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国内的经济形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经济形势 政策及措施 深化改革
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报告》2015年10月所的预计来看,全球经济增长今年和明年分别为3.1%和3.6%,分别是低于的该报告在4月和7月所预计的数据,根据数据推测,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呈现下行。
要分析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主要就是分析仪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此,就主要是分析美国的经济形势与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以此为我国的后期发展提高理论和指导。
(一)美国的经济形势呈现下行趋势
根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的调查数据:美国在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比例为1.8%,根据2015年4月的预测为3.1%,2015年9月预测2015年9月为2.6%,而2016年则为2.8%,相对于的全球和其他经济发达体,可见美国经济在2015年为下行形势,美国经济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在贸易、金融以及在货币政策方面对全球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然而根据数据可知,美国依然还在金融危机中,多多少少仍然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美国的经济走向高增长在目前也是困难重重的,美国经济处于重要阶段,但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和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一集经济高增长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美国在市场份额上进行竞争,影响美国的经济发展。就比如在技术方面,中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各国对中国设备需求量的增加就必然会对美国产生影响。
(二)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占全球化的比重已经达到13.5%。在贸易方面:贸易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就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创新的重视和国家政策的相应调节,中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到达顶峰阶段,产能和供给已经趋向绝对的过剩。根据近几年数据显示,已经有在很多产业和行业已经出现了绝对的过剩情况。2014年中国铁矿石的产量近15亿吨,进口9.33亿吨,在全球进口中所占比重很大,已接近70%左右,因此,中国的需求对于全球的产品销售贡献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很多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如果中国的需求下降,则全球的经济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目前,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不会减退的,并且就目前这一趋势也是不会改变的。
二、经济政策及措施分析
(一)制度性经济政策
第一,改革激罨制是保证人民建设积极性的根本举措
首先,激励国有企业的创新;国有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始终突不破体制的限制、思想的限制等。
其次,激励科研创新;激励科研,保护产权。积极提高人们的创作积极性,激励奖励制度的创新;
再次,激励举报,保护举报者。对于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违法行为,政府要从奖励制度创新方面出发,积极激励大家的监督与举报。
第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首先,保护个人的合法收入,增加地方税。个人税可以实行全国联网,这样有利于消除个人收入的巨大差距;其次就是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尤其注重打击非法收入,加强法律制定,人民监督。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建设解决后顾之忧
尤其是人们退休后的经济收入保障制度;解决退休员工的收入保障,保证人们工作积极性,以及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建设过程中,因此,这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十分重要作用。
面的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采取向相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形势。
(二)非制度性的经济措施
第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在朝向的科技社会、知识社会。因此就要加强互联网等的建设。提高服务业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此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加大互联网与大数据的联系与融合。
第二,政府加强经济监督;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就要退出这个领域了,而是要把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首先,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与运行的监督,确保政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其次,在国家关键领域的发展中,政府在放权中要注重度和分寸的把握。但并不是全盘不管,也不是全盘监管,要根据时展特点充分的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发挥在经济背后的作用;然后,就是加大惩罚力度,对经济欺诈,及商业犯罪要加大惩罚力度。让经济犯罪,经济欺诈毫无生存余地;最后,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意识教育,加强权利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等,充分发挥公民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加强欠发达地区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经济建设。首先,加大资金投入,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资本;其次,加强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后续力;然后,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尤其注重网络交通的建立,加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达地区甚至是与国际社会的联系。
如今的经济形势变化只在一瞬间,面对极速变化的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我们要对经济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在正确判断之后又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制定出相应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辉,毛莹.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经融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分析[J].宏观经济,2015.
关键词:经济危机 危机恢复 经济政策
2008年10月,美国房地产次级债危机爆发,使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了两难困境:真正走出危机,须在实体经济、金融和财政等各方面切实作出努力,清理债务问题的举措将拖累经济恢复的进程。这必然造成全球危机恢复过程的长期性。中国央行以最大规模持有美国房地产次级债债券,即刻用前所未有的货币性扩张政策挽救了全球经济,然而,我们中国经济却为此付出了史无前例的结构性代价,诸如恶性房地产价格、恶性债务等等。目前全球经济陷入氏期恢复期冲国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自然是紧缩的。如何针对目前危机恢复阶段的全球经济形势萎缩的情况,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得到了我国经济学者的广泛关注。
1、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时期。目前美国和欧洲均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之中。在美国,私债危机引发了债务危机。在欧洲,很多欧州国家多年来财政赤字高悬,并用此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加之私人机构购买并持有大部分政府的债务,致使债务危机迅速向私人部门转移,私债危机普遍存在。债务危机在实体经济方面的表现,便是长期过低的国民储蓄率。为此,发达经济体必须提高其储蓄率来克服经济危机。可以说,这是一个经济紧缩的过程,一定会影响经济恢复的进程,延缓经济苏复的步伐。债务危机表现在金融领域,便是过高的杠杆化。债务危机表现在政府部门,便是较高的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如若平衡预算,必须减少支出,增加税收。但这一举措的最终结果果就是压缩需求,使失业增加。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的恢复,更难带来和谐稳定的局面。
2、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1、国内外经济形势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长期恢复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经济自然是紧缩的。全球实际消费能力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出口量,外贸出口的下降意味着国外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在下降。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商品贸易顺差必然呈缩小之势。我们在没有革新现在技术的基础上不得已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来争取市场份额,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随着政策紧缩与房地产调控的继续实施,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僵局。这对于未来的房地产投资将会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是由于国外市场萎缩,生产成本上升,有很多是实实在在的损失。过去,中国经济可以依靠制造业强大的成本优势来获取全球市场的美元盈余,所以,中国官方外汇储备不需要增值保值,就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增长,也就是,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既便那时候出现亏损,也都可以迅速依靠大量贸易盈余来解决亏损。可是,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正在逐步输给韩国、印度和越南等地区。随着货币政策的扩张,我们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以上都是我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
2.2、国内外经济形势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中国经济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是具有机遇的,第一,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是通胀,但我国的粮食连续几年丰产。虽然猪肉价格涨速比较快,但总体而言,未来食品价格走势还是可控的。第二,输入性通胀虽然在2011年比较厉害,但是最近因为欧债危机重启,美元对欧元可能走强,同时最近油价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在回落,因此中国经济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望减轻。随着CPI的下降,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缩的空间就比较有限。第三,2011年以来,考虑到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外需今后将面临较大负面冲击。虽然我国商品贸易顺差呈缩小之势,但是,由于国内需求也在收缩,全年顺差规模不会下降太多,对GDP的负面冲击也不会太大。就国内而言,食品价格尽管难以预测但快速上升的局面基本不会出现。
3、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
考虑到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等不利因素,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致力于在物价上涨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
3.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结合
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呈不断下滑趋势,我们应该保持宏观调控政策中性,尤其不应该再推出紧缩性政策措施。目前我们对未来经济走势具有预测性,提出灵活性的政策措施。在货币政策方面,目前似乎还没有必要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可以考虑,在保证人民币贷款的前提下,适当放松调整流动性的力度,让新增贷款略有增加。这样,可以避免紧缩政策的自我强化风险,缓解大企业以延期支付方式对小企业的资金链的进一步挤压,避免出现大面积三角债现象。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收入增长远高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适当增大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可能是可行的。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小企业的减税力度,如降低营业税税率、推动服务业的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进一步降低小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进一步下调小微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等。
3.2、优化投资资金来源结构
鉴于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逐渐转向内需为主,并且,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内需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仍将是投资,对于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其中,投资资金来源结构问题,尤须引起注意。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可以有力地支持工业化投资,但支持城镇化投资的力度不强。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这样的金融体系,适应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但却很难支撑以城镇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在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投资。这些投资规模巨大、期限很长、可持续性不确定,且风险集中,如果主要依赖银行贷款来提供资金,或者来源不足,或者风险甚大。
鉴于此,政府和市场应积极推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其中包括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问题。让地方政府掌握更多的财力,在体制和机制层面推进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应当给予重视。
3.3、调整我国经济结构
要调整中国经济结构,三方面的改革是不叮或缺的。第一个方面是两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改革,第一个层次是在政府、居民和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第一是政府降低居民部门面临的整体税负,第二就是政府要求国有企业上缴更多的红利,并且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转移给居民,譬如说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第二个层次的改革是纠正产业结构失衡,发展服务业。最后一个层次的改革就是当前中国国内各种要素价格都应该市场化,要素不单包括能源、生产要素、土地,还包括资金,资金的价格就是汇率和利率。只有这些要素充分市场化,我们的经济才能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转向集约型的增长模式,中国出口的产品也才能更好地反应它的比较优势。这些改革到位了,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也就下来了。同时在各种价格市场化的前提下,对外资不要给那么多廉价的土地和优惠的税收,这样双顺差自然就会减弱。所以我觉得这三方面的改革都很重要。一方面要看中央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一方面也要看有没有比较好的外部环境。
4、小结
尽管国内经济下滑趋势已有显现,但由于国内外形势高度不确定,目前物价上涨水平仍处于高位,我们仍须对物价上涨保持高度警惕。在一系列紧缩政策的叠加作用下,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减速迹象,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实际消费增幅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保持平稳,但增速下降势头已初现端倪。宏观经济政策依然以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的提法为好。同时,我们应更为密切注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一)旅游经费投入布局不合理当前,我国旅游经济管理方面的旅游设施较为落后,这是由于国家和当地政府对于旅游经济的投入经费偏少,即使有一定的投入,其布局不够合理科学,从而造成有限的旅游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了一种奢望。具体来说,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中,设施不够健全,旅游资源受到了严重的闲置。即使有些旅游业的发展中投入了一定的经费进行设施配套,但是,由于投资数额较少而大大限制了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不够协调,各种旅游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旅游需求,一些旅游景区管理意识较为滞后,严重违背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引发了“不发展不破坏、小发展小破坏、大发展大破坏”的尴尬局面。
(二)旅游产品缺乏必要的特色当前,我国旅游景点的开发现状中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严重违背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要求,在开发之初不充分考虑到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而且在资源开发遭受一定破坏之后也没有及时进行弥补或保护,这显然是一种短视的经济行为,缺乏长远的旅游经济发展眼光,以牺牲生态和谐系统为代价,是极度不科学的。这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也造成了旅游产品的无特色现状,因为他们更多的在乎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经济前景,从而不会从长远的角度来考量游客的感觉体验心态,无法真正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提供的旅游产品不够精致,也没有创新理念作为指导,从而造成了旅游景区超限量接待现象严重而又没有可持续发展下去的循环动力。
二、中国循环型旅游经济管理的创新路径
循环型经济理念在中国旅游经济管理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即是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从根本上防治旅游环境污染、遏制资源浪费与保持旅游生态和谐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确保旅游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等,我们要加强技术支持,建立健全教育宣传与经济奖惩机制,系统整合旅游资源,贯彻以政府为主导与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开发旅游经济的政策,强调旅游产品创新,理性旅游消费等,从而让我国旅游经济管理在循环经济模式的指引之下真正实现创新型发展。具体创新路径如下:
(一)创新系统观所谓循环经济系统,就是指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整合在一起的大系统,该系统内还要实现一定的循环运动,它要求人们在进行生产和消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大系统的合理性。因此,我国旅游经济管理应该以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指导性系统,把各种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尽量避免各种管理的体制障碍,牢固树立起大旅游观、大资源观、大开发观、大发展观,使得旅游经济管理处于一个系统控制的优化体系之中,从大局出发,使得各个旅游景点获得全面性的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经济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相关的旅游法律法规,严格遵循生态经济发展要求,使其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增强旅游经济的活力。此外,我国旅游经济管理中还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要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入手,综合评价各种旅游要素,尽可能的从总体规划上实现旅游产业的循环型发展。
(二)创新经济观所谓循环经济观就是指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使得各项经济发展能够在一定生态承载能力的基础之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否则,一旦超过了生态承载能力,就会变成了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甚至退化。因此,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强化这方面的观念,积极创新经济观,让旅游产业在循环经济观的指导之下,获得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发展,从而让资源在可承载范围内进行良性循环。这就需要旅游经济管理与环境容量进行密切配合,大力促进旅游业经济观的适时转变,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各种旅游资源,在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保证生态环境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给予旅游活动特定的空间,坚持一定的旅游管理原则与法规,做到旅游规划与旅游管理相协调一致,一旦旅游景区发生大量游客涌入的现象,能够在较为成熟的旅游经济管理模式下得到充分有效的控制,从而取得最佳的旅游资源承载能力,一方面保障了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三)创新生产观我国循环型旅游经济管理的创新过程中,还离不开生产观的创新,它需要在维持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力,从长远的角度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的节约天然旅游资源,通过高科技等各种现代化的手段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为社会创造出良性循环的资源使用态势,从而更为真切的体现出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要求。因此,我们的循环型旅游经济管理就需要进行清洁生产、节能生产、绿色生产等,以此作为新型的生产观,让旅游产业这么一个较为综合性的生产系统,按照新型生产观来运行,努力促进我国旅游产业中旅游经济管理的生产观转换,明确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并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有效提高循环型旅游经济管理的可持续性,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延伸到旅游产业当中去,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设备,对旅游业加大经费投入,从而保证旅游业的循环发展。
(四)创新宣传观我国循环型旅游经济管理就是试图建立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生态,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观,建立健全相关的旅游经济管理宣传教育体系,向广大公众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规范各种公共行为,通过有效的教育宣传以及社会文化建设渠道,让循环经济理论深入人心,广泛影响到各个社会阶层,还可以在旅游区建立各种标识系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媒介来引导游客树立起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的旅游观,及时促进游客的消费观创新,做到文明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旅游消费,让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大力促进环境伦理观提升,实现旅游经济管理的循环性发展。
三、结语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相对起步较早,目前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内部审计的改进与创新。
一、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验
1.美国模式
美国的商业银行多建立了总部一级制的稽核组织,直接实施全辖稽核监督。许多银行的稽核部门只设在总部,分行一律不设,再根据分行稽核业务的大小分地区派出若干稽核主任,与驻地分行没有任何经济、人事上的关系。首席审计官不对总裁负责,而是对董事会负责。以上种种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英国模式
英国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发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的共同作用。董事会合理确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责任,准确全面地注意本行的风险以及知道如何评估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委员会作为银行董事会的内部控制咨询机构,为董事会提供经营管理情况的有关信息,保持同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内、外部审计部门的信息交流,对内部控制的适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业务部门行使检查职责,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合理的流程和能够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来源。以嘉诚集团为例,嘉诚集团是英国仅有的一家具有两百年历史的独立投资银行,它在英国投资银行界一直排名第一,并跻身于世界最佳投资银行之列。嘉诚集团将内部审计定位于管理、评价和服务职能,嘉城认为内部审计不只要看财务信息,也要看内部控制的部署实施,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不能凌驾于企业之上,内部审计的成果是建议性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验效益,显示审计的附加值。
二、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运行经验的启示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己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它继承了西方内部审计先进的理念,代表了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其经验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极具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重要的启示。
1.构建合理的审计模式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功能集中在总部,各分支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服务窗口,因此,在内审机构的设置上是呈“倒金字塔”型,即在总行均设置了阵容强大的内审机构,而多数分支机构则没有设立。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一般归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领导,有权对行长及全行的各项业务进行检查,这种体制下,内部审计的权力最大,独立性最强。为了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不受阻碍地接触银行的所有业务和辅助部门;内审部门一般都隶属于董事会领导,向董事会报告的渠道通畅;董事会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参谋智囊机构,审计委员会包括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非执行董事;审计业务领域的确定、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问题的确认及处理均由内审部门独立完成。另外,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发达国家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银行内部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管理层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了庞大的内部审计队伍,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部门在银行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
2.明确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内部审计的职责不仅仅是查处问题,而应通过审计达到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重点仍是银行业务合规性合法性,在制度执行上提出的审计建议较多,而就如何完善规章制度、改进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提出的审计建议较少。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还应充分发挥审计咨询的作用,注重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的研究、分析,针对决策机制、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和经营风险提出相应的审计咨询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决策机制、内部控制机制等制度建设。
3.运用先进审计技术保证审计效能
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建立了内部网络,银行内部审计可以借助内部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在内部审计各级部门之间、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之间及时传递内部审计信息,包括内部规章制度、外部审计法规等;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督促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建议。审计方法上,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普遍采用通过评审内部控制来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这一方法。在内控制度评审中,他们十分注重内控制度的落实。如银行岗位设置,若审计中发现该岗位只设一个人做某项工作而没有他人可替代,则认为这个岗位的安排是有问题的,舞弊的机会比较多,是银行内控的弱点。
4.严格审后检查及内审明示制度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审计-建议-再审计的循环式审计制度,每项审计或每个审计阶段结束以后,可通过内部网络将各个审计阶段的情况明示化。明示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内容;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影响力及影响面,并要求对影响力的大小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被审计单位落实情况,即什么人、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审后检查情况;对审计结果的评价。通过审后检查,能够督促被审计单位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审计明示,有利于其他单位进行对照检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并且,这种审计过程,都是由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完成,而且对风险程度的描述以数字化的量化分析判断为主,有利于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被审计单位纠正其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使有限的审计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或经营管理行为。这样,既维护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又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字】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 比较研究 政策建议
一般而言,传统产业是指发展时间较长,生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经过高速增长后发展速度趋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逐步下降,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水平通常较低的产业。本文所指的传统产业主要是传统工业。就浙江省来说,传统产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电器机械、金属制品、化学纤维、机械汽车、塑料制品加工等。为了更好地研究浙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策略,我们寻找了与浙江省所处区域相似的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比较分析对象,同时借鉴资源型区域及民营经济先发地区这两个典型区域的践行经验,以期为浙江省、市传统产业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 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验
这里主要选择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六个代表性省市,之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是由于它们具有外向型经济的共同特征,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有一定的共性可言。通过对六省市在产业结构、产业组织、霍夫曼比例、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对其传统产业转型路径进行梳理归纳。
1.产业结构比较
产业的组织结构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东部沿海省份的所有制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表1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1)从国有企业的比例看,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五省及上海的比例都在10%以下,其中,江苏在5%以下;(2)上海、广东、福建的特点在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特别是上海,占比达到61.13%,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3)浙江的非国有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所占比重最高,其中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达到了44.35%,均高于其他省份,说明浙江在民营经济发展中走在了前列。
表1 2010年东部沿海六省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工业总产值列表(单位:亿元)
全省 国有
企业 集体
企业 股份制
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
商投资企业 私营企业
浙江 51394.20 3331.26 123.12 237.91 13104.16 22792.11
江苏 92056.48 4451.71 1289.82 4632.18 36592.50 32644.65
山东 83851.40 5486.12 2632.65 22896.1 14365.94 30408.87
广东 85824.64 4595.82 767.03 30802.53 45519.23 16201.08
福建 21901.23 1478.99 551.15 2929.96 10657.57 6205.94
上海 30114.41 1752.99 244.53 2877.23 18407.67 3483.32
数据来源:2011年相关各省统计年鉴
2.霍夫曼比例的比较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 Hoffmann)于1931年建立了“霍夫曼比例说”,即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由表2可以看出,东部沿海省份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和上海的霍夫曼比例都已小于1,这表明这些省份工业化水平都比较高,已达到工业化第四阶段,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其中,上海工业化水平最高,霍夫曼比例2010年已达到0.28,浙江工业化水平较低,2010年仅高于福建,霍夫曼比例为0.69。
表2 东部沿海省份霍夫曼比例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浙江 0.85 0.78 0.76 0.71 0.72 0.69
江苏 0.45 0.43 0.41 0.37 0.37 0.36
山东 0.59 0.55 0.54 0.51 0.51 0.48
广东 0.68 0.62 0.62 0.62 0.64 0.62
福建 0.81 0.83 0.82 0.86 0.89 0.85
上海 0.34 0.32 0.3 0.29 0.29 0.28
资料来源:历年相关各省统计年鉴
3.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比较
实践表明,产业投资结构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较大。由表3可知:东部沿海省份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动力,上海、福建、广东和浙江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都已超过50%。其中,上海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达到72.7%。总体来看,2010年沿海省份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结构已经构成“三二一”结构,产业投资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表3 东部沿海省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状况(2010)(单位: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第一产
业投资 第二产
业投资 第三产
业投资 三大产业
投资比重
浙江 11451.98 60.12 4656.38 6735.47 0.5∶40.7∶58.8
江苏 23184.28 221.91 12463.58 10498.78 0.9∶53.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