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责任感范文

生命责任感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命责任感,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命责任感

篇1

一、青少年生命责任感现状

“能够负责才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本质,也只有借由负责,才能完成答覆生命的使命。”[1]生命是一种责任,与生俱来或后天萌发的责任,承担和履行这种责任的过程,就是探索和实现生命机制的过程,生命的责任不仅仅在于个体的职责和义务,还在于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责任有很多种,但无论哪一种,当今青少年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责任,具体表现如下。

1.自我责任感迷茫

自我责任感就是行为主体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情感体验,自我责任感包括很多,其中以珍惜自己生命为主。但近几年,随着青少年自杀自残比例的上升,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青少年无法积极承担自我责任,自我责任感迷茫。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青少年学生内心空虚,总是感到孤独,感觉不到生存的力量与意义,不愿意与人交往,更有甚者会完全封闭自己,如果不及时开导,则会直接导致自杀自残。

2.他人责任感的冷漠

他人责任感就是行为主体对他人负责任的一种情感体验,这是相对自我责任感而言的。如果没有他人的存在,社会就不成为社会,个人也就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使得对他人承担责任感成为必然。然而,现当今社会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娇生惯养,从而导致其身上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品质,如懒惰、自私、目中无人、叛逆、排斥他人等。

3.自然责任感缺乏

大师泰戈尔(1984)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正是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2]。尊重生命,即尊重自己、他人及自然界其他所有的生命。我们要树立善待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意识和责任感,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能见到有随意虐待动物、不爱护花木等的事件发生,对自然界生命责任感的缺乏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偏向青少年化。

4.无视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行为主体对社会所负的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社会责任感是一种自律意识,然而,在亟需社会责任感的当今社会,青少年却淡化了责任感,更有些青少年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社会责任感,比如说:很多青少年已经忘记道义的含义,注重的只是自己的收益,不太注重自己思想的升华,喜欢物质攀比等,这些现象都使得现如今的青少年无视社会责任感。

二、青少年生命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造成当代青少年生命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有很多,综合起来无非还是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出发来考虑。

1.社会支持不够

随时代飞速发展,青少年生理成熟期已经明显提前,但外界环境并没有适应青少年的这种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容易产生一些心理与外界的不平衡,如果不及时指导,青少年学生就会产生困惑,严重的则会引发行为上的失控,如不珍惜生命。青少年的生命责任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生成和发展的,需要良性的社会环境,但当今,报刊、影视、出版、网络媒介等监管力度不强,仍然有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等。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责任感教育仍极度缺乏社会的关注,缺乏良好的环境氛围,缺乏媒体的正面影响。

2.学校重视不够

在我国,虽已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但青少年学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成绩才是硬道理。我们都知道生命责任感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但很多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的办学质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能给学生的成绩提高带来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常被忽略,有的学校虽然开展了,也只是形式。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但教育中却过分强调对青少年的成才教育,忽略了青少年作为人的成长教育,如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给学生造成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等,都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3.家庭理解不够

家庭的首要要素是家长,但绝大多数的家长很少和自己的孩子谈论有关生命、生死等方面的知识,有些家长甚至是避讳,再加上现当今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把家庭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感恩。这些都让孩子的成长缺少了自立和责任心,而缺少这些品质,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轻则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上网、早恋等,重则伤害自己,对他人暴力,对社会报复等。再有,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潜意识阶段,都不认为孩子在除学习之外,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只希望孩子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学校把精力都放在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上。

4.自我认识不够

现阶段的青少年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很少遇到挫折,因此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从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时期是处于情绪易波动的时期,面对问题时,容易冲动,容易意气用事,也容易选择过激的行为,从而给自己和家人乃至社会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三、加强生命责任感教育的对策

与国外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中生命责任感教育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当代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责任感教育,帮助其树立科学合理的生命态度与责任意识。

1.加强政府、学校的责任,让生命责任感教育走进课堂

从政府层面来讲,应重视生命责任感教育,积极主动推动生命责任感的发展,“引导青少年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已经成为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3]。利用法律、行政手段等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不断巩固“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使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要制定相应的生命责任感教育规划,在态度上首先重视起来。

学校应规范教材,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开展多项课外活动等,这些都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生命认识和心理健康素质。

2.挖掘家庭教育的功能,家长学校综合实践

家庭教育指家长对子女进行的基本行为规范、生活知识、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家庭生活中的亲情体验是青少年养成良好生命责任感的基础,无论是哪一个教育思想家,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到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会受到家庭的结构、气氛、文化、经济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生命责任感教育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在关注孩子身体和学业成绩的同时,也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在增加自身生命责任感知识的同时,还要及时主动的和学校联系,共同探讨生命责任感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交流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经验,协助学校做好生命责任感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恰当的对孩子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

作为年轻一代的新家长,我们应该摒弃以往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思想是要培养孩子积极的价值观和幸福感,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新的教育思想的有利保障,家庭氛围越是欢乐、宽松、自由,就越能激发人性中更多快乐的品质,个体就会感受到快乐,这也符合现当今“幸福感”的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幸福感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到责任感的发展,相应的也会影响生命责任感的发展。

学校应把家长的生命知识普及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开展以家长为主体的“生命责任感”实践活动,让家长参观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医院等,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与责任,家长有了自己关于生命的正确阐释,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起生命责任感意识。学校应多给家长做心理教育辅导讲座,教他们欣赏和信任孩子,引导他们了解科学育人的方法,走出狭隘家庭教育的误区,使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最大的合力,让青少年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3.学校提供幸福环境,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自我成长导向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年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自我成长导向,是指青少年在遭遇不良外界因素干扰时,学会运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困境的一种应对策略。青少年这种自我成长导向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这样的大环境中进行,因此,学校要为青少年营造“幸福”的生命环境,提升其幸福感,提升其积极的态度,从而提升其对生命的责任感。

4.加强与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及国家近几年的重视,一些地区和学校开始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健康成长,有正确的生命态度和价值观。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应该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学科渗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咨询活动等,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把生命责任感教育启发在萌芽阶段,让孩子健康成长。

生命责任感教育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一个新生事物,建设和培养一支稳定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是搞好生命责任感教育的关键。具体来讲,学校应培训一批心理健康教师,让他们充分了解生命责任感教育的内涵,掌握生命观教育实施的原则和方法,探讨生命责任感教育的具体教学方式,然后再以这些心理健康老师为主导,对学校其他老师进行知识普及,形成辐射状的生命责任感知识的传播。这样,形成良好的校园生命责任感氛围,对推广和加强生命责任感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心理健康课及心理咨询的途径,引导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关注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学校设立“知心姐姐信箱”,通过阅读学生的信件,了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及时进行矫治疏导,并据以调整学校的活动等。

青少年学生是特殊的群体,身心发展在巨变,又要面临现实压力,所以,重视和倡导生命责任感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这项新的挑战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家庭、学校及社会要协调统一,创建一个大的环境,来培养青少年的生命责任感认识。人只有创造性地为他人生活,才能创造性地为自己生活,才能在社会生活的实践参与中来践行生命的责任,也才能更好地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谢曼盈,潘靖瑛.生命意义与价值之探研——从心理学与哲学观点检视使生命有意义的要件.2002(7).

[2] 圣笈多·泰戈尔评传.董红钧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 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教育科学,2006(4).

[4] 刑胜.初中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初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1.

[5] 史兆光.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探讨.航海教育研究,2011(3).

[6] 李海苗.论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浙江师范大学,2011.

[7] 钮则诚.从台湾生命教育到华人生命教育.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篇2

珍视生命,探索新疗法

见到孙剑萍时,她正面带笑容地在办公桌前阅读一封来自黑龙江的信。原来,写信的是一位年近70岁的老奶奶,她在信中赞扬了三正医疗“塔能”产品的疗效,以及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并随信寄来几斤自家种的黄豆以示感谢。孙剑萍介绍,这样的信件,她收到过很多,正是这些患者的认可、鼓励和信任,增强了自己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推动自己和公司不断前进。也许听到这些你会有些许质疑,但她接下来的一番话语,则会让你释怀与信服。

孙剑萍说:“我经历过重疾、车祸,是一个体验过死亡的人,所以我最理解生命的意义,也最敬重和珍视生命,更知道了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1994年,当关于呆在金字塔内可以减轻很多病痛的报道激起了人们研究金字塔之谜的热潮时,我就想,何不将金字塔做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医疗器械?于是,我委托航空、通讯、中西医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研发,也就有了第一代‘魔塔’脑康治疗仪的问世。‘塔能’利用‘能量疗法’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做法,正好顺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非药物绿色疗法的主张。并且随着产品的推广,我们不断从患者那得到肯定性回馈。这一切促使我下定决心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下半生。”

自利利他,提升产品质量

“佛教倡导‘自利利他’,就是要人在自己获利的同时也要造福他人。经营企业也是如此,在自己获利的同时,还能回馈他人,造福社会。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本着与众生广结善缘的宗旨,时刻切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在技术质量上严格把关,企业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不断生长的空间与土壤。健康产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尤需如此。”当被问及如何保持企业的活力与生命力时,孙剑萍如是说。

20年不懈努力,三正医疗赢得了国内上百万客户的认可和美誉,被重庆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重庆市重点新产品”、“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荣膺2010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并连续12年荣获“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这一切都源于三正医疗本着“人不正,无以为信;业不正,无以为本;品不正,无以服众”的企业理念,组建了专题科研开发机构,对磁晶片的形状、大小、质量,对中药的选定、配伍以及磁、药与金字塔能的关系进行严密、科学的研究和实验,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从原材料和细节抓起,选用军用级别的电子元件和航空插座,并严格进行生产过程管理和逐排的进出厂检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为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成立了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一对一为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优的方案解决问题。

三正医疗的做法,让我想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陈钢在多个重要场合讲到的一番话:“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希望和期盼,更是企业推动自身发展的力量源泉。质量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企业作为生产经营主体,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伦理,也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许多大企业的宗旨,三正医疗20年来一直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因为他们将道德放在了首位,牢记自己身担的社会责任。

知恩图报,创俱乐部表孝心

2003年,三正医疗成立了长寿俱乐部。谈及俱乐部的创立初衷,孙剑萍说:“随着我国人口跨地域流动的加剧和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而佛教倡导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想到我们公司的主要客户就是中老年人,他们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缺少照料,心灵缺少慰藉,我们创办了三正长寿俱乐部。”

俱乐部除了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健康讲座、体育竞赛,保使会员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还设有专门的爱心热线,以帮助老人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和烦心事;并为会员创办了一份内部读物《红叶》,介绍科学、实用的养生保健知识,更为会员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十余年来,俱乐部举办的“爱心健康大使”、“爱心传递”、“‘脑康’进万家”、“会员风采展示”、“优秀会员评选”等持续性活动,让全国各地会员在参与与交流中得到健康和快乐。

推进创新,为国人健康贡献力量

篇3

爸爸去世那年,我上四年级,弟弟才6岁。开学那天,妈妈催我去上学,我不吭声。

妈就站起来吼:“你不去我打断你的腿!”

我不怕挨打,不动。

弟弟抱住我说:“妈妈叫你上你就上吧,我帮妈干活……”

“滚!”我一把推开弟弟。

妈扑过来劈里啪啦十几下,我痛得直发晕,但还是一声不吭。

我一直就是这样,不吭不笑,想怎样就怎样,谁也猜不透。我和弟弟根本不像是姐弟,他爱说爱笑,会撒娇讨好,是个鬼精灵。妈妈常是两张脸,对着弟弟笑眯眯,转脸对我就咬牙切齿。我有许多想法是不敢讲出来的,爸妈都有点憨,爸除了种地就只会下煤窑,又苦又累还受气。爸爸死于矿难时,我没哭。谁能想到,11岁的我也想到过死。没有那样做,也是为了弟弟。眼下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我还上什么学?

第二年,弟弟要上学了。头天晚上,都半夜了,他偷偷跑我屋里来,摇醒我,将头凑到我脸上问:“姐,你让我上学吗?”我真想抱住他亲一下,对他说一定好好上学,给家里争口气。但我只说:“我不管!”弟弟一步一回头地走出去,仍叫着姐呀姐……

弟弟很聪明,学习也很认真,常拿了奖状让我看。我总是撇撇嘴,但心里很高兴。弟弟上三年级时,开始生病了,常常头痛。弟弟很懂事,也很能忍,所以,我和妈妈发现时已很严重了。妈妈带弟弟去镇上医院,医院没检查出有什么毛病。接下来,弟弟头痛起来常抱着头发抖,他开始还咬紧牙不哭不喊,可有时也像神经病似的颠三倒四胡言乱语。妈又带他去看了很多医生,又被当成脑神经病治疗,钱没少花,病却总不见好。

弟弟正常时也有点痴呆了,妈又带他去了县医院,终于被确诊为脑瘤,而且是紧临动脉血管且压迫视觉神经。医生说这种少儿病例实为罕见,国内目前做不了这个手术,也没有别的治疗方法。

那天晚上,我一直在屋里哭。我觉得这个家唯一的希望破灭了,我彻底绝望了。妈妈进来了,坐在床边,静静地看我哭。我不哭了,她说:“有病看病,没啥。咱进省城找大医院,边打工边找!我就不信天会塌!”妈妈没有悲观没有迟疑,我忽然发现妈妈一点也不憨,甚至比许多能人还临危不乱。

几天之内,妈妈就把房子和家当全卖了,带着我和弟弟进了省城。我们租房住下,然后开始一家一家找医院,终于打听到一家医院新进口了一种设备,可以直接用射线切除肿瘤。我和妈马上送弟弟去住院,检查后,医生说弟弟的病已拖得太久,手术很难成功。妈当时就说:“只有这办法就用这办法,我儿子命大!”手术费三万,妈妈只有卖房子的一万多。她跑回乡下借了三天借够了钱,又立即返回医院,求医生马上做手术。

弟弟已是在昏迷状态,大多数时间是躺在我怀里。每当他醒来时,就紧紧地抱着我,嘻嘻笑:“姐!谢谢你……”我再也忍不住了,使劲亲他,哭着说:“傻弟弟,我是你姐姐呀……”弟弟就一声接一声地叫姐姐。

手术后,医生说弟弟能活着下手术台已经是奇迹,以后咋样就难说了。回到出租屋后,在弟弟熟睡时,妈妈拉我到一边对我说,弟弟太懂事了,那样的手术,麻药无法奏效,大人也忍受不了的疼痛,弟弟浑身颤抖着却只重复一句话:“妈!我不痛……”我流泪,妈妈说:“不哭!学你弟弟!”

妈妈找了份保姆的活儿,由我照看弟弟。弟弟好长一段时间只是一副痴呆相,最喜欢偎在我怀里傻笑。两个月后,我发现弟弟一只眼睛失明了,头发开始脱落,牙齿也一颗接一颗地掉。妈妈说还得治,得赶紧挣钱。接下来,弟弟的头痛又犯了,而且更加严重,头痛起来就像个疯子,抱头撞墙,用凉水浇头,拿木头打头。每到这时,我就只有哭,毫无办法。妈妈工也打不成了,带弟弟又去医院,医生说已没有任何办法了。我一听就放声大哭,妈妈吼:“憋住!没办法也有办法!”

回到家,妈妈让我看好弟弟,她到处去找能给弟弟止痛的办法。病没治了,就要把疼痛减到最轻。没想到,这种病连止痛的药也找不到。那天,妈妈回来,弟弟正在犯病,发疯地要撞墙,要死,我抱也抱不住。妈妈进来,跪趴在地上对弟弟说:“孩子,来撞妈的头,就不痛了!”弟弟真的撞了起来,和妈妈一样的姿势,一下一下地撞,妈妈在笑,在鼓励……最后,弟弟真的不痛了,醒了,愣了,妈妈已晕倒在地了。弟弟抱住妈妈大哭起来:“妈妈,对不起!我不再痛了,我一定不再痛了……”妈妈醒了,摸着头还是笑:“谁说没办法了,嘻嘻……”弟弟笑了,我跪下给妈磕了几个响头。妈问我这是咋了,我没说。

弟弟真的几天没再头痛,最后是在夜里静悄悄地走的。妈太累了睡着了,我是被弟弟的身体冰醒的。弟弟紧紧地偎着我,嘴唇咬烂了,两只小手紧抓着一团被单。我坐起来,妈妈立刻醒了,她看明白了,就紧紧抱住弟弟――终于,可以放声大哭了!

一种震撼在我的灵魂里持续着。10岁的弟弟,为了我和妈妈的解脱与心安,忍住了怎样的剧痛,才能那样默默地走了?

篇4

“医学本质上是关于生命的哲学,是一门坦然面对生老病死、正确对待有限健康,在与疾病共生中寻找快乐和幸福的价值论哲学。”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医疗卫生队伍的后备军,担负着维护人类健康,推动医学事业发展的使命。党的十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职医学院校实现“立德”,重心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而“职业责任感”是医德修养的核心所在。

1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1.1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涵义

医学生职业责任感是指医学生对其责任对象的自觉意识,是对自己、对病人、对国家和对社会所应承担责任的感知与自觉履行的情感态度,并自愿承担过失后果的内心体验。医学生职业责任感是医德修养的坚强支点,是医学职业精神的核心所在,是医学职业道德行为的不竭源泉。

1.2医学生责任感的主要内容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强调:“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意即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有三个层次:保护健康、治愈疾病;恢复人的精神的完满;促进社会公正。一个有责任感的医生,他热爱自我生命,工作中不仅解除病人疾痛,爱护患者,还健康于人,关注整个社会的健康和利益所在。因此,医学生所应具有的职业责任感主要是从医学岗位上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派生出来,包括三个方面:对自我的责任感、对病人的责任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从目前高职医学院校的生源素质来看,招收的医学生往往基础差,底子薄,高职医学教育学制短,课程多,加上当前正处于社会意识形态日趋多元化的新时期,部分高职医学生面对形形的价值观冲突及沉重的学业、就业压力,心理和思想问题层出不穷,人生信仰缺失、责任意识淡漠等现状令人堪忧。为了解我院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教育,促进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进一步提升,在全院开展此次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在校各专业的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100%。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输入与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医学生对自我的责任感

对自我的责任感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负责的一种情感,其外在表现有努力学习、注重个人修养、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等。在调查中,当医学生被问及“你来医学院校就读医学专业,是你自己完全自愿的选择吗?”时,选择“是”的占34.2%;选择“不是”的占57.1%。大多数的医学生因为受到外界多重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专业选择上并没有完全遵循自已内心主观的真实意愿。当被问到“你选择医学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选择“当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的占13.8%,选择“工作稳定、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的占42.1%,选择“满足父母的心愿”占20.4%,说明大部分的医学生内心缺乏崇高的医学理想,还没有把投身医学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没有认识到医务工作的本质意义。在校学习医学专业期间,6%的医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32.9%的医学生对大学学习所持的态度是先放松一下,考试前再认真复习,2%的医学生表示不太注重自我反省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在对待自我生命方面,24.6%的医学生坦诚有过自杀的念头。医学生普遍呈现出医学信仰不足、职业责任意识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

2.2医学生对病人的责任感

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推出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并明确指出,正确的医学职业价值观包括:追求卓越、利他主义、责任感、同情心、移情、负责、诚实、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医学生今后的职业对象是病人,医学生对病人的责任感是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医学生对病人的责任感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行为四个方面。

2.2.1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即是指作为医务工作者首先应了解自己应做哪些工作,知道自己在工作中应担负的责任和可能付出的代价。10.4%的医学生对自己今后在医院将从事的医务工作认知模糊,对一名医务工作者对病人应承担的责任界定不清,对医务工作者可能要面临的职业风险毫不知悉。3.8%的医学生对医护工作者的职责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持不赞同的态度。

2.2.2责任情感

责任情感也就是医务工作者对病人应有的悲悯心、同情心、关爱心,有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在自己的服务对象痊愈后应有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充满爱心和人文关怀精神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素质。12.1%的医学生看着病房里的病人离世,表示会伤心难过;9.6%表示无可奈何;4.2%表示经常有这样的事情上演,习以为常。9.5%的医学生认为医务工作者应该对病人怀有的责任情感是最起码的同情心和怜悯心,9.8%的医学生则认为医务工作者有权在病人面前居高临下,高高在上。

2.2.3责任意志

责任意志是责任心的维持因素,它要求护士在患者需要帮助的时候,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极大的耐心尽最大可能地给予帮助,尤其是在面对患者、家属及社会的不理解和不公正时,对医务工作者的意志更是一种考验。1.2%的医学生面对病人治疗拒不配合时,选择冷处理,只有38%的医学生选择了解原因,悉心开导。在接到病人的无故投诉深感委屈时,9.2%的医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找病人的麻烦或去护理部据理力争。

2.2.4责任行为

责任行为是在一定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支配下采取的有目的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行为,是责任心的落实。在回答“你认为医务工作者可以从为病人的服务中获得什么?”这一问题时,15%的医学生选择了病人和家属的尊重,1%的医学生选择了经济利益。

2.3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包括热爱祖国的医学事业,热衷社会的公益事业,实施国际的人道救援。此次调查发现,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较为淡漠,对《医学生誓言》的领会不够深刻,在被问及“国家发生重大灾情时,你会服从组织安排,前往一线参与医疗救援工作吗?” 44.6%的医学生表示要看具体情况,如果风险太大,则不愿意参与救援。11%的医学生对医务工作者肩负的社会使命含糊,心中缺乏对医学事业的敬仰,没有找到医学界为自身所崇拜的职业榜样。

3 建议与改进对策

3.1加强生命教育,认识生命价值

医学是一项神圣而特殊的事业,健康的体魄是生命的载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生命,就谈不上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问题。生命教育应重视对医学生的生命存在观和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存在观教育就是人对生命存在基础性的认识、理解和基本看法;生命价值观则是指人在生命存在的基础上,对生命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的根本观点。作为医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尤为重要,包括对自我生命和对病人生命的正确认知。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不同,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物质形态的生命,即身体;二是精神形态的生命,即思想。人的物质形态的生命是所有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大自然演化的杰出成果,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与他人一样的物质形态的生命。人的精神形态的生命则是区别于动物和他人生命的根本标志。医学生要深入理解人类和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敬畏人类生命。正是这“有生命的个人”创造了历史,保证了社会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2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仁爱精神

医学是一门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的学科,医学的终极目的和社会价值就是对人性的关怀照护。正如一位美国医生所言:行医,“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因此,提升高职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客观需要,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医乃仁术”,“仁”是指仁慈、博爱的职业品德和道德素养,“术”是指精湛的医学专业技术。在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一个心怀仁慈,对病患富有同情心、怜悯心和足够耐心的医务工作者,必然具备良好的医德修养,从医的职业责任感会促使其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想尽办法为患者医治病痛,尽最大努力为患者争取最佳医疗效果。离开了人文关怀的医德教育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篇5

现在,我们不得不每天跑得更快一些。

有不少爱护我们的读者赐信提醒:千万不要因为加快出版频率,使杂志品格降低,变得贫瘠粗糙。

我们会把读者朋友们的叮嘱,郑重地悬于案上、放在心头。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信念一直是:办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

责任感云何?

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会意识到自己的成长、作为,无时不刻地接受着生活世界的塑形,同时反作用于整个生活世界。于是乎,他的为自己负责,就是为周围负责;他的为周围负责,就是为自己负责。他的涓滴的改善自己的努力,就是涓滴的改善世界的努力;他的涓滴的改善世界的努力,就是涓滴的改善自己的努力。而他对世界的这一点同体之感、殷切之意,就是通常所说的责任感。

诚然,这些话只是老生常谈。但里面正关联着我们每日工作的目标、方法及最深层的理想、动力。

正因为所谓“责任感”,不过是对普遍联系的命运的真实领受,所以,我们认为,不必把它当作某种特殊使命,以过于紧张的姿势承担。只要我们反躬自察,就会发现责任感其实一直内在于人,是一种本分。拥有责任感,正是个人或群体拥有觉悟的自我、能够发挥泉源不竭的生命力的表现。

对于杂志,我们有这样的认识――如果不能使读者重视我们对世界的见解,那么,我们的生命是轻浮的;如果不能使读者感受我们对世界的期待,那么,我们的生命是含糊的;如果不能使读者赞赏我们改善世界的努力,那么,我们的生命是笨拙的;最后,如果不能使读者和我们心神相通,不能使读者感到我们所谓责任,其实正是多数人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那么,我们的生命只是一场无能和仓促的表演。

所以,当我们说到我们必须具备责任感时,我们只是在感悟自己生命的成长,同时把这种成长和读者的成长、整个生活世界的改善,珍重地放在一起。

我们相信,“责任感”三个字里,存在着“人心之同然”和杂志的立身之道。

一年前,有位云南偏远山区的教师,来信告诉我们,他多年一直自费订阅《南风窗》,并常常将其中优秀的文章带到课堂,一字一句地读给孩子们听。他说,孩子们也喜欢听,还把他们的“听后感”写下来。

类似这样的信,我们还收到过很多,它比任何成功名流的激赏更令我们感动。

我们眼前,时时会浮现出山里孩子们仰起一张张小脸、全神贯注听老师朗读《南风窗》的情景。这使我们领悟到“责任”的真实品质:它是严肃和沉甸的,同时也饱含着轻盈的喜悦和朴素的信赖。

其实,在这纷繁的世界面前,我们也只是一群充满求知欲的孩童,而我们的教师,他的名字就叫“责任感”。他内在于我们,指引着我们,提升我们的精神和理性,使我们的视野高出群山的怀抱,呼吸到从世界高处吹来的清新辽远的风。

谁能说这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呢?!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又一起上路了!

让我们结合在更大的责任感里,共同促生一个更大的生命。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方法 途径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知、情、行的统一,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和外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呈现出“认同与困惑并存,关心与淡漠相容,进取与彷徨交错”的双重面相。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活跃,价值观念多元,主体意识强烈,行为自主务实,具备较强的对社会责任感的判断、选择和实践能力。现代社会民主自由的价值理念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更为其关注公共领域、社会问题提供了精神内核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所弱化,意志品质比较脆弱,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地存在“责任模糊、置责不理、畏难避责、有责不担、背责而行”等问题,不能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能把它升华为一种自觉的内心信念,也就无法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精力旺盛,情感充沛,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易于接受先进思想,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这为责任感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主体性基础。由此看来,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势在必行,并且可以有所作为。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规律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通过引导和教育才能实现。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战略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作为其主阵地,高校应该积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他们牢固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履行对社会、对民族、对人类的责任要求,顺利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递进性引导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坚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原则。责任感培养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发挥能动性,尊重青年意愿,照顾青年特点,切合青年实际,促使大学生责任感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转变。其次,要坚持内容、目标取向上的递进性原则。责任感培养需要体现以认识为先导,由浅及深、由感性到理性的递进性、层次性特点。因此,要强化大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的意识与行动,鼓励大学生明确责任要求丰富道德体验反省责任表现,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实践、自我负责的能力。

2.坚持理论引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一要晓之以理,以多途径的教育促进责任认知。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衔接,拓宽教育平台,创新教育形式,让大学生在思考、实践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责任感。二要动之以情,以全方位的自我感受增进责任情感。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让高雅活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占领大学生的精神阵地;要积极组织开诚布公、互助互爱的集体生活,使大学生逐步产生温暖感、归属感,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集体的价值规范,逐步改变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崇尚负责,敢于负责,学会负责,善于负责。三要导之以行,以宽口径的平台引导责任实践。要让大学生在学校中承担各种责任,感受到自我与他人、集体的真实存在,使他们获得直接而深刻的责任体验,从而更客观地判断、选择、承担其所应承担的诸种责任;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感受到与自然环境、人民群众、国家社会的息息相关,从而认清社会发展形势,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牢固树立、勇敢担当起时代先锋的社会责任感。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是促进当代青年健康成才的客观需要。作为教育者应坚持以人为本,从问题开始,从现状出发,从规律着手,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勇于担当、创新实践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引导大学生对责任的认知

首先是生命责任教育。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生命的价值是少数大学生轻易放弃生命的重要原因。生命是一种责任,人只有珍爱自己的生命,才能承担起其他的人生责任。珍爱生命的责任意识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

其次是行为责任教育。现在许多大学生行为责任意识淡薄,表现在行为前很少思考责任问题,选择行为时不计后果,存在侥幸心理。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再次是成才责任教育。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成才意识中的功利性很强,他们对职业的充分关注成了成才的动力。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只有树立自我成才的责任意识,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是回馈责任教育。一个人只有出于社会责任,并履行社会责任,对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时,才能实现其价值。感恩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审视自己,用行动来回报父母、报效国家。

2.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协作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协作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责任意识,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载体与新平台,加大对背弃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和批评,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形成引导大学生的教育合力。 转贴于

3.深化实践,体验责任意识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加以强化。学生通过实践,从内心真正感知社会对责任的要求,能帮助他们将己经获得的理论内化为责任意识,并在行为中自觉地外化为责任行为;通过实践有利于促进教育对象实现知行统一,有助于培养教育对象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品质,促进大学生认识国情、民情,丰富情感、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深化责任意识,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建立评价体系,引导大学生的责任行为

(1)制度教育是强化责任教育的有效保证

制度规范对责任感的培养具有强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鼓励的、什么是禁止的,为每个人的行为设立了合理的准则,并借助于奖惩机制不断地对人的行为进行调整,这种外力的作用,就是对人的责任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

(2)健全合理的评价体系

我们要在校园里健全合理的评价体系,确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奖惩标准。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另一方面还具有较强的约束力,通过对学生责任行为的评价,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我约束的作用,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

(3)加强社会实践,拓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社会责任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强化,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责任感的熔炉。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社会实践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因此,高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要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利用科技知识或专利成果创办实体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探求大学生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契合点,个人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结合点,个人前途与服务社会的切入点,引导他们正确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民情,丰富情感、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深化责任意识,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参考文献

1.许辉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其培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1期。

2.陈勇 梁刚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彭世良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篇7

关键词: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育人教育 生命意识 责任感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学科渗透,巧妙地融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以及责任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教育更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当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时,让学生针对生活中普遍重外文轻国文的现象讨论: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给学生以启示,爱国并非空洞遥远,它就体现在我们甘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指引他们的爱国行动。又如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志愿军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培养教育使他们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拥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崖,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让年轻斑羚获得新生。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的教育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仅有一次,是来之不易的。但是我们的一些中学生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当作儿戏,泡网吧、轻生、群殴致伤等这些不光彩的事时有发生。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敬畏生命》一文时,我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经过豪华的、奢侈的投资之后才得到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热爱我们这来之不易的生命。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试着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的教育

篇8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中学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素质教育具体目标相一致,与创造教育相互补。

在品德教育工作实践中,我在我班试行了“认识——情感——行为”的实践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培养责任感的目标意识

道德认识指个人对社会行为规范及行动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观点、观念和相应的判断能力,它既是人们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要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中学生责任感的意识,强化其对责任感的认识。

二、诱感——解决责任感的内化问题

道德情感是作为品德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青少年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还存在着一个他们愿不愿意认同并付诸行动的问题。只有认识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使道德认识得以内化。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其内化在问题,以诱感作为媒介,如认识和行为架设一座桥梁。

三、指导行为——形成责任感的关键问题

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它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俗话说:“习与性成”、“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许多教育家也强调,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培养中学生责任感的关键,还是要在提高认识、诱感的基础上指导行为,使学生将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之后,再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以上三者是循环往复的一个整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在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中,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培养中学生责任感特别是高段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从这样的整体性角度去考虑。

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按认识——情感——行为的教育实践模式,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学生“凡事考虑后果”作为实验的突破口,侧重研究“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方法,力求把责任感教育真正落脚到“导行”之上。本学期是实验的第一阶段,侧重从“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和激感共鸣”抓起。

一、血的事实,让孩子们猛醒

当今的中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改革中,朝气逢勃,开拓进取,他们经历的是一帆风顺,幸福的生活不易让他们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实验之初,通过摸底,我们深感学生对责任感问题缺乏热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转贴于 于是,我利用班会活动时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讨论。首先,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生母耳朵。这个血的教训。那么,究竟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呢?激烈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责父母对他的娇宠,指责公安机关的徇私舞弊。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认识到了他自己从小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才是造成今天惨痛结局的根本,可见,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与其生命紧密相连的。这血的教训,使孩子们猛醒,深思,并进而认识到对日常学习的重视和平时对集体、对亲人的关心是中学生最起码的一种责任。 通过讨论,学生积累了道德经验,促进了道德认识的内化,提高了道德分析能力,达到了德育活动的认识功能。

二、书海漫步,进行责任感的熏陶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开展了“读书月”活动。活动中,大家了解了富兰克林等无数科学家为人类崇高的事业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为现代学子魏高原为祖国之崛起而刻苦攻读所感动;受外国人士白求恩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的精神所陶冶,被无数关于责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

三、社会调查,明确责任感之重要

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让他们迫切地感受责任感的重要,不容半点忽视,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在大小巨细的事情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呢?同学们通过讨论,决定开展“社会调查”大行动。孩子们通过走向街头巷尾,通过网络查找了解各行各业中有关责任感的典型事例。

其中,公安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个体户张司机几十年如一日安全驾驶等事例令同学们啧啧称道,而设计人员错写了三千瓦为三瓦的事例、电力安装工人粗心少写了一个“不能合闸”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万元的损失等惨痛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责任感对于各行各业显得多么的重要啊!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同学们从小抓起,培养高度责任感的强大动力。这次活动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动力,是促使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动力。

四、生活聚焦,深感责任感并非高不可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人的可贵,令人敬佩,身边的榜样,最让人鼓舞。我认为,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的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于是,我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的目标;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激励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具有责任感的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半年来,班风班貌得以很大改观。

篇9

1.咖啡色 2.绿色 3.红色 4.紫色 5.都不恐怖

1. 咖啡色恐惧指数为35

由于平日你对灾难讯息有着相当的关心和了解,所以在这方面具备极丰富的常识,因此灾难虽然可怕,但当它来临时,你立刻能掌握关键,冷静面对,处变不惊。

2.绿色恐惧指数为55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一个不喜欢被约束或受控制的人,但经历或看过灾难之后,你会因为人无法控制环境而产生很深的无力感。人的潜在能力有时候会受环境影响而无法发挥,因为即使你有才华、有能力,但如果环境不允许,你的人生也没有太多可以挥洒的空间。

3.红色恐惧指数为75

你是一个重视生命的人,另一方面,你对死亡有很深的恐惧感,或许在你周遭或成长过程中,你看过太多灾难和生离死别,这种经历加强了你对大灾难的恐惧。所以,你经常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一直企盼生命能更受到重视。唯有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感,你的压力才能够获得舒解。

4.紫色恐惧指数为95

你有着很深的挫折感,这使你一直迫切需要别人的关怀。当面临灾难时,你更深地体会到未来是不可测、无法掌控的。所以,一旦你身处黑暗中,就觉得恐怖无处不在。为此你深感沮丧,并失去了创造和冲刺的勇气。建议你尽快改变这种消极状态。

5.都不恐怖恐惧指数极低

篇10

【关键词】学习责任人生意义

学习,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是他们的权利;学习,对于国家、社会、家庭而言,则是他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必须尽的责任。

可是,当今社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中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却很多、很普遍,就学生厌学的诸多因素中的自身因素来看:主要是智力障碍;缺乏学习的意志力;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考虑个人前途命运;没有社会责任感觉;害怕困难;喜欢随心所欲,贪图玩乐等。我个人认为以上的这些因素最主要是缺乏责任意识,没责任感。一个人当真正具有责任意识具有责任感,他们就会为目标,为责任而克服困难,培养锻炼自己坚韧的意志力。

他们缺乏对责任的认识和理解。责任,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便绑在我们的肩头;所以说:我们必须扛着"责任"一路走来,责任融于生命中,每时每刻都在追随我们,只不过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当我们在年幼无知时,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甚至给父母带来欢歌笑语就是我们对父母尽的最好的责任;当我们逐渐长大,步入学生时代,按时到校,认真听讲,尊重老师、关心同学,热爱集体,尽自己的努力,不断吸收新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取得应有的成绩,就是尽责任;学生时代除了尽力尽责学习,在家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对父母尊重、体贴、关心、作一个好孩子就是自己的责任;长大了在单位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负责,在家孝顺父母,认真的抚养好自己孩子是尽责任。

当今部分中学生对待学习,无所谓,不愿努力学习,甚至放弃学习。我多次与学生交流同一个话题:"知道读书是自己的责任吗?" "是否思考过读书与生命意义的关系吗?" 大多数学都未曾思考过。成绩好的同学,多数觉得只是按家长、老师的要求做了,不偷懒,自然成绩没落下,有了好的成绩,增强了自信心,虽然不好学,学得苦、学得累,但也一路坚持下来,并不清楚,学习也是一个学生必须履行的责任,把学习当成自己的责任来承担。成绩差的,厌学的同学就更不会不愿去思考这些问题,却是一味放纵自己,不能坚持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自然变差了,也慢慢削弱了自信心,缺少成就感,在学习上越来越没感觉,没有上进心,得过且过,以烂为烂,成为所谓的差生,缺少上进心,对学习无任何兴趣,导致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优生的不理解,让他们感觉到读书是在受折磨,从而导致他们偏激、懒惰、叛逆,厌学,甚至偏激的认为人生无意义,不能正确的认识生命的意义。还有的学生不懂事,缺少责任意识,要求父母给足够的钱,并且要求吃好穿好,游戏玩得无止境,到夜不归宿,没白天黑夜的玩,一味的想玩。只是一味的索取,而不想付出,在校在家都不尽自己应尽的责任,错误的认为人生就玩乐,只有尽情玩乐人生才有意义。过分贪图玩乐,责任感的缺失,学业的失败,导致他们对人生的意义和责任的认识变更错位,变得虚无飘渺,甚至暗然失色。责任的缺失,导致他们的在学生期间空虚、碌碌无为,只能用游戏抽烟,所谓的早恋,来安慰自己的空虚的心灵,打好大好的青春时光,使美好的学生时代失去应有的光彩。

他们这种学习态度的不仅是没学到知识,而是对自我认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错误定位。这种对责任感的错误的认识,不仅对学习阶段不利,更对整个人生都不利,缺少自信心,没有成就感,这样的读书状态,导致自信心的缺失,甚至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变得不自信、自卑,也又如何体会学心读书的快乐,以及生命的意义呢?长大了、工作了、有家庭了,也可能因没有责任心而不能很好的工作,很好的家庭生活,收获失败的人生,而否定生命的价值。

所以,我认为,对学生很有必要加强责任意识,责任感的教育,以及生命意义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明白:责任是每人必须承担的,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宝贵的,而责任伴随我们的人生,只不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承担的责任不同;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的责任也不同罢了。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提升能力,责任感觉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篇11

这本书针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深刻地剖析了在工作中“责任胜于能力”的行为准则,是一本鼓励人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走向成功的难得的好书。

在这本书中,对责任做了非常精辟的阐释,责任首先是一种使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使命。事实上,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首先会失去社会对他的认可,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甚至失去自身的立命之本。

工作意味着责任。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就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反之,不能承担起自己责任的人,就会懈怠自己的责任,就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别人带来生命的威胁。以我们供电企业来讲,从安全生产到市场营销,安全生产每一个小局部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才保证了大电网的安全运行;每一个用电户几十元电费的准时收缴,才构成电费结零的基础。供电企业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需要高学历、高能力,但所有的专业都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每个人,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进而增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赖,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更是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是为自己做的。

责任胜于能力。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一个员工能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所在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事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

责任体现忠诚。忠诚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是一种对职业的忠诚,是对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一旦养成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感,我们即使面对逆境,也会鼓足勇气;面对诱惑,也会不为所动。会克服艰难险阻,执著勇敢,发挥潜能,奔向成功并乐在其中。是企业养育了我们,是企业给了我们成长的空间,是企业给了我们成功的机遇。当我们对企业怀感恩之心,对企业的忠诚将变成自觉的行动。对企业、职业的忠诚,也将唤醒我们的责任感、自信心,激发人格的力量。我们会因为要担负的责任而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会调动起所有的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篇12

【关键词】责任 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内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所强调的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实生活中的责任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厘清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将会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把握当前一些负面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责任的内涵

责任的内涵相当丰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责任有这样两层涵义:一为“份内应做的事”;二为“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①由此可见,责任属于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关系。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即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这就要求人在社会活动中,在考虑自身物质精神需要的满足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集体、他人的物质精神需要的满足。对人而言,责任不是先天产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责任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产生的。

生活实践是责任产生的前提。生活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正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才结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离开了实践,这些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职责。要想使人类的实践活动能够正常完成,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个人就必须各司其职。在实践活动中,人的生理机能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人的意识水平不断得以提高,这种意识水平的提高要求实践者自身以及实践对象的权利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得到保障和维护,以此来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规则会使人意识到自身责任的存在,责任也就随之产生。因此,生活实践是责任产生的前提。

社会关系的存在是责任产生的客观基础。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③这里的使命和任务就是指人们所肩负的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个体的人无论是否意识到自身的责任,责任都是现实地存在的,并且它是由于个体自身的需要以及个体与世界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而人的需要则是通过社会得到满足的,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社会活动中得到他人(社会)的认可才能够获得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即人的需要也是通过社会关系得以实现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社会关系的存在是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提,即社会关系的存在是责任产生的客观基础。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责任产生的主观条件。自我意识是生命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之一。原始社会的个体并没有自我的概念。但是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这时人们开始意识到自我与非我的区别和联系,才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会使人意识到集体中自我和他人的利益关系,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自我和他人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调解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愿望,这时,责任便随之产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自我意识也不断发展,责任也就会随之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因此,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责任产生的主观条件。

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责任感则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在调整人与人类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体现着个体的人格品质和心理倾向。责任感包括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它是知、情、意、行的一个有机统一体,只有将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以责任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出责任主体的责任感,否则,责任主体的责任感是无从体现的。

责任是人的责任,它可以划分为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相应地,责任感也就可以划分为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自我责任感是个体对自身的一种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是个体对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一种认知。从狭义上来说,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我之外的他人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责任感;从广义上来说,社会责任感则是指对包括个体自我在内的以及对他人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感。本文认为应该从广义角度定义社会责任感。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个体自身本来就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一个不具有自我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个人只有具备自我责任感才有可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更加符合社会的要求,进而逐步地表现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④由此可知,广义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应当包括自我责任感,还应当包括对自然的责任感。除此以外,由于集体和社会都是由个人构成的,因此,应当将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合并为广义的对他人的责任感。而家庭是一个特殊的集体,是由与个体有血缘或姻缘关系的个人构成的集合,不同于广义的“他人”,应将其单独设为对家庭的责任感。总之,社会责任感是责任感的最高形态,它主要由对自我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对他人的责任感、对自然的责任感等四部分构成。

对自我的责任感。对自我的责任感是指个体在处理自我身心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体现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责任感是个体能够正确评价自己,明确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以及实现人生目标的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身体健康,情绪稳定,能够自我愉悦,对待社会事物和现象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能够客观辩证地待人处事,并能够勇于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敢于担当的一种心理体验。自我责任感是个体社会责任感的核心。个体自我责任感状况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对家庭责任感、对他人责任感以及对自然责任感的状况。

对家庭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是指个体在处理个人和家庭成员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体现着个体在对待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者姻缘关系的亲属的一种责任心理。包括对待家庭长辈时所具有的赡养扶助,并使之精神愉悦的责任意识;对待夫妻关系的另一方时所具有的福祸与共,不离不弃的责任意识;对待子女等晚辈时所具有的抚养监护,教育引导的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感是在自我责任感的基础上建立的,只有在对自己家人负责任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能推己及人,承担起对他人的责任。

对他人的责任感。对他人的责任感是指个体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体现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国家、社会的一种责任品质和心理倾向。对他人的责任感中的“他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个体的人,也包括个体所处的集体、国家以及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指个体在与朋友、同事以及其他社会人员交往时能够正确地对待冲突与矛盾,认识到个人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生存事实,进而能够用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交往原则进行交流、沟通的责任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是指个体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以集体利益为重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兼顾个人利益,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承担起对国家的守护疆土、维护稳定、改革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意识和行为。

对自然的责任感。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同时更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自然应该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对自然的责任感是指个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体现着个体对与人类同处于一个星球上的其他生命体的一种责任品质和心理倾向。对自然的责任感要求个体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怀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能够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具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能够善待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体,节约使用自然界给予我们的物质资源,自觉践行节约低碳的生活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作者分别为齐齐哈尔大学学院副教授、硕、导,齐齐哈尔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副研究员;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YJC710055)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74页。

②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5页,第158页。

篇13

那么,现实世界中的小学生的责任心如何呢?当下,学校中的小学生十之八九是独生子女,四二一的家庭中六个人围着一个小皇帝、小公主打转转,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许多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大人越俎代庖了,衣服有人帮着穿,鞋带有大人负责,甚至在学校里的值日、打扫卫生之类都成了别人的事情,一来二去孩子形成了这些事就应该是大人做的不良心态,责任感自然就没有了,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也给孩子带来一些不良影响。见义勇为者救起被汽车撞伤的老人却被诬陷肇事者而含冤,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个案让家长也走极端了,产生的后果是大人往往告诫孩子少管或者干脆不管闲事,逐渐的孩子的责任感也随之淡化了。在学校教育中,有时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社会服务,个别的家长认为这么做会影响孩子学习。在这些家长心目中,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天下太平,什么素质、社会体验、社会责任统统可以弃之不顾,何谈加强孩子责任意识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纠纷使得孩子责任感教育停滞了,在民间自古就有宁打人命、不打干证,孩子们之间小磕小碰在所难免,个别家长不依不饶时有的孩子出面作证,结果这个作证的孩子就遭殃了,另一方家长骂骂咧咧、说三道四,造成再遇到这样的事就闭紧嘴巴,责任意识能培养了吗?还有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学生到老师处告状,有些个别教师简单粗暴,由于教师没有责任感带来孩子责任意识缺失。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呢?

一、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责任意识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变得很有责任感的。”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直接向学生讲明白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责任意识。老师必须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有责任感,要树立什么样的责任意识。让学生知道所以然。在班级内召开主题会议、利用思想品德课、晨会课、班队会课等等进行教育。通过直接的正面说教,在学生头脑中打上烙印,再通过榜样引导,加深理解,榜样事迹对学生产生感染,配合各种活动打下基础。尤其是要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内容,做好抓强挖透,完成三维目标。

二、环境熏染培育学生责任感

古诗有云:润物细无声。在孩子的周围,一些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例如,孩子的父母做事情守信用、负责任,久而久之,孩子也会随着父母讲诚信、守诺言,在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做教师的敢于担当责任,敢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在学校里,学生周围的领导、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通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润物细无声,身教胜于言教。

三、通过抓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责任感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及卫生意识、安全意识等,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实,学生的责任感是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逐渐形成的。小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段,很多良好习惯、道德品质要在这一时期形成,所以必须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中,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注重正面引导。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强化小学生辨别善恶、美丑和是非能力的培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生,把八荣八耻编写成歌曲在校园内传唱,编写成儿歌让学生传诵,召开故事会、开展演讲等,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

四、学校—家庭—社区三角互动,增强学生责任感

孩子在家长督促与引导下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整理书包等,学会关心父母,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对学生教育离不开家长和全社会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形成对学生作用的效应场。学校要加强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此项教育的认识,知道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对孩子教育的紧迫感。在家长学校教学中,要帮助家长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方法,组织家长之间交流心得,提高教育能力。

五、通过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培养学生责任感

学生在学校的活动都是在学校有序的管理中进行的,学校管理精细化,形成浓厚的科学管理氛围,必定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形成,此所谓管理育人。

篇14

通过对教育核心价值的思考,北京市三十五中提出“五有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五证教育”的育人模式。“五有”即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正义感与责任心、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凡是三十五中学生毕业时都要争取拿到五种证书,即毕业证书、志愿服务证书、诚信证书、体育技能证书和个人才艺证书。

其中,我们特别强调责任感教育。责任感是德育的灵魂。人有了责任感,才能感到价值,才能勇于担当,才能走向卓越。但责任感不应是一种外在的、被动的责任,更应是一种内化了的情感、主动的追求。三十五中提出了“自主管理,主动发展;自主选择,个性发展;自主体验,自我超越”的学生教育方针,引领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实现知、情、意、行的融合。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当代学生倾向于自我中心,亟需补充这种对生命的关爱与对社会的责任。学校提倡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志愿服务活动,在自我体验中建立个体与他人、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树立“为他”的责任感。今年,高一学生开展“泰山・三孔”文化遗产考察,国际部师生到贵州丹寨支教,初一年级学生赴内蒙植树,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通过实践体验学会担当。

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为目标,学校每个年级都设有独立的学生自管会,开展各项自主管理活动,直接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我们每月举行一次“与校长共进午餐”活动,由学生自愿报名,将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想法和建议提交给各年级选出的教育小参事,通过审核后与校领导同桌共餐、共商校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的集体责任感增强了,更加积极地关注学校的各项建设和活动。

三十五中是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第一家团体会员单位。学生们在更大的平台上服务社会,帮助遭受特大暴雨的学校重建,春运期间在火车站提供志愿服务,为周边孤寡老人送温暖等等,服务社会、服务他人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时尚”。如今,学生经常自主开展义卖、义演活动,用行动为他人、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