、理解并支持护理人员,才能得到众多工作者的信任和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就更为稳定和高效。更多的护理人员也会将其工作视为终生奋斗的理想,并为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而努力。
2.4奖惩激励奖励和惩罚分别作为激励的正强化和负强化,均对管理工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奖惩激励的实践中,应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进行各项工作的奖惩。在此基础上,应该反对分配的“平均主义”,而应依据工作者贡献的大小,进行相应程度的奖励,使那些成绩优异的工作者得到大家的肯定,并能够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另外,可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护理服务、考核成绩优秀者,可进行奖励;而护理服务、考核成绩较差者,可进行相应的惩罚。通过奖惩激励的实施,护理工作者日后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也会更加认真和高效。
3管理成效
通过我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的应用,更多的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都得到了较好的激发,同时随着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能的充分调动,进一步促使了各项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实施。与此同时,激励机制还较好地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及向心力,大家能够拧成一股绳,积极地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训练,最终在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础上,促使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而护理差错的投诉及纠纷也有所减少,随着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我院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和信任。
4体会
护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所承载的特殊性和较高压力均比较突出。而作为护理工作实施的重要主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在具体的实践工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缺陷比较多,而护患纠纷的不断出现也会对医院的发展和工作开展具有严重的影响。而通过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不断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随着激励机制的不断深入,工作人员在心理及生理得以有效满足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备受激励的护理人员同样会得到鼓舞和肯定,而她们的护理工作也会更为高效和突出。对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该注重护理人员的心理及生理需求,同时尊重、理解并支持她们,以此通过激励机制的充分应用,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创建综合素质较强的护理队伍,最终实现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促进医院的有效管理和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考;招生;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日益增长和选拔手段与方式的不断革新,高考招生改革在继续提升公平性与科学性的同时,也应关注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若不与高中教育有机衔接,不仅不利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也会直接影响到高考招生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1.高考招生与高中新课程改革衔接的现实基础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高考制度恢复以来,该制度在人才选拔和促进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和平等竞争。"公平选才是社会大众对高考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精神之所在。可以说,公平竞争是高考制度的灵魂和根本。"二是对学生智力、素质的培养指引了方向,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质量。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价值和利益的需求更为多元化,与此相对应,人们对于人才和教育目标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满足人们价值和利益需求的能力成为社会衡量人才和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而这种能力的评价标尺往往是多元化的。作为人才选拔和教育指引重要环节的高考也在寻求改革,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回应上述评价标尺的多元化。高考招生模式的多元化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其理念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并为高考招生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提供了现实基础。
2.高考招生与高中新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
2.1 功利性和效益性的冲突在通常情况下,高考成绩仍然是高校招生中决定绝大多数学生能否被录取的唯一因素,由此带来的功利性可能会掩盖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效益性。"功利性"和"效益性"的冲突会使得高考招生和高中新课程改革之间的张力聚集,最终可能会导致课程改革名存实亡。
2.2 公正性和个性化的冲突。公正性是人们对高考招生的核心诉求之一。我国每年的高中毕业生人数众多,公正性尤其显得重要,任何不公正的做法和制度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成为社会性事件。面对众多考生,通过考试分数择优录取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大家都能认可的最优选择。把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量化为分数,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既具有可操作性,也可以把各种不公平的操作空间压缩到最低的程度。
2.3 公正性和地域性的冲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域性差异是比较大的,既包括东部和西部的地域差异,也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差异。相对于东部和城市,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为了保证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在高考录取时,国家往往会给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或农牧民地区一定的分数照顾,从而实现法律所要求的实质平等。
3.高中教育对高考改革的有效衔接
考招生作为连接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桥梁 必须让高中教育真正有效参与、二者有机衔接,方可使高校招收到优质、合适的新生,又可使高考这根"指挥棒"对中学教育发挥积极导向功能。
3.1 充分发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检测功效。
3.1.1 要坚守其国家考试性质,教育部等教育主管部门应以对待统一高考的重视程度来认真对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唯其如此,才能使这一考评制度的权威性、科学性、公平性得到保障,使其考评功能实现最大化。
3.1.2 要对学业水平考试与统一高考清晰定位、使二者各司其职,并与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为构建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制度以及高校招生多元评价多样选拔体系共同发挥作用。
3.1.3 要提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科学性,使其更好地发挥"以考促学"功能,为考生提供更加弹性与人性化的考试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可试验一年多次考试,使考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有利于消除"一考定终身"的不良后果。
3.2 在部分高校试点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录取"硬挂钩"。现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之所以与高考录取的关系止步于"软挂钩"而非"硬指标",乃由目前的国情所决定。但是,将综合素质评价明确纳入高考录取的考量范围,将会逐渐转变人们的教育价值观。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主要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发挥"指挥棒效应"上。在新的高考录取观引导下,家长和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认分数,教育工作者可借此良机大力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可以鼓励教育质量较高、社会声誉较好的部分自主招生高校先行试点,在招生录取中将综合素质作为"硬指标"纳入其招生评价体系。
3.3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大中学贯通机制。国家既然提倡创新人才培养,就应给予配套支持,特别是升学政策方面的支持。
3.3.1 可以选取一些已有较好合作关系的优质大学和中学尤其是大学的附属中学先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大中学贯通制,使学生拥有"升学直通车";如果必须参加高考的话,则降低录取要求,通过一本线即可。
3.3.2 可以借助自主招生政策平台,对高中创新教育实验定向投放一定的自主招生名额,同时,降低自主招生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甚至取消笔试,重点通过学生成长档案袋及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3.3.3 可以结合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在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也给予高中创新教育实验一定的倾斜:在学业水平考试上,可由创新教育试点学校自主命题,自定考察的内容、范围及形式,不参加省市统考,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