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校园课程建设范文

校园课程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校园课程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校园课程建设

篇1

《纲要》强调,当前应该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不断更新的良性机制,建设优质课程体系。为此,必须以课程内容建设为核心,充分优化整合课程内容,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通识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课程建设既要重常规、又要重创新,要注重课程的通识性与创新性的双重结合。常规性课程内容与特色性课程内容相结合、基础性课程建设与创新性课程探索相结合、共性课程与个性课程相结合,是当前学校开展课程建设活动的基本原则。例如在高中教育阶段,《纲要》强调,应该一方面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另一方面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实现课程创新。同样,在高等教育领域,当前很多学校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正是坚持“厚、宽、精、新”的原则,追求课程内容通识性、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导向性的整合。这里的“厚”,主要是指基本知识要宽广,基本理论要深厚;“宽”指的是专业口径和知识面要宽;“精”指的是精简课时、精选课程、精练内容;“新”则指发挥高校学科比较齐全的优势,鼓励学科交叉,开设新课程,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把科学前沿的知识和创新意识传授给学生。(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如何把握课程建设过程中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当代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世界性课题,对于中国的课程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这一课题的一般提法,是要在课程建设中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统一起来,避免在任何一个方面走向极端。这样的提法不仅在国际上广为传播,在国内也十分普遍。这样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客观的、公允的、正确的。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恐怕还不是哪一方面过于极端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要完成的任务,也不是这两个方面如何“协调”、“统一”的问题,最现实的任务与其说是二者的“统一”,毋宁说是两个方面都要齐头并进加强建设,也即在加强课程人文建设的同时也加强课程科学建设。正如有研究者所说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真正需要的,是自觉地、明确地提出两个方面基本建设的任务,是从两个方面与各自对立的陈旧落后的课程传统进行抗衡,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课程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发扬光大,真正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中扎根和完善。”〔4〕(三)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当前,在高中教育阶段,《纲要》强调,要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坚持课程内容基础性与理论性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张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倡导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纲要》则强调,当前应当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至于高等教育,《纲要》也强调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主张课程内容的知行统一,倡导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主张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纲要》提出的上述这些指导性意见,着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点,那就是课程内容必须理论性实用性相结合。唯其如此,才能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掌握牢靠扎实的基础理论,又不游离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外。(四)课程难度与学生可接受性相结合课程难度与学生的可接受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一直是课程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一点,也是要调整课程难度,改变以往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趋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课程难度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相结合。《纲要》也同样如此,它一方面强调坚持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基础性标准,同时又强调要“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提出课程难度应该与学生的可接受度相结合。

课程建设过程:优化课程管理,不断调整完善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在不断优化管理,促进课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完善。越来越走向现代化、接近科学化的课程管理,昭示着课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也给当前我国的课程建设以重要的启示。为了优化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当前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5〕(一)健全课程管理体制,规范课程管理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使课程管理系统有效运转,既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课程其他方面改革与发展的必要保障。我国目前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对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要真正保证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好地发挥课程的中介作用,必须进一步健全学校内部课程管理体制,协调好学校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课程管理人员、学科专家、课程专家、行政人员、学生等各类人员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二)规范制度与完善机构这是健全课程管理体制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特别重视制定课程评价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标准,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各层次评价制度和标准,研制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课程运行各个阶段的科学评价,控制课程运行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另外,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对学校的课程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全面提高课程质量。(三)灵活运用管理手段,提高课程管理效益要在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广泛使用各种技术管理手段,加强服务和咨询,构建新的课程管理手段体系。比如,改革和重建行政手段,减少行政命令的随意性,增强其民主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考试和督导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引入并加强技术咨询与服务手段,恰当运用经济和市场手段,进一步强化法规手段,等等。(四)优化课程管理队伍,夯实课程管理人格基础我国的一些课程政策之所以一进入实践领域就走了样,达不到预期效果,正是因为课程管理人格基础有问题,缺乏科学性。因此,目前必须优化课程管理队伍结构,要求课程管理者具备扎实的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熟悉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原理和方法,这样才能把握课程跳动的脉搏,领导课程改革。同时,还应该要求课程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除教育管理的一般技能外,还需要掌握诸如进行课程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的技能,制定教育管理法规的技能,把握管理时机、促进管理反馈的技能,等等。总之,课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优化课程管理机制,全面提高课程管理质量和效益,才能确保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课程资源开发:倡导全资源理念,促进课程资源共享

篇2

我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公民,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幸福生活的底子。为此,我们的具体定位是:通过课程建设打造阳光校园,把学校办成学生们幸福成长的乐园。因此,顺应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办适合每一位学生成长的教育,就成为我们的办学理念,“厚德立人,励志超越”成为我们的校训。学校教育的首位工作就是“厚德立人”,围绕培育“完全的人”的目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育人措施,包括校园环境的建设、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设施的添置、优秀教师团队的打造、阳光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等等。

第二,阳光课程的整体构建

课程建设是牵动学校能否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轴心。为此,我们开展了阳光课程的整体构建工作,并将其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到立足校本的选修课开发,以“阳光”为关键词,制定了“阳光课堂”的两个维度、九大项、二十八条参考条件的课堂标准,开发了涵盖艺术、运动、科技、综合文化等四大门类共七十多门的选修课。其中仅运动类选修课就有:瑜伽、板羽球、健身操、广场舞、排球、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太极功夫扇、武术、跨栏等十多项,每周开设两大节用于学生选修。选修课的开设,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平台。

第三,厚实学校发展的根基

体育运动的显性作用是强健体魄,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但其附带的其他作用可能比身体的健康成长更重要,那就是调节情绪、提高心理承受力,锻炼顽强的意志、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乐观昂扬的生活态度,凝聚向心力、培养责任感、开发潜能等等。体育运动可以让校园充满活力,让孩子们灵动起来。因此,我们除了上好国家规定的体育健康课、开设好运动类选修课以外,还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广播操、武术操、特色操、校园集体舞、冬季长跑等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量;根据不同的季节,学校开展了不同的体育竞技活动:冬季三项赛、春季运动会、每学期进行班级篮球赛、排球赛等各种体育竞赛。通过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和谐学生的身心,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负面情绪和不健康的行为现象,使学生精力更充沛、情绪更饱满,能够更加专注的致力于学习。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以人为本 语文课程 校园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高速发展。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新目标对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新价值观

当前,许多学者提出职业教育应关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人为本”。“现代职业教育应使‘有业者乐业’,就业成为‘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按层次逐级递升,层次越高,越能体现人的价值。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关注学生未来的生存,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实实在在地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不是在社会进步中被裹挟着前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应该由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共同完成。

二、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概念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亚文化,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起着教育导向、规范约束、陶冶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

语文课程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引领着校园文化的方向。教师应及时消解大众世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通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优秀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营造出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语文课程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离开了这个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将成为水中之月、镜中之花。

三、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语文课程不受重视,发展空间被挤压

在职业院校中,语文课程普遍不被重视。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甚至干脆不开设语文课程。此外,职业院校语文教研活动少,学校教学投入也少;教师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被忽视,懒于教学研究,工作没有干劲儿,学生受到社会上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不重视语文学习,这些情况都使得语文课程在职业院校成为真正的“基础课”——被压在最底层的课程,语文课程空间被挤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未能做到“以人为本”,自身“营养”不足

一些职业院校未能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校园文化,片面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搞课外活动,让学生忙起来,对于学生的心理文化需求及活动举办目的全然不考虑。每年的校园活动不过是“热剩饭”,使得学生大多对此没有兴趣。这种简单化理解使得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缺少“文化”,没有了文化的滋养。这样的唱唱歌、跳跳舞、办几台晚会怎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呢?

四、加强语文课程及校校园文化的对策

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现状却令人担忧。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学生素质培养

要做到“以人为本”,学校不能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使学生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不断创新,拥有将来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职业院校应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建设,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从制度层面上保证语文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

(二)“以人为本”,优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

要做到“以人为本”,职业院校就要顺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顺应学生对自身素养期许的要求,优化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要走与专业教学一体化的新路,服务专业,满足专业的需要,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紧密联系社会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原来一味讲读、过多解析字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内涵,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获得感同身受的濡染;通过观察、感悟、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人文素质。教师还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选择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让文本走进学生内心,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

(三)延伸语文课堂,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文化”

第一,结合学生需求,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应抓好校报、宣传栏、广播、标语、海报、网络等语文实践活动阵地,尤其应抓好网络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阵地。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写博客、网络小说,举办校园标语创作比赛等,在校园网内票选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及创新精神,培养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让语文活动走进学生内心。

第二,针对学生需求,组织人文学术讲座。当前,一些职业院校也举办学术讲座,但听的学生却为数不多,有的学生反映讲的内容太高深,听不懂;有的觉得内容太陈旧,没兴趣。因此,在举办人文学术讲座时,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融趣味性于学术性中,可以在学生中征集普遍感兴趣的议题,聘请客座教授或组织本校专家举办讲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为校园文化增添文化气息。

第三,成立学生文学社团。让学生在社团中以文会友,切磋文学创作经验,不断营造校园的文学氛围,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

第四,举办各类语文相关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作文大赛、错别字纠错大赛等,这些竞赛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提高文化素质、展示语文应用能力的平台。这些活动能够延伸语文课堂,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注入更多的文化气息。

只有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改进语文教学方法,为校园文化注入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与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完成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在实处,实现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洁莹,马庆发.论职业教育观嬗变的哲学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6(24).

[2]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杨文钦.高职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刘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23).

本文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课题编号为11Y037。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军事课程;课程建设;课程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169—02

前言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具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近几年来,学院在省教育厅、省军区、常州军分区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精神,紧密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扎实做好军事课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情结和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明显加强,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学院先后荣获常州市国防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在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省军区司令部、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省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成果汇报大会光盘评比”和“国防在我心中”征文评比活动中分获三等奖和一等奖。

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军事课程建设特色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确保保障到位

学院自正式将军事课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建设发展规划伊始,即着力推进军事课课程体系建设,在如何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机制、课程基本结构、课程资源招合、课程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实践,设置专门机构,划拨专项经费,改善办公条件,配置教学资源,为军事课课程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软硬件条件保障;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和课程教学工作,课时达标、经费充足、师资力量强。学院每年在年度经费预算中设有学生军训工作专项经费,军事理论教学经费纳入我院正常的教学经费预算。学院划拨的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了学生军训、国防教育活动、军事理论教学等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学院人武部和军事理论教研室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学院拥有百余个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为军事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学院还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拥有军事类图书资料1800余册,期刊4种,为军事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围绕大纲,系统规划,着力构筑军事课课程体系

1.构建“321”的课程建设理念

学院高度重视军事课课程建设,围绕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精神,确立了以“三结合,二加强,一提升”为主要特色的军事课课程建设理念,即:“三结合”——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教学相结合、课堂内引导性学习与课堂外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相结合、集中军事训练与长年军事训练(将军事课程教学延伸至体育课程教学、“两课”,课程教学、军事体育运动队训练和比赛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结合;“二加强”——课程教学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师资库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一提升”——全面提升军事课课程教学质量。军事教育课历来是我校学生必修课,技能训练和理论教育各占1.5个学分,军事课考核不及格者没有学分,不能毕业。

2.构建了“两主体、三辅助”的军事课课程体系

以军事训练课程、军事理论课程为主体,以军事体育课程、军事体育训练课程、军事拓展类课程等经常性的国防教育为辅的军事课课程体系。将军事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程相结合、将军事体育训练与运动队训练课程相结合、将校园军事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拓展课程相结合,使国防教育伴随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使国防教育真正踏上经常化、制度化、课程化的良性发展的轨道。学生在完成必修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程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志向和特长,有目的地选择相应的军事体育课程、军事体育训练课程、军事拓展类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3.拓展了“二融合、一统一”军事课课程教学途径

课内课外融合。解决军事课课程目标的全面性与军事课教学课时的有限性的矛盾,将军事课课程教学、体育训练课程和军事类拓展课程向课外延伸,创造性地实践了“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主题模块捆绑军事体育学习项目包模块”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新理念,使学生在每一个学期的公共体育课程,都由一课程主题模块(学生所选体育课程项目)捆绑军事体育学习项目包模块。从而实现了军事课课程教学校内校外的有机融合。

学、练、做统一。随着学院课程改革的深入,启动了“能力导向、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项日化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项目化,在原有的军事课课程教学只注重学生的“学和练”的基础上,将互助型学练小组作为军事课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依托常州市民防教育馆以及校内各训练基地,设计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军事理论课理实结合教学记录表”,注重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和参与、协作、组织及体育文化传播的能力训练,从而实现了学、练、做高度统一。

4.完善了军事课课程的学业评价机制

强调课程学业评价功能的发展性、评价指标的综合性、评价依据的过程性,进行全景性的综合考核与评价。在考核方法和内容上,不再是通过传统的方式对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进行考核、赋分,结合军事技能训练的特点,采取训练科目的考核、学生的参与和在训练中的表现相结合,以“三评”模式进行综合评定;军事理论课考核,结合学生课程表现、出勤、课外作业、“理实结合教学记录表”、学业论文和开卷考试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充分调动了学生军事训练、理论学习和关心时政的积极性,从而为达成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提供了全新的学业评价机制。

(三)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确保教学规范化管理

篇5

【关键词】 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并对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职业教育新价值观对发挥语文课程与校园文化作用的影响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政治本位、知识本位、技术本位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一定需求而将职业教育工具化的结果,对工具性的过分追求必然会降低受教育者的生活品质,而“现代职业教育应使‘有业者乐业’,就业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1]今天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职业教育应改变仅仅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目标,关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使每一个职业教育的接受者都能实实在在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是在社会进步中被裹挟着前进。职业教育要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素质与职业和谐,职业生涯与理想和谐,个人志趣与社会价值取向和谐[2]。这些目标的实现应该由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来共同完成,这种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改变给了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以更大的空间,同时也对发挥二者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3]。校园文化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规范约束、引导熏陶的作用。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优美的校园环境,阅读着丰富的图书资料,获得美的享受。校园制度文化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校园精神文化更是以无形的力量教育学生,使生活在校园中的每一个人不断调节着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熏陶,净化自己的心灵。这些影响可以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努力追求,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是实现人的梦想、完成个人价值追求的过程。语文课程的这种传播人文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作用正好与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一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语文课程净化着校园文化内涵

在我国现行考试制度下职业院校的受教育者往往是那些中考、高考中失利的学生,他们渴望成才又缺乏专注的奋斗精神,富有思想又容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气馁、消沉,这就使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产生了负面因素。同时流行文化中的功利化世界观也对校园精神文化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而语文课程恰恰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优秀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营造出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消解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净化校园精神文化。

2、语文课堂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阵地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相信学生通过外在活动可引发内化过程,从而建构知识。在语文课堂中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背诵,进入角色,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获得感同身受的濡染;通过观察、感悟、反思、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素质和人文素质。

3、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程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更具优势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反映着人类文化及精神本质,教学方法也更具趣味性,更关注于学生的内心,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神内涵的探索,引导学生完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语文课程更适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文学讲座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欢迎,也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文化气息。

二、目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语文课程的功能被弱化,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由于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能够快速培养学生技能的专业课及实践课占用着大量的课时,而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也相对较为漫长,因而在许多职业院校中,语文课程不被重视,课程课时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干脆不开设语文课程;同时,语文教师由于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被忽视,缺乏工作热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的教学。再者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也不重视语文学习,这些情况使语文课程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才培养中的功能被弱化,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

2、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文化”,在人才培养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对于普通高校较为滞后,有些职业院校校园环境不够优美,物质建设相对滞后;有些院校校园制度文化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有些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文化内涵,将校园文化等同于课外文艺活动,认为只要多办几台晚会,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忙起来就行,校园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文化气息,学生们大多对此类活动提不起兴趣,活动也演变成了部分学生干部捞取操行评分的手段。这样的校园文化缺少文化的滋养,怎能实现校园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作用呢?

三、加强语文课程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

语文课程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也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差强人意,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要求培养的人应该具有一技之长,能够达到岗位的要求;职业教育又是创业教育,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不断创新,怀抱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的理想与愿望,而这些目标必须通过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因此职业院校应该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订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推动二者快速发展。

2、优化语文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语文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职业院校应不断优化语文教材,随着时展变化而更新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服务专业、满足专业需要,尽可能地联系社会需要,以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用。同时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师德修养及研究能力,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高水准地完成语文教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改进教学方法,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阵地,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强化课堂作用,向课堂要效果,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人文思想内涵。在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实行“大班化” 语文教学的情况下,选择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抓住课堂的主阵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的高级目标。

4、开展语文活动,延伸语文课堂,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文化之魂

要实现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是不够的,还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校报、宣传栏、广播、标语、海报、校园网均是同学可以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阵地。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为校报积极投稿,参与其编撰工作;可以举办网络小说创作大赛,评选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写作等能力。第二,举办贴近学生的文学学术讲座。可以选择贴近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议题,举办文学学术讲座,满足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更高要求,开阔学生们的文化视野,为校园文化增添文化气息。第三,成立学生文学社团。文学社团是学生们交流文学创作经验的阵地,通过文学社团的活动,丰富着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生活。第四,举办各类和语文相关的竞赛。比如举办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和书法大赛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延伸语文课堂,还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注入更多的文化气息,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而语文课程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不断推进语文课程的发展,将语文课程的发展与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实现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洁莹、马庆发.论职业教育观嬗变的哲学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6.24.

[2] 金雁.职业性与高等性:高职人文教育开展的两个向度[J].现代教育管理,2011.7.

[3] 杨文钦.高职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 刘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23.

篇6

>> 高职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内蒙古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课程观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项目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通用能力培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师德建设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机关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EB/OL].(2012-02-19)..

[4] Android平台研发人才缺口30万 短期将供不应求..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媒介素养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30-02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刚开始起步。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对各类媒介信息的依赖和痴迷程度日渐加深,媒体的自面影响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谓是迫在眉睫。

媒介素养就是公众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性回应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媒介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传媒的性质,提高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媒体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批判性的媒体读解能力的获得乃是个人与国民在学习如何应付具有诱惑力的文化环境时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学会如何读解、批判和抵制社会文化方面的操纵,可以帮助人们在涉度主流的媒体和文化形式时获得力量。它可以提升个人在面对媒体文化时的独立性,同时赋予人们以更多的权力管理自身的文化环境。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媒介素养教育致力于解剖和辨析媒介的建构,使人们得以洞悉其中的机理和因果联系。

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至今,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归纳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果,其内涵应该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部分。概括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一种关涉掌握传媒知识、获取传媒技能、提升传媒素养的活动。它是针对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大众传媒在引领大学生成长和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及时、迅速、无孔不入地传递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信息,提供社会角色模式、行为规范、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是高职大学生当仁不让的“第二课堂”。因此。关注并加强高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和提高高职大学生对媒介的识别能力,抵御媒介的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媒介发展自我,顺利完成社会化,应该成为各高等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在高职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它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媒介行为重构的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职业环境变迁紧密相关的教育。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发展的舍力促使社会职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样一个不断变革与创新的经济时代,高职教学的内容与实质也应做相应的变革,以适应职业环境不断变迁的需求。《媒介素养》课程应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要求出发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的要求出发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

一、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通过单列的通识课程形式开设媒介教育课程如《媒介素养》,是比较适当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有关媒介的理论知识、培养自我对媒介内容的批判性识读能力、利用媒介采发展与完善自我,并通过使用媒介来实现传播的目的,从而形成“人一媒”和谐的共生状态。《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对于应对我国面临转型期社会的各种变化与观念更新,时于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公民素质培养将起到积极作用。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可通过有保障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将媒介分析技能和媒介制作技能有效地整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更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的定位

《媒介素养》课程是一门集传播学和媒介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它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社会实际需要,以对媒介信息的获取、评价、分析并进而能够接近和运用媒介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传播学相关知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介信息的制作技术。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应用媒介技术和媒介信息观念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作为一种具有多方面来源的客观现象,作为学校藉以实现其目标、完成其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可迁移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

高职课程学习的总目标是使高职学生形成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具备在同一职业群度不同职业群闻进行横向和纵向流动的职业转换与晋升能力。

关于媒介素养的内涵,有学者指出,公民的媒介素养应该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度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包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媒介素养的内涵,《媒介素养》课程教学目标应是:一要使学生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能够有效地、自主地使用媒介工具,对媒介信息资源进行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等,二是要让学生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树立正确的媒介观,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三是能够应用媒介教育的内容学习其他学科。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从能力结构要求出发,具体表现在:首先,学会如何选择媒介和信息,合理安排媒介接触时间,避免无用的、有害的信,包所造成的危害。其次。理解媒介新闻和事实的关系,学会自己分析事实,在多种媒介的不同声音中保持清醒。再次,建立积极参与媒介的信心与兴趣,提高参与媒介的能力和批判监督媒介的能力。最后,积极参与到公众媒介素养的教育中,为建立全社会良好的媒介素养意识、促进我国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课程的内容

选择和组织合理、有效的课程内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来说显得至关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相对缺乏。考虑到我国传媒和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了解大众媒介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从媒介获取信息;第=,学习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并判断其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利

用媒介来发展和完善自我。

高职院校《媒介素养》课程建设的原则是:课程建设应按照整合能力观,注重课程内容结构的定向化、综合化和模块化,实现课程结构模式的宽基础、活模块和人本位。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离职课程建设的原则,《媒介素养》课程应着重于媒介的本质、传媒与社会、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等方面。课程设计为四大模块:认识媒介,选择媒介,解读媒介,利用媒介。

五、《媒介素养》课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诸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种实践和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知道,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性: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这些特性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六、《媒介素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1.目标设定。首先,按照教材的安排由学生预习单元内容,初步了解单元的中心主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上网搜寻的相关知识、文化背景等。在老师的帮助下,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确定自己的探讨主题,进行立题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主题分类,就可以由学生分组围绕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讨。

2.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确定了任务主题学生就可以带着明确的目的,利用校园网以及互联网查找资料。就这一步骤来说,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首先,为网络安全着想和快速查寻的目的,校园平台资源库是首选;再者。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重要的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和处理。

篇8

作为技工院校的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的满腔热情换来学生的满不在乎,德育课对学生而言就是枯燥无趣的代名词,这也许是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面临的共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程目标在实际中不能完全达成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德育课程教学上最大的困难不是学生不知道,而是学生不相信、不行动,没有让德育课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实际行为,学生没有自觉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道德品质。如何把抽象的德育教学内容与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成为德育课程教学的一大课题。

2.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内在需求

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社会热点,希望对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分析,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偏重于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诉求,总是习惯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共享型资源库建设的思考张群桂(南通工贸技师学院,江苏南通,226010)摘 要:针对技工院校德育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建设共享型资源库的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及建设思路,为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建设共享型德育资源库提供建议。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课程,课程改革,资源库用传统的教法来教现在的学生。学生希望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提高认识,但是限于条件,大部分教师满足不了学生这方面的需求。

3.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德育时效性

目前德育课教材内容多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案例也丰富,但是有些教材中的例子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还有一定距离,案例的时效性不强,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不能得到满足。传统的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弱,学习兴趣低,教学效率低下,要想改变这一困境,其对策之一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共享型德育资源库,让学生主动、积极探索,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从而全面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共享型资源库建设原则

1.突出资源的科学性

德育资源库中的资源对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描述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符合实际的,既考虑到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又兼顾到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切忌资源无中生有、不切实际、粗制滥造。

2.突出资源的开放性

建设的资源库立足共享型,在使用方式上是开放的,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进行增减、重组,使用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本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其他学校甚至社会团体也要开放、共享。

3.突出资源的一体化

资源库的资源必须全面覆盖所有德育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并按教材内容进行有序编排,不能有遗漏,让资源库最大限度地满足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教学需求。

4.突出资源的多样化

资源库的资源应以不同的媒体展示,既有静态的图片、文字、也有动态的动画、声音、视频;既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的教案、课件,也有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学案、自学材料、评价单元、反馈单元等。

5.突出资源的互动性

资源库的建设要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特点,充分挖掘师生多方面潜能,使他们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主人,要借助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现教学过程,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多对多、一对多、多对一的双向交流和多向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激励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三、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共享型资源库建设内容

德育课程共享型资源库要成为一个为师生提供集“教学参考”“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教学评价”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

1.数字化资源库

(1)媒体素材资源库: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2)测试资源库:包括知识测试试题库、能力测试试题库(3)参考资料库:包括电子教材、期刊文献、教学参考资料等(4)案例资源库:包括根据德育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经典案例(5)课程资源库:包括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等(6)工具资源库:教学中常用工具软件、网址资源信息、教学链接、课件制作工具、视频压缩工具等

2.网络教学平台

(1)教学互动平台:提供在线交流、答题解惑、作业布置提交等功能(2)教学评价平台:主要有课程评价、学生评价、建设反馈等栏目(3)资源检索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工具(4)实践平台:社会调查、完成活动、志愿服务等

四、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共享型资源库建设思路

1.以课标教材为重点,突出课程模块综合

综合化是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新课标注重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建设资源库时要根据技工院校德育课的目标,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注重知识的关联性、开放性和整体性,帮助学生获取对社会生活、职业活动的整体认识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资源库建设中,要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树立模块化、综合化的思想,将模块、主题、课时等教学结构融入资源库中。

2.以社会功能为前提,加强建设应用资源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在资源库建设中要凸显出“认知明理,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突出社会公德、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安全环境意识,积极培养职业能力。技工院校德育新课程提倡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师生个体对课程资源的要求不尽相同,在资源库建设中要坚持服务于新课改,服务于师生的理念,要求建设的资源库要能满足不同知识、能力、情感独立个体的应用要求,创设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具有典型性、时代性、生活性的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学习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

3.以生活实际为基础,注重资源操作实践性

技工院校德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贴近生活的德育活动,学生不仅体验德育过程的快乐,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德育的目标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和提升。因此,在建设资源库过程中,所展示资源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生活,为生活服务的,从而真正实现德育课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在资源库中既有反映校园文化生活的媒体素材,也有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等活动资源,并将这些鲜活的素材、资源整合到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试题、学习环境中,从而达到“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生活中验证知识,到生活中应用知识。”的目标。

4.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创新丰富整合资源

由于技工院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目前很多技工院校的德育资源库非常匮乏,建设德育资源主要是少数教师个人行为,真正共享型德育资源库还未“浮出水面”。因此,作为技工院校的一线教师,需要掌握建设资源库所必须的现代教育技术,如office办公软件使用、photoshop图片处理技术、音频视频录制编辑技术、动画制作技术以及网络工具使用技术。要利用这些信息技术为手段,搜集、整理、创作丰富的数字资源,并在使用工程中不断实时更新、添加、完善。目前,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互联网下载,通过网络工具下载一些时事新闻的视频或课件素材资源库;二是自主开发,依靠广大德育课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练的信息技术,自主创作教案、课件、软件、动画等资源;三是视频采集,利用摄像机或视频采集卡进行录制和捕捉一些媒体视频素材;四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公开课、教学比赛等,收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论文等。但是不管是什么资源,在后期要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电子资源。

5.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建设发展性评价体系

技工院校德育新课标要求德育课追求评价的全面性,努力实现德育课程价值的本位转移,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资源库建设中,不能偏向于结果性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资源库中要建设配套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媒体考核评价平台,综合检测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三个层面的学习水平。要设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角色,让学生、教师、社会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的结果不能局限于百分制的分数,还要有“优良中差”“完全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等作为结果,体现出能力和素质的达标情况。

6.以开发共享为原则,规范数据标准管理

篇9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引言:近些年我国英语教育更多注重理论性教育,其应用能力相对较差,这不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就需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够不断提升我国英语人才的应用水平。在这个背景下,优化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就显得极为关键。

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

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自身相对特殊的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以及层次结构,这一点和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有着明显的区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多体现在目标、过程和途径以及质量监督等方面,要遵循和应用实践相关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核心就是将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来开展。因此针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为本科学生提供一套完善的基于应用的大学英语课程,从而符合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其中英语课程设置合理,体现出英语的应用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二、构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

(一)注重基础知识课程的建设。英语基础知识无疑是提升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种语言知识,其本身也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掌握英语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面,或者为了应付考试提升考试成绩,而是将语言运用到各个行业中,从而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实践应用。根据现代语言研究表明,语言输入是表达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厚实的语言输入,那么就很难有效表达自身的想法,从而造成语言运用的短板。另外缺乏语言知识必要的技能训练,那么语言学习就是空中楼阁,并不能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所以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上,要注重增加音、形和义的基础课程,并且组织相关教育部门和专家学者,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知识教材的编写,同时在教学上要加大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时间,并且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深度。

(二)完善语言技能课程建设。在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方面,要强调语言基本功和应用基本功并重,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要树立能力本位思想,充分意识到能力培养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对此在英语课程建设方面,需要和这种教学观念相配合,从而逐步增加英语知识技能方面课程的建设。通常传统大学英语课程主要是每周4节读写课和1节听力课,这种课程建设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知识技能的转化。所以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需要进行优化,提升学生技能转化效果,因此要加大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方面知识的教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和读是学习语言输入,吸收的基本技能,而翻译、说和写则是输出知识,是一种表达的技能。运用语言能力就需要在输入的基础上来不断提升语言组织能力,从而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得到提升。所以在课程建设上要注重这五种基本技能的教学。

掌握语言技能本身也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目的。大学英语技能类课程主要有口语、写作和翻译和英语演讲和辩论等课程,这些课程能够将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断转化成语言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增加口语、写作和英语演讲等课程,在教学中老师也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读、写和听、说、翻译等具体实践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增加行业英语课程的建设。实践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也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特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才能够体现民办在办学方面的灵活性和竞争力,因此需要根据当前各个行业对英语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并且紧密结合民办院校自身学生实践能力结构,设置相应的英语课程。而且这些英语课程一定要以提升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并且提升学生在相关专业以及该专业领域中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同时要结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发展方向,开设相关的专业英语,比如现在很多民办应用型大学就开设了计算机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机械英语等课程,有效的提升了大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而在这些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则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主动自学精神,构建相关的英语应用平台,实现课外和课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应用到具体的专业领域中,并且在专业领域中实现英语能力的提升和扩展以及提高。学生在从基础知识到应用阶段这个过程学习中,老师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会更好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能够通过英语进行专业交流,从而为未来在行业的应用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增加文化类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仅仅是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作为教学目标,但是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融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国家文化差异的存在,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增加文化类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丰富,进而通过英语实现文化沟通。所以英语文化类课程的建设就显得极为必要,而这类课程在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可以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其教学的核心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核心,提升学生从文化底蕴的角度掌握英语,这样就能够提升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逻辑性。在教学中老师不能够采用机械化教学模式,而是要让学生在领悟跨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领悟英语,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并规范自身的行为,而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同样非常重要。

(五)进一步拓展英语选修课。对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要想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应用,在课程建设上就不能够完全的依赖必修课。因为民办大学师资资源相对匮乏,英语必修课程不可能全面的涉及到学生技能的培养,所以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来优化自身教学资源,并能够针对一些特殊能力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特殊教学,而且这些选修课还能够利用校园多媒体技术以及构建完善的选修课程体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选修课程,从而满足他们自身的学习需求。对于英语选修课程的建设要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目标,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合理应对,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另外选修课程的建设还需要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面方面着手,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课程建设需要不断创新,要从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进行优化创新,基础课程要以扎实和有助于后续扩展为基础,在知识面方面要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向专业和文化两个方面的拓展,从而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此外,在课程建设方面还需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型人才是当前社会需求最多的人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就需要通过完善英语课程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够有效凸显民办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礼仪课程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科建设上,应运而生地涌现了许多新的学科,如何才能开设建设好这些新的学科,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而“礼仪”又是这些学科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门课程,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它对于塑造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高职高专院校如何高效地开展礼仪课程建设这一重要内容。 

一、礼仪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礼仪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良好的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然而,目前大学生礼仪修养欠缺、道德水准偏低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无外乎家庭教育中礼仪教育相对薄弱,现行教育注重专业理论教学而忽视礼仪修养的培养,社会舆论对礼仪规范尊重度不够、理解过于浮泛。礼仪修养的缺失不仅严重阻碍了个人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人与人之间正常和谐的交往也造成诸多不必要的纷争,更是严重损害了个人的人格形象以及国家民族的形象、削弱了国家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由此可见,加强礼仪修养可谓迫在眉睫,而礼仪修养课程的开设无疑是一个集中高效的途径。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融洽校园氛围的应有之义,更是具有塑造学生职业形象、提升学生自身修养、实现理想高效就业等诸多方面的现实意义。礼仪看起来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极为普通的细小的事情,但它却代表着一种深刻的道德力量,它将会成为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它能够弘扬正气,增强凝聚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学习礼仪对于巩固和发展校园秩序,推动社会和谐,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礼仪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气质修养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涉外领域的礼仪活动,不仅能够加深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还能够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弘扬。学习礼仪有利于维护、提升企业形象,对于打造学生良好职业形象,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这些方面来看,开设礼仪课程、提升礼仪修养不仅必要而且是十分重要的。 

 二、高职高专礼仪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 

 高职高专礼仪教育是以高职高专学生为教育对象,以课内外教学、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综合调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个体自我教育等各方面力量,培养学生的礼仪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的教育行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人际交往技巧,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第二,提升职业成熟度,理解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提高职业工作中的礼仪水准,提升个人形象的附加价值;第三,使学生形成礼仪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并能够坚持正确的礼仪行为;第四,使学生自觉提升自己的形体美、气质美和精神美;第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高尚的团队合作精神,营造校园讲文明、懂礼节的和谐文化氛围。 

在贯彻礼仪教学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同时,坚持四个结合,把育体、育心、育德、育美结合起来,把教学重点从单纯的教学方面转变到课外、训练、辅导、社团活动相结合上来,把礼仪教学与形体教学结合起来,把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紧密结合,利用两类课程相互联系的关系,共同完成全育教学目标。 

  三、高职高专礼仪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活动类型逐渐增多,人际交往日益频繁,行为特征也逐渐向成人型转化。礼仪课程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选择地、科学地构建教学内容。 

礼仪课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仪容、仪表、仪态、家庭礼仪、学校礼仪、社会公共场所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涉外礼仪等诸多方面。礼仪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礼仪基本概述和学校礼仪,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礼仪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情感,坚定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信心和信念。通过学校礼仪知识的介绍,如待师礼仪、同学之间的礼仪、课堂礼仪、集会礼仪、就餐礼仪、宿舍礼仪等,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促进校园和谐。二是社交礼仪,通过社交礼仪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交礼仪的一般要求和基本原则,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三是面试和职场礼仪,学生通过面试礼仪和职场工作礼仪的学习,掌握职场所要求的礼仪规范,为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家庭礼仪,通过家庭礼仪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家庭成员、与来访客人、与邻居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五是涉外礼仪,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和礼仪技巧,在国际往来中,能够切实维护自身以及国家民族的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促进国际交流的和谐畅通。 

四、高职高专礼仪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 

礼仪教育是一种行为规范教育,实践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根据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实施礼仪教育: 

1.礼仪课程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礼仪教学的基本途径。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礼仪行为和不文明行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能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由于礼仪教育的实践性,礼仪教学必须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项目教学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教学实践中,一是要把教学内容体系分解为不同的教学项目,确定教学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二是要广泛采用体验式和技能训练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模拟、小组评价等途径体验礼仪行为,再加以反复训练,从而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礼仪技能。三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各小组进行礼仪模拟、礼仪训练,并采用小组内外相互评价和纠正错位的测评机制。 

2.发挥礼仪协会、社团、俱乐部的作用。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教师施教水平不均衡、学生课堂内外的行为举止存在反差等问题。因此,除了实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建立学生礼仪协会和俱乐部,成立学生礼仪表演队伍,开展礼仪知识竞赛,借助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到学生的业余生活,强化课程实施的效果。 

3.礼仪教育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礼仪规范的管理是学校对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学校礼仪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教育性、评价性和纠偏性等特点,学校应把学生的礼仪行为遵守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评价之中,如进行“学生文明行为百分考核”,“礼仪之星”评比等活动,成立专门的文明礼仪督查小组,对学生礼仪规范情况进行检查评价,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行为,遵守礼仪规范。 

篇11

【关键词】微课程;校园文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54-02

【作者简介】叶红,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南京,211300)副校长,一级教师。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已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山文化”体系。“学山文化”体系以文化理念为核心;以“仁智”环境为基石;以“学山”课程为载体;以“生态课堂”为根本;以“淳美”活动为特色;以情理管理为保障。其中“学山”课程体系是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的重要载体。

学校确立了“儿童课程登山之旅”的课程理念。“儿童课程”有三层含义:为儿童服务,这是课程建构的目的;基于儿童,体现儿童特点,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这是课程建构的立场;教师与儿童一起建构,这是课程建构的主体。“登山之旅”有四层含义:目标性、挑战性、合作性、体验性。围绕这一课程理念,学校从国家课程、环境课程、校本课程三方面构建了“学山”课程的总体框架。国家课程,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包括优质实施和创意开发两方面;环境课程,包括地方文化环境和学校文化环境两方面;校本课程,包括微课程和德育课程、武术特色课程三方面。

一、微课程内容

“微课程”植根于国家课程,基于教师的优势专业智能,属于在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科性生长型课程。它能整合学校、教师、家长、地方各方面资源,向课外生长、向经验生长、向生活生长、向网络生长……

微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学科之外的延伸。总体可以分为六大类:语言类,如高淳方言诵童谣、趣联赏析、小小课本剧、我的旅游相册(英语)、西方节日研究、四季的诗、走近名作家等;数学类,如生活中的数学、巧手魔方、画中的数学世界、钉子板的趣味世界、七巧板等;体艺类,如武术、花样跳绳、合唱技巧、集体舞、蟹壳上的画、五猖面具的制作、儿童年画等;社会类,如老街小导游、固城湖的环保卫士等;综合类,如走近慢城、手绘地图、螃蟹的世界等;科学类,如太空种子日记、小实验中的大智慧等。

微课程内容研发和实施有以下途径:基于教材单元章节内容;基于能力训练、技法;基于教材重点训练点;基于学习方法途径;基于教材中的思想渗透;基于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基于地方文化等。

二、微课程管理

(一)大力倡导“教师自己的课程”

为了发掘教师的优势潜能,激发投身课程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将课程自交给教师,引导他们在《高淳区实验小学微课程实施纲要》指引下,明确自己的课程观,有自己的微课程主张,结合自身爱好特长,选择“微小主题”,制订“微课程个人实施方案”,鼓励他们彰显专业优势,研究开发具有个性化的微课程。

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实效性,在制定“微课程个人实施方案”时,学校指导教师注意以下几点:明确个人课程主张;选择切入口小的课程主题;实施目标具体量化;灵活确定实施时间;成果形式各具特色。

(二)灵活选择“微课程时间”

微课程实施时间的保证,不仅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开发工作,而且也有利于学校对于此项工作的指导、督促、考评。学校有着近二十年社团活动经验,“一部二院三团”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特色载体。为拓宽课程视野,体现校本化、班本化、师本化,提升课程品质,学校提出既能尊重个性,也能突显教师专业优势的“微课程时间”。这既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一种思想,一种潜在的意识。学校的“微课程时间”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立足于课堂的“微课程时间”。

侧重于训练学生学习能力类的微课程,往往需要长期坚持,可以安排在课前、课后几分钟。如“一分钟新闻播报”“成语世界”“小小美文诵读”“童谣天地”“小小气象员”“巧算三分钟”“小小世界村”等,学校将其定为“课前热身三分钟”或“微课程五分钟”。当然,有时候根据课程内容,也可以将其穿插在课堂进行,如体育的“花样跳绳”、音乐的“快乐律动”等。

2.延伸至课外的“微课程时间”。

学校以“一部二院三团”形式开展社团活动近二十年,在武术、羽毛球、科技、书画、合唱、器乐、舞蹈等方面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区域范围具有一定影响力。尤其是武术、羽毛球已成为国家俱乐部、省传统学校,为专业运动队输送过多名运动员,队员多次在省级以上赛事中取得好成绩。此类微课程需要集中固定时间,坚持常年训练。

3.拓宽到校外的“微课程时间”。

实践活动类微课程大多需要走出校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体验活动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如科技类的“走近固城湖”“螃蟹世界”,综合类的“国际慢城之旅”“手绘地图”,德育课程项目“社区小卫士”等,教师借助校信通平台、微信、家长QQ群等信息互动平台,指导家长利用节假日,与假日小队活动结对,亲子互动,共同开展研究。

4.主题研究式微课程时间。

微课程主题大多来自于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拓展延伸,其目的在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该类微课程研发立足于教学内容及教师自身特长优势,往往需要固定课时,一般在一个单元、章节内容完成之后进行安排,或者固定在某个特定时间阶段(每周一次,每学期一次,每学年一次)。如“四季的诗”“趣联研究”“节日研究”“走近名著”“作家卡片”“大闸蟹的世界”“蟹壳上的面具”等。

5.基于网络的“微课程时间”。

下微课程应该具备信息时代特点,所以借助网络资源也是微课程研发一个重要途径。这种课程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性,教师可在创建的专题网页中就一个微小话题,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研究探索,并适时分享成果。微课程时间的保证,应该是相对固定而又灵活自主,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和学生在短时间内聚焦在一个微小课程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提升课程效益。

(三)互动形式的“微课程评价”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

Construct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essive curriculum

Li Jia

【Abstract】The recessive curriculum is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cannot leave the recessive curriculum. Therefore, should in the analysis recessive curriculum connot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foundation, discusses from the material level, the system level, the energetic level, the behavior level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essive curriculum way, thus enhances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essive curriculum earnestly the actual effect.

【Key words】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essiv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1 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又称潜在课程(Patent Curriculum)、潜课程、隐课程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类型。关于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表述不尽相同。我们依据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范兰丝(Vallance.E.)在1991年出版的《国家课程百科全书》中对隐性课程所作的界定,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将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为:是高职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但又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以非预期的、隐蔽的形式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信念、意志、知识、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一种课程形态。它包括渗透于高职院校显性课程中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偶然的、无意的影响,如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人格、学习气氛和其他非正式团体的影响等等。

2 高职隐性课程的特征和建设意义

高职教育完整课程体系应当既包括显性课程(正式课程),也包含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的形式,明确、直接、外显陈述的课程,是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而隐性课程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预期的心理反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以其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方面独有的特征,弥补了显性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上的缺陷。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补充,只有二者彼此协同、目标趋向一致时,才能使整个教育课程体系达到最佳的功能和效果。

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具有整体性 隐性课程蕴含了学校的精神底蕴、物质条件、制度体系和人际关系,从范围上看,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显示了校园里的各种教育要素,而且使学校各种教育要素构成了有机的教育生态环境,具有浓厚的宏观制约色彩,是促进学生在校园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育方式上,具有多样性 隐性课程具有时空的多样性或多元性,它不以确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教育,而是以多元的时间和空间为自身存在的价值形式。它既可以是一种氛围,如教学氛围、讨论氛围、学术氛围、课堂氛围、生活氛围等,也可以是一种风气,如学校的校风、院风、系风、班风、教风以及学风等,还可以是一种环境,如校园人文环境、学习环境、生态环境等,甚至还可以包括学校多年积淀形成的治学态度和方法等。这种多元的时空造成了更为宽广的教育机会和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学校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有了表达体现的机会,可使学生在多元化、立体化、体系化的资源环境中获得显性课程以外的多种求学需要的可能。

在教育目的上,具有隐蔽性 这是隐性课程实现教育目的的特有属性。隐性课程不是直面教育,不是教与学两种主体直接接触的教育。它是以氛围、情境、关系、规则为媒介,以跳跃、渐近、过度为节奏,通过折射、反映、反照,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智等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成熟,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获得潜移默化之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周围环境综合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达到培养具有完整个性人的目的。涂又光教授总结的“泡菜理论”,形象而又生动地说明了隐性课程的这一特点。

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不确定性 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程度、效果与学生的主体选择密切相关。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不同的主体会解读出不同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往往是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没有预料到的,或者有时是无法控制的。教育者不可能完全知晓并控制教学活动的具体状况和每一细节,在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试图从积极方面进行某种尝试,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就是隐性课程非预测性特点的表现。

在教育效应上,具有持久性 学生在学习显性课程时,学过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可能很快就忘了,但隐性课程主要靠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的力量,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其行为的态度方式是不会一下子就消失的。一方面,隐性课程在学校的统一规范和学生的兴趣之间创造了充分利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以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提供给养,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校风之中,形成既深刻,又久远的教育效应,有的甚至在一生中都难以消除。

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成立和建设的时间普遍较短,一些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中专学校或中等职业院校升格、合并组建而成的。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高职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学校招生人数、办校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园文化建设等还十分薄弱,普遍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轻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因素的发展;局限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在生产、工作场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水平、人格发展和完善等方面关注不够。这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意识的偏移,使高职院校成为一个技能训练场或者技能加工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

3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从隐性课程的特征可以看出隐性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和各种行为。在物质层面上,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环境、生活环境、校园文化设施、校园艺术生态等都是隐性课程的载体;在制度层面上,学校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班级管理、评价体制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教育和影响;在精神层面上,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是隐性课程所涉及的范围;在行为层面上,学校领导及师生的言行举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交际行为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隐性课程的建设附着或隐含于这些载体中,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主要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隐性课程物质层面的建设 隐性课程的物质层面,如校园的建筑设备、园林绿化、壁画雕塑等既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和陶冶功能。校园的门庭走廊、教学楼、食堂、学生公寓、图书馆、花坛、草坪、雕像、楹联等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也没有教育价值的,但经过精心设计和创造后,这些建筑和环境也能“活”起来。学校的校园建设应融文化性、艺术性、特色性于一体。布局合理、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宽敞明亮、井然有序的食堂和宿舍可以给学生舒适安逸的感觉;藏书丰富、舒适的图书馆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富有启迪意义的楹联、温馨的提示语可以让学生时刻检测自己的行为规范等等。一所学校的校园包含着这所学校的文化特征和内涵,蕴含着学校历史的、思想的、精神的等多种教育价值,对提高大学生的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

隐性课程制度层面的建设 隐性课程制度是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和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案、保障措施,这些制度集中体现了学校领导者的教育思想、育人目标、价值观念,是显性的。但当这些规章制度成为学生自主选择和利用校园制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觉规范时,所起的作用就是隐性的和潜在的。在进行隐性课程制度层的建设时,应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权利,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制度建设的核心,既要用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又不能简单机械强迫地管理,应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在制度的制定和管理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创造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学生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认同感、屈从感也有所下降,因此,学校要配备专门的教师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遵纪守法、生活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提升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认同度、遵守度。

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建设 大学精神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是不成文的,但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事不在;它活跃在讲台上、校园里、人们的言谈和行动中。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可能因时代的进步而老化、淡忘,但大学精神却能长久地影响学生的事业发展,直到永远。良好的校园精神能催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是一种无形的巨大推动力。因此,大学要加强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建设,其中,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至关重要。在精神层面的建设中,师德建设是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教师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作风等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品性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引领示范作用。良好的师风是良好大学精神的一半,因此,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建设应该加强和关注学校的师风建设。

篇13

关键词: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02-485-02

University High-quality Courses Digitize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d Application Research

LI Zhi-yong1, WEI Hong2

(1.Center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Business College, Guangzhou 510320, China; 2.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Guangdong Business College, Guangzhou 510320, China)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niversity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 It is an important action of university to realize the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the promotion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high-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ed the digitize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motion applies two important aspects and has conducted the analytical study to it.

Key words: high-quality courses; resources construction; promoted application

1 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教育部于2003 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本着“开放和共享”的精神,旨在建设一批集合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六年来,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07年已评出国家级精品课程1798门,并已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精品课程所彰显的价值理念是一种整体优化意识、合作共赢意识和全程教学质量意识。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是精品课程的两个方面,必须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精品课程的价值。建设是基础,应用是目标,建设与应用密不可分,建设精品课程是为了更好地应用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经过教学活动的应用检验,既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建设者与使用者、同行教师、专家之间的互动,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并使课程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实现了持续建设和提升,因此,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同等重要[1]。

2 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建设、应用、评价与再建设等环节,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与评价能够促进课程的更新与进一步建设。目前,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重资源建设,轻推广应用

各高校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都比较重视。由于精品课程立项评审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致使各高校纷纷将主要精力放在课程立项建设上,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动精品课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除国家级精品课程外,省级精品课程数量已达一万多门,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校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和应用是实现课程先进性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精品课程资源利用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利用率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各高校开发平台不一致,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基本上是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另一方面,高校对结题后课程持续建设和应用未引起足够重视,鼓励教师开展后续建设和应用方面的政策机制不健全,因而许多精品课程建设后继无人,课程使用较少。这种重申报评审轻建设应用的短期行为,背离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应用。

2) 学生对精品课程缺乏了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最大收益者,理应成为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的积极参与者。但实际情况是,精品课程建成后学生使用的并不多。某高校调查数据显示,随即抽取的学生只有30%左右了解精品课程,经常使用精品课程的学生仅为10%左右。学生极少使用的原因中,不知道精品课程存在的占35%,认为网上资源对学习帮助不大,不愿意使用的占20%。由此可见,学生对精品课程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学生个人信息技术基础层次不齐,对传统学习模式产生依赖,加之部分教师不注重宣传引导,一些学生没有个人电脑上网时间受阻,校园网速度慢等原因,导致精品课程短时间内难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2]。

3) 教师应用精品课程积极性不高

教和学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精品课程的应用与评价离不开教师。当前,在教师应用精品课程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许多教师对如何实现精品课程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感到困惑;2)部分教师认为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大学教师个性化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矛盾;3)少数教师对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4)缺乏网上资源版权保护机制;5)持续建设和应用机制不健全等。

另外,教学效果体现着课程建设目标,是教师参与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的重要推动力。目前,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建立精品课程延续资助计划和复评制度,对结题精品课程后续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复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网站是否连通?2)教学录像是否全程上网?3)教学资料是否及时更新?4)辅导答疑模块管理情况等,而对于学生浏览教学资源获取教学信息完成教学环节,以及他们自主学习的需求和学习效果等涉及不多,因此,复评结果难以得到教师的接受和认可,从而影响了教师应用精品课程的积极性。

4) 精品课程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资源与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两个方面,体现着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平。高水平的教学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教学资源包括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的特点。高水平的课程网站是课程展示与应用的平台,是课程实施基于网络的主题研究、协作式学习的系统,包括教学模块设计、教学资源链接、交互功能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体现科学性、艺术性、有效性、友好性的特征。目前,一些精品课程存在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先进性、教学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体现不足的问题;另外,部分精品课程网站存在重辅助教学功能设计,轻自主、协作学习方式支持;重内容呈现,轻教学环境设计;网络速度慢,流媒体视频效果不佳,资源丰富性适用型不强等问题。精品课程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不能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精品课程的使用[3]。

5) 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支撑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提高学校教学现代化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高校纷纷启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还购置专用服务器,扩充校园网带宽,改善校园网硬件支撑环境。目前,一方面网络运行速度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另一方面网络对教师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堂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多由教师自行开发,作为非专业人员,教师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水平参差不齐,课件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其次,精品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但部分课程项目缺乏教学设计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参与,导致课程教学设计不合理,网站制作存在困难,求助社会专业公司开发网站又面临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维护不便,缺乏特色等不足,因此,精品课程的网络支撑与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3 加强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的主要途径

1) 加大宣传力度,使师生树立对精品课程的正确认识

精品课程宣传可以从项目宗旨、功能、资源和使用等方面进行。精品课程为了教学提供了优质丰富的资源,为师生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搭建了平台,所以,精品课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学生参与精品课程学习,可以感受名师的教学风范,体验教学改革的成果,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能够激发他们投身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2)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水平

① 推进名师名课工程。对校内主要公共课和公共基础课设立课程负责人岗位,聘请高级职称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主持课程建设。课程负责人聘期三年,每年发放一定数量岗位津贴,将课程建设成效作为他们岗位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为鼓励和引导高级职称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可以将教师教研量化考核后与科研考核结果一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范围。

② 实施精品课程跟踪管理。持续建设和应用是实现精品课程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保障。课程跟踪管理就是学校将课程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过程从建设期延伸到项目结题后,通过定期复评建立课程档案,了解课程动态,不断完善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保障激励机制,推动课程的持续建设和发展。复评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分类进行,重点应该放在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效果、教学应用、网站维护与更新等方面。评估课程教学效果,学生的感受是第一位的,专家、同行的意见和建议同样不可忽视。可以通过匿名聘请校外专家参与评估,组织教学督导跟踪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进行现场评估等方式,多方获取信息。对于检查情况较好的课程,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继续划拨建设经费,也可以适当调整课程工作量计算系数;检查情况较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整改。到期仍不能完成整改任务的,撤销荣誉称号停止拨款。

③ 完善课程持续技术支持与服务机制。在精品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中,组织体制是保障,技术系统是条件,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是核心。教育技术人员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为激发他们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实现对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深入协助与支持,学校可以建立一定的激励引导机制。如:把一定比例的课程建设经费以项目方式划归教育技术中心,要求项目组吸纳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同时,学校根据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情况决定下一年度经费划拨数额。

④ 以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在强调教育技术的同时,更关注“人”的价值,不能把精品看成是传统教育的网络搬迁,而要求在新理念和新技术背景下重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掘其内在价值。教学改革与研究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建设高水平精品课程离不开教学改革。但教学改革往往不是孤立的,教学成果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所以,精品课程建设需要长期、持续、系列化进行。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将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起来配套进行,以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化和课程校本特色的培育;另外,精品课程建设应该与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以利于依托学科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精品课程专业支撑平台;还可以筛选一些教师队伍素质高,教学研究基础好,教学改革条件相对成熟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专项建设,以加快教学成果形成步伐,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水平。

4 结束语

真正的精品课程将是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并具有发展性的课程。只有当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建设、课程平台建设等内因与国家的关注支持、学校的环境保障、学习者的认可等外因完美结合时,精品课程也才真正走上了精品之路。当精品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切合了学习者需求,成为了学习者学习和参考的重要资源;当精品课程配套设施发展健全,课程建设与维护走上了科学规范化;当精品课程监控、评价与管理制度走向完善之时,也是精品课程实现持续发展之日。精品课程必须常建尝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建设和广泛应用,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不断完善的政策制度、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的教学实践、逐步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支撑环境将成为精品课程可持续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宋德如.略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7,4(4):58-60.

篇1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党和中央政府一贯的重视和倡导,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诸多本科院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开发,在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之下,开发出一系列子课程,形成了规模可观的课程体系,可谓是硕果累累。与本科院校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反,在占据全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是一派冷清,鲜人问津,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

一、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势极不乐观,最突出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理念较为偏颇,功利实用主义占统治地位。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难于精准把握,于是出现了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重技轻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化课程。一些实用性强,能在短期内见效益的课程受到追捧,一些通识性的文化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则一压再压,直至完全砍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里好的情况是作为选修课时开时停,选课学生也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完全不开设,一片空白,完全忽略了对学生传统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实用主义至上”的观念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根深蒂固。在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曾多次对学院开设的所有选修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专业相关课程、英语考级、专升本、驾校等实用课程,而哲学、传统文化等则乏人问津,他们普遍认为这些课程太过遥远,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无甚关系,因而兴趣缺缺。

2.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严重欠缺。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普遍比较复杂,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文化素养几乎空白。据笔者几年来的观察,能够流畅说出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顺序的学生不到四成,看过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所占比例也是少的可怜,对于一些家喻户晓的文化常识则常常是一问三不知。总之,高职生普遍知识面狭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不高,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存在着缺陷,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缺乏刻苦精神和创新能力,耐挫能力较弱。这种情况对其将来的就业及人生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二、工科类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1.有助于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社会面临着道德危机,整个社会如此,正在成长中的高职生更不可能免疫。而传统文化中这方面的营养极为丰富,如儒家和佛家都强调“敬”,即用心做事,这对避免毕业后学生随意频繁跳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大有益处。

2.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身心素质,完善人格。高职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又缺乏对困难和挫折必要的心理认知能力,耐挫力弱,加之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于是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甚至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做出危害家人、学校、社会的举动,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正常的心理辅导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方法进行疏导,如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谦受益,满招损!”、王夫之哲理小品“六然四看”、道家思想在失意时所采取的“淡泊”和“宁静”,这些对于提高学生遭遇困境时的耐挫力,舒缓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都是非常必要的。

3.有助于增强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意志薄弱,一挫即倒,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合作精神缺乏,过于崇尚个人奋斗,而忽略了与人合作。而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讲究与人为善,强调“和为贵”,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都是珍贵的遗产,能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力。

4.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人文底蕴,提升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许多显性的和潜在的课程如《古典诗词鉴赏》、《文学欣赏》、第二课堂活动、校园人文氛围等都能不同程度的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个人内在气质,增强就业成功的砝码。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为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化奠定基础。

三、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

基于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以及高职院校职教办学特色,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可利用的前提下,我们做了以下尝试:1.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根据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性质(任选课)及学生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择取上摒弃学科化、系统化,尽量通俗、新颖。32个学时中,基本理论知识绝不超过10学时,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专题如茶、服饰、饮食、民居等不低于16学时。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切入点和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尽最大可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譬如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这个专题时,考虑到内容的枯燥性,先请同学们欣赏天坛的图片,解说关于天坛的许多常识,然后讨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由此引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

3. 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小论文形式外,还采取了综合能力测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通过考试这个指挥棒,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投入进去,真正有所收获。

4. 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开设相关子课程、网络学习课程,并与部分思政课程呼应,形成立体课程网络。目前已开出了《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民俗文化》、《茶与茶文化》、《与养生》等传统课程以及《中西文化比较史》、《诗词之美》、《先秦君子风度》、《伦理学视角》、《新伦理学》、《国学与智慧》等网络课程,有了一定的覆盖面,基本形成了一个课程体系。

5.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利用第一课堂是不够的,我们还抓住第二课堂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各种技能比赛,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以浓郁的人文氛围营造和谐校园,让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浸润自己的人格和风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