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范文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力需求的性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

篇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系统;UML;用例图;类图

0 引言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是将农村部分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和岗前培训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该工作主要是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主要由市、县、乡和各级培训机构分级负责共同完成。市级工作由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统一负责,主要是监督和领导辖区范围内市级各责任部门及各县(区)的所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各县(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由各县(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和领导管辖本县(区)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各乡(镇)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由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辖本乡(镇)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目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对本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进行普查;另一块是对农村劳动力实施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普查一般是每4至5年开展一次,任务是调查收集本辖区范围内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基本资源状况,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年纯收入、有无劳动能力、从事的行业和从事的行业性质等等。该工作目前主要由各县(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洲工作领导小组规划组织,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各培训机构负责实施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是每年都要进行的一项日常主要工作,就浙江省内调查该项培训工作,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各乡(镇)成立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或农校负责实施各村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另一种是由县(区)管理机构直接委托各类民办机构,由各类民力机构牵头负责实施各村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经费支出主要是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费用以及对参与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人员进行经费补贴两部分,经费来源一般每年由市、县(区)和乡(镇)三级政府根据劳动力培训人数确定。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Web的由市、县(区)和乡(镇)三级政府、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使用的,具有上述功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办公系统。

1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系统UML分析设计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以可视化方式描述软件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标准语言。UML版本自1997年UML 1.1公布以来几经修订,到近年来UML2.0的,UML逐渐成熟。UML不仅支持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还支持软件开发各个过程。同时通过对软件系统的可视化建模,可直观地描述出系统的流程、交互形式及系统的结构框架,而且能形成良好和规范的软件文档,方便软件的维护工作。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使用了UML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办公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1.1 用例图

用例图是UML用来表达系统功能性需求的模型,它是从用户的观点来描述系统功能的可视化视图。用例是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单元,可以被描述为参与者与系统之间的一次交互作用。用例图是从用户需求中提取,以黑盒的方式描述的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图1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办公系统的用例图。从图1中可以粗略了解整个应用系统的轮廓。该系统有7种类型的用户,其中市级用户分两种:一种是市级一般用户,使用“管理计划”、“管理进展”、“管理经费”这3个主要用例描述对辖区范围内的培训计划制订、培训进展情况以及培训经费到帐使用情况的管理;另一种是市管理员,他除了继承市级一般用户的权限以外,主要是使用“管理用户”和“备份数据库”这2个用例,实现对市级用户开户及管理,以及对数据库备份的功能。县区级用户也分两种:一种是县区一般用户,使用“管理计划”、“管理进展”、“管理经费”、“管理文件”、“审核”这5个主要用例,完成辖区范围内的培训计划制订、培训进展情况、培训经费到帐使用情况的管理,培训文件的管理以及培训项目和培训人员资格的审查等功能;另一种是县区管理员,他除了继承县区一般用户的权限以外,还继承乡镇用户和培训机构用户的权限,主要是使用“管理用户”和“规划系统”这2个用例对县区范围内的所有系统用户,包括乡镇用户和培训机构用户进行规划和管理。乡镇用户也分两种:一种是乡镇一般用户,使用“管理劳动力”这个主要用例,完成对乡镇劳动力普查资料的管理工作;另一种是乡镇录入用户,使用“录入普查数据”这个主要用例,完成在WEB客户端大量批处理的普查数据录入任务。而培训机构用户使用“管理项目”、“招生”、“管理班级”、“培训统计”这4个主要用例,完成培训项目的制订申报、培训招生、培训班级的管理以及对培训的完成情况进行各种统计的功能。需要指出的是“登录”用例是所有用户使用其他用例前必须运行的用例,只有运行了“登录”用例后,系统才根据用户的不同身份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

1.2 包图

在UML中可以用包图将整个系统的结构表达出来。包图由包和包之间的联系构成。包图的图形节点是包,节点之间用弧(依赖或泛化)连接。包是一种分组机制,它把一些模型元素组织成语义上相关的组,便于开发和维护人员进行交流。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办公系统为三层体系结构。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由表示层、应用逻辑层和存储层组成。表示层即用户界面部分,它主要负责与用户交互,基本上不处理应用业务过程,而将请求转发给应用逻辑层;应用逻辑层即业务处理部分,它专门负责管理业务过程的任务和规则;存储层即数据存储部分,它专门负责与数据库的管理与通讯。图2是系统的体系结构包图,图中的虚线表示包之间的依赖关系。用户界面包中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系统的所有视图相关类;业务处理包中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系统中的所有领域相关类;数据存储包中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系统中的所有与数据库打交道的数据存储相关类。当用户使用用户界面包中的视图类发出业务请求时,它将请求转发给业务处理包中的领域类进行业务处理。当领域类需要进行数据库操作时,它是通过数据存储包中的数据存储类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的。

1.3 类图

类图是UML中的核心图,是系统逻辑视图的表示方法。类是具有相同结构、相同特性、相同关系和相同语义的对象的集合。通过类图可以描述以下基本元素:类以及类属性和操作;不同类之间的关联、聚合、相关和继承关系;类的实例数量特性和遍历方向、角色名等。总之,类图展示了一组类、接口和协作及它们问的关系。系统可有多个类图,单个类图仅表达了系统的一个方面。通过分析用例图,可以发现相关的类并确定类之间的关联和其内部结构。限于篇幅,下面只给出业务处理包中的主要关系类图以及类中主要的属性和操作,如图3所示。

图3中学员类是农村劳动力类的子类,系统管理员类是系统用户的子类,可以用带三角形的空心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泛化关系;培训项目类与班级类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可以用带虚线的箭头来表示这种关系;图中关联两端的符号修饰,表明两个类之间是一对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关系。类图之所以是UML中的核心图,因为目前只有类图才能在实现阶段完全生成框架代码,因此类图提供的信息越多越详细对后续的代码生成越有好处。

1.4 顺序图和状态图

类图是UML的静态结构图,从类图中我们不能知道类与类之间如何协作完成系统的功能。为了描述系统的功能是如何完成的,UML中可以使用多种视图、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对象的行为和对象之间的交互。这种行为建模能力,在UML2.0中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UML2.0中协作图已不用了,变为通讯图(Communication Diagrams),增加了消息的并行表示方法;顺序图增加了多个片断,允许在一个顺序图中显示更复杂的选择,同时顺序图片断支持顺序图元素的重用;新增时序图和交互概观图两种交互图;活动图不再与状态机结合在一起,支持大量的附加流特征,不再把重点放在各种状态转换上,而是放在沿着各个活动边沿流动的令牌流上;状态图的变化不大。UML2.0的这些行为建模能力,并不是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画所有的视图,而是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建立不同的模型视图。在本例中,选择使用UML2.0顺序图和状态图。在顺序图中,我们能够清晰、明确地显示控制流,以及对象间消息传递的时间顺序。为了说明7种不同的用户的登录过程,在这里使用UML2.0顺序图来描述,如图4所示。

图4中使用了两个交互片断,第一个交互片断是根据记录数是否大于0来判断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并作出不同处理;第二个交互片断是嵌套于第―个交互片断的else中,它根据输入次数是否大于3,相应作出不同处理,以控制非法用户的多次登录。需要说明的是,在操作6和7中,七种不同用户是根据系统用户“所属地区种类”和“用户性质”这两种属性判断出来的。“所属地区种类”有市、县(区)、乡(镇)、培训机构这4种值;“用户性质”有一般用户、系统管理员、录入用户这3种值。对于市级和县(区)级用户的“用户性质”只有一般用户、系统管理员两种值;对于乡(镇)级用户的“用户性质”只有一般用户、录入用户两种值:对于培训机构用户的“用户性质”只有―般用户―科值。因此,市级用户根据“用户性质”分别进入市一般用户操作界面和市系统管理员操作界面;县(区)级用户根据“用户性质”分别进入县(区)一般用户操作界面和县(区)系统管理员操作界面;乡(镇)级用户根据“用户性质”分别进入乡(镇)―般用户操作界面和乡(镇)录入用户操作界面;培训机构用户的“用户性质”只有一种,只进入培训用户操作界面。也就是说,七种不同的用户将从同一登录页面进入不同的操作页面。因为篇幅限制,系统的其它顺序图此处从略。

状态图是类图的补充,借助它可为单个类或对象的动态行为建模,一个类或对象的所有可能状态以及事件发生时状态的转移条件,在状态图中能够清晰、明确地看到。一般只对有多个状态并且行为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类绘制状态图,而不必为每个类绘制状态图Ⅲ。本系统中培训班级具有多个状态,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培训班级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部状态,以及什么事件触发状态的转换。任何一个培训班级从申报班级招生开始,总处于其中某一状态,直到培训完全结束成为历史状态为止。

篇2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价值取向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5-01

农民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展,农村人口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据2012年的统计情况,中国的农村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0%,只有把现有占全国50%的农民转化为现代农民或转化到第二、三产业,才能摆脱农耕社会,走上工业化、现代化。为此,关键问题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重塑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笔者对农村劳动力中的价值取向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提高其素质的有效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的价值取向

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农村劳动力是指乡村人口中年龄在16岁以上、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劳动力。从当前社会转型期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家从事农、林、牧、渔等行业获取经济收益的劳动力;另一类是自行外出就业但没有转走户口的劳动力。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总体上来看,对两类农村劳动力进行政治取向、经济取向、文化取向和职业取向分析,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政治取向上,权利意识增强。农村劳动力普遍权利意识增强,尤其是外出就业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动机是寻求个人发展,并不像父兄辈为了解决自身和家庭温饱问题。他们在受教育权、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上要求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优化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是经济取向上,更多关心经济利益的获取。随着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获取经济利益的增多,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不认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是很难的事情,不认为致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而在获取经济利益上表现得更为自信,对于经济利益的获取也不再难以启齿,而有时候甚至表现得不择手段。

三是文化取向上,逐渐注重精神需求。80年代之前的农村劳动力对文化上的需求较少,主要是经济上需求赚更多的钱,过上更为富足的生活,而80后、90后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受环境的影响,更多追求精神享受,有调查显示,上网、看电视、阅读报刊在他们的业余文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听音乐、聊天、KTV的比例也较高;另外,特别是在城市里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技术和知识的渴望也很强烈,他们深刻意识到技术和知识对于在城市生存和闯荡的重要性,不仅倾向于选择有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工作,也希望用人单位提供各类培训,希望地方政府举办公益性的培训课程。

四是职业取向上,更多考虑的是收入。留在乡村一般年龄较大的劳动力对于从事劳动的性质,艰苦程度考虑较少,更多的是关心是否能获取高收入,如果进入什么企业、干什么活一般不挑挑拣拣,只要能挣钱就行,对于工作环境、工作安全性等都考虑不多。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则不一样,希望获得高品质的就业岗位,较为重视就业单位和岗位的质量,不仅对工作性质,工资收入有考虑,还要求工作性质富于技术性,劳动强度适中,工作环境较好(清洁、舒适、安全等)。

二、农村劳动力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劳动力表现出以上价值取向,分析其影响因素,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外在因素跟农村的传统文化、社会观念、国家政策及自身生存发展现状有密切关系;内在因素,涉及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自身素质和个人观念等等。

1.外在影响因素。一是传统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很深,尤其是年龄更长的农村劳动力,只要经济收入增多,对于政治诉求,民利的事情就关心较少,而新生代农民因为一直在学校读书,然后就是到城市里务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少,因而权利意识较强,对国家政治方向,政策变化较为关心;二是社会观念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较大。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本土的、外来的思想碰撞,交融,使得农村劳动力对自身发展,社会变化较为关切,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在义利权衡,政治理解的多元都有十分明显的观点;三是国家政策影响。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重视经济发展,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把农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而对增强农村劳动力致富观念、权利意识、生活享受等等的影响很大;四是自身生存发展现状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生存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在农村从事的行业不一样,收入不一样,对自身观念的影响也不一样,留在农村的与外出务工的接受的信息不一样,面临的机遇不一样,这些都会对农村劳动力产生差异性的影响。

2.内在影响因素。一是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明显对农村劳动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受过初高中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愿望与能力比没受过教育或只是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要强;二是自身素质的影响。叛逆性更强,适应性更强的农村劳动力对信息的获取,对经济地位的提高,对政治权利的争取都表现得更为激励;三是地域、家庭观念的影响。发达地区相比较欠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因受地区差异,在价值取向上也有明显差异;另外,家庭观念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也较大,家庭成员都从事商业的,家庭新成员从事商业的居多,因而在价值取向上更趋务实,利益观念更重。

参考文献

[1]翟学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1999,(4).

[2]张志忠.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J].《浙江日报》2009年07月06日.

[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出版社,2004.

篇3

论文关键词:教育;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引言:教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惊世之作《国富论》中,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和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将导致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无论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收益超过成本是必要前提,然后再考虑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广义上说,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因为从事教育活动取得收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教育活动的接受方则因为教育取得将来的预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将来。首先,通过教育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进入的教育层次,然后。一部分人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增加将来收入的预期,这是对劳动者愿意花费大量的成本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解释。非义务教育需要我们支付很高的成本,包括为教育支付的显成本和因为接受教育而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所减少的收入——经济学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接受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就业,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教育配置机制。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则是对劳动者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报。大多数的研究发现,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社会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一)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是一种资源,因为教育能够产生收益。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因为教育能够把不同的劳动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资水平。劳动者的教育素质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教育质量的好坏,包括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由于教育质量的好坏从大众意义上难于评价。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一般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则高,接受较低层次的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则低。大多数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素质,取得较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能够在环境优越的劳动岗位上就业,并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一般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国家,收入和教育是成正比例关系。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这就是“教育收益”。我国2006年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8744元,初中为10269元,高中为12204元,大专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为22995元、37880元,这显示了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和收入水平之间的明显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农民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他们的社会就业能力较差,从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来看,他们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边劳动边积累的。无论农民工是选择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由于受到其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素质决定了他们要提高收入的难度很大。按照相关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一项研究,大学文化程度工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是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工资的3—4倍。而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找工作和教育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打工很不一样,前者基本上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工作环境优越,而且还可能拥有非货币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工资上涨的弹性大。而农民工只能选择在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没有什么保障,无任何其他收入,工资上涨的弹性小。

(二)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素质低,只能要求较低的劳动报酬,由就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较高就业成本和转移成本,使得劳动报酬不足以弥补转移就业成本,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而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就业信息广泛,能够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转移就业比较容易。

根据我们对湖南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调查,邵阳市隆回县2008年的总人口为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为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35.2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24.3万个,占24%。其他10.9万农村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据相关部门统计,隆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转移率(转移劳动者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高达78%,中专以上为92%,初中以上为61%,小学程度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转移率只有11%。

另一项调查显示,邵阳市武冈农村人口60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43.1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10.8万人,省内及市内实现就业5.8万人,还有近9.4万劳动力既不能在本地就业,也不能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只有63.8%。剩下的9.4万劳动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都充分说明,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劳动报酬的高低。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平均劳动报酬:而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作或者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教育素质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社会平均的劳动条件和平均的社会报酬,并成为最终导致地方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教育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教育素质低的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往往形成供大于求的结果,这是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原因。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相对较低的社会生活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走上劳动岗位的农民,要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素质偏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和半文盲在广大农村市场急剧下降,但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基本不在农村就业,农村总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很少,农村的大部分人口教育素质偏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便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又会呈现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悖论:一方面,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的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从事与之相关的技术工作,但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却很难胜任其他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专业技术性质的工作,只能从事几乎所有人都能胜任的非专业化的普通型工作,这种工作自然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了。而虽然具有专业技术水平但层次较低的劳动者,很难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又基本上不愿意从事那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或者非本专业技术的工作。总之,在劳动力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会导致种类不同、级别不同的市场替代性较差,这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兴趣所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劳动者,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讲,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劳动力供给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同样,劳动力的需求则是以劳动力需求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使劳动力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个劳动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劳动者。对劳动力需求而言,最终动因取决于社会消费,是由满足这种消费的生产单位所衍生出来的对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要得以延续,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人、财、物要素,同样的物质资源让不同的人来经营和同样人的经营不同的物质资源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个人不能从事一切劳动,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产品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分工,便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二是由劳动者工作性质引起的分工,便产生了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具有不同稀缺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接受不同种类培训,有足够能力的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应紧紧抓住工业现代化、产业转型、两型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等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积极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的特长进行引导性教育,指导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能明确适合自身的专业和方向,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依托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市场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程度,是按照劳动力的稀缺性来排队的。劳动力越稀缺的市场。劳动力流动性就会越大。接受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职业技能教育具有越强的稀缺性。稀缺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定价权,因而其要求的劳动力价格较高。一个劳动者是这样,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区域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越强,这个区域的就业竞争力就会越强,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越快越好。所以必须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者的稀缺性,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的不断变换。其特征是依赖于劳动的高技能、高熟练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能够调节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劳动力的供求,促进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必须以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前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使劳动者本身的经济状况改善,同时还能使劳动者就业地的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福利总水平将增加,帕累托改进实现。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加农村劳动者的转移能力,从而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中大量采用机械作业,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因为,由于劳动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如果社会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的话,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实际上减少了。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那么帕累托改进是否存在呢?怎样实现帕累托改进呢?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转移就业。能够增加社会经济总量,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帕累托改进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时必须保证劳动力转移地劳动效率的提高与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地实现转移就业。但是,劳动力转移。如果降低了农村劳动效率,损害了劳动力转业地经济本身的发展,即使转移就业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也没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以不降低劳动力转业地农村劳动效率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为前提,才能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建立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了“老弱农业”,极大地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因此,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提高转业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水平,也要促进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提高,以提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汪粮食安全,保证劳动力输出地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劳动者本身的输入水平、国民经济总水平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实现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总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挤占城镇职工原有的工作岗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培养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农产品净加工专业人才,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深加工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放在农村就地转移上。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到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篇4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分割理论 启示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及二元学派的核心思想

在20世纪60年代,很多不悦于传统理论的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些理论不过是囊括了不同制度因素的影响,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拓展;而另一些理论则试图构建新的范式。很多人放弃了居于主流地位的竞争式分析法,转而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强调制度和社会性因素对劳动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这种理论就是被冠之以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义学派。

分割主义学派既起源于比较时髦的现代社会,也起源于源远流长的历史陈迹。其现代起源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60年代对美国城市劳工和贫困问题的研究,基点在于提高每个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以改善其物质财富,但却以失败而告终;二是按阅历划分的方法,为激进经济学家将美国工人阶级“肢解”为政治“条块”的理论提供了武器。从历史渊源看,其源头也许要追溯到约翰·穆勒和凯恩斯的时代。穆勒和凯恩斯曾公开反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倾向于具有非竞争性的其他学派;而对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北美制度经济学家来说,两人的学说则奠定了劳动力市场细化和结构化的基本概念。

现代分割主义学派的理论可谓多种多样。它们的分析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兴趣的关注点(报酬或流动),市场分割的界限(如按工作划分、按产业划分、按性别划分、按人种或年龄划分等等),所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等等。但是,如果我们按“两分法”梳理这些分歧,顺藤摸瓜,便可得到一个双元结构图,其间,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这种区别最初是由皮奥雷(Piore,1970)提出来的。相对于职位竞争学派和激进学派而言,二元学派的研究较为具体,针对性也很强,故本文重点在简要介绍其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启示。

现代的双元结构理论就是按与穆勒相似的命题来发展的。皮奥雷的下列描述是著名的。

一级市场的就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作业的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但相比较而言,二级市场的工作便大为逊色: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且粗暴,毫无个人升迁机会。二级市场的就业者多为穷人。双元结构的分界线主要在于劳动报酬。二级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工资低,极易失业;此外,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无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甚至不允许向一级劳动力市场流动。

传统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注重供给方和劳动者个人等因素的作用,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强调需求方和制度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因此,可以把双元结构派看成是强调工作特征,而不是强调工人特征。但是,强调工人特征的双元结构理论也是存在的:二级市场的工作多由非白种人、妇女以及年青人来承担,按劳付酬的规则在这里一般是行不通的。

一级市场的工作看上去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就是说,工资及劳动力资源配置等与就业结构有关的事宜,是由管理及制度性规则来调控的,市场力量基本不发挥作用。此类工作安排优先考虑现有的组织内部成员,甚至可以说只向现有的组织内部成员开放;这些组织可能是企业、公共机构,也可能是行业协会或工会组织。内部市场的工资结构安排主要根据组织内部的需要来制定,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态没有多大关系。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主要靠工资波动来解决,而内部劳动力市场却不是这样。内部劳动力市场解决供求失衡的措施主要有招聘、培训、工作的重新设计、分包、调整产出量等。

二、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新意与理论贡献

长期以来,分割主义学派标新立异的行为,特别是在关于贫困、收入不平等的持续,教育和培训、市场垄断、失业等方面的理论分歧,一直是传统经济学家的谴责对象。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分割主义学派的命题在实证上是错误的,如果从竞争的角度出发,将能更好地解释这一问题。因此,按传统经济学家的工资观点,二级市场工人的劳动报酬之所以在低水平上徘徊,是因为他们素质和生产效率低下;而低能力低报酬,正是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题中之意。这个观点正应了希克斯的一个权威结论:拙笨者低薪水,价有所值,不足为怪。用马歇尔的话说,各个区域劳动报酬的明显差别,蕴含于看不见的由竞争形成的效率工资之中。就工作的稳定性而言,工作作为一个进身阶梯,都是在特定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形式。在一级市场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中之所以要保持工作和员工的稳定,是因为企业的职业技能具有明确的分工;稳定及内部擢升规则既有助于企业谋利,也有助于维护企业对员工从事人身投资的权益。工作阶梯和内部擢升的前景,既能刺激效率的提高,也能吸引人们在这些企业供职。最后,二级市场上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向一级市场转移,所以,在二级市场上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收益低下,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根本不矛盾。

篇5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职位竞争理论;激进理论

[DOI] 10.13939/ki.zgsc.2015.03.041

1 引言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劳动力市场理论中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立的所有理论的总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主张从劳动力制度及其结构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作。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核心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配置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分割的力量不是决定工资高低的最终决定因素,真正决定工资的因素是商品市场需求所派生出来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市场分割仅仅对影响了均衡工资的偏离程度。但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最主要是由于制度所决定的,工资的差异除了劳动力的个体差异外,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单一的整体,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市场所构成的,它的不同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工资的差异。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否定了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存在,并认为劳动力不能在各个市场中自由的流通。比较有代表性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有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激进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位竞争理论。

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背景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在很早的时候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根据提出的观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大阵营的观点由亚当・斯密最先提出,强调市场供求的作用。经马歇尔和克拉克的发展,到Gray Becker 和Theodore W. Schultz的进一步深入,这一阵营的理论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另一阵营的观点由约翰・穆勒和马克思最早提出,他们认为制度性的因素以及社会性的因素会分割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非竞争群体,使得劳动力没法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自由流动。到了1971年皮特・多林格尔(P. Doeringer)和迈克尔・J.皮奥里(Michael J. Piore)提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才正式为这一派的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是由劳动生产物构成的,即使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对总体工资产生影响,但工资最终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的。对于工资的差异亚当・斯密认为:第一,因为职业本身的性质存在着不均等,工资的不同是由于市场对于不同性质的职业的补偿是不同的。第二,因为欧洲的政策存在着不均等,这种不均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改变,从而使得工资存在差异。

1848年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了亚当・斯密对于工资差异性解释的不足,引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行会、法律制度等的作用十分巨大,由教育、训练导致的劳动力熟练程度的不同行所形成的自然垄断,由团体组织和习惯所造成的人为垄断,这些因素使得供给和需求根本不起作用,因此造成了工资的差异。这个观点被视为制度决定论的雏形,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876年马克思在《资本论》对穆勒提出的因制度等因素引起的工资差异进行了评述,他指出市场供求力量之所以无法消除穆勒提出的那些制度因素,是因为资本的垄断以及政府权力的介入,使得市场的竞争力量得到抑制,导致产业结构逐渐官僚化,加重了工人阶级的异化,也削弱了工人阶级的抗争能力。资本家和工人形成两个阵营,因为这两个阵营是相互对立的,所以资本家所在地阵营通过使用维持失业存在,分化工人队伍以及技能退化等手段了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获得更多的剩余劳动,使得工人的工资无法统一,因此现实中存在着劳动力分割。

19世纪后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相互独立提出边际生产理论,他们认为工资的水平是由最后追加的工人所生产的产量来决定的,工资是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但是这个理论有两个隐含的条件,一是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二是与劳动就业相关的成本除了工人的工资就没有其他的费用。他们的理论相当于是亚当・斯密理论的一种延伸。但是在现实中,这两个隐含的条件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这就促进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1971年皮特・多林格尔(P. Doeringer)和迈克尔・J.皮奥里(Michael J. Piore)发表了《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起源、运行机制与基本特征,他们指出存在两类劳动力市场,一类是工匠、受益人等零工活动的市场,另一类是大工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前一个市场受到市场力量的直接调节,但是后一个市场除了在雇用时受到外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外,它的劳动配置和工资都是由企业内部来调控的,与外部市场的影响无关,这个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正式诞生。

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主要流派的发展

2.2.1 现代的二元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皮特・多林格尔、迈克尔・J.皮奥里(Doeringer & Piore,1971;Piore, 1975)创立的二元结构理论指出,一级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的特征;二级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粗暴等特征。二元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报酬的差别,而且二级市场中的从业者极易失业,并且很难向一级劳动力市场流动。在一级市场起作用的是各种制度规范,工资是由职位即企业单方面决定的,而二级市场起作用的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劳动力的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Doeringer and Piore ,1971 ;Osterman ,1984)。

自1971年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诞生后,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仅将劳动力市场划为两个部分,这样划分太简单化了,因此Piore进一步对一级劳动力市场进行的划分,将其划分为两个子市场,即“较高阶层”和“较低阶层”,前一个阶层主要指某些专业型强的职位和高级管理职位,其特征是高收入、高地位、高机会、高流动性,后一个阶层主要是指除了以上的职位的其他职位,其特征是低收入、低地位、低机会、低流动性。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二元结构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Smith and Zenou ,1997)认为,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内生”,并与劳动力市场中的大规模失业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一般会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效率工资,当市场处于稳定的状态时,会有一部分处于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员工选择持久的自愿失业。当市场受到需求冲击,市场不再处于稳定状态时,失业率会随即上升,形成二级劳动力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出现完全是因为经济的因素,而且形成了一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失业者收入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二级市场的出现吸引一部分失业者,并使他们就业,这样失业率开始下降,渐渐经济形成了新的平衡状态,从而缓解了经济衰退造成的危害。但是也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一般是高技能劳动者,新的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当高技能劳动者失业时,他们宁愿失业等待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重新就业,也不愿意选择二级劳动力市场进行就业,因为一级的劳动力市场中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这种培训对于高技能劳动者来说也是一种回报,而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一般没有这种培训,或是培训的层次很低,使得员工无法得到很大的进步,而且高技能工作者认为企业相信宁愿失业也不去二级市场工作的员工是那些生产率高的员工,选择二级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员工是生产率低下的员工。这就对失业人群中含有高技能劳动者给予了解释。

2.2.2 职位竞争理论

这个理论由Lester C Thurow在1972年提出的,它建立在信息不完全的基础上,雇主在雇佣员工时,他并不知道雇佣的员工会在未来有怎样的表现,而且很多工人并没有单独的培训,很多都是在工作中进行的“干中学”,那么什么因素决定了雇主对雇员选择的先后顺序呢?Lester C Thurow认为有以下因素:第一,每个雇员均需要在职培训,而培训的成本是由雇员自身的背景和素质所决定的,所以可以根据培训每一个员工所要花费的成本来对他们进行排序。第二,由于历史原因,在美国男性白人在就业上受到了一定的优待,所以有色的女性就出现了很高的失业率,并且很多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工作。职位竞争理论最主要的内容是指:第一,职位是有好坏之分的,其数量、种类、结构是有技术状况决定的。第二,员工的工资与职位直接挂钩,处于职位高层的员工会获得更多的报酬和机会,处于职位底层的员工获得很少的机会和报酬,员工在劳动力市场的阶层是由员工的预期培训成本所决定的,预期成本越高,他们所处的阶层就越低。第三,员工本身的教育在这个体系中并不认为会有提高生产了的作用,它只是一个进行职位安排的“信号”,教育水平高的人意味着他的培训潜力比较大,预期培训成本会比较低,这样会导致原本低教育水平的员工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用高教育水平的员工来工作,这就造成了教育过剩。

2.2.3 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Wachtel, 1973, 1975; Edwards, Reich and Gordon , 1975),他们接受了的分析方法,把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看成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早期,劳动力的市场处于同化的状态,并不是和现在一样处于分化的状态,但随着同类化劳动队伍的不断壮大,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逐渐的形成,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冲突愈来愈明显激化。与此同时,垄断厂商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它的出现使得资本家将关注的焦点从短期的利润最大化转向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长期控制,他们一方面在大公司或某一行业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给予市场的内的工人较高的报酬,以提高工人离开公司的机会成本。从而使公司拥有一支固定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避免工人罢工所带来的困扰。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去消弱工会的力量,阻止工人发动罢工运动。在激进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看来,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劳动力市场阶级的固化是功能性的,它对于资本家防止工人形成统一的联盟和统一的思想有着很有效的作用。这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和谐运转。

3 小结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在与新古典理论的争论中不断成长的,因为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不真的存在,因此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出现对于新古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给予更为细致和真实的诠释,大大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和理论对实际操作的指导能力。

但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对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界定时,并没有使用定量的标准,因而人们在实际运用中感到模糊不清,因为当将某些产业分成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时,在分成的两部分中又存在着二元结构描述的特征。因此它不足以作为用来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割问题的普遍理论。激进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劳动力分割现象形成的一种解释,但是它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和功能性,它将劳动力和资本家放在对立的两个方面,并认为劳动力分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家的推动。这样的说法过于极端,对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分割现象的解释能力不高。因此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理论本身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Fleetwood S. Sketching a Socio-economic Model of Labour Markets[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35):15-38.

[2] 徐林清.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高浙彬.歧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市场,2013(4).

篇6

关键词:资本品进口;资本与技能互补;相对工资差距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3—0023—11

一、引言

根据赫克歇尔一俄林一萨缪尔森(H-O-S)理论,中国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会通过产出和价格效-应增加对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提高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中国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则通过生产替代效应减少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降低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从而缩小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工资差距,出现工资均等化趋势。然而,在非熟练劳动力相对丰裕的中国,H-O-S理论所预测的相对工资差距缩小并未完全成为事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和工资不断上升,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工资差距不断扩大。中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工资比例从1995年的1.17上升到了2006年的2.06,2007年之后虽然有所下降,但200%2010年相对工资差距仍然处在1.78左右的较高水平。H-O-S理论不能对中国不断扩大的相对工资差距作出合理解释,其主要原因在于价格机制和产出效应并不是国际贸易影响劳动力需求和工资的惟一渠道,国际贸易还通过技术溢出、资本与技能互补等机制引起熟练劳动力相对需求和工资的变动。

技能偏向的技术溢出效应以及资本与技能互补效应是国际贸易影响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相对工资差距的重要机制。国际贸易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和就业份额,扩大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工资差距(喻美辞,2012a)。资本与技能互补效应对于解释中国相对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现象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如果资本与劳动力技能互补,熟练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和相对需求将随着资本的积累而不断增加,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不平等将不断加剧;另一方面,中国是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是资本品净进口国,资本品进口是中国实现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因此,资本品进口将引致资本积累并通过资本与技能互补机制提高熟练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增加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扩大相对工资差距。本文将基于资本与技能互补机制,探讨资本品贸易对中国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针对中国、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相对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研究者们大多认为贸易自由化所导致的熟练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增加是主要原因。然而,围绕贸易自由化通过何种机制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学术界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竞争效应。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国际竞争,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发展中国家会进行防卫型技术创新(Defensive Innovation),出现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从而增加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Wood,1995:Thoenig和Verdier,2003);二是国际技术溢出和知识学习效应。通过从国外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等,贸易自由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接触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由于学习技术知识是技能偏向的,发展中国家也会增加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Pissarides,1997;潘士远,2007;喻美辞,2012b)。三是资本与技能互补效应。贸易开放后,随着国际资本设备价格的下降,发展中国家从国外进口更多的机器、设备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由于资本与劳动力技能的互补性,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的熟练劳动力与进口的资本、设备相匹配,从而导致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Acemoglu,1998;Krusell等,2000)。

Griliches(1969)最先提出了资本与技能互补性假设,认为相对于非熟练劳动力而言,熟练劳动力与资本具有更强的互补性,因此随着资本的积累,熟练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将不断提高,而非熟练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将不断下降,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工资差距将不断扩大,这一结论已得到美国制造业数据的验证。许多发达国家的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不平等现象均可以由资本与技能的瓦补性得到解释(Lindqusit,2005)。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验证,资本积累至少通过两种途径加剧发展中国家的工资不平等:一方面,由于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资本投资和积累将会提高熟练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和工资水平;另一方面,新的机器设备通常伴随着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从而增加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Acosta和Gasparini,2007)。Pavnik(2003)对智利的研究发现,由于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资本品进口在相对工资差距扩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azumdar和Agnoli(2004)对秘鲁的研究以及Akay和Yuskel(2009)对加纳的研究表明,资本积累和资本与技能互补是解释熟练劳动力工资上升和工资不平等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Yasar和Paul(2008)对土耳其的研究指出,资本品的进口和计算机的使用增加了生产中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提高了土耳其熟练劳动力的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这意味着土耳其的资本与技能也是互补的。

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已得到了一些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支持,为解释相对工资差距的形成和扩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然而,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在中国是否显著存在,对中国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是否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仍留有空白。而且,从已有的研究结论来看,资本与技能互补是一种瞬时现象还是长期现象,这一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尚未得到深入探讨。另外,目前的大多数研究仅仅从资本与技能互补效应的角度研究相对工资差距的形成,忽视了劳动力的相对数量效应和相对效率效应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

中国是资本品净进口国,资本品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的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贡献。随着中国资本品进口的扩张和国内资本的积累,资本与技能互补性在中国是否存在?资本与技能互补现象是瞬时的还是长期的?对中国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和相对工资差距有何影响?等等,这是本文拟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三点:第一,尝试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客观地测算中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工资差距;第二,运用中国的连续时序数据和协整检验法实证检验资本品进口和国内投资形成的资本积累与熟练劳动力之间的互补性,并关注互补现象的长期性;第三,将相对工资差距的变动分解为资本与技能互补效应、相对数量效应和相对效率效应三个部分,在控制后两个效应的前提下实证检验资本与技能互补效应及其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

三、中国资本品贸易和相对对工资差距现状

(一)中国的资本品贸易

根据BEC国际贸易商品分类准则,所有对外贸易的商品根据其最终用途将分为三个基本的部分:资本品、中间投入品和消费品,每个部分的具体分类及代码如表1所示。代码为41和521的商品是资本品,代码为111、121、3、31、322、42和53的商品是中问投入品,代码为112、122、522和6的商品是消费品。

按照BEC分类准则,表2统计了1995-2010年中国的资本品贸易、消费品贸易和贸易结构状况。从资本品贸易来看,资本品进口从1995年的337.51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260.7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15%;资本品出口也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177.04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680.7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8.24%。在资本品贸易中,机械设备进出口贸易占较大比重。从消费品贸易来看,1995-2010年间,消费品贸易也保持稳定增长速度,消费品进口和出口的年均增速分别为20.17%和15.13%。比较资本品和消费品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可以发现中国进口的主要是资本品,出口的主要是消费品。从贸易结构来看,除2008年和2010年以外,中国的贸易结构均小于1,表明中国的资本品/消费品的出口比率小于资本品/消费品的进口比率,中国是资本品的净进口国。如果一国是资本品净进口国(出口消费品而进口资本品),资本品的进口将会导致本国资本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资本品价格的下降进一步导致投资成本下降,必然会放大贸易的效率收益,资本积累将会发生(Mazumadar,1996)。因此,资本品进口对于中国的资本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的相对工资差距

工资差距是指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技术水平(或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之间工资收入的不平等程度。目前的研究对中国工资差距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问、不同行业之间工资收入差距,大多认为贸易开放加剧了中国的工资不平等。本文研究的相对工资差距主要是指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平均工资之比,这个比率反映了熟练劳动力高技术能力或教育程度的超额回报,因此又被称为技能溢价。国际上对熟练劳动力的划分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按教育程度来划分,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劳动力为熟练劳动力,其他为非熟练劳动力;另一种是按工作性质来划分,不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即非生产性工人)或者白领工人为熟练劳动力,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即生产性工人)或者蓝领工人为非熟练劳动力。本文采用前一种划分方法,认为受过高中及以上(包括高中、大专、大本、研究生及以上)教育的劳动力是熟练劳动力,初中及以下(包括未上过学、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是非熟练劳动力。

由于中国目前尚未对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平均工资做出具体统计,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的衡量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腾瑜、朱晶(2011)按照工作性质对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进行了区分,认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是熟练劳动力,用科技活动人员的平均工资表示熟练劳动力工资,用从事非科技活动人员的平均工资代替非熟练劳动力工资,从而计算了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相对工资差距。这种衡量方法忽略了熟练劳动力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即高层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虽然他们从事的是非科技活动,但是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工资收入也较高。因此,按照受教育程度划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是一个较好的办法,据此我们计算了中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工资差距。首先按照受教育程度将各个国民经济部门的熟练程度进行界定,然后以各行业的历年平均工资分别乘以各行业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所占比重后相加,分别得到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类行业的平均工资,再将二者相比即可得到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之间的相对工资差距。关于国民经济各行业不同学历层次劳动力所占比重,《中国统计年鉴》在2001年之后才有统计,本文运用相应数据,按照此方法计算了2001—2010年中国的相对工资差距。1995-2000年的相对工资差距数据来源于Xu和Li(2008)的研究成果。图1描述了1995-2010年中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工资差距变动趋势。

篇7

[关键词] 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F3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7-0026-03

一、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数量充裕,远远超过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这既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也是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目前,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如下:

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及地区分布。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平稳增长,省外转移占主导地位,京、津两地占跨省劳务输出的61%,是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2004年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达370.6万人,与2003年相比增加45.6万人;其中省内流动就业160.3万人,跨省劳务输出210.3万人。而跨省劳务输出主要分布如下:北京86.1万人,天津42.4万人,东南沿海15.4万人,东北地区12.4万人,其他地区54万人。

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河北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多从事脏、累、重、苦、险等性质的工作,只有极少数的有一技之长或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才能涉足技术和管理等高级就业领域。2004年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如下:建筑业117.4万人,采矿业24.9万人,批发和零售业48.4万人,住宿和餐饮业54.5万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4.6万人,其他行业80.8万人。

3. 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权益保障程度低。河北省外出就业人员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劳动保险的比例低,享受的权益保障低。河北省农调队对4200个农村住户调查显示,2004年河北省外出就业劳动力中只有14.6%与雇主签订了劳动合同,只有8.3%参加了劳动保险。由于雇主不愿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劳动保险,这对依法有效保障农民工各项权益形成制约。

二、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1.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难于适应二、三产业中的激烈竞争。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或者外出从业,需要具备一些专业技能,也就是说要具有就业竞争力。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9%,农村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6.4%。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

2. 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使进城农民要与城市居民真正享有同等待遇还有一个过程。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都是阻碍河北省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目前土地流转处于自发阶段,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土地流转机制不活,部分农民已不再把土地当作命根子,而是成了负担,致使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一心挂两头,既想外出务工多挣点钱,又担心荒废了自己承包的土地。根据农业生产的自然特征,这种状况造成河北省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农闲离乡,农忙回乡,即随季节出行,亦工亦农,属于两栖性质,形成了“季节型”和“候鸟型”的务工群体。此外,户籍管理需要改变,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成本过大。农民外出就业要办理的手续繁多,进城务工农民还或多或少存在同工不同酬、子女在城市入托难、上学难等问题,使其难以和城镇人享有完全平等的待遇。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中介欠完善。河北省农村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滞后,转移就业的组织程度、合理性与有序性较差,劳务信息的提供上缺乏系统性、广泛性、权威性且覆盖面和时效性也不能完全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些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流动的现象增多,影响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目前河北省农民外出就业主要依托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绝大部分转移的劳动力处于散兵游勇的无序流动状态。据河北省农调队对4 200个农村住户调查,2004年河北省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中通过政府组织外出就业的占外出就业劳动力的2.4%;中介组织介绍外出就业的占6.6%;亲友介绍外出就业的占69.3%。这表明河北省农村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发挥的作用仍很薄弱。

三、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全面小康指标,届时农业从业人员比例为20%。而2004年河北省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60%。据测算,到2020年,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将达到3 426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将达1 832万人,农业从业人员仍占到46.5%。可见,河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非常艰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转移的目标,需选择如下路径:

1. 加强劳动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民素质,使之适应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则是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已成为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转移的前提条件,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一方面需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培训社会化、市场化,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多种类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另一方面,需要增加政府投入的力度,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增加农民培训专项经费,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基地,继续实施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的就业意向,大力推广直接面向用人单位需求的“订单式”培训,让就业培训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向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同时,要做好在乡务农青年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2.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组织好劳务输出工作。取消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规定,让劳动力在市场中自由流动,竞争择业。健全完善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机构,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盲目性,增强他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签定劳动合同的自觉性,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健全的市场条件下合理有序地流动。发挥政府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中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努力形成从联系就业到后续服务的“一条龙”工作机制。大力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新路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特别是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河北应坚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本地、本省、本国转移与国外转移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对外劳务合作和发展劳务输出。

3. 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河北省应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把推动农民进城就业和促进城镇人口就业一起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并建立就业目标考核体系。有关政府部门在规划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以及提供各种管理服务时,应作出有效、平等、前瞻性的制度安排,把外来务工者作为城市日常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使农民工和市民享有平等的待遇。应建立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充分肯定农民工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提高用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应在住房、入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取消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户籍歧视,建造与农民工实际需求相适应的经济住房,改善农民工的医疗条件,给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以市民待遇,加快农民工向城市产业工人转化的进程。

篇8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失业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中国的发展。20008年8月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更是使中国的失业现象雪上加霜。而我们,作为两年后即使将走上社会、面临就业问题的高校研究生,应当密切地关注国家的失业问题,更是当从现在起,全面提升自己,从各方面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失业现状、导致失业的原因以及失业的社会影响,并根据所学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关键字:失业 形成机理 治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激增、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失业问题在中国这个发展大国逐渐变得严峻,而随着高校的迅速扩招,高校教育体制弊病也渐渐暴露,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以往相比有所下降,大学生也成为失业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失业现象在高校中也日益受到关注。

1、失业的概述

1.1失业的含义

失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社会形态,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就业岗位相互脱节的一种状态。我国对失业的定义为: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劳动,当前有就业愿望和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职业的人员。

1.2失业的分类

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及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摩擦性失业被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对任何人或家庭来说,它是过渡性的。因此,摩擦性失业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当经济中的总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较普遍失业。

2、中国失业的形成机理

2.1中国失业现状

失业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失业现象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进入21世纪后,失业形势很严峻。

2000年―200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自2000年至2008年,中国的失业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事业情况都是与经济成长呈反向关系的,这也就是说,一国经济不断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反之,一国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越恶化。可是中国却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从2000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失业人数呈加速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而恶化,是中国失业现状的一大特色。

结构性失业是中国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失业现象,目前的状况体现在:

(1)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3)下岗职工再就业形势严峻

(4)大学毕业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

2.2中国失业现象的原因

2.2.1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不平衡,导致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并且国家正在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2.2.2劳动力总量增长过快,居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中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供给远超过需求,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严重失衡。据国家统计局预测,中国劳动适龄人口2010年为9.70亿人,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约9.97亿人,中国总人口增量达到了一个高峰。我国的科学教育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文盲在求职者中仍占据很大的比例。即便是高校毕业生,由于中国高校教育水平的局限性和近几年的持续扩招,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有待提高,很难达到社会对于高端人才的要求。因而造成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专业的严重不对口现象,导致大量失业。

2.2.3就业服务市场中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在摩擦性失业中,有一种很典型的现象,即具有某方面特殊技能的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而某些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具有此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双方均不了解对方的状况,都在为寻找工作和寻找人才所苦。这一现象是由于求职者与招聘者的信息不完全造成的。

3、中国失业现象的影响

失业现象对国家有两种主要的影响,即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3.1社会影响

在中国社会中,失业现象威胁着社会和家庭的稳定,更严重打击了失业者的情感。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高校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跳楼身亡甚至袭击别人;常常听说,某个家庭因为丈夫长期失业,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妻子另觅新欢;求职者因长期难以找到工作而失去自尊和自信,最终导致心理疾病更是时有发生。这充分证明,在中国失业已经对社会、家庭、个人都造成了极大危害,对社会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3.2经济影响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解释。当失业人口过多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白白损失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面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4、应对中国失业现象的治理方法

4.1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构成会逐渐由第一产业占优势而逐渐转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贫乏。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失业问题首先应该充分认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这一事实,更多考虑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第三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而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弹性较大,多数要求不高,比较适合中国下岗失业人员的素质现状。

4.2全方位提高科学教育水平,改进求职者各方面的素质

中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一般劳动力严重过剩,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劳动力素质低,从事非农产业的能力差。因此,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并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开展以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和培训,努力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4.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首先,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政府解决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

其次,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尽快建立起全面、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络。从而就业信息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充分传达,减少因信息内部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性失业。

再次,通过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打破劳动力流动在地区、部门、城乡之间的各种制度性的障碍,清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分割,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

另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主要通过财政、税收和用工补贴的方式,根据企业雇用下岗失业人员的数量、时间给予经济补偿,以降低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成本。通过实施就业补贴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实现了社会安定,为实现促进就业的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5、结论

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中国的失业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因此,要解决好中国的失业问题,就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当前的失业问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通过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对于中国失业现状、失业原因、失业影响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失业形势。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失业这一长期困扰中国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作为两年后将走上社会,面临就业压力的高校大学生,我们应当密切关注国家乃至世界的失业问题,更应当从现在起,根据社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要,适时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为将来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波.中国失业限制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高鸿业.宏观经济学[M].人民出版社,2008(12).

[3]靳英华.我国双重转变过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0.

篇9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非经典转移 乡镇企业 收入-支出弹性

在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尽管城市化发展迅猛,但长期存在着数额巨大的进城农民工和乡镇企业就业性质的非城市化转移人群。而起源于刘易斯(1954)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虽然经过了拉尼斯-费景汉模型(1961)、托达罗(1969),稍后的明瑟(Jacob Mincer,1974)、贝克尔(Gary S.Becker,1975),以及斯塔克(Stark,1991)等学者提出的各种新劳动力迁移理论予以修正和补充,但是在空间上仍然将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目标等同于城市化。

国内的多数学者在研究农民迁移问题时基本沿用了上述模型和思路,一些学者尽管也强调农业内部吸收和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例如彭连清(2001)认为提高农业吸纳力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途径;刘永红(2001)和朱巧玲(2003)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靠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同时加大城镇化发展进程。这些分析尽管重视了挖掘农业、农村的就业容量问题,但其在理论上仍未摆脱“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即等于向城市转移(rural-urban migration)”的经典分析方法,这意味着上述那些非城市化性质的转移都不会被认为是实质性的转移。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非经典路径

(一)劳动力转移的另一条路径

尽管国内文献在描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时都附带农村劳动力迁移即等于城市化这一“经典假设”,但是在中国却存在着无法回避的现实:78%以上进入工业部门的农民工并未真正放弃农民身份和迁入城市定居。这样,总数约2.5亿多的城市务工者和乡镇企业就业者遂成为否定刘易斯经典转移路径的证据(详见表1所示)。

回顾历史,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早在计划经济初期就已产生。尽管中国从1956年实行集体化和对私有制经济进行严格限制,但是从1958年以后仍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农村社办工业企业,从1984年至今又进一步演变为私有性质的乡镇企业。在2007年,统计显示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9%、出口价值的39%、农民收入的40%以及就业量的30%,都是由乡镇企业所提供和创造。同时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人口比城市人口增长率平均快5-7个百分点。

(二)非经典转移的性质和特征

假如上述的非城市化转移模式在中国具有长期性,那么,对该转移模式的产生根源、特征及经济绩效的研究,便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经济学命题。

首先,目前的非经典转移者都基本符合刘易斯的定义:其农业边际生产力很小甚至为零,提高自身边际生产力和收入的手段只能是职业的转换。其次,非经典转移者又都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即就业的非农性质与居住的非城市化并存。因此,任何的由于其农业边际生产力为零而选择了脱离农业部门和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同时却未能实质性迁移进城市定居的就业行为,就可以被视为不同于刘易斯模式的、“非经典”性质的转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扩张实际上是从城市和农村两个空间地带同时展开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依靠制度限制农民转移的自由,1978年中国在政策上逐步取消就业的限制,农民开始了大规模创办乡镇企业、进城务工和从事第三产业。而且这一趋势在短期内也没有减弱的迹象。

当前,学者们尽管对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工现状予以了重视,但如果一味遵从刘易斯的经典转移模式和单一的城市化转移目标,就需要以非经济的和政策性手段帮助农民工迁入城市定居,这恐怕需要巨大的财政力量支撑才能够办到。尤其是在当前,农民工迁移和融入城市不仅需要户籍、福利和教育等制度障碍的解决,还需要对其城市住房、就业稳定性、工资收入与城市支出保持对称等等实际困难的解决,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多个大问题的总和。

农民选择非城市化转移的原因

(一)两种转移模式初始投资的比较分析

农民是选择迁入城市还是以非城市化方式实现转移,首先是对家庭的转移成本,即为完成转移而必需的初始投资量进行精确度量。如果两种转移的初始投资量基本相同,农民就没有必要对上述不同的转移方式做出严格区分。如果两种转移的初始投资量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农民必然选择投资量较低和收益较高的转移方式。

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初始投资项目主要包括:购置为保证家庭在城市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资产,这包括住房、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必需的耐用消费品。假如这些城市资产中的一部分在效能和价值上与其在农村居所的资产基本相同、且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移动,那么,为完成经典转移的初始投资总量,就等于其农村资产的移动成本加上城市资产净购置的价值量:

TI = TC + MC(1)

TI是初始投资量,TC是城市资产净购置价值量, MC为移动成本。如果城乡存在着相互统一的资产交易市场,转移者可以通过出售农村不动产和购置城市不动产的方法,来完成其不动产的区位置换。当然,现实中的不动产因城乡区位差异、交易市场完善程度及私有财产制度的特征,会表现出较大的价格差距。例如,一个美国农民可以出售农村私有土地和住宅在内的资产,中国农民的土地不仅未实现私有,而且人均数量比美国农民少很多。这样,在劳动力转移的收益率相同的条件下,中国农民选择非经典转移所需的初始投资量比经典转移要少十几倍。

转贴于

(二)农民工收入与城市支出对比分析

除初始投资以外,农民迁移进城市以后还需面对另一个问题:家庭收入与城市必需支出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如果以劳动产品价值量比工资成本,则中国农民工的该项比值不仅大大高于国际水平,也高于本国城市居民的同类指标。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中国多数选择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收入一直较低,近10年来一般稳定在800-1500元左右,只有在2003-2007年间物价上涨时才增加了17%左右(见表2)。这种状况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必然对本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和城市化进程产生影响。

从城市人均支出水平的变动趋势看,中国目前的高速城市化浪潮已经造成了消费支出水平的快速增长,例如近几年仅城市商品房平均价格就增长了1倍以上,医疗、教育和其它生活必需品支出增长率也远远高于农民工工资的增长率。尤其是在当前阶段,由于一些行政部门对城市发展规划和预期不足造成了许多公共设施项目的提前折旧,使城市财政负担、地价、房价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有加快增长的态势,这些因素必然会作用于城市物价和居民的支出水平。因此,农民工收入与城市支出这两者变动趋势的长期不对称,必定会阻止占相当比重的农民工顺利迁移进城市定居。此问题的另一面是:不仅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城乡必需支出差距也在持续扩大。

因此,刘易斯的农民工工资固定论所对应的现实,就是中国迅猛而高价的城市化,即城市生活支出成本的快速上升,农民工收入弹性与城市支出弹性不对称。农民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农民工集体谈判机制缺失以及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边际生产率缺乏弹性等等,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收入弹性较低的主要原因。而在长期状态下,影响城乡劳动者收入和支出水平因素的则是两者的劳动生产率长期变动趋势的对比。

结论

中国的非经典转移模式的短期绩效十分明显:在迁移进城受限制的条件下,解决了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实际困难和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从长期看,如果任凭其自然和盲目发展,必然会遗留很多实际问题。尤其在当前,农村地区工业污染、乡镇企业经营分散、技术和设备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已经积累得越来越重。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将会造成乡镇企业发展缺乏后劲,而且遗留的时间越长、解决的难度就会越大、代价越高。

一部分农民工收入与城市支出弹性的非对称性,可能会造成这部分农民在农村长期从事非农产业,这促使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问题。

当前迫切需要对正在发生的非经典转移和相关企业进行规划与管理,这在世界历史上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工程。这主要包括:将非经典转移、尤其是发展乡镇企业战略纳入全国土地资源、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远规划,未来乡镇企业应该向小城镇和农村工业园区集中,加快开发城市远郊区、交通线、口岸和具备较好交通开发前景的荒地;将其纳入国家总需求管理;纳入全国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之中;纳入全国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协调发展和国土综合开发的规划之中;要充分重视研究农村地区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特殊规律。从当前情况看,劳动密集、技术设备简单、生产规模小、订单式生产,是多数乡镇企业的共同特征,农村地区比较适合发展零部件加工型产业。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 供求关系 人力资本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相互关系

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参与交易的对象是人的劳动,但是,劳动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因此,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只能是对劳动力本身和劳动生产率的需求。同样,劳动供给也在于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动本身。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形成实际是基于对劳动的供求所形成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旦匹配成功,就进入了微观的劳动力配置领域,因为劳动提供过程与劳动需求满足的同时性,当劳动者提供的供给无法满足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要求时,就会导致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寻求更佳的劳动力来提供劳动。这样内部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会间接影响到对劳动力的需求。同理,由于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和环境使得劳动者无法提供充足的劳动,劳动力就会退出企业(失业)或消极怠工,劳动需求无法满足,进而企业会形成新的劳动需求,而且也可以成为一种信号,引导劳动力的供给。在目前劳动力供求相互匹配的过程中,会因为劳动力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匹配不到位,使得劳动力供求呈现着相应的特点。

二、劳动力供给的特点

1、劳动力供给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增幅趋缓。从劳动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间还会维持10年左右,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其规模会逐渐缩小(张车伟,2007)。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的劳动参与率较高,特别是青年和妇女的参与率较高。但由于在校学生会有所增加、自动失业者的比例增加、女性就业结构和比重趋向合理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口比重会有所下降,我国的劳动参与率会在年龄构成上有所改善,在总量水平上有所下降(金玉秋,2005)。因此,从劳动力供给总量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不会一直持续增加,而是会到某个时点(2011年)后逐渐缩小,而且会因为劳动参与率下降使得整个规模下降得更快。

2、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相对高龄化。从目前劳动力市场供给年龄结构来看,45-59岁和60-64岁相对高龄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20年里将迅速增加,4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由2000年的19227万增加到2010年26151万,再增加到峰值年(2025年)的32642万人,其后缓慢减少;60-64岁老年劳动年龄人口由2000年的4136万增加到2010年的5693万,到2030年前后达到11000万以上。这期间相对高龄劳动力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远大于这一时期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从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9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来看,16-24岁求职人数较2006年有降低2%,25-34岁求职人数则增加2.9%,45岁以上求职人数增加0.9%,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3、劳动力供给整体素质水平偏低,但随着教育水平和范围的扩大,素质水平在逐步提高。根据劳动保障部在2007年年初组织开展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虽然其中有2/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但近半数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只接受过15天内简单培训的占25%,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仅占13%。从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数据发现,2007年第四季度,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3.9%,其中58.5%的求职者是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6.6%;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0.6%;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9%。由于大量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使得劳动供给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提高。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数量的势头会逐步减弱,但仍然会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在农村,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仍有存量和增量,存量大部分为中年劳动力,真正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中50%年龄在40岁及以上,也就是说,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增量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毕业生。因此,作为劳动供给重要来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势必会减弱,会影响到未来城镇劳动力的进一步增长。

三、劳动力需求的特点

1、劳动力需求总量在不断扩大。中国GDP连续5年持续增长10%以上,超出了以往的任何时期,经济增长带来了劳动需求量的增加,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具体而言,非农GDP增长所引致的新增非农就业需求在795万人到1530万人之间变化(都阳,2007)。

2、素质要求在提高。根据劳动力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数据显示,用人单位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9.5%,其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59.3%;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4.8%;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5.9%;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7.7%。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5.4%,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6.6%。

3、第二产业需求比例有所增加,第三产业需求比例有所降低。我国经济增长是很大程度上靠出口拉动的,而产品更多集中于工业消费品等低值商品,在2006年对121个城市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在所有人员需求中,制造业占24.9%、批发和零售业占17.9%,住宿和餐饮业11.7%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8%;在2007年表现出制造业需求增加,而服务业需求量有所下降。正是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劳动力,使得服务行业的需求比重有所下降。

4、国有企业需求变缓,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从企业性质来看,经过前些年的国企改革,许多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生存发展,但是总体来看,除了极少数国有垄断企业以外,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需求并不旺盛;相反,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需求在持续增加。

5、地区劳动力需求不平衡。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仍然吸引更多的投资,使得这些地区的劳动需求一直并未下降。但要注意到,因为工资成本在缓慢上升,再加上本地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在中西部的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外出打工者回流的现象。因此,已有企业将投资目光转向了中西部地区,这将会给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布局带来较大的影响。

四、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特点

1、供给大于需求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不排除出现拐点的可能性。通过前面对劳动力供给问题与需求总量来看,劳动力供给仍然大于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不会改变的。但相对于新增的劳动力资源来看,中国很可能面临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折(都阳,2007)。

2、素质结构不匹配,高技能人才缺乏。从供求两个方面来看,低素质的人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对于高素质人员的追求,特别是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称的人才更为难得。因为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水平与素质要求与企业的要求并不相配,经常出现“毕业就失业”的尴尬现象。这并不正常。而且大量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就业,由于缺少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得他们更多集中于次级劳动力市场上,造成就业拥挤效应。因此,素质结构的不匹配是造成供求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3、地区供求结构矛盾依然突出。2004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引发的“民工荒”现象目前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常态。从企业(行业)看,招不到农民工的主要是一些条件比较艰苦、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较低的企业(行业),以民营企业居多。

五、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1、劳动力短缺会造成工资水平的上升。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点会逐步消失。与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工资大幅增长不同,我国保持了比较平缓的工资增长势头,而且比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低很多。一旦我国劳动力出现短缺现象,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拐点以后,工资水平将会有较大程度的上涨。因此,关注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将会给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也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方面。

2、引导地区劳动力的跨地区配置,流动的障碍将会进一步拆除。劳动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将会引导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在某些发达地区将会进一步完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提升工资水平,扫清各种障碍,为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发育提供极佳的条件,最终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由于人工成本的考虑,中西部地区将会吸引较多的投资,这也会促使这些地区的政府完善公共物品的供给,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更为完善的机制。

3、引导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劳动力供求重要的特点即为结构不匹配,而素质结构则成为重中之重。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进行劳动工的培训等都会引导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关注技术工人的培养,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就会成为目前政府和社会充分考虑的事情。如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会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

4、引导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家庭为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关键在于投资的收益,在过去的几年,大学生的投资收益锐减,甚至有的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会造成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失败,经过几年的市场检验以后,家庭也会逐步扭转观念,不再盲目进行大学教育投资,而是投向更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上。比如高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较高,投资于职业教育、专业的技术班等则有可能获得这样的回报。

5、劳动政策、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从我国长期的发展来看,即使劳动力人口出现了降低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优势不再,劳动力短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消除,因此,目前着眼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同时,考虑到劳动力供给本身,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与劳动政策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车伟:中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吗?――也谈劳动成本优势能保持长久吗?[DB/OL].中国人口网,2007-2-5.

[2] 金玉秋:2001- 2020 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预测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5(12).

[3] 王金营、蔺丽莉: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J].人口学刊,2006(4).

[4]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7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EB/OL].http://molss.省略/gb/zwxx/2008-01/22/content_222087.htm,2008-3-5.

[5]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6年度全年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EB/OL].molss.省略/gb/zwxx/2007-04/27/content_175320.htm,2008-3-5.

[6]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R].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6-13.

篇11

(一)就业服务的职能初级且不完善,难以满足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职能局限在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职业指导。但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低、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或对自身职业能力缺乏了解,或心理脆弱等,低层次的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就业服务职能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地区、群体差别。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非常发达,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体系,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还留有很深的计划烙印,服务僵化,政府垄断,而这些地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他们迫切的求职需求难以满足。

(二)营利性型服务驱逐非营利的现象普遍

就业服务产品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也有可营利的。由于这些职能没有得到科学划分,致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履行职能、财务管理等时无法实行归口管理。一方面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承担免费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求职服务,另一方面又开展营利性的劳务市场业务。趋利机制使得服务机构更偏好于提供可收费的服务产品,而对难以获利的服务产品不愿提供,即使在政府强制要求下,也不过是聊以塞责而已,服务的质量因而难以得到保证。

(三)管理僵化,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难以有效协调

公共就业服务的各项职能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例如,短期化的职业介绍往往需要长期持续性的就业计划予以支持,而个性化的求职帮助又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这需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例如,我国针对下岗职工开展的社区就业服务,创造的岗位涉及规划、城建、卫生、公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由于对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服务重叠,经常发生矛盾,阻碍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与私人组织合作能力低,难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供给的竞争性市场

就业服务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特点。就服务强度来看,有自助服务、一般服务和强化服务;就服务层次来看,有全国性劳动力调配、市场信息的传播和就业政策的解释,也有地方辖区的就业安排和指导;就服务主体来看,有政府行政性就业机构、民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这样,就业服务格局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市场基本还是政府为主导的垄断格局,运行效率低下,同时民间机构力量弱小且不规范,二者难以有效合作,限制了就业服务功效的发挥。

二、制度安排的思路——基于公共品理论的策略选择

从上述问题来看,其症结的根源在于缺乏对公共就业服务内涵的全面、细致的把握。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制度安排的具体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阻碍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成功构建。由此,必须对公共就业服务这一特殊的公共品做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制度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公共就业服务产品的特性

尽管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安排、任务、战略和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千差万别,但各种职能服务产品却有许多共同的基础。下面以国际劳动组织公认的四项基本职能为支点(如表-1所示),具体分析服务产品的特性。

1.职业介绍)——职业中介的市场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公益性同时加强。职业介绍是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基本职能,目的是为求职者和空缺岗位进行撮合。不管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该职能的特性都经历了一个从政府垄断的纯公共品到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市场化过程。该职能的市场化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载体之下的自助服务的普及。求职者可以利用各种自助设施进行工作的查询而不再过多依赖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于雇主而言,互联网可以为他们解决最通常的劳动力供给的需要。这些都意味着普通的职业介绍职能弱化,而高质量的职业介绍市场化能力很强,一般由私人职业介绍机构来承担。互联网技术在弱化政府某些职责的同时,针对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服务使公益性得以继续体现,这表现在对无法或不能利用自助设施的弱势群体、对不熟悉求职择业的人以及长期失业的人员进行个别辅导。

2.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失业的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岗位匹配、直接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等传统就业服务职能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因此,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出现,并在很多国家成为替代职业介绍基本职能的主要职能。目的是利用政府干预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失衡状况作出调整,创造一种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开发新岗位的环境,以弥补政府在维持现有就业机会、创造持续性岗位中能力的不足。具体调整计划包括求职帮助、培训和教育计划、直接创造工作岗位和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各种综合计划。这些纵深领域的服务意味着服务受益群体的分化和范围的缩小,通常以小组甚至是一对一的方式出现。这些调整计划的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服务,也有需要收费的个性化服务,由服务受益群体的不同特性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占大多数,需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中把持其主导地位。诸如教育和培训一类的服务产品更多是由私人办学机构来提供,因此政府必须与这些机构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外包、特许经营或者“代用券”制度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3.管理失业补贴——消极的政府就业政策。失业补贴作为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三种服务:提供求职帮助或再就业服务;持续资格认证与求职认证;对失业补贴计划的总体管理。为平衡失业补贴的消极作用,帮助领取失业补贴的人员尽快重新就业,需要对其提供求职帮助,如制定求职计划、接受教育培训等,以作为继续领取补贴的条件。这要求失业补贴与其他职能特别是劳动力调整计划密切配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至少在补贴管理机构、公共就业服务和地方一级的一站式服务机构之间保持这种关系。

4.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发职能对消除失业是间接性的,但它是自助服务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这也决定了该职能的公益性。这一性质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从全国范围搜集、加工、解释并劳动力市场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但对信息的需求也造就了私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

(二)公共就业服务中政府职责的界定

对公共就业服务产品性质的分析,初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责。这些服务的强度随受益群体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要想进一步明确公共就业各项服务的强度和界限,需要对受益群体的特性做详细分析。

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可以分为六大类:新失业者:长期失业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企业富余人员;残疾人、农民工、妇女群体;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如表-2所示)。其中,新失业者是指原本有工作但因技能落后、所在单位关闭或者某些个人因素被抛入失业大军,这些人缺乏渡过失业历程的经验,往往精神沮丧、求职迷茫,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小范围的求职帮助,教授求职技巧,提高求职信心,或者提供培训使他们获得新的技能。对长期失业者而言,他们往往经历屡次失业打击,学习能力较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再就业障碍,是最难也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需要实行“个案管理方法”,提供特殊就业咨询,制定长期就业扶持计划,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这一职能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细致纵深的发展。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通常指应届毕业学生,他们掌握了最新的技能,但由于年轻而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公共就业服务除了对其提供职业介绍、求职咨询等外,应提供针对学生特点的直接创业计划,使他们尽快融入市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富余人员在我国表现为下岗职工群体,他们一般技能落后,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需要接受再培训和教育,掌握新的技能,或者提供创业计划,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对残疾人、农民工和妇女这些比较特殊的失业群体,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个性化或小组范围的深入咨询和教育培训,提出针对他们自身特点的就业帮助。对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予以提供或完全交由私营机构。

通过表-2的分析,公共就业服务要承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调整计划中,对于不同群体的服务强度有很大的差别。职业介绍一般通过自助方式实现,受益群体数量和规模也最大,是最低层次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或强化服务需要对求职者的技能、能力和兴趣等进行评估,提供有针对,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需要较高层级的机构配合;这些评估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而培训一类的最高层级服务需要更高级次的政府机构统一调配,使其能与私人办学机构顺利合作。

三、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要想成功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降低失业率,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完善这四大职能,并根据各职能的性质改善、调整就业机构的管理运行体制,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制度体系,使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得以最大发挥。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为求职者服务。大多数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所需要的求职帮助可以利用自助服务设施自行完成,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一职能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瑞典每个月通过互联网进入公共就业服务的人数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6%。自助服务成为最基础、最活跃的服务。新技术的普及要求对该层次的服务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便于监督管理和高效率服务。统一的标准化服务还体现在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求职帮助、就业咨询、职业分配、帮助填写失业保险申领表、教育和培训机会的信息获取等职能整合在同一场所中,确保计划和服务的一体化和综合性,使客户普遍得到服务。

2.为失业者提供一般服务。一般服务是对自助服务的补充和拓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弱化了传统的职业中介职能,转向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和指导,诸如组织求职技巧的讲习班、大型职业招聘会、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能力的职业指导、制定失业者连续性的扶持计划等一对一的深入咨询服务等。这些咨询和指导往往与职业匹配服务相结合,同时它也为求职者接受后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指引。培训和教育使缺乏技能的人掌握新的技术,提供的方式有很多,如脱产和教室课程、在岗培训或二者结合,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这些调整计划对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克服再就业障碍,重新融入工作环境效果明显。

3.针对特定群体,提供特殊的强化服务。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群体,包括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屡次就业失败的国企下岗职工、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群体,以及因吸毒、酗酒、育婴、债务等个人问题而失业的群体等。对这些群体的就业帮助是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的集中体现。针对该群体的特性,需要发展特殊服务。(1)特殊就业咨询。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提供深入面谈,进行行业测试,推荐职业,甚至陪伴他们面试求职。这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与社会救助等服务相配合。(2)培训教育。但因为这些群体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培训教育比较困难,成效不显着。(3)直接创业计划。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通常是针对该群体最直接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求职帮助。一般要借助于社区、街道、中小企业等提供一些临时性、短期的岗位,建立非正规就业体系,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甚至直接参与岗位的创造,使该职能成为一项帮助弱势就业群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安全网”。

(二)构建合理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模式

1.权力下放,建立多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一种专业性、地方性较强的公益机构,应当采取政事分开、自主管理的模式,地方服务机构有自己相对自主的权利,形成在政府委托之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大力开展地方机构,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优势,密切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关系,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灵活提供服务。(1)专业性设置。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设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中心、青年就业中心、临时就业中心等,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2)地区性设置。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人口密集度、供需状况等设置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并采取多元化主体的供给模式,由政府机构、私营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根据辖区劳动力市场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当然,保证这些服务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政府必须承担起统一协调的职能,抵消结构调整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部门整合,加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是一项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予以充分支持。(1)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实现横向对接,协同开展工作,联动办理业务,使求职者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2)建立专业化就业市场,搭建纵向的统一就业体系,使部、省厅及区(县)、街道、社区连接,确保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服务开展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打破政府垄断,提供竞争性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领域需求的多样化为私营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求政府必须打破垄断,主动与私营机构合作,建立竞争性的就业服务体系。(1)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2)劳动力教育和培训;(3)可以有效监控的服务,如失业保险的管理、失业人员的管理等。可以采取的契约合作模式有外包、市场测试、“代用券制度”,以及纯粹的私有化。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就业服务公益性强弱,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对公益性较强的服务在外包过程中,政府要予以资金支持,严格监控,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免费获得公平、公正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12

(一)就业服务的职能初级且不完善,难以满足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职能局限在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职业指导。但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低、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或对自身职业能力缺乏了解,或心理脆弱等,低层次的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就业服务职能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地区、群体差别。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非常发达,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体系,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还留有很深的计划烙印,服务僵化,政府垄断,而这些地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他们迫切的求职需求难以满足。

(二)营利性型服务驱逐非营利的现象普遍

就业服务产品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也有可营利的。由于这些职能没有得到科学划分,致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履行职能、财务管理等时无法实行归口管理。一方面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承担免费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求职服务,另一方面又开展营利性的劳务市场业务。趋利机制使得服务机构更偏好于提供可收费的服务产品,而对难以获利的服务产品不愿提供,即使在政府强制要求下,也不过是聊以塞责而已,服务的质量因而难以得到保证。

(三)管理僵化,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难以有效协调

公共就业服务的各项职能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例如,短期化的职业介绍往往需要长期持续性的就业计划予以支持,而个性化的求职帮助又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这需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例如,我国针对下岗职工开展的社区就业服务,创造的岗位涉及规划、城建、卫生、公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由于对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服务重叠,经常发生矛盾,阻碍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与私人组织合作能力低,难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供给的竞争性市场

就业服务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特点。就服务强度来看,有自助服务、一般服务和强化服务;就服务层次来看,有全国性劳动力调配、市场信息的传播和就业政策的解释,也有地方辖区的就业安排和指导;就服务主体来看,有政府行政性就业机构、民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这样,就业服务格局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市场基本还是政府为主导的垄断格局,运行效率低下,同时民间机构力量弱小且不规范,二者难以有效合作,限制了就业服务功效的发挥。

二、制度安排的思路——基于公共品理论的策略选择

从上述问题来看,其症结的根源在于缺乏对公共就业服务内涵的全面、细致的把握。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制度安排的具体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阻碍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成功构建。由此,必须对公共就业服务这一特殊的公共品做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制度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公共就业服务产品的特性

尽管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安排、任务、战略和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千差万别,但各种职能服务产品却有许多共同的基础。下面以国际劳动组织公认的四项基本职能为支点(如表-1所示),具体分析服务产品的特性。

1.职业介绍)——职业中介的市场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公益性同时加强。职业介绍是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基本职能,目的是为求职者和空缺岗位进行撮合。不管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该职能的特性都经历了一个从政府垄断的纯公共品到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市场化过程。该职能的市场化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载体之下的自助服务的普及。求职者可以利用各种自助设施进行工作的查询而不再过多依赖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于雇主而言,互联网可以为他们解决最通常的劳动力供给的需要。这些都意味着普通的职业介绍职能弱化,而高质量的职业介绍市场化能力很强,一般由私人职业介绍机构来承担。互联网技术在弱化政府某些职责的同时,针对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服务使公益性得以继续体现,这表现在对无法或不能利用自助设施的弱势群体、对不熟悉求职择业的人以及长期失业的人员进行个别辅导。

2.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失业的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岗位匹配、直接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等传统就业服务职能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因此,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出现,并在很多国家成为替代职业介绍基本职能的主要职能。目的是利用政府干预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失衡状况作出调整,创造一种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开发新岗位的环境,以弥补政府在维持现有就业机会、创造持续性岗位中能力的不足。具体调整计划包括求职帮助、培训和教育计划、直接创造工作岗位和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各种综合计划。这些纵深领域的服务意味着服务受益群体的分化和范围的缩小,通常以小组甚至是一对一的方式出现。这些调整计划的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服务,也有需要收费的个性化服务,由服务受益群体的不同特性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占大多数,需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中把持其主导地位。诸如教育和培训一类的服务产品更多是由私人办学机构来提供,因此政府必须与这些机构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外包、特许经营或者“代用券”制度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3.管理失业补贴——消极的政府就业政策。失业补贴作为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三种服务:提供求职帮助或再就业服务;持续资格认证与求职认证;对失业补贴计划的总体管理。为平衡失业补贴的消极作用,帮助领取失业补贴的人员尽快重新就业,需要对其提供求职帮助,如制定求职计划、接受教育培训等,以作为继续领取补贴的条件。这要求失业补贴与其他职能特别是劳动力调整计划密切配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至少在补贴管理机构、公共就业服务和地方一级的一站式服务机构之间保持这种关系。

4.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发职能对消除失业是间接性的,但它是自助服务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这也决定了该职能的公益性。这一性质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从全国范围搜集、加工、解释并劳动力市场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但对信息的需求也造就了私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

(二)公共就业服务中政府职责的界定

对公共就业服务产品性质的分析,初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责。这些服务的强度随受益群体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要想进一步明确公共就业各项服务的强度和界限,需要对受益群体的特性做详细分析。

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可以分为六大类:新失业者:长期失业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企业富余人员;残疾人、农民工、妇女群体;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如表-2所示)。其中,新失业者是指原本有工作但因技能落后、所在单位关闭或者某些个人因素被抛入失业大军,这些人缺乏渡过失业历程的经验,往往精神沮丧、求职迷茫,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小范围的求职帮助,教授求职技巧,提高求职信心,或者提供培训使他们获得新的技能。对长期失业者而言,他们往往经历屡次失业打击,学习能力较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再就业障碍,是最难也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需要实行“个案管理方法”,提供特殊就业咨询,制定长期就业扶持计划,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这一职能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细致纵深的发展。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通常指应届毕业学生,他们掌握了最新的技能,但由于年轻而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公共就业服务除了对其提供职业介绍、求职咨询等外,应提供针对学生特点的直接创业计划,使他们尽快融入市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富余人员在我国表现为下岗职工群体,他们一般技能落后,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需要接受再培训和教育,掌握新的技能,或者提供创业计划,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对残疾人、农民工和妇女这些比较特殊的失业群体,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个性化或小组范围的深入咨询和教育培训,提出针对他们自身特点的就业帮助。对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予以提供或完全交由私营机构。

通过表-2的分析,公共就业服务要承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调整计划中,对于不同群体的服务强度有很大的差别。职业介绍一般通过自助方式实现,受益群体数量和规模也最大,是最低层次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或强化服务需要对求职者的技能、能力和兴趣等进行评估,提供有针对,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需要较高层级的机构配合;这些评估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而培训一类的最高层级服务需要更高级次的政府机构统一调配,使其能与私人办学机构顺利合作。

三、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要想成功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降低失业率,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完善这四大职能,并根据各职能的性质改善、调整就业机构的管理运行体制,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制度体系,使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得以最大发挥。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为求职者服务。大多数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所需要的求职帮助可以利用自助服务设施自行完成,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一职能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瑞典每个月通过互联网进入公共就业服务的人数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6%。自助服务成为最基础、最活跃的服务。新技术的普及要求对该层次的服务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便于监督管理和高效率服务。统一的标准化服务还体现在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求职帮助、就业咨询、职业分配、帮助填写失业保险申领表、教育和培训机会的信息获取等职能整合在同一场所中,确保计划和服务的一体化和综合性,使客户普遍得到服务。

2.为失业者提供一般服务。一般服务是对自助服务的补充和拓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弱化了传统的职业中介职能,转向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和指导,诸如组织求职技巧的讲习班、大型职业招聘会、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能力的职业指导、制定失业者连续性的扶持计划等一对一的深入咨询服务等。这些咨询和指导往往与职业匹配服务相结合,同时它也为求职者接受后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指引。培训和教育使缺乏技能的人掌握新的技术,提供的方式有很多,如脱产和教室课程、在岗培训或二者结合,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这些调整计划对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克服再就业障碍,重新融入工作环境效果明显。

3.针对特定群体,提供特殊的强化服务。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群体,包括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屡次就业失败的国企下岗职工、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群体,以及因吸毒、酗酒、育婴、债务等个人问题而失业的群体等。对这些群体的就业帮助是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的集中体现。针对该群体的特性,需要发展特殊服务。(1)特殊就业咨询。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提供深入面谈,进行行业测试,推荐职业,甚至陪伴他们面试求职。这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与社会救助等服务相配合。(2)培训教育。但因为这些群体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培训教育比较困难,成效不显著。(3)直接创业计划。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通常是针对该群体最直接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求职帮助。一般要借助于社区、街道、中小企业等提供一些临时性、短期的岗位,建立非正规就业体系,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甚至直接参与岗位的创造,使该职能成为一项帮助弱势就业群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安全网”。

(二)构建合理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模式

1.权力下放,建立多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一种专业性、地方性较强的公益机构,应当采取政事分开、自主管理的模式,地方服务机构有自己相对自主的权利,形成在政府委托之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大力开展地方机构,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优势,密切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关系,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灵活提供服务。(1)专业性设置。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设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中心、青年就业中心、临时就业中心等,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2)地区性设置。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人口密集度、供需状况等设置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并采取多元化主体的供给模式,由政府机构、私营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根据辖区劳动力市场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当然,保证这些服务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政府必须承担起统一协调的职能,抵消结构调整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部门整合,加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是一项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予以充分支持。(1)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实现横向对接,协同开展工作,联动办理业务,使求职者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2)建立专业化就业市场,搭建纵向的统一就业体系,使部、省厅及区(县)、街道、社区连接,确保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服务开展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打破政府垄断,提供竞争性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领域需求的多样化为私营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求政府必须打破垄断,主动与私营机构合作,建立竞争性的就业服务体系。(1)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2)劳动力教育和培训;(3)可以有效监控的服务,如失业保险的管理、失业人员的管理等。可以采取的契约合作模式有外包、市场测试、“代用券制度”,以及纯粹的私有化。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就业服务公益性强弱,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对公益性较强的服务在外包过程中,政府要予以资金支持,严格监控,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免费获得公平、公正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云南省;劳动力转移;特点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47-03

在中国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所指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问题,就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劳动大军,是促进农村富裕和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劳动力的转移是对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主要是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而同步进行,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异地流动也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与途径也大致与全国相似并同步进行。但到目前为止,与全国相比,其转移的效果、效率并不理想。

一、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一)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收入差距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障碍,城镇居民收入越高,人口流动就越高,相反技术落后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步降低,人口流动也随之降低,这使得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收入的差距自然成为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基本动力,于是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涌入城市,也就是所谓的劳动力转移。

(二)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云南省的发展经济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国家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起来,并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达10 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而且全省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新跨越。

城镇,它是一个既不是城又不是乡的独立存在的区域,但就性质来说,它是既依赖于城市,又依赖于乡村,它把城乡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这样就决定了城镇具有城市和乡村的某些特征。城镇背靠大中城市,腹容广大农村,确实起到了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及联系和调节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城市社区之间的交流,而且还促进了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人才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的互相渗透。同时,还促使城乡社区在功能上的互相补充。而且,城镇作为联结城乡的纽带,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积极地促进城乡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建立城乡社区分工协作的社会经济统一体。

(三)耕地面积的减少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民族最多的山区省,94%为山区半山区,耕地面积占6%。一方面,云南省农村人口每年都有所增长,农村劳动力也自然地随之增长。云南省耕地面积9 365.84万亩,坡度在15度以下的陡坡耕地面积4 206.87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45%,耕地质量明显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云南省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耕地目前已被建设用地占用近30%,如不及时转变建设用地方式,优质耕地将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不断的增长膨胀的趋势下,可利用土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不断的增加,从而使农民耕地的面积越来越少,又加上云南省近几年来的罕见的干旱问题,导致农民无地可种、无粮食可收。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以谋出路。

二、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数量、比重大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以2009年、2010年、2011年农村劳动力数据做对比。

通过这三年的的数据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每年都不断地持续地增长,劳动力增长的速度快,转移的数量多,占的比重大。

(二)产业分布及需求方面

1.产业分布方面。而近几年来,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劳动力转移数量或是转移的行业分布均有大幅度的增长。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转移比重为62.3%、12%、25.7%,2010年为60.43%、12.6%、26.97%,2011年为59.4%、13.1%、27.5%。① 这十年间,转移后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幅度的增长,而且现在呈上升趋势;而转移的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下降很多,但是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转移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比也有所下降,但是也是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2.产业需求方面。从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看,2012年全年中,住宿和餐饮业占19.55%;制造业占13.99%;建筑业占10.78%;是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较大的前三个行业,成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行业;从产业分组需求人数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7.05%、35.34%、57.6%,仍以第三产业的需求较为旺盛,较2012年第二季度相比增加0.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较2012年第二季度增加1.4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2012年第二季度相比减少了1.4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个百分点。②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三大产业分布中,把第三产业作为转移就业目标的劳动力,虽然较去年相比相对减少,但是所占比重依然很大。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少,但是目前仍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较2012年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同期也呈上升趋势。所以劳动力转移在产业需求方面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体。

(三)劳动力招聘、应聘条件方面

1.性别方面。从云南省对劳动力的需求看,在2012年劳动力需求分析中,87.49%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求职人数高于女性,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5.75%和44.25%。

2.年龄方面。从云南省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看,93.62%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有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约占总需求的72.71%,其中,对16~2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总需求的32.32%,对25~3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总需求的40.39%。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中同样以青壮年为主体。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69.26%,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1.39%,较2012年第二季度增加2.5个百分点;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7.87%;较2012年第二季度减少1.73个百分点;35~4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求职总量的22.91%,较2012年第二季度减少1.35个百分点,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在性别方面,男性求职人数相较2012第二季度和去年同期需求比重都有所下降,但在数量上依然多过女性;在年龄方面,25~34岁青壮年是求职的主体,虽然较2012年第二季度有所减少,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呈上升趋势。所以在农村劳动力的招聘和应聘中的性别方面男性劳动力求职人数依然会多于女性劳动力求职人数,而在25~34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壮年依旧是求职的主体。

(四)跨省转移方面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在2000 年11 月1日,全国共有流动迁移人口1.4亿,占全国总人口(1 242 612 226 人)的11.6%。其中,跨省转移人口为42 418 762 人,占总人口的3.41%。其中,江西省跨省转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最高,为9.11%,其次分别为四川省(8.42%)、安徽省(7.33%)和湖南省(6.81%)。而云南省跨省转移人口为343 542 人,仅占当年总人口(42 360 089 人)的0.81%,此比例仅高于自治区(0.76%)、北京市(0.68%)和广东省(0.51%),在全国排倒数第四位。同样,根据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比重太低,仅为4.67%,而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此比重分别高达约50%、57.7%和63.9%。云南省这一比重仅为四川省的9.34%、重庆市的8.09%和贵州省的7.31%,均不到1/10。另外,2002 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85.82%,而转移到省外的农村劳动力只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4.18%。

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比重低,有地理位置的原因,即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也有少数民族人数比重大等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思想观念问题。云南省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流动意识不足,还存有浓重的传统保守观念。

三、结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现阶段决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农村劳动力之所以会选择转移主要还是因为城乡收入差距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且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向到一元经济结构的必然过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收入水平差异;子女教育问题;转移的劳动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等问题,因此云南省应在促进就业,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农村的教育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基础教育;完善政策,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等面作出努力。只有合理的解决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云南省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人地矛盾问题以及加快和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快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刘殿臣.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特点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

[2] 2012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云南省统计局,2013:4.

[3] 张翠英.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

篇14

一、企业用工呈结构性缺乏

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县130家规模企业中,现有用工总人数34500人,岗位空缺4390个。从缺工工种分析,主要体现为结构性缺乏:

(一)技术性工人匮乏。据统计,在4390个本地企业用工岗位空缺中,各类专业岗位缺工1480人,占总缺工数的34%,其中以机械操作工为主。车桥、中石恒通机械、公乐粮油机械缺技术操作工达200多人。

(二)普通操作工短缺。据统计,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各类普工需求为2910人,占总缺工数的66%,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1700人,如凯乐科技目前普工缺口多达260人。

(三)行业性缺工明显。行业性缺工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纺织业,又以酒店服务员和纺织一线操作工为主。酒店服务员缺工320人,纺织操作工缺工810人,占总缺工数的26%。如金安纺织常年缺操作工,目前缺口达300多人。

二、多重因素导致企业“招工难”

通过调查分析,造成当前我县企业“招工难”的因素较多,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用工需求剧增。近年来,我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不少大企业纷纷落户。特别是中粮集团、汉兴科技等知名企业的加入,2010年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从企业性质上看,我县落户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当前随着经济回暖,企业订单增多,用工需求明显扩大。如索瑞电气2010年新增订单上亿元,新上了2条生产线,用工需求猛增,急需新增一线生产技术工人及辅工近100人。

(二)企业用工环境有待优化。本次调查反映,员工流失较多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生产工人流失,给企业的生产运转带来较大困难。总的来看,缺工与工资待遇有直接关系。调查显示,月平均工资在1000-1200元及以下的企业,普遍招工较难;月平均工资在1500-2000元的企业,招外地工人和技术工人较难,但用工基本可以保证。目前我县企业工人中,初学工、低级工和粗工工资一般在800-1000元,除去吃住等生活消费,基本所剩无几,且部分企业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员工必须加班加点才能拿到更多工资,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吸引力不大。同时,企业参保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业没有为员工购全社会保险,劳资纠纷频发,也导致部分劳动力尤其是技术工人流向外地。如金安纺织常年普工缺工严重,企业动用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招工,工资待遇也在逐年提高,但工人反映车间粉尘多、噪音大,导致工人职业病时有发生,且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员工流动性很大,难以留住人。

(三)劳动力技能偏低。由于大量青壮年和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目前留在家的大部分是文化素质较低的妇女和中老年劳动力。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富余劳动力中,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比达到近50%。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技能培训,劳动技能普遍偏低,特别是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两后生”及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没有一技之长,个人也不愿意到培训机构接受技能培训,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四)劳动力进厂务工愿望不强烈。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加之新成长的劳动力中独生子女多,不愿吃苦,劳动力求职期望普遍过高,认为进厂务工“没面子”,有求职意愿的年轻人,大多倾向工作环境比较舒适、收入高的职业,不愿到工厂当工人。同时,有的下岗失业人员满足于“吃老本”度日,宁可在茶馆打牌,也不愿进厂打工。

三、破解“招工难”需多管齐下、统筹推进

促进富余劳动力资源与企业用工需求有效对接,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需要全县上下共识共为,协调配合,统筹推进。通过调研,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优化就业环境。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尽快实现县、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社区(村)工作站三级信息网络的有效联接,加强信息收集、和就业指导,及时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准确的供求信息。二是积极搭建劳动力供求平台。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等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就业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创造更多供求机会。目前,我县每年大中专毕业生有3000多人,建议出台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在本地就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三是清理整顿职业中介机构。要组建专班,加大对职业中介机构的清查力度,对不规范的职业中介机构要大力整改,坚决取缔和打击以坑蒙拐骗为目的的非法中介机构,营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二)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改善员工待遇。从当前就业形势看,不仅是企业挑选员工,更多的是员工挑选企业。要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和指导,引导企业树立“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观念,发展企业文化,爱护、关心、尊重员工;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坚持依法用工,照章办事,严格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遵守的要遵守,该到位的要到位,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要根据有关部门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合理地确定用工待遇,在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提高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尽可能使员工工资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以较好的待遇和感情吸引人、留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