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范文

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篇1

关键词:岩石力学;双语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21-02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而香港和新加坡的大学主要使用英语教学。台湾也正在加强英语教学的力度。还有很多非英语国家的高校正在使用英语教学或开始设置英语课程了[1]。世界各地都广泛地使用英语授课或者从事各种学术活动,如今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科技语言。因此,采用英语传递信息已成为全球文化与科学的主要形式。双语教学,即在课堂上增加使用第二中语言来进行学科的教授,它已经是实施双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2]。为了推动双语教学的发展,教育部自2001年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近年来我国内陆许多高校增开了一系列双语课,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英语授课部分,又有汉语授课部分。不少人认为,双语教学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3]。岩石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岩体的力学以及力学相关现象的一门新兴科学,也就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4]。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调查分析国内外高校尤其是石油类高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岩石力学建设双语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索。

一、目前岩石力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材陈旧,内容落后。随着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和发展,岩石力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建造出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许多高难度、划时代的标志性工程,使得我国在岩石力学的理论研究、室内外试验、现场监测和经验积累方面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5]。然而,作为培养岩石力学高级人才的大学,普遍存在着所采教材陈旧,内容严重落后于目前岩石力学的实际发展水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理论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2.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模式枯燥。岩石力学的理论比较枯燥,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仅仅以传统的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板书和ppt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6~9]。另外,该课设置的课时量相对于要讲授的内容来说偏少,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容易出现让学生对知识只能宽泛了解而掌握不牢的现象,同时也容易让老师被迫放弃部分教学内容的现象。岩石力学包含的力学知识点较多,存在很多公式的推导过程,仅仅靠板书和ppt的形式,不能让学生高效地接受知识。

二、采用双语进行岩石力学的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信息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成功加入wto以后,各个行业积极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实验设备,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与岩石力学相关的行业也不例外,我国高校教育正面临着更加严酷的国际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需求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知识的人才。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虽然也有单独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等专业外语课,但是仍存在一些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给教学带来了困难[4]。所以在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中,不应局限于教授专业外语知识,也可以在汉语授课过程中普及相应的专业外语词汇。所以,可以在师资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岩石力学采取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双语教学办法,教材可以采用外文教材或者添加外文辅助教材以跟进国内外进展,从而保证内容的先进性。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每一章增加相应的专业词汇的英文注解及相关解释。另外,还应提供外文资料供学生参考。这样多途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又学习了专业外语。既避免了专业课程专业词汇零散的缺点,也增加了学生们学习专业外语的兴趣。

2.增强英语的阅读和表达能力。(1)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为学生打好坚实的专业词汇基础,补充公共外语教学的不足,促进国际学习交流的效果。随着国际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除

了查阅国际期刊,学生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出席各类国际会议,直接聆听外国专家的演讲报告,并且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中去;而更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将可能去国外留学或者工作。因此课堂上采取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们提前熟悉掌握该专业的名词术语,达到与国际同行顺利进行学术交流的目的;而一般的公共外语考试并无法涉及这些专业内容,经验表明只接受公共外语教育不能满足专业交流的需要,这就更加体现出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实施双语教学可以通过中英文对照,采取优势互补,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辨析。专业词汇或者定义、表述等由于英语语言习惯与汉语的不同,有时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会出现生硬、不准确,甚至有歧义的地方,而直接在英语的环境下学习反而更加有利于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有些专业词汇是由学生并不熟悉的词根组合而成的,这时通过与汉语书本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于英语的构词方式的理解,对类似的生词触类旁通,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3)实施双语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岩石力学的专业词汇,也可以对其他一些基本的科技用语有所了解。比如基本的数学物理符号的读法、缩写的含义,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常见设备的英文说法等,同样这些也是公共外语所没有包含的内容。

三、采用双语进行岩石力学的教学的可行性

1.高校教师的英文水平可以胜任双语教学的要求。目前高校中有许多在国外学习访问并且用英文发表文章和进行讲座经历的老师,他们的外语能力可以充分保证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2.岩石力学的教学资源有许多国内外经典的原版教材。这些教材既包括侧重原理、概念讲授的基础教材,也有充分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专著。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指定的教材及参考书,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

总之,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为该课程的主要建设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建设,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最终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英语水平的提高。实现让学生掌握绝大部分专业词汇,胜任该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学习跟踪近期国内外反应重要学术和生产动态的文献,了解学科前沿发展情况及最新成果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豫,周爱国,郭学锋.普通高校中双语教学的意义与方法[j].科技信息,2010,(12):41+43.

[2]王莹,孙颖,孙雨航,胡忠庆,张思秀,王鑫.工程热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j].华章,2012,(24):186.

[3]滕小瑛,胡易.以双语教学促进教育国际化[j].物理与工程,2009,19(05):57-9.

[4]黄明奎.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8,(04):82-85.

[5]刘开云,乔春生,刘保国.研究生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03):79-82.

[6]勾攀峰,宋常胜.岩石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书育人,2009,(15):82-83.

[7]刘开云.探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岩石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1):171.

[8]王渭明.《岩石力学》教学改革与回顾[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221+215.

篇2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作过程;教学质量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中,重点提出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软件编程(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因此完善与优化Java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1)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工学结合,服务社会的理念,结合虚拟企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部分积极性较高的同学利用所学技能服务社会,支持并促使其成果得到应用。

(2)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就职业教学的指导思想来说,就是要把“教师教什么”变为“学生学什么”,再进一步提升为“学生会做什么”。

(3)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整合化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完善理论、实践、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的设计,使之趋于合理。进一步加强情境教学中典型模块和项目案例的选取,不仅使之来源于企业实践,同时要具备典型性、代表性,要包含教学大纲所规定掌握的技能。

(4)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来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加强技能的针对性,并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2、研究意义:

    因为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师为培养Java程序员而设置的,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软件编程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使之适合Java程序员的工作岗位需求,主要意义如下:

(1)建立课程资源库,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学习

(2)进行课程设计,完善教学和学生考核体系。

(3)间接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团体。

二、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本课程教学目前拥有大量不同版本的Java程序设计教材,但各个教材的侧重点不同,不能满则Java程序教学的全过程,虽然师资力量充足,教学案例和素材丰富,但依然需要进一步整理完善,使其更合理精炼,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软件版本偏低,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学内容落后,与实际应用贴切的案例较少。

(2)教学方式单一,不能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特点。大量围绕软件设计与开发

的新型岗位出现,大多要求精通Java程序设计,而教学中针对该岗位群的技能培养缺乏。

(3)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

(4)师资充足,但是能力不一,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

需解决的问题如下:

(1)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

和教学内容。调研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岗位,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教学设计,重点增加新型岗位所需求的技能。

    (2)建立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3)课程教学依据市场需求,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方案,培养企业青睐的适用技能。

(4)加强“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如:①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②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③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④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5)与校企合作单位或者校虚拟企业合作,建立基于企业案例考核方式,使学生考试就是完成企业真实项目,感受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真实评价规则。

三、课程建设现状

本课程教学引进大量经典教材,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些教材并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教学实际。Java技术涉及面广,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学习Java技术的需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软件版本偏低,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学内容落后,与实际应用贴切的案例较少。

(2)教材介绍技能知识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学生水平单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太少。

(3软件技术人员抢手,但大多要求精通Java程序设计等软件应用,而教学中针对该岗位群的技能培养缺乏。

(4)部分教师理论基础很强,但是技术水平不高,带领学生的实训力不从心,对学生考核主要是理论知识,不能考查学生整体操作能力。

要解决的问题:

(1)选择与教学相贴切的教材,最好是编写贴合教学需求的教材。

(2)准备充足教学资源,包括讲义、课件、企业考试题库等。

(3)课程教学依据市场需求,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方案,依Java岗位群的思路去培养一批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软件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学生考核体系。

四、课程建设目标和思路

Java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以程序员为培养目标,程序员是岗位群概念,包括界面设计员,数据库设计员,编码员,测试员等岗位。而Java程序设计师针对编码员岗位,以Java为主要技术,通过完成技术实用性,知识拓展性强的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用例详细设计、编码实现、单元测试、集成等能力,并通过拓展项目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软件设计与编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协调沟通能力。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方案的设计。

Java程序设计课程建设遵循“以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以岗位工作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对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环境等内容加以分析提炼,并遵照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进行深度加工,结合Java程序员的岗位需求,把课程设置为软件编程Java-桌面开发、软件编程Java-web卡 发、软件编程Java-web高级开发三个等级逐步培养不同层次的软件设计与开发人才。并对应构建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设计思路如下:(1)以Java程序员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提取及序化教学;(2)融入国家Java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3)以项目组织教学模块,以工作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实施;(4)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学生用心、用手、用脑展开职业活动;(5)基于企业案例考核方式,使学生考试就是完成企业真实项目,感受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真实评价规则。

响应高教部16号文件的号召,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经之路,根据文章的分析软件编程(Java程序设计)方向课程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要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综合水平,提高就业率,进行java课程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篇3

关键词:课程;理工融合;建设方法;红外物理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04-03

作者简介:蔺素珍,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杨风暴,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红外信息处理;王肖霞,女,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融合;李大威,男,助教,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王志社,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图像配准。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红外物理为切入点”(编号:2012057)的科研成果。

我国高等教育多以分专业教学的模式进行,在快速培养专门人才之余,也逐步暴露出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弊病。为了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以“厚基础、宽口径”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在我国高校已有近20年的历程。其中,理工融合教育理念――“理工同校、相得益彰、工借理势、理势工发、亦理亦工、个性化专业培养”的提出也有10余年,[1~3]其成果包括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4]理工融合型课程设置、[5]理工融合型实验改革,[6]等等,这些研究主要以宏观的视野探索某一学科或专业的设置,以及基于理工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如走理工融合之路培养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7]环境科学专业“以岗位为平台的理工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8]理工融合的基础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分析、应用仪器分析三层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9]理工融合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10]这些改革的基本做法是:①专业型/专科型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同时设立若干理科和工科专业,以期二者在实践中“相得益彰”,或者在理科专业加设技术课程、在工科专业增加科学课程;②创办理工融合型专业,如光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允许各高校根据办学特点的不同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11]这些改革尽管成绩斐然,但不容否认,仍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还是不能满足市场对理工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就业困难和人才缺乏”依然并存于我国人才市场。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改革均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教育理念研究、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庞杂,由于受学制、学分限制,对某些知识技能的教学难以深入;二是对部分内容交叉、密切相关而又分别侧重“理”和“工”的课程而言,如果单独开设,仍以“科学”的视野探讨“理”、以“技术”的方法学习“工”,其结果就常常陷入“堆砌而非融合”的困境。针对这种长期以来在微观层面缺乏可操作性,使理工融合理念很难完全落实到位的问题,考虑到学校教学主要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学生的能力主要是在具体的课程学习当中逐步形成的,本研究提出建设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构想,以促进理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概念

1.定义。关于课程,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显然,课程的含义是功课及其进程。在西方,牛津字典、韦伯字典等解释“课程”即“学程”。而目前广为接受的观点:一是课程即教材,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是教材;二是课程即活动,如杜威认为“学科科目相联系的中心点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泰勒认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12]所以,课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所谓“理”即“理学”,“工”即“工学”。在学科层次和社会功用方面,理学属于科学范畴,而工学属于工程和技术范畴。理学重在探索未知、认识世界,工学重在寻求方法、改造世界。前者是后者的内核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应用。因此,任何将这两大学科简单地混为一谈或生硬地割裂开来的认识和做法都是片面的。[4]而“融合”是将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理工融合的本质是“科学”和“技术”的无缝对接,是水融。

因此,理工融合型课程是指为了使理科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工科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某一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兼顾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两个方面,教学进程安排做到科学知识与其技术应用相贯通,相应地,教学活动组织力求知行统一。以此为据可以整合部分关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如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都在开设红外物理课程与红外技术课程,可合二为一成理工融合型课程――红外物理与技术。

2.理工融合型课程的特点。根据定义,理工融合型课程具有以下特点:①综合性和组合性。教学内容综合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应用两个方面,在编排方式上,采用“积件”的方式,即允许不同专业或不同学习者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或兴趣适当选择、组合。这样用于理科生教学,可在主要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适当拓展(选学)相关技术应用知识,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激发学习动机;而面向工科生教学时,可弥补或夯实其理论基础,使技术掌握更为透彻牢固;②交叉性和贯通性。教学进程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完整再现从事实现象抽象出规律原理,再将规律原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过程,做到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交叉渗透、融会贯通;③定向性和统一性。教学活动以目标为定向,任务内容涵盖知识技能学习和能力提高,活动方式体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最终做到知行统一。

二、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理”是科学,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工”对应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样”。通常认为“技术提出课题,科学完成课题,科学是发现,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运用”。因此,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体,既不能从逻辑上也不能从实践中将二者分离。而“课程”是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其中教学内容包括某一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当然是关于某一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体现。

2.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运用能力强、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人,是知识、能力、素质兼具的人。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理工分离、重工轻理的现象,业内曾掀起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教育部“厚基础、宽口径”的精神下,高校进行大规模合并、升格,目的是通过建设“大学”实现学科融合。第二次是近10年,创办理工融合型专业,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有约20个专业可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第三次是最近几年,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许多高校兴办了各类“实验班”,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上,注重基础学科,帮助学生建构夯实的基础知识;在教学实践环节上,注重为学生创建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和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科研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北京大学实验班的改革思路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力求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这些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寻求学生“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众所周知,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和培养,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间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是课程学习,因而建设理工融合型课程首当其冲。

3.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是学生认知的需要。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研究表明,人的认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较容易。人们常说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所以,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果不以实践为牵引,往往只能机械记忆,而任何技术的掌握如果离开理论指导实际上也只能是机械重复。只有将二者融合,才有利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4.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是大量“亦工亦理”专业建设的需要。新的时代催生了许多兼具理工特点的专业,如果只是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将原有的理科课程和工科课程简单堆砌,理科课程仍沿用理科思维讲授、功课课程仍按工科方法学习,学生如何建立理工融合的思维能力与方法?离开具体的课程学习训练,期望学生通过顿悟具备融合的本领是极为困难的。融合的实质是一个新的有机整体的出现,因此,这种思想首先应该体现在具体的课程之中。

三、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方法

1.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对象。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主要涉及理工融合型、理科和工科三类专业的部分专业教育课程:①理工融合型专业的部分专业教育课程。所谓理工融合型专业是指参考文献[11]所述的约20个可以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的本科专业。这些专业通常要求毕业生具有某些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的设计、开发、研究和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贯通的能力。所以,专业教育课程践行理工融合责无旁贷;②理科专业的部分专业教育课程。理科专业主要是培养从事研究、教学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途径包括“归纳”和“演绎”两种方式,[13]前者经由“现象――原理/理论――应用”,后者经由“原理――应用――案例”,而这两种方式都离不开“科学/理论”和“技术/应用”。此外,对理科学生进行一定的工程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设立若干理工融合型课程是十分必要的;③工科专业的部分专业教育课程。工科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己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初级和中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区别在于设计能力,而设计本身就是创新。而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全面能力是学生经年累月接受教育的反映。在课程教学中,对工科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基础夯实,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有助于其未来的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强化技术教育的同时,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强相关理论知识。

2.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方法。理工融合型课程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课程内容取舍、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与专业培养方案密切相关。本文以应用物理学和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开设的红外物理课程和红外技术课程为例进行探讨:

(1)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兼顾综合性与组合性。①教学内容综合科学知识和工程技应用术两个方面。将红外物理、红外技术两大块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使理论和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红外物理与技术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度量、辐射基本规律、辐射源、辐射的大气传输、辐射量测量、目标仿真、红外成像、偏振成像、红外图像处理与融合等;②部分章节内容采用“积件”方式编排。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为:背景(选学)――概念、定律――应用(选学)。以工程技术为主的内容结构:相关理论(选学)――技术应用方法、过程――前景展望(选学)。

(2)教学进程遵循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做到科学与技术的融会贯通。①红外物理与技术大的构成上,以红外辐射、传输、测量、成像、图像处理的完整过程为线索;②在具体章节内容安排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如在介绍腔体辐射理论后,利用相关理论对自然景物和人工辐射源的辐射特性进行研究;介绍红外偏振成像原理后,紧接着讨论成像特性及其融合方法。在介绍红外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时,列举其技术应用实例;在讨论红外辐射源测量和红外成像技术之前,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顾;③在知识点安排上兼顾“科学”与“技术”的依存关系,如在一些规律和原理介绍之前,呈现相关现象、发现过程等,在探讨规律原理知识之后,增加工程应用实例等。另外,一些习题设计中,尽量与内容形成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互补。

(3)教学活动安排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①依据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任务设计,兼顾知识、技能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②教学活动方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如在红外目标特性、仿真、成像系统、图像融合等内容教学时,首先介绍相关的红外探测现象以形成感性认识;其次,再讨论相关理论、原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学习新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成果;③教学活动的流程以“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14]将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如红外图像融合技术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红外波段的监控视频,从中发现其成像差异,提出融合任务。然后,简单回顾目标辐射、大气传输、红外成像过程,依据该原理和规律,提出解决方法――融合的一般思路、具体方法和算法,在此基础上编程仿真实现融合;④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评价重点是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包括分析、设计、提交报告、汇报等方式。

针对理工融合教育改革在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构想。依据课程即教材、课程即活动的观点,论述了理工融合型课程的概念、特点;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的认知、理工融合型专业建设四个方面论述了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以红外物理与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活动方面建设理工融合型课程的具体方法,以期为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促进理工融合理念在具体课程中的落实。

参考文献:

[1]任晓敏,王建坤.高等教育的世纪课题:理工互动与理工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00,(1).

[2]王永刚.“理工融合”教育理念与北邮物理学专业培养计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

[3]魏学燕,纪越峰.“工借理势”试点班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

[4]闵祥伟,刘春惠.“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的方法论基础浅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5]张霞,于丽.发挥“光学”在“理工融合”教育理念中的积极作用[J].物理与工程,2009,19(4).

[6]肖井华,张雨田.“理工融合”的物理实验课程改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4).

[7]杨屹,等.走理工融合之路 培养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3,(7).

[8]朱启红,等.环境科学专业“以岗位为平台的理工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

[9]袁先友,等.理工融合的基础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分析、应用仪器分析三层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研究,2011,(3).

[10]谢海英,杨韧.理工融合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1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2]课程[EB/OL]. http:///link?url=xpZuBbP0Wgtyz-nYkJZTqH_mj81b81nKZL2JP9BpfCjUVGiepl1AREZTWOZp9Clj.

篇4

[关键词]远程 课件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28-02

前言

我国的成人英语教学的基本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普遍觉得成人英语教学不容易,上课费劲而且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也感觉吃力而收获不大。事实上成人英语与大学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成人英语教学是面对不同教学对象进行的一种具有特殊要求的教学活动。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语言基础较差,母语作为第一语言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其语言接受能力又受年龄的制约。因此,成人英语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更新,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有待提高。

对于成人英语教学而言,各种媒体教材就成为学员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保证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基本条件和要素。研究表明利用远程自主学习课件能够有力地配合英语课堂教学,为学校及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自主学习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条件下,丰富生动形象的远程教学资源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完成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因此,编写制作一套完整而科学的自主学习课件,为成人英语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成为我国成人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件建设的思路

(一)理论基础

成人英语自主学习课件建设是以自主学习理论和兴趣原则为理论依据,针对继续教育学院的成人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特点设计的,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自主学习工具。

远程教育中自主学习理论的核心是独立学习,强调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目的的多层性、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利用自主学习课件及网络课件,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课件的自主学习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此外,持久的学习兴趣来自于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吸附力,这种吸附力就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时时而生的新发现。可见,如何配置课程,让学生学习怎么样的课程内容,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问题。

(二)课件建设的内容

建设与教材同步的课件,首先应该对教材进行详尽而系统的分析,设计出以教材为基础、综合完整、不增加知识难度、生动合理、视觉效果好、能够辅助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电子课件。课件建设可以以Power Point(PPT)软件为制作工具,采用多种PPT设计手段。课件以教材内容的展示为主线,基础部分是对课文重点部分的讲解和分析,以及重点单词和词组的讲解示例;拓展部分包括课后各种形式的习题以及文化知识内容上拓宽。同时课件中还应增设每课的课后作业、思考题和电子自测试题。对于已经掌握了单元知识点的学习者来说,自测题能够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强化作用。这种强化作用将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对学科的学习继续付出努力。对于没有达到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者,自测题能够揭示出存在问题和需要补充的各种概念、知识,便于采取补救学习或者改变学习的方法。自测部分是在每一阶段的学习完成之后紧接着进行的,从而要求学习者必须独立完成,所以可用它来为学习者的学习定步,促使他们抓紧时间及时学习。此外,课件还要为学生设计安排合理的自学进度表和每课的电子教案,供教师和学生参考。电子教案有助于开阔学习者的眼界,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案仅服务于教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要点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传达的,学习者往往领悟不好,抓不住重点,学习效果并不佳。电子教案的展示,特别对于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学员,在没有教师讲解的情况下,自主浏览电子教案,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容易了解学习的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与思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课件全部内容上传学校网站上以供学生下载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设计课件过程中,应本着帮助学生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及学习任务途径,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为出发点。课件具体内容不能是章节内容的简单罗列,而是重点和难点的详细介绍和代表性问题的解答。由于远程学生多为成年人,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思维逻辑较强,所以课件没有安插太多动画和过于繁杂的画面和声音,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件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课件的优势和意义

(一)多种媒体与教材一体化设计

成人英语自主学习课件建设应从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方向出发,针对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特点,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进行多种媒体教材的设计。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坚持以印刷教材媒体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媒体网络教材媒体和CAI教材媒体为有力补充的原则,使各种教学资源扬长避短,相互配合,功能互补,使各种媒体发挥综合作用,以便提高学习效果。课件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制作,使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无论是在配置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体系安排及媒体手段的选择上都充分考虑自主学习的特点,提高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有效性。课件建设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遵循教材内容,使语言知识阐述更加详尽透彻,明白易懂。此外,课件层次结构清晰合理,难点分散,重点突出,使学习者不但巩固教材基本语言知识,而且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再次,课件要配以清晰、标准的文本读音,在加深对学习的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便于学生的语音练习和听力练习,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和听力水平,从而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真正做到从自学者语言认知的角度出发去进行课件建设,从而使教材的内容易于接受。

(二)远程自主学习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面对不断减少的教学课时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以提高课堂信息量和教学效率。远程自主学习课件除了供学生自主学习外,也适用于课堂教学。课件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课件中声音媒体的应用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电子教案给予教师指导,加快提升教师的素质。

三、结语

成人英语远程自主学习课件建设顺应开放共享的时代潮流。课件建设是对纸质教材建设的立体化体现,有利于带动立体化教材开发,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特点,优势互补。远程课件建设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应用对象、应用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课件关注成人自身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资源体系,融合传统面授的辅导方式,发挥了多媒体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的优势,真正利用教育技术服务学生的学习;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

此外,成人英语远程自主学习课件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院应该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服务体系,创造自主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尽快制定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规范标准,确保校园网的交互和畅通,最大限度地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第二,应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面授与远程学习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本课件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秦朗等.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2008(3).

篇5

摘 要: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求知领域、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校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现实困惑出发,对农村中学社团建设的现实背景和积极效应两方面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农村中学;社团建设;现实背景;积极效应

身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常常会听闻一些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y教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农村教育常常被学生厌学、违纪违规、滋事闹事等问题所困扰,特别到了高年级阶段,这些问题尤为明显。

近几年,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落实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素质教育的开展,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沃土。显然,在农村中学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是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和理论支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笔者认为在农村中学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是改善农村中学当下面临的学情问题的一剂良方,是农村基础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尝试,故而在农村中学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是尤为迫切和必要的。

一、农村中学的学情现状是开展学生社团建设的现实背景

1.普遍的厌学现象

许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一提到学习,要么心烦意乱,焦躁不安;要么无所谓,混一天是一天。课堂上无所事事,做小动作、睡觉是常有的事。小小年纪就失去了追求理想和拼搏向上的动力,贪图眼前享乐,怕苦怕累,把学习当成了负担和累赘。当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还时常发生旷课、离家出走等难以预料的事情。学生痛苦,教师无奈,农村教育处在一种尴尬的局面中,何来升学率及学生素质的提高?又何谈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课外生活单调、贫乏

农村中学学生放学后,许多人不会自觉独立地完成作业,回到家一切活动就与学习无关了,无外乎上网吧玩游戏,几个孩子一块儿杂耍,对着电视机看个没完没了。他们不会自觉地去运动,去阅读,或者上各类补习班、特长班。加上生活范围和眼界的限制,他们没有意识自觉地去打开视野,进行自我充电提高,也没有人为他们去规划这一切,因为大家都这样。可以说一切娱乐活动都是单调而乏味的。

二、农村中学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有着很多的积极效应

1.农村中学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虽然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但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所习得的知识储备并不必然地转化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而普遍的能力要通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去实现,人格与道德的养成也要借助具体的行动潜移默化。现代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的这些艺术、科学和人文素养需要我们从小就渐进地加以培养,才能逐步地形成。

2.农村中学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各个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成立固定的校园社团组织,如学校志愿者服务社、科技创作社、舞蹈社、合唱社、写作社、书画社、篮球社、足球社等社团组织。我们还要研究成立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必要的乐器、体育器材和实验器材等等。学校还要定期组织开展社会自愿服务活动,如研究性学习、小发明展、文艺会演、体育竞技比赛、书画摄影展等实践活动,充分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通过开展这些社团活动,我们就能很好地发现每个学生所具有的特长或某种良好的品质。

3.农村中学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的理想途径

校园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参与面最广的一项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丰赡学生文化底蕴,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密切学生的人际交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活化校园文化,展现校园的勃勃生机和“育人”魅力,促进学风和校风的优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他们要依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群体,并从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这对他们肯定自我,增强自信,提高综合素质都有好处。当学生把精力和兴趣投入到某一方面时,他就会不断地改变自己,从不良的习惯中走出来。

综上所述,在适当地、科学地减轻学生的学科学习重任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才能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每个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毕竟,一个人从事他最感兴趣的工作,才最容易获得成功,获得幸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爱老师,更爱校园,更爱学习……从而自觉地抵制校外不良文化的冲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体育专业;男生;健美操;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73-02

一、前言

健美操作为一个运动项目,轻松活泼且充满活力,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身心等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开设健美操课程,传授基本技能与技巧,既可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陶冶人的情操。健美操不仅具有健身价值,还具有健心价值、美育价值等,因此,不少学校将其列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并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法,从健美操运动的价值、社会对具有健美操专长的人才需求等角度,对体育专业男生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健美操作为高等学校学生体育选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现在在学校、健身俱乐部都需要许多男教练。由此可见,体育专业男生开展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已成为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体育专业男生对这项运动非常感兴趣,他们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对动作理解和接受的能力,所以更应注重培养。目前如果只设女生健美操课,而忽视对男生健美操的培养,势必影响普及中小学及健身俱乐部的健美操教学。因此,体育专业男生开设健美操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本文从健美操的发展状况、健美操运动的价值、社会对具有健美操专长的人才需求等角度,对体育专业男生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论述。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1994年-2007年有关体育专业男生开设健美操课程、厌学的原因、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等相关研究成果20余篇,获得丰富的参考文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依据。主要参考文献来自中国期刊网及相关的书刊。

(2)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对男生开设健美操课程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找出研究对象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三、分析与讨论

1.健美操运动对体育专业男生的价值。

(1)健美操能有效提高男生的身体各项素质。有氧健美操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的身体部位多,通过锻炼提高了呼吸系统的换氧功能,心输出量加大,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从而使整个机体组织的有氧耐力提高。同时健美操教学比较注重动作的舒展优美,每一个动作都要求达到最大幅度,对伸展肌肉的效果是最显著的。

此外,健美操每个动作都体现了节奏的特征,在有节奏的音乐伴奏下,同一个动作肌肉用力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柔、可刚,肌肉在紧张与放松之间交替,无形中提高了肌肉的弹性、韧性。健美操对肩、腰、腿的柔韧性尤为突出,加强健美操学习,从而有效的发展柔韧性。

(2)健美操对男生生理健康的影响。健美操运动具有显著的生理锻炼价值,从生理学上讲,该运动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男生通过参加健美操运动,可使肌纤维变粗并坚韧有力,增加蛋白质及糖元储备量,匀称、协调地发展肌肉、骨骼、关节,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体形。健美操运动健身的独特功能是可以对人的身体均衡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能增加男生胸背肌肉的体积,消除腹部沉积的多余脂肪,同时运动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完善内脏器官的功能,从而保证生活质量。

(3)健美操对男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健美操是多种类型动作有序的不间断的运动,必然伴有大量的认知心理活动,可使参加者知觉敏锐,观察准确,记忆、判断能力得到发展。由于健美操运动需要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因此它的运动气氛是轻松而又活泼的,男生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运动身心愉悦,符合运动生理学规律,能够更有效地达到健身的目的。健美操由多样而合理的动作组成,可以随时调节运动强度、运动量、变换不同节奏、风格的音乐,从而为练习者创造激情热烈的运动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者的学习能力,在运动中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对生活更加自信,在减轻生活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精神生活质量,从而使精神得以放松,为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做好准备。

2.现代社会对男生健美操人才的需求。随着各大城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出现和社区健身活动的不断发展等,对健美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美操的接受性很强,作为一项群众性体育运动,健美操可以不受更多条件的限制,对场地和器材的需要远不及其它运动项目。有些健身娱乐场所,由于指导不利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健美操运动开展的也不尽人意,因此,社会急需一批懂体育知识、懂健美操组织和指导的人才。但是由于先前的观念男生认为健美操是女子的专利,健美操教师一定是女教师,导致有些男生不愿意学健美操,这种观点是落后的观点。男生学习健美操可以强健骨骼、塑造形体,更能展现男生的阳刚之气是力量和柔美的完美结合,更能使健美操表演具有观赏性、表现性。而且健美操在我国发展迅速,种类多样,课型多样,例如搏击、踏板、哑铃、街舞等都是非常适合男生上的课。我国选手参加FIG举办的国际健美操锦标赛上,除了双人项目有一位女生参赛外,其余三项均为男生参赛,说明竞技健美操已经是男性占主要地位的一项运动。所以,体育专业的男生学习和掌握健美操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足够的基础,因此,他们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结论

健美操作为高等学校学生体育选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现在在学校、健身俱乐部都需要许多男教练。由此可见,体育专业男生开展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已成为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体育专业男生对这项运动非常感兴趣,他们还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对动作理解和接受的能力,所以更应注重培养。健美操是一项具有时代特征的体育项目,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倍受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健美操的学习,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健康美,塑造他们的形体美,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目前如果只设女生健美操课,而忽视对男生健美操的培养,势必影响普及中小学及健身俱乐部的健美操教学。因此,体育专业男生开设健美操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炎源.高校开设健美操课的可行性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3):61.

[2]岳晓燕,孟国正.影响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男生选修健美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9(3):84.

[3]李俊怡,胡悦.我国健美操教学科研现状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4):23-25.

[4]李晓焕,马长会.影响男大学生选健美操课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24-126.

篇7

〔关键词〕音乐教育 声乐技能 实践课程

声乐课程是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基础音乐教育 (音乐学)专业的核心内容,其内容是依据培育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涉及非常广泛,包含声学、音响学、美学、声乐理论、舞台表演等学科范围,是一门非常具有实践性的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声乐技能实践课程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同时,扎实的声乐实践能力已成为评价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声乐实践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声乐教学实践,已成为声乐专业建设和基础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开设现状

1、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在国内高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对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细化,较为随意,不够系统,缺乏完整的音乐学科体系,缺乏整体观念,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小。此专业的大部分音乐实践老师使用师范类的教材进行教学,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统编音乐实践教材较少,而且多数这类音乐教材的编排不够严谨,往往随意选取曲目,缺乏较为科学的审美性。许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真正的声乐艺术,对纷杂繁多的音乐形式与种类难以识别,对不同格调的声乐作品难以把握。

2、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不均衡。不仅仅在音乐基础教育领域,基础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社会更加开放的区域,普通高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也较为深入,生源质量与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好;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地加强,生源很不稳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够合理,甚至有些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规模逐年减小,形势非常不容乐观。此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将音乐看作高考的捷径,为了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他们往往只把音乐作为跳板,这种现象导致了很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基础素质还是音乐素养方面都不具备优势。

二、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是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声乐基础理论以及正确的发声方法基础上,为以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而储备的能力。具体包括了歌曲演唱、乐器弹奏、课外声乐活动指导以及声乐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行,传统的声乐实践教学的设计已不符合新的教学需要。过去的声乐技能实践教学以内容灌输为基础,教学模式比较枯燥,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对声乐教育的新要求,很难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多元化的声乐技能实践教学的设计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多元化声乐技能实践教学设计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基础水平是不一样的,在声乐教育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基础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进行时间、课程的选择,学习适合自己的曲目,提高声乐技巧。

三、强化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方法

1、丰富声乐实践教学的内容。高校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实践中,重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在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细化的分组,将音乐素养相似、存在相同问题的学生划到同一个声乐技能实践训练小组中,进行小组形式的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声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此外,高校音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排练歌剧片段的形式开展声乐技能实践训练。

2、改善声乐实践教学的方法。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很多学校曾走过弯路,具体表现为:完完全全地模仿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模式,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像专业演员,也不具备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所需的综合素质。与声乐专业不同,在对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作为音乐教师的角色。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声乐实践课程教学中,注意对声乐教学方法的优化,及时改变那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声乐训练模式。高校声乐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形式的实践教学,比如,在日常的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除了单纯的声乐技能练习,可以增添学生之间或者与声乐教师之间相互评价的环节,由此可以加深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声乐实践的深刻认识,也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轮流做老师,向学生授课,互换角色,之后大家相互评价,取长补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这个角色,熟悉音乐课堂的授课环节、授课语言,为将来参加工作奠定基础,又有利于学生以中小学生的角度审视和评价声乐讲解的效果,以最直观的形式提高授课效率。

声乐教师要在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声乐教学设备,引进专业的评价机制,增加学生对声乐技能实践的认识,进而拉近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与未来声乐工作的距离。

3、重视声乐理论课程与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联系。理论知识是声乐学习的基础,过去的教学设计有局限性,基础知识与实践经常割裂开来,影响了学生的表演积极性。教师可以先整理声乐教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做一个分类。然后分析学生的特点,这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科学教学的重点,了解学生的特质,按照学生的特点传递相应的声乐理论知识,区别划分,区别教学。在教学中要及时观察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纠正不合适的教学设计,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使学生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能够结合在一起。另外要拓展声乐曲目的范围,声乐曲目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太过简单或者复杂,更不能只是简单地增加数量,要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地拓展曲目。可以将民歌、戏剧、通俗歌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以添加外文曲目,通过丰富的曲目题材,提高学生综合声乐技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种类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在表演上,重唱、合唱以及独唱都要有所涉及,综合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结语

普通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应该从充实课程的内容、创新声乐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添设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边沿课程,只有做出这样的改变,才能使得声乐技能实践课程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发挥作用,从而体现出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开设声乐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龚永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思辨――践性音乐教育哲学之维[J].中国音乐, 2014 (03):153-155+178.

[2]聂国红.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08[C]. 2008:3.

[3]尹爱青.“尊重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A].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06:6.

篇8

关键词:师范专业 英语 教学简笔画 必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教学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从平面到立体,改变了讲、听、问、答直线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课本知识。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培养师资的重要场所,稳健扎实的教学能力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而简笔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拥有悠久的历史,没有特殊的地域、教学硬件要求,也不要求老师有过高的绘画技能,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形象。除此之外,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还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运用简笔画可以化解教学难点,它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形象,化复杂为简单,许多难点即迎刃而解。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从三个角度对高等学校中英语师范专业开设教学简笔画课程的必要性进行研究。

一. 英语师范生进行教学简笔画训练对中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从对三百多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们对英语教学简笔画充满了兴趣,也认为教师使用简笔画辅助英语教学会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实际情况却与设想相反:据调查结果反应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反映英语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使用简笔画 (表1)。因为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下并没有像母语一样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常年以来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主要通过考试进行测评。所以,大部分英语老师都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影响。从中小学生受英语教育的角度而言,为对英语师范专业的准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开设教学简笔画这一课程就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表1:学生课堂中对英语老师使用简笔画辅助教学的期待和实际情况分析表

二. 英语师范生进行教学简笔画训练对当一名英语教师的必要性

总体而言,简笔画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对英语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使用情况却大不如意。(表1)在我们对英语教师的走访调查中得知,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科技在教学中的不断普及,他们大多都倾向于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多媒体教具的制作会花费很多时间,所以为图简便轻松、节约时间,又不会花费许多时间去制作生动有趣、直观又富有深意的多媒体教具。从而,在教具的设计准备中,许多英语老师陷入了对高科技教学手段依赖却又不能充分使用的恶性循环中。另一方面讲,他们也因此忘记了使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也有许多老师反映,他们也想要使用简笔画辅助教学,但是苦于自己没有系统接受过这项技能的训练,在教学中也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他们也担心,自己不过硬的简笔画技能会在教学中误导学生。其实不然,简笔画辅助教学就是很简便的,尤其在英语这门学科里,可以把许多抽象的语言点化为直观的形象,方便学生理解、掌握。比如教学方位介词——on,beneath,in,under,over时,就可以用简笔画形象地区别各词的含义和位置。(如图2)

图2

正如上图所示,通过寥寥几笔就能用简笔画表示出各个方位介词的含义,让学生直观、清晰的感受到其区别、差异。

三. 英语师范生进行教学简笔画训练的必要性

因为简笔画这种形式,它简练、概括、直观、迅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物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了直观的形象,对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与事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我们对川内几所师范类院校(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乐山师范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英语教学简笔画这一课程在英语师范生实际的教育培养中,并没有达到所设定的预期效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些院校并没有开设英语教学简笔画这一课程;其二,在开设了英语教学简笔画课程的院校中,此项课程也多属于专业选修课类型,同学们对这一课程的期望值和重视程度并不大;其三,从问卷的数据分析来看,有80%的英语师范生对此项课程中所教授的具体内容不感兴趣,认为个人的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教学实践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总结而言,还是英语师范生对简笔画这一教学手段的不理解、不重视。所以,在英语师范院校开设 “教学简笔画”这一门课,对英语师范生进行有系统的理论传授和技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一名师范生、未来的人民教师,,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作为保证,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可见,加强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是师范教育一项主要教学目标。教学简笔画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职业技能之一,作为培养从事教育职业技能而开设的《教学简笔画》课程,应充分体现师范教育鲜明的职业特点。因此,不管是从用简笔画有利辅助英语教学的观点,还是简笔画丰富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观点来看,“教学简笔画”这一门课在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得到重视,综上而言,“英语教学简笔画”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永谋,简笔画——突破英语教学重点难点的得力助手

[2]蒋啸镝,《课堂教学简笔画绘制技法》

篇9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打造成;社区银行;必要性;可行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331-02

一、将邮政储蓄银行打造成社区银行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提出,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解决农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更多让农民增加收入的机会,如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发展面向农村的中小企业,在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中小企业发展都急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然而,我省农村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县域金融组织化程度逐年下降。从1998年开始,县域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工行、建行出于盈利性的需要纷纷撤并县域网点,农行各乡镇网点一并再并,贷款权限一再上收。即使作为农村金融主力的农村信用社也出现了非农化倾向,资金外流严重。二是县域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严重偏离。主要表现为: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供给多为一定金额起点、期限固定的标准化产品,而农村的金融需求却是多样化的,既有农村企业的集中资金需求,也有农民大额生产性资金需求、小额生活性资金需求以及短期临时性的资金需求,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严重偏离。三是县域银行规模与企业规模不匹配,“银行大、企业小”。换句话说就是,目前我省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资金短缺问题,而是资金结构问题,尤其是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融资渠道匮乏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急需与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融资规模相匹配的中小银行出现。

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设立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提供资金融通的微型商业金融机构,其中社区银行就是最基本、最符合县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形式。

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

社区银行是开设在较大社区里的银行网点,其主要功能是吸收社区居民的存款,发放服务社区的贷款,开办社区所需求的特色代收代付业务、理财服务以及发展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等。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就是能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办理银行业务,不用四处奔波,另外还能享受银行为本社区专门开发的差异化银行服务。

社区银行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植根于社会基层,具有信息优势、地域优势、多样化优势、转换优势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信息优势。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与其本地市场的贷款客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相互间非常熟悉,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大银行而言较小,风险识别能力较强,这对社区银行开展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意义十分重大,使得社区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中获得比大银行更大的安全营利空间。

二是地域优势。社区银行通常将本地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本地区,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将比大银行更能获得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支持。并且由于运作都在本地,熟悉本地市场,办理业务时条件灵活,手续简化,速度较快,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是多样化优势。社区银行分布广泛,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分散,有利于细分市场,根据中小企业和农民的个性化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四是转换优势。社区银行通常规模都比较小,设立所需资本不高,即使经营管理不善,其他资本也可以以不高的成本接管,还可以根据市场中的竞争及时调整策略,“船小好掉头”,完善其自身的各项功能。

综上所述,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发展社区银行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将邮政储蓄银行打造成社区银行的可行性

(一)对辽北某市邮政储蓄银行的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

200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其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邮政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根据这一定位,将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储蓄网点打造成社区银行具有三大优势。

1.网点上的优势

据统计,全国45万个邮政储汇网点中有70%在农村,遍布各大居民小区,有将近70%左右的汇款交易流向农村。全国办理邮政储蓄的网点达到3.6万多处,邮政储户数量达到2.7亿户。可以说,邮政储蓄银行点多面广,全国各乡镇都有邮政储蓄、汇兑网点。

就我所调研的邮政储蓄银行辽北某市分行来说,全市有储蓄、汇兑网点137家,其中自营网点10家,管理邮政网点53家,邮政网点74家,有95家储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乡镇,占整个网点的69.3%,这么多的网点在农村从事金融服务,有大批的客户是来自农村。其他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社在农村还有储蓄网点外,都没有储蓄网点,现农村信用社开办的业务品种单一,业务范围局限于当地,没有构成规模,而邮政储蓄银行网点现在全国联网,通存通取,具有足够的发展优势。

2.客户上的优势

邮政储蓄扎根于农村金融市场22年,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对客户在金融方面的需求了如指掌,知道客户需要什么,能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出适合农村金融客户的储蓄业务品种。随着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开办,将进一步积累在农村发放小额贷款的经验,为将邮政储蓄银行打造成社区银行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3.政策上的优势

国家对邮政储蓄的大力支持,使其市场定位已和社区银行的定位完全一致,这是政策上的优势。将来再进一步争取国家在资金上的支持,加上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努力,能更好地实现社区银行这―定位。

邮政储蓄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竞争优势在于与当地客户熟悉,吸储的资金用于当地经济发展,与当地经济休戚相关;客户群涉及面广。

邮政储蓄银行现在服务的客户大多数为低端客户,客户群在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之间,高端客户微乎其微。那么,如何抓住这些客户呢?邮政储蓄银行首先要找准定位,社区银行就是一个好的利于发展的定位,找准这一定位,对邮政储蓄银行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对辽北某县邮政储蓄银行的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

2008年4月18日,辽北某县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成立银行后,在原来的个人储蓄业务、电子汇兑业务、代收付业务的基础上,又先后开办了小额信贷业务和公司业务。至此,辽北某县邮政储蓄银行向多功能型银行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而扩大了邮政储蓄银行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范围,提高了服务能力。

从辽北某县邮政储蓄银行目前服务功能的强化和业务拓展空间看,将其发展成为社区性银行具有一定的自身优势。

1.个人储蓄业务普及性日趋增强

在个人储蓄业务方面,绿卡作为载体,服务千家万户。第一,绿卡可以作为异地结算工具,携带方便,保密性好;第二,绿卡银联卡可以在全国任何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不超过2万元的现金,可以在自动取款机上进行转账,不受时间限制;第三,绿卡可以在POS机上进行消费,省去了带现金找零钱的麻烦;第四,手持绿卡可以随时交移动手机费;第五,绿卡和商易通话机绑定后,在家可以办理转账收款、转帐付款。现在,辽北某县邮政储蓄银行绿卡结存户数达4万户,余额达1亿元人民币。

2.代收付业务空间不断拓展

第一,代收烟款。辽北某县邮政储蓄银行现为本县烟草公司代收烟款,烟草客户只需到就近邮政储蓄银行网点指定账号里存款,同时上传订货单,邮政储蓄银行即可按期自动扣款;第二,为企业工资。企业与邮政储蓄银行签订协议并提供相关证件后,将当月工资明细及工资总金额交给邮政储蓄银行就可按指定日期开资,员工可随时到所有联网的邮政储蓄银行网点支取,既方便了企业,也方便了员工。第三,代收有线电视费用。全县16个乡镇的居民,只要安装有线电视的,就得到县有线电视缴费,最远的用户家离县城有50多公里,交费既需要时间,也需成本(路费),该项费用由邮政储蓄银行代收后,用户可到就近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存足一年的有线电视费用即可,不用往返县城,给全县用户提供了很大方便。

3.小额信贷业务信贷支持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8年6月30日,辽北某县邮储银行开办了其标志性业务――小额信贷,从资金方面支持了三农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小额信贷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户和商户,农户和商户可以找2个担保人自己贷款,也可以组成3户联保、5户联保。

4.公司业务推动了邮政储蓄银行更深层次的发展

2008年8月27日,辽北某县邮储银行又推出了公司业务,同该县境内的其他金融机构一起服务于本县境内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事业单位。

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道路,才能在激烈的金融机构竞争中取得胜利,发展壮大。社区银行即是当今中小银行发展的新模式,是邮政储蓄银行未来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辽北某县县域内,成立社区银行也是非常必要的。社区银行可以建在社区内,这样社区居民使用银行业务就非常方便;另外,社区银行的营业时间可以提前或延后,业主下班回家还能看到银行开门也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事情吧;再有,帮社区人民办最需要的事,包括老年人取零花钱,小商店换零钱,真正理解社区人的需要,提供更好服务质量给社区居民,体现出社区的主题,这样就能把社区银行办好。

三、将邮政储蓄银行打造成社区银行的建议

邮政储蓄银行具备社区银行定位的标准,其他银行都不具备,那么如何将邮政储蓄银行打造成社区银行呢?

1.自身要转变,尤其是发展的观念要改变。

观念一变,天地宽。邮政储蓄银行不要总是沉浸在老的发展模式上,要适应当今世界金融发展的新形势,要具有发展及长远的眼光,要找准自身的定位。目前看来,社区银行是最好的、最适合邮政储蓄银行将来发展的模式,要有足够的信心把邮政储蓄银行打造成最好的社区银行。

2.要加强学习

向美国社区银行学习,学习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经营方法。再结合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找出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的途径。

篇10

Abstract: Molecular biology is the frontier of life science. For the students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mastering the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is the premi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The old course of medical inspection technology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clinical laboratory diagnosi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future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the training mode of talen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irection of employment, the arrange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curriculum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urse of molecular bi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and how to better grasp the basic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molecular biology for the students o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高职;医学检验技术;课程开设

Key words:molecular biolog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course offerings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3-0239-02

0 引言

医学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具备丰富的临床检验经验。DNA与蛋白质作为分子生物学检验的特定对象,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对疾病进行确诊,作为一种诊断依据有助于精准医疗,便于对不同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当前社会很多医院、生物研究所及第三方检测机构都在开展和应用该技术,其已经成为了医学检验的新兴领域。世界上很多大学都将分子生物学设置为必修或选修课供研究生和本科生选择。鉴于科学的发展和高职院校对人才的需求,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已经把分子生物学技术列为专业新方向。

1 高职检验专业学生的特点

由于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是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在高中生物知识非常有限的基础上,学生对化学类课程的学习也比较浅薄。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仅有两年,第三年为临床实习。一年级主要学习的专业必修课,二年级融入所有检验专业课,教学任务较繁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很浅。我院已经把理实比例控制在1:1甚至于1:2,保证理论够用为原则,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都相应达标。

2 人才培养模式

检验技术人才培养规格: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检验技术人才,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面宽,作为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导思想,将培养目标设定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职业、面向就业的方向,培养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

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主干课理论与实践教学交融结合,以联系实际学理论,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理论,在应用中形成技术应用能力;并以贯穿上述理念的培养方案、教师队伍、教材、课程改革为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3 就业面向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稳定,就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调查来看:2015年12月通过调研报告显示,70%的毕业生走入县级及乡镇卫生院检验科;20%的毕业生走入县疾控及中心血站;8%的毕业生流向第三方检验及检验仪器公司;2%的业生从事其他行业。2016年12月调研报告显示,50%的毕业生走入县级、乡镇医院的检验科;40%的毕业生流向第三方检验及检验仪器公司;10%的毕业生流向县级疾控及中心血站。两年的就业面向对比,检验学生走入第三方检验、企业及试剂公司的比例突飞猛进。在与学生面谈时,学生告诉我们:他们走入检验试剂、仪器公司或者生物制药及基因诊断企业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大家都是互相推荐,走入企业对于高职检验学生的发展是比较有利的,而且进入企业以后,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样可以做一些科学研究。

4 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方面,分析生物学教材包括三大重点模块,即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第一模块树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理论框架,其内容主要包括肿瘤相关基因、蛋白质转录修饰、RNA复制、中心法则等;第二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DNA重组技术、聚合酶链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核酸的分离与纯化等临床检验中常用的基本技术,该模块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介绍各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此外,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也会适当介绍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第三模块主要内容是讲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在多方面的应用,比如个体识别、肿瘤及移植配型、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该模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真正理解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价值。

5 高职检验可开设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针对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学制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学习基因诊断的基本技术,因此,理论的学习依旧是够用为原则,为了顺应社会的需求,高职检验把分子生物学课程纳入重点,主要开展的基本技术应该围绕PCR进行。例如:核酸标本的处理、核酸(DNA、RNA)提取、PCR扩增操作技术、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分析、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技术在临床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6 分子生物学课程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后效果预测

利用暑假调研,报告显示大量高职学生流向企业、第三方检验及基因诊断技术部门工作时,起点低,适应难,因为他们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近三年,我院检验实习生反应,进入检验科,有半月以上的时间纳入PCR室,他们零起点,带教老师对他们一无所知感到焦];走访各县市级医院,我们的学生已经在PCR实验室工作的也很多,他们期望学弟学妹能够在学校接触分子生物学知识,当今社会是分子的天堂,是医学的前沿。因此,高职检验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后满足了广大用人单位的需求,把岗位需求与教学无缝对接就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7 结束语

通过本次专项调研,对红河州地区医疗卫生单位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现状及需求有了全面了解。由于一系列医改政策的出台,以及对岗位人才要求的提升,二甲以上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表示将很少招收高职专科生进入检验科工作。因此,高职毕业生今后主要的就业去向是第三方检验所、生物制药公司、检验仪器试剂公司、基因诊断技术研究部和流通等用人单位,学院在制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发展趋势都必须顺应社会需求,努力使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接轨。

参考文献:

[1]马敬峰,鲁保富,陆开宏.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92-93.

篇11

通过增加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主动搜集材料,与教师课件形成互动,双方讨论较多,由此实现课程建设上的良性循环。其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网站的建设是今后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的理论仅是一种必要性辅助和参考,学生才是主体。网站建设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学生之中展开调查,并且结合学校情况展开,是一项长期课程建设工作。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建设

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课程建设中,我们还需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建设上努力,一方面减少课堂中的各种废话,另一方面加强实际案例分析,让课堂教学犹如实际工作一样,告别之前的枯燥、无聊。在课堂教学环节建设中,可首先进行课程章节编排,不要完全按照教材指示做,而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之前知识掌握决定。之后,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必须保证实际案例的大量分析。例如,介绍微生物营养类型时讲述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的特点,并引申出炼油厂废水处理工艺顺序,将微生物营养代谢特点与相应工艺流程结合起来。又如讲解微生物的鉴别培养基内容时,以大肠菌群检测操作视频为例,不仅使学生掌握鉴别培养基的组成及鉴别原理,而且了解水质检测的基本操作。最后,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和应用能力。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篇12

论文摘要: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论述了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含义和开展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并指出了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和改进的措施。

一、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含义

自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即成为各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指使用网络对精品课程进行教学、建设与管理,集中体现为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应用和维护管理等,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共享优质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的需要

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初衷之一,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扩展优质课程资源的辐射范围,将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充分展示并加以推广共享,从而带动相关课程教学质量的普遍提升,更加有力地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使更多的学生受益。通过网络提高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和开放程度,成为达成这一目的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2.课程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优质的教学效果是精品课程之“精”的最终体现和落脚点。网络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为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以网络为平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为灵活多样,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得以增强,传统的时间、空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师生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学生可更加自主地安排课程学习,教师可适时公布课程通知,安排答疑,将大班教学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高效。借助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可得以延伸和拓展,教师可在课程大纲之外为学生提供相关领域的知识、信息和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将研究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使部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方面获得发展,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能够因材施教。

3.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各高等学校均积极开展了国家、省市(自治区)和学校等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并且经过多年的建设,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各校一直以来努力思考并不断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之初即认识到了网络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搭建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精品课程的重要评价内容,使各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更为规范。另一方面,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质量监控的手段、途径之一,以网络为依托,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助推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发展。

三、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1.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不够合理,功能不强

当前的精品课程网站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由学校统一搭建专门的建设平台,有的建立在院系信息平台上,有的则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存在。以上几种又往往成为申报高级别精品课程一蹴而就的临时行为,功能单一,缺乏整体规划,硬件设备性能不高,未能与网络教学等相关资源平成一体,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2.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内容单一

多数课程的网络建设内容局限于“负责人介绍”、“教学队伍”、“课程描述”、“建设规划”等基本的介绍性信息,或是“教学大纲”、“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等课程材料的简单堆积,涉及教学过程优化的实质性内容较少,有全程授课录像的课程更少,且各类信息更新率低。

3.教学网站及资源利用率低,应用效果不明显 转贴于

篇13

1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等公共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望星空”的地位,其教学质量对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设好该门课程,首先应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回答重点建设的原因,这是做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的需要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比较,具有其他管理所没有的公共性的特点和属性。什么是“公共性”,这不仅是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与伦理的判断。所谓的事实判断,就是根据事实标准,如效率、技术、资金和执行力等作出的判断。所谓的伦理判断,就是根据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观、世界观等作出的判断。与事实判断典型的客观性相比,伦理判断具有典型的主观性,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既然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相结合的产物,那么把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计中,除了体现事实判断的要求外,还必须体现公共管理价值属性的要求。

1.2保证公共管理合理性的需要

公共管理广义上的合法性,不仅在于与法律一致,即狭义上的合法性,而且也在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并不仅限于‘与法律一致’,而且还涉及公众对执政党或政府的执政理念、意识形态导向、制度法规与政策,以及施政行为及其后果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政府合法性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合约,具有自然递减的特性。”[1]

这就是说,公共管理要实现管理的目的,不仅要依法管理,而且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在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当今社会,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比前者更加重要。获得社会认同和接受的前提是: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理念等符合社会的期待,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致。公共管理伦理是社会期待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文本化最集中的的体现,缺乏公共管理伦理的课程,或对课程建设不够重视,有可能使公共管理人才即未来的公共管理主体不顾社会的期待,甚至一定程度上把公共管理异化为企业管理,降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最终损害公共管理的合法性。

1.3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需要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取决于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而社会期待是一定环境下,社会大众对公共管理的要求,是一定环境下主观判断的产物。环境发生了改变,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随之提高,实际上是对公共管理主体伦理要求的提高。如果公共管理主体的理念、方式等还停留在以前的期待上,必然会出现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从而降低公共管理的合法性。所以,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改变与社会进步,客观上要求公共管理的主体紧密结合社会主流价值的需要,体现公共管理伦理的要求。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定公共管理环境下主观对客观的产物,公共管理伦理价值、准则与规范等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可以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

1.4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在客观基础上主观判断的产物,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公共性。具体到某一政策环境下的公共问题,是否是需要公共管理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不同的公共性选择意味着公共性的偏离,甚至是背离,违背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为最大限度避免公共管理公共性的背离,体现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客观上需要对公共管理的主体进行公共伦理的培养。在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伦理的培养和教育,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2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2.1课程建设主体学科综合性不够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授课教师,尤其是课程负责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直接决定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鉴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跨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关于公共管理的伦理学,而不是一般的伦理学。课程的交叉性无疑要求讲授教师学科背景的交叉性,要具备有关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背景,这也是建设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基本前提。但在目前的公共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存在课程建设主体学科背景综合性不够的问题,笔者为了弥补有关伦理学知识基础的不足,曾听过几个老师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课程,都暴露出跨学科不够的问题。缺乏伦理学基础的教师,把该门课程几乎等同于公共管理学;相反,缺乏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的教师,一定程度上把该门课程当成了伦理学。缺乏学科背景,即使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结合,必然是浅层次或表面的结合,无法实现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满足不了课程的基本要求,更无法建设精品课程。

2.2科研与教学脱节

“现在的高校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而是学术水平的反映。”[2]没有一流的学术水平,也就没有一流的教学,也就无法建设好的精品课程。公共管理伦理学和其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相比,具有理论性强、抽象的特点,对相应的科研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精品课程建设必须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课程建设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科研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

否则,缺乏科研基础,教学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必然有限,会导致照本宣科的局面,无法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在这个意义上,相关的科研工作是搞好公共管理伦理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遗憾的是,目前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承担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师很少从事与该课程相关的研究工作,难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2.3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不够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公共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总体上属于哲学的范畴,内容具有抽象性与生涩性的特点,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课程内容应理论结合实际,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但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的现象,其结果,不但使学生难以领会理论,而且也降低课程的实践价值,难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2.4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

根据课程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课程的教学应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要求。满足实践性的要求,在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有讲授,而且应有案例讨论;在考试中,不仅有知识识记的内容,而且应有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等。但据调查,绝大多数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存在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的问题,即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和知识识记的考试方法。

3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在充分领会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必要性基础上,结合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中现存问题,以笔者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开展了如下探索。

3.1建设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主体,决定课程建设的成败。根据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后,采取措施,大力加强课程团队师资建设,安排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进修哲学或伦理学课程,哲学(伦理学)背景的教师进修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笔者为了弥补伦理学基础的不足,安排时间到人文学院跟班听课,通过与伦理学教授及研究生的交流,受益匪浅。通过以上措施,课程组老师反映,进修、听课等方式避免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脱离的现象,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使公共管理伦理学成为真正的公共管理伦理学,而不是公共管理学或伦理学。当然,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指望讲授教师通过进修等方式,以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既影响课程的建设,又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在课程建设教师的选拔上,应首先把好入门关,把跨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学科基础作为选拔的基本条件,从根本上解决授课教师学科背景问题。

3.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是衡量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前提在于结合课程建设的科学研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课程组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科研工作,通过申请相关科研课题,撰写研究论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满足科学性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和吸收课程领域最新教学与科研成果,体现课程内容先进性。以科学性与先进性为例,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时,申报了课程建设密切相关的省级科研课题和校级教改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7篇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论文,同时,不断查询最新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体会融进教学内容之中,大大加深了相关内容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明显增强。计划在后续的课程内容建设中,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继续增强课程内容科学性、先进性,体现并始终保持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先进性、科学性,实现校级课程内容建设的目标,为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3.3案例教学兼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作用在于,在将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传授是手段,能力培养是目的。公共管理伦理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这就需要适合课程实践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满足实践性的要求,无数事实证明,案例讨论是课堂唯一的选择。比如说,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的内容时,这几年社会广为关注的城管部门管理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城管部门是依据法律履行职责,那为什么受到社会广泛的非议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其原因,在于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忽视了管理中的伦理,具体体现在无视弱势的基本尊严、粗暴执法与缺乏同情心与人性关怀等。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公共管理需要伦理。在结合案例时,务必辅之以讨论方式,否则就会导致教师先讲解案例、再分析案例,最后总结案例机械模式的境况,降低案例讨论分析的效果。

3.4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一份只重视知识识记的考试试卷,只会让学生考前死记硬背,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分数。所以,精品课程建设成效还有赖于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起适合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的考察方法。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的生命力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运用公共伦理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也是开设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宗旨和目的所在。据此,公共管理伦理学考察的重点应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识记。笔者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考试中,除适当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考核外,把案例分析能力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把上课讨论发言的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作为课程总成绩的构成部分。以此作为指挥棒,促进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能力。

4结束语

篇14

【关键词】实践向导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17-02

一、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早期主要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约束。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广泛交流,在国外高职教育经验的借鉴基础上,开展了能力本位、项目课程、工作导向等模式的课程改革。但课程模式的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岗位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是把培养学生较强的工作岗位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的。但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仍然不太适应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着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不协调,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不足和课程内容比较单调不E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现象。这些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质量。因此,解决并改善高职院校的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2.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1)对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不够,课程目标定位比较的模糊,缺乏功能性的向导。技术和技能两者的培养不能明确区分。造成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和对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能力缺乏引导作用。其次,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教育模式的考量、教育策略的设计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计中存在不足。最后是课程评价常常以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内容,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标准,忽略了技术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专业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后果。

(2)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的没有实现良性过度,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国家教育政策明示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应该做到紧密衔接。但实际上两者的紧密性不强。

二、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发展,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的完成企业岗位任务并且有所创新。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不能只注重技术技能训练,而忽略理论知识学习和创新。把实践能力培养和卢纶知识学习相互融合,在课程设计中技术理论知识为主,以工作实践学习为过程,突出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其次,对学生的评价定位要从多方面了解和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进行评价,给学生正确的向导作用。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由高职教育特色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高职院校生源特征所决定。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教育特色和招收学生的特点,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精确定位。实施因材施教,构建以实践为向导的高职分层次教学课程体系。做到“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手段”的理性教育,为实现高素质、高质量、高技能和高创新的新型人才,以达到国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改善就业现状的教育目标。所以,以实践为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必要性。

三、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实施特点

1.建设以培养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题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是通过“学科到知识,然后在到课程”的过度。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课程体系。在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中,高职院校要有核心决策的专家、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对职业岗位进行差异化分析,制定适合高职学生的核心岗位,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评估,从而最终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以培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创新药在实践向导下实现,这就需要课程建设要体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宗旨。开发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课设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是对学生职业素质服务和专业服务学习能力的提升。

3.建设适应实践教学需求的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特色,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寻规律,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知识中教授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吸收专业知识、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并不只是简单的换课本内容,和对课程安排进行调配。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岗位就业能力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应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把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特征和习惯,及个人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高职教育人才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为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丁金昌. 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19-124.

[2]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5,10:59-60.

[3]杨彩平. 实践导向的高职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226-227.