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C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课堂教学以其直观性、可重复演示性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新选择,其直观、简明、便捷的教学特点深受新时期学生的喜爱。所谓网络课程,就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技术,预先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和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活动。网络的便捷性可以使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地了解教学内容,获取教学知识,评估教学的效果,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进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是针对如何解决女性健康的问题,帮助女性进行疾病诊断和常规保健的一门学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提高学生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利用互联网建立网络课堂,通过使用图片、影像、声音、视频等教学资源,能够直观清晰地向学生讲授与护理有关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必要的护理知识,既方便将复杂的护理知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又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1 《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网络课堂的内容形式单一
网络课堂可以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将复杂的专业知识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但是,现在的《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堂,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学的情景就是将网页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老师在镜头前讲授,另一边是讲课内容的文字书稿,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没有发挥出网络课堂的优势。
1.2网络课堂互动交流较少
互动交流不仅是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网络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充分的互动交流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堂的建设却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没有设立模拟教学情境,让学生们通过分工协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发挥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方式缺乏连续性和互动性,使得教与学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
1.3网络课堂教学设计不完善
网络课堂的教学设计不仅应关注设计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更应该关注学生通过《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堂的学习是否增长了护理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护理技能等,这才是网络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但是,现有的网络课堂设计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及时跟进了解教学的目的是否实现、学生对网络课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工作。
1.4网络课堂的学习资源不足
网络课堂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服务,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但是《妇产科护理学》的网络课堂资源较少,现有的内容也基本上都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堆叠,没有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简单实用的教学资源,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体系,以致学生即使想通过网络课堂学习也缺乏相关的教学内容、案例以及实践技能操作。
2 《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程设计的具体策略
2.1丰富《妇产科护理学》的网络教学资源
一方面,组织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制定完善的教学内容。根据《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和任务要求,从护理的理论知识、护理的基本技能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旁征博引、吸收借鉴相关的资料,丰富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组织专门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类人才,将传统的书本知识转换成图片、影像、声音、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资源介绍《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程。将复杂、难懂的护理技能以直观的影像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反复揣摩,提高学习护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2建立情境化的网络课堂教学方式
一方面,网络课堂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如就《妇产科护理学》某一方面的知识通过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等方式,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妇产科护理学》网络课堂的建设可以建立网络虚拟教室,对同时在线学习的学生进行分组,布置问题让他们相互讨论、找出答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建立网络答疑系统,学生对于不懂的知识或没有学会的护理技能,通过向教师留言,由专业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师进行答疑,通过互动问答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关键词】中职卫校 妇产科护理学 精品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43-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边疆地区医学中职教育迅猛发展,学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校遵循中职医学教育特点,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以优质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打造精品。《妇产科护理学》自2013年被评为校级核心课程后,课程组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课程定位、设计理念、教学模式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训基地建设等为切入点,开展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再接再厉于2015年9月被确定为“自治区级中职精品课程”,作为课程负责人,将建设过程介绍如下。
一、 明确课程定位
我校地处祖国西北边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校企合作”是我校发展的根本,《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进行岗位职业能力调研基础上,依据中职生认知特点和妇产科护理岗位工作要求,本着“实际、实践、实用”原则,制定课程标准,_定教学任务,提出教学目标。
二、课程设计理念
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课程体系。理论知识传授以护理程序为主线展开即疾病概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实践教学有校内实训练习、寒暑假顶岗实习、临床见习。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技能训练与临床岗位需要“零距离”对接。
三、课程内容优化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由行业专家归纳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基本框架,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共同分析探讨并转化为教学任务,按照“教学做”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优化为6个母模块,19个子模块,实践项目11个。
四、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
1.教学模式
与行业专家一起制定课程标准,根据临床实际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需要,参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选取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校内外实训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 “教一学一做”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和实训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Flas、音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生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直观显示女性产科护理、新生儿护理、妇科护理的方法及过程,图文并茂,突出知识传播灵活性,配合案例,扩充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更形象新颖;问题式教学启发思考和加强记忆;病例讨论及病历分析能使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的内容直接应用于临床,为将来实习打下基础。
五、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学校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1]。我校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内涵建设,向内地兄弟院校学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及指导思想。
1.鼓励中青年教师申报校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积极参加国家示范性院校考察学习、职业教育技术学会举办的课程建设学习班、各种学术团体、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等,聘请职教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
2.教务科与督导室严把入口关,执行新教师试讲、集体备课、听课、学生评教等严格教学管理制度,日常每周一至周五的巡视,形成立体交叉管理。
六、教学资源优化整合
1.教材优化 编写“适用与实用”的教材放在课程建设的首位,课程组2012年编写适合我校中职学生的校本教材《妇产科护理学实训指导及评分标准》、《妇产科护理学习指导及习题集》,2014年参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规划教材,2015年参编护考急救包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参编教材切合“护考”,在考点上高度融合;切合中职教育特点,坚持“三基、五性”基本原则,借我校国家示范校创办东风,搭载精品课程建设良好氛围,结合岗位知识技能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编写出宜教宜学的精品教材。
2.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
我校多媒体设备建设完善后,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制作图、文、声、动、色为一体的课件,提高兴趣,促进记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搜集医学视听教材、动画,形象展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展示的内容(如自然分娩的过程等),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建立教学资源库,及时更新课件、实训视频、实训指导(自编)等网络资源,根据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建立题库,实现考教分离,形成电子教案、多媒体CAI课件,考试题库在内的立体化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整合,搭建课外学习平台,加强师生间的沟通、答疑解惑。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契而不舍的积累与沉淀。建设精品课程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更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师资结构,提高课程管理水平,才能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课程组继续根据护考标准和临床岗位群需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分工协作,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和辐射作用,切实推进边疆地区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耿秀双 陈枫 汤善钧等.《护理基本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C].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3):332.
[关键词]高职助产专业 课程改革 职业准入
随着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已初步确立,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我国目前助产士尚未实行独立的注册制度,仍从属于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后欲从事助产士职业者,必须先取得执业护士资格,再参加省辖市卫生局组织的助产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获职业准入。如何以职业准入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是高职助产专业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医学类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笔者针对我校高职助产专业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以职业准入为导向的改革的路子,现提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我校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较杂乱。我校自2000年开始开设高级助产专业(大专),至今高职助产专业在我校已有8年的办学历史。但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对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标准体系;各校所开设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也不尽相同,课程设置较杂乱。我校自开设高职助产专业以来,在高级助产专业课程中先后开设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妇幼保健等系列妇产科学课程,期间我们也尝试进行了改革,目前开设的专业课程有高级助产技术、妇产科护理学和妇婴保健三门课程,但各门课程内容仍有较多重复。
2.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条件,我校高职助产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其他医学专业一样存在以学科为中心,各自为阵互不渗透,医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各专业课程之间、甚至同学科的课程间均缺少衔接,内容多有重复,目前所开的高级助产学、妇产科护理学、妇婴保健三门专业课程中也有较多重复。高职助产专业教育学制仅有3年,除去一年的临床实习,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时间较短,内容多,如仍按老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
3.课程与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较低。所谓课程与职业的匹配程度指的是高职的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要求之间吻合的程度。职业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助产专业课程设置一直受中等职业教育影响,许多老师仅仅知道“高职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要针对岗位设课程”,但对采用什么模式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缺乏研究和了解,使得课程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二、以职业准入为导向改革高职助产专业课程
1.课程设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是: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取得执业护士资格,方可参加省辖市卫生局组织助产技术考核。我们以此为依据,在助产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课程与护理专业相同,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礼仪与人际交往等。另依据临床助产士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设置或开发助产专业课程,如妇产科护理学、助产技术、妇婴保健学等。
2.课程整合。高职助产专业课程有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妇婴保健等课程,各门课程间内容有重叠,这对学制仅有3年的医学高职专业教育来说,无疑是浪费了许多时间。根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我们将助产专业的妇产科系列课程整合为:妇产科护理学、高级助产技术和妇婴保健3门课程,这样即可避免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还可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助产专业应掌握的专业知识,符合职业准入的要求。
3.工学结合开发新课程。为了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为了加强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我们以我国现行的助产资格考核内容为依据,开发新课程《高级助产技术》,同时邀请市妇幼保健院的产科专家和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参与本课程建设,共同制订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制定考核标准,并请临床一线产科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本课程教学,该课程已在我校2007级高职助产专业开课,深受学生欢迎,收到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尹鸿祝,邹声文.人事部: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初步确立[EB/OL].新华网,2002-10-21.
【论文摘要】助产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助产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助产专业现状,大力推进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助产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由于母婴安全需要,我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条件的医院不能接生,我国现有助产士与产妇比例为1∶4000,而国外助产士与产妇的比例达到1∶1000,助产士与产科病床之比为1∶8-1∶10,我国助产专业现有人数远不能达到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产妇与助产士之比。在卫生部颁发的《2005-2010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正式提出了助产专业区别于护理专业,突出了助产专业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地位。然而,有着百年教育历史的助产专业尚未受到医学教育界的足够重视,现行卫生类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中尚未设置助产专业,而在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分类,助产专业又附属于护理学,助产士的专业技术职称也是护士职称,这与国际助产士联盟提倡的各国助产专业应独立立法的建议及北欧等国独立管理助产专业的体系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助产专业历史背景和现状,对如何加强高职高专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高级助产人才培养的现状
成立于1919年的国际助产士联盟(ICM)将助产士定位为:妇女及其家庭在围生期中护理的关键工作者。目前,在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助产领域已经实行独立的注册准入制度,助产士有相对独立的国际管理机构和组织,助产士注册后享有基本的检查和处方权,常规的孕期随访检查和正常自然分娩完全由助产士全程管理。在美国,随着上世纪60年代护理本科教育,包括基础和专科护理师(含助产护师)成为美国护理教育的主流之后,硕士学位的护理教育在7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新西兰是拥有助产学百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现在其怀卡托理工学院已拥有助产士学科博士。目前,国际助产专业教育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助产士必须具有本科以上的专业教育背景才能从业。
笔者以“助产专业”为关键词,通过百度网站进行搜索,英国有60所院校、澳大利亚有19所院校、美国有27所院校提供助产术课程。如果按照各国生育妇女人口比例计算,我国高等助产专业教育比例远不及上述各国,而且办学层次滞后。德国、英国、新西兰、瑞典、芬兰等助产士大多具有大学或硕士学历,有的已到博士水平。香港地区及国外助产教育多数是在学习护理普通学科制3年后再学习1年的助产专业课程。如瑞典的助产学教育是由瑞典大学或大学学院提供的一项高等专科教育,学生需完成3年护理本科教育并成为注册护士后再申请并完成1.5年的助产专业教育。
二、国内高级助产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助产士的专业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在全国各大医院中调查均发现,有部分医院是由护士改行经过老助产士传帮带后从事助产工作的;20世纪末许多沿海城市的卫生类中等专业学校因各种因素停止招收助产专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预计到2015年,我国助产士的需求量将达35万。当前,我国助产士尚未加入国际助产联盟(ICM),我国助产领域没有形成全程一对一管理模式,对孕产妇健康保健及相关产前教育达不到目前国际化标准,因此,培养我国高素质的助产士是卫生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1.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人才培养方案尚不健全。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专层次的教育一直是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流。进入21世纪后,国内高级护理教育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小部分高校或升格中的中专学校开始在原有中专助产办学的基础上尝试高级助产士的培养,三年制高级助产大专、五年制高职助产的教育开始起步。据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招生计划网络查询资料统计,2010年,全国共有78所院校招生大专层次的助产专业学生,各院校平均招生约50人。目前,全国大专层次的高助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各省市本专业人才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规模总体上尚不能满足社会要求。
2.制约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因素。目前,国内有关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报道不多,供从业者借鉴学习的文献少,国家及医学界对助产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尚存不足。唐玲曾报道,在2005年国内开设大专助产专业的仅有天津高等医专等4~5所高校,全国尚无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2006年程瑞峰等报道,国家对高职助产专业的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需求、课程设置等尚无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标准体系。此外,在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从属于护理教育,我国尚未实行助产士注册制度。这些都是制约高级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根本原因。
3.业内已有发展高层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国际理念认为助产士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接生护士,而是受过独立高等专门教育的专业医务人员。国内专家认为:助产士是介于医生与护士之间的特殊医护群体,助产士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保护和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照顾妇女生育方面的各种需求。助产士主要应具备基础护理能力、助产操作能力、产科相关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随着中国加入WH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和职业资格标准国际化趋势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影响,通过不断借鉴国外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和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程瑞峰等指出:我国的中专助产专业教育层次必须“高移”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杨纪峰、牛爱莲对河南省14个地市,各级医疗机构近10年来中等卫校助产专业毕业生在岗助产人员488名、医疗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和医师共348人、中等卫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60人、有关教学专家90名等进行了有关“助产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相关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社会对助产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改变中专层次教育为主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助产教育从业者共同的心声。
三、改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妇幼卫生事业良好发展
因此,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加大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就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就必须以职业准入为导向为突破口改革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课程设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是: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取得执业护士资格,方可参加省辖市卫生局组织助产技术考核。我们以此为依据,在助产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课程与护理专业相同,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礼仪与人际交往等。另依据临床助产士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设置或开发助产专业课程,如妇产科护理学、助产技术、妇婴保健学等。
2.加强课程整合。高职助产专业课程有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妇婴保健等课程,各门课程间内容有重叠,这对学制仅有3年的医学高职专业教育来说,无疑是浪费了许多时间。根据我国现行的助产职业的准入制,我们可以将助产专业的妇产科系列课程整合为:妇产科护理学、高级助产技术和妇婴保健3门课程,这样即可避免课程间内容的重复,还可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助产专业应掌握的专业知识,符合职业准入的要求。
1.课程基本情况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妇产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程按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本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主要研究正常孕产妇妇女的护理、异常孕产妇妇女的护理、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等内容,具有专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本课程突出了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简化医疗知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根据妇女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运用护理程序对孕、产妇疾病病人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学习《妇产科护理》有助于学生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疾病观察能力、配合用药能力、综合护理能力,也为从事专科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妇产科护理》课程是实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以胜任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护士执业考试大纲为参考,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线,重在临床能力的培养。
1.2与前后课程的衔接关系。
《妇产科护理》的前导课程有《人体形态》、《人体机能》、《护理技巧》、《健康评估》、《护理药理》、《人际沟通》等课程,与《社区护理》、《外科护理》、《急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等专业课程一起构成培养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的核心课程,并为后期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3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课程组与校内外专家一道,认真分析护理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本课程的特点,确定了本课程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
1.3.1知识目标。
1.3.1.1理解妊娠生理的基本知识;
1.3.1.2掌握妊娠期监护、保健的基本知识及分娩三个产程的经过、处理和护理措施;
1.3.1.3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3.1.4理解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1.3.1.5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适应症、禁忌症、用物准备和护理措施;
1.3.1.6了解妇产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1.3.2技能目标。
1.3.2.1具备妇产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疾病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疗效果的能力;
1.3.2.2运用所学知识对妇产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1.3.2.3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妇产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访视和计划生育指导;
1.3.2.4能熟练掌握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前、术后整体护理;
1.3.2.5能熟练掌握妇产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1.3.3素质目标。
1.3.3.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1.3.3.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1.3.3.3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1.3.3.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1.3.3.5具有自学发展及创新能力。
2.课程设计
2.1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组与卫生服务行业紧密合作,通过行业调查,在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依据高职教育理论,以护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护理工作岗位实际任务为载体,设计项目教学,构建理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动态变化的适应行业发展的课程形式,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达到以能力为本位,强化技能的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2.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组组织以护理行业专家和护理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护理行业开展深入调查,主要从五个方面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
2.2.1围绕行业需求及任职资格,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组认真分析卫生服务行业对护理专业的需求情况及任职资格要求,对护理专业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归纳整合典型工作任务,依此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的规律,构建以护理职业能力递增、工作任务难度递增的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现“突出护理,加强人文”的专业发展理念。
2.2.2根据行业标准对本课程应培养的职业能力作全面分析,制定课程目标。
从护理专业职业岗位群及其能力构成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课程属于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核心岗位能力。本课程主要培养四个方面的职业能力,即识别常见妇产科疾病的病情并对病情变化做出判断能力;正确进行妇产科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多项操作的护理配合能力;对妇产科常见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制定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提供健康指导的能力;具备对妇产科常见危重急病的监护及配合抢救能力。
2.2.3围绕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
以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选取各主要工作阶段应完成的工作任务为主项目,并对主项目按典型工作岗位进行任务分解,设置子项目即各项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的项目训练体系,序化教学内容。
2.2.4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做一体化项目训练方案。
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护理工作过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设计“项目训练方案”,在真实和仿真的工作情境中进行教学,将理论渗透项目中,按行业实际工作要求,使项目处于动态变化中,让项目训练源于工作,又高于工作。
2.2.5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在考试考核方式选择方面,以一个完整的实际工作过程为背景选择“问题”,学生自行设计并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记录试验、调查、资料收集筛选的结果,注重学生自我积累考核证据,实现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这种考核,既是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又是评价、考核学习成绩的依据,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
3.教学内容
3.1内容选取依据。
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护理专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及学生实际情况选取教学内容,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按教学设计结果组织教学实施,并根据实施反馈结果对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3.2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3.2.1课程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标准要求。
课程开发分职业能力分析、工作过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四个阶段进行。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实际工作任务;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对职业能力进行整合,产生行动领域;对行动领域教学化处理,创设学习情境,选取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2.2建立课程内容遴选机制。
本课程根据妇产科护士临床工作的特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内容遴选机制,与合作医院专家共同进行课程开发。首先请市中心医院等合作医院一线护理人员和医院护理专家进行职业分析,确定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保证能够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紧跟妇产科护理发展的最新潮流;课程内容由教学专家和专业教师讨论,再通过医院或社区、行业专家论证后确定,然后由专业教师进行内容组织设计,从中提炼出工作任务、典型案例,由专业老师、临床专家、行业专家和学生一起,共同实施教学,并将实施结果及时形成反馈信息,为进一步的课程开发提供依据。课程内容紧跟专业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的步伐,更新周期保持在12个月左右。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注意吸收国际先进护理教育经验,并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教学内容中,结合护理专业的具体职业需求,自主进行了《妇产科护理》学习项目的开发,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的教学项目,形成了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结构。
3.2.3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将“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注重将临床的真实情景再现于课堂,注意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合知识。在学院与合作医院共建的教学平台上,实施教学环境的循环、教学师资的循环、技能培训循环,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学生经过循环教学,基本能够熟悉临床护理的各个流程和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达到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让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真实护理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相应的项目式课程结构。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都由若干个工作任务组成。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进行教、学、做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3.2.4表现形式。
3.2.4.1制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
通过行业调查,与医院护理专家一道,按照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开发了符合高职教育理念的课程标准。
3.2.4.2与行业专家共同编写护理实训教程
受湖北省教育厅委托,联合省内一流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的护理专家及兄弟院校骨干教师,共同开发并出版了《护理实训教程》(含妇产科护理操作教程)。
3.2.4.3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课程组在近5年来收集制作了大量的影像图片,在此基础上又按序化的教学内容制作了500多张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不仅有利于教学,而且是学生自学很好的参考资料。
3.2.4.4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
为实现课程的开放性,课程组建立了能与学生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资源丰富的课程网站,其中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在线互动,以及妇产科护理技能操作录像。
4.教学方法与手段
4.1教学方法。
4.1.1问题引导法。
以问题为基础,首先提出相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1.2小组讨论法。
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学、查资料,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评价,提高学生的的自学能力。
4.1.3任务驱动法。
以完成“任务”为线索,将教学内容贯穿于“任务”之中,由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1.4案例教学法。
结合临床病例,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护理程序完成任务,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4.1.5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掌握工作过程中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1.6课堂延伸学习。
组织各种类型的知识及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造条件使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提高实践能力。
4.2教学手段。
4.2.1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课程建设的一开始,即鼓励所有任课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借助学校有关资源的资助,在电子教案的基础上,任课老师采用黑板书写和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方式,把我们制作的教学课件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结合动画讲解。对于较复杂的内容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动画效果,化解教学中的难点,以利于学生对其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掌握。在教学方法上灵活掌握教学手段的恰当应用,不为追求形式而呆板地使用某一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节省时间,增强记忆效果,又能使学生更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4.2.2网络教学手段。
建立《妇产科护理》教学网站,将教学大纲、教材、教案、参考资料、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技能操作录像、习题,以及习题答案全部上网,实行网上辅导答疑,使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可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自我检测。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增强教学效果。
4.2.3课程考核与评价。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多元考查与评价体系。
4.2.3.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除考核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查。
4.2.3.2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除传统的笔试考核外,还采用了技能考核、作品展示、实验报告、论文答辩、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
4.2.3.3评价主体的立体化
评价主体有学生、教师、校内外专家。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等形式;教师评价包括作业批改、技能考核、论文答辩等形式;校内外专家可采用随堂听课、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参与考核与评价。
4.2.3.4评价过程的全程化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实行阶段考核与终末考核结合,医院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评价。
5.教学条件
5.1教学团队。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组由8名爱岗敬业、责任感强,理论扎实、业务精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教师组成。课程组成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副高及以上职称6人,中级及初级职称各1人。专职教师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或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和高校教师资格证,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医院上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兼职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使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5.2实训条件。
5.2.1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中心有丰富的教学实训资源,建设有妇科检查室、模拟产房、母婴病房等,配有大量的模拟设备,如GMD-S551高级分娩模型、FL1004孕妇腹部触诊模型、SMF122避孕药具操作实习教学模型等,方便学生练习的同时,广泛用于开展社会培训。
5.2.2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外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包括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乡镇卫生院,2个老年社会福利院,与36家医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制定巡回检查制度,保证实践教学计划的落实,加强实习、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完成学生接触临床、服务社会的教育过程,完成顶岗实习、能力导向的培训过程。
6.教学效果与评价
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在校经过严格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形成“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即技术应用能力强、职业道德强、综合能力强、人文素质强。很多学生因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被实习医院聘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校内外专家和社会的一致好评。由于《妇产科护理》课程的先进性及实用性,获得了校外专家、校内督导的认可,在学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及较高的评价,于2004年8月被评为“院级优质课程”,于2005年3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7.课程特色
7.1根据妇产科护理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
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与医院护理专家一道,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过程,并总结提炼每一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依此创设学习情境,序化教学内容。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很好地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获得的职业技能与临床岗位要求相一致。
7.2与行业专家一道开发实训教程。
我院与省内一流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等)的护理专家及兄弟院校骨干教师,共同开发并出版了《护理实训教程》(含妇产科护理操作教程)。以《护理实训教程》为指导,改革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规范学生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学、做、练与临床护理实际接轨。
参考文献:
1.1对象
以2010年上半年同时开课的护理(生物)2006级本科(五年制)一个教学班48人、2007级护理本科(四年制)一个教学班65人共计113人为观察组;护理(生物)2006级本科另一教学班(五年制)48人、2007级护理本科另一教学班(四年制)62人共计110人为对照组。
1.2方法
原《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计划理论课时28学时,实践课时2学时,总学时30学时;考核方式为单一的期末卷面考试。观察组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中深刻认识到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避免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课程重复讲述。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改变期末考试办法,通过多种能力测试方案全面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社区护理学》课程建设工作,推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为进一步推进PBL教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文字整理、PPT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设计各种调查问卷、调查表、评估表、健康教育计划等社区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精诚团结、协作协调的团队精神。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资料准备
编写教改方案、课程内容整合方案,修订原课程教学计划。拟定总学时不变,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比例,增加实践课程学时数,突显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理论课时调整为10学时,实践课时调整为2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主要用于讲授1章~5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依照此计划修订教学大纲、课程说明、课程教案,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设计和指导。编制学生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学生作业评价标准、PPT评价标准、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并聘请专家审核;建立《社区护理学》理论考试选择题题库。
1.2.2教学及考核方法
观察组:采取“新教改方案”方式授课,先对前5章内容用10学时进行课堂理论讲述,讲解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使学生对本门课程建立初步认识,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媒体学习学科背景和前沿知识,扩展知识面,开阔眼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记忆,要求提交作业数次;然后组织学生利用16学时的时间深入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学校、单位、公共场所等部门运用护理程序针对存在的健康问题设计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家庭访视、居家护理;最后,利用4学时组织学生集中汇报学习成果、学习体会、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并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期末笔试。每次实践活动之后均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参照已制定的评定标准评定成绩,全程记录备查。学生期末考试采取题库抽取50道选择题组卷的方式,满分50分;平时的实践活动评分总和占50分,合计满分100分。课程结束后,请有关专家、同行、学生运用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对观察组进行全面评估,综合评价本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评定有无推广价值。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教改全过程进行再次修订和完善。整理有关数据,撰写学术论文,提交研究报告。
2结果
本研究实施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统一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考试,结果见表1。对观察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同一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开设本门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方面的认识,对本课程内容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现状的了解情况。结果显示,理论知识考试两组学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践技能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学生在开设本门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方面的认识更加充分,能更好地理解本课程内容的实际意义,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现状。
3讨论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 健康评估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11-02
《健康评估》课程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基础护理学与临床护理学之间的桥梁课,也是临床各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十分注重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我院临床护理教研室健康评估课程组的全体教师为加强《健康评估》课程的课程建设,提高本科护生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质量,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现介绍如下。
1 修订实验大纲,合理设置实验项目和实验类型
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常见症状问诊、身体评估、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护理诊断、护理病历书写等。根据新疆医科大学教务处的统一要求,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多次对实验大纲进行了修订。《健康评估》课程总教学参考学时数为72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约是3∶1,即理论授课54学时,实验18学时(其中实验室示教、操作14学时,观看课件录像2学时,综合病案分析2学时)。实验项目共9项,即全身体格检查、一般状态、皮肤淋巴结检查、头面颈部检查、肺部检查、心脏检查、腹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描记与分析、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案分析。重新调整了实验类型,有2项即全身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类型由验证型调整为演示型;有1项即病案分析,实验类型由验证型调整为综合型,其余6项不变仍为验证型(见表1)。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达到能以规范手法,独立完成全身身体评估;掌握血尿便、肝肾功能及血液生化等常规检查的标本采集及参考值,熟悉临床应用及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描记操作;熟悉心电图的分析程序;能辨认房室肥大心电图改变;通过学习影像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影像学检查前的准备,了解常见基本病变的影像学特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 集体编写健康评估实验指导,建立健康评估典型综合案例分析题库
课程组的全体教师集体编写了《健康评估实验指导》,详细编写了9项实验项目中的每一项的实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练习所需用具、详细操作步骤和方法、实验评价及总结、思考题。系统的健康评估实验指导对指导教师集体备课学要求、手法和训练学生规范的学习操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了健康评估典型综合案例分析题库,设计的典型案例涉及一般状态评估案例、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心血管疾病案例、腹部疾病案例、神经系统疾病案例等。上课前先给出典型案例,学生提前思考、讨论,上课时结合学过的身体评估方法和心电图检查等辅助检查方法,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在实验课过程中,将实际操作和讨论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健康评估的综合能力。
3 借助自治区护理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平台,加大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环节,实验中心不断更新、购置健康评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创造与临床更为接近的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的实用护理人才。标准化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病人由原来的7套增加到18套,可以满足护生两人一组的实验分组要求,增加护生动手机会,心电图机也由以前老式机型增加了新一代的心电图机,能够完全满足健康评估课程的实验教学需要。
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借助自治区实验示范中心的平台,利用新增设的包括妇产科、儿科、急危重症、社区护理等标准化模拟病房,通过标准化模拟病房模拟的临床真实场景,使护生得到真实的临床体验,让护生对整体护理评估患者的思维模式有了更加真实的临床理解和体验。
实验教学中逐步开设开放实验项目。先是针对本学院学生,再面向全校学生逐步开放,从心电图描记操作开始试点,逐渐扩大实验项目和范围。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护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1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实验课前护生在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设备集中观看相关实验项目的CAI课件、视频资料,通过观看规范的身体评估的视频,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声、光、色等技术让学生首先对实验操作流程有系统认识,激发护生学习兴趣。
4.2 标准化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病人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中心现有标准化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病人18套。心肺听诊、腹部触诊是护理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教学的重点。心肺听诊系统可以使护生直接用听诊器听诊或用手触摸震颤感,系统采取的心肺声音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的音源为版本,参考国外心肺音提纯及合成技术,反复精选制作了132种典型心肺声音。腹部触诊系统由仿真的人体躯干和微电脑控制器及控制软件组成,具有极高的仿真性与全面性,提供了40余种腹部触诊、听诊功能,对于个别病症有疼痛表现时,该系统还有逼真的疼痛声音提示。该系统较形象直观,能够更好的帮助护生在实验室里正确运用视、触、叩、听等检查方法对胸、肺、腹进行检查,为今后更好的融入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的能力,本课程组教师将问题式及案例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院级教改课题中立项并实施。课程组教师精心收集和设计教学案例,授课之前将案例发给护生,要求护生预习,分析案例,书写案例分析报告,使其对教学内容有深入了解。授课过程中,让护生从收集资料开始,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结合身体评估操作结果,逐渐引导护生明确资料的重点内容,然后对所收集的资料继续分析、判断,自己总结出护理诊断[2]。
在实验教学中通过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拉近了学生和临床的距离,更有助于及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真实、自然,可起到模拟直观的教学目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熟练了基本操作技能,还活跃了实验课堂气氛,达到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4.4 护理程序引导法、角色扮演法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引入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护理程序引导法,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师讲解示教―护生练习-教师抽查总结的模式,并在院级教改课题中立项并实施。旨在培养学生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确认病人的健康问题与护理需求,以及监测病情变化和预测疾病发展的能力。对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独立处理问题的个性品质都将发挥重要作用[3]。
实验课上老师示教时是在诊断床上示教身体评估的方法,学生分组练习时在病床上采取“角色互换”练习法,护生之间进行相互角色扮演,进行护士与“病人”角色互换,体验“病人”感受,真实模拟病房场景,进行问诊、身体评估。在角色扮演中,护生学会了与人沟通和交流,体现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有助于早期促进护生护理职业素质的形成,坚定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
5 加大实验教学考核力度,改革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加大实验教学考核力度,考核内容不仅包括操作考核的成绩,还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例,包括实验报告册的书写、平时提问及抽查操作成绩等。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一改沿用多年的传统考核模式,即考核时学生随机抽取实验大纲要求的身体评估操作项目中的一项进行考核,并计入该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目前《健康评估》课程实验教学中开始应用多站式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即设置问诊站,即健康史询问考核站、身体评估站、辅助检查站,选择心电图描记检查站、护理病历书写站四站综合考核。多站式考核方式将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要求护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几乎都列为考核内容,涉及到培养临床护理技能的各个层面,真正做到了能力的综合评估;同时还能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质量。
6 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采用实验教学改革后的本科班级健康评估综合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级,差异有显著性(P
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培养护生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以及监测病情变化和预测基本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学校学习期间应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途径,逐步培养和树立护理专业评估的意识,以达到培养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吕探云.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护士进修杂志,2004,11(19):989-990.
[2] 樊新霞.《健康评估》教学改革初探[J].护理研究,2008,3(22):740-741.
[3] 刘涛.护理程序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9,7(23):1856-1857.
[关键词] 高职护理 实训教学 学生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高职护理专业是以培养掌握护理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护理技能、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卫生保健的高级技术应用性护理人才为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上严格要求。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教学经验,就高职护理实训教学作如下阐述。
实训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建立符合高职护理专业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对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和急救护理学等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功能,构建符合学生需要的实验教学模块,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明确实训教学目标,完善实训内容。高职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目标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围绕未来的实际岗位群所需的职业技能而制定的。主要包括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养成两大方面。通过实训教学既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活跃思维,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完善实训计划和实训大纲,各门课程均制定科学完整的学期实训课程授课计划,优化实训内容,应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删除陈旧内容,及时增加新技术、新内容。构建新的实训教学模式,对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进行修订,增加实训物品的准备及整理、学生的实训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方法等内容的评分权重,加强模拟练习,采用仿真模拟病房、角色扮演、病例考核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贴近临床,在针对不同“患者”的操作中培养沟通交流和应变能力,让学生体验护士和患者的不同感受,加深对患者的理解,培养和锻炼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探索欲,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运用于护理实训课的教学中。课余时间全方位开放实训室,弥补课时不足,增加操作练习机会,达到熟练掌握护理技术的目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护理实训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素质直接相关。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护理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既能从事护理教学工作,又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专业教师应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提高护理操作技能、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增强护理实践教学能力,从临床护理岗位转型的老师,应加强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同时,教师应通过继续教育、专题讲座、学术交流、自学等多种形式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3.根据教学进度,阶段性安排学生医院见习,使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患者,体验护理工作,尽早进入护士角色,尽快成长为护理技能过硬、适合社会需要、贴近岗位需求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4.建立网络信息,丰富护理实训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种渠道。实训中心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护理实训教学资源和部分护理实训的电子课件、视频等,同时也提供一些理论课的电子课件,方便学生的随时学习。
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那么就能充分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使学习得到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6.提高学生就业素质。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并结合企业需求制定了护理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职业不论好坏,学生能不能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关键取决于学生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学生可能因为对工作岗位认识不够,而产生消极、厌恶情绪,也有的学生未能做好走出校门的准备,而产生恐惧、忧虑情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上实训课的过程当中,重点做好学生职业导入工作,使学生积极、乐观、充满信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
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职护理实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学”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通过深化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从事护理工作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训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梁小婉.基于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创新教育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06).
关键词:高等护理;护理教育;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09-03
现代医学护理技术迅速发展、卫生保健服务体制改革和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走向国际标准化轨道的趋势,对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1]。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实验教学部分对于护士实践技能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一、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尤其在实验教学方面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其中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验内容、评价体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是培养应用型知识与实践技能。因此,面对国家发展需要,应注重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二、我国高等护理实验教学现状
1.培养目标不能顺应时展。肖国华[4]等认为我国高等护理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上存在问题,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仍然停滞在操作技能上,认为操作技能水平代表了学生的能力,从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少之又少。
2.课程设置无法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2011年护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而多数院校课程结构仍以生物医学模式为课程的基本框架,过分依赖于医学学科模式,注重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之间相互独立重复存在,护理特色未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培养模式比较单一[5]。
3.教学方式过于传统。高校实验室教学一直以来均采用由教师主讲、示范、护生操作这样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以及护生的需求[6]。授课方式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且课程平淡无奇,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护理实验课程的考核体系在分值上不占优势,容易使学生们忽视此模块。在对于实验课程的考核上,教师按照评分细则逐条对学生操作的进行评判,致使学生对于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标准化过于关注,无法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更不利于护生沟通、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7]。
5.实验教学资源有待改善。现代医疗工作中采用的大多是一次性物品,而实验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物品,不能保证实验课与时俱进。专职教师长期脱离临床,教学中缺少临床经验和实例[8];查阅相关资料,属于被动接受别人的间接经验,且相关资料与新技术新产品中的时间差会导致相对信息滞后。且护理实验课的操作多依托于模拟人,导致学生操作时无人应对,简单模拟沟通内容,缺少变化性。
三、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实验教学改革
1.改革与完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整个护理专业的灵魂,它对教育活动、教学内容、形式和环节等方面起着定向和规范的作用,是专业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和归宿[9]。改变以往的重视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养理念,树立以护生全方位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培养综合素质强,知识结构合理广泛、专业技术能力和适应性强,能独立承担临床护理以及社区养老机构卫生保健的突出护理学特色的实用型人才[10]。
2.完善课程体系。我国护理实验课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三类,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以验证性实验居多。而在近几年的不断探索中,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也突出了优势。如郭娟[11]将综合性实验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中研的究认为,综合性实验涵盖面广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用物,适当缩短理论授课时间,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所学知识并进行练习,互相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
3.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改革。我国护生的学习步骤为在校实验课学习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实习前短期综合培训―实习―毕业前综合训练这样的模式进行。我国学生往往没有一个中间的过度阶段就投入到真实的临床环境中,使学生对于临床的各种不适应增多,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对护生来说,早期接触临床,建立临床思维结构框架,能够弥补我国传统护理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并且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完善[12]。
(2)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以教师为主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如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反思日记法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觉的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13]。
4.改善实践技能考核体系。相应增加实验课所占比重,使学生重视实验教学。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细节的考核方式,转变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针对社会对新时期护理人员的要求,着重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沟通交流,应变能力之上进行考察。高婧[14]等认为可以尝试优化整合实验课技能操作评价指标、探索开展动态式和全程化评价模式,可尝试实验报告等级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团队协作评价等。
5.优化实验教学资源配置。良好的实验环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仪器与教学模型,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改善实验室环境,将实验室建设成为高度的虚拟仿真病房,充分营造出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环境;对于实验用物尽量与临床同步,使学生能够很好的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进入实习阶段能够更好地胜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15]。尽可能在没有安排实验课的基础上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供护生们进行操作练习。
6.提高教师整体综合素质。参与教学的教师团队需要不断学习,了解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注意收集和整理与临床结合紧密的护理技能发展动态,并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做到实验教学与临床实际零距离。鼓励教师以新的教学手段来营造欢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上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起相应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16]。
总之,护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7]。对于实验教学的改革,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各项操作技能的充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下临床做充实的准备;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极大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方向的创新。但是我国现在护理教育实验教学改革仍处于实验教学阶段,并没有整合完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情景教学课下准备工作量大,学生时间不好支配;角色扮演中的患者与家属可能实验操作弱于扮演护士角色的学生;扩建实验教学基地,由于学校之间资源分布不均,实验室建设也有参差不齐的情况等;我们对这些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促进我国护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玲玲,姜安丽.护理学本科教学内容的构建[J].护理研究,2008,22(9):2333-2334.
[2]张金勇,单志军,高玉霞.改革护理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科学,2013,16(2):55-56.
[3]董晓红,李艳微,贾佩华,等.以研究为特色的护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1):66-26.
[4]肖国华,王丽,沈学清.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华护理教育,2010,7(3):113-115.
[5]杨丽,仰曙芬,隋树杰,等.国外护理课程设置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4-5.
[6]朱建华,蒋新军,李东雅,等.情境领导理论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4):1251-1252.
[7]易霞,刘红华,袁群,等.从培养能力型、实用型护理人才看基础护理学考核模式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3):95-97.
[8]尹娅萍.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5(5):515-516.
[9]姜安丽.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 10年实践与发展的思考[J].护理杂志,2007,24(1):3-6.
[10]刘东玲,杨培常,李伟,等.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10):2705-2707.
[11]郭娟.综合性实验在《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9):1305-1306.
[12]谈益芬,王胜香,李佳,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改革[J].全科护理,2014,12(16):1523-1524.
[13]邓颖,王艳玲,吴瑛,等.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成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4):147-149.
[14]高婧,邵珍珍,吴小婉.护理学专业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与趋势[J].护理研究,2015,29(1):260-262.
[15]汪爱琴.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临床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初探[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1):77-78.
关键词:临床医学儿科学说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028-02
说课是在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课堂设计非常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向教学同仁及专家系統地阐述本学科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各同仁及专家点评,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新型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不仅仅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1,2]。近年来我校举行了多次说课比赛,收获颇丰,本文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临床专业课程——儿科学为例,剖析高职高专临床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儿科学教学知识结构的特点,针对学生和学科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构思,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实施、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1课程设置
1.1课程定位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及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既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必修课程。该课程开设于大二的第二个学期,是在解剖、病理、生理、诊断学等基础上来学习的课程。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儿科疾病的诊治能力,为儿科医疗事业单位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诊治能力,对儿科危急重症处理和转诊能力,开展小儿生长发育宣传,儿童保健指导及健康管理能力,为学生今后全面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为基层医疗岗位输送具有治病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技能型人才。
1.3课程考核
在设计教学考核方式时应多元化,整个考核过程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考核。分为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技能操作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含出勤、小组讨论学习、翻转课堂、课前提问及作业等)占总评成绩的10%;期中考试(题型多样化、形式多样化)占20%;实践考试(案例分析、技能操作)占30%;期末考试(理论闭卷)占总评成绩的40%。
2教学内容
2.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德智体美劳为本,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宗旨。教学内容上以“必须、实用”为原则,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突发应变能力。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等辅助教学,灵活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重视实训课、临床见习课的学习。
2.2教材的选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和学的重要依据[3]。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出版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由黄华、崔明辰主编。该教材针对临床专业编写,紧贴临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及内容的新颖性,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符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2.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以儿科学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为重难点;疾病的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为本课程熟悉的内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预防为了解的内容。针对重难点,我们采用微课、游戏、图片、结合生活案例等进行讲解。
2.4教学资源
参考教材为王卫平主编的儿科学,申昆玲主编的儿科学等教辅教材。建设儿科学合格课程、精品在线课程,常见儿科病案整理、试题库等教学资源,更新完善对分易、超星学习通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资料。
3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三年制大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首先他们经过高考磨砺后,学习态度非常端正,经过大学一年级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对医学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为00后,好奇心较强,喜欢新鲜事物,逻辑思维较强,大部分学生喜欢游戏,喜欢创新冒险,但自主学习能力及积极性差,自我控制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欠佳,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实践能力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应灵活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教学实施
4.1组织教学
课前注意观察学生注意力及情绪。
4.2导入新课
以一则新闻报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引发学生思考。
4.3讲授新课
采用讲述法、多媒体辅助、幽默风趣的故事进行讲解。
4.4巩固新课和归纳总结
以典型案例,小组合作形式,就本次课程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将重难点采用联想记忆法、口诀法、对比法等进行梳理记忆。
4.5布置作业
作业为宣传画制作、超星学习通单元检测题、拍视频等。
5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5.1师资队伍
担任该课程的授课教师皆为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为中级以上职称,专职教师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结构合理,为保证教学质量,对于青年教师,采用“传帮带”形式,即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帮助新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定期参加教师培训,进修学习等,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专职教师需要到医院参加临床锻炼,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出现。
5.2教师考核
教师定期考核,包括同行评级、督导评价、专家评价、进修培训考核、学生评价、岗位锻炼考核等,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进行评价。
5.3教学条件
校内实验实训室,学院附属医院及校企合作单位等提供教学设施,便于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利于学生见习、实习,充分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为学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6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目前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教学资源等方面尚处在尝试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现今是信息化时代,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适合时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出一批批新时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尤洁,王翠,宋飞飞,等.《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J].山东化工,2019,48(04):178-180.
[2] 杜鹃,李艳.《外科护理学》课程说课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233-234.
【关键词】 实验室;临床实验室技术;教育,医学,本科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位居世界前列,但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普遍较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实验教学环节重视不够[1]。随着社会教育理念的更新,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基本技能日益重视,虽然学校正在逐步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注重共性培养、忽视个体发展需求的传统培养模式上,在实验教学方式上表现为一味的整班教学和固定的教学内容,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很好方法就是在搞好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
1 实验示范中心开放的依据和必要性
1.1 建立实验示范中心,搭建实验室开放平台 实验室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我院随着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根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对原有的临床教学实验室进行调整、合并和改造,成立了模拟医院。其下设第一实训部(外总实验室)、第二实训部(诊断学实验室)、口腔实训部、影像实训部、护理实训部、检验实训部共六个实训部。设有模拟手术室、急诊室、动物实验室、电子病人训练室、B超室、模拟病房、急诊室(ICU病房)、临床标本展示厅、电脑室、互动数码实验室等,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先进,功能齐全。具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介入放射学、基础护理学、医学检验学等学科的部分实验教学功能,所面向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眼耳鼻喉科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检验学及护理学基础等8个专业。模拟医院于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实验示范中心。自成立以来,我实验示范中心不仅承担了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还为地方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实践培训基地。成为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和助产士资格技能考试基地,为实验室的开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1.2 加强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学生临床技能 自模拟医院成立以来,实验示范中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但从学校已开设的实验课程来看,实验场地、实验设备供需矛盾还较突出,有相当部分的课程实验课安排的时间不足。如第一实训部(外总实验室)所承担的实验内容有无菌术、外科缝合练习和动物实验。每个班每个实验内容的开课时间只有3个学时,就动物实验课而言,只有两间教室可上动物实验课,因为场地面积有限,每间教室只能配有6个动物实验台,而每个班大约有60个学生,所以只能4~5人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实验课上带教老师把实验原理、目的、步骤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或操作步骤演示一遍再给学生分组,由其自行练习。这一过程中老师讲课已用了大部分时间,而学生自行练习的时间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只能依样画葫芦,按照老师的方法把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脾脏切除、胃修补等手术基本操作练习一遍,根本就没有时间对所有实验内容进行反复练习。而这些基本操作技能一直是外总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每一个实验内容都需要有扎实的临床操作基本功和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学生仅靠课堂教学时间是不能熟练掌握的。针对这一现象,学校也曾采取相应措施,如除开平时的正常授课学时外,也曾在考核前的一定时间内对已开这门实验课的班级开放实验室,但由于人力及实验室资源不足等问题,实验室开放还没能形成系统的固定的运行机制。随着我国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尤其是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求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必须得到高质量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完成计划教学任务之余,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临床技能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途径。
2 实验室开放的模式
根据2004年教育部关于教学评估方案要求,实验室开放有三种形式:即从时间上开放,从人开放,从实验内容上开放[2]。开放的形式有全天开放、定时开放、预约开放、阶段开放。每个医学院校、每个实验室在课程设置、人员配置、实验室功能布局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不能盲目套用某个模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部门的模式。我院实验示范中心最主要的任务是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因此实验室的开放主要考虑时间上的开放,而这种时间上的开放必须是有条件的开放,不能跟正常的教学实验及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发生冲突,不能达到完全的开放。居于这些情况可参照以下模式对实验室进行开放。
2.1 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 指对计划内的教学实验项目进行开放。该模式在时间开放形式上可采用:①预约开放。由学生事先向实验室申请要做的实验内容及所需的仪器、设备、器械,然后根据学生人数及实验内容由实验室统一安排开放时间。②阶段性定时开放。每一实验阶段结束后,由实验室根据排课情况,每周或每一阶段固定时间对固定班级开放实验室。学生可在开放时间内巩固、提高已做的实验内容,也可对某些尚未弄懂的问题进行探讨。
2.2 科研课题引导型 实验室在完成在校生临床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低年资医生提供技能训练场所,提高其临床实践水平,并鼓励他们从事本课程或者交叉学科的实验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为临床、基础研究、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条件。
2.3 仪器设备开放型 实验室对一些精密仪器或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开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熟悉和掌握这些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步骤。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整体效益。
2.4 对外服务型 充分利用仪器设备及实验场地,为社会服务。如为地方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实践培训基地,成为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
3 实验室开放的意义
3.1 实验室的开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实验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参加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2 实验室的开放,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任何年级、任何专业层次的同学都可以到实验室进行技能操作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理论扩大临床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探索知识、培养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
3.3 实验室的开放,有效地利用和挖掘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室效益 目前有些高等学校实验室并未充分利用,一些围绕课程建立的实验室,其任务随课程开始与结束,时而疲于奔命,时而无所事事。由于实验室没有实行开放式管理,只有在实验课时才向学生开放,因而出现高峰时设备不够用、平时仪器设备大量闲置的现象。实验室的开放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不仅充分发挥一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提高了实验室效益,而且有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贯彻资源共享的原则,真正体现了实验室作为课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实验室开放的几点建议
4.1 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我院实验室示范中心曾经尝试对部分班级定时开放实验室,但由于有些时段是在学生上课时间开放,所以有时来实验室练习的学生寥寥无几,而等到期末要进行考核时,各班学生都抢着来练,造成仪器设备不够用,实验场地拥挤的现象。因此,要开放实验室,确保开放实验质量,必须对实验室的开放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例如:开放实验项目如何审定?怎样通过校园网向外公布?开放实验时间如何预约?仪器设备怎么管理?损坏怎么赔偿?实验报告怎么评定?学分怎么给?对于在开放实验室中取得重大成果怎样进行奖励等系列问题拟订一些规定并予以规范。
4.2 加强教学管理的配套改革 在开放实验室的教学过程中,定期举行技能操作比赛,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学分制,对学生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给予一定的学分,以创新学分为切入点,以省级、校级的各类竞赛活动为激励点,使学生由“被动式”实验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4.3 注重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我院外总实验教学任务归属外科学教研室,目前尚未配备专职教学人员,带教老师都从临床一线聘来,虽然他们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但由于还得肩负医疗一线工作,任务繁重。而由于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技术人员一直被视为教学辅助人员,在平时的实践课中只负责开门、关门和一些仪器设备的调试、实验物品的领取、归还等工作,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正确对待实验技术人员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把他们当成师资队伍中的一分子,鼓励他们与外界交流,学习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掌握现代先进的技术信息。从思想和业务两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使实验技术人员成为本学科实验教学指导方面的“多面手”,成为在本专业各实验中均能指导、能打通的人。让他们担任实验室开放的指导工作,不仅减轻专职带教老师的工作压力,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实验室开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个医生的成长都要经过理论学习、见习、实习、临床实践以及进修等多个阶段的锻炼。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充分结合实际工作才有生命力[3]。我们应不断完善教学改革体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实验室开放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开放办法,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充分发挥实验示范中心——临床实践与基础衔接的窗口作用,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柯行,吴育廉.浅谈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和管理[J].内江科技,2008(1):83,128.
山西医科大学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在全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学校既要向国家输送高级专门人才,又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城乡培养一大批实用型的医学人才。自2002年起,学校开始探索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采取了一些措施。2006年,教育部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之后,深刻认识到当前医学教育普遍存在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研究与实践不足;当今医学不缺少科学技术,独缺人文关怀;医学技术只有与医学人文有机结合,才能最终成就医学。为适应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系统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于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临床医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即为其中的一个重点。
二、改革思路
1、胜任力特征与模型研究
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既要有理论依据,又要符合区域社会发展需求;既要有特征模型或理论框架,又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既要面面俱到,又要有改革的重点。因此,学校在论证分析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依据为中国医学教育标准与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GMER)60条: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模型则以主题的方式诠释文本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将表征的有意义的描述推断出准确意义的特征,建立胜任力特征模型。
2、实施步骤
先依据医学教育标准分解提取胜任力特征,后建立理论框架;而后结合区域社会发展实际,从医师角度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医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临床类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的薄弱环节,设计交叉融合的模块,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胜任力培养体系。项目实施过程中,边总结,边完善。
3、阶段性工作
一是根据山西医科大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文化道德素质、工作状况、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进行分析;二是对学校前期开展的山西省四区一县(太原市迎泽、杏花岭、尖草坪、万柏林区和娄烦县)的卫生需求调查数据进行了再分析,了解了城乡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和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期望要求[2];三是针对区域医疗服务特点,开展了医师职业胜任力实证研究,采用主题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从山西省各级医院抽样对医师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职业胜任力特征应包括人际关系能力、专业基本素质、职业发展能力、个人发展能力、心理特质五大类,并对每类进行了诠释[3],佐证了本项目的构想;三是对照医学教育标准,结合胜任力特征与模型,构建了知识课程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4],并从中凝练提取了职业胜任力培养的重点。通过以上过程,职业胜任力培养改革思路逐渐明晰,并且得以推广应用,概括为:以职业精神为先导,构建系统性素质教育体系,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以桥梁课程建设为纽带,提高医学生知识转化能力;以四项训练为重点,提升临床医学生综合技能。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相互交叉融合,构成了“三维多元化职业胜任力”培养体系。
三、改革措施与成效
职业胜任力的培养贯穿教育始终,既要面面俱到,又要有工作重点,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医学教育中凸显成效。
1、五种措施并举,深化系统性素质养成
当今医学不缺少科学技术,独缺人文关怀。医学技术只有与医学人文有机结合,才能最终成就医学。只有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和社会素质的教育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的要素才能真正融入医学科学和技术领域,而且这种素质教育需要系统性地进行,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在教育改革中始终将医学人文素质养成作为改革重点,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统性素质教育体系。①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主编出版国内首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概论》教材,在2002级试用,2003和2004级正式使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全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②实施预防、教育、咨询、治疗四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心理健康中心,专兼队伍结合,大一、大二侧重自我成长训练,大三、大四侧重医学心理与医患关系教育,大四、大五侧重职业心理适应教育,培养应对医学这个高风险、高压力职业的心理调节策略,成为山西省首家示范中心,近10多年无一起恶性事件发生。③依托山西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及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举办三届医学人文周。以走进医学人文、重新审视医学为主题,设置医学人文论坛、影展、画展、对话、征文等版块,国内多数知名医学人文专家和校内众多医学专家到场,8000余名学生参与,汇编成果5册,选录征文200多篇,唤醒了医学人文意识,深化了医学人文认知,强化了医学人文自觉,推进了医学人文发展。④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自2004年起,每年评审一次,截止2011年,共投入361.05万元,已立项979个,参与学生8117人,参与教师3000多人次,共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奖46项。其中获第七届“挑战杯”银奖,创山西历史最好成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新热情,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能力。⑤开展“绿色通道”导诊活动。自1998级开始,临床医学生和护理专业学生从二年级起,利用课余时间,有组织的到医院急诊室导诊,要求书写日记,其中生动感人的导诊故事精品已结集为《真诚与感动-医学生导诊随记》正式出版。
2、搭建三座桥梁,提升知识转化能力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校构建桥梁课程,架设了从医学基础课到临床专业课的桥梁,从临床技能升华为综合能力的桥梁,从临床医学生成为职业医师的桥梁,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①从基础到临床的过渡课程整合。根据“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②在实施过程中构建桥梁课程并据其特点,以单项能力培养为基础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以培养临床医师应具备的技能、人文关怀和团队精神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完整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桥梁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③按照课程设置要求,目前已开设的实践/实验项目达60余项,涉及到的学科包括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影像学、急救医学、危重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护理学等。涵盖临床基本技能和各专科技能实验室,构建了从“理论指导—模拟教学—动物实训—强化模拟—临床体验”一体化实践教学桥梁课程体系。④创建了临床实训中心(模拟医院),构建技能训练模块,开展医学模拟教育。临床教学模拟医院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操作能力为目的,融入职业素质训练,强化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推广医学教育标准教育理念,最终使学生逐步完成医学基础课向临床实践、单向技能向综合能力、模式化思维向集成创新思维、临床医学生向职业医生的转换[5]。
3、强化四项训练,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在2011年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上,山西医科大学荣获一等奖,也是一等奖获奖单位中两个地方医学院校之一;2012年,获得华北赛区第一名;之后在2013年再获殊荣,继续斩获全国一等奖,成为目前三次参加、两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唯一地方院校。成绩的获得与学校对临床医学生职业胜任力能力培养的重视和体系的构建不无关系。当前,社会对健康卫生服务需求日益提升,国内外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医学教育标准的推出,要求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训练[6]。学校在职业胜任力培养中,将临床技能训练、社区与基层实践、专业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进行系统训练,强化医学生专业实践与服务能力,使医学生尽快适应向职业医生的转换。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例,学校建设了功能齐全的综合性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是目前国内建设较早的设备全面、功能较为完善的医学模拟中心,并已具有一定模拟医院特点,入选国内19家之一的临床技能类国家级示范实验室,为山西省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试中心。学校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除承担专业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训练外,每年还定期组织两期“标准化病人”和“心肺复苏”等培训班。以临床专业为主,从低年级学生开始,同时吸纳非临床专业学生进行训练,每年培训近500人次,可见临床技能大赛的获奖得益于全面培训和层层遴选的基础。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