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6: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加强审计沟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审计沟通的意义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及处事能力,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技术,可见良好的沟通既是一种技能更是决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沟通。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先后的29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中,第10号、11号、20号、23号4个准则分别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结果沟通”、“人际关系”、“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四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即内部审计人员应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内部审计机构应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进行审计结果沟通、内部审计人员应与组织内外机构及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加强审计沟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审计沟通能提升审计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加强与领导层的沟通,不断推介审计理念、展现审计成效,使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有充分的认识,获得领导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与建设性,稳步推进内部审计工作。
(二)审计沟通能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固有的查错防弊及监督职能往往容易引起被审计单位的抵制,通过加强沟通,认真倾听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可以削减被审计单位的抵制情绪,取得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减少冲突与对立,从而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尽快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三)审计沟通能节约审计资源 通过与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能最大限度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信息、经营情况、财务数据、资产状况等内部管理情况,有利于减少审计工作量,节约审计人员的时间,节约审计资源。
(四)审计沟通能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单位内部各审计成员之间的经常性沟通,可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审计人员从全局及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分工、审计发现问题等进行及时的沟通及配合,能提高审计效率,使审计组成员高效、高质、按时完成审计项目。
二、审计沟通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沟通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审计目标进行,并全方位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沟通主要应围绕审计目标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期望,收集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目标、方式、时间安排等内容进行具体沟通,为编制完整的审计工作方案作好准备;在现场审计阶段要围绕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疑问,与被审计单位适时进行反复的沟通、核实,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形成双方认可的客观准确的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结束阶段,主要围绕审计概况、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审计建议等方面进行反馈沟通,对有异议的问题进行研究、核实,就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最终形成客观、真实具有建设性的审计结果报告。在审计沟通过程中,许多因素影响到审计沟通的效果。
(一)法律、规范因素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开展审计的依据和准绳,任何的沟通与协调都不得悖离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规定,法律规范和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审计沟通。清晰明确的准则规定能够增强审计人员沟通的力度,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能规制审计人员的沟通尺度。双方在刚性的法律法规及准则制度规定范围内沟通,往往能较快达成一致意见。
(二)被审计单位的特征 针对被审计单位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Hatfield 和Sanchez(2008)研究了在萨班斯法案环境下不同的客户特征能改变审计人员使用的沟通策略。当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谈判风格为竞争型风格时,审计人员往往需要采取互惠的沟通策略,提高沟通的一致性。交流过程中对外向型听众,要控制交流,传递有意义的信息,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对于内向型的听众关键是引起其对交流的充分的反映。另外交流对象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技能也将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同其交流的复杂性;因此在交流过程中要区别被审计单位的特征,以达到交流目标的一致性。
(三)审计人员的特征 从沟通的审计人员来看,他们的经验水平对审计沟通的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Brown和Johnstone(2009)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出:在通常情况下级别较高的审计人员同时拥有丰富的审计经验,因此高级别的审计人员往往更能控制审计沟通过程,提高沟通结果的一致性。
(四)审计沟通的策略 在审计沟通中,审计人员选择的沟通策略不但会影响另一方的沟通情绪,还会影响双方沟通的时间、双方关系以及沟通的结果。当审计人员注意沟通策略及沟通技巧时,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较容易对双方意见差异作出调整,同时对审计人员的满意度也会提高,双方就审计结果达成一致意见的成功机率也会大大提高。
三、创造和谐的内部审计沟通环境,实现审计工作良性发展
审计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审计沟通,才能理顺各种审计关系,营造和谐的审计氛围,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只有加强审计沟通才能更好地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充分发挥审计工作促进组织增值的效能。
(一)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构建和谐的纵向关系 内审人员受领导层的委托进行内部审计,审计工作的开展需得到单位负责人的授权和支持,因此内审部门需与领导层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内审部门负责人应把握与领导接触的机会,定期就审计范围、计划、目标等主动与领导层沟通,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报告重大审计发现、提交报告及建议书等,在沟通过程中注意领导层对管理风险的看法及策略,探究洞悉领导的期望及关注事项,围绕领导关心的问题确定下步的审计工作重点,从而得到领导的理解、肯定、支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扩大内部审计的影响,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独立性。
(二)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构建和谐的横向关系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价值链条间的各种行为是互相影响的,它需要各个价值节点间的协调与配合。作为单位价值链中的节点之一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做好内审工作既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在日常活动中内审部门应加强与兄弟部门间的横向协调,使内部审计理念、工作职能、程序等能为相关职能部门理解并支持。在审计工作实施前,通过与职能部门的横向沟通,能从相关部门得到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并能按审计要求提供更符合需要的各类数据及资料,减少审计工作量,节约审计资源;在审计过程中针对审计发现事项获得其他职能部门的意见及解决的建议;在审计意见落实过程中能得到其他部门的监督及配合,以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构建融洽的审计关系 审计与被审计通常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构建与被审计单位的和谐首先要尊重对方,让对方理解审计,愿意配合内部审计工作。工作中注意友善处事,善于沟通、倾听,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其次要保持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和独立性,内审人员做事要实事求是,交换意见时既要注重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又要注重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沟通审计意见力求摆事实、讲道理,做到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
(四)加强与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团队协作关系 一个部门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集体,只有当集体内部团结和谐时,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内审人员既有知识水平、资历、才能、性格的差异,又有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及工作量的不同。因此内审部门负责人为了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应因势利导,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进行合理分工,有效地解决有限的审计资源和审计任务间的矛盾,加强审计团队内部沟通、协调,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引导激励内审人员,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审计资源共享,从而形成团结和谐、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优质完成各项审计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淑贞:《内部审计沟通艺术》,《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8期。
【关键词】砌体;填充墙;裂缝;防治措施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砌块填充墙的施工和使用中,常常因施工处理不当和构造上的原因,而导致填充墙开裂以及外墙局部渗漏。如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填充墙接槎外,由于材质不同,又未配置拉结筋;再如屋面板与墙体由于温差而导致剪应力突变等,都会产生建筑裂缝。主要针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粘土砖填充墙易于裂、渗的机理及防治措施作探讨。
1.加气混凝土砌块、砖砌填充墙(以下简称填充墙)墙体空、裂、渗的形成机理
1.1局部抗裂强度不足的影响
当框架粱底标高高于门窗洞口上口时,需要在填充墙上加设钢筋混凝土过梁。但因传统做法在过梁支座处无加强措施,导致局部抗压强度不足,而产生洞口上方八字形裂缝。还有在挑梁处墙体拐角或T角处竖向未设芯柱,水平向未设拉结筋,因挑梁在墙体和其它荷载作用下产生下挠,使其下墙体局部压裂.致上部墙体弯曲开裂。
1.2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缩的影响
加气混凝土砌块于缩值一般为≤0.04mm/m,试验证明.在常温自然养护2个月左右,其收缩率约完成95%,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采用主体交叉的循环作业方案。抹灰后墙体继续于缩徐变产生收缩应力而导致梁底和柱(墙)节点产生直通裂缝及墙面不规则的空鼓开裂。
1.3砌筑砂浆不饱满的影响
砌筑时的砌筑砂浆不饱满,围护墙体在昼夜、季节温差和温度陡降等温度荷载作用下,产生反复胀应力,势必在砂浆欠饱满、不均匀处出现抹灰层沿灰缝产生水平和竖向裂缝。
1.4抹灰砂浆的影响
内外墙抹灰常用水泥砂浆和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其于缩值一般为0.6~0.8mm,且保水性及和易性差,时常在抹灰时界面处产生泌水、下滑而空鼓、开裂。抹灰后.因墙面不便于浇水养护及砌块界面保水性差等原因,造成抹灰层脱水,加剧干缩应力和降低粘结强度的恶性循环、造成粘结薄弱区域出现不规则的空鼓开裂。
2.加气混凝土砌块、砖砌填充墙(以下简称填充墙)控裂防治的技术措施
2.1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下填充墙裂缝的防治
将框架梁底面与填充墙顶面已填塞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料凿去,用纸筋石灰砂浆或水泥珍珠岩拌合物填塞。对已经出现裂缝的填充墙,两面用φ6mm膨胀螺栓打人墙内,再在两侧固定钢丝网(钢丝网的搭按每边不宜小于200mm),然后分三层用1:3水泥砂浆抹面,以控制垂直裂缝的开展。在砌筑填充墙前,应根据砌筑要求和施工规范来确定砌筑方法,保证框架梁与填充墙为柔性连接。
2.2沿框架柱边裂缝的处理
沿框架柱边与填充墙垂直方面铺设钢丝网,并用φ6mm膨胀螺栓固定后分三层抹1:3水泥砂浆,抹灰前应进行基底处理,浇水湿润,清除缝内浮灰、杂物,然后,填嵌水泥砂浆,填平后进行水泥砂浆抹灰。填充墙砌筑前,应将柱中预埋的锚固钢筋拉直,对框架柱边进行必要的基底清理,在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回访,发现此类裂缝应在刮去砂浆层后,按上述方法进行修补。
2.3砌筑工艺
2.3.1施工准备工作
在购买砌块前,首先要到生产厂家进行现场外观检查和机械抽样,合格后方可购进,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物理性能指标:质量密度(于体积密度)600k9/m3,抗拉强度:≥33.5MPa,于燥收缩≤0.8mm/m,抗冻性、冻后损失≥2.8MPa,导热系数0.14W/(m·K),吸水率≤25%。砌块进场后必须按生产日期、规格挂牌,分别堆放整齐.并置于通风不受雨雪影响的干燥场所,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产品龄期超过28d后方可上墙,施工时的含水率宜小于l5%。
2.3.2砌筑工艺
(1)为改善砌筑砂浆的粘附力相容性,采用M7.5的石膏砂浆砌筑,砌筑完一皮后,用φ8mm的U型钢筋把竖缝填满捣实砂浆;(2)第2皮以上砌筑时,水平灰缝采用镀锌铁皮制作的蓄浆槽,在其高度内注满砂浆,使其密实与砌块粘牢。然后,轻轻提起蓄浆槽,每砌完2皮砌块采用嵌缝抹子在内外原浆勾缝。以封闭毛细孔。(3)墙体的水平配筋带应预先在砌块水平灰缝面开设通长凹槽,置人钢筋后应用M7.5水泥砂浆填实至槽的上口平。砌块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柱(墙)相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进行拉接。设置间距应为两皮砌块的高度。(4)厨房、卫生间等潮湿房间的砌块墙体,应砌在高度不小于200mm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四周翻边上,或相同高度的混凝土导墙上,墙体第一皮砌块砌筑前,应先用水湿润基面,再施铺M7.5水泥砂浆,并在砌块底面水平灰缝和侧面垂直灰缝满涂粘结剂后进行砌筑,并应做好墙面防水处理。(5)外墙砌筑采用不留脚手眼的内脚手架。(6)每天砌筑高度按1.5m控制,砌到距梁底0.16m处停留—个月,采用实心斜头砖,按60°角斜砌一皮,使其砂浆饱满并在与梁底接触处用珍珠岩水泥拌合物填满填实。在内墙抹灰前再用水灰比为0.4的1:2补偿水泥砂浆,将该缝隙填嵌严实。(7)拉结筋范围内的砌块将砂浆的标号提高一级,并砌筑密实。顶层墙体的砂浆强度宜采用M7.5~M10混合砂浆,并每隔1-2皮砌块设置φ4mm筋通长网片。另外和顶层相邻层混合砂浆强度等级宜不小于M7.5,以此加大墙体自身的抗剪的强度。(8)电器配管及箱盒严禁遗漏,在空调通风及水暖卫生管道穿墙处,要用成孔机在砌块上打孔预埋钢套管。(9)当房屋的长高比较大时,在房屋外纵墙门窗的洞口处、砌体抗拉、抗剪强度较弱部位,应在房屋顶层窗台下l00mm处设置2φ6mm的钢筋砖砌体(或C20钢筋混凝土带),以提高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防止外墙出现八字形温度形和水平裂缝。(10)屋面板保温隔热层的材质及施工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使其真正达到隔热保温效果。
2.4内墙抹灰
2.4.1抹灰材料
饰面石膏(又称粉刷石膏),材料配合比结合层净浆为石膏:801胶水溶液1:0.3打底,抹灰为石膏粉:石灰膏:中砂=1:1:6,抹灰厚度宜控制在5~12mm范围内。
2.4.2基层处理
抹灰前基层表面提前l-2d充分浇水冲洗湿润,将墙冲刷干净,并使砌块墙面渗水深度达到8-10mm,含水率
2.5外墙抹灰
墙面浇水冲洗湿润(要求同内墙抹灰)一般浇水不少于3遍,在墙与柱,墙与梁的接缝处,采用T920建筑胶粘贴10mm×10mm 的密目钢丝网片,每边搭压宽度≥200mm,经养护其强度达到5MPa后.将墙体用喷雾器稍加湿润无水珠后,采用空压机喷涂(或手工滚涂)混凝土界面剂(做法同内墙),接着抹掺加MNC-D膨胀防水剂的双掺砂浆(水泥:粉煤灰:中砂=1:0.2:3),每层抹灰厚度≤7mm,分2层打底找平。应注意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抹灰与其间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或梁柱、板面的抹灰必须分别处理。
摘要:审计沟通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始终,审计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审计沟通的效果和效率高低。有效的审计沟通,有助于审计单位双方良好关系的构建,从而促进审计活动中问题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有效。
关键词:审计沟通;审计质量;研究
一、审计沟通的相关概述
审计沟通作为审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由相关单位就审计中的发现和问题展开的交流和探索工作。审计沟通就是要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沟通技巧将审计活动更全面的、细致的展开和结束,达到知其所以然。
审计沟通的一般形式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方式,就是当面询问或探讨,这种方式最直接、最普遍,有利于一些基本问题的解决。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正式和性质严重的审计事项,一般会采用书面形式。
二、我国审计沟通现状分析
(一)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够
现实工作中,首先内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机构自身的独立性决定了它存在的权威性。独立性不够就意味着内审机构缺乏应有的保障。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层级别较低。目前来看,很多的单位的内审机构由财务相关的负责人分管,甚至兼管。这就严重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审计沟通得不到有效实施,内审的真实可靠性也得不到全面发挥。其次,很多单位将业务置于首位,往往忽视审计的重要性,认为审计就是服务于业务。这就使得审计机构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保障,缺乏权威性,审计环境就会受限,更不利于审计沟通的开展。
(二)内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不强
首先是,内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硬。内审人员大多不是专业的审计出身,是由相关岗位转型过来。这就导致审计业务不熟练,知识层次较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分析问题时候认识不够全面规范,最终的审计方案也就自然缺乏可靠性。再加上,这些人员对沟通的地位认识不到位,在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技巧,乃至态度都有所欠缺。这也就导致在沟通中存在业务能力上的障碍,不利于沟通的顺利展开。
其次,审计人员的情绪和态度严重影响着审计沟通的开展。审计人员自身的工作性质要求审计人员在言语的表达上面要严谨、客观。审计的成功与否,很大一部分在于审计人员有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审计人员自身的不良情绪和态度,很容易造成被审计单位的逆反心理,不配合,从而使得沟通难以继续下去,审计质量无从保障。同时,审计人员只有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才能确保审计的真实可靠,审计人员一旦过于情绪化,有失理智,那么审计质量就无客观性而言了。
最后,沟通过程中,沟通记录存在不充分现象。一份完备详实的审计沟通记录可以被作为工作底稿,成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证据。但是,从现实工作来看,内部审计人员对沟通记录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记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完整性,导致工作底稿的作用不能够完全发挥。尤其是在面对沟通分歧时,相关的记录不仅要包括问题本身,还应该针对分歧的处理和最终意见进行详细记录。
(三)单位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性不够
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既需要内部审计机构的尽职尽责,也同样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协助。在现实审计工作中,出现了职责分离的现象。组织部门根据单位人事任免情况只管提出审计需要,内审部门根据组织部门的审计需要只管实施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但是,针对整个审计活动是否安排的合理、审计报告是否公允、最后的结果建议是否可行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出现了“审”与“用”脱离的现象。而且,一些单位并没有建立系统的审计成果运行机制,审计过程中的相关沟通协调的缺失最终会阻碍审计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被审计单位的配合不力
内部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单位。但是,它所采用的途径就是发现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在,进而对症下药进行解决。但是,一些被审计对象对内部审计没有能够清楚认识。将内部审计定义为查找自己工作中的问题披露。很多单位因为惧怕问题曝光自己受牵连,因此对内部审计存在逃避和敷衍的态度,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审计建议也缺乏积极主动性去改进。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内审人员的沟通障碍。
三、创建和谐审计沟通环境,提高审计质量
(一)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保障审计独立性
内审人员是在管理层的委托下开展的审计活动,因此,审计活动需要得到管理层的配合和支持,因此,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加强和管理层的交流,维持融洽的工作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内审部门人员应定期将审计工作的相关事项与领导层及时沟通和汇报,尤其是审计活动的进展、重大的审计发现、审计建议的提出等,这些都需要和管理层进行沟通,考虑领导层的相关建议和解决措施。进而得到管理层的支持认可,还可以避免审计工作的偏差,进而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独立性。
(二)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促进协调性
审计活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因此,内审部门应主动加强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使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目标、流程等得到兄弟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审计活动开展前,可以从相关部门掌握被审计对象的相关资料,这就有利于减少审计工作量,节约审计资源;在审计过程中,关于审计发现,通过沟通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建议,更有利于审计决策的合理性;在审计建议的贯彻过程中,通过相关部门的监督配合,可以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构建融洽的审计关系
要构建与被审计单位的和谐关系,首先要尊重对方,使得审计对象理解配合审计工作。审计过程中,要注意态度和措辞的使用,适当聆听对方的意见,拉近心理距离;其次,要保持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内审人员做事要实事求是,沟通中及时聆听对方的建议,沟通审计意见力求摆事实、讲道理,做到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
(四)加强与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团队协作关系
每一个内审人员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更好的开展,应该因人而异的安排审计任务,积极地发挥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最大限度的解决审计任务,加强审计团队合理协助、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优质完成各项审计任务。(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继勋,张丽霞.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谈判[J].审计研究,2011,(3).
[2]周冉.审计人员谈判咨询、客户谈判知识与审计谈判判断[J].审计研究,2010,(6).
[3]张清玉.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内部沟通问题[J].财会月刊,2010,(8).
关键词:内部审计;沟通;审计部门
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内部审计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内审的范围不断拓宽,领域不断拓展。如何提高内审效率,提升内审质量,已成为新形势下内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内审人员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做“消防员”,而要提高事前分析、事中控制能力。事前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从反馈意见中分析并发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而通过事中控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消除存在的风险。所以,通过沟通,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可集思广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内部审计沟通面临的问题
(一)对审计中的沟通缺乏认识
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沟通技巧和沟通能力,否则难以有效开展内部的审计工作。能够恰当地与被审计者交流和沟通,就会融洽双方的关系,打消对立面。使被审计者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所以就审计工作效果而言应把一批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审计岗位,在具有审计业务能力的基础上,把能够进行有效沟通,作为选拔审计人才的准入条件。同时来自内部的原因也是一个方面,如审计人员自身的定位也不准确,没有明确自身的工作性质、目的,缺乏服务意识,所以非常容易和被审计者产生对立情绪,发生双方的冲突是在所难免。
(二)审计过程的沟通方式不正确
在审计工程中彼此能够做到尊重,就容易沟通。所以和被审计者之间建立起尊重、信任的感情基础,是进行顺利沟通的前提。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能高高在上,认为我就是检查的,只有对方尊重我,我没有尊重被审计者的必要。扮演监察和警察的角色和工作对象交流,不会有好结果的。比如说话态度过于强硬,姿态过于高,很容易造成审计关系恶化和对立 。
二、加强内部审计沟通的措施
(一)加强管理层的支持
内部审计沟通工作的有效开展往往取决于领导层的重视程度,所以能否有效的进行审计沟通工作于领导层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地位、权力与能否顺利开展工作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来自企事业单位领导层的重视,明确内部审计的权限范围,使审计成为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内控制度的一项长效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审计沟通效果,促进企事业内部控制。而且可以有效地回避和降低管理风险,使经济管理工作在规范的监督制度内运行,从而也降低了业务人员的风险。当然内部经济管理的风险因素很多,诸如人员的频繁调动及信息的分享滞后等情况,导致风险叠加,因此内部的风险控制应该形成制度和程序,要有一个稳定的专业队伍,信息的分享及沟通要及时。在正常的管理中,在内部控制评估中,尤其是治理架构的建立与评估、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给内部审计机构以一定的权利和肯定,形成一定的支持力度。
(二)采用恰当的结果沟通方式
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就是审计结果的表述,所以结果确认沟通被认为是审计沟通的重要内容。一般采取书面方式表述审计结果,审计结果,一要客观公正、表述准确、用词恰当、以促进和提高管理水平为前提,二是所提的整改意见建议不仅要有事实依据、而要有政策法规和制度依据,要以理服人,三要真心实意的帮助被审计部门查找工作中的误区,提高和促进管理,四是审计结果建议的确认前要耐心听取被审计部门的解释,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帮助分析其问题所在,解决的办法,五是要通过有效沟通,使被审计部门了解内部审计是内控制度的一项程序化职能,审计结果是促进内部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完善内控制度的一项的常态化措施。因此审计结果的内容表述,其重要性决定了审计结果以书面形式沟通更为合适。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一、庄重、严谨,易于归档保管,是经过深思后的结果形成,表述更为清楚和严谨,意见更为清晰和明确。二、审计结果建议是经被审计部门确认和审计部门达成的一致意见,三、有利于被审计部门对书面结果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整治,解决好审计出的问题。
(三)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和素养
内部审计沟通效果的优劣,审计结果建议能否与被审计部门达成一致,与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人格修养较差,是很难适应或者做好内部的审计工作的。有效的沟通是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内审人员开展工作的剂,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内审人员应该在思想意识中提高对有效沟通能力及方法和方式的重视,沟通是现代人才观念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审人员能够与工作相关各方建立尊重、信任和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是内审工作开展的有效保证。内审人员还应该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明确自己的责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不枉法、不枉为。
多理解和尊重审计对象,谦虚有礼,放低姿态,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不徇私情。努力学习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修养,具有精明干练的工作作风和准确高效的工作能力。审计的目的不是找茬,要通过审计发现的问题,帮助被审计单位有效解决问题,把一些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使被审计单位接受建议并改正之。通过审计促进单位的内部控制,发挥审计人员的沟通技能,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是控制的目的,实现审计提高管理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沟通障碍;过程管理
一、企业内部审计中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
1.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欠缺大量的实例表明,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较好的沟通能力是促使审计成功的重要推力,审计人员只有具有了沟通愿望和沟通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内部审计工作服务[1]18-19。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其工作职能应该定位在与组织内各部门打交道方面,并把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向上级报告,以完成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和优化。而为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不断得到被审计单位人员的理解与支持,唯有如此,才能全面获取与审计相关的、可靠的信息,才能更为及时有效的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此外,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还应将内部审计人员培养成主动者,使其行为能够因良好的沟通而使审计工作变得顺畅而高效。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在能力方面缺位,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弱,难以在审计过程中控制谈话重点和语言节奏,内部审计的沟通效果严重受限。2.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决策层沟通不善截止到目前,现代企业虽然逐渐建立起来了与时展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运营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现代企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未能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甚至难以置身在内部审计建设之中。这种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决策层沟通的不善,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绩效的提升。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现代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压力,无论是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还是国内外的政策条件,都对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主观上对企业决策层产生了偏见,使两者之间产生了难以化解的矛盾和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对现代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潜在损失;(2)一些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足,在宣传手段选择上缺乏仔细的思考,未能充分借助新媒体对相关信息进行传递;(3)一些企业部门对审计工作有抵触情绪,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宣传工作并不理会,甚至对其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使由此而产生的审计沟通严重不足;(4)对任何一个现代企业而言,决策层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能否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绩效。但是,一些领导并未对其起到引导和支持作用,这种工作中的忽视使得审计沟通难以真正展开。3.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沟通不到位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沟通,实现“无障碍沟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然而,多数单位两部门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沟通的障碍。沟通障碍的形成,一是可能因为两部门工作汇报的对象不同,两部门均有相互监督检查的职能,如果主管领导不同可能会造成沟通障碍;二是内部审计与财务的工作结果有时会相互对立,“本位主义”会导致负面作用与沟通障碍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及组织长期形成的传统与气氛,对内部审计的沟通效果也会产生直接影响[2]250-251。一方面,组织结构不合理会引起信息沟通障碍。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过多,则信息沟通不仅容易产生信息的失真,且会浪费大量时间,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另一方面,组织气氛不和谐对信息的接收程度也会产生影响。如信息发送给一个相互高度依赖和开诚布公的组织,它被接收的可能性就比那些来自气氛不正、相互猜忌和提防的组织高得多。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沟通管理
1.与单位决策层及时沟通在前文的分析中指出,内部审计人员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使得审计沟通过程并不顺畅。而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应要求审计人员全面把握和被审计单位领导、决策层进行交流的机会,从上而下地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审计方法和审计步骤、审计内容进行宣传、讲解和培训,不断扩大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力和权威。比如,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单位领导、决策层提交相关管理建议书和审计报告,并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审计进展等进行请示与汇报,并就审计范围、审计计划、审计目标等问题要随时与相关责任人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以便充分了解单位领导对审计的态度和期望。2.把握不同阶段沟通的特点在内部审计不同阶段,沟通具有不同的特点,审计人员应合理把握,充分发挥沟通的作用与效果。准备阶段:高度重视审前调查和良好的审前沟通,开好审前会议,通过审前会可以使被审计对象详细了解本次审计的目的、性质和具体安排等,以便于审计实施阶段的沟通。实施阶段:审计实施阶段的沟通环节主要体现在审计访谈上,即审计人员就具体审计事项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查询。要充分听取意见,给予被访者表达的空间;有些事项仅需要简短的对话,有些事项需要进行有层次的、深入的访谈。特别是审前会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与被审计对象进行充分交流。报告阶段:为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并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内部审计人员应在审计报告正式提交之前就报告中的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决定等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认真充分的沟通。后续审计阶段:就审计意见、建议的整改情况、存在的困难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同时征求其对审计的反馈意见。3.营造和谐的审计沟通氛围,提升内部审计的沟通技巧在开展内部审计时,往往要借助“审计进点会”的形式向被审计单位传递审计信息,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要在接到相关信息后做出积极的反应,使内部审计工作得到必要的支持[3]27-29。此时,被审计单位领导如果可以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会对审计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普通工作人员会因此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审计资料能够被有效、及时地提供,审计工作也能顺利进行。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营造和谐的审计沟通氛围,提升内部审计的沟通技巧。比如,要尽量以开放性问题为导引,使被审计人员能够更为自如、轻松地回答相关问题和做出相关反应;在提问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拙劣的提问”,做到一次一问和一问一答。此外,还应让被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目的,在倾听对方回答的同时,能够及时对其中关联的有用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纳,以便提升审计沟通的效果。4.对审计结果进行冲突管理内部审计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化解冲突,通过冲突管理使审计沟通更加高效。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1)化解反击心理。无论是审计人员还是被审计人员,都要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将情绪和审计工作区分开来,禁止使用过激性的语言与肢体行动激怒对方,如果丧失了理智,将会把审计冲突引向审计失败,甚至给企业、行业与审计事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2)对已经产生的冲突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通过深入矛盾内部充分了解冲突产生的根源和深层次原因,正确引导对方能够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推动审计沟通向积极的方面发展;(3)在处理因内部审计而起的冲突之前,要对自身的情绪状态做出必要的调整和良好的把握,以避免将负面情绪和信息传递给被审计人员。审计人员也只有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调整了审计过程的注意力,才能有效克服恐惧心理,使被审计人员能够支持审计工作的进行。5.提升审计整改的影响力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讲,有效的内部审计沟通是建立在寻找、建立共同点的基础上的。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要通过鼓励对方不断提升沟通效果,通过讲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地开展内部审计;(2)内部审计人员要本着真诚的态度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沟通双方要在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与价值认同的前提下开展审计工作;(3)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进行的“专业会诊”,因此审计沟通的参与方都要敏感而兴奋,找准彼此之间的关注点,以便产生基于审计的沟通共鸣。
三、结语
随着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内部质量,加强审计过程的沟通与管理十分重要。沟通在内部审计中作用重大,而现实审计中存在一些沟通的障碍:如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障碍、企业内部固有的障碍、内审机构与企业决策层之间等方面沟通不善而造成的沟通障碍等,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果与质量。在企业内部审计沟通的对策中,应充分认识良好沟通的重要性、构建内部审计与企业决策层的和谐关系、依法合规把握审计原则及客观公正以诚待人等,合理把握不同审计环节沟通中的不同特点,突破沟通障碍,提升内部审计的绩效。由于内部审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大量的环节和人员,加强审计沟通过程管理,构建内部审计沟通体系相当重要。这就必须对审计结果进行冲突管理,提升审计整改的影响力,营造和谐的审计沟通氛围,提升内部审计的沟通技巧,增强内部审计沟通的效果,不断化解内部审计人员和审计对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保证审计信息能够快捷传递与充分交流,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对提升审计工作的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澜.浅谈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J].时代金融,2011(2):18-19.
[2]刘飞燕,史丽化.管理学原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250-251.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维护企业利益,严肃公司章程和制度;监督各子公司切实履行公司制度,促使其完善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企业为实施有效管理而掌握各子公司的信息是可依赖及完整的;确保企业的资产被较好地管理着;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及运行良好等等。但是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取决于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因为它直接影响内审的效果。
内审人员队伍现状及要求
内审人员队伍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窄,且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较少。许多来自于财务人员,这主要是以前年度审计基本是对财务方面进行审计,主要以查错防弊、堵塞漏洞为目的,而且基本都是事后审计。但随着企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管理者风险意识不断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要求内审人员的审计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的业务范围也是方方面面,逐渐从财务审计延伸到采购、工程项目管理审计、效益审计、内控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以预防为主的事前、事中审计转变;从财务审计的就事论事到从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审计方式转变,力求把企业风险降到最低。那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也不可同日而语,这需要内审人员除了具备财务及各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外,同时还应具备审计人员特有的职业敏感度、丰富的审计经验和熟练掌握审计技巧、能独立处理业务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如公正、客观等等,很显然,目前的队伍状况不能满足要求。
如何提高内审质量
(一)内审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出台并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内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要求内审人员要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勤勉,要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等,为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提供指导。上面摘录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中的第十一条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内容中,把对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放在第一条,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审计人员要把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放在首位,不得凭个人感情用事,要秉公办事,不患得患失,不谋取私利。
(二)内审队伍的专业多样化
由于审计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可能要求每个审计人员对各专业都精通,那么,就需要优化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内审队伍的专业多样化,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工作之余,内部人员之间可以将自己的专长部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建立互相交流的好平台。另外,建立内审专家库,必要时聘请专家参与审计,发挥专家在专业领域的优势。之所以是专家,是因为专家在其所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内部审计可以借鉴这些经验,来帮助审计人员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三)注重审计前调查,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实施工作
通过审计前调查,掌握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情况,这样在实施审计时就能够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直奔主题,从而减少盲目性。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审计方案是对审计实施的全面规划,是整个审计实施工作的行动指南,一个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提高审计质量的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它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因此,在审计工作实施前,要在认真搞好审计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并根据审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审计重点做出调整,确保审计项目质量。
(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社会在不断发展,企业涉及的新领域、新问题不断出现。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对审计出的问题要做到有凭有据,切中要害,不可凭主观臆断;提出的审计建议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才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如果审计人员缺少各方面的知识,对问题定性不准,或是对存在的问题没有查出来,这将大大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所以,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努力完善和充实自己,才有可能做到跑到问题的前面,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那么获取这些知识的渠道除了内审人员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多参加涉及本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培训,努力丰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提升专业胜任能力。
(五)加强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中对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十分具体的规定出来:“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妥善处理好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关系”,也就是审计人员在具备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沟通能力。审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与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密不可分。
首先,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审计人员不仅要与管理层进行沟通,同时还应对审计业务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了解,使审计工作获得更多的合作,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及风险进行有效的沟通,达成共识,并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准确地传达给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其次,突出重点。审计人员通过特有的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也获取了相关问题存在的事实依据,但是不可能将所有问题都罗列到报告中,需要突出重点。
所以,审计人员首先要整理所收集的信息,归集相关的审计发现,权衡每一问题的重要性,删除不必要的内容。因为如果信息过多,会出现抓不住重点的情形。应该找到因足够重要而值得向管理层提出的问题,充分与管理者进行沟通交流,就审计出的重点问题达成共识,并用简洁、清晰的语言陈述事实,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建议,达到审计的最终目的。也就是通过引起管理层的关注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不能只满足于指出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因此,内部审计是要把观察到的风险以清晰明了的因果关系与改进建议紧密联系起来,把该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明确指出,同时要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能够引起管理层积极反映的改进建议,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七)加强监督与复核
加强监督与复核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避免由于个别人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偏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准则委员会在《中国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3号—审计报告》中也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审计报告的三级复核制度,审核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总结
【关键词】 高校内部审计;审计效率;途径
高校内部审计从1985年开展以来,在加强高校内部经济管理和监督、遵守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高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的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具有其他监督部门不可替代的地位。现阶段,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办学资金来源多样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高校对教学仪器设备及基建工程的投资规模不断加大,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加大监督服务力度,更好地发挥内审的作用。因此,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高校审计工作效率已经成为高校内部审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以人为本,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保证。高校内部审计具有服务对象的内向性,审查内容的广泛性,审查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经常性的特点,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性强的复杂工作,要求审计人员要成为懂财务、懂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审计、财务、管理、工程、法律、计算机等全面的知识结构。
(一)提高审计队伍的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素养
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大局意识、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遵守审计人员的诚信、敬业、保密等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筑坚固的思想道德防线,以身作则,公正无私,廉洁从审。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审计方法的演进,目前我国处在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新的转型时期,更需要广大审计人员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形成内部审计新思路,提高在新形势下从事内审工作的能力。1.进门要严格,实行内部审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2.要加强后续教育,对审计人员定期培训,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熟练地掌握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有较强的沟通协调控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适应现代审计的需要。3.要加强理论研究,把实践中产生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知识,以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升华理论,不断总结出新的理论、经验、方法,在创新中求发展,求进步。
(三)完善和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考核,建立必要的奖惩措施
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大家的智慧和才能,以应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二、增强与被审计单位、校领导及相关单位的沟通交流
沟通协调对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的效率至关重要。内部审计说到底是根植于组织内部的,它的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以及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在这个共同目标下,可以使审计单位与校领导,被审计单位,相关单位实现利益高度一致,互相配合,可以达到共赢。为此,审计机关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沟通协调,加大审计宣传力度,让全校师生员工了解到其实内部审计更多是保安的性质,是服务当先的,而不是像警察或者说貌似警察,进而信任和支持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氛围。多快好省地做好内审工作。
(一)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
一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抱有强烈的排斥心理,认为内部审计是“鸡蛋里找骨头”,是来找麻烦的,不配合、阻挠,对整改也是消极应付。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的对立统一是审计文化的理论基点,在处理这对矛盾的过程中,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以民主观念和科学方法取得合理协调,以平等和尊重对待被审计单位,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立,达到统一,化阻力为动力,以便收到更好的审计效果。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在审计开始时,内部审计部门应抱着尊重与信任的态度与被审计单位双方就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等进行沟通,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与建议,以学习的姿态争取被审计单位的支持; 2.在审计过程中就发现的焦点、重点问题和内控的薄弱环节及时沟通,共同分析改进的必要性,并探讨改进的方法,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潜在的或更大的损失。3.提出最终审计报告时,应就审计结果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4.审计项目结束后,可邀请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组的工作发表意见,形成“你审计我,我监督你”的互动格局。
(二)加强与高校领导的沟通
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内审部门应注重与领导的沟通,及时向管理层汇报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用不断努力所得到的显著成绩促使校领导将审计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保障内部审计有效开展,营造“尊重审计,支持审计,自觉接受审计”的和谐审计环境。
(三)加强与其它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贯穿于整个高校的经济活动中,与学校各个层次的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打交道,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积极与相关单位交流合作,为审计创造和谐氛围。只有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积极与组织、纪监、人事处、财务部门协调配合,才能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更好地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
三、采用现代化审计手段及审计方法
不断改进审计手段及审计工作方法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客观需要。在数字化管理和电算化财务条件下,内部审计作为重要的监督管理部门,必须紧跟信息化的步伐,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审计软件等现代化手段,加强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创新,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审计方法上,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改变过去集中审计的方法,有效利用内审的经常性、及时性特点,推行日常审计方式,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审计,更好、更快地做好内审工作。传统审计普遍使用的是事后审计监督,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要将监督“关口”前移,作好事中控制、事前预防,要有预防胜于纠正的服务意识,以便更好地发挥审计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作用。
内部审计范围的扩展导致审计工作量加大,审计成本增加,审计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原有的手工审计已很难在成本效益原则下适应内部审计的这一新发展。因此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利用高校网络、计算机环境方便的特点,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及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在计算机环境下,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以及校财务的数据资料都是电子版的,运用计算机处理可以降低人工处理误差,节约时间,大大提高了审计的工作效率,使得审计人员在有限的审计资源下能够有效地完成审计任务。
四、提高审计工作的计划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内部审计工作的宗旨和特点决定了内部审计要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任务、校领导关心的重点、管理的难点和教职工关注的热点开展工作。有针对性,才能事半而功倍,把劲使在刀刃上,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关键的任务上,把重要的事情做好、做快。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内容比较广泛,除开展基础的财务收支审计外,这几年陆续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工程及修缮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等新业务,业务量的加大与内部审计资源薄弱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审计机关应针对一定时期经济监督工作的重点,对审计人力、物力、财力、做出统筹安排,组织力量对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切身利益的重大经济事项实施重点审计;对力所不能及的大型基建工程造价审计业务,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实施监督,分清主次,把有限的力量投入到关键的任务上去。这样既能吸收社会审计的先进方法和成熟经验,开阔内部审计视野,又可以提高审计效率。
五、加强科学的内部审计管理工作
审计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审计管理要服从于审计目标。高校内部审计管理的具体内容取决于审计管理的对象,当前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计划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档案管理等几方面。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管理的内容会不断充实和增加,要贯穿于审计业务活动的始终,审计计划、审计组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直至审计归档等各项工作,均要进行严密、科学地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优质和高效。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常态;内部审计;实践;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努力创建国资监管新模式的探索也愈加紧迫。金华市国资委受市政府委托,对市政府授权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尝试。
一、内部审计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一)内部审计工作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紧密相关
2010年底前,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的末期,企业经济增长属于外部扩张式、外延式增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更多偏向影响企业外部经营规模扩张的因素。
2011年-2014年,企业经营发展关注的重点与目标转向了内部扩张式,通过各项管理手段降本增效,提升增长质量,相应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更多的是偏向影响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经营风险的因素。
2015年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经营风险有所增加,企业经营发展关注的焦点转向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有效性,执行有关规定的情况等。相应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评价。
(二)金华市国资委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不足
2007年底,金华市国资委从市财政局正式脱钩,作为市政府特设机构,对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的市属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成立之初,金华市国资委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通过查阅企业自行委托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资料为主,以审计报告中披露的事项为线索,查找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结合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专项检查。此时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为确定企业资源整合方案提供决策参考作用。但是由于年度财务报告由企业自行委托,难免会存在中介机构为维护客户关系而应企业要求不完整披露有关事项的风险,客观性受到了影响,市国资委因未能完全掌握企业实际情况而在决策时容易产生偏差。
为进一步保证社会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按照国务院、浙江省政府和金华市政府工作部署,从2011年开始在金华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单独安排一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市属国有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费用支出。为进一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2012年4月,金华市国资委通过公开招标,建立了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库,以三年为期,到期重新招标。由市国资委直接委托中介机构对市属企业进行审计,保证了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并且在审计过程中建立了与审计人员直接沟通机制,有利于市国资委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这一段期间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载体为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及工资总额执行情况审计报告,辅之以管理建议书的形式。同时要求企业根据管理建议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由于部分资产涉及历史遗留问题,仅凭企业自身难以解决,因此该类问题久拖未决,严重的已影响到企业持续经营。整改反馈也仅是通过企业上报的审计整改报告来体现,未对审计整改再监督,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与效果也打了折扣。此外,由于分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资总额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次数至少两次,增加了企业应付审计工作的压力。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工作由不同处室分别布置,审计人员往往不是同一批人,加上审计时沟通不畅,造成各项指标数据不一致,对制定国有资产监管决策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带来了不良影响。
2015年以来,金华市国资委根据企业现状及监管需要,对审计模式进行了调整,年度财务报告由企业自行委托审计并支付审计费用,将经济责任审计、工资总额审计及其他需要了解掌握的审计内容整合至财务专项审计,审计时间安排在企业完成自行委托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结束后,一般从3月初开始,至4月底出具正式审计报告。一方面对企业自行委托的年度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复核,另一方面又得到了需要的数据信息,这对金华市国资委加强下属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带来了积极意义。
二、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制度与模式的创建
(一)内部审计制度联动机制的建立
为提高审计效率,加强数据口径一致性及利用率,金华市国资委建立了一套内部审计制度联动机制。一是建立审计内部联动机制。由营运监控与统计评价处牵头,整合产权管理与业绩考核处、企业改革与发展处、机关党委等审计需求,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统一数据口径。二是提高审计过程参与度,建立与主审人员沟通机制。每次审计工作开始前制定审计工作方案,由市国资委有关处室人员担任审计组组长,负责审计总体事项协调与沟通工作。社会中介机构委派的注册会计师担任主审人员,由其负责具体的审计实施过程。三是建立审计组与企业书面沟通机制。由审计组将未能合理确定或有异议的审计事项以签证单的形式书面反馈至企业,由企业书面反馈至审计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计报告初稿后,书面征求企业意见,以尽量做到审计留痕,增强审计结论的可靠性与客观性。四是建立审计组与市国资委审计汇报沟通机制。各审计组在完成外勤与资料整理之后,由市国资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委领导听取各审计组审计情况汇报,及时回复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事项。五是建立审计沟通交流群。为方便审计沟通交流,建立了交流群。借此,各审计人员可及时了解审计要求,交流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
1.建立单位内部审计行为规范标准,涵盖审计计划、组织分工、资源整合、现场管理、审计复核、审计结果公告等方面需要遵循的规范。2.建立单位内部审计技术标准,包括实施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报告、整理审计档案所应遵循的格式、内容和方式、技术与方法。
二、以通用审计程序为重点,加强内部审计程序控制体系建设
1.以审计资源为控制中心,针对审计计划、资源整合、现场调控、后续跟踪等审计全过程的审计人员行为,设计内部审计管理程序,合理配置有限的审计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既要避免低风险领域审计过量和控制过量,又要防止高风险领域的审计不足和控制不足。2.以风险识别和分析判断为中心,针对审前调查、综合判断、分析取证、形成报告等审计全过程的技术与方法,设计内部审计业务程序,准确把握被审计单位或事项的内在发展规律,识别存在重大风险的领域,确定重点精确延伸。
三、加强内部审计责任控制体系建设,确保审计控制标准和审计程序得以贯彻和执行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责任制,明确审计各个阶段、所有参与人员各自应承担责任的条件和责任,增强审计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感。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检查制度,规范检查程序和检查方法,通过对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考核与奖励优秀审计报告,督促不合格审计报告的及时修改,增加审计人员的自我约束与审计风险意识。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由于个人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不作为或过度作为导致被审计单位或本单位乃至国家利益遭受损失,严重影响审计形象的审计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和党纪政纪处分。
四、加强内部审计项目关键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对审计实施方案的审核,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审前调查到位、审计目标清晰、重要性水平分配科学合理、审计重点明确,审计技术方法选用适当。2.切实执行审计复核制度,由审计组组长、业务骨干、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报告并同审计工作底稿、取证资料及原始材料进行逐级复核,重点复核报告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判断和有关依据是否充分、审计结论是否恰如其分、措辞表达是否恰当、审计建议是否实用和可操作。要特别重视现场复核和业务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3.形成审计业务会常态机制,在审计实施方案的确定、审计过程中重大发现、疑难问题讨论、审计意见出现分歧、审计报告定稿等关键环节,应经审计组业务会或审计机构业务会集体讨论确定。4.重视并主动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审计过程中,经常性地就管理状况、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和特殊事项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审计报告编制初期,应与被审单位就报告编制与披露方面存在的不同意见进行必要沟通;审计报告初稿形成时,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对象)的意见,对被审计单位(对象)提出的不同意见,要将审计采纳情况,特别是不予采纳的理由及时反馈给被审计单位(对象),以使审计报告更符合客观实际,能被其接受。同时,应就审计意见或建议整改落实的必要性,与其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尤其是领导加强沟通,促使其积极主动整改。
五、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执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审计课程;沟通技能;教学设计
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式,国内的高职院校纷纷不断地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以期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种人才。针对高职类教育的特色,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各种课程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就高职类会计专业来说,在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时,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基本上都包含内部审计人员岗位和事务所助理审计员岗位。在与之相关的教学计划中,均设置了一门或几门以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审计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审计学、审计基础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这样的课程设置,首先,是基于对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本科以上层次教育的改进,增加了专业技能训练的分量,尽管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次,是因为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中,到各级各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比例较大,且本专业面向的社会工作岗位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审计业务。如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近三年在会计事务所实习岗位的学生,其人数占本专业实习岗位总人数的37%。
经过若干年的教学探索和总结,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学生在审计沟通技能上所暴露出的问题。即使部分专业知识非常扎实的学生,同样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问题。沟通技能方面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岗位应对能力。有感于此,本文通过对强化审计沟通技能训练在课程设计中的必要性论述,对审计岗位沟通技能的认识,以及以本校审计课程设计的改进为例,探讨了如何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加强沟通技能的训练。
强化沟通技能训练在审计课程中的必要性
根据我们对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在审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内,有近1/2的时间是在与被审单位的往来沟通上,有1/4的时间要花在文书处理上。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审计相关单位(如会计事务所)辞退的审计人员中,有近1/3的工作人员是由于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为此,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包括外聘专家)在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多次提出,应该加强在校学生的沟通技能,特别是加强专业沟通技能的培养。另外,许多审计行业的专家也常呼吁从事审计工作的学生,应该强化专业沟通技能的训练。而据我们近几年对进入审计岗位实习学生的跟踪调查,同样也发现他们专业沟通技能的不足,而深感强化这方面训练的必要性。
应届学生由于毫无专业岗位工作经验,而社会就业的激烈竞争形势要求员工来了就能上岗,上岗能胜任。出于对新形势下的人员流动机制和人力资源成本的考量,许多专业对口单位不愿意自身成为岗前培训机构。为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除了讲授已有专业知识技能外,实际岗位上重要的专业沟通训练应该在校内完成。
对审计岗位沟通技能的认识
沟通技能主要包括内部沟通技能、外部沟通技能、文字沟通技能、演讲技能、面谈及会议组织技能等多个方面。如何在审计课程中培养、训练及提高学生的这些技能,是专业教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日常工作中所需的沟通,主要体现在口头和书面方式上。比较而言,现有的审计课程设计,比较重视对审计文书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的口头表达往往显得更加普遍和重要,譬如,向被审计对象了解基本情况,询问有关事项,就审计中的相关问题适时地对管理当局的不同层次开展调查、讨论等。
审计实质上是对各种具体经济业务活动所进行的高层次的经济监督行为和风险评估监督行为。审计的对象包括财会管理、税务监督、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以及其他形式的基本经济监督活动。就形式而言,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及独立审计。从具体的审计业务分类来看,审计包括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法纪审计及信息系统审计等。就具体的审计工作而言,审计人员所需的沟通是指审计人员与已有客户、潜在客户以及与客户相关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主管注册会计师以及其他方方面面之间就审计范畴有关事项进行商讨、询问、交流及答复。
在上述过程中,为了使审计与接受审计双方明确任务目标,形成共识,减少误解和歧义,审计人员必须本着专业知识,利用简洁明了的、友好的以及准确的口头或书面表达,征询疑问和意见,阐述观点。口头上的沟通,如初期的审计业务接洽、意向,审计过程中的咨询、提醒、建议等;书面上的沟通包括:审计计划、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行政复议、审计行政诉讼、审计文告、验资与资产清查等文书、清单及表格等。
在教学中沟通技能训练的设计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在审计课程标准里,我们重新进行了目标定位。课程目标是指学生在完成某一课程或科目的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学识或技能状态及其所达相应水平的描述性指标,它直接影响和制约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直接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我们对审计课程目标进行了调整,将沟通技能作为本课程要构建的核心能力之一,并按口头沟通能力与文书写作能力进行具体的训练分解。
在审计实训项目设计中明确沟通技能的构建与要求我们根据审计职业岗位对学生的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及专业能力的要求,将沟通技能的训练与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里的教学项目、综合实践项目中,将相关的沟通技能以学习情境为载体来组织训练。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审计准备、审计业务承接、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课程项目上,针对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我们都设置了具体的学习情境。在审计准备项目中,我们设置了走访、开发客户子情境。要求学生模拟进行客户走访,学习事务所推介和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存在的困难,寻找客户接受委托的切入点,学习搭建同客户情感联系渠道,保持与客户的联系、沟通。如,就审计工作中首次接受委托进行年报审计,就期初余额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且上期会计报表未经独立审计的情况,要求确定期初余额是否存在错报或漏报的事项。为此就需要增加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和收费的情况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的模拟实训,要求学生通过沟通,使被审计单位理解增加程序与费用的必要性。在审计业务承接项目中,我们设置了审计业务洽谈、撰写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等子情境。学生模拟接受委托的被审计单位就审计业务约定书中的审计目的、范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双方的权利义务、审计收费等事项进行沟通,以明确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审计文书行文应该遵循“依法、规范、简明、高效”的原则,培养学生严谨的行文习惯。编写审计计划时,还应当就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和最新变化,其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变更,新的法规或专业准则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等事项与客户沟通,以便为实施审计做好准备。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约谈法进行模拟。在审计实施阶段,我们设置了撰写审计日志、工作底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还设置了现场一般性调查与了解、有关质疑点的询查与沟通等子情境。这个阶段是客户对审计人员执业水平评价的关键时刻。在沟通上我们要求学生学会紧扣实质性问题,言简意赅,表述得当,积极争取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就这个阶段的具体口头沟通教学模拟,我们还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置了对存货盘工作和索取询证对象的通信地址的口头业务交流;对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的会计报表的认定的咨询;对已发现的重大错误、舞弊或可能违反法规的行为的处理以及审计工作中受到的限制与障碍等环节的沟通。组织学生针对相应的模拟实际情境进行沟通讨论,以提高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礼貌、有效及准确的表达能力。在审计调整和报告阶段,我们设置了调整事项,与管理当局沟通实训,撰写审计意见、管理建议书,审计意见、管理建议书进行陈述、汇报等子情境。就有关会计报表的分歧、重大审计调整事项、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可能危及其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风险、审计意见的类型及审计报告措辞、与已审计会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等内容与客户沟通。由于这部分要敲定最后的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沟通过程需要体现该职业庄重、严肃而不失友善的特点,内容上应突出重点,有根有据,既有结论的意见,又有建设性的提示。例如,我们在设计学生模拟审计人员就审计中比较重要的调整事项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实训项目中,要求学生学习就相关的调整如何与管理当局进行沟通。学生通过沟通学会让企业管理者了解审计中实施的必要的审计程序、问题所在及其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学会向企业管理者讲解调整所涉及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通过实训,学生意识到良好的沟通能引导客户对审计人员执业的专业判断能力的认可、接受,同时,也为出具满足真实性、合法性及公允性的恰当的审计报告提供了保障。
沟通技能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们采用了全过程、多方位的考核模式,并将沟通技能作为一项重要构成要素应用到考核标准的各方面。一是考核点设置中明确对沟通技能的考核点。如在考核点设计中,我们设置了小组项目,针对某一具体会计要素实施审计,要求学生团队协作制定出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选用适当的审计程序,提出审计建议,并要求分别做出陈述。二是考核方式多样化,我们采用了笔试、口试、小组讨论式、提问回答式、学生汇报式。对于小组讨论的考核点,我们设置了学生、组长、教师三方共同评分的模式。三是明确考核标准,审计文书考核标准为行文格式、内容、文字、法规的应用准确无误。口头沟通要求能用专业语言正确流利地表达项目执行和完成情况。
高职教育改革重点在于坚持高职教育特色,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课程建设,突出高职课程特色。审计课程作为我校会计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始终坚持面向职业工作岗位,不断完善以审计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递进式学习情境库的建设,不断打造本课程的教育教学特色。将沟通技能训练融入审计工作过程的教学,融入职业标准,是我们审计岗位核心职业能力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对高职审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白国玉.市场营销课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现代内部审计事业开始起步。1983年8月,国家下发文件,要求国营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到了1985年8月,国务院了《内部审计暂行办法》,对内部审计的性质、任务、职权和程序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提高审计效率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提高审计队伍的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素养。高校内部的审计对于高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对于高校内部从事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的素养也就有一些相应的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时刻关注国家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跟随党的领导,积极认真的做好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个人方面要做到谦虚谨慎、公正廉明、不徇私情、爱岗敬业、公平公正等,给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要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坚守的政治理念。
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是一个需要各项技能的一个工作。法律知识、经济知识、计算机技能、管理知识等等都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所以在最开始选择人员时就应该先着重的看一下各个方面的能力;入职之后,也应为审计人员定期的安排各种相关的培训来增加专业知识;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也应不断的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扬长避短,不断创新,来寻求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定期对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考核,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定期的考核可以充分的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审计人员工作更加严谨,学习知识更加主动,同事之间也会产生良性的竞争,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与被审计单位、校领导及相关单位的沟通交流
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之间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却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被审计单位常常认为审计单位是为了去挑毛病的,所以一般不会非常的配合,甚至会有一种很抵触的情绪。首先我们应该消除这层隔阂,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所以审计人员在开始的时候就应该对被审计单位给予充分的尊重,用积极诚恳的态度去跟审计单位对于审计的目标、审计的整个流程以及审计的方式相互进行深入的沟通,让被审计单位放下戒心、对审计人员产生信任感。在审计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也应及时的和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审计结束后,对于本次的审计工作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虚心听取意见,来完善自己,以便今后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加强与高校领导的沟通。高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对于审计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高校的领导进行沟通,可以从根源彻底解决问题,帮助学校更好的发展。高校管理领导的信任、重视和支持,也会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帮助,使得审计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加强与其它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与高校中每一个管理部门都是息息相关的。需要接触到每一个管理部门。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服务观念,积极主动的与各个管理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为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营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只有在各个部门都积极配合和协助的情况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从而更好的帮助高校在正确的轨上不断前进。
现代化的审计方式与科学的管理
现代化的审计方式。审计方式的改进是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的一个非常可取的一个方法,也是对于提高效率来说最直观有效的方法。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中一个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的一个部门,在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应该紧紧跟住时展的步伐。现在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普及,在高校工作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审计部门可以利用好这个优势来更好的提高工作的效率。不断的在工作中进行创新,熟练的掌握各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审计系统,随时更新、升级。各种资料、总结等信息网络化,也能大大减少人员操作带来的一些误差。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以前是利用集中审计的方法来进行的,各个单位都有一定的准备,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日常的情况。我们应该摒弃这种老式的方法,实行经常性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多多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也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未雨绸缪,从而杜绝一些事件的发生发展。使得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能够更好、更快的开展。
一是内部沟通顺畅化,通过审计人员内部及时交流,实现及时的信息互通、进度管理和质量管控。二是对外沟通互助化,分层、分专业与被审计单位交换审计意见,促进审计结果充分达成共识。三是下行沟通务实化,通过座谈、走访、个别谈话等方式获取审计线索,确认审计事项。四是上行沟通实时化,对审计确认的严重经济违规违纪问题、涉嫌经济犯罪问题等重大事项、敏感事项或需要协调的事项及时向上级报告。组织优秀项目评选,改关门评审为开放评比,实行新的四项措施。即全体审计人员现场观摩,各项目主审现场讲解,评委现场交叉打分,专家打分提出点评意见,以综合评分定优劣。实现了对申报的优秀审计项目演示回放、专家点评综合评分的有机结合。新的评比形式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了相互学习、对照分析、总结交流的机会,激发了创先争优的热情。以提高服务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为突破口,促进审计人员加强学习创新,加强审计队伍综合能力建设。实行集训与实战相结合,学术研讨与项目评比相结合,增进审计人员的互动交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坚持定期组织审计业务培训,鼓励审计人员自主学习,狠抓职业道德建设,加大审计考核力度,激发审计队伍活力,培养审计人员过硬的作风和优良的素质。
2“四位一体”审计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1审计立项更准更优
审计项目计划是审计工作谋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立项主要以风险为导向,结合公司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充分考虑上级审计思路、公司领导决策战略、专业管理热点难点、基层单位工作需求,在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审批流程要求做好审计项目计划。
2.2审计实施实现严细并重
“管严”审计程序。规范的审计程序是审计项目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从严管理审计程序落实到位,通过全面控制审计实施各个阶段的程序规范,全面落实《审计质量管理办法》各项要求,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管细”审计作业。细化的审计作业管理,体现在工作责任明确到人,审计方案具体到事项,审计任务落实到点,审计沟通划分到环节,记录底稿复核严格分级,审计依据引用到款,审计汇总明确到类,审计报告沟通到责任部门,报告审核分层到顶,意见建议具体到事项。
2.3成果运用真正落到实处
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作用发挥的重点。后续审计是促进成果运用的主要手段,注重审计整改事项查实,后续审计报告着眼评价,推进成果运用参与绩效考核,通过审计谈话提示促进,强化经济责任追究,把审计成果运用从表面推向纵深。审计工作质量的管理,组织保障和配套措施十分重要,但通过抓好相关的措施保障,可以从审计人力资源、技术手段、认识提升、互学促进等方面逐渐提升审计履职能力。但更应该抓好内部审计制度设计,审计人员进退机制建设,让审计人员敢于工作、善于工作、积极工作,激发出审计队伍的活力。
3结语
新准则实施还需更多探索
新准则开创了新的时代,宣告了审计报告“2.0时代”的到来。这意味着在出具审计报告时简单套用标准化模板将成为历史,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新审计报告准则中最核心的一项是新制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该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增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等审计项目的个性化信息。应用指南是在准则框架下,发挥指南体例相对灵活的特点,对准则进行细化和具体化,进一步阐述相关准则的理论基础、核心程序、具体方法、对实务的影响等,通过解释、说明和举例,为注册会计师正确理解和运用准则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可以说,应用指南不仅能够帮助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更好地理解新审计报告准则中关于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的具体要求,也能够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等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新审计报告准则对于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应用指南的可操作性还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更好地执行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从而促进新审计报告准则的贯彻实施。
审计报告可增加强调事项段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于2015年正式了新修订的审计准则,中注协此次的“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应用指南是与国际的再次接轨。应用指南中规定:在认为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通过这种方式,为注册会计师建立了在审计报告中进行进一步沟通的机制。
应用指南的出台,能够缩小审计期望差,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同时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理清关键审计事项与强调事项或其他事项的关系。比如,在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中,会有强调事项段或者其他事项段,尤其在否定意见的报告中,要说明审计意见的支持基础。因此,当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段时,其披露事项的权利应该是优先于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的,即先行判断一个事项是否是关键事项。如果是,必须在关键审计事项段披露。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中,如果存在关键审计事项,在沟通时,避免与整体的意见相冲突,以免给使用者造成错觉。同时,这一条款可以解决信息使用者对原始信息与披露信息不同而产生的疑惑。
在财务信息链中,企业管理层是生产和信息的主体,注册会计师是监督和鉴证的主体,二者的职能和责任不同。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事项,并不意味着需要注册会计师披露原始信息。因此在具体执行中,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关键审计事项在财务报表中已有的披露,首先做到不简单重复,同时鼓励管理层多做相关方面的披露。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建设项目投资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成本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结算审计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全过程跟踪审计越来越受到建设单位的青睐,不光是国有投资项目接受跟踪审计,民营企业也逐渐接受这一审计模式。
一、跟踪审计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基建审计工作的不断开展,跟踪审计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建设项目审计中,特别是建设期间全过程跟踪审计。我们宁波地区,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引进跟踪审计。发展到今天,不光政府投资类项目须要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大型民营企业也加入了此队伍行列,然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业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政策性强,这就对我们跟踪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审计人员既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要熟悉工程业务、财务会计业务、企业管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跟踪审计基本步骤
确定审计事项、建立审计依据、搜集审计证据-------书写审计日记或台帐------形成工作底稿(重大事项及有问题的)-------审计签证单-------跟踪审计意见单------意见单每月汇总------阶段性报告------审计信息(必要时)
三、跟踪审计的关键环节及方法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方式和时机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随时可能发现一些问题,随时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予以纠正,如果对审计中的发现仍按常规程序进行,那么有很多事项就会失去纠正时机,跟踪审计的效果和作用就会减弱。因此,选择合理的审计方式和时机由为重要。然而有些事项不可避免因跟踪审计而影响了施工进度。那么如何减少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就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方式。
审计人员首先应将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中的过程及其结果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或日记中,并进行必要的复核;可根据情况选择口头形式、审计签证单或审计意见单形式以及正式审计公文(报告)形式。
对审计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审计人员可用口头的形式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发表审计意见,并视其重要程度在事后补发审计意见单。
对因施工方案及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措施等存在异议,或需对其提出必要的审计建议,且经初步交换意见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达成一致的,可用审计签证单和审计意见单的形式提出审计意见。
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有倾向性的问题、经审计多次提出屡犯不改的问题,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计方案存在缺陷等问题,审计组应提醒审计部门出具正式的审计文书,包括审计函、审计意见单等,同时要求被审计单位书面反馈情况。
(二)选择跟踪审计的审计重点
在审计实践中,常常是对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每个分部分项以上的工程、每项工程建设管理活动全部参与并审计。这种做法审计重点不突出,工作量大,不仅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浪费,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施工管理部门作用的发挥,滞碍工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重点内容,就是要选择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影响较大且事后不能审计或审计难度较大的内容,作为审跟踪计重点,规定为必须审计的内容。其它工程内容及管理活动,有关单位和部门可按正常施工程序进行,审计组则根据审计资源情况和便利条件不定时抽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材料、工艺的选择以及工程的变更常常是影响工程造价变化的主要原因。跟踪审计的工作重点就在于对监理和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为业主提供决策依据。另外还必须参与材料的选购工作,包括参与业主材料考察,提供材料的市场行情和参考价格;对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并对隐蔽工程进行鉴证;对工程进度进行核算,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进行把关。在工程施工期间,指定专门人员提供服务,且审计人员坚持参加每次工作例会,每周到施工现场巡查不少于两次,以便做到对施工材料和工艺心中有数,必要时必须现场拍照和签字,发现与合同不符和损害业主利益的问题要及时向业主提出意见与建议。平时业主有问题需要咨询时,审计人员必须随叫随到,并按照业主的安排参与材料设备的考察。
在工程后期,跟踪审计的工作重点在于造价审核和工作总结 。若由于前期工作比较到位,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一般比较简单,争议和对立的情况不会很多,所以审计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对整个工程进行总结,为业主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建议。
四、面临的挑战及注意点
(一)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面
全过程跟踪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全面的知识,不光要对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还要对项目整个建设工程中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只有全面的了解,我们才能判断出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是否到位,招标文件、合同中是否有违背相关法规的条款等。
(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1、单位内部的沟通。加强项目组的沟通,在项目实施前,要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审前会商,要做到项目组成员在审计工程中每人都有项目的招投标文件、合同等必要的资料,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定期的组织项目组开会,解决审计中碰到的问题,与到重大事项时,要及时跟部门领导、单位领导沟通。加强与别的部门的合同、沟通,跟踪审计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合作,要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2、与项目相关单位的沟通。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单位往往会有很多,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手段。特别是被审计单位和代建单位,因为我们平时发现的问题主要是被审计单位或代建单位的,而一些被审计单位都是政府(事业)机构,代建单位我们平时又和他们有业务往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审计过程中,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跟被审计单位或代建单位沟通,最好不要没跟相关单位沟通过,就直接出具了签证单或意见单。加强与委托单位的沟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的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委托单位,为委托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定期的向委托单位出具跟踪审计报告。
(三)加强现场跟踪审计的力度
跟踪审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现场的跟踪审计,因为现场的跟踪审计不光是我们以后结算审计的依据,也是一些委托单位评价我们跟踪审计业绩的主要依据,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与施工图纸、投标承诺等的比较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反馈给委托单位。
(四)养成良好的书写审计日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习惯
跟踪审计往往会持续好几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跟踪审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公司的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书写审计日记(台帐)、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习惯,做好整个项目审计的过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