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之旅范文

非遗文化之旅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非遗文化之旅,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非遗文化之旅

篇1

关键词: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保护

一、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互动影响

(1)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身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根据各地非遗现状,将其规划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政策和资金上加以倾斜,虽然不失为一种好的保护方式,但目前存在的非遗保护资金欠缺、非遗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亟待解决。而通过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对非遗加以重视和保护,这无疑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2)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由于近似于掠夺式的不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环境仍然或多或少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有这些不合理的开发,不仅误导和扭曲了游客的文化认识,而且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以及正常的文化传承,对于千百年来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有些商家盲目地追求最大利润,一味地去迎合游客的需求,不惜以破坏这些优秀的非遗资源为代价,这些行为都进一步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

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配置。要想推动整个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形势来进行整体规划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对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州委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但是目前仍然没有专门的非遗旅游开发规划,个别非遗项目的开发并未考虑其独特性、地域性,盲目跟风,造成了资金的巨大浪费。(2)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传承问题。人是推动整个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现阶段,许多非遗传承人面临着年纪偏大,传承技艺后继无人的窘境。非遗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艺受传承人所限趋于消失,而且年轻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现代文化逐渐占据了文化主流,民族文化魅力削减。(3)非遗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且开发方式简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遗资源涵盖面较广泛。博物馆展示以及节日节庆展示是当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遗资源的主要开发形式。因为这些单一的开发利用形式,没有较好地体现出当地非遗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对游客来说是不足以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同时这对当地整个非遗保护来说也是没有借鉴意义的。

三、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建议

(1)当地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识。要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就必须加大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的认识,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抢救以及合理利用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在旅游活动的场所及旅游过程中,要着重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及对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通过深入浅出的介绍,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对非遗资源的保护意识。当地政府只要认真贯彻这一工作方法,必将达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双赢。(2)对开发模式加以创新,深度开发非遗资源。第一,当地政府要向那些知名度不高,但是文化价值较高的非遗资源政策倾斜。第二,要大力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在政府主导下,加强非遗景区与不同地域的旅游企业的合作,可以多开辟不同主题的非遗旅游专线。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非遗宣传和开发。(3)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培养机制。第一,要保护好目前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对非遗传承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加大改进力度,同时也要尊重以往的传承方式。第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每个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杨春晖.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1(4):36-38.

[2]刘建平.刘向阳区域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开发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篇2

1.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烙印,是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国家的文化,人民的智慧,时代变迁的痕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始终强调保护与传承是第一位的。那么,非遗进入旅游文化产业,就会与市场对接,市场杠杆作用下的非遗与旅游,将会彼此选择。旅游文化产业中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甄别和筛选,选择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部分,再针对其特别进行保护性开发,这是矛盾之一。我们在进行旅游资源判断时通常会以“三大标准”为准绳,是否有开发价值,能够对游客产生吸引;是否能为旅游企业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是否能够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文化、精神、艺术、娱乐、经济、社会等多元价值,这些价值能够满足旅游者在异时空,异文化群中找到文化体验和需求,尤其是精神内核,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所在,其艺术性、娱乐性、观赏性以及实用性拥有无限的潜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其活态化也体现了时间、空间的不同内容发生迁移,移民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价值增强了社会群体的认同,是扩大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链条。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于一体,具有开发的价值。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开发只是其存活和保护的手段之一,最终目的还是要传承。适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有机统一,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不能以经济为目的,以牺牲本真为代价,迎合旅游者毁灭性地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在不动摇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基础上,丰富其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与旅游者的多元体验需求相结合,开发特色产品,以便解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2.旅游文化产业对于非物质文化开发中主体之间的矛盾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元的特点,多样性正是其魅力所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过程中,多学科、跨领域的学术研究都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特点和属性。面对自身系统的庞杂,各领域专家要形成一股合力,但却都受到各自知识背景的限定,无法立体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鉴定和深入。另外,文化壁垒成为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阻碍。“各安各的心,各打各的牌”局面的形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难以整合,市场为主导的学者难免走进“重利益、轻保护”或者“只开发不保护”的圈子中,矛盾不断。以政府为内核,打破行业背景和知识壁垒,通过研究实践,加强各领域专家的合作,才能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

3.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在保护、传承、开发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平衡政府、开发商、传承人、旅游者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错综复杂,难度重重。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直接利益者,他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的沿袭,以个体或者承担团体的角色担当着传承的核心位置。其他利益相关者均是以传承人为核心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政府处于操控位置,操控着经济利益的发展方向、政策的制定、环境及氛围的构建等。开发商注重经济利益,以获取价值为根本目的,与传承人之间呈现的是经济关联。旅游者则是买方市场,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直接影响着开发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筛选及开发的投入和力度,是旅游产品的命脉所在。旅游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受众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传送带,也是驱动力,他们可以呼唤更多的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者当地村民也会因为旅游者的需求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认知变更,逐渐实现从文化“自发”到“自觉”的觉醒。社区、媒体、社团及专家等利益群体则因其社会责任感而对文化发展进行监督,他们将对开发商的行为进行制约,对于过度开发或者庸俗文化进行遏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资源分配、利益分割的过程实际上是彼此责任和利益承担的博弈过程,在开发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同的利益诉求直接导致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非遗自身价值与利益相关者又共同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本文借用多Agent旅游仿真系统,人工介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完成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诉求关系,建立数据模型对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激励,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保护为根本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

二、旅游文化产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精湛的艺术价值和民族创造,是文化流传的承载模式,它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凝结着历代人民的智慧。在时代背景下,要本着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开发方针,否则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于今天,就势必会带来传承中的再生产。因此,要保护就要“合理”,要“适度”,要“本真”,以“保护”为招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摧残,无疑是一种二次伤害。在选择保护路径中,要让“安心”成为主导,让历史的传统能够“安详”的传承,对其内容进行甄别,分类筛选,既保护传承,又开放发展,各得其所,各显其能。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媒介,挖掘和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整合,搭建自然与人文,人文与历史的对话,重塑“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局面。

1.旅游文化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记忆,是民族文化基因所在,这种文化是我们美好文化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维系的原动力所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区域里,尤其是以民间文化为主要依托的少数民族地区,环境的发展,条件的变迁,传承人的意识等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尽管构建生态文化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功不可没,但我们更倡导开放式的保护。通过旅游的形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无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活和发展提供了土壤。三峡民间文化是通过旅游———文化这一开发模式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试点基地,将土家族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与农耕文明相融合,以展示的方式进行传承,以原生态活化的保存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印象》系列,对湘西、桂林、丽江、西湖、海南岛、大红袍、普陀、武隆等地的民族、风情、民俗、山水传说等形式进行描述和展演,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为旅游者展示了异地的民俗风情,传承经典,以“土著人”演绎本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唤醒民族自豪感、归属感,达到“以人为本”,实现文化“自觉”。

2.旅游文化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培育了新的受众群体

文化吸引物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民族象征使游客进行参观、欣赏和游览。旅游者对于旅游的目的非常明确,希望对异地文化资源进行深入介入和了解,参与文化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文化吸引物的一部分,与旅游投资商之间有着共同的文化愿景,期望通过文化共享而实现旅游多元价值,以原始的自然表现与人文的紧密关联来传世文化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核心力量倾斜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分享,一方面增加了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吸引了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体验,在实践中得以传承。旅游者不自觉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与旅游演艺的结合,刺激了旅游者的兴趣点,吸引各地专家游客慕名而来,扩大了研究队伍,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

3.旅游文化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了保护路径

限制开发和简单开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两种极端倾向。这种做法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可能导致文化成果的自生自灭,也有可能因短视行为而造成原生态文化环境的破坏甚至衰竭。抢救式保存、博物馆保存、传习所传承、学校教育传承、民间活态化传承都与旅游文化产业有着契合点,以挖掘、吸引、传承、习作、赛事、生态保护区等方式融合旅游,扩充文化旅游的内涵和形式。与此同时,民俗旅游的开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产业结合的又一途径。

4.旅游文化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了融资渠道

这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国家和地方在文化保护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微小,出现投入不足、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融资方式的多元化直接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效率与效力。旅游文化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拓宽了融资渠道。二者对立的关系不成立。单纯地把旅游文化产业与破坏划等,是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偏见。经济驱动下的产业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也最大限度地希望创造经济利益和价值,这并不是旅游文化产业自身的错误所在。以生态为前提,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保护为目的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优势,促进文化和产业的双赢发展。以云南西双版纳和丽江的收入80%以上来自旅游业,也使纳西文化、丽江文化从山寨走出来,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5.旅游文化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唤醒了“自觉”意识

篇3

关键词: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都在积极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场讨论中旅游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旅游开发能够继续保持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单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部分陈列在博物馆供人欣赏并不能感受到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适当的旅游开发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得到延续,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表演艺术类、传统技艺类、仪式习俗类、语言和口头文字类、知识实践类等五类。它具备五个基本特征。一是非物质性,即没有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二是“活态”性,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三是民众性,产生于民间,也主要在民间流布;四是地域性,是一定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产物,也只有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传衍,带有深深的民族和地域烙印;五是脆弱性,在全球化、现代化及经济一体化的挤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危险境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珍贵的文化内涵,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旅游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旅游者靠文化去与自然景观交流,与人文景观对话,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乏味的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不但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者与旅游资源的交流,也能更好地提升旅游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传说、口头传统、民间歌舞、地方戏曲、民俗节庆还有传统手工艺品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这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人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

民族民间文化是旅游产业开发的关键生长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比物质类遗产更为珍贵,因而受到旅游者普遍欢迎,能够为旅游经营者、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和经济效益。为了发展旅游,为了拉动经济,或多或少都会促使各级政府以及旅游经营者们自觉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将促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存得到宣传、交流、创新,能够扩大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旅游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这些文化遗产引入到旅游开发中,不仅成了弘扬和传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培育和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如南京夫子庙秦淮观光带,把绮丽的秦淮风光和独特的秦淮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大批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而且众多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加入研究行列。

(四)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其文化、经济与社会价值。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旅游开发而成为旅游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便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其次,通过产品交换,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被社会所了解和欣赏,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提升,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与问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一方面,旅游开发模式日益多样化。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的主题式旅游开发模式、实地村落式开发模式,模拟景观式开发,到90年代中期流行的节庆式旅游开发模式、公园式开发模式,旅游开发模式日益丰富。近来又出现了实景舞台式旅游开发模式、情景体验式旅游开发模式等等,大大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理论。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类型日益多样化。目前我国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以民俗旅游为主,民俗旅游的开发呈现出产品深度日益加大、产品类型日益细化的特点。 3.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 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一是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缺乏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方法、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科学系统开发实践理论。二是开发广度与深度有待加强。2006年全国审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18项,多达10个门类,而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仅仅集中于民俗旅游活动,而别具特色、充满奇趣、富有审美、科学文化价值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成为民俗旅游的点缀,并没有深入挖掘其旅游价值,对其进行开发。三是品牌意识有待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产品,与其它物质产品的经营一样需要上档次的市场运作,需要有“商业包装”,需要树立品牌,打造成旅游精品,这一切尚需要从深处挖掘,进行创新。四是保护性开发意识薄弱。

四、结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文化标准化、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处于濒危状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于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适度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便成为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参考文献:

[1]肖颖.试谈古都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及保护[J].知音励志.2015(17).

篇4

一、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体现了我国居民从单纯的物质享受转变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在文化旅游产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特色,通过文化旅游可以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同时也能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反过来可以大大的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实文化旅游的内容,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的丰富

文化旅游注重对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的欣赏和学习,其主要作用在于满足我国居民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传统的节日、地方的风俗习惯、少数名族特殊文化礼仪等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这些财富的存在,可以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存在,提升了地方旅游产业的等级,由传统的旅游转向文化旅游,由传统的物质享受转变为精神教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丰富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文旅游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由于之前的内容单一或者是地方特色限制,往往形成的规模比较小,居民对于文化旅游的范围受到比较大的限制,精神层面的享受也比较单一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可以延长文化旅游路线,扩大文化旅游的范围。例如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红色旅游的结合,将革命老区串联在一起,让居民可以在旅游之中感受党从创立到发展再到建国的奋斗历程,体会新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增强了我国居民对于我党以及我国未来的信心。这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撑下的文化旅游规模的扩大,其现实教育意义远远的超出了经济效益,在我国现阶段对于文化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可以长久发展,保持兴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改变了原有文化旅游的意义

原有文化旅游主要是感受地方著名文化的特色,实地的去接受相关文化的教育,丰富自己的视野。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文化旅游意义也变得多样化。少数名族特殊习惯和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我国多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我国民族之间紧密的联系;节日等非物质文化保护可以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工艺技术的保护可以传承我国传统艺术,展现我国先辈的超人智慧。

二、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实践

由文章的分析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规模以及意义等方面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显而易见。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工作在于保护工作的实践,只有将工作做到位,才能切实的保护这些财富,提升我国文化旅游的档次。

(一)以文化旅游保障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进行

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持久而且代价比较高的工作,除了简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探索、保护工作,还有很多复杂的细节层面的工作需要做到位。很多地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而相反,我国也可以利用文化产业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旅游来宣传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国居民甚至是国外居民来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以及传承。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能单靠政府官方的力量进行保护,地方文化产业集团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部分的资金支持,比如一些博物馆或者纪念馆的建设,或者是对于某些传统工艺产业提供支持等,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去。

(二)改变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功能,提升社会效益在其中的地位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在于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方部分产业可以改变传统的功能,而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对于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以及保护。而其中缺失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文化旅游带动的住宿、餐饮等服务产业的发展来弥补。

(三)注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倒退

文化旅游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地方的开放以及自然人的流动,这期间由于种种不文明行为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可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进反退。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要特别注意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加强检查的力度,保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

篇5

【关键词】非遗;生产性保护;文化旅游;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150-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的发展,都是近年来新兴的发展趋势。前者是文化旅游灵魂,后者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的重要载体。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质并有效渗透到旅游全过程,使旅游者通过文化差异体验获得精神享受的旅游业态。本文立足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我国主要是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演变而来,主要分为十个类别。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称谓一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旅游中的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主要表现。

(一)合理利用需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日本文部省规定,小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观看能剧一次,日本官员均以能剧、歌舞伎、狂言等传统艺术招待外宾,多数乡村设有自己的民俗博物馆。在我国四川茂县羌寨绣庄中国羌绣(云云鞋)夺得全国旅游商品金奖,北川羌族民俗一条街、特色产品一条街,绵阳的《大北川》、阿坝的《羌魂》等都离不开地方政府支持。要发挥各级民间艺术协会桥梁作用,区分不同情况、分步组织实施、分级开展工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有所侧重。政府、社会、企业、艺人几方面进行努力,既是一条发展路子,也是一种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在发展文化旅游中积极有效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合理利用需要社会提倡与民众消费

从根本意义上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水平高低,是每个社会成员关心所在。只要中国人还保留过年贴门神、贴窗花的习俗,就自然能留住木板年画、民间剪纸,至于门神什么样,门神是谁,剪纸的内容是不是原来那样,则可既保留传统又有所创新。但如果中国人都去过情人节、圣诞节,没有了我们自己的民俗节日,与之相关联的节日文化无所归依,又何谈利用传承?《云南映象》中的舞蹈元素,甚至70%的舞蹈演员都来自于田间地头,对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合理利用需要正确认识选择发展路径

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利用,实际上加大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一体的。利用,不能丢掉文化赖以生存的根基妄言,既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又要服务于当代。传承,需要更好地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保持时代生命力。内涵与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是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如都江堰清明放水节、自贡彩灯技艺、羌笛演奏、蜀锦、蜀绣、绵竹年画、吉祥面具、川北大木偶、阆中王皮影、泸州油纸伞、甘孜唐卡画、乐山蝴蝶翅画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进一步受到旅游青睐,在文化旅游中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陈出新,融入文化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实有效的路径之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优势

旅游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过程实际上蕴含大量非物质文化资源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溯源到原始先民的文化创造,如原始乐舞、口头歌谣、工艺技能、图腾崇拜等,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核心

文化在旅游业的定位和融入直接关系到旅游的可持续性品位,在文化旅游中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使文化旅游黯然失色。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旅游品质档次,增强旅游吸引力方面,一直发挥着隐性的核心作用。国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09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相关市州推出了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少数民族艺术节、观音故里旅游节,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早在2004年的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就推出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节等40项民族文化活动,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而东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成就了丽江文化旅游品牌,旅游又反过来为其提供了实现价值的有效载体。文化旅游,门票不应是收入的唯一或主要,应该在更多的文化旅游系列产品上下功夫。

(二)现代人垂青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准、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旅游者回归感受领悟到不同民族不同时期“活的”历史与精神家园。丽江古镇的雪山风景、小桥流水、民居建筑是与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等非物质文化要素的整体表现的,迎合了当今都市对于回归自然、体验民俗、休闲度假、文化交流、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需求,吸引着不同人群一次又一次的留念往返。据统计分析,以文物古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游览为目的海外旅游者,占来华游客的绝大多数。以其1700多座古建寺庙、壁画、唐卡画、岩画、碑铭石刻等藏传佛文化景观和独特优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强烈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三)旅游消费将追求高品味文化

旅游初期是以游山玩水为主旨的出行,中国人叫旅游,韩国人称观光,德国人谓交往。无论叫什么,关注目光首先是投向确切的景区景点,但消费的是文化独特性。纵贯古今只有自然山水与独特人文结合,山水才有灵性。正是基于此,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传统影响力,自然山水恒定,非物质文化则可随着时代社会需求创新变化。如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年画、羌绣等在形式与内容上传承与变化就是例证。

(四)非物资文化资源的四川特征

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强调在促进非物资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要清楚看到四川与非物资文化遗产相关的资源十分丰富。有的虽然眼下没有进入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但同样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这就需要我们整体把握、轻重缓急、稳步推进、合理利用。从整体看,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五个特色:资源齐全、民俗多彩、区域差别、特色鲜明、遍及全省。如成都周边及川北区域的古蜀道教及三国文化;阿坝、甘孜、凉山区域的藏羌彝多民族文化;川西南、川南为区域的佛教、长寿、诗书、盐酒、恐龙、彩灯等多元文化等等。这些珍贵的非物资文化资源是进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的宝贵财富。

(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的基础上,顺势而为选择在文化生态环境保存相对完整的地区建立主题园区,成为活文化集聚区、生态博物馆、民族特色村等,已被证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利用方法。在园区内,要建立优秀民间艺术文化企业、艺术产品、艺术服务、艺术活动,形成投入运作体制和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就像四川卧龙熊猫自然保护区一样,成为研究、保护、繁殖、输出基地。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区,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坚决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与生态资源生存环境的历史风貌,对传统技艺类的可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合理利用,为对传统表演艺术类的,注重原真形态的表演编排。规划养生养老生态体验区,挖掘中医药、藏医药、易经、黄帝内经、道教、佛教、儒教典籍中的养生健康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华传统养生服务社会惠及民生。

(六)完善提升各类文化节庆活动

晟近几年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方兴未艾,如北京地坛文化庙会、自贡灯会、都江堰放水节、潍坊风筝节、沈阳秧歌节、广西民歌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九寨沟民俗风情月、汶川古羌文化节、马尔康嘉绒锅庄艺术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是主角,产生极大吸引力,对提高地方知名度,促进地区发展起到催化加速作用。如一年一度的自贡彩灯已经成为当地每年一季度拉动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而近年来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周,取得的海内外影响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次比一次好,在一系列区域常态性的节庆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可为。

(七)做好文物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

在历史遗址、名人纪念地、博物馆等文物遗产门类中,需要主动积极做好与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如在鹤鸣山、青城山、峨眉山、都江堰水利工程、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酒坊遗址、战争遗址、古盐井、恐龙化石群、乐山大佛、蜀南竹海等有形景区,融入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可以有效构成多彩多姿的文化旅游消费链。其中不可忽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品,它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旅游者大都在旅游过程中,大多愿意购买当地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品的研发,不能只是仿制复制,应将所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与现代美学观念相结合,要加强对原创知识产权保护。

(八)加大文化创意提升旅游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有效进入旅游产业,需要更好的文化创意与整合营销。这就需要重视文化创意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重视创意人才生产力,发挥文化创意社会团体机构作用。如,借助国家驻外机构、国家文化主题年、国家旅游发展年等大平台,通过文化创意,进一步展示四川多样性人文历史,在“天下四川·熊猫故乡”的旅游主题宣传中,要研究融入数千年古蜀文明多元文化的深层问题。再如,结合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周活动,通过文化创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结合,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文化旅游商品推广等。其三,面对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化创意,帮助其选择符合自身艺术规律的方式方法融入文化旅游,深入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经营、管理中去。如剪纸、石雕、泥塑等传统技艺,要与时俱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表演艺术,要传承发展,以艺术感染融入旅游演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