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领导者素质的综合性范文

领导者素质的综合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领导者素质的综合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领导者素质的综合性

篇1

【关键词】领导者 素质 提高

领导者是拥有权力,在管理部门中占据决策地位的人。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组织活动的成败。那么,现代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以及如何培养这些素质呢?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领导者素质含义

(一)领导者素质的含义

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的德、才、学、识、体等的总和。

(1)综合性:领导素质是有诸多因素组成的一个结构体系。要坚持德(政治素质)、才(才能)、学(学问)、识(见识)、质(气质)、体(体质)等需要全面发展,体现了鲜明的综合性。

(2)动态性。领导者素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含义是指:一是指领导素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必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更新和发展。二是指领导角色扮演者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和自身实践活动不断发生变化,其自身素质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二、领导者素质的内容

(一)高尚的品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领导者素质的关键,具有定向、示范和聚集作用,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它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二是宽宏大量,作风民主。三是要顾全大局,严于律已。

(二)先进的观念素质

现代领导者的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列,其内容主要包括五方面:

(1)发展观念。要发展就要有战略眼光,战略眼光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作为领导者,要力戒短期行为,才能放眼长远,实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

(2)系统观念。领导者认识和处理问题时,不能限于某一点、某一面或某一部分,而要有整体意识,从整体的观念出发,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讲求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

(3)市场观念。领导者必须牢固树立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始终把经济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学会抓经济管市场,这是领导者根本的工作职责。

(4)信息观念。信息是知识和情报的通信和接收,领导者进行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时,离不开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可以说,只有见多识广领导者,才会有雄才大略。

(5)人本观念。以人为本是领导者的基本观念。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才问题,领导者只有具备爱才之心、求才之渴、荐才之德、用才之胆、护才之魄、容才之量、管才之方的品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领导者。

(三)能力素质

领导活动是一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组织活动。现代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素质:

(1)创新应变能力。领导者要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应变力,沉着冷静,果断处置,及时处理各种矛盾,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2)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即全局性思维,就是洞察全局、谋划全局、指导全局、配合全局工作能力。

(3)沟通协调能力。领导者要具有通权达变的交际沟通能力,正确处理和协调个人与组织、部门与单位、上级与下级等各种关系,巧妙地解决矛盾,消除误会,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上级的支持、下属同事的拥护、其他单位的帮助。

(四)健康的身心素质

一是理性成熟的心理。领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紧张压力极大的活动,没有稳定的情绪,成熟的心理,很难干好领导工作。

二是竞争开放的性格。领导者应有敢为天下先、善于争先的品格。领导者要有开放的心态,公道正派的作风,进行公开、公平的竞争。

三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对领导者而言,坚毅、顽强、果断不仅是其心理特征,更是其领导力的基础。对生活、

四是良好健康的体魄。身体键康是每位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应对大量繁重的日常工作。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恐怕一切都力不从心,更无法发挥领导才能。

三、提高领导者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现代领导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领导者诸多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交换作用的过程。具体方法和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终身学习,持之以恒

要学习有关经济、政治、科技、法律、哲学、社会、历史等一般基础知识;要要学习和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增强市场观念;要高度重视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把握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有益的经验,促进本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

(二)深入实践,反复锻炼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可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承担各种不同任务,如主持会议,可提高组织问题能力,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加强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等管理活动,可提高综合管理和灵活应变能力;进行局部改革实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加以推广,可提高综合改革能力。

篇2

关键词:新时期 企业领导者 素质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跨国企业纷纷进入内地,国内企业面临新的竞争与生存外环境压力。再加上资源紧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自主知识产权普遍较低等多个方面的内环境因素制约。作为新时期的企业领导者,要积极应对新时期局面,积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与经营理念等方面,实现大跨越,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决策水平。

一、企业领导者素质的内涵及特点

企业领导者素质是指包含了人的智慧、经验、才能、气魄、品格、经验等的所有内在要素的总和,在领导者的工作之中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是在不断地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形成的。领导者的素质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分别是静态方面的素质与动态方面的素质,其中静态方面的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原本存在的素质,也就是才与德;而动态方面的素质,主要是指领导者的职业素养,包含全新的理念、良好的品质、卓越的能力与健康的心理。

企业领导者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态性。企业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是稳定的,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变化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所以需要重视这种动态性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领导者需要不断加强素质建设。企业领导者要符合时代特色,适应时展的基本要求。

2.综合性与层级性。领导者素质包含了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起很大作用的才能、品格等的内在的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综合地起作用。企业之中不同的领导层级,其所处的领导层级的素质是不一样的。

二、新时期企业领导素质的重要性

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业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在当今企业经营环境比较复杂的条件之下,企业领导者需要协调好企业之中每一个部门之间的活动,并且保证其企业组织的每一个员工的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具备较强的素质,带动整个企业提升其竞争力,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战略决策。企业的领导者要为企业的发展准确制定今后的发展空间,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组织战略行动。企业领导者毕竟是少数,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经营者组织全体成员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积极支持并引导企业的员工充分发挥其战略能力,提出具体方案,并且深入企业实际开展调查,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战略决策。

2.科学合理分配战略资源。企业领导者为了保障战略决策的顺利开展,需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重点战略能够实现。另外,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善于将企业的资源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3.构建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将新的价值理念与经营思想,渗透到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处,制定出具体的激励方面的政策,使企业的员工能够产生紧迫感,使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念能够长久保持下去。另外,企业领导还要积极倡导学习型企业建设,鼓励每一名员工积极开展新知识与新经验的学习,以便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

三、新时期企业领导者素质建设的途径

1、提升工作能力

面对当前复杂变化的新形势,实现企业的跨越式突破,对现代企业的领导者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具备战略决策能力与创新协调能力。

(1)战略决策能力

现代企业领导者的战略决策能力,包含了两个部分,分别是战略思维能力与组织决策能力。战略思维能力,指的是在想问题与做事情的过程中,要做到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时度势,将全局作为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就是说,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既要注意解决关于企业发展全局的具体问题,更要研究并解决关系到企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样企业才能具备竞争力。

组织决策方面的能力,指的企业领导者善于将不同决策的人组织起来,根据其能力的不同,进行合理的配置,上下团结一致,充分调动企业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决策能力既能够体现出干部的政治成熟与谋略,也能展现出业务知识能力的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企业领导者需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加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规范好自身的决策方面的程序。

(2)创新协调能力

创新是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持久动力。企业领导干部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去提出企业发展的新思路,进行理论方面与实践方面的双重创新,大力推动改革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2、强化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建设

企业领导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建设,是企业领导基本素质的核心。企业领导者要做到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具备廉洁奉公的道德素养。领导干部作为企业的组织者与决策者,主导整个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就是做到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善于使用马克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另外,企业领导干部要具备廉洁奉公的道德修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积极深入到企业发展的实际,敬业负责,工作勤奋,做到不谋取私利,秉公办事,为企业与员工的利益作贡献。

优秀的企业领导要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建设。企业领导工作,本身是属于紧张复杂并且压力较大的活动,需要稳定的情绪与成熟的心理,否则的话很难胜任。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讲,难免会出现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心理平衡问题,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去创设心理方面的平衡,心理方面的容量要大,在员工面前要能自觉控制好自身行为,做事讲话符合自身身份。另外,企业的领导者要加强意志力方面建设,对企业的领导者来说,果断与坚毅不仅仅是属于性格方面的建设,更是领导素质的基础,在对企业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处理之时,高明的领导者总是能表现灵活的姿态。当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还需要具备积极进取心,对待工作于生活,总是能够充满激情,具备坚强的意志力。

3、加强对知识的学习

领导者素质方面的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各个方面知识的学习。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并且知识更新的速度也不断提升,不管是在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发展也面临新的矛盾与问题。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企业领导干部,要始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来不断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与思想方法,加强对经济、科技与法律方面等方面的学习,提升根据市场规则来不断提升发展经济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能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思想政治与法律等方面的手段来妥善处理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总之,企业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能够影响到企业的长久稳定与持续发展。企业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重点加强工作能力、学习知识、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提升管理企业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金辉,丁爽,李国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j].煤炭技术,2009,28(9):195.

[2]盖金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自身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10(3):175-176.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115-01

1 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管理环节。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出,自从有了一定规模的企业便出现了财务管理,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财务管理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和加强。许多企业的兴衰史充分说明,重视并加强财务管理,才能充分获益,迅速发展。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层牢固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企业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不断创新,逐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2 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许多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各项管理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体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

2.2 缺少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队伍普遍素质较低,一是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失衡。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是综合素质不高,一些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也有待提高。企业普遍注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

2.3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一些中小企业虽然有一些会计管理制度,但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致使会计管理不分职责,越权行事,会计执行的随意性较大。同时中小企业因为大多是家族式的管理组织形式。会计组织通常采用垂直管理模式,管理跨度小、幅度窄,由于受规模、财力、人才的限制,中小企业会计机构中的岗位设置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现象,影响会计人员职能的发挥,特别是不利于企业的内部控制。

2.4 财务控制薄弱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片面考虑到季节价格波动,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

3 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领导者的理财意识

企业领导者应认识到理好财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为企业管理职能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对企业领导者进行理财知识培训,给他们创造提供学习的机会,并应把企业领导是否会理财作为考核企业领导者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使企业领导者真正认识到,不会理财的领导者,不是一个合格领导者,不会理财的企业,是不能发展的企业。

篇4

【关键词】新时期;秘书素质;要求

秘书,在《秘书学概论》中的定义是:在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中辅助领导机构、领导者或私人办文、办会、办事的参谋和助手。在实际中,秘书不仅需要帮助领导处理各种事务,包括办文、办会、办事等,而且还要沟通上下级,处理人际关系,甚至连领导的私事也要处理,这就对秘书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性素质要求非常高。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他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是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机关秘书和高校秘书固然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坚持党的方针、政策。但政治素养对于企业秘书来说也同样重要。其一,现代社会是政治化社会,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是基本原则,只有符合社会主流方向发展的企业,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其二,秘书需要掌握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秘书在办文、办事时会涉及到各种法律和法规性问题,尤其是新时期国家的法律越来越完善,对各类企业都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要求,例如《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等,秘书若没有牢固的政策和法制意识,领导一旦无意中做出违法的决策,而秘书又不能及时提醒,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二、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是决定一个人职场成败的关键因素。它包括:一是敬业精神。这是对每一个职场人的基本要求,热爱本职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尤其是秘书,事情都很琐碎,要做得很认真、很细致,这需要秘书细心和耐心,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秘书还要忠于职守。秘书最重要的特点是辅,辅助领导,而不能代替领导决策,原则上秘书做任何事情都要按领导的意图,不能擅自做主,更不能擅权越位。二是奉献精神。秘书辅助领导做各项工作,包括办文、办事、开会、联系上下级等,总之是把领导的意愿落实到实际,但是最后所取得的任何奖励或许都会归于领导,而秘书只能默默无闻地站在背后。这就要求了秘书要有奉献精神,踏实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功、不邀功,甘当无名英雄。

三、知识能力素质

第一,专业知识。首先,文字处理能力。要求秘书有较高的文字撰写和文书处理能力,尤其是公文和应用文的写作。其次,行业基本知识。秘书需要对企业的整体有清楚的了解,相关企业专业知识要懂得,包括企业生产技术。另外,还要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对行业有整体的把握。第二,基础知识。基础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秘书都要知道。秘书要处理的事情各种各样,也需要接触各个阶层的人群,因此秘书要懂得各种基础知识,能与各阶层的人愉快交流,不犯低级错误。其次,秘书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使用常用办公器械的知识。第三,其他相关知识。秘书对法律法规、经济学、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还有了解社会最新时事资讯,最新科技产品等,才能对各种综合性事务处理得如鱼得水。

四、人际交往素质

首先,谦虚谨慎,办事公道。秘书在领导身边,是领导形象的代表,因此很容易会自傲自满,认为高人一等,看不起其他人。这样很容易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劣,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秘书应该谦虚谨慎,对每个人都热情周到,办事要公道,对领导和群众要一视同仁,不以权谋利,不行贿受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良好的听知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秘书要善于倾听。耐心倾听领导意见可以准确理解领导意思,准确传达或执行;耐心听群众意见则可以拉近双方距离,处理好群众关系。秘书还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有条理地传达信息。最后,要懂得商场礼仪,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处理得得体大方,让对方舒服。另外,还要有灵机处事的能力,遇到突发事件可以临危不乱,及时准确地汇报,并做出恰当的措施。

总而言之,秘书是一个专业性强、综合性高的工作。尤其是在新时期下,对秘书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了。秘书应认清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周嵘.新时期的秘书人员素质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8)

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151-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建设脚步越发的加快,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变得比较普遍,市场国家化愈发的明显,加上经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发展约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继续发展的血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还企业走向世界的前提。在企业的管理中,财务管理是最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好与坏,最能直接反应企业的经营状态。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的核心,具有最重要的地位,这种管理理念要应用到日常的工作中,贯穿在企业的所有环节。

一、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企业所有的员工和企业的管理者财务管理的观念淡薄,观念比较陈旧,过分的追求短期内的经过效益,特别注重利益的最大化,管理一味的追究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很多的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位于企业管理的核心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很多的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应该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不单是一项对资金的管理;不明白企业管理中的那些是优势管理,最需要加强管理,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管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最终体现不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更体现不出不同的财务效果。

(二)缺少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的学历是大专,并且占据很大的数量,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财务管理人员数量相当少,有些企业更本没有。这样就造成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存在很大的差距。现阶段,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还不是和社会发展的速度相一致,远远的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性和阻碍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对企业的制度不能遵守,没有很高的道德标准,风险意识概念模糊,服务意识的态度较差,没有相关的法律知识。企业不能很好创造企业文化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注重科技研发人员的技术培养,不重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三)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都建立了会计管理制度,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很多时民营或者和外国的合资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具有很高的个人主义,管理集权现象普遍发生。导致企业中会计的职责比较模糊,越权现象普遍发生,会计人员的工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多的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式的管理,重要的亲戚占据重要的部门,离老板血缘越近的人员,拥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利。对于会计职位也一般有家族成员来出任,缺乏有效地财务管理制度。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采用垂直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小的管理跨度,幅度偏小,再加上规模和人力、财力的限制,企业的岗位设置很容易产生交叉现象,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的职能表现,特别不利于企业的会计制度的控制。

(四)财务控制薄弱

企业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在很大程度上闲置,对资金的利用率没有发挥更好,有些小企业错误的认为,资金越多越好,企业的发展潜力也会越大,造成资金的闲置,直接限制了企业的壮大。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投入,没有资金的合理利用,企业就会受到限制。有些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没有进行科学的计划和安排,片面的考虑季节的价格波动,过量购置不动产而不去开发利用,无法应付经营中急需要的现金,让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企

业对应收账款的周转缓慢。造成资金的回收利用存在一定的

困境。

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者的理财意识

企业的领导层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前进的火车头,是企业发展的舵手。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领导者,应该认识到理财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定期为领导者进行理财培训,同时不定期的邀请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到企业作报告,为企业财务管理注入新鲜的知识,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最好的财务管理知识。做为企业的领导除了加强企业的管理,还应该注重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要经常的学习财务知识,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企业也要健全领导的考核机制,将领导层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财能力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项考核项目。通过考核学习,让企业的领导者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不会财务管理的领导者,是一个不合格的领导者,不会将企业发展得更好,只会把企业的发展带入万丈深渊。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

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的新问题,企业的发展处在了竞争的环境中,对人员的要求也处在了竞争的环境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财务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素质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否则就面临着淘汰。只有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利用业余时间多去学习,建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快,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加上网络的普遍,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去学习新鲜的知识,才能让自己具备较高的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财务人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要有扎实的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灵活应用到现代的财务管理中,精通会计方面的知识,并能结合经济、法律等相关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策略。现代社会注重的是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与计算机的结合,对财务信息收集、整理、反馈的处理,形成与企业生产营销等市场信息相融相伴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并建立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学会应用计算机软件来处理财务数据,并分析出理财的策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意产业人才 孵化器 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030-02

十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并将在“十二五”发展期间得到真实的体现。[1]《2012年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核心、以服务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为突破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创新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创意产业人才,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研究表明,孵化器是兼备创新人才培养和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鉴于此,本研究以创意产业人才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为例,研究高职院校创意产业人才孵化器机制下创意产业人才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概述

高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头之一,承担着培养创新产业人才、创新知识文化、服务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高校创意产业孵化器也是高校培养人才和社会技术进步的共同结果。创意产业孵化器是一种实际基地或虚拟服务的空间,通过整合创意资源,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与办公等方面共享设施,为创意学生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咨询,对有条件的创意学生提供融资、市场推广等创意企业的创业支持和推动。它具有培训、孵化、研发、展示等多功能,能充分利用大学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创意资源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平台。

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除了具有孵化器共有功能外,还具备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发展的自身功能。

1.培育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是集成高职院校和社会资源的咨询服务机构,由专门创意产业孵化器管理人员为创意大学生提供培养、咨询和创意相关服务。

2.创意创业投资和融资

创意产业创业企业一般都缺乏必要的资金,创意大学生更缺乏必要的创业条件和创业经验,从而影响创业的成功。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恰好提供创意产业创业所需的必备条件。为创意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并协助完成创业相关手续和审核,并为创意创业提供银行贷款、创业基金支持或进行风险投资。

3.创意和创新功能

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为创意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意环境和条件,为创意产品的生成提供人文支持,特别是创意产品的研发、制作等。因此,创意产业孵化器更能促进创意产品的生成和创意大学生创意发挥。

二、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概述

按照英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类从社会中获取的各种能力与习惯”。[2]文化经过传承创新的延续形成包括艺术、建筑、民俗等一切文化创意资源。但并非文化创意资源就可以进行产业化经营。而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在文化创意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创意强调创新,是一种从无到有或重新改造已有的过程,而创意走向市场或产业化是一种经济的活动,而创意团队领导者扮演的就是经济活动的推动者,是嫁接文化创意与可见市场的桥梁作用,[2]这种媒合力就是一种管理和领导的特质。总之,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要素对于如何开掘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成为文化品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作用。

创意团队领导者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领导能力是文化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创意产生、创意制作,还是产品市场营销、商业决策,创意团队领导者在其中扮演着创意工作者、市场营销者、产品管理者、商业推动者、企业利润守护者等诸多身份。因此,创意团队领导者的特质构成应该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除了具备一般的创意的天赋以外,良好的人格、较强的管理能力、敏锐的商业头脑、人脉资源等也是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的重要构成。鉴于本文的研究群体和以往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的特质应包含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优良的人格魅力,并且能显著区分一般个人或它团队的领导者特质。因此,本研究界定的大学生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包含专业技能类领导力特质、企业管理类领导力特质、人格魅力类领导力特质三个类别,见下表。

1.专业技能类领导力特质

创意不是凭空想象,创意是在一定实践和学习基础上产生的,创意产业更是要与各专业领域密切相联。那么,就要求创意团队的领导者除具备创意的天赋和兴趣外,还要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技能、行业经验和见解。因此,优秀的创意团队领导者要包含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鉴别力等专业技能型的领导者特质。

2.经营管理类领导力特质

创意资源的产业化离不开创意团队的商业市场运作,而创意团队领导者的经营管理领导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创意团队领导者应具备必备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对文化创意市场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经营管理团队的领导力和经营力等。只有创意团队领导者具备良好的经营管理领导力特质,才能管理好团队,经营好产品,才能将创意资源真正转化为创意品牌或创意产业化,实现创意产品走向创意产业市场。

3.人格魅力类领导力特质

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力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驾驭市场经济,管理好自己的企业或团队。同样,创意团队的领导者具备好的人格魅力对于实现团队良好管理和经营具有强的推动作用。人格魅力是由一个人的气质、才学、经验和品行等诸多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凝聚力和感召力。人格魅力类领导力特质通过领导者运用亲和力和感召力,使被领导者或下属心甘情愿为实现既定目标努力奋斗。

三 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下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培养机制

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无论是对于创意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与成才,还是创意资源产业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高职院校作为创意大学生学习和提升的最重要场所,在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类创意团队领导力特质方面能为创意大学生提供有效支持和服务,但在经营管理类、人格魅力类方面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方面的培养显得力不从心。尽管一些高职院校不断通过参加学术比赛、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创意大学生领导者特质的培养,但都不能系统性、全面性的加强创意大学生的领导力特质培养。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孵化器角度,研究孵化器培养模式下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培养,提出一下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培养机制。

1.专业与产业结合,教学与需求结合,打造孵化器创新教学机制。

国家大文化产业的繁荣,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意产业是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对象,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和新内容。创意产业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技能,培养和提升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社会需求的创意产业人才显得非常有必要。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创意点多的特性。因此,高职院校结合创意专业特性和需求整合创意专业,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创造力培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遇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创造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培养更多的创意产业人才。

2.高校与企业结合、资源互补,建立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机制。

科研是高职院校创意教育和结合社会力量的动力和桥梁,以科研或校企合作项目带动高职院校与校外企业联合,打破常规学校教育方式,积极吸纳多方社会资源,为高职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而且一些企业自身要求参与高校产、学、研的愿望也非常迫切。构建高职院校专业与校外对口企业的联合,通过科研项目联动,打造创意产业人才孵化器或创意研发基地,依靠校内自身的人才和研究资源,正好社会各方资源,弥补高校产业资源和设备技术的匮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和学习的机会,也为学校创意产业孵化器的发展添彩。

3.以创意竞赛和比赛为导向,激发潜力,打造孵化器创新研发机制。

高职院校创意的比赛较多,而现今好多学校疲于应付,未能形成一定的团队和竞赛机制。打造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发挥其功效,借助孵化器自有的功能和优势,为学生参加创意竞赛和比赛创造更好的条件。将赛事导入孵化器运营中,围绕开展研发性教学,并以设计开发出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创新产品为目的。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开发适应行业发展的新作品和方案,巧借学生渴望获取专业认同的心理,激发学生的专业求知欲与科研主动性,引导学生以科研小组为单位对课题的意义以及相关经济环境、技术要求、审美趣味、市场需求、艺术品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发突破现状的设计概念。进而综合性运用艺术和技术力量围绕设计概念展开创造性地执行。

参考文献

1 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4~6

2 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向勇.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素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7~62

4 姜文学.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篇7

关键词:舞蹈;美的艺术;舞蹈编导;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123-01

一、舞蹈编导能力

舞蹈编导作为一部舞蹈作品的开发者,首先应当具备的肯定是舞蹈编导能力。如何提高编导的能力就摆在了首要位置。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吃透教材,夯实理论基础。现在很多人忽视理论方面的学习,单纯的认为只要能创造出舞蹈作品就可以了。殊不知,想要真正创造出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创造的内在加上平常生活中对于舞蹈的感悟才能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舞蹈。

2、加强舞蹈训练。真正的舞者不仅仅是一个舞蹈家更是一个表演家。因为跳舞不仅要把舞蹈的动作给做出来,同时要真正理解舞蹈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而通过舞者向观众传达。然而真正想要达到这一境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它需要我们落实到点点滴滴的练习中去。在练习中去感悟舞蹈的意义,在练习中激发创作的灵感。

二、深厚的文化修养

舞蹈作为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语言作“心智交流”的表达艺术,一般借助音乐等其他道具。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对于舞蹈编导的文化修养的要求也是相对来说较高的。舞蹈编导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知道舞蹈的历史以及创作。其次,作为舞蹈的创作者还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对于其他的一般文化都应该有所了解,并能将之融合在一起。这样不既能帮助舞蹈编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创造好的舞蹈,更能丰富舞蹈的内取材内容,从而创造出形式多样的舞蹈,提升舞蹈本身的观赏性。所以,舞蹈编导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三、独特的审美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对待同一件艺术品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能力。在看待同一问题上,不同的人透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所得到的结论也不一样。对于一名舞蹈编者来说,在对待同一事物时就要运用自己最具独特的洞察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具备一双明亮的眼睛,就能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艺术,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好的舞蹈编导不仅要能够创造出好的作品,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所创造的舞蹈的精髓通过自己的语言的表述能让别人明白。舞蹈不仅娱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承担着宣传教育的社会重任。优良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传递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开拓学者的思维,激发学者的学习兴趣。为此,舞蹈编者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舞蹈编者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使用的术语一般应是专业术语,要恰当、清晰,声音要洪亮并要有节奏感,可以让人一听就知道这句话的重点在哪里。同时要有运用非语言提示的能力。合适的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学生对讲解内容的理解。如果这两者能够邮寄的结合在一起,相信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舞蹈编者应清楚规范的演示一些动作。语言所能传达的信息毕竟有限,有时候碰到一些不好描述或者很难理解的动作时,编导应该亲自示范。清楚规范的示范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加强记忆。

五、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舞蹈编导”顾名思义就是指一部舞蹈作品的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为一个组织和领导者,组织和领导能力必不可少。组织,协调能力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效果,如果某项工作任务组织协调不到位,就很难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凝聚各个成员的智慧。所以优秀的舞蹈编导不仅能创造出好的舞蹈作品,还能够组织其他的舞蹈爱好者将作品尽情的演绎。然而,真正做好一个领导者并不容易。

六、结语

伴随着我国国民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修养不断提升,舞蹈作为一种陶冶人的情商的方式也不断普及,促使我国舞蹈视野一步步走向繁荣。舞蹈编导置身于民族艺术发展的浪潮中,承担着创造和编导舞蹈作品的重任。因此,舞蹈编导要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

篇8

关键词:领导力;领导胜任力;评价中心

一、前言

领导力(leadership)一直是国内管理心理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国内有关领导力的研究领域和层面得到较大幅度拓展;研究的方法基础进一步提升;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也日益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本文拟结合新时代背景的要求和西方领导力研究的路径,对国内这个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回顾和小结,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二、国内领导力研究的主要进展

通过对近5年公开发表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报、应用心理学、南开管理评论和科学管理研究等主要心理学及管理类杂志上的文章进行了检索,并就研究内容、方法基础、结论推演方式等指标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筛选,确定52篇相关文章为本文研究的有效样本,对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和归类,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近5年来,国内领导研究主要集中在领导特质发掘与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领导力的评价及其有效性上,领导测评在近期也受到相当的关注。

(一)领导特质与胜任力研究

翟洪昌等通过对98名机关及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施卡特尔个性测验并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决定管理人员个性特征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控制性人格、情绪感染力、成熟性、处事风格和理智风格;并通过方差分析对不同级别管理人员的个性差异进行检验和分析,认为自律性于高级管理人员而言最为关键。王蕾等则对领导力人格特质的层次进行了探索,并认为领导力的人格特质可以归结为一个二阶一因素模型,其中的一阶因素是开创性、适应性和自律性,并且这三个因素可以聚合为一个更高层次的一般领导力特质结构。赵国祥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我国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六因素特征模型。这六个因素既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特质的共性成分,也有与西方学者因素模型中不同的内容。

与此同时,有关领导胜任力的研究也日渐活跃。时勘等以全国电信系统领导干部为对象,通过行为事件访谈和概化分析技术,建立了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并提炼了诸如影响力、团队领导和主动性等10项关键胜任特征。仲理峰则以家族企业管理者为访谈对象,得出家族企业高管者的11项关键胜任特征,并与国外企业和国内国有企业高管者的通用胜任特征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威权导向和仁慈关怀是我国家族企业高管者的独有胜任特征。王重鸣等结合基于胜任力的职位分析和问卷调查方法,建立了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二维胜任力模型,并发现在维度要素和关键度上,正副职位间存在差异。

领导胜任力研究的另一思路是考察领导胜任特征的不同维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金杨华以关系胜任特征、问题解决特征和诚信责任特征为预测指标,发现这三项特征在工作绩效的不同维度上有不同的预测效应。也有研究者分析了应用胜任特征模型进行评价时,其评价结果的一致性问题。

(二)不同背景下领导风格和行为及其效能的关系

李超平和孟慧分别检验了变革型领导的构思效度,都认为变革型领导是一个二阶单因素的结构,四个独立的子因素分别是领导魅力、感召力、智能激发和个性化的关怀。他们还就这四个因素对领导效能的影响做了探讨。李效云调查了企业管理人员对愿景型领导的认识,总结了愿景型领导的关键特征,并以访谈和问卷调查法研究了领导愿景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吴维库等在对95家企业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价值型领导及其效能的关系,认为在我国背景下,价值型领导行为能导致下属的高度认同、满意感和激励。徐淑英等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对65名来自不同行业的经理人员进行团体焦点访谈,收集他们对CEO领导行为的描述并据此编制问卷,调查了来自130个公司的1500来名我国的经理人员,总结出我国CEO领导行为的六大评价维度,即冒险创新、沟通协调、愿景表达、仁慈关怀、运营监控和威权导向,提出我国CEO的四种领导风格类型,并具体分析了这几种领导风格在不同行业和治理结构中的有效性。

(三)领导决策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动态特征

赵国祥分析了领导决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认为领导者的认知模式、价值心理取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决定领导者的决策活动和结果。陈学军则运用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领导者的内隐绩效模型对管理决策的影响,发现内隐绩效模型随决策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并会影响决策者的决策偏差。

以上研究大多是从领导者出发,分析领导决策的影响因素,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决策的边界变量。王恒久通过确定领导决策评价的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了指标体系的评价因素集、权重集和模糊矩阵,试图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领导决策进行系统的定量判断。

从过程研究的思路出发,陈学军设计了动态决策模拟实验任务,并以MBA学院为被试,研究投资决策在不同决策阶段上所体现的动态风险特征。研究发现,决策情景的动态性使得决策风险具有动态性,领导者的责任意识、组织环境和管理因素是决策风险表现出动态特征的主要原因。

(四)领导测评研究的主要进展

目前国内领导测评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素质和绩效的评价;二是不同测评方法的信效度检验和应用。此外,测评方法也是近期领导测评研究的热点领域,且焦点日益集中在不同测评方法在不同测评情景和评价维度上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上。目前,评价中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吴志明等采用多质多法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评价中心的构思效度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一个以评价方法为潜变量的评价中心结构模型,认为影响评价中心结果的主要因素是测评方法(情景)而非测评维度。彭平根以LGD为例,应用概化分析方法对评价中心的评分差误来源和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五)我国古代领导心理思想的发掘

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领导心理思想较为丰盛的时期,目前国内对古代领导心理思想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个时期。杨芷英从领导的功能、领导影响力的构成和心理机制以及领导艺术三个方面研究了孔子的领导心理思想。夏金华等整理了先秦墨家的领导心理素质思想,并从领导者的知识结构、道德品质、语言能力、工作态度、生活作风和为人原则五方面进行了归纳和阐述。郭子仪研究了《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思想,并认为其中的领导心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领导者的智力、个性品质和能力的阐释上。陶新华等从法家的人性理论出发,提出了法家领导心理思想的“法”、“术”、“势”三位一体观。

三、小结

近来领导胜任力的研究在国内比较活跃。较之特质概念而言,胜任力更加注重能力的综合性和动态特点,并强调与特定任务情景下绩效的关联。研究者主要从领导胜任力特征的模型构思及其与绩效的关联性、模型评价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试图通过不同组织背景下领导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和比较,总结和提炼关键的领导胜任特征要素。

在领导行为及效能的关系上,目前的研究大多在企业组织背景下进行,且日益集中在探讨不同领导理论基础上的领导行为及效能的关系,而对领导行为和风格对效能影响的机制缺乏细致深入的分析。此外,领导效能的界定及测定标准也缺乏一致性,这往往也造成领导行为及其效能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国内领导决策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领导个体决策影响因素的识别、领导者个性与决策风格的关系以及决策有效性的探讨上,而相对忽视决策的内隐认知机制、情绪决策、不同任务背景下决策的特征等问题。此外,领导团队的决策问题也应得到重视。

在领导测评研究的领域,测评方法是其中的一个热点。评价中心作为不同测评方法的组合,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研究者们常常关心评价中心的评价维度、评分效果和评价一致性问题,而相对忽视评价者的培训以及不同评价维度与效标维度间的深层次关系。

四、研究方向

第一,不同组织背景和研究背景下领导胜任力特征。胜任力的一大特点是与特定任务情境相关联,因此,背景的差异性必然会影响到胜任力关键要素的提取和表征。在研究方法及层次上,应注重各种不同方法的多角度验证和多层次水平数据的整合。

第二,在领导效能的验证上,既要顾及领导者本身的因素(如情绪智力、个人魅力等),也要充分考虑下属的变异(如自我概念、复杂问题解决、创新精神等)及领导替代的研究。换而言之,注重情境与下属变异的权变观点应进一步得到重视。此外,在研究的性质和方法上,纵向跟踪研究和模拟实验或准实验研究需要更多的关注。

第三,领导效能指标的内涵界定和测评方法需要充实和发展。在具体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相应层次的变量作为效标。

第四,领导决策研究的多水平、多层次性。可以比较领导者个体和团队在不同层次和任务决策情境下的决策风格、发生过程和有效性的差异。领导者决策的内隐认知机制也应得到足够的关注。

第五,领导测评与领导者的培训、发展问题。可以发展我国背景下领导测评的方法与指标体系,检验并提升测评的信效度。并且,测评要用于发展的目的,而不只是作为评价和选拔的标准。

第六,进一步根据一定的内容体系和分析框架,总结我国古代领导心理思想,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要求挖掘和提升其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蕾,车宏生等.领导力人格特质的层次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4(3).

2、仲理峰,时勘.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J].心理学报,2004(1).

3、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5).

4、金杨华,陈卫旗.管理胜任特征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6).

5、李超平,时勘.变革型领导与领导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1).

6、孟慧.变革型领导风格的实证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4(2).

7、李效云,王重鸣.领导愿景与企业绩效的关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2).

8、吴维库,刘军等.以价值为本领导行为及效能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3(4).

9、TSUI A.S,WANG H,et al. Variation of Leadership Styles among Chinese CEOs[J].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4(33).

10、彭平根,艾平.评价中心测评的评分误差分析研究[J].心理科学,2004(4).

11、杨芷英.孔子领导心理思想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3).

篇9

宏观上增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联系;中观上协调职业教育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关系;微观上加强职教与普教、成教以及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沟通与衔接,打造人才培养立交桥。因此,培养与提高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的决策力,已成为当前地方行政领导者能力建设的必修课。教育地位凸显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呼唤21世纪是教育世纪。可以说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社会的尊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并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战略意义,并赢得了历史发展机遇。但要将历史赋予的基础地位落到实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前提是解决怎样保证发展的问题。历史表明,一个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归根结底,是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实力与利益协调以及效能最大化释放的结果,其中政府管理方式和能力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政府特殊地位和特定功效,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及农村职业教育,基于目前的办学条件和基础,呼唤着“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与“城乡一体”时代的到来,对地方行政领导者抱有急切的企盼。地方行政领导者应不负众望,尽一份职责,做职业教育发展的热心人、推动者、支持者和维护者。在思想上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率先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和教育为先、职教为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意识,把职业教育摆到关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战略位置上来;在决策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顶层规划设计和战略管理,着力提供舆论、资金与政策(决策力)支持,激励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参与度,构建多渠道筹措经费和合作办学的新体制;在实施上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的统筹协调,促进和谐发展,从而推动人力资源建设,加速区域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

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核心内涵探析1.认知判断力。认知判断力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的心理基础和条件,也是决策行为与活动过程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能力。地方行政领导者思考决断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思路与对策,把握方向与道路是大局和关键,必须同时具备两大前提:一是充分认识和把握国(区)情实际和职业教育特点。这是保证教育行政决策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之关键。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及成人教育,是一种独立门户的教育类型,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犹如五谷杂粮,各具不同的属性条件,各具相匹配的生态和发展基础。职业教育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灵活开放多样办学,并且与社会、经济、产业、职业、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稳定等休戚相关、和合相处、协调发展。这种教育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行政决策认知判断力的内涵本质与形式的特殊性。但反思目前现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趋同性和教育改革的滞后性等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除了外在客观条件局限外,与内在主观因素、特别是管理者的决策认知能力欠缺有直接的关系,而且省市县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从提高决策者认知基础能力抓起,方能奏效。二是善于科学判断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和趋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机遇就有发展,失去机遇就错失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举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情势下,地方行政领导者应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敏捷的预测判断力,应善于发现并把握机遇,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回暖与走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就是最好的例证,其中与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认知力不可分离。但这种素质能力形成“岂一日之功”,需要时间积累、实践磨砺和不断提升。2.方案抉择力。世上没有最好的决策,只有更好的决策、满意的决策。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生态学的一条重要法则,运用于人类社会有积极意义,对职业教育决策也具有重要启示。如在发展战略决策上,要深刻认识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特点与条件,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是对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抉择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决策走向理性自觉的保证。事实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贫困、边远地区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背景与基础条件上存在着客观差距,在发展速度与规模上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逐级递减的状态。各地职业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形成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实践模式。要求行政决策者正确看待地区差异性,通过比较,确立优势,扬长避短,创优创新创特,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其关键取决于地方行政领导者抉择力高低,包括社会调研、信息分析、综合归纳和选优决断能力等。因此,提高抉择力是政府能力建设的核心。地方行政领导者既要提高理论素养,增强研究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还要加强实践,丰富经验,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理论家、战略家与实践者。3.实施推进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决策的中心环节和目的所在。从管理学视角看,任职教论坛/2013.10理论经纬LILUNJINGWEI何决策都是为实践服务的,而且被实践所检验。据此可言,决策贵在可行性,重在实践性。如一种决策只是停留在文本上,束之高阁,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没有丝毫的实际意义,而只有付诸于实践,真正作用于职业教育,才能起到实际作用,产生应有价值,凸显生命之律动。因此,决策的实施推进力,即决策执行力,就成为决策行为与过程的重要内容与环节,也是衡量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强弱高低的试金石,应摆到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位置。地方行政领导者要在思想上确立强烈的实践意识,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决策理念;在组织上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领导决策体制机制,加强事前的调研与过程的监控;在实施上加大投入与统筹协调力度,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基本保障,保证决策的全面实施和如期实现。4.督导评估力。督导评估,是行政决策付诸实践的信息反馈与修正优化的重要环节和过程。它既是行政决策的重要保证,也是决策力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因为一项决策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实效性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必然会受到现实社会环境诸多条件及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督导与评估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决策实施的制约性瓶颈问题,不断矫正决策实践方向,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但目前,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实践还不平衡,存在“虎头蛇尾”的缺陷,即重抉择轻过程,重结果轻督导评估。究其原因:一是认识欠缺,重视不够;二是缺乏制度约束与保障。因此,加强督导评估,是推进决策实施的需要,也是完善与提升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的应有之举。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的出台与实施,对督促地方行政领导者更好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提升决策力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地方行政领导者不仅要增强督导评估意识,更要加强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并且要贯穿于决策全过程,落实在各个环节上,固化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与社会效应之中。

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本质特征聚焦决策力是地方行政领导者管理职业教育的关键和核心能力,具有独特的性质与形态,除了有决策的预见性、综合性、规范性、系统性等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深层的本质特征。1.适应性与发展性契合。满足社会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与办学宗旨,也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能力建设的出发点与根本点。关键是增强适应性与发展性,提高两者的契合度。适应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由此,凸显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社会价值与本质要义和谐统一的特征。其一,适应性。它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的外部条件特征,是“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发展前沿的地方行政领导者,应时刻关注、敏锐感知这一阶段社会经济变革与发展趋势,加强对职业教育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为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发展提供应对之策。其二,发展性。发展是大趋势、硬道理和生命线,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的内含本质特征。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开放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关键是要解决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问题。地方行政领导者只有增强历史忧患意识,坚持服务宗旨,与时俱进,改革发展,才能与时代、社会和地方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不断焕发政府主导活力,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智慧贡献、政策支撑和动力供给。2.科学性与民主性沟通。科学性与民主性是决策力的本质属性。两者虽属于不同的范畴,却彼此沟通,相互支撑,合作共生,成为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规律性与制度性辩证统一的特征。历史证明,两者统一是决策力稳步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任何排斥或缺损一面,都会造成许多不小的麻烦。一是科学性。它是决策力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根本要求,也是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职业教育的科学决策性,必须坚持以宗旨为方向、以规律为准则、以专业为基础、以师资为资本、以满意度为目标、以现代先进技术方法为支撑。这是一个求真求实求善的抉择发展过程。在这方面力戒两种倾向,即“技术至上”与“市场决定”倾向。前者将技术置于决策之上,扩大了工具性质,弱化了职业教育的社会、道德和人文性;后者将决策置于市场经济框架,看重于眼前物质利益,追求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加剧了办学效益与教育质量的矛盾与冲突。这些都是影响职业教育决策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发展隐患的深层原因。二是民主性。它是决策力的制度特征。民主作为一项根本制度,对职业教育决策力形成具有约束性与规范性。体现在事前,确立民主决策意识,完善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程序规则,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精心设计,形成提案;事中,充分酝酿,深入分析,综合比较,全面把握,谨慎抉择;事后,大力实施,强化执行力,注重督促评估,保证落实,提高绩效。如果这些都能在教育决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么社会各个主体有关职业教育预期、愿望、要求与利益也就有可能得以实现。反之,两者就毫无关联,民主也只能成为一种徒有虚名的空洞之物。所以,地方行政领导者应高度重视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建设和结合,惟此才能把职业教育发展推向历史的新阶段。3.择优性与创新性整合。择优需要创新,创新为择优服务。两者整合,成为决策力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重要特征。首先,择优性。它是决策的前提和重要手段及方法。选择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满意方案,是决策的前提,也是决策的预期目标。但这种选择只有在多种提案综合比较权衡后,才能脱颖而出。其次,创新性。它是择优决策的灵魂与源动力。

由此可见,“种种理性决策模型,各有各的‘风味’。”[8]但无论选择何种模式,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都离不开决策的择优与创新整合的基础。这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优化创新的必由之路。人本性与生态性统一。人本性,是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决策的根本目的和保证,体现为一切为了人,但人又是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生态性,则是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繁衍成长的根本条件与保障,也是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赖以形成的客观条件和基础。两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动合作,和谐统一,成为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的精髓和基础,构成主客统一特征。首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9]。满足人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要义和根本任务。落实到地方行政领导者方面,对外要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内关键是加强行政领导与管理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行政能力与决策水平,尤其要重视专业素质的教育与培训。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地方行政领导者对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了解和把握的总体情况还不平衡,有些层面和岗位还较薄弱,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加以完善与提高。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国社会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10]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体系,已成为未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对地方行政领导者职业教育决策力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要求。反思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事业蒸蒸日上,已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方热土,但从生态学角度看还存在不平衡、欠和谐的“亚健康”问题:生态意识淡薄,发展方式失衡,制度建设薄弱,文化支持乏力等。地方行政领导者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和谐发展的生态决策观和实践观,大力实施生态决策战略,构建“绿色”教育体系,营造“天人合一”的友好型生态发展环境和条件,对外加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对内完善自身体系建设,正确处理学术与行政、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以及物质与精神、数量与质量、层次与水平、规模与效益等关系,使职业教育在投融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办学、师资培养等方面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优化整合、集聚优势、提升合力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蒋旋新 蒋萌

篇10

关键词:课程领导力;课程开发;后喻时代;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1C-0048-03

最近阅读了屠广越《学校的课程领导与有效教学》一书,该书从课程领导[1]、规划学校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推进课程实施、实施有效教学五方面阐述了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与推进课程领导的策略。结合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纵观多年来我市职业学校在各类赛事中的成绩,及其对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影响,感慨于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考量指标的多元化和复杂性。而目前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主要的考量方式是通过各类竞赛进行评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赛事就是技能大赛。

从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省市级到校级技能大赛,不仅是高技能人才展示风采的舞台,其示范性和辐射效应更是全方位的,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最庞大的系统工程,被视为职业教育的“高考”,也逐步成为各地各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指南,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学水平综合检验的重要途径,更是各企业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镇江市的机电类、信息类、农林类等专业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这与我市在课程领导力的建设有着很大关系。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领导和课程领导力

所谓课程领导,是在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及改革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中,统领、指引、带动、引发一个课程共同体或成员在课程开发与更新活动中的所有行为或过程。也就是说,课程领导是教育活动中的教育主、客体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各角色对于课程的立项、开发、设计、实施等程序的一种教育活动。

对职业教育而言,课程领导是多元的、多角色的。我们常说,一个好的职业学校校长必须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教育家,还是社会活动家,也正说明了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的多角色。

职业教育的课程领导者也是多元的,可以是一个团体,如专业系部、教学团队(包括名师工作室)、教研组、备课组;可以是物(如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当然也可以是个人,如校长、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个人等,也可以是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引领者。根据美国课程专家兰姆博特的观点,课程领导是一个团体,包括组织内的每个成员。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复杂性来看,职业教育的课程领导者更多的角色也是一个团体,包括团体内的所有成员形成教学团队,共同建构项目、确定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步骤、策略以及评价方式。另外,通过团队成员间的交流,把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专业信息和各种预设显现出来,供成员一起研究和产生思想的火花,在共同目标和有效信息的引领下,反思、并赋予工作新的内涵,促进团队工作正确行动――即形成课程领导力。在历经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领导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团队内权利和权威的再分配,这就更加有效地促进成员共同学习、达成目标、分工行动和共担责任,强化了课程领导力。

二、职业教育课程领导力产生的意义

(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生源特点,决定了学校课程必须是立体架构的、具有开放性、实时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学校有强有力的课程领导力,包括在德育课程、文化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方面,课程领导力对于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特色彰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社会与科技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信息时代,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变革加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随之更新与时俱进,课程的领导力价值更为凸显,它关乎到学校发展与社会发展能否同步、专业建设与科技进步是否协同、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是否一致。

(三)是大赛制度下领导和教师的主动追求

这些大赛自身承载着先进的文化内涵、新的技术导向和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学团体,或团体中任意一个优秀个体,无论是学校校长,还是教学领导者或教师,都会希望自己努力做一个引领课程建设的思想者,进而率领团队朝着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充分体现自身的课程领导力,引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培养方向,完成自身的精彩蜕变。

三、“后喻时代”[2]职业学校校长在课程领导中的角色定位

在目前我国行政化管理为主的大背景下,职业学校的课程领导者主要还是校长。有关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目标确立、实施方案、团队运作方式、评价制度等,主要依靠校长决策。

在“后喻时代”,校长若能进入到课程领导者的角色,便可以从年轻教师团队中得到有效的反哺,形成“行政领导+专业引领”的强大引擎,事半功倍地率领自己的队伍朝着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和探索。

(一)课程目标和专业文化的倡导者

职业教育的课程领导者要强调实现国家或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并在学校营造的、特定的社会企业文化情境中,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专业能力的训练,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学生。除了常规课程外,职业教育还有很多的课程开发空间,比如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的项目方案,就涵盖了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动向,包含着深层的企业文化背景,如何将竞赛项目成果转化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就需要进行科学设计。在课程领导力的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完成课程性质的认定、多学科的整合、知识能力体系的重构、课程的校本开发,使学生明确课程的先进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水平。

为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对接,改造或营造教学环境、尽可能使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相近,我市部分学校在富有先进理念的校长倡导下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比如加工制造类专业的数字化工厂、信息技术类的动漫制作与软件开发工作室等,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团队运作和课程资源的保障人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既含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包含综合性较强的技能操作训练,因此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艺,还要有足够的实训设备场地,所以要提升教学效益,学校必须建立“学研训一体”的师生教学共同体,并形成师生间类似并超乎师徒关系的团队情感链。而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无疑正是这一团队的最有力保障人。

(三)课程评价与培养激励的良师益友

实施以职业技能为基础的综合素质考核,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有效途径,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实时性与技艺性。评价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应知),也包括专业技能的掌握(应会);既要评价专业能力水平,又要评价关键能力水平,其中包括了意志品德、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多数专业技能的考核不仅仅是终结性的,也要对操作过程的规范性进行考核。其评价方式也必须具有多样性:包括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突出技能考核,将学生和教师的目光集中到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团队意识的提高,全面考核教育目标的达成,还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采用多重方案与分阶段考核等方式,多采用激励方式,使学生有体验成功和进步的机会,将重点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

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应及时掌握教学过程效果的反馈信息,这就要求课程团队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评价,要紧密结合相应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要求开展符合“5S”规范的教与学,并且及时培养学生有效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具有高度的开放性,需要教学团队面向企业、社会,同时在实施教学中将面临各种困难,所以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如果能积极参与到对教学的评价和对团队成员的激励中来,在教学中形成领导者――实施者――受教者相互评价、激励的蝴蝶效应,课程目标便可顺利达成。

四、技能大赛评价导向下,校长是职业学校课程领导的首席

技能大赛的终极目标,不是仅看职业学校获得多少奖牌、排名第几位的问题,而是着眼于如何更有利于培养出“大国工匠”,提升全体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将专业建设更快推向新高度。由于技能大赛是逐级的、且基本基于日常教学的选拔,每个项目的技能竞赛背后是专业教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较量,因此学校每培养出一个金牌选手,就意味着这个专业的教学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包含着师资力量、硬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的新突破。因此,技能大赛的成绩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或一个教师的成绩,也是学校或专业整体办学实力的体现。

一个好的校长必定是巧于平衡学校各项工作的“经理”。在技能大赛全方位覆盖、深层次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今天,校长必须明确技能大赛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鼓励教师学以致用,及时汲取大赛精髓,要求教学内容与大赛和企业的先进技术高度接轨,教学行为充分体现大赛评价标准和行业元素,并为此满足教学的相关要求,如设备投入、场地建设、适时培训等等。因此校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学校课程领导者首席的重任。

同时,校长要主动适应后喻时代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团队之中,与教学团队的精英们相互切磋、优势互补,以增强教学团队活力,确保教学实施的优质高效,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过程和方法,制定和修改教学管理措施、规则和制度,使得技能大赛制度对学校教学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过来,让强有力的课程领导力培育出更优秀的选手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展示风采,以此带动学校技能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11

【摘要】在开展思政工作中,政工人员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需要他们能够起到一个先锋带头的作用,同时还需要他们能够将整个管理理念落实到实处。可以说是先锋官和组织者的高度统一。所以说提高政工人员素质,对于提升思政工作水平是相当重要的。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政工人员素质以提升思政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指导作用,已经成为了摆着相关人员面前的一道挑战。本文主要从目前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政工人员素质以及思政工作水平的措施,@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政工人员;专业素质;思政工作

随着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而这需要的便是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具备专业素质以及处理业务处理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企业的核心素质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企业的思政工作水平。因为这个影响着企业这个大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说,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政工人员素质,充分、积极发挥他们在提升思政工作水平中的作用,从而保证员工素质水准的全面提升。当然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企业的自身的额特殊性不断的做出调整。

1目前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在思想上的不重视

就目前来说,很多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未能够对提高政工人员素质重视起来,仅仅重视在企业的产品质量以及企业的利润率上面,忽视了政工人员素质的提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目前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的竞争了,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竞争。在思想上的不重视,一方面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的不够,未够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相关的政工人员也不愿意花费相应的时间去进行各种创新,而具体的工作也不能够落实。最终导致思政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

1.2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

很多企业领导层面的不重视,便直接造成了缺乏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因为没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一个指导,也没有人员参与进来,将具体的工作落实下去,从而造成了整体政工队伍比较松散的局面。对企业今后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在只有利益捆绑下的凝聚力,是不会长久的。因为所有的工作人员没有同样的目标,在精神层面未能够达到统一。长期下去,具体的工作压力大大降低,无法把握后期处理工作的目标制定,最终将制约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3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

最终的落实效果还是需要一定的考核机制的,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的接下来的思政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来说,政工人员的考核工作不够细致,为能够实现相应的量化管理让很多政工人员都长期在岗位毫无建树,未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相应的工作。没有评价机制,做好做坏一个样,内部建立的竞争机制便成为了空壳,人员自我培训与加强工作长期处于一个偏弱的环节。在当今的形势下,对于员工的专业素质的又在不断的提升的。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如果不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组织,最终两者失去平衡,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因此内部企业必须不断强化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训,保证整个政工队伍建设工作的先进性以及综合性。

2提高政工人员素质以及思政工作水平的措施

2.1建立高效的评价机制

首先在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创新,建立思政工作评价机制,从而为提高政工人员素质以及提升思政工作水平奠定相应的制度基础。因为评价机制的转变,在某一种程度上说,能够为接下来思政工作的内容以及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导,使其明确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之前的思政工作是简单的思想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思政工作的内容也具备了很多新的内容要求,评价机制的转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和促进改革等多方面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当然了,评价机制的建立还是需要创新意识的,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能够满足现实需求。

2.2不断提升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目前的工作最终都是通过人来实施的,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这些制度的最终的执行效果,所以说,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其业务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首先,政工人员应该具有较高思想认识水平,能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思想层面要求政工人员,能够进一步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修养。并且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能够树立起的榜样带头作用,从而充分调动其他人员的积极性。充分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指导原则,从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只有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在提升思政工作水平的作用。

2.3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首先,应该让企业的领导者转变错误的思政工作理念,现如今的思政工作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员工思想道德层面的提升,还有在企业中的贡献值等等。同时展开思政工作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有简简单单的思想教育。领导者转变思政工作理念,才能够为接下来思政工作工作的具体开展,奠定相应的基础。其次,便是企业领导自身的提升。因为这些人员是整个政工人员中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仅在思想上重视,还能够具体的落到实践中,身体力行,对于其他人来说能够具备更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更能够发现问题,从而及时的调整思政工作的具体实践。

3结语

其实,思政工作的开展效果与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是相关联的,所以说要想思政工作的开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需要我们能够提高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为思政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而在其他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创新,无论是评价机制、还是思政工作的内容方面,我们都需要与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能够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的创新机制。另一方面,在提升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到他们的引导作用,而不仅仅是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还需要引导他们将这些专业素养,能够落到实践中,真正的发挥出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品质;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137-01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举措。作为教学管理者,如何深化学校管理改革,谋求学校的发展创新,是新时期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

为此,笔者联系实际,结合多年从事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实践经验,发表几点见解。

一、树立人本思想,强化管理意识

1、树立平等意识。在学校中,领导与教师在地位上、人格上是平等的,每个人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深化认识,努力营造一个不论职位、彼此感情融洽、互相尊重并’积极、和谐的良好氛围;要给予每个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要给教师创造一个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使教师乐于参与各项教学活动。

2、要时时换位思考。在领导与教师的关系中,经常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领导者如果做到“换位思考”,转换一下自己的角色,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去考虑教师的处境、情感和利益,那么,矛盾就少多了。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是干群关系,这种关系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另一方面是相互尊重与信任、爱护与关心、理解与同情的民主、平等、竞争的同志关系。要时时换位思考,才能避免领导者的主观武断,才能得到教师们的拥护,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领导在布置或检查工作时做一番换位思考,就会避免许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就会使教师乐意接受任务,并为之愉快地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尽可能多地考虑教师的需求。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发现、被重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领导要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的成就需要。不以同一目标培养教师,不以同一目标评价教师,要使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都尝到成功的喜悦,都拥有显露身手的舞台。

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依法管理

依法治校,就是要把学校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领导者要带领全体师生员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制定程序,完善学校章程规范的内容,依照章程进行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管理学校的事务,使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为此,学校要依照我国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学校既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领导和教师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素质和自觉性,做到自觉守法、严格执法,从而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

三、坚持改革创新,保证持续发展

1、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口,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从人事、财务、后勤等方面实施改革,推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形成集中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

2、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让教师的智慧、才能在教学竞争中充分发挥。

3、规范教师管理,建立和健全教师岗位责任制,不定时地考查教师,从数量、质量全程考查,全面评价教师,建立科学的评分机制和激励机制。

四、运用客观评价,提高管理有效性

评价教师,是提高管理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的全面评价,主要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评德,就是看教师平常在教育、教学中的事业心、责任感。考能,主要是看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考勤,即对教师工作勤奋状况的评价,包括教师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两个方面。评绩,主要看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绩效,如所教班级的工作成绩,教改教研所取得的成绩。在评价过程中,可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做法:一方面制定量化管理标准,如合格率、A等率、平均分、高低分数差、达标率等;另一方面进行综合性评语式评价,如教师全面教育效果、教育思想、教育艺术及教学作风等,还可以根据对教师工作过程的考查、对教学效果的综合印象加以评述。

五、实施名师工程,造就一流队伍

1、加强师德修养。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让教师自觉树立终身从教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事业与家庭、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把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辛勤耕耘。

篇13

摘 要 文章从财务管理观念淡薄、缺少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财务控制薄弱等方面讨论了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并研究了应该从健全加强领导者的理财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等方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信息化 财务人员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建设脚步越发的加快,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变得比较普遍,市场国家化愈发的明显,加上经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发展约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掌握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让企业走出经融危机的阴影,让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继续发展的血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还企业走向世界的前提。在企业的管理中,财务管理是最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好与坏,最能直接反应企业的经营状态。一旦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就意味着企业的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就意味着企业出现了严重危机,会让企业走向倒闭。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具有最重要的地位,这种管理理念要应用到日常的工作中,贯穿在企业的所有环节。

一、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企业所有的员工和企业的管理者财务管理的观念淡薄,观念比较陈旧,过分的追求短期内的经过效益,特别注重利益的最大化,管理一味的追究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很多的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位于企业管理的核心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很多的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应该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不单是一项对资金的管理;不明白企业管理中的那些是优势管理,最需要加强管理,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管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最终体现不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更体现不出不同的财务效果。

2.缺少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的学历是大专,并且占据很大的数量,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财务管理人员数量相当少,有些企业更本没有。这样就造成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存在很大的差距。现阶段,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还不是和社会发展的速度相一致,远远的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性和阻碍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对企业的制度不能遵守,没有很高的道德标准,风险意识概念模糊,服务意识的态度较差,没有相关的法律知识。企业不能很好创造企业文化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注重科技研发人员的技术培养,不重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3.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都建立了会计管理制度,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很多时民营或者和外国的合资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具有很高的个人主义,管理集权现象普遍发生。导致企业中会计的职责比较模糊,越权现象普遍发生,会计人员的工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多的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式的管理,重要的亲戚占据重要的部门,离老板血缘越近的人员,拥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利。对于会计职位也一般有家族成员来出任,缺乏有效地财务管理制度。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采用垂直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小的管理跨度,幅度偏小,再加上规模和人力、财力的限制,企业的岗位设置很容易产生交叉现象,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的职能表现,特别不利于企业的会计制度的控制。

4.财务控制薄弱

企业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在很大程度上闲置,对资金的利用率没有发挥更好,有些小企业错误的认为,资金越多越好,企业的发展潜力也会越大,造成资金的闲置,直接限制了企业的壮大。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投入,没有资金的合理利用,企业就会受到限制。有些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没有进行科学的计划和安排,片面的考虑季节的价格波动,过量购置不动产而不去开发利用,无法应付经营中急需要的现金,让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周转缓慢。造成资金的回收利用存在一定的困境。主要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加上一些企业不诚信的营业,导致应该到账的不能进行兑现,形成呆账。

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1.加强领导者的理财意识

企业的领导层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前进的火车头,是企业发展的舵手。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领导者,应该认识到理财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定期为领导者进行理财培训,同时不定期的邀请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到企业作报告,为企业财务管理注入新鲜的知识,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最好的财务管理知识。作为企业的领导除了加强企业的管理,还应该注重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要经常的学习财务知识,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企业也要健全领导的考核机制,将领导层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财能力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项考核项目。通过考核学习,让企业的领导者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不会财务管理的领导者,是一个不合格的领导者,不会将企业发展的更好,只会把企业的发展带入万丈深渊。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

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的新问题,企业的发展处在了竞争的环境中,对人员的要求也处在了竞争的环境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财务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素质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否则就面临着淘汰。只有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利用业余时间多去学习,建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很快,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加上网络的普遍,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去学习新鲜的知识,才能让自己具备较高的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财务人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要有扎实的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灵活应用到现代的财务管理中,精通会计方面的知识,并能结合经济、法律等相关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策略。现代社会注重的是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与计算机的结合,对财务信息收集、整理、反馈的处理,形成与企业生产营销等市场信息相融相伴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并建立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学会应用计算机软件来处理财务数据,并分析出理财的策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持续经营的时间,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石广第.浅谈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中国市场.2010(52):115-115.

[2]高茹.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中国总会计师.2011(8):101-101.

[3]冯利娜.浅谈如何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现代经济信息.2009(10):82.

[4]谢业凤.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财经界(学术).2010(23):324-325.

[5]关丽杰,张宏伟.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工业技术经济.2002.21(6):135,137.

[6]潘伟彬.浅谈财务管理风险及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商场现代化.2012(9):69-69.

篇14

读书是人类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方式,而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读者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创新图书管理,已成为所有图书管理人员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图书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1)现阶段图书管理还主要采用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其管理方式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管理问题,满足不了现代化发展的图书管理需要。其次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的使用效率,导致很多书籍出现闲置的情况。(2)由于现阶段的图书管理制度下,图书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从而影响图书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并且在这一体制下,对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也要求不高,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影响图书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书籍管理力度不强

(1)由于对图书保护措施不到位,并且没有明确的标识,导致这类书籍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久而久之被闲置在图书馆中。(2)图书管理对图书的更新不是很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很多知识内容早已经更新多次,图书如果没有及时更新的话,就会对读者的学习造成影响。(3)在有些图书管理中,图书资源十分有限,时常不能满足读者阅读内容广泛的需求,久而久之就会被读者淘汰。

(三)领导不重视

校园领导不重视图书管理的创新也是当前形势下图书管理面对的现状之一。在校园教学中,领导往往只重视教学本身,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却忽略了图书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3]。学校领导往往很长时间才进行一次图书馆更新,并且不重视图书馆图书资源,导致校园图书馆失去其本身的意义。同时因为图书管理不善造成图书闲置,甚至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

二、图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图书管理的创新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知识文化时,一部分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导,另一部分则是来源于自主阅读。所以对图书管理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图书管理创新,来提高图书管理效率,提高图书管理对学生指导阅读质量,增加图书馆图书资源的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范畴。

三、图书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1)提高图书管理领导者素质。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团队,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分不开的。图书馆领导者首先要具备综合性素质。要了解图书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作用,要了解读者需要,了解当前形势下社会发展所需求的读物书籍。图书馆领导者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如图书管理知识及员工管理知识。领导在掌握这些管理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如果只知道知识而不懂得运用的话,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利于图书管理创新。当前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创新需要一支管理水平优秀的管理团队,而加强F队领导的专业素质则是重中之重。(2)在加强图书管理领导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图书管理的创新还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去落实,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创新的成效。首先,应该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要以服务读者为工作目标。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水平,提高图书管理质量,学习先进的图书管理模式,并运用到实际中。最好,还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奖惩制度来实现。每月可进行相关考核,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可以获得奖励,表现差的员工则要接受惩罚。对员工的招收也要拥有一定的标准,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断提高整体管理人员素质。

(二)应用信息化管理图书

(1)要明确管理目标,要以服务读者为图书管理的基础理念,在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2)在图书管理中,要融入信息化技术。比如,建设一套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不断加快图书管理信息传递的速度,并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建立完善的读者查阅平台,让读者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并了解整个图书馆书籍动向。通过读者查阅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提高图书管理效率。

(三)创新图书管理制度

(1)完善图书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来规范图书管理人员的行为。(2)加强监督制度的完善,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总之,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图书管理创新的先行条件。

(四)调整图书管理结构

调整图书管理结构也是图书管理创新的重要部分。在过去的图书管理结构中,图书资源不符合时展,内容比较落后。调整图书管理结构就可以从这点出发,建设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及时了解图书更新情况,及时了解图书资源的不足,并及时完善图书资源以及更新图书内容。在完善图书管理系统的同时,还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图书馆还可以加强和外界的合作,通过合作来不断提高图书管理质量及读者服务。

(五)提高图书利用率

(1)提高图书管理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安排图书管理人员工作,尽量排除工作内容重复的事情发生。(2)图书资源要及时更新,通过把图书资源整理上传至计算机中,来提高图书资源信息的完整及准确,从而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当前形势之下,现阶段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图书管理效率不高,图书资源不足,读者服务质量差,领导创新意识缺乏,图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是如今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领导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