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仡佬族是贵州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是古夜郎国时期就有的民族,史书上有“蛮夷仡佬,开荒辟草”之说。当前,石阡县尧上仡佬族传统文化缺失严重,不管是在语言节日还是在服饰建筑上,都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我们亟需保护当前所剩无几的文化,更要挖掘更完整的仡佬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
石阡;仡佬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石阡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武陵腹地,北接乌江明珠思南,南邻历史名城镇远,流经石阡县的龙川河将元江水系和乌江水系连接起来。全县仡佬、侗、苗、土家等1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4%,其中仡佬族为主,是全国仡佬族三大聚居地之一。石阡县独特的夜郎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温泉文化、会馆文化交融相汇,形成了其独特传统的石阡文化。
1石阡县仡佬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1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缺失
据调查,仡佬族传统文化甚多,但现在广为流传的已为数不多了,传统文化正濒临危机,其中我们从语言、服饰、建筑、节日、树崇拜、茶灯文化以及“六和”文化等进行收集:语言和服饰上,通过走访尧上村,发现整个尧上村没有一位会讲仡佬族语言的村民,也几乎没有看见村民穿戴有仡佬族民族特色的服饰,都是穿戴汉族服饰。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次服装也是一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它们都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不管是服饰的颜色、材质还是头饰、项饰都隐含着他们的各种传统文化。建筑,最具特色的葫芦鹰,葫芦鹰正是当地人崇拜的图腾,传说是它衔来灵芝拯救了仡佬族先民。另外他们的坟墓叫做花坟,在墓碑上有八仙加一个抱鸟神的雕刻,这是汉文化与仡佬文化的结合。当地仡佬族的传统建筑文化能够传流下来的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吸纳了周围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目前尧上仡佬族的节日较为浓重的是“敬雀节”,据尧上邓氏家谱记载,“敬雀节”至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仡佬敬雀节也叫敬鹰节,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俗活动,现仅幸存于贵州省坪山乡佛顶山下的尧上仡佬民族村寨。还有“吃新节”是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但是对于他们传统节日的内涵,也是很少人能够具体叙述出来。树崇拜,据了解,以前仡佬小孩会拜树为干爹,目的是庇佑仡佬族小孩。他们还有一句俗语叫“堆金不如积谷,积谷不如种树”。另外他们修建房屋的过程中第二步是敬树。这都是说明了他们对树的崇拜,可是现今也没有听到和了解到具体的对“树崇拜”的村民。仡佬族茶灯文化,石阡仡佬族茶灯戏的音乐旋律、人物形象等都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与我国南方的一些戏剧有较明显的差异,具有艺术上的独特性,可以说石阡县仡佬族的茶灯是小舞台大社会。相信在茶灯表演中的民间故事肯定有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存在,而目前也很少人能看到他们的茶灯表演了。“六合”文化,“六合”包括团结、善处、忍让、宽容、礼敬和诚合。“六合文化”是仡佬族人最先提出的一种生态理念,与当今贵州发展生态省一脉相承。最突出的“六和三角宴”原本是尧上村民过年吃团圆饭的宴席,而据他们所说“六和宴”的由来还是比较牵强。而“六合”文化的提出大多是一种发展当地旅游的中心点所在,是一种为迎合时代打造的东西,而缺乏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1.2传统文化传承出现问题的原因
调查发现,石阡县仡佬族传统文化的流失与地理、历史、经济等原因存在重要的联系:从地理上来说,石阡县位于苗、侗、布依、水等少数民族的中心地位,其东面又与汉文化相接。同时石阡县水路发达,流经石阡县的龙川河将元江水系和乌江水系连接起来,三条水路汇合,形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使得多种文化互相融合,这种受多种文化影响的位置,使得多元文化在石阡县发生碰撞。石阡县历史悠久,它是贵州最早建府的五府之一。石阡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近600年的府治历史。石阡县因有利的水系连接功能,大量的商人给石阡带来了经济的推动和会馆文化。以江西商人为例,他们在明万历年间修建了当时的江西会馆,即今天的“万寿宫”。还有仡佬族人们对自身传统文化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在邓氏宗祠内有一副古对联,对联上很有可能是仡佬文字,可迄今也没有学者或专家去仔细研究,而对联也没有采取一定措施去保护,破损较为严重。他们对本民族的情况大都不了解,大多都是牵强的解释和单纯的听说。
2关于石阡县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仡佬族全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太少,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消亡,仡佬族文化需要挖掘、整理、传承,但研究机构和人员极少,文化传承困难。石阡县的民宗局、文管所等部门正在逐步发掘整理本仡佬族文化,以满足地方文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和生态文明建设,其中要以民众为主体,强调全民参与。当地推动了仡佬族学习本民族语言、仡佬歌的打造与传唱、与石阡县各院校合作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开展了“六和家庭”、“六和村寨”“六和夫妻”等一系列的评选活动,另外还修建民族文化博物馆以此来整理、收集、展示和传播各类仡佬族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尧上仡佬族村寨的各类建筑,我们应该进行修旧如旧的措施;附近仡佬村寨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把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文化重建及维护起来,把整个尧上村寨修建成为一座原生态博物馆。同时这个博物馆必须注入文化内涵,以民族文化作为支撑,仡佬族民族文化是核心,其余文化是附属。我们必须大力宣传重拾仡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让学术界以及更多人关注其文化;再是更多人关注的同时,建立仡佬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让仡佬人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让仡佬族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在此过程中要对于个别独特的、有重要影响的、有传承意义的,以及濒临灭亡的文化,进行重点抢救和优先保护。
3结论
仡佬族传统文化在历史原因及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流变十分明显。任何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适应新的文化环境需要,其变异在所难免。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代表着民族的传承出现问题,所以必须已挖掘民族文化内在生长的生命源为途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好仡佬族传统文化。
作者:田园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一、奠定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是中国人民内心正能量的表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儿女塑造优秀品格的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如今,传统文化在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面临的形势极其复杂,但是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新时期我们每个人应该传承的文化的精髓,中华儿女应该把传统文化作为基因,一代一代地把优秀传统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底蕴,对中国人民内心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国人民心中重要的是非价值标准。所以,要想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必须奠定传统文化发扬的科学理论基础。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就是以为基础,奠定为基础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根基。的理论基础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这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为基础还有利于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吸收借鉴国外文化的先进的东西,充实传统文化的新的形式和内容。作为科学的理论,这是我们在发扬传统文化中坚定地理论基础,是我们保持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
二、要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在奠定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的科学基础的同时,要践行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就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把传统文化的弘扬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把树立文化自信进行全方位的实践,这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
中国梦的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中国梦的实现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也在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因此,这种内在的关联和一致性是他们能够统一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是共同价值观的集中统一,所以,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是树立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过程,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向繁荣发展的过程。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的树立,首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这样才能对于传统文化树立深厚的政治根基;其次,要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大力发扬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培养和实现要进行传统文化的大力宣传和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这是增强传统文化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步骤;最后,传统文化要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推动力,成为实现百年目标的精神力量,这是增强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关键,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力,也是提高文化自信,提升传统文化地位的重要方面。
三、要在文化交流中树立传统文化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在不断地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应该向世界不断地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中国优秀传统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凝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是中国道德伦理的诠释,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共同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历久弥新的力量。但是在现实的发展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一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的缺失、对于传统文化践行的不足,对于国外文化盲目的崇拜,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l扬和发展面临着困难,重视并且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指出:“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加强文化交流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世界不断走向进步的需要,在文化交流中,文化逐渐地融合,在此过程中,可以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吸收国外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格局,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文化自信就是在交流和借鉴中实现的,这是由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过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传统文化在互鉴中实现兼收并蓄,这是文化自信的来源。在这一过程中,同时我们要树立文化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道路,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论根基,要保持自信,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引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保证。所谓道路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把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是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关键;所谓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进行系统地把握,对其内涵进行系统的认知,把理论的正确性和丰富性进行把握,这是要树立的理论自信。只有在文化交流中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才能在文化交流中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才能增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效果,才能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邹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思想的逻辑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7.
目的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方法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本质属性出发,引用符号学原理,论证当它被引入现代设计之时必须产生相应改变的原因及其变化原则,结合“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标志的设计实践加以佐证。结论将地域传统符号合理地应用在现代设计中,对提高地区文化影响力及丰富设计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再生途径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梅山文化;再生
当今全球的高速信息化给具有个性化本质特征的设计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大量趋同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创造出既能被广泛接纳、认可,又与同类设计拉开文化距离?挖掘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符号并合理的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已被业界视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未来设计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这里以湖南省安化县“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设计为例,结合符号学观点,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
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及其再生
1.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
符号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指代某一对象或意义的标志物,它包括可以通过人类感觉来传达民族、地域文化显性及隐性特点的所有对象的总称。地域文化符号专指特定地域中所能代表特定意义的现象、语言、图案、动作等,它具有表达、传播意义以及被感知的特性。它们传达了地区各民族人民对天、地、神鬼的敬畏和虔诚,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间审美意趣[2]。能够被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使用、借鉴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首先必须是可以被人类视觉感知、描摹表现的造型或形式,在相同文化背景中,各种民族服饰、民间艺术中的经典图案、纹样;代表性的建筑装饰纹样;地区宗教符号、图腾以及特有的民俗用品等具有地区各种文化意向的造型都属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3]。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携带着时代特征、地区气候和物产、社会生产方式、民族观念等广泛的文化内涵。它具有符义、符构、符用3个方面的内容,即能被感知、表现的外在形象;外在的符号形态与内在的意义内涵之间已经建立的对应关系;符号形态的使用规律和法则[4]。
1.2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生
符号的“再生”,就是将某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符号形态与其符号意义之间已经断裂的关系重建;或者是将符号与其文化内涵之间已经被淡忘的联系进行强调,恢复符号与意义的指代和传播。由于符号对应的时代、地域条件、人文基础、传播手段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再生。用设计方法对这一调整进行具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引导,使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特征以及传播媒介,就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
1.2.1符号意义的筛选及其结构重组
传统文化的存在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得以再生的前提和基础,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中包含很多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相抵触的内容。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前,必须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鉴别、筛选;梳理探讨其符号形态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符号形与意的具体联系。以此为基础,对符号的外形与内涵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对符号原有意义的弱化、强化以及增加新的文化内涵等。具体将其符号形态用作设计元素时,还必须考虑设计服务对象的需求。符号寓意的改变必然导致符号外形与其寓意之间指代关系的重构。社会对于符义、符构的接纳认可程度也是改变符号特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2.2符号形态的变化
符号内涵的改变是其外形改变的根本原因;文化主体审美观念的变更也对其外形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地域传统文化符号虽然在熟识度、大众接纳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其形态或多或少存有一些与现代设计、美学观念相左之处。为了便于复制、转印以及在各种媒体传播中保持稳定的特征,现代设计客观上要求运用的符号的形态简洁、色彩鲜明[5]。那些源自于民间艺术中的纹样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其形态细节繁多,将其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就必须省略多数细节。当然,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形态的调整也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如果与原有形态不相似、达不到引起联想的效果,就失去了引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能被绝大多数现代人理解认可,这是对其再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其再生成功与否的标准。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也不能对其造型、内涵“为所欲为”,做毫无底线的乱改[6]。借用我国传统绘画的“形神”观来表述就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再生,包括“取形、延意、传神”几个步骤,是对其“意义提取”、“造型调整”和“形意关系重构”的过程。“意”与“神”的表达以“形”的塑造为基础,取地域传统符号的“形”是对文脉的延续和再创造,是变革中的重构;延地域传统符号之“意”,是指在原有符号寓意的基础结合时代文化特征以及其造型的发展,赋予其新寓意;传符号之“神”,是指通过设计师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寓意延伸,从而传递出设计所创造的精神[7]。
2“梅山文化”传统符号的典型代表
湖南东北部的安化、新化县等地在宋代以前被称为“五溪”、之后被称为“梅山”,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研究证明:受到地形限制,长期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土著居民,即“梅山峒蛮”与外界的交流极少,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传统文化。从传说的蚩尤与黄帝战败南逃建立“三苗之国”后隐匿于“五溪”,到秦蜀守张若“攻楚取巫”以及汉朝伏波将军马援攻“五溪”;从建安晚期“五溪蛮”反孙权、黄盖追斩“乱魁”,到唐开元五年五溪首领覃行章领民造反遭杨思勗斩首三千;从五代江西彭氏占领“五溪”,到后晋天福四年的楚王战乱等[8]。诸多记载证明:长期以来,梅山土著一直生活在压迫与反压迫、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之中。恶劣的环境、长期的生存抗争塑造了梅山人彪悍、极富韧性的群体个性,孕育了神秘的梅山文化。“梅山教”是梅山土著创立的原始宗教,至今仍被当地人信奉,具有鲜明的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传教中地位和法力最高强的神仙是一位得到太上老君法术,能飞檐走壁、行动敏捷的猎神,这就是张五郎。他是一位狩猎能手和能工巧匠,长着一双反脚、能倒立行走,飞禽走兽都必须听他的号令。“张五郎”的猎人身份象征了古代梅山人主要的生产劳动方式;灵活机智则是他们在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与其说“张五郎”是一位神仙,不如说他实际上是梅山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他携带着与生俱来的不畏强权、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是梅山人和梅山精神的象征。作为梅山古老的宗教图腾符号,张五郎当然也携带着一些迷信色彩,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必须强调其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剔除他包含的迷信和神秘主义色彩。
3“梅山文化”传统符号再生的实例
湖南省安化县境内的“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主题公园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梅山独特的地域建筑、环境风貌和民俗风情,旨在对古老梅山文化拯救再现、传承保护。“顽强进取”和“勇于创新”是中国梅山文化园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不仅要突出企业文化,而且也要彰显其梅山特色,还需要表现出湖湘文化特有的历史厚重感,因此设计团队将其标志的原型,确定为在梅山地区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和代表性的梅山教主,即张五郎。
3.1提取符号内涵
要把“张五郎”这一梅山神话人物和宗教图腾符号设计成标志,首先必须把它原有的文化内涵与企业需要塑造的企业文化精神进行比对分析、筛选整合,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张五郎”神性较弱,人性突出,其倒立的姿态既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梅山人顽强不屈、勤劳机智的象征,这与梅山文化园的企业精神较为吻合,因此其倒立的姿态被保持下来。基于梅山文化原始粗犷、梅山人忠义尚武等梅山文化特征,标志的风格被定位为粗犷有力。
3.2符号造型平面化、抽象化、简洁化
平面设计需要简洁抽象,标志大多采用纯理性的点线面来组成简洁的图形,且具有理性的秩序感,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现代感,也便于传播[9]。而梅山神像大部分为木制圆雕造像,对其利用首先要将三维的雕塑形体转变成为二维的图形符号。其次,雕塑人物的五官神态、衣着服饰详细,需要予以简化,因此从立体到平面、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洁是“张五郎”从雕塑走向标志的必经之路。“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借鉴了传统书法、印章的表现手法,把倒立人形放置在一个红色圆形内,达到类似印章的视觉效果。人物的头部简化成为点,身体四肢则简化成为线,以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参照,调整点和线的位置、大小、长短、曲直、粗细,力求达到“点”、“线”、“面”三元素的和谐统一。之后运用对称的方法将图形进一步几何化,并与“鼎”字的字形相类比,简化图形的同时也丰富了标志的内涵和寓意。通过比较发现:此时得到的标志稍显呆板,因此将表示手臂的一组线条借用到书法“飞白”的笔触效果,在抽象、机械的图案中引入自然、变化之美。最后把得到的标志图案与神祗原型进行反复比较,在充分审视标志与张五郎原型的相似度基础上做出一定修改,最终获得了各方都比较认可的标志图形。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标志以倒立行走的梅山神张五郎为原型,借助毛笔韵味书写并作图案化处理,简洁鲜明。整体上看,标志尤如一座稳重的鼎,体现了企业的事业基础坚实稳定;标志对称的造型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平等互信”的依存关系。图形中的人,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人文本:人是中国梅山文化园的事业核心资源和服务的主体。外圈的圆形象征着饱满、亲和、融通,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和谐”的文化理念。自下而上的开口,隐含无限扩展的张力,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的宏伟蓝图无限美好。而标志采用的红色则象征着乐观、热情、积极、忠诚,暗示公司员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4结语
经过对文化“一元论”与“多元论”、“同一性”与“多样性”的漫长讨论,国际社会已清晰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向未来世界迈进过程中的坚实印记,它不仅记录着人类过去的辉煌,而且构建了人类文明向上攀升的阶梯。”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10]。对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既丰富了现代设计语汇,大大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辨识度,又扩大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是传统文化活态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汪溟 陈飞虎 单位: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伟伟,胡宇坤.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6):73.
[2]李定芳.隆回北部宗教相衣的艺术[J].装饰,2015(9):112.
[3]李彦,贺景卫.永州瑶族服饰年龄符号的意指层次解析[J].装饰,2014(11):94.
[4]迪利•约翰.符号学基础[M].张祖建,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黄玮雯.论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8):82—85.
[6]张杰.论标志设计中具象与抽象图形的对比与融合[J].装饰,2014(3):125—126.
[7]罗小涛.基于城市形象标识系统设计的文脉符号探析[J].设计艺术研究,2014(4):46.
[8]胡彬彬.湖湘文库:湖湘建筑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自然崇拜、作为人类原初的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原始初民对自然的懵懂无知和对自然力无法控制而产生的惊异、敬畏或困惑的心理。萨满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蒙古族等阿尔泰语系诸多民族信奉的原始宗教,其宗教基础是万物有灵论。在萨满教的原始观念中,天地、宇宙、人事都是由无法预测的神力掌控的。此外,萨满教认为,草原、山川、江河、树木等均由各自的神灵掌管。所以,在萨满教的自然观中,自然是有目的、有意志、有思想、有各种魔力的人格化体系。在这个人格化体系中,这些神灵都具有神奇的力量,掌控着宇宙时空的升沉祸福。如果人类虔诚地敬奉并爱戴它们,它们就能够保佑人类;如果人类忤逆、违背它们的意愿,它们就会降灾于人类。而且,在神灵和人类之间,还可以通过交流来传达彼此的心愿或想法,这种相互沟通的媒介是通过祭祀来完成的,而萨满就是完成人神之间沟通的神职人员。原始先民通过各种各样的祭祀礼仪,表达他们对神灵的敬畏、敬重,以期获得神灵的庇护。同时,通过祭祀,他们也把神的旨意送达人间,用以表示神灵也会关注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告诫人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善待生灵,否则,就会遭到神灵的惩罚。因而,萨满教的万物有灵论能够时时劝勉或告诫人类虔诚地善待自然、爱护自然。这样,人类就成为虔诚的生态保护论者,如同后藤十三雄所说:“化生万物的太阳、水和大地,对他们来说,恐怕不是所谓自然的抽象观念,而是切身感受到了太阳、水、大地的伟大力量,因而对它们都抱有一种神秘的情感。”久而久之,这种来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思维和神秘的情感就转化为先民的原始信仰。信奉萨满教,笃信万物皆有灵魂、深信灵魂不灭的蒙古人,把自然看作衣食父母和守护神,对其加以呵护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并传承下去,生生不息。蒙古族认为,广袤的大地是动植物繁衍生息的根基。因而,蒙古族非常敬畏和爱戴土地之神,一切玷污和破坏土地的行为都要受到谴责和惩罚,其原因就是怕惹怒神秘力量,导致灾难降临。这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修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蒙古族敬畏自然、敬重生命的生态意识,在他们祭拜天地、神山、圣水等各种习俗中也有集中体现。例如,蒙古族在饮酒时都要祭天,后来,这种祭天习俗逐渐发展为祭神山、祭敖包、祭神树等。在蒙古族先民的思维里,高山丘陵等突兀之处都充满了神秘感,它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是部落的保护神,也是通向天堂的幸福之路。对神山的祭祀膜拜,有很多禁忌。正是这些禁忌,使得蒙古族先民们不能肆意破坏自然。罗布桑却丹在《蒙古风俗鉴》中曾说,如果祭祀湖泊,就不允许人们吃湖泊里的鱼;如果祭山,就不允许折损山上的一花一果、一草一木。土地崇拜、神山崇拜逐渐演化为祭敖包。牧民把敖包看作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每方土地都有各自的‘精灵’———蒙古语叫‘土地之主’在居住,被认为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所有者”。因而,敖包也是蒙古族经常祭拜神灵、表达心愿的场所。敖包一般设在草原上地势开阔、风景秀丽的高山丘陵之顶、突兀之处或是要道之旁,它一般用石头堆砌成圆塔形的小山,顶端插着一根长竿,竿的顶端系着各种写有经文的布条。每年盛夏之际,虔诚的牧民从各处聚集,奉献牺牲(对牧民来说,祭敖包时供奉的牺牲是返还给造物主的),举行祭祀仪式。仪式由萨满主持,既要感谢自然神灵恩赐各种丰饶之物,又要向天地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牧草茂盛、牛羊肥壮。可以说,在蒙古族的心目中,敖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蒙古族先民流传下来的习惯法规定,敖包是禁地、圣地,不准在敖包腹地破坏草木、掘土开垦、围堵狩猎。如若有人侵犯禁地,不遵守习惯法,将会受到各种重罚,甚至会付出生命。这种敬畏自然、敬重生命和神灵的祭敖包仪式,不断影响并铸造着蒙古族牧民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方式,使蒙古族心存善念和感恩之心。爱惜生命、尊重生灵、热爱草原、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作用。
二、蒙古族天葬仪式中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
海德格尔说:“只要此在生存着,它就实际上死着。”即人是向死而生的,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生命的完整性体现为生与死的轮回过程。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在生前设计好死后的丧葬方式。因而,对于人类来说,丧葬方式和人的诞生同等重要,甚至在原始先民看来,人的死亡比出生更令他们困惑和好奇。也正是这些令人不解的问题,促使先民非常重视丧葬仪式,希望亲人死后可以投胎转世,灵魂可以升入天堂。为此,举行各种丧葬仪式进行祭奠。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丧葬方式因受各自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各式各样,它透射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和民族对生死存亡、灵魂转世、生命轮回的认识与体悟。受自然天惠极少的蒙古族牧民,因受到蒙古高原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特有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丧葬仪式。蒙古族的丧葬仪式中最具代表性和富含生态意蕴的是天葬,它折射出蒙古族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珍爱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这种智慧包含着天人合一、天人共存的思想,维系了人与自然唇齿相依、血脉相连的关系,对本已脆弱的蒙古高原生态环境起到了缓解和调适的作用。如今,蒙古族天葬虽然伴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从而成为一种追忆,但回忆历史、追寻美好生活所给予我们的各种启示,却是令人深思、意味悠远的。就像荷尔德林所说的那样:“万物亲密地存在,我如何表达谢意?要在深刻地考验之际去把握。”对此,海德格尔说:“考验必须透彻。必须使固执之心屈服,使之消隐。”“通过反反复复的倾听,我们将变得更有倾听能力,但也会更加留意那种方式。”蒙古族天葬的精粹在于它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传统的蒙古族天葬是将死者的尸体以白布裹身,面孔朝天,盖上一块写有经文的白布,放在荒郊野外,让鹰、野狗、狼等食肉动物吞食。三天后,死者亲属前来查看,如果尸体被鸟兽吃得所剩无几,就说明死者前世积德行善、乐于助人,死后灵魂借助鸟兽升天,同时也预示着子孙将获得吉祥福寿;如果死者的尸体未被野兽吞食或吞食得很少,就被认为死者生前罪孽尚未消除,连鸟兽都不愿以其果腹,这时,死者亲属就请喇嘛诵经超度,替死者忏悔、赎罪,同时在尸身上洒黄油或酒,直到骨肉尸身被野兽果腹,才认为对死者已尽心意。这一点与藏族的天葬是类似的,只是在具体细节上略有差别。随着蒙古族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迁,其丧葬仪式逐渐失去了自身独具的特点,和其他民族的丧葬仪式逐渐趋同,墓(土)葬、火葬逐渐成为主要方式,而天葬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那么,在蒙古族游牧文明所承载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中,为什么会出现天葬仪式?它与蒙古族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哪些内在的关联呢?其一,蒙古族的原始信仰是其天葬仪式产生与传承的文化根源。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其至高无上的神灵长生天与蒙古族原始先民的“狼图腾”崇拜有着须臾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蒙古族先民认为,狼是长生天派遣到人间的使者。按照蒙古族萨满教信仰观,人死后,灵魂尽快归天转世是一件既重大又吉祥的事情。狼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是会飞的,当狼把人的尸体吃掉,天葬才算圆满完成。蒙古族天葬的产生,既与其先民的原始信仰有关,也与藏传佛教所宣扬的灵魂不灭、轮回转世的思想有关。对于蒙古族民众来说,不论是作为捕猎对象的禽兽,还是保证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家畜,既然都是由具有神力的自然赐予的,那就要对自然无私的赐福馈赠表达谢意,以自己死亡之后的身体进行天葬来回馈自然,就是一种向神灵表示感谢的现实举动。对大自然、长生天恩赐的每个动物,无论猎物还是家畜,“仅仅意味着是偶然的死,而求其生则是永恒的希望”。当人类的生存与动物的生存发生矛盾时,蒙古族人选择人类的利益,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决不会像当今一些人那样毫无怜悯之心,将动物的生命视如草芥,赶尽杀绝或将其看作为人类服务的工具。蒙古族牧民或狩猎民会带着深深的歉意与动物对话、交流,以求得动物的理解、原谅,并怀着敬畏之心,举行各种仪式,以此表达歉疚之意。其二,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草原食物链的动态平衡,是蒙古族天葬仪式得以实施和传承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地理环境、动植物和人构成的复杂系统。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肉食动物、草食动物与草地资源之间能否实现食物链结构的良性循环,直接关乎整个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及其功能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肉食动物通常处于草原生态食物链顶端,它们不仅以草食动物为食,也食腐肉。蒙古高原上大批肉食动物的存在,是蒙古族天葬得以实施、延续的重要保障,它使得天葬的亡者尸体被它们叼食腹中,避免尸体腐烂,发出浓烈腐臭味,滋生繁衍有害细菌,传播疾病、瘟疫,危及动植物良性发展及草原生态。其三,蒙古族自古天成的游牧生产方式是其采用天葬仪式的社会动因。自公元8世纪以来,蒙古氏族开始西迁,进至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今蒙古国鄂嫩河和克鲁伦河)流域,游牧氏族形成游牧部落,游牧生产方式借此产生。蒙古族“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产方式决定了蒙古族先民不会选择砍伐树木制作棺椁,以破土挖坑、修造坟墓的形式来安葬死者。其原因是,这既不符合蒙古族民俗法规,也会破坏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植被;再者,对于“逐水草而迁徙”、没有固定居所、奔波忙碌的蒙古族先民来说,从遥远的地方骑着马或赶着勒勒车长途跋涉去祭拜亡者,既不合理,也不现实。蒙古族天葬是蒙古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它包含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休戚与共、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这种丧葬方式,既保证了草原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促进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又消除了修造坟墓、火葬等丧葬形式给草原带来的诸多不良后果。需要说明的是,草原游牧人除了饲养家畜谋生以外,还猎杀一部分动物为食,所以,蒙古族牧民认为,人死之后以自己的皮囊肉身喂以鸟兽果腹来回报自然万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这种丧葬方式看似不合人情常理,甚至有些残酷无情,实则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水融、和谐共生、生命同根同源的生态大智慧。当然,这种生命觉解的大智慧绝不是对各种区别的消融,而是与区别于自身的异己之物的共属一体,即“奇异化之运作、畏惧之要求”,是一种对自然无限恩赐的感恩和回馈。
三、蒙古族民规民约、习惯法规中珍爱自然的生态理念
在蒙古族民规民约、习惯法规中处处体现着蒙古民族珍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文化理念和生态思想。对于生活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来说,自然就是衣食父母。也正因为此,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文化,也形成了对自然的特殊感情。蒙古族牧民可以根据地形地貌来判断牧草的疏密、青草的发芽情况、水源情况,新生的幼畜在哪个位置可以躲避风雪、抵御风寒,甚至可以根据土地所散发出来的气味来辨明方向和地理位置。蒙古族懂得过度放牧会危害牧场,草场的好坏和水资源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畜的生存安危。蒙古族牧民每年必须轮换牧场数次,由于冬季不备干草之故,必须调整移动路线,一般冬季就停留于家畜容易获得野生枯草和水源的合适场所。如果不长年逐水草而迁徙,那么,草场就会被牲畜啃光而无法休养生息,草原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牧民们就无法生存,这就是残酷的生存辩证法。因而,蒙古族很早就形成了很多有关草原、山川、河流、树木等自然保护的习惯法、成文法。人们都自觉遵守,自觉维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它使得蒙古族自然保护习俗传承至今。元代以后,有关环境保护的习惯法、成文法逐渐在蒙古社会广泛推行。如在《黑鞑事略》中就曾有“遗火而炙草者,诛其家”的记载。由于北方草原干旱少雨,水源奇缺,生活在这里的蒙古人非常爱惜水源,不准以任何方式玷污水源。为了表达对水神的敬仰之意,成吉思汗的“大扎撒”曾规定春夏之季,禁止人们在河流中洗涮、便溺,不得用金银器皿汲水,以免引起电闪雷鸣。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和自然环境相互依赖、休戚与共的关系。1251年,当蒙哥称汗之时,便昭告天下:不允许各种生灵和非生灵遭受苦难;不准用骑行、驮用重物、绊脚绳和打猎等方式折磨家畜,使家畜疲惫不堪;要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草原上跑的禽兽免遭猎人的箭和套索的威胁;要让大地不为桩子和马蹄的敲打所打扰。北元时期的《阿勒坦汗法典》也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这充分体现了游牧文明独特的自然观、价值观和生态理念。
四、结语
[关键词] 传统文化;动漫;传播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与演变过程之中汇集而成,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精神风貌以及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的综合体。其主要涉及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整体表征。世界民族之林中,各民族均有其自己的传统文化。纵观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兼容道家、儒家等诸多文化形态,可谓是包罗万象,璀璨夺目。从文化内容来看,其包括了国画、书法、古文、诗歌、曲、赋、民族戏剧、民族音乐,等等。从社会层面来看,则主要有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所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以及传播是每个中华民族子孙应当具有的责任与义务。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有效的传播形式密切不可分割。下面笔者结合动漫传播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一探讨。
一、动漫传播与中国传播媒体的发展概述
众所周知,动漫即是动画(animation)与漫画(comics,manga)的简称。溯源中国“动漫”一词出现可至1997年《漫友》杂志。其得到大力推广则是1998年的动漫资讯杂志ANIME COMIC TIME(《动漫时代》)。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以及动画以及漫画两者之间的不断联系与发展,动漫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动画的喜爱,同时,因为动画以及漫画两者之间发展中的相似而联系日趋紧密,在大多数人的意识形态之中已经将动画以及漫画统一为“动漫”。目前我国动漫迷人数众多,已经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群体。2012年3月10日,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了“十七大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成果展”会议。此次会议仅对十七大以来我国动漫产业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其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对于我国“十二五”做出了预见,即“我国动漫产业产值将达1 000亿元人民币”。动漫经济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我国动漫事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从目前我国动漫人数众多,动漫内容丰富多彩方面来看,动漫传播伴随着中国传播媒介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目前学术界对于媒体主要分为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之分。所谓“传统媒体”主要是指在网络媒体诞生之前的媒体,主要包括期刊、杂志、电视、广播、报纸、电影等。传统媒体是早期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载体,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受到了人们的日益关注。所谓“新媒体”即是指“互联网诞生以后出现的新的传播手段,如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动漫的发展最早主要依托于传统媒介进行广泛的传播,例如,依托报纸、期刊发行、电影等进行传播。当新媒体出现后,则其又在新媒体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目前在网络上大量流传的动漫作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二、动漫传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
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对镜头画面的形成有决定意义,场景空间制约镜头画面角度必须根据场景空间的特征安排镜头画面的角度——说得简单一点影片镜头所表现的始终是场景空间中的人物和故事,而且镜头往往首先展现出来的就是场景的面貌亡这在许多影片中很常见。例如在一场戏的开始第一个镜头往往是一个场景全貌的空镜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影视动画艺术是一门画出来的视听造型艺术,这就需要我们同时运用造型手段和绘画制作手段对影片进行场景空间造型设计。场景设计既要有高度的创造性,又要有很强的艺术性、一方面要艺术创作,一方面要通过绘画手段进行绘制。
动画影片的主体是动画角色场景就是围绕在角色周围与角色有关系的所有景物,即角色所处的生活场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环境甚至包括作为社会背景出现的群众角色,都是场景设计的范围,都是场景设计要完成的设计任务。
动漫对于各个年龄阶段,尤其是对于少年儿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对于目前我国网络上流传的动漫作品进行了分析与归纳。通过对于网络上动漫作品部分观看后分析可得出,在这些视频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融合并不是很多。那么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动漫之中得以较好的体现呢?笔者结合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表现较为优秀的动漫作品进行分析。
首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传说以及民间传说故事进行融合与创新。我国动漫发展初期其选材一般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以及民间传说故事作为蓝本进行发挥而最终创作而成的。当这些人们所常听的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重新以一种新的形式映入人们眼帘时则往往会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例如,我国早期动漫作品《大闹天宫》不仅得到了国人的认可,同时也受到了国外大量动漫爱好者的关注,巴黎的《世界报》当时曾经介绍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三个和尚》选题于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民谣故事,运用动漫的形式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协作作出了重要诠释。其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传统思想观念更是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再如,2010年12月在春城昆明举行的中国动画年度盛典,荣获“2009年度原创动画作品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十大奖项”之一的《生肖传奇之十二生肖快乐街》则属于此类。
其次,采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优秀的人物或者是真实的故事进行动漫创作。此类动漫往往遵循着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英雄人物进行细节描绘以及相应的背景刻画,对于人物形象的一生(或部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创新,以一种较为详尽、夸张的表现手法呈现给观赏者。使观赏者能够很好地对于英雄人物的人生以一种新的角度进行审视,同时得到新的体验。在整个动漫作品之中,如果动漫创作者能够很好地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入其中,则可以使得年青一代既对于中国历史知识加深了解,同时,更好的促进民族融合力的凝聚。例如,动漫电影《郑成功》的创作,其主要选材于中国明末福建沿海,民族英雄郑成功打击倭寇的故事。在整部作品之中,有大量的闽南沿海自然与人文历史景观呈现,通过大量的技术手段的渲染,使得郑成功的战役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动漫《郑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即“越具有民族特色的,就越是世界关注的”。《郑成功》不仅仅是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同时,其对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认为其是采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优秀的人物或是真实的故事进行动漫创作的好作品。
第三,在动漫作品之中,采用各种艺术手段对于动漫作品内容进行辅助刻画,进而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众所周知,动漫不仅仅是视觉艺术的体现,其背景音乐往往会给人带来更深层次的感受。例如,可以采用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对于动漫作品背景进行合理配置。动画音乐可以为动画渲染气氛、为动画营造立体的效果、引导剧情的发展以至于带动影响观众的情感等,如果能够很好地将中华民族传统因素很好的运用于动漫作品之中意境的创设过程之中,即通过对动漫之中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背景音乐的选择与变换影响,结合对“空”与“虚”之间交替,则可以构成很好的动漫意境,最终使欣赏者受到很好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笔者在实践过程之中发现,在中国动漫作品之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则可以更好的促进动漫精神实质的最终呈现。当欣赏者身处浓郁的带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漫之中,透过动漫之中作者精心设计的夸张的言语、动作以及各种描绘手法的衬托,则更会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得更为长远。例如,传统动漫作品《大闹天宫》之中,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背景的加入,使得整部动漫作品具有较为浓郁的中国特色。这也正是当时其不仅仅能够在国内得到关注,同时,在国外也得到了普遍认可的重要因素。很多国外的动漫爱好者对于中国动漫《大闹天宫》至今记忆犹新。
第四,笔者认为动漫作品之中融合进中华传统文化因素进而创设出完美的意境,也可以较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所谓“意境”,通常是指“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它是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众所周知,动漫作品是通过绘画作品以及科学技术手断进行不断的深化以及改革而最终发展而来的,而意境创设最早也源于绘画技巧,由此可见,动漫作品意境的呈现与绘画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意境通常可以被认为是人的主观范畴与客观范畴的两者之间达到的交融艺术境界。笔者认为作为生活在中华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我国人群,当在动漫作品之中,结合一定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精髓,可以更好地吸引人们的眼球。
三、结 语
动画是大众媒体的传播手段之一。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产业,与其他文化知识一样具有极强的宣传和影响作用,包括社会规范、价值标准、行为方式、文化价值观等。优秀的动画电影能根植于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社会底层,能经得住社会发展的跌宕起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动漫作品创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与呈现时,应当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均为精华,并不是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都可制作出完美的动漫作品。例如,《哪吒闹海》动漫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神演义》选材可谓恰到好处,其摆脱了原著之中对于天命观念、愚忠思想以及封建统治秩序的刻画与描绘。其次,动漫创作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结合对于国外动画影片的创作技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寻求异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动漫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李秋香,李麦产.传统文化创造性采借与中国动漫业创新性发展[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02).
[2] 汪宁.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动画片中的应用[J].上海工艺美术,2007(01).
[3] 张晓莉.摆正中国传统艺术在动漫艺术中的位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3).
[4] 袁恩培,杨嵋.网络世界中动漫艺术的形式及特点探讨[J].包装世界,2008(01).
[5] 张步中,关晓辉.对动漫美学的理性省思[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04).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78-01
中国传统文化是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于幼儿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游戏化课程,让传统文化浸润幼儿身心,对于弘扬民间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知、传承民族文化以及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优化幼儿园课程
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每个幼儿园所处地区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比如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历史、丰富的人文资源积聚了灿若繁星的民间文化。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以其多彩、浓郁的庆祝内容和民俗民艺而美不胜收。传统文化源自社会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幼儿情感需要。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优化幼儿园课程。
二、植入传统文化,探索课程游戏化途径
幼儿园一日生活即课程,以游戏的精神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五大领域(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活动、区域活动、户外锻炼、生活起居、过渡环节等植入传统文化,以游戏化方式组织开展活动。
(1)五大领域活动游戏化。比如,在端午节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向儿童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充分感受爱国诗人坚贞不屈的气节,形成强烈的认同感,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在端午节期间,还可以学习包粽子、制作香包、唱歌谣、赛龙舟等,锻炼幼儿的灵活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在节日期间,为父母长辈或同伴送上祝福的话语,向同伴介绍自己家是如何过传统节日的等等,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2)区域活动游戏化。在区域活动中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课程有机结合。各班开设富有民俗特色的区角游戏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做烙馍、吃把子肉、喝两来风辣汤,逛巨龙夜市、游云龙山庙会、卖徐州传统糕点,演民间文学故事、说相声。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在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学习知识、练习技能,体验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快乐。
(3)一日生活呈现游戏化。一是晨间活动游戏化。将民间体育游戏植入晨间活动,大班进行舞龙、武术操和跳皮筋、踢毽子、跳竹梯游戏,中班进行推铁环、斗鸡、丢沙包游戏,小班进行抬花轿、揪尾巴、套圈游戏等,让幼儿从踏入大门的“跳房子”开始一天快乐的游戏。二是生活环节游戏化。将民间童谣、儿歌、故事等民间文学及传统音乐元素植入幼儿盥洗、进餐、起居等生活各环节,让幼儿在语言能力、自理能力提高的同时了解和喜欢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如古诗《悯农》让幼儿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高山流水》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小猪变干净了》让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学会洗手。三是过渡环节游戏化。充分利用活动准备、散步、离园等过渡环节,植入民间小游戏元素,如翻线绳、编花篮、拉大锯、滚弹珠等,充分创设开放自主的小游戏环境,让幼儿喜欢参与,乐于动手,敢于表达,让传统游戏与幼儿生活相融合。
三、植入传统文化,构建游戏化活动区域
区域游戏为游戏活动深入发展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利用晨间、上午的集体活动后、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以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激发幼儿自主活动为宗旨,设置开放的游戏区角,结合时代特点和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比如小班的娃娃家、照相馆等,中班的理发店、爱心医院、民间文学小剧场等,大班的超市、水墨世界、青青茶社等。要准备大量的成品、半成品和废旧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游戏,在动手、动脑、动口中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同时植入传统文化元素,创设富有徐州特色的糕点店、两来风早点、巨龙夜市、把子肉、烙馍村等主题性区域游戏,将学习性和社会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寓教于乐,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教师要做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幼儿创设平等、尊重、和谐、温馨的良好的人文环境。要求教师每月更新主题,每周增添材料,每天微调区域游戏材料,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设计、制作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进一步激发其好奇心、求知欲。
四、教师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是课程实施的践行者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手段,也是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之一。教师要热爱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情感上认可幼儿园以传统文化浸润幼儿身心促进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才能愿意为这一任重道远的教育工作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因此,植入传统文化,浸润幼儿身心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关注教师的情感变化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及地区特色,尝试将五大领域活动与传统文化有机整合,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植入传统文化元素,探索教学游戏化、教育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设计;艺术作品;传统文化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品的品味和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的对产品的艺术美感和所具备的内在寓意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一现状,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努力提升艺术品的个性、特色以及精神内涵。而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具体的设计中来,不但可以为设计提供理论知识的帮助,同时能够通过引入文化元素提升设计的灵动性、厚重感。
二、现代艺术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外关联
(一)现代艺术设计从传统文化中发源
古典哲学中一直有着“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思想,而现代艺术设计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熏陶和启发,将人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从人的需求愿望出发,满足人的主观需要,同时注重对人产生积极作用,这就是现代艺术设计的要求和目的。而现代艺术设计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也印证了现代艺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艺术文化的定位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定位是相同的,都重视将艺术和技术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设计者的思想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设计中去,从而创造出符合人们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追求的作品。世界鼎鼎有名的设计师包豪斯就曾经这样形容过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任何一门艺术都无法脱离它生长的环境,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元素的影响,也时刻体现着传统元素的影响[1]。由此可见,尽管设计理念和技术都在不断进步和革新之中,但无论如何现代艺术设计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而单独存在;反而,由于艺术都来源于生活,而传统文化就是生活的一种浓缩和体现,换句话说现代艺术设计是从传统文化中发源出来的,它将持续受到具有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比较健全和完善,数千年来也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科学的审美理念和思想,直到今天依然能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例如:传统文化中对园林建筑的要求非常高,非常讲究建筑与自然和谐一致、相互融合,讲究建筑与建筑的对称性,讲究大景与小景相结合,讲究山、水、建筑的相互调和等,这在如今的建筑设计中依然被广泛运用,就像苏州园林,其建筑设计的精妙至今都为人称道和学习借鉴。而在服装设计方面,典雅、得体的传统设计风格也被沿袭至今。在陶艺作品设计中,造型的设计仍非常注重线条柔和与瓶形圆润两者的相得益彰,这也是借鉴学习传统文化美学和设计学的例证。
(三)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的创新提供基础保证
现代艺术设计要想持续进步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而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设计创新提供许多好点子。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作为浓缩了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其中有太多能让设计师吸取营养和精华,让现代艺术设计得到启发之处。传统文化能够为现代艺术设计创新提供基本保证,能使作品更富生命张力和表现力,而这正是现代艺术设计创新的重中之重。需要注意的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并非否定和摒弃传统文化,而是将其进行提炼和加工,使之具象化,更加可触可感。一旦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割裂开来,艺术作品将变成一种既单调无味、又夸张造作的“四不像”。就像欧洲“黑暗的中世纪”一般,提倡独立于传统文化之外进行艺术创造,企图抛弃传统,最终反而导致艺术的快速灭亡,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逐渐将其捡拾回来,欧洲文化才得以“东山再起”,逐渐繁荣昌盛起来。由此看来,传统文化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保证其所具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四)现代艺术设计将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和发扬
传统文化可以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而现代艺术设计也可以反作用于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提取,并将其传播出去,发扬光大。我国土地广博、民族众多,每一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有许多已经逐渐走向衰亡和埋没之路,甚至有些已经消失不存在了。那么,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何将其保留下来、传承下去就成了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而现代艺术设计恰恰能够充当传统文化的提炼和传播发扬角色,设计师在设计时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作品中,便能使这一元素广为人知,让人们更加了解它。人们喜欢上这一元素之后,更多的艺术作品将其作为设计要素加入其中,以此类推,这一传统文化就得以保留、发扬和传承了。例如,在当前接受度最广泛的通俗歌曲中加入传统的戏曲,在现代舞中融入古典元素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和传承。
三、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应用
(一)现代标志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引用
如今,现代标志已经不仅仅承担着产品识别的功能,还兼具彰显企业特色和企业文化精神的功能,一个直观简洁又富有深意的标志在对企业建立自身形象、传播企业文化、加深用户印象等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而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出精华所在,并将其注入企业标志之中,无疑使企业标志更加有内涵和厚重感。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设计师和企业都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已付诸于实际,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非常有深意,圆形方孔状似古代钱币,暗示银行的货币职能;标志中的方形孔有如一个“中”字,与中国之意符合。这种巧妙的设计让中国银行的标志看起来一目了然,便于识别,又于简单的图标中传递了悠久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丰富。融古今、中西文化于一体,几者的完美结合,使中国银行这一标志的设计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二)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我国数千年历史的沉淀产物,它依然或有声或无息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和传统元素对设计师设计出科学合理、具有美感和特色的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城市环境设计中越来越多地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古树、古建筑、古街道等在城市中都非常常见,许多城市的步行街、小吃街都洋溢着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气息;而学校、小区、公园等地也积极引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凉亭、走廊等都颇有古建遗风。同时,古代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也被设计师们引用到现代建筑中来,其中讲究的对称原则、曲径通幽、人工与自然相互融合等都被广泛运用。此外,在对城市园林进行设计时,通常会将场地中的一些旧的建筑物进行保留,如古井、牌坊、桥、石碑、房屋等,用它来达到留存记忆和保留历史的效用,这也使得该园林更具历史感和内涵。
(三)在服装设计中融入的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作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而首要的便是“衣”———服装。现在服装有许多都充满着浓郁的中国气息,如在服装上绣上刺绣,用丝绸制作衣裳,在服装上融入某朝代的服装特色,用传统文化元素做装饰等。同时,有的设计大部分沿袭了传统的服装,根据实际生活的需求进行小幅度改进后直接使用,如旗袍和汉服。它的大部分元素并没有被改变,只是依据现代人的审美以及生活现状进行了适当改进,其传统元素气息非常浓厚。此外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在出席和参加一些国际性竞赛如奥运会时,运动员所穿的服装都具有浓烈的中国气息,例如2008年我国运动员的服装,采用白底红图案的设计方式,红色被白色衬托的非常明显,而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热情、希望、胜利;同时,红色勾勒出的是龙的图案,龙一直象征着中国。这样的服装设计让人们在人群中一眼就辨认出中国的队员,而且也让国际友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传统文化进入千家万户优化室内设计
尽管现代建筑和现代元素充斥着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但传统文化仍然能在严峻的形势下从容不迫,无声无息地进入千家万户优化室内设计。我国古代居室中一律采用木质家具,并在家具上雕花、绘上花鸟图案,如今许多家庭依然沿用这种家具。一些设计师在对室内进行设计时,会巧妙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龙”“凤”等文字形象,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室内装饰;而剪纸、窗花、对联、陶艺、刺绣、木艺等传统的艺术形式都常常被设计师和住户运用到家居装饰中去,增添居室的文化气息和中国元素。此外,现代居室中多功能厅的天花板是采用传统的天花藻井结构形式进行设计的,用现代方式塑造出藻井的构架,既能够确保居室构架的坚固性,又使建筑更具艺术感。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还能创造出有品质的室内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发展和创新起着指导性作用和理论依据以及动力支撑。现代艺术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现代艺术设计从传统文化中发源,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保证;而现代艺术设计将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和发扬。由此看来,现代艺术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要得到保留、发扬和传承,也要以现代艺术作品为载体。
[参考文献]
[1]赵炜.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0(11).
[2]奉隆瑜.浅议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J].大众文艺,2010(21)
[3]张凯.新技术新材料催生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9).
1.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范畴,是一个民族或者地域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代表本民族思想和信仰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道德标准和思想意识,对于中国的思想文化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元素,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品质的包装设计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属性要根据包装设计的不同风格而产生不同的效果。随着现代包装设计的中西趋同,西方的包装设计风格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包装设计日益被西化,越来越多的包装设计贴上了欧美的风格,盲目沿袭西方的设计,使得我国包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一点点被蚕食,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愈发缺失。[1]
2.包装设计的基本内涵
包装设计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具有自己的发展足迹,当时人民已经开始使用一定的技术来装饰自己的物品。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才得到发展,这在中国的包装设计上开始成为慢慢发展的主要趋势,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设计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同。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在物质财富丰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财富,从而使得包装设计打破了原来的常规发展,开始注重对于材质的研究和创新。在设计理念上,把现代的艺术风格运用到设计元素中,能够使设计师根据不同的材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创作的一部分,并能够激发设计者的活力和提升艺术的魅力。因此,在追求设计审美的前提下,能够突破传统的设计风格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的需求。因此,本文将包装设计的内涵界定为包装设计是在生产、消费、销售和流通领域而形成的能够对于商品进行信息的传达、方便使用和促销的过程,具有商品和艺术相结合的双重属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一方面,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装设计包括了人们的一切行为方式所创造的各种事物和形成的心理观念。在现代的包装上设计中适当的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形意义来表格某种丰富的情感和创新思维,利用传统文化的元素推陈出新,能够现代包装上设计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时,更能适应社会主义潮流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现代包装设计的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在包装设计中融入时代流行和时尚理念的重要方式,只要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潮流中脱颖而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增加设计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精神实质的了解。知识和经济的融合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面对涌现出具有一批文化素养和人文内涵的设计师至关重要,这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提倡和需要肩负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在市场随处可见商品的现代包装设计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恰当地融入现代包装设计可以使商品的市场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这种科学应用的趋势也将成为一种风尚。[2]因此,一个出色的设计师要对于本民族的物质文化有具体的了解,才能在包装上设计中脱颖而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设计,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占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传统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包装设计中,首先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视觉印象,这对于包装设计的色彩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在包装设计中要使用色彩能够使消费者眼前一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需要从色彩的角度分析包装设计,从而给予商品的销售产生具有的影响力和利润。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文化组成的悠久历史,从仰韶彩陶到宋元青釉、青花瓷以及景泰蓝等等,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代表了一定的色彩文化,从而体现了民间的艺术魅力。这些都是构成我国独特传统文化的色彩内容。如果能够将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贴有颜色运用到我们接触的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理念,其能够以恰当的色彩对于产品进行包装上合计,比如印象深刻的青色的孔府家酒就是最好的代表,这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对于商品的好感,从而增加消费者的想象力,从而能够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收益和效果。
2.传统书法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文字是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文字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定义,它作为一种形象的出现,是不同于现代文字的包装设计。中国文字亦可说是中国人独特创造而又别具风格的一种代表中国性的艺术品,我们只有用看艺术作品的眼光看中国文字才能了解其趣味。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文字凝聚了华夏文明56个民族的历史渊源,这是中华民族对于文字的创新思维和文化理念的结合。这对于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引导和借鉴意义。比如沪州酒的标志是运用我国传统毛笔所书写的商品名称,一个“酒”字就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文字的豪迈,同时这种书法章法的变化对于人们的心情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洒脱飘逸的形式对于消费者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3.传统造型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包装是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展示产品和企业的形象,更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决定因素,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在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包装设计竞争中,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纷纷开始向传统回归。[3]中国传统立体造成在设计风格上更注重饱满和张力的造型,能够给人以豪迈大度的感觉。这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完整的民族心理具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结合东方文化的艺术之美,在传统中华民族某种文化符号的同时,能够彰显包装设计独特的风格设计。比如,从外轮廓上看,圆形的设计总是比方形设计对于消费者看来更为饱满和大度。因此,中国在包装设计的造型上要尽量减少直线和方形出现的几率,建议提倡用大小不同的圆柱、圆球的叠加,而且在过渡处用圆弧来衔接。这种方式的设计风格更能为消费者所接受。
四、结语
人类随着自然环境的繁衍和进化,在历史的演变中学会了建造自己的房屋,从而产生了现代化的室内设计。室内空间的作用就是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找到合适的居住场所,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于自我层次要求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对于室内环境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室内设计从文化角度看是一种文化行为,社会文化是由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生产活动,人在适应自然和创造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生产互动都是创造文化的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设计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室内设计在内容方面主要包括装饰风格、环境气氛和象征意义。在装饰风格上,不同区域内的风格和地域的特征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室内的装饰风格更多地表现在室内空间的装饰和家具的陈设上,这对于不同民族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色,大多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联系。另外,环境气氛对于人们的生存空间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亲切的环境能够给人温暖的感觉,而简洁的空间能够给人以宁静。这些具体的文化形成的民族性,不仅是前人经验的沉积,也是前人智慧的积累,在这种带有文化意识的室内装饰中,其采用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的装饰原理,对于我们今天的室内设计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因此,室内空间的设计要受到环境气氛的影响。最后,室内的空间设计往往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室内装饰具有一定的文化气息,在“居中为尊”的文化理念下,室内空间的家具摆设也不尽相同。这些特征都属于人类文化的范畴,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层次,这种象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但是目前中国室内设计领域出现了同一化的新倾向,从而导致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设计不断消失,造成现代室内设计的可识别性越来越模糊。[1]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室内环境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对于人们能够运用古代思想家的内涵促进其社会的进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将室内设计的环境理念相结合,是现代室内设计的一大进步。
二、中国室内设计存在的理念
1.现代意识逐渐增强
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在室内设计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室内设计的环境比如光、色和形等多方面要求相互之间的匹配,从而能够创造有利于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现代意识逐渐增强的状态下,人们往往忽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从而导致部分室内设计的环境具有现代化的气息,缺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意义。
2.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目前中国的室内设计应当继续秉承传统文化,从而能够代表中国独有的思想理念,并且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在室内设计中以体现中国传统的风格、传统的文化精髓,加强建构传统元素和现代风格完美结合的新形式,创造出既有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又不背离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新模式。[2]而现代室内环境的设计最终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这就要求在设计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多的适应多种人群的需求,要结合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生理需求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尤其是面对特殊人群的需求,要根据不同人群的行为方式进行划分,这是当今社会在室内设计上坚持的设计理念,从而才能够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以此增加室内空间的审美观点。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室内设计也应立脚于中国文化的根本,再其中吸取营养促进室内设计的丰富和多样性。[3]当今世界一直倡导绿色理念,坚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建筑的使用材料上,更多的商家和顾客选择绿色设施,这不仅能够对于的不可再生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更为人们对人们对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观念也体现在室内设计的环境上,从而保障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三、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汉字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地域的民族性。中国的汉字给室内的装饰设计带来了更丰富的题材。将汉字装饰通过合理的变化能够赋予其个性的形象,同时结合室内设计的环境给人以宏观的传统气息。比如在现代室内更多地采用是玻璃一是装饰材料的多样化。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新材料不断涌现出来。传锈蚀汉字装饰,这种效果与灯光技术相结合,除了能够使人感觉到创造高雅的室内环境外,还同时能够给人带来空灵、飘渺、轻巧等感觉,使人在生存环境中感觉到舒适。
2.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图案设计到多方面,无论是空间的形象设计还是室内的装饰,都能够体现传统图案带来的多样变化。在室内设计陈设的各种家具中,各种艺术品以及照明灯具等,除了采用雕刻、彩绘以及印刷外,还采用了拼贴等多种形式。中国的传统室内设计利用多样的图案,能够展现出和谐的文化内涵,这是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另外,传统窗饰在墙面的运用也能够采用古典的形式来象征符号从而展现出装饰的效果,使设计展现出对于室内设计的功能使用和理性的文化追求,从而以此满足不同群体人们的精神需求。
3.传统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的装饰色彩往往与时代潮流的发展相联系,室内设计的颜色不同对于人们产生的各种心理也不同。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继承的传统文化元素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造型、装饰、陈设等等,在每个家庭的室内环境当中都存在一定的文化元素,这些都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空间设计,从而使得室内设计的发展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继承,继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4]在中国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忽视对于本国民族的传统色彩文化的研究,使得室内的设计显得苍白无力或者采用豪华的奢侈色彩,这与室内设计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差别。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发扬文化的色彩,能够吸收现代设计的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色彩以其特殊的内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才能设计出更加和谐的室内空间。
四、结语
关键词:屯堡方言;研究意义;研究方案
引言
屯堡方言濒临灭绝,操此方言者多为中老年人,屯堡后代课堂用语多为普通话或英语。屯堡年轻人面临着更强大而富有的社群时,会对弱小贫穷屯堡社群的方言乃至文化产生信任危机,从而拒绝融入古老的传统文化。随着贵州的开发,媒体用语、街道标识语与超市用语皆为普通话或英语,很有可能100年后,这种方言会退出历史舞台。
一、屯堡方言研究关注点
世界文化大融合、经济全球一体化、国家民族大统一的时代背景下,政府虽然没有禁止使用屯堡方言,但也不会为宣传与存活屯堡方言而有所作为。即便如此,屯堡方言还是引起了社会学家、伦理学家、人文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屯堡语言非常独特,正是其独特性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语言的多样性。屯堡方言的的种类和演变数据的缺失是世界语言学这门科学的损失。而且,不难看出,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没了屯堡语言,屯堡文化也会没了依附,从而在世界上逐渐消失。另外,语言的改变会导致大脑的生理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屯堡方言的研究并不是一定要复兴屯堡语言,而是客观记录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完善世界语言科学和社会科学。
国际上有许多语言学家对世界语言尤其是濒临灭绝的弱势语言做了大量研究和记载,其研究模式和方法非常成熟,完全可以借鉴。其中方言和文化的关系,也是语言学中的热门课题,取得很多成熟的理论成果,有的研究课题不仅保存了方言,而且推动了那些独特语言和相关文化的发展。屯堡方言作为一个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个案研究是历史和时展的必然。国内学者从2001年就开始了对屯堡语言的研究,如郑正强《南腔北调“二堡”话》(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吴之俊《趣说“屯堡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出版);伍安东,吕燕平,屯堡方言初探[J](安顺师范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吴伟军,从屯堡岛方言看早期贵州汉语方言的发展轨迹。贵州大学2005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袁本良,《安顺屯堡方言研究之我见》等等。[1]这些著作对屯堡语言的历史演变、方言现象、语音、词汇和语法做了深入的研究,只是从学术角度的理论,但没有形成考证语料,没有语音实验室、没有方言类比图、没有方言分布图、总之没有屯堡方言的语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和保存;也没有挖掘方言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没有在深刻理论方言文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较为科学和系统的翻译。
二.研究屯堡方言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对屯堡文化方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既利于贵州屯堡文化研究中心的社科研究,也利于地方高校屯堡文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同时补充完善贵州屯堡文化资料文献的建设。从翻译学的角度看,只有弄清了屯堡方言与屯堡文化的关系,才能准确而科学地对屯堡语言和文化现象进行英译。译界公认,翻译的本质就是文化翻译。[2]从旅游经济的角度看,屯堡文化的英译是时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和贵州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文化对外推广的需要。屯堡文化的英译实践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为了跟上贵州经济腾飞的步伐,推动贵州屯堡旅游资源的宣传和开发,更为了地方高校翻译专业的课程建设,屯堡文化英译实践与研究迫在眉睫。只有中国人自己明白了屯堡文化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研究透彻了屯堡文化,才有资格将屯堡文化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全社会与全世界,才有资格将屯堡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
三、屯堡方言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基于沈兼士先生的方言理论,方言理论研究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关于方言的产生,沈兼士先生认为,有三个重要的原因:第一,言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新的语言替代旧的语言的时候,旧的语言会有残留,而残留的部分,便成为一种方言;第二,语言因地理的差异而发生变化,成为一种方言;第三,原来出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第一种情况是纵方面的变化,第二、三种情况是横方面的变化,纵横两方面综合起来,就是方言的全体。
关于方言学研究的内容,沈兼士认为基于方言的产生有纵横两方面的原因,所以方言学研究自然也应该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纵方面的历史研究包括:第一各代记载中的方言之调查和比较,但如果对现代方言分布的状况没有调查清楚,那么这种材料也不容易研究出一个系统;第二,汉语从单缀语渐变为多缀语之历史的研究;第三,语言与文字之分合的研究;第四,语根的研究。横方面比较的研究包括:第一,语汇的调查,这是一切研究的基础;第二,同一意义之各地方言的比较研究;第三,各地单语之词性变化法的比较研究;第四,与异族语之关系的研究。
关于方言的研究方法,沈兼士先生的《今后研究方言之新趋势》从三个方面与古典方言学划清了界限。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传统的研究是目治的注重文字,现在的研究是耳治的注重语言;传统的研究只是进行片断的考证,现在应该用友系统的方法进行历史的研究和比较的研究,以求得古今方言流变之派别,分布之状况;传统的研究只是孤立的研究,现在应该利用与方言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发音学、言语学、文字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等,作为建设新的方言研究基础。在具体问题方面,关于歌谣用字和考本字,沈兼士先生指出,倘若今字和古字都是依声托事假借来用的字,不必妄生分别定要用不通俗的今字。“至于歌谣中遇着有音无字的方言,且不必管它应该怎样写法,只要拿注音符号来表现出他的声音就得。倘是考出来的本字的声音,恰好与今字相合,那也不妨拿来应用;但必须有个限定:就是要现无流行的俗字,而其本字的声音,又与今语相合方才可以。”当然考证方言本字也是方言研究的内容之一,但是沈兼士先生特别强调“我对于研究方言,是保定‘考证而不轻易改定’的宗旨的”。
研究屯堡方言,首先要有理论指导,沈兼士先生的方言理论非常全面,完全可以运用来指导屯堡方言研究,同时结合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工具:计算机、语音设备等工具。因为国内传统的汉语方言研究,大体上以单一方言研究为主,基本上是采用“手工作坊”式的操作方法。这种方法对单点方言研究得不透彻,不可能做成片方言的比较研究,进而对屯堡方言作更深入的探讨。不仅不能加快“抢救”方言的速度,而且对于一些有细微差别的语音,容易造成人为的判断失误,还可能给方言研究造成错误的结论。
结论
建立屯堡方言实验基地的首要任务是运用描写法、比较法、系统法、论证法和归纳法进行屯堡方言研究,主要从方言史研究、词汇与文化关系研究以及理论研究几个方面论述了屯堡方言研究的现状,通过总结屯堡方言的研究成果来归纳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采取方言实地调查的方式,收录屯堡方言语音并分类保存;在研究屯堡方言与文化的关系基础上进行屯堡方言英译的实践;绘制屯堡方言地图,这三个项目的实施为日后建立屯堡方言数据库和屯堡方言语音实验室的建立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学术视野下的屯堡文化研究》.[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136-200.
对传统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是不论这些定义是如何进行表述的,其总结起来它们中心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传统文化是指在我们之前的先人们其所创造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得到积累,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从这些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痕迹,可以感受到我们在不同时期的文化氛围,以及在我们的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那些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正是这些传统文化,使得我们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独树一帜,为人们啧啧称赞。
二、现代美术设计的创新要以人们的需要为导向
我们知道美术设计虽然是一种艺术,但是这种艺术终究是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的,所以其要想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就必须以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美术设计作品其在创新方面非常有特色,但是其唯独没有市场的需求,这是因为其虽然很有创新性,但是其这种创新性超越了人们的审美观念,所以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说,现代美术设计其作为一种艺术,一种商品,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必须以人们的审美需求为导向。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价值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也就要求我们的现代美术设计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而其进行创新的基础就是传统文化和人们的需求。借鉴传统文化,可以使其更加具有民族特色,而已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则会使其更加具有市场需求。
三、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里我们所强调的传统文化只要是指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这些工艺美术作品的分类是非常多的,而且数量相当的庞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才可以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我们常说的绘画、雕塑等这些就属于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而我们知道绘画、雕塑等这些他们内部又会有很多细小而复杂的分支,也正是这些细小的分支使其显得更加的丰富。而这些细小的分支对人们的审美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对每一件美术作品在审美上的评价是不一样的,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艺术作品的审美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是说人们的审美是多样化的,但是不论人们的审美怎样的多样化,传统文化在他们的审美价值体系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东西其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所以这就为我们在进行现代化的美术作品设计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在对现代美术作品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但是我们在对其进行借鉴的时候应该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值得借鉴的,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我们理应予以借鉴,但是对于那些不优秀的部分,我们应当果断的予以放弃。而且对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借鉴,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借鉴这个层面,而应该对其进行创新,在创新的时候,我们要以人们的审美需求为导向,因为人们的审美价值是在不断的发生改变的,所以我们的创作不能停滞不前。
四、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对现代美术设计方法的革新具有促进作用
我们知道美术设计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硬”的方法,第二种是“软”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其实很好理解,所谓“硬”的方法就是指我们在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借助一些外在的实物工具,这些工具我们都很常见,就是电脑、铅笔等这些常用的工具,而所谓“软”的方法,主要是指思想方面的内容,诸如创新理念和设计理念等等。在这两种方法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软”的方法,因为我们在欣赏一个作品的时候,往往是被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所吸引,其设计理念才是一个设计作品的精神和灵魂所在。而“硬”的方法也往往依赖于“软”的方法,在确定了“软”的方法以后,我们才能更好的以“硬”的方法对设计作品进行表达。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的时候,主要是对其内在的创作思维和方法进行借鉴。而在古代其创作的思维和方法主要有三种路径:第一种是“形”思维,这种思维是指那些随着历史的发展却亘古不变的主题和创作的方式;第二种是“意”思维,这种思维具体来讲,就是指我们对图形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行不断的反复研究,然后根据这些内在的含义进行再创作;第三种是“神”思维,这种方法是指我们在创作的时候采用传神写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是比较缺乏的,所以对于这种方法我们应该更加予以学习。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虽然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其创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加以辨别,这样才能创作更好的美术作品。
五、结束语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本主义思想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治病略例》中说:“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他把自己尽毕生心血写成的两部方书命名为《千金方》,就是因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在《大医精诚》中这样论述道:如果遇上有患病来求救的人,不能够询问他的贵贱贫富,年龄大小,是朋友还是敌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聪明还是愚笨,都只能一样看待,都像对待最亲近的人那样为他考虑。“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像这样才可以成为老百姓的大医,否则就是百姓的大敌。“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人的生命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医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不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不计名利得失,一心赴救。孙思邈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病人考虑,对待求治的病人他不分贫富贵贱、老幼美丑,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珍爱生命,成为后世行医者的楷模。医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对生命的轻视和对人性的冷漠是医家的大忌。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关注人们的生命,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为宝贵的财富。《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庀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2]可见,早在古老的周代就设有分管医疗的医师,并把治病救人作为宗旨,以医治的效果作为考核医生和制定俸禄的依据。这种以人为本救济天下的思想就是对百姓生命的最大关爱。医学与人的生死安危密切相关,要真正尊重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价值,从医者就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自觉意识。我国古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达就是基于人为贵、人命至重的思想,出于对百姓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从根本上说,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是通过对人的“关怀”来体现的。从传说中神农遍尝百草的滋味、天下水泉的甘苦,“令民之所避,一日而遇七十毒”;到伏羲画八卦,得以类推百病医治的原理,尝试百药而创制九针的医术,“以拯夭亡”;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再到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乃至李时珍不顾生命安危,亲自试服草药,完成了伟大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孕育于久远的古代,经过历代医药家们的言传身行,得以不断地传承演进,并成为医学和医疗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经久不衰。因此,历代的医学前辈们在开展医疗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催生了中华医学“以人为本”的原始医德[3]。
医乃仁术、济世救人的儒家仁爱思想
在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史上,医儒不分,儒家思想为医学伦理思想及医学理论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而医学正是推行“仁”道的最佳途径。医学为“生生之具”,医学的目的是仁爱救人,为医者,最重要的应当有仁爱之心。行医治病、施药救人就是施仁爱于他人,儒家的仁爱思想因此也成为医学道德的理论基础。面对满目珍馐,只能“看有若无”,因为“病人苦楚”,“不离斯须”,作为大医,只能产生“惭愧、凄怜、忧恤”之心,“发大慈侧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仁者爱人”,面对病人的痛苦、百姓的灾难,掌握医术济世救人是医家最好的仁爱惠心。具“仁心”,行“仁术”,做“仁人”,成为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和理想选择。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仁心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集中体现了儒家传统伦理的仁爱、仁慈和仁义观,成为古今医家普遍遵守的职业伦理道德原则。孙思邈将幼时病痛的经历化作对医学的执着和对病人的同情,由自己的病痛想到天下百姓的病痛,将爱己的心扩大到爱“天下人”的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儒家“仁者爱人、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可以说在孙思邈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有仁爱之心,才能博施济众,对所有患者都“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有仁爱之心,才能做到“勿避险巇”“一心赴救”;有仁爱之心,才能“省病诊疾,至意深心”。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患者心灵的呵护,再先进的仪器,只能带来令人生畏的冰凉;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再精良的医术也会失去人性的温暖。“医乃仁术”,简单而朴实的四个字,却概括体现了医学的真正精髓,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仁爱思想[5]。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民族敬业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文化中,历代医圣名家都强调了为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必须具备孜孜不倦、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素问•著至教论》中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卷一《绪论》第一《大医习业》中要求医生:“凡欲为大医……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4]孙思邈不仅是医学大家,同时精通儒、道、佛及诸子百家,这些名家经典不仅增加了孙思邈的见识,也对他的精研医学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没有知识的广博全面,哪来技术的圆通周密。只有广泛博览诸家经典,涉猎不同领域学科,从典籍中汲取知识和经验,才能才高识妙,具有精湛的技艺,才能临事不惑,游刃有余。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我看当今的医生,不考虑探究经文的含义,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是继承各自祖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查询病情,只追求口才敏捷;面对病人一会儿,就处方用药。“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所以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的是“多闻博识”、“视死别生”。李时珍爱读古典著作,就如同吃了蜜糖一样,他搜罗百家著述,博览群书,稍有心得就写下来。医术的高明源于他饱读经书,博闻强记,只有勤求古训、精究方术,才具备了“苍生大医”的基础。正因为医学的博大精深,经方的玄妙深奥,所以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一起探讨医学问题。如果用最粗浅的思考去探求最高深的医学,难道不危险吗?孙思邈批评社会上有些愚昧的人,读了三年方书,就认为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治了三年病后,才知道天下没有总是对症治病的良方可用。因而学医的人“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步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4]必须广博深入地探求医学的渊源,并精心勤奋,毫不厌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方能精通医术,明辨病因,成为大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病家两要说》所述:“然必有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只有掌握精湛医技的人,才可以担当性命的重任。而高超医术的获得,必须要有精勤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义轻利、清正廉洁的传统道德规范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传统文化教育;措施
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研究生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发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完善人格内涵、提升道德素养、塑造精神价值的引领作用,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思想涵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创新能力。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价值理念,其包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追求、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对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一)激发研究生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培养高端人力资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有高度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国家振兴和祖国繁荣富强为己任。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被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继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强化研究生使命感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是研究生德育培养的重要目标。纵观历史,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始终铸就着民族灵魂,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究其原因正是仁人志士在中国深厚的文化传承、熏陶中形成了自身的民族观和强烈的爱国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古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反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2]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生,能够激发他们心系祖国的爱国热情、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培育研究生兼容并蓄的创新精神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就是知识体系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不断深化,从而内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同学科、领域、多元文化的交融、整合,才能不断获取创新的活力,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化和超越。“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学术品质,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3]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不断发扬光大,就在于其形成和发展历程就是不断汲取与吸收各种优秀文化的过程,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派和包容性。科学的发展和传承亦如此,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往往来自于其他学科视角和方法里的灵感,某一新生学科的产生往往来源于社会发展需要和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科学上虽然术业专攻不同,但是兼容并包的精神和理念对于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因此,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只有以“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态度,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学习和研究中善于听取他人意见,逐步塑造自己广阔的胸襟,积极吸收各方精华为己所用,才能不断突破创新,学有所成。
(三)促成研究生严谨求实的学术道德规范
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是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研究生从事科研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学术道德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会影响整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如果缺乏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积极引导和严格约束,导致研究生出现学术失范行为,不但会影响其个人学术成果的真实性,严重助长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和蔓延,甚至对研究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严重误导。近年来,高校曝出多起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事件,说明目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术道德的缺失,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是诚信的缺失,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的典型体现,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补位。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倡导“仁、义、礼、智、信”,有“以信取人,以信立天下,乃真君子也”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历来把诚信作为立人之本,“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不立”“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把诚信作为与人生命等同的价值追求。[4]同时“,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这些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能够引导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坚持真理、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对于培育他们诚实守信的科学素养、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树立研究生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提倡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意义的重视和理解,提倡人生要自强自立,奋发有为,靠自身的善性和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反映了古人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老子也认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只有意志坚定、坚韧不拔的人,才是真正有志气的人。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在学习生活、学术研究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挑战,比如遇到来自更高领域知识学习的压力,以及随着年龄增大带来的生活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态度是每一名学生克服压力,顺利完成学业及塑造良好人格的重要心理保障。因此,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使研究生养成自强不息、奋发拼搏的精神,对于他们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正确认识失败与挫折,顺利完成学业有较好的激励作用。
二、当前研究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束缚
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和高端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而忽略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和和谐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这其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倾向。在一些理工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有“工具化”的倾向,人文社科类课程被严重边缘化,有的甚至将传统文化教育视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把传统文化教育视同于政治课的附加成分。二是课程体系西化的倾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片面强调西方的学术体系、研究方法和价值观念。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课程体系西化现象非常普遍。以经济学教育为例,在许多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中,片面强调经济类课程的数理性和工具性,忽略了课程的人文属性,围绕西方经济学开设的课程数量和比重远远超过其他课程数量,很多直接采用西方原版教材,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工程教材”却被排除在教学环节之外。导致学生对于西方理论的盲目接受和迷信,以及对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崇拜,这极可能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课程体系单一化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开设了相关课程,有的学校已经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纳入到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如西南大学将经典名著阅读列入学生培养环节,确定了相应学分;深圳大学非文学类专业有“经典名著选讲”课程;西北大学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武汉大学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选修课程;辽宁大学开设了“古代诗词鉴赏”“国学基础知识”等公共选修课等。但这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普遍设置为选修课程,课程数量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不能满足研究生实际教育需求。二是在课程内容上,多为概论课或选读课,一般为普及性课程,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分类,没有深入研讨和理论研究,在课程深度上与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层次不相匹配。三是在教材使用上,没有规范的教材,教材数量不足,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具有完整相承性的课程体系。从整体看,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覆盖面较小,没有覆盖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并纳入培养方案的核心环节。
(三)师资力量缺乏
师资水平是决定教育的关键因素,传统文化教育涵盖多个学科,如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等,是一个系统复杂的体系,对承担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要求很高,既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又要在相关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目前,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任教师数量缺乏。各高校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普遍采取的方式是聘请相关学科的教师,根据教师实际设置课程,因人设课,授课教师绝大部分是兼职授课。此外,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涉及到不同培养单位,需要多个教师的共同协作,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成立相关的教学组织和教学团队。但是,目前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普遍没有相关的教学团队,缺乏相关的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没有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不能满足研究生层次对于知识探索的需求。
三、加强研究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推进研究生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提升研究生培养层次和质量的坚实根基之一,抓好此项工作,要树立传统文化教育观,以顶端设计为理念,以推进制度建设为保障,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一是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植入到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做到专业知识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两手抓”。根据研究生专业的不同类别,科学设计和开发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通过设定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实现传统文化教育课与现有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的有机衔接。二是要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应立足研究生实际和本地区文化特色,以培养研究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究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为重点,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人际和谐思想、身心和谐思想等内容进行深度挖掘,鼓励和引导研究生弘扬传统文化与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引导他们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三是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教师改革传统授课方式,采取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言传身教,提高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突出研究生教学的研讨性特征。鼓励授课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四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承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加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权重。[5]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世界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国情教育、法制观教育、伦理观教育等都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创新载体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多维的体系,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要充分发挥不同渠道和载体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一是加强学术平台建设。研究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更要侧重其学术性,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邀请文化名家、知名学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走进校园,通过学术报告、博士沙龙等形式,开展理论研讨、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二是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媒体平台。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以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自媒体成为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和表达渠道,这些自媒体成为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媒介和平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文化工程的资源成果,推动优秀文化依托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教育和传播,创新教育载体,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可接受度。三是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博物馆、艺术馆、历史名胜、文化古迹等,开展实地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传统生态思想时,可鼓励学生对本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植被破坏情况或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在课堂上讲述见闻和感想,激发学生的环保和生态意识。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6]因此,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应注重营造氛围,利用主题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形式,通过征集校园原创歌曲、诗歌等方式拓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受众面;利用校园文化墙、橱窗、校报、专题讲座、报告会、大学生社团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因此,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关键要靠过硬的教师队伍做好引导。一是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高校应通过人才引进和加强对原有传统文化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等途径,建设一支专业化与通识化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要建立对教师和教育过程的评价体系,把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作为重要指标,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面,作为师德的重要考评标准,纳入到教师绩效考评体系。二是鼓励“双向进入”机制,鼓励引入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和技艺大师等,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兼职导师,走进课堂,直接参与到研究生教育和教学环节。三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和研究机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为相关教师做好培训和指导工作。四是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和行政管理人员传统文化水平。高校辅导员队伍和行政管理人员是学生日常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其管理方式、行为举止和思想动态对管理对象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打造一支热爱、熟悉传统文化,注重人性化教育、管理和沟通的管理团队,更好地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管理工作中去。同时,要鼓励高校间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经验方面开展深入交流,搭建传统文化领域优秀教师交流平台,互通教学心得,探讨教学方案,鼓励优秀课程跨校授课,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作者:刘明杰 王金梅 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节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2]孟庆红,戴欣然.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教育之价值[J].经营管理者,2015(,3).
[3]张思锋,张文学.中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影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
[4]安涛,李蕾.试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摘 要 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已自成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系,同时具丰富的哲学思想、医学知识、道德和礼仪准则。中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竞争中的主力军,能使我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中小学应丰富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从多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 传统武术 传统文化 中小学 教学 传承
一、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概述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1]。传统武术有着长期流传、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形式多样、作用显著的特点。传统文化是指由于文明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代表自己该民族特色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化,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
二、传统武术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传统武术自成文化体系
传统武术本身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渗透着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和中医学的内容。观念方面,传统武术讲究仁爱、和谐、礼义、信勇的武德,这种超越武术技术本身的意识是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渊源所在。制度方面,各门派有不同的武术技能和规则,这些武术规则制度也是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器物方面,常用十八般武艺的武器在造型、器材、使用方法各有差异,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武术文化内容。无论是武器知识,还是武术思想、特色招式、武术理论,都是中国传统武术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知识。
(二)丰富的哲学思想。
传统武术不仅讲究形体规范,也十分注重精神与形体的统一,追求内外合一,体现了哲学的整体观。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拳种,它能流传于国内外长盛不衰,与其深厚的哲学思想渊源有关[2]。太极拳中有许多属于阴阳变化的表现。五行本来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3],在形意拳则充分利用了其相生相克的辩证理论。“道”是传统武术最根本的拳理,“气”在传统武术中被视为原力,道与气的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主要思想,是传统武术的重要哲学渊源。
(三)规范的道德及行为准则。
武德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以“仁”和“爱”为核心伦理体系,是中国传统武术伦理观的核心,从言行、传承各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礼仪上来说,传统礼仪文化也渗透在传统武术中,武术礼仪是习武者最基本的行为道德规范,讲究礼尚往来,推崇君子之礼,形成了习武之人特有的礼仪规范。
(四)丰富的中医学知识。
传统武术和传统中医很早就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与自然环境高度统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神活动与身体机能密不可分。通过肌肉骨骼等的锻炼来达到培养精神、调理气血的“内外兼修”,几乎是中国传统武术所有拳种流派的宗旨。
三、中小W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传统武术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可见传统武术在传承传统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具有继承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都不可能中断自己文化发展的历史[4],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经过五千年历史逐渐积淀的结果,它在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国家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
中小学生有承担起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义务和责任,只有通过学校对中小学生加强传统文化基础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也只有将武术置于学校通过青少年进行传承,才能更好的履行武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7]。
(二)有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
竞技武术以培养运动员为主要目的,并不适合普通中小学生的习练。传统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习练中要求脚步稳固,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动作的角度、幅度,更适合中小学生练习,不会违背传统武术的习练原则,也有利于学生在学武初期学好武术。在中小学校开展传统武术课程,既开创了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新途径,又有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播与普及[8],与竞技武术并不冲突,还可以做到“传统”与“竞技”协同发展。
四、中小学传统武术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丰富传统武术教学内容
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在当地盛行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拳种,结合各地特色选择某一拳种[9],再以该拳种的初级、中级、高级套路作为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对传统武术基本功的积累原则,应该以各传统套路中姿势舒展动作简单的初级套路为主。此外,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一些功法运动,如“静功”“柔功”。由于传统武术的攻防含义十分丰富,还应在套路教学时,穿插教授一些实用的攻防动作内容。
(二)培养和引进传统武术专业人才
传统武术进入学校的关键是武术师资建设的问题,中小学校可以采取培养和引进传统武术专业人才两条路同时走的策略。武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武术文化知识的研究和探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体育教师进行短期培训,让体育教师承担传统武术课程。
(三)要着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需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调整,把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等武德观念体现出来,使中国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所强调的文化思想加以强调。其次要在传统武术教学中营造文化氛围,以文化态度来对待传统武术。可以邀请专家讲授专题课程,观看传统武术有关的影视作品,探讨其中武术的文化意味,鼓励学生对武术的内在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再次将传统文化考察纳入评价评价体系,文化教育成果的评价才能更加真实全面。
五、结论
文化性是传统武术的基本属性,传统文化是传统武术之魂。中小学开展传统武术教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教学时选择丰富多彩的实用味性强的教学内容,要多方面开发传统武术教学人力资源。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武术教学过程中,回归传统武术的文化本色。
参考文献:
[1] 周良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俊卿,田林.论太极拳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促进[J].阴山学刊.2013(2):74.
[3] 贾亮,黎桂华.武术传统文化与实用套路解析[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8:28.
[4] 侯平.立足文化现状构建先进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2):460.
[5] 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院.2008(2):52.
[6] 张泽静.寓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4.
[7] 金涛,韩政.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武术发展之路[J].中华武术研究.201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