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

篇1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总体科学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小城镇的脱颖而出,成为农村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影响了我国城镇建设的进程。基于暴露的问题,笔者在下文中详细地对当前我国在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促进小城镇的建设。

一、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与高速发展的大城市,我们的城镇规划管理从理念到手法都相对落后了,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长远的投资眼光。如尚未确立经营城镇的理念。由于没有意识到规划本身也是资源和财富,在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中缺乏经营意识,以往的许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布点不合理,不能带动周边土地的滚动开发升值,造成大量城镇建设资金的流失。

2、规划体系不完善。常出现的现象是一哄而起,遍地开花搞建设,不顾小城镇的具体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建设能力,盲目拉大城镇骨架,忽视实际的到处建设,既没有真正把城镇建好,又浪费大量人力,大面积的耕地,结果欲速则不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推进。

3、忽视城镇特色,面孔单一,城镇建设的品位、档次亟待提高。从而导致规划滞后于建设及规划执行不到位,建筑档次不高影响了城镇建设的整体形象。如城镇供水、排水、环卫、防洪、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出现了路上倒污水、处处放垃圾等不良现象。

4、管理手段亟待更新。由于技术手段落后,信息通道有限,不仅管理上相当困难,而且容易造成差错,使规划建设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技术标准不一致、信息资源不共享,也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小城镇建设总体科学规划

上述分析说明,新形势下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搞好其规划与建设是摆在广大规划建设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搞好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应“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宜居发展”,具体思考如下:

1、小城镇建设的科学化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科学规划对小城镇的和谐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城镇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做好科学规划,又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指通过区域、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通过城镇体系规划,综合分析各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其所具备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从而合理规划小城镇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使之更好地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②制定小城镇产业发展及环境生态规划。特色产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是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全面分析小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尽量做到准确定位、特色立镇、产业布局合理。同时,规划对策应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小城镇能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就可获得持续的发展空间。小城镇生态规划包括生态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应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充分体现安全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经济性、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统筹规划,突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特色,并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有机结合,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2、理顺体制,强化管理。加强管理是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充分给予小城镇建设必要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使“块块”管理和“条条”管理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小城镇政府职能部门应强化小城镇的综合管理,包括建筑、市政、绿化、环卫、市场、交通等,逐步消除“脏、乱、差”现象。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和管理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支持和协作。认真落实国家、省颁布的城市规划建设、城镇绿化、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制定城镇管理的法规与制度,使城镇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3、提高人们的科学规划意识。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是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甚少,人口却大部分都居住在农村,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当今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点和突破口,在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农村的发展,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增强对规划建设好小城镇的决心和信心。

4、广辟融资渠道,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当地镇级财政投入,但镇级财政财力极有限,且有的政府投入方向不明确,对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分散有限的财力,使一些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没有建好。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垄断,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住宅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

结束语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集镇的桥梁和纽带,是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城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1]龚勇.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广东建材.2010(06)

篇2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思考 科学规划 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小城镇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融合点。为进一步提升全州人居环境,改善乡镇发展面貌,为人民群众营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特色鲜明的人居环境,加快全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步伐,树立“生态立州、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彝州、宜居城乡”为主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并重、共同进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体提升,明晰责任、统筹推进”为主线,结合楚雄州乡镇规划建设和供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一、楚雄州乡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规划编制时间较早,层次不高,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地方民族特色,无相应的专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指导性不强,不适应今后乡镇发展的需要。

(二)大部分乡镇集镇供水设施和服务质量不高,水源不足,供水水质标准低,自来水管网严重老化,集镇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乡镇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卫生差;县市级财政对乡镇的供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量有限,项目资金筹措困难。同时,市场化运作的能力不强,乡镇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全靠政府组织建设管理,操作管理经验和能力有限,运行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

(三)乡镇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差,路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环卫设施不齐、老化。

(四)土地报批困难,乡镇建设用地指标有限,无法满足乡镇建设发展需求。

(五)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集镇开发建设进度缓慢。

二、对下一步乡镇规划建设的建议

乡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城乡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乡镇、城市梯度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村人均占有资源,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功能设施、加强社会治理为重点,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增强乡镇连接城市、承载人口和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乡镇建设和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一)科学编制规划。启动新一轮重点乡镇总体规划修改,以县域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特点,科学定位乡镇在县域体系中的相应职能,合理确定乡镇的性质、功能和建设规模,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乡镇建设发展模式。

(二)完善乡镇功能。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共享、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大乡镇建设投入力度,以路网为引领,加快乡镇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环境绿化、保障性住房等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科技、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乡镇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三)发展特色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条件,根据各自特色确立明晰的产业发展思路,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壮大乡镇域经济实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立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依托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镇和民族村寨,发展文化旅游业及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产业。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小微型企业聚集到乡镇创业发展。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引导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育发展工矿型、商贸服务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经济强镇。

(四)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乡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落户限制,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村人口向乡镇和中心村梯度转移。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后,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五)提升人居环境。积极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大乡镇环境治理力度,探索融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新模式,新建和改造提升乡镇的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集贸市场,以沿街建筑立面控制、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为重点,加大集镇面貌整治力度,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特色小镇。统筹协调好住宅小区、商贸街区、产业园区布局,积极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推广使用沼气、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河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有效控制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等资源的保护管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建筑、特色民居等文化遗产。

(六)积极探索建设农村综合体。按照“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围绕农民安居乐业,依托“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从城镇周边入手,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建设一批农村综合体,努力建设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城乡融合、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构建县城、中心镇、农村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相协调的新型城乡体系,尽快形成城乡统筹、产村相融、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引导农户适度集中居住,形成农村综合体的基础载体;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农村综合体持续发展支撑;加快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增强新农村综合体功能;着力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促进农村综合体社区建设;切实做好环境治理和保护,提高农村综合体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七)保障乡镇建设用地。一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二是认真清理空心村、工矿、砖瓦窑废弃地,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努力实现“城增村减”、集约利用土地,着力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三是认真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不断加大建设用地储备数量;四是加强拍卖集镇的国有土地,快速回拢资金建设基础设施。

(八)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到乡镇建房购房。在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统一建筑设计、统一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引导农村有条件的居民到乡镇或中心村自建住房。农村居民到小集镇建购住宅,对自愿退出旧宅基地进行整理复垦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补偿,奖补经费可从使用“城增村减”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产生的级差收益中列支;同时可享受政府对农村居民建房的各种补助政策。进镇经商、创业和投资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户,可享受建房住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扶持政策。

(九)创新房地产开发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集镇房地产市场,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乡镇开展房地产成片综合开发;支持乡镇商品住房消费,促进乡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对乡镇房地产开发建设相关规费,凡符合国家、省、州减免政策规定的给予减免。

(十)搭建融资平台。一是加快乡镇国有土地的开发力度,促使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将资金用于发展建设,来优化和提升集镇功能。二是引进民间资金参与建设,大胆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打破公共设施建设上的各种垄断,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条件和准入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无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实行有偿使用,积极引导农民、企业向集镇聚集,逐步建立起个人参与集镇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实现小集镇自我扩张、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十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透明规范的乡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对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融资、综合开发、滚动发展。引导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乡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体系,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将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产权“三权”作为农村抵押贷款融资抵押物,拓宽农民贷款融资渠道。完善住房按揭和抵押贷款的各项配套政策,开展农民和农民工住房贷款业务,为乡镇居民扩大消费提供融资便利。

(十二)创新管理体制。一是在理顺职能的基础上进行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集镇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二是健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督促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组建机构,落实专职人员,使其保持稳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现从随机管理到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理的转变,努力把乡镇建设成为干净整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是城市建设的补充,是地方乡镇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城镇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提高对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小城镇建设进程,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参考文献:

[1] 王克强、马祖琦、石忆邵.城市规划原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 张京祥\罗震东.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3]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建设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及早进行职业规划,了解就业市场,进行职业定位,克服就业难,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系为例,就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1.职业生涯规划及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某项职业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虽然是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职业规划也是个体的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

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我们常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个体的人生目标是多样的:生活质量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对外界影响力目标、人际环境等社会目标……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交织影响,而职业发展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引起成就与挫折、愉快与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响着生命的质量。

2.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目前从全国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得还很不够。在我国的高校中,70%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指导,大部分学生对企业规划了解非常肤浅,真正能做出实际规划的学生不到10%。高职院校学生在三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也学会了不少专业技能,但是拥有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见得就满足了单位的需要,我们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同样会遇到种种难题,比如社交能力不足、缺乏经验、择业观念不合理等等也造成了很多大学生不好就业。再联想到我国如今的就业形势,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帮助他们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准确定位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扬长避短,发挥职业竞争力;提升个人实力,获得长期职业发展优势;加快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满意度,使事业成功最大化。

3.现代农业工程系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

3.1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调查

通过调查,新生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而且只有36.5%的同学对自己未来三到五年有明确的发展计划。因此,需要加强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50%以上的同学对基本就业程序不了解,而对于这些疑惑,只有不到10%的同学表示能够自己解决,这就为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加强对新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相关内容的教育,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切实需要,从而帮助同学们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赢得更多精彩。

3.2举办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为了帮助我系大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理念和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从更深层次提高就业竞争力,根据学院要求精神,结合我系实际情况,举办了我系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大赛主题:规划精彩人生,打造锦绣前程。我系在校大学生2011级、2012级自愿参赛,2013级全部参加,参赛面2011级、2012级20%,2013级达到100%。比赛历时半年,经过参加培训、报名、个人职业规划设计书初选、复选、决赛等环节,共有102名学生获奖,12名同学获得“职业规划之星”荣誉称号,通过参赛,同学们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明确了自己大学三年的努力目标,初步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收到良好效果。

4.高职院校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建议

4.1大力宣传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企业用人观念。我们必须通过理论、舆论等宣传国家现状与社会需求,对高职高专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从而使社会接纳高职高专毕业生。从而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2成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研室。做到有人员、有场地、有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全方位的服务。应经常对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作大量深入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与各专业相关的行业规模发展趋势、技术状况、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详细了解生产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论证,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设置专业和课程,做到专业能上能下,能大能小,有需就上,无需就下。

4.3认真贯彻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一是要搞好教学基础建设,即专业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培训基地建设;二是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定有关高职高专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管理、依法治教治学,保证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三是学校要加强学风建设,真正提高办学质量。

建立具有高职高专特色,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目的性更强,签约率更高。要注意无形市场的建立,包括建立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通过多种方式与用人单位联系和合作,保证人才培养与用人的统一。

篇4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02-02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是20世纪三大教学理念之一,该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是基于一个假设:个体犹如一粒种子,只要外部环境适当,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个体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而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基于这种观念,人本主义教学观的重点,便是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使学习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如何发展个人对世界意义的形成,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在人本主义教学观看来,真正的学习是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相互贯通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学习材料的被动接受。学习过程不仅是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能真正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该学习理念与只重视环境刺激、外显行为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只重视认知发展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它更加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注重研究健康的、完整的人。这一理论的焦点在于如何转化和应用自己的创造性。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强调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功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也正是该理论的应用价值所在。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日渐成熟,像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21世纪初,我国才实施推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育部在2007年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提到,各级高等院校要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总体来讲,我国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处在学习和摸索阶段,该课程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本土化等方面做得仍不够到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基于此,本文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一、课程教学理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对于“人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该理论认为无非是为了实现自我的需要,强调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人际关系,这无疑对克服传统教学忽视培养学生个性、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等弊端非常有利。因此,帮助学生自我实现,应成为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当前,我国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理念仍主要体现为偏重于就业安置,提高就业率,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就业质量关注较少。多数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与学仍是传统的理论灌输,而对于如何选择与接受相关的就业信息,以及进行真实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则重视不够。在保证和提高就业率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普遍做法是“先就业,再择业”,这也是很多学生的选择。而这样的做法无疑会造成毕业生的短期就业,很难在用人单位扎根存活。

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呼吁高校应切实为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定好位、选准点,而不应只为提高就业率,就一味把学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而正确地进行就业定位,则主要依赖高校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多重目标,不仅在于培养职业意识,宣传就业政策,而且在于传授择业技巧,指点成才之路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

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认为学习并不只受外部环境的支配,学习者可自主发动学习,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成为学习者自己的学习。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提供现实的,且与所教课程相关的问题与环境,并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动机,促使其进行探究学习。由于要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教学内容必须是学习者感兴趣的,并能够引起其自主发动与选择。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课程自身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而非简单机械化的组织。教学内容的组织协调需要充分考虑各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需要,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明确大学一至四年级各阶段的教学任务,根据不同年级发展要求和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安排情况来制订完整的教学规划,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而非一个教学内容模板。此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太单一,应该全面考虑加强学生的就业导向,如求职心理、自主创业指导等,而非单纯地偏重教育性指导,忽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指导的形式上要加强实践操作性环节,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指导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教师主动教学和学生参与实践两者的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传达着教学的价值理念,体现着教学的内容,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中教材建设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殊性,全面、长期、稳定、适用的教材很难实现,并且教材建设的层次性和内容板块的完整性也是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有关的文件学习、网络信息搜索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大纲、讲义等,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篇5

【关键词】校园电子商务,可行性研究,设计规划

一、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一)大量闲置二手商品需求。每年的毕业季,也是一年一度的二手商品交易盛会。时间大多在5月至7月,6月下旬达。此时正是非毕业生最忙的时候,他们正准备四、六级考试和期末考试,也恰好是下学期的教材征订时期,这时大多学生对旧教材有所需求,还有大量低价的电子、生活用品,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眼球。但由于忙于考试和期末经济紧张,很多东西都被破烂收购者囊裹而走。

一方有闲置的物品,另一方则存在隐性或主动的需求。试想如果有一个校园电子商务网系统提供平台,这样不是能够更加有利于资源的分配和整合么?这些都给校园电子商务提供了无限商机。信息是否能够顺畅地在供需双方之间流动非常关键,对校园电子商务而言,其自身的信息传播优势:经济、集中、相互反馈,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难题。

(二)校园网络订餐需求。近20年在家生活形成的饮食习惯,使大学生入校后很难改变饮食上的口味选择,学生常常抱怨食堂伙食太差,学校周围的饮食店、小吃店、风味饮食摊却因物美价廉赢得广大市场。另外现在上网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废寝忘食。即使不常上网的大学生也大都喜欢晚睡晚起。尤其是在周末,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经常错过学校食堂的就餐时间,于是很需要一个方便的方式能够满足他们这种不定时就餐的需求。

而网络订餐方便快捷,还可以送餐上门。如果将网络订餐作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电子商务的经营项目,与学校周围的餐馆建立订餐业务,一定能吸引学生消费群体,打造网站人气,为网站的综合发展做宣传,更好地搭建校园电子商务平台。

(三)旅游订购需求。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很多大学生热衷于外出旅游。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旅游消费高居榜首。在多个专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4%的大学生在假期参加过旅游。有40.4%的学生平均每次旅游花费在500元以上,其中花费在1000元以上的占34.9%。学生集体旅游,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另外还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长自己的见识,因此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电子商务平台可联合校办企业—东亚旅行社来承揽此项业务,提高校园电子商务网站的知名度,甚至吸引校园周边市民也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

(四)网上超市需求。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距离城市中心商业区距离较远,且校内超市价格也普遍比市区内的超市价格高,对学生的购物消费造成了一定的制约。这为校园网上超市的出现提供了契机,一方面可以吸引各大商家加盟,平衡食品、日用品价格,还可以创建校园电子商务品牌旗舰店,出售生活用品,小到零食、饮料、玩具、学习用品、蛋糕、鲜花。大到电子产品、电脑耗材、电脑软件、学习工具等。比如说电脑、手机、电子词典等都是校园热卖产品。在高校内。旅游、电脑、手机、恋爱可以称作是大学生的四大消费,消费额度早已超过了日常吃饭和购买学习用品的花费。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店,锻炼自己的经营能力。特别是对于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这将是一个挑战和锻炼的机会。

(五)大学洗衣信息需求。

目前集体宿舍的洗衣问题一直是个让年轻人挠头的难题。买个洗衣机开销不小,而且只能搁在走廊里,你用他用很快就坏了。老是将衣服拿到外面的洗衣店去洗,不仅麻烦,而且显得过于奢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平台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后勤公司联合打造校园电子商务网络洗衣房,派专人管理,提供免费上门取送服务,让利于学生,并且有利于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校园电子商务设计规划

(一)员工规划。选拔一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加入到校园电子商务体系中,负责校园电子商务系统运转所需的系统维护、后台管理、物流配送、财务等环节的工作,根据体系中各环节的任务和要求进行技术培训,组成小组,分配任务,定期检查。

(二)系统模块设计规划。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和需求分析,实用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技术,分模块分需求组建系统。

(三)配送设计规划。电子商务配送可以结合本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充分利用校园内优势,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的成员也可由贫困生组成,给他们勤工助学的机会。

(四)支付流程设计。1、可以与总务后勤部门联系加入校园卡联盟系统,利用一卡通实现费用转移。2、可以采用国内比较成熟的电子支付平台(如支付宝)来实现。

(五)广告设计方案。现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要让学院广大师生接受校园电子商务,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以改变传统观念。可通过宣传单、校园宣传栏等,在短期内提高网站的知名度;还可通过BBS布告的张贴及讨论区的互动将信息瞬间传遍校园。

综上所述,校园电子商务是网页设计训练项目的重要项目,为大学生校园创业提供优良机遇,具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和完整的可行性,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设计与推进。

参考文献:

[1]冯芸.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R].2011年1月.

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 专业综合改革 管理模式 拓扑图 交流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值得探讨的课题[1-4]。我校从2009年7月开始实施“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传统的大四两个学期拆分为三个小学期,第一、二个小学期中还包含两段实习、就业休假阶段,7月进入第一小学期,利用暑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10月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后,学生即可着手就业与考研。为了能够使第四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在部分专业进行了专业综合改革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有益的

体会。

1 优化专业结构,明确课程之间关联

由学院学术委员会与企业专家根据我校厚基础、宽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规划,以及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研究专业之间、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方案,论证教学资源、人力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和依据,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依据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师经集体讨论后,绘制课程关联拓扑图;成立课程建设教师组,研讨并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在此过程中,对于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的课程,须向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咨询,获取建议,对于与考研、就业关系密切的课程,还须与大四学生座谈,获取建议。依据课程关联拓扑图及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授课计划,依据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及课程授课计划确定实验实训授课计划。

将课程关联拓扑图、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发给学生,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由校内任课教师与企业培训教师共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作出评价,作为进一步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重要参考。专业教学规范的制订流程框图如图1所示。

2 规范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实创能力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以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教学为核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工程实践和科研前沿,让学生参与到“产学研”的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并能够提出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毕业设计实行导师组制(至少3位指导教师),介入科研,设计真题。

按照河北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划,制定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数量与实习学生数量相符的工程实际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并在不涉及企业技术机密的前提下提供毕业设计所需的相关工程技术

资料。

成立实训中心管理工作组和科技创新工作组,指导学生会科技创新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训中心进行监管,对各类科技竞赛进行动员、宣讲、组织、培训,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讲座,进行经验交流,以赛促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协助精神;建立实训中心开放管理制度,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和实验设备,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学习权;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固定实验时间与浮动实验时间相结合,除完成必须的教学实验任务外,根据专业要求和学习兴趣选做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特别是对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实训实验室优先开放,并提供技术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实施流程框图如图2所示。

3 加强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校企双方建立联动的联系和交流机制,在每届学生开始到企业实习前,组织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针对当届学生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层次的教学交流与研讨,共同制订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实习实训计划,以保证企业实习和实训达到培养目标和标准的要求。

专业教研室、实验室及实践实训中心制订教学人员培养与培训计划,支持专职实训技术人员通过继续学习和深造,不断提高业务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选派实训教师参加与实践教学相关的进修和培训;对于企业兼职教师,在实践实训中心的安排下定期开展基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建立专任教师、实验教师、培训教师、学生之间长效沟通机制,专任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实验教师、培训教师鼓励学生面对面提问、探讨;以科技竞赛的队员选拔、组队、经验交流为契机,建立高低年级学生之间团结、和谐的交流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师生全方位、多渠道交流与沟通机制结构框图如图3

所示。

4 结语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考虑学校外部环境的影响,面向社会人才需求,针对学校过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大的系统的改革,形成了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反映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相应的专业综合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还要通过自我认知和社会反馈两个维度,加强改革实效性的评价,以提高整个系统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杨方,袁胜发.通过科技创新实践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1):65-66.

[2] 黄道平,胥布工,乔连芝.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2):11-12.

[3] 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2-15.

[4] 周合兵,黄晓波,沈文淮,等.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4-7.

篇7

[关键词] 数字媒体 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

一、引言

数字媒体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有“朝阳产业”之称,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在目前的计算机数字媒体专业方面,在网络动画与游戏、网络应用、应用软件、网络视频与语音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对数字媒体技术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巨大。随着互联网末端接入宽带技术的不断突破,集文字、图片以及音频、视频信息为一体的立体内容产品将成为网上的主流信息产品。面对网络等数字媒体迅猛发展,传统的计算机从业人员不相适应的新形势,在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增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属必要,其市场需求前景十分广阔。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主要在动漫业、游戏业、视频监控业、影视娱乐业、网络业、出版业等几个领域。浙江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经济发达省份,具有许多文化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迫切需要既通晓数字媒体技术,又擅长艺术设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浙江要打造文化大省,杭州要打造动漫之都,要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急需培养大量数字媒体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因此,尽快培养出既通晓数字媒体技术,又擅长艺术设计的高级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是建设文化大省的迫切需要。

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申报与开办是根据浙江省产业结构发展与我校学科建设规划的需要,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为了满足浙江省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不断增长的需求。隶属体制改变后,我校成为浙江省和教育部共建、以浙江省为主的院校,因此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数字媒体包括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两方面,是理工与艺术相交融的学科。我校是以理工科为背景,兼及艺术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大学。信电学院目前已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又可以结合艺术设计学院和文化传播学院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近两年来,又有针对性地引进了一批既通晓数字媒体技术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可以胜任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已具备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师资条件。可以说,申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我校的优势所在,也是我校对建设经济文化大省义不容辞的职责。

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都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设置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我校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条件已完全具备。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和创建专业的准备工作,2006年提出申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07年3月,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增设数字媒体技术,并于当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四年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目前已经招收2007、2008、2009共三届本科生,共198人。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艺术素养,系统地掌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精通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数字媒体综合开发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电影厂、广告公司、游戏制作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等从事数字媒体设计制作、兼通艺术和技术的复合型的高级人才。本专业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数字媒体设计制作能力的兼通艺术和技术的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三、专业建设计划及实施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规划要求和全国高等学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指导目录,同时借鉴国内其它高校的专业办学经验,我们制定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计划,具体包括《浙江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规划》、《浙江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浙江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计划》、《浙江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计划》,这些建设计划涉及到专业建设的目标、措施以及支持等各个方面,对专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自成立之初就为专业发展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计划,为了确保该计划的顺利实施,本专业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内容涵盖了专业建设计划的各个方面,即招生计划、实验室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等。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特色,科学合理的制定了教学培养计划,并聘请校外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专家对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同时,我们根据社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数字媒体体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及改革发展需要,每年对教学培养计划进行修订,科学规划课程体系,注重基础平台的建设,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合理安排各课程的先后顺序,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并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还积极到国内其它大学学习、参观、交流,积累、借鉴办学经验。

2.我校数字媒体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国内与国外培养并重的原则,通过引进、培养和整合,目前共有教师20名,其中教授3名,占15%,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10名,占50%,讲师7名,占35%。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人数13位,占65%,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位,占50%,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100%。这是一支年轻而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并且已经在数字媒体技术或相关领域取得了较好成绩,这为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积极开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的校级教改课题《基于提高大学生实践、就业能力的《图象处理及网页制作》教学模式研究》、《研发创新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等7项。这些课题的实施将加深我们对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今后更合理、科学的设置本专业的课程和实施数字媒体技术的特色。本专业有多个课程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数字图像分析与艺术化处理》、《非线性编辑》等重点课程正在建设,目前,正在申报数字娱乐系列课程建设。

4.从新专业成立开始,学校对新专业建设有专项经费支持,用于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相关图书资料购买以及相应的师资交流、培训,确保专业教学需要。两年多来,已投入新专业实验室设备经费40万元,新专业建设经费8万;2008年,数字媒体专业成功申报并获得浙江省财政厅实验室专项资金110.54万资助,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利用政府投资重点建设视频音频采集、视频音频编辑处理与特效技术、三维动画与网络游戏等专业实验分室,建设的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能使学生接受从数字媒体原始信息的采集,数字媒体的早期设计制作、中期加工处理到数字媒体的后期合成制作及完善整个工程实践训练,可接受本专业学生学习消化专业知识,进行学科竞赛,从事科研活动和进行毕业设计;也可接收其他专业学生学习新媒体知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可面向下沙高教园区广大学生采用多样形式(租赁、代做和公益性)有步骤、分阶段提供新媒体制作实践舞台和必要的学习科研活动场所和机会。

WebQuest教学模式的实践证明,该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也能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当然,基于WebQuest教学模式有其自身优势之外,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1)WebQuest对硬件与网络要求较高;(2)网络资源非常丰富,资料良莠不齐,网络资料的正确性无法保障;(3)WebQuest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认知水平较高,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等。

总之,作为一种新的基于WebQuest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与改革,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与学习的必然趋向,为学生将来从事信息化社会的工作,生活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家傅.运作WebQuest模板的教学设计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4,(6):77-79.

[2]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代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

篇8

一、“真人教育”理念体系

“真人教育”,指通过本真教育培养时代真人。而所谓本真教育,就是对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超越的教育,是回归教育本源,皈依教育本质,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需求与成长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的教育。

“真人教育”之“真”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从事物的本源上去理解,强调“本体真”,即“真人”具有真品格,坚持本色的自我、真实的自我;二是从“真”与“假、伪”的对立上去理解,强调“外在真”,即“真人”致力于求真,不懈追求真知识、真本领。因此,“真人教育”的内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真人教育”是从儿童主体的真实性出发,促进主体真实发展的教育,主张开放的育人途径,关注孩子的真实需求,尊重孩子的自由人格,还孩子以天性。其二,“真人教育”是教人求真的教育,主张传道真知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际中,从社会实践中追求真理,以科学精神探寻真知识,掌握真本领,解决实际问题。总的来说,“真人教育”从“本体真”与“外在真”两方面对“真人”做出了具体要求,旨在培养具有真品格、真知识、真本领的内外兼修的时代“真人”。

二、“真人教育”创生行动

1. 基于“真人教育”的课程建设行动

我校致力于课程的整合与改革,构建“至诚至真・砺励真人”大课程观。

“真人教育”课程坚守“诚”与“真”的目标,以课程为载体进行文化熏陶、活动磨炼、实践体验、探究学习、综合打造,落实“四敢四善”的具体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真、善、美”品质、“知、行、意”合一的“真人学子”。

我们依据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要求,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建构“真人教育”的《学科文化拓展课程》《励真校园环境课程》《龙狮精武文化课程》《至真至诚创新课程》四个系列共16个课程板块,约33门课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发与实施。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我们建构起学校“真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真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学生在这里能够体验到文武双修、德艺双馨的教育,有利于实现“和而不同,群生共长”的教育愿景。

2. 基于“真人教育”的课堂改进行动

学校以“真教真研,互助互动”为课堂理念,“真研”中的“真”指精、细、深,“研”指研学生,研教材,研背景;强调教学前,教师以及年级备课组要对学生的学情、个性特点、学习氛围、学习教材、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真教”中的“真”是指减、简、兼,“教”是指自教,互教,导教;强调教学时,教师要减少自己的讲课时间,简化教学内容,兼容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转变学习与教学理念,让导学成为常态。“互助”是指补充,融合,支撑,强调在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到考试课程与非考试课程的融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补充,生本课程与师本课程的共生。“互动”是指灵活、动态、弹性,强调在课程实施时,要考虑到时间弹性、形式灵活、模式动态的课程实施模式。

在课堂改革中,学校倡导“和而不同”,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和”――小组合作,着眼于“不同”――良性竞争,你追我赶、共同成长,养成考学善思的学风;而教师则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点”,采用不同的后教策略,发挥画龙点睛的教风,提高课学质量。基于此,学校逐渐构建了“三导四学・智慧课堂”研学后教课堂改革模式,推进真实、朴实、扎实的“本真课堂”。与此同时,为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课堂改革中,各学科围绕不同主题开展课堂改革,如语文科组的《小学语文阳光课堂实践研究》、数学科组的《小学数学学科问题解决“后教策略”的案例研究》等。

3. 基于“真人教育”的德育创新行动

“真人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学校德育,以“至真至诚,互助互动”为行动导向,致力于培养学生要做天性纯真、率性明朗的真人,乐做品行真诚、崇善尚美的真人,爱做探求真知、追求真理的真人,愿做知行统一、内外兼修的真人,即培养“四敢四善时代真人”。

我们以广州市阳光评价实验学校、番禺区幸福教育实验学校为契机,通过四大品牌活动(“心之感恩”校园活动、“诚信伴我行”体验月活动、“尚善尚美”系列活动、真人宣誓系列活动)、五大节日活动(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辩论节,艺术节)、“真情・真艺・真知”小真人评选活动、龙狮特色活动,构建了富有生长气息的、人文气息的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真正让德育走向人本,走向心灵,走向温馨,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彰显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 基于“真人教育”的文化建设行动

我们学校植入了钟村具有悠久历史的龙狮文化,以龙狮文化为载体建构学校文化,强化学校的本真教育特色,教会学生敢为人先,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通过一个物象化的龙狮文化校园环境,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其人生价值。

篇9

关键词: 体育学院 素质培养 社会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

衡水学院体育学院在近七年的发展过程中,遵循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秉承“守正出新”的校训,坚持“进步教育”和“创新教育”,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质量为根本,以措施为保证,以需求为动力,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重特色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多能一专”,培养标准中坚持“三基本、六会”,严把出口关,使得毕业生达到较高的标准,得到社会的肯定。

1.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我院坚持强化实践教学、以学生实践能力促进教学的发展道路,坚持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实习、参加省市比赛的裁判工作等手段,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综合水平,使学生基本技能过硬,能够胜任各种体育师资,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1.1我系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注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的能力,并随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成果渗透在教学工作中。

1.2在教学改革中,改进考核、考试方法,注重训练学生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3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衡水市所有各级各项竞赛都有我院专业师生参与主要工作,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好评,既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本专业毕业生择业意向有所变化,为此,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建设(增加课程类别),充实教学内容,确保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达到信息化、质量化、规格化,以及复合社会和事业发展的新兴人才的需求。

我院系与京、唐体育俱乐部签署实习就业基地,河北省中小学、大中小城市的体育健身会所、社区健身指导、体育商品销售、企事业单位成为体育教育的就业新热点。但是仍存在着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数量较少、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不足、图书资料室和基础实验室不足等问题。

3.建设体育教育特色专业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在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在我省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具备以教师教育为主,拓展教育领域的特色专业。体育教育建设总目标及预期成果是“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教材建设、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管理与创新、课程结构与设置等方面在全省同类院校中达到较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色鲜明,在全省同类院校处于领先水平,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育专业高级专门人才与人力资源保障。

3.1着重明确以体育特色专业为核心的体育通识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重点是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调整、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某些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3.2着重以体育特色专业为核心的体育通识的教学条件建设,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及图书资料建设,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3.3着重以体育特色专业为核心的体育通识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调整师资队伍的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重点是学科建设带头人和梯队建设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及引进,师资队伍建设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3.4着重以体育特色专业为核心的体育通识的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重点是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某些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4.体育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

4.1着重明确体育教育特色专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重点是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调整、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

4.2着重教学条件建设,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及图书资料建设。

4.3着重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调整师资队伍的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重点是专业带头人和梯队建设,以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师资队伍建设。

4.4着重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重点是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5.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包括专业带头人、学缘、学历、职称、年龄及专业梯队等本科教育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师资队伍,因此,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学术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本科教育建设规划的重要保障。

5.1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进、调入、培养中青年硕士、博士和高职称人才,每年引进、调入、培养中青年硕士、博士和高职称人才,建设一支本科教育精良的师资队伍。

5.2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建立创新能力学科带头人开发、培养计划。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他们组建教学、学术团队,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建立学科带头人培养体系,在项目经费使用上有支配权,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的购置有优先权。

5.3体育教育特色专业,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进、调入、培养中青年硕士、博士和高职称人才,每年引进、调入、培养中青年硕士、博士和高职称人才,并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建立本专业带头人开发、培养计划,建设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2]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8.

篇10

2013年7月15日,北京市召开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总结会。会议全面总结了五年来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情况,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小学教育发展方向,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通州区政府、朝阳区教委、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本期,我们分三个版块对小学规范化建设情况作专题报道:一是北京市教委委员罗洁的综合报告;二是区县学校的经验交流;三是大家对今后发展的思考。

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从2007年10月启动,2012年底全面收官。五年来,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工作主线,统筹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十一五”和“十二五”教育规划等的贯彻落实,统筹中小学校安工程、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同步实施,统筹迎奥运、国庆60年、纪念建党90年等重大活动的教育契机,部门协同,市区合力,实现了各项预定目标,全市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整体得到提高,初步形成了“规范、均衡、优质、特色”的发展格局。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的成效和经验

1.注重建设,基本实现小学教育规范发展

五年来,我们通过加强硬件、队伍、制度三项建设,实现了学校办学条件、干部教师素质、教育管理水平三个方面的显著提高。下面一组数据充分体现了五年来小学教育发展的可喜变化。

从办学条件来看,累计投入192.5亿元,完成648所小学762个校址加固改造,新增专业教室3267个,实现计算机配置每10人一台,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在专用教室建设、教育教学设施、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主要项目达标率为94.07%。

从干部教师来看,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校长高级研修班、名校长工作室等系列举措,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44.0%提高到81.7%,管理干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59.5%上升到87.3%,正职校长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5.5%。

从制度建设来看,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测、课程教材管理、学校发展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监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积极推动现代学校建设。

2.加大统筹,加快推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五年来,我们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责任书,建立目标约束机制,强化市、区两级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布局调整、教育公平、管理方式等三方面统筹力度,不断缩小城乡、区县和校际差距。

一是优化教育布局,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启动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小学建设规划,实现城镇新建、改建居民小区小学教育配套建设与居民区建设同步进行。新建小学45所,撤并规模小、条件差的学校,全市小学从2007年的1235所调整到目前的1081所。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水平。坚持“两为主”政策,2012年公办小学接收随迁子女28.6万,占比达74.7%,比2007年接收比例提高约10个百分点。各区县积极探索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如朝阳区采取政府委托办学形式,海淀区采取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丰台、石景山、房山则大力推动随迁子女融入教育。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通过引入城区名校、城乡手拉手、“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试点、数字化应用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和城镇教育相对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如朝阳、通州、大兴、平谷等区县集中引入和建设一批优质小学分校,延庆县26所小学与市区59所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东城、西城、海淀等区深化“学区化”“校区制”“学校联盟”等办学模式。

3.强化质量,不断促进小学教育优质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育人为本,着眼于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强化导向”“减轻负担”“拓展平台”上下力气,营造素质教育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素质教育评价导向。构建符合首都教育发展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制度。制定《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个体收获等方面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率先实施小学减负行动,从专题调研到经验挖掘,从全面梳理到难点突破,分年度、有侧重地稳步推进小学减负工作,着力构建减负工作长效机制,“高效课堂”构建成效明显,东城、西城、大兴、顺义等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典型。

三是拓展学生全面发展平台。面向所有小学生搭建普惠性发展平台,拥有1276家资源单位的社会大课堂和每年两亿元投入的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为实践育人拓展了空间;面向部分学有所长的小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如雏鹰计划、金帆艺术团、金鹏科技团等;面向特殊需要群体搭建成果共享、倾斜支持的平台,如牵手计划、融合计划等。

4.释放活力,努力推动小学教育特色发展

五年来,我们抓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办学方式等关键环节,结合首都教育实际,积极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助推小学教育实现特色发展。

一是课程体系建设形成首都特色。落实国家课程,优化地方课程,丰富校本课程,分阶段、分层次推动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市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等6大类专题教育课程,以及《北京精神》等特色地方课程;区县开发出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地方课程,如东城蓝天博览课、昌平区的爱家乡系列乡土课程等;各小学开发出种类丰富、精彩纷呈的校本课程。

二是课堂教学改革体现区域特色。全市组织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培训、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农村教学集体视导,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测,积极探索建立学科教学标准。各区县多角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如石景山区推进绿色课堂改进行动;房山区提出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聚焦学生;门头沟区采用小片联动、跟踪培训、校本教研、骨干送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改革。

三是小学办学品质彰显学校特色。鼓励学校大胆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管理方式和教学形式,实现“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海淀区的“绽放计划”、怀柔区的“阳光教育”、燕山的“燕翔行动”都是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密云等8个远郊区县与首师大建立“区域教育合作项目”,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五年来,陆续推出一批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体育艺术项目传统校、百年历史老校等特色学校。

经过五年的建设,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从全市来看,城乡教育布局得到优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经费投入大大增加,生均经费比2007年翻一番,为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扎实基础;从区县来看,区域教育更加适应区域整体发展,区域教育发展活力得到激发,“精致教育”、“阳光教育”等区域特色显现,11个区县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学校来看,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学历层次实现飞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从学生来看,学生发展平台和空间得到拓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在近年来的全国教育质量监测和参加国庆游行等重大活动中,首都中小学生均表现出色。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让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一是坚持软硬并举、内涵发展的正确工作导向;二是坚持行政主导、部门联动的有效工作机制;三是坚持制度先行、政策引领的可靠制度保障;四是坚持顶层设计、目标管理的可行推进路径;五是坚持项目带动、展示交流的有效实施策略。

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小学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把握新时期首都小学教育的工作要求,如何认清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如何回应小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小学教育能否持续科学发展。

1.准确把握小学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做好小学教育工作、发展好小学教育,必须要从人的成长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从小学教育的基本地位、学段特点、教育性质出发,把握好小学教育的工作要求。

从基本地位来看,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无论是学习年限、学生规模、学校数量,还是教师总量都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和重中之重,是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全面发展、幸福生活奠基的重要阶段。

从学段特点来看,小学教育处于幼儿园和初中的中间阶段,起着重要的上下衔接作用,必须充分考虑与前后学段的连贯性。这个阶段学科门类少,课程综合性强,应试压力小,德智体美易于有机融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教育性质来看,小学教育属于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有法律规定、政策性强,必须强化政府保障,体现普惠公平,必须建立和完善小学教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2.客观认识小学教育当前面临的形势

科学研判形势、客观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形势,是我们做好决策、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推动小学教育发展,必须要认清四个方面的形势。

一是生源持续增长,形势非常严峻,维护教育和谐稳定任务很重。从可预见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前小学生源持续增长的势头将会延续到2020年,而且每年的绝对数量也在增长。就目前全市小学学位来看,还存在较大缺口,这将直接影响首都教育的和谐稳定。

二是热点难点问题仍然集中突出,短期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从近几年的工作实际来看,不管是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还是择校问题、减负问题,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小学阶段。由于这些问题成因复杂、牵涉头绪多,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如何缓解这些棘手问题考验我们的智慧。

三是城市化快速推进,局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仍然突出。与全国许多地区相比,北京的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的教育布局和均衡状态又将被打破,出现区域性结构失衡,尤其是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这些地区的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

四是信息化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云技术引领首都教育新发展。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的推进实施,小学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如何继续在建好、用好数字学校的基础上,以信息化来带动均衡发展、实现优质发展面临考验。

3.积极回应小学教育未来的发展需求

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当前,必须把以下三方面需求积极转换成首都小学教育的发展动力。

一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需求。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责任书的要求,到2015年,我市所有区县都要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当前,要在积极组织首批11个区县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下大力气,克服困难,如期实现丰台、平谷等5个区县完成均衡发展任务,顺利通过市级评估、国家验收。

二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有研究显示,当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公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将会快速增长。2012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13686美元,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上好学”的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是随迁子女教育的保障性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需要接受小学教育的随迁子女在激增,他们的基本入学需求应予以充分保障。

系统谋划,积极推动小学教育品质全面提升

去年,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当前,全党上下正在积极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中国梦”的学习宣传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对首都基础教育来说,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对“两基”工作的要求和首都中长期教育规划的部署,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上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这也是首都小学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和主要目标。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首都小学教育既要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扩展”,更要注重品质与服务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生命质量和幸福感应成为新时期小学教育关注的价值导向,尤其要落实《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使其成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享受生活的人,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小学教育结合中小学建设、德育、体育、融合教育四个行动计划的实施,从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儿童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出发,按照“育人为本、尊重规律、转变方式、提升品质”的工作要求,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更加突出“公平、优质、特色、和谐”,以“自主学生、卓越团队、魅力学校、品质教育”为工作目标,以实施小学教育品质提升计划为工作抓手,推动小学教育科学发展,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今后,推进小学教育品质提升,将重点从公共服务保障、育人质量提升、文化品质培育、和谐生态建设等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推动标准化建设、强化供给保障、创新供给方式。制定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办学条件、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标准化,构建与完善小学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提高小学教育的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小学入学高峰带来的教育增量需求,提高对随迁子女平等接受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以数字学校为重点,积极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丰富供给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多种方式促进优质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二是注重育人质量提升,重点推进学生自主发展、多彩课程构建、智慧课堂实施和卓越教师建设。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育人模式,建立减负长效工作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更加关注体质健康,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实施“多彩课程”计划,提高小学课程的多元性、适应性、综合性与选择性。推进“智慧课堂”实践,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智慧。加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加大名优教师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力度,造就智慧型、专业化的卓越教师团队。

三是注重文化品质培育,重点推进校章制定、学校文化和魅力学校建设。深入推进小学校章制定与实施,完善学校管理,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大力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倡导文化育人、文化立校,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特色,推出一批学校文化示范校。以“课堂深受学生好评、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学校深受学生喜欢”为基本标准,引导学校争创“魅力学校”,提升首都小学教育的影响力、美誉度和竞争力。

篇11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教师 分类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34—04

[作者简介]曾茂林,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广东湛江 524048)

曾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亨利·罗索夫斯基认为:“保持和提高学校声誉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善教师队伍的质量。”而改善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质量的关键,则是围绕凸显师范本色和特色建设需要,分类开展教师专业化工作。

一、分类专业化的必要性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具有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这一权威界定突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终身性、自主性和教育专业性,但是还没有涉及高校教师学科专业的高水平特征。实际上,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是以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化为前提的。

(一)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能,高水平的学科研究能力则是其区别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最大特点。一方面,高校教师专业化要求高师教师付出较为持久的学习和研究时间,才能达到扎牢本门学科基础的目标,这就需要采取按学科分类的专业化路径。另一方面,地方高师的师范本色决定了必须强化教师的教学专业化。即通过教育类理论、技能和实践课程的学习,获得“如何教”的知识、技能。高师教师专业实践性强,除了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专业化知识外,更关键的还要具备相应行业的实践经验,教学中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教学做”合一的专业化(指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指导学生学习的专业化、引领学生操作的专业化)教学水平。从高师教师学科专业化的高水平特性及其对应的行业生产和教学实践经验形成的长期性可知,其不可能像小学教师那样凭借过硬的教学专业化水平,就能在多门学科中熟练地开展教学工作,成为教学多面手。高师教师需要专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专业化的有机结合,这不仅需要高校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而且还需要地方高师院校提供其对口实践的基地和教学岗位、科研平台等条件。因此,高师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根据教师学科基础、背景经验,结合学校岗位实践分类实施。

(二)地方高师目标定位和特色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目标的定位,主要是为当地培养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应用型人才。因此,师范院校首先必须抓好师范本色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高师课堂教学能手,同时还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大学生指导教师队伍。在当今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巨大的办学环境下,地方高师院校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针对师范特色强化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更需要围绕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现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实践路径。地方高师院校的特色建设,一是在优势专业中打造出特色学科。如高师院校的教育、心理、音乐、美术等专业,就具有理工科院校所没有的优势。抓住其中一两个学科,从科研和教学的高水平专业化人手,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科研一教学”一体化的名师,就相对容易建成特色学科。二是地方文化造成的研究特色,如四川师大的巴蜀文化研究。但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形成,还需要在对比国内外师范院校特色之后,根据本校资源优势找准自身立足之“本”和特色创新点,再以特色创新愿景为指南,围绕特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分类设立有助于教师发挥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机构和相应的实践岗位。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分类专业化的成长,汇聚特色建设所需的研究人才,组成项目攻坚和新课程开发团队,而且还有利于学校争得国家一级的大项目,实现硕士、博士学位点的建设目标。形成了这样分类明确、学科特色显著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课堂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也会因此大大提高,从而确保对学生知识教育、技能训练和指导管理的专业化,并最终以专业质量过硬的毕业生凸显服务地方定位目标的实现。

(三)现有岗位设置的需要

一般讲,地方高师所设立的研究机构和岗位主要体现服务地方、注重应用理论研究的特点。就我国地方高师院校看,设立的教育类机构主要有:担负中小教师培训任务的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发中心、相关师范类二级学院等,其特色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即使是理论创新也多限于地方文化与民族特色的创新,这是由其物质和人力资源、实践条件局限导致的。就教师个体而言,工作岗位不仅是其展示教师专业水平的舞台,更是其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条件,这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就目前地方高师岗位设置看,主要有侧重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岗位,侧重于学生管理的政工和辅导岗位,侧重于实践操作的学科实验和教育实习指导岗位,还有少量的侧重于学术和资源开发的科研岗位,教育硕士校外兼职导师岗位等。这些岗位是根据各类人员的教育功能和担负的责任设置的,其考核标准也是按照岗位职责而定的,相关岗位人员必须围绕其岗位考核目标,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专职教师、科研人员、兼职教育硕士导师、教辅人员的岗位划分,不仅为地方高师教师分类专业化提供了现实条件,而且决定了其专业化发展必须采取与岗位划分基本对应的分类实施路径。

二、分类专业化的努力方向

首先,地方高师院校需要教学和学生指导两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确保师范本色得以彰显。其次,围绕特色建设需要,组建项目研发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两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了这四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从四个方向实现专业化发展,地方高师院校本色加特色的打造也就有了师资保障。

(一)分类专业化的共性素质要求

高师教师分类专业化中,除了需要具备教师专业化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学组织和语言文字表达、板书等专业技能,开展教学实践的条件性知识等教师专业化共性素质外,作为高校教师还需要具有学术更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在高师教师的专业化结构要素中,学科专业水平是其所具有的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内专业化程度的标志。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运用其专业化的学科理论来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所表现出的是其作为“应用性专家”的专业化水平。而当其将自己研发或新技术运用中创新的教育资源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课程或教学模式创新所展示出的智能体系,则构成了其教学专业化的要素。这样,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既要担负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推动当地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任,又要具有教育创新的精神,善于将知识和技术创新转化为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创新。可见“学术性、教育性、社会性和创新性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状态特征”,也是地方高师教师专业化共同追求的理想要素。

(二)凸显师范本色的教师专业化努力方向

从高校教师教育实践的角度看,在高校教师专业化的推进过程中,学科研究成为硬基点,而教育教学技能水平则成为软基点,这样的偏差在地方高师中必须予以纠正。因为地方高师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学专业化及其相关教育理论的研发应居于中心地位,而且学科研究也应跟教学专业化相一致。在地方高师院校中,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本身就是其学科研究的核心所在,是衡量其师范本色是否突出的关键。在地方高师院校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教育类专业和学科具有相对优势。在这类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建设上,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与教学专业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将教育科研成果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体化”。从事这类专业教学的教师,应围绕教学的专业化开展学科研究,即以教育理论研发和教学专业化实践技能的形成为其专业化的核心。这就需要其获得相应的中小学教学经验,形成对中小学教育深入系统的认识和体验,最好具有两门以上中小学学科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经验,才能做到以基础教育行业为依托,形成相应的实习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的专业化背景知识。而要真正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岗位经验、职业素养和发展阶段特征,就需要高师教师长期深入到中小学及其教学之中,一是向着将教育理论研究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向着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实践的研究方向努力,形成高师职业指导师的专业化知识背景。

(三)凸显特色建设的教师专业化努力方向

地方高师院校要凸显特色,需要针对教师的“学术性”进行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师院校为了成功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就需要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特长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以科研创新的方式实现其专业化特色建设。这就需要“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特色建设攻坚队伍。在这类教师专业化中,又可以分为项目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两个专业化发展方向。以创新研究项目为核心类型的教师专业化,侧重于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平。但作为地方高师教师,还担负着传播最新研究成果的责任,因此向院内师生和当地服务对象演示、讲授其最新研究成果,让他们更好地接受其新知识和技术,就成了其教师专业化需要兼顾的内容。以新的研究成果和地方特色资源为依托,开发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则不仅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搜集、组织、编排的开拓创新,而且还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实施等方面围绕特色人才培养,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这类教师是地方高师教师专业化的重点所在,也是凸显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从学科特色打造和人才培养规律考察,还需要有应用型技术专家的加盟。尤其是具有教育硕士授权点的地方高师院校,为了让教育硕士形成学科专业化的实践技能,就需要组建一支具有硕士导师专业化水准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这样的导师队伍首先必须是行业名师,他们在中小学教学上技艺超群,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或模式,训练方法上具有不断创新的特征。其专业化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加深对研究生教育特征的认识,形成具有大学教师研究特性的专业意识、专业素养。

三、分类实施专业化的有效路径

(一)建立分类专业化的平台与机制

首先,应根据办学定位分类制定教师专业化建设规划。地方高师院校应根据当前教师状况,明确教师专业化的指导思想,制定出师资建设的发展目标,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优化等方面予以具体化。同时,创新管理体制,创造出有利于学科特色建设的岗位群,以建立机构和管理机制方式将学院特色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科建设一研究机构一岗位设置”的有形链条,不仅明确专任教师学科教学专业化的责任,增强其研究与教学专业化的动力,而且制定出配套的评价、管理制度,强力推进教师学术和教学双维专业的发展。在建立相应类别教师的考评指标体系中,对负责特色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开发的教师,需相对侧重研发和创新成果的应用考评,其创新数量要有一个基本的规定。由于这部分教师较少而且多是精英,其劳动的创造力要求高,因此主要采取鼓励性评价机制。只要达到底线就给予全部工资、津贴,达到底线后实行多劳多得的奖励制度,以激发更多具有创新潜力的教师加盟。对于以教学和学生指导专业化为己任的教师,则应对其担负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有相对明确的规定,重视其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实践教学等相关方面专业化的态度与质量的考评。为了强化高师院校教师学术与教学双维专业“一体化”,地方高师院校对各类教师的考评,还应在项目研究与教学改革的结合上有所侧重,以便借助“一体化”的评价手段,实现学科理论研究与教学专业化的有机结合。

(二)立足师范本色的“双师”专业化路径

根据现有地方高师重学历和理论研究水平、轻实践操作能力的现状,应在中小学教学和行业实践技能形成的专业化上狠下功夫。一是建立专业教师定期下中小学(企业)的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去中小学跟师学艺,到行业、企业脱产集中培训。同时,让教师带着课题到教学或生产一线培训,将中小学、企业的实际问题带回高师研究,用中小学教学或生产中的研究成果充实高师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二是职业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以政工和管理、辅导人员为主体组成的学生管理辅导队伍,已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最重要的是弥补青少年感兴趣的新兴文化知识,真正做到心理上与学生同步,教育方式上达到专业化的水准,把自己打造成为学生职业素质发展和求职服务的专业化职业指导师。这就需要这类教师深入相关行业,体会业内人士的言行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让自己先成为业内人,再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有了这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发展才有依托,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指导才能走上专业化的轨道。要解决职业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还需要师范大学设置立足学科的“职业指导师教育专业”,针对行业特征培养出具有专业化指导师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此外,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上也应增加“职业指导师”系列。

(三)立足特色建设的教师专业化路径

一流研发教师的打造。由于高师特色项目建设需要理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两类教师的协同努力,因此在这两类教师专业化发展中需要有所侧重。对于立足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的少数人员,重在学术水平的提升,必须具备学科领域专家的理论基础,专业化的研究方式和知识创造技能。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教师,如新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创新类教师的专业化,则需要具有工程专家的素养和技能,形成应用项目研发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不断地具有体系性成果出现。这两类教师的专业化都需要注意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培育自身跨学科综合素质,形成将创新项目与学科整体发展结合、与教学结合的“一体化”专业发展路径。地方高师教学的突出特征,就是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创新与教学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经常以新增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方式消化理论创新,强化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拓展学生知识深度和广度。不断促进学生形成别的同类学校学生所没有的技能,最终实现以毕业生的特色彰显专业办学特色目标。因此,这类教师的专业化尤其需要重视利用特色专业科研平台,培养专业教师的特色教学能力,通过与中小学(企业)的合作,形成应用研究类特色和优势。

行业名师的专业化。为了强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高师院校需要与当地中小学、企业密切合作,从中选聘出实践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将其聘为高师院校的兼职教师。地方高师院校通过中小学教学名师和企业技师团队等,可以打造出地方高师校企联姻品牌、特色实习基地,并开发出系列富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让行业名师与院内对口专业教师合作,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切入点,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作为精品课程和教师专业化的突破口。行业名师不仅具有本行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技术,而且还应具有高师教师专业化教学的水准。为此,需要对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高师教师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形成师院内部教学能手与行业名师结对子的交流机制,让行业名师参与高师院校的科技和教学模式创新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名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地方高师教师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合作打造学校专业品牌,实现行业名师的高师教学专业化发展。

总之,高师教师学术与教学专业化的二维性,既要求其走一体化专业发展之路,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创新有机结合的专业化教师;义需要其借助分类的岗位实践富有实效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对高师院校而言,除了依靠院内教师分类的岗位实践,造就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课堂教学、大学生职业指导师四类专业化教师队伍外,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外行业名师,打造出一支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专业化技术训练师队伍。

篇12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实践价值;现实困境;实施路径;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A-0034-06

1984年,上海就启动“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验。江阴市在1997年8月由华士实验学校首开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先河,该校也是江苏省较早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九年一贯制”。随后,江阴又出现了夏港实验学校等3所由一个法人代表统领的小学、初中合并管理的学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实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机遇。

江阴市目前实际以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运行的学校共有5所。这5所学校的组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新建型的,如英桥国际学校、山湾实验学校;合并型的,如临港实验学校;混合型的,如华西实验学校、南闸实验学校。这些学校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统一协调管理,这主要由“一体型”的一贯制学校采用;一种是分部或分段管理,适用于“分离型”的一贯制学校。实践表明新建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体系、文化建构比较顺畅,学校发展态势一般较好。

近年来,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地方教育的均衡发展,许多地方创建了多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探索基础教育领域新的办学体制、机制。从国内外的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看,未来九年一贯制学校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但九年一贯制不等于“小学+初中”,如何在中小学学校教育转型中,防止“两张皮”现象的出现,亟须按照九年一贯制的特点和规律,就“小学、初中”有机衔接贯通的理想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在分析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含义、特点、实践价值和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实现6+3>9的路径以及建设高品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策略。

一、“九年一贯制”的基本含义和显著特点

(一)“九年一贯制”的基本含义

九年一贯制学校通常是指该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后可直升本校初中,“小升初”原则上不许择校流动。年级通常被设为一年级至九年级。[1]九年一贯制是基础教育l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化,小学毕业生这个概念已逐渐失去了固有的教育意义,小学与初中受教育过程的“不间断、不选拔、衔接性、一体化”符合了时展的要求。

(二)“九年一贯制”的显著特点

九年一贯制学校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在近几年已成为许多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热门趋势。这种办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贯性

首先是学生入学的一贯性。九年一贯制的学校,通常以一年级到九年级编排年级,小学毕业后用不着择校可直升本校初中。其次是学校管理的一贯性。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校管理使用一套班子,一套管理理念,学校的校训、办学愿景、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生培养目标都是九年贯通一致的,从根本上保持了基础教育的连贯性和渐进性。

2.集聚性

首先是人的集聚。九年一贯制学校有9个年级,一般规模都较大。如江阴市临港实验学校,小学部54个班,2200多名学生;初中部27个班,1100多名学生,全校教师298人。其次是物的集聚。九个年级的教学班,需要数量众多的功能教室,运动场地、校园面积都较大。集聚性能较好地发挥九年一贯制的规模效应,但也带来管理上的诸多困难。

3.发展性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内部管理能突破学段、学制的局限,学生从一年级到九年级有总体的培养目标,每个年段在总目标的引领下分层制定子目标,各层级之间的目标是连续的、递进的、发展的。学校可以一以贯之地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培养德性、学力、身心、个性等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九年一贯制”的实践价值与现实困境

(一)“九年一贯制”的实践价值

创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对整体规划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高质量地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而言:

1.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组合

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规模集聚效应,有利于教育经费和教育设施的合理配置,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2]能够依据学生培养、发展的一体性目标,开发多元丰富的课程资源,将学生九年的学习进行整体设计,对课程进行纵向融通、横向整合,为学生提供独特的成长环境和要素;能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教育资讯共享,节省办学成本,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学校办学效益。[3]

2.有助于整体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能够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凸显,有利于从整体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行“九年一贯制”有利于学校管理队伍系统地思考,提升领导力;有利于教师大跨度地全程育人,提升专业素养。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中小学教育的衔接性和连贯性,实现小学、初中考试、科研、管理的一体化,改革管理结构,增强管理效能,整体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3.有助于破解基础教育改革难题

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可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使中小学教育的衔接贯通性更加紧密,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将九年一贯制办学的本质解读为“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两翼中的一翼”[4]。一方面是供给端的转型升级,降低教育生产和培养当中的能耗,实现学生成长路径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结构性的变革,通过九年一贯制,使学生的成长路径变得多元化。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既能有效缓解学生择校与升学的压力,也能从根本上突破学段、学制的局限,避免由于分段带来的升学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保持义务教育的系统性、渐进性、连贯性和科学性,成为破解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难题的一种教育体系。

(二)“九年一贯制”的现实困境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一些九年一贯制学校存在难以真正“一贯”起来的现实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不仅使九年一贯制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还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理念不同、文化冲突、管理困难等诸多矛盾,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校的健康发展。以江阴为例,2010年以后,九年一贯制的华士实验学校和其他3所小学、初中合并管理的实验学校因实质上的“一贯”不起来纷纷重复了“昨天的故事”,小学与初中重新分离,各自独立办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问题不少,但就目前而言,学校管理、课程衔接、师资融通三大方面的问题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

1.管理难度加大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般而言人多、事多、物多,加之中小学教育规律不同、教师层次不同,学校内部管理难度加大。这些学校9个年级,7到16岁的学生同处一校,教育管理的量大、复杂又困难。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在要求的执行上有差异,特别是初中受中考制约,许多学校狠抓学生智育不敢有一丝懈怠,尽管在“一贯制”的教育生态下,但学校却很难用一把尺子衡量中、小学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评价的难度反而增大。学校虽“一贯制”办学了,但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仍分开核编、分开督导评估、分开核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基数、分开教师职称评聘指标,使得学校在管理过程中稍有不慎或处置不当就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许多九年一贯制学校都是“中途转制”的,大多是“一块牌子,两套班子”,校长大多是中学部校长兼任,对小学的管理不熟悉。其他管理干部又出现中小学比例失调,往往是初中管理干部多,出现小学干部管不了中学,中学干部又不懂和不愿去管小学的困境。有些学校只能采取“局部变革”策略,如临港实验学校就尝试了后勤、党务、工会等一些非业务部门进行一体化管理,教学、德育业务部门仍分开管理。有些学校虽尝试完全的一体化管理,也因缺乏实践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困难重重。

因此,目前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仍面临体制、机制变革的难点,在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学校管理者文化认同和管理能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适应性等均受到挑战。

2.课程难以衔接

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真正“一贯”起来,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些学校的课程衔接、贯通不顺畅,难以实现一盘棋发展。中小学的课程计划与课程设置都有着差异。就课堂教学时间而言,小学一节课40分钟,中学一节课45分钟。在九年一贯制学校,往往会有这样的尴尬,操场上挤满了上体育课的学生,小学体育课没下课,中学体育课开始上课了,操錾仙峡蔚纳峡危玩的玩,尤其是上到球类课,小学生往往好奇,在操场上追逐观望,增加中学教师教学安全管理的难度。

小学初中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也有着较大的差异。目前的国家课程,教材都是中小学分开独立编写的。小学到六年级有总复习与毕业会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比如数学,中小学都有,但在课程内容上并不是中小学无缝对接的,最为突出的是中学老师并不了解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对教学的起点把握不准,无法体现九年一体化的衔接贯通的教学优势。另外,六年级、九年级为应对毕业或升学统考,有些学校会过早地结束毕业年级的课程,留出大段时间用于复习,将会对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兴趣造成很大影响。与此同时,语数外等主科地位强势,非中考科目被边缘化,体艺课程又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中小学课程及教学要求的不衔接与不贯通,影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3.师资难以融通

大多数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合并型”的,都存在管理的磨合和文化的冲突问题。教师虽同处一个校园,但遇到事情中小学教师之间相互扯皮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访谈过一些由中小学合并而成的学校,尽管学校组建也有几年了,但仍有这样的现象,在食堂打饭,中学教师排一个队,小学教师排一个队,自动划清界限。窥一斑而见全豹,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要真正融合不是件易事。

中小学的教师在教学理念、工作氛围上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小学教师上班比较晚,分数、质量压力不是很大,但教科研氛围良好。而中学教师到校比较早,中考压力大,平时更多的时间花在批改作业上,教科研氛围却一般。当前,初中教师相对宽裕,小学教师严重缺编,但由于中小教师是分类核编的,所以学校仍很难将中学教师调配到小学任教。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岗位职级的配比也有差异,因而往往出现小学有一级或高级岗位,中学同职级岗位又特别紧张,但学校又不能将此调剂给中学用,中学教师又不愿流动到小学,中小矛盾非常突出。师资难以融通的困境,在短期内会一定程度地制约学校的发展。

三、“九年一贯制”的实施路径及发展策略

实施“九年一贯制”,目前需要按照一贯制的特点与规律,从学校与政府两个层面入手加以改进和调整,探索突破“困境”之策。现以江阴市山湾实验学校一贯制施行的实践作个案解剖,对“九年一贯制”实施的关键路径作一简述。本文限于篇幅,仅从教育内部学校的层面作些理性分析。

(一)“九年一贯制”的实施路径

江阴市山湾实验学校创建于2013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教育局直属学校。办学规模从第一年的8个教学班增加到现在的38个班,学生数也从170多人,增加到了现在的1403人,教师从32人,增加到123人。2016年首届初三学生中考取得了均分和全科合格率全市第一的成绩。山湾实验学校只有短短的三年多时间,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已初步形成特色,教育业绩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由此可见,“就学校层面而言,需要立足于一体化、连贯性、整体性的特点重新审视‘6+3’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5]。

1.要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融合一体

要将不同阶段的教育融合在一起,科学管理是关键。山湾实验学校在建校之初就将9年作为一个完整阶段来进行目标定位,学校确立了“师法自然、合群乐思、行知合一”的办学理念,尊重规律是山湾实验学校的文化品格和学校精神。学校形成了具有指导性、操作性、持续性和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教师”发展的生态化项目建设规划,先进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系统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

学校确立了“师法自然,让孩子站在学校中央”的教育哲学,将形式上的小学部和初中部的育人目标指向为一致,就是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一体化的育人目标统领下,学校采取了分部分段的管理模式,学段设置为“三二二二”制,即一至三年级为一段,四至五年级为一段,六至七年级为一段,八至九年级为一段。分部分段管理能有效避免因W校规模大、级部多给管理带来的诸多不便;可以发挥各学段管理人员的长处,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益;可以既尊重各学段特性、保持分部的相对独立性,又兼顾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坚持管理目标的一体化、统一性。

2.要确保学校课程体系的连贯衔接

课程与教学的连贯衔接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核心特征。[6]山湾实验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打破了小学与初中的界限,从教育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辅导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设计,有效推进了中小学教育的有机衔接。学校确立了“成就学生成长高度、夯实学生生命厚度”的教育智慧和“以生为本”的课程建设理念,以“纵向融通、横向整合”的策略来建构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的构架,按三个层次排列,分别是:指向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的基础课程;指向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拓展课程;指向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综合课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目标是要努力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精品化、综合课程系统化”。

山湾实验学校创新教育机制,实现小、初、高课程深度整合。依据九年一贯制办学的内生要求,在市教育局和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大力支持下,大胆尝试,进行“五四制”创新教学改革。打破“六年小学、三年初中”的传统学制,将小学六年级的课程与初中课程整合,形成中小学一体化的课程实施要求。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在5年中基本完成,6年级用2―3个月时间对小学内容进行巩固,剩余时间教学7年级内容,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组建创新教改班,针对创新班实际进行拓展延伸教学,学校组织开发了“古文阅读”“篆刻”“生物实践课程”等几十门校本课程。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创新班课程逐渐形成体系,创新班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逐渐显现优势。

3.要实现学校教师队伍的贯通使用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引领者,要实现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连贯衔接,就必须实现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融合、贯通使用。山湾实验学校积极搭建中小学段教师之间良性互动的平台,开发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学校以学科为单位,开展大学科的主题研讨活动。如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中小学语文各开一节阅读教学课,中小学老师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相互了解阅读教学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以利于中小学教师在各自的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与衔接。学校组织五六七年级的衔接专题研讨活动,五六七年级各学科教师在一起进行课堂教学研讨和会诊或开展主题德育活动,促进五六七年级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网络共享、有机衔接。

山湾实验学校以建构“学习共同体”为着力点,营造和培育新的“共读、共思、共研、共写”的学习共同体和学校组织文化,进行同学科教师的联合课题研究,实施纵向专业沟通和引领,有力地促进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工活动或教育论坛等,让中小学教师在活动中相互了解,逐渐形成合力。学校建立纵横交织的教学促进机制,横向管理,学段评价,实现对“一贯制”学校教师的全程管理和全员考核评价,量化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有直接的联系。学校逐步建构起教师“能上能下、中小贯通使用、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结合”的“一贯制”学校师资贯通使用的机制。学校积极寻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一贯制”办学的政策支持和保障、适切的考核与评价,这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科学、有序、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二)“九年一贯制”的发展策略

九年一贯制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政策下推进的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要求不断提升,从“有学上”转变为要“上好学”,需求的改变,带来的是对优质教育的更多、更强烈的期盼。因此,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必须“提档升级”为“优质学校”。2015年6月,在江苏泰州举办的全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明确提出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的时代命题。这预示着在未来,转变学校发展方式、提升学校品质将成为学校发展新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

学校品质是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的集合体,外在是品牌,内在是内涵。教育部原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指出,构建和提升学校品质,“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是先导,优秀的校长和敬业的教师是主体,达标的硬件和规范的管理是基础,系统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是载体,优雅的文化和独特的品牌是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是目标”[7]。九年一贯制学校必须依据上述要求和策略来提升学校品质,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在当下处理好以下两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在学校发展的内涵建设上找到精准发力之处

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相对而言是一所全新的学校,缺少底蕴的积淀。正因为如此,“一贯制”学校要在办学的理念和发展的思路上去进行创新性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基于九年一贯制特殊而又全新的发展背景,学校在提升品质、内涵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以下三个层面上精准发力:

一是要在以素养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的统领之下,在对学校发展内涵作进一步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将学校发展的制度建构、文化建设、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理念和思路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策略。

二是要在“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培育素养”的基础教育价值追求的引领下,真正创生自主化的课堂样态和教学文化,更精准地把握好义务教育基础性和发展性两者之间的契合度,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

三是要将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进一步内化于教师之心,外化于教师之行,形成融合一体的教师文化,引导各学段、学部教师理念的认同、观念的更新和行为的改变。要着力于教师底蕴的厚实与R邓匮的培育,整体提升教师学科教研能力,促进教师能力的“内外兼修”与学校办学理念的共生共长。

2.在学校发展的资源要素上瞄准短板尽力弥补

不少九年一贯制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办学实绩优异,发展态势良好。一些“新建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或为优质居民小区配套组建的“合并型”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经显现出了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亟待弥补的短板,这些短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少学校每年大量扩班,教师严重缺编,学校不得不聘请多名代课教师或将退休教师返聘使用,教育主管部门、编制办能否考虑新校的特殊情况与小班化教育的现实需要,给予学校一定的师资保障,能否按照班师比给予倾斜性的教师配备。

二是由于九年一贯制学校规模大、年级多、学生多,学校周边道路狭窄、人流量大,往往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学校必须经常与市政建设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在学校路段设立护学岗或组织家委会护学小分队,确保上下学时段师生的安全。

三是不少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不断扩班,学生激增,学校运动场地等严重不足,影响学生两操、体育课以及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必须尽早向政府职能部门汇报并提出解决方案。一些“合并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仪器设备、专用教室不达标,学校很多设备已进入高维修期、淘汰期,有些设施设备也急需更新换代。如果这些短板不弥补,将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施。

弥补办学资源要素上的短板,突破学校发展进程中的瓶颈,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效应的进一步放大,让百姓更多地享受到教育优质高位均衡发展的红利。地方政府支持学校解决最必备、最急需要添置的仪器与设备,可以助推学校的教育改革与特色建设,进一步彰显学校的办学实绩和教育影响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吴颖惠.一贯制有助破解基础教育改革难题[N].中国教育报,2014-11-12(2).

[2]柳春霞.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若干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1(10).

[3]宋世云,张纪元.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探究[J].中小学校长,2015(6).

[4]柴葳.九年一贯制≠“小学+初中”[N].中国教育报,2016-1-23(1).

[5][6]王晓燕.九年一贯制学校不是简单的“小+初”[N].中国教育报,2016-11-30(4).

[7]王定华.启动学校品质提升[J].人民教育,2015(12).

篇13

关键词:全科型小学教师;全科化;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6-0098-05

“全科型小学教师” [1 ]培养从十年前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到如今发展成为全国性蓬勃兴旺的事业,这是发生在我国小学教师教育领域的一场由观念到实践的深刻变革。回顾十年探索历程,深刻反思实践道路,并从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找出规律,形成理论,进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这既是理论研究的基本责任,也是促进事业成长壮大的必然之路。

一、农村教育改革,谁执杏坛――“全科型小学教师”

20世纪末,按照国家教师教育改革有关要求,湖南省原有培养小学教师的32所中师学校或并入高等院校,或改办为其他类别的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完成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但在调整后的几年里,各地陆续反映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譬如,年龄和学科结构极不合理,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合格教师严重缺乏;很多偏远农村学校规模很小,有的甚至是一个学校一名教师,难以胜任多个学科教学任务;教师教育中生源质量下降、师范专业教育弱化、教育实习环节不落实等。为此,省教育厅提出了改革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内容和模式,实施农村小学教师专项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建议,得到省政府高度重视 [2 ],并批转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 [2 ],作出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的重要部署,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吸引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加强小学教师培养工作。该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小学、幼儿园教师全科型、初中教师一专多能型、高中教师专科型的要求,分类型、分层次培养中小学教师。教育部对湖南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于2005年12月专门发简报向全国推介 [2 ],引起教育及社会各界较大反响。2006年,湖南省正式启动“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 [2 ],开始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实践探索。

“全科型小学教师”是指由具备相应资质教师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 [1 ]。

具体说来,“全科型小学教师”拥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二是具备胜任小学教育教学所需的知识结构。较系统地掌握小学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较准确地理解小学各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较广泛地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备承担小学教育和艺术教学所需的人文、艺术素养。三是具备胜任小学教育教学所需技能和能力。能正确把握各学科知识的相融性,具备主动学习、科学探索、有效构建并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相对独立地开展小学各科教学、班级管理及课外辅导工作。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简笔画造型准确、生动、形象,英语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并能通过普通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通过全省普通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较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在音乐、美术课程中,形成与个性相适应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特长。四是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 ]。

二、“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全科化”体系

如前所述,“全科型小学教师”中“全科”有齐全、齐备之意,对“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也需要“全科化”,需要从对象确定、计划编制、经费投入、基地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全科化”的实践探索。近十年来的湖南省“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颇具创新的“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全科化”培养体系。

1. 培养对象的确定:选拔自愿从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优秀生源

从常理讲,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本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应该具有较高综合能力与素质,但是实际情形常常不是这样的。原因是:(1)攻读小学教育专业的高中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新生录取分数线通常相对偏低;(2)高中毕业生生理、心理上已经错过了艺术素养发展的最佳时期;(3)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科文化学习上,不太注重与未来小学教师职业相关素养的养成与发展。然而招录初中毕业生则不然。他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学习能力强,心理、生理可塑性大,容易形成稳定的专业素养和态度,对新知识和艺术学习有更强的求知欲,也容易培养形成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力素质,对按全科型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小学教师比较有利。因此,选拔自愿从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优秀生源是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确保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

2. 计划编制: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

在小学教师职业地位和待遇偏低、吸引力不强情况下,湖南采取免费培养和定向就业政策,以吸引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小学教育专业。为了与现行教育人事制度相衔接,在招生计划编制上采取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办法。“自上而下”是指省教育厅将年度培养计划预分至“专项计划”所面向的各扶贫县,“自下而上”是指扶贫县根据预分计划和本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由教育局会同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共同确定本县农村小学教师实际需求计划再行上报,这样最终由省教育厅综合后下达的培养招生计划能够确保培养对象学成就业有编有岗。

计划招生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明确工作要求:一是参与“专项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精心组织,确保培养对象的选拔公平、公正、公开;二是规定选拔程序,即采取个人自愿申报、所在学校选拔推荐、县(市、区)教育局初选、市州教育局和培养学校面试、培养学校择优录取、省教育厅统一审核的办法进行;三是规定正式录取学生与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培养学校签订《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协议书》并在省教育厅备案。另一方面,明确培养对象选拔条件:一是持当地户口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不低于本年度当地示范(重点)高中录取分数;二是热爱祖国,热爱儿童,品行良好,遵纪守法,志愿从事农村小学教育事业;三是身体健康,参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体检合格等 [2 ]。

后来随着工作的推进,“专项计划”的培养类型增加了幼儿教师,计划范围增加了市州计划,培养层次增加了本科层次,但一直坚持了由省统一组织管理、县市区政府根据本区域实际需求确定年度培养计划规模、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与培养学校共同参与招生的工作格局。十年来,全科型教师培养生源质量始终保持在年度生源所属地示范(重点)高中录取水平以上。

3. 经费投入:划拨到校,全额培养

经费投入是开展全科型教师培养工作和确保培养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湖南省准备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时,就计划“十一五”期间由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2亿元,为全省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乡镇以下小学定向培养小学教师1万人。2006年开始,按照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4 000元/人/年、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6 000元/人/年,直接将经费划拨到培养学校,全额用于定向师范生培养。培养对象不仅免缴学、杂费,而且还可享受一定生活费补助。

4. 培养院校建设:全省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和逐步推进

小学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后,湖南按照全省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和逐步推进的原则,在2005年至2007年间,组织力量对全省所有承担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学校评估,确定湖南第一师范、长沙师范、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等九个具有大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资格的学校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基地,每年分配下达一定数量的培养任务。各学校集中本校优势,整合校内资源,成立专门教学部,积极参与优秀培养对象的招生选拔、相应教学计划制定、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研究,以确保培养质量 [2 ]。

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使小学教师培养基地学校建设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强力政策扶持。在原有办学基础上,基地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大幅提高。如省属湖南第一师范用短短八年时间实现了从中师学校到培养规模近两万人、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主的本科院校的飞跃式发展;长沙师范也于2013年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和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本科院校;市州所属培养学校也在省市各级政府支持下积极整合本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建设成为服务本地教育的新型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全科型教师培养模式,带动和促进了我省小学教师培养机构的改革发展,培养规模基本满足了新时期全省农村小学教师培养需要。

5. 课程建设: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习环节,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着力提高教师教育的“师范性”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大都采取综合培养模式,但如何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并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经验。为此,湖南组织省内教师教育专家、教授,按照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研究制订了《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方案(试行)》 [2 ],作为指导性文件印发各培养院校,要求各培养学校据此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并组织教学。课程方案按五年学制、每天6课时、每学年40周、总计6 000课时进行设计。课程设计主要遵循专业化、综合性、针对性和均衡性原则,针对当时培养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过时、师范专业综合素质培养训练不足、教学技能训练普遍有所放松、教育实习和教学实践环节不到位等问题,大力改革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传统师范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师范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训练,特别突出了贴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加强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等教师培养专业特点,力求反映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教育教学知识能力和水平的客观要求,以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力求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知识整合,满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发展和农村小学教师的新要求,力求兼顾各种类型课程的作用和要求,形成以必修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为辅,以适应各科教学为主、发展某科特长为辅,以显性课程为主、隐性课程为辅的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课程体系。

为了落实课程方案,省教育厅专门成立湖南省小学教师教育教材建设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小学教师教育教材建设,组织研制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审定、修订教W大纲和教材,监管教材使用。从2006年到2008年间,组织小学教育培养各学科专家和教师,完成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以及40科64本全套新教材编写,印发各校使用 [2 ]。

权衡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于“教什么”和“教多少”的问题,而在于“怎么教”和“怎么学”。因此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适当压缩解决“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程和课时,加大“怎么教”的课程和课时。与以往课程比较,主要是调整三类课程所占比例,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习环节,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着力提高教师教育的“师范性”。

一是拓宽基础课程。由于小学的主要任务是启蒙教育,小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正处在由混沌向分化的转化时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因此,对小学教师的通识、通才要求较高,需要加强历史、艺术、文化、伦理道德等综合素质教育课,设置学科交叉、文理兼容、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课程,同时强化语言(普通话、英语)、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等工具课程。

二是整合学科专业课程。按照少而精、博而强、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改变课程内容“旧、窄、杂、空”的现状。减少学科专业类课程比重,对主干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按照未来小学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在不违背学科知识逻辑结构的前提下,选择和调整学科内容,整合相关学科,构建综合课程。比如,将物理、化学、生物整合为科学,将政治、历史、地理整合为社会,将音乐、美术整合为艺术等等。

三是拓宽教育专业课程。教师教育专业具有“双专业性”,即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尤其是对小学教师来说,必须比大学、中学教师更注重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原因是小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不稳定,学习过程中自控能力差,影响他们学习的因素复杂多变,学生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学习障碍,教师难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要能教和教好小学生,小学教师更需要掌握宽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儿童心理学等知识,更需要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四是强化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是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教育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必须由实践性知识(即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来整合,才能内化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要科学有序地安排好各项教育实践类课程,注意实践内容的系统性、递进性,采取参观学习、试教、教育见习、教育观摩、教育调查、模拟实习、教育实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锻炼。

课程方案、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颁布实施,成为一整套标准文件,有效地规范了全科型教师培养工作,确保培养质量达到预期目的。2006年至2013年,湖南省共招收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12 577人。2011年,首届全科型培养模式培养对象共981人毕业,由生源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全部安排到乡镇以下农村小学任教,受到农村学校的普遍欢迎。截至2014年5月,全科型教师培养模式各校共培养毕业生6 246人,这批新生力量的到岗就业,为全省农村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迅速缓解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师资匮乏的结构性矛盾。

三、“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体系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教师教育实践

在小学教师培养模式问题上,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我国最早开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院校中,南京师大晓庄学院提出“综合培养,分项选修”,杭州师范大学提出“综合培养,有所侧重”,首师大教育学院提出“综合培养,学有所长”,上海师大提出“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其共同特点之一,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必须以综合性作为自己的鲜明特征” [3 ]。因此,我们认为,各派观点之间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综合培养,而在于能够实现多大程度的综合培养。小学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特点,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相应的,作为培养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小学教师更需做全面发展的践行者和示范者。湖南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作为全科型教师培养的指导思想,以高水平全面发展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方面,通过开设充实丰富的文化课程夯实培养对象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各学科教学法研习促进培养对象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通过实习、见习等教育实践以教促学促进培养对象“反刍”书本理论知识,最大程度地推动培养对象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在湖南省实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实践之前,不少人对全科型这种综合性达到最大程度的培养模式是心存疑虑甚至否定的,但实践证明,全科型教师能够较快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综合化趋势和开设综合课程的要求,其自身素质发展的全面性不仅为自身职业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带动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产生积极效应。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更好地实现了培养对象自身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共同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小学教育专业培养领域的成功实践。教育部原师范教育司管培俊司长在多个场合提倡创新教师教育,“探索文化基础教育与教师养成教育相融合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 [4 ],广西、重庆、浙江、广东等省也相继开展了全科型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

事物发展和人类认识都是永无止境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也将面临新的更高要求。从国际小学教师培养的历程看,培养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带有一定的过渡性,其必然趋势是向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方向发展 [5 ]。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已于2002年将小学教育专业列入本科教育目录,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迄今有159所普通高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 [6 ]。湖南“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也已从2010年开始增加了培养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项目。因此,作为处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是时代赋予的最好的历史境遇。

首先,要全面审视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定是全科型教师培养中最关键的问题,对培养涉及的人才规格、课程教材以及教学安排等所有问题起统z作用。从现阶段实践情况看,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历史不长,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等关键问题上缺乏明确定位,不同学校在培养条件和认知上存在巨大差异 [7 ]。因此,我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宜定位于小学教育应用型人才也就是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尽管专业化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不同于小学教育研究者或教育家培养目标,但作为职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应为培养对象后续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具备教师职业相关各种专长发展的可能性 [8 ]。比照初等教育师资培养相关研究成果和国际经验,我们发现,现行全科型教师培养目标,一是层次要求不够明确,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知能要求较为细化,反而不足以概括教师职业素质特征。需要将其修正为:培养综合型、全面发展、适应性更强、发展潜力更大的全科型小学教师,要求“既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又具有较全面的科学素养;既具有小学基础学科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其他学科的一般性知识;既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又具有熟练的教育技能技巧;既能蚴と涡Щ本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能从事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 [9 ],并就此开展新一轮实践研究进行求证。

其次,要重视完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方案。全科型教师培养课程方案是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湖南省曾制订全科型教师培养专门课程方案作为指导性文件下发培养学校参照执行,并据此配套编写了培养教材供学校使用。应该说,方案的实施保证了实施之初培养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及与国内外相关比较研究,我们感到现行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在课程理念上,针对现有课程存在“就事论事”、“见树木不见森林”和“目中无人”的问题,强化对基础教育整体认识和对教育对象个体的研究关注;二是在课程结构上,针对改善人文教育和学术能力培养,更科学地划分各类课程比例,强化通识课程、理论课程和隐形课程,真正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化”;三是在课程内容上,针对全科型教师培养中“什么都要学”与学程有限之间的矛盾,加强课程的整合和知识的综合,精简教学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环境变化,强化价值观及师德教育,开发有针对性的学习专题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四是在课程实施上,根据师范教育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教学技能习得过程统一的特点,加强教学的示范性,针对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在增加实践教学时量的同时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最后,要着力提升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配套水准。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以高等学校为主,但要将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作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就绝不能仅由高等学校一家来实施,而必须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比如,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关键之一是招收优质生源,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之所以收效良好,是因为有政府实施免费教育和定向就业政策的强力主导。还比如,高校强化实践教学,无论是教育调查、社会实践、教育观察、见习实习,还是请优秀一线教师上门“传经送宝”,都要与校外有关学校、单位和部门打交道,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了持续做好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地方政府将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定向培养计划、安排签订定向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到岗就业、支持培养院校培养工作“常态化”,为全科型教师培养保驾护航;培养高校也需围绕提高培养质量的目标,进一步做好内部师资配备、课程安排、教学研究以及扩充教育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培养质量,让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德义.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思考学科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9):55-59.

[2]周德义.理念与事业――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51-152,158-161,162-164,168 -171,2,168-170,13,172-176,186-188.

[3]史Z文.我国综合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6):48-51.

[4]管培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10-08-13(2).

[5]季银泉.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55-57.

[6]惠 中.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创新与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6(1):57-61.

[7]孔繁成.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综合培养模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4-117.

篇14

大学毕业后,笔者一直在从事高师院校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无机化学是小学自然、中学化学及日常生活化学所涉及化学知识最多的一门课程,也是大学各化学专业第一门专业必修(或专业基础)课,也称化学奠基课。因此针对刚进校的新生,在教学中如何“以生为本”,通过高质量教学来阐释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和育人理念应该是教师时常思考的问题。

一、深化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育人理念

1 学习精神与奋斗目标的定位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应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作为大学一年级课程的无机化学,其教学对象是从高中进入大学的新生,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及相关科学知识,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情感与做人品质以及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就尤为重要了。近十多年来,在每届新生进校后,都要结合专业介绍,给他们进行专题讲座,如《走进化学世界,从无机化学开始》《成材从无机化学开始》《认识神奇的大学的生活》《大学生与人才素质》等。

2 注重化学发展史的教育作用

化学发展史上拉瓦锡、门捷列夫、诺贝尔、玻尔、居里夫人等许多科学大师名垂千古,他们的功绩如一座座灯塔矗立于化学学科的海洋中,指引一代代求知青年追寻真理之岛。他们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某个原理的发现或某个新物质的合成,还包括他们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聪明机智的研究艺术和深邃辨证的思想方法,以及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为后代展现了一幅幅科学不断完善并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画卷,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明社会发展的象征。因此,通过化学发展史教育,使学生受到科学家们治学态度、科学思想和人生观的熏陶,指导同学们正确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

3 强调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及自然的联系

化学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远古的人们,由于火的使用,才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岁月。从陶器的出现到铜铁的冶金、纸的发明、火药的使用,乃至石油和核能的开发、新材料的合成,衣食住行到重大的社会课题,诸如粮食、能源、环境、医药、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直到生命的过程包括出生、生长、生殖、衰老、死亡和记忆、思维、情感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化学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环境恶化、核战争等许多副作用。因此,在无机化学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了解人类进步历程,激发他们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热爱,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对和谐大自然的鉴赏,以及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为了配合教学,还组织学生进行周边环境状况和市民环境意识调查,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资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生存和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地球、热爱生活、热爱人自身的和谐人格。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透析无机化学的学习思路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尤其是当这些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走上中小学讲台时,这就是新教育理念带来的教育效益的延续性。因此,教室既要研究教法改革也要探讨学生的学法,使学生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是“学为主体”的具体体现。

例如在无机化学理论以及实验课程的教材中,种类繁多的化合物千变万化,反应现象和反应式十分复杂,化学原理模型也多种多样,表面上看毫无头绪,一直是刚进大学的学生学习很为头痛的事情。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化学反应和实验现象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分析方法引导学生透过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去揭示联系、寻找原因、总结规律,领悟无机化学乃至整个化学、自然科学的本质,这就是高质量教学内涵的深化。

(1)学会逻辑推导方法。通过“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多层次结构所决定(电子组态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制备方式及其应用)”这一理念的教学与分析,让学生学会用类似于数学逻辑推导的方法,明晰过程的脉络,理解物质存在形式和物质性质的多样性与物质结构的独特性之间的哲学关系。学生会惊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秩序奥秘,下定决心投身于对化学学科的终身追求。

(2)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同一个问题,如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酸碱理论、氧化还原的原理分别讨论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原因以及反应的程度与结果。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随着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加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而深刻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视角开阔,思维敏捷。这一方法尤其适用于无机化学下册部分的教学,针对某些重点内容的教学与讨论,会帮助学生学会由点到面,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理解普遍联系变化的规律。无机化学原理部分中,许多概念、理论和公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如从热力学的能量角度(宏观)与化学键的结构角度(微观)分别分析质子酸碱反应、配位离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共同点,最后得到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自然界能量最低原理的普遍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原理及其应用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既能钻研教材深入进去,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理解问题,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方面达到较高的深度和广度。

2 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对师范专业而言,最能体现其特色的就是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一方面无机化学课程一直尝试课程结业论文写作的教学环节。同学们根据论文题目,有的反复钻研教材,有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有的自己拟订实验方案,利用双休日去实验室反复实验,有的去校外进行信息调查和获取数据,最后按照正规格式撰写出研究论文,举行论文报告会,最后编辑出封面设计优美、内容丰富的课程结业论文集。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吸收到老师的课题组,直接参与教师的教研与科研。在这种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也打下从事教科研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下学期教学中,无机化学侧重于元素制备、性质、应用,学生有了上学期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每周固定一个单位时

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作业的研究、批改、评价。每章作业批改完后,老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再选出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进行作业的评价与讲解。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学生才有可能对教材作出有“意义的发现”,产生特有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强化他们“我是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成功与失败中完善自我,品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教师一起检查作业、批改作业,讲解作业。同学们不但理解了问题,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组织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也与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3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无机化学》课程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络系统,系统包括首页、申报页面、课程简介、教学队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视频教学、练习与测试、实践教学、考试大纲、参考文献、教学资源等栏目,内容丰富而充实。申报页面里的精品课程申请报告是整个《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前期建设的浓缩;课程简介介绍了无机化学课程30年发展的历史过程;教学内容和视频教学中给出了主要任课教师完整的课件教案(PP,r形式);练习与测试中,有思考题及解答,习题及解答;教学资源栏目中有课程建设规划、教师的教学研究项目与教研论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案与课程论文、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以及学习体会等,大量的文字与照片是多年教学过程的真实写照。通过网络平台,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自学、自评的能力,而且丰富的材料也是最好的育人资源,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情感与做人品质,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外延,尤其对师范教育学生就更为重要了,这也是评价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关节点,是精品课程建设所追求的一种意识、精神与境界。

三、无机化学教学育人的升华

1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就强调学术性课程应与社会实验课程和情意课程和谐平衡。其实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许多学科的相互关联与相互渗透,甚至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融。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利用发散性、迁移性思维方法强调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进行深层次的育人,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围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内容的教学讨论中,老师进一步问:总结这个演变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同学们的讨论涉及创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理论对实验探索的指导作用、学生要敢于突破老师的思维模式、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哲学思考、科学思想与审美的关系等许多方面,这种讨论远远突破了教材中化学知识的局限,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又如在化学平衡的应用的教学讨论中,同学们讨论的话题十分广泛,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文化意识、人口问题、经济发展到饮食结构、情绪与健康、个人与集体、和谐社会构建、民族性与国际性等许多领域和敏感话题。各种因素构成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链。这样同学们的思维空间很自然的从化学迁移到整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中,而且学会如何发现不同事物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相互之间联系的桥梁与和谐,即不同知识的节点,并能够对当前化学热点问题和新的社会问题作出积极而友好的反应。无形之中,学生增强了对生命、社会、大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塑造学生和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无机化学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科学、哲学、美的和谐思想指导下指导学生学习。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最高境界,美的思想无处不在,无机化学学科也不例外。优秀的教师在富有魅力的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体现显著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而且还要让学生领悟化学中的哲理性、艺术性以及对称性、统一性和奇异性的美。例如,元素单质和化合物中有物质形态和成键方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物质由等离子态变为气态、液态、同态的定型过程体现变化的渐进性;化学键理论、氧化还原理论、酸碱理论、配位理论等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中,充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能量守恒与转化规律,以及许多概念、理论和公式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点石成金”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大量无机物的形态、结构表现出简明、和谐、对称、均匀、节奏、新奇等美感。富勒烯、纳米管、分子开关等,看似深奥,其实它们都是由碳元素通过完美和谐精密地组装而形成的具有对称美感的特殊物质,是美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无机化学实验中也有实验仪器的精美,各种化合物的色彩美,在晶体的生成与结构实验中,显微镜中展现了无机物的另一个美好世界。无机化学辨证思维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也是与创新精神紧密相联的,历史上许多化合物的合成,定律的发现,理论的提出,化学家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都充满着对美的追求。2l世纪,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日趋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既是人类关注自身安全的结果,又是世人追求真、善、美意识提高的反映。通过这种多视角的教学,学生会逐步领悟自然科学中所隐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和丰富的美学内涵,认识事物的内在美的规律,运用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塑造学生和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认识到社会的进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这种将无机化学教学与哲学与审美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学生对无机化学(或者说对自然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就会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

3 培育良好的育人氛围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更注重情感教育和团队精神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我们所追求的高质量教学的目的是将化学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愉悦的人生体验。因此,教师应不断追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结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首先教师应该表现出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对自己的事业的敬业,这是一种美德、一种涵养、一种修炼、一种境界;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激励愉悦学生,平时应尽可能抽时间参与学生的春游、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活动,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回答学生的各种学习和生活疑问,使师生间有正常的情感交流,达到关系融恰。这样学生对教师的敬重与爱戴会迁移为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学习会变得更加自觉,会在高效率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提高智能水平的同时,在情感上得到美的熏陶;当教师在教学中由职业的需要上升到职业情感时,当学生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时,教学就会超脱“有用”的功利观念,转向“移情”和“无我”的超功利意境,从而进入教学育人的和谐美境界。为了更好地营造育人微环境,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无机化学是省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课程还建立了宣传橱窗,开办了学习园地,建立了课程建设展室等等。同时也举办优秀教师、优秀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对话与经验交流会,形成一种和谐的“成长生物链”“和谐学习氛”。

四、教书育人对教师的要求

教学是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高质量的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作用。虽说现阶段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完成教书育人的目标关键在教师。古人把教师的职责归纳为“传道、授业、解惑”,作为2l世纪的教师的职责,则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的标准要求更高,应该是知识、素养、能力、情感、境界的高度和谐。这种集合给学生展现的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它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终身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