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力物联网技术范文

电力物联网技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电力物联网技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电力物联网技术

篇1

关键词:电力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接入网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

2019年国家电网提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明确指出打造“两网”的建设目标。其中,两网不仅包括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各级网络的协调统一运行,更加重要的是突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实现了电力系统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性的特点[1]。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接入网技术还没有进行基础确定,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具体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接入网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泛在电力物联网概述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国家电网提出的“三型两网”建设和运营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企业积极应对来自内外的挑战。合理应用泛在电力物联网,可确保电网系统安全运行,并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投资效益,提升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最大程度上体现了电网的独特优势。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总体结构不仅涵盖了感知层、网络层,而且还包含了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的结构对整体物联网的架构正常运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感应层主要是对通信技术标准进行统一,扩展信息接收范围。对终端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实现对终端业务的有效控制,促进配电侧以及用电侧信息深度覆盖,有效提升终端智能化和边缘计算水平[2]。为了进一步拓宽感知层接收信息的范围,需加大对感知层的终端投入,例如智能电表、智能传感器等,实现对发、输、变、配、用等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平台层是实现泛在电力物联网和两网融合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国网云一体化云平台的基础上,促进超大规模终端统一物联管理,建设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在数据中心和物联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实现存储和共享数据功能。对海量的电力终端物联进行管理,实现数据的集中采集和共享,深度挖掘数据潜在价值,为平台提供数据支撑,促进联网设备的精细化管理。由此可见,平台层在整个电力物联网中发挥着重要关键作用,不仅承接了2B以及2C业务,而且可高效处理电力数据,促进整体架构运作效率的提升[3]。为提升电力物联网数据的安全性,增强网络扩展,加强对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是最为有效的方式。电力无线专网安全性比较高,运行成本低,对于有效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机入网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在通信卫星和5G等现代化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电力无线专网可高速实时传输数据信息,并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建设网络层不仅可以增强网络带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全覆盖,符合新兴业务的发展需求。应用层是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要目标,在平台层数据信息的基础上,为电网调度和检查维修提供依据,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提升,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提高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确保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对外业务中,主要是提供智能服务,助推新型业务发展,实现对外业务战略转型,建设能源生态体系。

2泛在电力物联网接入网技术

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综合结构中,网络层在多层骨干网、数据网、传输网等方面的建设已经比较全面,实现了信号接收全面覆盖。但是在应用接入网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最后一千米”的接入效率。应用接入网技术的方式主要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类型。其中有线接入主要包括光纤、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等。无线接入方式主要包括电力无线专网、移动运营商网络(5G)、物联网网络等。国家电网要结合实际需要,对接入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的接入方案,有效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接入问题。下面主要对各种类型的接入技术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以便为国家电网选择合适的接入网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2.1光纤接入网技术

光纤接入网技术主要由两种网络技术构成,即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有源光网络(AON)主要包括SDH技术、ATM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只有无源器件构成的光配线网被称为无源光网络[4]。无源光网络(PON)是FTTX的关键技术。无源光网络技术系统不仅包括光网络单元和光分配网络,而且还涵盖了线路终端。无源光网络(PON)能够减少主干光纤资源和网络层次,在远距离传输时,能够提升双向高带宽能力,包容性较强,能够适应多种接入任务。此外这种接入技术在运营过程中消耗成本较低,非常适合应用在小面积密集用户区域。在利用光纤接入技术时,为了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效率,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信息的高需求,在加强主干传输网络的同时,注重对用户接入部分的技术应用。根据光纤到达值的差异性,把光纤宽带接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FTB、FTTC、FTTCaB、FTTH,并把他们并称为FTTx。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终端,能全面接入光纤信息。在应用FTTH技术时,要结合光纤的具体宽带特点和属性,为用户提供无限带宽,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际应用FTTH技术后应用效果良好,并得到了居民用户、企业用户等人群的良好评价。制定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建设要求,进一步促进了FTTH技术的有效应用。总体而言,光纤接入技术具有实时性、带宽大、信号传输稳定的优势,但是也必须客观评价其缺点,例如建设时间长、涉及环节较多、难以协调等。因此,光纤接入技术主要在高速传输等业务中进行被使用。

2.2电力无线专网技术

目前电力无线专网技术主要包括LTE230和IoT230两种技术类型[5]。LTE230和IoT230都使用了无线蜂窝网架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两种技术应用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便对其性能和特点进行深度了解,为选择更加合适的接入网技术提供参考依据:①传输速率。LTE230终端速率较高,支持视频等电力宽带业务,IoT230主要在窄带低速电力业务中被应用。②连接数量。在技术理论方面,两者都可以实现50000的连接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LTE230实现了10000以上的终端应用,而IoT230还没有进行实际的应用连接。③移动性。LTE230在实际的业务应用中支持越区切换,在电力移动业务的传输业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现阶段IoT230只能接入固定终端。④传输时延。LTE230和IoT230在传输时延上的差距较小,都可以满足电网传输时延要求。⑤覆盖率。在条件比较差的区域,没有实现完全覆盖。⑥成本。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技术的成本消耗较为相近。⑦业务支持。LTE230具备宽带移动功能,并在实际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分布式能源接入、应急抢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优势作用。但是目前IoT230这方面的功能还不能实现。

2.3运营商公网

通常情况下运营商公网租用4G或者5G网络以供使用。运营商公网技术的优势主要是信号覆盖范围较广,初建阶段没有建设成本,但是长期使用成本较高,安全性较差。

2.4物联网通信技术

一般情况下,物联网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技术应用:①短距离通信技术主要在信号传输距离比较短的情况下被使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有Wi-Fi、Z-wave等技术;②广域网通信技术也被称为LPWAN,主要应用在智能抄表中方面。LPWAN包括以下两种类型:①非授权频段应用技术,如Lora、Sigfox等技术;②授权频段广泛应用的技术是NB技术等。一般情况下,物联网通信技术应用成本较低,部署环节较为简便,可以利用多种形式,但是信号传输安全性较低。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电网发展过程中,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泛在电力物联网接入网技术主要包括有线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对它们的优势和缺点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分析和比较,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接入方案,促进中国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宁武杰.通信传输中的接入网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4):39.

[2]郝飞.探析电力系统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11):45.

[3]刘启智.通信传输中的接入网技术研究[J].信息通信,2020(3):239-240.

[4]欧翔,周康.通信信息工程的传输技术与接入网技术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2):252-253.

篇2

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逐步提高,网络技术应用程度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物联网技术是基于互联网信息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新型识别检测技术,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的应用能够可以提高电力巡检的质量,降低巡检人员的工作压力,实现我国电力供应系统正常运行。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电力设备巡检 应用

随着社会计算机研发水平和应用水平的逐步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RFID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以及激光技术于一体的物联网技术。本文基于网联网技术的电力设备巡检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过程,对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应用进行研究,推进我国电力供应系统中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应用。

1 物联网技术概述

1.1 物联网技术概念

物联网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应用互联网数据传输连接技术,充分结合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红外线识别感应技术、GPS全球定位技术、远程激光扫描技术等信息传输手段,进行识别检测技术,这种综合技术的智能化程度高,识别定位准确性高,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应用,与传统的电力设备巡检方式相比,能够扩大电力设备巡检的范围,巡检技术能够克服强磁力、高温、水环境的检验,缩小了电力设备巡检的安全隐患,同时物联网的信息空间存储范围较大,存储信息的安全性较高,使电力设备应用检验程度实现智能化发展。

1.2 物联网技术的工作流程

物联网技术的实现是通过计算机与外部检测设别连接实现的。首先系统内部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激光扫描技术对电力设备进行逐步状态扫描;其次,结合RFID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对电力运行设备进行全面扫描;再次,GPS系统对滇西设备中结合计算机网络数据信息对电力设备中存在问题进行定位研究,分析设电力设备的检测数据;最后,对设备中传输的数据进行网络信息设备自动存储,完成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的应用,提高电力应用管理水平的应用和发展。

2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的应用

如图1为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应用流程图。图中将系统流程图表表述为服务器到检测系统的建立设备检测传输,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的应用分为RFID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几部分,分别讨论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的应用。

2.1 RFID技术进行电力设备应用状态识别

RFID技术是应用红外热线感应技术进行物体设别状态识别,应用RFID技术对电力设备的原始状态进行扫描检验,RFID技术中蓝牙传输功能对巡检的电力设备情况转化为电力信息直接输入到计算机自动读写标签中,对巡检记录进行初步记录。例如: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巡查检验,检验产品为输电线设备操作设备,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输电线设备操作设备生产合格标准进行转化,并且输出巡检检电力设备的最佳检验标准,巡检人员确定本次检验程序的最优值,保障电力设备检验质量。

2.2 激光扫描技术进行电力系统信息数据管理

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的主要作用是对电力设备应用的内在数据进行扫描管理,与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这两种技术都是通过外部扫描进行电力设备巡检,但激光扫描技术中应用超射线光波进行检验,并且主要是对电力设备内部程序的正常与否进行检验,激光扫描技术的检验在技术范围上突破了传统只能对电力设备外部检验狭隘性,真正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系统的全面检验。例如:某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对电力生产产品进行巡检,应用激光扫描技术对部分电力设备自动化程序进行检验,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克服电力设备工作状态下强电流,强电压的工作运行环境,对电力设备的内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进行精确检验,大大提高了电力应用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我国电力系统正常供电传输。

2.3 红外线检测技术进行电力设备应用情况扫描

红外线检测技术进行电力设备应用情况扫描。是应用红外线监测技术对电力设备应用中强电压环境中电流、电阻、电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红外线检测技术在巡检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电力设备生产环境下的检验,同样也对电力设备应用状态下进行外部扫描控制,这种物联网巡检技术能够降低巡检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巡检质量,为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地安全检测保障。

2.4 全球定位系统对电力识别应用定位识别

全球定位系统对电力识别应用定位识别是针对物联网技术对设备巡检进行点位处理,一方面,能够对电力设备应用的地理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实现了电力设备巡检的全面性;另一方面,结合网络信息存储系统自动化进行系统存储,对电力设备检测系统中存在的检测问题和检测结果进行董伟存储,全球定位系统依据电力设备检验的空间位置进行信息存储,保障了信息存储的可靠性,实现了电力设备检验的全面、高效化发展。

3 结论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科技水平逐步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RFID等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相关设备巡检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扩大电力设备巡检范围,提高巡检的精确度和安全度,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发展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高力,苏广文.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大规模物联网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3(09):79-81.

[2]王宏岳,张锋国,刘忠武.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的运用分析[J].物联网技术,2014(10):29-32.

[3]曾妍,曾宝国,程远东,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照明无线监控系统[J].物联网技术,2014(10):53-55.

作者简介

邵鳎1988-),浙江省宁波市人。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电力信息管理。

吴笑(1980-),浙江省宁波市人。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电力信息管理。

俞佳捷(1986-),浙江省宁波市人。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电力信息管理。

篇3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就是针对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等问题而研制的电力行业设备在线监测产品。

该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前端监测终端(下位机)和后台主站系统(上位机)。前端监测终端安装在线路杆塔上,主要由各种传感器、摄像机、主处理器单元、通信模块和供电单元构成。传感器包含拉力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泄漏电流传感器及导线温度传感器等。前端监测终端采集上述传感器的数据以及图像数据,通过GPRS/CDMA/SMS网络传送到在INTERNET上的上位机(接收中心),上位机把当前的图像数据和相关传感器数据存到数据库或者硬盘中,电力监控网用户通过监控软件访问接收中心并从数据库或硬盘中读取当前杆塔位置的信息,为输电线路灾害预警提供依据。

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覆冰状态监测、气象参数监测、图像监测功能、电气参数监测、力学参数监测及导线温度监测等功能。

覆冰状态监测:通过相关的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测量导线重量、绝缘子串风偏角、风速、风向、温度等参数,分析软件综合上述数据、导线相关参数及相关数据模型,计算出目前导/地线的等值覆冰厚度。

气象参数监测:微气象监测通过在线监测线路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大气压力等参数,对气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所有数据通过各种报表、统计图、曲线等方式显示给用户。

图像监测:通过在杆塔上/或输电线上安装摄像装置,实现在线监测输电线路运行状况。通过图像监测可以直观地实现对线路覆冰情况的观测。远程图像监控适用于危险点、突发事故点的有效监控。

电气参数监测:电气参数监测主要指绝缘子泄露电流监测。采集运行状态下绝缘子表面的泄露电流和脉冲频次及温度、湿度等参数,将采集到的信息以GSM/GPRS/CDMA方式传输到监控中心,经过系统分析软件的智能分析和判断,显示出绝缘子表面的积污状态及其发展趋势,绘出各种变化曲线,在污秽过限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系统分析软件能根据各监测终端采集的运行数据,自动绘制出各地市甚至整个区域的污区分布图,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系统还可以更新污区分布图,有效防止和减少线路污闪及冰闪事故,提高线路安全运行及信息化管理水平。

导线温度在线监测:通过采集导线温度,掌握各导线温升情况,当某处温度超限时及时通过短信的方式发给相关管理人员。该系统也为动态提高电网输送能力提供决策依据,增加输电能力,缓解电力紧张形式。

篇4

关键词:电力通信技术;物联网;智能网络;具体应用

1电力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的基本概述

1.1电力通信技术的基本概述

电力通信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的智能网络通信技术,主要包括通信网络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以及智能电子设备等,可以说电力通信技术具有高效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产业改革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物联网的基本概述和特点

物联网则是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技术发展应用方向,尽管物联网的建设和发展借鉴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但构建起的物物联的网络则是通过互联网为基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枝干和桥梁与核心构建出的网络系统和客户端,从而将网络信息延伸到实际物品,在网络中实现物品信息的交换和实时定位。近年来随着电力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设备以及射频识别、视频识别和红外线扫描逐渐应用到物联网体系中,极大地提高了物联网的运行效率。物联网具有实时监测、卫星定位、追踪回溯、安全管理、远程维护、在线管理等功能,具有扫描传感和全面感知的特点以及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高效性智能化处理数据的特点,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深入的应用。

2电力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具体应用

2.1通信网络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输的效率空前提高,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信息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借助光纤线路以及微波电路等延长了电力通信技术的范围和距离,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愈发宽广,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连接各个网络节点与信息节点,从而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信息交换和传输的效率。例如: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进行远程遥控,借助现行的4G网络对智能家居的各项设备进行调控,随着5G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物联网中的信息传输效率会不断提升,从而提高通信终端的使用效果和质量,推动物联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2光纤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可以说是电力通信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进行不同种类型号的传输,在保证信号传输的高效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以我国日益增长的网络通信用户需求,相信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中光纤通信有着更为宽广的未来。光纤通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中,感知层是物联网信息采集的环节,光纤通信技术的感知效果更强,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信做出调整;网络层则是物联网的中间过渡环节,直接影响到了数据的传输和管理,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提高信息数据的传输效率,并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需求;应用层则是用户的要求和指令环节,通过光纤信息传递使得物联网根据用户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2.3智能电子设备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通讯设备全面普及开来,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构成了物联网的各个信息节点,通过网络客户端和信息平台等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换,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数据处理的效率。可以说智能电子设备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进行检测和管理,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并作出相应的自动化处理。特别是当前数据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消费需求,而智能电子设备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这一状况,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物物联,即时完成相应的信息需求,避免出现信息的延误以及物流的效率降低问题。

2.4卫星定位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无论是城市安全消防、交通运输还是物业管理以及物流追踪等,物联网都可以通过卫星系统对相关物品进行定位追踪和信息回溯等,极大地增加了物联网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例如:网上淘宝购物以及网络订餐等活动,都可以通过物联网系统进行物品的定位追踪以及信息回溯,极大便利了用户的信息查询以及物流企业的管理。可以说卫星定位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有可以有效的提升物联网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效果。

篇5

关键词: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电力设备在线监测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电力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广泛使用。在电力设备的监测过程中,利用传感器技术能够进行实时监测,不断提高监测的质量以及检测效率。对于我国的电网公司来说,在管理电力设备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从而能够对庞大的运营体系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利用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能够有效对电力设备实现在线监控。同时,利用传感器技术也能够对输变电设备的状态进行在线监测,从而能够使相关人员及时判断每个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出现故障,有效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不断优化电力设备的系统,使电力系统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

1电力物联网的原理概述

了解电力物联网的使用必须对其原理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分析如何在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中大力推广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

1.1电力物联网的原理

物联网的概念最初是在2005年提出来的,起初物联网只是互联网应用的延伸,通过相关人员将传感器技术、智能嵌入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技术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构成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物联网一经提出,就被纳入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时至今日,有很多国家都通过应用物联网来展现互联网的优势。在未来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物联网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动态的网络架构,能够使相关应用设备达到相应标准。通过虚拟或者是真实的身份来标识,使其虚拟特性得以结合。同时,也能够通过连接信息网络,使得物联网的应用能够更加广泛。当前,物联网在信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的传感器设备,如全球定位系统、光扫描等,从而能够与互联网相互结合,形成一个较大的网络。能够通过网络将所有的物品有效连接,使相关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快速精准识别,通过信息物理的融合,能够推动物联网朝着全面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2电力物联网的架构

电力物联网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各个领域中,其主要包括四个层次,智能感知层、数据通信层、信息整合层以及智能应用层。(1)智能感知层。智能感知层是指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电力物联网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掌控,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能够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帮助相关人员了解电气设备的使运行状态以及使用寿命,对整个电力系统能够进行实时监控。(2)数据通信层。数据通信层是指相关人员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能够不断拓宽整个数据传输通道,使得整个设备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上传至终端,帮助相关人员有效监测电气设备。通过接入网络能够保证在线监测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实时监测电气设备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多种数据,但是,最终要基于一致性,从而能够利用计算机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上传,保证电气设备的所有信息能够为相关人员所用,使得整个监测系统保持稳定。同时,也要不断地拓宽物联网的兼容性,从而能够保障整个电气设备的信息平台与互联网的信息相融合,通过汇总更多的信息来了解电气设备在实时运行过程中的状态。(3)信息整合层。信息整合曾是整个物联网的处理中心,通过将服务的总线和标准有效接入,从而能够利用不同的功能,对电气设备实行全面监测,有效提取信息。利用全景应用的方式对电气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管理,根据电气电力设备的不同功能,建设不同的网络平台,根据其不同的业务来分级,每一级的业务跟实际的需求相匹配,从而能够使得相关人员在线监测电力设备过程中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4)智能应用层。智能应用层是指相关人员可以对整个电力设备的使用周期及寿命进行全面监控,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其状态进行相应评估,了解其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果电力设备存在着一定的故障,相关人员需要采用有效手段开展维修工作,从而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如果电力设备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电力设备实现在线监测,利用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消耗时间,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成本,避免出现故障的电力设备对周围其他系统造成影响。通过构建相应的网络架构,能够使得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效果显著增强,应用网络技术以及无线技术能够对电力设备实现实时监控。同时,也能够不断地提高网络计算机处理的兼容性以及拓展性。此外,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全景信息的建模,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安全数据等进行相应分析,从而能够使得在线监测的效果更加准确,推动整个电力系统朝着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

目前,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在电气设备中,尤其是相关人员可以利用传感器技术收集在线监测数据,从而能够及时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避免因为局部问题导致整个系统出现故障。

2.1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相结合,能够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通过传感器技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实现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从而能够使计算机完成信息的处理。目前,在电力物联网中,传感器技术主要包括六种类型,液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以及视觉传感器。通过不同的传感器技术能够满足电力物联网的不同需求,从而能够有效保障电力设备的稳步应用。为了能够促进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测中的在线实时应用,相关人员要开展全面铺设工作,有效提高监测效率,并且将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成熟的网络平台,安排相关人员对传感器进行及时检修,保障传感器的质量,从而能够顺利利用传感器技术实行电气设备在线监控。并且在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使用相应的配套设施,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快速需求。

2.2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输电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另一方面是对变电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在运用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实现输电设备的在线监测过程中,能够对输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运行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输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杆塔倾斜等情况,利用传感器技术能够提前对这些存在的风险进行预知,从而能够保障输电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通过实时监测输电设备的在线运行状态,有助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障整个社会的正常用电。而利用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则主要包括对变压器的铁芯电流、GIS局放、避雷器绝缘等进行相应监测。通过运用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一方面能够有效收集电气设备的运行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对变电设备实现在线管理,从而能够有效评估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推动变电设备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有效提高监测力度,保障变电设备的平稳运行。

3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电气设备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通过人工来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运用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加强监测力度,同时,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从而能够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地增强电力设备的运行效果,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每个环节都能够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避免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误差。

参考文献:

[1]阴皓,王督,郑腾霄,李亚男.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架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0,39(12):91-95.

[2]何辉,孙博,薛欢.浅谈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中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07):170-171.

[3]谢丹,殷学功,王耘,汤小兵,陆小荣.基于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设计与实现[C].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社.第三届智能电网会议论文集——智能用电.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社: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2019:160-162+166.

篇6

现如今的火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仍是传统的操作过程。无论是物资的入库、出库,还是物资的移库、盘点等工作,全是人工操作,这样就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工作效率不高,但管理成本过高;过程管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信息更新不同步,容易出现纰漏或差错;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足,每个节点都需要纸质单据,不利于保管和查找;对库管人员依赖性大,一旦相关人员转岗或离职,将会产生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由此可见,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科学合理的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火电厂的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中,提高仓储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人员、资源成本,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已成为各火电厂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则为火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提供里借鉴依据。

二、物联网技术在火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物联网技术在火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中应用的意义非常重大,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化: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基建物资的基础数据、仓储标准、过程操作实行规范化监督和控制。

(2)高效化:将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变为半人工操作或轻人工操作,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精细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将仓储物资细分编码,精确定位,从而实现物资仓储的精细化管理。

(4)同步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仓储管理上“信息孤岛”的壁垒,很好的实现了信息流的及时性、同步化。

(5)智能化:充分利用RFID、传感器、无线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仓储物资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6)集约化:通过物资管理平台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合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达到集约化管理目标。

(7)可溯源:通过扫描具有唯一标识的电子标签,有效查找并追溯其原始信息,实现所有物资的实时可视化。

三、物联网技术在火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基建物资出、入库控制、物资存放位置及数量统计、信息查询过程的方便、快捷、规范、高效,方便库管人员进行实时登记、统计、查询并掌握物资流动情况。根据火电厂的实际状况,现从物资入库、出库、移库以及盘点四个方面阐述物联网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

1物资入库管理

物资入库时,库管人员按照到货清单与实物进行核对、验收,引导装卸人员将物资放置在仓库指定位置。在电脑终端将到货信息进行物资编码,即EPC码,制作电子标签。EPC码主要包括物资名称、生产厂家、采购合同编号、到货数量、规格型号、材质、到货日期、存放位置、接货及验收人员等信息;由库管人员将此电子标签贴在相应物资上(考虑到目前电子标签成本较高,为了方便标签的回收,一般采用悬挂的方式把标签固定到物资上),同时扫描货位信息,与物资信息一起同步到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生成并更新库存报表,由此完成物资入库。需要强调的是,实物验收环节不是库管人员一人可以完成的,需要计划员、采购主管、监理、施工单位、工程部、质量检验部门、供货商代表共同验收并签字确认。

2物资出库管理

库管人员接收到施工单位的领料单后,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查询该物资当前的库存情况,然后拟制预出库单;根据预出库单找到指定货位的物资,扫描物资电子标签,信息核对无误后准许出库。物资出库时,由固定在仓库出口的RFID读写器读取物资的EPC码,并通过数据采集接口将数据传输至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物资出库清单,与预出库单比对,确认物资实际领用数量以及其他基本信息,更新库存报表,同时在系统中登记领用信息(包括施工单位名称、领用人员、领用日期等),完成物资的出库操作。需要补充的是,出库物资上的电子标签会自动清空相应数据,为节约成本考虑,可以将其回收,进行二次利用。

3物资移库管理

所谓移库管理,是指根据工作的即时需要,科学合理的利用仓储空间,将仓储物资从一个仓库转移到另一个仓库,或是由一个仓位转移至另一个仓位的操作过程。很显然,移库业务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出库和一次入库的操作,由于物资的基本属性信息已记录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除更新物资存放位置外,其他物资基本属性信息均无需变更。就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仓位信息而言,其变更也是通过重新扫描仓位编码来实现的。

4库存盘点

在火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中,库存盘点一直以来都是一项费时费力而又容易出错的工作。有了物联网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资盘点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利用物联网技术的物资盘点过程中,库管人员通过RFID读写器对库存物资上的电子标签进行扫描,所有标签信息会进行自动分类、统计,并通过数据传输接口输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在盘点工作结束之后,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就能够自动的生成盘点报告。根据报告,库管人员可以分析库存信息,为仓储物资的日常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做到帐、物相符。

四、物联网技术在火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虽然国内电力行业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面才刚刚起步,火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也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电子标签、传感器等相关产品成本较高,很难得到大多企业的认可。但相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物联网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技术水平的逐渐成熟以及相关软硬件成本的不断下降,物联网技术将会在火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提升火电厂基建物资仓储管理的高效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

五、结语

篇7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系统通信

一、关于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实质是利用RFID(Radio Freq 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自动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品能够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在网络里彼此进行“交流”,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下面重点介绍物联网的组成架构和关键技术。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 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其上进行,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当今,电力通信、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了电厂、电网、变电站、供电局、供电所的覆盖,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建立了传输网络、调度数据网络、综合数据网络等,实现各层面之间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下一步将这个网络延伸至配网,直至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实现物体之间的通信,这就需要通过物联网的功能。

二、关于物联网组成架构

物联网网络的组成架构包括:用户层、应用控制层、承载网络、接入层、应用采集控制(末梢节点)层,其中承载网络由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构成。用户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物联网应用的用户界面接口,包括如电脑、手机、客户端、传感器等用户设备。应用控制层由应用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具有汇集、转换、分析数据的功能,以及用户层呈现的适配和实践的触发等。承载网络是指通信网络,如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完成物联网接入层与应用控制层之间的信息通信功能。承载网络结构主要有端到端、环型网、树状网、交叉网等方式,联网方式可以简单分成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方式主要包括光纤、互联网的数据线、语音通信线缆等,无线方式主要包括集群网、W iMAX (W 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 e 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标准)、McW ill(Multi-Carrier W ireless Information Local Loop,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等。末梢节点与接入层构成了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和控制。接入层由接入网关和基站节点组成,末梢节点由各种类型的采集和控制模块组成,接入层负责应用末梢节点信息的组网控制和信息汇集,以及向末梢节点下发信息的转发等功能。

三、关于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中的四种关键技术,即标识事物的 RFID射频识别技术、感知事物的传感网络技术、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REID凭借射频信号能够对信息进行识别与搜集,这种非触摸式识别技术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应用,其主要是由标识、天线和读写器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包括了信息搜集、传送与处理的一体化网络信息系统 ,该系统具有功耗很低、移动方便和便于铺设等优点。传感器网络技术a主要是对各类测试技术进行研究;智能技术指的是在物体中植入一套智能系统 ,赋予其特定的智能性,借助智能系统对物体的状态进行分析,并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纳米技术是研究 尺寸在0.1nm- 100nm之间 材料的性质与应用,这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主要包括了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及纳米生物学等多种科目。?

四、关于物联网在电力系统通信的应用

1、物联网在应急通信的应用

基于应急通信的特点 ,比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无法确定指挥中心和事故地点,各类需要接入点的随机性非常大。这往往需要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检查现场情况,通过电话、视频回传等手段及时向调度中心及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现场情况。而物联网能使调度中心或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对电网状态信息、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为调度中心的日常管理和应急指挥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当应急情况发生时,通过物联网能够准确定位事故现场,清楚现场设备及部件、杆塔的损坏情况,以便及时调拨合适型号的设备到现场进行更换。同时,结合光纤及无线通信技术提供电话及视频通信,现场人员能够提前做好抢修准备,接受在应急指挥中心的调度及指挥,更快的对事故进行抢修,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2 、物联网在配网通信方面的应用

配网相对于高压输变电网,特别是1 0 k V 及以下电压等级网络具有结构复杂、电压等级多、配电设备数量多、支线多、分布广、变动频繁等特点。根据配网自动化层次要求,整个配网通信可分为通信子站、配网主站、区调分站层3 层。

2.1通信子站层:指配网F T U 、T T U 、D T U 等终端到通信子站层的通信,通信子站通常设置在1 1 0 k V 或2 2 0 k V变电站。

2.2配网主站层:指上述通信子站与配电主站之间的通信层,根据电监会二次安全防护及相关要求,该层数据承载在调度数据网中。

2.3区调分站层:该层主要是区调分站与配电主站的通信层面。该层数据量相对较大,承载在调度数据网中。

根据配网通信的特点,目前配电网通信无法用单一的通信方式实现,而主要是采用光纤通信、载波通信、租用无线公众网通信及无线宽带技术实现。物联网能较好地解决配电终端、配电主站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把配电网的所有设备及部件连上物联网,轻松地完成配网通信任务,同时能实现配网自动化“三遥”(遥信、遥测、遥控)信息,目前采用的G P R S 、载波等通信技术由于带宽不足仅能实现“两遥”(遥信、遥测)信息。而且物联网能较好地解决配电终端数量多、变动频繁等问题。

3、物联网在智能电网的应用

智能电网是一个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安全、可靠、高效、灵活的现代化电网。在智能电网中,各电压等级的电网协调发展,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决策支持技术与电网有机融合,电网安全、可靠、高效运行,能有效满足现代“低碳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物联网技术能够为智能电网提供较好的测量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实现远程抄表、电网负荷节能控制、电网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事故准确定位跟踪、输电线路杆塔、线路监测(覆冰监测、温度检测)等。例如电网底层的数据包括配电房的开关、电缆沟的信息,这些信息目前无法用有效的通信方式采集,而如果通过物联网有效的联合,就可以实时地把各种各样的底层信息采集上来,使电网管理从事后处理变成事前预防,大大提高电网管理和应急的效率。

结语:电力系统中的物联网,既可以作为输电通信基础网络的补充,加强输电通信网的可靠性,也可以作为配电网络主要通信方式,弥补目前公网及无线通信网络无法实现的功能,同时能作为抵御极端天气的电力应急通讯方案和通信抗灾体系的有效手段。物联网就其本身而言,代表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目前其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技术完备性不足、产品成熟度低、成本偏高、规划管理、无线电频率资源合理安排及分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但随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物联网将迎来美好的未来,对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兆元.物联网业务关键技术与模式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12,(12)

篇8

关键词:物联网 PDA 智能维修 效率

1 智慧酒店呼唤智慧工程管理

随着旅游业进入智慧旅游时代,高科技和智能化已经成为衡量高星级酒店的一个重要标准,及时地共享客人的信息,给客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已成为酒店管理的目标与方向;而酒店装潢、客房数量、房间设施等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将退居二线。因此,智慧建设热情空前高涨,IBM公司、INSPEED等著名信息系统服务商也联手酒店及餐饮企业开发出客房智能控制系统、智能餐饮管理系统等。黄龙饭店作为全球第一家智慧型酒店,高端智能体验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同时,行业也对酒店提出了智慧的具体要求,如2012年5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智慧饭店建设规范(试行)》,以及《北京智慧饭店评分细则》,其中对智能饭店的建设内容作出了明确要求。纵观全国酒店,智慧建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客服务的前台区域,设置有一卡通系统、点菜系统、客房服务手持终端,客户识别、员工派工,物资标识跟踪等系统,但较少服务于工程管理。但在新经济形势下,智慧型酒店除了要考虑给客人提供人性化服务提高客房入住率服务水平和客人满意度的同时,要考虑节省成本,尤其用工荒的形势下,要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那么,作为酒店硬件和环境后勤保障部门的工程部,管理上是否实现“智慧化”呢?因此,要提高酒店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应该加强物联网技术在酒店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 酒店实现智能工程维修管理的必要

工程部作为酒店硬件设施及经营环境的后勤保障部门,尤其智能技术及设备大量使用的智慧型酒店,做好各类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尤为重要。酒店工程部的工作,主要是运行与维修两大块。智能酒店通过装备BA楼宇自控系统可实现对供配电、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大型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运行状态监测。对于未安装BA系统的酒店,以及大量分散布置的设施设备的故障及状态监测,在通常以使用部门报修或工程部的定期巡检发现。

工程维修管理一般包括报修和工程部巡检发现的故障集中维修;这是一件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通常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充分及沟通不良导致部门间的协作问题。工程报修一般采用两种模式,一是人工填写报修单,二是基于PC端的报修软件,往往遇到的问题是前台工作人员难以准确说明故障的准备位置、原因及维修材料等,同时前台区域工作人员不清楚工程部工作状态,往往抱怨维修不及时。工程维修人员到达现场查看进一步核实明确故障及材料后再领料维修,维修实施情况必须在电脑上录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程管理人员巡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手工记录再录入电脑的工作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巡检人员责任心不强,二是故障信息描述不统一,三是重复工作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因此,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酒店工程维修管理中来, 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透明度,减轻工程管理人员工作量,能提高巡检和报修效率,实现对设备设施检修的高效管理,极有必要。

3 基于FRID的工程智能维修管理分析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现代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与电力、物流、仓储、交通等领域,PDA已广泛应用于物流快递配送店铺货品的数据采集,以及订货、卡片、票据的管理中。

PDA同样可以应用到工程管理中来,例如广州市政单位已经采用PDA进行道路巡检,工作人员将道路破损情况现场拍照后,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长度和宽度,数据录入PDA上传至后台系统,可以以短信方式通知相关单位维修,也可以发出整改通知,极大地提高了道路检修的效率。

酒店工程维修管理中可以引入基于FRID技术的PDA终端,即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各设备及设施上设置电子标签(FRID),巡检和报修人员通过PDA进行数据自动采集和上传。

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设备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3.1 智能维修管理系统网络层次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维修管理系统从网络构架上分为三层:①感知层。感知层以RFID、摄像头、条码和手持智能数据终端(PDA)为主,实现对物的识别。安装在PDA上的设备维修管理客户端系统,将外界传感器信息读入本地数据库中。具体为通过RFID读取器、条码读取器、摄像头等功能,实现对故障设备及巡检点以及能源数据的感知,完成设备故障信息、巡检信息、能耗信息的输入,并通过PDA的拍照、摄像功能,完成巡检点的图像或动态信息的录入。结合PDA的手写功能,完成对服务对象签名信息的录入。②网络层。网络层即数据传输服务层,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或有线连接,实现移动终端的本地数据库和后台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双向数据传输和同步。③应用层。应用层是工程维修后台管理系统,负责设备信息、故障信息的定义,巡检点定义,巡检计划生成,巡检记录数据的读取、查询、统计和分析,以及抄表信息的统计分析。

3.2 系统软件构架 系统软件构架如图2所示。

3.3 智能维修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工程智能维修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①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平台能定义所有设备的类型、参数、位置等档案信息,所需要检测巡检项目以及巡检项对应的具体巡检内容,定义标准化的缺陷类型和缺陷内容及详细的缺陷参数并可以动态的添加、修改、删除。②设备巡检管理。设置巡检点及巡检周期,生成和下载巡检计划,查看巡检记录。工程管理人员能根据巡检计划内容,通过条码或RFID定位巡检设备、录入设备运行参数,或拍照和摄像,并上传巡检数据。系统能根据所有巡检数据进行缺陷统计,并生成相应报表和图表。③设备报修管理。工程巡检人员及各部门员工通过PDA扫描故障设备设施的条码或RFID,进入设备故障信息列表,选择相应信息,或者以摄像头拍照录入报修信息,发送到后台自动形成维修单。系统管理平台能查看所有移动终端的报修信息,自动生成维修单,跟踪其执行情况。工程维修人员实时接收后台发送的维修派工单,完成后,让客户通过手写板电子签名确认。④抄表管理。工程管理人员能使用PDA录入各能源表读数,并上传抄表数据。系统管理平台能对能源数据进行动态统计分析及查询。

4 结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PDA智能维修管理系统是一种智能型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的设备巡检报修管理方式,可以实现前台部门员工的快捷准确报修,报修管理的实时跟踪管理及信息共享;提高工程巡检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巡检管理;同时可以提高抄表效率,实现能源动态统计分析,为酒店节能降耗奠定基础。酒店工程部门应加大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减员增效,以更好地适应智慧酒店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周波,余祖龙.基于无线传输的酒店智能点菜系统的设计[J].科技资讯,2012(4).

[2]贾民政.中小型酒店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办公自动化,2012(14).

[3]李尚春.基于物联网的五星级酒店智能化[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01).

[4]孙志成.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酒店管理系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

[5]黄巧芬.基于物联网的住宿服务流程优化及评价[D].浙江工商大学,2011.

[6]秦明波.PDA在电力巡检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

篇9

关键词:互联网终端;电力能源;增值服务

引言

在当今的时代可以说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终端是将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设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社会中各行各业提供服务和支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创新研究,互联网终端技术的运用被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及新鲜血液。电力能源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能源供给,为生活的便捷性以及生产的正常开展提供了较大的帮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传统的电力行业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传统的电力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也是未来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行业,关系到民计民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推动,通过与互联网终端技术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地创造新的服务模式以及发展常态[1]。通过对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应用,为电力能源服务提供了更强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大大提升了行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推动力。

1互联网终端在电力能源服务中的应用特点

互联网技术目前的发展已日益成熟,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生活质量提高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所以,电力能源作为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保障,加强对互联网终端技术的研究,提高与互联网终端技术的融合度,以创新的思维和新型技术应用来提升电力能源服务是电力能源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对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供电企业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能够将客户采用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有针对性地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实现电力能源服务的创新发展[2]。通过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结合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提升用电客户电力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同时可以针对不同客户满足其各自的需求,还可以分析用电客户的用电特性和消费特征,给予较好的用电建议和意见,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用电体验。互联网终端在电力能源服务中的应用有以下的必要性。(1)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所需。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极快,目前已成熟应用于各行各业生产活动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中。在这一趋势下,电力企业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业务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在电力能源服务中应用互联网终端技术,能够突破服务工作中对于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性,为用电客户提供极为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而且技术的投资较小、成本较低。运用互联网终端技术,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也能进行远程监控及管理服务工作,较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互联网技术还有较为重要的一项共享功能,通过对电力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等功能的应用,建立健全信息的数据库,利用互联网的共享属性,可以高效地促进电力企业内部各个部室之间工作的联系,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的先进性也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通过良好服务工作的开展,也能最大程度提高电力企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综上,互联网终端在电力能源服务中应用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所需。(2)用电客户的需求。在互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背景下,用电客户对电力企业的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成为电力能源企业管理创新和改革的动力之一。电力企业想要寻求管理上的创新和改革,就必须对用电市场进行调研,对用电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进而从根本上为用电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用电服务,尽最大能力满足广大用电客户的服务需求,将互联网终端技术充分应用于电力能源服务过程中,为用电客户提供一个全天候舒适愉悦的用电服务体验,最大程度提高广大用电客户对电力能源企业的信任,对电力能源企业发展新的客户、提高企业效益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也实现了电力能源企业和用电客户之间的利益共赢目标。

2互联网终端的电力能源服务关键技术

(1)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用电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目前大致包括以下几种:①掌上电力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这是一个较全面的掌上互动服务平台。通过对平台的运用,可以为用电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舒适、便捷的用电服务,其主要的技术及功能包括支付购电、电量电费查询、电费余额查询、购电记录查询、服务网点查询以及停电公告展示。具体为用电客户通过终端技术的应用,只需输入用户编号等信息就能实现实时购电,还能够查询历史用电信息,包括总的用电量以及电量明细,使用电客户更好地掌握自身的用电情况,同时能对电费的余额以及购电记录准确查询,通过查询用电客户附近的电力服务网点以及停电公告等展示,为用电客户提供更好的用电体验,方便用户更好地调整和安排生活及工作时间。掌上电力的应用是建立在互联网终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互联网终端技术在各行业、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使传统行业都在向互联网时代迈入。在用电能源服务方面,用电客户的消费习惯等都在改变,传统的电话热线、营业厅等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②移动平台的融合及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完善,诸如支付宝、微信等应用平台的功能不断完善及开发,其在用电缴费、查询等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便捷性。(2)推动电力能源产业增值服务。互联网及终端技术在电力能源服务中的应用,电力企业能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再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能大力挖掘分布式的数据库,获取较多的数据信息,发挥更大价值的信息行为,为电力能源产业提供增值服务。例如,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电力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结合地域经济指数、区域特征等相关数据,得出区域未来用电趋势和用电特征;而对于企业或者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企业或者用户的用电特性和电力消费过程中的信誉度等,为电力能源企业在电力服务和管理过程中提供数据支撑和现实依据。电力能源企业应加大对互联网及终端技术的应用,对数据进行大力挖掘,重视推动电力能源服务的增值效应。电力企业在提供能源服务的时候,对用电客户不仅提供电量以及电费缴纳等数据,通过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用电企业的用电负荷、电力设备情况以及供电能力等数据及信息,为用电客户增加用电知识,提供特色化的服务。同时,也可以为用电客户提供节能降耗、经济用电等方面的对策建议的服务,与用电客户加强沟通和交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内涵。(3)提升电能服务的精准度。电力能源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效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够对电力客户建立全面的数据库,然后根据不同用电量、用电特征、缴费行为等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展示出不同层级的用电客户群体,并进行有针对性、差异化的电能服务,进一步提升电能服务的精准度,为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客户的满意度有较大的帮助。

篇10

关键词:物联网;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将会使整个电子商务供应链变得完全透明起来,企业可以实现对每一件产品的实时监控,对物流体系进行管理。企业可以监督和信息共享产品在供应链中的流通情况,还可以分析和预测产品在供应链各阶段将会产生的信息,通过各阶段产品信息的预测,估算出意外发生的概率或未来的趋势,能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加快企业的反应速度。

1供应链

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Extended Produetion)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成为供应链的最早来源,之后由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发展演变为现在的“供应链”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生产出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然后由销售系统将产品销售到中间客户或终端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消费者链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总的来说供应链是一个功能网络结构模型

2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由 Michael E. Porter 在 1985 年提出,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物流有效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旨在满足服务水平的同时将供应链成本降到最低,并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将正确数量(Right Quantity)的正确商品(Right Product)配送到正确地点(Right Place)的一套管理方法,使生产销售总成本达到最低,供应链管理最为重视企业间合作。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首先,优化企业内的物流链并拓展至企业外部伙伴;然后,在需求波动的时候取得产品供应和服务提供的灵活性;最后,提高价值链阶段的透明度。一家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其最终想达到以下三个目的:第一,通过提高交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达到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第二,借助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达到降低公司的成本的目的;第三,错误成本去除,异常事件消弭,使得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

3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分析

3.1 传统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成为实现协调与合作的关键。但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供应链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电商企业中其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问题,主要各方面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爆仓和物流效率两个方面。如果某电子商务公司缺乏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机制那么将会直接导致爆仓后果。如何解决供应链中的需求不确定、供应不确定、生产不确定、环境不确定等难以对付的问题是当下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迫在眉睫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物联网技术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信息流管理、资金流管理和物流管理构成供应链管理的三大部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通过互联网使得信息和资金透明、快速并准确地在供应链各成员节点之间传递,极大地改善了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管理和资金流管理。突破改变传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范畴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必然要求,供应链上企业不再各自为政,应把企业内部及与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往来业务视为一个整体功能过程,通过有效透明协调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集成起来管理,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以适应新竞争环境下市场对企业生产管理提出的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新要求。由于电子商务的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终端客户、银行、物流中心之间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快速交换,同时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也能进行信息互通,通过电子商务的应用,能传统模式而有效地将供应链上各个业务节点孤岛连接起来,实现真正的业务信息集成和共享。在交易环节,电子商务需进一步做好完善物流管理环节,尽量缩减供应链中物流所需时间,使物流管理与信息流和资金流管理实现统一同步,进而建立起一个真正强大的、反应快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就必须按照以下的策略进行安排:

1)采取第三方物流(3PL)方式积极改善企业外部物流情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与供需方之外的第三方(一般为专业物流企业)签订完成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契约的物流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物流一体化趋势,也是当今世界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2)组建完善企业网络基础设施,改革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的实现均以完善的网络设施为基础,因此供应链上节点企业内联网和互联网的有机集成,能确保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资金流畅通,能确保供应链高效运作。

3)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实施 ERP 系统。企业流程再造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通过流程再造,着重改善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产品服务和物流速度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使企业适应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4)加强协同整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企业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竞争。要想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存,要想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在供应链范围内加强相互信息共享的意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相互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减少错误信息传达,降低不必要的浪费,最终提升经营的效率。

5)重视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建设。客户关系管理是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延伸。客户关系管理突破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地域和组织限制,将终端客户、供应商、经销商、分销商整合,真正解决供应链中上下游管理问题,各节点反馈信息折射到供应链的各环节,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共赢。

4总结

供应链管理是当前任何企业求生存求发展不可避免将遇到的战略手段,本文通过分析传统供应链管理所遭遇的问题,提出了在物联网技术下如何优化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流程,并结合社会上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供应链管理模式,最后分析出以物联网技术为前提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优化策略。由于本作者能力和精力有限,加之电子商务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物联网的新技术、新思想更是不断涌现,本文研究非常有限,不够全面和深入,希望以后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深入学习了解掌握更深层次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宋俊德.浅谈物联网的现状与未来[J].移动通信,2010,7(15):8-10.

[2] 袁东亮.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3] 李华.物联网下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商贸,2011(05):107-108.

[4] 张国华,吴冬方.物联网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2(11):128-133.

[5] 郝中超.物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有形商品物流过程的优化管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7):54-55.

[6] 晏玲.物联网对电子商务商品流通的影响探析[J].商业时代,2011(17):30-31.

[7] 傅翠晓,黄丽华.电子商务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0,32(08):

51-57.

[8] 王伟.物联网时代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方法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篇11

关键词:电梯;安全;物联网;信息流量统计

中图分类号:TU857;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2-00-04

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数量增长迅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截至2015年底,全国电梯数量已达425.96万台,较2014年增长18.37%。如何保持电梯的安全性能和质量,提高对电梯运行参数的监控和应急救援能力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1,2]。

物联网是信息化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将互联网通过小区组网的方式接入电梯即为电梯物联网,其目的在于实现电梯的智能化监控管理,使乘客、电梯、管理单位、维保单位、质监部门能够有效交换数据与信息,为电梯的可靠与安全运行提供保障[3-5]。

据《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电梯物联网应用建设属于物联网发展的重点应用领域,有利于加速电梯安全监管智能化,强化电梯事故应急处理机制。201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研究决定,在8个领域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物网应用示范工程”由质检总局组织实施,在6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对14万部电梯的安全监管,着力推进城市电梯智能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以提高特种设备管理与治理能力。浙江、江苏等多地亦在地方性政策法规和标准中将建设物联网运行监控系统列入规范要求。如《杭州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和《无锡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均规定,公共场所电梯应当配置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功能的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并列入电梯物联网管理平台。杭州等地还了DB3301/T 0041-2014《电梯安全运行物联监控系统验收标准》[6]等地方标准,进一步加强电梯物联网建设运行的标准化程度。

目前国内电梯物联网系统往往同时运行着多个厂家的终端设备及相应平台,使用的网络包括VPN专网及其他运营商的3G无线网络等,整套系统的多样性导致系统比较复杂[7-10]。本文通过建立一套专用的系统平台来进行电梯物联网的日常管理,对网络流量进行统计区分,对各服务器及终端等进行状态监测,以保障电梯的稳定、可靠运行。

1 系统概述

1.1 系统概述与技术需求

根据目前电梯运行安全物联网系统的状况,电梯物联网信息流量管理平台技术主要计划实现如下功能:

(1)流量统计及计费功能。能对各电梯产生的流量进行统计,并根据不同的访问者进行流量归属,提供相关流量清单及计费报表。

(2)系统状态实时监测功能。能实时监测电梯运行安全物联网系统内各电梯终端、平台服务器的状态以及接入网络的连通性,能实时产生相关告警信息。

常见电梯运行安全物联网系统现有架构如图1所示。

该架构在逻辑上将系统分为设备层、服务层与用户层。

(1)设备层由所有运行的电梯及电梯相关设备组成。每个电梯都配有一个独立的“具备路由功能”设备(以下简称“电梯路由设备”),电梯视频等各类数据均通过该设备与上层服务器交互,从该路由设备流经的流量是该电梯设备的总流量。

(2)服务层主要提供对于设备层影像、状态等的监控服务,一般由设备供应商提供。

本层中一个服务单元对应N个设备单元,即一套“视频+管理”服务可以管理N个电梯设备。

(3)用户层指使用电梯监控服务的用户,如电梯应急处置中心、使用单位和维保公司等。

依据以上结构模型,本文对电梯物联网平台系统进行系统结构设计与保障设计。

1.2 系统结构设计

本系统部署在整张电梯物联网内,监控全网电梯的流量及对全网终端进行管理,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根据上述电梯运行安全物联网系统结构,并适应灵活多变的应用功能需求,同时方便部署新应用和开发新需求,本文对平台软件采用了三层架构的分层设计思想,并采用模块化功能设计理念,使得系统软件具有平滑升级扩容的能力。系统软件架构如图3所示。

软件体系分为数据接口层、数据分析层和信息呈现层。

1.2.1 数据接口层

数据接口层分为客户端数据接口层、流量统计程序接口层以及平台监控层。

(1)客户端数据接口层负责用户行为数据、用户状态数据、电梯资料数据、时间同步数据上行。

(2)流量统计程序接口层主要负责电梯流量数据、终端核查数据上行。

(3)平台监控层主要负责采集各终端设备及平台服务器等的告警信息。

1.2.2 数据分析层

数据分析层基于原始电梯上行数据,采用数据统计算法和数据发掘分析技术,从多个视角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统计,并生成相应的应用数据。

1.2.3 信息呈现层

信息呈现层为系统使用者提供方便的界面交互接入方式,主要为Web接入方式。功能模块分别为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统计报表、告警管理、日志管理、安全管理。

1.3 系统保障设计

系统保障主要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系统稳定的因素很多,包括系统内部各软硬件的稳定性及外部用户的非法访问、网络攻击、病毒影响等。

1.3.1 安全保障

本电梯运行安全物联系统管理平台安全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止非法用户访问、在敏感的网络资源和用户集之间建立映射关系、数据链路加密、安全日志维护和检查、审计与跟踪、防病毒、灾难恢复等措施。

1.3.2 稳定保障

除了在硬件和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选型上尽量采用技术成熟、可靠性高的产品外,本文对电梯运行安全物联系统管理平台所有主机系统采用任务分担、互为备份的方式进行设计。此外,管理平台软件自身的运行监控机制如进程的自动启动等也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 系统功能实现

2.1 流量管理

根据采集的相关流量信息及用户的访问记录,经过分析处理可以得出各电梯终端相应时间范围内产生的流量,用户访问记录及各用户访问所产生的流量大小等。系统可以根据电梯或用户生成相关记录,结合相应的流量资费标准与不同的计费方式即可生成相关报表供用户查询。

2.1.1 流量采集技术

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数据主要有音视频流量、心跳数据、用户使用记录数据和用户状态数据。其中,音视频流量、心跳数据和用户状态数据由流量统计程序直接从电梯终端获得,用户使用记录数据由相应电梯终端运行平台服务器提供。流量统计程序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系统通过部署在物联网服务器侧的流量统计程序来直接采集电梯端的流量数据,通过采集接口实时上报到“接口服务器”,经由“接口服务器”上的接口程序直接入库。

对于已入库的原始数据,由“业务处理服务器”上的业务处理程序定时读取并解析、统计,最终生成计费结果数据。

2.1.2 流量及用户分析技术

系统计费依据就是根据实际产生的流量数据,结合用户行为,按一定算法统计出各访问客户端的流量明细。

(1)对于同一台电梯同一时间产生的音视频数据,若单一客户端访问则所有流量归访问端所有,如果多个客户端同时访问则按时间片方式进行分摊。

(2)音视频流量同时发生时,音视频流量按固定比例划分,该比例通过实际环境长时间运行多台电梯,然后平均估值得到,且针对不同的客户服务平台会有不同的数值。

(3)用户状态数据按单位时间固定流量来统计,该值通过实际环境长时间运行多台电梯后平均估值得到,且针对不同的客户服务平台会有不同的数值。

(4)心跳包单独归类统计。

2.2 告警管理

告警管理功能主要能对VPN专网内的各电梯终端、平台服务器、专网网络情况等进行定时巡检。发现故障后自动定位,及时告警并同步通告。

2.2.1 告警管理功能

(1)梯终端告警管理。系统能通过巡检及时发现电梯终端的异常情况。

(2)网络传输告警管理。系统能通过巡检及时发现网络上的异常情况。

(3)系统平台告警管理。系统能通过巡检及时发现服务器的异常情况。

2.2.2 告警分析技术

系统管理平台的巡检流程如下:

(1)定期启动轮询核查机制。周期可定为1分钟核查一次。轮询使用ICMP协议下通用的PING命令方式。

(2)核查启动后,程序根据配置信息取得其将要轮询的所有设备的数据列表。

(3)依次发起轮询请求,核查所有纳入管理的设备。

(4)在巡检到具体某一部电梯终端时,如果电梯终端正常则忽略;如果异常,则继续核查上级交换机。

(5)如果交换机正常,则将电梯异常数据整理并上报给管理平台接口服务器;如果交换机异常,则将交换机异常数据整理并上报给管理平台接口服务器。

(6)管理平台接口服务器收集所有异常数据后整理入库,并根据策略进行后续触发动作。

(7)异常结果数据可在界面展示,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2.3 系统安全管理

管理平台安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接入和授权管理及对全网安全起保证作用,其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安全管理、安全检测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网络安全管理。

2.3.1 用户认证和鉴权

电梯安全运行物联系统流量管理平台采用分级授权的管理机制。其用户可以分为超级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各级操作员等级别。

2.3.2 数据安全管理

管理平台对系统中电梯运行等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措施,防止数据遭到破坏或丢失。管理平台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完备、可靠和安全。在对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方面,根据用户的权限及职能划分对该用户能够管理和使用的数据进行限制。

2.3.3 安全检测管理

管理平台提供权限策略定义功能,以定义合法的权限定义与访问操作,提供安全检测标准。当用户出现违规操作或者超权限操作时,管理平台能及时产生告警信息,并禁止当前用户进一步操作。

2.3.4 网络安全管理

本文建议采用基于MPLS的VPN专网进行组网,通过VPN专网和INTERNET的物理隔离以及全方位的运营级高端网络设备的部署,确保数据包信息的保密性,同时也保证了VPN网络免受外界病毒和黑客的攻击。

2.3.5 系统自身管理

系统自身管理是指对管理平台自身的配置、运行状况、备份和系统安全等情况进行管理。

(1)自身性能管理。对系统主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的重要系统性能指标(CPU负载、磁盘使用情况、I/O性能等)进行监视。当性能指标超越某一预定指标值时在系统告警窗口显示告警信息并把该告警信息存入系统日志。

(2)系统进程管理。系统需要提供实时的进程状态监视能力,同时提供一控制台供系统管理员查看所有系统进程或状态信息,并能通过该控制台对某一进程或某些进程做中断或启动操作。

(3)系统备份和恢复。系统备份和恢复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系统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提供手动方式和系统周期性自动备份方式。

(4) 系统日志管理。系统日志管理提供对系统日志的查询、统计和删除功能。

(5)版本管理。基于系统的稳定性考虑,管理平台开发商应严格控制自身系统版本的升级活动。每次进行软件升级时都必须提供完整的升级安装软件和相应的使用手册。

2.3.6 操作日志管理

操作日志管理提供对用户操作日志的查询、统计和删除功能,确保能够全面审计用户利用管理平台对电梯物联网的操作情况。

用户应依照平台所要求的格式,将主要操作输入操作日志库,包括用户登录、退出、启动、终止应用,用户备份/删除/恢复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用户修改采集程序参数,用户对不同数据的操作情况等。

3 系统配置

系统的关键计算参数包括电梯流量数据的上报周期;联机保存原始记录单据天数和平台包含的电梯数量等。

系统平台主要包括计费服务器、监控服务器、同步接口服务器等。整体部署的结构如图5所示。

(1)计费服务器集群主要处理驻留程序上报的各电梯的流量数据。

(2)监控服务器主要实现对电梯物联终端管理告警数据的处理以及平台系统自身的告警管理。

(3)Web服务器对外提供Web服务,即用户可以见到的界面部分。

(4)同步接口服务主要部署时间同步服务和电梯资料同步服务。

(5)日志服务器提供平台系统范内所有组件的运行日志处理,包括日志登录、格式化等一系列标准日志服务。

(6)Oracle RAC提供数据负载均衡服务,保证数据存储良好的扩展性能。

4 结 语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梯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着越来越多的便利,其安全性能不可忽视。本文所建立的电梯物联网信息流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电梯运行参数的数据采集、流量统计及监测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等功能,有助于开展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参数实时监控与管理,为电梯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雷,林开伟,李泽研,等.电梯物联网传媒系统[J].物联网技术,2015,5(9):51-54.

[2]勾晓波.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4):68-70.

[3]浦炜,陈启,张梦,等.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电子世界,2015(17):152-153.

[4]程诚,周彦晖.浅谈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梯群控系统[J].计算机与网络,2015(12):69-71.

[5]仲兆峰.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城市电梯远程监控平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28(8):57-60.

[6]李忠,陈永良,裘道伉,等. DB3301/T 0041-2014《电梯安全运行物联监控系统验收标准》[S].杭州: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

[7]高守华,梁丽华.电梯远程监控[J].中国设备工程,2008(8):16-17.

[8]张德民,于航,刘洪锦.基于智能卡的电梯安防控制系统的设计[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2,28(1):54-59.

篇12

云,正让一切都变得智能化。在云带来的广泛影响中,结合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维斯・南德拉尔提出了在2015年及未来的五大趋势。

机器视觉带来全新感受

获得更大的计算能力是云计算带来的最核心的价值之一。现在,实现机器的视觉理解能力正在成为现实,结合高分辨率相机传感器的发展与云计算带来的“无限”的计算能力,维斯・南德拉尔表示,随着步入2015年,机器视觉,即通过机器来描述和理解图像的能力,有望超越人类识别。

他认为,曾经一度停滞不前的机器视觉技术将重新迸发活力,更多地被应用到智能终端当中。当智能手机的机器视觉能够比人类更好地识别图像,想象一下,你打算带一瓶酒去参加圣诞节的百乐餐,拿出手机就可以捕捉到这瓶酒的图像,然后通过视觉搜索就能够得到关于这瓶酒的所有信息,而它比文本搜索的准确率高出30%,这将是非常美妙的体验。

通过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监控、医疗、电子商务等诸多领域,新的“数字互动”的体验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语音再登流行

尽管从业务的角度来看,语音正在不断下滑。但是,维斯・南德拉尔认为,未来,语音将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他提到,这正是首席技术官通常会思考的问题,那就是“世界上有哪些事情是我相信但其他人都不相信的?”虽然语音业务在下滑,但是语音却是物联网时代我们同我们的互联家庭进行互动的最完美途径。

现在,通过语音接口来实现的服务已经开始引领一场新的革命。语音识别使得社会与物联网衔接,正在从一个应用程序转变成开启新应用的完美接口。维斯・南德拉尔提到:想象一个场景,你问你的雨伞今天是否可能下雨,是否应该带它出门,而你的雨伞回答道“应该带上我,今天会下雨”,这是一件多么酷的事情。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未来将提供更加巨大的机会,这一技术有望成为2015年引人注目的一线新技术之一。

让云不再是孤岛

现在,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越来越多的业务要通过云来实现彼此的连接。维斯・南德拉尔认为,当今的云更像是由提供给消费者的应用组成的一座座孤岛。如果数据需要在不同云端间移动和交流,必然给用户带来感知的时间延迟。而用户需要的是无缝的体验。因此,2015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解决方案的出现,来实现让写在一个云环境或虚拟数据中心的应用程序被投影到另一个云,来实现云的相互沟通。

他表示,虽然这样的解决方案的部署可能面临着需要花费数月的时间来建立广域网的连接,但是跨云的模式必将兴起。我们将会看到的很多技术进步都会围绕着“我怎样才能建立云端的动态连接?”以及“我应该怎样创造一种能够互操作的语言,使不同云之间可以无缝地交流?”这些问题展开。

跨云模式将使得公有云、私有云和虚拟私有云的所有组合通过广域网的连接来作为一种服务模式,成为企业向云端进化的路径。

注重安全设计

物联网的发展正在创造巨大的利益,但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自互联网诞生之日起,各种安全问题就随之而生,物联网所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对此,虽然业界一直专注于保密性和身份验证,但是假设物联网世界中有五百亿个末端,真正的问题并不是保护从这些末端流出的信息,而是封闭这些末端。”维斯・南德拉尔表示。

在2014年初被发现并曝光的一个路由器安全问题让我们记忆尤深。法国的一名安全系统工程师发现某些型号的Linksys和Netgear的无线路由器存在后门,允许恶意用户把这些设备的设置重置为厂商设置、默认的路由器管理员用户名和口令。

维斯・南德拉尔用房子的例子来形象地比喻这一安全问题:就如同对于你房子里的东西,你可以想怎样保护就怎样保护,甚至在有些地方,你开动装甲车来保卫你房子里的财产都是可以的,但如果有人能从你家的前门进来,用什么措施来保护都还是不够安全的。

如何才能够真正驾驭和保护物联网的数据财产?“注重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设计使你成为你的数据的主人。”维斯・南德拉尔表示,“数据的完整性如同能够在你的数据上罩一张网,当你不希望你的数据曝光时就可以收网,而当你希望你的数据曝光时便可以授权使用。”

因此,通过安全的设计来实现在整个生命周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这将是物联网发展至关重要的方向,也将为2015年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设定新的议题。

解放数据价值

数据是在物联网的新货币,当物联网的第一波浪潮已经带着厂商各自的应用到来,数据被锁在各个应用之中的。而当今人们更希望将这些数据联合起来,或者放到一个大的平台上,这样就可以提取并使用这些数据,从而为消费者创造新的、有意义的、便利的产品。

篇13

关键词 VLAN;ACL;电子政务网安全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138-01

电子政务网络多为复杂的办公网络系统,通常因部门或者业务功能的不同划分了非常多的群组,若在网络管理上混乱,则其安全性将受到极大的考验。除此,电子政务网络中涉及的办公或业务需求,常常要求在信息点间通信和内外网络通信,这也就给内网使用带来了可能受到病毒攻击的隐患。出于以上两种安全性的考虑,在网络管理上采用了VLAN技术来提高管理动态网络能力和安全功能;而在针对内网安全性,在过滤网络流量方面采用了ACL技术。两种技术在加强电子政务网互联安全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 VLAN的介绍以及运用

1.1 VLAN技术简介及分析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是把同一物理局域网内根据不同类别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数据交换技术。只有VLAN协议的第三层以上交换机才具有此功能。VLAN的出现,有助于有效的控制流量,简化网络管理,减少设备的投资,以此提高网络安全性。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 ID将用户群组划分为更细小的工作组,不同工作组之间的用户互访被限制,每个工作组就构成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形成虚拟工作组,能够动态的管理网络,限制广播范围。且VLAN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网络整体的安全性,使网路管理简单,直观。从技术角度讲,VLAN的划分可依据不同原则,目前的VLAN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划分方法: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基于MAC地址的VLAN划分和基于网络层协议的VLAN划分。相对于基于MAC地址和基于网络层协议的VLAN划分,基于端口的VLAN技术定义VLAN成员时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都定义为相应的VLAN组即可。这种划分方式相对安全,且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容易配置和维护,适合于电子政务网络的使用。

1.2 VLAN技术在电子政务网上的运用

以最常使用的基于端口的VLAN技术为例子,该划分是把一个或多个交换机上的几个端口划分一个逻辑组,只需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设备的交换端口进行重新分配而不用考虑该端口所连接的设备。分配到同一个VLAN的各个网段上的所有节点都在同一个广播域中,可以直接通信。不同的VLAN间的端口不能直接相互通信,因此每个VLAN都有自己独产的生成树。此划分解决了电子政务网络中存在的按职能功能不同可以相互隔离独立的问题。若不同的VLAN节点间的通信则需要通过路由器或支持三层路由协议的交换机进行。第二代端口VLAN技术允许跨越多个交换机的多个不同端口划分VLAN,不同交换机上的若干个端口可以组成同一个虚拟网。这就完全解决了电子政务网中复杂的网络结构出现位于不同物理位置和连接到不同交换机中的用户如何使之处于同一VLAN的难题。如某电子政务网中有数百台计算机,为了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可以将所有用户划分为n个VLAN。虽然各单位各部门各科室在不同的楼层,连接到不同的交换机,但仍然能够根据其连接的端口将其划分到同一VLAN。

2 ACL技术介绍以及作用

2.1 ACL简介及执行过程

ACL即Access Control List,中文名为访问控制列表。ACL适用于IP、IPX等所有的被路由协议,是用来控制端口进出的数据包,交换机和路由器接口的指令列表。这张表中包含了条件、匹配关系和查询语句,表只是一个框架结构,其目的是为控制某种访问。目前,ACL的分类主要有标准ACL和扩展ACL。

按照列表中条件语句的执行顺序,来判断一个端口应该执行哪条ACL。一个数据包的报头如果出现跟表中某个条件判断语句相匹配,那么后面的语句就被省略掉,不再进行检查。一般交给ACL中的接下一个条件判断语句进行比较的情况,只有在数据包跟第一个判断条件不匹配时才会出现。如果跟第一个判断条件匹配,则所有数据都会马上发送到目的接口。如果在全部ACL判断语句均检测完毕后,依旧没有可匹配的语句出口,则该数据包将视为被拒绝而被丢弃。

2.2 ACL在电子政务网络中的作用

1)ACL具有可以限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性能。

2)ACL提供对通信流量的控制手段。

3)ACL是提供网络安全访问的基本手段。如ACL允许主机A访问人力资源网络,而拒绝主机B访问。

4)ACL可以在路由器端口处决定哪种类型的通信流量被转发或被阻塞。例如,为了某部门的保密性,不允许其访问外网,也不允许外网访问它,就可以通过ACL实现。

3 利用VLAN和ACL技术提高电子政务网互联安全的实现

某政府机构的计算机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经防火墙,经路由器后外联。从整体拓扑结构看,本网络分为核心层和接入层,接入层到核心层采用1?000 M光纤接入。连接入网络的PC机有百多台,而这百多台PC机分别被不同的职能部门使用。如此繁复的网络系统中,通过使用VLAN划分管理技术和ACL控制数据流量技术来提高网络互联使用的安全性。

1)对该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网进行VLAN划分实现网络安全管理。该机构的网络由多个应用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群组组成。根据不同的工作部门或不同业务类型的工作群组将网络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工作区,每个工作区相对的独立又具备与服务器系统连接的特性,采用了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技术来实现隔离。将不同的职能部门划分为不同的VLAN,然后在交换机的某个端口上定义VLAN,所有连接到这个特定端口的终端都是虚拟网络的一部分。不同部门之间独立工作却又共享同一个网络资源,网络管理简洁方便,安全性较高。

2)使用ACL技术减少受攻击风险,提高网络安全性。由于该电子政务网络为半公开式,常常招致非合法攻击。此时在不同的VLAN中使用ACL技术,控制外部网络数据流的进入,而在内部网络中实现通过配置不同的访问规则,可以智能地控制数据流向,达到完善地控制各个VLAN间的连接和隔离。ACL可以限定或简化路由更新信息的长度,从而限制通过路由器某一网段的通信流量。此技术方式可以对电子政务网中出现的个别因病毒造成的对服务器不断发包攻击的情况进行限制,确保网络的使用安全。

4 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VLAN和ACL,利用该两项技术提高电子政务网互联安全进行了探讨。将这两项技术运用在电子政务网络中,既可以有效的提高网络系统的规划管理,摒除复杂性组网带来的安全隐患;又在防病毒防攻击方面提高了防范功能,保障了网络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篇14

1.1物联网产业缺乏核心技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状态下,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就给电网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相对落后的网络和电力设备存在于我国的智能电网当中,造成其安全性能降低,无法进行精细运作。在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提高了智能电网创造的经济效益,促使其得到技术进步和升级。然而物联网现阶段的相关技术,如传感器等是非常落后的,拥有分散的产业和比较高的价格,导致智能电网普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可能性降低。传感器在我国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始终是以进口的方式进行,造成了较高的成本存在于物联网技术当中。这种核心技术方面的欠缺,非常不利于我国将物联网技术普及到智能电网当中;同时,我国还没有高度整合传感器产业,分散的产业使得制作出来的传感器没有统一的规格,难以将传感器的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和突破[1]。

1.2对物联网技术认识程度不够

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被认知阶段,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这种现象是造成智能电网当中无法有效使用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原因。同时,一些对物联网技术相对比较了解的人还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如,将IC和条码等的升级直接等同于物联网技术,还有人认为RFID和物联网技术都属于空中楼阁的范畴,是现阶段人们心中的设想,并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等。这些对物联网技术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人们无法将物联网技术真正应用到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2]。

2有效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能电网的措施

新时期,我们在对电力行业的技术和发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物联网技术,它能够提升智能电网的安全性能。在我国现阶段的智能电网发展实际状况下,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促进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促进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快速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鼓励加强研究传感器和智能芯片等能够促进智能电网不断发展的核心技术。通过加强投资和研究,促使我国能够自主的进行技术开发,构成智能电网技术专利。还可以促进各项技术之间的合作,例如将RFID和传感器技术进行结合来重新研发,促进物联网技术得到更加牢固的基础。

2.2加强推广物联网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物联网技术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所以政府及相关电力部门要大力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宣传和讲座,促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快认识到物联网技术的重要性。例如,建立体验中心,促使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能够进行使用,并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对其加强了解。将国外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实例引入到电力企业,向工作人员进行讲解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过程和重要方法。还可以将电力系统的相关介绍应用到互联网的一些网站上,促进物联网知识的普及,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宣传力度。

2.3促使配套服务工程在智能电网中进行完善

要想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就要以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为基础。采取相应措施和有效政策来扶持电力企业。特别是当电力系统面对实际问题时,要对人力、物力和税收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坚持应用物联扶持政策,在电力行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等重要项目当中进行物联网技术的宣传和推广。作为重要的桥梁,中介能够促进电力企业与物联网技术之间的沟通,以技术评估、咨询和技术转移等多种方法,促使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的建立,促进电力产业的不断进步,加强电力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