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老年护理精品课程范文

老年护理精品课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7: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老年护理精品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老年护理精品课程

篇1

关键词:教材建设 精品课建设 家政服务类专业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精品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专业,尤其是新兴的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在行业企业指导下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是专业课程建设中基础建设项目之一。只有充分认识到教材建设在精品课中地位和作用,明确教材建设的意义和功能,才能有效地促进课程建设。

一、教材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1.教学中的“第三者”

我国近代教育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明确提出了“教科书革命”的口号,他说:“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是在教科书”。教科书即教材。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而第三者就是教材。此“第三者”而非彼“第三者”,它是褒义的。它规范着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决定着教与学的活动形式和内涵,承载着教与学的知识与技能。教材本身是融知识、智慧和精神于一体的文字材料。它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它既是教学的武器,又是学习的工具,是师生思维、交流、互动、融合、评判的纽带。离开这个“第三者”,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师的教是片面和空洞的,学生的学是单薄的。

2.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双代言人”

首先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是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的灵活化、具体化的应用和设计。教材担负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体现着教学内容和核心要求,主导着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辐射着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的数字化资源、教学条件等教学元素的存在与丰富。

其次教材又是职业标准的“代言人”。尤其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它是就业的教育,它是培养职业人的教育,是与行业企业充分结合的教育。高职教育的教材必须对接职业标准,与职业行业需求和要求虽不能完全做到“零距离”,但至少或必须最大限度地拉近距离。因为教材是融知识、教育目的和学生认知特点于一体的文字材料,因此教材必须在知识和技术等内容要求上,在职业目标设计上,在编排方式和结构安排上都指向职业标准、指向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

二、对精品课建设的促进作用

1.保证着课程“精品”的这一目的性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六要素的精品化过程,也是系统化的过程。教材作为其中一要素,是根据课程建设的促进功能和需要而存在的,是达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资源共享、示范引领、带动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大批与市场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职业教育目的的。

2.发挥基础和核心作用,实现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精品课建设的六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分别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生活动产生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时共同构成和达到了课程建设的精品化的整体功能。其中教材建设是基础和核心,既反映着教学内容又促进着教学内容,既改革又完善着教学方法和手段,既培养又造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带动又改善着实验室建设,同时又要求有与之匹配的机制建设来保障精品课程。

3.教材的动态变化适应着精品课程的转型

教材建设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编排方式都会随着教育的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行业企业的发展等随时处于动态变化中,以适应教育需要,服务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尤其近几年高职教育中的教材也不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逐渐过渡到注重技术能力的实践化过程,出现了很多工学结合的职教特色的优质教材。同时随着网络化的发展,教材建设也越来越立体化,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实训;整合课程结构,强调人文;拓展教材形式,链接信息技术,更加丰富了教材建设。而教材建设的这一动态变化正是适应了精品课程进入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的转型。

三、对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建设的促进作用

1.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建设和教材建设的现状

家政服务类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家政服务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正是它的“新”,导致其建设面临一些困惑,出现建设的瓶颈,甚至误区。虽说建设可以借鉴一些相对成熟的相似的专业建设经验,如护理类、管理类,或者借鉴如菲律宾等国家家政专业成熟的经验,但基于我国全民对家政服务行业的偏见,以及择业和就业观念的保守,导致该专业就业与学历双目标均不吸引人,使民众选择该专业的主动性差,加之家政服务行业建设不是很规范,因此在建设前出现师生资源匮乏、课程资源缺乏权威性。建设中,课程建设不系统,出现重服务轻理念、理论多实践少,其教材建设更是盲目地给类同专业的课程随便扣个“家政”的帽子,如家庭保健与护理,老年护理、母婴护理等,直接就是临床护理的“家政”版。有条件的院校也许会下工夫研究专业和课程的适应性,但基于行业的不规范研究出来的总感觉没有底气,很多院校是力有余而心茫然,建设后出现应用性不尽如人意,实效不明显。

2.“职业化”“特色化”教材使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建设更接地气

(1)对接行业。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和法规规范家政服务行业,出台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家政服务行业和职业标准,使教材建设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共同指导、探索下,与行业密切接轨,保持基本的辨识能力,摈弃不规范或不成熟处,对接成熟或规范处,同时要有灵活性和创新性,保有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教材建设。

篇2

关键词:院校合作;高职;护理;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

1.1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学生就业考试必考课程。

1.2课程定位 根据行业需要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将护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四大部分,其中《护理学基础》作为一门桥梁课程,将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联系起来,起到了由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过渡的桥梁作用。

1.3课程特色及目标 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现代护理理念, 扎实的理论基础, 娴熟护理操作技能, 良好个人素质, 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岗位群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1]。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符合护士职业能力要求、适应护士执业考试标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并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五位一体"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护理学基础》课程三维目标,即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2教学资源

2.1组建院校合作的师资队伍 我院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有专职理论兼实训教师6人,兼课理论教师1人,兼职实训教师8人,固定的临床兼职教师2人,除固定的兼职教师外,另外还建立兼职教师库(聘请临床护理专家60人担任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请临床护理专家到学校指导,近年来先后请到学校指导并参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临床专家24人,任教学时434节,兼课理论教师任教学时102节。

2.2院校结合实践基地

2.2.1校内实训基地 有6个综合实训室、3个一体化教室、2个示教室、1个模拟病房。

2.2.2临床见习基地 有广西区人民医院、303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区江滨医院、重阳城老年公寓等。

2.2.3临床实习基地 有100多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

2.2.4志愿者服务基站 有广西区人民医院、303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区江滨医院、重阳城老年公寓。

2.3院校合作开发教材 我院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的《护士职业基本技术》教材,由学校任课教师与临床护理专家共同编写,该教材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融合,突出"院校结合"特点。教材特色是基于工作过程编排模块内容,使各种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传授与工作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流程有整体性、系统化认识。涵盖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将护士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并且融入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内容,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充实临床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及广西技术操作规范,各模块均按执业护士考试大纲要求设置学习目标,以案例为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课程实施

3.1教学理念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就业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理念,坚持院校结合,将各种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的传授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3.2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校内与校外两大部分,校内教学主要包括理论课、实训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并开展各种护理技能竞赛,结合引导学生自学,立足于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校外教学主要包括见习、假期临床护理活动、护理志愿者服务和顶岗实习,开展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立足于学生工作能力培养。

3.3教学方法 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①案例教学法。每节课以案例为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锻炼学生评估、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②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法。选取部分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如无菌技术、注射法等进行"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师生共同体验边教边学边做,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结合,理论课堂和实训场地的融合,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评"是一个创新,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评价质量。③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可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如护患沟通的教学时,可让学生扮演护士、哭闹的孩子、家长等。④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如入院护理,让学生模拟患者、医生、护士、家属,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对入院护理的程序和患者入院以后的护理具体内容就有了较深的了解。⑤团队学习法。选择部分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进行小讲课、操作演示、角色扮演等,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创造性思维。

篇3

1.老龄化社会和养老方式的改变需要大量全科医生

目前中国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已成为社会问题。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应向社会养老转变,当前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有满足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才能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

2.民众对医疗保健要求提高的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民众对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水平的期望值愈来愈高,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全科医学的发展,还承担起社区教育的功能,为人们提供健康教育、预防疾病和保健康复等具体服务,可以促进社区整体的发展。

3.减轻民众“看病贵、看病难”压力的需要

在农村实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途径,让80%的病人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得以解决,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能担当起医疗服务、康复任务的全科医生。鼓励大医院医生向基层医院流动,吸引病人在基层医院社区门诊就医,从而减轻“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压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措施

1.研究制订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生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全科医学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听取有关专家和教师的意见,形成了调研报告,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在临床专科学生中确定全科医生方向学生,组建试点班,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流、分段培养”的方法,创新“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3+2”全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全科医学教育,使之适应基层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双向转诊、预防保健、卫生宣教等工作岗位需求,培养新一代具有全科医生素养的临床医学人才,为后二年进入培训基地奠定了基础,储备和输送了人才。

2.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立通识教育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四大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全科医生方向课程模块,将全科医学概论、临床诊疗与护理基本技术、社区康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预防与保健5门课程融入课程体系中,集医疗、康复和公共卫生为一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全科医学素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以农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在基础医学教学中融入临床、全科医学的相关内容,早期接触临床,删减部分与基层医疗实际需要脱节或挂钩不紧密的课程、章节和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保障全科医生课程的理论讲授。

3.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大实训平台,强化实践教学

校内以模拟场景、模拟病房、模拟病人为主,进行情景式教学。校外加强附属医院和6所临床教学见习基地建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一体化。在毕业实习期间,安排一个半月到乡村卫生机构实习,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走村串户,开展卫生宣教、计划免疫、义诊咨询、健康查体、帮助建立健康档案等,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机会,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增强社区医疗和大卫生观念。

4.校院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制订专兼职教师任职标准,由校院共同聘任临床医学专业任课教师,对聘任的教师实行双向培训,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临床第一线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保证专业教师每四年有半年时间到医院挂职锻炼,弥补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同时,学校定期不定期指派校内专家教授到各教学基地进行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提高医院教师的理论授课和临床带教水平。

5.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从入学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讲清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趋势,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状况,教育他们审视度势,主客观结合,主动适应人才需求变化,到基层去为广大群众防病治病。三年内医德、医风教育不断线,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誓言的引领下,培养医学生“诚信、责任、坚守”的职业道德信念,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为临床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奠定思想基础。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全科医学课程成绩优良

由于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到课率高,课堂互动热烈,全科医学方向课程考试成绩优良,学生全部通过毕业考试。

2.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就业率高,用人单位满意

经过实践,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80.87%,其中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占76.4%,受到用人单位好评。2014年在、财政部开展的“西部志愿计划”实施中,我校临床毕业生占山东省支援人数的55%,我校是我省民办高校唯一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称号的高校。

3.促进了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成立了由兄弟院校知名教授、校内教师、行业专家组成的第二届临床专业指导委员会,有效地指导和督促专业建设的开展。先后建成了以“人体机能学”为代表的省级精品课程7门,以“诊断学”为代表的校级精品课程14门;主编和参编省级以上教材33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教学改革五年制教材《全科医学概论》定稿会在我院召开,课题组成员刘西常担任副主编,专业建设的发展也培育了教师队伍的成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4.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篇4

1.1问题的设置是关键。问题应是开放的,复杂的、综合的、真实形象的。老年护理学的实践性强、学科跨越幅度大,设置问题应在充分理解教材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选取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感兴趣的部分,以文字、表格、图片、视频等形式将问题放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通过情境的展示找出问题,而不是我们直接给出,但是问题的难度要合适,是现阶段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的,因此问题的设置比较有难度。我们在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一章中,综合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拍摄视频,帮助学生提高兴趣,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2网络设施的提供。在本研究中将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学习的交流平台,我们给学生提供局域网和计算机教室,开课前检查硬件环境,装好相关软件环境如WinXP操作系统、powerpoint、媒体播放软件、authorware软件等,并教会学生使用。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资源,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学生将学习成果直接在网络系统上传:如PPT报告、实物模型,教师通过网络评价系统直接给予考核评价。

1.3网络系统的网站板块设计。《老年护理》网络辅助系统的板块包括:(1)问题情境区:每一章节综合理论内容设置真实的老年护理活动场景,学生点击感兴趣的问题进入;(2)课堂资料下载区:提供相关的教学理论资料如教学大纲、PPT和教学录相等;(3)理论测试区:提供试题库供学生复习考核使用;(4)作业上传区:学生上传完成问题后的作业区如健康宣教资料、网页制作等;(5)交流讨论区:学生自主学习后互相讨论心得体会以便提高工作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此处跟学生交流;(6)电子资源下载区:教师提供相关的书籍资源;(7)相关学习网站链接:提供老年护理学精品课程网站、国内外常用护理网站;(8)评价区:供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使用。

2网络辅助系统的应用

2.1展示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教师在认真学习PBL教学法和研究教学大纲、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相当难度、复杂性、真实性、趣味性的问题,以视频、图片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真实情景的分析和理解,自主学习后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问题。

2.2建立学习小组分析问题。建立小组可以通过合作取长补短,更好地分析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建立学习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合理性,将学习能力及性格差异有一定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没组5个人左右,选定组织能力较好的学生为组长,每个成员承担相应的任务,为今后的小组学习分工合作打好基础。大家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找到相关问题的资源,教师在学生获取资源的方式上要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找到相关的资源,而不是大量无关的网络资源,浪费时间和精力。学生留好相互的网络联系方式,今后可以不限制时间和地点在网络上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在这过程中是引导者,学生是否正确找出问题,老师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2.3讨论解决问题完成成果展示。通过自主学习后大家完成各自分配的任务并带有一定的困惑进入到小组讨论的阶段。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直接上传自己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源,并提出自己的困惑,同组成员间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通过交流平台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可适当参与交流给予指导。问题解决后由一个同学将大家的共识以成果展示。学习成果的展现多种多样,如PPT、电子文档、Flash等。

2.4评价。网络辅助系统的PBL教学的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如学生在提出问题及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都可以随时给予指导,在学生完成成果展示后可以做最终的评价,而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多样的,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查找资源的能力、交流协作的能力等等。评价的展示可以是在线测试、技能考试、PPT、电子书等等。在评价后学生及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对做得好的方面肯定并今后继续加强,做的不好的方便找出原因下次改进。

3讨论

3.1网络辅助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学生对PBL教学的兴趣。本次研究中学生对教学感兴趣的程度为91.2%,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改变,学习有动力,经常向教师提问。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是真实的画面、视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网络情境,学生更易理解,更加感兴趣;学生可以通过更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找出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得他们更有成就感,在获取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老年护理的重要性,加强了认识,因此学习更有目标和兴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和其他成员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还可以在网络上向国内外的老年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学习范围的广泛,让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加强。

3.2网络辅助系统的P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次研究中91.9%的学生自我评价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86.3%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法比较好,87.6%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法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帮助。网络辅助系统的P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再直接灌输知识提出问题,学生必须自己分析得出问题并通过网络资源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地思考问题,否则学习效果还不如传统教学法。

篇5

素质本位护理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的高职护理课程体系保守、陈旧的现象较为突出。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根据素质本位模式的要求,打破传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顶岗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以职业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来设置课程。基础课程设置与整合应突出基础性、实用性,专业课设置与整合应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强化人文素质课程,精简重组医学基础课程,尽早接触专业知识,尽早接触临床。

1调整课程结构比例

以缩减医学基础课程,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的比例为基本原则,合并和重组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临床(专业)课以“必备、实用”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2]。按照综合性原则,将原来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合并为人体正常结构,将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合并为人体正常功能,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合并为人体异常结构和功能,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合并为病原生物与免疫。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压缩学时,而是从护理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出发,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机组织在一起。按生命周期模式将护理专业课程组织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和老年护理,这种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也有利于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

2增设人文素质课程

护理工作所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护理学有显著的人文性,人们把护理专业称为极具人文特征的专业,把护士称为极具人文精神的人。根据这一专业特征,护士应具备高品位的人文素养。首先,通过增加人文课程设置或加大人文课程的课时数来加强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力度。例如开设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社会医学、护理管理学、文献检索、大学语文、健康教育、人际沟通与交流、信息学等必修课。开设护理科研基础、美学基础、医学史、环境保护、人口学、行为医学、应用写作、文学欣赏、艺术类、逻辑与思维、影视欣赏、卫生经济学、音乐、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等选修课;其次,应注重隐性课程的开设,将护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结合专业特色,在入学教育、护士节、学生毕业教育及学生日常活动中进行护理人文素质的教育和职业教育。

3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专业课程提前学习,让学生尽早接触专业,及早了解专业;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有利于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医学护理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方面得到较好地培养和提高[3]。

素质本位护理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

我国高职护理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学仍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素质本位教育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以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以教师教得主动、学生学得主动为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示教提问式、情景模拟式、探究式、学生试讲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师生在互动的场所中,实现知识与经验的交流与共享,并创造出新知识、新思路。加大现代教育科技手段的应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如多媒体课件、CA(I计算机辅助教育)课件等,建设精品课程、实现网上资源共享等网络化教学,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统一起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坚决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情景,应采取多种措施,有意识、有计划地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应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调整到1∶1或1∶1.5,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应以医院实景为标准,建设校内仿真模拟病房、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等校内实训场所,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护理专业素质的养成,使学生由知识型转变为素质能力型。要加大实训室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开放式实训室,全天对学生免费开放,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践技能训练,以达到课程目标要求。

素质本位护理教育的评价体系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与手段依然拘泥于传统的一考定终生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十分严重。考试内容不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也被忽视。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真实地考核学生的能力,要重视过程性考核,丰富考核评价方法与手段。灵活运用平时成绩、课后作业、课堂讨论、情景模拟、开卷考试、口试、操作考试、期末综合技能考试等多种形式。运用综合评价、专项评价、合格评价、选优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大实践考核比重,将职业资格考核学习与学生综合实践学习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最终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完善的综合考核测评体系。

篇6

关键词:协同创新;护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1护理研究生教育现状

在我国的护理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教育处于最高层次。由于长期依附于临床医学学科,导致其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自身学科特色,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导师队伍、科研水平和资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1.1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护理学在2011年已是一级学科,但未形成完善的二级、三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依然沿袭了临床学科的课程设置,护理专业课程数量较少,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同质化严重,同一门课程或不同课程间的内容相互重叠,缺乏针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问题解决的知识内容。多学科融合的拓展课程在师资、学时、整合力度等方面受到较大制约,难以满足护理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需求。

1.2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受社会高层次护理人才短缺的影响,部分院校护理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导师数量短时间内难以跟上人才培养规模的步伐,许多导师由其他临床学科“借用”过来,部分科班出身的研究生导师学历层次较低,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不高,缺乏对护理学科综合知识的理解和护理学术前沿的驾驭能力,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

1.3科研能力薄弱

护理学科研分为学术型和临床应用型研究2种,侧重于学术型研究的研究生因学科综合知识把握不到位,对学术型研究缺乏整体视野,学术创新性不足,总是徘徊在低水平层次的重复;侧重于临床应用型研究的研究生实践时间较短,受到选题和科研方法的限制,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较大限制。

2协同创新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协同创新是多个创新主体间通过相互配合和协同,围绕共同的目标,通过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共同开展创新活动[2-4]。在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创新的主体为高校、医院社区、科研院所、政府和国际交流[5],各主体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通过校院协同、校所协同、校政协同、国际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创新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质量监控[6],促使人才、资源、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7],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以构建协同创新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2.1校院协同,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校院协同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打造特色,实现合作共赢的有效手段。校院协同既包括学校内部护理学院与学校医学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等其他学科间跨学科导师聘任、资源共享、科研联合攻关、学生流转等,也包括学院与兄弟学校间、学院与各医院通过学生交换、师资交流、项目合作和教材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打破学院与学校内部其他学院、学院与医院间的行政壁垒,让不同院系、不同医院的人员共同参与到护理研究生同一课程或同一项目的建设与研究过程中,实现研究生学分互认、师资职称互聘,强强联合,提升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2.2校所协同,实现科教融合

科研院所包括各类护理学会、护理或医疗研究机构等,他们在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利用科研院所雄厚的资金,组建以项目为集结的科研团队,针对当前空巢及失能老人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循证护理等热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促进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转化,为护理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的平台,增强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

2.3校政协同,实现创新主体的有效聚集

政府主要负责护理学科发展规划、相关政策制定、资源有效配置等,通过经济杠杆和法律法规对科研院所、医院和学校进行引导和支持。通过校政协同,可以针对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护理产业与市场以及护理保障制度等社会亟待破解的难题,充分利用政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纳科研院所、医院和学校等创新主体有效聚集,快速形成创新团队,在对社会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研究中培养和锻炼护理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2.4扩大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近年来,在中华护理学会等组织的推动下,护理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际交流的形式有多种,如互派专家讲学、互派交流生、师资进修及双语授课等。通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特别是利用协同化网络信息平台,克服地域的限制,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广泛而密切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将先进的护理教学理念和护理技术引入到研究生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8],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协同创新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策略

3.1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2011年我校护理学专业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来,为了适应老龄化人口增加和专科护理的人才培养需求,共设置了老年护理研究、护理管理与护理教育研究、护理心理研究、临床护理研究、社区护理研究5个研究方向,根据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将研究生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和外国语等课程,主要由学校老师承担;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科研思路与方法、病理生理学等课程,主要由基础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共同承担;专业课包括当代护理理论与发展前沿、循证护理学、护理心理研究、老年护理研究等课程,由护理学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和实践方案。形成了以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平台为基础的校院协同培养的课程体系模式。

3.2打造学院与临床相结合的师资团队

我校护理学专业与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等6家三级甲等医院实习基地共同制定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形成了校院联合的培养模式。每学期有计划安排部分院内导师到附属医院进修学习,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进一步强化,掌握护理学临床发展新动态,学院还将从临床教学医院中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业务能力出色的护理专家,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并对临床导师就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进行系统培训,以期将临床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最大限度缩小学生在校所学与临床实际的距离,更加贴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通过在医院遴选专业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导师与学院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强化学生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有利于临床导师科研、教学水平及学院导师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3.3构建远程教育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依托国际通用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教学资源共享、网络教学互动、教学管理等功能一体的教学管理平台,促进了学科和学生间的交流协作。依托该平台,学院开设了护理管理学、中医护理学、护理综合实训、急救护理学4门省级精品课程,每门课程均开设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在线视频课堂、课后练习、第二课堂、互动交流等栏目,护理学专业研究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知识背景、时间安排灵活选修课程,特别是为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3.4强化实践教学

护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护理学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临床实习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在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临床实践主要包括公共科室轮转和专业方向科室实践,公共轮转包括了内科、外科及急救等护理学高层次人才必备的操作技能科室的轮转,专业方向科室实践需结合具体的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进行专业实践,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我校护理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依托学院23所三级甲等实习基地,采取校院联合实践的方式,要求研究生既要在西医院实习,还要在中医院实习,以提高研究生中医特色临床护理技能。

3.5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为保证护理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建立了适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机制,将质量控制从课堂授课扩展到课堂教学、教学计划、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课程建设、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整个主要教学环节,并对影响质量的学习者、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予以控制,以确保质量,形成了学校、医院、用人单位多方位监控的监控体系。护理研究生作为高层次护理人才,是未来护理事业的生力军,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创建协同创新护理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人才、资源、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在政府、医院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推动下有效聚集,打破学校与医院、政府、科研院所间的信息壁垒,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效提高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尹永田 陈莉军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陆,崔慧霞,张会君,等.护理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7):58-59.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3.

[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6-168.

[4].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01).

[5]颜军梅.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9-31.

[6]徐福荫,黄慕雄,胡小勇,等.“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110-114.

篇7

北大知名学者钱理群教授去年“卖房养老”选择入住专业养老社区一年多来,静心写作,已出版两部新作:《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岁月沧桑》,这与专业养老社区舒适的养老环境与全方位的高品质医养服务密不可分。

选择机构养老,会发现其优势很明显:丰富的文化活动消除老人心理孤独感、医养融合为客户提供医疗保障、专业护理为失能失智人群提供全方位照护。

案例:孤独的老人

余女士的母亲于2014年底去世,之后余女士就把父亲接过来一起生活,由于余女士的工作压力较大,不能一直陪在父亲身边,每天只有早晚能进行短暂交流。老伴离开后,余老先生的内心很痛苦,非常不适应。在家里,保姆与余老先生零交流,老先生没有人说话,渐渐地产生了抑郁倾向,每天都吃不下东西。

来到泰康燕园养老社区后,余老先生感觉社区的环境非常好,工作人员素质比较高,对于日常生活的需要,管家、前台包括一些工作人员,都是有求必应。家属和老人没有想到和照顾到的地方,管家都能马上处理。老先生深深觉得那是一个属于老年人的社会。

余老先生退休前是航天部的科研人员,参加建设了第一个太空站,他说:“我像进到一个新的单位,我会努力去适应这个单位,我觉得这个地方才是属于我们的。”

来到泰康燕园社区之后,余女士感觉父亲真的是变了一个人,在社区内,余老先生结交了老乡,还认识了一个原来航天部的同事,参加了社区合唱团。老先生以前是度日如年,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天就过去了,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到父亲的这种状态,余女士心里也特别欣慰。

文化养老,消除孤独感、提升精神生活品质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60~70岁的人群中,有孤独感的人占1/3左右,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则占60%左右。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消除孤独感,很多的专业养老社区,如泰康养老社区会在社区成立乐泰学院,开办老年大学,开设种类繁多的精品课程,举行国际共生艺术展、重阳敬老节、母亲节等各种主题文艺活动,丰富、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入住养老社区以来,社区居民刘葆锴、孟繁敏夫妇将自己的文艺特长烙葫芦画、手工艺画带到社区,组织有兴趣的邻居授课,成为社区一道文化风景;喜欢跳舞的居民李国菁女士,在社区里组建舞蹈队教授居民跳扇子舞,每周排演,每到重要节日便被邀约登台表演;擅长书法的社区居民赵富贵先生,开办书法课,组织个人书画展。入住养老社区之后,像融入一个崭新的社会,居民们的个人特长在社区得到充分施展,也激活了社区的文化生活,邻里关系融洽,居民们感叹:“我们这是高楼里的四合院。”

根据居民们的入住体验能看到选择机构养老的优势很明显,社区精彩的文化生活可以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恢复他们作为“社会人”的价值,让居民在活动参与中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层、共同开拓共鸣话题,“有话可聊”才是老人远离心灵孤单的妙方。

案例:患慢性病的陈台长

央视前副台长陈汉元老先生身患帕金森十几年,在去年9月入住养老社区期间,陈老曾经历过一次急救,在拉响燕园“红绳报警装置”后,医护人员3分钟内便到场参与抢救,将患者从生死线上拉回来。谈及这段经历,陈汉元说:“燕园的医护专业负责,处理起来及时周到,入住前的担心慢慢变成放心。”

在日常护理中,为了控制陈老的病情,医护团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介入物理治疗手段,提醒老人定时吃药,定时做康健,协同语言训练。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呵护,现在陈老已经能通过助行器自由活动,病情趋于稳定。

医养融合,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医疗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几率增加,身体愈加脆弱,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2015年,全国医院年平均就诊量超过150万人次,60岁以上老人占所有门诊量的57%左右。

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促进了医养社区的诞生,泰康专业养老社区都在提倡“医养融合”,将医疗护理与养老相结合,社区自建二级康复医院,打造“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的闭环整合型医养服务体系,为每位居民定制健康管理档案,提供精准医疗。同时,创新“1+N”管家式医疗服务,配置全科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专家,通过个案管理师,对社区居民进行全程的健康管理和观察,在老人发生急病阶段、术后康复阶段、康复护理阶段均提供用药指导,充分保障老年人健康。

实际上,像泰康养老社区等养老机构倡导的“医养融合“理念,不仅体现在养老机构设置了康复医院,还体现在如何对居民进行全方位照护,满足处于不同身体阶段老人的医疗、康复需求,同时,让社区居民在突发病症第一时间获得救治,呵护生命安全。

案例:社区失能老人李阿姨

去年10月,瘫坐在轮椅上的李阿姨被推进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某养老社区,身体几乎瘫痪的她被社区安排住进需要靠人喂食、协助洗澡的专业护理区。而在三个多月前,李阿姨活动自如、喜欢在自家小区跳广场舞,但是几天后突然整个人瘫坐在地上,幸好家人发现及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送她到三甲医院挂急诊。

经过层层检查,发现李阿姨患有急性脑梗塞,导致双脚动弹不得,影响运动神经,当下决定立刻开刀。手术完成后,李阿姨开始漫漫的轮椅生活。一开始她尝试站立,不到两、三秒就坐下,右手还稍微举得起来,但左手根本抬不了。无法行走是一方面,脑梗塞带来的另一后遗症――便秘成了她最大难题。好面子的她羞于向子女启齿,慢慢地身体出现异样,引起了巨大痛苦。

家人为照顾母亲,花高价请来了一位保姆,来照顾李阿姨的日常生活。无奈保姆只能帮忙擦擦脸、洗洗手,李阿姨的便秘问题继续恶化,让她苦不堪言,唯有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子女身上。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深受便秘困扰的李阿姨,情绪变得异常暴躁,每天对保姆大呼小叫、对子女呼呼喝喝,整个家庭陷入了阴郁的氛围中。

面对母亲的痛楚,李阿姨的子女最终选择专业养老机构来照顾母亲,在养老社区进行康复。入住泰康燕园养老社区的第一天,情绪烦躁的李阿姨便喊护工通便,社区护工除了帮她进行人工排便,还给她测血压血糖、安排间隔时段用药,避免多重用药的抵消作用;每天兼顾她高血压和糖尿病慢病共存的饮食需求,准备营养搭配的饭菜。一段时间后,社区的护理解决了困扰她多日的问题。

李阿姨为了身体康复,从踏车训练开始,一个星期后慢慢行走,每周还有两次超声波和磁振热治疗;为了让双脚更有力,增加肌肉力量,在康复师的建议下还开展双桥运动,从每天10个逐步迈向30个……。

心理咨询师鼓励她反向思考,把待在机构的日子当作另类的人生,渐渐的,她开始调适心情,敞开心胸接触每一位社区伙伴,才发现每个人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现在的她,虽因为失能住进养老机构照护区,却因此认识了好多不同的生命故事,而且身体也因为天天康复、运动变得更健康,最终回到自理区生活。

专业护理,维护失能老人身体机能

随着老年人身心功能的退化,演变为半失能、甚至失能状态的老人急剧增多,据统计,当前我国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总数已超4000万人,失能老人对专业护理的需求日益突出。机构养老提供的专业医疗护理服务,可以让患有慢病、需要长期护理的居民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

如泰康燕园养老社区等养老机构,在社区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一套包含中长期性医疗、保健、护理、日常生活的全人全程照护,比如:针对帕金森、脑卒中、脑梗塞等患者,医护人员使用空气床垫,防止老人因久卧在床产生褥疮,并对已有的褥疮勤加换药,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率。同时,讲究科学护理方法,每两个小时给老人采用侧身位、正身位进行翻身,避免褥疮加重,通过这些医护手段以改善、维持或恢复老人们的正常生活。

篇8

2014年,邯郸市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教育质量三年提升工程,建成农村标准化中小学50所。具体举措如下:制度保障。为把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落到实处,邯郸市先后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以及《优质深度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等,调整辖区学校布局,把是否适应居民需要作为辖区学校建设的优先考虑。费用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实行全免制度,并且免除农村学生及城市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书费,对家庭经济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对20%的在校生,每生每年发放国家助学金1500元;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对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市、县(市、区)和学校互联,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让全市中小学生共享优质资源。加快中小学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新课堂创建深度融合。

二、就业:开展创业帮扶,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

就业为民生之本,更是人民群众保障生活的基本条件和重要途径。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邯郸市健康发展、促进邯郸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邯郸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把扩大就业作为邯郸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落实大学生创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实现让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机会创业、就业。201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0.3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5.4万人。积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一年来,全市已成功帮助创业达1.16万人,带动就业2.3万人,辐射就业6.4万人。其中,通过“创业帮扶工程”成功创业6580人,直接带动就业1.3万人,辐射带动就业3.6万人;举办创业培训480期,培训1.4万人,累计有4200人通过培训实现成功创业,创业成功率30%。

三、养老:老有所养,建立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2010年以来,邯郸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7%,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况,邯郸市65岁以上的人口为647229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05%。当前出现了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家庭养老服务功能逐渐减弱、社会养老需求不断增长、养老费用无法承受等新形势。针对这种情况,邯郸市首先是从居民的思想观念上积极营造尊老爱老意识。目前,我市社会养老事业正处于起步发展的艰难时期。全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共分三类:光荣院、敬老院及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全市三类社会养老机构共215家,床位数为每千名老人20张。同时,鉴于辖区居民的养老观念和养老需求,邯郸市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一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特别是要搞好社区老年人服务网络建设,如社区日托老中心、医疗保健站、护理院、照料中心,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看护和日常服务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各种需求,这种方式正在成为当前该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最为有效的措施。目前,该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202元,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增长30.5%和18.3%,新建农村幸福院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28个,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达61%。

四、治污:全防全控,建设宜居宜业宜居富强邯郸、美丽邯郸

篇9

通过对目前在国内医学院儿科教学中多媒体案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突出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实施多媒体案例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加大各类综合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的经费投入比例、加强多媒体案例教学环节、广泛运用新媒体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支持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

多媒体;新媒体;案例教学;微课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精心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要求,以各种真实案例作为资料,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结合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师生间双向互动、积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进入临床后应对各种复杂情形的决策与行动能力。因此在儿科教学过程中,安排讲解临床案例的诊断与治疗,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再由老师从旁引导,及时纠正错误思维,能够让学生加深理解课本中复杂抽象的概念与机理。通过开展儿科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利用课堂所学过的医学原理解释并分析儿科临床疾病,从而使其亲身感受到临床案例中如何诊断及每一项治疗的作用。而前不久根据国家教委对10所高等医学院进行儿科等学科教学评估中指出“当前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低下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产生该问题的根源,即在医学院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缺乏基础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教学的过渡,二者出现脱节现象,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理论考核过关的实习生临床能力欠缺的问题。如何在医学基础课程中实现课本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因此,将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儿科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有很大的启发性。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再是传统教学中以老师教授为主,而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它所提倡的不是要求学生找到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教学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获取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案

1.案例教学的理念。在多媒体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特定环境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负责协助学生理解案例,从旁指点,并适当引导。学生则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改被动“填鸭式”教学为主动求知。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中心、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以多媒体为辅助,通过课件直接显示案例教学内容。案例教学也是一种互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典型案例的选取。授课时选取的案例要紧扣教学大纲和医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与授课重点紧密结合,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配合多媒体教育手段,结合新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和把握课堂教学的45分钟,并提前将课程教学的内容共享到网络资源上,为学生的提前预习提供资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医学教学案例的选取,对带课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每个典型案例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熟悉与儿科紧密相关的其他各类知识。因此,教师作为授业解惑者,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同时精心选取案例,充分备课,反复思考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并提出各种疑问,只有自己储备了海量的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充分互动,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医学案例教学的精髓在于任课老师提前做好教学准备,精心挑选教学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于课下查询相关资料,再在课堂上通过教学互动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现在教育理论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角色,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案例教学,并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医学原理的感性认识,引导和培养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下去图书馆和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理论联系实际,从而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三、多媒体案例教学的相关建议

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新媒体使用技能。教师培训是师资成长的重要途径,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当今高校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医学院教师除了掌握课堂上必备的多媒体操作技术,还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据有关统计表明,医学类教师因为往往有临床工作的压力,大多只对Powerpoint比较熟悉,而没有时间去选取并应用其他教学类软件,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连PPT制作都不熟练,授课还停留在传统的板书模式上,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显得刻不容缓。各医学院师资培训中心应制定持续、有效的师资培训计划,保证与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同步进行。

2.加强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覆盖所有的医学类课程,推出基础医学、内外妇儿、护理、预防等其他医学类精品课程教学视频与教学资源的云共享平台,让学生可以下载并提前预习,避免学生对PPT课件内容的生疏,或因上课节奏过快而导致学生对重要内容印象模糊,并通过在线学习实现互动。通过案例教学对专业课中理论概念的讲解,并运用课件进行演示,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还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科研水平,为后续的研究学习奠定了基础,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为信息化社会培养了高端医学人才,顺应了时展的需求。

3.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衡量手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国内医学院的课程多半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而该方法的教学效果和考核评价体系也比较成熟。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和实施,需要建立配套的考核形式与内容,考核时既要注重理论的记忆与掌握,也要注重知识的临床运用,将平时考核与卷面考试相结合,强调课堂互动、案例讨论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平时考核的内容中,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方案。

四、结论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从古至今,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们面对的最大问题。多年来医学教学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但面向的群体———医学生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他们接受新事物与新思想的速度很快而且求知欲强,不喜欢循规蹈矩、照本宣科的学习方式。又由于经历了过去12年的中等教育经历,以及高三最后阶段的冲刺历程,因此在进入大学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兴趣大减。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案例教学显得非常必要,而从目前的医学儿科课堂教学反馈信息来看,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课堂,从实践环节角度来说,学生也非常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因为多媒体非常形象生动,对于某些复杂的医学原理和规律能直观地予以显示,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知识量覆盖面极广的儿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多媒体手段能使案例教学内容清晰与直观,方便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医学原理,在案例教学的辅助下,能加深学生对儿科疾病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在课后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从而拓宽知识面,形成发散思维。多媒体案例教学手段也存在一些缺点,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工具,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是每位教师的职责,需要不断地去实践与完善。

作者:袁茵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

参考文献:

篇10

上海:扎实推进专业改革,加快培养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上海市着力实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中心,扎实推进职业院校专业改革,努力培养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一、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

上海市教委联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同开展“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从2012年秋季开始,计划用3~4年,在全市10所中职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等6个专业同时开展,学生学习成绩合格即可获得毕业证书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试点过程中,技能鉴定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校的课程制定、教学管理、学业评价等工作。试点工作初显三方面特点:一是学生的学业评价综合了学校评价与技能鉴定考核,两者有效融通;二是将技能考核的考点以及职业行为规范等要素融合到日常教学中,把技能鉴定的终结性考评与学历教育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三是职业技能考评员、行业专家、学校教师共同进行评价,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融通。

二、开发职业教育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

根据部市合作协议和教育部相关要求,上海市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完成《职业教育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指导手册》,明确在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标准、专业课程体系等8个方面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接。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批13个专业的开发工作,第二批28个专业的开发工作也已启动。

三、开展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更加切合产业发展

根据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上海2010年在全市78所中职校开展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优化工作,专业点由703个调整为621个,逐步建立起专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品牌纷呈的专业体系。调整后的专业在一、二、三产业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43%,19.89%,78.68%,与上海未来产业发展更加吻合。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开展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工程,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带动院校整体发展。全市高职院校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技术服务(或社会服务)等内容为重点,完成164个重点专业建设路线图的编制,提出相关建设项目3617个。

四、初步建成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专业和课程体系

通过实施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上海市初步形成了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发66个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基本涵盖了上海市经济发展面广量大和新兴行业的工作岗位。为进一步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根据上海市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立项建设156个市级重点建设的专业和178门精品课程,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了涵盖职业指导、身心健康等六大类 20门25个版本的网络课程供学生选修,每年的选修量达到2万人次。

五、开展教学评比活动,进一步将专业和内涵建设落到实处

上海市每四年举行一届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迄今已持续开展了6届。第六届评优活动继续以“让教法贴近学生”为主题,参赛面覆盖全市中职专任教师的85%,推动了“任务引领、学做一体”教学理念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中职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高等职业教育计划连续五年开展“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活动”,第一届比武活动共有33所高职院校的院校长、重点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通过教学校长“说重点专业的顶层设计”、专业主任“说专业建设五年规划”、专业教师“说专业的核心课程设计”,体现了专业建设的整体设计要求和校企合作发展的优势,起到良好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六、推动基于学分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培养模式试点

2012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医药学校等在药剂专业率先开展基于学分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试点。试点以中职校药剂及相关专业的“认定课程”和“高职预科课程”平均绩点为纽带,在学生完成3年中职学业后,按照招生入学方案,经面试直升高职院校,实行弹性学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培养。改革试点具有四方面特点:一是通过课程平均绩点的认定,实现学制上的衔接;二是采用专业大类对口,面向上海市中职药剂及相关专业;三是推动中职课程、高职预科课程、高职专业课程的有效融通;四是兼顾中高职教学规律,采用学分认定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广东:立好四根支柱,推动中高职衔接

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支撑。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地顺势而动,立好优化布局层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课程与评价改革、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四个“支柱”,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类型教育,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调整优化布局层次,为中高职衔接发展奠定基础

(一)主动适应产业分布,调整职业教育发展重点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珠三角职业教育,建成全省职业教育核心地带;粤东西北则以地级市城区为主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带动县域协同、错位发展。目前珠三角地区中职学校数和学生数超过全省一半,加上东西北城区中职学校,则占到近八成,已形成以珠三角为龙头,东西北城区为节点,县级职教中心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二)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仅“十一五”期间全省职业教育就累计投入超过550亿元,积极实施中职“提质创强”工程,并以珠三角为重点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全省有63所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校建设立项学校,省重以上学校(不含技工)204所,占全省总量的40%,学位超过60%;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6%以上;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仅高职院校“十一五”以来就累计为企业开发项目5777项,取得技术专利和技术发明3488项,总金额达4.02亿元。

(三)主动适应“双转移”战略实施,促进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当地正视粤东西北职业教育发展差距,加快建设珠三角职教基地,积极组织优质中等职业学校跨区域结对帮扶、联合办学、共同发展,并主动面向粤东西北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大力实施转移招生,“十一五”累计转移招生超过80万人,80%以上在珠三角就业。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中高职衔接发展拓好路径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广东省以中高职衔接为主线,以教产对接为平台,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到2012年底广东省职业教育集团已达32家,成员包括330多所(次)职业院校和1700多家行业、企业单位,校企通过资源共享,以订单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开发课程教学标准等形式构筑了对接产业链的技能人才培养链。

(二)探索现代学徒制,校企双元培养实用人才

通过顶岗实习、校办企业、学校承包生产线和企业校区、企业(园区)办校等深度合作方式,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招生即招工。特别是面向贫困家庭子女的 “双零模式”,学生零学费入学,在校期间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参加顶岗实习获取报酬解决学费、生活费,并实现零距离上岗。“双零模式”试点学校近200所,每年为6万名学生解决费用超过3亿元,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及家庭的多赢。

(三)以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为重点,促进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一体化

从2009年起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单独招生、单独编班教学,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试点,2012年有32所高职和149所中职的8万名学生参与试点,形成了特色鲜明、质量保证的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深受各方欢迎。

三、加强专业课程及评价改革,为中高职衔接发展提供支撑

专业课程与评价模式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广东省着力研究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和课程标准。依托中英合作项目和组织行业企业专家、职业院校教师,共同开发了46个中高职衔接中职段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4个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标准,相关成果已应用于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之中。着力改革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方法。学习借鉴英国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德国“双元制”和新加坡“教学工厂”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通过集中培训、上门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应用新方法的能力,推动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堂组织方式变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着力建立中高职一体化质量评价制度。依托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通过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开发等级标准,作为评价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着手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质量评价制度,目前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中高职衔接发展确立保障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抓手。广东省通过建立和完善开放多元的高职院校招生考试机制,推动中高职有效衔接。

(一)坚持放权对口自主招生,调动中高职院校积极性

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考试制度,扩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规模,积极探索应用本科面向中、高职自主招生制度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分类选拔机制,适应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要求,初步形成了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五年一贯制、3+证书等多种招生模式并行的格局。2011年高职院校中职生源达4.42万人,约占10%;高职院校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有2.2万人,约占5%。

(二)创新“知识+技能”考核选拔方式,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针对不同类别学生采取不同的对口自主招生考试形式,其中普高毕业生实行“综合文化考试+面试”、中职毕业生实行“综合文化考试+专业技能考核”,根据生源特点和培养要求,分类确定分值分配、考核重点和考试内容,较好地满足了高职生源选拔的需求。

湖南:加强评价体系建设,推动职教高质量有特色发展

近年来,湖南省在构建职教发展保障机制、打造职业院校示范(骨干)体系、搭建企校合作育人平台的同时,下大力气构建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注重顶层设计,系统构建职业教育评价体系

(一)实施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

2009年,湖南省在全国首创了省人民政府对县级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制订颁布了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下设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0个评估要点,满分为100分。评估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评估结果纳入县(市、区)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奖励惩戒、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同时,依托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学籍注册系统和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据采集平台,建立和完善动态数据上报、甄别、整理、汇总、等制度,对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初中毕业生分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等情况进行实时分析,每年向全省公开一次。通过上述措施,指导和督促地方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促进了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

(二)改革和完善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价

一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办法进行重大改革。湖南省制定并颁布了《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将原来的专家组现场评估改为网上审阅和现场考察相结合,整个评估时间延长到1个月,其中网上评估28天,网上评估期间同时有20~30位专家参与评审;现场考察时间由3.5天缩短为1~1.5天。通过改革,降低了评估成本,使评估更加简约高效。二是建立并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由省教育厅制定标准,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省进行抽查。这项制度实施以来,有效推动了各地各行业部门加强所属中职学校建设,使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由2007年的702所调减到2012年的451所,校均规模由1289人上升到1867人。

(三)建立专业建设水平分级评价制度

一是加强专业设置管理。省教育厅组织制定了新增专业设置基本要求,中、高职院校新设专业必须分别经过市州、省厅组织的评估,达到基本要求的才能新设专业。二是实施专业建设水平分级评价。将专业建设水平分为A、B、C、D四等,C等以上为合格,D等限期整改一年后,再次接受评估达到C等以上之后才能继续申办。三是强化重点建设专业评价。2010年以来,湖南省立项建设了65个示范性特色专业、99个特色专业,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有153个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有38个重点建设专业。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分专业类别建立了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对示范性特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方案进行了多次评审和论证,并实时进行中期检查。近年来,每所职业院校都重点建设了1~2个专业建设大类,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轨道交通、畜牧生产、老年护理等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专业。

(四)创新质量评价制度

一方面,当地积极探索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制定并颁布了《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督促市州和学校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结果评价则以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抽查为主要手段。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教育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衔接沟通。主要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制度进行。省教育厅推动省教科院建立了职业能力考试制度,目前已引进信息化岗位工程师、商业电子商务师、电子行业认证等三类75个项目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二、突出技能抽查,创新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一)突出三个“随机变量”

技能抽查组织工作难度大,耗费时间长,全部学生参加抽查难以实施。在具体实施中,湖南突出了专业、学生、考试试题“三个随机变量”。一是专业随机。每年省教育厅集中抽查3~5个专业,凡已有标准的中高职专业均为抽查对象,抽查专业由计算机随机产生。二是学生随机。有抽查专业的学校抽查10%的学生,凡该专业的在籍学生均为抽查对象。三是试题随机。抽查的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选。

(二)突出标准和题库建设

湖南省教育厅把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建设作为质量保障的重要工作来抓,分批组织开发了高、中职院校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与题库。在标准和题库建设过程中,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抽查项目的可选择性。每个专业的技能抽查标准分为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两部分。基本技能体现专业共性,为必考内容;核心技能体现专业个性,学校和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服务面向和就业岗位自主选择考试项目。二是注重题库的覆盖面。在题库开发过程中,要求开发单位拿出题库开发基本框架,对试题类型和题量科学规划。三是注重将职业素养纳入技能抽查考评内容。每一个技能抽查项目均对职业道德、安全要求、操作规范等职业素养提出明确要求,并作为技能抽查考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则上职业素养的考核占总成绩的20%左右。

(三)突出抽查工作的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