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范文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

篇1

【关键词】实践向导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17-02

一、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早期主要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约束。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广泛交流,在国外高职教育经验的借鉴基础上,开展了能力本位、项目课程、工作导向等模式的课程改革。但课程模式的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岗位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是把培养学生较强的工作岗位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的。但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仍然不太适应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着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不协调,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不足和课程内容比较单调不E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现象。这些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质量。因此,解决并改善高职院校的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2.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1)对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不够,课程目标定位比较的模糊,缺乏功能性的向导。技术和技能两者的培养不能明确区分。造成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和对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能力缺乏引导作用。其次,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教育模式的考量、教育策略的设计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计中存在不足。最后是课程评价常常以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内容,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标准,忽略了技术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专业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后果。

(2)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的没有实现良性过度,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国家教育政策明示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应该做到紧密衔接。但实际上两者的紧密性不强。

二、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发展,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的完成企业岗位任务并且有所创新。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不能只注重技术技能训练,而忽略理论知识学习和创新。把实践能力培养和卢纶知识学习相互融合,在课程设计中技术理论知识为主,以工作实践学习为过程,突出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其次,对学生的评价定位要从多方面了解和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进行评价,给学生正确的向导作用。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由高职教育特色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高职院校生源特征所决定。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教育特色和招收学生的特点,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精确定位。实施因材施教,构建以实践为向导的高职分层次教学课程体系。做到“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手段”的理性教育,为实现高素质、高质量、高技能和高创新的新型人才,以达到国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改善就业现状的教育目标。所以,以实践为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必要性。

三、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实施特点

1.建设以培养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题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是通过“学科到知识,然后在到课程”的过度。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课程体系。在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中,高职院校要有核心决策的专家、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对职业岗位进行差异化分析,制定适合高职学生的核心岗位,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评估,从而最终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以培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创新药在实践向导下实现,这就需要课程建设要体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宗旨。开发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课设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是对学生职业素质服务和专业服务学习能力的提升。

3.建设适应实践教学需求的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特色,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寻规律,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知识中教授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吸收专业知识、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并不只是简单的换课本内容,和对课程安排进行调配。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岗位就业能力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应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把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特征和习惯,及个人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高职教育人才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为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丁金昌. 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19-124.

[2]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5,10:59-60.

[3]杨彩平. 实践导向的高职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226-227.

篇2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a)-012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cademic master degree in medicine of China.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2,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210 respondents including 550 supervisors, 550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110 expert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from 11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nd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designed from course load, coverage of knowledge, frontier of content, content and pattern of core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elective courses. Results 430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supervisors in which 417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75.8%. 513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which 461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83.8%. 99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from the expert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which 93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84.5%. The total effective retrieved rate was 80.2%.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s, 89.6%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course load could meet the demand; 37.4%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coverage of knowledge was wide; 44.3%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frontier of content was average; 77.5% respondents supported the modulization of core knowledge courses; 56.3% respondents considered that the range of elective courses should not be limited. Conclusion The present curriculum system for academic medical master degre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 for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ectly in China. Therefore, setting educational goal should be accurate; necessary knowledge should be the core of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e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further expand scope of knowledge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strengthen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ology during the reformation.

3.3 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和覆盖面

课程内容设置关乎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对研究生知识体系的构造与完善及知识创新应用能力[12]。美国研究生课程主要是以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究知识、发现新问题[13]。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edical Clinics,AAMC)资料表明,美国有26所医学院校完全彻底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或实行以问题为基础模式,或实行人体器官系统模式,或实行整合模块化课程,或实行社区基础模式,或实行混合模式等等,其课程名称和设置已与传统名称大不一样[14],大致可以分为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15]。我国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16]。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医学高校研究生学位课程开设量比较充足,但课程涵盖的知识内容和各专业课程涉及的前沿进展则并不能完全满足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按照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框架,公共课程的设置上除政治理论、英语外,还应开设生命科学研究工具性、方法类课程,通过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使他们学会如何做研究[17],核心课程应突出研究生开展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所应具备的交叉知识和前沿进展,专业课程要有本领域发展起源、历史、现状及最新研究的知识和技术,选修课程则实行开放性选修策略,体现宽泛而自由的原则,研究生可结合自主学习和科学兴趣选修。

3.4 为研究生构建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知识框架

当前,更多的科研工作不再局限于本领域而是从其他学科中寻求突破思路,获得创新灵感[18]。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储备力量,是突破科研瓶颈的主力军,当前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研究生必须要做到能够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深度和实现创新不落伍。在美国医学高校,普遍为研究生开设了一门跨学科的核心课程,如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医学科学基础》[19],研究生入学后通过高强度集中学习,很快能够掌握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打破以学科开设课程的壁垒界限,开设跨学科领域的生命科学核心课程,为学生构建必备的知识框架,全面了解生命科学领域基本知识、前沿进展和实验技术,促进交叉学科知识融合,开拓学生眼界,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灵感。

3.5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作为影响研究生能力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提升研究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关键环节[20]。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高强度课程教学始终作为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提供大量专业课程供研究生选修,导师也资助研究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类型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公共课程和核心课程可采取高强度集中教学,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讲座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为主,辅以前沿问题、重难点问题和学术争鸣问题为选题的探究式研讨。同时,还应举办各层次和类型的高水平学术交流、研究生创新论坛和暑期学校等系列学术活动,扩展学术视野和知识面,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1-24]。

学位课程是研究生打好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最基本的环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课程体系,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前沿知识的教学内容,辅以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改革,不仅为研究生构建开展科学研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更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熊玲,刘芳,李忠.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93-96,118.

[2] 梁珍淑,刘忠,李昌模,等.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究[J].中冶金教育,2015(6):14-16.

[3] 何勇涛,罗长坤,黄国琼.医学科技发展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影响[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3):191-193.

[4] 汪霞,卞清,孙俊华.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30-34.

[5] 田红旗.基于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背景下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18-22.

[6] 李莉.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8,(5):56-57.

[7] Kevin FM.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Looking back,Planning ahead [J]. JAMA,2012,307(6):619-620.

[8] 蓝丹,李登峰,高宗燕,等.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11):5-6.

[9] 陈h,翟月.21世纪以来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7):104-114.

[10] 章丽萍,金玺,顾建民.研究生课程建设:从理念到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3(7):66-70.

[11] 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92-94.

[12] 胡春平,刘斯伟,许烨婧.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6):105-111.

[13] 马舜,陈工.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及其启示[J].科学经济社会,2016(2):94-99.

[14] 孙宝志.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J].医学教育,2002(4):16-18.

[15] 崔爽,段丽萍.浅谈美国大学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108-109.

[16] 岳昌君,吕媛.硕士研究生创新精神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6):20-25,112.

[17] 宋远方,李艳丽.构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钻石模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7-10.

[18] 安江,邢花,郭莹,等.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1(31):27-30.

[19] 何勇涛,罗长坤,黄国琼,等.中美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3):466-469.

[20] 李泽.基于研究生教学特点的LPC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推广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6):16.

[21] 王苹,唐燕.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7):137-140.

[22] 尚立芝,季书,曹珊,等.基于COPD中西医基础研究对研究生实施PBL教学[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4):113-115,119.

[23] 姚珍松,唐永超,江晓兵,等.仿真模型模拟操作联合模块式教学法在研究生学习椎体强化术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4,27(6):45-47.

篇3

1.论商务英语的“双轨”发展模式

2.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  

3.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国外商务英语研究进展考察(2002—2012) 

4.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

5.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 

6.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

7.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语域特征多维分析

8.商务英语写作多模态设计的实证研究

9.学生感知需求的调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重构设想

10.跨学科构建商务英语理论体系的共同核心——基于北美商务沟通和欧洲商务语篇的跨学科设想

11.商务英语词汇:描述、认定与教学——基于《财富》商务英语词表的数据分析

12.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 

13.商务英语学科建设中的教师能力要素研究

14.构建商务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框架

15.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

16.论“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的学科理论基础

17.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

18.商务英语电子邮件体裁分析 

19.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研究目标、主题与本体

20.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生态位思考

21.商务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

22.商务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研究 

23.新世纪十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回顾与前瞻

24.商务英语文体特点和英语商务报告写作

25.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运用 

26.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理论脉络、特色与实效分析 

27.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校商务英语课程建设 

28.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核心任务的实现

29.“商务英语”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30.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

31.探析商务英语特点及其翻译原则 

32.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33.商务英语信函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34.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师发展——基于ESP需求理论分析

35.析几种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及其译例 

36.基于隐喻使用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评估 

37.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8.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 

39.商务英语:历史、现状与未来 

40.国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和出版的现状与分析

41.基于网络连接主义的商务英语教学设计及评估

42.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

43.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以西华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44.ESP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45.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46.商务英语词汇名化的语料库考察及批评分析

47.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

4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

49.商务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信息对等

50.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ESP需求分析视角  

51.商务英语的界定

52.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若干方向的商务内涵建设构想

53.商务英语谈判:国际研究现状分析及拓展(2004—2013) 

54.论商务英语二级学科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55.谈如何加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建设 

56.基于国际商务沟通的商务英语理论体系 

57.国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论综述 

58.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研究——兼谈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59.商务英语信函的文体特征分析 

60.商务英语学:学科概念与学科属性

61.《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地方性解读:国标与校标的对照

62.商务英语专业有效实施商务课程全英教学的策略刍议 

63.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64.商务英语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65.商务英语专业词汇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66.关于编制商务英语立体教材的探讨 

67.国际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研究  

68.从目前的研究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的构建 

69.教师发展“大师复盘模式”:以商务英语教师发展为例——顾曰国和Evan Frendo访谈录

70.浅谈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71.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72.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词汇比较研究 

73.英语专业设立商务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 

74.商务英语学科理论体系架构思考 

75.中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

76.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连贯研究与教学

77.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探讨 

78.浅谈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原则——“4C”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运用

79.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80.CBI教学理念融入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81.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探索——以《商务英语》课为例 

82.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以合作项目中的商务英语教学为例 

83.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 

84.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 

85.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英文) 

86.商务英语用语特点浅析

87.商务英语中的翻译策略 

88.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89.浅议商务英语口语课中交际活动的设计

90.二语习得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行为影响因素探究——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实证研究

91.合作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中运用

92.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考量

93.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4.商务英语词汇特征分析及翻译刍议  

95.河北省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研究

96.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知识与商务知识的关系 

97.论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  

98.论商务英语谈判中商务文化意识的体现  

99.高校机辅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系统的研发 

100.商务英语理据和课程设计原则  

101.商务英语的汉译原则 

102.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3.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调查研究  

104.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105.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106.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  

107.探究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模式

108.学科创新与商务英语的复合型特点研究 

109.高职高专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之我见 

110.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技巧 

111.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112.从商务英语到英语商务——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模式 

113.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之探索与实践 

1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学习

115.广西商务英语人才专业能力需求调查与分析 

116.论商务英语词汇学 

117.商务英语词汇特征及翻译策略  

118.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 

119.对大学本科商务英语课程的比较研究

120.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 

121.探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122.国内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综述 

123.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教学

124.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 

125.商务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126.论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课程战略理念与模式构建 

127.商务英语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 

128.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调查——以成都纺织高专为例

129.论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中的文化差异因素 

130.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131.商务英语综合能力评价研究

132.商务英语教学视角下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研究

133.论商务英语对汉语的影响

134.论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兼论商务英语学科定位

篇4

基础科学

(1)驼乳对大白鼠肾病模型组织结构的影响 那仁满都呼 苏布登格日勒

(4)不同放牧强度对家畜生产性能与牧草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乌依勒斯 乌鲁木山·布仁巴依尔 谢静 敖特根 王成杰

(7)4种中心原子不同的钨铋酸杂多酸毒性及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试验 程广东 岳丽红 刘海燕 刘风华 张瑞仁 缪月英 宋春香 刘红

(10)氨苄青霉素完全抗原合成及问接竞争elisa检测条件的初步优化 马丽苹 赵君峰 邱智军 秦翠丽 杨鸣雷

(14)鱼肉中微量氨的酚一次氯酸钠光度法测定 杜淑红 陈剑杰

(16)不同脱钙液对大鼠骨髓切片染色的影响 高甜 李慧强 吴晓红

(18)禽呼肠孤病毒c-98、t-98分离株s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何建文 党娟 关平原 李平安 高魁

(23)海带多糖对猪冷冻效果影响的研究 何涛 李军

(26)氯氮平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沈旭 周小花

(29)北寒水石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 高甜 陈朝军 陆景坤 王芳 张斌

(30)影响中卫山羊初生重的非遗传因素研究 俞春山 张振伟 叶勇

(32)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对猪喘气病临床治疗试验 金文吉 崔光春 韩旭东

(34)不同抗球虫药物对鸡球虫病的疗效试验 陈春苗

教学研究

(36)《动物解剖与组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赵玉娥

(37)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张绍男

(39)高职院校如何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何淑玲

(40)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渐进式”实践技能培养的研究 王静 姜鑫 范学伟 张绍男

(41)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兽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俞宁

(44)《猪生产与疾病防治》课程教学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范学伟 姜鑫

(45)《牛羊生产》精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孔雪旺

(48)《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课程设计 汪秀志 苗兴芬 张德检

(49)退化羊草草场配套改良技术的研究 赵荣林 周艳春 李淑萍 王洪君

草业科学

(52)混沌理论对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启示 于传宗

(54)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及其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张晓庆 穆怀彬 侯向阳 闫伟红 李平 苏佳楼

(58)镇江丘陵地区青饲玉米“新青1号”高产栽培技术 刘泉 刘伟忠 花卫华 徐志伟 刘照亭

(60)紫云英种植管理技术 王静

生物工程

(62)人体益生菌种类及其功能的最新研究 汪盂娟 徐海燕 辛国芹 武香玉 曹银生 谷巍

野生动物

(67)北极狐人工授精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闫大任

(68)浣熊在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适应性探讨 何志清

遗传与繁育

(70)对克隆技术研究的理性分析 祝铁钢

(71)dna甲基化及其作用意义 祝铁钢

经济与管理

(72)内蒙古节粮畜牧业调查与分析--以内蒙古喀喇沁旗为例 司晓辉

(75)宁夏中卫市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现状及对策 俞建奎

(78)大麦虫养殖效益分析 陈智毅 叶柱良

畜牧生产

(81)小尾寒羊的养殖要点与注意事项 李蕴华

(83)浅谈高档牛肉生产技术 郭文华

(85)优质鸡杂交组合选择研究 毛建

(87)鸡场生态养殖新思路及实用策略 胡雅芬 周慧玲

(89)提高肉牛胴体重的措施 赵景娣

(90)舍饲育肥肉羊的技术措施 孙晓利

(91)母羊围产期的管理 刘兴明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93)棉酚对奶牛日粮营养及免疫的影响 徐晓锋 张力莉

(97)矿物质元素缺乏与畜禽异食癖的关系 眭丹 周玉香 侯鹏霞

(99)"高营养肉牛自配精补料"在养牛生产中饲养效果试验 李强 赵振轩

(101)奶牛日粮配合及检测 易美丽

疫病防治

(103)养殖场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张利

(106)中药防治鸡球虫病的研究进展 金文吉 崔光春 韩旭东

(108)冬季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防控 袁斌香

(109)注射部位与鸡病疗效的关系探讨 袁有才 贺金红

(110)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陈品安 汪义金

(112)肉牛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及群发病的防治 刘鑫 哀互浓 与欢厌

(114)羔羊白肌病的诊治 文育胜

(116)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代红刚 王琳 王新梅 王蓓蓓

(117)猪气喘病的治疗与预防 赵升平

(118)秋冬季节奶牛常见病治疗与预防 张彝

(119)羊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及几种常发羊病的防治 郭亚利 闫忠一 刘凤祥

(121)铅、砷、铜、硒、钼中毒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高春孝

(123)2种常见奶牛产后疾病的症状与防治 王秀芳

(125)奶牛繁殖疾病及其防治 张凯

(127)羊破伤风的防治 敖敦格日勒

(129)生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韩振侠 赵满丽

&nbs

p; (130)猪沙门氏菌病的用药调整及防治思路 永元庆 赵红英

(132)犬、猫鼻炎的病因及诊治 彭春霞 冯玉娟 李图丫 萨如拉 程贺宇

(133)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与护理 赵满丽 王涛 韩振侠

(134)仔猪副伤寒的综合防治体会 赵振轩 王晓伟

(136)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 郭利英

(137)母猪乏情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郭红星

(138)牛羊口蹄疫的发生、鉴别诊断及防治 刘凤祥 郭亚利 张素娟

(140)痘病的诊疗要点 赵有兵

(142)肉牛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刘洋

(143)肉牛寄生虫病防治要点 韩彩霞

篇5

1.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最新进展

2.论多元方法论框架下的计量经济学观

3.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

4.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研究

5.观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望大数据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

6.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7.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8.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革命

9.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

10.计量经济学中的潜变量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考察

11.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12.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若干新近发展及展望

13.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14.计量经济学精确性研究

15.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

16.中长期负荷预测的计量经济学与系统动力学组合模型

17.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18.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19.基于WinBUGS软件的贝叶斯计量经济学

20.再谈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研究

21.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22.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

23.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4.国外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回顾、进展与述评

2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

26.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教改方案研究

27.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28.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

29.健康计量经济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卫生领域的应用展望

30.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1.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

32.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33.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

34.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比较

35.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及其反思

36.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37.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及小而精案例探讨

38.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39.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40.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之路

41.基于计量经济学的陕西省建筑企业经济分析

42.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

43.计量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与超越

44.关于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45.论PBL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46.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

47.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

48.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

49.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50.本科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51.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研究

52.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及其决定因素——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

53.计量经济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

54.国内计量经济学的文献计量分析

55.打破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迷思

5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57.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58.《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最小二乘法”的教学方案研究

59.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辅助理解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基于Eviews程序设计的两个实例

60.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61.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特性

62.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讨

63.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整合

64.财经类高校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65.注重应用能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及反思

66.《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三维”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

67.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68.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69.诺贝尔经济学奖、计量经济学与现代贝叶斯方法

70.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

71.计量经济学高级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体系研究

72.从本科毕业论文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方向

73.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74.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视角下的线性回归模型——再议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

75.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汇率预测的综述

7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7.论大学本科教育中计量经济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78.关于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讨

79.灰色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80.基于“学、拓、化”架构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索

81.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文献可视化分析看计量经济学的演进

82.《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刍议

83.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衔接问题探讨——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84.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均值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理论综述

85.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86.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87.计量经济学实证项目的设计与案例分析

88.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的教学设计

89.网络环境下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90.合约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91.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新思考

92.计量经济学在中国服务业生产率测度中的应用

9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94.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5.简述现代计量经济学及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96.关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的研究

97.结合应用软件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初探

98.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性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发展现状 发展取向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71-02

当今社会正处身于充满挑战与竞争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全球化加速,国际间、区域间的合作加强,广阔的空间性、快速的时效性成为社会各个方面运转和前行的特点。置身于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从思想道德的修养上、从科学文化知识的储备上、从开拓进取的作为上、从体能和技能上积极提升素质,而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素质修养状况所起到的作用正是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仅就学校的体育教学来说,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所规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对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强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的修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事物总是处在不停发展变化中,满足现状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仍需要开拓进取,这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必须担负起来的责任,而发展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明确现状、解放思想、积极实践。

一、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进步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观念、模式和方法也经历了不断优化的过程,学校体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学校教育所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首先发起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也逐渐进入探索和实践的新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所推行的改革,都着力于课程改革并体现为:第一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素质;第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第三,课程内容更加关注学生实践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四,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改革说来,无疑也是体现出这样的理念和特征的。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改革进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被提起、被明确、被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凸显于打破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将“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育理念聚焦于学校体育,表现为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关注学生的体育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和益处,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获得心智、体能、勇气、毅力、创新、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学校体育观念的解放,体育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学校体育更加有益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因而,“以学生为本”的学校体育观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培养体育尖子,不是游戏活动,不是可有可无,不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循规蹈矩,不是单纯的学校体育,而是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和高度负责任。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其一素质教育打破了学校体育曾经的“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习生活”的狭隘指导思想,发展并明确为“终身体育”的理念。素质教育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引领下,学校体育更加面向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更加体现出学校体育服务于学生的需要和服务于社会需要的价值。

其二学校体育不再封闭办学,囿于已经形成的教学现状和经验,而是在积极借鉴他人、他地区、他国更加先进的体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总结和反思学校体育现状,分析和总结经验,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良性互动,实现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浓厚,体育教学更被重视,学生更乐于接受体育,学校体育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融合,与社会体育互动,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彰显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活力,对学生健康、科学、文明成长文明生活发挥着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四学校体育呈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各个方面对后援人力资源的需要相契合。学校体育理论研讨活跃、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论积淀丰富,更加重视对发展未来学校体育理论的探讨,前瞻性研究成果不断推出。

三、学校体育教课程建设的特征

其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主旨。体育教学以赋予学生“三力”为主旨,也即:身体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从教材到教学方案到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都为有益于学生“健壮、健美、健康”服务,不断探索学校体育课程群的建设,将学校体育课程构建得更加富有规律性、周延性和科学性,学校体育教学教材推陈出新、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其二体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一是突出特色,即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各高校培养目标、整体培育方案、地域特点、师资及场地器材等条件相适应;二是分类设置,形式多样,出现了必修、选修、选项、俱乐部制、课内外结合学分制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课;三是授课时间安排灵活机动。另外,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还较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体和运动基础等实际,给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机会。

其三课程内涵的丰富与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原来的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新的课程标准在结构体系上更加规范,正逐步向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靠拢;其次是内容的变化,具体可概括为“两个强化,一个淡化”,即强化了目标体系和考核体系,淡化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具体安排。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还更多地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要、体育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感受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价值观等,尤其是淡化了竞技体育的传统体系和理念,强调了体育的教育性特征。

四、结语

学校体育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观念和能力的教育,中职学校体育作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在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无论从中职学校体育学科建设,还是从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来说,都需要认清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所应肩负好和履行好的责任,重视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积极发展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积极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江南.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熊勃,魏争光.论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及体育教学改革[J].商洛学院学报,2006,04.

篇7

1.安徽省本科院校间排球联赛的可行性研究 

2.影响高校普通本科排球教学效果的因素研究  

3.广西本科院校气排球联赛运行效应研究 

4.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5.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排球运动队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

6.新形势下普通本科院校排球普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7.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排球教学内容现状调查 

8.对全国部分体育院、系本科排球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分析与研究

9.安徽省本科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排球活动开展现状与建议研究

10.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排球俱乐部教学的实践研究 

11.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课程设置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12.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3.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以排球课程为例

14.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排球教学中乐的诠释

15.高师体育函授本科排球教学刍议

16.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排球课程为例

17.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18.体育系本科排球专修课考试内容及成绩鉴评初探 

19.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沙滩排球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

20.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质量评估探讨

21.体育教育专业自考试点班(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初探

22.四人制排球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2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

24.高校排球运动队训练与比赛的现状调查——以张家口市高校为例 

25.将气排球运动引入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探究 

26.高校体育排球普修课教学分析

27.排球普修课72学时最佳教学程序研究

28.串连技术和提高学生比赛技能的研究 

29.对函授排球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30.安徽体院排球队2届毕业生情况统计分析

31.我国体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课程教学改革动因探析

32.长期排球训练对男大学生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

33.高校学生课余排球运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4.排球垫球教学应用图示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35.体教专业排球必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6.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必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37.近3年山西师大排球专修学生论文选题的研究

38.致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心系排球运动发展——访北京体育大学葛春林教授

39.对师专体育系排球普修课教学的探讨

40.排球传球技术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

41.浅谈我校高考体育班的管理策略

42.排球普修课课时压缩后的教学对策

43.吉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研究

44.图示教学法应用于排球垫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45.排球普修课中促进基本技术教学最优化的研究

46.影响排球基本技术的身体素质分析

47.山东体院排球专选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

48.对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员基本状况的研究  

49.防守反击在现代排球比赛中的应用  

50.现代排球防守战术原理及应用 

51.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海南现象”研究

5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

53.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核心要素

54.论我国首创的气排球运动

55.我国优秀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56.排球运动员对扣球动作各期段图示眼动特征的实验研究

57.对排球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早期训练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58.膝关节损伤对排球专项学生急停纵跳的生物力学影响 

59.我国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60.对高校排球教学现状的研究与探讨 

61.中国竞技排球发展的新思路 

62.中国竞技排球发展的促进因素 

63.我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和部分身体素质特征的研究

64.我国男子排球后备力量调查及北京奥运战略分析

65.论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及其推广 

66.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 

67.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

68.我国气排球运动社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69.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70.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71.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72.全国排球联赛看台文化研究 

73.排球二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74.国内外排球专项体能理论研究进展 

75.“攻防链”理论解读发球在竞技排球比赛中的作用 

76.高水平沙滩排球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与下肢专项移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77.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及原因分析

78.我国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情况调查研究

79.实行新规则新赛制后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规律

80.2003年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进攻特点分析

81.对中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研究

82.对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若干理念的反思

83.浙江省优秀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强攻扣球手臂挥摆动作运动学与表面肌电学分析 

84.论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发展出路

85.21世纪排球运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86.排球运动员踝关节扭伤调查分析  

87.广西气排球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88.论我国竞技排球的可持续发展

89.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90.对我国排球俱乐部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  

91.陕西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与发展对策

92.气排球与室内排球技术的比较分析 

93.对我国男子排球联赛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的动态分析

94.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排球运动改革现状

95.跳高、排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生物力学的特征

96.安徽高校排球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97.论排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98.排球竞赛中战术行为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研究 

99.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其未来趋势分析

100.中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特征及其评价  

101.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102.新规则下排球比赛规律初探 

103.广西普通高校气排球教学的现状调查 

104.盘点排球运动弹跳力训练 

105.排球教学训练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06.广东台山学校排球运动研究 

107.技战术创新对排球运动发展的推动作用

108.现阶段我国排球后备力量状况调研报告 

109.2009—2012排球新规则的修改对现行排球比赛的影响 

110.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11.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之我见

112.中国男排参加第十届世界杯排球比赛技术分析与评价

113.我国女子排球实力演变分析 

114.排球运动中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分析 

115.论排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 

116.广东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

117.美国排球竞赛管理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18.论排球竞赛竞技战术节奏原理  

119.文化学视角下的现代排球运动——浅谈排球文化之“内”与“外” 

120.排球、足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测试比较研究

121.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发展研究 

122.当前排球发球技术特点比较分析 

123.高校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4.世界排球运动的新发展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启示

125.浅析气排球运动的锻炼审美价值 

126.对沈阳市部分学校排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27.我国排球运动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

128.执行新规则后排球比赛技战术特点及世界排坛格局变化——2000年奥运会排球比赛技术统计分析

129.中国排球市场失效与市场规制——兼论中国排球产业的发展

篇8

关键词: 海洋生化工程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一、引言

海洋生化工程是以海洋生物学为基础,利用陆地生化工程体系和工程原理,将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研究成果推向产业化的一门新兴的极富生命力的综合性学科[1]。其作为高新技术之一,正以巨大的活力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通过对实验室研究成果大的开发、放大和工程化,进而为人类提供更丰富的商品和社会服务[2,3]。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不可逆性增长,人类生活水平的不可逆性提高,陆地资源和可耕种面积的不可逆性减少,全球性陆地资源短缺的压力将日益增加,海洋生化工程将成为人类缓解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矛盾的至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九五”期间国家在“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和首次被正式纳入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的“海洋863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加大了对与海洋生化工程研究相关课题的支持力度[4,5]。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十五―863”计划也对该学科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由此可见,这门课程的开设顺应了时展的要求。

很多学者认为,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6,7]。因此,工科院校学生掌握一定的海洋生化工程基础知识,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就业能力的提高,适应新世纪、新形势和新环境对本科学生的要求等都至关重要。海洋生化工程是面对具有理工科基础的非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由于海洋生化工程包含了非常广泛的研究内容,除了涉及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两门基础课外,生化反应工程、生化分离工程、生物工艺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都是该领域中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然而对非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一一列出这些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笔者认为,海洋生化工程既然是公选课程,面对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就应该充分考虑选修此门课程的学生的专业特点,从课程内容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应该围绕这个特点来进行。

二、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专业分别为材料化学、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本课程的目的是向非生物工程专业类学生介绍海洋生化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使他们在学习本课程后对海洋生化工程领域的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说,本课程应该以介绍性为主,在知识的广度方面尽量展开,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海洋生化工程的方方面面,而在深度方面则不作特别的要求,毕竟他们的专业不是生物工程,而且本课程的总学时数只有32个课时。因此,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个原则,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海洋生化工程的基本原理为主线,以非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海洋生化工程基本知识为目的,将海洋生化工程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及最新研究进展有机地融合起来,笔者将本课程的内容分成四大部分。

(一)微藻生物技术基础。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微藻的特点和分类、微藻的大规模培养和生物量采收、微藻的生物量和代谢产物及其应用以及常见的经济微藻和赤潮微藻。此部分内容对于未接触过海洋生化工程课程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然而此部分内容对他们学习后续内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会以大量实图,包括主要微藻的显微图片(中国浮游植物图谱)、微藻的大规模培养设备、生物量采收的工艺流程和以色列等微藻生物技术发达国家在某些经济微藻养殖、采收等方面的示范视频短片,使学生能对微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快速、轻松地进入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

(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

本部分内容包括海洋药用物质、生物信息物质、海洋生物毒素、生物功能材料等各种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由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一般都是以微量形式存在,因此如何获得足够量的活性物质一直是能否进行实际应用的关键之一。近年来,大量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初始来源大部分甚至可能全部来自低等海洋生物如藻类及其共生菌类。因此,笔者认为本部分应围绕以低等生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培养、基因工程、DNA重组、生化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生产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讲解,并应该大量结合当今海洋生化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此外,由于此部分涉及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洋无脊椎动物、海藻和微藻,因此,笔者讲解活性物质种类及功效时配以活性物质来源的海洋生物的相应图片。在讲解过程中,笔者发现此种方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课时安排上适时调整,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力图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海洋生化工程的发展前景和动态。

(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技术。

海洋生化制备技术是生化制备技术在海洋生物中的具体应用和延伸,原理、方法和技术与生物化学制备基本一致,因此,重点讲解内容为海洋生化制备技术与其他经典的生化分离方法不同的特点及海洋生化制备的实例。在此部分,对于传统的分离技术如过滤、离心、结晶等未进行讲解,而对生物产品分离的方法,如盐析、离子交换、等电点沉淀、亲和层析、双水相萃取和超临界萃取等进行了相应讲授,这能够充分拓展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学生的视野。并且,在讲解过程中,笔者会配以上述基本单元炒作的原理演示动作图和实验人员规范操作的视频短片。令笔者兴奋的是,课后不仅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专业的学生反映这些实验方法对于指导他们的课程实验和毕业实验非常有用,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感觉这部分内容很好地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四)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膨胀和资源约束的不断加剧,浅海滩涂资源开发不仅已成为缓解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一项世界性的事业。我国浅海滩涂面积大、分布广、地理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讲授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国际发展的新形势,以适应国际新环境。因此,本部分也是笔者的重点讲解内容,包括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模式,等等。由于荷兰、日本、挪威、英国、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浅海滩涂开发较为典型,因此,有很多实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以图片方式)“围海造地”、“自然保护区公园”、“海水增养殖业”和“建机场、码头和人工岛”等浅海滩涂的利用途径。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关于包括滩涂在内的湿地保护工作备受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重视,扬州大学、浙江大学、集美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等11所大学加入此工作,相应的宣传短片不仅让学生感同身受,而且让海洋生化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进行。

(一)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一些实际问题紧密联系。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海洋生化工程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海洋生化工程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行之有效。例如,在讲解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中,很多活性物质都已经被开发成为新药,那么可以讲授过程中,侧重于这些新药的疗效和应用,让学生领略到海洋生化工程的强大功能;同时,也要注重趣味性。例如,化妆品广告中大宝SOD蜜中的“SOD”指的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奶粉广告中的脑黄金“DHA”、“AA”就是指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将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大大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和颜色于一体,使知识传授和教学艺术高度结合,而且将较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海洋生物及活性物质结构等直观、动态地显示在学生的面前,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倡导在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改变以往专业人才培养狭隘的“对口”观念,将学生培养成厚基础、宽口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科技型人才。而海洋生化工程公选课的开设,正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让非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具有相应的生物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很好地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跨学科交叉综合思维的能力。笔者对跨学科公选课海洋生化工程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让笔者更有信心开展下一年度的跨学科公选课。然而,在教学中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例如,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课,而学生专业跨度较大,因此,每年开课前授课内容都要相应改动,而且有时候做很大变动,这就给本课程的教学增大了工作量。同时,课程内容涉及面太广,而现有国内海洋生化工程教材理论程度都较深,很难用于本课程的教学。因此,选编适合的教材对于海洋生化工程公选课的开设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当然,跨学科公选课海洋生化工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笔者相信通过教学实践,跨学科公选课海洋生化工程面临的困难一定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欧阳藩.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现状.化工进展,2000,5:5-9.

[2]欧阳藩.21世纪中国的海洋生物技术产展望.97’中国青年学者生物技术前沿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北京,1-2.

[3]欧阳藩,董志峰,白新盛.发展我国医药工业的探讨.生物工程进展,1995,5(5):20-24.

[4]中国海洋学会.21世纪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展望.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5]韩晓鹏,彭海青,翟世奎.海洋科学中若干前沿领域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

[6]管华诗.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20,(4):12-14.

篇9

关键词: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1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护理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护理英语语言能力及综合素养,且课程结构设置较为科学合理,突出了以学生为核心、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旨在满足护理专业岗位需求、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规模逐渐壮大,英语护理人员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课程体系研究者们对每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和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及护理专业岗位的需求不断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基本达到岗位要求,其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2 研究的目的

如今,护理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有大量需求。许多大型医院或诊所在招聘护理人员时要求应聘者具有护士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并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使用网络等等,这可以说是对当代复合型护理人才的基本界定。因此,一般本专科院校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适应英语护理教育与护理服务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护理理念与护理技术,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为英语护理人才成长奠基。由此可见,护理专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英语护理工作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英语语言能力+护理技能。

3 研究的背景

首先,由于高职高专的生源中既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又有 “3+2”模式的中专生,其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英语成绩更是低于其它科目,英语程度不一的问题尤为显著。近年来,随着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学生数量大幅度上涨,导致英语水平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这就给原有的教学增添了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以学生现有的薄弱基础,他们很难适应较高的英语教学要求,无法与高专英语课程内容接轨。其次,英语教师普遍缺少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在护理英语人才的培养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但是很难保证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综合英语知识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能力形成与发展。再次,与护理专业的其它课程相比,护理英语课程起步晚,发展慢,与教学相关的各项规范还处于不断摸索、完善的过程中,特别与国际护士学习的教学标准相距甚远。此外,大多数院校都缺乏为学生营造英语护理工作语言环境的意识。许多学者认为,护理英语教学能否取得明显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置身于一个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以真实的情境模式学习运用护理英语。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以普遍的视听学习为主,与针对护理英语的专业化的教材极少,难以保证英语护理情境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很难提高学生英语护理的实践能力。这些问题反映出护理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4 研究的内容

4.1 护理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

本课程体系从结构上体现了以专业知识和工作岗位结合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与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符。英语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相结合突出英语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情境下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并注重个人修养及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全部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辅相成,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必修课程是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课程,包括护理英语、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写作、语法等。

选修课程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以此来扩展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一专多能、学有专长的护理人员。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包括英美国家概况及雅思课程等。

实践课程是对学生护理英语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护理职业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是英语护理人员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日后从事英语护理行业的学生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医疗护理行业状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巩固专业思想,培养英语护理实际工作能力。根据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护理实践课程一般包括假期国内合资医院护理实习和国外医院护理实习等。此类实践课程由学校自行安排,时间一般不少于2周。

活动课程的开设具有辅助学校教学活动的功能,对于增长学生的护理英语知识,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言意义重大。本校的活动课程主要从办学条件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英语护理技能展示为主要表现方式,并结合综合考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

4.2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护理技能为重点,根据授课内容设计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恰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进行大班授课时,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将学生尽可能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不但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控,而且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团队意识。此外,情境教学也是护理英语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医护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护理英语的语言环境。同时,教师定期为学生推荐一些医护行业相关的英语电影作为课后学习材料,督促学生在反复观看的同时记录和学习影片中出现的护理英语表达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和英语的思维习惯,并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护理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4.3 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创新进展

传统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学主要以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因此基础英语教学几乎占据了英语课程的各个分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既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又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交流的复合型护理人才,高职高专的护理英语课程中正逐渐增加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语言交际能力训练及护理专业与语言相结合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的能力、阅读英语护理资料的能力及处理与之相关的工作业务的能力。同时也将基础性课程和护理英语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分配及选修课的增设等问题纳入改革过程中。

在教材改革方面,鉴于多年来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种类单一,缺乏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等问题,护理英语教材编写者逐步转变理念,在编写过程中从护理工作及现实生活情境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大听力及口语材料,增加大量可行性较高的课堂练习和语言实践设计,并提供符合学情的、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水平的的语言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适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各院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模日益壮大,具备高科技的教学设施逐步更新,教师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2.4 课题组师资水平

本校重视教学名师、教师骨干的培养,聘请国内外专家指导教学,加强英语教学团队及双语教学团队建设,基于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本课题组负责人学识渊博,教学业务水平高,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致力于教育科研,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及科研成果,并不断致力于教学团队文化和作风的建设,以身作则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发展,曾主持过一项省部级课题和一项省级课题且均已结题。本课题组其他成员治学严谨,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具有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意识,均为本校护理专业雅思班授课教师,具备完成此课题的客观及主观条件。

2.5 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条件

本校共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51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办学基础设施较先进。有护理实训基地和口腔实训基地两个中央财政项目及150多个实验实训仿真模拟技能训练室。2013年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9443平方米的现代护理实训中心,这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护理实训基地,是黑龙江省卫生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型和专业引领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建有现代化的生命科学馆,完成、形象、真实的反映了人体结构的秘密,为医学基础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场景。实践教学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以较为完善的护理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各项护理设备有针对性的完成实训项目。实践教学项目经过科学化、系统化的设计,其技能训练内容及考核标准与实际护理工作岗位相符,每年获取护士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人数达总数的90%以上。

2.6 招生与就业情况

护理专业近五年连续稳定招生,且招生规模适度,师资占有比率较为合理。新生报到率均在95%以上,就业率在90%以上。大多数毕业生在护理及相关岗位工作,起薪较高且较稳定,各医院及相关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较好。其中,部分参加本系雅思培训学习的毕业生中,8名学生赴新加坡中央医院实习,5人赴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留学,15人在办理到新加坡及沙特工作的手续,初步体现护理事业与国际接轨这一教学理念。

2.7 职业资格水平

本专业学生护士资格证通过率达90%以上,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约为60%。本专业不断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的护士职业技能,从理论知识、语言能力、护理操作技能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通过学生护理实习及其他培训学习、完善护理实习基地建设等方式提高其护理实践能力。

5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分班试验法、比较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

6 研究现状与对策

随着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逐步发展,为了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对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完善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并对本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客观的评估势在必行。

6.1 护理英语课程建设现状及问题

6.1.1 师资团队创新及科研能力偏低。本系教师队伍里中青年教师比重较高,平均年龄32岁。基本职业素质良好,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但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有所欠缺,年均科研数量及科研项目申报数量有限,科技创新迟滞不前。

6.1.2 课程设置缺少实践性。护理英语课程中实践课程比重略低于理论课程,二者之间很难达到恰当的融合。学生在校前期着重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实习时间较少,导致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脱节;而后期一年中主要进行临床实习,又缺乏理论的深入指导。

6.1.3 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目前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练习-运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讲解语言知识点为主,忽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难以提高学习效率。

6.1.4 教学设施建设亟待完善。本校已拥有先进护理实习实训基地本,并通过校内外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额护理实践能力,但语音室数量少,设备陈旧,图书馆内相关的护理英语资料短缺,英语音像资料及电子期刊资源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学生护理英语水平的提高。

6.2 护理英语课程建设的改善措施

6.2.1 师资团队建设

(1)教师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是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师资团队的整体素质也标志着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高低。所以,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及科研创新理念,加快职业教育的研究脚步,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2)在当前形势下,应完善师资团队建设,吸收大量青年教师,争取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等方面合理分配师资比例。通过岗前培训和导师制使新教师快速了解护理英语教学,提高职业素养,适应教学要求。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国内外培训、在职进修等机会,组织教学研讨会,使全体教师共同交流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探讨如何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以不断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并逐步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由本系的学科带头人负责申报科研课题,制订年度科研工作规划和目标,合理分配科研任务,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调研并不断改进量化考核标准及激励措施,促使教师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及教学改革。在课题的参与、逐步展开和阶段性总结直至课题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师资团队建设得以改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6.2.2 课程设置

(1)修改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改善课程设置,将英语语言运用于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尽可能保证理论教学又突出实践教学,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合理设计教学计划,突出英语护理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加强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确保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调控。

(3)开发校本教材,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材料。选材过程中以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指导,注重护理工作岗位及现实生活情境,提供大量课堂技能练习和语用实践。同时尝试编写突出实践性的校本教材,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促进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

6.2.3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上突出护理英语特色。适当使用英语原版教材进行护理英语授课,注重学生英语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增设国际注册护士课程及涉外护理课程;在原有的英语专业课程基础上,长年聘请外籍教师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教师应通过在职学习及培训等方式学习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使“一言堂”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根据学情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如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等。

6.2.4 教学设施建设

(1)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语音室和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尽可能开拓多种教学资源,增设语音室及先进设备,为学生创设护理英语学习环境。同时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图书、影音及电子期刊资料的数量,为学生丰富专业知识、拓宽视野提供服务并保障教师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专业建设能力的提升。

(2)尽可能多在国内合资医院开发实习基地。虽然本校与国外几个医疗机构保持合作关系,但实习时间和实习费用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仍是难以克服的客观问题。在学校做好实践教学基地的考察基础上,于合资医院学生创设英语护理的实习环境,其可行性更高。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英语语用机会,通过不断的运用英语进行护理实践,提升其护理英语水平可谓事半功倍。

篇10

滨州职业学院作为滨州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抢抓机遇,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成立服务“黄河三角洲大开发”领导小组,举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论坛,提出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叫响一个品牌、搭建一个平台、组成一个智囊、出台一批成果、培养一批人才”,为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培育市场急需人才,推动产业发展拉开了帷幕。专业是“人与职业关系”的纽带,而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逻辑主线,也是内涵建设的逻辑主线。教高[2010]16号文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在“对接两区规划谋求跨越”中专业建设与改革理应承担重任,为此,滨州职业学院开展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论坛和服务黄蓝经济调研等一系列活动,在认真学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学院专业建设机制的现状及不足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挖掘产生不足根源的同时,初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思考。

1对接区域经济,做好超前谋划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规划即将成为山东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点,为更好的把握两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化学院专业建设与改革,必须切实做好市场调研,结合滨州市乃至山东省未来建设计划,做好学院专业调整和布局,使学院“与市场共舞”培育雁型人才落到实处,使学院做到既对接两区发展,还要融入两区发展。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和山东省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也纷纷出台。滨州市拟争取的循环经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都已纳入国家规划。国家将在黄三角建设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建设滨州等四个港口、完善水利设施、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发展升级各开发区、创新土地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和集聚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扩大对外开放……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

滨州市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现代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滨发[2010]2号《关于实施“1010”工程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指出,2010年全市重点项目安排主要分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三农”、基础设施、城市建设、节能减排、文化旅游、民生工程、展会活动10类,每类10个项目,共100项(简称“1010”工程)。其中支柱产业项目主要有宏诚家纺高档家纺织物生产线、愉悦家纺永久抗菌银丝棉项目、滨阳燃化高硫重油综合利用项目、中海沥青含酸重质油综合利用项目等10个项目;新兴产业项目有长星集团年产量500台2MW风力发电设备项目、千山药业项目、西港园区造船项目等10个项目;服务业项目有中聚能源物流项目、京博物流迁扩建项目、黄河三角洲(铁路)物流园等10个项目;“三农”项目有沾化国家一级渔港建设、华特希尔育种公司续建项目、滨城休闲观光农业、山东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10个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有滨州港2X3万吨级码头及方波堤一期工程等10个项目;城市建设项目有旧村改造等10个项目;民生工程有医疗卫生保障工程等10个项目;其它还有节能减排工程、文化旅游项目和展会活动三个大类。

“1010”工程的全力推进,如上所述,给作为滨州市唯一的高等职业院校(其他为高级技工学校)———滨州职业学院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只有尽快对接区域经济,调整好专业布局,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机制,滨州职业学院才能在两区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谋取与两区发展“共赢”局面。

2学院专业建设现状

2.1数量与质量

建院以来,在山东省、滨州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植下,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院师生艰苦创业,专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在专业数量上从建院初的6个大类10个专业,发展到12个门类52个专业,占全国专业大类总数的3/4,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类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质量上看,新增数量下降而改造和停招专业逐年增加,说明办学综合效益和专业内涵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数据见图1。

图1滨州职业学院近10年专业发展统计图

2.2人才培养与专业布局

10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共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输送高技能人才13034人。在专业布局上,涵盖了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土建、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艺术设计传媒等12专业门类,其中医药、财经、制造、电子、土建专业群优势日渐突出,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日益提高。具体数据见图2。

2.3专业建设成果

几年来,学院共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主体专业2个、院级重点专业10个,专业整体布局与结构趋于优化,实训基地和精品课程建设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理工为主、文理兼容、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从校内看,共取得省级及以上各类专业建设成果29项,生化药品、医药卫生、财经、电子信息和制造分列前5位。

从全省看,专业建设相关成果总数量排名第6;但按国家级获奖数排名,同类院校中内涵建设成果综合排名第5位。具体数据见表1。

3专业建设存在问题

3.1专业布局与区域结构不匹配

从源头上倾听产业的呼声,通过我们的教育把专业办成让学生好就业、能胜任、受欢迎的专业,首先需要的就是市场调研,这是专业建设的逻辑起点。

但在实际工作中,学院许多专业设置时并没有对拟新上专业的可行性、必要性、社会需求情况、省内外本专业设置和发展情况等进行全面调研,没有经过实质性的市场分析,也没有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其后果导致学院新增专业无毕业生即暂停招生数高达60%,近3年改造专业0个、近2去年无一个新上专业,现专业布局与“黄蓝经济”产业布局欠吻合,不匹配。

还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稳定性与职业需求变动性之间存在矛盾。我们设置的专业是希望可以稳定十年、二十年,如果是这样,我们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形成,教师的专业水平才可以提高。但是社会需要人才不是这样的,我们十年以前需要的很多专业现在都消失掉了。产业发展变动非常快,新的产业在不断地产生,老的在不断衰退。

另外,学院有些问题还需要研究,诸如:哪些专业更适合高职教育?各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规格上如何突出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专业性?如何搞好适应生源多样性的教学观念更新?

3.2专业建设缺乏有力地校企合作支撑平台

2004年1号文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6年16号文进一步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是基于工学结合的全方位合作。

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仍存在合作目的异化的趋向(用工和就业),学院也缺乏有效的推动机制,具体体现就是重理性研究总结,轻实践尝试探索。另外,区域内对学院专业建设产生影响的规模企业数量不够,对学院专业建设的参与度也不够,不能对相应专业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各专业与企业之间没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社会和学院也缺乏有效的推动机制,专业建设缺乏有效地校企合作支撑平台。

3.3内涵建设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解读与问答》指出“专业特色是指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教学改革成果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特色”。这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但实际工作中,很多内涵建设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课程建设存在目的异化现象,具体体现在重申报,轻建设、轻应用,精品课程及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上应用很少。

资源建设短缺仍是制约教学质量,制约“教学做一体化”的瓶颈。曾经出现的“黑板上开机床,课本上种庄稼”现象仍在很多领域继续延续。

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师中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比例很低,参加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也很少。教师中曾下厂实践的比例不少,但有实质性锻炼的比较少,双师培养呈形式化倾向。这一状况影响了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化程度。由于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就很难得到有效地落实。这里面不仅有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问题,也有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在下厂实践,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问题。课堂教学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学的内容无法迅速应用于社会”,“高职教学内容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处理有待完善”,“如何做到理论适度、突出实践,仍然认识不很清楚”,“课程安排不合理”,“实训教学力度不够”,“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师资力量跟不上”等现象,教师职业教学能力有待于提升,教学质量亟需提高。

4完善学院专业建设机制对策和建议

4.1优化专业结构,对接区域经济发展

4.1.1产业背景调研专业设置要有良好的产业背

景,要积极地做好各级各类有关黄蓝经济规划和方案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滨州市中长期建设规划等调研工作,做好当前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对接“两区经济”建设所涉及的主导产业及可能的新兴产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滨州市“1010工程”,学院应重点建设以下专业:纺织专业和化工专业———支柱产业项目,航海类相关专业和制药业———新兴产业项目,物流专业———服务业项目,农林牧渔业———“三农”项目,医疗卫生业———基础设施项目,还有制造、财经、电子和土建等类专业。

4.1.2人才需求调研

专业设置要有人才需求的数量支撑,要在区域内按规模(销售额)、按性质(国企、民企、私企等)调研企业的就业岗位、培养目标、企业要求、毕业生建议、岗位工作细目等,做好黄蓝经济的前瞻性预测,合理设置新上专业,调整改造现有专业,科学设置专业规模,进行中长期规划和布局,构建3-5个重点或优势专业群,打造一批特色专业优化专业结构。

4.1.3竞争对手调研

对区域内高职院校及其专业规模进行全面调研和系统分析,调研竞争对手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危机,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4.2创设企业背景,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4.2.1对接区域内主导产业发展的规模企业活动

旨在创设企业背景,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同时,提出并践行“就业前置”理念,让用人单位提前并深度参与专业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和环节教学。重点专业、新上专业和潜力强势专业必须有具体的对接企业。在推动机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做政策性要求,纳入考核,但最终要落实到机制上。4.2.2强化就业前置理念对接区域内主导产业发展的规模企业,深入搞好职业岗位分析,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用人单位深度参与专业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和环节教学。

4.3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4.3.1增强政策导向,加强双师素质培养

以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总体抓手,做好培训及测评活动,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顶岗实习探索,使教师带着任务、项目或技术难题去,带着实习已经完成或解决问题的成果回,避免形式;提倡“三三制”教师培养路径,即同一门课程至少3名教师能够开课,同一教师至少能开出3门前后续课程,并有考核;以系部为主,开展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做合一为主)为载体的进展汇报、展示、公开课等系列活动;重点专业和核心课程要初步形成以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专业带头人或课程带头人为首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梯队。

4.3.2改善实训条件,突破实训实习瓶颈

(1)建立“校内外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与一批专业对口企业建立一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具有教学和育人功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借助企业资源和增加专项投入,建立几个支撑重点专业群建设的、现代化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2)校外各专业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保证学生顶岗实习需要,为毕业生今后胜任工作或就业奠定可靠基础。(3)校内要加大投入,能够完成顶岗实习的前导课程———综合课程的实训项目、生产性实训等。

4.3.3深化教学改革,培育专业内涵特色

(1)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中,要体现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逐步打破必修(公共基础、专业基础)、选修(公共选修、专业选修)课程管理体系,代之以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拓展、就业竞争力等课程管理体系。(2)规范和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证代考、以证代学分等落实到专业教学标准之中,公示于学生,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或订单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并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全部由双师型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或能工巧匠承担教学任务,学生的满意率高。(3)深化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机制、目标、内容(三类课程及其教学资料的开发、应用)。(4)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行融课堂与实习地点为一体的教学,专业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活动形成稳定衔接,形成“走岗、贴岗、顶岗”实习实训三段教学法,增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行“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仿真模拟、项目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提供真学真做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行“产学互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变原来消耗性实习实训为生产性实习实训,取得实习厂增效、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收入增加的多种实效。

4.3.4构建质量体系,强化质量建设保障

篇11

关键词:教育思想因子;体育思想因子;体育课程

G807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类

1.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亦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它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其结构和内容直接反映了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并对整个教育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

课程的起源和词源,唐代的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写道“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亦多处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限期,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主要指的是“功课及其进程”

英文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自阿拉伯语“currere”,原意为“跑道”(race-course),据此,人们将课程理解成“学习的进程”。在英语国家,较早使用“课程”(curriculum)一词的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兵塞(H.spencer)。斯兵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最早使用“curriculum”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由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方案;是有组织的教育内容,它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另外,课程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的学科的总和及其进程的安排。

2.体育课程概念分析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李润中[1]认为将体育课程界定为狭义的体育课程和广义的体育课程两种是适宜的。狭义的体育课程概念。过去人们对体育课程的界定一般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狭义的体育课程即是指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受学校教育目的的制约,它不仅包括在学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而且还要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其中,也就是说学校体育课程是介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广义的体育课程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体育课程也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深化,我国的课程制度根据“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从而由原来的“国家课程”单一模式逐步改变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的三级课程模式。

毕进杰在《体育课程概念辨析》[2]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体育课程是什么是基于对体育课程一种科学的认识,它本身并不带有任何价值判断,中国的体育课程是这样的,外国的体育课程同样如此,体育课程是什么仅仅告诉我们体育课传授的是什么知识和获取这种知识的方法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目标,但体育课程创造不了教育目的,更不能把这种教育目的灌输给人们,它只能作为一种手段为某种教育目的服务。

二、对不同教育思想的研究

黎黎在《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3]中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个性,把儿童培养成了不会独立思考、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这样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其必然性。作为“发现儿童”第一人的教育家卢梭,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所提供的论指导和现实指导,将促使儿童的主体性更好地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发挥,使儿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刘汝萍在《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4]中认识到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教师不应只关注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不能仅关心学问与知识这一问题。涂诗万[5]认为杜威的思想虽然庞杂,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杜威认为教育只是哲学的实验室,从这个角度来说,杜威的哲学同时也就是杜威的教育哲学。

刘峻杉在《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法论启示》[6]一文中说到,在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中,研究者也有必要突破学院自身的限制,达到思想与视野的更大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除了目前已经实现的向西方思想敞开之外,更应该重视的是“向历史敞开”以及“向民间敞开”。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突破学院传统的围墙,以理性和谨慎的态度,怀着荣格那样勇于探索的勇气,走进原生态的道家思想,会对老子教育思想的深入解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老子思想对于推进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合的潜力,无论是从教育学视角来展开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全过程中深入践,都是非常必要和值得期待的。

三、对体育思想的研究

何叙[7]对体育思想做了一个定义,即对体育的认识,它是人们对体育的本质、特征、形式、功能、价值、发展规律、发展方针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的总和。另外,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是在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人类体育进入近、现代阶段以后所产生的,是人类近、现代思想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阶段,体育思想的主体始终围绕“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从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不难看出,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既遵循人类思想和体育思想发展的一般普遍规律,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色。

梁立启[8]认为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我国的当代启示有以下几点:

1.“健康第一”思想在现阶段必将占据指导地位;

2.“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多元思想并存局面将长期存在;

3. 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将受到全面本土化改造;4. 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总的来看,纵览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浓缩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理念、符合我国特定阶段学校体育发展需要的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经过自主选择、主动引入、本造,深刻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伴随着学校体育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未来我国各种学校体育思想仍将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多元并存,共同作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张磊[9]认为“身体”之于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来说,不仅客观内蕴其中,而且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研究视角,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当前,在学生身体遭受严峻危机的现实境遇中,面对“身体”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思想研究中处于遮蔽和忽略的境况,亟待对“身体”在整个学校体育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进行更高远,更全面,更深入的挖掘和定位。另外张磊在《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10]中认为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身体”维度不仅能够成立,而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本体性的研究维度,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4.对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的研究

花树洋[11]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设有体育教研室,有负责体育工作的校级领导,并把体育成绩列入学生评优的考核标准。多数教师认为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学管理文件和教师考核档案不太完备,与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有关文件要求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体育课时偏少,各校都有体育课程教材,部分教师认为现有的理论教材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不太实用。体育教学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大多数女生没有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多样化,男女生选择锻炼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徐建平[12]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沿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教育特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落后。课内外结合不紧,课外活动组织管理差。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衔接,体育教学与社会生活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职业针对性不强。教学评价,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缺过程评价,只有教师评价,没有学生评价,缺乏相应的发展性评价。

窦秀敏[13]认为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的创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大学体育目标更加关注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大学体育课程内涵得到延伸,更加注重满足学生个体需求,注重学生个性和终身体育的形成;大学体育出现了多种教学形式,逐步走向开放式;大学体育和社会体育趋向融合。

刘婷[14]调查后认为山西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考试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山西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场馆基本能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建设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室外田径场和球类运动场,但是缺乏一些综合性的室内运动场地。山西省独立学院w育师资力量的总体结构不理想,教师学历水平较低,缺乏具有博士学历的高水平体育教师。

综上所述体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体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和实践基础。另外,教育思想为体育思想提供了依据,是体育思想的本源;体育思想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为体育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体育课程的发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积极的吸收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精髓,将有益于体育课程发展的思想成分结合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使教学过程有理有据,为学生创设有效有益的体育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润中,王玉侠. 论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J].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73-75.

[2]毕进杰.体育课程概念辨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97-101.

[3]黎黎.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53.

[4]刘汝萍.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72-73.

[5]涂诗万.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J].教育学报,2012,8(2):101-112.

[6]刘峻杉.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法论启示[J].教育研究,2012(8):127-135.

[7]何叙,律海涛,那述宇. 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与特色[J].体育科学,2012,32(9):45-51.

[8]梁立启,邓星华. 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 体育学刊,2013,20(5):13-16.

[9]张磊,王健. 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14,37(6):98-103.

[10]张磊. 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219-223.

[11]花树洋.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54-55.

[12]徐建平.福建省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30.

[13]窦秀敏。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27-29.

篇12

【关键词】职业院校 电气专业 实训课程与教学 改革

【基金项目】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编号:SZJ1309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19-02

前言

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更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训课程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主要手段。从整体上看,电气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开发及教学方法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实训课程的开发研究的力度不够,教学的课程化程度低,教学设计粗放,效果不佳;对职业能力的认识比较狭隘,过分强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教育,忽略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素质提升的教育;更多地将目标聚焦在学生的初次就业上,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1.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由于电气类专业的特殊性,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分为:

(1)根据实训的功能不同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例如电工工具的使用和完整的安装项目。

(2)根据实训目的不同分为:认知实训、技能实训、任务实训,例如高压元件的认知、正确使用高压验电器以及如何用高压验电器进行验电。

(3)根据实训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仿真实训和全真实训,例如实验室高压电气的倒闸与高压变电所的倒闸。

2.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存在问题

(1)单项实训多、综合型实训少。实训大多分散在各门课程当中,以单项型实训为主,实训内容单一,例如单一电工工具会使用,但是到实际的安装项目中又不会正确使用,缺乏职业综合能力的专题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训练层次低。

(2)理解型、技能训练型实训多,工作型实训少。实训多为随堂的理解型实训和技能训练,而按照工作导向的工作型实训少,缺少职业工作的真实任务和完整的工作过程,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隔离,例如有些高压电气元件只图片、视频是认识,难以有效的学习和掌握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3)静态的、模拟的实训多,动态的、全真的实训少。由于电气专业属于特种、高危行业,实训最普遍的是在实验室里完成,实训仍停留在纯粹的物化条件层面。

(4)技能训练多,智慧技能、职业态度等多元技能的训练少。目前实训主要停留在专业知识的传承和具体业务操作方法的掌握层面。对学生必须具备的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各项相关智能的训练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素质的缺失。

3.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改革建议

3.1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实训课程设计

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终生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实训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构建,改变传统学科方案,针对岗位和市场的需要进行实训课程设置,根据企业生产需要,以实际岗位构建实训教学。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职业素质为本位,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基本能力、以职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岗位操作技能为导向,以工作过程(流程)为主序,以工作项目(任务)为核心,积极探索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

3.1.1实训内容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背景,选择若干典型岗位,确定实训的业务内容,尤其突出电气类特种作业的要求,选择高压、高危、高空等与实际非常接近的典型工作岗位,体现出特种行业的特殊性的所在。(2)选择一个典型的、综合的、完整的工作过程或业务流程,设置相应的业务环节,将各个业务环节中的典型业务工作作为实训内容。例如,以电力线路工(铁路),地方供电企业为送电线路工,模拟真实的施工场景,以着装、工具、施工方法为一个整体体系,从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3.1.2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的结构可以采用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辅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或者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驱动为主,辅以项目(任务)两种方式进行设计。例如采用的10kv高压线路横担的安装,熟悉整个工作流程。

3.1.3课程开发的模式由于受现行职业教育环境和体制的限制,实训课程的开发仍将以模拟环境下的实训为主。采用部门/岗位型实训、过程/流程型实训、项目/任务型实训、仿真/博弈型实训。

3.2基于岗位需求构建工学一体化实训教学

根据电气类专业的特点,考虑行业的特殊性以及职业岗位的任职需求,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按照工学一体化进行教学,以真实的生产过程、真实的职场氛围进行教学,把企业真实的生产引入到实训教学环节中,在真实环境中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实现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零距离,使实训教学贴近生产实际。

3.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3.3.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制定和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以及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文件,形成具有规范化、系列化的整体性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包括设备管理制度、实训教师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规范、学生实训过程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实训基地的软件与硬件建设同步,实训基地充分体现职业情境氛围。必须构建与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与实训基地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明显高职特色、能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满足电气类专业学生相关课程全部技能训练,还能承担维修电工(四级)、高压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力线路工(铁路/三级)、接触网工(铁路/三级)的培训和考核鉴定,并能为行业、地区提供定向培训。通过实践教学中的合作与分工,可以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电气类专业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加之新技术不断更新使得一般的院校提供实训教学方面存在缺陷,使得实训教学远远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就应该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训过程中还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仿真性和现场性,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按照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产业的合作,才是科学的发展道路,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途径是符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创新途径。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生产和实际工作的培训,与校内实训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学生的职业才能也只有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这个课堂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学校应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对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全体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到只有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共建实训基地的道路,高职院校才能有自身发展的潜力与动力。全体教师才有可能主动深入到企业一线,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及管理经验,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上有突破性进展,使学校成为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多方面的紧密合作伙伴,高职院校才能发现机遇抢占先机,才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结论

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普通高等教育最鲜明的特征之一。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需要的是有职业能力的人才,进行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课程改革,不断实训课程建设水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改革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闵靓,肖圣飞.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探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3.

[2]殷培峰,杨柳春.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2,10.

[3]王琪.职业院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职业教育研究,2013.3.

篇13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高职院校就业状况分析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我国高职教育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方向,办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但是高职毕业生就业仍旧处于困境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高职院校只有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纳入到办学理念之中,树立以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意识,才能培养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分析

(一)现状

1.创新创业的认识不够。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机制,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紧,要完成规定的相关课程,获得计算机、英语以及各种专业资格证书,有的同学还参加各种社团和公益性活动,进行创新科技活动和创业的时间非常有限。

2.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投入不足。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紧张,投入到科技创新创业的资金更少,缺乏场地和设备。

3.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有待于增强。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不一,很多学生轻视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不够。

(二)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自身因素。一是综合知识缺乏,缺乏财务和法律知识,组织管理能力有限。二是人际技巧缺乏,经验不足,缺乏市场开拓经验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三是心理承受力不强。

2.家庭因素。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在创业时更加自主,敢于冒险;家庭贫困的学生,放不开手脚。

3.学校因素。一方面来源于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推出的政策和各种教学训练活动;另一方面来源于以创新创业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社会实践活动。

三、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的措施

(一)营造校园氛围,搭建创新创业的环境平台。

1、指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必备的素质和条件。

2、请有经验的创新创业成功者作专场报告。

3、学校橱窗、校报开辟宣传专栏,营造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4、建立校园创业孵化园,为校内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空间。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基本理论和能力平台。

1、要体现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在课程建设上,形成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教学上,采取“教、学、做”三合一的办法,进行情景教学、项目教学、探索式教学;在实训教学上,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进行模拟、仿真和到工作岗位锻炼等方法,培养学生“零距离”上岗的能力。

2、要建设以适应专业教学需要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3、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纳入人才培养计划。

4、要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发挥情感作用对专业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融为一体。

(三)稳定和扩大实习基地,搭建提高技能的实习平台。

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通过实践职业活动,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工作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等综合职业素养。

(四)建立分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搭建树立创新意识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平台,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建立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体系。

1、各系开展科技文化节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体的普及活动,形成制度化、长期化、规模化;组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2、建立科技创新和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是课堂教学和实习的重要延伸,通过规范管理、配备老师、提供硬件和设备,采用灵活的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3、积极组织和激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

(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培养,搭建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大平台。

1、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通过职业测试、角色建议等方法进行剖析,在自我评估和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职业方向,确立创新创业目标。

篇14

2.徐特立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瀚青,裴淑娥

3.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学改革学习苏联经验的史与思 蒋纯焦

4.南宋时期社会教化的路径及价值趋向 赵国权

5.晚清科举制废除以后新教育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刘绍春

6.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 喻永庆

7.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与壬戌学制 梁尔铭

8.社会教育方针的演变及其实质 杨家余

9.论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传统儒家教育哲学视野下的解读 赵娟

10.比照与警鉴:日本学校教育的"荒芜"及其启示 罗建河

11.士阶层与智者派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余承海,程晋宽

12.解读"生命"与"自由"——尼尔自由主义教育思想探析 张宛

13.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思想研究 张爱华,狄伟,宋跃

14.德国学校心理学家面临的教育挑战与应对策略 崔景贵,谢莉花

15.小学生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 赵笑梅,周丽

16."庖丁解牛"对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启示 李索

17.中德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其比较 裴建伟

18.英国第六学级的职业教育 许惠清,黄日强

19.进一步推进高职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对策——基于学校管理的视角 陈春琳

20.教师教育标准:维度与主体 王传金

21.以教学改革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霍海洪

22.学校文化的系统结构解析 张宝贵

2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母语文化教学的思考 叶慧君,王鹏

24.教育为大众参与发展服务是当代教育公平的根本 蓝建

25.教育公关: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新视角 何岩柳

1.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与个性化选择 段作章,武颖颖,DUAN Zuo-zhang,WU Ying-ying

2.我国教师绩效评估中的问题、影响和对策 杨凤英,邵彩玲,YANG Feng-ying,SHAO Cai-ling

3.中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分析 孟庆东,孟令臣,MENG Qing-dong,MENG Ling-chen

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吴二利,付占国,那琳,WU Er-li,FU Zhan-guo,NA Lin

5.模糊理论在高校教师定量考核中的应用 闫东利,张朝昆,张立鹏,YAN Dong-li,ZHANG Chao-kun,ZHANG Li-peng

6.教师实践共同体:专业发展的平台 王丽燕,WANG Li-yan

7.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对策 周振军,ZHOU Zhen-jun

8.中国与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设计比较 韩迎春,HAN Ying-chun

9.地方高校特色化进程中的四大外部支柱 刘在洲,徐红,LIU Zai-zhou,XU Hong

10.河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析 赵冬梅,赵太航,ZHAO Dong-mei,ZHAO Tai-hang

11.论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的同素异构关系 雷继红,LEI Ji-hong

12.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实施策略 宋思洁,宗树兴,SONG Si-jie,ZONG Shu-xing

13.高校校院二级管理运行体制的研究与探索 张洁,王大本,马丽,骈岩杰,ZHANG Jie,WANG Da-ben,MA Li,PIAN Yan-jie

14.高校按类招生培养策略及协调机制研究 谷进军,GU Jin-jun

15.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 李扬,LI Yang

16.语感问题寻绎:内隐认知和缄默知识理论的视角 钱加清,周春波,QIAN Jia-qing,ZHOU Chun-bo

17.古代诗歌选修课的单元重构:以文化主题为组织中心 王建稳,WANG Jian-wen

18.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葛京凤,梁彦庆,黄志英,GE Jing-feng,LIANG Yan-qing,HUANG Zhi-ying

19.旅游传媒专业初论 杨东,蔡光裕,路紫,聂学东,YANG Dong,CAI Guang-yu,LU Zi,NIE Xue-dong

20.地方高校建筑学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 刘瑞杰,高力强,LIU Rui-jie,GAO Li-qiang

21.新课改背景下高师教育学"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李月华,张彦云,金臣,LI Yue-hua,ZHANG Yan-yun,JIN Chen

22.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李晓芬,王春征,张亚茹,LI Xiao-fen,WANG Chun-zheng,ZHANG Ya-ru

23.英语学习"费时低效"现象反思 张瑞雪,ZHANG Rui-xue

24.科学发展观与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诸静,ZHU Jing

25.音乐美育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 郭玉红,GUO Yu-hong

26.回归生活世界——高校理论教育的生活化转向 李楠,LI Nan

27.普通高校诊所法律教育的路径选择 侯丽艳,付丽华,许彩云,HOU Li-yan,FU Li-hua,XU Cai-yun

28.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张子杰,顾晓青,张敏,李珉,ZHANG Zi-jie,GU Xiao-qing,ZHANG Min,LI Min

29.新模式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付天军,付晓丽,FU Tian-jun,FU Xiao-li

30.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德育 课题组,PROJECT Team

31.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王甲成,张淼,WANG Jia-cheng,ZHANG Sen

32.顶岗实习: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郝秀芬,HAO Xiu-fen

1.试析我国古代官学与教育理论发展不同步现象 高谦民,GAO Qian-min

2.试论孔子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王毓珣,WANG Yu-xun

3.诂经精舍、学海堂两书院的骈文教学 宋巧燕,SONG Qiao-yan

4.简论柳诒徵对中国历史教科书《历代史略》的编纂 孙文阁,SUN Wen-ge

5."教"与"赡"之争——荣德生"教重于赡"思想初探 张雁,蒋明宏,ZHANG Yan,JIANG Ming-hong

6.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留学生 陈竞蓉,CHEN Jing-rong

7.《退伍士兵权利法案》的颁布对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续润华,XU Run-hua

8.绅士文化与英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估 朱镜人,ZHU Jing-ren

9.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度探究 安岩,姬璐璐,AN Yan,JI Lu-lu

10.日本社会的环境教育及启示 曹洁,CAO Jie

11.阅读能力个体差异的脑机制研究进展 范宁,彭聃龄,FAN Ning,PENG Dan-ling

12.心理和谐教育的四个基本问题研究概述 王启成,WANG Qi-cheng

13.社会建构论视角下对"心理和谐"的思考 仝宇光,张丽芳,杨小波,TONG Yu-guang,ZHANG Li-fang,YANG Xiao-bo

14.高职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教育对策 胡英娣,HU Ying-di

15.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封子奇,姜宇,杜艳婷,高钦,FENG Zi-qi,JIANG Yu,DU Yan-ting,GAO Qin

16.关于高校收费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岳凤霞,YUE Feng-xia

17.高等教育收费定价法及其意义初探 路皓,张雷,哈增红,LU Hao,ZHANG Lei,HA Zeng-hong

18.再论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官僚经济学的视角 马青,邬志辉,MA Qing,WU Zhi-hui

19.基于委托-理论的校长激励策略 左海云,ZUO Hai-yun

20.对中小学教师管理适切性的思考 李飞,LI Fei

21.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影响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 王永杰,尹彦品,WANG Yong-jie,YIN Yan-pin

22.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现象分析 付雪凌,石伟平,FU Xue-ling,SHI Wei-ping

2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措施刍议 梁瑞敏,何广伟,LIANG Rui-min,HE Guang-wei

24.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赵志华,ZHAO Zhi-hua

25.河北省高校实施人才战略目标管理研究 冯朝军,李献士,朱燕空,FENG Chao-jun,LI Xian-shi,ZHU Yan-kong

2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结构研究 谷冠鹏,张健英,宋凤轩,GU Guan-peng,ZHANG Jian-ying,SONG Feng-xuan

27.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杨凤勇,宋宏伟,刘晖,陆静,YANG Feng-yong,SONG Hong-wei,LIU Hui,LU Jing

1.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桎梏及其破解 林浩亮,LIN Hao-liang

2.试论和谐师生关系的特点 李学书,李嘉玮,LI Xue-shu,LI Jia-wei

3.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探究 王焕梅,王爱玲,WANG Huan-mei,WANG Ai-ling

4.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新论 刘明生,LIU Ming-sheng

5.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究 张超,ZHANG Chao

6.早期教育革新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李丹,LI Dan

7.推行依法高招维护教育公平——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谈起 郭延凯,GU Yan-kai

8.后免费时代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 胡耀宗,HU Yao-zong

9.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的传统与评价 刘宝岐,LIU Bao-qi

10.90年代以来日本大学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曹洁,李岩,CAO Jie,LI Yan

11.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田山俊,杨桂梅,TIAN Shan-jun,YANG Gui-mei

12.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现状与创新的思考 刘,LIU Hong-jun

13.高等教育个人成本投资与机会成本比较分析 谭少波,张红梅,TAN Shao-bo,ZHANG Hong-mei

14.面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师教育实习变革——盐城师院赴新疆实习支教的实践探索 李国栋,曹健,LI Guo-dong,CAO Jian

15.顶岗实习——调适高师学生就业认知心理的有效途径 顾连忠,蒋丽辉,赵冬英,张淑敏,张丽萍,GU Lian-zhong,JIANG Li-hui,ZHAO Dong-ying,ZHANG Shu-min,ZHANG Li-ping

16.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特点研究 张锦坤,杨丽娴,佟欣,ZHANG Jin-kun,YANG Li-xian,TONG Xin

17."正义与关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核心理念 刘静,LIU Jing

18.计划生育教育: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 杨越明,YANG Yue-ming

19.试析图书馆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功能 梁建荣,LIANG Jian-rong

20.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纪志敏,王春雷,曹洁,JI Zhi-min,WANG Chun-lei,CAO Jie

21.依托重大型号项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丁文锐,牟艳琼,向锦武,DING Wen-rui,MOU Yan-qiong,XIANG Jin-wu

22.课程资源研究:成果、反思及走向 周晓燕,董国平,ZHOU Xiao-yan,DONG Guo-ping

23.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课程设计的转向 谢丽娜,XIE Li-na

24.运用桑代克联结理论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段双全,DUAN Shuang-quan

25.外国法制史课程的困境与教学改革 赵立新,ZHAO Li-xin

26.谈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李春宁,LI Chun-ning

27.医学生英语听力策略运用研究 史晓燕,张虹然,SHI Xiao-yan,ZHANG Hong-ran

28.项目教学法在创业设计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以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丁文义,吴亚秋,DING Wen-yi,WU Ya-qiu

29.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张灿,ZHANG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