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普通话演讲技巧范文

普通话演讲技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普通话演讲技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普通话演讲技巧

篇1

关键词:活动; 比赛; 职场环境;

众所周知,中职生年龄多处于16―18岁期间,正是语言习惯的形成期。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受到的教育情况和家庭背景都各不相同,所以他们日常交流大多学生会运用各自的方言,这将是他们走进职场的最大障碍。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求学生在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如何在课堂上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把他们带入最有生气、最有情趣的普通话训练活动中,在这方面,我做过些许探索与实践。

一.以活动为载体活跃课堂气氛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首位。把教材内容灵活地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水平相联系,尝试把各种活动包括小游戏、绕口令等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相补充、相拓展。在多变的形式和多层结构框架的结合中,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普通话课堂。

(一)多用联想题让学生开口说话

我在普通话授课过程中除了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技巧,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开口说普通话。联想训练题给我帮了很大的忙,我经常会给一些词语让学生通过联想组织一段话,要求有比较完整的情节,讲述过程中注意普通话的发音。如:.“大漠、黄沙、白马、少侠、长剑”同学们总会编出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数字联想、形状联想等活动:“要求各组同学以阿拉伯数字0―9或依据各种形状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由该数字想到的东西。”抓住普通话课堂的特点多用联想训练,使学生主动参与,就能让学生收获快乐,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二)善用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普通话的课堂就是要学生多说多练才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有些学生又过于害羞,不敢张嘴就达不到训练效果,为了获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做普通话的小游戏是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的最好方法,我常用以下几个游戏,学生乐于参与也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猜词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台,其中一位同学解释用普通话解释词语其他组员负责猜词。这个游戏的参与度极高,同学们都能用恰当的解释来说明词语的特征,这也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我在做《普通话声母》送气音“b”“p”“t”“k”等声母的发音训练时,组织同学玩了这样一个小游戏:准备好十支蜡烛点然后放在讲台上,请同学们上台分别说出十个包含送气音的词语,能吹灭蜡烛的就算成功一个。学生都争先恐后的上台实验,体会到游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普通话的发音方法。

二.以比赛为契机加强学生训练

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省市的语言艺术方面的比赛和校园艺术节的展示活动。比赛内容包括演讲、辩论、朗诵等。我借各项比赛的东风在普通话课堂教学中也穿插了各类比赛的选拨活动,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在班级内部比赛推荐出优秀的同学为更高级别的比赛做准备。例如举行演讲比赛前我会在班级授演讲应注意的事项:站姿、体态语、眼神、感情等方面的拿捏,让每位同学都能对演讲有所了解,再采取自由报名的形式让感兴趣的同学参到比赛中来,其他同学做评委,对参赛选手加以点评,做到“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有责”。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就能更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普通话中。

三.以就业为导向创设职场环境

学好普通话很大程度上是为中职生今后走入职场做好准备的。只有拥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才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交往,商务洽谈、工作会议中都要用到普通话。为创设恰当的职场环境,在《电话交谈》这一课时我收集一些资讯公司电话调查的样表,分给各小组成员自由组合扮演受访者和访问者并结合老师课堂上讲授的电话交谈的原则和技巧进行一场“电话调查”。《学会赞美》这一课中我创设情景模拟训练:“由我来扮演顾客,你是专柜售货员。看看你能否用赞美的几种方法来巧妙的赞美我,并顺利说服我买下你的商品”。在授课的过程中创设职场环境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逐步适应职场环境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顺利过渡。

篇2

关键词:小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明确要求培养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能力,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者必须思考的话题,而口语交际、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我针对自己的从教经验总结如下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抓好普通话,养成良好的口语环境

普通话是多民族国家的主体语言形式,可以避免方言的存在带来的沟通不畅的问题,作为各种方言的共同语而存在。推广普通话也是素质教育的课题。所以,笔者认为无论我们教育者身处祖国何地,语言差异有多大,都应该引领学生学说普通话,学说标准的普通话,这样会让学生受益终身。普通话也是作为公民行为能力的基准要素。在教学中,我会将每一词每一句用普通话去进行衡量,不能因为自己的语言不标准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一次班级集体劳动中,一名同学摔了一跤,爬起来说了一句话很可笑:“这一跤卡死我了,裤子都整埋汰了!” ,“咯了盖儿!”,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及时纠正,并且在语文课上将这个事例说给同学们,并引导学生分析生活在南方的小朋友是否能领会这名同学的话,许多同学恍然大悟,原来口语每天都在说,但是往往不经意间我们就会受东北方言干扰。

二、创设演讲环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演讲不仅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协调和沟通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手段。作为演讲者要想达到演讲出色就必须思考从何说起,想好要表达的意思,阐述对事物的判断和认识,然后加以组织。演讲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学生的演讲展示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由原来的扭捏、放不开,到后来大方善谈,并且能很好的阐释主题。通过演讲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学生在演讲“我爱我的祖国”的时候,以小学生的视角阐释了“我”与祖国的联系,“我”为何爱“我”的祖国,演讲中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以及名人身上的故事。从一双双听得入神的眼睛里我读出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读出了新时代的小学生对祖国母亲的深情。

三、创设语言沟通情景,锻炼学生与人沟通的技巧

作为学科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我都会为学生创设语言沟通的情景,从而锻炼学生与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技巧。例如,“面对陌生人,如何主动搭讪”的问题,在小学一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时我请我的丈夫(当然也可以请朋友帮忙)出场跟我来到学校共同完成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并告诉他给每个学生一个评价(当然学生事前是不知道我们的关系的)。我交给学生任务,每个同学利用两分钟时间通过主动搭讪的方式,问出我丈夫的姓名、单位、来学校的目的等问题。要求自然大方,有礼貌,询问时态度真诚,要自信。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锻炼了学生与人沟通的技巧,学生身临其境与陌生人进行了聊天,增强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多数的同学聊天超过了三分钟,这说明沟通渐入佳境,也说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成功而有实效。

此外,每周的主题班会我都会放手让学生去表现自我,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编排主题小品,讲主题故事,演唱主题歌曲。从主题的选择到班会的组织,都有学生积极参与,而我只是他们的智囊团和坚强的后盾。通过主题班会不但锻炼学生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个性和才艺,“艺高人胆大”,学生们更加自信了。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项基本的技能,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广大语文教师要利用好三尺讲台和为人师的机会,潜移默化的去感染和熏陶学生领会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插上口语交际的翅膀,陪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篇3

(一)整合口语交际课程内容

1.模块一:普通话训练(10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语调相关知识进行方音辨正,规范发音。(2)知识要求: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韵母的发音要点,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知识,语流音变的一般规律;学习并灵活运用停连、轻重音、句调、语速等语调相关知识。(3)能力、素质要求:认识普通话在日常及职场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2.模块二:口语表达基础能力训练(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克服口语表达过程中心理障碍的技巧,灵活运用口语表达中的各种思维方式;掌握倾听技巧,正确应用演讲与职场交往中的态势语言。(2)知识要求:掌握态势语的动作标准及使用规则;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听懂内容、要点层次、言外之意并对错误内容进行辨正;能够在口语表达当中综合运用叙述、复述、描述、解说、评述、抒情等口语表达方式及发散思维、聚敛思维、延伸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3)能力、素质要求:提升口语交际中的思维能力及心理素质;提升态势语言运用能力及倾听技巧;提高口语表达基础能力。3.模块三:口语表达专项能力训练(10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即兴演讲快速思维技巧;掌握辩论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能够在求职面试中得体地进行自我介绍并回答相关问题。(2)知识要求:了解演讲的含义与作用、特点及类型,掌握即兴演讲技巧,能够针对某一话题进行得体的即兴演讲;了解归纳法、演绎法、类比论证法等常用论证方法,能够灵活运用适当的辩论谋略表述自己的观点,强化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了解求职与口才的关系,掌握求职面试口才技巧及注意事项。(3)能力、素质要求:提升日常生活及职场中针对不同场合快速组织构思语言,用适当方法谋略陈述解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论辩,得体自我介绍的能力与素质。4.模块四:常用交际口才训练(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拜访与接待、赞美与批评、劝慰与道歉、说服与拒绝的语言技巧。(2)知识要求:了解拜访与接待的一般程序,掌握拜访与接待的注意事项;了解赞美与批评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赞美与批评的技巧;了解劝慰与道歉的要求及基本原则,掌握劝慰与道歉的语言技巧;交接说服与拒绝的基本原则、应对方法,掌握说服与拒绝的语言技巧。(3)能力、素质要求:提高日常生活及职场中拜访与接待、赞美与批评、劝慰与道歉、说服与拒绝等常用交际能力,提升职业素养。5.模块五:服务行业口才训练(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服务行业口才的特征及技巧。(2)知识要求:了解服务行业口才的性质作用、基本特点、表达的基本要求及服务岗位员工应追求的语言素质和基本用语;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口才的特征及技巧。(3)能力、素质要求:提高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二)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叶圣陶先生认为,说话训练应该有引逗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总枢纽就是一种情境,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情境。1.在课间活动中锻炼学生口语能力。高职学院不仅培养高技能的人才,更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在丰富的课间活动中,鼓励学生们多多参与,例如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充分锻炼学生们的能力。2.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话题。教师在与学生们共同讨论话题时,应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话题,例如“,微信红包”“、暴力事件”“、尼泊尔地震”“、就业与择业”,关注当今的热点与焦点,学生们当今对热点事件或新闻了解得十分迅速。那么教师与学生们讨论感兴趣的话题时,学生会感到十分放松,并乐于参与。

(三)创设职业化的场景,强化听说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进行不同的职业化的工作场景训练,例如,商科类专业就加强商业活动中工作术语的规范化训练,航空服务专业则加强旅客服务用语及专业术语的训练。此外,还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布置职业场景后,学生可通过视频、微小品的方式进行拍摄,共同上传到公共平台,学生们利用网络可互相评价并打分,既学习了他人的长处,又能避免自己出现问题。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进行展示,并请学生互相点评,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养成正确的习惯。加强听话、说话能力,加强普通话训练,注重语音、语调、停顿、重音、断句、儿化、语气等,通过语气语调领会说话者的深层、浅层意思。强化态势语练习,增强服务用语训练强度。

(四)评价形式多样化

摒弃一张考卷定结果的方式,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互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利用教材课后可量化的评分表进行自测与他测。

(五)及时调研学习状况

篇4

如何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加强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语言现状

1.普通话陈述不标准

高职院校生源范围比较狭窄,本地学生居多,讲授普通话的学生比较少,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害怕讲普通话,担心自己蹩脚的普通话引来其他学生嘲笑,所以本地方言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

2.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在语文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呈下降的趋势。教师提问时,学生不是沉默寡言,就是低头不语,或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绕了一大圈,最终还是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说话不文明,用词不当现象经常见到。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刻不容缓。

3.习惯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量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像网络新词“酱紫”(这样子啊)、“表”(不要)等,一些旧词有了新的意思,“可爱”(可怜没人爱)、“恐龙”(丑女或是褒义词)、“天生丽质”(贬义词),这些网络语言充斥着学生的生活,有些已被学生当着书面语,在作文中使用,逐渐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

二、加强高职学生语言能力的方法

1.树立学生“说普通话”的自信心

首先,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声母、韵母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方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其次,多朗读一些文章等,培养说普通话的语感,碰到与普通话发音差别较大的字时,要有意识地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用普通话进行会话。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从而树立起讲普通话的勇气和信心。

2.培养学生“乐于说”的勇气

在口语交际中,有些学生在公共场合中不愿意讲话,有怕丢丑的心理障碍。如何让学生自己主动开口,养成语言表达能力的好习惯。教师利用工作之余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搜集一些社会热点现象,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自己分析。由于这些社会热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讨论场面非常热烈。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各抒己见,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也活跃了起来,都尽力的寻找实例、用生动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做一点评。

另外,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课前指导学生自己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作者信息、代表作品、作品特点及时代背景。通过这些资料的掌握去领悟文章思想内容。在上课时,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员都必须陈述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理解,教师这时不能参与,避免学生紧张无法表述。阐述完毕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陈述本小组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大胆说的勇气,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说”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勇气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积极开展演讲赛、辩论会、诗歌比赛等,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技巧。演讲的锻炼从小演讲开始, 如“自我介绍”,“说服别人,吃一种东西”等,题目很小也很有意思,要求每个同学都参加,为了说服别人,同学们还得在课后找资料做准备(无形中也扩大了知识面) ,还要思考说服的方式,这就是一个技巧的问题了,最后每个人在讲台上演讲,大家互相对比,启发很大,有了这次的经历后,开始正式的演讲锻炼,让同学们多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考虑怎样的语境等等, 在善于表达上可以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此外,辩论会的方法对学生也很有新意,在正式开始前, 往往首先来一次模拟辩论会(选取一次著名的辩论赛记录,由同学们分别扮演论辩双方每一角色,照本宣科) ,让同学感受气氛,感受别人的灵感、思维敏捷、知识水准。然后再选择贴切学生学习、生活的论题布置下去,一个班一次辩论会,这样涉及面广、参与者多。另外自由辩论期间规定不仅四位辩手,他们所代表的小组每个人都可参加进来,应该说辩论会比演讲的反响更为热烈,在辩论会中,同学们学会了举例证明、先发制人、避而不答、重申观点、紧密配合、出其不意等等技巧。辩论要求语言表达上更加明确无误、清晰明白,辩论的锻炼确实使表达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篇5

一、重视诵读,提高学生普通话诵读水平

练口才最好从诵读开始。诵读是理解、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学生由生活语言过渡到艺术语言的桥梁。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诵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散文、诗歌、戏剧、小说、议论文等作品的诵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作用。那么如何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呢?首先,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富有感情地示范诵读,融情于声,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转化成口头语,这样可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的情绪。再通过诵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注意文章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情感等,掌握诵读技巧。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准确深入把握文章情感。再次,教师要灵活运用朗诵形式,通过朗诵活动或比赛等平台,提高学生的朗诵兴趣和朗诵水平。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音乐、故事、图片等,带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在合适的音乐中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或播放视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诵读并加以指导。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到讲台前进行示范朗诵、分角色朗诵,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朗诵的情感表达,感受自我实践的成功。如笔者让学生结合课堂训练,课后做充分的练习准备,在班内举行《致橡树》诗歌朗诵会、《雷雨》话剧表演等。通过同班学生表演相同的主题,学生得到一次有比较的交流和对决,做到学练结合。

二、注重营造气氛,激发“说”的兴趣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的听说训练及用心感悟。多年来,语文教学重视写作训练,忽视说的训练,使得许多中职生难于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口头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的时候,学生要么打开书找答案,要么张口结舌,语无伦次。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克服其语言表达的心理障碍,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学练气氛,帮助他们消除害怕失败的思想顾虑。教师要允许学生出差错,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多说。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那些平时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同学回答,培养他们由少及多地说。并引导学生表达时遵循“言之有的”、“言之有礼”、“言之有物”的基本要求,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表扬,提高他们说话的勇气和信心。也可以提供一些论题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发表自己的观点。如笔者提出“中职生毕业后继续深造上大学好还是直接就业好”等讨论题目,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有感而发,各抒己见,学生比较容易敞开心扉。坚持练习类似的论题,学生发表的观点越来越鲜明,有的放矢,条理清晰,言辞准确,态度谦和,表达得体,内容丰富,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在练习中得到了进步。

三、注重观摩学习,传授演讲技巧

演讲是以口语为主、态势语为辅进行交流的艺术活动,是人们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培养和提高演讲能力,是中职生人生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演讲的基本要求是以事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势夺人。演讲要强化四种意识:身份意识、对象意识、目的意识、场合意识。演讲的艺术包括开场白、结尾、理论、举例、反驳、幽默、鼓动、礼仪的艺术,对声调、重音和情感把握的艺术,表情动作的艺术等等。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演讲的技巧和艺术,教师应通过自身的演示和播放演讲视频让学生掌握演讲基本技巧。演讲对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是较难的训练内容。教师的演示最直观,最让学生折服,也体现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播放邹越有关感恩主题的演讲,李强有关口才的力量的演讲,奥巴马在惠灵顿学校开学时给美国学生的演讲等视频,观看视频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所运用的演讲艺术及所收到的效果。同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白岩松的演讲、“壹周立波秀”、学生演讲比赛等视频,并且通过观摩了解演讲者身体的姿势、面部的表情、眼睛的视线、声音的控制、与观众的互动等技巧。

演讲稿的写作不同于平时作文的写作,在教学中,教师应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要求学生积累古今中外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名言警句等,及时记录在本子上,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同时,在观看演讲视频之后,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讲授演讲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写作注意事项。在一次“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征集活动中,学生写的演讲稿符合要求,内容丰富,实例感人,很有鼓动性。为了使演讲稿更加精炼,可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互评互改,推荐出优秀作品进行修改,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点评,让学生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四、反复演练,提供演讲展示平台

要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在教学中必须以训练为突破口,教师可安排每次课堂上由三位同学就自己写好的演讲稿上讲台作三分钟左右的演讲,师生点评,按学号轮流进行。在学生演练过程中,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学生为了提高自己,超越他人,对镜训练,在同宿舍同学面前训练,记稿子,练技巧,每次演讲都有较大的提高和收获。为了检阅学生的学习成果,可在班级和专业部开展演讲比赛,学生们为了展示自我,纷纷报名。学生的演讲有感恩主题、自信主题、梦想主题等,有的演讲自然亲切,有的演讲激情飞扬,有的演讲生动感人,有的演讲生动幽默,学生们通过演讲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为了让学生的演讲能力得到突破性发展,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心绣未来”、“中国梦,我的梦”等演讲比赛。在为期一个学期的训练中,学生演讲的能力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在普通话演讲中,他们以标准流畅的普通话、新颖感人的演讲主题、晓畅生动的表达、朴实真诚的感情、自然得体的态势、整洁端庄的仪表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赢得了属于他们的成功。

总之,普通话演讲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地进行说话训练。通过课堂内外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逐步形成演讲的能力,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047―01

作为一个中国人,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很重要。要说好普通话,必须要从小学阶段抓起,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进行小学生普通话口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项内容,也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水平和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加强小学语文的普通话教学呢?

一、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虽然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但语言仍然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手段,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和标准程度,例如通过经常收听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新闻联播》等节目,注意模仿主持人播音的语速、语调、断句等,通过模仿、比较,留意和改进自身在语音、语调、语感上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力争使自己平时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较为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如果能以教师带动班级,由班级带动全校,那么就能够在全校园里创设一个讲标准、流利普通话的良好教育环境和氛围,使普通话成为校园交流、交际的唯一语言,这有利于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好和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二、抓住课堂主阵地,运用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

1. 在朗读表演中训练口语。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加强朗读指导,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可以使学生在朗读中学、说、练、讲普通话。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可以贯穿在课文讲解的全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然后请几位学生进行朗读,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并让他们讲述哪些词、句读得好,好在哪里,这样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讲普通话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培养了他们的普通话能力,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

2. 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技能,让学生把话说好。凡事要遵循自然规律。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途径,以“语音训练―语态训练―技巧训练”为教学步骤,进行有计划的培养、训练小学生的普通话能力。语音训练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做到语音准确,声音响亮,词句规范,说话流利连贯;语态训练则启发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克服害羞思想,消除恐惧心理,释放被束缚的潜能,树立信心,大方自然;技巧训练着重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时要做到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表达重点突出,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等特点。这样便于学生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地练习说好普通话。

3. 提供话题,使学生有话说。由于小学生见识少,性格、心理素质千差万别,有的学生只会做,不会说,或由于胆子小而不敢说、不想说,或者怕说出来别人笑话,而索性不说,所以他们表现欲不强,通常把口头训练的机会让给别人,在互动式的交际活动中,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使用轻松舒缓乃至活泼的语气和语调,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认同感,二是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引领、激发他们开口说话的欲望,对于这些学生的发言要多鼓励,使其燃起自信的火炬。学生一旦有了自信心,很自然地就会打开话匣子,做到一吐为快,有利于其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4. 规范学生口头语言,让学生把话说通顺。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口语能力较差,无论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都很简单,他们也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听学生说话,听学生完整的一段话,不要中途打断学生说话,等学生说完后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口头语。

篇7

一、积极动员,要求人人讲好普通话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部属中专,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种方言掺杂。有的学生进校时,听普通话都很吃力,更不会讲普通话。有的学生只敢在老乡中讲话,不好意思在同学中讲话,要讲也是结结巴巴,词不达意,但部分同学的读写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在班级的成绩名列前茅,却由于语言障碍,影响了学生间的关系,也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语文课上,笔者针对刚入校的新生,积极宣传讲普通话的意义以及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要求人人讲好普通话,要求学生一定要大胆讲、经常讲,上课认真听,争取在进校一个月内听懂每个老师的讲课。对一些学讲普通话大胆积极、有成效的学生,笔者热情鼓励、肯定进步,增强同学们学讲普通话的积极性。这样,入校一个星期后,有的学生讲普通话就流利多了。

二、在教室经常进行说讲活动

学生有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后,笔者就在教室开展一系列的讲说活动。开学第一周,利用班会或自习课,组织学生上讲台进行自我介绍,谈自己的特长、爱好、入校感受以及新学期计划,迫使他们练习讲普通话,锻炼胆量,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之后,每次语文课利用课前十分钟,每次按学号点名三四个人上台,或朗诵一首诗、一遍短文,或叙述议论学校或班内发生的一件事。这样,迫使他课前练习学讲,提高他的讲话能力和普通话水平。

三、利用课堂教学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讲授语文知识、分析课文时,多设计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多提问,让学生用普通话回答。在讲析一些优美的散文或课文中的优美语段时,组织学生朗诵、背诵,以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优美的语句促进同学朗读能力的提高。

另外,根据课文要求,开展口语训练。中专课本中有一个单元是口语练习,笔者就根据课文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交谈、即席回答、IQ测试等。笔者将学生们收集存在的问题整合成题,卷印出来,每人一张,课前发给学生,上课时,按学号组织学生上讲台签到,抽到哪一题,就立即用简明、准确、清晰的语言回答,之后给每位学生评分。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较好地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对交谈练习,除了按课后的话题练习外,笔者还组织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这样的训练,结合了同学们的思想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方法,调动了同学们学习口语的积极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加强口头作文训练

加强口头作文练习也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笔者每学期进行一至两次的口头作文练习,学生可写好文章,也可只写一个提纲,到台上讲述。由指定的几名学生当评委评分,算作平时的作文成绩。先让几个基础好的学生示范发言,然后学生们按学号上台,这样可以互相促进,交流写作技巧,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开展大型的口语竞赛活动

除了开展班级的口语训练外,笔者每学期还在语文课上开展一次年级口语竞赛活动,形式可以是演讲比赛,或读书报告会,或班组间辩论、演讲比赛。例如,举办读书报告会,各班选代表参加,利用语文课或周一下午自习课进行,全班学生参加,评出优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班组间的辩论,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由老师担任评委,选出优胜者,给予一定奖励。这样,不仅培养了口语人才,而且带动了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六、贯彻循序渐进、统筹规划的训练原则

篇8

关键词:技校学生 口语锻炼 语文课

我国语言大师叶圣陶曾把语文定义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应该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口语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而成的。

一、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在技校学生的口语能力现状分析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处事中,敢做、能做、会做,但相比之下不敢说、不能说、不会说,严重制约了他们将来的就业和成才。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能否获得理想的聘用机会,要靠求职者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与学识修养。面试时,口才显得尤其重要。获得工作后,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配合好同事的工作,没有沟通的意识和技能是不行的。所以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技工学校毕业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

二、口语锻炼在语文课中的实际运用

口语锻炼,其实是综合能力的锻炼,因为说话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智慧学识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教师在每次语文课上都应该有目的地去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口语表达技巧,从而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1.胆量锻炼

笔者在今年所教的四个班级224人中做过调查,约41.6%的学生害怕在大庭广众之前讲话。有些学生,台下活泼开朗,台上不敢张口,或缄默无语,或未语脸先红,或语无伦次。教师可通过让同学互相挖掘对方优点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将讲台让给学生,给每位学生创造更多当众说话的机会。上台次数多了,学生说话的胆量自然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

2.仪表仪态训练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感情的表达=7%语词+38%声音+55%无声语言。很多学生上台发言时,会有摸头、抓耳挠腮、摆弄衣角、摇摇晃晃、目光游离等不良习惯。教师在日常上课时,应提醒学生时刻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并应充分利用语文课上的互动环节对学生的表情、姿态、手势等进行指导和纠正,让学生在一举一动中体会仪表仪态的重要性。

3.思维能力锻炼

思维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脑对事物的认知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思维的成果也要借助语言来表达。一是,通过复述,锻炼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课堂上多让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比如在讲到《景泰蓝的制作》时,请学生复述景泰蓝的一道重要工序——掐丝的制作过程。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锻炼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时,可让学生把课文当剧本,自编、自导、自演;在学习《项链》后,让学生续编故事的情节;学习说明文单元时,以“我们的学校”或“我们的实训车间”为题,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又或者让学生根据几个不相干的词语进行编故事、造句。三是,通过智力题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多准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外智力题,如脑筋急转弯、推理题、奥数题等,有时在课堂上也可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做成语接龙之类的游戏。

4.普通话锻炼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的语言交际工具。在《语文课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技校生要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但大多数技校生来自农村,在口语交际中长期使用方言,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没有掌握普通话的技巧,发音不准,表达起来很吃力。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建议学生每人备一本《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在阅读时可利用字典来正音。课余时间多看普通话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古人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平时多与普通话标准的老师、同学交谈。还可以练习绕口令,锻炼唇齿和发音。

提高普通话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而且教师也必须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尽量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起一个表率作用。

5.朗读锻炼

朗读,通过创造性地还原语气,把文字这一视觉形象变为听觉形象。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还可以强化理解能力,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表情朗读。包括音调抑扬顿挫,面部喜怒哀乐,体态手舞足蹈。

(2)分角色朗读。例如《李肇星义正词严驳“铁嘴”》一课,在课堂上选出三位同学在课堂上扮演李肇星、乔治?威尔、山姆?唐纳德,分别朗读三个人的引语,模仿三个人的动作、人物的外貌、说话的语气、心情的表现要与课文原意相符。

(3)配乐朗读。如学习《荷塘月色》四、五自然段时,播放《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跟着乐曲进行朗读,仿佛置身于优美朦胧的荷塘月色中,正欣赏那和谐无边的

美景。

(4)诵读,即背诵。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学生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除了以上各种朗读的方式外,还要讲究朗读技巧,在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对作品作出恰如其分的

处理。

6.自我介绍

锻炼学生在不同场合进行自我介绍,能起到强化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容踏入社会。学生刚入校时,让他们轮流上台进行自我介绍。此时要求学生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就可以了,这样既促进学生间的彼此了解,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第二学年的语文课,教师可指导学生提前准备,写一份有说服性的个人简历,包括学历、专业、技能、特长等情况,再进行自我介绍的练习,内容与个人简历一致,做到恰当、客观,语言应当流畅自然。

还有其他社交场合的自我介绍形式训练,比如如何为自己名字设计一个合理而巧妙的解释等。另外可教授学生一些语言技巧,突出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7.综合训练

(1)演讲训练。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即兴演讲、命题演讲的训练。在命题演讲训练时,教师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列提纲、拟写演讲稿,然后练习、设计态势语,最后在规定时间里上台演讲。要求学生做到观点正确,结构合理,词句得体,普通话流利,声音响亮、清晰,表情丰富,姿势得体,且有一定的控场能力。

(2)求职面试训练。在讲到应用文单元《求职信》写作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公布的招聘启事,模拟应聘的过程:从求职材料(求职信、个人简历、荣誉证书)的准备,仪表形象的设计,到最后进行一场模拟面试,安排自我介绍、问答等环节。既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学生了解求职应聘的全过程。

8.开展竞赛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开展竞赛活动。在口语体单元中,组织他们举行绕口令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在竞赛中设定有效的激励措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

(1)绕口令比赛。分组进行,每组派3名同学参加。教师给出三段绕口令,每组的3名同学各念一段,看谁念得又快又准,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分,每个组再按3名同学的总分进行排名。

(2)辩论比赛。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4~5人为宜。由教师给出适合学生的辩题,如电子商务专业可用“电子商务是否会影响现有的营销模式”之类的,让学生抽签,抽辩题和正反方。然后给几天时间学生准备资料,再按照赛程的安排进行比赛,决出冠军组进行奖励。

(3)猜猜竞赛。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8~10人。教师给出不同类别,如作家类、文学作品类、应用文种类等等。让各组学生先抽签,然后商量决定派一名队员上讲台负责猜,其余的队员在台下。比赛时,台下的同学根据教师即时给出的相应类别的事物,可以通过讲其用途、特征、别称等方法介绍该事物,直到台上的队员猜出来为止,用时最短为胜方。但是一定要避免提及事物名称的字眼,否则算犯规。

这些竞赛活动,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思考、锻炼的机会,还拓宽了他们思维的空间,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头脑灵敏、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口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口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技校的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汲取其他学科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知识,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口语教学水平。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口语能力,才能在教学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的口语得到较大的提高。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如果你在课堂上能纵贯古今、旁征博引,那么你的语文课就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如果你能说一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标准的普通话,能写一手匀称规范、清秀隽永的粉笔字,那么你的学生怎会不“听”你的语文课,不“抄”你的课堂笔记呢?且不说语文教师具备以上的素质便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单从学生对教师的尊敬这一点来说,已具有相当大的教育魅力。

总之,技校学生在语文课中锻炼口语,教师必须抓住技校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从消除胆怯、自卑,增强自信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普通话水平,提高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水平,拓宽知识面,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最终形成口语交际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演讲家”。

参考文献:

[1]技工学校语文课教学大纲.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语文(第3版).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严爱慈.实用口语.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9

前言:自从国家提出了普通话的普及指示后,各地区都加强了对普通话学习的高度重视,从而促进地区之间的有效交流,加强战略合作,推动经济整体的革新进程 。基于此,教育部门必须对此加强重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培养学生的普通化水平。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对方言的认识及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形成了固有的语言表现形式。这给方言区的普通话教学工作带了严峻的挑战,教育部门必须对此提高关注力度。

1.针对方言区高年级语文课程的普通话教学的作用分析

国家针对各地区的语言规范,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为了实现语言的统一,加强各地区的有效交流,要求各地区必须加强普通话的普及。然而,贵州省是由多个民族组成,当地居民多采用方言进行沟通,对普通话缺少足够的认识。在保证方言文化不被流失的基础上,加强普通话的普及,为实现更好地交流奠定语言基础。同时语言的使用,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呈现的作用十分显著[1]。基于此,当地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有效渗透普通话教学,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实际的普通话技巧。

2.方言区高年级语文普通话教学的实践举措探究

2.1 设置普通话水平测试。伴随着普通话的高度普及,针对贵州省的方言地区的学生,进行普通话教学,对其今后的深入学习及发展作用显著。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性比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考查比较大。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开展语文课程的实践教学时,融合普通话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首先,老师应该设置合理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掌握学生的语言发音及使用情况[2]。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对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实际考察,以及设置一些听说内容,考察学生的普通话的掌握情况。方便老师根据学生的普通话实际水平,合理设置训练内容,创新普通话教学形式,从而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普通话的掌握与使用方法的?范。

2.2 针对测试表现实现分层教学。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在结合语文课程,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实现普通话教学。生活在方言区的学生,在发音上与普通话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声韵母的发音标准,存在着较大的不同。针对在语文普通话测试中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要对其进行基础教学。循序渐进地训练该类学生,对声韵母进行正确的发音,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3]。并鼓励学生将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体会二者在发音中存在的不同,从而快速掌握普通话。

2.3 加强课文的普通话朗读训练。老师在实行普通话教学时,应该结合语文课程的普通话测试内容,择优选取文章,鼓励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经过实际朗读之后,能够加强对普通话的掌握,为其在今后的普通话测试中稳定发挥提供帮助。

2.4 开展普通话教学的课外活动。老师在进行普通话教学时,为了使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测试标准相符合,必须加强课外内容的有效渗透。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觉订购相关的语言学习资料,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同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学生的普通话实践技能。比方说,就民族文化开展演讲比赛,或者是通过故事会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的普通话教育。再者,老师可以依据语文教材设置主题,鼓励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表演。表演全过程必须使用普通话完成角色的阐述。在进行教材文章的选择时,老师要注重选取对话形式比较多的文章,方便学生掌握文章中的语言情境。学生经过深入了解之后,可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用普通话进行演绎时会表现的更加生动。

篇10

关键词: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考试方式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

首先是总课时量的问题,从学生的专业上看,中文系学生与其他系的学生相比,所学专业的性质有所不同,将来担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所以,对教师口语水平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中文系的学生是未来的语文教师,承担着下一代进行普通话教学和口语训练的重任,所以,自身口语水平的高低就至关重要,正因为这种专业上的差别,在教师口语课总课时量的安排上中文专业应安排72学时,其他专业本科的教师口语课可安排56学时。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中贯彻四点教学原则:

1、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

2、听说兼顾,循序渐进的原则。

3、课内外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的原则。(选择现实问题作辩题、开展10分钟口语训练)

4、分层辅导、分类训练。

第一部分“普通话训练”,虽然并入了“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当中,但仍然是“教师口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本校上“教师口语”课的教师基本上也是普通话测试员老师,所以,基本上“普通话培训”和“教师口语”是融为一体的。

由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那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结成小组练习,适当搭配普通话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形成一个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多听多练,自我纠正。

在普通话训练中,让学生由字的训练逐渐过渡到词的训练,进而到朗读篇目的训练,最后到开口说话的训练,这样不仅训练了普通话,而且为“教师口语”的后两部分训练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使普通话的学习彻底融入到口语表达的运用中去,同时又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步达到对普通话运用自如的程度。

第二部分“一般口语交际训练”,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朗读技能训练、听话技能训练、说话技能训练、口语交际的相关技能训练四部分。

在这一部分的讲授中,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检测并发现问题,然后,根据其发现的问题讲授理论,训练技能,学生展开评议、教师指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进行每日三分钟口语训练,开展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方式,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这部分从教学形式的方法上看,采用听、说、读、写、演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并以大量的辅助材料和音像材料的配置使用,使学生在提高口语能力的同时,其他方面也得到锻炼,因此,它所达到的教学目的是多元的。

教师口语课上,适当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并创设一个较宽松的环境,以锻炼当众说话为突破口,让学生由想说不敢说到敢说、爱说,不管是朗诵、演讲、辩论还是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一次次的锻炼,使学生克服了紧张、胆怯、自卑等心理,逐步建立起了自信,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的提高也十分有利。

第三部分“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这一部分内容非常重要,比如教学口语的语音训练、修辞训练、表达方式训练以及主要教学环节的口语技能训练等内容,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这些知识与技能是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掌握的,教师讲授这些理论问题时要清晰明确,同时要具有示范作用,这一部分的训练可以融入到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当中去进行。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们的《教师口语》课程在前期阶段基本是沿用着一个老师讲、一群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很快,我们就发现,这种教学效果并不好,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指导的效率低,实践的机会少,而且,由于一个教师担任主讲因为受到学科知识的限制,一些其他学科特有的课堂语言有时还不能准确地表达,因此,我们就要把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革教师口语课程模块的设置。在教师口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下,中间穿插四个讲座。分别是:双语(汉英语)教师口语的特色;数学教师口语的特色;科学课教师口语的特色;艺术课教师口语的特色。在此之后,做最后一个讲座,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口语的教育学价值。至此,《教师口语》课将会发生彻底的有价值的改变。

四、考试方式的改革

为了体现教师口语课的口语特点,突出其实践性,确保课程的开设质量,就考试方式应进行如下改革。

普通话考试这一部分成绩放在普通话培训中进行,成绩占到教师口语课总成绩的30?%,其他成绩采取下列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系的“教师口语“课因为与其他专业有所区别,而且班容量相对小,基本采取口试的形式考试,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才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真实的口语水平,总成绩为平时成绩(30%)十期末成绩(40%)。

平时成绩的考核我们采取如下方法进行:

1.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平时组织的口语活动、课堂提问,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要非常熟悉,给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教材每一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考核情况教师都要记录下来,也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命题演讲稿或者解说词、评述等,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些成绩综合起来可以占到30%。

2.期末考试的重点放在朗读和即兴演讲上,这是检验一个中文教师是否合格的必备的两项技能,试题从教师口语课题库中抽取,这两项成绩综合起来也占到40%。

3.作为全校共同课的“教师口语“课,即其他专业开设的”教师口语“课,由原来的闭卷考试改为部分闭卷考试。因为共同课的”教师口语“课班容量过大,采取全部口试有一定的困难,考试形式拟采取平时成绩占到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到40%的方式进行。

4.平时成绩的考试方法除了采用针对中文专业学生的考核方法外,适当增加朗读和即兴演讲内容,这些成绩综合起来占到总成绩的30%左右。

篇11

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路径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同时也越来越短暂。要想在短暂和频繁的交往中给人以好的印象,并进行顺畅的沟通,就需要提升个人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教学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通过普通话考核,而是使学生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并进行无障碍地与人沟通。一个具有出色口才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本即人际资本,而这些资本就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口语是普通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流的。但是,当前大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明显不足,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普通话的发音和腔调不够标准,这些都影响了师生、学生间的交流,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这就说明大学普通话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诸如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方式陈旧等。那么,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就成为高校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端正教学态度,注重实用性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中,这就造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缺失。普通话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通过测试,而是要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当前就业竞争力很大的情况下,更应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良好的口才是成功必需的元素。高校教师应端正教学态度,以学生为中心。由于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发音,需要教师给予不同对待,因材施教。最后真正地将普通话教学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完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课内理论知识教学

1.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包括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音方面需要注意普通话的节奏,如停顿、重音、语调等,同时也要注重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能够充分理解每一个词语或者语句的正确含义,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标准和规范,注重与方言的区别,同时鼓励学生多积累词语,多进行口语听写和锻炼等。

2.跨文化知识

交际是一个过程,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那么,来自不同地方、民族、文化的群体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和交际方式。这就需要大学生掌握不同地域的文化知识,具有跨文化知识的语言学习基础,熟知他人的文化背景才能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如何开始和结束一场顺畅的谈话。跨文化知识的掌握,也是日常文化知识积累的过程,常看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知识书籍和相关的纪录片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二)课外实践训练

1.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除去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更要注重课外实际的口语训练。在学生会议中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不仅能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还能锻炼思维能力等。同时,在课外时间经常朗读一些文章,诸如诗歌、散文、名著等,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

2.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机会,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的兴趣。学校可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如辩论赛,根据一个话题,双方指定对立观点,在论证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反驳对方观点,在激烈竞争中提升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准确度和反应能力。演讲比赛不仅提升口才,还可增加学生勇气和信心。再有,诗歌、散文朗诵比赛等可增加口语表达中的情感韵味,更有利于表达真实的想法。

3.参与实践,学习专业语言

不同职业的群体属于一种职业亚群体,具有内部的文化背景和交际用语。教师在普通话口语表达的教学中,也应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就业方面的需要,职业用语对于一个人融入该行业具有很大的作用。如旅游专业、银行业等的学生就应该学习专业的行业用语。让学生参与到实习培训中,培养学生专业性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创新训练方式,提升学习兴趣

(一)运用信息技术,多样化教学

1.完善课内设备

高校应该利用科技发展的契机,完善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进行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学。现代化的视听设备诸如语音教室、多媒体课件、电影片段、歌曲的播放等,使得教学更加直观和立体,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反复的听、读,进行模仿化的训练。

2.利用课外资源

课外可以用网络课程、网络资源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选取的在线视频等,不仅使得学生掌握语言的发音、词汇等,而且更容易让学生对地域的文化知识产生直观的认识;另外,可以利用yy语音教学等,提供学习便利。

(二)互动教学,分组训练

互动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性的角色,进行师生间或者学生之间关于相关课程主题的探讨研究学习方式,首先,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针对某个名人的演讲水平和技巧等课题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其次,可以进行分组训练,彼此朗读并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

(三)兴趣教学,引导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产生兴趣之后就会激发内在动力,提高效率。因此,引导学生对语言产生兴趣至关重要。兴趣的产生同时也是一种需要,对某件事物产生需求才会产生兴趣,现代社会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普通话口语交流能力。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等引起学生兴趣。

(四)比较学习,排除方言干扰

大学生往往来自于不同地域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方语言。换句话说,对于大多数人,普通话相当于他们的第二语言,第二语言的习得就需要摆脱“母语”即本地方言的各种干扰。学习中进行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比较,可以找出自己的语调的偏差和词汇的理解误差等,以便及时纠正。加强标准语的训练,注重听力、声调的练习才可以排除方言的干扰,习得标准的普通话。

参考文献:

[1]田洪娟.中职学生提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途径初探[J].现代教育,2011,(04):40.

[2]罗洁清.谈普通话口语课中兴趣的激发与技能的强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1):103.

篇12

1.缺乏语言环境及理论教学

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大多从未接触过普通话方面的训练,甚至有些学生从小到大都在方言环境中长大,对普通话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次,学生对普通话口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其在他们职业中的影响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言交流,缺失普通话学习的语言环境。还有,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普通话理论教学,对韵母、声母、声调及其结合规律等可谓一知半解,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层面,对发音部位及其发音方法等缺乏语音环境来进行应用训练,这也让绝大多数学生难以养成运用普通话进行思维、表达的良好习惯,缺乏临场“说”普通话的能力,这从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考试中普遍存在“背稿”,甚至抄袭现象等方面可窥见一二。

2.语音不标准,缺乏表达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的互动与自主学习环节中,部分学生用普通话表达时口齿不清,存在严重的方言口音,比如“f”“h”不分,“n”“l”混淆,“in”“ing”等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确等问题。其次,学生在表达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停连,要么缺少停顿,要么停顿不到位,造成语句表达不准确。同时,个别学生有严重的口头禅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最后,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不敢用普通话主动发言。而且只要一上讲台,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所云,缺乏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职业口语水平表达能力不高

我校很多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其普通话表达远远达不到幼儿教师职业口语水平。主要表现在:语言不标准,缺乏清晰度;语音过于成人化或书面化,缺乏口语的鲜活性;语速平板或较快,词汇贫乏,内容空洞;“说”普通话层次不清楚,逻辑混乱,出现常识性的错误表述。这些存在的口语表达问题将来必会严重制约幼儿教师这门职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只有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活动生活化,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

二、普通话教学活动生活化

1.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教学中,通过播放一些语言艺术的视频音频,如郭德纲的《关于普通话》,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师生对话或者学生讨论交流的形式畅谈对普通话和发言关系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每个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并根据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创设让学生以幼儿教师的身份,用普通话对小朋友进行自我介绍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对自我职业进行定位,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从而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

2.教学活动生活化

在教学中,我会设置教学活动课。首先,我会对学生进行分组,让语音方面互补的学生经常在一起练习。在教学活动课上通过一些活动,如:辩论、演讲、诗歌朗诵等,将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从理论层面进入到实践环节。通过活动过程中学生间对语音的互相评判及纠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把这种课堂活动中的纠音训练延续到日常生活中。这既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也训练了他们用普通话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

篇13

关键词:加强中职学生普通话应用

在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的技工学校,语文课的开设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而语言是人际间交流的工具,技工学校的学生毕业后马上面临的是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如果学生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不但会使沟通容易许多,又因普通话字正腔圆、音色优美,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容易被单位认可。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上加强地方中职学生普通话的应用能力,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本地中职学生普通话的现状分析

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师,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天,我就开始思索: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让学生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后来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加强学生普通话的应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很多学生在语文课上阅读或是回答问题,都是用自己的方言表述。经我提示用普通话读课文后,只有个别同学能按要求用普通话阅读,但发音不标准;有的同学直接回答自己不会说普通话;有的同学很害羞根本不敢张口说。

河南属于北方方言区,北方话在全国使用人口最多,虽然各省、市、县语音有差异,但是总体上都能听得懂。我们学校的学生是来自本市8县2区的孩子,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是听着电视、广播等节目长大的一代人。平时在听老师讲课时,学生都能接受在课堂上听普通话,可是真正让自己讲的时候,学生却显得很拘谨。因为他们身边所接触的亲戚、朋友都是说方言的,从小的这种语音环境也导致孩子针对普通话形成了“听着容易,说起来难”的现状。

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学校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社会交往。因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推广普及普通话,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技工学校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具体方法

推普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语文课上必须强调和注意的教学内容。当然学说普通话需要氛围,校园就是一个很好的环境,老师讲普通话,校内广播讲普通话,平时的校内活动师生也都使用普通话,关键是让同学们课下也自觉说普通话。因此我在语文课上就要求学生多听、多读、多记、多写、多练,因为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而记和练又是必不可少的。

(一)用耳――听

1、听老师分析豫南方音

河南话属于北方方言区,有着较好的说普通话的基础,大多数字的读音都好掌握,关键是对于普遍存在的发音问题要给学生强调,如:①平翘舌音不分:普通话声母中有一组舌尖前音z、c、s,还有一组舌尖后音zh、ch、sh。这两组声母所组成的音节在普通话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豫南方言中往往只有舌尖前音z、c、s,缺少舌尖后音zh、ch、sh,或把两组混淆使用。②h、f不分:把“红旗”(hóng qí)读成“逢旗”(féng qí),把“喜欢”(xǐ huān)读成“喜番”(xǐ fān)。③n、l不分:把“大娘”(dà niáng)读成“大梁”(dà liáng),把“恼怒”(nǎo nù)读成“老路”(lǎo lù)。

这三种问题在豫南地区表现极为明显。因此,我把容易读错的词语都收集出来,打印成资料,方便学生加以强化训练。

2、听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平时课下我会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对应的朗诵录音,等到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再播放给学生听。语文课的阅读课文这个环节,我是让听和读交替进行的。经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能跟随着录音专注的阅读文字部分,而且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普通话语音的优美动听之处,形成良好的语境以便后面开口说的时候咬字发音更为准确。

(二)用嘴――读

针对如何能让学生放开喉咙用普通话阅读文章,教给他们一些朗读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加上前期听了老师讲的发音细节,再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在张嘴之前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学生的这个心理关算是过去了。

我们也知道在朗读中常常因为停顿不当,重音处理不妥,语调的抑扬不对,而造成语意模糊或混乱,因此我先会让他们学会抒发感情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1、停顿和连接:停顿时间的长短,显示了文章句子之间和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段>层>句;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分号>顿号。但根据作品有时也冲破这种固定格式,凡是在语意上需要顿歇,而在意思连贯的地方就要连接。2、重音:是指朗读或说话时对句子中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突出的现象。重音可以解决句子段落中的主次问题,使言语目的明确,重点突出。3、语气:是句子所蕴含的特定的感彩和分量。只有语气准确、贴切,停连的位置和时间才会有生命的活力,重音才会更凝聚地表意传神。

学生了解了朗读技巧之后,我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实施安排如下一些朗读机会:

1、朗读

遇到课文对于读的好的同学,我会在点名册上给他的平时成绩加分。对于读的有误的同学,我会把有误的地方给他及时纠正,并鼓励学生不要气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读好的。

2、讨论

为了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地营造了“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每次课上我会提问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要求学生去作答。

3、活动

在学期中,语文教研室举行教学活动,这就是学生展示自我的一个好时机。我会结合本学期教学内容,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

(三)用心――记

不管学习什么都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普通话除了听老师讲方法外,还应该让他们明白只有多听多读才能记得更加牢固。当然,技工学校的学生对学习语言本来兴趣就不大,虽然多次强调让他们自觉去复习,多读多记多练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我就和各班主任老师商议安排了一些活动,让大家共同参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生只要有心去思考,去学习,去练习,相信说好普通话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端正态度这一点很重要。

(四)用手――写

课文中遇到有难读的字,都及时把拼音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到词语并标上注音。在平时上课时,我会强调让学生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找出来,记在笔记本上,再让他们利用自习时间查字典标注字词正确读音。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对拿不准的字词再次加深印象,又可以方便以后的复习。多读多见几次后,陌生的字词也就成了熟悉的了,今后再遇到的时候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读出来。

另外,语文习题册上也有部分辨析字音的题。对于语文习题册,我的要求是每讲一课,让学生按照相应的课文完成一次作业。基础知识部分中的辨析字音的习题,就要求他们把错误的字音进行修改,在旁边标注上正确的读音。这样题见的多了,写的多了,学生对于字词读音的判断就更加的准确无误了。

(五)用功――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绩,有所突破,就必须做到勤学苦练。普通话的学习就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只要学生肯花时间和精力,掌握技巧后再反复去读去练,久而久之大家定能说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篇14

一、活动内容

(一)比赛对象: 全日制学生

(二)比赛要求

1、演讲稿内容要求围绕“五四”运动90周年,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演讲紧扣主题、意义深刻,富有感召力,内容新颖、条理清晰、感情真挚,富有创意。

2、演讲材料真实,生动鲜明,有较强的影响力。

3、演讲者要语言流畅,服装得体,体态优美,台风自然大方,普通话标准,富有感染力。

(三)评分标准

评委从演讲内容、技巧、效果、时间这四个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

明目

评选标准

分数

内容

主题围绕“五四”运动90周年

1分

切题,表达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

1分

主题新颖,富有创意,具有时代特色,有教育性、宣传性和感召力

1分

技巧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清亮圆润;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善于变化,抑扬顿挫切合演讲内容:一般要求脱稿

2分

端庄大方,表情丰富,自然准确表达演讲内容,富有激情

1分

台风好,着装整洁、大方、得体

1分

效果

演讲具有较强吸引力、感染力和召唤力,能充分调动群众情绪,能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1分

参赛选手可使用ppt和背景音乐等形式辅助演讲

1分

时间

演讲时间在规定时间内不扣分,超时或时间较短,适情况扣分

1分

(四)比赛环节

每阶段参赛人员在比赛前一天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在比赛中按此顺序出场演讲。

初赛时间:4月22日

评选出15名选手进入下一环节。

决赛时间:4月29日

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