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区域经济研究报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县域经济 基本情况 突出问题 发展方向 基本路径
一、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和突出问题
(一)县域经济在我区现代化建设中地位突出、作用重大
经济地位举足轻重。2016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2086亿元,为全区贡献了64.9%的生产和服务能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0亿元,为全区提供了38%的可观财力,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16 亿元,占全区同口径投资总额的57 %,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守住发展这条底线的奋斗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生地位至关重要。2016年,在县域生产生活的人口占全区总数的72%,从业人员占全区总数的71 %,“十二五”末困人口80万,县域是我区贫困和低收入人口的集中地区,是我们解决民生问题的主战场,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实现到2020年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政治承诺,守住民生这条底线的关键所在。生态地位关乎全局。全区118.3万平方公里中县域面积占98%,103个旗县区中归属于县域的地区有80个、占比近80%。我区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流、大湖泊、大沙漠分布于县域,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表现于县域,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草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集中于县域。县域是我区协调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核心地区,是夯实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基础,实现生态文明进入全国前列目标,守住生态这条底线的枢纽之处。
(二)县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为经济规模偏小。从县域生产总值看, 2015年,我区县域生产总值11618.1亿元,江苏省31300亿元,浙江省28259.76亿元,山东省 58419亿元,湖南省19854.35亿元,湖北省20266.4亿元,四川省15914亿元,分别是我区的270%、240%、500%、170%、174%、137%。从县均地区生产总值看,2015年,我区145.2亿元,江苏省745亿元,是我区的5.1倍;浙江省1424.4亿元,是我区的近10倍;山东省426.4亿元,是我区的2.9倍;湖南省202.6亿元,比我区多出57.4亿元;湖北省153.5亿元,比我区多出8.3亿元。从进入全国经济竞争力百强县数量看,2016年,江苏、山东、浙江分别拥有26、20和20个,我区只有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2个,分别是江苏、山东、浙江拥有率的7.6%、10%和10%。排名第1的昆山市地区生产总值3080亿元,是我区生产总值规模最大的准格尔旗(1107.8亿元)的3倍。经济规模偏小,导致就业不充分,部分劳动者游离于就业之外,一些群众难以参与经济建设、分享发展成果、获得劳动报酬。同时,也导致政府公共收入不足,难以足量适时地提供企业和居民满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弱化了创造低成本生产环境和舒适生活条件的能力。
二是结构性矛盾严重,突出表现为主导产业效益水平低。从农牧业经济看,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的契合度脱节问题突出。2015年,玉米占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的60%,占粮食产量的80%;活羊存栏率占牲畜存栏率的79%,羊肉占各类肉产品的80%。这两个80%,是当之无愧的占据农畜产品主导地位的品种。但是,就这两个占据主导地位的品种,市场地位极其脆弱,与国际市场同类商品相比,竞争能力非常低弱,价格处于严重倒挂的状态。玉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30%,羊肉高于国际市场40%。这就意味着,剔除保护价、各类补贴并加上劳动力成本,这两个品种农牧民是在亏损甚至严重亏损状态下经营的。从工业经济看,2014年,在全区设置管理机构的117个工业园区、12756户企业中,80%以上属于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型、产能过剩型行业,并且,其中80%以上还处于竞争力弱、话语权小、利润水平低的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而与消费结构升级息息相关的战略新型产业、保健、健康、文化、教育、娱乐行业屈指可数,具有区域性话语权、定价权、市场号召力的企业和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单位产出和效益水平同发达地区相比有不小差距。我区117个工业园区建成区,每平方米工业产值8.67亿元、税收0.42亿元,仅为上海市的25%和20%。效益水平低使等量投入和劳动难以获得全社会的平均收益,使参与经济活动的企业利润、从业人员报酬、公共预算收入减少,优质资源创业置业的愿望降低。
三是基础设施不健全,集中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偏弱。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域公路、铁路、机场交通运输设施和工具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水网、电网、信息网的覆盖率和通达率,不但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县域情况,也远远落后于我区大城市保障水平。这大大提高了县域经济活动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大大降低了县域集聚要素、吸附资本、留住人才的能力,大大阻滞了县城和中心镇的城镇化进度和质量,大大抑制了县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四是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范围狭小、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教育、文化、卫生等锻造心性素养、提高生活品质、保障生命安全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比较落后,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重点学校、幼儿园、甲等医院、电影院、歌剧院、健身场所等设施的万人拥有率,广播电视覆盖率、垃圾和污水处理率,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县域和我区大城市。同时,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效率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再加上产业发展不充分,使得我区县域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源要素中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经营特长的劳动者总体上呈现净流出态势。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路径
一是关于农牧业方面。在发展方向上,农牧业现代化要走有机保健食品和健康养身产业的路子,为国家食品安全、人民健康事业提供内蒙古解决方案。把农牧业做成健康产业和保健产业,是内蒙古应对消费结构升级、解决农牧业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区农牧业困局,主要是农牧业弱质低效,农牧民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收入偏低甚至亏损,农畜产品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严重不适应、不契合。目前,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受到市场热捧,高端大品牌农畜产品价格让人目瞪口呆、惊诧不已,让同类普通食饮品望尘莫及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我们把农牧业发展成为健康养身产业,把农畜产品发展成为有机保健食品,农牧业长期弱质低效的困惑就会烟消云散,农牧民获得的收入就不是超低利润、蝇头小利、平均利润而是超额利润。把农牧业做成健康产业和保健产业,内蒙古有这个产业优势。经过长期奋斗,我区已经打造出一批具全国及至世界影响力的农畜产品企业,同时,我区也打造出一批农牧业全国驰名商标。如果说,驰名商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生产水平,标志着一个地区的市场竞争能力,那么,我区真正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产业就是农牧业及其加工业。在我区目前拥有的74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农牧业加工业达到62个。这是我们打拼多少年来积累下的真正家当,是被市场检验过了的优势所在。
在发展路径上,我区农牧业现代化走企业化经营的路子势在必行。企业化经营模式与以家庭为主体经营模式相比,在市场研判、供求预测、资本融通、资源节约、土壤改造、病害防治、生态保护、经营品种选择、新型生产资料发现、现代工具运用、生产要素组合关系变革等解决农牧业通病、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方面,其欲望和能力、态度和决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有机保健食品和健康养身产业,必须变革经营主体,走企业化经营的路子。从当前看,走企业化经营的路子,现实的途径一方面是创造条件引进和培育企业,逐步让企业成为农牧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另一方面,是积极推动和大力发展合作组织,让进不了企业联结网络的农牧户融入到合作组织中去。同时,要提升合作组织的质量,逐步发展成为由个别经营环节的合作向全方位合作组织的转变,逐步实现由松散型组织向以股份制为纽带的实体化组织的华丽转身。
二是关于工业经济方面。在发展方向上,新型工业化要走智能化的路子。推进工业经济智能化,是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柔性材料、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工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成为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的重要抓手。国家工信部在前不久的《中国制造2025》中,把推进智能制造作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主攻方向,广东省把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东莞已经开始规模化地投入智能设备的生产建设。推进工业经济智能化,是做大我区县域工业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工业经济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从需求P系上看,以2008年为界线,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8年以前,工业制品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巨大,做什么都好卖,做出来都赚钱。这个阶段的工业经济,只有做大才能做强。2008年以后,产品普遍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硬化。这个阶段的工业经济,只有做强才能做大。
在发展路径上,要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我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工业经济智能化的基本途径。推进智能化,我们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以市场换技术,引进一些与我区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智能化设备生产厂家,先开了头、起了步,点燃星星之火,然后逐步推动燎原之势的形成。另一方面,加大智能技术装备的引进力度,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上的应用,重点是加快与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行业相关的设备和工艺的智能化改造步伐,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目前,智能制造在我国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智能化程度几乎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能够用智能装备大规模地武装工业经济,将会大大提升我区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和赢利水平,我区工业化可能一跃进入到发达地区的水准。这就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给我区带来的一个实现技术跨越的重大机遇。
三是关于城镇化方面。在发展方向上,城镇化要着眼于增强要素吸附能力,走凝结资源、集聚人口的路子,让旗县市所在地的镇和中心镇成为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农牧业现代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的高效载体,充分满足居民生存发展享受需求的良好平台。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各类生产要素大量进入的过程,是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和农牧业人口持续集聚的过程。目前,我区县域建制镇503个,每个镇平均人口不到5000人。这样的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效率之低可以想见,很难激发资源涌入的热情。因此,县域城镇化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流不进要素、拢不住人口、聚不住资源。推进县域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留住人口、吸引资源的问题。
在发展路径上,要实施重点突破战略,让具备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起来。要素向优势地区流动的经济规律,行政级别高的地区掌握更多城镇化资源的行政规律,决定了推进县域城镇化,要走优先发展具备条件的地区的策略。从这两个规律看,具备优先发展条件有六类:1.人口规模3万人以上的镇;2.有旅游、文化、能源等专业特色和资源特色的镇;3.口岸所在地镇;4.交通枢纽的节点镇;5.坐落在城市群里的城镇;6.承担国土安全的镇。
课题研究报告:关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研究(选)
1、前言
1、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儿童对1件事有了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度活跃,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真正思考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而创设1个个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智力潜能,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的关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提出了本课题。
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国内外对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的比较多,也取得了1些成果,有1些优秀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1些经验也比较成功。但是,研究只停留在片面的角度,缺乏系统性。(例如: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研究较多。)而且,事例性较强,出现就课论课的情况,有的凭空猜想,缺乏依据,没有从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缺乏1定的科学性。
3、课题研究的假设
教师正确运用多种媒体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情境,1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
2、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概念的界定
情境:字典中解释是情景,境地。本课题中指在课堂中、学习过程中形成的1定的教育氛围、学习环境。
兴趣:字典中解释为喜好的情绪,在课题中把它界定为学生个体在1定的教育氛围,学习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乐观的情感倾向和自觉参与学习的行动表现。
2、研究的目标
关于创设情境。从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如何创设情境,如何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创设不同情境,并研究情境在教学中体现的不同特点。
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1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4大要素之1。
(2)、教育心理学理论
动机是学生主题参与的内在机制。心理学认为人的1切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生学习数学是1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使学生产生内部动力,从而达到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深化认识的目的。所以,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3)、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离不开环境,人的个性、情感、品质等都与所处环境、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感情倾向都与其文化背景、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1个民主、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1个个适合的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有个性的发展。
4、 研究的方法
(1)、 行动研究法,这是研究本课题的主要方法。
(2)、对比法,利用同时教两个班数学课的条件研究各种情境在不同群体中发挥的作用。
(3)、个案追踪法。
(4)、经验总结法,边研究边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措施,上升到理论。
3、研究的过程和措施
课题计划具体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1个阶段:准备阶段
1、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查阅资料。
2、确定课题,拟订实施方案。
3、申报立项
第2阶段:实验研究阶段。
1、加强理论基础学习。了解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理论和先进经验,调整研究重点和方法,提高研究效率。
2、认真研究,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媒体创设适合的情境并进行分析研究。
3、加强合作,每学期上好实验研究课,要求其他教师和领导对自己研究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3阶段:论证结果阶段
1、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反复实践论证。
2、总结整理取得的研究成果。
3、写实验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4、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在本次的教育科研活动中,教师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教育科研理论,不断去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研究学生,在学习、实践和总结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得获取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2、从教学实践中去研究了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研究了各种情境在教学中体现的不同特点。研究创设的不同情境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的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新教学内容之前,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1半。”通过创设情境在教学1开始就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起各种感官和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知清晰、思维积极、理解深刻、掌握牢固。在这1阶段适合创设模拟生活的情境、矛盾的情境、游戏的情境、问题的情境等,具有启发性、问题性、形象性,帮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获得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学习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创设情境催化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在学生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内驱作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积极感知学习对象,增强理解力,丰富想象力,稳定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比较适合创设操作的情境、猜测的情境、实验的情境、生活的情境等,具有可操作性、活动性、鼓励性、合作性,提高学生尝试进行各种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之后,创设情境保持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乐观、愉快的情绪可以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能使大脑处于高效率的活动状态。在这样的情绪下学习,学生的思维敏捷而活跃。比较适合创设竞争的情境、操作的情境等,具有应用性、竞争性、活动性,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班级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数学成绩得到普遍提高。通过课上观察、作业反馈、家长访谈、学习成绩等几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实验班级的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验证了创设适合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假设。下面是实验班学习兴趣前后对比情况表。
实验班学习兴趣前后对比情况表
(优秀学生人数与全体学生人数的百分比)
课上观察
家长访谈
主动完成作业
学习成绩
达到优秀的
注意力集中
积极思考发言
实验前
百分之5102
百分之4105
百分之7109
百分之8106
实验后
百分之7108
百分之610
百分之9101
5、对研究的思考
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1. 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人口流动的加快,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北京市随迁老人能否适应随迁生活?北京随迁老人在居住区中的参与度怎样?如何从设计角度缓解随迁老人的寂寞感?笔者对以上问题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希望能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
2. 调研目的及意义
论文从北京市居住区内随迁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角度进行研究,发放调查问卷,以期寻找出随迁老人面临的心理问题为北京市老年工作提出指导建议,并从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角度提出适于随迁老人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居住区老年户外活动场地的设计。
3. 相关概念
此次调研对象为北京市海淀区居住区内老年人,随迁区域包括北京市内不同区域随迁老人、农村向城市随迁老人、外省向北京随迁老人。
4. 调研范围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由于学习及工作的限制,老年人已经日渐成为居住区的长时间使用者,因此,对居住区内的人员较集中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调研以北京市海淀区的芙蓉里小区、上地西里、上地东里以及怡美家园等四个居住区为调研地点,采取随机问卷调查,选取上午7时-10时,老年人外出较多的时间段,人流量较大,确保了调研的普遍性。
调研与分析
1. 文献资料调查
居住区内随迁老人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是急需重视,其生活质量有待提高。拥有十四区两县的我国首都北京自2010年以来常住人口达到1961万人,2009年末北京市的外来及流动人口人口已经超过1.47亿人,其中老年人口已增至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16.9%。北京市随迁老人占全国随迁老人总人数的46.3%,可见对北京市随迁老人的心理需求调查可以帮助这一边缘群体得到充分的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住区规划在兼顾不同年龄层对住宅需要的同时,如何适应老龄社会,从老年人自身特殊的生理、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出发,创造一个多向适应而又充满活力和人情味的住区环境,是当前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 实地考察
课题确定后,笔者对上地西里居住区进行了一次试调查;得出初步结论后,及时调整调研计划,扩大调研区域,并进行细致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居住区老年户外活动空间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空间通透感差,缺乏安全性设计:因随迁老人从熟悉的地方搬迁至陌生的环境,与邻里缺乏沟通,常产生陌生感。一旦迷失方向,随迁老人便难以寻找求助机会,因此加强空间组织安排有利于增加随迁老人的安全感。
地域联系不强,可识别性差:因地域的变化,随迁老人比常住老人的记忆力和辨别力下降更显著。标志性设计的缺失会给随迁老人空间方位的辨别能力带来一定障碍。上地西里及芙蓉里小区均存在此类问题。
居住区交流空间少:随迁老人的孤独感需要交流来消除和宣泄。被调查的居住区中上地西里、上地东里的交流空间均设置较少,座椅设置缺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随迁老人的社会交流机会,缺少对随迁老人的关注设计。
在对实地的调研与分析中可看出,目前众多的居住区户外设计都疏于对老年人尤其是随迁老人的心理特殊需求的关注,将来也许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针对越来越突出的城市养老问题,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应尊重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从老年人的角度考虑,多方位设计结合,为北京市随迁老人创造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的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
3.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分别从随迁老人心理需求及对所在居住区户外空间设计参与度与需求度来探讨适于随迁老人新生活的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
本次调查中北京市随迁老人对其所在居住区内的活动场所使用情况多集中于宅间活动场所,占总人数的56.7%、中心广场24.5%、体育活动区10.0%、绿化区域8.8%;在户外空间中,随迁老人多注重交往便利设计、安全无障碍设计,其次是休闲娱乐设计;在所希望的可以增加的居住区户外空间中增加的设计元素为:健康散步道(9.5%)、休闲广场(20.5%)、休闲亭廊(19.8%)、停留座椅(6.4%)、标识系统(3.8%)、紧急呼叫系统(5.9%)、花草绿茵(30.5%)、观赏水景(0.5%)、健身运动场(3.1%)。
从调查中可知随迁老人对居住区户外空间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时段性。那么与其他年龄群体共同使用一个面积较大功能多样的广场可以有效的缓解随迁老人的交流压力,增加随迁老人有规律地参加社区活动的机会,还能强健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从生理和心理需求方面提高随迁老人对居住区户外空间的使用率。
结 语
居住区户外老年活动空间设计可以站在老年人角度考虑空间的设计问题,从而积极引导随迁老人参与户外活动,满足随迁老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充实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北京随迁老人是北京市的边缘人群,是大城市环境下的与居住区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生活环境是随迁老人生命的重要依托,他们比任何人更需要一个安全、方便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我们应尊重城市随迁老人的特殊需求,建立利于老年人身心、身体健康及生活、起居的舒适的居住区生活,相信关注随迁老人就是在关注我们自己!
(第一作者单位: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二作者单位: 福建三松集团 第三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
作者简介:
邹仁君 单位名称: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职位:主任工程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69元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
2011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深化阶段和“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基于此,《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的主题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对西部大开发进入深化阶段西部重点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研究。
“西部重点经济区发展研究报告”是以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深化阶段以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由前十年以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经济发展初始条件为主逐渐转向后十年以重点经济区率先突破和改善民生为主的这一战略转变为背景,重点对西部地区具有发展潜力的六大经济区,包括呼包银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兰白经济区、陕甘宁经济区、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黔中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发展重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加快各经济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刘国斌编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定价:49.8元
《县域经济学》
县域经济是近十年才有所开拓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虽然时间较短,但成就喜人,已经逐步从早期的案例介绍走向规律总结。而眼前的这本书,应该说是县域经济研究满园春色中的一枝奇葩。
本书特色之处在于从县域经济活动的运行入手,探讨了县域内经济及其与区域发展、区际关系等的内在联系。
作者:王等主编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价:22元
[关键词]合作馆藏 资源共享 经济政策 产业情报 信息交流
[分类号]G252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两岸三通”以及相关经贸合作协议下,的经贸往来势必更加频繁,这就需要搜集、分析与使用两岸的产业讯息。在此需求面上,信息服务机构将顺应时势、逐步发展:①两地的产业讯息汇集(两地共同发展寄存、数位化与知识管理的合作);②两地的产业资料整理(识别不同可信度、专业度、影响程度与质量等级的资料);③建立两地的产业研究基地(让两地专家学者能够方便的获取、交流、共享信息)等机制。
合作馆藏建设是发展特色馆藏、馆际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的一种有效方式,海峡两岸图书情报学界各有不少相关研究。例如:张秋比较台湾地区的藏书发展政策;索传军和袁静研究电子馆藏发展政策;罗莹研究非资金购买的高校文库发展策略;邱子恒研究文献使用率在馆藏经费的案例;吴明德建议除了加强馆际间的资源共享也要提升彼此支援能力;林巧敏和陈雪华梳理了电子资源馆藏的5个发展方面。这些研究不仅使得作者产生上述需求面与供给面可能交会在合作馆藏的想法,也为本文进行了大量理论奠基工作。
但是,目前两地合作存在许多实践难题:①有合作意愿与需要的双方缺乏彼此认识;②可供参考的两地合作经验较少;③上述两项原因使得合作模式较难建立。针对上述困难,本文提出:使用文献汁量法来了解双方供需而;在第三地的非营利和非官方机构进行合作(例如: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从馆藏建没与信息服务,逐步发展两地合作模式的方法。
在传播学中,有所谓“内容分析法”的社会科学研究与应用,主要是针对新闻进行词语的量化分析,在图书馆学中,有所谓“文献计量法”,主要是针对图书和文章进行作者数量、词频统计、引文数量等分析和模型验证(关于文献计量、信息计量、科学计量的定义和区分,请参考Tague--Sutcliffe J相关论述)。在信息交流学中,为求理解传播者、被传播者、信息、噪音和环境等信息交流五要素的目的,这两种方法被用作文本挖掘(text mining)的最基本手段。
本研究原先计划采用科学计量方法。科学计量学是基于引文分析的领域可视化研究所衍生出来的新学科,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科学文献,对科技交流进行量化研究。通过一些特殊方法,科学计量学已经广泛应用于测量科学进步与科学家行为的研究中。然而,目前的科学计量学尚未有针对没有引文数据库的灰色文献进行内容评量和分析,采用科学计量法并不能满足本研究欲达成合作馆藏的研究背景与目的。
故此,本文对“中华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CI-ER”),这一对台湾地区经济政策发展提供研究报告之一的情报机构,进行其研究计划报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图书馆与经济政策研究所的共建共享馆藏计划。使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来促进馆藏发展的过程,可以作为其他图书情报工作的参考。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CIER的研究计划成果报告偏重:①台湾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②台湾重大经济与产业政策的议题倡导;③台湾产业发展策略的知识与分析。
2.2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是根据元数据格式,对其元数据内容的描述统计分析,其研究范围为特定数据库或特定文献表格。CIER的研究计划清单,即研究范围,在CIER研究计划清单中的计划编号、所、计划名称、委托单位、出版年、空白栏位(备注)等,即元数据。元数据下方所标示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即元数据内容,亦即本项文献计量的分析单位;而内容分析则着重对关键词语的抽取和统计。
2.3 研究过程
按照研究目的,对CIER的研究计划清单先进行文献分析(量化分析),再对网络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最后进行合作案建议。研究步骤如下:①数据收集,对网络上已有的CIER研究计划清单下载;②数据清理,在网络上一一核对1232项元数据内容,并补充“备注”栏位;③数据分析,对CIER研究计划清单和已公开报告,进行分析;④图表生成,对分析结果用直方图描绘,并予以解释;⑤提出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发展合作的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但研究定位是案例研究(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系统与cI,ER的研究计划报告)。另,数据源(http://cier.edu.tw/sp.asp?xdurl=publish/web/plan―list,asp&ctNode=99)是支持Open Access的机构网址。数据采集日期为2009年9月24日,最后访问日期为2010年1月lO日,后续研究人员可重复验证。
3 结果
根据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分述如下:
3.1 累计30年来的文献增长
根据CIER所提供的网络资料,经过计算后,有几项值得注意的结果。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讨论合作计划的思考点,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最近10年CIER的研究报告,每年大约生产120篇左右,因此未来合作计划中可以注意每年120篇的工作量和预算。
3.2 累计30年来每月出版量
CIER累计30年每月出版量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报告截止日(同时也是提交CIER图书室的日期)集中在6月、7月与12月,未来合作计划可以考虑在每年2月和8月进行报告寄存的工作。
3.3 主题类别及其政策建议模式
根据CIER的特性:对照不同类别的研究所可将研究主体划分区域类别,对照经济类别的分类可将研究主题划分为主题类别,对照研究方法可将研究主题划分为报告形式,对照委托单位的性质可将研究主体划分为若干其他政策。
结果显示,CIER交付的报告中,区域类别依次为:台湾、大陆、美国、日韩、亚太、欧盟和中美洲等。主题类别依次为:贸易、税、农业、服务、能源、科技、国际经贸、技术、创新、金融证券、信息、电力、电子、商业、绿色环保等。报告形式依次为:XX研究、XX计划、XX的影响、XX分析、XX政策、XX策略、XX评估、XX调查、XX措施、对XX的探讨、XX专案、对XX的对策等。其他政策有:产业、中小企业、WTO、台商、外商、知识经济、产值、海关、国营事业等。
按照清单上的计划名称进行分析,获得如上结果。数量和累积数量的排名,虽不能全然代表CIER的研究方向与方式,但可反映若干类别与偏好,本项分析值得
作为图书馆导航的参考,以利学者使用此类文件。
3.4 研究所报告占有率及其研究价值
根据清单上的研究所代号:0-院方名义、1-第一研究所、2-第二研究所、3-第三研究所、4-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曾废止,近年复设立)、5-经济展望中心、6-财经策略中心、7-日本中心、w-台湾WTO中心。计算1214笔报告如表3所示:
根据分析结果所显示的报告数量比重依次为:第三研究所、第二研究所、第一研究所与台湾WTO中心。第三经济研究所是以台湾地区的总体经济、货币金融、财税、经济发展、产业经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社会福利等为主。第二经济研究所是台湾及中国大陆以外世界各地区的区域研究。第一经济研究所是大陆地区的经济研究、学术活动与经济信息服务。
相对于1981年所成立的三个研究所,中华经济研究院的台湾WTO中心始自2003年9月,受经济部委托办理“国际经贸事务研究及培训中心(简称WTO中心)”计划,其报告数量近5年来大幅增长,也反映了台湾近年来所关心的对外经贸政策走向。
此项排名虽不能代表台湾经济政策的优先顺序,但可反映若干台湾经济政策的偏好,本项分析值得作为图书馆导航的参考,以利学者使用此类文件。
3.5 计划主持人及其研究方向
研究计划报告的合作,需要研究人员的同意,在此需要主要研究人员的资料和对个别分析其影响力,因此针对计划主持人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主持研究计划超过20篇报告产量的-作者依序是:王建全、刘大年、吴惠林、王素弯、陈信宏、顾莹华、萧代基、杨雅惠、温丽琪、刘孟俊、杜巧霞、王京明、王俪容、连文荣、史惠慈、陈章真、欧阳承新、温蓓章,这18位学者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4 讨论
综上所述,合作案的建立有助于获得CIER优质文献:①台湾区域经济的发展;②台湾产业政策的制定;③两岸经贸政策的走向;④台湾对美日韩的研究;⑤台湾参与国际上经济贸易组织的评估与策略。
根据产业讯息汇集、产业资料整理及产业研究基地的行动目标,拟定3个步骤与9个细节,分述如下:
步骤一:两地出版品交付。包括:①整理历年研究报告的文献记录(作者、出版日期、主题、关键字、专桉编号、摘要、密级时间);②标示文献的使用对象限制和推荐;③分阶段地传送文献。
步骤二:出版品数字化建档。包括:①编辑文献数据与使用权限数据(文献数据包括:作者、出版日期、主题、关键字、专桉编号、摘要;使用权限数据包括:密级、密级时问、允许存取号码);②扫描、建档、保护、保存、监督和检查;③数子化档案交付和信息系统规划。
步骤三:两地信息系统管理。包括:①抽查数字化档案的完整性(是否缺页扫描、扫描不清楚、输入档名错误、输入档名不完整、新增条目的用语统一、条目的正确性);②开发检索和流览系统;③同时启用并妥善保管。
未来研究,建议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①完成纸本研究报告的数字出版品典藏;②完成文献及检索系统建置;③完成数据库的更新与使用规范。使得双方共同达到出版品异地寄存、数字资源典藏、资料库建档与管理。
5 结语
如上文所述,信息传播学是图书馆学和新闻传播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探讨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透过量化的信息分析,来解读传播5要素的本质。
在本研究中包括:合作双方,即指传播主体(CI―ER)和客体(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内容(研究报告);情境(合作馆藏的共识);噪音(合作馆藏的障碍)。传播主体与客体双方,相隔两地,需要先从表面的了解,挖掘可能存在的现象,再进一步洽谈合作,并据此发展属于双方相互信任的友谊关系。
欲从传播客体的角度消除传播情境中的噪音,达成传播内容的有效互动,需要从客体(哲学中又称之为“他者”)理解主体和传播内容。
CTER台湾著名智库,集聚许多学者专家,名声显著。但是鲜少有人对它进行深度研究,而且因为其神秘感,甚至被误解为间谍机构;其实不然,它是一间汇聚众多资深学者(这些学者往往是大学教授和企业家)的研究机构。其成员在台湾社会里并非隐而不显,反而经常出席各种研讨会,在各种学术性、政策性、公共服务性的公开场合均可与这些学者直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