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规划范文

劳动力规划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力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力规划

篇1

本着稳定总量、提高质量,以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为指导。扩大基地,组团输出,加强培训、打造品牌,外输内转、齐头并进,加强维权、搞好服务,大力宣传、营造氛围的原则,突出重点、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注重实效,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城乡统一就业的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一)全年实现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万人。其中。当地转移9万人,境外输出1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达到30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3000元以上。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2.2万人次。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基地建设。

充分调研考察,要结合用工情况。收集用工信息,不断扩大转移就业基地,拓宽转移渠道。

(二)抓送岗下乡。

每个月举办一次大型岗位对接活动。每个乡镇都要在劳务输出的旺季(月末前)举办两次以上送岗下乡活动;县里在职介中心建立岗位超市。

(三)抓技能培训。

开展“定单”定向”定点”培训,规范培训的对象、方式、时间、内容和补贴办法。按操作工种和技能等级不同,使受训者技能水平得以提升。

(四)抓宣传引导。

宣传工作成果;组织报告会,要以多种媒介为载体。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抓境外输出。

帮助农民算好收入账,利用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的现实。引导其到境外务工,提高收入水平;通过合法的境外输出机构,根据发达国家市场的需求,重点向其他国家输送各类人才。

(六)打造劳务品牌。

发展壮大农安缝纫工、北京保安员等现有劳务品牌的基础上,要通过专业培训和集中组团输出的办法。进一步打造品牌。

(七)抓政策扶持。

对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1向输送保安员每人补贴200元;2向境外输送劳务人员每人补贴经费1000,要充分发挥上级拨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经费的作用。帮助解决出国费用贷款20,000元;3各类劳务输出人员,输送前免收培训费用,并免费核发技能证;4省外建立200人以上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每个补贴2,000元,此项补贴总额不超过10,000元;5组团输出规模在100人以上的每个团补贴经费2,000元,50人以上的补贴1,000元,此项补贴总额不超过10,000元;6与省市共同举办送岗下乡活动的每次补贴经费5,000元;7当地转移自主创业的帮助解决创业资金贷款30,000元。

四、考核办法

(一)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共计10项内容,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年终考核采取积分制。总分为100分,其中:基本分85分,领导综合评价15分。

1基础工作5分。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明确、工作措施得力、目标分解到位、工作人员齐全各1分。

2建立实名制制度10分。要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名册。每季度上报电子版一次。

3劳务输出基地建设5分。省外每建一个1分,省内每建一个0.5分。乡镇所建的基地,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书。

4组团输出10分。一次组团输出50人以上的1分。

5送岗下乡活动10分。劳务输出旺季前(4月末)举办送岗下乡到户活动两次。由办公室派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观摩记载。

6技能培训10分。以获得劳动技能资格证为准。

7境外输出10分。要有出国人员基本情况名册。

8宣传工作15分。①通过媒体对工作成果进行宣传的10分(县级媒体宣传每条2分、县级以上的每条5分)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上撰稿登载信息的5分(登载工作成果的每条1分、登载典型经验的2分)

办公室由专人进行登记。文字材料,电视台播放工作成果的播放前要向办公室报告。要及时向办公室报资料原件。举办事迹报告会的由办公室现场观摩记载。

9打造品牌5分。每个乡镇2个品牌。同一基地30人以上)

10日常工作5分。其中报表3分。

(二)奖惩

1奖励

设一、二、三等奖。奖金额度由县里年终决定。

2惩罚

不足60分的罚10,年终考核总分不足70分的罚5,000元。000元。同时要向县主要领导和组织部门通报情况,提出惩戒意见。

3资金来源

从全县农村工作年终奖金中列支;政策资金由服务机构负责筹措。

五、组织领导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由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略;副组长:略;成员:略。

办公室设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年终考核。

篇2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手段,以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为宗旨,坚持成功人士引导、重点村组突破、就近就地转移、优质高效服务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公平对待,强化服务。

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使城乡劳动者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工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2统筹兼顾,合理引导

在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要以围绕新农村建设为主体,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形成三业并举的格局,合理转移劳动力就业。

3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结合我镇实际,各村根据各自情况,形成切合自身实际的火补,建筑,服务等具有各自传统优势的劳务输出方式。

二目标任务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新增0.3万人,达到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0%以上。返乡创业人数达到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到2万人次。年收入达到22500万元,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以上,达到4120元以上,年增长10%以上,加快实现农民收入向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转变,为农民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打下基础。

三具体实施

(一)做好异地输出转移就业。

发挥益店火补品牌效应,扩大火补产业,巩固在外火补创业人员,充分带动想外出务工人员,走以个人带动组,以组带动村,以村带动全镇,形成规模,壮大产业,做亮品牌,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扩大就近就地就业规模。

围绕县上提出的“三大战略”目标为契机,培训高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人才,就近在蔡五地区就近就业;鼓励进一步以餐饮业为主加大去县城就业创业力度:以建材工业园为依托,进一步做强编织,运输,餐饮,建筑等产业。充分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三)充分发挥商贸经济优势。

以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东北片商贸重镇为目标,以百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围绕镇区为中心,进一步发挥商贸经济优势,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扩大农贸市场规模,改造益锋北街市场模式,新增开门面房220间,摊位300个,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1000人。

发展坊家什子,镇西门口,永新官庄路口,宋村王家路口,南官庄路口五个小型商贸园区,新开发商铺20个,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50人。

(四)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家庭创业,自主创业。引导返乡人员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等行业发展,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五)完善培训体系落实扶持政策

开展各项有关农民增收的技能培训活动,按照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原则,以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安置一人为目标,加大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联系,形成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和法律意识,市场竞争意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上成立专门的劳务输出机构,形成领导,部门,人员,责任,措施,工作六落实,统一协调,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落实专门人员,

(二)健全工作体系

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服务机构,搞好协调组织和服务工作,以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服务就业为宗旨,扩大各种就业渠道,增加各种就业机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

篇3

关键词:规模化经营;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038-02

一、规模化经营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状况

“十一五”规划要求建设现代农业,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从调查看,各地农村已经出现了自发土地联合的趋势,农业规模经营势在必行。这种模式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统筹安排和综合利用,有效解决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成本高、增收速度慢等问题,但规模经营下的农业机械化将产生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安于现状的传统农民对此必然会不知所措,因此,能否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主体素质滞后于实践发展。现实的发展战略越过了家庭式经营为主的小农经营阶段之后,近几年来,一直向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迈进。重工业资本有机构成高,相对排斥劳动就业,加之科技进步产生的新兴产业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只是小学文化程度(据统计,我国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重接近80%,文盲半文盲近15%),从而形成了资本、技术与劳动非同步的新型“二元”结构,这无形中在就业与失业间形成了一个真空,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求,造成劳动人才短缺,在某些地区或企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民工荒”。这种状况使本有所改善的原有“二元”结构雪上加霜,劳动力素质低下已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2.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迁移设置了障碍。现有体制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风险,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不合理配置,又使进城民工遭受歧视,其权益受到侵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屡屡发生。同时,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其子女的安置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城市职工下岗数量增加,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这又为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带来困难。

3.乡镇企业及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我国乡镇企业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过重要作用,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分散性,布局的不合理性使其无法发挥非农产业的积聚效应,使其对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城镇化水平低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纵观世界各国历史,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都伴随者大量人口转移,而我国由于特殊国情,城镇化与工业化差距很大;同时,城镇规模小,结构分散,经济集聚程度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功能单一,质量差。这些因素使现有小城镇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形式由原来的“离土不离乡”转向“离土又离乡”。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发展和城市化战略的推进,到了21世纪初“离土又离乡”的流动形式成为最主要的流动形式。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单一化。从目前趋势看,人口和劳动力流向仍然会维持由中西部农业省份流向东部地区,由农村流向城镇的基本格局。三是农村劳动力流动主体趋于青年化、男性化、精英化。另外,随着我国人口流动进程的发展和农民在社会经济结构变革中实现职业转换,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后对就业和生活空间提出进一步要求,农村劳动力的家庭化流动趋势将在未来越来越明显。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时间呈季节性。他们大多都有恋乡情节,再加上没有能力在城市买房,像候鸟似的春来冬回,往返奔波于家乡和就业地之间,也有的是家庭式流动。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上具有自发性。由于没有相应的劳动力转移机构,缺乏劳动需求信息来源,也没有相应中间组织,大多数是同乡介绍,也有少部分的“盲流”。

二、规模化经营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解决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前提。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还不发达,全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这种环境下,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合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加快农村小康步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业规模经营的前提。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提高农业生产率,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就要实行农业的规模经营、减少农民数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施城镇化的需要。城市化水平低,乡镇企业就无载体,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没有蓄水池,城乡物资、信息交流就没有枢纽,农村经济发展找不到新的增长点。如果城镇化长期游离于工业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外,农民增收难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过程,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需要,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向城镇转变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控制人口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通过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改变农民的身份和生育的成本――收益结构。由于城市生育与培养孩子所需成本高,投资大,城市妇女的生育欲望受到抑制,农民进程后考虑到生育与培养孩子所需成本与投资,会主动推迟婚龄,接受计划生育政策,从而更好地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势头,农民进城后,其后代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利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

1.健全制度建设,优化政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一切导致城乡差别的制度壁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给农村居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进城农民提供社会保险,解决其住房、子女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允许农民出售,转让土地经营权,保持自己土地资产的收益权,为将来城市就业遇到困难时留一条后路。三是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网,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从中央到地方都应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预测网络,及时掌握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年龄结构、技术状况、求职意向等情况。四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制度,重点要抓好专业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在加大教育投资、普及农村基础教育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步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门槛。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促进农民内部就业。从目前情况看,应建现代大农业体系,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大大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提高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第一,要进一步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在农业开发上,必须综合开发和利用耕地、水面空间资源,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的高效农业。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投入,通过对农业的综合开发,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第二,要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针对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民营企业开始出现资本密集化、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下降的趋势,因势利导,推动一些乡镇民营企业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扩大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与领域,使其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贯彻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推动乡镇民营企业的连片发展,加快工业的适当集中,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3.压缩劳动力的供给,维护耕地面积,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狭隘的一项长远措施。首先,必须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鼓励少生优生,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膨胀的问题;其次,让非劳动年龄人口学成一至两种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后再进行就业,既可减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又可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竞争能力;三是要提高全民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充分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免遭破坏,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篇4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城镇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和平(1957-),男,贵州普安县人,研究生学历,贵州省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副教授,贵州省远程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学会理事、六盘水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15-05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东西部差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欠发达、待开发的贵州来说,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更为重要,它是贵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是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关键。实现贵州的城镇化建设有多种途径,本文重点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一)刘易斯模型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符合我国国情,是指导研究解决贵州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将乡村城市人口迁移视为劳动力平衡机制,它能使劳动力由劳动力过剩部门向劳动力不足的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模型的核心是一个二元经济:一端是存在大量的传统农业;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刘易斯模型指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标志——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他所提倡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这一途径,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农民需要、促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这些需要要按照优先次序可以排列成金字塔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一个人是在一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或相对满足之后,其需要的重点就会发生转移。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实现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就自然会产生向往较高层次的需求。大量实现了脱贫和温饱的农村农民有向小康发展的强烈愿望,城镇为他们的需求层次得到升级提供实现的可能。贵州农村大都是在高山峻岭之中,农村人口有追求向往城镇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农村人向城市转移的心理依据。

(三)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为我们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拓宽了视野

美国学者伊沃里特、S、李的人口推力——拉力理论关于影响迁移的因素,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优质的教育条件、充分的就业渠道等可能是拉力因素。在重视城市拉力作用的同时,加大农村的各种推力作用:例如,加大土地流转、承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是农村人向城市人转移的客观基础,对贵州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研究拓宽了视野。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意见》指出,贵州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完善功能的原则,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引导产业向城镇和园区集聚。

上述理论对我们提高认识、深入探索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保障机制、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国际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一)国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西方发达国家,从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转移。由于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各有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

1、政府主导型模式。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英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时400多年,政府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做法,即通过政府制定法律强制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成功地解决了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世界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集中型转移模式。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农业劳动力比例低于20%,比二战结束初期下降了5%以上,基本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韩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大城市。韩国资金较为雄厚,资金主要靠输入,为经济腾飞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回顾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停滞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59.3%,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95年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农业部抽样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1997年为4461万人,1998年为5483万人,1999年为6683万人,2001年为8961万人,2002年达到9400万人,2003年为9900万人,2004年达到11821万人,2005年增至12578万人。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大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贵州省过去五年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7.5%提高到35%,但全省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全国及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力争在未来五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解决贵州贫困地区“三农”问题,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贵州大多数地方土地贫瘠,荒漠、石漠化并存,人地矛盾极大,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递减,“三农”问题比发达地区显得更加突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主要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入手。要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出路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重点是向城镇的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就贵州地区而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另一方面农村还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发展经济,就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现代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关键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二三产业转移。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欠发达地区贫困的主要举措

虽然农业仍然是农民首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现在非农就业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所载: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基本上在20%到25%之间,在90年代的10年里农民工资按比例递增,与其他收入的增长保持了相同的比率。贵州省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37%,并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长。另外,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无论流入城市还是农村非农产业收入都很高,收入返回也相当可观。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还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实现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殖的重要手段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造就了一代新农民,促进了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全国8000万民工,自己在培养自己,国家没花一分钱,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8000万民工,只要回去1/3,家乡就要起变化。”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不少农民适应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了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返回农村的农民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使人力资本大大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就占92.5%。在4189万户籍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434.9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

贵州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对外交通不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守旧落后,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十分尖锐,农村劳动力问题非常突出,贵州现有耕地面积184.35万公顷,人均耕地0.049公顷(0.73亩),仅为全国人均0.103公顷(1.54亩)的47.4%,突破了联合国制定的人均0.053公顷(0.8亩)的警戒线,劳动力多达600万人左右。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劳动力数量大,转移任务艰巨。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劳动力率高达40%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步迟,流动慢,近年来转移速度呈下降趋势。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做好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用工信息,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农民流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

(二)贵州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状况,不能适应有序有效转移的需要。贵州省在2005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3%。由此可见,贵州省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于偏低,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劳动力比重较小,收入偏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就业信息吸纳能力弱、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的风险性,降低了预期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度。

2、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心理素质及转移环境的制约,是实现有序有效转移的障碍。表现在:一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恋乡恋土。部分农民及其子女只希望解决温饱问题,外出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二是过分谨慎小心,怕担风险。三是有些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贵州年龄在24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基本上无承包地,越穷越不愿外出务工。

3、工作环境和子女教育问题对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带来的障碍。一是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伤事故频繁,事故处理不当。二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未能享受城里子女教育的平等待遇。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4、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空间狭窄。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若发展缓慢必然制约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的转移。据专家统计,目前,在我国二三产业中,来自于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在其中就业的比重逐年提高。服务业中来自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已经占到总的从业人员的50%以上,在制造业中占到60%以上,在建筑业中占到80%。从产业结构上看,贵州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跟不上全国的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狭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流动和农民就业领域的拓展。

5、城镇化滞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关键问题。城市化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近几年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还不够理想,贵州尤其突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0%,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市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而贵州镇化率仅为35%,这说明贵州有更多的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贵州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有序有效转移。

6、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与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仍然非常少,特别是贵州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漂泊”在非农领域。农村劳动力要实现真正的转移,最低标准应有:一是拥有城镇户口并在城镇居住;二是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贵州城镇户籍改革力度不够,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在城镇就业的农民由于工业化程度低,收入不稳定,加之各项社保又不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人员比例较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促进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1、提高认识,落到实处。贵州的基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的极端重要性,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中长期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这项工作。在发展思路上,应创新思路,以劳务输出为切入点,以城镇为区域重点,以城市社区三产服务、基础设施、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增长点,多管齐下,多渠道,多层次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促进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

2、优化政策,努力为劳务输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深化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黏附在户口管理上的种种不平等,建设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对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就业、收入、子女受教育、居住、福利等方面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真正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面前处于平等的地位,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

(2)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转入城镇的劳动力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变为真正的城里人,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拉力”。

(3)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建立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对承包的土地农民可以通过出售、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允许农民进行土地置换,从根本上使农民既离乡又离土,“豪无牵挂”的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按照省委的要求,全省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力度,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

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主要指服务行业。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6%,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60%-80%水平,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贵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全国,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法律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于城镇吸引农村劳动力将起到极大的拉力“作用”。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把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市场。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会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村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即每转移一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就会增长2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率2011年才达到50%,与世界城镇化相比还是比较低下,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贵州城镇化率更低,贵州城镇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快向城镇转移农业的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把农村工业化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城镇容纳劳动力的能力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采取多种城镇化建设形式,促进城镇化建设。可采取撤乡并镇、撤镇改办、撤县建区、撤区建市、建立城市综合体等多种形式,推动城镇化建设。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通信、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强化学校、医疗、住宅、服务网点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五)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据专家预测,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供求状况是:高科技人员、高素质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非常短缺,一般科技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技工尚有缺口,而非熟练工等普通劳动力过剩。贵州城镇化的发展,也会面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报告提出“我们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贵州要充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劳动力,储备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中级层次的劳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贵州人力资源的作用。

(六)统筹兼顾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正确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将这两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地转移,是指劳动力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条件下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主要指劳动力向省内城镇转移和省际跨区域转移。政府有关部门应处理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根据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实际,加大城市的拉力作用和农村的推力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总之,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有效转移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城镇化建设与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辩证关系:只有全面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为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只有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才能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只要我们坚持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就能够有序有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贵州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研究课题组.深化认识“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N].贵州日报,2008-3-18.

[2] 史保金.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16).

[3] 郑文兵.对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关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0).

[4] 胡锦明等.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身份转变的战略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02).

[5] 熊军.对贵州农民进城问题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 .

篇5

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联系和监控平台,确保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提高劳动监察的质量和效率,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是适应新时期劳动监察执法工作特点而产生的新型劳动执法模式,实现劳动监察执法工作由被动反应式向主动预防式监察转变的重要举措,对形成覆盖乡(镇)街的劳动用工监控网。

二、两网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1建立覆盖乡(镇)街、村(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乡(镇)街、村(社区)配齐劳动监察工作人员;

2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平台和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乡(镇)街、村(社区)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现分类监管、动态监管。

三、两网化”建设的具体任务

按照省人社厅、市人社局统一要求,按照以下各项工作任务,必须于5月底之前完成。

1建立机构。成立船营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办公室,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

2制定方案。制定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方案,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督导。

3落实经费。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负担。

4落实人员。各乡镇和街道要明确1名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和1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其中,劳动保障协管员主要负责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助劳动保障监察员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案件专查及交办案件;实时采集和反映网格内用人单位招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各乡(镇)街要按照本通知要求,明确每个网格的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

5建立网格。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实行区、乡(镇)街、村(社区)三级网格。区级为一级网格,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管理,各乡(镇)街建立二级网格,并指导村(社区)建立三级网格,区负责制作本辖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示意图,乡(镇)街负责制作本辖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示意图,对用人单位进行动态管理。

6建立网络。按照统一部署,劳动监察网络要实现全区联网,并与“金保工程”实现对接。各乡(镇)街、村(社区)三级网格内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协管员要密切配合,深入到网格区域内的每个用人单位,逐一详细记录用人单位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法定代表人、劳资工作人员情况、联系电话、职工人数、劳动用工情况、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签订情况、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情况、工资支付情况、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实行“一户一档”此基础上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将采集到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劳动者个人信息输入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平台,形成全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

四、两网化”建设的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两网化”管理是近年来探索的行之有效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深入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提高我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规范管理,提高素质。要加强基层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充实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进修;不断提高基层监察人员业务素质;尽快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篇6

贵州省是一个欠发达的西部地方,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沿海及中心城市转移。根据贵州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2006年贵州农村外出从业人员达到441.74 万人,为1996 年的3.7 倍,2008 年继续增长到586.72 万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由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转移,不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要素的重新配置,也增加了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数据显示,家庭经营收入一直都是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首要构成部分,但是其所占百分比却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74.91%,减少为2009年的51.16%。相反,工资性收入虽然为第二构成比例,但是其却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20%,增加为2009年的35.75%,这说明农村居民外出工资性收入正逐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6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贵州省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远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以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主,分别占转移人数的29.7%和53.7%,高中及以上占16.6%[1]。李崇慧[2]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比例与文化程度呈正比,学历越高,转移的比例越大;目前贵州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高于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季勤等[3]通过对贵州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外流劳动力增长到 65.9%。这说明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针对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工资性收入本文由收集整理正逐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的这一现象,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对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的影响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对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的影响,探寻利用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家庭人力资本的途径,以促进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与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

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下页表1显示,2000年贵州省人均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为117.51元/人,逐年都在增加,2009年达424.2元/人。同时,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也在逐年提高,其中初中文化受教育程度2000年为34.01%,到2009年增长为42.6%。高中文化受教育文化程度由2000年的3.28%增长为2009年的6%,而中专和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文化程度分别由2000年的1.36%和0.21%,上升为2009年的1.8%和0.8%。这说明从2000—2009年,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增加的同时,家庭劳动力的受教育文化状况也在提高。

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得对家庭劳动力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将以人均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为自变量,记为x,以各受教育程度为因变量,记为y,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之间的影响程度。

二、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影响

三、结论与分析

将以上方程(1)、(2)、(3)、(4)画图进行分析,其中y1、y2、y3和y4分别表示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当地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初中、高中、中专、 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劳动力外出收入的增加,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也随之提高。

2.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大专以上。考虑到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提高初中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因素,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高中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最大。劳动力转移所得收入可以促进更多的家庭劳动力获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高了贵州农业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农村劳动力素质。

3.根据图1所示,可以预测随着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的不断增加,当其达到1 400元/人时,其对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将大于对中专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由于农村居民外出工资性收入正逐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可以预测劳动力转移所得收入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四、政策建议

1.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得提高家庭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影响。虽然目前对于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来说,家庭经营所得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其在家庭收入构成所占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而外出从业所得在家庭收入构成中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农村居民外出工资性收入正逐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可以预测劳动力转移所得收入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农民人力资本的影响。

篇7

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联系和监控平台,确保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提高劳动监察的质量和效率,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是适应新时期劳动监察执法工作特点而产生的新型劳动执法模式,实现劳动监察执法工作由被动反应式向主动预防式监察转变的重要举措,对形成覆盖乡(镇)街的劳动用工监控网。

二、两网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1建立覆盖乡(镇)街、村(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乡(镇)街、村(社区)配齐劳动监察工作人员;

2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平台和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乡(镇)街、村(社区)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现分类监管、动态监管。

三、两网化”建设的具体任务

按照省人社厅、市人社局统一要求,按照以下各项工作任务,必须于5月底之前完成。

1建立机构。成立船营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办公室,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

2制定方案。制定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方案,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督导。

3落实经费。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负担。

4落实人员。各乡镇和街道要明确1名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和1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其中,劳动保障协管员主要负责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协助劳动保障监察员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案件专查及交办案件;实时采集和反映网格内用人单位招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各乡(镇)街要按照本通知要求,明确每个网格的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

5建立网格。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实行区、乡(镇)街、村(社区)三级网格。区级为一级网格,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管理,各乡(镇)街建立二级网格,并指导村(社区)建立三级网格,区负责制作本辖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示意图,乡(镇)街负责制作本辖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示意图,对用人单位进行动态管理。

6建立网络。按照统一部署,劳动监察网络要实现全区联网,并与“金保工程”实现对接。各乡(镇)街、村(社区)三级网格内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协管员要密切配合,深入到网格区域内的每个用人单位,逐一详细记录用人单位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法定代表人、劳资工作人员情况、联系电话、职工人数、劳动用工情况、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签订情况、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情况、工资支付情况、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情况、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实行“一户一档”此基础上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将采集到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劳动者个人信息输入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平台,形成全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

四、两网化”建设的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两网化”管理是近年来探索的行之有效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深入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提高我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规范管理,提高素质。要加强基层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充实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进修;不断提高基层监察人员业务素质;尽快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篇8

一、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内容

按照"组织机构规范化、队伍建设规范化、业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建设规范化、基础设施规范化"等五化要求,扎实做好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月下旬至月上旬)

召开全县乡镇劳动保障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全县推行规范化建设;各乡镇研究制定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月中旬至月上旬)

按照试点乡镇的经验做法,做好规范化建设具体落实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月中旬至月底)

月前完成规范化建设总结及申报验收材料的准备上报工作。月日至日,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对申报验收乡镇进行验收评估。月日至月日前做好全县规范化建设总结上报工作。

三、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基层政府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举措,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乡镇劳动保障管理所的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篇9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 规模化经营 农村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可能和必然。规模化经营的专业化、机械化,使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另外,我国农村已经存在的过剩劳动力就会显性化,农业就业压力更大。为此,必须有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一、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农业的内部规模经济来源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首先,是单个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使得大规模生产能够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例如,农业机械必须以一个完整的单位才能进行正常运行,当经营规模较小时,农业机械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利用率低下。同时,土地规模的狭小,也会使农机的无效作业增加,影响其生产效率。农业规模经济表现为固定成本不可分割造成的分摊成本的降低。其次,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性使得大规模生产更有利于进行分工协作,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农业的外部规模经济包括某企业因其他企业规模变化而获得效益;某企业的发展对其他企业产生的影响效益;市场规模变化而产生的效益等。例如,企业规模扩大后,可以在原材料购买与产品销售上获得有利条件、产出效益,就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

从我国实际出发,只有农业经营达到规模化,才可能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经销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均耕地约0.13km2,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国民收入很低、粮食短缺、种粮收益好的情况下,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了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奇迹。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宗农产品由总量不足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且丰年有余、农业生产由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等,在许多以粮棉油生产为主的乡镇企业不发达的地区,由于种粮比较收益低或赔而不赚,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徘徊不前,甚至下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表面看,造成这种情况是由于粮食供求关系改变造成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以户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土地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竞争力差。许多农户无商品生产意识,出于无奈,即使外出打工,也宁愿让土地撂荒,因为在收入没有保证的情况下,离开家园放弃土地难免缺乏安全感。靠少量的土地生产粮棉油无法让一个3-5口之家达到小康水平或人均数千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规模化已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的进程,各国普遍选择了加速推动的对策。许多国家政府制定了有利于土地集聚和整合的法律、制度。韩国在近5年内,促使耕作面积75英亩以上,达到规模化经营的农户的户数增加了一倍,达到1.57万户;日本从1947年到1975年农业人口从72%降到了25%。规模化经营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必会产生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而消化吸收这些富余劳动力主要依靠发展第三产业。在发达国家80%以上的人从事第三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仅为30%左右。服务业的有效发展是以城市为依托的,优越的城市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只有实行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才会有更多的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城市。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从调查看,各地农村已经出现了自发土地联合的趋势,农业规模经营势在必行。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代表着先进的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模式,符合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统筹安排和综合利用,有效解决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成本高、增收速度慢等问题;有利于逐步消除小农经济思想;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适应资产专用性和农产品交易不确定性要求,降低农产品市场各环节的交易成本,避免小规模农户的同构竞争和政府垄断性的农资供应部门和流通部门的中间盘剥。

二、规模化经营使农村劳动力陷入困境

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会增加。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即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客观趋势,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必然会不断提高。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管是追加资本、还是原资本都会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尽管农业具有规模化经营的垄断倾向, 但农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基础产业、公益产业,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困境,其分散化经营的细碎化倾向依然存在。

1、农民害怕失去土地

我国农民普遍有一种恋土情结,就是几千年来农民逐渐形成的对土地依依不舍的情感,农民不愿离开土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锅饭”。在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方式的过程中,农民把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搞现代化、集约化经营,一部分农民将成为农业工人。由于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适应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技能,离开土地寻找新的容纳地――工作岗位难度更大,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方式,农民会有一定抵制的。

2、农民对失去土地后身份问题的担忧

土地规模化必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以农民工的形式进入城市,但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之中,而最终还是回流到原地。在原有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和户籍管理下,农民工很难真正获得市民待遇,他们在从军、就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所遭遇的身份歧视并没有实质性消除。无论是从经济地位、权利上看,还是从社会声望、国民待遇上看,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不仅低于其他社会阶层,而且与其对社会的贡献相比不相称。农民工一方面渴望享受城市文明,一方面又对城市敬而远之。可见,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造成农民身份不明确,对土地规模化经营方式的推行起着严重的制约作用。

3、社会保障的缺失加重了农民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心理负担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与运行方式的不合理,使农民长期处在社会的最低层, 处于相对被歧视的地位,成为游离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群体。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调查显示,2005年占人口7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的11%,全国9亿农民中只有404万享有农村低保。这种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公平,成为农民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最大心理障碍。

三、规模化经营下转移农村劳动力对策

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必然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需要进行转移。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有这样几条途径:一是政府采取一定的补贴措施,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日本采取各种奖励办法,鼓励小规模农户放弃土地,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同时,对离农再就业的农民进行免费的职业培训和发放转移过程中的生活补贴。二是发展工业生产。工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动力和主要途径。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机械的大幅度增长,一方面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物质前提,同时又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法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钢铁、纺织和煤炭等工业的发展,这些新兴工业部门工资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使法国农业劳动力由原来占全国总劳动力的80%下降到40%,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石油、内燃机、汽车、飞机、人造纺织、有机化学等行业的发展,使法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的比重下降到20%,这个比重可以说是由传统农业进入现代农业的标志。三是发展农业合作社,为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日本农协中从事供销服务的工作人员,农协所办的食品加工厂的职工,都是从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招雇的人员。结合我国实际,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转移农村劳动力,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教育是基础和唯一途经,这是全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例外的经验。在发达国家,与现代农业水平相应的是高素质的农民,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毕业于农业院校,德国的农民70%以上受过农业技术教育和其他专业培训。而我国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5%。因此,不论是土地规模化经营本身,还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都需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抓好对9亿农民的教育。要在5-10年内在农村普及高中教育,把广大农民的基础教育水平提高一个档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各种类型的专门人才;要把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和财政转移支付相当大的部分放在农村教育上,使农民有能力面对现代化、集约型农业生产的新要求,也敢于离开原有土地,在其他的工作岗位找到新的谋生手段,从而最大限高度地消除农民对土地过高的依赖程度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推行创造条件。

2、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迁移设置了障碍。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城市职工下岗数量增加,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这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了新困难。要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就必须要打破原有城乡二元制的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要对原有的户籍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打破城乡界限,取消身份差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城市居民一样共享平等的权利,避免历史上周而复始的因土地兼并而引发的可怕的流民现象;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接纳找到新的途径。

3、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现有的体制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风险,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不合理配置,又使进城民工遭受歧视,其权益受到侵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屡屡发生。同时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其子女的安置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方式的全面推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和转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事关社会稳定,也事关中国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一个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涵盖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努力创造一个稳定和的社会环境。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一般社科项目《湖北农村富裕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渠道及形式研究》,项目编号:2007Y121。)

【参考文献】

[1] 尹丽辉: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J].湖南农业,2005(1).

[2] 唐剑:从农民角度出发认识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之障碍[J].农业经济,2007(1).

篇10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要点》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10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要点

为了满足逐渐深化改革中的劳动和社会保险体制赋予系统建设的新要求,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要点。

一、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劳动和社会保险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由部、省、市、县四级组成。信息来源于基层单位、劳动者个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系统及社会经济各信息机构,以网络为依托,实行系统内信息资源共享。

(一)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

建立比较完备高效的与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适应、与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相衔接的国家级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以适用、及时的数字和文字信息为基础,以客观科学的分析为手段,为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为社会、企业和劳动者个人提供信息服务。

1.以就业服务与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子系统为重点,带动医疗保险等其他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基层单位管理平台,努力提高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基层单位管理平台的覆盖面和整体管理水平。

2.在中心城市建立各种模式的资源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险计算机网络系统,逐步实现“扫描”方式的信息采集。

3.完善宏观决策系统,建立多渠道的信息采集制度,实现包括统计分析、预测分析、监测预警、政策模拟和政策评价在内的多层次的宏观决策支持。

(二)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

1.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确保信息系统的发展能够满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前提下,确定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进度和各项工作目标。

2.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分级管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作为贯穿于系统建设各环节的基本原则。

3.坚持一体化的设计思想,积极组织系统开发,保证各开发系统为将来形成统一的整体留有良好的接口和充分的余地。

4.坚持开发、推广一起抓的方针。从基础建设和规范基层数据入手,条件成熟一个,开发一个,推广一个,并在推广中形成完备的运行机制,保证系统的开发效益。

5.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险业务的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按照经济实用、成熟先进、持续稳定的原则,确定系统建设的规模和软硬件档次。

6.遵循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保证系统具有广泛的扩充空间。

二、系统主要构成及相互关系

(一)系统的主要构成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可分为宏观决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基层单位管理平台和部办公管理系统四部分,见图一。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总图见图二。

1.宏观决策系统

宏观决策系统是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多种渠道采集和整理统计数字信息,经过汇总、交换和分析,对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对政策执行状况进行监测。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系统

宏观决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基层单位管理平台部办公系统

统计信息管理系统

监测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政策法规系统

就业服务与失业保险管理系统

养老保险管理系统

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管理系统

工伤保险管理系统

工资收入管理系统

劳动关系管理系统

职业技能开发管理系统

办公管理系统

查询系统

运转系统

外部信息接入系统

对外信息交换系统

图一系统构成图

宏观决策系统的数据来源主要有四种:

一是常规统计报表制度采集的信息。

二是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采集的信息。

三是国家统计部门、国家信息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的信息。

四是通过对各业务管理系统的分布式资源数据库进行“扫描”得到统计信息。这种方式可支持高频度、高灵活度的信息采集,信息质量可靠且信息量大。随着各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这种方式将成为宏观决策系统信息采集新的重要渠道。但该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

在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这四种数据来源将长期并存。

2.业务管理系统

业务管理系统是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主干部分。管理的内容涉及劳动者个人、企业和其他劳动组织和微观信息。业务管理系统一般包括直接面向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管理、服务和指导的事务处理部分(简称“前台”),及对业务管理系统中拥有的微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各级宏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的部分(简称“后台”)。业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功能详见附件一。一般说来,由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的资源数据库主要建在中心城市。宏观决策系统对资源数据库的“扫描”可有三种方式,详见附件二。

3.基层单位管理平台

基层单位管理平台是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部分。是企事业基层单位用于人事、工资、岗位、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管理,并与财务管理和企业生产管理相衔接的系统软件。其指标体系要求科学完整,在满足各单位自身管理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宏观决策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的需要。特别要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统一征缴的需要。

4.部办公系统

部办公系统包括办公管理系统、查询系统、运转系统等方面的内容(见图三)。这些系统就信息内容而言相对独立,各系统软件开发也相对独立。该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机关有关厅司事务管理提供辅助支持手段。系统开发、运行建立在部机关统一的网络上,发挥系统效用,实现信息共享。

(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宏观决策系统、各业务管理系统及基层单位管理平台在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过程中是一个完整的数据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系统之间的基本关系见图四。

宏观决策系统

各业务管理系统

基层单位管理平台

图四系统基本关系示意图

#131.系统内部的关系

宏观决策系统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各项政策决策者。该系统将从各业务管理系统资源数据库“扫描”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经济模型等分析手段,提供政策监控信息和决策建议。各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比较紧密,为宏观决策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是宏观决策系统的支柱。基层单位管理平台是宏观决策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微观数据采集的基础。

劳动和社会保险各项工作相互关联,要求宏观决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和基层单位管理平台之间,各业务管理系统之间,以及部?省?市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之间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要保持顺利、良好的信息疏通,为此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宏观决策系统建设一个网络并对宏观决策所需信息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2.与外部系统的关系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人口、教育、工商、银行、税务、卫生等系统关系密切。待条件成熟时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统一标准和接口,在全社会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

三、系统建设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建设的现状

原劳动部信息中心结合劳动部的工作任务,制定了《劳动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经部党组批准,从1989年开始实施。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1.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

目前,已有15个省市劳动部门相继成立了信息中心,其余的省区市明确了信息工作综合管理机构,初步建立了一支信息技术队伍。同时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开发规范。

2.系统的开发建设

(1)宏观决策系统完成了统计信息采集的自动化处理过程,支持了常规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等信息采集方式。

(2)在业务管理系统中,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系统已有用于不同平台的职业介绍系统统一版本软件在各地应用,现正进一步制定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管理系统发展规划纲要。

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模式已趋于成熟,信息系统建设在全国各地的进展程度不一,尚无统一版本的软件。

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工资收入、劳动关系和职业技能开发管理系统因业务管理模式尚不成熟,或需求分析不明确,未做具体规划。

(3)基层单位管理平台的主体软件“劳资人事管理系统”,目前已进入推广阶段。

(4)部办公系统中办公管理软件已在部机关局域网上运行。部分软件需按照新的工作流程进行修改。

(5)部机关局域网实现了对处一级的支持,进行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内联网的规划,建设了部机关的内联网中心站,已具备和中国互联网及国际互联网相联通的能力和条件。开通了部??省计算机远程风和电子邮件系统、部机关??劳科院微波通信网。

一些有条件的省市也建立了省(市)??地市(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远程通信网或厅(局)的局域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和克服,主要表现在:

1.信息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体制不适应系统建设的要求;

2.宏观决策需要不明确,业务流程不规范且稳定性很差;

3.标准规范不统一,影响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4.应用软件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5.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

6.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足;

7.思想认识不统一,对信息系统建设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支持。

四、重点工作安排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三二一”工作目标和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今后四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期工程(1998.10?2000.12):重点做好系统的规划标准制定、业务系统软件开发、宏观决策数据库建设及网络建设等工作。

1.制定信息系统核心部分的标准,包括软硬件基本要求、数据交换标准、主要的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进行IC卡的调研与统一规划。

2.推广《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部级和省级宏观决策数据库,提高分析预测和决策水平。

3.完成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前台统一软件的开发。在中心城市进行市内网与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4.在总结各地系统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纲要。统一基层数据采集指标分类体系、标准和规范,完成统一版本软件的开发工作。

5.规范医疗保险业务流程、作好需求分析,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和信息交换标准,开展主体模式统一软件的开发工作。

6.完成集人事、工资、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管理及财务、生产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新版基层单位管理平台软件,并在全国推广。

7.根据部新的业务流程修改办公管理软件,对已投入使用的软件加强培训,在1999年底使我部的办公自动化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8.完善部机关局域网,建立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安全体系,加强上网信息资源的组织工作。加快省级网络中心的局域网建设,1999年建成部??省级内部互联网。

二期工程(2001.01?2002.06):重点做好建设资源数据库、实现“扫描”方式的信息采集和构建全国信息网等工作。

1.继续进行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试点与推广工作。

2.构建就业服务与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全国信息网络。

3.进行中心城市养老保险资源数据库建设,以“扫描”方式进行信息采集。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进度表详见附件三。

五、支撑条件

为了实现系统建设目标,要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工作。

1.加强对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对系统建设迫切性、重要性及其基本内容有正确的认识。

篇11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现阶段,社会和谐稳定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而农村劳动力能充分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对社会和谐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迫切任务,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2015年北京农村劳动力388518人,经济活动人口为373110人,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408人。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男性为197049人,占52.81%;女性为176061人,占47.19%。总体而言,男性劳动力仍明显多于女性劳动力,男女劳动力比例大致为118/100。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年龄在16~35周岁的劳动力140610人,占37.68%;36~45周岁的劳动力124249人,占33.3%;男性46~60岁、女性46~55岁劳动力共108251人,占29.02%。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7780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4.4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8264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266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39%。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劳动者17115人,占技能劳动力的23.66%。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

从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几项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二是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1.信息渠道不畅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倾向于到大城市中谋求自己的就业机会,从而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向大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不对等,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与社会需求很好对接,供与需之间形成错位。大城市中需要的高学历并且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劳动力,但农村劳动力本身对于需求信息的了解不畅,造成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信息渠道不畅。

2.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着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基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能储备不足、实践能力欠缺、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适应社会能力不足、缺乏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证书等问题;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农村劳动力在社会求职大潮中,被学历高的应届毕业生、经验足的社会求职人员等高层次求职人员所超越。农村劳动力面对未来职业规划和现阶段求职越来越力不从心。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和权益维护意识缺乏

现阶段北京,月平均工资在6000元左右。一个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拥有全面知识的大学生月平均工资不足4000元。一个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一个学历不高、经验不足的农村劳动力的月平均工资不足3000元。再去掉保险和每个月租房吃饭的钱,就所剩无几了。有些单位还不给农村劳动力上保险,因为他们没有档案。更别提公积金等其他福利了。因此农村劳动力现阶段工资待遇偏低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问题之一。个别企业在农村劳动力就业后克扣农村劳动力工资,造成其拿不到血汗钱。农村劳动力对于自身权益维护意识低,造成他们只能靠上访、自杀等方式寻求帮助,这就形成了社会不安定和不和谐的隐患。因此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三、对策措施

1.推行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就以现阶段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为例,未来科技城、中关村创业园等几个大型工业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各乡镇政府可以利用其优势跟几大工业区沟通,形成专门的就业纽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专门的职位,便于他们求职。同时以草莓博览会、农业嘉年华等园区为平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和农民增收,破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难题,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村劳动力可以到草莓博览会、农业嘉年华中从事农业创新、农业开发等工作,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

2.加强就业平台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现阶段要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必须探索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1)进一步向下延伸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建立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小型灵活人力资源市场为补充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城乡均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对劳动者的免费公共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对特定群体的专项服务。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及时进行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探索建立需求预测机制。

(2)设立就业服务中心和17个街镇社保所招聘点,打造覆盖城乡的整体就业服务圈。依托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台账,对农村劳动力家庭状况、就业愿望、培训要求、技能水平、就业去向、享受政策、社会保险关系基本情况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做到“门清”。着力抓好各大产业园、经济开发区的用工需求调查、统计和预测工作,掌握中长期用工需求,及时就业信息、培训信息和组织招聘会,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

(3)培育和壮大各劳务中介组织,努力形成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就业新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劳务中介在协助市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农民工回引和农民工转移就业等方面桥梁作用。

3.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现阶段除了要指导农村劳动力积极就业以外,我们还要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同时结合城市的创建,大力扶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重点发展家居、现代畜牧及深加工等产业。比如农家乐、农业采摘园和农业种植园等。现阶段大城市中的人们往往喜欢到农村中需找乐趣。这些人群的需求让农家乐等农业创业形式有了成长的摇篮。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自主创业。

4.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职业指导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中作用很明显。各单位职业指导人员可以针对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全方位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未就业农村劳动力开展1年左右的短期技能培训或3年以内的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人才储备库。对征地农转非、“农转城”的中青年农村劳动力开展3~6个月的岗位技能培训,抓紧培养化工、机械、电子等园区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对妇女和大龄人员开展月嫂、保姆、养老护理、园林绿化等实用技能培训,以适应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5.维护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促进其稳定就业

现阶段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的同时,通过职业指导让农村劳动力了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是很重要的。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指导时为其增加对于社会保险、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在充分就业的同时懂得维护自身权益,使其在面对用人企业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时能勇于、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面对就业时仍然是埋头工作、领取工资等,他们忽略了合同签订、福利待遇、退休保障等环节。多数农民工觉得有个体面工作已经万幸,在面对用人企业克扣工资等行为时往往选择隐忍和默许等态度。因此职业指导人员在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指导时要重点对农村劳动力的个人权益保障等进行培训,使其在面对用人单位恶意压榨时,除了选择自杀、默许、上访甚至导致刑事案件等方式外,更多的是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12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分配不妥当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资本的数量是相对稳固的,劳动数量却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往往减少劳动力的数量,一人顶多岗的现象。但是,这种薪酬一定劳动量不断增加的企业行为,会大大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再加上精力有限,為了完成大量任务,难免出现错误,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诸多的麻烦。 

(二)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不科学 

在劳动经济学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总要生产要素,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就以劳动力的投入和产出为依据。劳动力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的不断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人力资源的评价,不仅要尽量增加劳动力产出,而且还要设定合理的范围,根据需要扩充劳动力队伍,再加上增强劳动力素质来协助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 

(三)资本和人力资源替换不规范 

通常情况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替代更多的劳动力。另一种是通过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完成生产规模扩大的要求。可见,资本和人力资源存在相互替换的关系。劳动者的数量和薪酬金额,与企业的资本投入成正比,无论增加劳动这的数量还是提高劳动者的薪酬水平,都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投入所以,企业要根据生产实际需求,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数量,实现人力资源和资本的科学置换。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并未深入研究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难以把握两者之间的规律和平衡点。往往是为了减少资本投入,大量裁员。当生产需要大量人员时,就会大规模扩招劳动力。这种随意、不规范的劳动力和资本替换关系,难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从劳动经济学出发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可以通过会计计算方式,分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出发,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这种方案是系统性的方案,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和评价性,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企业将劳动力的薪酬设定为一固定标准,对劳动力进行收益和费用的计算,从而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费用的大小。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就需要增加劳动力的数量,相反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就需要提高劳动力的质量。这样科学计算,合理规划,才能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招聘标准和培训制度相结合 

从劳动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除了要严格把控前期的招聘门槛,还要强化员工入职后的后期培训。大力挖掘自身条件优秀的潜力员工,争取通过投入较少的资本,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贡献力量。 

(三)制定科学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劳动经济学任务,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以帮助企业持续稳定提升经济效益。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详细调研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以及对工作的忠诚度,从而制定不同的奖励层次,最大程度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人力资源的长久性和有效性,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的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高度重视。通过分析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坚持以劳动经济学为指导,加强在优化配置、招聘培训结合、制定科学规划等措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农业集约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F24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300010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是整体推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地与人口流动挂钩。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过程,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2]。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降低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3]。

万州区是重庆的农业大区、移民大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区,是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的重点区县和经济建设中心。随着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借助三峡移民工程、全国对口支援及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为实现后发赶超、科学跨越,为区域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万州是成渝经济带的东门,由于库区的因素,也是重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按照重庆市新的“一圈两翼”战略构想,万州被定位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和重要增长极。在三峡移民后期,为了继续扶持移民搬迁和移民安稳致富,市政府对万州的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空前,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保障、财税、新农村建设、行政管理权限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为移民大区万州的产业发展和农业进步提供了新动力。然而区域内农村人口庞大、劳动力过剩、城镇化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内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制约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大规模跨地区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大变 革,是走向发达工业国的必由之路。农村劳动力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地区,从欠发达地区转移到发达地区,这种劳动力流动现象十分积极,为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和比重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目前的热点问题[4-6],怎样进行合理组织、疏导,使之有序流动并规避劳动力转移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篇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劳务输出逐渐开展,稳步上升。目前,年输出在7万人左右,个中男性占67%,输出劳力占乡村劳动力资本的41.2%以上,规划曾经不小。我县的劳务输出,始于八十年月中期,至今阅历了四个开展阶段:

(1)起步阶段(1989年以前)。乡村执行家庭承包准则后,乡村劳动力开端摆脱地盘约束,跟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开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充裕劳动力开端了活动转移。因为国度就业政策处理的重点在城镇失业青年,对乡村劳动力活动执行严厉的限制政策,加之我县乡镇企业处于初期开展阶段,乡村劳动力活动转移虽开端打破限制,但首要流向本县乡镇企业,首要特征是离土不离乡,亦有零散涣散的外出务工人员。

(2)加快开展阶段(1990年?1995年)。沿海经济疾速开展,激发全国性的民工潮,国度乡村劳动力活动政策由答应活动向标准活动改变,执行活动就业证卡准则。我县劳动力跨地域转移加快。这一阶段的首要特点是劳务输出初具规划,外出人员多属自觉,缺乏当局指导、治理和效劳。

(3)疾速开展阶段(1996年?2000年)。劳务输出规划不时扩展,转移输出的地区进一步拓宽,劳务收入大幅增进,有组织的输出显示出较好的示范推进效果。当局对劳务输出开端有认识地规划、指导和协调,进行标准治理。但因为此间城镇再就业压力加大,再就业义务深重,当局的指导推进力缺乏,劳务输出的组织、治理和效劳不克不及完全顺应情势开展要求,农人工务工情况较差,权益维护不充沛。

(4)高速开展阶段(2005年今后)。国度执行公道开放的乡村劳动力活动政策,作废各类不合理限制,改善进城务工情况。自治区党委、当局确立开展劳务输出财产计谋,2005年2月县委、当局出台《关于做好劳务输上班作的施行定见》,输出规划创出新高,技艺培训获得增强,输出质量获得提拔,劳务输出的治理及效劳任务收集根本构成,组织化水平有所进步,但劳务输出的劳动力资本开拓培训、农人工社会保证任务有待增强。

二、开展近况

总体规划。全县总生齿39.76万人,乡村劳动力17万人,占乡村总生齿的比重为62.9%。至2009年外出务工人员到达7.4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43.6%,个中男性占85.10%。劳务财产任务也获得了区、市当局及营业部分的充沛一定,先后四次遭到自治区人民当局及吴忠市人民当局的表扬,2005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50个劳务输出示范县之一。

职业散布。外出务工人员从事职业首要以简略和反复劳动为主,修建业比重最高(首要从事电工、电焊工、架子工、瓦工、钢筋工等工种)占45%;其次是农业开拓(时节性务工)占33.7%;再次是餐饮效劳和阿语翻译,占13%;其他行业占8.3%。建工、农业开拓、餐饮效劳和阿语翻译三个行业共占外出务工总数的91.7%。外出务工农人在外工夫六个月以上的在80%以上,处在相对不变形态。

任务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大都务工人员经过劳务生意人和劳务中介组织输出,占输出总数的57%;二是活动区域相对集中性。劳务人员固然普及全国各地,然则区内相对集中在生态移民区、地盘开拓、城市建立等范畴,占外出总数的68.92%;区外相对集中在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等地,占外出总数的31.08%。近年来,务工触角不时延长,跨国性劳务呈上升趋向,2009年在东南沿海及中东阿拉伯国度从事阿语翻译和环绕阿语翻译从业人员到达了3500人。还在全国各地从事清真餐饮业的有4000余人。

收入状况。外出务工人员中,因为受文明本质、工种技能纯熟水平等要素限制,务工收入全体偏低。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46.27%;年收入在5000元至1万元的占49.76%;年收入在5万以上仅占4.14%。

三、获得的成效

1、劳务生意人步队不时强大,带动劳务输出向组织化、有序化、合理化改变。我县的劳务输出在劳务生意人的带动下,正在由曩昔的自觉式输出向组织化、有序化、合理化趋向改变,而且出现出了较好地开展势头。截止2009年,全县劳务生意人到达750人,创立劳务基地30多个,注册劳务财产公司83家。全县经过劳务生意人有组织输出劳务人员到达7.2万人,占输出总数的57%。创收3.69亿元,占总收入的58.9%。劳务生意人马飞龙还联络组织55名农人工赴沙特阿拉伯务工,完成了劳务生意人组织跨国性劳务的跨越。

2、乡村劳动力职业技艺本质进一步获得提拔。以培育用工市场急需的初、中级工为重点,经过订单式培训、跟踪培训、托付培训、校企联办等有用的劳动力培训方法,城乡劳动力技艺本质逐年进步,参加市场就业竞争的才能增强,乡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走上了有序化、标准化开展的路子,促进“膂力型”向“智力型”改变。截止2009岁尾,各类培训到达5.88万人,个中职业技艺培训1.19万人,经由培训就业率到达90%以上。

3、创立了以“阿语翻译、清真厨师、修建工”为主的一批劳务品牌。经过全力打造以“阿语翻译、清真厨师、修建工”为主的劳务品牌,一局部务工强人经过职业技艺培训和打工理论的磨炼,完成了由“膂力型”向“本能机能型”的转化,仅从事阿语翻译和清真餐饮业的务工人员到达了8000余人。2007年11月,我县作为全区独一的市县参与了全国优异劳务品牌展,“阿语商贸生意人”及“清真餐饮”分获全国优异劳务品牌。

四、存在问题

1、乡村劳动力文明、技艺本质偏低。跟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出现多元化特点,对技艺型人才和高中以上学历人员需求添加,纯真膂力型劳力需求削减。而我县文明水平遍及初中文明水平居多,劳动技艺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招致收入低,就业不不变,活动性大。

2、县乡配套投入才能有限,致使城乡劳动力培训远远不克不及知足实践需求。资金的缺乏仍是障碍当时我县大规划展开就业培训的首要要素。加之,当前没有农人工培训的专用场合,很难顺应城乡统筹就业培训的需求。

3、局部本能机能部分、乡镇和村(社区)对劳务输出财产培养、指导力度不敷,充裕劳动力收集不健全,信息不畅,社会化效劳和治理程度低,缺乏一条龙式的效劳和治理系统。

4、劳务生意人维护本身正当权益才能差。有些劳务生意人法制观念淡漠,缺乏依法维权认识,发作劳务胶葛时,不克不及很好的以司法为兵器维护本身的正当权益。

5、“留守”人员问题多。在家的以白叟、妇女和儿童居多,务工家庭矛盾日益凸起,打工者与爱人之间的离婚率高,孩子无人带,对后代教育影响较大。

五、对策及建议

1、确立劳务财产优先开展计谋,树立劳务财产培养和运营的理念。注重研讨劳务经济的开展规则,执行一致规划、指点、协谐和搀扶,统筹好城市就业、乡村就业以及乡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财产转移三方面的任务,处置好当地财产劳动力需乞降跨区域劳动力需求的关系、劳务输出数目和质量的关系等,全力减轻因劳务输出给当地乡村财产的开展形成的负面影响,追求劳务经济的可继续开展。

2、在做好劳务输出的还,做好当地财产开展对劳动力的分歧构造和分歧条理需求的规划对接,逐渐加强劳动力在当地就业的吸引力。在政策的导向上,要积极指导和支撑农人工返乡创业,将返乡创业人员与外来投资者一致看待,执行适度优惠倾斜,优先处理地盘、场合等问题。

3、强化当局效劳本能机能,做好规划和规矩的制订,在政策指导,典型示范,优化情况、供应效劳、跟踪治理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发扬积极效果。一是建议国度出台相关政策,将农人工住房归入本地城市廉租房建立规划。二是注重处理农人工后代教育问题。减轻农人担负,作废借读费、择校费之类费用。三是注重留守儿童的教育,改善乡村办学前提,进步乡村教育质量,经过兴办寄宿制黉舍,托管中间等方法,处理农人工的后顾之忧。还,指导农人、尤其是春秋较大、从事膂力劳动、文明水平较低的农人工准确看法家庭经济的根底位置、看法其将来的归宿,指导就近当场务工,然后促进劳务经济的可继续开展,促进农人家庭经济的可继续开展。

4、鼓舞和支撑涉农部分、经济实体和社区积极兴办各类乡村劳务中介效劳机构,鼓舞机关干部、事业单元任务人员离任、离岗从业,搀扶强人、生意人步队建立,开展集“就业、培训、保证、维权”为一体的实体,指点鼓舞中介组织、培训机构、基地县乡、用人企业四方协作,进步区域劳务协作程度。

5、凸起技艺培训,进步劳动者就业竞争才能。当局应依据就业市场的需乞降转变,请有关专业人员为外出劳务人员进行各类劳动技艺培训和司法常识培训,培训应对峙“三个面向”,即:培训面向市场,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培训基地上向乡村,以乡镇当局地点地为基点,延长到各村社;培训面向农人,充沛应用农闲工夫进行培训,便利群众,注重实效。经过培训使他们把握到劳务方面政策、司法、律例的常识,强化外出务工的技能含量,添加劳务收入,进步自我维护才能,促使他们盲目恪守本地各类政策律例。还,设立劳务输出基金,用于劳务输出基地建立,输出前培训以及处理家庭坚苦人员外出务工的车资。对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本进行整合,完成优势互补,扩能提效。鼓舞和推行“订单式”培训、校企结合培训,特征培训,进步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