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土木工程;知识点;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体系;积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92-02
卓越土木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提出,要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理解知识的认识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手段,梳理课程内和课程间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积件设计思想加强网络课程教育平台、三维实训教学平台构建和实习基地建设,推动课程群优化与教学资源开发,有利于推动立体化教学研究与改革。
一、专业知识体系与积件化设计思想
课程知识的教学过程可分解成知识点单元的过渡和复合进程,这种过渡在时间维度上是单向的,在知识体系的结构空间上是纵横交错的。课程间知识点存在交叉和关联,利用知识点关联和逻辑关系在课程间建立思维和实践上的联系,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可使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更加完善、流畅,对专业课的理解更趋本质化。积件是根据教学需要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工作平台[1]。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积件资料库、资源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等。积件化的学习平台借助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以积件作为起点,通过导航关系组成千变万化的学习路径。积件设计思想就是将课程知识内容分解成许多标准知识点(积件,相当于玩具积木),成为教学资源库的组成部分。一个标准积件就是一个标准知识点,是同时包含知识呈现方式、学习练习及相关知识链的完整教学单元。将标准知识点按积件方式设计,以一定的顺序连接,就成为课程,遵从一定规则组合就形成课程体系。将这些知识点以积件方式组合成一系列课程,或通过知识点之间的网状关系来学习专业体系,可摆脱单一课程或具体教材的限制。
二、土木工程课程体系整合构想与教学设计
1.重视知识点的归类与逻辑关系融合。研究专业课程和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联系,根据其类型、性质和特征进行总结归类,把握知识点乃至知识链的构成,进而指导教学设计,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李国强等[2]考虑知识类型提出了结构工程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包括结构分析、荷载与结构设计准则、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工程设计、结构试验与测试、结构工程施工。按模块分类整合可达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目的,又能构成较宽的结构设计知识平台。把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探索课程体系中知识点的逻辑关联,完整地把握课程的研究方法,不断进行小范围的知识贯通、融合和相互渗透,可有效引导学生理清课程体系中理论间的脉络,理解课程和专业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如可以所在教学楼为钢筋混凝土刚架结构引入刚架、排架和桁架的概念,门窗过梁可简化成简支梁等为例引入,钢屋架的焊接、木屋架的榫接以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屋架,当弯矩和剪力较小时,常简化为光滑圆柱铰,杆件简化为链杆,屋架则抽象为理想桁架。这也正是不同课程间知识点的关联和逻辑关系。利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课程内容链接,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认识知识体系架构。创新思维教育过程中,通过知识点的联系更可发现思维的创新点。
2.构建以知识点为主线的教学资源。基于积件设计思想进行课程体系融合设计,要在教学资源(课件、网络)建设过程中站在专业角度而不是课程角度,确定知识点的各种特性和关联关系,合理分解和规划知识点,并按照对专业体系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来构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土木工程施工模块教学过程中,在施工问题讲解中多引入结构设计思想和力学概念,可让面向施工企业去向的学生同样感觉到力学和专业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重要性。而围绕多次超静定框架体系的求解、无剪力分配法、塑性铰等力学专题,可以看成是涉及多门课程关联的知识点重组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以标准知识点为单元,按积件方式建立积件库,教师仍可按自己的教学安排组织和生成有个人特色的课件。每个知识点反映典型的相关内容,各个知识点相对独立,并对不同课程具有通用性。
3.深化课程知识链的关联与重组。同一个知识点可具有不同的存在状态,既可进一步细分,又可被包含在一个容量更大的知识点中。力学类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有重要关联和衔接关系,如“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原理”和“钢结构”等课程都涉及材料力学性能,“钢结构”和“材料力学”课程都涉及截面几何性质部分,“基础力学”课程中连接件计算、压杆稳定计算等专业内容“钢结构”课程仍有涉及,结构动力计算部分是后续“工程结构抗震”课程教学的重要铺垫。教学上应避免内容重复讲授或知识点的缺位,更应基于积件思想注重知识再现、重组和深化。现在诸如三峡大学求索学堂等网络学习平台都是以知识点为中心来组织网络课程素材的。一个知识点除呈现其文字材料外,还能呈现该知识点与前驱和后继知识点链接,学生可快速查看相关知识点以及其重要程度、要求掌握程度、帮助理解该知识点的例题和多媒体课件(可包含动画、视频、音频等)。深入研究课程群间知识点的联系,进行课程的整合和关联知识重组,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链条和知识树结构。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为资源重复利用和扩展带来极大的灵活性,为不同教师从开放的积件库中选择资源或按积件化模式共享教学资源提供便利。但目前网络课程平台并不能帮助专业教师实现课程间的关联和重组。目前一些针对建筑工程专业实训课程开发的商业仿真软件,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多渠道多方法地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基于具体建筑工程仿真,在理论课程和实习实践、在校学习和毕业工作间搭设互通立交桥梁,更可以具体工程为背景,以建筑施工为主线,串联土木工程材料、地基与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等多门主干课程的诸多知识点,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关联与重组提供教学新思路。
4.建立以积件设计思想的专业课程集成与立体化教学体系。伴随着教学艺术的发挥和教学理念的探索,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教学手段改革提供了突破口。教学媒体从视听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演变过程,标志着人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传统课件固化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知识的呈现方式,素材数据的重复利用率和数据共享率不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较低。以知识点的表示、管理和利用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是今后数字化教学的主要方向。基于知识点关联的土木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其实就是积件化的设计思想和网状的结构,这需要有网状的教学软件与其相适应。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导出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基于积件设计思想的课程体系改革,可促进课程体系的融合和优化和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5.探索积件设计的微型学习策略。按照积件设计思想建设开放式教学资源平台,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基于课程知识点关联和积件设计思想来设计实用、短小、微型的标准知识点进行课程内容组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再到创新提高的学习资源设计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便于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利用基于知识点关联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具有人机交互性、学习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教学平台导学功能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知识点逻辑关系和基于知识点的结构链接,学生可以确定自己学习顺序和掌握情况,二是对知识点关联度密切的前驱专业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6.核心知识点与实时实习模式。基于积件设计思想的课程整合同样可适用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可按知识点进行学习和跟踪考核,以学习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实施以核心知识点为主的弹性小学分制和实时实习模式[3]。通过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完善实习指导手册,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训课程、求索学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以工程照片、视频资料为主的实习资料库和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生全阶段不间断地进行实践教学,实现与理论教学全过程同步的“实习”,实现理论课程(课本)―电子视听和仿真资源(视频、软件)―工地实践(实物)三者的有机互联,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和反复交替过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无缝实时衔接,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系统化、完整化,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改革。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在保证课程体系连贯性和知识教育循序渐进基础上,基于以知识点逻辑关系为基线的积件化设计思想,进行网络课程教育平台构建和知识点库建设的专业教学资源开发,推动课程整合和知识融合优化,建立立体化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杨现民.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60-6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政理论课;功能视角;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12-02
党的十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初步凝练成“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要求、新部署。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主阵地,因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建设,就必须在新的起点上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政理论课的功能性解读
从系统论来看,功能是相对于结构而言。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从灵魂、主题、精髓、基础四个层次揭示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架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则是通过其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其功能主要包括:引领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等。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不仅要“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具体作用,更要解读其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昭示、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建立的功能”[1]。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性解读就是着眼于育人实践的思考,致力于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及其功能实现途径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具有普及传播、教育引导、理论建构和价值实践等功能”[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载体的各项功能。
党的十报告以为指导,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其精神是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其理论和思想成为思政理论课的崭新内容。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将思政理论课变成十精神学习的课堂、传播的阵地,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的良性互动。
总之,从功能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以功能为导向,“紧紧围绕实践这个关键环节,才能实现主客体双方的价值,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又促进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
二、基于功能视角的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
近年来,话语权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学术话语”、“政治话语”、“生活话语”、“网络话语”、“意识形态话语”等等新颖说法。“话语是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语言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形式,一套话语体系往往由多种要素构成”[4]。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其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意识形态话语或政治话语,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因此,如何将意识形态话语或政治话语生活化、实践化,并在与网络话语碰撞中实现主流价值导向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导致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原因之一就是思政理论课师生主体话语权的缺失:思政理论课教师是党和政府在高校的代言人,学生在此强势话语体系下往往处于“失语”之势。因此,实现话语体系转换,增强新语境下话语双方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政理论课的功能发挥。
其实,我们常说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实质上就是话语体系的转换。有效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的转换,离不开思政理论课功能的发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具有一致性”,而且在“基本功能上具有一致性”[5],这就为话语转换,有效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提供了内在的依据。
(一)发挥课程文化普及传播功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关键词:校企合作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教学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对培养高职生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今后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课程通常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分为两个学期进行讲授,一般每学期48学时,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一定课时的实践学时,但总的来说,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然而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内容枯燥无味,教学过程大都在教室内完成,这都要求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教学,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向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模式发展,学校与企业共同办学不仅能接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思政课开辟了一个实践教学的场所,这样可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校企合作的意义
2.1 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办学,资源共享,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共同编写特色教材。使得学生能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企业中进行实践,做到“零距离”对接,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有效办学机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操作相结合,是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企业一线能工巧匠或有丰富经验老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执行能力等,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当前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开设专业,制定课程,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解决传统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与就业之间的脱节,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的对接;同时利用校企合作,可以组织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赢。
2.3 各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形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推动教师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4 企业参与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建设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更加普遍。同时,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指导机构,创新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增强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推动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
2.5 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带入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用人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创新学生的培养模式。
3 高职“思政课”教学与校企合作的探索
“校企合作”是将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对接的一条“直通专列”,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职场氛围,树立职业道德,培养竞争、合作的团队意识,把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工作中,从中获取企业经验和能力,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如何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3.1 校企合作可以提供“思政课”真实的实践教学职业场景,通过合作教育,对有实际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保证,同时,校企之间的合作,可以使高职“思政课”在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思政课”教
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以提高,利于队伍建设和发展。
3.2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校企合作的作用下,能提高高职学生职场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做到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对接。因此,各高职院校的社科部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安排,将社科部的“思政课”与学院内党务、行政、团委、辅导员等相关部门的思想政治理论人员整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将校内实习与校外社会实践相融合;将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结合当前时期的社会思想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思辨、应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3.3 “思政课”教师带着思想政治工作课题与专业教师一同带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真实的社会、教育、工作环境收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职业认知,撰写论文与调研报告,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3.4 注重过程,改革考核办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将对学生的考核融入过程,注重实践,以综合考核的方式给学生判定成绩,实行“过程+实践论文”的考核方式,过程以课堂考核、平时表现为主,实践论文以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将问题在实践中解决,形成文字材料,这样能起到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过程的考核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因此,思政课通过校企合作既让学生学到和掌握了知识与技能,也为祖国培养了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梁英平等.工学结合模式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4.
[2]郑晓云.准确把握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关系[J].职教论坛,2009,2.
>> 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建模式的构建 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分析与研究 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双轨制”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轨道交通乘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轨道交通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的BSC方法 轨道交通服务层级的构建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习实践体系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基地构建策略研究 在农村小学构建学校大德育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探索 高职轨道交通专业校园文化的构建与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讨 构建高校大德育体系简论 基于风险管理的轨道交通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庄然.新媒体与高校德育[J].青年与社会,2014(22)
[3]方明.我之学校观.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董自舜.关于中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J].职业,2010(3)
【基金项目】2015年度柳州市德育研究工作专项立项课题“基于轨道交通类专业特色的德育研究与实践”(2015SC004)
关键词:人才培养 高职 人文素质 课程设置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立德树人提出新的要求下,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 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首批示范性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及课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如何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既要注重职业人的培养,又要注重社会人的培育;既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又要注重人文素质素养的提升等等方面做了有效探索。
一、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1.构建职业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以“职业为导向”为建设原则,构建“三四五三三”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三四五三三”制即:“三维素养培育、四类课程设置、五种能力融合、三方平台建设、三年学习贯通”。以培育“职业精神、职业心念、职业人格”三维素养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出发点,对应设置人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人文艺术修养课程、人文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就业与创业教育4类课程(群)模块。以融合“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人文思维与科技思维、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人文道德与职业规范、人文精神与创新创业”为设计理念,对应设置“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陶与自主学习、内化修为与开放学习”3方实践平台,人文教育课程开设将贯通学生3年学习全过程,确保不断线、不掉链。
2.设置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以“知行合一”为建设原则,跨学科交叉、跨课程知识线索整合设制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人文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共通,共同构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内容。
3.建立职责清晰的人文教育课程构架。以“分类管理”为建设原则,构建以“设计、运行、服务”为职责任务的人文教育课程组织新架构。以“设计、开发、营销、监控、培训”为职责任务,人文社会科学部编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程讲义(教材)、学生选课指南、教师教学指导手册、课程教学实践指导书等教学文件,进行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资源库建设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组织、管理、实施、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文教育课程的选课排课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实践教学管理、学生成绩评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协作、参与、承担、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学校各相关教辅部门负责课程体系评估、组织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及学术讲座等教学任务。
4.建设进退有序的人文教育课程机制。按照“确保精品”的课程建设原则,首先,构建校校合作、行校合作、校院合作、团队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最大范围地利用整合区内外人文教育界优质机构的优质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构建高效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资源收集、开发、整理平台。其次,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评价机制及课程的末位淘汰机制。在人文教育课程必修课程中,每学年淘汰更新20%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题内容;人文教育选修课程实行双“淘汰”制,每学年淘汰选修人数不足20%的课程模块(群)及课程,每年淘汰更新20%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题内容。
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2项国家级及区级教学成果奖成果、2门区级思政精品课程及其他适用人文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优秀成果.
1.系统设计、整体解决
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综合考虑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学习认知特点、课程特色及课程资源再建设、再开发等各方面的因素、又需要提供师资配备、教学设施保障,并不是将现有的人文教育课程优质资源的简单叠加。同时遵循边建边用的原则,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各类课程资源。
2.把握共性、体现个性
在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不仅要针对专业教育及岗位素质要求,建设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同时还需要重视形教育课程建设的特色特点,并要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课程框架设置中注重课程资源的层次性、多元性,努力营造宽松开放、灵活自如、简便并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不断丰富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3.逐步完善、持续更新
人文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理念繁杂、内容庞大,需要跟踪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与先进做法,不断完善学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建设机制。因此,学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滚动发展、不断充实的动态过程。
三、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内容
1.课程开发
对应课程模块(群)组建相应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专业教学团队,同时在全校的范围开展人文选修课程设置相关问题调研,以此确定人文选修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限时完成课程开展工作,计划在2013年春学期完成全部必修课程开发,计划在2013年春学期前至少完选修课程6门课程的开发工作,2015年秋学期前完成全部人文选修40门课程的开发工作。
2.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内容。一是课程调研报告;二是课程教学大纲;三是学生选课指南;四是实践教学指南;五是教学任务指南;六是教学资源指南;七是课程教学任务书;八是课程评价.
3.教材建设
对于人文教育必修课程,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使用指定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指定教材内容,并把呆板枯燥的教材语言转化为鲜活富有感染力的实践教学语言,实现教材课程体系向教材教学体系转化。对于人文教育选修课程教材分三个阶段建设:一是临时选用阶段。即选用国内优秀人文教育课程教材;二是校本教材编制阶段。即编制校本讲义、校本人文教育课程教材;三是正式教材出版阶段。即在校本教材建设成为校级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建设成为公开出版正式人文教育课程教材。
4.网站建设
根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建立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程基本情况、教学情况、学术研究、人员构成、师资队伍情况、教改与教研、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参考资料、网络课件、使用教材、学习方法、作业习题、课程特色等相关内容建设成网络资源, 使广大学生和一线教师及其他需求者可以及时准确、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1]
5.素材建设
联合企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单位,根据教学的需求,通过收集、整理现有已成型图片、视频、音频、图书资源,引进、购买、研制新的素材资源,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素材资源库。建成后的项目包含以下四个模块:音频模块、图片模块、视频模块及图书资源模块。通过资源库可提供按素材属性划分的不同类型及需求的分类检索,为师生教与学提供服务。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人文教育一体化课程结构图
2.组织实施
2.1课程组织
按照“分类管理、分工合作”的原则组织落实课程教学。必修课程由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课程的整体设计、建设、监控、评价及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等工作,二级学院负责课程选排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教师教学评价等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教学任务指南中设定的主题内容,确定部门相应的教学任务;选修课程,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课程的整体计划、设计、建设、监控、评价等工作,二级学院负责课程选排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教师教学评价、学生成绩评定及实践教学组织工作等、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教学任务指南中设定的主题内容,确定部门相应的教学任务。
2.2课程安排
对于必修课程的安排要求与2012年秋季学期教学安排相同,在学生3年(1-6学期)学习期间全程贯通安排;对于选修课程安排:一是以自然班级为单位,由二级学院组织指导学生选修课程(以60人为限,不足40人不开班);二是选修课程安排2-5学期开设,2-3学期为正式选课时段,4学期为补选时段,5学期为补修选课时段;三是每学期选修课程分上下时段选修课程,1-9周为上时段,10-17为下时段,每时段学生限选1门课程,每周在2天时段内设置课程;四是每学期选修课程分2大课程模块、8个二级学院分2组单位,以“2×2” 交叉模式安排选修课程;五是学生3年时间需完成4门选修课程的学习任务,计8学分,128课时(理论84课时、实践44课时)。
2.3课程教学
对于必修课程,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可由一个教师承担,也可由不同教师共同承担完成;对于选修课程,课程教学任务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师分别完成。理论教学教师每学期需完成每门课程21个课时教学任务及理论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总成绩汇总录入等教学任务,实践教学教师每学期则需按照实践教学指导书内容与要求,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完成每门课程11个课时教学任务、实践教学成绩评价等教学任务,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每学期则需完成4个课时的学术讲座或对应的实践教学组织活动等教学任务。[2]
2.4成绩评定
建立以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人文教育课程考核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活动及学生答辩考核组成,权重分别占30%、40%、30%。理论教学考核由理论教学教师负责,以理论教学课堂纪律纪录、作业纪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等为主要考核点,要求在学期学习末一周内评定;实践教学考核由实践课堂签到纪录(学术讲座、主题班会)、学习期间有无违章违纪纪录、实践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记录或完成记录(参与学校实践活动及“五个一工程”)成效等为主要考核点,由实践教学教师在学期学习第二周内负责评定。最终由理论教学教师负责汇总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并录入教学系统。
五、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教学监控与评价
1.课程监控
由“监测机制+监测方法+反馈机制”等为要素构建人文教育课程监测反馈平台,即思政与人文社会科学部将选聘人文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专职干事1名,负责期初、期中、期末课程计划、课程运行、课程检查、课程评估与信息反馈等工作,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员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正解决,以保证课程质量,保持课程资源的持续更新等。[3]
2.课程评价
每学期,根据人文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情况,对人文教育课程进行等级评定。对于连续2个学期达不到选修总人数20%的选修课程模块及课程,确定为不合格课程模块及课程,需要课程再开发、再构建、再设置;对于连续2个学期课程考核分值处于末位的必修课程教学专题,评定为不合格课程专题,需对课程内容再整合、再构建、再设置。
3.评价运用
对于连续2个学期达不到选修总人数20%的选修课程模块及课程,确定为不合格课程模块及课程的,连续2个学期课程考核分值处于末位的必修课程、评定为不合格课程专题的,分别给予1个学期的整改开发试用期,在整改开发试用期内仍达不到考核规定的,面向全校重新聘任课程负责人。对于专业教学团队中必修课程不合格专题内容连续2个学期达到30%以上,选修课程不合格课程连续2个学期达到60%以上的,面向全校重新聘任专业负责人。
参考文献:
[1]陈映;新型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王旭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6年
[3]何祖建;走出当下人文素质教育困境的选择[N];光明日报;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